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土壤退化及其防治综述

森林土壤退化及其防治综述

一、森林土壤退化及其防治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邓力濠[1](2021)在《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一直是森林生态功能研究的热点。流域尺度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价多采用水文模型或者基于林地实测定量结果的外推。但水文模拟涉及复杂的生态水文过程,数据需求量大,模拟调参费时,并伴有模型不确定性问题。目前基于林地实测定量结果的外推多根据流域不同植被类型面积进行简单的外推计算。由于水文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具有高度的时空异质性,简单地将林地尺度水源涵养功能定量结果上推至流域尺度会造成严重偏差,无法反映流域真实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针对林地到流域尺度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难题,本研究以岷江上游杂谷脑流域为例,构建基于环境因子的林地-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转换模型,实现流域尺度水源涵养功能的快速评价和预测。首先通过建立30个标准样地,采集地被物和土壤样本,采用浸水法和环刀法实验测量地被物和土壤水源涵养参数,定量林地尺度森林地被物及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其次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手段筛选与地被物和土壤层水源涵养相关的环境因子;最后建立基于环境因子的森林地被物和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模型,预测流域尺度森林水地被物和土壤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布。本研究将为岷江上游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森林恢复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流域植被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不同植被类型恢复演替阶段不同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林内植被组成和林下植被特征有明显差异。天然针叶林优势树种为岷江冷杉,平均林龄在90年以上,其树高、胸径和冠幅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森林;人工天然针阔混交林优势树种为云杉、白桦等,主要分布于海拔2700m-3200m区域,林地郁闭度降低、质量和功能下降、植被组成相对退化。(2)在流域尺度上,混交林分布最广,占流域面积比例为25.43%,主要分布于2500m-4500m海拔范围,以阳坡分布为主;其次为高山草甸和常绿针叶林,分别占流域植被面积的16%和13.42%。其中高山草甸95%以上分布于海拔3500m-4500m区域,常绿针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2500m-3500m区域,以阴坡和半阴坡分布为主。(3)不同植被类型地被物蓄积量存在显着差异,使其最大持水量也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天然针叶林地被物蓄积量最大,其最大持水量也最高。天然林与人工林相比,天然林地被物的有效拦蓄量平均值高于人工林,约为人工林的1.24倍,整体天然林地被物水源涵养能力更强。在5种天然林中,天然针叶林地被物持水性能最强,其次为天然针阔混交林,而天然常绿阔叶林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都最低,这主要与它较低的蓄积量有关。在4种人工林间,地被物有效拦蓄量和最大持水量存在显着性差异,高郁闭度人工林的林分结构较其他类型人工林更加完整,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明显高于其他人工林。有效拦蓄率与最大持水量和自然含水率相关,不受蓄积量的影响,所有植被类型间无显着差异。(4)天然林土壤最大持水量和吸持贮水量明显高于人工林,而滞留贮水量无显着性差异。天然针叶林持水能力最强,人工林中人工天然针阔混交林的滞留贮水量最大。鉴于林地水源涵养的主体为土壤层,在人工造林时采用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种植方式,将有利于改善林分结构,增加人工林下植物的多度和丰富度,提高人工林拦蓄降水的能力。(5)基于流域环境因子建立的森林水源涵养尺度上推模型中,地被物蓄积量模型R2最高达到0.91(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6.5%-7.4%;地被物自然含水率模型R2最高达到0.909(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69%-8.35%;地被物最大持水率模型R2最高达到0.877(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4.67%-7.22%;地被物有效拦蓄量模型R2最高达到0.852(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62%-6.56%;0-30cm土壤最大持水量模型R2最高达到0.888(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14%-5.72%;0-30cm土壤吸持储水量模型R2最高为0.846(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5.13%-6.22%;0-30cm土壤滞留储水量模型R2最高为0.915(p<0.05),验证点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3.51%-10.19%。该类模型的建立,为实现林地-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尺度转换以及无水源涵养功能实测数据的区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预测提供了有效的评价工具。

邓龙洲[2](2021)在《侵蚀性风化花岗岩坡地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机理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南方风化花岗岩山地丘陵分布区是主要的生态脆弱地带之一。浙江省风化花岗岩坡地分布面积广、农业利用率高,在暴雨和陡坡条件下水土养分流失非常严重,很容易发生加速侵蚀现象,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在这些地区开展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机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揭示风化花岗岩分布区土壤侵蚀及氮(N)磷(P)养分流失的特征与机理,本文以浙北地区典型的不同侵蚀强度的风化花岗岩坡地为研究对象,选取了3种受降雨侵蚀强度差异明显的坡地,分别对应为完整风化花岗岩坡地垂直剖面土层中的表土层(E1)、红土层(E2)和砂土层(E3)出露的坡地,其受侵蚀强度排序为E1(27)E2(27)E3。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原状土搬迁和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进行了不同雨强(30,60,90,120和150 mm/h)和坡度(8°,15°和25°)下的组合试验,研究了坡地产流产沙特征及N、P流失的动态变化过程,计算了坡面径流和壤中流水动力学参数,分析了侵蚀泥沙粒径特征和总氮(TN)、总磷(TP)流失形态与路径,系统性探讨了不同侵蚀强度坡地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特征以及不同因素对养分流失强度和路径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降雨径流的水动力学特征与雨强、坡度、侵蚀强度等影响因子密切相关。坡面径流的径流率(Rr-S)随产流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稳定,而壤中流的径流率(Rr-I)为“增大-稳定-减小”的单峰曲线。坡面径流产流形式随着产流时间的延长由超渗产流逐渐向饱和产流转变。Rr-S、坡面径流产流总量(QS)都和雨强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坡度呈负相关关系。Rr-I、壤中流产流总量(QI)都与坡度呈正相关关系。坡面径流实测流速(V0-S)与雨强呈线性正相关(p<0.05),壤中流实测流速(V0-I)远小于V0-S。V0-I与雨强呈指数函数关系(p<0.05)。E2坡地的Rr-I、QI和V0-I都小于E3。坡面径流的平均径流深度(h)和侵蚀强度、坡度呈负相关而与雨强呈正相关关系,雷诺数(Re)、径流功率(w)都随雨强、坡度的增大而递增,并且呈E1>E2>E3顺序,弗汝德数(Fr)也随雨强的增加而递增。径流剪切力(τ)和雨强的关系几乎与h相同,但τ随坡度的增加而递增。QS和坡面径流平均流速(V-S)、Re以及w都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关系(p(27)0.01)。坡面径流属层流(Re(27)500)、缓流范畴(Fr(27)1),侵蚀强度极大地影响了降雨径流的流速和流态变化。壤中流占比呈E3>E2>E1顺序,尤其E3坡地产流形式以壤中流为主(>75.68%),表明坡地受侵蚀强度越大则越容易产生壤中流。(2)三种不同侵蚀强度风化花岗岩坡地的侵蚀泥沙动态指标及粒度特征差异显着。侵蚀产沙速率(Sr)和径流含沙率(Sc)随产流时间的延长一直波动性递减。产沙总量(SL)随雨强、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排序为E1>E2>E3,与场降雨平均Sc顺序相反。不同侵蚀强度坡地上的SL与V-S、τ和w都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侵蚀泥沙的平均质量粒径(MWD)和细砂粒富集比(Er)都与侵蚀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和雨强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27)0.01)。MWD与不同水动力学参数基本上都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h、Fr和坡度的相关性最弱,并且三种不同侵蚀强度坡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差异较大。地表粗糙度对泥沙迁移的实际影响取决于不同运移过程的平衡结果。泥沙大颗粒(0.02-2 mm)通过滚动、跃移方式迁移,小颗粒((27)0.02 mm)则通过悬浮方式成团运输,整体上侵蚀泥沙更易富集细小颗粒。总的侵蚀产沙负荷在产生壤中流的坡地上也相对较大,因此在进行侵蚀预测和建模时应考虑原始坡地侵蚀强度的影响。保护好原坡地的上层土壤(如表土层和红土层)是减缓风化花岗岩坡地土壤进一步被侵蚀的关键。(3)风化花岗岩坡地TN、TP流失的过程特征及流失路径明显不同。坡面径流TN、TP流失浓度随产流时间的延长都先急剧减小后趋于稳定。坡面径流TN、TP流失总量都随雨强的增大而递增,其中TN流失总量与雨强呈指数关系(R2>0.79,p(27)0.05),而TP流失总量在坡度为8°、15°、25°时与雨强分别呈二项式函数(R2>0.98,p(27)0.05)、幂函数(R2>0.98,p(27)0.01)和对数函数(R2>0.87,p(27)0.05)关系。E2壤中流的TN流失浓度和流失总量都大于E3,TP顺序则与之相反。E2、E3壤中流TN流失总量与雨强分别呈二项式函数(R2>0.62)、对数函数(R2>0.94,p(27)0.01)关系,而TP则为二项式函数(R2>0.80)、幂函数(R2>0.92,p(27)0.01)关系。壤中流TN流失浓度高于坡面径流,TP则顺序相反。降雨径流的TN主要以溶解态形态流失,其中最主要的流失形态为NO3--N而NH4+-N为重要补充形式,两者总占比>67.78%。不同坡地降雨径流TP流失形态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E1、E2坡地坡面径流TP流失以DP为主,而E3坡地在小雨强下以DP为主但在中大雨强下以PP流失居多。E2和E3坡地壤中流TP流失以DP为主而PP为重要补充形式。侵蚀泥沙的TN流失浓度和流失总量都呈E1>E2>E3顺序,TP顺序则在不同雨强下交替变化。侵蚀泥沙TN、TP流失总量与雨强分别呈幂函数(R2>0.86,p(27)0.05)、指数函数(R2>0.91,p(27)0.05)关系。总体而言,壤中流是E2、E3坡地TN流失的最主要路径(>50%),而E1坡地TN流失的主要路径为坡面径流。侵蚀泥沙的TP流失总量都高于降雨径流,即泥沙为TP流失的主要路径(>49.26%),这明显不同于TN流失特征,原因在于N、P的吸附-解吸机制不同。TN主要以溶解态形式随降雨径流流失,而TP则主要以颗粒态形式吸附在土壤表面随侵蚀泥沙运移。(4)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影响因子对各路径的N、P流失存在显着促进作用。坡面径流N/P(质量比)随产流时间延长而递减并且呈E1>E2>E3顺序。壤中流的N/P远大于坡面径流,其随产流时间延长波动递增,不同坡度下的大小排序为8°>15°>25°。E2坡地的壤中流N/P大于E3。不同流失路径N/P顺序为壤中流>坡面径流>侵蚀泥沙。根据N/P的数值可知,N在坡面径流、侵蚀泥沙中起养分限制作用,而P在壤中流中起养分限制作用。场降雨TN、TP流失总量与雨强、坡度之间的统计模型拟合效果较好(p(27)0.01),TN、TP流失总量与雨强、坡度都呈正相关关系,表明雨强和坡度增大对养分流失有促进作用。因此,应采取工程和植物保护措施来缓解侵蚀性风化花岗岩坡地日益加剧的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过程。

