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营养抗氧化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新型营养抗氧化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一、新型营养性抗氧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抗氧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美娟[1](2021)在《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和两种食品添加剂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酪氨酸酶(EC1.14.18.1,Tyrosinase)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多功能氧化还原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活性中心含有两个铜离子,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是黑色素生成过程的关键酶。人的眼睛、头发、皮肤的颜色主要依赖黑色素,黑色素合成异常导致出现雀斑、黑皮病等皮肤疾病;在果蔬、水产品中,黑色素的生成会降低产品品质。因此,研究开发酪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有效阻断黑色素的合成,在食品保鲜、化妆品美白、皮肤疾病药物等领域存在良好的应用前景。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简称为:POMs)是由氧和早期过渡金属缩合形成的金属氧簇化合物,又被称为多酸。其结构变化多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生物医药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多金属氧酸盐显示出抗癌、抗病毒、抗肿瘤、抑菌、抑酶等功效,可作为潜在的酪氨酸酶抑制剂进行研究。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对人体无危害或危害性极低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物质,抗氧化剂可以阻止或延缓食品发生氧化反应,进而提高食品品质,延长存储时间。抗氧化剂具有的特殊结构可能与酪氨酸酶作用,改变酪氨酸酶的活性。基于此,本文选择多金属氧酸盐和食品添加剂作为效应物,进行酶动力学实验,研究两类效应物与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借助分子对接技术模拟两者间的结合方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所述:(1)合成两种杂原子不同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镓钼酸和硅钼酸),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合成化合物进行表征。酶动力学实验研究与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分子对接模拟与酪氨酸酶的结合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两种化合物对酪氨酸酶均表现出可逆竞争性抑制,其中,硅钼酸(IC50=8.859±0.491 mmol/L)的抑制效果高于镓钼酸(IC50=21.860±0.625 mmol/L)。另外,多金属氧酸盐的中心原子(杂原子)电荷、氧化-还原性以及酸强度可能与酪氨酸酶抑制效果的差异性相关。分子对接显示,两种多金属氧酸盐与酪氨酸酶之间以非共价键结合,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同时也证明两种化合物对酪氨酸酶为可逆抑制。(2)合成表征四种过渡金属钒取代的Keggin型磷钼酸盐Na3+nPMo12-nVnO40(n=2,3,4,5),通过酶动力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模拟研究合成化合物和酪氨酸酶的相互作用。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Na5PMo10V2O40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最好,其IC50值为7.046±0.506mmol/L,这四种化合物对酪氨酸酶均表现为可逆混合型抑制。另外,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受到过渡金属钒取代个数的影响。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与酪氨酸酶之间主要存在氢键和范德华力两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3)选择没食子酸丙酯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为效应物,并分别进行酶动力学实验及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没食子酸丙酯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为可逆混合型抑制,IC50=18.036±0.823 mmol/L;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显示出可逆反竞争性抑制,IC50=2.806±0.082 mmol/L。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两种添加剂与酪氨酸酶活性中心形成氢键、范德华力相互作用。

吴晓龄[2](2020)在《基于茶多酚酯及维C棕榈酸酯的山茶油油凝胶体系的构建及在饼干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油构建的零反式脂肪酸油脂替代传统固态油脂如动物油脂、氢化油脂等是目前油脂工业研究的热点。油凝胶作为替代传统固态油脂的一种新型固态油脂的重要形式已被广泛的研究。以小分子凝胶剂形成的油凝胶不仅具有很好的凝胶效果及应用品质,还具有抗氧性等生物活性。随着对小分子凝胶剂探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茶多酚脂肪酸酯及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维C棕榈酸酯)等小分子凝胶剂有可能可以通过冷冻结晶等方式形成稳定的乳液凝胶体系并作为固态脂肪替代物在食品行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山茶油为油相,通过乳液模板法制备两种油凝胶,然后将这两种油凝胶分别替代或部分替代黄油用于饼干制作,以期为小分子凝胶剂稳定的油凝胶的构建及油凝胶替代起酥油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链长的茶多酚脂肪酸酯复合果胶稳定的山茶油油凝胶的制备及表征。以山茶油为油相,以不同链长茶多酚脂肪酸酯复合果胶为凝胶剂,采用乳液模板法构建油凝胶,考察不同链长(C12、C14、C16、C18)的茶多酚脂肪酸酯(茶多酚月桂酸酯、茶多酚肉豆蔻酸酯、茶多酚棕榈酸酯及茶多酚硬酯酸酯)对小分子凝胶剂形成的油凝胶干样(硬度、微观结构)及油凝胶(油损失率、粘弹性)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干样中油滴尺寸及油凝胶的油损失率均随着茶多酚脂肪酸酯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油凝胶的凝胶强度和粘弹性则随着茶多酚脂肪酸酯碳链的加长而增强;随着茶多酚脂肪酸酯碳链长度的增加,油凝胶具有更好的结构恢复性。(2)不同链长的茶多酚脂肪酸酯复合果胶稳定的山茶油油凝胶替代或部分替代起酥油在饼干中的应用。以黄油饼干(黄油制作的饼干)和山茶油饼干(山茶油制作的饼干)作对照,油凝胶替代或部分替代(25%、50%、75%、100%)黄油制作饼干,考察油凝胶类型及油凝胶替代黄油含量对面团特性(硬度和粘弹性)及饼干特性(扩展比、断裂力、感官评价及贮藏期感官评价)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较黄油饼干,以茶多酚脂肪酸酯复合果胶构建的油凝胶制作的饼干的断裂力随着油凝胶中茶多酚脂肪酯碳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均高于黄油饼干的断裂力;以25%和50%含量的油凝胶替代黄油制作的饼干均具有和黄油饼干相似的感官评价和质构特性(P>0.05)。(3)维C棕榈酸酯复合海藻酸钠稳定的山茶油油凝胶的制备及表征。以山茶油为油相,以维C棕榈酸酯复合海藻酸钠为凝胶剂,采用乳液模板法构建油凝胶。考察维C棕榈酸酯浓度(1.5%、1.8%、2.1%)及海藻酸钠浓度(1.0%、1.2%、1.4%和1.6%)对乳液微观结构、油凝胶干样硬度及油凝胶性质(油损失率和粘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乳液中的油滴尺寸及油凝胶的油损失率随着维C棕榈酸酯浓度及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但干样的硬度随着维C棕榈酸酯浓度及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以维C棕榈酸酯浓度为1.8%,海藻酸钠浓度为1.6%时构建的油凝胶的凝胶性能最好。(4)维C棕榈酸酯复合海藻酸钠稳定的山茶油油凝胶替代或部分替代(25%、50%、75%、100%)起酥油在饼干中的应用。以黄油饼干和山茶油饼干作对照组,油凝胶替代或部分替代黄油制作饼干,考察油凝胶中海藻酸钠浓度及油凝胶替代黄油含量对面团(微观结构、硬度和粘弹性)及饼干(扩展比、断裂力、感官评价及贮藏期感官评价)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较黄油饼干,维C棕榈酸酯复合海藻酸钠构建的油凝胶制作的饼干的断裂力均随着油凝胶中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均高于黄油饼干的断裂力。以1.8%的维C棕榈酸酯复合浓度为1.4%或1.6%的海藻酸钠构建的油凝胶分别以25%和50%含量替代黄油制作的饼干具有和黄油饼干相似的感官评价和质构特性(P>0.05)。

