新复方JH-11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初步研究

新复方JH-11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初步研究

一、新化合物JH-11对黄瓜白粉病菌作用特性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韩丽娟[1](2021)在《散斑竹根七抑制瓜类白粉病活性成分研究》文中提出散斑竹根七(Disporopsis aspera),是百合科(Liliaceae)竹根七属(Disporopsis)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呈圆柱状,民间常使用其作为中草药,可以增强体质,有养阴润肺、凉血、解毒等功效。本文研究了散斑竹根七根状茎粗提物对瓜类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抑制作用。采用活性追踪法,分离纯化得到L-脯氨酸(L-Pro)和L-氮杂环丁烷-2-羧酸(L-Aze)两种环状亚氨基酸,明确主要活性物质为L-Aze,测定了它对瓜类白粉病菌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并采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研究了L-Aze对瓜类白粉病菌在寄主上侵染发病过程的影响,目的在于研究其作为潜在农用杀菌剂的活性及前景。同时还利用LC-MS技术测定了9种含L-Aze的植物中L-Aze的含量水平。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散斑竹根七根状茎提取物对瓜类白粉病菌表现出良好的治疗作用,但无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水提物在浓度为1000μg/m L时对瓜类白粉病菌的治疗效果达到了78.37%,保护效果仅为13.75%。2.在活性追踪指导下,采用丙酮沉淀法、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对高活性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个化合物。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为L-脯氨酸(L-Pro)和L-氮杂环丁烷-2-羧酸(L-Aze)。通过盆栽试验明确了L-Aze为主要抑菌成分。3.盆栽试验测得L-Aze对瓜类白粉病菌的治疗效果远高于保护效果,100μg/m L浓度下L-Aze治疗效果为81.57%,与商品化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效果相当,而保护效果仅为13.58%。离体条件下,L-Aze对其它多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没有明显的抑制活性。4.显微观察发现治疗性喷施L-Aze可有效抑制瓜类白粉病菌菌丝生长,使菌丝体部分部位中空,不形成分生孢子梗,白粉病菌生活周期中断。铲除性喷施L-Aze造成菌丝大量断裂,分生孢子梗畸形,丧失产生分生孢子的能力。5.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散斑竹根七及另外8种含L-Aze的植物提取物对瓜类白粉病的治疗活性。采用LC-MS定量测定了9种植物中的L-Aze的含量,其含量与对瓜类白粉病的抑菌活性呈正相关性。

孙紫萁[2](2020)在《海洋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抗农业病原真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具有广阔的环境,约占地球面积的70%,高盐、高压、低温、低氧,弱光照甚至无光照等独特的条件塑造了大量不同于陆地生物的种群与群落。海洋来源的微生物由于身处海洋独特环境中,生理结构具有特异性,因此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可具有新颖的结构和独特的活性。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约占数万种微生物来源的生物活性物质的70%,目前在医药领域和农业领域应用广泛,主要是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的药物及产品,具有潜在的研究开发价值。本文对中国渤海湾和北极地区的海底沉积物中的放线菌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3种分离培养基对渤海湾和北极地区的沉积物进行放线菌的分离,从8份湿土样品中分离得到75株放线菌,从8份干土样分离得到81株放线菌。通过菌落特征筛选,成功完成PCR扩增的有42株放线菌,这些放线菌归属于14个属,其中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菌株B200012、B200099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有效菌株Agromyces iriomotensis IY0720T(AB546308)、Pseudolysinimonas kribbensis MSL13T(EF466129)的相似率最高,分别为98.15%和98.13%,可能为潜在新物种。2、对这156株放线菌进行小规模发酵培养,发酵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采用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选择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和2株农业致病真菌(Phomopsis asparagi、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作为检定菌,结果显示有79株放线菌至少对一株检定菌具有抑菌作用,只有一株放线菌对五株检定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数量占比最多的是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菌株,可达50株。3、根据分离放线菌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及抗菌活性,确定北极来源B200036为目标菌株。基于OSMAC策略,进行培养条件优化。确定最适初始pH值为7.8、最适初始温度为37℃,在最适pH值和温度发酵条件下,考察了添加微量七水合氯化镧或L-苯丙氨酸对放线菌生成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L-苯丙氨酸的YMG培养基、添加L-苯丙氨酸的ISP2培养基,其代谢产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抗菌活性都有显着增强,两种情况下抑菌圈直径可达37 mm和26 mm。为了验证最佳发酵条件对实际田间农作物病害防治的有效性,对菌株在最佳发酵培养基条件下的发酵液在田间对黄瓜进行施药,观察菌株发酵液对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发酵液对黄瓜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最大可达31.61%,对黄瓜白粉病田间防治效果最大可达82.15%。4、利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现代分离技术对活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根据核磁共振波谱及文献数据比对确定化合物结构为联吡啶生物碱。5、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复筛,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黄瓜枯萎病菌和芦笋茎枯病菌的MIC值均为8μg·mL-1,化合物2的MIC值均大于128μg·mL-1。

