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和中文名的社会心理差异

英文名和中文名的社会心理差异

一、英、汉姓名的社会心理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王连柱[1](2021)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文中提出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欲解决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还应加强语言本体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汉、印、阿、希四个民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研究好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提出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汉、印、阿、希四种民族语言及其及物性系统作为跨语言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增进人们对四种语言、四个民族的认识,让民族沟通之路更为通畅。纵观语言研究史可知,史上论及及物性这一重要且复杂语言现象的学者众多,总结来看,他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即(形态)句法及物性和语义及物性。最先从意义层面探讨语义及物性的学者是Halliday,其将及物性视为小句经验功能的一部分,作用是把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用“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表达出来。Halliday和Fawcett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基于英语建构的,而每种语言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该语言特征相适应的及物性系统。多位学者如Caffarel、Teruya和何伟已相继建构起针对法语、日语和汉语的及物性系统。此外,有些学者如Lavid、Matthiessen和何伟已经尝试开展及物性系统的跨语言比较或对比研究,或者类型学研究,但是这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少,覆盖的语种和语料也不够丰富,且没有将语言比较或对比与文化、思维层面的阐释相结合,追问何以呈现此样不同。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以及何伟关于及物性系统建构的研究为指导,借助比较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印、阿和希四语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共性和殊性,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对殊异背后所隐伏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以期补益于人们对四种语言,以及它们背后的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及物性过程类型出发,本研究发现,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有五点共性特征:丰富性、层次性、张力性、隐喻性和抽象性。丰富性指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均拥有丰富的过程类型和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都能够有效表征发生在物质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关系世界的认知经验。层次性指四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均可按照具化程度,区分为上层、基本层和下层过程,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人们可以选择基于上层、基本层甚至是下层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张力性指当受到使用语境、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牵制”时,小句从本应属的某种过程类型变成了另一种过程类型,或者小句的过程类型难以分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隐喻性指一种及物性过程会被隐喻化为另外一种过程,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的功能角色可能会随之出现变化。抽象性指四语及物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从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出发,本研究发现,虽然四语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均包含“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三种语义成分,但它们的相对序位、省略与凸显、整合程度等并不完全相同。汉语呈现出:1)“参与者”前置,“过程”通常不居于小句句首,“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略多,有一定位置自由度;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较高比例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居中,语义整合程度稍高等显着特征。印地语呈现出:1)“过程”后置,“过程”的位置固定、单一,“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少;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成分整合类型最少,语义整合程度最低等显着特征。阿拉伯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过程”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多,位置自由度最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没有“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最高等显着特征。希腊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参与者”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较多,位置自由度较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有少量“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较高等显着特征。四语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上的殊异,是由四个民族不同的认知、思维直接导致的,但殊异产生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自然和社会环境。汉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儒道文化,及由其而生的事理逻辑思维、时间性思维、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顺序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非常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印地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印民族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论辩逻辑思维、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直觉证悟思维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较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低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阿拉伯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阿民族的沙漠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非常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希腊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希民族的商贸文化、科学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探究不同语言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异同,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阐释殊异产生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语言教学,而且对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理解大有补益。

朱奥雪[2](2019)在《在华外国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来华留学生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事业都有飞速发展,而在华外国留学生的中文名使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留学生中文名既是一种特殊的语用现象,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产物,本文以语用学为基本理论,结合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理论,通过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了303位在华学习汉语外国留学生的中文姓名。结合对留学生中文名使用情况的调查,归纳出留学生中文名的四种语用功能:指别功能、称唤功能、认同功能和情感功能,同时留学生中文姓名具有丰富的表达特征。语音方面,非音译中文名最常见,发音多选用开口度低的韵母,发音响度低,异声调组合占优势,声韵搭配方式多样;语法方面,音译单纯词中文名和前加式中文名为其特有现象;语义方面,与本名含义没有关系的中文名居多,语义上大都寄托着命名者的美好期盼和祝愿,具体可分为十类,从文化结构上看,汉语姓氏是留学生中文名中可有可无的部分;辞格方面,主要以借喻、引用和谐音等三种修辞手段为主进行中文名含义的表达;用字方面,笔画数8的汉字数量最多,选用的汉字只有左右、左中右、上下、上中下、全包围和半包围6种结构,高频用字体现出留学生中文名在选用上有较强的性别意识。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中国教师和留学生的访谈,论文还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方面分析留学生中文名功能和语言特征形成的原因。最后,通过对留学生中文名语境因素的分析和表达特征的描述给对外汉语教师提出建议。

