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内注射异丙酚对蜂毒引起的持续性自发性伤害和痛觉过敏的镇痛作用

鞘内注射异丙酚对蜂毒引起的持续性自发性伤害和痛觉过敏的镇痛作用

一、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INTRATHECAL PROPOFOL ON THE BEE VENOM-INDUCED PERSISTENT SPONTANEOUS NOCICEPTION AND HYPERALGESIA(论文文献综述)

王仲菲[1](2020)在《脊髓COX和PGD2在芬太尼诱发小鼠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文中提出阿片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中、重度疼痛的主要药物,通过与不同类型阿片受体结合,参与疼痛调节进而发挥强效镇痛作用。除了产生镇痛作用之外,阿片类药物还可诱导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伤害性感受通路敏化,发生阿片类药物痛觉过敏,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瑞芬太尼导致的痛觉过敏研究广泛,但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尚未明确,阐明芬太尼痛觉过敏作用机制有助于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有研究证明,环氧合酶抑制剂对阿片类药物痛敏具有预防作用,课题组已有临床研究证实,氟比洛芬酯作为一种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可缓解瑞芬太尼引起的术后痛觉过敏,间接表明COX在伤害感受信号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PGD2作为COX的主要产物之一,近来被发现在多种疾病模型中具有抗炎作用,上游存在H-PGDS和L-PGD两种PGD2合成酶,下游存在DP1和DP2两个PGD2受体,且研究发现其下游受体DP1在神经保护中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拟探讨芬太尼诱发小鼠术后痛觉过敏的情况以及COXs—PGDS—PGD2—DP1通路在芬太尼诱发术后痛敏中的作用机制。目的:检测COXs—PGDS—PGD2—DP1通路在芬太尼诱发术后痛敏小鼠脊髓中的表达情况,评价其作用。方法一:雄性C57BL/6J小鼠(64只),6~8周龄,体重约20~25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C、I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ml,注射4次,间隔15min;F、IF(50μg·kg-1)组尾静脉注射芬太尼12.5μg·kg-1,0.1ml,注射4次,间隔15分钟;IF(40μg·kg-1)、IF(60μg·kg-1)、IF(80μg·kg-1)、IF(100μg·kg-1)组分别尾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1、15μg·kg-1、20μg·kg-1、25μg·kg-1,0.1ml,注射4次,间隔15min。于第1次注射芬太尼后15 min建立切口痛模型,于注射前1d、最后一次注射后3h、6h、1d、2d、3d、5d、7d时测定缩足反应阈(PWT)和甩尾反应潜伏期(TWL)。其中C组和IF(50μg·kg-1)组7d测试结束后将小鼠麻醉处死,取腰段脊髓备用。方法二:将40只雄性小鼠分为5组:6h、1d、2d、3d、5d组,均行芬太尼(50μg·kg-1)切口痛模型制备,分别于最后一次注射后6h、1d、2d、3d、5d时将小鼠麻醉处死,采集腰段脊髓,应用ELISA法测量PGE2和PGD2蛋白含量,RT-PCR法测量H-PGDS、L-PGDS、DP1、DP2 m RNA含量,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对小鼠脊髓COX-1和COX-2含量及分布进行分析。方法三:将80只雄性小鼠分为10组:C、IF+媒介物、IF+BW245C(8μg·10μl-1)、IF+BW245C(80μg·10μl-1)、I+BW245C(80μg·10μl-1)、F+BW245C(80μg·10μl-1)、IF+BWA868C(4μg·10μl-1)、IF+BWA868C(40μg·10μl-1)、I+BWA868C(40μg·10μl-1)、F+BWA868C(40μg·10μl-1)组。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制备完成后1h分别鞘内注射相应剂量DMSO、BW245C、BWA868C。于尾静脉注射前1d、最后一次注射后3h、6h、1d、2d、3d、5d、7d时测定PWT和TWL。结果一:小鼠静脉注射前1d,各组PWT、TWL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比较,I、F、IF组PWT、TWL降低,均于注射后2d时降低最显着(P<0.05);与I组和F组比较,IF组PWT、TWL显着降低(P<0.05),但I组与F组无差异(P>0.05);与造模前1d比较,各组TWL各时点均显着降低(P<0.05),I、F、IF组PWT于1d、2d、3d时显着降低(P<0.05)。小鼠注射芬太尼剂量增高,PWT、TWL结果降低显着(P<0.05)。结果二:芬太尼注射后2d,IF组小鼠脊髓背角COX-1和COX-2含量明显增高,且COX-1和COX-2均与神经元细胞共定位。与造模前1d比较,PGE2于1d~3d时增高(P<0.05),PGD2于1d~7d时明显增高,且5d、7d时增高最显着(P<0.05);L-PGDS m RNA各时点无差异(P>0.05),H-PGDS m RNA于5d时增高最显着(P<0.05);DP1 m RNA于5d、7d时明显增高(P<0.05),DP2 m RNA各时点无差异(P>0.05)。结果三:与IF组比较,IF+媒介物组PWT、TWL未见差异(P>0.05),IF+BW245C(8μg·10μl-1)组、IF+BW245C(80μg·10μl-1)组PWT、TWL结果显着增高且激动剂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增高效果显着(P<0.05);与I组和F组比较,I+BW245C(80μg·10μl-1)组和F+BW245C(80μg·10μl-1)组PWT、TWL明显增高(P<0.05)。与IF组比较,IF+媒介物组PWT、TWL未见差异(P>0.05),IF+BWA868C(4μg·10μl-1)组、IF+BWA868C(40μg·10μl-1)组PWT、TWL结果显着降低且抑制剂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降低效果显着(P<0.05);与I组和F组比较,I+BWA868C(40μg·10μl-1)组和F+BWA868C(40μg·10μl-1)组PWT、TWL明显降低(P<0.05)。结论:芬太尼引发小鼠术后机械和热痛觉过敏,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脊髓COXs—H-PGDS—PGD2—DP1通路可能参与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后的痛阈回升机制。激动DP1受体可缓解芬太尼引发的小鼠痛觉过敏,抑制DP1受体可加重芬太尼引发的小鼠痛觉过敏,且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金旭[2](2019)在《切口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ERK1/2与丙戊茶碱镇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ERK1/2信号通路在大鼠趾部切口痛的作用及丙戊茶碱缓解术后疼痛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8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Blank组,n=6)、切口痛组(IP组,n=18)、生理盐水组(NS组,n=15)、丙戊茶碱组(PPF组,n=18)、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n=9)、抑制剂组(U0126组,n=12)。除Blank组外均建立趾部切口痛模型,NS组、PPF组、DMSO组、U0126组分别于术前30 min鞘内注射NS 10μl、PPF 10μg、10%DMSO 10μl、U0126 10μg。各组术后2、4、8、24、72h行机械痛阈(PWMT)和热痛阈(PWTL)测定。预设定时间点行为学测试完毕后留取大鼠L4-6节段脊髓标本:Western Blot法检测NeuN、GFAP、Iba-1、t-ERK1/2、p-ERK1/2表达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显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p-ERK1/2、TNF-α、COX-2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法显示p-ERK1/2与脊髓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共表达。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行为学测定结果:与Blank组比较,IP组术后各时间点PWMT和PWTL均明显降低(P<0.05)。与IP组比较,NS组和DMSO组术后各时间点PWMT和PWT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PF组术后各时间点PWMT和PWTL均明显升高(P<0.05);U0126组术后2、4、8、24h的PWMT和PWTL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72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Blank组比较,IP组术后各时间点NeuN、GFAP、Iba-1表达量均增加(P<0.05),术后各时间点t-ERK1/2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24h的p-ERK1/2表达量均增加(P<0.05),术后7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P组比较,NS组术后4h的NeuN、GFAP、Iba-1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t-ERK1/2、p-ERK1/2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MSO组术后4h的NeuN、GFAP、Iba-1、t-ERK1/2、p-ERK1/2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PF组术后4h的NeuN、GFAP、Iba-1表达量均减少(P<0.05),术后各时间点t-ERK1/2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24h的p-ERK1/2表达量减少(P<0.05),术后7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26组术后4h的NeuN、GFAP、Iba-1、p-ERK1/2表达量减少(P<0.05),术后4h的t-ERK1/2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Blank组比较,术后4h,IP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p-ERK1/2、TNF-α、COX-2表达增加,其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胞体肿胀,突起增多;与IP组比较,术后4h,PPF组和U0126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p-ERK1/2、TNF-α、COX-2表达减少,其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胞体肿胀程度减弱,突起减少。