陆德,刘璐,魏鹏宇,尹湉,刘东春,唐星[3](2018)在《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及抗氧剂的筛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及筛选优良的抗氧化剂。方法以全氧化值为指标,考察温度、光照及氧气对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影响,并研究抗氧化剂在注射用苏子油自动氧化及光氧化过程中抗氧化效果。结果随温度升高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下降,低温适于其储藏;光照使注射用苏子油快速氧化,避光利于其保藏;空气组较充氮气组氧化剧烈。抗氧化实验发现,在注射用苏子油自氧化及光氧化中,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ated hydroxyanisole,BHA)、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没食子酸丙酯(propyl gallate,P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scorbylpalmitate,AP)及维生素E(vitamin E,VE)均有抗氧化作用,其中复合抗氧剂VE+AP对注射用苏子油抗氧化效果最强,其在空气、避光、60℃条件下自氧化10 d过氧化值、甲氧苯胺值较不添加抗氧剂组分别降低约60.34%、38.39%,全氧化值降低59.32%;其在空气、室温(1725)℃、(4 500±500)lx条件下光氧化10 d过氧化值、甲氧苯胺值较不添加抗氧剂组分别降低约59.64%、43.17%,全氧化值降低约51.37%,推测由于VE为优良的自由基清除剂,而AP有较强的氧结合能力,协同发挥抗氧化作用。结论注射用苏子油在低温、避光及充氮的条件下并添加质量分数0.2‰VE+0.05‰AP抗氧剂保存,其全氧化值处在较低水平,且气味色泽良好,达到最好的稳定性效果。

张润润,石玉刚,黄欣莹,潘莹,曾鲁瑶,孙锦程,Rammile Ettelaie[4](2018)在《化学与生物法制备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其食品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P),是一种重要的抗坏血酸衍生物,是一种高效,营养,绿色的食品添加剂,它还是目前中国唯一允许在婴儿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目前L-AP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法与生物法两种,但作为食品添加剂的L-AP必须用生物催化法获得。本文详述了化学与生物法制备L-AP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目前生物法主要通过优选酶种类与反应介质、优化反应条件和外加辅助场等手段提高产物得率,并进一步介绍了L-AP在各领域中的实际应用现状。

朱丹丹,潘开林[5](2017)在《复合抗氧化剂在猪油中的抗氧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使用Rancimat法测试VE、茶多酚、大豆卵磷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其复合物对猪油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以期研究四种抗氧化剂及复合物在猪油中的抗氧化能力,并使用Schaal烘箱法测试复合抗氧化剂对猪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VE、茶多酚、大豆卵磷脂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四种抗氧化剂对猪油都具有抗氧化效果,其抗氧化能力排序为:VE(纯度:98%)>大豆卵磷脂(纯度:62%)>茶多酚(纯度:95%)>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比较VE与其他三种抗氧化剂复合时猪油的氧化诱导时间,发现当使用300mg/kg大豆卵磷脂与300mg/kg VE复合时,猪油的氧化诱导时间最长,达到16.34h,在60±1℃下,是否添加抗氧化剂对猪油的酸价影响较小,且远小于国标要求的最大值。但添加大豆卵磷脂与VE复合抗氧化剂后,猪油的过氧化值变化速率明显降低,且抗氧化效果好于单一抗氧化剂。因此VE大豆卵磷脂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对猪油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并且具有价格便宜、安全健康的特点。

王灵利[6](2017)在《D-异抗坏血酸油酸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L-抗坏血酸又称VC,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来源广泛,抗氧化能力强,但其强亲水性限制了它在油脂中的应用。为了增加VC的脂溶性,在其侧链引入脂溶性的脂肪酸,修饰得到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D-异抗坏血酸是Vc的旋光异构体,与VC相比,D-异抗坏血酸的抗氧化能力更强,且价格低廉。与饱和脂肪酸相比,不饱和脂肪酸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且D-异抗坏血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为原料制备的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熔点更低,在油脂中更容易分散,更适宜作为油脂的抗氧化剂。因此,本研究选取油酸和D-异抗坏血酸为原料,用羟基酯化法制备D-异抗坏血酸油酸酯(D-isoascorbyl oleate,IAO),从IAO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构表征、熔点和抗氧化性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油酸和D-异抗坏血酸为原料,Lipozyme 435脂肪酶催化制备IAO。采用HPLC方法对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溶剂萃取法和柱层析法纯化反应后的混合物,纯化后IAO纯度可达89.23%。分别用ESI-MS、FTIR、1HNMR和13C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证实油酸主要被引入到D-异抗坏血酸的sn-6位羟基上,制备得到的IAO主要为D-异抗坏血酸-6-油酸酯。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得率的影响,用JMP软件建立IAO得率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分子筛添加量三因素之间的Box-Behnken数学模型,并预测刻画出制备IAO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油酸与D-异抗坏血酸摩尔比为3:1,酶添加量为3%(w/w),油酸浓度为0.6 mol/L,反应温度为53.3℃,分子筛添加量为150 g/L,反应时间为21.3 h时,IAO得率最大为78.40%,验证实验IAO得率为74.65±1.50%。通过DSC测定IAO、L-抗坏血酸油酸酯(L-ascorbyl oleate,AO)、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scorbyl palmitate,AP)的熔点,并比较IAO与市售的AP、VC、D-异抗坏血酸、BHT、TBHQ、VE等抗氧化剂的DPPH·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同时用Rancimat法和DSC法比较IAO、AP、TBHQ、BHT、VE等在菜籽油和大豆油中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得到的IAO的熔点为28.73℃,明显低于AO(52.79℃)、AP(70.44℃)。而且制备的IAO清除DPPH·和·OH的能力很强,明显高于BHT和VE,在不同油脂中,各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依次为TBHQ>IAO>AP>BHT>VE,IAO的抗氧化能力稍弱于TBHQ,明显高于BHT和VE,可以作为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的替代品应用于油脂和油基食品。

