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巨噬细胞对白色念珠菌的影响

小鼠巨噬细胞对白色念珠菌的影响

一、小鼠巨噬细胞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赵维佳,李红宾,陈宗翰[1](2022)在《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分离自皮肤、阴道分泌物、脓液、血液和体腔液体标本,通过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光滑假丝酵母菌株,以及1株标准菌株ATCC2001(购自国家菌种保藏中心),并经生物学鉴定,应用不同浓度的米卡芬净作用于光滑假丝酵母菌,分为对照组、造模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测定不同时间SOD活性、MDA含量及NO含量,测定NF-Κb p65、BKca、NLRP3和Atg5蛋白表达水平,IL-6、IL-10、IL-1β、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造模组巨噬细胞刺激SOD活性显着降低,与造模组比较,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巨噬细胞刺激SOD活性水平显着增加,在5h达到最大值,其中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造模组巨噬细胞分泌MDA及NO显着增加,与造模组比较,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细胞MDA及NO水平显着提高,其中分泌含量排序为:中浓度组>高浓度组>低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造模组巨噬细胞蛋白表达显着增加,与造模组比较,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巨噬细胞NF-Κb p65、BKca、NLRP3和Atg5蛋白表达显着提高,其中蛋白表达水平排序为: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造模组巨噬细胞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着增加;与造模组比较,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巨噬细胞IL-6、IL-10、IL-1β、TNF-α的水平显着提高,其中炎症因子的分泌排序为: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卡芬净有效刺激巨噬细胞的应激反应,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抑制光滑假丝酵母菌的活性,起到较佳的抑菌效果。

牟一凡,史文华,沈影,韩凤娟[2](2021)在《阴道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免疫逃避策略及治疗思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是引起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成熟生物膜影响阴道局部免疫作用的发挥,发生免疫逃避,无法清除假丝酵母菌,还可增强对抗真菌药物的抵抗性,使得临床治疗困难。目前,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研究少且分散。本文将从生物膜形成过程、免疫逃避策略以及治疗进展等多方面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进行系统全面的综述,为临床治疗VVC的发生及反复发作提供理论依据及治疗新思路。

侯梦瑶[3](2021)在《VVC不同毒力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对阴道上皮NLRP3炎性小体表达相关免疫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索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是否一致,并鉴定细胞类型是否为所需细胞。2、观察与白假丝酵母菌共培养后阴道上皮细胞损伤情况。3、研究不同Sap酶活性的白假丝酵母菌对阴道上皮细胞表达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4、比较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表达NLRP3炎性小体及其诱导分泌的细胞因子趋势是否一致。[方法]1、获取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组织后,进行体外细胞培养,使用DispaseⅡ酶及胰酶分步消化法分离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用角化细胞无血清培养基(K-SFM)培养,当细胞汇合度达80%~90%时进行下一步的传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细胞角蛋白(广谱)抗体试剂对细胞进行鉴定。2、收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后四区划线法纯化菌株,安图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平板鉴定为白假丝酵母菌,并用牛奶培养基平板检测Sap酶活性。从中选取Sap酶活性最强和最弱的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各4株分别与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共培养,空白对照组只加K-SFM培养液,于6h、12h、24h、48h收集细胞上清液并用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3、用免疫荧光技术法检测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中NLRP3炎性小体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阴道上皮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IL-18的水平;经HE染色后观察阴道上皮细胞加菌前后形态变化情况。4、用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均数比较采用的是配对样本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的是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的SNK-q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绘制统计柱状图。[结果]1、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传到孔里后48h,可看到部分细胞触角向外延伸,开始贴壁生长,大部分细胞还成光亮的圆形漂浮在细胞培养液中;至6~7天时贴壁细胞数可达70%~80%,阴道上皮细胞呈铺路石样生长,形态为多角形,轮廓清晰,折光线好。细胞角蛋白(广谱)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细胞质均匀的染上了棕色,结果判定为阳性。2、HE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的阴道上皮细胞边界清晰,饱满,折光性好;而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与白假丝酵母菌共培养48h后可看到大部分细胞边界模糊,部分已裂解,活力较差。3、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与不同Sap酶活性的白假丝酵母菌共培养后,阴道上皮细胞表达的NLRP3炎性小体水平在早期即达高峰,其后随着时间推移,与白假丝酵母菌共培养的阴道上皮细胞逐渐裂解,到48h时可看到细胞破裂死亡,荧光随之减弱,Sap酶活性强组NLRP3炎性小体水平下降趋势更明显,而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形态从始至终都是完整的,荧光量保持相对稳定。此外,人阴道上皮细胞与白假丝酵母菌共培养6h、12h、48h,空白对照组表达的NLRP3炎性小体水平与Sap酶活性弱组和Sap酶活性强组的表达相比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Sap酶活性强组在12h时与Sap酶活性弱组的NLRP3炎性小体水平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与白假丝酵母菌共培养6h、12h、24h、48h,Sap酶活性弱组和Sap酶活性强组与空白对照组的NLRP3炎性小体水平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酶活性强组在6h、12h、48h时与Sap酶活性弱组的NLRP3炎性小体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表达IL-1β和IL-18水平均呈现6h达峰值后逐渐下降趋势,至48h时随着细胞膜的破裂,细胞内的IL-1β和IL-18全部被释放出来,又出现了小幅度的回升。在共培养早期,空白对照组的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表达的IL-1β水平与Sap酶活性弱组和Sap酶活性强组表达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酶活性强组IL-1β水平在6h、12h、48h与Sap酶活性弱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阴道上皮细胞与白假丝酵母菌共培养后Sap酶活性弱组IL-18水平仅在48h检出与空白对照组存在表达差异,在6h、12h、48h,空白对照组与Sap酶活性强组的IL-18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鼠Sap酶活性弱组和Sap酶活性强组在6h、12h、48h时,IL-18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Sap酶活性强组与Sap酶活性弱组IL-18水平在6h、12h、24h检出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人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均可采用酶分步消化法进行原代培养,该方法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来获取较高纯度和较好活性的阴道上皮细胞,为研究不同Sap酶活性的白假丝酵母菌对阴道上皮细胞表达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阴道上皮细胞与白假丝酵母菌共培养后,白假丝酵母菌由酵母相变为菌丝相,对阴道上皮细胞产生了损伤作用。3、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可以刺激阴道上皮细胞表达更多的NLRP3炎性小体、IL-β和IL-18,Sap酶活性强的白假丝酵母菌作用更强。4、小鼠和人阴道上皮细胞与不同Sap酶活性的白假丝酵母菌共培养后的炎症反应变化趋势一致,因此在不便进行人体体内实验时,小鼠可作为较好的模式动物。

许莉,陈娜[4](2020)在《孕激素对白假丝酵母菌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LRP3炎性体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孕激素对白假丝酵母菌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LRP3炎性体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将其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白假丝酵母菌组、白假丝酵母菌+10-9mol/L孕酮组、白假丝酵母菌+10-8mol/L孕酮组、白假丝酵母菌+10-7mol/L孕酮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NLRP3基因表达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LRP3、Caspase-1 p20和NF-κB p65的表达变化,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含量。结果白假丝酵母菌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引起细胞内NLRP3和Caspase-1 p20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F-κB活性增强,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β和IL-18含量明显升高,白假丝酵母菌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加入孕酮预处理后,随着孕酮作用浓度的增高,细胞内NLRP3、Caspase-1 p20蛋白表达水平和NF-κB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和IL-18含量亦明显降低,和白假丝酵母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孕酮可抑制白假丝酵母菌刺激引起的巨噬细胞内NLRP3表达及Caspase-1活化和IL-1β、IL-18的分泌,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活性实现的。

