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占卜书:幻镜》的基本内容及其佛教文化特点

《文殊占卜书:幻镜》的基本内容及其佛教文化特点

一、《文殊占卜书·幻术之镜》的基本内容及其佛教文化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尹璐瑶[1](2021)在《敦煌石窟动物图像研究》文中认为敦煌石窟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其中动物图像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且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敦煌石窟动物图像可划分为胎生动物图像、卵生动物图像和神异动物图像,每类动物图像都有若干个典型代表。敦煌石窟动物图像有着不同的功能特点,或是象征,或是反映现实,或是代表祥瑞等,即使相同的动物在不同的故事画或石窟中,表达的含义也不完全相同。其产生不同含义的原因较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时代的变化,不同时代的动物图像特点,也从侧面说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佛教思想的演变。从纵向时间轴看,动物图像在故事画中占比越来越少,在装饰画中占比越来越多,这说明时间越靠后,动物图像的装饰性越强。从横向空间轴看,丝绸之路沿线四个较有代表性地区的动物图像丰富多样,古印度、新疆、敦煌以及中原地区的动物图像各有特点,在风格、技法及内容等方面差别较大,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地域、时代、题材和思想的不同。这说明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地中原传统文化交流融合。

王逸之[2](2019)在《宋儒的术数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术数作为一种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存在的文化现象,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界对术数外延和内涵的界定,历来众说纷纭。术数和巫术之间是有区别的,神性功能的淡出是术数有别于巫术的最显着特征。术数和数术在不同的时期,含义也是不尽相同的,方术可以完全涵盖此二者。术数和象数易学也有很大差异,象数易学派属于官方经学,而术数则是一门形而下的应用之学。宋代是术数繁荣鼎盛的时期,术数的相关书籍和名目种类都有所增加,术士与宋代政治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代之所以如此盛行各种术数活动,主要是宋代士人的主导的结果。宋代士大夫与术士的交际,有着强烈的政治因素。这种政治的诉求是双向,既有士大夫求助于术士的卜算,也有术士主动攀附于士大夫。相较而言,宋代科举士子与术士之间的交际目的较为单一,士子为卜前程,术士则为谋利。然而,由于“术儒”主要来源于落第科举士子,宋代士大夫又对“术儒”的产生,有着“以儒化术”的改造作用。这样宋代士大夫、科举士子与术士有了相互关联,并呈现出一种“多元互动”的交际关系。他们之间这种“多元互动”集中在术数的占验方面。其验与不验,不仅与术士的巧诈善变、老于世故有关,而且和术数的社会信仰效应亦有关联,但与术数理论并无关系。由于术数自身“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特性,以及其异质于科学的研究方法,使验与不验更多是取决于“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宋代士大夫对待术数的态度,存在着“信欤”、“疑乎”及“非信非疑”等多维度的态度。关于儒学与术数的关系,学者历来对此见仁见智。儒学和术数并非两条平行线,它们之间具有“同源”的关联性。秦汉以降,从表面上看两者逐渐分流。迨至宋代,儒学迎来了革故鼎新的时代,术数也同时发展至繁荣鼎盛的时期。宋儒对术数采取了“涵化”、“排斥”、“兼容”等三种不同的方式类型。在堪舆方面,程朱改造堪舆思想皆持“以孝为本”的原则,但具体论证两人也并不相同。程颐的堪舆思想,与司马光始终挺立儒家的丧葬礼制一样,欲以此将术家堪舆排除在外,即为“以儒排术”。而朱熹的堪舆思想与蔡元定一致,是以儒家伦理来涵化术家堪舆,即假借术数之躯壳,而注入儒学之精义,乃是“以儒化术”。程朱命理观的“以儒化术”,主要表现于他们的“义命观”上。程朱“义命观”的最终目的在于,欲挺立儒家伦理之“义”来消释世俗所汲汲之“命”。这种“以义安命”的“义命观”,也可以说是一种实现“以儒化术”的有效路径。在星占方面,王安石提出“天变不足畏”旨在推行新法,他主张“天变不足畏”有“天人相分”的思想渊源,也有北宋诸儒先进的星占认知。至于宋神宗及诸儒否定这种观点,主要是基于“君权天授”的考虑,而“天变不足畏”实为王安石、司马光等熙宁诸儒的理性认知。而司马光作为一代名儒,始终以传统儒家思想为旨归。面对当时术数大行其道的现象,他秉持儒家的孝葬思想,对假“奉先”之义而行“荫后”之利的堪舆术,予以排斥。对于具有“神道设教”的天文星占,他基于“治统”与“道统”的政治考量,虽然表面上予以支持,实则在天人相分思潮的影响下,欲将天文星占的术数因子排除出儒学之外。通过司马光堪舆观、星占观之“一斑”,而可窥其术数观之“全豹”,即“以儒排术”的术数观。在命理方面,面对儒学在形而上“知天命”问题的不足,程朱用“义命观”予以改造,但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文天祥在哲学层面对程朱理学进行了扬弃,在术、儒本身具有的兼容性和同源性的基础上,从“气之命”的可塑性出发,肯定了“以术窥命”追求情欲的合理性,并对术家命理持以兼容态度,在坚持“儒主命辅”的原则下,汲汲于术家命理中寻求资源以补儒。而真德秀诸多思想与程朱理学密切相关,其命运观亦复如此。他所秉持“以儒为本”的命运观,直接造就了“以儒为本”的术数观。他以一种儒者的态度去正视“小道”,肯定术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的“末”之价值。但他之所以认同术数“末”的价值,不仅因为术数之“末”的道理与儒家之“本”的道理是一致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术数本于儒学。换言之,也即是说儒“本”可以兼容术“末”。他“儒本术末”的术数观,是建立在正视“小道”的基础上,欲以儒之“本”来兼容术之“末”。通过这三种方式类型的散点透视,我们发现“涵化”与“排斥”虽是对儒、术“同源”的一种反拨,但这种反拨又是建立在儒、术“同源”的基础上的。至于“兼容”则是对儒、术“同源”的另一种承继,是儒、术“同源”的最直接体现,同时也是儒、术“同源”性的另一种形式的延续。“涵化”和“排斥”这两种模式在孔子和荀子已有,唯“兼容”乃宋儒所独创。采用“涵化”和“排斥”的方式,都很难深入到一般民众阶层当中去。因为对于信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一般民众而言,正统的儒家思想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儒家讲天命主要是为了使人安分守己、修身俟命,去践行道义成为君子,然而一般民众最为关心却是关乎个人的穷达寿夭。因而,我们理应采取“援术补儒”的兼容方式,用术家的改命之学去补正儒家的立命之学。“援术补儒”这种“兼容”的方式,对当下重建中华经典体系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蔡莉[3](2019)在《西夏文佛教伪经考》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佛教典籍中的疑伪经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过程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内容大多反映了一定时期和地区佛教的传播与本土民间信仰、宗教、以及传统文化结合的情况。因此,对疑伪经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黑水城文献中,佛教经典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包含数量可观的疑伪经,大部分为汉文抄本印本,也有少量西夏文抄本印本。这些珍贵的资料,是中国佛教疑伪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研究西夏佛教文化的重要材料。