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不同氮磷钾配比试验研究

水稻不同氮磷钾配比试验研究

一、水稻氮磷钾不同配比试验效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可[1](2021)在《减量施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施用氮、磷、钾肥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水稻生产中过量施用氮、磷、钾肥带来了生产成本增加、养分利用率下降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本论文研究减少肥料施用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为水稻减量施肥提供理论依据。2019年在广西象州县、岑溪市、港北区、福绵区、龙州县进行联合试验,设置空白区、缺氮区、缺磷区、缺钾区、全肥区等5个处理,于成熟期测量水稻干物质及养分积累量、稻谷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同时,以百香139、桂育9号(常规稻)和Y两优1号、特优582(杂交稻)为材料,在广西宾阳县、北流市、柳城县三试验点进行联合试验,每个品种设置正常施用氮磷肥、减施50%氮磷肥、不施用氮磷肥3个处理,测定不同时期干物质及养分积累量、稻谷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全量减施肥料条件下,与全肥处理比较,缺氮、缺磷、缺钾和空白处理水稻分别减产10.42%-24.41%、2.02%-10.94%、-2.08%-12.21%、15.28%-50.89%,平均分别减产17.61%、6.81%、5.05%和26.25%,氮肥对水稻增产贡献最大,钾肥次之,磷肥最小。肥料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因肥料而异,氮肥主要影响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磷肥主要影响每穗总粒数,钾肥主要影响千粒重。相关分析表明,在全量减施不同类型肥料条件下,水稻产量与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结实率和千粒重的相关不显着。氮、磷、钾肥显着促进水稻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受环境与处理的互作效应影响大,而干物质积累量及养分生产效率受互作效应影响小。在减施氮磷肥条件下,与正常施用氮磷肥处理比较,百香139、桂育9号、Y两优1号、特优582早季稻氮、磷肥减量50%处理及不施用氮、磷肥处理产量分别减少-4.3%、7.0%;1.7%、8.4%;-9.4%、-0.2%;5.0%、6.0%。其晚季稻产量分别减少3.0%、22.5%;5.7%、20.6%;3.8%、22.9%;1.6%、18.9%。相关分析表明,在减施氮磷肥条件下,水稻产量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极显着正相关。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千粒重呈极显着负相关;每穗总粒数与千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减少,水稻植株的氮、磷、钾素积累量均随之减少。但其氮、磷、钾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磷、钾稻谷生产效率却随之增加。在氮、磷肥减量50%处理时,水稻的氮肥、磷肥偏生产力和氮肥磷肥农学利用率均比正常施用氮磷肥处理高。不同品种对减施氮磷肥的响应存在差异。当全量减施氮、磷肥时,不同品种产量下降幅度差异很小。但是,当氮、磷肥减量50%时,百香139和Y两优1号产量受影响程度更小。与桂育9号和特优582相比,百香139和Y两优1号表现出更小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和生育后期更强的氮素吸收能力。综上所述,施用氮、磷、钾肥对水稻增产效果依次为氮>磷>钾。氮肥主要影响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磷肥主要影响每穗总粒数,钾肥主要影响千粒重。氮、磷、钾肥显着促进水稻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氮磷高效利用品种的特点是叶面积相对较小,有效穗数较多,每穗总粒数适中,生育后期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量高。

胡杨,段斌,何世界,方玲,王青林,李慧龙,宋晓华,陈龙[2](2021)在《豫南水稻“3414”肥效试验》文中提出为探明珍珠糯最佳经济效益时的氮、磷、钾需求量,为珍珠糯在信阳地区的高效栽培提供肥料技术支撑,本文开展了珍珠糯水稻"3414"肥效试验,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设氮、磷、钾3个因素,4个处理水平(0、1、2、3),1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3种肥料对珍珠糯产量影响表现为氮>磷>钾;施用尿素392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氯化钾210 kg/hm2处理平均产量最高,达10 361.26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方案为尿素261.16 kg/hm2、过磷酸钙328.5 kg/hm2、氯化钾223.1 kg/hm2。

贾可,刘建玲,沈兵[3](2020)在《近14年北方冬小麦肥料产量效应变化及优化施肥方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近14年来北方冬小麦肥料产量效应的多点试验数据,明确北方冬小麦产量变化特征及肥料产量效应,为该区冬小麦养分管理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我国北方冬小麦区2002—2016年96个定位监测试验,研究小麦地力产量和肥料农学效率变化趋势;通过120个田间肥料效应的检验试验,研究不同时段和不同施肥水平时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以肥料农学效率变化和施肥产量效应为依据,通过24个田间试验对习惯施用的复合肥配方进行田间校验,提出相应的节肥增效建议。【结果】1) 2002—2016年间,北方冬小麦区的土壤供肥能力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平均地力产量自2002年的4721 kg/hm2增加到2016年的5828 kg/hm2,年均增加1.6%。施肥能显着增加小麦产量,但施肥增产率从2005年后呈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30.9%下降至2016年的20.2%。2) 2002—2016年,肥料的农学效率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9.0 kg/kg下降至2010年的6.7 kg/kg,2010年后维持在6.3~6.7 kg/kg。