叶康杰[3](2018)在《彝汉姓名命名方式比较分析——以20世纪80年代后彝汉姓名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彝族姓名和汉族姓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彝汉姓名的命名方式,阐述彝族的姓氏、本名、尊名、排行名等命名方法,以及汉族姓名的基本结构形式。同时也分析彝汉姓名寓意特点的共性和差异,主要包括表达美好的寓意、彝族命名的命宫寓意与汉族命名的八卦寓意以及彝族命名的图腾崇拜寓意和贱名寓意等。

庄雪芸[4](2017)在《浅谈英汉姓名的文化差异》文中研究指明英汉民族的姓名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本文分析阐述了英汉语姓名在文化心理、姓名来源、命名习俗及实际应用诸方面的异同和缘由,有助于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掌握姓名交际策略,获得交际的成功。

陈荣,刘明雯[5](2017)在《英汉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策略》文中指出基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姓名的文化内涵分析,揭示英汉姓名中存在的文化个性与文化共性,对英汉语言中姓名的文化表达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英汉姓名的翻译策略。

陈思[6](2016)在《“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群际接触对群际偏见的效应》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群体事件的频发,群际关系逐渐引发了人们的重视,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新疆地区的群际关系尤为引人注目。在疆内各高校全面推行“民汉一体化”教学的背景下,探讨跨群体接触对偏见的效应,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已有的研究表明,群际接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挥积极效应——降低群际偏见,群接触对群际偏见的效应需要明确考虑地域特征,因而探究新疆特有的接触方式与条件,比较接触效应在民汉间的差异,分析接触经验与偏见变化的关联,能检验和拓展群际接触相关理论。本研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考查群际接触的方式、程度和效价三个维度对三种方式测量的偏见(内隐联想测验法测量的内隐偏见和两个外显偏见量表)的效应,系统的探讨群际接触对群际偏见的效应。共包括3个研究:分别考查直接群际接触(接触程度、接触方式)、间接群际接触(想象群际接触)、接触效价对群际偏见的效应。研究一关注直接群际接触的效应,包含两个部分。研究一(A),采用跨群体友谊速成程序,考查大一维、汉新生通过建立跨群体友谊速成的接触方式对外群体偏见的效应。结果显示,经过跨群体友谊速成第一阶段后,外显偏见呈现上升趋势,且汉族同学比维族同学上升的显着;内隐偏见的差异不显着。研究一(B)在民汉合宿的背景下,采用追踪研究设计,考查新生合宿的不同阶段内维汉学生对外群体偏见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民族合宿后外显偏见差异显着,汉族外显偏见高于维族;内隐偏见方面差异不显着。也就是直接群际接触对被试内隐偏见的降低效用不显着。在研究一两部分数据的基础上,将数据予以比对,探究接触方式对不同民族学生偏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内隐方面,接触方式差异显着,即合宿对内隐偏见的效果要显着大于跨群体友谊的建立;不同民族方面,在直接接触后,汉族内隐偏见升高,而民族内隐偏见下降。外显偏见方面,直接接触后,外显偏见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在不同民族间表现出差异,汉族的外显偏见显着高于维族。且不同民族和接触方式间的交互作用显着,维族在不同接触方式中的外显偏见显着下降,汉族同学呈现上升趋势。研究二探究作为直接接触补充的想象群际接触的效应,采用2(外族想象接触、同族想象接触)×2(维、汉)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考查想象内容对维汉学生的外群际偏见的效应。结果显示,外群体想象相对于内群体想象可以更有效的减少被试的内隐偏见。不同民族在经历想象接触后所表现的偏见存有显着差异,汉族被试呈现下降趋势,维族被试呈现上升趋势。研究三是考察被试的先前接触经验(接触程度、接触效价)对内隐和外显偏见的效应。结果显示,民族同学的偏见与接触程度和接触效价呈现负相关关系,即接触程度越深,接触经验越积极,被试的偏见越少。汉族同学的偏见与接触程度和接触效价无相关关系。综上所述,直接群际接触可以有效减少内隐群际偏见,但会增加外显偏见,跨群体合宿的效果要优于友谊速成;间接群际接触会降低被试的内隐偏见且对汉族更有效;而接触效价与偏见的关系,随接触程度越深、接触越积极而偏见降低。但在具体接触类型与被试民族的差异,对被试偏见类型和程度的改变存在差异性。

