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线的研究进展

分子线的研究进展

一、分子导线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仁涵,肖博怀,陈晨,王哲,陈海舰,钱功明[1](2021)在《光电分子器件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对单分子电导角度对光致变色分子、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太阳能分子等光电分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基于光电分子电学特性设计的分子器件。分析了光电分子用于分子器件的优势和不足,探讨了光电分子的电荷传输机制,为进一步阐明光电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设计光电功能性分子器件提供了单分子水平的有效依据。

李仁涵[2](2021)在《基于单分子电导测量技术的药物分子识别和检测》文中研究表明分子电子学是一门涉及材料学,工程学,化学等多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其最终目的是基于单个分子或分子簇构建单分子器件,达到与宏观电子元器件相同的功能。其中,分子内部电子传输机理的研究十分重要。光电分子是一类具有“光响应”的有机大分子,因其特殊的电子传输机理而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该类分子不仅能受光调节产生数量级的电导差异,同时部分光电分子自身也具备荧光效应,能用于药物检测与定痕,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光电分子的发展背景及进展,包括光致变色分子、AIE(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太阳能分子等光电分子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基于光电分子的电学特性所设计的分子器件,分析了光电分子应用于器件中的优劣势,从理论角度探究了光电分子的电荷传输机制,为进一步探明光电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设计光电功能性分子器件提供了单分子水平的有效依据。随后,本研究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固结法(STM-FJ)检测一类多通道传输的有机分子,及两种药物分子奥沙利铂与小蘖碱。得到了以下结论:(1)对1,4-二噻吩基苯,1.4-二噻吩基萘,9,10-二噻吩蒽,三种长度相同,但含有不同苯环数量的分子电导进行电导测量。结果表明:在远距离时,1,4-二噻吩基苯电导值约为0.461×10-2 G0,1.4-二噻吩基萘约为1.081×10-2 G0,9,10-二噻吩蒽约为1.534×10-2 G0。在此距离下,电荷主要经过分子骨架进行传输,且发现该类分子的电导值随着随着苯环数量增加而变大而在较近距离时,三种分子均存在数值较高电导值约为4.0×10-2 G0,较高电导值产生的原因是;在该距离下,分子平躺在金面上,电荷传输路径发生改变,不再通过分子骨架进行。这类由测量距离导致的电导差异是由于分子与金面接触方式不同导致电子传输路径的不同造成的。这种分子的电导特性可适用于分子开关等类元器件的构建。(2)利用固结法检测到:去离子水中,葫芦脲分子包结药物分子奥沙利铂及小蘖碱形成的两种包结物分子的电导值分别为(5.176±1.82)×10-6 Go和(1.778±0.76)×10-6 Go,两种包结物的电导值存在明显差异(约3倍)。因此通过分子的电导差异能实现在去离子水中药物分子的识别及检测。为血液中进行药物分子的定痕研究奠定了基础。(3)单分子测量研究发现,奥沙利铂与小蘖碱间存在对葫芦脲分子空腔存在竞争配位。与荧光光谱研究一致。首次从电学角度实现了对这一过程的研究,为配位化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Paven Thomas Mathew,房丰洲[3](2018)在《分子电子学的发展》文中认为分子电子学(moletronics)是用分子作为单元对分子电子学器件进行装配。这是一个包含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及工程等学科的多学科交叉领域。分子电子学致力于使硅元件尺寸进一步减小。科学家已经在等效分子器件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性研究。分子电子学在电子以及光子应用中逐渐产生影响,如导电聚合物、光色材料、有机超导体、电致变色材料等。为了满足减小硅片尺寸的需求,研究人员有必要将这种新型技术引入到分子层面。虽然分子层面仪器的实验验证和建模分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分子电子学领域依然出现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将对不同分子器件和潜在的适用于不同器件的分子应用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如分子晶体管、分子二极管、分子电容、分子导线和分子绝缘体等。本文简要讨论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介绍各种基于石墨烯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分子仪器。