3)基于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函数计算出经济施肥量,其中2002—2006年间,最高产量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80.5、107.4、55.9 kg/hm2;经济最佳用量分别为167.8、102.5、53.7 kg/hm2;经济合理用量(R=0.1)分别为155.5、99.9、52.8 kg/hm2;2012—2016年间,最高产量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84.3、125.1、52.4 kg/hm2;经济最佳用量分别为171.7、118.5、48.6 kg/hm2;经济合理用量分别为159.2、114.9、47.0kg/hm2;优化复合肥N–P2O5–K2O配方为1 6–2 0–8,比常规原配方减少氮磷钾总用量的1 2.0%。【结论】从2002年到2016年,北方冬小麦区土壤地力产量逐渐提高,虽然施肥仍有显着增产效果,但增产率和农学效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016年施肥增产率为20.2%,肥料农学效率维持在6.5 kg/kg。北方冬小麦N–P2O5–K2O优化配方为16–20–8,推荐施肥方案为:基肥该配方肥600 kg/hm2,追施氮69 kg/hm2。

金冬雪,孙迪,樊桓均,宋子叶,严一字[4](2021)在《基于“3414”施肥方案的二年生桔梗主要性状的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桔梗生产中存在的"上等品紧缺,次等品严重积压"的制约桔梗生产的问题,采用"3414"施肥方案,通过氮磷钾肥料的不同配比组合,探讨在北方寒冷地区氮磷钾肥用量对二年生桔梗的有关产量和外观品质方面性状的影响,同时筛选出适于北方寒冷地区沙土条件下的最佳氮磷钾施用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桔梗的株高、茎粗、茎叶鲜重、根长、根径、侧根数、单根鲜重、经济系数等主要农艺性状与不施肥处理(N0P0K0)相比存在着较大差异,且施肥处理的综合表现均好于N0P0K0;通过隶属函数法对14种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处理后的二年生桔梗的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平均隶属函数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为N2P2K3>N2P2K2>N2P3K2>N0P2K2>N2P1K2>N1P2K2>N3P2K2>N1P1K2>N2P2K1>N1P2K1>N2P2K0>N0P0K0>N2P0K2>N2P1K1,在14种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比处理中,处理N2P2K3(N 8.8 g/m2、P2O5 17.4 g/m2、K2O 45 g/m2)和处理N2P2K2(N 8.8 g/m2、P2O5 17.4 g/m2、K2O 30 g/m2)的综合表现最好,根长长、根径粗、侧根数少、单根鲜重大、经济系数较高。在本研究范围内,多施肥有助于提高桔梗的产量和外观品质,特别要多施磷钾肥效果更佳。

李会枝[5](2020)在《不同种类磷肥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磷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参与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合成与代谢,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磷肥的合理施用是保证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作物高产和养分高效的关键,目前关于稻-油轮作体系磷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磷肥的用量,而关于适宜磷肥种类和配比则缺少系统的研究。为了明确水稻-油菜轮作中适宜的磷肥种类及配比,通过两年四季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四种磷肥以及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不同配对水稻和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影响,并结合室内培养试验,分析了土壤p H对于不同种类磷肥转化的影响,以期为稻-油轮作体系磷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结果表明:1. 施用磷肥能明显提高水稻和油菜的产量,不同种类磷肥施用效果略有差异。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水稻季和油菜季施磷分别平均增产790-2132 kg/hm2和687-1032 kg/hm2,平均增产率为11.5%-31.0%和36.5%-55.6%。水稻季以施用钙镁磷肥处理产量最低,明显低于其它三种磷肥,与施用磷酸二铵处理相比,平均减产了14.9%;油菜季四种不同磷肥之间产量并无明显差异,施用钙镁磷肥处理油菜产量最高。施磷能明显增加水稻和油菜地上部磷积累量,与不施磷相比,施磷后水稻和油菜地上部施磷积累量分别平均增加6.09-9.00 kg/hm2和5.90-10.68kg/hm2,平均增幅为21.4%-31.6%和49.6%-89.7%。水稻季施用磷酸二铵地上部磷积累量最高;施钙镁磷肥时油菜地上部磷积累量最高,与过磷酸钙、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处理相比,平均增加2.63、4.24和4.78 kg/hm2,平均增幅为13.2%、23.1%和26.8%。不同种类磷肥在水稻和油菜上表现出不同的磷肥利用率,水稻施用磷酸二铵,磷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最高,施用钙镁磷肥时最低;油菜施用钙镁磷肥时磷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达到最大值,而施磷酸二铵时磷肥利用率最低。经过2周年的水稻-油菜轮作后,不施磷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降低,分别减少0.25 g/kg和1.97 mg/kg,而施磷后土壤全磷略有减少,速效磷含量增加7.18-8.57mg/kg,土壤磷活化系数增加0.01%-0.44%,土壤磷活化能力增强;施用钙镁磷肥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最高。土壤中磷主要以无机磷为主,施磷后土壤中的活性磷库和稳定态磷库磷含量增加,而中稳态磷库减小,不同种类磷肥间土壤磷组分无明显差异。2. 施用不同配比的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可以显着增加水稻和油菜的产量,与不施磷相比,水稻和油菜分别增产790-1845 kg/hm2和807-1032 kg/hm2,平均增产率分别11.5%-26.8%和43.5%-55.6%。不同的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配比比例在水稻和油菜上的效果不同,水稻季当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以1:1比例配合施用时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8733 kg/hm2,而油菜季完全施用钙镁磷肥时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2887 kg/hm2。