陈水玲[7](2014)在《英汉姓名跨文化探微及应用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姓名是社会文化的反映,英汉姓名存在产生时间、排列顺序、文化渊源及价值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在指称意义、男尊女卑、异性有别及寄托纪念功用上存在共性。对英汉姓名文化异同点的探微分析,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有助于东西方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和交流。

于静敏,张丽梅[8](2011)在《试论英汉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文中研究说明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因而英汉姓名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英汉姓名的翻译应遵循"名从主人原则"、"约定俗成原则";采用音译法和形译法,准确地表达姓名这一文化符号的丰富内涵。

蒋超男,刘祥清[9](2010)在《关联理论照应下的英汉姓名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关联理论,文章探讨了英汉姓名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传递时出现的文化缺省现象,总结了英汉姓名翻译中导致文化缺省的因素。文化缺省应该补偿,补偿方式应灵活选择,以寻找最佳关联,传达原文意图,尽力使译文受体欣赏到原语所特有的异国情调和文化内涵。

段爱兰[10](2009)在《英汉姓名文化探析》文中提出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英汉姓名因而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姓名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它同时也代表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被喻为"文化的镜像"。通过对英汉姓名的历史渊源,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的对比研究,揭示出英汉姓名的深层文化内涵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汉文化的共性使英汉不同姓名的系统中出现一些类同的现象,而英汉文化内涵的差异也在英汉姓名中有所反映。

二、英、汉姓名的社会心理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姓名的社会心理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语种和语料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及物性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及物性
        2.2.1 句法及物性
        2.2.2 语义及物性
    2.3 及物性系统
        2.3.1 悉尼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2 加的夫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3 融合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4 其他及物性系统
    2.4 及物性系统的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4.1 双语比较或对比
        2.4.2 多语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及物性理论及及物性、及物性系统的层次归属
        3.2.2 及物性和及物性系统的概念
        3.2.3 及物性系统的建构
    3.3 研究设计
        3.3.1 总体设计
        3.3.2 语料的处理与使用
        3.3.3 语言与认知、思维和文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4.1 引言
    4.2 丰富性
        4.2.1 及物性系统丰富性的世界经验基础
        4.2.2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2.3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3 层次性
        4.3.1 及物性系统层次性的生物学基础
        4.3.2 及物性系统的层次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3.3 及物性过程的层次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4 张力性
        4.4.1 何谓张力性
        4.4.2 及物性系统的张力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4.3 一种认知经验与多种经验过程: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4.4 一种经验过程与多种认知经验: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5 隐喻性
        4.5.1 隐喻性的思维基础
        4.5.2 及物性隐喻:从“一致式”到“隐喻式”
        4.5.3 及物性隐喻的跨语言普遍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6 抽象性
        4.6.1 何谓抽象性
        4.6.2 及物性系统的相对抽象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6.3 不同层次及物性过程的相对抽象性
    4.7 小结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5.1 引言
    5.2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2.1 关于序位和语气
        5.2.2 汉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3 印地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4 阿拉伯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5 希腊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3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3.1 关于感叹语气
        5.3.2 汉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3 印地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4 阿拉伯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5 希腊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4 “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1 关于“环境”
        5.4.2 汉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3 印地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4 阿拉伯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5 希腊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6 “环境”序位的跨语言比较
    5.5 “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与凸显
        5.5.1 关于省略
        5.5.2 汉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3 印地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4 阿拉伯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5 希腊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6 “参与者”或“过程”省略的跨语言比较
    5.6 “参与者”“过程”等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1 关于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2 汉、印、阿、希语中“复合参与者”现象
        5.6.3 汉、阿、希语中“过程”和“参与者”的重合
        5.6.4 阿、希语中“参与者”同“过程”的并合
        5.6.5 语义成分分立与整合的跨语言比较
    5.7 小结
第六章 从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看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6.1 引言
    6.2 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
    6.3 从民族认知看殊性
        6.3.1顺序象似性(自然顺序)和突显象似性(规约顺序)
        6.3.2 由背景到图形和由图形到背景
        6.3.3 认知突显与不突显
        6.3.4 范畴化与去范畴化
    6.4 从民族思维看殊性
        6.4.1 事理逻辑(类比)思维(汉)、形式逻辑(演绎)思维(希、阿)和论辩逻辑(演绎+类比)思维(印)
        6.4.2 时间性思维(汉)、空间性思维(希、阿)和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印)
        6.4.3 悟性(直觉)思维(汉)、理性(逻辑)思维(希、阿)和直觉证悟思维(印)
        6.4.4 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汉)、分析性思维(希、阿)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印)
    6.5 从民族文化看殊性
        6.5.1 农耕文化(汉)、商贸文化(希)、沙漠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阿)及多元文化(印)
        6.5.2 儒道文化(汉)、科学文化(希)和宗教文化(阿、印)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术语缩略表
    附录2 参与者角色术语缩写表
    附录3 英汉姓名对照表
    附录4 英汉术语对照表
    附录5 语言标注指南
    附录6 汉语文本语料
    附录7 印地语文本语料
    附录8 阿拉伯语文本语料
    附录9 希腊语文本语料