熊英琦[4](2018)在《有机桥连键合双铑低聚分子的表面可控组装及电荷传输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子电子学作为发展新一代分子电子器件的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制备高效稳定的分子电子器件是发展新型信息处理系统的关键,而制备分子电子器件的前提是了解电子在分子或分子聚集体中的输运行为,明确影响电子在分子器件中输运性质的因素。为此,本文设计组装一系列含双铑金属配位单元的自组装单层膜(self-assembled monolayers,SAMs)并研究其电子输运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以电子结构清晰的双金属配位单元为基础,通过分步组装的方法在表面制备一系列组成和长度可控,且具有特定电子性质的长链分子;(2)表征上述自组装分子膜的电子光谱及电化学行为,并利用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onductive prob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CP-AFM)等技术手段对其电导随分子长度的衰减、整流效应等性能进行测试;(3)分析分子的电子结构、电化学性质等对其电子输运性能的影响,试图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探索电子在此类分子中的输运机理。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分子内电子输运性质的精确调控,为未来设计制备具有特定性能的分子电子器件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指导。在本文第2章中,通过铑结构单元Rh2(O2CCH3)4(Rh2)与N,N’-双齿桥连配体吡嗪(LS)或1,2-二(4-吡啶基乙烯)(LL)的轴向配位作用在金表面上制备两个系列的分子导线,(Rh2LS)n@Au和(Rh2LL)n@Au(n=1-6)。采用分步组装方法,通过控制组装的次数精确控制Rh2L重复单元n的数量,得到不同长度的线状分子。使用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原子力显微镜对这两个系列的自组装单层膜进行了表征,并使用CP-AFM测量了这两个系列分子导线的I-V特性曲线,结果发现,电子传递机理在Rh2L重复单元数量n=4时发生了转变,由电压主导的隧穿机理转变为电场主导的跳跃机理,这种转变仅与Rh2L重复单元数量有关而与分子导线的本质和长度无关。尽管两个系列的电阻随长度增加的增长都较为缓慢,但是(Rh2LL)n@Au在隧穿机制和跳跃机制下的距离衰减常数(β)都更小,分别为0.044?-1和0.003?-1。值得注意的是,(Rh2LS)n@Au系列相邻的Rh2金属中心的耦合作用更强。DFT计算表明,这些分子导线系列通过π(Rh2)–π(L)轨道作用形成了π共轭的分子结构,(Rh2LL)n@Au的π*(Rh2)充满能级和空的π*(L)之间的能级差比(Rh2LS)n@Au的更小。而较小的金属到配体电子转移能级差有利于(Rh2LL)n@Au系列电子穿过桥的跳跃,(Rh2LS)n@Au系列较大的库仑斥力不利于电子通过跳跃途径传递。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在分子导线较短(n?4)时,电子的传递是由超交换隧穿机理主导的,而在分子导线较长(n>4)时,非相干跳跃机制是电子传递的主要机理,此时,处于混价态的Rh2L单元沿着分子导线交替排列,作为跳跃机制的跳跃位点。为了系统地研究氧化还原不对称性对于分子整流器整流效应的影响,在第3章中我们利用Rh2金属中心的轴向配位能力将具有不同羧酸根配体的Rh2(O2CR)4(R=CH3(H),C(CH3)3(C)和CF3(F))组装到金基底的表面,产生三种不对称的Rh2四聚体(2H2C,2H2F和2C2F)和对称的4H。每种不对称的分子体系分别由两种不同的Rh2金属配合物组成,分别对应电子给体(Donor,D)单元和电子受体(Acceptor,A)单元,形成D-B(bridge)-A结构。这几种不对称的分子体系的I-V特性曲线表现出明显的整流特性,而对称的4H体系I-V曲线呈对称性。这三个整流体系中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存在氧化还原电位的分离,-(35)Ep=-(Ep(D)-Ep(A))>0,2C2F的氧化还原电位差值-(35)Ep最大,为0.24 V,2H2F的-(35)Ep最小,为0.09 V。而2H2C,2H2F和2C2F中,2C2F的整流比(rectification ratio,RR)最大,2H2F的整流比最小,表明RR值与氧化还原不对称性-(35)Ep有关。DFT计算产生了一系列电子定域且能级呈梯度变化的?共轭分子轨道,电子就是通过这些轨道以跳跃(或共振)的途径来转移的。

原野[5](2018)在《碳硼烷桥联茂铁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功能有机二茂铁π共轭分子在电子传输、分子存储、分子开关、分子导线和燃速催化等相关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多面体碳硼烷因其具有特殊的电子性质、独特的刚性结构和优良的热稳定性使其在分子电子学和能量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备受瞩目。近年来嵌入碳硼烷的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电性质的研究成为功能有机π共轭分子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到目前为止碳硼烷桥联二茂铁共轭分子的光电性质和燃速催化性能很少被详细研究。