尤其是西夏文疑伪经,经由西夏文的翻译,更反映着西夏社会对佛教文化的接受与理解,是观察西夏社会的重要视角。本文从存世的黑水城文献中整理出西夏文佛教伪经共八部:《佛说十王经》、《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佛说父母恩重经》、《佛说延寿经》、《佛说来生经》、《高王观世音经》、《佛说解百生怨结陀罗尼经》、《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以此八部伪经的西夏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译释、校对、版本和渊源考察。文章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各部西夏文伪经未经译释或己有译释但尚需补充的文本进行补译。对己由他人译释的文本重新校对,补充和纠正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重点对版本种类和数量较多的伪经进行了版本的叙录、统计、比较分析。第三,将其中几部西夏文伪经与相关的汉本进行比对,分析伪经传播过程中的流变,在此基础上探寻西夏文本的底本。

董舒心[4](2018)在《汉魏六朝婚恋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讨论汉魏六朝婚恋小说,正文分为五章,另加两个附录。第一章探讨古典婚恋小说的起源问题。婚恋神话代表了民间故事从源头上对婚恋小说的影响,和婚恋有关的神话传说早在形成阶段就已经蕴含了后世婚恋小说中常见的一些母题。以《汉武故事》《西京杂记》为代表的杂史文学对于婚恋小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宫廷美人题材或者说帝王妃子故事上,这是由史书和杂史的内容决定的。杂传文学以《列女传》《孝子传》为代表,它们模塑和反映了汉代的感情观,汉代不提倡男女深情,而是大力倡导专一贞节和孝道至上的封建女德。汉魏情赋、乐府诗与婚恋小说的产生也有关系,因为婚恋主题是宫廷文艺的内容之一,赋体文学、乐府诗、古小说对婚恋主题的表现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宫廷文艺环境的影响,同时这也导致不同文体之间在题材和艺术手法上互相影响。第二章考察以异性人神(仙)之间的邂逅和交往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人神恋”小说,将相关文本分为与民间故事相关的小说、仙道小说和文人小说三类进行观照。有相当一部分人神恋小说的文本和母题来源于民间故事,按照民间故事类型的归纳,可以分为天鹅处女型、螺女型、仙窟艳遇型和仙女下凡型故事四类。六朝道教人士创造的仙道小说中有不少人神遇合故事,其中,西王母下凡故事和神女降真故事是具有代表性的两大类型。这一时期和西王母仙话有关的小说众多,有些文本在内容上有明显的承袭痕迹,但寓意又有所不同。而神女降真故事则以《真诰》中的人神遇合故事为代表,在《真诘》中,神女降真用宿命姻缘来诱导凡人向道求真被认为是一种重要有效的启迪手段,并体现出上清派强烈的禁欲倾向。六朝时期还有一部分成于文人之手的人神恋小说,文人作者主体意识对小说的渗透是有过程的,《成公智琼》《杜兰香》等代表了早期文人记录式的人神恋小说;《拾遗记》《洞冥记》作为方士小说和文人小说的混合体,其中的宫廷美人故事呈现出明显的向人神恋转化的倾向;六朝末期文人创作的人神恋小说《稽神异苑》和《八朝神怪录》是第一批纯粹的文人小说,在艺术手法和主旨精神等方面对后世小说都影响重大。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以“女神男人式”占绝大多数,女神主导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六朝时期民间信仰对女性神只的认识、唐前小说的作者队伍是一个单一性别的男性群体、“神女”文学传统的影响等。第三章讨论汉魏六朝时期的人鬼恋小说,人鬼恋小说可以分为“幽婚小说”和“亡魂小说”两类,前者指至少一方为鬼的婚恋故事,人与鬼或鬼与鬼之间的婚恋行为是“幽婚”小说中必备的要素;而“亡魂”小说中的婚恋行为在主人公生前发生,主人公去世后虽然以亡魂的形式参与生者的生活,但通常没有人鬼婚恋的展开。“幽婚小说”按照男女主人公相遇方式可分为登门自荐型、再续前缘型、路遇入冢型和幽冥邂逅型四类,其中有些作品在艺术上比较成熟,比如《卢充》《王敬伯》等。“亡魂小说”中的人鬼恋故事可以分为亡魂眷恋型、亡魂告别型、亡魂责罚型和亡魂报恩(仇)型,亡魂小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魂魄、情性和生命的认识,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死而复生”母题、“人鬼生子”母题和“随葬重现”母题是人鬼恋小说中三个重要母题。“死而复生”母题表现为形体复活和亡魂重返两种形式,前者与房中术和“宝精”思想有关;“人鬼生子”母题具有推进情节发展的文学功能和表达生命意识的文学意义;“随葬重现”母题的产生与汉魏六朝时期盗墓活动的盛行有重要关系,也与古代男女交往方式有关。人鬼恋小说的产生与冥婚民俗、鬼魂信仰和盗墓活动有关,其中女鬼小说多于男鬼小说,原因在于女性的生存状况特别是未婚而卒少女对婚姻的需求、传统阴阳观及“阳精崇拜”心理、作者的男性中心立场等。第四章研究的“人妖恋”小说以“精怪化形为人与凡人婚媾”为基本内容,它分为两种类型:“男妖女人式”和“女妖男人式”。男妖女人式小说可以分为男妖摄妇型、假冒骗情型和惑乱闺门型三类,女性在情欲和感情上受到的压抑是“男妖女人式”小说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但在根本上,男妖小说要反映的不是性爱生活,其主题在于家庭伦理的破裂与寻求秩序的重建。“女妖男人式”人妖恋小说可分为“女妖登门型”和“男人外出型”两类,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解释了现实中在男人身上发生的身心及感情异动。人妖恋小说中有些妖精原形非常重要,后来发展成妖怪强宗的狐妖就是在汉魏六朝时期奠定了其“妖媚”的形象特点,而有些不常见的动物如虎、蛟等能进入人妖恋小说之中,主要是受到了佛经文学的影响。人妖恋小说中有些独具的母题,如变形、生子、除魅等。变形母题在汉魏六朝小说中叙述都非常简略,与其说它是一种文学塑造,不如说是一种巫风弥漫时代下的集体潜意识表现更近实质。此时期人妖恋小说中的“生子”母题出现不多,但却十分耐人寻味,其中以妖怪原形为水族的故事居多,这主要是受到了以龙感生神话为代表的水神感生神话的影响。猴妖小说和狐妖小说中的生子母题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尖锐的民族矛盾和不同民族之间通婚融合的艰难过程。除魅母题则与人妖恋小说的起源直接相关,在巫术思维的影响下,人们将现实社会中的婚恋问题归咎于妖怪作乱,并邀请方士除魅,就产生了人妖恋故事。第五章讨论婚恋双方都是凡人的世俗婚恋小说,按照主角身份分为宫廷婚恋故事、贵族士人婚恋故事和民间男女婚恋故事三类。汉魏六朝宫廷婚恋小说以《汉武故事》《西京杂记》《拾遗记》中的相关故事为代表,这三部也是此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杂史小说。以贵族士人婚恋故事为题材的古小说主要集中在六朝志人小说中,以《世说新语》和《妒记》为代表。《世说新语》中的婚恋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名士”群体挑战礼教、纯情放任的婚恋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士族女性在婚姻中地位的提高和局限性。《妒记》以妒妇故事为题材,它的产生有反妒妇的动机和目的。汉魏六朝时期以平民阶层人物为主角的婚恋小说数量比较少,有些叙事甚至不能称之为小说,值得注意的是乐府解题类本事小说和六朝地记文学中的平民婚恋故事等,此时期对平民婚恋生活的反映主要是通过志怪小说实现的,特别是“殉情”母题的艺术表现和精神意蕴都值得挖掘。汉魏六朝婚恋小说产生了不少流传后世的经典题材,比如“王昭君”故事、“赵飞燕”故事、“绿珠”故事、“秦罗敷”故事、“秋胡戏妻”故事等等。这些故事能成为经典,与艺人群体有重要关系,一些婚恋故事正是通过艺人的演绎和传播才得以成为经典的。附录一对作者和成书时间等存在争议的唐前小说集进行了辨析,附录二收录三篇与美人赋相关的论文,因是与婚恋小说的发展有重要关系的三个案例,故专辟一章,附于文末。