马源[3](2020)在《祁连山东缘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际养分调控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高寒草甸作为我国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典型高寒生态系统之一,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垦和利用,使其退化严重。高寒草甸的退化与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直接关系,而根际作为一类特殊的微生态系统,不仅是植物和土壤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结点,而且是各种养分物质循环的活跃区域,及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养分吸收和代谢过程的重要场所。因此草地根际过程中的养分调控和转化机制对于维持草地健康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针对退化高寒草甸植物根际过程中植物-土壤-养分之间的养分互作机制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祁连山东缘4个不同退化程度(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采集各样地优势植物根际土壤(RS<2 mm)和非根际土壤(BS>2 mm)土壤样品。利用LC-MS技术、土壤酶微孔板检测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植物-土壤-微生物根际过程进行细致研究,包括土壤养分状况、微生物生物量、胞外酶活性、根系分泌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等方面。同时通过分子生态网络模型的构建,揭示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系分泌物介导的植物-土壤-微生物间养分调控和转化的互作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随草地退化程度加剧,4个退化程度样高寒草甸地中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呈下降趋势,表现为ND>LD>MD>SD,在重度退化样地中植物群落多样性最为丰富。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逐渐下降。同时,高寒草甸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参与碳循环的β-葡萄糖苷酶和β-1,4-木糖苷酶,参与氮循环的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参与磷循环的酸性磷酸酶,以及参与活化养分的脱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降低,参与氮循环和碳循环的亮氨酸基肽酶和纤维二糖水解酶水解酶活性提高。且这些土壤养分因子均表现为根际>非根际,出现了根际养分富集现象。(2)随着高寒草甸退化程度的加剧,其土壤的C:N:P发生重大改变,表现出C:N的严重失调,表明草地退化程度越高受到N的限制越严重。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甸中,经过对数转化的根际C、N和P胞外酶的比例均偏离了在全球生态系统分析中获得的1:1:1比例,表明高寒草甸退化主要使N受到强烈限制,P次之。高寒草甸地区土壤全量养分含量较高,土壤中的速效养分较低,成为阻碍牧草生长的限制因子。(3)草地退化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α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随退化程度加剧呈下降趋势。4个退化样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真菌优势类群为担子菌门、被孢霉门和子囊菌门;细菌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和酸杆菌门。采用LEf Se分析不同退化高寒草甸样地,发现真菌共有40个差异物种;细菌共有33个差异物种。通过对真菌群落(FUNGuild)和细菌群落(Tax4FUN)进行功能预测时发现,退化高寒草甸真菌群落主要以外生菌根菌、土壤腐生菌,及共生菌根为主要响应功能群;细菌群落主要以氨基酸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为主要功能特征,并且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真菌和细菌群落的功能特征相似。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与土壤中有效养分和参与碳氮磷养分转化的酶有直接相关关系。(4)4个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样地优势植物根系所分泌的代谢物组成成分和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根系分泌物芥酸酰胺、甜菜碱和麦芽糖、十六烷基二酸、海藻糖、十二烷基苯磺酸、壬二酸和十二烷基硫酸盐类等代谢物是植物为了适应其生存环境而释放的主要化学物质。采用PCA和OPLS-DA对4个退化样地植物根系分泌物进行分析发现,草原植物所分泌的代谢物种类主要以酚类化合物,有机酸化合物,糖类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和羧酸类化合物为主,而这些代谢物可以为根际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底物,并通过根际过程参与调控土壤养分碳氮磷的循环。(5)基于随机矩阵理论构建不同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养分碳氮磷功能群体和根系分泌物之间的分子生态网络模型。通过网络拓扑属性,真菌和细菌群落均表现出网络结构的松散性和不稳定性,但细菌群落的稳定性高于真菌。同时,优势植物根系所分泌的Erucic acid、Deoxycorticosterone 21-glucoside、trans-3-Indoleacrylic acid、Cyclopentylacetic acid、L-Norleucine、Dodecyl sulfate和α-Eleostearic acid物质与被孢霉属、生丝微菌属、蜡壳耳属和叶杆菌属等微生物群落,以及TN、TC、MBC、MBP、BG、ACP和XYL间连通度较高。说明植物分泌的代谢物影响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的整个真菌和细菌群落,并且其中参与C、N、P养分循环方面的微生物群落被调节和组装。

吴高洋[4](2020)在《退化红壤区马尾松和湿地松根叶性状异同及对混交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根叶是树木最重要的营养器官,根叶性状可塑性反映树木对生境的适应能力。造林树种选择及其混交模式是南方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以位于江西省泰和县典型退化红壤区于1991年营造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纯林(马纯)、湿地松(P.elliottii)人工纯林(湿纯)、湿地松和木荷初植混交林(湿混阔)、2008年木荷(Schima superba)补植马尾松纯林形成的混交林(马补阔)、木荷补植湿地松纯林形成混交林(湿补阔)共5种林分类型为对象,于2017~2019年间生长季(7月)采集表层土壤,测定养分含量,收集根系、新鲜枝叶和凋落枝叶,估测其生物量,测定养分含量,计算养分回收效率,分析不同林分类型马尾松和湿地松根际土壤、不同功能根系生物量、不同年龄新鲜和凋落枝叶养分含量及回收效率的异同,对比本地种马尾松和引进种湿地松根叶性状及土壤养分对混交阔叶树的响应机制,为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马尾松林和湿地松林土壤全量养分及有效养分总体不显着(P<0.05)。混交显着提高湿地松土壤0~10 cm层全氮含量和氮磷比,提高马尾松根际土和湿地松非根际土铵态氮含量,对两个树种土壤其他全量和有效养分影响不显着。(2)马尾松纯林土壤0~10 cm层吸收根分布最多,20~40 cm层运输根分布最多,而湿地松纯林吸收根和运输根均为20~40 cm层分布最多;马补阔土壤0~10cm层运输根分布最多,20~40 cm层吸收根分布最多,湿补阔0~10 cm层吸收根分布最多,10~20 cm层运输根分布最多,湿混阔0~10 cm土层吸收根分布最多,20~40 cm土层运输根分布最多。马补阔显着降低马尾松林土壤0~10 cm和10~20cm层吸收根生物量,显着增加0~10 cm层运输根生物量;湿补阔显着降低湿地松林土壤20~40 cm层吸收根生物量,而湿混阔对湿地松吸收根和运输根生物量均无显着影响。此外,马尾松和湿地松吸收根和运输根比根长对混交响应均不敏感。(3)马尾松新叶和老叶全氮含量、老叶全磷含量显着高于湿地松。马补阔显着提高马尾松老枝全磷含量,湿混阔和湿补阔对湿地松各器官全氮和全磷及氮磷比影响均不显着。(4)马尾松林凋落叶量低于湿地松林,但混交对马尾松和湿地松凋落叶量及其氮磷回收度和回收效率均无显着影响。综上所述,马尾松和湿地松根叶性状具有较强的环境可塑性,主要通过调整根系的空间分布格局来适应退化红壤区混交阔叶树所带的资源竞争。两个树种均可推荐为该研究区植被恢复的造林树种,且均可将其纯林改造成针阔混交林。