因此,本论文将具有缺电子性的碳硼烷引入到二茂铁共轭体系中,阐明碳硼烷的缺电子性对整个二茂铁共轭体系中电子流动的增强作用;探讨同时具有碳硼烷和二茂铁两个燃速催化功能基团的共轭分子的燃速催化性能。期待合成具有双功能的共轭有机分子。该研究不但可以丰富碳硼烷化学,而且对于利用功能化基团调控二茂铁共轭分子的结构和分子内电子的传递,构建具有优良光电性质和优良燃速催化性能的有机功能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三类碳硼烷桥联的二茂铁共轭分子B1-B6和它们的炔基前体A1-A6,探究了其合成路线和最佳反应条件。采用NMR、IR和MS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表征,采用X-Ray单晶衍射测试了B1、B2和B6的单晶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碳硼烷的引入可以改变分子的空间构型,碳硼烷的吸电子性小于炔基,引入碳硼烷单元可以改变整个分子的电子云密度,使二茂铁上电子云密度增加。2.对合成的碳硼烷桥联二茂铁共轭分子B1-B6和它们的炔基前体A1-A6进行了基本电化学测试(CV和DPV);对B1-B6进行了UV-Vis测试;对B1、B2、B4和B6进行了光谱电化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碳硼烷的引入可以增加分子的共轭性,增强分子内电子的传递,使分子更容易发生氧化还原过程,并且分子内电子传递能力大小为B2>B4>B6≈B1,分子B3和B5中不发生分子内电子传递,分子B2、B4、B6和B1是潜在的可应用于分子导线等领域的有机光电功能分子。3.对合成的碳硼烷桥联二茂铁共轭衍生物B1-B6和它们的炔基前体A1-A6进行了DSC和TG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未引入碳硼烷前A1-A6对AP的燃速催化效果一般,但是在引入碳硼烷后,B1-B6对AP的燃速催化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中提升幅度最大的是B1和B2,它们是一类潜在的具有双燃速催化功能基团的优良燃速催化剂。

吴小慧[6](2018)在《1,1’-二茂铁基分子导线合成、表征和电化学行为的研究》文中提出由于硅基半导体即将到达尺寸极限,传统的电子器件面临着巨大挑战,发展分子水平的分子电子器件成为人们当前研究的热点。分子导线是分子器件的关键元件,通过电子转移从而进行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是分子器件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金属有机分子导线是由具有电活性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和有机共轭桥配体组成,改变金属外围配体和金属中心的氧化态,就可以对金属有机分子线进行修饰、组装和裁剪,调控分子线的电子转移性质。二茂铁结构易修饰,热稳定好,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活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分子电子学的研究中。本文以1,1’-二茂铁基作为桥联配体,主要合成了以过渡金属钌为端基金属活性中心的异核双、三金属有机分子导线和以吡啶基作为端基锚定基团的二茂铁电活性分子导线,系统地考察了二茂铁作为桥联配体对分子导线电子输运行为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研究二茂铁作为桥联配体对端基钌金属有机分子导线电子输运行为的影响,本论文第二章主要设计合成了 1,1’-二茂铁单钌配合物(异核双金属有机分子导线)和1,1’-双钌配合物(三核金属有机分子导线),并经NMR(1H、13C、31p)、及X-ray单晶衍射技术进行确认,利用电化学技术(CV和SWV)和光谱技术(紫外可见光谱,现场UV-Vis-NIR-IR及红外光谱)表征其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1)循环伏安曲线中双钌化合物发生明显的连续三步失单电子氧化过程,说明两端基钌金属中心之间通过1,1’-二茂铁基团存在着电子通讯作用;(2)二茂铁被氧化失去一个电子后,电荷大部分定域在二茂铁上,少部分离域在整个分子导线上。2、为系统研究分子线中嵌入二茂铁电活性基团对分子线电子输运行为的影响,第三章设计合成了以吡啶为锚定基团,1,1’-二茂铁与吡啶之间分别通过碳碳叁键(sp杂化)、双键(sp2杂化)、单键(sp3杂化)连接的分子导线,以及没有二茂铁电活性基团吡啶基直接通过碳碳叁键、双键以及单键连接的纯有机分子导线。所有终产物均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认,并采用CV技术及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研究二茂铁吡啶分子导线的溶液电化学行为和表面电化学行为,利用STM-BJ裂结技术构筑分子结测量不同化合物的单分子电导。研究结果表明:(1)共轭桥杂化轨道的不同会影响电荷传递;(2)分子中嵌入二茂铁基团能够增大分子线的单分子电导值。