4、免疫荧光共染结果:术后4h,IP组大鼠脊髓背角p-ERK1/2与NeuN、GFAP、Iba-1均有共表达。结论:1、趾部切口诱导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持续活化,以细胞间信息交流调节神经元兴奋性;2、ERK1/2信号通路激活后促进趾部切口痛的发生,并且增加脊髓TNF-α和COX-2的表达,阻断该通路能减少TNF-α和COX-2的表达,但仅能有效缓解早期阶段的术后疼痛;3、ERK1/2信号通路激活最强烈时与脊髓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均有共表达;4、PPF缓解切口痛的脊髓机制部分可能与抑制胶质细胞内ERK1/2信号通路激活,减少TNF-α和COX-2表达有关。

阿英嘎[3](2019)在《丙泊酚对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L4-6脊髓节段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丙泊酚对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修复、神经电生理以及L4-6脊髓节段NMDAR2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96只健康雄性清洁级BALB/c小鼠,8周龄,体重1822 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组)、丙泊酚组(P组),共计3组(n=32)。M组、P组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Sham组仅暴露右侧坐骨神经不做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模型制备完毕后P组腹腔注射丙泊酚50 mg·kg-1·d-1,连续给药7天。Sham组、M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每组小鼠分别在给药处理后再随机分为1 w、2 w、4 w、8 w组(n=8),在此4个时点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神经电生理检测后断头法处死小鼠,M组和P组分别切取其损伤处坐骨神经,包括吻合口在内自吻合口上下0.50.7 cm的神经进行H-E染色。Sham组切取同一部位坐骨神经进行H-E染色,显微切片观察神经纤维的再生形态和神经纤维数量。取L4-6脊髓节段,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L4-6脊髓节段NMDAR2B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小鼠L4-6脊髓节段NMDAR2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M组和P组相比,Sham组坐骨神经具有排列整齐的坐骨神经纤维,且纤维数量多,无溶解现象,动作电位传导速度(NCV)、波幅均高于M组和P组(P<0.05);与M组相比P组坐骨神经具有排列较为整齐的坐骨神经纤维,且纤维数量增加,溶解现象少,动作电位传导速度(NCV)、波幅均增加(P<0.05)。Sham组NMDAR2B的表达和NMDAR2B mRNA的表达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与Sham组相比,P组、M组小鼠L4-6脊髓节段NMDAR2B的表达和NMDAR2B mRNA的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与M组相比,P组NMDAR2B的表达和NMDAR2B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对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修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L4-6脊髓节段NMDAR2B的表达有关。

韩梦丽[4](2019)在《右美托咪定复合纳布啡预处理对瑞芬太尼术后早期痛觉过敏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瑞芬太尼是临床上常用的短效阿片类镇痛药,可应用于各种手术,从单次给药到术中持续输注维持镇痛,虽然瑞芬太尼在术中及即刻术后的临床表现上有一定优势,但其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独特特点与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痛觉过敏有密切的联系。痛觉过敏的发生可能会减慢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不仅因为痛觉评分高而且还会增加镇痛药的用量以及相关的副作用。虽然有文献报道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和纳布啡单独应用可以预防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Remifentanil-induced Hyperalgesia,RIH),关于DEX复合纳布啡对RIH影响的相关文献较少。本研究主要观察DEX复合纳布啡预处理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早期痛觉过敏是否有影响,为临床上预防或减弱RIH的发生提供更多可能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法选取ASA分级为I级或Ⅱ级,年龄2065岁之间行妇科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四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患者在诱导前10min内泵注DEX1μg/kg后持续输注0.5μg/kg/h至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纳布啡组(N组)患者在诱导前3min立即静脉注射纳布啡0.2mg/kg(稀释至10ml);DEX复合纳布啡组(D+N组)患者在诱导前10min给予泵注DEX 0.5μg/kg后持续输注0.3μg/kg/h至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诱导前3min立即静脉注射纳布啡0.15mg/kg(稀释至10ml);对照组(C组)患者在诱导前3min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诱导前10min用等量生理盐水泵注。麻醉维持: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其中瑞芬太尼以0.25μg/kg/min的恒定剂量静脉泵注。四组均在缝皮前给予0.1μg/kg舒芬太尼和托烷司琼5mg。拔管后将其送入PACU观察至少1h,出PACU时连接PCIA。术前24h访视患者,指导患者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量表)评估疼痛分值,采用Von Frey细丝机械刺激针套件测定患者左前臂内侧皮肤的机械痛阈值。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术中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BIS值,术前及术后24h的机械痛阈值,及患者术后各时点的疼痛评分及镇静评分。结果1.C组术后24h痛阈值变化比其他三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患者在T0、T1、T2、T3时刻的VAS评分,拔管后1 h内舒芬太尼的用量,以及术后24 h内PCIA的有效按压次数与其他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C组首次要求镇痛距离拔管的时间明显短于其他各组,N组、D+N组患者的首次要求镇痛距离拔管的时间也明显短于D组(P<0.01);4.D组在插管后、气腹后、拔管后的心率均低于C组、N组和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D组在T0时刻的Ramsay镇静评分、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60%)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6.D组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着长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C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EX可有效预防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2.纳布啡预处理可有效预防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3.DEX复合纳布啡预处理可预防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副作用少于单独使用DEX或纳布啡。