韩逸[5](2020)在《寻乌县土壤pH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文中指出土壤酸碱性是土壤诸多理化性质的综合反映,土壤酸碱性的变化对土壤养分保持与供给、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土壤pH是反映土壤酸碱状况的指标,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使得土壤pH具有明显差异。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下土壤pH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的规律,是了解土壤酸碱性变化趋势,进而制定针对性调控措施的基础。本研究以寻乌县为研究区,基于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的595个土壤样点和2018年采集的580个采样点,首先,一方面应用普通克里格方法(Ordinary kriging,OK)探究了寻乌县土壤pH在35年间的时空变异特征;另一方面,利用随机森林方法(Random Forest,RF)对寻乌县1984年、1995年、2006年和2018年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监督分类,明确了35年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状况;之后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探究了海拔、坡度、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和氮肥施用量对土壤pH时空变异影响作用的空间非平稳性;最后,基于土壤pH时空变异状况、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以及土壤pH变化影响因素作用的空间差异,分析了土壤pH时空变异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并厘清了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土壤pH时空变异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寻乌县1984年土壤样点pH在4.30~6.70之间,平均值为5.35,变异系数为6.54%;2018年土壤样点pH在4.32~5.83之间,平均值为5.05,变异系数为4.95%。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984年土壤样点pH空间变异的最优拟合模型为线性模型,拟合系数为0.787,块金效应为85.83%,变程为36.73 km;2018年土壤样点pH空间变异的最优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拟合系数达0.876,块金效应为31.67%,变程为7.90km。普通克里格插值结果显示1984年土壤pH的高低值区分布均较为连片,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丹溪乡、中部的文峰乡和长宁镇、北部的三标乡和水源乡,低值区则主要分布于西部的晨光镇和桂竹帽镇;2018年土壤pH的高值区零散地分布于北部的澄江镇、东部的项山乡、东南部的丹溪乡和西部的桂竹帽镇,低值区则主要分布于中部的文峰乡、留车镇。35年间寻乌县土壤pH变化范围在-0.91~0.32之间,平均下降了0.30个单位,全县91.72%的土壤呈酸化趋势,酸化最为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于三标乡、文峰乡、吉潭镇、南桥镇、龙延乡和丹溪乡,而桂竹帽镇、晨光镇和澄江镇则有碱化趋势。(2)1984年寻乌县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分别为315.94 km2、11.71km2、1961.03 km2和63.89 km2,2018年四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则分别为143.02 km2、298.19 km2、1805.08 km2和106.28 km2。35年间园地及其他地类面积呈上升趋势,面积净增长分别为286.48 km2和42.39 km2,增长率分别为2447%和66%;耕地及林地面积则呈下降趋势,面积净减少分别为172.92 km2和155.95 km2,减少率分别为55%和8%。35年间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是耕地及林地向园地和其他地类转变,其中2018年的园地有70%来自于林地,27%来自于耕地,其他地类则有35%来自于林地、28%来自于耕地。(3)35年间,在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地类4种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的16种转化方式中,15种转化方式下土壤pH均有所下降,其中不转化林地的土壤pH下降最为严重,为0.41个单位。耕地向园地转化过程中土壤pH则有所上升,为0.32个单位。土壤pH的时空变化受到海拔、坡度、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变化和氮肥施用量变化的影响,地理加权回归结果显示五个影响因子的平均回归系数分别为0.02、0.02、0.16、0.26和-0.20,其中距河流距离与距道路距离变化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氮肥施用量变化则主要发挥着负向影响。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方式中,距道路距离变化在12种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方式下的土壤pH变化中起主导作用,氮肥施用量变化则在3种转化方式下起主导作用,而坡度则仅在其他地类向耕地转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4)依据寻乌县土壤pH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提出,从合理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适当施用土壤酸性改良剂;推广休耕轮作,合理套作;加强稀土矿区生态修复;这四个角度进行寻乌县土壤的酸碱性调控,以保障土壤的生产与生态功能。

程陈艳[6](2019)在《赣中吉安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方红层软岩岩性特殊,受湿润多雨气候条件影响,表土层丧失以后,红层软岩岩性决定其抗侵蚀风化的能力和速度。在红层软岩裸露地表之后,其侵蚀速度受日晒及降雨因素控制,日晒加连续降雨二者交替作用,红层软岩由原本的状态不断崩解碎裂,逐渐形成红层荒漠景观。荒漠化在景观特征上,以表层土被蚀为初始标志,以密集侵蚀沟(鸡爪沟)出现为典型标志。江西省红壤侵蚀面积在南方8个红壤省中居第三位,出露的红层荒漠化面积广泛,严重影响着生态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具有典型荒漠化特征的江西省吉泰盆地的次级红层盆地——永阳盆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影像分析、土壤剖面测制和理化特征分析,结合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和盆地沉积相类型,阐明红层荒漠演化过程中的侵蚀沟类型及特征和不同演化阶段下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揭示控制红层荒漠化形成的因素,为南方红层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并利用荒漠化的美学价值和科普价值开发成旅游资源,打造以荒漠化为主体的地学文化村,有利于生态环境维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1)永阳盆地是一个陆相沉积盆地,盆地边缘出露白垩系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盆地内岩性为第四系网纹红土,主要发育河流冲积相、残积-坡积相,受岩性因素制约,大部分的荒漠化区(点)出露在抗侵蚀能力最弱的第四系冲积层和残积—积层上。(2)区内荒漠化在影像上主要呈四种形态:出现在整片山地上,向山地两边堆积分布的“枫叶状”、地势较低的山丘,扩张趋势先横向再纵向,扩张速度较快的“片状”、平坦开阔的地势区,荒漠化呈横向扩张的“星点状”、出现在单斜山丘易受侵蚀一面的“带状”。(3)通过提出的荒漠化/土地退化的分级标准,利用研究区影像为数据源,计算出区内荒漠化的面积,根据野外调查结合等级划分标准,对荒漠化程度进行归类统计,结合数据将区内荒漠化分轻度荒漠、中度荒漠、重度荒漠和极度荒漠四个等级,轻度荒漠化面积成为主体,且有轻度向中度荒漠化过渡趋势。四个等级的荒漠化对应四种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的鸡爪沟特征具有明显差异。(4)土壤剖面结构和理化分析表明,随着荒漠化程度不断加深,植被逆行演替加重,土壤层厚度逐渐减小,极度荒漠化期的土层总厚度仅40cm;表土层土壤含水率仅13.447%27.16%,表明其保水能力差;白垩系风化土壤和网纹红土风化土壤pH值测定结果表明,前者pH值为7.088.20,呈过碱状态,后者为4.255.39,呈过酸状态;区内土壤呈不同程度荒漠化区土壤理化分析表明,区内土壤性质为沙质土,组分含量以粉砂(2-63μm)和中细砂(>125μm)占主导,均超50%,最高可达85%,粘土(<2μm)含量极少,色度数据及比重数据反映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加深而降低;土壤氮(N)磷(P)钾(K)养分含量数据表明,土壤综合养分过低,在土壤养分分级表列为三、四、五等级,这些都是影响植物逆向演替的重要因素。(5)红层荒漠化由开始到结束共分为四个演化阶段,模拟荒漠化演化模式,从单一的植被类型区为发源地,在气候、人为活动、以及红层软岩自身特性等因素影响下,表土层零星出露,中期—中后期风化侵蚀加速缺失,此后基岩裸露,在不断遭受侵蚀的过程中,侵蚀沟逐渐发育,侵蚀方向为面状(横向)转为下切(纵向)侵蚀,到后期出现密集的“鸡爪沟”,呈现出现有的荒漠景观。(6)针对区内土壤理化性质(pH值、土壤层厚度、含水率、养分含量等)和地势坡度等特征,为区内后期荒漠化治理工作提供相对应的治理建议,并提出将区内中后期和后期极具美学价值和科普价值的荒漠化景观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打造荒漠化相关的地学旅游文化村品牌,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荒漠化景观的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李一凡[7](2019)在《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环境与土壤呼吸对酸雨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酸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严重。森林生态系统中,酸雨会造成土壤酸化,破坏养分循环过程,对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微生物与土壤呼吸等土壤环境因子造成明显影响。本研究以我国西南典型酸雨区三峡库区重庆缙云山森林生态站作为研究区域,在针阔混交林与常绿阔叶林内进行模拟酸雨试验,采用野外试验监测与室内指标测定结合的方法,观测包括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微生物活性与结构和土壤呼吸等生物、非生物指标,旨在了解酸雨作用下土壤环境变化特征,探究土壤一系列生物、非生物因子对酸雨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酸雨对于土壤温湿度没有显着影响。(2)试验后期模拟酸雨显着降低土壤pH值和水解氮,显着增加有机质含量和碳氮比,对于全氮和全磷影响不明显。不同酸雨处理下的土壤细根生物量在试验前期被酸雨促进,试验后期被酸雨抑制。(3)常绿阔叶林的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比针阔混交林大,纤维素酶活性比针阔混交林小。在试验后期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被酸雨显着抑制,纤维素酶活性被酸雨显着促进。(4)模拟酸雨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生物量氮含量没有显着性差异。而微生物群落结构在不同林分与不同模拟酸雨处理间差异显着。针阔混交林中pH3.25与pH4.0酸雨处理的真菌PLFAs相对丰度被显着提高,总细菌被酸雨显着降低,放线菌没有显着差异。常绿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类似,但是总细菌PLFAs相对丰度在不同模拟酸雨间差异不显着。冗余分析(RDA)表明只有土壤C/N 比和有机质含量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的驱动因素。(5)模拟酸雨处理对土壤呼吸与异养呼吸的影响均显着,并且这种影响有积累效应,在试验前期(2016年1月~3月)酸雨对于土壤呼吸与异养呼吸的月均值影响相比对照不显着,随着试验的进行逐渐被抑制。两种典型林分内土壤呼吸年均值与年累积量对于模拟酸雨的响应较为一致,2016年对照与pH4.0处理差异不显着,pH3.25与pH2.5处理被显着抑制,2017年各个酸雨处理下均被抑制。异养呼吸年均值与年累积量对于模拟酸雨的响应存在区别,针阔混交林中2016年与2017年不同模拟酸雨下差异均显着,常绿阔叶林中2016年与2017年在对照与pH4.0处理下差异不显着,pH3.25与pH2.5处理均被显着抑制。针阔混交林与常绿阔叶林中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加,异养呼吸占比逐渐降低。两种典型林分内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与异养呼吸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壤呼吸的Q10值(温度敏感性)整体上随酸度增加而增加。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与土壤pH、细根生物量、水解氮、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机质、碳氮比、真菌和真菌细菌比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相关性分析说明酸雨造成的土壤酸化对于土壤碳氮循环产生影响,改变了微生物对于有机质和氮素的分解利用效率,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对土壤环境的改变调整适应,土壤酶活性同步变化,这些因素共同驱动了模拟酸雨下土壤呼吸的变化。(6)采用了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以及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三种方法综合评价了酸雨对于土壤环境的作用效果。综合分析发现本研究中针阔混交林中断根样方的pH2.5和pH3.25酸雨处理对于土壤环境的负面作用效果最大,对于土壤环境的破坏最为显着。