陈秋珍[5](2020)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真实世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报告应用克霉唑阴道片强化治疗联合巩固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RVVC)的效果和RVVC患者的假丝酵母菌种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267例RVVC患者的假丝酵母菌种类和应用克霉唑强化治疗联合巩固治疗的效果,在体外行药敏试验。结果患者的年龄范围32.75±6.68(2146岁),均无HIV感染。全部患者治疗前培养出假丝酵母菌,包括:白假丝酵母菌236株,占88.4%,光滑假丝酵母菌22株,占8.2%,其他非光滑假丝酵母菌非白假丝酵母菌9株,占3.4%。患者强化治疗治愈219例,治愈率82.0%(219/267例)。巩固治疗治愈159例,治愈率72.6%(159/219例),完成巩固治疗6月内复发41例,巩固治疗后复发率25.8%(41/159例)。白假丝酵母菌所致RVVC患者强化治疗治愈率、巩固治疗治愈率和完成巩固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率依次为85.2%(201/236例)、74.6%(150/201例)、24.7%(37/150例)。光滑假丝酵母菌所致RVVC患者强化治疗治愈率、巩固治疗治愈率和完成巩固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率依次为50.0%(11/22例)、36.4(4/11例)、25.0%(1/4例)。其他非光滑假丝酵母菌非白假丝酵母菌所致RVVC患者强化治疗治愈率、巩固治疗治愈率和完成巩固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率依次为77.8%(7/9例)、71.4%(5/7例)、60.0%(3/5例)。没有患者治疗过程出现药物严重不良反应,RVVC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白假丝酵母菌敏感菌为212例,6例耐药,光滑假丝酵母菌11例敏感,3例耐药,白假丝酵母菌及非光滑假丝酵母菌,敏感11例,耐药3例。结论克霉唑阴道用药治疗RVVC安全有效,且克霉唑对假丝酵母菌病敏感。