江晨[7](2016)在《超声场中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酶法合成及其抗氧化性研究》文中认为L-抗坏血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之一,同时也作为水溶性天然抗氧化剂在食品加工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其亲水特性使其在某些疏水环境如油脂和化妆品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在L-抗坏血酸结构中植入脂肪酸链,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可以增强其疏水性,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采用超声-酶法协同的方法合成了六种新型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1)采用超声-酶法协同的方法合成了三种新型L-抗坏血酸饱和脂肪酸酯:L-抗坏血酸辛酸酯、L-抗坏血酸己酸酯、L-抗坏血酸丁酸酯,通过条件优化确定了其超声-酶法合成的最佳条件,通过红外、质谱及碳谱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产率分别为68.0%、55.1%、73.3%。(2)采用超声-酶法协同的方法合成了三种新型L-抗坏血酸不饱和脂肪酸酯: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L-抗坏血酸十一烯酸酯、L-抗坏血酸山梨酸酯,通过条件优化确定了其超声-酶法合成的最佳条件,通过红外、质谱及碳谱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产率分别为35.0%、40.6%、46.2%。(3)测定了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清除羟基自由基、1,1-二苯基-2-苦基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相同摩尔浓度下,L-抗坏血酸饱和脂肪酸酯的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强;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强于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饱和脂肪酸酯强于L-抗坏血酸不饱和脂肪酸酯;L-抗坏血酸饱和脂肪酸酯强于VE;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不如二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L-抗坏血酸不饱和脂肪酸酯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能力则不如BHT。(4)测定了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油脂抗氧化能力。相同摩尔浓度下,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油脂抗氧化能力随着碳原子的增加而增强;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油脂抗氧化能力强于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饱和脂肪酸酯强于L-抗坏血酸不饱和脂肪酸酯和VE;L-抗坏血酸不饱和脂肪酸酯不如BHT。

吴博[8](2016)在《复方酮康唑软膏的制备与评价》文中认为浅部真菌病是由致病真菌(皮肤癣菌、念珠菌、马拉色菌等)所致的浅表真菌感染,为皮肤科高发的感染性疾病,以股癣和手足癣发病率最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浅部真菌病的治疗方案为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或将两者联用,而外用抗真菌药物以其疗效好、安全性高、毒副作用低、起效快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浅部真菌病的治疗。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外用抗真菌药物多为单方制剂,对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浅部真菌病治疗效果较差,难以解决感染伴随的瘙痒问题,使患者顺应性较低,难以根治。因此,本课题拟选用酮康唑作为外用抗真菌药、莫匹罗星作为外用抗生素、糠酸莫米松作为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备一种复方制剂,从而解决以上问题。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酮康唑软膏中莫匹罗星、糠酸莫米松和酮康唑的含量,以及体外经皮渗透试验中三者的含量的方法学,流动相为甲醇-pH5.5的磷酸盐缓冲液(65:35),该方法简捷准确,专属性、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以软膏的外观、稳定性为指标,对复方酮康唑软膏的处方进行筛选,筛选出最佳的软膏基质比例与抗氧剂的浓度。建立了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的方法,通过该方法筛选了复方酮康唑软膏的最佳渗透促进剂。体外经皮渗透试验使用立式Franz扩散池,SD大鼠腹部皮肤为渗透膜,聚乙二醇400-生理盐水(60:40)为接收液。以累积渗透量为指标,对不同的渗透促进剂进行筛选。确定最佳处方为酮康唑2g,莫匹罗星2g,糠酸莫米松0.1 g,聚乙二醇400 60.27g,聚乙二醇3350 30.13g,丙二醇5 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0.5g。制备的复方酮康唑软膏均匀细腻,稠度适中,有较好的涂展性,渗透性较好。通过对自制复方酮康唑软膏和几种市售制剂的体外抗菌活性作对比研究,发现自制的复方酮康唑软膏对皮肤癣菌、裴氏着色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影响因素试验结果显示,自制复方酮康唑软膏在高湿、光照条件下稳定,对高温比较敏感,应阴凉保存;进行了6个月的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自制复方酮康唑软膏的各项考察指标均无显着变化,质量稳定,表明该制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目前,长期试验仍在进行中。临床前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本课题研制的复方酮康唑软膏涂抹于实验动物皮肤,未出现皮肤刺激性和变态反应,表明该制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刘振锋[9](2015)在《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营养、安全的食品抗氧化剂的研发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进行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脂影响因素分析及工艺条件优化、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脂反应动力学、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脂产品精制、检测及抗氧化性能等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为催化剂,D-异抗坏血酸和癸酸、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为原料,叔丁醇为溶剂,在45℃、200 r/min转速下反应12 h催化合成四种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反应产物。反应体系中的D-异抗坏血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建立定量标准方程,得到反应转化率计算方程,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反应产物经洗涤、萃取、重结晶得到D-异抗坏血酸癸酸酯、D-异抗坏血酸月桂酸酯、D-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D-异抗坏血酸硬脂酸酯四种精制产品,经碘量法滴定分析,纯度均达到95%以上,四种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产品经紫外吸收波谱、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分析,同理论一致。采用单因素法实验考察了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脂肪酶用量、D-异抗坏血酸浓度、底物摩尔比、4A分子筛用量及摇床转速对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影响。