曾丽容[5](2016)在《藏地巫术研究》文中提出巫术虽然难以定义,但作为一种“役使鬼神之力”不仅仅在“前佛教时期”而且在近现代的藏族地区都一直存在并对其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发挥作用。探讨藏地巫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研究藏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藏族历史研究中对其早期文明来源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藏文典籍对其史前时期常常以神话传说而代之,而后世的史籍则大书特书佛教的兴旺发达史。同时,苯教研究者则用苯教涵盖整个藏族发展的历史,把整个藏地史前文明统统归入苯教的早期发展阶段,却并未认真考虑古代西藏的“苯”与后期系统化宗教——苯教中的“苯”已经变化。巫术作为人类早期精神和实践活动的产物,在青藏高原早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研究古代藏人的巫术,实际是对青藏高原早期文明的一个探讨。藏地巫术研究目的之二便是对现代藏文化性质有一个清醒认识,而这乃是本研究工作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从巫术文化史这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藏族历史,理解藏族文明的构成因素,才能真正推翻藏族文化在佛、苯以外皆为虚无的观点。本文将分上下两篇来讨论藏地巫术:上篇是藏地巫术简史;下篇是藏地巫术文本研究。上篇着力于梳理巫术在青藏高原的发展变迁史,包括三章:第一章、藏地早期巫术及其发展;第二章、吐蕃王朝时期藏地巫术的成熟与衰落;第三章、后吐蕃时期藏地巫术及巫师。下篇对不同时期藏文文本进行翻译和分析,通过这些材料进一步展现巫术在藏地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作为上篇关于藏地巫术历史叙述的实证解读。下篇包括三章:第四章、藏地早期占卜文书研究;第五章、吐蕃王朝时期藏地巫术仪式文书研究;第六章、后吐蕃时期藏地巫术及巫仪文本研究。最后是全文的结论。从巫术文化现象入手,利用新材料全面梳理巫术从古至今的发展变迁历程,并试图找到推动其发展的内外动因,这是对藏族历史的一种新诠释。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活动,藏地巫术以超自然观念为基础,以人力、物力的大量消耗为表现形式,在人与神互动之中展示的则是人的需求。它是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等客观物质条件的一面镜子,不仅表达个体的实际物质需求,而且表达整个群体的政治诉求。通过对巫术表现形态、内在规律和发展动力等内容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藏人视为神奇的技术之详情,理解其从古至今的精神世界,更能通过巫术文化史这面镜子了解藏族历史的变迁。在藏地巫术的发展历程中,既能看到汉文化和印度文化对藏文化的深刻影响,也能看到藏传佛教和苯教体系中对古代藏地传统文化的继承,更能看清今人对古代藏族历史解读中普遍存在的误解误读现象。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藏人社会生活的需求是巫术产生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之一。正是对超越人类力量的向往,也正是为了满足人类本身的欲求,巫术应运而生且适应时代的需求而不断发展变化。第二,文化交流是藏地巫术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动因,它为藏地巫术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和内容。虽然藏族社会中佛教的影响有目共睹,但是汉文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则更为深刻而且长久。地处多种文明交汇之地,从古象雄对各种外来文明的吸收创新和对其周边地区的传播影响开始,藏文化中既吸收了大量其他文化的因子也为亚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第三,地区政治需求是影响藏地巫术发展因素中最为醒目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是青藏高原的政治环境和政治需求直接而且有效地决定了巫术在藏地发展变迁的主旋律。本文从巫术文化史这个新的视角,在传统藏汉文史料和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大量运用前人未曾使用的藏文原始材料来分析论证藏地巫术发展的历史。这些材料作为论证的基本依据之一,具体而真实,故而结论不是笔者主观的推测,也不是人云亦云,每个观点都有其确实的文本依据。花费大量时间来解读古今藏文文献,并对不同时期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对藏地巫术史作一个较为完整的梳理,并探究推动藏地巫术变迁的内外动因,这是笔者要完成的主要工作。虽然传统佛苯两家典籍中,对历史的叙述都有偏颇和不实之处,但是不同时期典籍文献的对比分析则能还原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这是本文的难点,其实也是本文的要点。

李政阳[6](2016)在《俄藏黑水城文献TK75《文殊菩萨修行仪轨》考释——兼论文殊信仰在西夏的流传》文中研究说明俄藏黑水城文献TK75内含四种经文及一份"六十花甲"口诀,是一部以藏传佛教文殊信仰为主体内容的经文汇编。文献第二部分是德格版《藏文大藏经》中《至尊圣者文殊师利增上智略陀罗尼》的汉译,其中还抄录了北宋法贤译师翻译的《佛说妙吉祥菩萨陀罗尼》里的偈文,与第一部分"成就法"及第三部分"供养法"构成了完整的文殊菩萨修行仪轨。TK75不但证明了文殊信仰特别是"六字文殊"的传播超越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更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西夏文殊信仰所具有的"汉、藏并传"、"形式多样"、"即世而离俗"等特点。

袁朗[7](2015)在《葛洪《抱朴子》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其思想博杂,兼该儒道,着述丰赡,于建武(公元317年)中写定《抱朴子》。本书分内外两篇,其《外篇》驳难通释,主要关注社会政治思想、个人修养、文学理论,《内篇》则言黄白之事,述其以金丹为核心的修仙体系。该书自东晋以来流布于世,对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故对系统地研究葛洪《抱朴子》的接受状况是中国思想文化研究中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子课题。东晋南北朝是我国道教迅猛发展的时期,此一时期对《抱朴子》的接受体现出明显的道教化倾向。《抱朴子内篇》大行于世,史家对葛洪生平事迹加以关注的同时对其金丹思想也多有评述,道教学者亦积极汲取其思想以发展和改革道教,佛教徒则往往以金丹为标的加以责难。而随着金丹思想的广泛接受,金丹这一意象也开始进入诗文创作之中。与此同时,《外篇》文论及其关于葛洪生平的记载也受到世人关注。隋唐时期文化兴盛,也是《抱朴子》接受的兴盛时期。此一时期金丹道鼎盛一时,葛洪之道教徒形象遂广为人知,《内篇》金丹思想被继承和发展,类书、道经、诗文中时人对葛洪金丹思想的接受处处可见。正史《晋书》专为葛洪作传,肯定了葛洪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魏徵《群书治要》专录《抱朴子外篇》,类书中对《外篇》的引录占到相当比例,都表明相对于前一时期《外篇》接受的发展。宋元时期内丹兴盛外丹衰落,为《抱朴子》接受的沉寂期。虽然类书对《抱朴子》的引录和化用表明其逐渐融入百姓生活,但此时外丹已经逐渐淡出民众视野,诗文中少见提及葛洪金丹者,甚至还产生了《太上感应篇》这样一批借抱朴子之名阐发新旨的道经。明清及民国时期则是《抱朴子》接受的又一个繁荣期。因为出版业的发展,文章评点之风的兴起以及子学的再度兴盛,《抱朴子》重新以子书身份进入大众视野,被多次翻刻、节录、评点、批校,产生了大量以明正统《道藏》本为底本的新版本,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是这一时期《抱朴子》校勘的重大成果。