陈来[3](2018)在《具有诱导抗病活性的杀菌剂先导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激活剂作为一类新型的绿色农药,在生产实践中常与杀虫剂或杀菌剂复配使用。为寻找具有潜在诱导抗病活性的杀菌剂,利用农药前药的原理,本论文将具有诱导抗病活性的活性亚结构单元3,4-二氯异噻唑、1,2,3-噻二唑杂环与高活性的Strobilurins、丙烯酰胺吗啉、三唑及咪唑杀菌剂先导结构相结合,本论文设计合成了4个系列共99个新型目标分子。所有的目标分子化学结构均经过NMR、HRMS或元素分析表征,每个系列均培养了代表性化合物的单晶,并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证其化学结构。对所有目标分子均进行系统的杀菌活性筛选和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评价。设计合成了47个基于3,4-二氯异噻唑、1,2,3-噻二唑和噻唑哌啶与Strobilurins相结合的系列Ⅰ化合物。杀菌活性筛选结果发现:化合物I-1、I-4、I-6、I-7、I-10、I-12、I-27和I-29表现出广谱的杀菌活性,尤其是I-12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的EC50分别为0.07和0.49μg/mL,与对照药嘧菌酯相当;I-27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油菜菌核病菌(S.sclerotiorum)和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的EC50分别为2.68、0.44和0.01μg/mL,显着优于对照药嘧菌酯。田间实验验证,化合物I-12和I-27对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防效显着高于嘧菌酯和肟菌酯;I-12和I-27对黄瓜霜霉病(Pseudoperponspora cubensis)的防效与吡唑醚菌酯相当,显着高于肟菌酯。诱导抗病活性评估发现:化合物I-12在100μg/mL时,展现79%的诱导烟草抗TMV的活性,与阳性对照宁南霉素和TDL相当。设计合成了14个基于3,4-二氯异噻唑、1,2,3-噻二唑及噻唑基与丙烯酰胺吗啉相结合的系列Ⅱ化合物。杀菌活性筛选发现:系列Ⅱ的抑菌活性相对较低。仅化合物II-1,在100μg/mL时,对黄瓜霜霉病菌(P.cubensis)的抑制活性达100%,与烯酰吗啉和丁吡吗啉活性相当;在相同浓度下,化合物II-1也显示了60%的诱导烟草抗TMV的活性,与阳性对照TDL相当。设计合成了9个基于3,4-二氯异噻唑、1,2,3-噻二唑基与三唑相结合的系列Ⅲ化合物。杀菌活性筛选发现:系列Ⅲ大部分化合物表现出很好的离体杀菌效果,尤其是III-2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禾谷丝核病菌(R.cerealis)和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的EC50值分别为6.98、2.73和3.07μg/mL,活性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粉唑醇。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评估发现:在100μg/mL下,III-2钝化TMV的活性达81%,与阳性对照药病毒唑相当;诱导烟草抗TMV的活性达61%,与阳性对照药TDL和异噻菌胺相当。设计合成了15个基于3,4-二氯异噻唑环与咪唑相结合的系列Ⅳ化合物。系列Ⅳ分子采用新的分子设计和创制模式,首先以抑霉唑为先导确定目标分子骨架,运用分子对接优化设计,合成预期具有高活性的化合物,接着生物活性筛选及靶标验证。生物活性筛选发现:与阳性对照药噻康唑和抑霉唑相比,化合物IV-R-7、IV-R-11、IV-R-12和IV-S-11均表现出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其中,IV-R-7对禾谷丝核菌(R.cerealis)的EC50值低至0.02μg/mL;IV-S-11在100μg/mL下,完全抑制黄瓜灰霉病菌(B.cinerea),与抑霉唑和噻康唑相当;此外IV-S-1在1.56μg/mL时,抑制黄瓜霜霉病菌(P.cubensis)的活性高达90%,而抑霉唑和噻康唑仅为10%。初步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基于Q-PCR检测和电镜观察发现,IV-R-12通过抑制BcCYP51(反馈调节基因)基因表达系统干扰细胞壁形成,类似于噻康唑和抑霉唑的作用模式。所有的生物活性结果验证了系列Ⅳ的分子设计模式具有效率,为新农药的创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维。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设计合成具有诱导抗病活性的杀菌剂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农药减量施用具有重要意义。

吴双[4](2013)在《伏立康唑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是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并于2002年8月在美国上市的三唑类医用抗真菌剂,三唑类杀菌剂杀菌活性高,作用范围广,与环境相容性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杀菌剂。本文对伏立康唑应用于植物原真菌的作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通过离体、盆栽、田间试验,研究了伏立康唑对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通过对形态观察,DNA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以及麦角甾醇含量的变化的的研究初步确定了伏立康唑的作用机理。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离体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伏立康唑即能抑制菌丝生长又能抑制孢子萌发。伏立康唑对大豆根腐、黄瓜枯萎、水稻稻瘟、大豆灰斑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增强,当浓度达到1mg/L时抑制率均可达90%。对大豆根腐病、大豆灰斑病、黄瓜霜霉病菌和黄瓜里立枯菌的孢子萌发EC90值分别为0.71、0.86、1.29、1.32mg/L。2.采用盆栽试验法测定了伏立康唑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活体杀菌活性,证明了伏立康唑对多数病原菌有很好的杀菌活性,125mg/L下对大豆根腐病菌,水稻稻瘟病菌,黄瓜枯萎病菌,黄瓜立枯病菌,大豆灰斑病菌,黄瓜白粉病菌,玉米丝黑穗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均可达80%以上,好于对照药剂25%多菌灵的作用效果。对水稻稻瘟病的抑制率为100%,好于对照药剂25%多菌灵抑制率80.08%和三环唑抑制率99.43%,对黄瓜靶班病菌的作用效果虽显着性低于两种对照药剂但是也可达85%,对黄瓜灰霉病菌,黄瓜霜霉病菌,番茄晚疫病菌几种病菌的抑制效果不佳。3.研究表明伏立康唑对黄瓜枯萎病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当浓度达125mg/L以上时,保护作用与治疗作用效果相当均可达80%。与对照药剂作用效果无显着性差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发病后施用伏立康唑,浓度为250mg/L时防效较好,防效达82.57%,明显好于对照药剂。4.研究表明伏立康唑对黄瓜白粉病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当浓度达125mg/L以上时,保护作用与治疗作用效果相当均可达70%。与对照药剂作用效果无显着性差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发病后施用伏立康唑,浓度为250mg/L时防效较好,防效达72.92%,与12.5%腈菌唑效果相当。5.对伏立康唑持效期的测定,结果表明伏立康唑七天以内,防效可达到75%以上,七天以后防效降低,30天时防效可达50%以上,证明伏立康唑对大豆根腐病菌,作用效果良好,作用时间长。6.通过测定经不同浓度伏立康唑处理的大豆根腐病菌菌丝中麦角甾醇含量的变化,确定伏立康唑主要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的14-a-甾醇去甲基酶的活性,使羊毛甾醇降解而不能转化成14-a-去甲基羊毛甾醇,进而阻止麦角甾醇合成,来达到抑菌效果。0.25mg/L时抑制率为80.51%,浓度为1mg/L时抑制率可达99.96%。