得到较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溶剂叔丁醇,反应温度45℃,合成D-异抗坏血酸癸酸酯、D-异抗坏血酸月桂酸酯、D-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D-异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反应时间分别为10、12、14、16 h,脂肪酶用量12.33 g/L,D-异抗坏血酸浓度0.14 mol/L,底物摩尔比7:1,4A分子筛用量200 g/L,摇床转速200 r/min。在较优反应条件下,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癸酸酯、D-异抗坏血酸月桂酸酯、D-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D-异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反应转化率分别为89.2%、88.9%、87.6%、86.8%。采用响应面法对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实验设计和研究,建立以反应转化率为目标函数的响应面模型。预测出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优化工艺条件,通过三批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癸酸酯、D-异抗坏血酸月桂酸酯、D-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D-异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平行实验,所得反应转化率的重复性较好,平均值分别为95.4%、94.4%、92.4%、90.6%,与模型的预测值吻合。实验测得以癸酸、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和D-异抗坏血酸为反应底物,在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底物浓度下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反应动力学数据,动力学数据采用双底物乒乓模型和具有底物抑制作用的双底物乒乓模型拟合,建立了四种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酶催化合成反应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模型参数及其与反应温度的关系。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反应动力学规律更符合具有底物抑制作用的双底物乒乓模型。反应过程中D-异抗坏血酸与脂肪酶结合形成惰性复合体,对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通过清除自由基实验及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测得D-异抗坏血酸癸酸酯、D-异抗坏血酸月桂酸酯、D-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D-异抗坏血酸硬脂酸酯和D-异抗坏血酸、传统抗氧化剂BHT的羟自由基(?OH)清除率、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和还原能力。四种产品的?OH、?O2-、DPPH?清除率及还原能力随产品浓度增大迅速增强。当产品浓度达到3.0 mmol/L后,?OH清除率增速渐缓趋于稳定;产品浓度超过0.10 mmol/L后,DPPH?的清除率高于90%,基本保持不变;产品浓度超过0.12 mmol/L后,?O2-清除率增速渐缓趋于稳定。在抗氧化剂摩尔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四种产品对?OH、?O2-、DPPH?清除效果及还原能力优于D-异抗坏血酸和BHT。当四种产品及BHT在大豆油中的质量分数为0.2%时,四种产品抗氧化能力基本相当,优于传统抗氧化剂BHT。

侯留鑫[10](2014)在《三种抗氧化剂在不同体系中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是安全、高效、营养性的合成抗氧化剂,槲皮素和(+)-儿茶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是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尽管对它们的研究众多,但目前未见对三者在不同分散体系中抗氧化活性的比较。本文以上述三种抗氧化剂为对象,比较研究了它们在非油脂体系、亚油酸油状体系和亚油酸O/W乳状液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并以此为基础对不同评价方法及不同测定体系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在非油脂体系中,应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清除羟自由基能力、Fe2+螯合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共6种指标评价三种受试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清除DPPH自由基、Fe2+螯合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三者间所得结果一致,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均为槲皮素>(+)-儿茶素>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2.在亚油酸油状体系中,应用增重率、Rancimat诱导时间、共轭二烯、共辄三烯和MDA五种指标评价受试物对油脂氧化过程的影响。发现增重率与共轭二烯所得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均为槲皮素>(+)-儿茶素>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Rancimat诱导时间所得结果为(+)-儿茶素>槲皮素>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共轭三烯与MDA所得结果表明槲皮素和(+)-儿茶素抗氧化活性相似。3.在亚油酸O/W乳状液体系中,应用共轭二烯、共轭三烯和MDA三种指标评价受试物对由AAPH加速的油脂氧化过程的影响。三个指标所得结果间不具有一致性,但共轭二烯与油状体系中相同指标所得的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完全一致,共轭三烯和MDA与油状体系相应结果具有部分一致性。4.非油脂体系中铁离子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间具有极显着的强正相关性;油状体系中,共轭二烯和MDA间呈极显着强正相关性;O/W乳状液体系中,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和槲皮素在共轭二烯和MDA间呈显着强正相关性,槲皮素在共轭三烯和MDA间呈显着的强正相关性;槲皮素在油状体系中的共轭二烯和MDA两指标均和O/W乳状液中的共轭三烯指标呈显着强正相关。5.选择相关性强的抗氧化测定方法可在保证实验结果可信的基础上减少实验工作量、节约成本,可由简单体系所得结果预测受试物在复杂体系下的抗氧化活性。

二、新型营养性抗氧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抗氧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营养性抗氧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抗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和两种食品添加剂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酪氨酸酶
        1.1.1 酪氨酸酶概述
        1.1.2 酪氨酸酶与黑色素
        1.1.3 酪氨酸酶抑制剂
    1.2 多金属氧酸盐
        1.2.1 多金属氧酸盐的概述
        1.2.2 多金属氧酸盐的应用
    1.3 食品添加剂
        1.3.1 食品添加剂的概述
        1.3.2 没食子酸丙酯
        1.3.3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杂原子不同的两种Keggin型多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杂原子不同的两种Keggin型多酸的合成及表征
        2.2.2 酪氨酸酶活性的测定
        2.2.3 酶动力学
        2.2.4 分子对接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杂原子不同的两种Keggin型多酸的表征结果
        2.3.2 酶动力学结果