吕宸[8](2019)在《川西高寒山地灌丛草甸土壤水文及抗蚀性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川西高寒山地灌丛草甸对涵养水源和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本文以康定折多山土壤及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结合及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川西高寒山地灌丛草甸土壤的水文和抗蚀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能为该区域高寒草甸的保护与恢复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枯落物在不同海拔和坡向有明显规律,半阴坡枯落物蓄积量高于半阳坡,随着海拔的增高枯落物蓄积量降低;枯落物的有效拦蓄量总体呈现出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半阳坡大于半阴坡的规律;枯落物的吸水量与时间呈指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且3800m半阴坡处枯落物的吸水速率最大,说明该地区枯落物对外源水分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2)研究区土壤容重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淀积层>淋溶层的规律,而土壤总孔隙度则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小;4000m半阳坡土壤孔性是最好的,优于其它海拔和坡向。6个样地土壤粉粒含量均是最大,砂粒含量次之,而粘粒含量最小。结构性颗粒指数在不同土层和海拔没有明显统一的变化规律,半阳坡结构性颗粒指数均大于半阴坡。(3)研究区土壤持水性能总体呈现出淋溶层大于淀积层。土壤最大持水量都表现出半阴坡小于半阳坡的规律,不同土层最大持水量变化规律有差异。土壤有效涵蓄量总体表现出半阳坡大于半阴坡的规律,4000m半阳坡淋溶层土壤对降雨的拦蓄效果最佳。土壤持水性与土壤物理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6个样地淋溶层土壤的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均大于淀积层土壤;土壤初渗速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且总体上半阳坡土壤初渗速率大于半阴坡。(4)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18个指标对研究区土壤抗蚀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研究区土壤抗蚀性顺序为:3800m半阳坡>4200m半阴坡>3800m半阴坡>4200m半阳坡>4000m半阳坡>4000m半阴坡。说明3800m半阳坡土壤抗蚀性相对于研究区其它土壤较好,而4000m半阴坡土壤抗蚀性最差,极易发生水土流失。>0.25mm风干团聚体含量、团聚体GMD值和团聚体分形维数D三个指标为评价该地区土壤抗蚀性的最佳指标。

马迎宾[9](2019)在《基于氢氧同位素的汤浦水库库区淡水湿地森林水文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与水的关系是生态学和森林水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降水格局变化会对淡水湿地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产生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淡水湿地森林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净化水质和保持区域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研究淡水湿地森林水文过程及其对降水格局变化的响应机制,可为淡水湿地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退化淡水湿地森林恢复和重建等提供科学依据。稳定同位素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研究分析淡水湿地森林中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水(“五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可解决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全球变化影响着该区域水文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研究选择浙江绍兴汤浦水库库区三种不同类型的淡水湿地森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系统、定量和动态地阐明水文过程中各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不同量级降水对各层土壤水的贡献率、优势树种的水分利用策略等,初步揭示淡水湿地森林对水文过程的调控作用,为我国长三角地区淡水湿地森林水循环过程的定量研究奠定良好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浙江绍兴汤浦水库库区大气降水线为δD=8.36δ18O+14.92;降水δD介于-147.5‰~2.7‰之间,δ18O介于-19.05‰~-1.17‰之间;降水量效应显着;干季降水水汽主要来源于相对干燥的内陆地区;湿季降水水汽主要来源于湿度较高的西太平洋、印度洋。(2)库区土壤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不同量级降水后9天内,枯落物层水δD对降水δD的响应最显着,小雨对各林中枯落物层水贡献率为4.2%~46.4%,对表层土壤水(0~20 cm)贡献率为6.1%~42.2%;降水事件(不同量级降水)是影响降水在土壤剖面入渗的主要因子(p<0.001),降水在不同类型湿地森林土壤剖面中的入渗过程存在一定差异(p=0.003)。小雨(降水量≤10 mm)9天内,降水在针阔混交林土壤中滞留时间最长(6天),阔叶林次之(5天),针叶林最短(3天);中雨(10 mm<降水量≤25 mm)后9天内,降水在针阔混交林土壤中滞留时间最长(8天),阔叶林次之(7天),针叶林最短(6天)。(3)林中优势植物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雨前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不同量级降水后9天内,降水事件是影响植物水δD和不同树种对该次降水利用率的主要因子,各林中优势植物对降水的利用率为:阔叶林(8.6%~56.4%)>针阔混交林(7.1%~52.8%)>针叶林(13.0%~32.5%)。林中优势树种的水分利用来源存在差异,土壤表层(0~20cm)根系丰富的树种,如北美枫香(Liquidambar styraciflua)对小雨的利用率较高(45.2%~1.5%),而根系分布较深的树种,如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对中雨的利用率峰值为64.7%,对大雨的利用率高达88.0%。(4)不同淡水湿地森林林中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水这“五水”存在转化关系。不同量级降水后,大气降水、雨前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可转化为林中各优势树种植物水;土壤水受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双重补给,降水通过入渗补给转化为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库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存在转化关系(y=0.91x-3.61,R2=0.598,p<0.05),且均与当地大气降水关系密切。(5)汤浦水库库区淡水湿地森林对其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该淡水湿地森林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反映了针阔混交林对水文过程的调控作用比阔叶林及针叶林强。小雨和中雨后9天内,80~100 cm土壤水δD值分别介于-34.1‰~-34.9‰之间和-31.6‰~-25.1‰之间,深层土壤水δD较稳定,表明淡水湿地森林对降水量≤20 mm的降水在土壤剖面入渗过程具有一定调控作用,且针阔混交林的调控作用优于阔叶林和针叶林。建议今后在我国长三角地区开展退化淡水湿地森林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考虑将根系分布不同的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进行混交,例如将本研究中的针叶树种池杉(Taxodium ascendens)与根系分布较浅的北美枫香、河桦(Betula nigra)等及根系分布较深的美洲黑杨等阔叶树种进行混交,多树种合理配置,以保持该群落稳定性,同时增强淡水湿地森林对全球降水格局变化的适应性。

李林[10](2018)在《青神县巨桉连栽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天然林资源以每年1145万hm2的速度消失,全世界森林总量急剧减少。因而,发展人工林已成为减缓木材供求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引种巨桉成功之后,巨桉在全国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由于长时间大规模的栽植巨桉,栽植地域出现了土壤退化、林地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这已成为阻碍巨桉人工林发展的重大问题。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四川省青神县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6a生Ⅰ、Ⅱ和Ⅲ代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时序研究法(空间换时间),研究巨桉连栽对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为揭示连续栽植巨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神县各代巨桉人工林0-10cm土层的微生物总量、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大于10-20cm土层。随着巨桉连栽代次的增加,土壤放线菌数量在0-10cm和10-20cm土层中逐代明显下降,表现为I代林>II代林>III代林。真菌总量在0-10cm和10-20cm土层中逐代降低,但差异不显着。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总量在0-10cm土层中逐代降低,差异也不显着;在10-20cm土层中逐代显着降低,表现为I代林>II代林>III代林。(2)青神县各代巨桉人工林0-10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含量大于10-20cm土层。随连栽代次增加,MBC和MBN含量在0-10cm和10-20cm土层中均逐代显着降低,表现为I代林>II代林>III代林。