姜航航[6](2019)在《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其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人类皮肤是由多种多样的真菌种属广泛定植的。一些假丝酵母菌种属,特别是白假丝酵母菌不仅作为共生菌定植于皮肤,还能通过在定植组织中不断增殖诱发感染。然而皮肤屏障的抵抗机制是最为有效的,包括常驻的非免疫细胞及免疫细胞,还有被招募至感染部位的免疫细胞都参与到抵御微生物的活动中。因此,皮肤是抵御真菌感染的有效屏障。目前大部分研究聚焦于假丝酵母菌与宿主上皮细胞的共生与致病性研究,主要围绕口腔、胃肠道及阴道上皮细胞,但是对于假丝酵母菌与皮肤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甚少。近几十年内,细菌与真菌群落对人类皮肤的定植被广泛研究,但是关于宿主与真菌间的互作关系了解不足。目前,不同的真菌包括马拉瑟菌、隐球菌、红色酵母菌及假丝酵母菌种属被认为是人类皮肤的共生菌。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的患者中,真菌多样性,尤其是假丝酵母菌的富集在皮肤中明显升高。虽然部分真菌是皮肤微生物组的共生菌,一些种属还是具有致病性的。据统计20-25%的世界人口中受到真菌感染的影响。皮肤真菌感染的病原体可以分为两类:皮肤癣菌及酵母菌,而假丝酵母菌属于后者。在二百种已知的假丝酵母菌种属中,只有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健康皮肤上常常被发现,可变为致病菌。白假丝酵母菌是最常见的引起症状性皮肤感染的病原体。主要症状包括皮肤增厚、过度角化及红斑。假丝酵母菌侵袭皮肤很快就被固有免疫受体识别,例如模式识别受体(PRRs),可开启有效的免疫应答。不同的真菌结构例如细胞壁组分β-葡聚糖,甘露聚糖及磷脂甘露聚糖可以被不同种类的模式识别受体感知,其中包括Toll样受体及C型凝集素。它们对宿主抵御假丝酵母菌种属是组织特异性并取决于真菌形态。β-葡聚糖可通过激活CD4+及CD8+T细胞清除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定植。Dectin-1是C型凝集素的一种,在不同细胞中表达,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它识别真菌胞壁成分β-葡聚糖,并参与Th17诱导的Syk-及Card9-依赖模式下表皮抗真菌防御。Langerin是表皮朗格汉斯细胞特异性表达的,也具有识别白假丝酵母菌的功能。白假丝酵母菌与皮肤的相互作用。在共生状态下,非侵袭状态下,白假丝酵母菌在组织表面处于酵母相。酵母相细胞可以通过Dectin-1受体识别,Dectin-1是朗格汉斯细胞在表皮中表达的。白假丝酵母菌的菌丝导管抗体与β-葡聚糖相结合,可作为侵袭性白假丝酵母菌病的诊断新标准。β-葡聚糖正常是在白假丝酵母菌的内壁,白假丝酵母菌是通过Cek1通路使β-葡聚糖外翻,实现刺激固有免疫的作用。朗格汉斯细胞的激活导致了白介素6依赖的Th17的应答,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抗菌肽以抵御浅表真菌感染。共生的皮肤细菌也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机制参与阻挡白假丝酵母菌的侵袭。侵入表皮的白假丝酵母菌也可被感受态神经元勘测到,促进皮肤树突状细胞分泌白介素23,后续刺激皮肤常驻γδT细胞分泌白介素17和增殖。侵透表皮后,白假丝酵母菌被真皮中树突状细胞识别,诱导白介素12依赖的Th1应答,真皮成纤维细胞通过激活TLR2,白介素1β进行直接的抗菌抵抗。巨噬细胞作为皮肤抵抗外界微生物的前哨细胞,其Toll样受体可识别白假丝酵母菌的胞壁多糖,包括TLR2可识别磷脂甘露聚糖,TLR4可识别O连接甘露聚糖。TLR的活化触发了细胞内信号通路,包括MAPK、NF-κB等信号通路,导致TNFα、白介素6和/或干扰素1型的转录和分泌。也可通过Dectin-1识别细胞壁β-葡聚糖,激活Syk、PI3K等信号通路,实现吞噬作用及过氧化物的产生。巨噬细胞一般呈三种状态,M0、M1和M2,在无外界刺激下保持M0状态的巨噬细胞,可在炎性因子的诱导下向M1或者M2活化,向M1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促炎因子、激活机体清除病原菌、吞噬病原菌的能力,而诱导为M2的巨噬细胞呈现抑炎因子的释放,促进血管生成,修复机体因炎症造成的损伤。对复杂生物性状遗传基础的研究是众多学者的重要研究内容。生物性状多样性的主要遗传基础是基因表达多样性,并且受多层级复杂而精细的遗传调控。基因表达调控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在基因组水平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拷贝数变异(CNV)、杂合性丢失(LOH)和基因组重排(易位)等;在表观基因组水平存在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修饰、转录因子结合以及microRNA。转录组学是研究单个细胞或者细胞群的所有RNA分子。转录组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是指在特定的或者一定的生理环境下,一定含量的细胞群体在特定的时间及空间条件下,所有的参与转录过程的整体,包括了信使核糖核酸、核糖体核糖核酸、转运核糖核酸及非编码核糖核酸;当然,在更具体的意义上代表的是所有mRNA的集合。对于细胞来说,其功能及状态的最直接的执行者是蛋白质,而基因与蛋白质之间的主要衔接者是转录组,它成为了基因组的所有遗传信息及细胞功能表型间的主要枢纽。应用方法一般为micro array及第二代高通量测序。目前转录组测学已经应用于许多疾病的检测,转录组已应用于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疾病预防、疾病易感基因的识别、风险人群生活方式、环境因子的干预等方面。转录组学研究可进一步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制,揭示基因突变规律,发现致病基因调控关键靶点,以及寻找新的干预靶点。干细胞和肿瘤细胞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皮肤病中具有遗传特性的特异性皮炎也是转录组学的研究重点。对巨噬细胞转录水平的研究是识别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的免疫功能的基础,通过转录组研究可以清晰地定位受调控的基因位点及所在通路。蛋白质组学是一门发展与基因组学及转录组学之后的热门领域,可以对细胞群体、组织样本、分泌物样本等等进行蛋白表达的测定,主要研究的是在蛋白表达层面上,查看差异表达的蛋白,查看参与转录后修饰的蛋白,剖析蛋白与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新技术。实现方法一般包括2-DE双向凝胶电泳蛋白质组学及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鉴于iTRAQ方法的准确高效性,本实验实现了白假丝酵母菌对巨噬细胞蛋白水平上的影响的全面分析。转录组与蛋白组的整合分析是实现两者在数据上的互补,细胞群体中的蛋白质的表达常常需要系列的生物学过程参与,从基因的转录开始,到核糖核酸的加工、剪切,到最后的氨基酸的链接、折叠、翻转,再到将其转移到细胞外参与机体功能。层层环节下来,蛋白质的浓度的改变就说明了这一系列过程中,每一步的调控需要精密的配合。一般的研究中,研究者常用核糖核酸的变化趋势作为鉴别蛋白改变的预估,但是这往往因为层层调控的变数导致二者表达趋势产生差异。因此,在转录层面与蛋白质层面上的衔接是目前大部分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通过分子生物学的基因表达的中心法则,为了将二者整合,推出了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的联合分析,能够实现在两个水平上差异或者共表达的位点的识别,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线索。PI3K-AKT通路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葡萄糖转运中起重要作用。作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s)蛋白家族可激活外源生长因子及细胞膜酪氨酸激酶的效应。AKT的活化及激活需要通过磷酸化这一步骤,通过酶活性的改变、激酶活性的变化及转录因子的调控,进一步对细胞功能产生作用。AKT通过将GSK3β磷酸化从而抑制其活性,进而加速葡萄糖的代谢并调节细胞的周期。正因为AKT信号通路的这些特性,发现其与肿瘤的发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PI3K一般有两种途径激活,第一种是生长因子受体磷酸化细胞膜上酪氨酸基团而激活;第二种是RAS与P110的衔接而活化。AKT Ser308被磷酸化可以激活或抑制下游的Bad、Caspase9、NF-κB等来调控分化、凋亡等等。对此通路的探索可以为白假丝酵母菌的胞壁多糖作用有所认识。另外,在巨噬细胞活化后,产生大量的ROS,用于清除病原菌的定植。霍乱弧菌作为一种高致病性的病原菌,常常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居民产生巨大危害,包括肠道的侵袭和定植,导致水样便的产生,是一种具有极高致死率的毒力极强的病原菌。霍乱弧菌具有高抗过氧化能力,在人体中可抵抗巨噬细胞的过氧化作用。然而,霍乱弧菌的毒力元件的作用与抗过氧化能力密切相关,二价铁离子、二价锰离子甚至二价锌离子都是抗过氧化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与SOD结合实现病原菌的生存与定植。鉴于以上研究结果,本实验拟提出如下问题:白假丝酵母菌的胞壁多糖如何获得?获得的胞壁多糖如何鉴别其结构?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的作用如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验首先利用采用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纯化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用高效凝胶过滤法鉴定定多糖组分及结构;其次进一步通过转录组、蛋白质组、转录组蛋白质组整合分析,归纳总结发现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作用。最后根据高通量数据的引导,对PI3K-AKT及MAPK-ERK通路等进行探讨,发现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可促进巨噬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并向M1方向分化,为浅表真菌感染的防御抵抗方面提供了新的小分子药物基础。另外,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的ROS是清除霍乱弧菌的主要方式,而toxR作为霍乱弧菌的毒力元件,其通过锰离子的内外转运,实现了霍乱弧菌的抗过氧化能力。研究方法:1、实验对象白假丝酵母菌菌株购于ATCC公司(ATCC11006),菌株活化后于沙氏培养基中,培养每48小时传代一次,后接种于含有YEPD培养基,30℃,200rpm孵箱内培养,大量培养后离心获得菌体沉淀,供后续多糖的分离及纯化。小鼠巨噬细胞系Ana-1购于北纳生物公司(BNCC338182),37℃,5%CO2,RR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供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作用及后续实验。2、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的提取、纯化及鉴定获得的菌体沉淀通过正交法优化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的提取方法,并逐步采用超滤法、DEA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过滤柱层析对水提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粗多糖进行分级纯化,以得到均一多糖,通过NMR分析研究其多糖结构。3、组学方法筛选差异基因及差异蛋白小鼠巨噬细胞系在培养传代后,加入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后,共孵育后提取RNA,在测序平台Illumina NextSeq上得到整个转录本数据,并于数据库中小鼠巨噬细胞序列比对,得到差异基因,整合差异基因的富集及通路分析。4、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巨噬细胞培养及多糖刺激后,用蛋白酶裂解蛋白样本,之后对所有的蛋白样本通过烷基化、酶解得到分子量小的肽段。用iTRAQ试剂多重标签标记肽段,将所得样本中的所有肽段充分混合后,在离子交换柱层层分离,最后用质谱鉴定得到差异蛋白。最后通过Uniprot和Cytospace软件进行生信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5、转录组与蛋白质组学数据的整合分析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基因表达的中心法则,蛋白质组与转录组关联分析在核糖核酸和蛋白水平分别进行组学测序,然后,将两组组学数据进行联合分析。转录组与蛋白质组是检测一定状态下特定的生物个体、组织、细胞或细胞器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关联分析时,先将巨噬细胞的转录组学数据和蛋白组学数据进行整理,查找在转录水平上联合上的位点,再将蛋白组学上联合上的位点进行比对,找到共差异表达的、单一差异表达的位点,供进一步分析。6、对PI3K-AKT-mTOR及MAPK-ERK信号通路关键位点筛查小鼠巨噬细胞与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共孵育后,利用realtime PCR检测巨噬细胞分化方向,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关键蛋白,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检测细胞分泌的一氧化氮及活性氧含量,加入相关通路抑制剂后,观察相关蛋白的表达及改变。同时采用ELISA、PCR、蛋白印迹及流式细胞术探索巨噬细胞活化方向与鉴定到的信号通路之间的联系。