朱明清[8](2014)在《木版水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以上海朵云轩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已经取得了广泛而深入的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的立项,使中国传统文化化为一个个具体、鲜活、立体的民族文化形象,走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和文化保护研究的领域,而在当今文化同质化的信息时代,这场文化工程的长远意义,更是为了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因。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久以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四大发明闻名世界。作为传统印刷文化的活化石,木版水印技艺是传统木刻版画发展到20世纪这一个时代转折点的产物,它的顺时而变不仅仅在功能转换上有所体现,还反映于时代赋予的新内容。只是,如果说中国传统木版画的价值体现于手工时代审美与实用功能的兼备,而且从当今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从视觉图像的层面亦补充了文本的历史叙述,那么,木版水印技艺,基于人们对它的认识普遍停留在绘画复制品的概念上,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除了继承了不为正统的艺术评价体系所重视的历史问题,它所面对的时代质疑,还包括功能意义抽离以后形成的价值否定。2008年,木版水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引起了不少社会文化人士的关注,而对于大众的文化影响力,却见效甚微。于此,有感将木版水印技艺作为个案来探讨研究的必要性,借此来思考传统手工技艺未来的生存模式和发展方向。本文立足于从木版水印技艺的历史渊源出发,力图运用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和传世实物梳理出木版水印技艺发生发展的时代脉络,一并探究影响木版水印技艺品质形成的文化因素:隋唐以前,碑拓、印章以及佛像捺印的技术实践可以视为雕版印刷技术与书籍联姻的准备;隋唐时期,佛教主题的印刷品开启了纸本墨色印刷图像的先声;宋元时期,图像的图说功能被普遍应用于农业、科技、医药、天文、地理等专业领域,画谱等题材则开发了木刻版画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出现了套版套色的技艺创新;明清两代,木刻版画进入全面发展的繁荣鼎盛时期,出版家、画家和文人刻工组成的新型出版集团推动了饾版套色的技术创新,以《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萝轩变古笺谱》为代表的这类版画精品成为文斋清玩,而图书业至此也获得巨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清代末期到民国以后,机械印刷冲击了传统的手工印刷行业,郑振铎和鲁迅大力提倡保护传统木刻艺术,木版水印逢此契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上海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进行考察,试图从机构设置、传承主体、工艺流程以及市场运作这几个方面来读取这项手工艺的传承现状。在上述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木版水印技艺保护策略的重点应该是针对技艺的传承和技艺的运作来制定切实的保护措施:一方面以巩固技艺传承人社会地位的方式来稳定传承体系,同时提高传承人自身的文化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利用消费群体定位建立社交关系链,并且发展跨领域的市场合作带动创作和生产的有效互动。

牟成娟[9](2012)在《回鹘佛教功德思想研究 ——以回鹘文佛教文献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鉴于人们对功德观的认识存在种种困惑与误区,本文首先厘清了功德丰富而深刻的佛教文化内涵,详尽揭示了功德的四层含义:特点、善因、德性和福德,点明后三者为功德一词的核心义项。基于国内外目前尚缺乏对佛教功德思想的系统研究,又简单指出了佛教功德的类型和特点,概述了佛教功德思想的内涵、基本发展路线及其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梳理回鹘文佛教文献和回鹘文题记、愿文等原始资料,将前者分为回鹘文原始和部派佛教经典、回鹘文大乘佛教经典、回鹘文密乘佛教经典及其它佛教撰述四类。全文的重点在于,整理出其中与佛教功德思想有关的文献及其内容,从善恶说、利益说、美德说和人生观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回鹘功德思想的具体内容和表现,揭示了回鹘功德思想的理论特点和实践特点。论述了回鹘功德思想对中世纪以后维吾尔伦理思想的影响,展示其在石窟壁画等方面创造的丰厚艺术遗产,以期对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利益观、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启发作用。

彭春凌[10](2011)在《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 ——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1898-1927)》文中指出反孔批儒与语文运动,是通常所言的五四新文化的两面旗帜。它们与戊戌以降中国儒教传统转型过程中所内生的问题有直接的历史关联。本文提出“作为儒教转型之内生问题的新文化”,就是表明这层意思。谈到儒教传统与新文化的关系,既往的相关研究往往围绕新文化“逆流而上”,追溯其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本文的思路与之不同,相较而言,更强调历史的生成性,分辨“新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新生转进”之环节在特殊历史境遇中辨证展开自身逻辑的过程。具体的讲,全文着重论述戊戌以来的历史进程中,针对关涉“民族生命之站立”的若干重大问题,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代表的儒教精英知识人怎样调整自身的思想认知,根据自身的知识准备、环境际遇他们又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应对方案,而其成果通过怎样的途径、脉络乃至逻辑,如何影响到新文化中的反孔批儒与语文运动。文章力图条分缕析地梳理和呈现历史生成过程中多重的动力因子,期望融化世人眼中“新文化”的刻板印象——“打孔家店”、以白话的“活文学”对抗文言的“死文学”。与此同时,无论是儒教传统现代转换的路径和方向,还是“新文化”本来拥有的多维层次、多元空间,也能相应地获得历史的开启与激活。康有为、章太炎不仅是近代儒教不同派别的代表,分别为孔教运动的领导者与批儒思潮的发动人,两者之间进行着持续的思想对话;他们还同时是新文化人的老师或主要论敌,和新文化的代表人物间具有紧密、微妙的师生敌友关系。本文借助康有为、章太炎、新文化人构成的历史关系网络,使宏观的历史演变命题——儒教转型与新文化形成之间的关系,拥有了具体的承载对象和论述途径。文章立足于发掘新材料,探索新问题,从康有为、章太炎及相关的新文化人传记资料中多元、个别的因素出发,以详细的文本分析开始,进入与政治、社会剧变相联动,与明治日本、现代欧美思想相冲撞,与传统经今古文论争、汉宋学差异相勾连的思想转型历史。全文以儒教转型在四个层面的历史动力、内生问题为架构,分四章来展开论述。第一,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令中国的精英知识人必须面对吸附到明治日本“国体论”中的儒教,并在似同实异的跨文化语境中重审中国儒教的内涵。章太炎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殖民地台湾,在与康有为孔教思想的对话过程中直面如此既熟悉又陌生的儒教,深深思索变革期的中国自身伦理的根底、政治的图景与信仰的构成,进而时时甄别“真儒”与“伪儒”。随着日本侵华行为的扩展,这一方面的发展脉络也延伸到新文化人的批儒言论之中。