柳俊灵[5](2013)在《海洋微生物产生的四氢呋喃类化合物农药活性及抑菌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微生物是开发海洋药物的重要资源,其代谢产物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从中寻找和发现新的农药化合物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对海洋微生物的农药潜力及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如下:1从150株海洋微生物菌株中离体筛选出12株抑菌活性强的菌株,再采用植物活体测试的方法,对这12株菌株的发酵粗提物进行复筛,结果表明菌株RH-07对植物病害白粉病和灰霉病防治效果较为显着,其菌体和菌液粗提物20倍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3.7%、92.8%和85%。选择RH-07作为本实验的拮抗菌株。2以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 RH-07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及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亚硝酸诱变,结合茄链格孢菌模型筛选,得到一株抑菌活性高、稳定性好的诱变株2L-5U-1,其抑菌活性比出发菌株提高2倍。3通过盆栽试验测试了诱变株2L-5U-1粗提物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L-5U-1菌体、菌液粗提物50倍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17%和66.7%,分别较对照化学药剂粉锈宁提高29.24%和7.53%。田间小区试验测试了2L-5U-1发对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诱变株2L-5U-1发酵液对番茄白粉病防治率达68.88%,较对照药剂粉锈宁提高12.84%。4经链霉菌RH-07粗提物处理,叶霉病菌菌体电导率增大,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总蛋白含量升高,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部分蛋白条带增多,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降低,说明链霉菌粗提物处理,破坏病原菌细胞膜正常通透性,影响菌体蛋白的代谢与表达,抑制菌体呼吸作用。

曹秀凤,刘君丽,李志念,司乃国[6](2010)在《创制杀菌剂唑胺菌酯对黄瓜白粉病菌发育阶段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黄瓜白粉病菌为靶标菌,采用活体盆栽及台盼蓝染色的方法,测定了新杀菌剂唑胺菌酯对该病原菌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唑胺菌酯对黄瓜白粉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同时也抑制菌丝正常生长及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形成。说明唑胺菌酯在黄瓜白粉病菌的整个生活史中都起作用,从而表现优异的防治效果。

李占杰[7](2010)在《蔬菜主要病害生防菌株CAB-1发酵工艺的优化》文中提出生防菌株CAB-1是河北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试验室分离保存的一株生防细菌,该菌株对黄瓜白粉病、黄瓜灰霉病、番茄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等蔬菜主要叶部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效。本研究中所使用的黄瓜白粉病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为单丝囊壳属(Sphaerotheca fulginea)。本研究建立了黄瓜白粉病的生测体系,即通过选择适当培养基质和黄瓜感病品种,在子叶完全展开时喷雾接种生防菌株CAB-1发酵液,24 h后用喷雾法接种黄瓜白粉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孢子浓度为3×105/ml -5×105个/ml,25℃-34℃的温室培养,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7天对照处理发病全部达到9级时,调查各处理病情并计算防效。通过CAB-1菌株在16种发酵培养基中的发酵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号培养基培养该菌株的无菌体培养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优于其他培养基。对2号培养基对菌株CAB-1的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25℃、初始pH值7、转速180 r/min、接种量1%、装液量100 ml/250 ml、培养时间48 h,所得无菌体培养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最高,是2号培养基的最佳发酵条件。以黄瓜灰霉菌为靶标,用生防菌株CAB-1无菌体培养液制成含药PDA平板,比较了16种发酵培养基无菌体培养液对黄瓜灰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号培养基能够产生抑菌物质完全抑制番茄灰霉菌的生长,是菌株CAB-1抑制灰霉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对菌株CAB-1抑菌物质产生的发酵条件和特性进一步优化和研究表明,,4号培养基的最佳发酵温度为31℃,最佳发酵时间为48 h。抑菌物质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CAB-1所产的抑菌物质在60℃及其以下具有热稳定性;超声波(100W)处理20 min对抑菌物质的活性没有影响,处理30 min以上抑菌物质的活性显着下降;紫外线照射20 min、30 min、40 min对抑菌物质的活性没有显着影响,处理50 min后其抑菌活性显着降低。菌株CAB-1无菌体培养液在pH值为6、10、11时抑菌活性最高。

曹秀凤,刘君丽,李志念,纪明山[8](2010)在《新杀菌剂唑胺菌酯的作用特性》文中研究指明较为系统的研究了唑胺菌酯(SYP-4155)的杀菌谱、保护活性、治疗活性、内吸传导性、持效性、光稳定性、耐雨水冲刷性等作用特性。结果表明:唑胺菌酯杀菌谱广,对多种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小麦白粉病具有保护活性的EC90值为0.54mg/L,具有治疗活性的EC90值为0.60mg/L,对黄瓜白粉病的持效期为7~10d,内吸传导性优于唑菌胺酯和醚菌酯,光稳定性优于唑菌胺酯,其制剂具有较好的耐雨水冲刷特性。