        2.3.3 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钒取代的Keggin型磷钼酸盐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过渡金属钒取代的Keggin型磷钼酸盐的合成及表征
        3.2.2 酶动力学
        3.2.3 分子对接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钒取代的Keggin型磷钼酸盐的表征结果
        3.3.2 酶动力学结果
        3.3.3 分子对接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种食品添加剂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4.1 实验材料
        4.1.1 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酶动力学研究
        4.2.2 分子对接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没食子酸丙酯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
        4.3.2 没食子酸丙酯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
        4.3.3 没食子酸丙酯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类型
        4.3.4 分子对接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2)基于茶多酚酯及维C棕榈酸酯的山茶油油凝胶体系的构建及在饼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起酥油简介
        1.1.1 起酥油的加工特性
        1.1.2 起酥油在饼干中的应用
        1.1.3 起酥油的替代物
    1.2 油凝胶的概述
        1.2.1 油凝胶的构建方法
        1.2.2 凝胶剂类型
        1.2.3 油凝胶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
    1.3 山茶油的简介
    1.4 立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立题的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链长的茶多酚脂肪酸酯复合果胶稳定的山茶油油凝胶的制备、表征及在饼干中的应用特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不同链长茶多酚脂肪酸酯的合成及鉴定
        2.2.2 不同链长茶多酚脂肪酸酯复合果胶稳定的油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2.2.3 不同链长茶多酚脂肪酸酯复合果胶稳定的油凝胶在饼干中的应用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茶多酚脂肪酸酯的转化率
        2.3.2 茶多酚脂肪酸酯的成分
        2.3.3 茶多酚脂肪酸酯的接触角
        2.3.4 干燥样品的微观结构
        2.3.5 干燥样品的硬度
        2.3.6 油凝胶的油损失率
        2.3.7 油凝胶的流变学特性
        2.3.8 面团的质构
        2.3.9 面团的流变特性
        2.3.10 饼干的扩展比及质构特性
        2.3.11 贮藏期间饼干的感官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维C棕榈酸酯复合海藻酸钠稳定的山茶油油凝胶的制备、表征及在饼干中的应用特性
    3.1 实验材料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维C棕榈酸酯复合海藻酸钠稳定的油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3.2.2 维C棕榈酸酯复合海藻酸钠稳定的油凝胶在饼干中的应用
        3.2.3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乳液的微观结构
        3.3.2 油凝胶干燥样品的质构
        3.3.3 油凝胶的油损失率
        3.3.4 油凝胶的流变学
        3.3.5 面团的微观结构
        3.3.6 面团的质构
        3.3.7 面团的流变学特性
        3.3.8 饼干的扩展比及质构
        3.3.9 饼干贮藏期的感官评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及抗氧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
    2.1 注射用苏子油的制备
    2.2 氧化值测定方法
    2.3 温度对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2.4 光照对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2.5 氧气对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2.6 抗氧化剂对注射用苏子油自氧化过程抗氧化作用
    2.7 抗氧化剂对注射用苏子油光氧化过程抗氧化作用
    2.8 抗氧化具体措施对比试验
3 结果
    3.1 温度对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3.2 光照对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3.3 氧气对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3.4 抗氧化剂对注射用苏子油自氧化过程抗氧化作用
    3.5 抗氧化剂对注射用苏子油光氧化过程抗氧化作用
    3.6 抗氧化措施对比试验
4 讨论
5 结论

(4)化学与生物法制备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其食品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法制备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1.1 直接酯化法
    1.2 酯交换法
    1.3 酰卤法
2 生物法制备抗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2.1 酶的种类及固定化酶
    2.2 反应介质
    2.3 外加场辅助手段
3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在食品中的应用
    3.1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在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
    3.2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在乳制品中的抗氧化作用
    3.3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在高油脂及其他食品中的应用
    3.4 在保健食品的应用
4 结束与展望

(6)D-异抗坏血酸油酸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抗坏血酸简介
        1.2.1 抗坏血酸的结构、制备及性质
        1.2.2 抗坏血酸在食品中的应用
    1.3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研究进展
        1.3.1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1.3.2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合成研究
        1.3.3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D-异抗坏血酸油酸酯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油酸原料组成分析
        2.3.2 脂肪酶活力测定
        2.3.3 IAO的制备
        2.3.4 IAO的定性分析方法
        2.3.5 IAO的定量分析方法
        2.3.6 IAO的分离纯化
        2.3.7 IAO的结构表征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油酸原料组成分析
        2.4.2 IAO的定性分析方法
        2.4.3 IAO的定量分析方法
        2.4.4 IAO的分离纯化
        2.4.5 IAO的结构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异抗坏血酸油酸酯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IAO制备的单因素试验