第二,在基督教侵入的大背景下,传统信仰格局受到冲击,加之变法、革命等现实政治的不断推动,促使儒教精英知识人持续思虑正信何为,以及正信与淫祀异端的关系等问题。近代儒教的正信与异端之争,既体现在儒教与其他信仰形式之间,又发生于儒教自身之内,呈现出“外争”与“内斗”纠葛并存的复杂态势。到民初,儒教内部的紧张关系甚至超越了儒教与其他信仰的对立。儒教中以章太炎为代表的抵制“敬天”的一派,将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崇尚“祀天”的一派视为“淫祀之首”、最大异端,最终与新文化的反孔教运动合流。第三,孔教曾经是帝制社会国家意识形态,教义上缺少现代“国民”的维度,在戊戌后持续高涨的“国民”思潮刺激下,它必然面临制度转型。康有为、梁启超师弟逐渐皆认同孔教“为国民义”,并提出“建立国教”与“发育学会”不同的转型方案。由于民初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两次帝制的“回潮”,同样深受“国民”思潮影响的陈独秀等新文化人视孔教为“奴隶”的道德,将其与复辟的政治捆绑在一起,持续批孔。孔教没有跨越其现代转型最大的屏障。第四,清世“经儒”的正统派以小学为基础,视“治经”为职志;在剧变的时代中,他们冲破了对其学问“纤细破碎”的质疑,以语文学的专长参与创构建国理想,同时亦安放自身的职业归宿。章太炎将考古的小学与经学剥离,转型为整理活语言、通俗致用的“语言文字学”,并创建“一返方言”的语文建国理想。在章门弟子钱玄同、周作人、沈兼士等参与的新文化语文运动中,章太炎的思想和观念逐渐被有选择地继承了下来,转成新文化人对中国语文进行积极建设的有效资源。

二、《文殊占卜书·幻术之镜》的基本内容及其佛教文化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殊占卜书·幻术之镜》的基本内容及其佛教文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敦煌石窟动物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及研究重难点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敦煌石窟动物图像分类与整理
    第一节 胎生动物
    第二节 卵生动物
    第三节 神异动物
第二章 敦煌石窟动物图像意涵
    第一节 写实动物图像
    第二节 祥瑞动物图像
    第三节 象征动物图像
    第四节 装饰动物图像
第三章 敦煌石窟动物图像意涵的演变
    第一节 十六国北朝时期
    第二节 隋唐时期
    第三节 归义军时期
    第四节 西夏元时期
第四章 敦煌与其他地区动物图像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与古印度佛教艺术动物图像比较
    第二节 与新疆石窟动物图像比较
    第三节 与中原地区石窟动物图像比较
    第四节 动物图像不同的原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宋儒的术数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术数的相关研究
        1.2.1.1 术数的专项研究
        1.2.1.2 术数的整体研究
        1.2.1.3 宋代术数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宋儒的术数思想研究
    1.3 论文相关说明
        1.3.1 论文结构、重点、难点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1 研究观点的创新
        1.4.2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2章 术数的相关问题
    2.1 术数的名实辨析
        2.1.1 上古至商:巫术与术数辨析
        2.1.2 殷商以降:术数、数术与方术的辨析
        2.1.3 术数与象数易学辨析
    2.2 同源:儒学与术数的关联
        2.2.1 儒、术的名实同谓
        2.2.2 《易》乃儒、术之源
        2.2.3 儒、术的交互影响
        2.2.3.1 直觉思维:术数对儒家思维的影响
        2.2.3.2 伦理范式:儒学对术数的影响
        2.2.4 同生共存:儒、术的思维基础
        2.2.5 小结
    2.3 宋代术数发展析论
第3章 宋代儒士与术数
    3.1 多元互动:宋代儒士与术士的交际活动
        3.1.1 宋代士大夫与术士的交际
        3.1.2 宋代科举士子与术士的交际
        3.1.2.1 亦儒亦术:宋代术儒刍议
        3.1.3 余论
    3.2 验与不验:宋代科举的术数活动
        3.2.1 术士的江湖伎俩
        3.2.1.1 亦儒亦术:术士的巧诈善变
        3.2.1.2 术士的老于世故
        3.2.2 术数的社会信仰效应
        3.2.3 术数的理论因子
        3.2.4 余论
    3.3 信与疑:宋代士大夫的术数态度
        3.3.1 信欤
        3.3.2 疑乎
        3.3.3 非信非疑
        3.3.4 余论
    3.4 小结
第4章 涵化:宋儒的术数思想——以堪舆为中心
    4.1 堪舆的相关问题
        4.1.1 先秦至唐:堪舆名实的流变
        4.1.2 宋代堪舆思想析论
    4.2 以孝为本:程朱对堪舆的改造
        4.2.1 孝葬:程朱五姓相宅思想
        4.2.2 程朱孝葬观的社会情境
        4.2.3 儒化:朱熹形势堪舆析解
        4.2.4 以孝为本:程朱堪舆的诠释路径
        4.2.5 余论
    4.3 以儒化术:程朱学派视域下的术数——以程朱、蔡元定为中心
        4.3.1 蔡元定堪舆思想析论——以《发微论》为中心
        4.3.2 程朱的义命观
        4.3.2.1 二程的义命观
        4.3.2.2 朱熹的义命观
    4.4 小结
第5章 排斥:宋儒的术数思想——以星占为中心
    5.1 星占的相关问题
        5.1.1 先秦至唐:星占名实的流变
        5.1.2 宋代星占的相关状况
    5.2 天人相分:王安石“天变不足畏”星占观发微
        5.2.1 王安石对“天变”问题的论述
        5.2.2 “天变不足畏”的思想渊源
        5.2.3 “天变不足畏”的星占认知
        5.2.4 宋神宗对“天变”的态度
        5.2.5 余论
    5.3 以儒排术:司马光的术数观
        5.3.1 司马光的堪舆观
        5.3.2 司马光的星占观
        5.3.3 余论
    5.4 小结
第6章 兼容:宋儒的术数思想——以命理为中心
    6.1 命理的相关问题
        6.1.1 汉魏至唐:命理学的流变
        6.1.2 宋代命理学的相关状况
    6.2 援术补儒:文天祥的命理观
        6.2.1 程朱对命运观的改造
        6.2.2 文天祥命理观的哲学理念
        6.2.3 援术补儒:文天祥“以术窥命”的探索
        6.2.4 援术补儒:文天祥“儒主术辅”思想发微
        6.2.5 结语
    6.3 儒本术末:真德秀的术数观
        6.3.1 以儒为本:真德秀的命运观
        6.3.2 以术为末:真德秀的术数观
        6.3.3 正视“小道”:真德秀的术数观
        6.3.4 余论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西夏文佛教伪经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西夏文伪经概述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相关学术史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西夏文伪经补译
    第一节 西夏文《十王经》译释
    第二节 西夏文《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补译
    第三节 西夏文《佛说父母恩重经》补译
    第四节 西夏文《佛说来生经》补译