孟润杰[9](2009)在《新杀菌剂唑胺菌酯对黄瓜白粉菌生物活性及其抗药性风险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唑胺菌酯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创制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新候选杀菌剂,尚未商品化。据报道,该药对黄瓜霜霉病、小麦白粉病和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小麦体内能移动。本试验对唑胺菌酯在黄瓜体内的内吸传导性、对黄瓜白粉病菌的作用方式以及田间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并评估了黄瓜白粉病菌对该药的抗药性风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盆栽植株试验发现唑胺菌酯对黄瓜白粉病菌具有保护、治疗及铲除作用,其持效期长于嘧菌酯(20%唑胺菌酯乳油200μg a.i./mL喷施在黄瓜子叶上14天后再接菌,防效仍超过75%),其优异的内吸传导性主要表现在横向传导、跨层传导和向上传导上,向基传导活性很差。2.20%唑胺菌酯乳油对盆栽黄瓜和田间黄瓜上的白粉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显着高于对照药剂嘧菌酯,且对黄瓜植株生长和繁殖安全。在盆栽试验中,20%唑胺菌酯乳油50~150 g a.i./hm2叶面喷施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70.91%~87.75%;在田间试验中,20%唑胺菌酯乳油以50~150 g a.i/hm2的剂量和7~10天的间隔期喷施4次,7天后对黄瓜白粉病防效在80%以上。3.采用盆栽幼苗法测定了从河北、山东、沈阳等地未使用过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黄瓜温室采集到的45个黄瓜白粉病菌菌株对唑胺菌酯的敏感性(EC50),发现不同敏感性的菌株频率呈连续的单峰曲线分布,EC50介于0.34~25.82μg a.i./mL之间,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因此,将这45个菌株对唑胺菌酯的平均EC50(12.24±0.07)μg a.i./mL作为田间监测黄瓜白粉病菌对唑胺菌酯敏感性变化的基线。4.采用盆栽幼苗法测定了2007~2009年从河北、山东和沈阳等地未使用过唑胺菌酯、但不同程度地使用过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的黄瓜温室或大棚采集到的102个黄瓜白粉病菌菌株对唑胺菌酯的敏感性,发现敏感菌株占43.13%,低抗菌株占41.18%,中抗菌株占14.71%,高抗菌株占0.98%。5.黄瓜白粉病菌2个敏感菌株经10次紫外线诱变和药剂驯化10代,共获得5株抗唑胺菌酯突变体,紫外线诱变的抗性突变率为2.0×10-7。5株抗性突变体的抗性水平为18.45~77.79倍。唑胺菌酯与C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腈菌唑、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之间无交互抗性关系,而与嘧菌酯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抗性关系;2株抗性突变体致病力下降,3株致病力未下降;在无药剂选择压下,5株抗性突变体竞争力均强于其亲本菌株;5株抗性突变体在无药剂处理的黄瓜幼苗上继代培养10代,其对唑胺菌酯的抗性保持稳定。6.根据早期检测黄瓜白粉病菌对唑胺菌酯的敏感性表现、实验室条件下黄瓜白粉病菌对唑胺菌酯的抗性变异性及获得的抗唑胺菌酯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推测黄瓜白粉病菌对唑胺菌酯具有较高的抗性风险。

乔桂双[10](2009)在《五种Strobilurin类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生物活性及其抗性风险》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对20%唑胺菌酯EC、20%氟菌螨酯SC、20%丁香菌酯SC、20%唑菌酯SC、20%SYP-3998SC等五种候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strobilurins)杀菌剂在黄瓜体内的内吸传导性、对黄瓜霜霉病菌的作用方式、持效期、田间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黄瓜霜霉病菌对唑胺菌酯的抗性风险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结果:1、通过药剂灌根、叶片喷雾等方法探明五种候选strobilurin类杀菌剂在黄瓜植株体内有一定的内吸传导性,在向顶、向基、横向及跨层传导中,以跨层传导作用较为明显,五种候选杀菌剂中以唑胺菌酯的效果最为突出。2、通过盆栽植株喷雾—叶碟法、叶碟喷雾法、盆栽植株喷雾—叶碟法分别测定五种候选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效果、治疗效果及持效期,并采用离体叶片法、叶碟法测定五种候选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铲除作用,结果表明:五种候选杀菌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治疗及铲除作用。其中唑胺菌酯的作用方式及持效期最为突出,该药持效期可达10d。采用凹玻片法测定发现唑胺菌酯能抑制游动孢子的释放以及芽管的伸长。3、采用盆栽植株喷雾—叶碟法、叶片喷雾法测定五种候选strobilurin类杀菌剂和20%SYP-3399 SC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防效,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测定这五种候选strobilurin杀菌剂及20%SYP-3399SC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20%SYP-3399SC、20%唑菌胺酯EC、20%唑菌酯SC对黄瓜霜霉病防效较为突出。在田间试验中,20%唑菌胺酯EC、20%唑菌酯SC以50、100、150g a.i./hm2及20%SYP-3399SC以900、600、300g a.i./hm2的剂量喷施叶面4次7d后的防效分别为70.23%~82.84%、69.06%~80.26%、70.01%~84.00%。20%唑菌胺酯EC 150g a.i./hm2、20%唑菌酯SC 150g a.i./hm2、20%SYP-3399SC900 g a.i./hm2的防效与25%嘧菌酯SC(阿米西达)100g a.i./hm2、72%霜脲氰·锰锌WP(克露) 1440g a.i./hm2的防效相当,显着高于68%金甲霜灵·锰锌WG(金雷多米尔锰锌)675g a.i./hm2、25%吡唑醚菌酯EC(凯润)100g a.i./hm2的防效。六种候选杀菌剂在4次用药后14d的防效明显降低。建议在黄瓜霜霉病发生前或之初,喷施20%SYP-3399SC(900g a.i./hm2)、20%唑胺菌酯EC(150g a.i./hm2)、20%唑菌酯SC(150 g a.i./hm2),施药液量900L/hm2,施药次数控制在2—4次,间隔期7—10d,提倡将20%SYP-3399SC、20%唑胺菌酯EC、20%唑菌酯SC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烯酰吗啉、霜脲氰)交替使用。4、采用叶碟漂浮法测定采自山东、河北、辽宁等3省的黄瓜霜霉病菌的不同菌株对五种候选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黄瓜霜霉病菌对唑胺菌酯最为敏感。101个菌株中,对唑胺菌酯敏感、低抗、中抗、高抗菌株分别占13.86%、28.71%、48.51%、8.91%。5、室内药剂驯化试验获得了黄瓜霜霉病菌对五种候选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抗性突变体,根据获得抗药性突变体的难易、抗药突变菌株与其亲本菌株的适合度和竞争力比较,推断黄瓜霜霉病菌对唑胺菌酯、氟菌螨酯、SYP-3998、唑菌酯、丁香菌酯等候选strobilurin类杀菌剂存在抗性风险,但风险明显低于对嘧菌酯的抗性风险。