不同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配比施用可以显着增加水稻和油菜的地上部磷积累量,与不施磷相比,水稻和油菜地上部磷积累量分别增加6.09-10.55 kg/hm2和7.69-10.68 kg/hm2,平均增幅为21.4%-37.0%和64.7%-89.7%。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以不同配比施用,水稻和油菜的磷肥利用率不同。水稻季当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以1:1配合施用时,磷肥农学效率最高;油菜季完全施用钙镁磷肥时磷肥农学效率达到最大。油菜磷肥经过2周年的水稻-油菜轮作后,与基础土壤相比,不施磷肥,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降低,分别减少0.25 g/kg和1.97 mg/kg,当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以不同的比例配合施用时,土壤中的全磷含量与基础土壤相比无明显变化,而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7.56-8.78 mg/kg,土壤磷活化系数显着增加0.50%-0.57%。3. 酸性土壤中,模拟淹水土壤和模拟旱地土壤时,土壤p H值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培养30 d时,模拟淹水和旱地土壤,均以磷酸一铵处理土壤p H值最大。碱性土壤中,模拟淹水和旱地情况下,添加不同种类磷肥后土壤p H值变化略有不同,其中淹水条件下以钙镁磷肥处理土壤p H最高,模拟旱地条件下以磷酸二铵处理土壤p H最高,两种培养条件下均以磷酸一铵处理土壤p H最低。与不施磷处理相比,磷肥添加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酸性土壤中模拟淹水条件下,0-30 d内磷酸二铵处理土壤速效磷增加最多为8.35 mg/kg,钙镁磷肥增加最少为3.98 mg/kg;模拟旱地钙镁磷肥土壤速效磷增加量为5.02 mg/kg,肥效最高。碱性土壤中0-30 d内磷酸一铵土壤速效磷变化值在模拟淹水和旱地土壤中均表现为增加量最大,分别增加了5.43 mg/kg和5.09 mg/kg。在酸性土壤淹水时,磷酸二铵肥效较高,在酸性土壤拟旱时,钙镁磷肥肥效较高;而在碱性土壤中,淹水和拟旱条件下,磷酸一铵均表现出最高肥效。综上所述,在南方酸性土壤水稻-油菜轮作中,水稻季施用磷酸二铵、油菜季施用钙镁磷肥作物的产量和磷肥利用率最高,也可以采用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1:1配合的施用方式。

刘娜[6](2020)在《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于2018年至2019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和沈阳市辽中区满都户镇试验基地进行,以农花9号为试材,研究了在相同氮、磷用量情况下,不同的钾素水平对花生植株形态、根瘤特性、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积累以及产量和籽仁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探究钾素对花生生理代谢及产量形成的作用机理,并明确不同地区花生的最佳钾肥施用量,为花生的大田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花生的主茎高和侧枝长对钾素的用量不敏感,钾素的多少与有无没有对其株高造成显着差异,因此推测钾素对花生的株高影响不大;钾素的适量增施能显着提高花生开花下针期的叶面积指数,但两地的效果略有差异,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为T2处理效果最好,辽中试验地为T3处理的效果最显着;钾素的增施对花生总根长、平均根系直径、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辽中试验地的钾素促进效果更好。2.少量增施钾素能促进花生根瘤数量和干重的增加,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T1处理效果最好,整个生育期内根瘤数量和干重的变化不大;辽中试验地T2处理效果最好,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的根瘤数量和干重较苗期有大幅度增加。两地横向比较,辽中试验地的根瘤数和干重远高于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观察各处理的根瘤超微结构可知,钾素的施入使花生结荚期的根瘤提前出现衰老现象,推测其原因可能是钾素的施入促进根瘤的形成和成熟,使其提前进入成熟状态,进而导致衰老的提前出现。3.在微观层面,钾素的增施提高了花生各时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利于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提高;在对花生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后发现,钾素的施入提高了花生的光饱和点(Isat)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降低了光补偿点(Lcp)和表观暗呼吸速率(Rd);在宏观层面,钾素的增施提高了花生的群体光合势,延长了花生叶片的工作时间。因此,钾素的增施有利于花生叶片光合效率和光合时长的增加。4.钾素的增施,促进了花生植株干物质的积累,进而增加了植株氮、磷、钾的吸收积累,提高了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延长了氮和钾的活跃积累期,增加了氮、磷、钾的最大积累量。三种营养元素积累动态模型的Logistic方程显示,氮、磷、钾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均在T2处理的钾肥用量下取得最大值,氮素积累最大速率分别为31.56mg d-1和25.87 mg d-1,大约出现在出苗后60天和65天;钾素积累的最大速率分别为10.69 mg d-1和8.10 mg d-1,大约在出苗后57天和51天;磷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分别为1.31 mg d-1和0.88 mg d-1,出现时间较氮、钾晚,大约为出苗后80天和78天。5.钾素在两地均表现出了对群体产量的促进作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为T2处理的产量最高,钾肥更多的T3处理对花生产量的促进作用减弱,辽中试验地的花生产量则是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T3处理产量最高且与CK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着;在花生个体上的表现,如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百果重和百仁重等对钾素用量的响应与产量的规律基本一致。6.花生籽仁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施钾后都有提高,辽中地区的蛋白质和脂肪增加量更为显着。