7、霍乱弧菌的毒力调控元ToxR通过锰离子转运体调控活性氧抗性野生株及数个变异株霍乱弧菌在过氧化氢的作用下,检测存活率,引入转座子插入到toxR变异株中,在阿拉伯糖诱导下检测ROS抗性变化,利用Arbitrary PCR对插片段扩增并DNA测序比对基因组,确定插入位点。Mugent方法敲除定点基因片段,并重组质粒回补到敲除株中,检测不同条件下生长曲线、H2O2杀伤力。将待测基因启动子结合到发光报告质粒上,将质粒转入菌株中,测试不同条件下基因的表达量。利用ICP-MS测试细胞内锰离子含量,与ROS抗性相关;利用ROS探针检测细胞内ROS量。8、统计学分析使用GraphPad Prim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比较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Student’s-t检验或Mann Whitney U检验。大于两组的数据时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的成分从白色念珠菌中得到三个水溶性多糖CABI-A,CABI-B1,CABI-B2和一个碱溶水不溶的组分CABII-A。用糖组成分析和NMR法对上述组分进行初步结构鉴定。结果表明:CAB’I-A为一?-(1?6)(1?2)-甘露聚糖,含有少量?-葡聚糖;CAB’I-B1为?-(1?6)(1?2)-甘露聚糖取代的糖蛋白;CAB’I-B2为?-(1?6)(1?2)-甘露聚糖取代的糖蛋白,其中的蛋白含量较高;CABII-A为水不溶性的?-(1?3)-葡聚糖。2、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1?6)(1?2)-甘露聚糖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转录组学差异基因的筛选小鼠巨噬细胞加入?-(1?6)(1?2)-甘露聚糖蛋白后,得到实验室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表达的基因66个,对差异基因进行通路分析,发现在结核感染、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等通路里有富集。发现差异基因对进一步探索白假丝酵母菌菌胞壁多糖对巨噬细胞的影响起到了指导作用,可作为筛选关键通路、关键基因进行研究的基础。3、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1?6)(1?2)-甘露聚糖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蛋白组学差异蛋白的筛选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对巨噬细胞在蛋白水平上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筛选出的有差异表达的蛋白有63个,其中表达上调的蛋白有51个,表达下降的蛋白有12个。差异蛋白在65条通路中富集,其中包括与免疫相关的mTor、PI3K-AKT、NF-kB等通路。4、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1?6)(1?2)-甘露聚糖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转录组及蛋白组学数据的整合分析蛋白组与转录组数据的整合分析,补充了各自数据组成中的空缺,实现了数据挖掘的作用。此研究发现,TNFa-IP 2是两组数据中共上调的位点,它是TNF或其他细胞因子刺激后的产物,是炎症反应的介质。蛋白质组学与转录组学的关联分析中,鉴定到的都具有表达差异的蛋白及基因数量上的减少,可能与转录后修饰等相关,这为进一步探索表观遗传方面提供了思路,也说明在复杂的生物过程中,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数据上的一致性与差异性都说明了转录调控及翻译调控中有其它因素的作用。5、对PI3K-AKT-mTOR及MAPK-ERK信号通路关键位点筛查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后,通过realtime PCR扩增M1、M2标记基因,发现细胞向M1方向分化,通过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产生大量一氧化氮及活性氧以杀灭病原菌,并专职提呈抗原,参与正向免疫应答,发挥免疫监视的功能。通过对高通量数据筛选出的通路中关键节点进行WB验证,证明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通过AKT通路及ERK通路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实现免疫增强效应。进一步探索AKT信号通路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6、霍乱弧菌的毒力调控元ToxR通过锰离子转运体调控活性氧抗性霍乱弧菌通过OmpU外膜蛋白、毒力调控元ToxR抵御外界过氧化物侵袭,敲除toxR及ompU可实现细菌抵御过氧化氢能力下降。建立细菌文库筛选表型差异单菌落测序后发现mneA作为细胞膜上锰离子转运体,敲除mneA使锰离子外排能力减弱,锰离子内积增多,增强细菌抗过氧化能力,而过量锰离子影响细胞生存。OmpU促进锰离子内运,mneA促进锰离子外排,toxR通过调控ompU,使锰离子作为抗过氧化剂使细菌抵御外界刺激。结论:1、首次通过碱提取,中和,乙醇沉淀,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获得纯化的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并确定了其组分及化学结构。2、通过转录组学及蛋白组学,筛选出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作用于巨噬细胞的与免疫调节相关的基因、蛋白及信号通路,例如PI3K-AKT及MAPK-ERK信号通路。3、转录组与蛋白组的整合分析发现共上调的位点为TNFa-IP 2,与细胞的炎症反应相关。4、发现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通过AKT信号通路促进小鼠巨噬细胞向M1方向分化,产生大量一氧化氮及活性氧,消灭病原菌,并通过AKT通路及ERK通路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实现免疫增强效应。5、霍乱弧菌毒力元件ToxR通过调控OmpU的表达,使锰离子内运增加;mneA使锰离子外运增加,解释了细菌抵御过氧化侵袭的机制,及毒力元件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刘建成[7](2018)在《棉粕寡肽发酵制备及其生物活性和营养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棉粕寡肽的生产工艺、抗氧化活性、免疫活性以及在黄羽肉鸡饲喂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从已报导的可用于棉籽粕固态发酵的芽孢菌属、酵母菌属、乳酸菌属和曲霉菌属中收集菌株,通过酪蛋白平板产蛋白酶初筛、单菌及复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复筛,从中筛选出适用于固态发酵棉粕制备棉粕寡肽的菌种。(2)以提高棉粕寡肽产量为目标,利用单次单因素试验、正交优化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复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制备棉粕寡肽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3)测定棉粕寡肽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对高脂日粮引起的氧化应激模型小鼠肝脏和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血脂代谢产物的影响,评价棉粕寡肽的抗氧化活性。(4)测定棉粕寡肽在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分泌细胞因子IL-1β、IL-6、IL-12、TNF-α、产生NO和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分泌细胞因子IL-2的影响以及在体内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评价棉粕寡肽的免疫活性。(5)将60只BALB/c雄性小鼠按体重相近原则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空白对照组(CK):饲喂小鼠基础日粮;棉粕寡肽(CP)试验组低(Ⅰ)、中(Ⅱ)、高(Ⅲ)组:在小鼠基础日粮中用5%、10%、15%的棉粕寡肽替代等量的棉粕连续饲喂30天,研究棉粕寡肽对小鼠生长性能和小肠小肽载体PepT1表达量的影响。(6)选用21日龄健康黄羽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Ⅱ、Ⅲ组分别用3%、6%和9%的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寡肽含量分别为0.95%、1.90%、2.85%)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棉粕进行饲喂。研究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生长中期(2142日龄)和后期(4364日龄)生产性能、饲料表观代谢率、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对小肠小肽载体PepT1表达量的影响,确定棉粕寡肽在黄羽肉鸡生产应用中的效果。结果:(1)从报导的可用于棉籽粕固态发酵的16株菌中筛选出了两株可高效降解棉籽粕大分子蛋白质生成棉籽粕寡肽的菌株,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1和酿酒酵母,其复合固态发酵棉籽粕可将其粗蛋白质的55%降解生成23.72%的棉粕寡肽。(2)确定了复合菌最佳固态发酵培养基为:棉籽粕90%、麸皮10%、糖蜜7%、磷酸氢二钾0.1%,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0.8、装料量为30 g/500 mL三角瓶、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72 h。在以上最佳条件下,棉籽粕经过复合菌固态发酵后,产物棉粕寡肽含量为32.13%,比优化前提高了35.5%。(3)棉粕寡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在浓度为0.58 mg/mL范围内,随着棉粕寡肽浓度的增加,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和总抗氧化能力都逐渐增强。当浓度为8 mg/mL时,其对DPPH清除率为31.55%、抑制·OH能力为48.97 U/mL、抗O2-·能力为84.49 U/L、T-AOC为7.45 U/μL。对高脂日粮引起的氧化应激模型小鼠,灌胃不同浓度的棉粕寡肽均能提高小鼠末期体重,但差异不显着(P>0.05)。而高浓度的棉粕寡肽可显着提高小鼠平均日增重(P<0.05)。灌胃低浓度的棉粕寡肽对小鼠肝脏中T-SOD、GSH-Px及血清中MDA、HDL-C、LDL-C的影响不显着(P>0.05),但可显着提高肝脏及血清中T-AOC、CAT活性(P<0.05),降低肝脏中MDA(P<0.05)的含量,极显着降低血脂TC、TG(P<0.01)的含量。灌胃中、高浓度的棉粕寡肽对提高小鼠肝脏及血清中T-AOC、T-SOD、CAT、GSH-Px及降低血脂TC、TG、LDL-C的作用都显着(P<0.05),并可极显着降低肝脏及血清中MDA(P<0.01)的含量。(4)棉粕寡肽具有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并能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β、IL-6、IL-12、TNF-α及NO和淋巴细胞分泌IL-2的作用。棉粕寡肽还可以提高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胸腺、脾脏指数,使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恢复到正常水平,并能增加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TNF-α和免疫球蛋白IgG、IgM的含量。(5)在小鼠日粮中添加棉粕寡肽,可以提高小鼠的生长性能,促进小鼠小肠小肽载体PepT1的表达。(6)在黄羽肉鸡2142日龄日粮中添加6%或9%的富含棉粕寡肽的发酵棉粕,可以显着提高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粗蛋白表观代谢率、血清TP、ALB和甲状腺激素T4含量以及小肠小肽载体PepT1表达量(P<0.05)。可显着降低料肉比、血清中T-CHO、BUN、TG和MDA的含量(P<0.05)。添加9%的富含棉粕寡肽的发酵棉粕,可显着提高鸡全净膛率、脾脏指数和血清中Ca、GH、IL-2含量以及T-AOC活性(P<0.05)。在黄羽肉鸡4364日龄日粮中添加3%的富含棉粕寡肽的发酵棉粕,可显着提高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血清中IgG含量和小肽载体PepT1表达量(P<0.05)。添加6%的富含棉粕寡肽的发酵棉粕,可显着提高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粗蛋白表观代谢率、血清中TP、ALB、T-SOD、GSH-Px、IL-6、IgM的含量以及小肠小肽载体PepT1表达量(P<0.05),并极显着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P<0.01)。添加9%的富含棉粕寡肽的发酵棉粕,可显着提高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粗蛋白表观代谢率、胸肌率、脾脏指数、血清中ALB、GH、IL-6、T-SOD以及血清和肝脏中的GSH-Px和T-AOC活性(P<0.05),并可极显着提高血清中IgM和IgG的含量以及小肠小肽载体PepT1表达量(P<0.01)。添加6%或9%的富含棉粕寡肽的发酵棉粕,可显着降低料肉比、血清中T-CHO、BUN和MDA含量(P<0.05)。结论:棉籽粕经枯草芽孢杆菌-1和酿酒酵母混合固态发酵后,可产生32.13%的棉粕寡肽。此棉粕寡肽具有抗氧化活性和免疫活性,可以提高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促进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氧化功能。