        3.3.2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3.3.3 脂肪酶的重复利用
        3.3.4 数据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IAO制备的单因素试验
        3.4.2 响应面法优化IAO的制备工艺
        3.4.3 脂肪酶的重复利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异抗坏血酸油酸酯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熔点测定方法
        4.3.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4.3.3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4.3.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测定
        4.3.5 不同抗氧化剂在油脂体系中抗氧化效果比较
        4.3.6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样品熔点测定
        4.4.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4.4.3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4.4.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4.4.5 不同抗氧化剂在油脂体系中抗氧化效果比较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超声场中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酶法合成及其抗氧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制备方法
    1.2 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意义和创新点
第二章 L-抗坏血酸饱和脂肪酸酯的合成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4 L-抗坏血酸丁酸酯的结果讨论与产物鉴定
    2.5 L-抗坏血酸己酸酯的结果讨论与产物鉴定
    2.6 L-抗坏血酸辛酸酯的结果讨论与产物鉴定
第三章 L-抗坏血酸不饱和脂肪酸酯的合成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L-抗坏血酸山梨酸酯的结果讨论与产物鉴定
    3.5 L-抗坏血酸十一烯酸酯的结果讨论与产物鉴定
    3.6 L-抗坏血酸亚油酸酯的结果讨论与产物鉴定
第四章 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抗氧化性测定与比较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对油脂的抗氧化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3 实验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作者简介
致谢

(8)复方酮康唑软膏的制备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1 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
        2.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1.1 检测波长的确定
        2.1.2 色谱条件
        2.1.3 溶液的制备
        2.1.4 方法专属性考察
        2.1.5 线性关系考察
        2.1.6 重复性试验
        2.1.7 稳定性试验
        2.1.8 回收率试验
        2.2 基本理化性质研究
        2.2.1 酮康唑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
        2.2.2 莫匹罗星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
        2.2.3 糠酸莫米松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
        2.3 原料药稳定性考察
        2.3.1 高温试验
        2.3.2 高湿试验
        2.3.3 强光照射试验
    3 结果
        3.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3.1.1 检测波长的确定
        3.1.2 方法专属性考察
        3.1.3 线性关系考察
        3.1.4 重复性试验
        3.1.5 稳定性试验
        3.1.6 回收率试验
        3.2 基本理化性质研究
        3.2.1 酮康唑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
        3.2.2 莫匹罗星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
        3.2.3 糠酸莫米松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
        3.3 原料药稳定性考察
        3.3.1 高温试验
        3.3.2 高湿试验
        3.3.3 强光照射试验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复方酮康唑软膏的处方优化与制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动物
    2 方法
        2.1 评价指标的建立
        2.1.1 外观
        2.1.2 稳定性影响因素考察
        2.1.3 经皮渗透性研究
        2.2 软膏制备工艺流程
        2.3 基质的选择
        2.4 抗氧化剂种类及用量的选择
        2.5 市售制剂与自制软膏稳定性的比较
        2.6 促渗剂的筛选
        2.6.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6.2 体外经皮渗透性考察
    3 结果
        3.1 基质的选择
        3.2 抗氧剂种类及用量的选择
        3.3 市售制剂与自制软膏稳定性的比较
        3.4 促渗剂的筛选
        3.4.1 体外分析方法
        3.4.2 体外经皮渗透性考察
        3.5 最终处方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复方酮康唑软膏体外药效研究
    1 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试验菌株
    2 方法
        2.1 活化菌株
        2.2 制作培养基平板
        2.3 菌悬液制备
        2.4 制作含菌平板
        2.5 药敏纸片的制备
        2.6 培养条件
        2.7 结果观察
        2.8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抗真菌结果
        3.2 抗细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复方酮康唑软膏质量考察、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
    1 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实验动物
    2 方法
        2.1 复方酮康唑软膏的质量考察
        2.1.1 性状
        2.1.2 pH值
        2.1.3 鉴别
        2.1.4 含量测定
        2.2 复方酮康唑软膏初步稳定性考察
        2.2.1 离心实验
        2.2.2 高温实验
        2.2.3 高湿实验
        2.2.4 强光照实验
        2.2.5 加速实验
        2.2.6 长期实验
        2.3皮肤刺激性实验
        2.3.1 单次刺激性
        2.3.2 多次刺激性
        2.4皮肤变态反应实验
    3 结果
        3.1 复方酮康唑软膏的质量考察
        3.1.1 性状
        3.1.2 pH值
        3.1.3 鉴别
        3.1.4 含量测定
        3.2 复方酮康唑软膏初步稳定性考察
        3.2.1离心实验
        3.2.2高温实验
        3.2.3 高湿实验
        3.2.4 强光照实验
        3.2.5加速实验
        3.2.6长期实验