油酸含量有下降的趋势,O/L比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着差异。除此之外,钾素的施入也引起了花生籽仁中含量较少的其他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波动,但规律尚不显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林飞荣,贝道正,陶永刚,林海忠,朱静琦,屠昌鹏,杨巍,刘也楠,米敏,刘伟明[7](2019)在《嘉丰优2号新组合高产高效氮磷钾肥料配比试验》文中指出为了探索单季杂交晚稻新组合嘉丰优2号在浙江台州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采用"3414"试验设计开展了嘉丰优2号新组合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嘉丰优2号实际单产在无肥区(处理1)和无氮区(处理2)无显着差异(P>0.05),二者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P<0.05),其他处理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其中以氮、磷、钾均为2水平(202.5—90.0—150.0 kg·hm-2)的处理6产量最高,较无氮区(处理2)、无磷区(处理4)、无钾区(处理8)分别高31.73%、6.34%和6.43%说明氢肥对产量的效应高于磷、钾肥;相关分析表明,实际产量与有效穗数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显着负相关(P<0.05);从高产高效要求出发,综合氮、磷、钾肥料效益模型和生产实际,嘉丰优2号在当地作单晚种植的N、P2O5、K2O用量分别以201.0~210.0 kg·hm-2、90.0~97.5 kg·hm-2、112.5~120.0 kg·hm-2为宜。

孙迪[8](2019)在《不同肥料种类及配比对桔梗根部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人工栽培桔梗品质及产量,选用9种不同种类有机肥和3种无机氮、磷、钾肥,通过不同种类有机肥的比较试验,氮、磷、钾肥的“3414”肥料试验和金蛤蟆、活力素等2种有机肥与3种无机肥L16(45)正交试验,通过试验对一年生和二年生桔梗根长、根径、侧根数、单根鲜重等4个主要性状的调查,以确定不同肥料种类及配比对一年生和二年生桔梗外观品质与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与建立本试验范围内桔梗的最适有机肥、最佳氮磷钾肥配比,以及有机与无机间的最优配比组合,为今后人工栽培桔梗施肥方案的制定和专用肥料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9种不同种类有机肥处理后,施肥处理的桔梗外观品质及产量明显优于不施肥处理,在本试验范围内外观品质最好及产量最高的最适有机肥是活力素与金蛤蟆。(2)“3414”肥料配比组合中,一年生和二年生桔梗根部外观品质最好及产量最高的施肥配比为N2P2K3(kg.hm-2)N:P205:K20=88:174:450,N2P2K2(kg.hm-2)N:P2O5:K20=88:174:300。(3)“3414”肥料配比处理后,经回归分析可得在本试验范围内二年生桔梗的最佳氮磷钾施用量为(kg.hm-2)N:P205:K20=88.3:149.2:450。(4)2种有机肥与3种无机肥料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的最优配比组合是A2B2C2D1E2,即每平方米施用尿素4.4g,磷酸二铵8.7g,硫酸钾15g,金蛤蟆有机肥0g,活力素有机肥22.5 g。

郭妮[9](2019)在《栽培措施对林下多花黄精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花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是我国的大宗药材。近些年来,随着多花黄精药用和保健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识,该药的原料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高价位极大的刺激了药农对多花黄精的采挖,致使野生多花黄精无计划采集量加大,导致其野生资源枯竭加速,资源量逐年下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进行人工栽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在不同产地的栽培过程中,由于种植模式和栽培管理措施(如种植密度、施肥种类、采收期)差异,严重影响了黄精药材品质。多花黄精作为一种耐阴植物,更适宜在较荫蔽的环境中生长,在林下仿野生种植可最大限度的保持多花黄精的品质,但目前多花黄精的林下仿生栽培技术还不完善。因此,本研究将通过对肥料配施、种植密度、透光度等栽培条件下多花黄精的生长量、药材产量及药效活性成分变化进行评价,确立多花黄精林下仿生种植的最佳栽培技术,为多花黄精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多花黄精林下仿生种植时N、P、K的适宜配施比例。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施用N、P、K对林下多花黄精的农艺性状、产量、有效药用成分(总多糖、总皂苷、总黄酮、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元)的影响,并建立多花黄精的肥料效应模型,估测重庆地区多花黄精最佳产量施肥量。结果表明,多花黄精产量随单种肥料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限制产量的主要元素依次为N>K>P,N、P、K之间相互促进,且交互效应NP>PK>NK。施氮对多花黄精总多糖和总黄酮积累促进作用显着,施磷增加了薯蓣皂苷含量,施钾肥增加了总皂苷和薯蓣皂苷元含量。根据建立三元二次效应函数估测重庆地区最佳经济施肥量N为179.23 kg·hm-2、P2O5为127.875 kg·hm-2、K2O为88.601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3227 kg·hm-2,除去肥料成本,收益为96810元·hm-2。(2)明确了多花黄精林下仿生种植时有机肥、化肥的配施比例。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比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多花黄精产量、品质、土壤主要酶活性、速效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猪粪和化肥配施对多花黄精产量和品质提升作用显着,有机肥比例为75%时根茎产量最高,相比不施肥(CK)和单施化肥(T0)分别提高了50.88%和33.21%。有机肥比例为50%时,多花黄精总多糖含量比不施肥(CK)和单施化肥(T0)分别提高50.02%、31.58,总皂苷提高11.97%、10.34%。配施有机肥可降低土壤中真菌数,提高细菌数;单施有机肥(T4)可以显着提高土壤细菌的数量,比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处理分别增加85.14%、71.25%;各处理间放线菌数量没有显着差异。