二、新化合物JH-11对黄瓜白粉病菌作用特性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化合物JH-11对黄瓜白粉病菌作用特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散斑竹根七抑制瓜类白粉病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散斑竹根七研究进展
        1.2.1 散斑竹根七化学成分的研究
        1.2.2 散斑竹根七生物活性的研究
    1.3 瓜类白粉病概述
        1.3.1 瓜类白粉病的发生规律
        1.3.2 瓜类白粉病的防治现状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散斑竹根七根状茎提取物对瓜类白粉病菌的杀菌活性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盆栽试验材料
    2.2 方法
        2.2.1 散斑竹根七根状茎提取物的制备
        2.2.2 防治黄瓜白粉病盆栽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散斑竹根七根状茎提取物对瓜类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2.4 小结
第三章 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杀菌活性
    3.1 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1.4 盆栽试验材料
    3.2 方法
        3.2.1 散斑竹根七根状茎水提物抑制瓜类白粉病菌活性成分的分离
        3.2.2 分离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
        3.2.3 防治黄瓜白粉病盆栽试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粗提组分和流份的活性追踪结果
        3.3.2 分离化合物结构鉴定
        3.3.3 分离化合物对瓜类白粉病菌的杀菌活性
    3.4 小结
第四章 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杀菌活性
    4.1 材料
        4.1.1 主要仪器
        4.1.2 主要试剂
        4.1.3 离体试验材料
        4.1.4 盆栽试验材料
    4.2 方法
        4.2.1 L-氮杂环丁烷-2-羧酸离体抑菌活性的测定
        4.2.2 L-氮杂环丁烷-2-羧酸盆栽试验
        4.2.3 L-氮杂环丁烷对瓜类白粉病菌的作用方式
    4.3 结果与分析
        4.3.1 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离体抑菌活性
        4.3.2 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盆栽抑菌活性
        4.3.3 L-氮杂环丁烷-2-羧酸对瓜类白粉病菌的作用方式
    4.4 小结
第五章 几种百合科等植物提取物的杀菌活性及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含量
    5.1 材料
        5.1.1 植物材料
        5.1.2 主要仪器
        5.1.3 主要试剂
        5.1.4 盆栽试验材料
    5.2 方法
        5.2.1 植物根状茎/根水提物的制备
        5.2.2 防治黄瓜白粉病盆栽试验
        5.2.3 LC-MS测定几种百合科等植物中L-脯氨酸和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含量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9 种植物提取物对瓜类白粉病菌的治疗活性
        5.3.2 9 种植物中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含量
    5.4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6.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4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海洋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抗农业病原真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海洋放线菌
        1.1.1 放线菌概述
        1.1.2 放线菌的分类及鉴定
        1.1.2.1 形态特征观察
        1.1.2.2 化学分类
        1.1.2.3 分子分类
        1.1.3 海洋放线菌的来源、种类及分布
        1.1.3.1 海底沉积物中的放线菌
        1.1.3.2 海洋动植物共附生的海洋放线菌
        1.1.3.3 海水中的放线菌
        1.1.4 极地海洋环境来源放线菌
    1.2 农业病原菌
        1.2.1 黄瓜枯萎病菌
        1.2.2 黄瓜霜霉病
        1.2.3 黄瓜白粉病
        1.2.4 芦笋茎枯病菌
    1.3 放线菌研究方法与发展历程
        1.3.1 传统培养方法
        1.3.2 分子生物学技术
        1.3.3 其他技术
    1.4 海洋活性物质在农业领域应用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设备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来源
        2.3.2 培养基的配制
        2.3.2.1 分离培养基
        2.3.2.2 保存培养基
        2.3.2.3 发酵培养基
        2.3.2.4 检定菌培养基
        2.3.2.5 优化培养基
        2.3.3 土壤样品处理
        2.3.4 培养基的制备
        2.3.5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2.3.6 菌株的保藏
        2.3.7 菌株DNA提取与16S rDNA基因的PCR扩增和序列分析
        2.3.7.1 DNA提取
        2.3.7.2 16 S rDNA基因的PCR扩增及凝胶电泳
        2.3.8 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2.3.9 发酵粗提物制备
        2.3.10 HPLC分析
        2.3.11 抗菌活性的测定
        2.3.12 确定目标菌株
        2.3.13 基于OSMAC策略的初步发酵条件探索与优化
        2.3.14 发酵液的粗提取、HPLC分析、抗菌活性测定
        2.3.15 添加微量稀土元素和氨基酸进一步优化发酵条件
        2.3.16 最佳发酵条件确定与大田试验验证
        2.3.17 最适条件下的扩大发酵
        2.3.18 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2.3.19化合物的结构确定与活性实验
        2.3.20 化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放线菌在不同培养基及样品中的分布
    3.2 多样性分析
    3.3 抗菌活性筛选结果
    3.4 HPLC液相分析结果
    3.5 确定目标菌株
    3.6 基于OSMAC策略的初步发酵条件确定
    3.7 添加微量元素,确定最佳发酵条件
    3.8 大田试验
    3.9 化合物的分离
    3.10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与解析
        3.10.1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10.2 波谱数据
    3.11 单体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筛选
4 讨论
    4.1 分离培养基的选择对海洋来源放线菌多样性的影响
    4.2 基于OSMAC策略对放线菌B200036 发酵条件优化的影响
    4.3 主要创新之处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3)具有诱导抗病活性的杀菌剂先导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植物抗病激活剂
        1.1.1 植物抗病激活剂的概述
        1.1.2 植物抗病激活剂的作用机制
        1.1.3 植物抗病激活剂开发及发展现状
    第二节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
        1.2.1 Strobilurins类概述
        1.2.2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1.2.3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吗啉类杀菌剂
        1.3.1 吗啉类杀菌剂概述
        1.3.2 丙烯酰胺吗啉类杀菌剂的合成
        1.3.3 吗啉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研究
    第四节 三唑类杀菌剂
        1.4.1 三唑类杀菌剂概述
        1.4.2 三唑类杀菌剂作用机制
    第五节 2,4-二氯苯基咪唑类抗菌剂
        1.5.1 2,4-二氯苯基咪唑类杀菌剂概述
        1.5.2 杀菌剂抑霉唑的合成
    第六节 课题依据、目的、设计思想及主要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异噻唑,噻二唑及噻唑类的Strobilurins类衍生物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第一节 实验部分
        2.1.1 系列Ⅰ中间体的合成
        2.1.2 系列Ⅰ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1.3 系列Ⅰ生物活性测定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2.2.1 系列Ⅰ合成部分
        2.2.2 系列Ⅰ结构表征
        2.2.3 系列Ⅰ的生物活性结果与讨论
        2.2.4 系列Ⅰ的3D-QSAR模型
        2.2.5 系列Ⅰ的分子对接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异噻唑,噻二唑及噻唑类的丙烯酰胺吗啉类衍生物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第一节 实验部分
        3.1.1 系列Ⅱ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1.2 系列Ⅱ生物活性测定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3.2.1 系列Ⅱ合成部分
        3.2.2 系列Ⅱ结构表征
        3.2.3 系列Ⅱ的生物活性结果与讨论
        3.2.4 系列Ⅱ的构效关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异噻唑和噻二唑的三唑类衍生物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第一节 实验部分
        4.1.1 系列Ⅲ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1.2 系列Ⅲ的生物活性测定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4.2.1 系列Ⅲ合成部分
        4.2.2 系列Ⅲ的结构分析
        4.2.3 系列Ⅲ的生物活性结果与讨论
        4.2.4 系列Ⅲ的构效关系讨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3,4-二氯异噻唑的咪唑类衍生物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第一节 实验部分
        5.1.1 系列Ⅳ的分子对接
        5.1.2 系列Ⅳ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5.1.3 系列Ⅳ的生物活性测定
        5.1.4 作用机制研究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5.2.1 系列Ⅳ的分子对接
        5.2.2 系列Ⅳ合成部分
        5.2.3 系列Ⅳ的结构分析
        5.2.4 系列Ⅳ的生物活性结果与讨论
        5.2.5 作用机制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仪器和试剂
附录B 化合物结构一览表
作者简介