姚福强,祁文瑾[8](2018)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阴道局部免疫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感染后,阴道上皮局部介导的先天免疫在抗假丝酵母菌病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局部Th1与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形成局部免疫网络相互调控、彼此抑制,调节免疫应答引起阴道上皮局部免疫改变,决定了机体对致病菌的易感性。本文就VVC与Th1/Th2介导的阴道局部免疫相关研究进行阐述。

强明月[9](2018)在《抗真菌药物对巨噬细胞吞噬光滑假丝酵母菌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抗真菌药物对巨噬细胞吞噬光滑假丝酵母菌状态下,光滑假丝酵母菌SOD酶活性和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变化。[方法]1.收集来自不同疾病的光滑假丝酵母菌菌株并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加上一株标准株作为研究菌株。2.用RAW264.1巨噬细胞与实验菌株分共同培养。3.用SOD活性测定试剂盒测定光滑假丝酵母菌被巨噬细胞吞噬不同时间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观察不同时间点SOD值的变化。4.用ELISA试剂盒测定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5.用改良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M27-A方案进行菌株的药敏实验。6.用低于每株菌MIC 一个浓度的的抗真菌药物预处理巨噬细胞,再与相应实验菌株共同培养后测定光滑假丝酵母菌SOD酶活性及巨噬细胞IL-6、IL-8、TNF-α。7.使用SPSS软件分析抗真菌药物处理和不处理巨噬细胞状态下巨噬细胞吞噬光滑假丝酵母菌后菌株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1.光滑假丝酵母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其SOD活性值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高,后下降。2.与未使用抗真菌药物相比,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能促使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中的SOD活性的升高(统计学分析结果分别为F=6.026,p<0.05;F=5.768,p<0.05);与未用药物处理相比,米卡芬净则抑制菌株SOD活性(F=9.216,p<0.05)。3.巨噬细胞吞噬光滑假丝酵母菌后IL-6、IL-8、TNF-α的分泌均较未吞噬光滑假丝酵母菌时明显升高。4.未吞噬菌株时米卡芬净组与未用药组巨噬细胞TNF-α分泌有统计学差异(t=6.541,P<0.05)。5.吞噬菌株后米卡芬净组巨噬细胞TNF-α分泌水平下降,其余细胞因子无统计学差异,伊曲康唑组和两性霉素B组三种细胞因子分泌与未用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光滑假丝酵母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实验菌株SOD酶活性随时间增加升高,6h时达到高峰,以后缓慢下降。2.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预处理巨噬细胞可促进光滑假丝酵母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菌株SOD活性的升高,而米卡芬净药物对菌株SOD酶活性则有抑制作用。3.巨噬细胞吞噬光滑假丝酵母菌后分泌IL-6、IL-8、TNF-α随时间升高。4.米卡芬净具有下调未吞噬光滑假丝酵母菌状态下巨噬细胞TNF-α分泌水平,对IL-6和IL-8的分泌无影响;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三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均无影响。5.米卡芬净降低吞噬光滑假丝酵母菌后巨噬细胞分泌IL-6、IL-8、TNF-α值,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则对吞噬光滑假丝酵母菌后巨噬细胞分泌IL-6、IL-8、TNF-α无影响。