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C/N波动范围分别介于9.3910.64和9.9512.26之间,不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量C/N无显着性差异。说明巨桉连栽人工林中土壤微生物群落以真菌占据优势和土壤供肥能力较弱。(3)青神县各代巨桉人工林0-10cm土层的蔗糖酶、纤维素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都大于10-20cm土层。(4)随着巨桉连栽代次的增加,脲酶活性在0-10cm土层中逐代显着降低,在10-20cm土层中逐代降低,但差异不显着。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在0-10cm和10-20cm土层中逐代显着降低,表现为I代林>II代林>III代林。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0-10cm和10-20cm土层中逐代显着降低,表现为I代林>II代林>III代林。过氧化物酶活性在10-20cm土层中逐代显着降低,表现为I代林>II代林>III代林;在0-10cm土层过氧化物酶活性逐代减少但差异不显着。(5)相关分析表明,微生物总量、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真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由于巨桉是速生树种,生长快,长期单一种植,造成土壤酸化;林内凋落物减少,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从而导致森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降低。因此,在巨桉连栽过程中,要及时采取施肥、保留采伐乘余物、营建混交林等经营措施,以提高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从而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巨桉人工林生产力。

二、森林土壤退化及其防治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土壤退化及其防治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内外研究
        1.2.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进展
        1.2.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多尺度内涵
        1.2.4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计量方法
        1.2.5 森林水源涵养影响因子及尺度转换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流域地形地貌特征
        2.2.1 海拔空间分布特征
        2.2.2 坡度坡向空间分布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特征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3.1.1 地形数据
        3.1.2 气象数据
        3.1.3 土壤数据
        3.1.4 植被数据
        3.1.5 土地覆盖数据
        3.1.6 小结
    3.2 流域植被调查与采样
        3.2.1 样地设置
        3.2.2 样地植被调查
        3.2.3 地被物及土壤样本的采集
    3.3 实验室测量
        3.3.1 地被物生态水文指标测定
        3.3.2 土壤层生态水文指标测定
    3.4 森林水源涵养影响因子分析
        3.4.1 森林水源涵养影响因子的确定
        3.4.2 回归分析与相关性分析
        3.4.3 因子分析
    3.5 森林水源涵养尺度上推模型建立
第四章 流域森林特征分析
    4.1 林地尺度森林特征分析
    4.2 流域尺度森林特征分析
        4.2.1 植被的垂直分异
        4.2.2 植被的坡向分异
        4.2.3 植被的坡度分异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林地尺度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定量分析
    5.1 地被物水源涵养定量分析
        5.1.1 不同植被类型地被物蓄积量差异
        5.1.2 不同植被类型地被物持水能力
    5.2 土壤水源涵养定量分析
        5.2.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容重
        5.2.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孔隙度
        5.2.3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持水能力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尺度上推及空间分布
    6.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影响因子计算
        6.1.1 气候因子
        6.1.2 地形因子
        6.1.3 植被因子
        6.1.4 土壤因子
    6.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影响因子分析
        6.2.1 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6.2.2 因子分析
    6.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尺度上推预测模型及验证
        6.3.1 地被物水源涵养功能预测模型及验证
        6.3.2 土壤水源涵养功能预测模型及验证
    6.4 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分布
        6.4.1 地被物水源涵养空间分布
        6.4.2 土壤水源涵养空间分布
    6.5 讨论
        6.5.1 地被物水源涵养指标尺度上推模型
        6.5.2 土壤水源涵养指标尺度上推模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本文特色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侵蚀性风化花岗岩坡地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机理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研究资助项目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文中缩略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坡地土壤侵蚀形式
        1.2.2 坡地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1.2.3 土壤侵蚀过程携带养分流失
        1.2.4 坡地土壤侵蚀的研究方法
        1.2.5 风化花岗岩坡地土壤侵蚀研究概述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试验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3 降雨试验的设计
    2.4 样品的收集与测定
    2.5 相关参数的计算
        2.5.1 水动力学参数
        2.5.2 泥沙相关系数
        2.5.3 养分流失量的计算
    2.6 试验数据分析
3 坡面产流动态模拟与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坡面径流的初始产流时间
        3.3.2 坡面径流的径流率
        3.3.3 坡面径流的产流总量
        3.3.4 坡面径流的流速变化
        3.3.5 坡面径流的水动力学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壤中流水文动态模拟与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壤中流的初始产流时间
        4.3.2 壤中流的径流率特征
        4.3.3 壤中流的产流总量
        4.3.4 壤中流的平均流速特征
        4.3.5 壤中流对降雨产流的贡献
    4.4 本章小结
5 坡面产沙动态模拟与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坡面径流的产沙动态过程
        5.3.2 坡面径流的含沙率特征
        5.3.3 侵蚀泥沙颗粒特征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径流泥沙携带氮素流失动态过程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坡面径流氮素流失特征分析
        6.3.2 壤中流氮素流失特征分析
        6.3.3 侵蚀泥沙氮素流失特征分析
        6.3.4 氮素流失路径比较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径流泥沙携带磷素流失动态过程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坡面径流磷素流失特征分析
        7.3.2 壤中流磷素流失特征分析
        7.3.3 侵蚀泥沙磷素流失特征
        7.3.4 磷素流失路径比较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径流泥沙携带养分流失综合分析
    8.1 引言
    8.2 研究方法
    8.3 结果与讨论
        8.3.1 坡地养分流失的N/P质量比特征
        8.3.2 养分流失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三种不同侵蚀强度坡地的产流特征
        9.1.2 三种不同侵蚀强度坡地的侵蚀产沙特征
        9.1.3 径流泥沙携带TN、TP流失特征
        9.1.4 径流泥沙携带养分流失综合分析
    9.2 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祁连山东缘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际养分调控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草地根际研究的局限性
    1.2 根际分泌物参与养分循环的机制
        1.2.1 根际分泌物组成
        1.2.2 根际分泌物功能
        1.2.3 草地根际分泌物对养分循环的影响
    1.3 根际酶参与养分循环的机制
        1.3.1 根际酶的类型和功能
        1.3.2 根际酶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
    1.4 根际微生物参与养分循环的机制
        1.4.1 根际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
        1.4.2 根际微生物对养分循环的影响
    1.5 植物根际过程对土壤根际养分循环的调控机理
    1.6 关键科学问题的提出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退化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及其养分关联性变化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试验样地概况
        2.1.3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
        2.1.3.1 样地设置与植被调查
        2.1.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4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与提取