第三章 西夏文伪经版本考察
    第一节 西夏文《十王经》版本考察
    第二节 西夏文《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版本考察
    第三节 西夏文《佛说父母恩重经》版本考察
第四章 西夏文伪经渊源考察
    第一节 西夏文《佛说十王经》渊源考察
    第二节 西夏文《佛说父母恩重经》渊源考察
    第三节 西夏文《佛说来生经》渊源考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4)汉魏六朝婚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古典婚恋小说的孕育和产生
    第一节 神话传说与婚恋小说(上)
        一 牵牛织女神话
        二 禹娶涂山女神话
        三 伏羲女娲神话
        四 嫦娥奔月神话
    第二节 神话传说与婚恋小说(下)
        一 感生神话
        二 “神女”神话
    第三节 先秦两汉杂史文学与婚恋小说
        一 《汲冢琐语》和《穆天子传》
        二 汉代杂史文学中的婚恋故事
        三 《西京杂记》《汉武故事》和宫廷爱情故事
    第四节 汉代杂传文学与婚恋小说
        一 《列女传》《列士传》《孝子传》的文体性质
        二 《列女传》《孝子传》与汉代的感情观
    第五节 汉魏“情赋”、汉乐府与婚恋小说
        一 汉魏“情赋”与婚恋小说的关系
        二 汉魏乐府诗与婚恋小说
        三 “谈情说爱”的宫廷文艺环境
第二章 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研究
    第一节 民间故事与人神恋小说
        一 天鹅处女型故事
        二 螺女型故事
        三 仙窟艳遇型故事
        四 仙女下凡型故事
    第二节 六朝仙道小说中的人神恋
        一 六朝小说中的西王母叙事
        二 《真诰》中的人神之恋
    第三节 六朝文人小说中的人神恋
        一 文人记录式的人神恋小说
        二 宫廷美人题材的人神恋转化
        三 六朝末期文人创作的人神恋小说
    第四节 六朝人神恋小说中女神主导局面形成的原因
        一 六朝时的女神崇拜
        二 小说作者的男性本位
        三 “神女”文学意象的形成和影响
第三章 汉魏六朝人鬼恋小说研究
    第一节 人鬼恋小说中的“幽婚”小说
        一 女鬼自荐型
        二 再续前缘型
        三 路遇入冢型
        四 幽冥邂逅型
    第二节 人鬼恋小说中的“亡魂”小说
        一 人鬼恋“亡魂”小说的类型
        二 人鬼恋“亡魂”小说的意义
    第三节 人鬼恋小说中的重要母题
        一 “死而复生”母题
        二 “人鬼生子”母题
        三 “随葬重现”母题
    第四节 人鬼恋小说及女鬼导向的成因
        一 人鬼恋小说产生的缘由
        二 人鬼恋小说中女鬼导向形成的原因
第四章 汉魏六朝人妖恋小说研究
    第一节 人妖恋小说的两种模式和内涵(上) ——“男妖女人式”人妖恋小说
        一 男妖摄妇型
        二 假冒骗情型
        三 惑乱闺门型
    第二节 人妖恋小说的两种模式和内涵(下) ——“女妖男人式”人妖恋小说
        一 “女妖男人式”人妖恋小说的故事类型
        二 “女妖男人式”小说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三 人妖恋小说中妖怪原形的性别分配
    第三节 人妖恋小说中的重要妖精类型
        一 人妖恋小说中的狐狸精
        二 人妖恋小说中的虎妖
        三 人妖恋中的龙与蛟妖、蛇妖
    第四节 人妖恋小说中的重要母题
        一 人妖恋小说中的变形母题
        二 人妖恋小说中的“生子”母题
第五章 汉魏六朝世俗婚恋小说研究
    第一节 汉魏六朝宫廷婚恋小说
        一 《汉武故事》:政治渗透与神异化的凸显
        二 《西京杂记》:容貌才能等具体细节的补充
        三 《拾遗记》:接近传奇的小说体式和幻化色彩
        四 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和地记中的宫廷婚恋故事
    第二节 汉魏六朝贵族士人婚恋小说
        一 《世说新语》中的婚恋故事
        二 虞通之《妒记》和六朝士族婚姻中的嫉妒故事
    第三节 汉魏六朝平民婚恋故事书写
        一 乐府解题类本事小说
        二 六朝地记文学中的平民婚恋故事
        三 六朝志怪小说对平民婚恋生活的侧面反映
        四 六朝平民婚恋故事中的“殉情”母题
    第四节 汉魏六朝经典婚恋故事的产生和传播
        一 “王昭君”故事
        二 “绿珠”故事
        三 “采桑女”故事
余论: 从汉魏六朝婚恋小说到唐传奇中的婚恋小说
附录一: 汉魏六朝小说疑目辩证
    第一节 《神异经》考辨
    第二节 《西京杂记》的作者和成书
    第三节 《汉武故事》的成书年代
    第四节 《汉武帝内传》《海内十洲记》考辨——《五岳真形序论》与《汉武帝内传》《海内十洲记》之成书
    第五节 《洞冥记》《拾遗记》成书辨析
    第六节《述异记》考辨
附录二: 汉魏美人赋与婚恋小说之关系
    第一节 “巫山神女”故事原型新探
        一 《高唐赋》产生于汉代
        二 “巫山神女”原型旧说驳论
        三 楚之云梦非高禖祭典之所
        四 《高唐赋》主旨和“巫山神女”的现实原型
    第二节 汉魏“情赋”考论
        一 “闲情赋”谱系
        二 “神女赋”谱系
        三 “好色赋”谱系
    第三节 论“感甄”故事的产生
        一 “感甄”故事定型的时间
        二 甄后形象的神异化
        三 “感甄”故事情节来源
        四 “感甄”故事和唐人的“期待视野”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藏地巫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关于巫术及本研究所涵盖的范围
        1 、巫术的定义
        2 、本研究中巫术所涵盖的范围及研究思路和内容
    二、国内外关于藏地巫术的研究概况
        1 、占卜术
        2 、巫术仪式
    三、本文的选题意义、创新点、难点和研究方法
上篇 藏地巫术简史
    第一章 早期巫术及其发展
        一、早期巫术的概况
        1 、“天赤七王”与古代巫术的平稳发展
        2 、止贡赞普与古代巫术的大发展
        小结
        二、青藏高原早期巫术的几个关键概念
        1 、关于“苯”
        2 、关于“德乌”
        3 、关于“仲”
        4 、关于“赤”和“恰”
        小结
    第二章 吐蕃时期巫术的成熟与衰落——兼论古代藏地巫术与苯教之关系
        一、巫术的多样化、仪式化和巫师的专业化发展
        1 、外来文化的传入带来巫术的仪式化和多样化发展
        2、政治需求推动巫师的专业化、仪式化和大型化发展
        二、剪不断理还乱的“巫”与“苯”
        1、古代巫术之“苯”与后期苯教之“苯”的关系
        2、苯教以古代巫术为基础,是在外来文化促进下发展而成的体系化宗教
        小结
    第三章 后吐蕃时期巫术及巫师
        一、藏传佛教和苯教对古代巫术的吸收和改造
        1、藏传佛教对古代巫术的吸收
        2、苯教与佛教相互认同之争与内在本质的同一
        3、苯教是对古代巫术的规范、整理和提高
        二、藏传佛教僧人的“神力”——藏地巫术的新天地
        1、预示休咎祸福,禳灾治病,“起死回生”等等各类神迹
        2、降魔歼敌,在战争中助战施法
        三、民间巫术的碎片化与民间巫师的边缘化
        1、民间巫术技艺匮乏
        2、民间巫师“技不如人”
        3、民间巫师地位不保
        4、民间巫师成分复杂
        四、地方政府体系中的专职“神巫”及其“代言”活动