杨利林[10](2018)在《基于Dectin-1信号通路探讨白头翁汤对VVC的药效作用及分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临床中常见的阴道炎之一,约有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VVC。临床表现主要为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呈豆腐渣样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VVC的致病菌是假丝酵母菌(真菌),β-葡聚糖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既往研究已证实Dectin-1是识别β-葡聚糖主要的模式识别受体,Dectin-1通过识别β-葡聚糖介导抗真菌反应。VVC在中医中属“带下病”、“阴痒”范畴,其主要病机为湿热下注。白头翁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有清热燥湿之功效,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临床中以白头翁汤为主方加减治疗VVC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目的:研究Dectin-1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因子在VVC患者与正常人的阴道灌洗液中表达的差异;探讨白头翁汤体外抗白假丝酵母菌活性的作用;构建VVC小鼠模型,基于Dectin-1信号通路探讨白头翁汤对VVC的药效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收集50例VVC患者和30例体检正常妇女的阴道灌洗液及基本资料。ELISA检测Dectin-1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因子IL-2、IL-6、IL-10、IL-22、IFN-γ在阴道灌洗液中的表达。2.白头翁汤水提液主要成分鉴定冷凝回流提取法制备白头翁汤水提液。应用HPLC技术,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白头翁汤水提液的HPLC法。将白头翁汤水提液与标准品的色谱图进行比对,从而鉴定白头翁汤水提液中的以下成分: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盐酸黄柏碱、盐酸小檗碱、白头翁皂苷B4。3.白头翁汤体外抗白假丝酵母菌活性的研究取VVC患者阴道分泌物,经科玛嘉培养基显色培养法鉴定得到20株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白头翁汤对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4.白头翁汤对VVC小鼠模型的药效作用(1)建立VVC小鼠模型:以8周龄、BALB/c雌鼠为研究对象,造模前3天隔日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次,给菌日予阴道注入白假丝酵母菌菌液,通过阴道灌洗液培养,阴道灌洗液革兰染色,阴道组织PAS染色判断造模是否成功。(2)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头翁汤低剂量组(PD-L)、白头翁汤中剂量组(PD-M)、白头翁汤高剂量组(PD-H)、氟康唑组(FLUC)。每日称重,造模后给予药物干预,在干预后第4天、第7天、第14天分3个时间点取血、阴道灌洗液和阴道组织。(1)将阴道灌洗液在培养基中培养后,计算真菌载荷量。(2)行阴道灌洗液革兰染色,观察阴道灌洗液中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情况。(3)将阴道组织石蜡包埋后制成切片,PAS染色观察白假丝酵母菌在阴道上皮的黏附情况。(4)将阴道组织在戊二醛中固定后,进行标本前处理,扫描电镜观察阴道上皮的微观图像。(5)阴道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治疗后阴道上皮炎症改善情况。(6)蛋白液相芯片检测血清中IL-1β、IL-12(p70)、IL-23的表达。5.白头翁汤对VVC小鼠Dectin-1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1)RT-qPCR检测阴道组织Dectin-1、Syk、CARD9、NF-κB的m RNA表达。(2)Western Blot检测阴道组织Dectin-1、Syk、CARD9、NF-κB的蛋白表达。(3)将切片脱蜡复水,免疫组化法对Dectin-1、Syk、CARD9、NF-κB蛋白进行定位检测及定量检测。(4)ELISA检测阴道组织IL-1β、IL-2、IL-10、IFN-γ的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VVC组和正常对照组一般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VVC组IL-2、IL-22、IFN-γ水平升高(P<0.05)。两组间IL-10值相当,无统计学差异。VVC组IL-6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2.白头翁汤水提液主要成分鉴定经鉴定,白头翁汤水提液中可检测到与标准品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盐酸黄柏碱、盐酸小檗碱、白头翁皂苷B4保留时间相对应的色谱峰。色谱条件:色谱柱: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检测波长:201nm。3.白头翁汤体外抗白假丝酵母菌活性的研究(1)MIC值:(1)对于标准菌株,氟康唑的MIC值为0.5μg/ml。白头翁汤的MIC值为3.0926mg/ml。(2)对于临床菌株,氟康唑的MIC值中位数为0.5μg/ml,20株临床菌株中,18株对氟康唑敏感(90%),2株对氟康唑剂量依赖性敏感(10%)。白头翁汤对临床菌株的MIC值中位数为3.0963mg/ml,85%的临床菌株MIC值小于7.8125mg/ml。(2)MBC值:(1)对于标准菌株,氟康唑的MBC值为1μg/ml,白头翁汤的MBC值为15.625mg/ml。(2)对于临床菌株,氟康唑的MBC值中位数为2μg/ml。白头翁汤的MBC值中位数为15.625mg/ml。4.白头翁汤对VVC小鼠模型的药效作用(1)白头翁汤在治疗过程中对小鼠体重无影响。造模后,模型组体重一直较其它组低,但仅在第1天与PD-H组比较和第4天与FLUC组比较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体重在给菌前(第-3天、第-1天)、给菌日(第0天)、第7天和第14天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白头翁汤可降低阴道真菌载荷量。在实验过程中,模型组真菌载菌量一直维持104-105CFU/ml间,从第7天(含)起,白头翁汤3个剂量组均能降低阴道真菌载荷量(P<0.01)。(3)白头翁汤可减少阴道灌洗液中的菌丝量。阴道灌洗液革兰染色显示模型组见大量菌丝和阴道上皮细胞交织在一起,且随时间推移菌丝量无明显变化。随时间增加,白头翁汤3个剂量组的菌丝量逐渐减少,第14天时,PD-L组和PD-M组仅见少量菌丝,PD-H组未见到菌丝。(4)白头翁汤可抑制白假丝酵母菌在阴道上皮的黏附。PAS染色显示模型组阴道上皮有大量菌丝覆盖,随时间推移菌丝黏附情况无明显变化。随时间增加,白头翁汤3个剂量组菌丝黏附情况逐渐改善,第14天时,PD-H组阴道上皮仅见少量菌丝黏附。扫描电镜显示第14天时模型组阴道上皮有大量白假丝酵母菌黏附且可见到菌丝缠绕,阴道上皮欠规整。PD-L组仍然可见到菌丝,PD-M组有较多白假丝酵母菌黏附,PD-H组阴道上皮见少量散在白假丝酵母菌。(5)白头翁汤可改善阴道上皮炎症破坏情况,降低血清中IL-12、IL-23的表达。HE染色显示第14天模型组阴道上皮组织结构破坏严重,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上皮可见微脓肿。白头翁汤3个剂量组阴道上皮组织结构有不同程度恢复,中性粒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减少。在第14天时,模型组中IL-12、IL-23较对照组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汤3个剂量组中IL-12、IL-23有不同程度降低。5.白头翁汤对VVC小鼠Dectin-1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1)白头翁汤能下调Dectin-1、CARD9、NF-κB的m RNA表达。模型组Dectin-1、CARD9、NF-κB的m RNA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白头翁汤干预后,以上3个因子的m RNA有不同程度的下降。Syk的m RNA的表达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白头翁汤能下调Dectin-1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1)Western-blot:模型组中Syk、CARD9、NF-κB的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经白头翁汤治疗后,以上蛋白的表达量有不同程度下降,尤其以NF-κB下降明显(P<0.01)。(2)免疫组化:表达位置层面:Dectin-1、CARD9和NF-κB蛋白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均有表达,Syk蛋白主要在黏膜下层表达。表达量层面: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ectin-1、Syk、CARD9和NF-κB均上调(P<0.01),白头翁汤3个剂量组均能下调Dectin-1、Syk、CARD9和NF-κB的表达(P<0.05)。(3)白头翁汤能下调细胞因子IL-1β、IL-10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β、IL-10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汤3个剂量组可不同程度下调IL-1β、IL-10的表达。IFN-γ、IL-2在各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本研究使用的白头翁汤含有以下成分:白头翁皂苷B4、盐酸小檗碱、盐酸黄柏碱、秦皮甲素、秦皮乙素。2.白头翁汤有体外抗白假丝酵母菌活性的作用。3.白头翁汤能降低VVC小鼠阴道真菌载荷量;抑制白假丝酵母菌在阴道上皮的黏附;改善阴道上皮的炎症破坏情况;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IL-12、IL-23水平。同时,白头翁汤能从基因及蛋白水平下调Dectin-1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的表达,因此,调控Dectin-1信号通路可能是白头翁汤治疗VVC的重要作用机制。