配施75%有机肥可显着提高土壤中的脲酶、蔗糖酶、脱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和速效养分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花黄精根茎产量、总多糖含量、总皂苷含量与土壤速效养分、土壤脲酶、蔗糖酶、脱氢酶、细菌数和放线菌数呈显着正相关,与土壤过氧化氢酶、真菌数为显着负相关。总之,配施50%75%有机肥更有利于多花黄精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3)明确了多花黄精林下仿生种植适宜的栽培密度。随着多花黄精种植密度的增加,多花黄精株高、地径和单株生物量呈降低趋势,当株行距为25cm×25cm时,单位面积产量最大,是M10(株行距为35cm×60cm)处理的2.54倍,但M1、M2处理的总多糖和总皂苷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处理,M3M10处理之间的总多糖、总皂苷、总黄酮含量无显着差异,因此综合分析株行距25cm×40cm为最佳种植密度。(4)明确了多花黄精林下仿生种植时适宜的透光率范围。随着透光率的降低,多花黄精地径逐渐降低,株高、单叶面积、总生物量、根冠比和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透光率为45.7%时,株高、单叶面积、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具有最大值,在透光率为68%条件下,根冠比和产量具有最大值,比全光照产量提高38.296%。随着透光率的降低多花黄精总多糖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透光率45.7%时总多糖含量具有最大值,总皂苷含量与透光率呈极显着负相关,总黄酮含量与透光率呈现极显着正相关,以多糖产量作为评价指标,在68.4%和45.7%透光率下,多糖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因此,林下种植多花黄精,适宜透光率为68.4%45.7%。

吴德亮[10](2018)在《尿素类型及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目的一是以传统施氮方法为参照,筛选高效的氮肥品种,二是实地验证高效氮肥的增产特性并探究减氮增效的可行性。在哈尔滨市实施了相应的两个水稻田间试验。试验一为主效应-高效氮肥筛选试验,设5个处理:(1)无氮处理(CK);(2)传统尿素(CU);(3)控失尿素(LCU);(4)聚能网尿素(PENU);(5)腐植酸尿素(HCU);试验二减肥配比-减肥增效试验设8个处理:(1)无氮处理(CK);(2)传统尿素(CU);(3)控失尿素(LC U);(4)控失尿素减量10%(LCUR10%);(5)控失尿素减量20%(LCUR20%);(6)控失尿素与传统尿素比7:3(LCU/CU=7:3);(7)控失尿素与传统尿素比5:5(LCU/CU=5:5);(8)控失尿素与传统尿素比3:7(LCU/CU=3:7)。两试验均为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四次重复。主要结论如下:1在主效应试验中,与CK处理相比,所有施氮处理均显着增产;与CU处理相比,LCU和PENU两个处理显示出增产,增产幅度分别为16.2%和3.3%,而处理HCU产量低于CU处理。2在减肥配比试验中,与CK处理相比,所有施氮处理均显着增产;与LCU处理相比,仅LCUR10%和LCU/CU=3:7两个处理增产,增产幅度分别为27.31%和11.96%。而LCUR20%、LCU/CU=7:3和LCU/CU=5:5处理的产量低于LCU处理。3两个试验的产量构成因子中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好,穗粒数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在主效应试验中,控失尿素和聚能网尿素的穗粒数要高于普通尿素,分别提高了31.42%、1.62%。在减肥配比试验中,各含控失尿素处理的穗粒数都要显着的高于传统尿素处理,其中又属控失尿素减量10%处理的穗粒数最高,比传统尿素提高了76.91%。4与传统尿素相比,控失尿素显着提高了水稻的氮素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素生理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5%,53%和53%(相对值);与CU相比,PENU的氮素利用率略有增加,但幅度较小。

二、水稻氮磷钾不同配比试验效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氮磷钾不同配比试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减量施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水稻发展状况
    1.2 肥料利用现状
        1.2.1 氮肥利用现状
        1.2.2 磷肥利用现状
        1.2.3 钾肥利用现状
        1.2.4 我国化肥污染问题
    1.3 国内外对肥料施用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2.1 土壤基础肥力
        2.2.2 干物质积累量
        2.2.3 叶面积指数
        2.2.4 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2.5 植株氮、磷、钾含量
        2.2.6 计算公式
    2.3 数据整理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全量减施氮、磷、钾肥对水稻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3.1.1 土壤基础肥力
        3.1.2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1.3 对养分积累的影响
        3.1.4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减施不同数量氮磷养分对水稻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3.2.1 气象和土壤概况
        3.2.2 对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3 对养分积累的影响
        3.2.4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减量施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4.1.2 减量施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4.1.3 不同品种产量及养分利用间的差异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豫南水稻“3414”肥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实施
    1.4 测定内容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2 肥料互作效益分析
    2.3 三元二次方程拟合
    2.4 经济效益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4)基于“3414”施肥方案的二年生桔梗主要性状的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材料与方法