白倩[5](2018)在《骨关节炎性痛痛觉传导的外周和中枢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关节病,可引起任何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其中包括颞下颌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膝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OA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OA最初被认为是一种以软骨病变为主的疾病,以往有大量的关节间隙狭窄(软骨损伤的影像学评估)与临床疼痛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然而这些研究最终产生了相矛盾的结果。OA疼痛是可以独立于软骨损伤而发生的。并且目前并没有很有效的方法来治愈OA疼痛。我们不仅要关注软骨损伤研究,还要更深入地了解慢性关节疼痛的发病机制,从而满足临床病人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OA关节内产生的炎性刺激物或炎症本身等有害刺激物首先激活伤害感受器(传入纤维的外周末端),进而可激活初级传入纤维,这些初级传入纤维的细胞体在神经节(Ganglion)中,进一步可导致神经节内神经元中某些基因表达的改变,或者是离子通道的改变,使神经元兴奋性增加、伤害性传入纤维将神经冲动从伤害性感受器的末端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并向大脑提供关于刺激的位置,强度和持续时间等信息。本文将从外周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个方面来系统阐述TMJOA和KOA这两种主要骨关节炎性疼痛发生发展和维持的机制,包括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以及表观遗传学机制在这些炎性疼痛中的作用。TMJOA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效果差,疼痛产生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以往的研究表明,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颞下颌关节内注射可以导致TMJ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受体显着增加。然而,目前尚不清楚TNF-α在三叉神经疼痛系统中是否参与TMJOA疼痛的发展。本实验利用CFA诱导的小鼠TMJOA炎性疼痛模型,首次发现TMJOA小鼠的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a,TG)和三叉神经脊束核(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 Caudalis,Sp5C)中TNF-α表达增高,在本论文的第一第二部分研究中聚焦于TNF-α参与TMJOA慢性疼痛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KOA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差,疼痛产生的具体分子机制还不清楚。初级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是KOA疼痛传导通路的最初级感觉神经元,DRG中的NaV1.9是电压门控钠通道亚单位之一,在伤害性疼痛中起关键作用。然而,KOA疼痛模型的DRG神经元中NaV1.9表达是否增加仍然没有定论。本实验利用CFA诱导的大鼠KOA炎性疼痛模型,首次发现DRG中的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和NaV1.9表达增高,在本论文的第三四部分研究中,聚焦于PKC调控NaV 1.9参与KOA慢性疼痛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将阐明TMJOA和KOA引起的慢性炎性疼痛的行为学特征;揭示CFA诱导的TMJOA和KOA引起的疼痛传导相关神经元内相关分子表达增高,造成神经元兴奋性增加的分子基础;探讨表观遗传学在TMJOA和KOA慢性疼痛产生中的作用。以期从细胞-分子-核团-行为学的角度揭示TMJOA和KOA疼痛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1)TMJOA动物模型建立,疼痛行为检测在小鼠双侧颞下颌关节(TMJ)内注射CFA诱导TMJOA炎性疼痛模型。使用Von Frey丝测量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机械疼痛阈值,用小鼠疼痛表情评分(Mouse Grimace Scale,MGS)以及用Dolognawmeter进行咬合力度评估,综合这三项进行疼痛行为测试。(2)TNF-α参与TMJOA疼痛产生的机制研究我们首先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CFA注射对小鼠TG和Sp5C中TNF-α及其受体TNFR1的表达和分布的影响。使用C57BL/6野生型(WT)和TNF-α敲除(KO)小鼠,通过行为学测试验证缺失TNF-α的小鼠TMJOA疼痛阈值的大小。最后Sp5C内注射TNF-α拮抗剂R-7050,检测CFA-TMJ小鼠的疼痛阈值。第二部分(3)TNF-α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和去甲级化状态采用甲基化DNA免疫沉淀技术试验来探索三叉神经痛觉感受系统TG和Sp5C中TNF-α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和去甲级化状态。(4)去甲基化酶TET1参与调控TNF-α表达并参与TMJOA疼痛产生的机制研究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观察小鼠TG和Sp5C中与表观遗传学相关的主要调控酶的表达变化。最后用shTET1-Lentiviral于TG内注射验证其在CFA-TMJ疼痛中的作用。第三部分(5)KOA动物模型建立,疼痛行为检测CFA注入大鼠膝关节建立慢性KOA炎性疼痛模型。使用Von Frey丝测量机械疼痛阈值,用HE染色确定KOA大鼠膝关节炎性特征。(6)PKC调控参NaV1.9表达并与KOA疼痛产生的机制研究通过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观察DRG中NaV1.9和PKC的表达。然后,我们在体外培养的DRGs神经元中使用PKC抑制剂(GF-109203X)和激活剂(PMA),通过RT-PCR观察它们对NaV1.9表达的影响。还通过免疫荧光法观察对大鼠鞘内注射GF-109203X和PMA对在体的L4-6 DRG神经元中NaV1.9表达的影响。同时,我们测试了 PKC抑制剂和激活剂给药前后对大鼠热,冷和机械阈值的伤害性行为反应阈值的影响。第四部分(7)长链非编码RNA参与KOA疼痛产生的机制研究KOA研究中,我们继续探索遗表观传学调控是否参与KOA疼痛的传导,首先将CFA或生理盐水注入大鼠膝关节建立慢性KOA炎性疼痛模型,第七天,取两组大鼠L4-6DRG神经元与大鼠lncRNA芯片杂交,洗涤,固定并扫描,获得芯片图,并读值,得到原始数据。使用GeneSpring GX v12.1软件(Agilent Technologies)对原始数据进行Quantile标准化和随后的数据处理。获得两组样品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lncRNA或差异表达mRNA,我们用QPCR验证了变化最大的一些lncRNAs,并做关联性分析。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TMJOA研究中CFA(10μl)诱导WT小鼠的TMJOA炎性疼痛,于CFA后第1天开始并持续至少10天。2.注射CFA后,WT小鼠的TG和Sp5C中的TNF-α均上调。CFA诱导的TMJOA疼痛行为在TNF-α KO小鼠中被显着抑制。免疫荧光染色显示,CFA注射不仅可以增强TG和Sp5C中TNF-α与Ibal(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的共定位,还可以诱导Sp5C神经元中TNF-α的过表达。Sp5C内注射TNF-α拮抗剂可以降低CFA-TMJ注射引起的疼痛超敏。第二部分3.TMJOA研究中通过DNA dot-bolt试验我们发现CFA-TMJ并没有改变全基因组DNA的5mc和5hmc的表达水平,但是DNA甲基化免疫沉淀分析证明,CFA注射后TG中TNF-α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明显减少,DNA去甲基化明显增多,Sp5C中TNF-α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无明显变化。4.进一步探讨发现CFA-TMJ并没有改变去甲基化酶DNMT1,3A,3B,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3的表达,但是CFA注射后TG中去甲基化酶TET1增高。免疫荧光染色显示,TET1与Neun(神经元细胞标记物)共标,不与Ibal和GFAP(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共标。shTET1于TG内注射可减轻小鼠CFA-TMJOA 疼痛。第三部分5.KOA研究中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FA-KOA组大鼠的机械,热,冷刺激足退缩阈值降低。6.KOA大鼠的DRG中NaV1.9和PKC表达增加。Nav1.9和PKC α的蛋白质以及mRNA表达平行增加。免疫荧光实验发现,Nav1.9在KOA大鼠中优先与IB4+小神经元共定位。在培养的DRG神经元中,PMA增加了Nav1.9表达,而GF-109203X阻止了 PMA的作用。PMA可提高无处理大鼠的Nav1.9表达,而GF-109203X可降低KOA大鼠的Nav1.9表达。PMA可造成无处理大鼠的机械性和冷痛觉过敏。而GF-109203X减弱了 KOA疼痛模型中的机械和冷痛觉过敏。第四部分7.KOA研究中我们详细分析lncRNAs在模型组和对照组DRGs的表达变化以及其对疼痛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调空作用。与生理盐水组相比,CFA注入大鼠膝关节建立慢性KOA疼痛模型有181个lncRNAs以及275个mRNAs有显着的差异性表达变。我们用QPCR验证了变化最大的一些lncRNAs,并通过Go Pathway分析得出与钠离子通道相关联的lncRNAs,证明KOA导致的钠离子通道相蛋白的增加与lncRNAs的差异性表达可能相关,需要进一步验证。研究结论1.TNF-α在CFA诱导的TMJOA炎性疼痛的三叉神经痛觉传导系统TG和Sp5C中起关键作用,增加的TET1使小鼠TG中TNF-α启动子区域去甲基化增多并激活TNF-α基因转录,使TNF-α表达增高,最终导致CFA-TMJ炎性疼痛。2.PKC在CFA诱导的KOA炎症疼痛Nav1.9上调中的伤害感受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鼠芯片测试的差异性表达的lncRNAs可能是诊断或治疗KOA的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新型治疗靶点。