        1、“神巫”的驻地及形象
        2、“神巫”职能与地位
        3、清朝中央政府对“神巫”活动的控制
        小结
下篇 藏地巫术文本研究
    第四章 早期占卜文书研究
        一、早期占卜文书的概况
        二、敦煌藏文占卜文书分析
        1、骰子卜
        2、金钱卜
        3、羊胛骨卜、鸟卜及其他
        小结
    第五章 吐蕃时期巫术仪式文书研究
        一、吐蕃王朝时期的巫术仪式及巫师
        1 、古代的巫术仪式
        2 、吐蕃王朝时期的巫师
        二、吐蕃王朝时期王室大型殡葬仪式
        1 、吐蕃丧葬仪式葬礼的缘起
        2 、葬礼的功能
        3 、葬礼的过程
        4 、葬礼中献祭的动物
        小结
    第六章 后吐蕃时期占卜术及巫仪文本研究
        一、敦煌文书中已有,且现代藏族也经常使用的占卜术
        1 、骰子卜
        2 、鸟卜
        二、敦煌文书中虽未提及,但是现代藏人正在使用的占卜术
        1 、圆光占卜
        2 、绳结占卜
        小结
        三、后吐蕃时期佛苯典籍中的巫术仪式
        1 、关于祛邪除魔仪式中的“堆”和“侣”
        2 、关于“垛”、“解”
        3 、仪式的其他重要内容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葛洪《抱朴子》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范围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综述
第一章 葛洪及《抱朴子》其书
    第一节 葛洪其人
        一 葛洪的生活背景
        二 生平、师承与交游
        三 个人着作
    第二节 《抱朴子》的思想内容
        一 《抱朴子》的创作动机
        二 《内篇》与《外篇》的关系
        三 《抱朴子》的道教思想
        四 《抱朴子》的政治与社会思想
        五 《抱朴子》的个人修养思想
        六 《抱朴子》的文论
第二章 东晋南北朝时期《抱朴子》接受的道教化倾向
    第一节 东晋南北朝《抱朴子》接受概述
    第二节 范晔等以史家视野对《抱朴子》的接受
        一 袁宏、何法盛、马枢对葛洪生平的追述
        二 裴松之对《抱朴子》的评述
        三 范晔《后汉书》对《抱朴子》的吸收
    第三节 寇谦之、陆修静对《抱朴子》思想的借鉴
        一 寇谦之对《抱朴子》清理道教思想的接受
        二 陆修静对《抱朴子》援儒入道思想的借鉴
    第四节 陶弘景对《抱朴子内篇》的汲取与改造
        一 与葛洪的思想渊源
        二 对葛洪《抱朴子》金丹思想及整肃道教观念的继承与发展
    第五节 佛教信仰者对《抱朴子》的诘难与继承
        一 刘勰、甄鸾、道安对《抱朴子内篇》的诘难
        二 刘勰、萧绎、颜之推对《抱朴子》的继承与辨析
第三章 隋唐时期《抱朴子》接受的兴盛
    第一节 隋唐时期《抱朴子》接受概述
    第二节 隋唐类书对《抱朴子》的辑录
        一 隋唐四大类书对《抱朴子》的辑录
        二 隋唐四大类书辑录《抱朴子》的特点
    第三节 唐代史家对《抱朴子》的引述与评析
        一 唐代史家对《抱朴子》的广泛引述
        二 《晋书·葛洪传》对《抱朴子》内外篇的融合与去取
        三 刘知几《史通》对《抱朴子》的评析
    第四节 魏徵、马总对《抱朴子》的节录
        一 魏徵《群书治要》对《抱朴子外篇》的选择性接受
        二 马总《意林》对《抱朴子》均衡有序的接受
    第五节 隋唐时期《抱朴子内篇》金丹思想的接受
        一 隋唐道教对《内篇》金丹思想的发展与批判
        二 隋唐儒家、佛教对《内篇》金丹思想的批判
        三 隋唐文学作品对《内篇》金丹思想的普遍认可
第四章 宋元时期《抱朴子》接受的沉寂
    第一节 宋元时期《抱朴子》接受概述
    第二节 宋代类书对《抱朴子》的辑录与化用
        一 五部类书对《抱朴子》的不均衡接受
        二 五部类书所反映的宋代《抱朴子》接受概貌
        三 五部类书对《抱朴子》接受的促进
    第三节 《太上感应篇》对《抱朴子内篇》的承袭与转化
        一 《太上感应篇》对《抱朴子内篇》的承袭与转化
        二 对《抱朴子内篇》转化接受产生的原因
        三 对《抱朴子内篇》转化接受产生的效果
    第四节 荣六郎家刻本《抱朴子内篇》
        一 荣六郎家刻本《抱朴子内篇》的版本源流
        二 荣六郎家刻本《抱朴子内篇》的价值
    第五节 宋元时期《抱朴子内篇》金丹思想的接受
        一 宋元道教对《内篇》金丹思想的继承与背离
        二 来自儒生的批判
        三 宋元画作、诗文对《内篇》金丹思想的忽视
结语
附录一 葛洪形象接受述略
附录二 《抱朴子》版本调查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8)木版水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以上海朵云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对木版水印概念的厘定
        二、朵云轩木版水印
    第三节 研究起点和空间
第一章 木版水印的历史文化渊源
    第一节 隋唐以前:雕版印刷的铺垫
    第二节 隋唐:墨版印刷的先行
    第三节 宋元:套版套色的创新
    第四节 明清:饾版拱花的发明应用
第二章 工业时代木版水印的挑战和机遇
    第一节 传统印刷业的衰落
    第二 节木版水印的时代机遇
        一、国家重视和文艺界保护
        二、朵云轩的文化平台
        三、艺术指导和技术梯队的结合
    第三节 木版水印的时代危机和新的质疑
        一、时代危机
        二、对木版水印新的质疑
第三章 非物质遗产保护背景下上海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的现状
    第一节 上海朵云轩的概况
        一、机构设置和职能分配
        二、有秩序的工艺——对木版水印工艺流程的实践认识
    第二节 技艺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传承人的资格
        二、传承体系的稳定
    第三节 市场产品与平台
        一、市场产品
        二、市场平台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朵云轩木版水印保护对策
    第一节 技艺传承
        一、身体技术
        二、传承人保护
    第二节 技艺运作
        一、朵云轩木版水印的保护措施
        二、市场拓展的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回鹘佛教功德思想研究 ——以回鹘文佛教文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回鹘文佛教文献简介
        一 新疆出土的回鹘文佛教文献
        二 敦煌出土的回鹘文佛教文献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 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提供文化资源
        二 意欲纠正对佛教功德思想片面化的理解
        三 有助于比较全面地认识维吾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 关于佛教功德思想和回鹘佛教功德思想的研究
        二 关于回鹘文佛教文献的研究
        三 关于回鹘佛教历史的研究
        四 关于回鹘佛教艺术的研究
        五 国外对以上问题的研究
第一章 回鹘佛教功德思想源流略析
    第一节 功德思想在佛教中的地位
        一 “功德”的含义
        二 功德的类型与特点
        三 佛教功德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