    1.3调查的性状及方法
    1.4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磷钾配比处理对二年生桔梗地上部主要性状的影响
    2.2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二年生桔梗根部主要性状和经济系数的影响
    2.3 不同氮磷钾配比处理后二年生桔梗主要性状的隶属函数值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5)不同种类磷肥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磷矿资源与我国农业施磷状况
        1.1.1 世界和我国的磷资源状况
        1.1.2 我国农业生产施磷状况
    1.2 磷肥的种类与效果比较
        1.2.1 磷肥的主要种类与特征
        1.2.2 不同种类磷的效果比较与适用条件
    1.3 水稻、油菜施磷现状与研究进展
        1.3.1 我国水稻-油菜轮作区域的土壤有效磷状况
        1.3.2 水稻和油菜施磷现状与效果
        1.3.3 水稻和油菜高效施磷研究进展
2 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不同种类磷肥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磷素利用的影响
        2.2.2 过磷酸钙与钙镁磷肥不同配比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磷素利用的影响
        2.2.3 不同种类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特征
    2.3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田间试验
        3.1.1 试验概况
        3.1.2 样品测定与数据分析
    3.2 培养试验
        3.2.1 试验设计
        3.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3.2.3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种类磷肥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磷素利用的影响
        4.1.1 不同种类磷肥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4.1.2 不同种类磷肥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作物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
        4.1.3 不同种类磷肥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作物磷含量、磷积累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4.1.4 不同种类磷肥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土壤磷库的影响
        4.1.5 不同种类磷肥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土壤磷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4.1.6 小结
    4.2 不同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配比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磷素利用的影响
        4.2.1 不同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配比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4.2.2 不同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配比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作物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
        4.2.3 不同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配比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作物磷含量、磷积累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4.2.4 不同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配比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土壤磷速效磷和全磷的影响
        4.2.5 不同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配比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土壤磷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4.2.6 小结
    4.3 不同种类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特征
        4.3.1 酸性土壤中不同种类磷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4.3.2 碱性土壤中不同种类磷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4.3.3 小结
    4.4 讨论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钾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1.2.2 钾素与根瘤特性的关系
        1.2.3 钾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1.2.4 钾素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1.2.5 钾素与养分代谢的关系
        1.2.6 钾素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1.3 本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花生形态测定
        2.3.2 花生根瘤特性测定
        2.3.3 花生光合特性的测定
        2.3.4 花生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2.3.5 花生养分吸收的测定
        2.3.6 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2.3.7 花生籽仁品质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钾素对花生形态的影响