王楠[6](2018)在《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剖宫产术后易发生中-重度急性疼痛,包含手术切口痛及内脏痛,这是国内外都需要面临的问题。这种急性疼痛会引起机体多脏器器官的应激,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血流动力学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影响生理、心理及行为状况。还会延迟患者康复,影响患者对麻醉及手术的满意度,甚至发展成持续性慢性痛[1]。因此有效的术后镇痛十分必要。近年来,伴随着围手术期麻醉技术的提高,术后疼痛也得到更大程度的缓解,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能个体化控制麻醉镇痛水平,因此二者的结合可以使患者得到更佳的满意度及镇痛效果。事实上利用阿片类药物的PCIA确实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术后镇痛模式[2]。舒芬太尼作为阿片类受体单纯激动剂因其强大的镇痛作用常用于术后镇痛[3],然而其较多的不良反应使得患者对其满意度下降,因此找到一种不影响其镇痛效果又能降低药物副作用的用药方法十分重要。纳布啡作为阿片类κ受体激动-拮抗剂也常用于术后镇痛,其镇痛作用类似于吗啡,且κ受体激动剂对内脏痛具有独特效果[4],同时不良反应较少。本研究探讨舒芬太尼和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无线电子镇痛泵PCIA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的效果。方法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项研究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进行,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150例,筛选条件:年龄20~35岁,体重54~89 kg,ASAⅠ或Ⅱ级,孕37~42周。随机将纳入的150例患者分为三组,每组产妇50例,PCIA分别给予舒芬太尼(S组),纳布啡(N组),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SN组)。记录产妇剖宫产术后1、3、6、9、12、24、36 h时疼痛VAS评分(安静、咳嗽)及镇静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呼吸抑制);PCIA实际按压次数;产妇满意度。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研究指标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VAS评分、Ramsay评分等研究指标采取多变量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非正态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及四分位数间距(I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如PCIA实际按压次数;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如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级资料采取秩和检验,如产妇满意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产妇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安静时三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咳嗽时术后6 h、9 h VAS评分SN组小于S组、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恶心呕吐发生率N组、SN组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N组、SN组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PCIA实际按压次数SN组明显少于S组、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总体满意度比较SN组高于S组、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无线电子镇痛泵PCIA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镇痛镇静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产妇满意度高。

李晶晶[7](2018)在《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镜像痛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多项研究证实瑞芬太尼易诱发术后痛觉过敏,我们的基础实验表明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remifentanil-induced hyperalgesia,RIH)镜像痛的存在,但尚缺乏临床证据支持RIH镜像痛的发生。本研究拟探讨首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老年患者术中使用瑞芬太尼,术后是否发生RIH镜像痛以及右美托咪定是否能预防RIH镜像痛。方法选择择期行首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0例,年龄6080岁,ASA分级IIIII级,BMI 18 kg/㎡3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30):低剂量瑞芬太尼组(RL组,术中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高剂量瑞芬太尼组(RH组,术中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32μg·kg-1·min-1)和高剂量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组(RD组,术中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32μg·kg-1·min-1及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0μg·kg-1·h-1(10 min)后以0.3μg·kg-1·h-1维持至术毕前30 min停止)。应用von Frey纤维丝比较各组术前、术后24 h和48 h非手术侧机械性触痛阈(Mechanical pain threshold,MPT)。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比较各组术前、入麻醉恢复室、术后24 h和48 h手术侧和非手术侧静息痛和运动痛。记录三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术前、拔除喉罩后、入麻醉恢复室、术后24 h和48 h的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镇痛质量(术后首次要求镇痛的时间及补救镇痛所需舒芬太尼剂量;术后补救镇痛的例数,术后镇痛满意度及围术期并发症)。结果三组患者术前非手术侧MP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L组和RH组术后24 h和48 h非手术侧MPT低于术前(P<0.05);RH组术后24 h和48 h非手术侧MPT低于RL组(P<0.05);RD组术后24 h和48 h非手术侧MPT高于RH组(P<0.05);三组患者术前手术侧、非手术侧静息及运动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L组和RH组在入麻醉恢复室及术后48 h手术侧、非手术侧静息及运动VAS评分高于术前(P<0.05);RD组在术后48 h手术侧、非手术侧静息及运动VAS评分低于RH组(P<0.05)。三组围术期血压、SPO2及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D组在拔管后心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RD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的发生例数多于RH组,术后首次要求镇痛的时间长于RH组,术后补救镇痛的舒芬太尼剂量和例数少于RH组,术后镇痛满意度高于RH组,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RH组(P<0.05)。结论此项随机对照研究的临床观察证实了RIH镜像痛的存在;右美托咪定对RIH镜像痛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刘大路[8](2016)在《颈椎根性痛大鼠模型建立及背根节IB4-Aδ类神经元介导机械性痛觉敏化的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颈椎根性疾病相关痛(cervical radicularpathy pain,CRP)是现代高压力办公室工作带来的越发普遍的职业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并且具有自发性加重的特点。与腰背痛相比,CRP患者并无承重障碍的症状,而97.5%患者是以慢性疼痛原因就诊,包括长期自发性疼痛、肢体放散性疼痛,以及转动压迫颈椎椎骨关节引起的“闪电样”剧痛。由于动物颈椎椎骨关节解剖位置深,颈部神经丛交叉和分支多,动物颈椎部位手术难度大,一直缺乏模拟颈部病变的动物模型,CRP动物痛觉行为学难以观察。目前对于颈部外周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清楚。我们研究室前期建立腰背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在体研究发现在此模型上外周损伤背根神经节(dorsol root ganglion,DRG)产生异常自发放电(spontaneous activity,SA)。在生理状态下DRG神经元少见,相反在慢性痛条件下DRG神经元呈现出大量异位SA。研究表明在单纤维记录实验中,表达与外周神经系统SA的纤维的传导速度多为A类有髓纤维,而极少有C类无髓纤维参与介导CCD模型中SA。DRG离体研究表明,损伤DRG神经元SA起源可能依赖于神经元的阈下膜电位振荡(subthreshold membrane potential oscillation,SMPO),而具有SMPO神经元往往伴随胞膜上离子通道激活及失活的改变表现出细胞膜内在性质的变化。因此,在病理性痛模型中初级感觉DRG神经元常常表现出异常细胞膜特性。兴奋的外周神经向脊髓痛觉感受区传递大量增加的痛觉传入将引起脊髓第一级突触的可塑性改变,形态学研究表明,在慢性痛条件下DRG神经元敏化伴随外周神经系统和脊髓背角神经终末上一系列激活基因表达的变化。但是对于CRP情况下DRG神经元如何发生改变及其机制尚不甚明了。以往研究表明,DRG神经元机械感觉功能参与机械痛敏。但是DRG感觉神经元有不同亚型神经元组成,承担不同感觉功能。