        3.3皮肤刺激性实验
        3.3.1 单次刺激性
        3.3.2 多次刺激性
        3.4皮肤变态反应实验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抗坏血酸及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简介
        1.2.1 抗坏血酸的结构及性质
        1.2.2 抗坏血酸的应用概况
        1.2.3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结构及性质
        1.2.4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应用研究概况
    1.3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
        1.3.1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化学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1.3.2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酶催化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1.4 酶催化合成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1.4.1 催化合成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动力学模型
        1.4.2 酶催化合成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动力学研究现状
    1.5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抗氧化性能研究进展
        1.5.1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抗氧化机理
        1.5.2 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抗氧化性能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6.1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7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2 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及产品表征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合成及定量分析方法
        2.2.2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分离及纯化方法
        2.2.3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表征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合成及定量分析结果
        2.3.2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分离及纯化结果
        2.3.3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表征结果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影响因素研究
    3.1 反应溶剂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3.1.1 实验方法
        3.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 反应温度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3.2.1 实验方法
        3.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脂肪酶用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3.3.1 实验方法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D-异抗坏血酸浓度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3.4.1 实验方法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底物摩尔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3.5.1 实验方法
        3.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6 4A分子筛用量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3.6.1 实验方法
        3.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7 摇床转速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3.7.1 实验方法
        3.7.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响应面优化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工艺条件
    4.1 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癸酸酯的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4.1.1 响应面优化设计
        4.1.2 响应面优化模型建立及方差分析
        4.1.3 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
        4.1.4 响应面优化结果及模型验证
    4.2 响应面优化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月桂酸酯工艺条件的研究
        4.2.1 响应面优化设计
        4.2.2 响应面优化模型建立及方差分析
        4.2.3 工艺条件对酶催化反应的交互影响作用分析
        4.2.4 响应面优化结果及模型验证
    4.3 响应面优化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工艺条件的研究
        4.3.1 响应面优化设计
        4.3.2 响应面优化模型建立及方差分析
        4.3.3 工艺条件对酶催化反应的交互影响作用分析
        4.3.4 响应面优化结果及模型验证
    4.4 响应面优化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硬脂酸酯工艺条件的研究
        4.4.1 响应面优化设计
        4.4.2 响应面优化模型建立及方差分析
        4.4.3 工艺条件对酶催化反应的交互影响作用分析
        4.4.4 响应面优化结果及模型验证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动力学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方法
        5.1.4 分析方法
    5.2 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反应动力学模型
    5.3 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癸酸酯的反应动力学
        5.3.1 动力学实验结果
        5.3.2 动力学模型参数求取
        5.3.3 动力学模型参数与温度的关系
        5.3.4 动力学模型比较
    5.4 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月桂酸酯的反应动力学
        5.4.1 动力学实验结果
        5.4.2 动力学模型参数求取
        5.4.3 动力学模型参数与温度的关系
        5.4.4 动力学模型比较
    5.5 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反应动力学
        5.5.1 动力学实验结果
        5.5.2 动力学模型参数求取
        5.5.3 动力学模型参数与温度的关系
        5.5.4 动力学模型比较
    5.6 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反应动力学
        5.6.1 动力学实验结果
        5.6.2 动力学模型参数求取
        5.6.3 动力学模型参数与温度的关系
        5.6.4 动力学模型比较