(4)伏立康唑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杀菌剂研发历史与现状
        1.1.1 杀菌剂发展简史
        1.1.2 新杀菌剂的主要品种及研发现状
        1.1.3 杀菌剂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2 三唑类杀菌剂研究发展的历史及特点
        1.2.1 三唑类杀菌剂的种类
        1.2.2 三唑类杀菌剂结构特点和主要类型
        1.2.3 三唑类杀菌剂的杀菌谱
        1.2.4 三唑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1.2.5 三唑类杀菌剂的抗药性
        1.2.6 三唑类杀菌剂的安全性
        1.2.7 三唑类杀菌剂的发展前景
    1.3 伏立康唑的医用历史和研究现状
        1.3.1 伏立康唑的研发历史
        1.3.2 伏立康唑的性质及用途
        1.3.3 伏立康唑杀菌范围
        1.3.4 伏立康唑抗菌机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病原菌
        2.1.2 供试杀菌剂
        2.1.3 试剂药品
        2.1.4 仪器设备
        2.1.5 供试植物
        2.1.6 培养基
    2.2 伏立康唑的活性筛选
        2.2.1 离体筛选
        2.2.2 活体筛选
        2.2.3 伏立康唑对黄瓜枯萎病和黄瓜白粉病的作用
    2.3 伏立康唑作用机理研究
        2.3.1 伏立康唑对大豆根腐病菌的作用方式
        2.3.2 伏立康唑对大豆根腐病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伏立康唑抑菌效果的测定
        3.1.1 离体条件下伏立康唑对供试病原菌作用效果
        3.1.2 伏立康唑对病原菌的活体筛选结果
        3.1.3 伏立康唑对黄瓜枯萎病作用效果
        3.1.4 伏立康唑对黄瓜白粉病的作用效果
    3.2 伏立康唑作用机制研究
        3.2.1 伏立康唑对大豆根腐病菌作用方式试验结果
        3.2.2 伏立康唑对大豆根腐病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
4 讨论
    4.1 伏立康唑杀菌活性筛选
        4.1.1 伏立康唑杀菌活性试验方法的探讨
        4.1.2 伏立康唑杀菌谱离体筛选
        4.1.3 伏立康唑活体筛选结果
        4.1.4 伏立康唑田间试验结果
    4.2 伏立康唑作用机理研究
        4.2.1 伏立康唑对大豆根腐病菌作用方式试验结果
        4.2.2 伏立康唑对麦角甾醇合成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海洋微生物产生的四氢呋喃类化合物农药活性及抑菌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1.1 植物源农药及其防治应用
        1.1.1 杀虫作用
        1.1.2 杀草作用
        1.1.3 杀菌作用
        1.2 动物源生物农药
        1.3 微生物源生物农药及其防治应用
        1.3.1 细菌类生物农药及其防治应用
        1.3.2 真菌类生物农药及其防治应用
        1.3.3 放线菌类生物农药及其防治应用
    2 四氢呋喃类化合物
        2.1 植物源四氢呋喃类化合物
        2.2 微生物源四氢呋喃类化合物及其活性
        2.3 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调控
        2.3.1 菌种选育
        2.3.2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3 生物农药抑菌物质作用机理的研究
        3.1 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
        3.2 影响物质代谢系统
        3.3 影响能量代谢系统
        3.4 诱导寄主植物产生抗性
第二章 海洋微生物抑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及培养基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海洋微生物菌株初筛
        1.3.1 供试菌株无菌滤液的制备
        1.3.2 茄链格孢菌筛选模型筛选方法
        1.3.3 抑菌活性标准的确定
        1.3.4 最小抑菌浓度(MIC)计算方法
        1.4 海洋菌株生物活性测试复筛
        1.4.1 粗提物的制备
        1.4.2 植物活体测试及粗提物活性成分的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茄链格孢菌模型初筛结果
        2.2 植物活体测试复筛结果
    3 小结
第三章 链霉菌RH-07的诱变选育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与培养基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链霉菌RH-07的诱变选育
        1.3.1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1.3.2 紫外和氯化锂复合诱变
        1.3.3 亚硝酸诱变
        1.4 诱变株的筛选及稳定性测试
    2 结果与分析
        2.1 诱变致死率曲线
        2.2 诱变菌株的筛选结果
    3 小结
第四章 诱变株2L-5U-1对白粉病的生物防治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与材料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黄瓜白粉病防效的盆栽试验
        1.4 番茄白粉病防效的小区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瓜白粉病防效试验结果
        2.2 番茄白粉病防效试验结果
    3 小结
第五章 RH-07粗提物对番茄叶霉病菌抑菌活性及机理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培养基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RH-07粗提物对番茄叶霉病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1.4 RH-07粗提物对番茄叶霉病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1.5 RH-07粗提物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体蛋白含量的影响
        1.5.1 酶液的制备
        1.5.2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1.6 番茄叶霉病菌SDS-PAGE电泳图谱
        1.7 番茄叶霉病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变化
        1.7.1 线粒体的制备
        1.7.2 蛋白含量的测定
        1.7.3 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RH-07粗提物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2.2 RH-07粗提物对番茄叶霉病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2.3 RH-07粗提物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体蛋白含量的影响
        2.3.1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的绘制
        2.3.2 番茄叶霉病菌菌体蛋白含量的测定
        2.4 对叶霉病菌菌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2.5 RH-07粗提物对叶霉病菌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
    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创制杀菌剂唑胺菌酯对黄瓜白粉病菌发育阶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作物
        1.1.2 供试病原菌
        1.1.3 供试药剂
        1.1.4 固定液及染色剂
    1.2 试验方法
        1.2.1 孢子萌发阶段
        1.2.2 菌丝生长阶段
        1.2.3 分生孢子梗形成阶段
        1.2.4 分生孢子形成阶段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孢子萌发阶段
    2.2 菌丝生长阶段
    2.3 分生孢子梗形成阶段
    2.4 分生孢子形成阶段
3 结论与讨论