机械敏感的神经元较不敏感神经元更易被机械性刺激造成损伤。但是目前缺乏针对疼痛模型特异DRG神经元的分类观察,外周慢性痛机制中各细胞和分子靶点也不明确。在本课题第一部分中,我们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模拟临床CRP症状的大鼠模型,明确CRP模型大鼠痛行为学特征;(2)CRP大鼠模型DRG感觉神经元进行各亚型分类的电生理指标研究,找出CRP相关的重要细胞和分子靶点。首先,我们在大鼠颈椎C7/C8椎间孔,通过插入“L型”钢柱的手术,形成DRG稳定的慢性压迫损伤,模拟椎间盘疝出或椎骨关节狭窄的病理学特点。结果表明,CRP模型组动物较假手术组在术后1天就出现了双侧前足缩足痛阈明显下降。在术后4天达到最大值,并一直持续到手术后四周。接着我们观察了CRP模型动物表现的热痛敏,通过使用热光源对动物双侧前足足底皮肤造成伤害性热刺激。结果表明CRP模型动物在术后第3天出现上肢痛觉潜伏期明显缩短,但较温和。热痛缩足潜伏期的缩短可以持续到术后4周。同时,我们观察CRP动物的自发痛行为。自发痛行为测定为在一分钟内动物表现对患侧上肢体抓咬舔时间。CRP模型动物在术后1天就表现出较假手术组动物明显增加的患侧肢体的自发痛行为。在一周内达到最大值,在术后两周后自发痛行为时间缓慢下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在CRP模型术后12小时C7和C8压迫侧DRG上表达c-Fos蛋白的神经元比例明显增加,在术后24小时达到最大值,在48小时后依然有明显区别。而在脊髓背角浅层,在DRG损伤12小时后,表达c-Fos蛋白的脊髓神经元也大量增加,在CRP模型术后24小时达到最大值,在48小时组仍然与假手术组有明显差异。研究提示,脊髓痛觉感觉神经元c-Fos蛋白表达的升高与DRG神经元的变化趋势一致。为了重复验证c-Fos蛋白的结果,我们观察CRP模型动物在5术后24小时后DRG和脊髓神经元磷酸化胞外信号相关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lated kinase,ERK)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术后24小时,p ERK1/2在患侧DRG和脊髓神经元的表达都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结果表明在CRP大鼠模型上,损伤DRG神经元早期激活,感觉神经元异常兴奋,向中枢神经系统痛觉感觉区传入增加引起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兴奋,痛觉传导通路激活。DRG神经元分成Aβ大神经元,IB4-Aδ小神经元、IB4-和 IB4+C类神经元。IB4-Aδ小神经元明显较其他DRG小神经元更加兴奋。并且被认为介导自发痛行为的异常SA高度表达在IB4-Aδ小神经元,而在CRP模型组的C-神经元没有出现任何自发电活动。IB4-Aδ小神经元的SA与动作电位幅度一致,并且在记录中可以稳定持续发放两小时以上。结果提示CRP模型IB4-Aδ小神经元表现明显SA。以往研究认为,IB4-AδDRG神经元以其特殊的细胞膜柔韧机械特性介导外周的机械性触觉。在本课题的第二部分中,我们研究发现:(1)在CRP模型中IB4-Aδ神经元的机械敏感特性;(2)介导DRG神经元机械敏感特性的离子通道机制;(3)CRP模型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外周镇痛靶点。我们使用微操作器在全细胞钳制的DRG的IB4-AδDRG神经元胞体表面直接给予机械压力刺激(mechanical stimuli,MS),刺激强度控制在不对细胞膜造成任何伤害。结果表明,对照组观察到MS后出现的神经元放电。而在CRP组同样的MS刺激引起超高频的神经元放电活动,高频MS放电频率较SA频率升高10倍。IB4-DRG神经元在刺激后仍可以维持长时间的高频放电水平。离子通道机制研究表明,在CRP模型组IB4-Aδ神经元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HCN)通道表达的Ih电流密度明显增加,这可能是CRP模型动物发生疼痛行为学改变和DRG、脊髓出现形态学改变的机制。CRP模型并未改变IB4-的Aδ神经元的Ih电流反转电位。HCN通道蛋白和IB4双标荧光结果验证,HCN1和HCN3亚型在CRP模型后在IB4-DRG神经元中表达升高,而HCN2亚型没有明显改变。HCN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ZD7288可以阻断CRP模型组IB4-Aδ神经元包括SA、MS引起的高频放电的超兴奋性电活动,而对正常动作电位产生无影响。鞘内注射ZD7288组较生理盐水组反转了70%CRP模型引起的动物反射性缩足阈值的下降。而在热痛检测中ZD7288未见有明显改善热痛缩足潜伏期的效果。在自发痛行为检测中,ZD7288组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CRP模型动物的自发疼痛行为,单次给药镇痛作用超过12小时。上述结果表明,IB4-Aδ神经元上HCN1和HCN3亚型高表达是CRP介导神经元超兴奋性改变的离子通道基础。ZD7288抑制CRP DRG神经元超兴奋性而不影响正常感觉神经元生理功能,为CRP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王燕[9](2015)在《脊髓Rac1-PAK信号通路在蜜蜂毒诱导炎性痛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疼痛(Pain)是具有生物学意义的警戒信号,对机体具有自身保护作用。然而,急性痛长期迁延不愈时就会诱发慢性痛,不仅能造成感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同时也会导致焦虑、抑郁和认知障碍等精神共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既往50年的研究在伤害性信号从外周到脊髓的神经传导,以及外周敏化和脊髓中枢敏化机制等方面上取得较大进展。但是,由急性痛向慢性痛的演变过程,及其神经调控机制至今仍旧不清。这为临床有效诊治慢性痛设置了障碍。目前,探索疼痛发生、发展和慢性化机制的研究既是国际前沿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也是医学难题之一。外周组织损伤和持续性炎症对机体是一种非常强烈而长期的有害刺激。组织损伤后,组织内的ATP、H+、K+等炎症介质释放,从而引起P2X3、TRPV1、TRPV2等通道激活,促使脊髓伤害感受性神经元保持高兴奋状态,并伴随交感神经活化。同时,外周组织损伤和炎症导致伤害性感受器阈值降低,引起外周敏化。当持续性的伤害性刺激信号传导至脊髓背角后,能够引起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的激活和敏化即出现所谓的神经可塑性变化,如后放电、wind up现象、LTP等中枢敏化现象。脊髓胶质细胞的活化、抑制性神经元活性降低以及源自脊髓上位脑结构,包括丘脑、皮层、扣带回、岛叶、脑干等的下行痛抑制系统作用的削弱和下行易化系统作用的增强都参与和诱导伤害性反应在脊髓背角的表达和敏化,最终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强,进而易化伤害性反射,形成持续性自发痛、痛敏、异常痛敏以及镜像痛(或痛敏)。经过10余年的持续性研究,我们实验室证实蜜蜂毒(bee venom,BV)痛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临床炎性痛的病理性状态特征。向大鼠足底注射蜜蜂毒溶液,不仅可以即刻引起大鼠局部注射区组织出现长时程的红肿、渗出等炎性痛表现,而且还可以诱发出单相、时程持续达7296小时的自发性缩足反应行为以及抬足、舔足等特别关爱受伤足部的行为活动。此外,BV注射后2小时,注射部位可出现原发性热痛敏和原发性机械痛敏,而注射部位远端出现继发性热痛敏,注射对侧足出现镜像热痛敏等。蜜蜂毒模型与以往的福尔马林、角叉菜胶、酵母多糖等疼痛模型不同,它不仅无种属差异性,还具有较多的疼痛表型。因此,蜜蜂毒模型是研究病理性痛涉及外周和中枢敏化机制的一个理想的疼痛模型。本课题工作主要基于两方面目的,一方面探索何种脊髓或者外周信号分子参与蜜蜂毒引起的伤害性反应和相应痛觉敏化现象的发生和维持过程;另一方面,以临床治疗为目的,通过蜜蜂毒模型,为临床病理性痛的防治提供新的药物治疗靶点,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持续性或慢性痛。Rac1,又称Ras的C3肉毒素底物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1,Rac1)蛋白是一种Rho家族成员小G蛋白。大量研究表明,Rac1参与对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调节,还与神经元的发育、存活和神经退行性病变密切相关。有研究指出,Rac1不仅与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变化相关,而且参与调节神经病理性痛状态下的脊髓神经元树突棘的形态以及突触的兴奋性和信号传递过程。Tan等在多种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中发现,外周神经损伤后10天、脊髓损伤和烫伤后28天,脊髓树突棘的数量、棘头的大小和长度都发生改变,且背角WDR(wide dynamic range)神经元超兴奋,出现热痛敏和机械痛敏现象;鞘内连续3天给予Rac1特异性抑制剂NSC23766可翻转树突棘的异常改变,并降低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有效缓解神经病理性痛相关行为。然而迄今为止,在炎性痛条件下涉及脊髓Rac1信号通路的作用并未见报道。基于此,本课题通过蜜蜂毒模型研究Rac1-PAK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外周炎性痛的发生和发展。采用蜜蜂毒模型和鞘内给予Rac1抑制剂的方式,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观察Rac1在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和细胞定位分布;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Rac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蛋白的表达变化;利用行为药理学的方法评估Rac1抑制剂对蜜蜂毒所致自发痛、热痛敏和机械痛敏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如下:一、Rac1在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和细胞定位分布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显示Rac1在正常大鼠脊髓背角的浅层(I-II)和深层(III-VI)均有广泛分布,且Rac1与Neu N存在共标现象,而与GFAP和Iba1则极少共标。以上结果提示相对于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Rac1主要集中表达于神经元胞体中。