        四 功德思想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回鹘功德思想的来源
        一 回鹘文“功德”一 词的来源
        二 回鹘功德思想的佛教来源
第二章 回鹘文佛典译本的功德思想
    第一节 回鹘文原始和部派佛教经典的功德思想
        一 回鹘文原始和部派佛典纵览
        二 回鹘文原始和部派佛典的功德思想举要
        三 回鹘文原始和部派佛典的功德思想
    第二节 回鹘文大乘佛典的功德思想
        一 回鹘文大乘佛典纵览
        二 大乘佛典的功德思想举要
        三 回鹘文大乘佛典的功德思想
    第三节 回鹘文密乘佛教经典的功德思想
        一 回鹘文密乘佛典纵览
        二 回鹘文密乘佛典的功德思想举要
        三 回鹘文密乘佛教文献的功德思想
    第四节 其他回鹘文佛教撰述的功德思想
        一 其他回鹘文佛教撰述纵览
        二 其他回鹘文佛教撰述的功德思想举要
        三 其他回鹘文佛教撰述的功德思想
第三章 回鹘民俗佛教功德思想
    第一节 回鹘民俗佛教资料来源
        一 题记
        二 赞文
        三 愿文
        四 回向文
        五 序言和跋文
        六 木杵文
    第二节 回鹘民俗佛教功德思想
        一 善恶行
        二 利益趋向
        三 美德观
        四 人生观
第四章 回鹘佛教功德思想的特点
    第一节 理论特点
        一 缘起与有为功德
        二 缘灭与无为功德
    第二节 实践特点
        一 普遍性与理性并存
        二 兼信自力与他力
        三 世俗利益与神圣利益并重
第五章 回鹘佛教功德思想的历史影响和现代价值
    第一节 历史影响
        一 对中世纪以后维吾尔哲学、伦理思想的影响
        二 回鹘佛教功德思想的艺术产物
    第二节 现代价值
        一 对现代社会利益观、价值观的启发
        二 对现代社会道德底线的警示
        三 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的启发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 ——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1898-192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作为儒教转型之内生问题的新文化
    一、儒教转型的动力与问题
    二、康有为、章太炎、新文化人构成的历史关系网络
第一章 "真儒术"认知拥有的明治日本触媒与新文化批儒思潮的跨文化性——章太炎从拥康到反康及其思路的延续
    引论 章太炎1898从台湾遭遇明治日本
    第一节 《答学究》与日本"国体论"伦理根底的差异
        一、康有为形象从"忠臣"、"罪臣"到"乱臣"的滑落
        二、《答学究》依据的道德观念
        三、两种"大和魂"论述的对照
    第二节 《客帝论》等文对明治政治图景的反动
        二、《客帝》的真相
        三、"中国"转型为现代政治实体的两个法理基础
        四、与明治"国体"的龃龉
    第三节 《儒术真论》的成立及章太炎学问独立意识的完成
        一、"天意论"与《人定论》
        二、"祝颂"与《绝颂》
        三、《儒术真论》的成立
    第四节 近代批儒思潮的跨文化性:从章太炎到周氏兄弟
        一、"真儒术"与康章分歧
        二、超越儒教圈的亚洲构想:《民报》时期的章太炎
        三、周氏兄弟等"批儒"的跨文化性
第二章 儒教正信异端之争的近代裂变及其与新文化反孔教的合流——以《訄书·原教》篇的渊源及演变为线索
    第一节 《訄书》初刻本(1900)"王鲁改制"、"鬻庙辟佛"思想与戊戌的改革
        一、康有为戊戌"保大教、废淫祀"主张的背景
        二、章太炎与康有为"鬻庙"思想的共振
        三、章太炎与康有为"正祀"观念的同异
    第二节 《訄书》重订本(1904)破"文野之见"、立"宗教信心"思想与晚清的革命
        一、章太炎对姉崎正治的翻译(上):"假借"与表象主义
        二、章太炎对姉崎正治的翻译(下):革命欲求与宗教信心
        三、从《原教》(上)(下)到《齐物论释》
    第三节 《检论》(1915)扬"圣人之知"、抵"淫祀之首"思想与新文化反孔教的合流
        一、康章换位与民初政府"张正废淫"的举措
        二、章太炎的正信建设:扬"圣人之知"与《周易》的《春秋》化
        三、章太炎抵"淫祀之首"与新文化人反孔教的合流(上)
        四、章太炎抵"淫祀之首"与新文化人反孔教的合流(下)
第三章 儒教对"国民"思潮的回应与新文化运动中反孔教之关系——康有为与梁启超、陈独秀
    第一节 康梁在孔教能否为国民义思想上的分合
        一、康梁戊戌后对孔教信仰的重建(上)
        二、康梁戊戌后对孔教信仰的重建(下)
        三、康有为对"国民义"的接纳与踌躇
        四、康梁的"同行"与1915年后的再度"分途"
    第二节 陈独秀反孔批康的历史重探
        一、陈独秀对应孔教与国民的三个层面及其论说的消长
        二、与时政联动的反孔批康(上)
        三、与时政联动的反孔批康(下)
        四、多元舆论的敞开与中滞
        五、余论
第四章 清世经儒小学传统的转型对新文化语文运动的影响——章太炎与其新文化弟子们
    第一节 章太炎戊戌后将经儒之"小学"转型为"语言文字学"及其建国理想
        一、从"小学"到"语言文字之学"
        二、以"一返方言"拒斥"汉字统一"论
        三、以"一返方言"抵抗"万国新语"说(上)
        四、以"一返方言"抵抗"万国新语"说(下)
        五、小结
    第二节 国语文学与现代语言学的分途
        一、周作人所倡方言调查与国语文学建设的关系
        二、周作人对章太炎语文理想的师承
        三、沈兼士、钱玄同等现代语言学家对章太炎思路的扬弃
        四、国语文学与现代语言学的分途
        五、小结
结语
附录一 章太炎致康有为佚信考释
附录二 章太炎刊发《台湾日日新报》诗文篇目汇总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文殊占卜书·幻术之镜》的基本内容及其佛教文化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石窟动物图像研究[D]. 尹璐瑶. 兰州大学, 2021(12)
  • [2]宋儒的术数思想研究[D]. 王逸之. 湖南大学, 2019(07)
  • [3]西夏文佛教伪经考[D]. 蔡莉. 宁夏大学, 2019(02)
  • [4]汉魏六朝婚恋小说研究[D]. 董舒心. 山东大学, 2018(02)
  • [5]藏地巫术研究[D]. 曾丽容.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4)
  • [6]俄藏黑水城文献TK75《文殊菩萨修行仪轨》考释——兼论文殊信仰在西夏的流传[J]. 李政阳. 五台山研究, 2016(03)
  • [7]葛洪《抱朴子》接受研究[D]. 袁朗.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8]木版水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以上海朵云轩为例[D]. 朱明清.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08)
  • [9]回鹘佛教功德思想研究 ——以回鹘文佛教文献为中心[D]. 牟成娟. 新疆大学, 2012(11)
  • [10]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 ——以康有为、章太炎为中心(1898-1927)[D]. 彭春凌. 北京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文殊占卜书:幻镜》的基本内容及其佛教文化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