二、小鼠巨噬细胞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鼠巨噬细胞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方法
        1.2.1 菌株培养
        1.2.2 细菌培养
        1.2.3 研究分组
    1.3 观察指标
        1.3.1 不同时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1.3.2 MDA含量及NO含量测定
        1.3.3 巨噬细胞相关蛋白水平测定
        1.3.4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SOD活性比较
    2.2 不同组别MDA及NO含量比较
    2.3 巨噬细胞蛋白表达比较
    2.4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2)阴道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免疫逃避策略及治疗思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
2 阴道局部免疫
    2.1 先天性免疫
    2.2 适应性免疫
3 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逃避宿主免疫机制
    3.1 生物膜抵抗宿主免疫
    3.2 生物膜促使免疫偏移,将有效免疫转化为无效免疫
4 治疗思路
    4.1 干扰生物膜形成及其作用发挥
    4.2 提高阴道局部免疫能力
5 结 语

(3)VVC不同毒力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对阴道上皮NLRP3炎性小体表达相关免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顾序排列)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NLRP3炎性小体的调节机制及其在VVC免疫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孕激素对白假丝酵母菌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LRP3炎性体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1.2 菌株
    1.3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及处理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NLRP3 mRNA表达
    1.5 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pase-1 p20和NF-κB p65蛋白表达
    1.6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18含量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巨噬细胞内NLRP3 mRNA表达的变化
    2.2 巨噬细胞内NLRP3、Caspase-1 p20和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变化
    2.3 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18含量的变化
3 讨论

(5)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
引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1 主要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致谢

(6)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白假丝酵母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别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粗多糖提取
        2.2.2 DEAE-Sepharose FF柱分离纯化
        2.2.3 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的分子量测定
        2.2.4 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的糖基分析
        2.2.5 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的紫外光谱(UV)检测
        2.2.6 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的红外光谱(FT-IR)检测
        2.2.7 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的核磁共振谱(NMR)检测
    3 结果
        3.1 粗多糖提取的洗脱图谱
        3.2 各组分均一度及分子量测定
        3.3 糖基组成分析
        3.4 NMR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的组学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及方法
        2.1 仪器、材料和试剂
        2.2 分析软件
    3 结果
        3.1 转录组结果分析
        3.1.1 eggNOG Gr·oup分析
        3.1.2 表达差异基因分析
        3.1.3 表达差异GO富集分析
        3.1.4 表达差异KO分析
        3.1.5 KEGG富集分析
        3.1.6 差异基因的互作分析
        3.1.7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3.2 蛋白组学分析结果
        3.2.1 差异蛋白在对照组与实验组中的分布
        3.2.2 差异表达蛋白质GO富集分析
        3.2.3 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结果
        3.2.4 KEGG通路注释
        3.2.5 差异表达蛋白质KEGG通路富集分析
        3.2.6 蛋白质聚类分析
        3.2.7 差异蛋白的互作分析
        3.3 转录组及蛋白组表达关联分析
        3.3.1 定量关联相关性分析
        3.3.2 定量关联分类
        3.3.3 表达趋势相同的差异蛋白及差异基因
        3.3.4 表达差异的蛋白及表达无差异的基因
        3.3.5 表达无差异的蛋白及表达差异的基因
        3.3.6 表达无差异的蛋白及表达无差异的基因
        3.3.7 关联结果功能注释
        3.3.8 GO注释分析
        3.3.9 COG注释
        3.3.10 Pathway注释分析
        3.3.11 定量蛋白与基因聚类分析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白假丝酵母菌甘露糖蛋白通过AKT信号通路对巨噬细胞极化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仪器、材料和试剂
        2.1.1 仪器
        2.1.2 材料和试剂
        2.1.3 主要试剂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传代
        2.2.2 细胞冻存
        2.2.3 细胞复苏
        2.2.4 提取细胞RNA
        2.2.5 c DNA的制备
        2.2.6 RT-PCR
        2.2.7 Western blot
        2.2.8 免疫组化
        2.2.9 Icelligence测试细胞增殖曲线
        2.2.10 小鼠朗格汉斯细胞的提取
        2.2.11 流式检测细胞吞噬功能实验步骤
        2.2.12 流式检测细胞周期实验步骤
        2.2.13 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步骤
    3 结果
        3.1 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作用小鼠巨噬细胞的数条通路
        3.2 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刺激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
        3.2.1 巨噬细胞向 M1 方向活化
        3.2.2 白假丝酵母菌多糖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刺激巨噬细胞增殖、抑制凋亡
        3.2.3 白假丝酵母菌多糖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增强巨噬细胞ROS及 NO的产生。
        3.2.4 白假丝酵母菌多糖刺激巨噬细胞后,增强其吞噬功能及杀菌能力
        3.2.5 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甘露糖蛋白通过 AKT 信号通路激活巨噬细胞向 M1 极化
        3.2.6 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通过AKT2 诱导M1 活化,通过AKT1及AKT2作用细胞周期及凋亡
        3.3 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对小鼠皮肤内巨噬细胞的影响
        3.4 小鼠朗格汉斯细胞的吞噬功能及成熟功能在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的作用下的改变
        3.5 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激活小鼠巨噬细胞的ERK通路
        3.6 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激活小鼠巨噬细胞的NF-κB通路,上调TNFaIP2 表
        3.7 β(1,3)葡聚糖对巨噬细胞的作用通路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霍乱弧菌的毒力调控元ToxR通过锰离子转运体调控活性氧抗性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仪器、材料和试剂
        2.1.1 仪器及试剂
        2.1.2 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霍乱弧菌的毒力缺失株在过氧化氢作用下存活率
        3.2 Transposon建立文库在过氧化氢下筛选
        3.3 插入位点VC0022 引起抗过氧化能力提升
        3.4 建立mneA缺失株及toxR mneA双基因缺失株
        3.5 mneA菌株在含有MnCl2 培养基中生长受限
        3.6 mneA菌株在Mn2+中生长受限可被Fe2+恢复
        3.7 mneA在 Mn2+的诱导下表达量增加
        3.8 toxR抑制mneA的表达
        3.9 补充的Mn2+可提升toxR的过氧化抗性
        3.10 百草枯产生的超氧化物对toxR杀伤力升高
        3.11 ompU缺失株的抗过氧化能力下降
        3.12 锰离子影响mneA的转录
        3.13 ROS荧光探针检测各菌株内ROS含量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历