在大鼠一侧足底接受生理盐水或BV注射后,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发现Rac1仍然主要分布于神经元的胞浆中。尽管BV可以引起单位面积下大鼠脊髓浅层(I-II)和深层(III-VI)的GFAP和Iba1的数量增多,但是与Rac1共标的阳性数并没有明显增多,仍与GFAP和Iba1有极少的共标。二、脊髓Rac1信号通路在大鼠BV引起的炎性痛状态下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目的蛋白,实验发现Rac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PAK磷酸化水平在大鼠足底注射蜜蜂毒2 h后明显增高,而经过致炎处理后脊髓组织中的Rac1和PAK总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提示,在外周持续性痛状态下Rac1信号通路被激活。脊髓鞘内给予NSC23766后,Rac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PAK的磷酸化水平被有效翻转。此外,通过Rac1激活试剂盒检测Rac1活性,进一步发现一侧足底注射蜜蜂毒可引起脊髓双侧Rac1的活性水平显着增加,且Rac1的高活性表达可被鞘内注射NSC23766完全翻转。既往研究证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是GTP-Rac1-PAK的下游分子靶点,且课题组前期实验已证实炎性痛刺激可引起MAPK的激活,表现为ERK1/2和p38 MAPK磷酸化水平增加。因此,本实验中我们深入观察炎性痛状态下Rac1信号通路是否参与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实验结果表明Rac1抑制剂NSC23766可显着降低BV引起的p-ERK和p-p38增加,而ERK和p38总蛋白没有明显变化。三、鞘内给药阻断Rac1信号通路对BV引起的炎性痛的作用在行为药理学水平上,BV注射前给予NSC23766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完全抑制蜜蜂毒诱致的持续性自发痛反应和原发性热痛敏、镜像热痛敏,以及部分抑制原发性机械痛敏,但不抑制对侧机械痛敏;BV注射后2h给予NSC23766(后处理)能够完全抑制蜜蜂毒皮下注射所诱致的原发性热痛敏、镜像热痛敏,部分抑制原发性机械痛敏。四、鞘内注射NSC23766对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利用Rota-Rod装置我们检测了NSC23766对正常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我们发现,在前三次实验中,正常大鼠在仪器上的运动时间呈线性增多,而后五次大鼠在仪器上运动的时间趋于稳定。与对照组相比,Rac1对正常SD大鼠的运动协调能力没有影响。结论1、细胞水平上,Rac1广泛分布在脊髓背角浅层(I-II)和深层(III-VI),并与Neu N存在共标,表明Rac1主要表达于神经元胞体中。然而Rac1与GFAP和Iba1有极少的共标。说明Rac1主要通过神经元发挥作用。2、外周炎性痛条件下,脊髓背角GTP-Rac1-PAK-ERK/p38 MAPK信号通路被激活,而特异性抑制剂可阻断Rac1的活性及其下游MAPK信号通路。3、大鼠行为药理学上,NSC23766能够完全抑制蜜蜂毒所致的持续性自发痛和原发性热痛敏、镜像热痛敏,部分抑制原发性机械痛敏;不能对大鼠基础热和机械痛敏产生抑制作用。表明脊髓Rac1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并调控蜜蜂毒炎性条件下所致的中枢敏化的病理过程,但不参与正常的生理痛过程。

钟亚楠[10](2014)在《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致患者术后痛觉过敏ED50和ED95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阿片类药物是一种能减轻或消除疼痛并改变对疼痛情绪反应的药物,作为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用于对抗外科手术疼痛和伤害性刺激。随着临床应用及实验室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阿片类药物在镇痛的同时,还可引起术后痛觉敏感性增加的矛盾现象,不仅降低了镇痛效果,甚至促进痛觉感知,产生异常疼痛。阿片类药物激活体内的促伤害机制,导致机体对伤害性刺激敏感性增高和反应阈值降低,称为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OIH)。研究发现,所有的阿片类药物都能产生OIH现象,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证实的有瑞芬太尼、芬太尼、吗啡、杜冷丁、美沙酮等。给药途径和方式不影响OIH的产生,局部给药、鞘内注射、静脉给药以及单次注射、反复多次、持续慢性给药都有引起OIH的报道。瑞芬太尼是超短效的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强度和芬太尼相似,现已广泛应用于全麻诱导和术中维持。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好,起效快、消除半衰期短、可控性强,通过血浆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代谢,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即使大剂量、长时间输注也无蓄积,其药理学特性决定了瑞芬太尼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静脉持续输注麻醉性镇痛药。由于OIH与阿片类药物的长时间、大剂量使用以及快速改变血药浓度相关,与阿片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关系密切,瑞芬太尼起效快、消除半衰期短的特性,在带来优势的同时,快速清除会使病人苏醒时镇痛不够,引起的痛觉过敏也强于其他同类药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其创口小、恢复快等技术优势而为外科医师及患者所接受。研究表明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复合芬太尼相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行靶控输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及手术中心血管反应小,意识恢复快、拔管时间早。与静吸复合麻醉相比,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持续泵注的镇静镇痛效果确切、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无明显不良反应,在手术量大、工作节奏快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二者持续微量泵注是一项安全、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相较于其他麻醉方式,在拔管后一段时间的伤口疼痛评分明显增高。该结果除与瑞芬太尼代谢迅速有关外,还与痛觉过敏作用有关。目前,阿片类药物诱导痛觉过敏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许多研究指出,中枢谷氨酰胺能系统,特别是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激活,在OIH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即NMDA受体依赖性的中枢敏化作用。术后早期阶段,OIH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受,使循环、呼吸、内分泌等系统发生改变,甚至造成精神创伤,产生焦虑、恐惧、失眠等,给患者预后带来消极影响。如果术后患者感到疼痛时给予镇痛效果欠佳,就应在疼痛出现前早期预防性用药。右美托咪定是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作用和剂量依赖性镇静作用,目前已用于术前用药、全身麻醉辅助用药、术后镇痛等多个领域。右美托咪定作用于脑干蓝斑的α2受体,引发并维持自然非快动眼睡眠,产生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并且不伴有呼吸抑制。右美托咪定具有轻、中度的镇痛作用,可减轻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感体验,与阿片类药物有协同作用,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还可以抑制交感神经活动,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显着抑制手术应激引起的儿茶酚胺浓度升高,有利于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结束时拔管平稳,降低不良反应。近年来,右美托咪定逐渐被用于术后镇痛及防治痛觉过敏。新近研究结果发现,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缓解瑞芬太尼所致的术后痛觉过敏。目前关于OIH缺乏系统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如何获得满意镇痛的同时又尽快恢复患者术后各脏器的正常生理功能,为我们临床镇痛提出了新挑战。本研究拟通过序贯法探讨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致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量效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并探讨这一过程中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1.1一般资料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05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30~65岁,体重50-80kg,ASA Ⅰ~Ⅱ级,心、肺、肝、肾和凝血功能未见异常。术前一周无激素应用史;无酒精和药物滥用史,无含阿片类物质的镇静镇痛药使用史;术前心功能Ⅰ~Ⅱ级,EF>55%;无风湿活动(术前ESR、ASO正常);无急性感染征象,无糖尿病,无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史,无结核、肝炎、梅毒等传染性疾病;无全身麻醉禁忌症。研究对象均为汉族,无亲缘关系,所有患者均获知情同意。1.2麻醉方法及监测麻醉前30min肌注安定10mg和阿托品0.5mg。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并常规监测心电图、心率、血压、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等。