(2)在华外国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姓名研究
        1.2.2 中外姓名对比研究
        1.2.3 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
        1.4.1 研究理论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留学生中文名语用功能和表达特征
    2.1 语用功能
        2.1.1 指别功能
        2.1.2 称唤功能
        2.1.3 情感功能
        2.1.4 认同功能
    2.2 表达特征
        2.2.1 语音特征
        2.2.2 语法特征
        2.2.3 语义特征
        2.2.4 辞格特征
        2.2.5 用字特征
第3章 留学生中文名的形成语境
    3.1 语言语境
        3.1.1 语音语境
        3.1.2 语法语境
        3.1.3 语义语境
        3.1.4 修辞语境
        3.1.5 汉字语境
    3.2 情景语境
        3.2.1 参与主体
        3.2.2 用名需求
        3.2.3 命名方式
    3.3 文化语境
        3.3.1 地区差异
        3.3.2 宗教信仰差异
        3.3.3 性别差异
第4章 给对外汉语教师的建议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3)彝汉姓名命名方式比较分析——以20世纪80年代后彝汉姓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彝汉姓名命名方式比较分析
    (一) 彝族姓名命名方式
        1. 姓氏+本名
        2. 排行名+本名
    (二) 汉族姓名的命名方式
二、彝汉姓名寓意特点分析
    (一) 以美好的事物寓意
        1. 以金银、畜名命名
        2. 以山水巨石命名
        3. 以猛兽为男名, 以花草为女名
        4. 以所崇拜的名人或彝族社会中较优秀人的名字命名
        1.单字名的寓意特点
        2.双字名的寓意特点
    (二) 彝族以命宫寓意和汉族以《周易》八卦寓意
    (三) 以新事物寓意
    (四) 以传统的图腾崇拜寓意
    (五) 贱名寓意
三、结语

(4)浅谈英汉姓名的文化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英汉姓名的文化心理比较
    1.1 重姓轻名与重名轻姓的传统心理
    1.2 重男轻女与妇随夫姓的尊卑观念
    1.3 男刚女柔、寓意丰富的性别意识
2 英汉姓氏的来源比较
    2.1 源自地名、地貌, 以疆域、河海、山川为姓
    2.2 源自动植物名称
    2.3 源自职业名称
    2.4 源自颜色名称
    2.5 源自家族姓氏
    2.6 源自金属名称
    2.7 源自官职称号
    2.8 源自季节和天气
3 英汉命名的习俗比较
    3.1 以出生地命名
    3.2 以出生年份、季节、日期、时间、天气命名
    3.3 以动物禽鸟名命名
    3.4 以植物名命名
    3.5 以金属名命名
    3.6 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名命名
    3.7 以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名称命名