李晓霞[7](2018)在《多锚定位点和芳香性对分子导线电子传输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1.由于硅基半导体电子器件微加工技术即将达到极限,分子电子学因其以单分子为基础“自下而上”构筑电子器件而受到广泛关注。分子导线作为分子器件与外部连接的桥梁,起着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作用,如何测量与控制分子导线的电子传输行为成为了分子电子学面临的基本问题,其核心是对单个分子线电子传输性能的监测,通常先构筑金属-分子-金属异质结(即单分子结),进而对单分子结的电导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单分子结的电导通常会受到分子构型和自身性质、锚定基团、电极材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此外,锚定基团的位置及个数也会对分子结电子传输性能造成影响。巯基和吡啶基团由于能与金电极形成稳定分子结的概率较大且构型较为单一,是目前应用较多的锚定基团。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以巯基和吡啶基为锚定基团的低聚芳香性有机分子导线,利用STM-BJ裂结技术研究了桥联分子芳香性和锚定基团位置、数目对分子线电子输运行为的影响。设计并合成了以吡啶基和硫代乙酰基(SAc)作为锚定基团的苯乙炔类和吡啶乙炔类有机分子导线,并对其进行了1HNMR、13CNMR、MS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表征确认。利用STM-BJ技术构筑分子结,并测得目标分子的单分子电导数据。研究发现:(1)增加硫代乙酰基(SAc)的个数分子共轭性增强,硫代乙酰基(SAc)锚定基团位于苯环的对位时,分子的共轭性好于间位,即锚定基团的位置和个数均会对分子共轭性造成影响;(2)锚定基团处于苯乙炔基的对位相较于间位其电导值更大,多锚定位点的分子存在多个电子传输通道,因而得到电导高值和电导低值两组数据,锚定基团的个数会对分子的电子传输造成影响,且并非是简单叠加的结果。2.设计并合成了以巯基(BT)为锚定基团的一系列低聚苯乙炔类(OPE)有机分子导线,目标分子均经过1H NMR、13C NMR、MS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表征确认。并应用STM-BJ技术构筑分子结,得到目标分子的单分子结电导数据。结果发现:(1)分子中杂原子的原子序数,种类和杂环原子数都可能会影响分子的共轭性;(2)该系列目标分子的芳香性与其单分子电导值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此结果也可能是由于分子的其他性质(如分子的电负性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甄士杰[8](2018)在《新型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合成及其在光电器件和生物成像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有机半导体材料是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有机材料,已经成为21世纪先进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有机发光材料是研究最为广泛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它们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激光和传感器等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受到学术界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大部分传统的有机发光材料在聚集状态下存在聚集导致发光猝灭(ACQ)问题,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类材料的功能性应用效果和范围。聚集诱导发光(AIE)概念自2001年被唐本忠教授首次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为解决了ACQ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由我国科学家原创并引领的国际前沿领域。AIE研究迅猛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即便如此,AIE研究仍然存在一些未解决的基本科学问题和挑战,比如AIE现象的内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证实和深入理解,AIE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有待进一步突破。在该科研背景下,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开发新的AIE体系和新功能,比如研究空间共轭对AIE分子电输运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制备高效固态发光的多功能AIE材料,并探究其在光电器件及生物成像等领域的应用。在第二和第三章中,基于具有AIE特性的六苯基苯体系设计制备了一类具有空间共轭作用的有机单分子导线,并提出了价键共轭与空间共轭协同作用的多通道单分子导线模型。相对于传统的价键共轭分子导线,该类具有空间共轭作用的多通道单分子导线对电导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基于六苯基苯的多通道单分子导线的导电能力比相应的价键共轭的直线型分子导线提高了很多倍。同时,给电子基甲氧基的引入,不仅可以增加整个体系的空间共轭程度,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单分子导线的导电能力。此外,还研究了不同锚定基团对该类多通道单分子导线的电输运性能的影响。同时具有价键共轭和空间共轭的多通道单分子导线对于了解生物复杂体系的氧化还原过程、DNA分子中电信号的传输及有机光电器件中载流子的输运提供了新的模型。