采用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护仪持续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丙泊酚2mg/kg、芬太尼4μg/kg、顺阿曲库铵0.2mg/kg,给药3min后行气管插管,接麻醉机行间歇正压通气,适当调整通气量使PETCO2维持于35~45mmHg。术中麻醉维持微量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5μg/kg/min)和丙泊酚(4~12mg/kg/h)进行全凭静脉麻醉,调节丙泊酚剂量使手术期间BIS值维持于40-50。间断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05mg/kg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45min停用顺阿曲库铵。手术者撤销气腹压力时停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当患者清醒、恢复自主呼吸状态并维持PETCO2在正常范围内、SpO2>95%、咽喉反射恢复时拔除气管导管。气管拔管后30min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每个患者进行3次评分,每次评分至少间隔5min,取其均数作为最终的VAS评分值。1.3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手术结束前4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20min。右美托咪定使用剂量按序贯法确定:初始剂量为0.45μg/kg/h,梯度为0.05μg/kg/h。若前1例患者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有效(患者清醒,气管拔管后30min内3次VAS评分均值<4分),则下1例患者右美托咪定剂量降低1个梯度;若痛觉过敏无效(患者清醒,气管拔管后30min内3次VAS评分均值≥4分),则下1例患者右美托咪定剂量升高1个梯度。1.4观察指标1.4.1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VAS评分: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让患者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即为其评出分数。1.4.2不良反应:若研究对象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高血压、恶心、呕吐、发热、缺氧、头晕、出汗、寒战、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详细描述其症状及体征,记录出现时间,分析其原因并进行对症处理。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95%有效剂量(ED95)及其95%可信区间。P<0.05被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第二部分2.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30~65岁,体重50-80kg, ASAⅠ-Ⅱ级。排除标准同第一部分。2.2麻醉方法及监测手术前一日,教会患者如何使用VAS评分法和病人自控镇痛(PCA)泵,指示患者按压自控按钮即可得到一次有效的药物注射。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右美组,每组30例。基本麻醉方法同第一部分。右美组以ED500.394μg/kg/h的剂量在手术结束前4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20min,对照组替代以生理盐水。在手术结束缝完最后一针时连接静脉PCA泵。PCA泵所用药物为舒芬太尼100μg和托烷司琼12mg,加生理盐水至总量100ml,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于手术结束前配制。达到拔管指征时拔除气管导管,后送至PACU观察。2.3观察指标记录瑞芬太尼使用量、术中液体入量、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术后疼痛强度采用VAS法测量,游动标尺的刻度可以精确到mm,方法同第一部分。在PACU期间,如果病人VAS评分≥40,则首次静注喷他佐辛10mg,后按患者镇痛诉求再给予适当剂量。主要的观察终点指标是首次术后镇痛需求的时间、术后第1h/6h/12h/24h疼痛强度VAS评分、术后24h的PCA泵所用药物总量。记录与研究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包括低血压、心动过缓、节律障碍、寒战和术后恶心呕吐(PONV)。2.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或患者的数目(百分比)表示,年龄、体重、平均手术时间、首次术后镇痛需求时间、疼痛强度和术后24小时PCA药物总用量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如低血压、心动过缓、节律障碍、寒战、PONV。P<0.05被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第一部分100例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44.6±7.8)岁,体重(64.0±8.3)kg,瑞芬太尼用量(887.1±115.2)μg,手术时间为(46.8±8.5)min。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致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为0.394(95%CI=0.268~0.433) μg/kg/h, ED95为0.604(95%CI=0.543~0.848)μg/kg/h。剂量0.60μg/kg/h的3例患者中有1例在应用右美托咪定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剂量0.55μg/kg/h的14例患者中有1例在应用右美托咪定后出现低血压,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其他患者均未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高血压、恶心、呕吐、发热、缺氧、头晕、出汗、寒战、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2第二部分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瑞芬太尼用量、平均手术时间、液体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右美组的术后拔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右美组的术后第一次应用喷他佐辛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PACU留观期喷他佐辛用量、PCA药物总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节律障碍、寒战、PONV不良反应无显着性差异。结论1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致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为0.394(95%CI=0.268~0.433)μg/kg/h, ED95为0.604(95%CI=0.543~0.848)μg/kg/h。2使用0.394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定,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疼痛评估指标显着改善,同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给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二、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INTRATHECAL PROPOFOL ON THE BEE VENOM-INDUCED PERSISTENT SPONTANEOUS NOCICEPTION AND HYPERALGESI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INTRATHECAL PROPOFOL ON THE BEE VENOM-INDUCED PERSISTENT SPONTANEOUS NOCICEPTION AND HYPERALGESIA(论文提纲范文)

(1)脊髓COX和PGD2在芬太尼诱发小鼠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芬太尼所致小鼠术后痛觉过敏的情况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2 实验结果
        1.2.1 小鼠术后静脉注射芬太尼机械痛阈值与热痛阈值的改变
        1.2.2 芬太尼诱发小鼠术后痛觉过敏具有剂量依赖性
    1.3 讨论
        1.3.1 关于开展OIH研究的必要性
        1.3.2 动物OIH模型的确立和评估
    1.4 小结
二、芬太尼所致小鼠术后痛觉过敏中脊髓PGDS—PGD2—DP1通路的作用
    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脊髓PGE_2和PGD_2变化情况
        2.2.2 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脊髓神经元中环氧合酶表达增高
        2.2.3 芬太尼痛觉过敏后期小鼠脊髓H-PGDSmRNA表达增高
        2.2.4 芬太尼痛觉过敏后期小鼠脊髓DP1mRNA表达增高
    2.3 讨论
        2.3.1 小鼠脊髓PGE_2与OIH
        2.3.2 小鼠脊髓PGD2及其合成酶与受体在OIH中的含量变化
        2.3.3 小鼠脊髓COX-1和COX-2在OIH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
    2.4 小结
三、DP1激动剂或抑制剂在芬太尼所致小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DP1受体激动剂在芬太尼所致小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3.2.2 DP1受体抑制剂在芬太尼所致小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3.3 讨论