(5)英汉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英汉姓名的文化内涵
    2.1 姓氏的起源
        2.1.1 英语姓氏
        2.1.2 汉语姓氏
    2.2 英汉姓名的结构特征
        2.2.1 英语姓名结构
        2.2.2 汉语姓名结构
    2.3 英汉姓名的取名方式
        2.3.1 相似之处
        2.3.2 相异之处
3 英汉姓名的社会文化特征
    3.1 英汉姓名中文化观念的差异性
    3.2 英汉姓名中文化观念的共同性
4 英汉姓名的主要翻译方法
    4.1 姓名的一般翻译原则
    4.2 姓名的主要翻译方法
        4.2.1 中国姓名的英译
        4.2.2 英语姓名的汉译
5 结语

(6)“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群际接触对群际偏见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综述
        1.2 国内研究现状
    2 群际偏见的研究综述
        2.1 态度与偏见
        2.2 群际偏见的概念
        2.3 群际偏见的形式和研究方法
    3 群际接触的研究综述
        3.1 直接群际接触
        3.2 间接群际接触
    4 相关概念操作性定义
        4.1 民汉一体化教学
        4.2 群际接触
        4.3 群际偏见
    5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5.1 理论层面
        5.2 现实层面
第二章 研究思路及方法
    1 研究构想和流程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框架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研究假设
第三章 直接接触程度、方式对群际偏见影响的追踪研究
    1 跨群体友谊的建立对群际偏见的影响
        1.1 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2 跨群体混合住宿对群际偏见的影响
        2.1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3 接触方式对群际偏见的效应
        3.1 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间接群际接触对群际偏见影响的实验研究
    1 想象群际接触对群际偏见的效应
        1.1 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第五章 接触效价对群际偏见影响的实验研究
    1 接触效价对群际偏见的效应
        1.1 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第六章 群际接触对群际偏见影响的综合讨论
    1 研究结果的综合讨论
        1.1 群际接触理论对于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启示
        1.2 研究结果的综合讨论
    2 研究的主要结论
    3 研究的创新与启示
    4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研期间科研情况

(7)英汉姓名跨文化探微及应用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英汉姓名文化差异
    1.1 姓、名产生时间不同
    1.2 姓、名排列顺序不同
    1.3 人名的文化渊源不同
    1.4 名字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不同
2 英汉姓名文化共性
    2.1 姓名的指称意义
    2.2 名字中的男尊女卑
    2.3 异性取名有别
    2.4 姓名的寄托纪念功用
3 英汉姓名应用启示
    3.1 取外语名之时尚和问题
    3.2 启示建议
4 结束语

(8)试论英汉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汉姓名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
    1英汉姓名中文化观念的差异性
    2英汉姓名中文化观念的共同性
二英汉姓名的主要翻译方法
    1姓名的一般翻译原则
    2姓名的主要翻译方法
        (1) 中国姓名的英译
        (2) 英语姓名的汉译
三结语

(9)关联理论照应下的英汉姓名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论文提纲范文)

一 关联理论翻译观与文化缺省
二 导致英汉姓名翻译中文化缺省的因素
三 英汉姓名文化补偿及翻译策略和方法
    (一) 文化缺省翻译策略
    (二) 文化缺省翻译方法
        1、文化注释
        2、文化省略
四 结语

(10)英汉姓名文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姓名和文化的关系
二.两种姓名体系的对比研究
    (一) 相似点研究。
        2. 寻根意识。
        3. 特殊化。
    (二) 体系差异。
        2. 姓名形式与文化内涵。

四、英、汉姓名的社会心理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D]. 王连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在华外国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D]. 朱奥雪. 浙江科技学院, 2019(08)
  • [3]彝汉姓名命名方式比较分析——以20世纪80年代后彝汉姓名为例[J]. 叶康杰.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 [4]浅谈英汉姓名的文化差异[J]. 庄雪芸.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07)
  • [5]英汉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策略[A]. 陈荣,刘明雯. 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六卷), 2017
  • [6]“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群际接触对群际偏见的效应[D]. 陈思. 喀什大学, 2016(09)
  • [7]英汉姓名跨文化探微及应用启示[J]. 陈水玲. 海外英语, 2014(24)
  • [8]试论英汉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J]. 于静敏,张丽梅. 作家, 2011(06)
  • [9]关联理论照应下的英汉姓名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J]. 蒋超男,刘祥清.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0]英汉姓名文化探析[J]. 段爱兰.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10)

标签:;  ;  ;  ;  ;  

英文名和中文名的社会心理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