        2.1.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1.5.1 土壤总碳、全氮、全磷和速效磷
        2.1.5.2 土壤含水量和酸碱度
        2.1.5.3 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
        2.1.5.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可提取碳、氮和磷
        2.1.5.5 土壤胞外酶活性测定
        2.1.5.6 土壤养分富集率测定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植被特征
        2.2.2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2.2.3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
        2.2.4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胞外酶活性变化特征
        2.2.5 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富集率的变化特征
        2.2.6 退化高寒草甸对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2.2.7 退化高寒草甸根际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2.3 讨论
        2.3.1 高寒草甸退化对草原植被的影响
        2.3.2 高寒草甸退化对草原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2.3.3 高寒草甸退化对草原土壤微生物量及其活性的影响
        2.3.4 高寒草甸退化对草原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2.3.5 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的富集效应
        2.3.6 根际土壤养分计量特征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壤样品DNA的提取、PCR扩增和纯化
        3.1.2 建库,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流程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特征
        3.2.2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特征
    3.3 讨论
        3.3.1 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3.3.2 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系分泌物变化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测定
        4.1.2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试验样本质量控制
        4.2.2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系分泌物的PCA分析
        4.2.3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系分泌物的 OPLS-DA 分析
        4.2.4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系分泌物组分分析
        4.2.5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系分泌物单变量统计分析
        4.2.6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显着性差异代谢物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退化高寒草甸根际过程交互适应机制
    5.1 MENA的搭建和共网络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细菌分子生态网络模型拓扑属性分析
        5.2.2 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细菌分子生态网络模型的模块和关键节点
        5.2.3 微生物网络拓扑学特征与土壤碳、氮、磷相关参数的关系
        5.2.4 微生物网络拓扑学性质与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关系
        5.2.5 根系分泌物和土壤碳、氮、磷相关参数对根际微生物网络的影响
    5.3 讨论
        5.3.1 高寒草甸根际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模型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5.3.2 退化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分泌物介导植物-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模型
    5.4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退化红壤区马尾松和湿地松根叶性状异同及对混交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人工林的地位及现状研究概况
        1.1.1 人工林的价值及地位
        1.1.2 我国人工林的资源现状
        1.1.3 我国人工林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展
    1.2 退化红壤区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1.3 马尾松、湿地松及其研究进展
    1.4 研究背景与意义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6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3.1 根系样品的采集
        2.3.2 土壤样品的采集
        2.3.3 新鲜枝叶样品的采集
        2.3.4 凋落物的收集
    2.4 研究方法
        2.4.1 根系的筛选与生物量的测定
        2.4.2 土壤速效养分测定
        2.4.3 全量养分测定
        2.4.4 养分回收效率计算
    2.5 数据处理
    2.6 技术路线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及根际养分含量的变异
        3.1.1 土壤全量养分空间分布
        3.1.2 土壤有效养分供给特征
    3.2 根系分布及功能性状的变异
        3.2.1 根系空间分布格局
        3.2.2 根系功能性状的变异
    3.3 新鲜枝叶养分的分异规律
        3.3.1 新鲜小枝养分含量分异规律
        3.3.2 新鲜叶片养分含量特征
    3.4 凋落叶量及养分回收的变异格局
        3.4.1 林分地上凋落物量特征
        3.4.2 叶片养分回收度
        3.4.3 叶片养分回收效率
第4章 讨论
    4.1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供应的变异
    4.2 不同林分类型根系分布及性状特征
    4.3 不同林分类型枝叶养分特征
    4.4 不同林分类型养分回收效率特征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寻乌县土壤pH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土壤pH时空变异研究
        1.3.2 土壤酸化研究
        1.3.3 土壤pH时空变异影响因素研究
        1.3.4 土壤pH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方法
        1.3.5 本研究切入点
    1.4 研究内容
        1.4.1 寻乌县1984年至2018年土壤pH时空变化状况
        1.4.2 寻乌县1984年至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状况
        1.4.3 寻乌县土壤pH时空变化的主导因素及其影响因素作用的空间非平稳性
        1.4.4 土地利用变化下寻乌县土壤pH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位与自然条件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土壤性质概况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2.2.1 土壤pH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2.2.2 土壤环境因素的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统计学方法
        2.3.2 基于普通克里格的数字土壤制图
        2.3.3 空间自相关
        2.3.4 基于随机森林方法的遥感解译
        2.3.5 景观格局指数
        2.3.6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3 寻乌县35年间土壤pH的时空变异
    3.1 常规性统计
    3.2 空间分布特征
        3.2.1 半变异函数
        3.2.2 空间模拟精度评价
        3.2.3 空间分布状况
    3.3 35年间土壤pH时空变异状况
        3.3.1 土壤pH变化的空间状况
        3.3.2 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壤pH的变化
        3.3.3 不同成土母质下土壤pH的变化
    3.4 土壤pH时空变异的空间聚集性
        3.4.1 土壤pH时空变异的全局空间自相关
        3.4.2 土壤pH时空变异的局部空间自相关
    3.5 讨论与小结
        3.5.1 寻乌县土壤酸化的特征
        3.5.2 土壤酸化的聚集特征
        3.5.3 土壤类型间土壤pH变化的差异
        3.5.4 成土母质间土壤pH变化的差异
4 寻乌县3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
    4.1 遥感解译精度验证
    4.2 四期土地利用变化状况
        4.2.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状况
        4.2.2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状况
    4.3 土地利用转移状况
    4.4 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变化状况
        4.4.1 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状况
        4.4.2 景观水平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状况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耕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4.5.2 园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4.5.3 林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4.5.4 其他地类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5 寻乌县土壤pH时空变异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差异