(7)棉粕寡肽发酵制备及其生物活性和营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寡肽营养理论的提出
        2.2 寡肽的吸收途径、机制
        2.3 寡肽的转运载体
        2.4 寡肽的吸收特点
        2.5 寡肽的生物活性
        2.6 寡肽的生产方法
        2.7 寡肽的营养作用
        2.8 寡肽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固态发酵棉粕制备棉粕寡肽菌种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试验原料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培养基
        1.5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
        2.2 不同菌株固态发酵棉籽粕产蛋白酶和酸溶蛋白含量
        2.3 棉籽粕发酵前后蛋白质分子量的变化
        2.4 不同菌株固态发酵棉籽粕对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2.5 不同菌株组合固态发酵棉籽粕对寡肽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试验二 固态发酵棉粕制备棉粕寡肽的发酵条件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试验原料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培养基
        1.5 试验方法
        1.6 发酵棉籽粕中寡肽含量的测定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麸皮添加量对复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产寡肽的影响
        2.2 糖蜜添加量对复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产寡肽的影响
        2.3 磷酸氢二钾添加量对复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产寡肽的影响
        2.4 最佳固态发酵培养基的确定—L_93~4正交优化
        2.5 料水比对复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产寡肽的影响
        2.6 装料量对复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产寡肽的影响
        2.7 发酵温度对复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产寡肽的影响
        2.8 发酵时间对复合菌固态发酵棉籽粕产寡肽的影响
        2.9 响应面优化发酵条件
        3 讨论
        3.1 固态发酵棉籽粕培养基的优化
        3.2 固态发酵棉籽粕培养条件的优化
        4 结论
    试验三 棉粕寡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第一节 棉粕寡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供试培养基
        1.3 主要试剂与设备
        1.4 试验方法
        1.5 指标检测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粕寡肽的氨基酸组成
        2.2 棉粕寡肽的分子量分布
        2.3 棉粕寡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2.4 棉粕寡肽的羟自由基抑制能力
        2.5 棉粕寡肽的抗超氧阴离子能力
        2.6 棉粕寡肽的总抗氧化能力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节 棉粕寡肽对高脂日粮小鼠抗氧化功能及脂类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样品的收集
        1.4 指标检测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粕寡肽对高脂日粮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棉粕寡肽对高脂日粮小鼠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2.3 棉粕寡肽对高脂日粮小鼠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2.4 棉粕寡肽对高脂日粮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试验四 棉粕寡肽的免疫活性研究
        第一节 棉粕寡肽在细胞水平上的免疫活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试验动物
        1.3 供试培养基
        1.4 主要试剂与设备
        1.5 试验方法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粕寡肽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2.2 棉粕寡肽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2.3 棉粕寡肽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的影响
        2.4 棉粕寡肽对小鼠巨噬细胞分泌IL-1β的影响
        2.5 棉粕寡肽对小鼠巨噬细胞分泌IL-6的影响
        2.6 棉粕寡肽对小鼠巨噬细胞分泌IL-12的影响
        2.7 棉粕寡肽小鼠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
        2.8 棉粕寡肽对小鼠巨噬细胞分泌NO的影响
        3 讨论
        3.1 棉粕寡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影响
        3.2 棉粕寡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3.3 棉粕寡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的影响
        4 结论
        第二节 棉粕寡肽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剂与设备
        1.3 试验材料
        1.4 试验设计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粕寡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2.2 棉粕寡肽对免疫抑制小鼠抗体生成细胞(PFC)及血清溶血素(HC50)的影响
        2.3 棉粕寡肽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TNF-α的影响
        2.4 棉粕寡肽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试验五 棉粕寡肽对小鼠小肠小肽载体PepT1表达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试剂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动物
        1.4 小鼠基础日粮
        1.5 小鼠分组与饲养管理
        1.6 样品的收集
        1.7 指标检测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粕寡肽不同添加量对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棉粕寡肽不同添加量对小鼠小肠载体PepT1表达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小鼠日粮中添加棉粕寡肽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小鼠日粮中添加棉粕寡肽对小肠小肽载体PepT1表达量的影响
        4 结论
    试验六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应用效果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原料
        1.2 试验动物与分组
        1.3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4 指标的测定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生长激素的影响
        2.3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日粮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2.4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2.5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6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肝脏和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7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2.8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小肠小肽转运载体PepT1表达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生长生能的影响
        3.2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生长激素的影响
        3.3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日粮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3.4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3.5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6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3.7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3.8 富含寡肽的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小肠小肽载体PepT1表达量的影响
        4 结论
第三章 结论
第四章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阴道局部免疫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Th1细胞
    1.1 IL-2
    1.2 IL-6
    1.3 IL-8
    1.4 IL-12
    1.5 TNF-α
    1.6 IFN-γ
2 Th2细胞
    2.1 IL-4
    2.2 IL-10
    2.3 IL-6

(9)抗真菌药物对巨噬细胞吞噬光滑假丝酵母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基于Dectin-1信号通路探讨白头翁汤对VVC的药效作用及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一、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概述及流行病学
        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进展
        四、中医药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第二节 白头翁汤的研究现状
        一、白头翁汤的有效成分
        二、白头翁汤的药理作用
    第三节 DECTIN-1信号通路与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一、Dectin-1信号通路及其通路成员
        二、Dectin-1信号通路与真菌感染
第二章 临床研 Dectin-1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在VVC患者阴道灌洗液中的表达
    一、临床资料及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三章 白头翁汤的成分鉴定及体外抗白假丝酵母菌活性的研究
    第一节 白头翁汤水提液的成分鉴定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二节 白头翁汤体外抗白假丝酵母菌活性的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章 白头翁汤对VVC小鼠模型的药效作用
    第一节 白头翁汤对VVC小鼠阴道真菌载荷量及菌丝的干预作用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二节 白头翁汤对VVC小鼠阴道上皮真菌黏附情况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三节 白头翁汤对VVC小鼠炎症的改善作用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第五章 白头翁汤对VVC小鼠DECTIN-1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
    第一节 白头翁汤对Dectin-1信号通路中Dectin-1、Syk、CARD9、NF-κB的mRNA表达的调控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二节 白头翁汤对Dectin-1信号通路中Dectin-1、Syk、CARD9、NF-κB的蛋白表达的调控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三节 白头翁汤对DECTIN-1信号通路中IL-1Β 、IL-2等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四节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件

四、小鼠巨噬细胞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J]. 赵维佳,李红宾,陈宗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01)
  • [2]阴道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免疫逃避策略及治疗思路的研究进展[J]. 牟一凡,史文华,沈影,韩凤娟.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1(12)
  • [3]VVC不同毒力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对阴道上皮NLRP3炎性小体表达相关免疫的影响[D]. 侯梦瑶.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孕激素对白假丝酵母菌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LRP3炎性体表达的影响[J]. 许莉,陈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6)
  • [5]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真实世界研究[D]. 陈秋珍. 汕头大学, 2020(02)
  • [6]白假丝酵母菌胞壁多糖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 姜航航.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7]棉粕寡肽发酵制备及其生物活性和营养特性研究[D]. 刘建成. 石河子大学, 2018(12)
  • [8]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阴道局部免疫的研究进展[J]. 姚福强,祁文瑾. 医学信息, 2018(10)
  • [9]抗真菌药物对巨噬细胞吞噬光滑假丝酵母菌的影响[D]. 强明月.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1)
  • [10]基于Dectin-1信号通路探讨白头翁汤对VVC的药效作用及分子机制[D]. 杨利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

标签:;  ;  ;  ;  ;  

小鼠巨噬细胞对白色念珠菌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