在第四章中,将富电子的噻吩环引入到六苯基苯体系中,构建了一类新型的具有AIE性能和空间共轭作用的六芳基苯有机单分子导线。噻吩环的引入不仅增加了六芳基苯的电子云密度,从而有效提高了空间共轭作用,使得单分子导线的电导性能得到提高。相对于六苯基苯单分子导线,该类分子导线对电导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这一类六芳基苯衍生物为设计合成高电导的单分子导线提供了新思路。在第五章中,基于磷哚氧化物/苯并氧化噻吩制备了新型AIE分子,并通过晶体学、光谱学和理论计算对其结构和光谱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研究发现,磷哚氧化物和苯并氧化噻吩核心与给体基团噻吩之间链接位置和方式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分子扭曲程度,进而会影响分子的光物理性质。这些发光物质在稀溶液中发光很弱,但是当分子发生聚集之后,发光会明显增强,展现了明显的AIE特性。两类分子都具有可逆的光致变色行为,是一类有效的分子开光。优异的光致发光和光致变色性能赋予这两类分子在光电器件和分子转换器等方面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第六章和第七章中,对基于苯并氧化噻吩的AIE体系进行了拓展,开发了具有强吸电子性能的苯并氧化二噻吩AIE核心基元,得到了高效红光/近红外材料。通过引入不同的给电子基团调控分子发光波长,并通过晶体学、光谱学、理论计算、电化学等手段对其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些新型AIE分子不仅具有高效的固态红色/近红外发光,还具有优异的双光子吸收性能和诱导产生活性氧的能力。以这些分子为发光层制备的非掺杂溶液加工OLED的最大亮度达到13092 cd m-2,最大电流效率和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为19.67 cd A-1和5.83%。在第八章中,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苯并氧化二噻吩的近红外材料,并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详细表征。这些材料不仅具有AIE特性,还存在局域电荷转移杂化态。通过晶体学、光谱学、电化学及理论计算等手段说明了基于苯并氧化二噻吩(氧化后)的分子相对于基于苯并二噻吩(未氧化)的分子具有更红的发光、更高的发光效率、更低的能级、更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及更强产生活性氧的能力。此外,基于TPA-BDTO的纳米粒子具有高的光稳定性及生物兼容性,并且在光动力学杀伤癌细胞及双光子血管成像中展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林达强[9](2015)在《茂铁炔基共扼分子导线的合成、表征及导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设计合成具有光响应、PH响应和电化学响应的功能分子导线是分子电子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对具有电化学响应的分子导线的开发备受关注,二茂铁作为氧化还原分子的杰出代表,在这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1,1’-取代茂铁导线的研究已有报道,基于二茂铁的三维结构,该类导线可以减弱分子间π-π堆积相互作用,但该类导线中的茂环可以绕着Cp-Fe-Cp轴自由旋转,因此在分子电导测试时,两端的锚定基团容易同时吸附在Au表面,难以形成分子结。因此,本文选取巯基(-SH,与金结合能力强)和吡啶基(-PY,稳定性好)为锚定基团;选取具有氧化还原中心的茂铁乙炔为分子主干;用1,2,3-取代茂铁单元代替1,1’-取代茂铁单元,以Au作为电极材料,利用STM-BJ手段构筑金属-分子-金属分子结。期望1,2,3-取代茂铁导线在分子电导测试时,解决1,1’-取代茂铁导线茂环旋转缺陷的同时,表现出较弱的(或不存在)分子间π-π堆积作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近年来有关分子电子学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分子导线的概念、分子结的组成(锚定基团、分子主干和电极材料)、电导测试手段(STM-BJ和MCBJ)、电子在分子中的两种传输机制(隧穿和跳跃机理)及分子电导的影响因素。2.单茂铁类分子导线的合成及分子结电导测量。采用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合成1,2,3-取代茂铁导线wire-1和wire-2,并得到了 wire-2的单晶结构。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断裂分子结(STM-BJ)分别对其进行自组装膜电化学和单分子电导测试,发现该类导线能够以单端Au-S键的形式组装到金电极表面,且构建的分子结不仅能够减弱传统OPE导线分子间π-π堆积的缺陷,而且能够解决1,1’-取代茂铁导线中茂环旋转的缺陷。3.丁二炔桥连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行为研究。采用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丁二炔桥连的1,2,3-取代茂铁导线wire-5和wire-6,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核磁,质谱和高分辨质谱等表征。