        3.1.1 钾素对花生主茎高的影响
        3.1.2 钾素对花生侧枝长的影响
        3.1.3 钾素对花生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3.1.4 钾素对花生根系形态的影响
    3.2 钾素对花生根瘤特性的影响
        3.2.1 钾素对花生根瘤数量的影响
        3.2.2 钾素对花生根瘤干重的影响
        3.2.3 钾素对花生根瘤超微结构的影响
    3.3 钾素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钾素对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2 钾素对花生光合参数的影响
        3.3.3 钾素对花生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3.3.4 钾素对花生群体光合势(LAD)的影响
    3.4 钾素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1 钾素对花生生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2 钾素对花生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5 钾素对花生养分吸收的影响
        3.5.1 钾素对花生氮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3.5.2 钾素对花生磷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3.5.3 钾素对花生钾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3.6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3.6.1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6.2 钾素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3.7 钾素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3.7.1 钾素对花生籽仁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3.7.2 钾素对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钾素对花生形态的影响
        4.1.2 钾素对花生根瘤特性的影响
        4.1.3 钾素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4.1.4 钾素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1.5 钾素对花生养分吸收的影响
        4.1.6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4.1.7 钾素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7)嘉丰优2号新组合高产高效氮磷钾肥料配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管理及数据采集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肥料配比对嘉丰优2号的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2 嘉丰优2号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2.3 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
3 结论与讨论

(8)不同肥料种类及配比对桔梗根部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桔梗简介
    1.2 配方施肥的研究进展
        1.2.1 “3414”肥料配施对桔梗影响的研究进展
        1.2.2 有机肥料配施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2.3 肥料效应函数法研究进展
    1.3 桔梗根中微量元素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9种不同种类有机肥对桔梗外观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3 性状调查及方法
        2.1.4 数据处理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种类有机肥对桔梗根部性状的影响
        2.2.2 不同种类有机肥对桔梗产量的影响
        2.2.3 不同种类有机肥和生长年限对桔梗外观品质的影响
第三章 “3414”肥料配施对桔梗外观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3 性状调查及方法
        3.1.4 数据处理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3414”肥料配施对桔梗根部性状的影响
        3.2.2 “3414”肥料配施对桔梗产量的影响
        3.2.3 “3414”肥料配施和生长年限对桔梗外观品质的影响
        3.2.4 “3414”肥料配施后桔梗产量肥料效应方程的建立
第四章 2种有机肥与3种无机肥间组合配施对桔梗外观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3 性状调查及方法
        4.1.4 数据处理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有机与无机肥间组合配施对桔梗根部性状的影响
        4.2.2 有机与无机肥间组合配施对桔梗产量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栽培措施对林下多花黄精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多花黄精概述
        1.1.1 多花黄精生长特性
        1.1.2 多花黄精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
        1.1.3 多花黄精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 多花黄精林下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3 栽培措施对多花黄精产量和品质的研究进展
        1.3.1 栽培密度对多花黄精的影响
        1.3.2 透光率对多花黄精的影响
        1.3.3 水分对多花黄精的影响
        1.3.4 施肥对多花黄精的影响
第2章 绪论
    2.1 立题依据(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创新点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氮磷钾配施对林下多花黄精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1.3 仪器和试剂