(7)蔬菜主要病害生防菌株CAB-1发酵工艺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黄瓜白粉病及其侵染规律
        1.1.1 黄瓜白粉病
        1.1.2 黄瓜白粉病病原菌及其侵染特点
        1.1.3 影响黄瓜白粉病发病的主要因素
    1.2 黄瓜白粉病防治
        1.2.1 抗病品种
        1.2.2 化学药剂防治
        1.2.3 栽培措施
        1.2.4 生物防治
        1.2.5 其他防治方法
    1.3 微生物发酵工艺
        1.3.1 培养基
        1.3.2 培养条件
        1.3.3 发酵工艺优化方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黄瓜白粉菌生防菌株CAB-1 发酵工艺优化
    2.1 材料
        2.1.1 试验菌株
        2.1.2 试验黄瓜品种
        2.1.3 黄瓜培养基质
        2.1.4 培养基
        2.1.5 试验药品
        2.1.6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黄瓜培养
        2.2.2 黄瓜白粉菌保存
        2.2.3 黄瓜白粉病调查方法
        2.2.4 黄瓜白粉菌鉴定
        2.2.5 菌株CAB-1 发酵培养基筛选
        2.2.6 菌株CAB-1 生长曲线测定
        2.2.7 CAB-1 菌株生防机制初步分析
        2.2.8 不同发酵条件对菌株CAB-1 上清液防效的影响
        2.2.9 优化结果验证
        2.2.10 菌株CAB-1 所产抑菌物质对蛋白酶K 的耐受性试验
        2.2.11 脂肽粗体物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测定
        2.2.12 菌株CAB-1 产几丁质酶验证试验
        2.2.13 菌株CAB-1 所产抑菌物质持效性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本试验所用黄瓜白粉菌鉴定结果
        2.3.2 不同培养基对菌株CAB-1 发酵液防效的影响
        2.3.3 菌株CAB-1 生长曲线
        2.3.4 菌株CAB-1 对黄瓜白粉病的生防机制初步分析
        2.3.5 不同发酵条件对菌株CAB-1 培养液上清防效的影响
        2.3.6 发酵条件优化前后防效比较
        2.3.7 菌株CAB-1 产生抑制物质对蛋白酶K 的耐受性试验结果
        2.3.8 菌株CAB-1 脂肽粗提物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
        2.3.9 菌株CAB-1 发酵上清液的几丁质酶活性
        2.3.10 菌株CAB-1 发酵液上清的持效性
    2.4 讨论
第3章 黄瓜灰霉病生防菌株CAB-1 抑菌物质产生的条件及其稳定性研究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培养基
    3.2 试验方法
        3.2.1 菌株CAB-1 与黄瓜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对峙培养
        3.2.2 生防菌株CAB-1 抑菌物质活性测定方法
        3.2.3 不同培养基对菌株CAB-1 产生抑菌物质的影响
        3.2.4 生防菌株CAB-1 发酵条件研究
        3.2.5 菌株CAB-1 抑菌物质稳定性的研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菌株CAB-1 对黄瓜灰霉菌(B. cinerea)的抑制作用
        3.3.2 菌株CAB-1 无菌体上清液对黄瓜灰霉菌抑制作用
        3.3.3 菌株 CAB-1 上清液、培养基上清液对黄瓜灰霉菌抑制作用
        3.3.4 发酵培养基对抑菌物质的影响
        3.3.5 发酵温度对抑菌物质的影响
        3.3.6 发酵时间对抑菌物质的影响
        3.3.7 热处理对抑菌物质的影响
        3.3.8 超声波处理对抑菌物质的影响
        3.3.9 紫外线照射对抑菌物质的影响
        3.3.10 酸碱对抑菌物质的影响
    3.4 讨论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新杀菌剂唑胺菌酯的作用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药剂
        1.1.2 防治对象
    1.2 试验方法
        1.2.1 杀菌谱的测定
        1.2.2 保护活性测定
        1.2.3 治疗活性测定
        1.2.4 内吸传导性试验
        1.2.5 持效性试验
        1.2.6 光稳定性试验
        1.2.7 耐雨水冲刷性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菌谱试验
    2.2 保护活性试验
    2.3 治疗活性试验
    2.4 内吸传导性试验
    2.5 持效性试验
    2.6 光稳定性试验
    2.7 耐雨水冲刷性试验
3 结论与讨论