    5.1 土壤pH时空变异的潜在影响因素
        5.1.1 自然条件状况
        5.1.2 人为活动状况
    5.2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5.2.1 土壤pH时空变异与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5.2.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建立
    5.3 土壤pH时空变异影响因素作用的空间差异
        5.3.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优越性
        5.3.2 影响因素对土壤pH时空变异作用的空间非平稳性
        5.3.3 寻乌县土壤pH时空变异的主导影响因素分区
    5.4 讨论与小结
        5.4.1 土壤pH时空变异的相关因素
        5.4.2 距道路距离对土壤pH时空变异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
        5.4.3 氮肥施用量对土壤pH时空变异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
        5.4.4 距河流距离对土壤pH时空变异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
        5.4.5 海拔与坡度对土壤pH时空变异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
        5.4.6 土壤pH时空变异主导影响因素分区的成因
6 寻乌县土壤pH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6.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pH的状况
        6.1.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pH的状况
        6.1.2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下土壤pH的变化状况
    6.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pH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
    6.3 土壤酸碱度调控对策与建议
    6.4 讨论与小结
        6.4.1 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pH状况的相关性
        6.4.2 土壤pH时空变异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6.4.3 土壤pH时空变异影响因素作用的空间差异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7 结论与讨论
    7.1 综合讨论
    7.2 研究结论
    7.3 本文的创新点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存在的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赣中吉安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红层与红色荒漠化的关系梳理
        1.2.3 荒漠化与红壤关系梳理
        1.2.4 红层荒漠化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1 遥感影像解译
        1.4.2 野外调查、剖面测制与采样
        1.4.3 红壤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1.4.4 红色荒漠化景观演化综合研究
    1.5 创新点
    1.6 完成工作量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候与降水
        2.1.2 地貌与植被
        2.1.3 环境地质问题
    2.2 地质概况
        2.2.1 盆地地层岩性
        2.2.2 盆地构造特征
3 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
    3.1 荒漠化基本特征
        3.1.1 荒漠化分布及形态
        3.1.2 侵蚀沟影像特征
    3.2 荒漠化类型
        3.2.1 荒漠化程度划分
        3.2.2 荒漠化面积
    3.3 典型荒漠化景观特征
        3.3.1 轻度荒漠化景观
        3.3.2 中度荒漠化景观
        3.3.3 重度荒漠化景观
        3.3.4 极度荒漠化景观
    3.4 鸡爪沟形态差异因素
4 红层荒漠化区土壤结构与理化性质
    4.1 土壤剖面结构特征
    4.2 土壤物理特征
        4.2.1 土壤含水率特征
        4.2.2 土壤pH值特征
        4.2.3 土壤色度特征
        4.2.4 土壤比重特征
        4.2.5 土壤粒度特征
        4.2.5.1 粒度组成特征
        4.2.5.2 粒度参数特征
    4.3 土壤元素化学特征
        4.3.1 土壤N含量特征
        4.3.2 土壤P含量特征
        4.3.3 土壤K含量特征
    4.4 理化性质对荒漠化的影响
5 红层荒漠化演化及治理利用
    5.1 红层荒漠化演化
        5.1.1 红层荒漠化演化阶段
        5.1.2 红层荒漠化演化模式
    5.2 治理现状与利用方式
        5.2.1 南方红层荒漠化治理现状
        5.2.2 区内荒漠化治理现状
    5.3 红层荒漠化的防治对策
    5.4 红层荒漠景观充分利用——地学旅游文化村建设设想
        5.3.1 可行性评价
        5.3.2 拟路线及项目规划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7)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环境与土壤呼吸对酸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酸雨概况
        1.2.2 酸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2.3 酸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4 酸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5 酸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4.1 土壤温湿度与化学性质对酸雨的响应
        1.4.2 土壤酶活性对酸雨的响应
        1.4.3 土壤微生物对酸雨的响应
        1.4.4 土壤呼吸对酸雨的响应
        1.4.5 酸雨对于土壤环境作用效果的综合评价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2 试验设计
    2.3 土壤呼吸的测定
    2.4 降雨、大气温度与土壤温湿度的测定
    2.5
    2.6 数据分析
3 土壤温湿度对酸雨的响应
    3.1 气温与降雨变化特征
    3.2 酸雨下土壤温湿度变化特征
        3.2.1 酸雨下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3.2.2 酸雨下土壤湿度变化特征
    3.3 小结
4 土壤化学性质对酸雨的响应
    4.1 酸雨下土壤pH值变化特征
    4.2 酸雨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4.3 酸雨下土壤全氮含量变化特征
    4.4 酸雨下土壤碳氮比变化特征
    4.5 酸雨下土壤水解氮含量变化特征
    4.6 酸雨下土壤全磷含量变化特征
    4.7 酸雨下细根生物量变化特征
    4.8 小结
5 土壤酶活性对酸雨的响应
    5.1 酸雨下土壤蔗糖酶活性变化特征
    5.2 酸雨下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变化特征
    5.3 酸雨下土壤脲酶活性变化特征
    5.4 酸雨下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特征
    5.5 小结
6 土壤微生物对酸雨的响应
    6.1 酸雨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变化特征
    6.2 酸雨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变化特征
    6.3 酸雨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响应
    6.4 酸雨下土壤指示性菌群的响应
    6.5 酸雨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
    6.6 小结
7 土壤呼吸对酸雨的响应
    7.1 酸雨下土壤呼吸变化特征
        7.1.1 土壤呼吸日际变化特征
        7.1.2 土壤呼吸月际变化特征
        7.1.3 土壤呼吸年际变化特征
        7.1.4 酸雨对土壤呼吸中异养呼吸占比的影响
    7.2 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关系
        7.2.1 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关系
        7.2.2 土壤呼吸与土壤湿度关系
        7.2.3 土壤呼吸与土壤水热双因子关系
        7.2.4 酸雨下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变化
        7.2.5 土壤呼吸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7.3 小结
8 酸雨对于土壤环境作用效果的综合评价
    8.1 主成分分析与评价
    8.2 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8.3 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分析与评价
    8.4 小结
9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成果目录
导师简介
致谢

(8)川西高寒山地灌丛草甸土壤水文及抗蚀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立题背景
2 文献综述
    2.1 枯落物层水文特征研究
    2.2 土壤层水文特征研究
        2.2.1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
        2.2.2 土壤持水性
        2.2.3 土壤渗透
    2.3 土壤抗蚀性研究
        2.3.1 土壤抗蚀性研究概况
        2.3.2 土壤抗蚀性影响因素
        2.3.3 土壤抗蚀性评价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区概况
        3.3.2 样地的选择及样品的采集
        3.3.3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3.3.4 数据处理方法
        3.3.5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枯落物层水文特性
        4.1.1 枯落物蓄积量
        4.1.2 枯落物持水能力
        4.1.3 枯落物持水过程
    4.2 土壤层水文特性
        4.2.1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
        4.2.1.1 土壤容重特征
        4.2.1.2 土壤孔隙度特征
        4.2.1.3 土壤颗粒组成特征
        4.2.2 土壤蓄水性能
        4.2.3 土壤渗透性能
    4.3 土壤抗蚀性指标
        4.3.1 土壤有机质
        4.3.2 土壤大团聚体特征
        4.3.2.1 土壤风干大团聚体组成特征