        3.3.1 BW245C和 BWA868C在小鼠OIH中的作用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术后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切口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ERK1/2与丙戊茶碱镇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背景回顾
    2.1 痛觉信号的传导
    2.2 胶质细胞与病理性疼痛
        2.2.1 星形胶质细胞与病理性疼痛
        2.2.2 小胶质细胞与病理性疼痛
        2.2.3 胶质细胞与急性疼痛
    2.3 ERK1/2与疼痛敏化
        2.3.1 ERK1/2与疼痛的外周敏化
        2.3.2 ERK1/2与疼痛的中枢敏化
    2.4 PPF与急性疼痛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动物及分组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分组
    3.2 实验试剂及制备方法
    3.3 实验耗材和仪器
    3.4 大鼠鞘内注射
    3.5 大鼠切口痛研究模型
    3.6 疼痛行为学测定方法
        3.6.1 机械痛阈测定
        3.6.2 热痛阈测定
    3.7 脊髓标本的取材与保存
        3.7.1 Western Blot标本的取材
        3.7.2 免疫荧光染色标本的取材
    3.8 Western Blot定量检测蛋白质含量
    3.9 免疫荧光染色法及双染法
    3.10 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疼痛行为学测定结果
        4.1.1 机械痛阈测定结果
        4.1.2 热痛阈测定结果
    4.2 Western Blot蛋白定量检测结果
        4.2.1 趾部切口后大鼠脊髓神经元、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
        4.2.2 鞘内注射PPF后脊髓神经元、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
        4.2.3 鞘内注射U0126后脊髓神经元、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
        4.2.4 鞘内注射PPF后脊髓ERK1/2的磷酸化
        4.2.5 鞘内注射U0126后脊髓ERK1/2的磷酸化
    4.3 免疫荧光染色及双染观察结果
        4.3.1 趾部切口后大鼠脊髓神经元的活化
        4.3.2 鞘内注射PPF或U0126后脊髓神经元、胶质细胞的活化
        4.3.3 鞘内注射PPF或U0126后脊髓ERK1/2的磷酸化
        4.3.4 鞘内注射PPF或U0126后脊髓TNF-α和COX-2的表达
        4.3.5 p-ERK1/2在脊髓表达的细胞定位
第五章 讨论
    5.1 疼痛行为学
    5.2 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
    5.3 免疫荧光共染
第六章 结论
创新性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2 技术路线图
    附录3 行为学测量von Frey纤维丝阳性/阴性对应κ值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丙泊酚对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L4-6脊髓节段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4)右美托咪定复合纳布啡预处理对瑞芬太尼术后早期痛觉过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骨关节炎性痛痛觉传导的外周和中枢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表
前言
第一章 肿瘤坏死因子a在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性疼痛的中枢和外周机制研究
    1.1 实验动物与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TET1调控在小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性疼痛的外周机制研究
    2.1 实验动物与材料
    2.2 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蛋白激酶C通过调节NaV1.9钠离子通道参与大鼠慢性膝骨关节炎性痛
    3.1 实验动物与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长链非编码RNAs在膝骨关节炎性疼痛的外周机制研究
    4.1 实验动物与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数据分析方法
    4.4 结果
    4.5 讨论
    4.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三叉神经痛觉传导的外周和中枢机制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纳布啡临床应用的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镜像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8)颈椎根性痛大鼠模型建立及背根节IB4-Aδ类神经元介导机械性痛觉敏化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一、背根神经节
    二、神经病理性痛的外周机制
    三、DRG压迫疼痛模型
    四、机械触觉与慢性痛机械痛敏高度相关
    五、I_h电流阻断剂的镇痛应用
第一部分:颈椎根性痛大鼠模型建立及DRG神经元电生理机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I_h电流介导CRP大鼠IB4~-Aδ神经元机械性痛超敏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学术论文
    会议论文
致谢

(9)脊髓Rac1-PAK信号通路在蜜蜂毒诱导炎性痛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RAC1在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和细胞定位分布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
        1.3 实验仪器
        1.4 液体配制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脊髓RAC1信号通路在大鼠持续性痛产生和维持的蛋白活性表达和变化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溶液配制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鞘内给药阻断RAC1信号通路对炎性痛的镇痛效果评价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1.4 主要工具软件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致患者术后痛觉过敏ED50和ED95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1 第一部分
    2 第二部分
第三章 结果
    1 第一部分
    2 第二部分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成果
致谢

四、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INTRATHECAL PROPOFOL ON THE BEE VENOM-INDUCED PERSISTENT SPONTANEOUS NOCICEPTION AND HYPERALGESIA(论文参考文献)

  • [1]脊髓COX和PGD2在芬太尼诱发小鼠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D]. 王仲菲.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2]切口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ERK1/2与丙戊茶碱镇痛机制研究[D]. 金旭. 兰州大学, 2019(09)
  • [3]丙泊酚对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L4-6脊髓节段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D]. 阿英嘎.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4]右美托咪定复合纳布啡预处理对瑞芬太尼术后早期痛觉过敏的影响[D]. 韩梦丽. 郑州大学, 2019(07)
  • [5]骨关节炎性痛痛觉传导的外周和中枢作用机制研究[D]. 白倩. 郑州大学, 2018(02)
  • [6]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D]. 王楠. 郑州大学, 2018(12)
  • [7]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镜像痛的影响[D]. 李晶晶. 宁夏医科大学, 2018(09)
  • [8]颈椎根性痛大鼠模型建立及背根节IB4-Aδ类神经元介导机械性痛觉敏化的机制[D]. 刘大路.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2)
  • [9]脊髓Rac1-PAK信号通路在蜜蜂毒诱导炎性痛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机制[D]. 王燕. 第四军医大学, 2015(03)
  • [10]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致患者术后痛觉过敏ED50和ED95的临床研究[D]. 钟亚楠.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鞘内注射异丙酚对蜂毒引起的持续性自发性伤害和痛觉过敏的镇痛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