        3.1.4 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N、P、K配施对多花黄精的生长指标的影响
        3.2.2 N、P、K配施对多花黄精产量和效益分析
        3.2.3 N、P、K单种肥料的增产效应分析
        3.2.4 两元素之间的交互效应
        3.2.5 N、P、K肥料效应函数和最佳施肥量的确定
        3.2.6 N、P、K配施对多花黄精品质的影响
    3.3 讨论
第4章 有机无机配施对林下多花黄精产量和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仪器和试剂
        4.1.4 方法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肥料配施对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
        4.2.2 肥料配施对多花黄精药效成分的影响
        4.2.3 肥料配施对多花黄精根际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4.2.4 肥料配施对多花黄精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5 肥料配施对多花黄精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4.2.6 多花黄精产量、品质与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的相关性
    4.3 讨论
第5章 种植密度对林下多花黄精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区概况
        5.1.2 试验材料
        5.1.3 仪器和试剂
        5.1.4 方法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种植密度对多花黄精生长指标的影响
        5.2.2 种植密度对多花黄精有效成分的影响
    5.3 讨论
第6章 透光率对林下多花黄精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区概况
        6.1.2 试验材料
        6.1.3 仪器和试剂
        6.1.4 方法
        6.1.5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透光率对多花黄精形态指标的影响
        6.2.2 透光率对多花黄精质量性状的影响
    6.3 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奖励

(10)尿素类型及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趋势
        1.2.1 水稻生产的发展概况
        1.2.2 水稻的群体发育与矿物营养
        1.2.3 水稻高产高效施氮技术
        1.2.4 我国新型肥料的发展概况
        1.2.5 未来水稻氮肥技术的发展方向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地气候
    2.3 试验材料
    2.4 试验设计
        2.4.1 水稻主效应试验
        2.4.2 水稻减肥配比试验
    2.5 样品采集与测定
        2.5.1 产量测定
        2.5.2 室内考种与氮效率计算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主效应试验-氮肥品种筛选试验
        3.1.1 氮肥品种对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1.2 氮肥品种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1.3 氮肥品种对水稻氮积累的影响
        3.1.4 氮肥品种对水稻氮效率的影响
    3.2 减肥配比试验-增效降氮可行性试验
        3.2.1 氮素运筹方式对水稻地上部干物重的影响
        3.2.2 氮素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2.3 氮素运筹方式对水稻氮积累的影响
        3.2.4 氮素运筹方式对水稻氮效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氮肥类型与水稻的农艺性状
    4.2 氮积累与氮效率的关系
5 结论
    5.1 氮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2 氮源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5.3 氮源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水稻氮磷钾不同配比试验效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减量施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D]. 吴可. 广西大学, 2021(02)
  • [2]豫南水稻“3414”肥效试验[J]. 胡杨,段斌,何世界,方玲,王青林,李慧龙,宋晓华,陈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21(03)
  • [3]近14年北方冬小麦肥料产量效应变化及优化施肥方案[J]. 贾可,刘建玲,沈兵.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11)
  • [4]基于“3414”施肥方案的二年生桔梗主要性状的综合评价[J]. 金冬雪,孙迪,樊桓均,宋子叶,严一字.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02)
  • [5]不同种类磷肥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D]. 李会枝.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6]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刘娜.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7]嘉丰优2号新组合高产高效氮磷钾肥料配比试验[J]. 林飞荣,贝道正,陶永刚,林海忠,朱静琦,屠昌鹏,杨巍,刘也楠,米敏,刘伟明. 天津农业科学, 2019(10)
  • [8]不同肥料种类及配比对桔梗根部性状的影响[D]. 孙迪. 延边大学, 2019(01)
  • [9]栽培措施对林下多花黄精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郭妮. 西南大学, 2019(01)
  • [10]尿素类型及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D]. 吴德亮.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水稻不同氮磷钾配比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