    5.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6.1.2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测定方法
        6.2.2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能力测定方法
        6.2.3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测定方法
        6.2.4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还原能力测试方法
        6.2.5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延缓油脂自动氧化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清除羟自由基的实验结果
        6.3.2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实验结果
        6.3.3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实验结果
        6.3.4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还原能力测试结果
        6.3.5 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延缓油脂自动氧化实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 结论及工作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工作展望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三种抗氧化剂在不同体系中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三种抗氧化物质
        1.1.1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1.1.2 槲皮素
        1.1.3 (+)-儿茶素
    1.2 抗氧化剂作用机制
        1.2.1 清除自由基
        1.2.2 淬灭活性氧
        1.2.3 清除氧
        1.2.4 螯合金属离子
        1.2.5 作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酶
    1.3 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与现状
        1.3.1 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
        1.3.2 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体系
        1.3.3 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的现状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非脂体系中抗氧化能力评价及相关性研究
    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2.1.1 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与方法
        2.2.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2.2.2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
        2.2.3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2.2.4 亚铁离子螯合能力
        2.2.5 铁离子还原能力
        2.2.6 总抗氧化能力
        2.2.7 抗氧化能力评价指标相关性研究
        2.2.8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2.3.2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
        2.3.3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2.3.4 亚铁离子螯合能力
        2.3.5 铁离子还原能力
        2.3.6 总抗氧化能力
        2.3.7 几种抗氧化能力评价指标的比较研究
        2.3.8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亚油酸油状体系中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3.1 材料、试剂及仪器
        3.1.1 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实验与方法
        3.2.1 配制受试物-Triton X-100溶液
        3.2.2 配制样品组、空白组与亚油酸组
        3.2.3 增重法
        3.2.4 Rancimat法
        3.2.5 共轭二烯/共轭三烯法
        3.2.6 TBA法
        3.2.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增重法
        3.3.2 Rancimat法
        3.3.3 共轭二烯法
        3.3.4 共轭三烯法
        3.3.5 TBA法
        3.3.6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亚油酸水包油乳状液体系中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4.1 材料、试剂及仪器
        4.1.1 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实验与方法
        4.2.1 亚油酸O/W乳状液的制备
        4.2.2 氧化条件
        4.2.3 共轭二烯/三烯法
        4.2.4 MDA测定法
        4.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共扼二烯法
        4.3.2 共轭三烯法
        4.3.3 MDA法
        4.3.4 不同氧化测定体系的比较
        4.3.5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新型营养性抗氧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抗氧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和两种食品添加剂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研究[D]. 赵美娟. 集美大学, 2021(01)
  • [2]基于茶多酚酯及维C棕榈酸酯的山茶油油凝胶体系的构建及在饼干中的应用[D]. 吴晓龄.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3]注射用苏子油氧化稳定性及抗氧剂的筛选[J]. 陆德,刘璐,魏鹏宇,尹湉,刘东春,唐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8(06)
  • [4]化学与生物法制备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其食品应用研究进展[J]. 张润润,石玉刚,黄欣莹,潘莹,曾鲁瑶,孙锦程,Rammile Ettelaie. 中国粮油学报, 2018(07)
  • [5]复合抗氧化剂在猪油中的抗氧化性能研究[J]. 朱丹丹,潘开林.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7(04)
  • [6]D-异抗坏血酸油酸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王灵利.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7]超声场中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酶法合成及其抗氧化性研究[D]. 江晨. 暨南大学, 2016(02)
  • [8]复方酮康唑软膏的制备与评价[D]. 吴博. 福建医科大学, 2016(04)
  • [9]酶催化合成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研究[D]. 刘振锋. 郑州大学, 2015(10)
  • [10]三种抗氧化剂在不同体系中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D]. 侯留鑫.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新型营养抗氧化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