        4.3.2.2 土壤风干团聚体MWD、GMD及 D的变化特征
        4.3.2.3 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组成特征
        4.3.2.4 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MWD、GMD及 D的分布特征
0.25mm团聚体破坏率及不稳定团粒指数'>4.3.2.5 土壤>0.25mm团聚体破坏率及不稳定团粒指数
        4.3.3 土壤微团聚体特征
        4.3.3.1 土壤微团聚体组成
        4.3.3.2 土壤微团聚体抗蚀性指标
        4.3.4 土壤抗蚀性指数、水稳性指数及结构性颗粒指数分析
    4.4 土壤抗蚀性评价
        4.4.1 抗蚀性指标的选取
        4.4.2 主成分分析
        4.4.3 土壤抗蚀性与抗蚀指标的相关关系
5 讨论
6 结论
7 研究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氢氧同位素的汤浦水库库区淡水湿地森林水文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淡水湿地森林水文过程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氢氧稳定同位素在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3 长三角地区水文过程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概况
        2.1.4 气候特点
        2.1.5 植被概况
        2.1.6 土壤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的选择和设置
        2.2.2 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根系分布的调查
        2.2.3 土壤物理特征的调查
        2.2.4 地上地下水位和相关环境因子的观测
        2.2.5 同位素样品的采集
        2.2.6 同位素样品的测定
        2.2.7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2.8 水汽来源模型模拟
第三章 汤浦水库库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
        3.2.2 大气降水中过量氘的变化
        3.2.3 大气降水中氢与氧稳定同位素的关系
        3.2.4 后向轨迹分析降水水汽的来源
        3.2.5 降水氢氧同位素与降水量和温度的关系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壤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水中氢与氧同位素的关系
        4.2.2 土壤水氢氧同位素的季节变化
        4.2.3 不同量级降水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4.2.4 土壤水δD对不同量级降水的响应
        4.2.5 降水对不同类型淡水湿地森林各层土壤水的贡献率
        4.2.6 降水在土壤剖面中的入渗过程研究
        4.2.7 土壤水δD和降水对土壤水贡献率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4.3 讨论
        4.3.1 土壤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4.3.2 土壤水分来源及不同量级降水后土壤水δD的变化
        4.3.3 降水对土壤水的贡献率
        4.3.4 降水在土壤剖面中的入渗过程
    4.4 小结
第五章 植物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植物水中氢与氧同位素的关系
        5.2.2 植物水δD随采样时间的动态变化
        5.2.3 植物对该次降水的利用率
        5.2.4 植物水δD及植物对该次降水利用率与各影响因子的关系
        5.2.5 植物根系分布
    5.3 讨论
        5.3.1 植物水分来源
        5.3.2 植物水分利用策略
    5.4 小结
第六章 地表水及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地表水中氢与氧同位素的关系
        6.2.2 地表水中氢氧同位素随采样时间的变化
        6.2.3 地下水中氢与氧同位素的关系
        6.2.4 地下水中氢氧同位素随采样时间的变化
        6.2.5 地表水-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转化关系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各水体转化关系
    7.1 引言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淡水湿地森林中各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7.2.2 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
        7.2.3 降水-土壤水-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
        7.2.4 降水-土壤水-植物水之间的转化关系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淡水湿地森林对水文过程的调控作用
    8.1 引言
    8.2 结果与分析
        8.2.1 土壤及枯落物层对水文过程的调控
        8.2.2 淡水湿地森林对降水在土壤剖面中入渗过程的影响
        8.2.3 淡水湿地森林对地表水的调控作用
        8.2.4 淡水湿地森林对地下水的影响
    8.3 讨论
        8.3.1 淡水湿地森林枯落物层对降水入渗过程的调控作用
        8.3.2 淡水湿地森林土壤及林分类型对降水入渗过程的调控作用
        8.3.3 淡水湿地森林对地表水的调控作用
        8.3.4 淡水湿地森林对地下水的调控作用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青神县巨桉连栽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进展
    1.2 影响森林土壤微生物的因素
    1.3 连栽对森林土壤微生物影响
        1.3.1 连栽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1.3.2 连栽对森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1.4 影响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因素
    1.5 连栽对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6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研究方法
        2.5.1 标准地的设置及调查
        2.5.2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制备
        2.5.3 测定指标和方法
    2.6 数据处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连栽巨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1.1 连栽巨桉对微生物总量的影响
        3.1.2 连栽巨桉对细菌数量的影响
        3.1.3 连栽巨桉对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3.1.4 连栽巨桉对真菌数量的影响
    3.2 连栽巨桉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3.2.1 连栽巨桉对土壤微生量碳(MBC)的影响
        3.2.2 连栽巨桉对土壤微生量氮(MBN)的影响
        3.2.3 连栽巨桉对土壤微生量碳氮比(C/N)的影响
    3.3 连栽巨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1 连栽巨桉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3.2 连栽巨桉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3.3.3 连栽巨桉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4 连栽巨桉对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3.5 连栽巨桉对脲酶活性的影响
        3.3.6 连栽巨桉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4 连栽巨桉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巨桉连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4.2 巨桉连栽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4.2.1 巨桉连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
        4.2.2 巨桉连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C/N)的影响
    4.3 巨桉连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
5 结论
6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森林土壤退化及其防治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尺度转换的研究[D]. 邓力濠.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侵蚀性风化花岗岩坡地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机理模拟研究[D]. 邓龙洲. 浙江大学, 2021
  • [3]祁连山东缘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际养分调控机理的研究[D]. 马源.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4]退化红壤区马尾松和湿地松根叶性状异同及对混交的响应[D]. 吴高洋.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5]寻乌县土壤pH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 韩逸.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6]赣中吉安永阳盆地红层荒漠化特征及治理利用研究[D]. 程陈艳.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7]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环境与土壤呼吸对酸雨的响应[D]. 李一凡.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川西高寒山地灌丛草甸土壤水文及抗蚀性特征研究[D]. 吕宸.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9]基于氢氧同位素的汤浦水库库区淡水湿地森林水文过程研究[D]. 马迎宾.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 [10]青神县巨桉连栽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D]. 李林.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森林土壤退化及其防治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