(9)新杀菌剂唑胺菌酯对黄瓜白粉菌生物活性及其抗药性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状况
        1.1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状况
        1.2 黄瓜白粉病的防治
        1.3 瓜类白粉病菌的抗药性发生
    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研究及开发状况
        2.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来源
        2.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生物活性
        2.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2.4 植物病原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抗性机制
        2.5 植物病原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抗性发生现状
        2.6 植物病原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抗性治理策略
    3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风险评估
        3.1 研究现状
        3.2 影响植物病原菌抗药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3.3 具有抗药性风险的特征
        3.4 抗药性风险评估的方法
    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一章 唑胺菌酯对黄瓜白粉病菌的生物活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唑胺菌酯对黄瓜白粉病的作用方式
        2.2 持效期
        2.3 唑胺菌酯的内吸传导性
        2.4 唑胺菌酯对盆栽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2.5 唑胺菌酯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3 讨论
第二章 黄瓜白粉病菌对唑胺菌酯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瓜白粉病菌对唑胺菌酯的抗性早期检测
        2.2 实验室条件下黄瓜白粉病菌对唑胺菌酯的抗性变异
        2.3 黄瓜白粉病菌对唑胺菌酯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
    3 讨论
第三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10)五种Strobilurin类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生物活性及其抗性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1.1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
        1.2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
    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strobilurin)杀菌剂研发进展
        2.1 strobilurin 杀菌剂的来源
        2.2 strobilurin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2.3 strobilurin 杀菌剂的主要品种
        2.4 strobilurin 杀菌剂的生物活性
        2.5 strobilurin 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
        2.6 植物病原菌对strobilurin 杀菌剂的抗药性发生
        2.7 植物病原真菌对strobilurin 杀菌剂的抗性机制
        2.8 植物病原真菌对strobilurin 杀菌剂的抗性风险评估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五种候选strobilurin 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内吸传导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根系对五种候选strobilurin 杀菌剂的内吸传导性
        2.2 五种候选杀菌剂的跨层传导性
        2.3 五种候选strobilurin 杀菌剂的横向传导性
        2.4 候选strobilurin 杀菌剂的向基传导性
        2.5 候选strobilurin 杀菌剂的向顶传导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 五种候选 strobilurin 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作用方式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候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保护效果
        2.2 候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治疗效果
        2.3 候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铲除效果
        2.4 唑胺菌酯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游动孢子释放的影响
        2.5 唑胺菌酯对黄瓜霜霉病菌的芽管伸长的影响
        2.6 候选杀菌剂的持效期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五种候选strobilurin 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药效试验
        2.2 5 种候选strobilurin 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黄瓜霜霉病菌对五种候选strobilurin 类杀菌剂的敏感性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瓜霜霉病菌对五种候选杀菌剂的敏感性
        2.2 黄瓜霜霉病菌对唑胺菌酯敏感基线的建立
        2.3 黄瓜霜霉病菌对唑胺菌酯(SYP-4155)的抗药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黄瓜霜霉病菌对五种候选strobilurin 杀菌剂的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五种候选strobilurin 杀菌剂的最低抑制浓度
        2.2 抗性突变体抗性水平测定
        2.3 亲本菌株及其经药剂驯化5 代获得的抗性突变体的适合度
        2.4 黄瓜霜霉菌亲本菌株和抗性突变体的竞争性
        2.5 黄瓜霜霉病菌抗药突变体的遗传稳定性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四、新化合物JH-11对黄瓜白粉病菌作用特性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散斑竹根七抑制瓜类白粉病活性成分研究[D]. 韩丽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海洋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抗农业病原真菌活性研究[D]. 孙紫萁.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9)
  • [3]具有诱导抗病活性的杀菌剂先导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 陈来. 南开大学, 2018
  • [4]伏立康唑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 吴双.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5]海洋微生物产生的四氢呋喃类化合物农药活性及抑菌机理的研究[D]. 柳俊灵.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7)
  • [6]创制杀菌剂唑胺菌酯对黄瓜白粉病菌发育阶段的影响[J]. 曹秀凤,刘君丽,李志念,司乃国. 农药, 2010(10)
  • [7]蔬菜主要病害生防菌株CAB-1发酵工艺的优化[D]. 李占杰. 河北大学, 2010(11)
  • [8]新杀菌剂唑胺菌酯的作用特性[J]. 曹秀凤,刘君丽,李志念,纪明山. 农药, 2010(05)
  • [9]新杀菌剂唑胺菌酯对黄瓜白粉菌生物活性及其抗药性风险评估[D]. 孟润杰. 河北农业大学, 2009(10)
  • [10]五种Strobilurin类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生物活性及其抗性风险[D]. 乔桂双. 河北农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新复方JH-11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