溶液电化学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均表明:丁二炔能够作为一个很好的桥连基团,使两个茂铁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这为进一步的光谱电化学研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黄娟云[10](2015)在《基于三芳胺的分子开关和分子导线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设备和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基于分子水平的器件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人们已经设计合成并测量了的一些分子电子器件主要有分子导线、分子开关、分子存储器、以及分子整流器等。其中,分子导线是组成分子电子器件的核心结构单元,也是实现完整分子电路不可缺少的基本元件。而且分子导线具有尺寸小、种类多及性能可调等优点,因而被赋予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分子开关作为未来逻辑与存储电路的结构单元,也成为了分子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三芳胺类化合物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如较高的空穴迁移率、较低的离子化电位、较好的给电子性和稳定性等,成为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分子,在化工染料、医药中间体、特别是有机光电材料等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文中,我们在三芳胺体系中引入了具有优良光致变色性质的二噻吩乙烯结构和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金属钌单元。根据文献,我们知道,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光致变色性质;金属钌单元具有很好的氧化还原性质,是一类很好的氧化还原端基;而三芳胺既可作为桥联配体,也可作为氧化还原活性端基。因此我们将这三者结合起来,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三芳胺结构单元的分子开关和分子导线类化合物。具体内容如下:1.将三芳胺引入到二噻吩乙烯骨架中,设计并合成了一类含三芳胺的二噻吩乙烯型分子开关化合物。利用UV-Vis吸收光谱研究了它们的光致变色性质,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电化学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及光谱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表现出较好的光致变色性质和电致变色性质,可作为具有多重响应性质的开关材料。2.将三芳胺引入到分子导线中,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以三芳胺为桥联配体,以金属钌单元或三芳胺为氧化还原活性端基的分子导线类化合物。利用循环伏安、方波伏安、红外及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电化学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电化学以及光谱学性质。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均表现为多步的单电子氧化过程。

二、分子导线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子导线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光电分子器件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单分子导电性测量方法及其特点
2 光电分子电导研究进展
    2.1 光致变色分子的电导研究及应用前景
    2.2 AIE分子的电导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2.3 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有机小分子电导研究及应用前景
3 总结与展望

(2)基于单分子电导测量技术的药物分子识别和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单分子导电性测量方法及其特点
    1.3 光电分子导电研究的进展
        1.3.1 光致变色分子的电导研究及应用前景
        1.3.2 AIE分子的电导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1.3.3 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有机小分子电导研究及应用前景
    1.4 本章小结——光电分子的应用前景及展望
    1.5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内容
第2章 基于裂结法的碳链分子电导测量研究
    2.1 引言
    2.2 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2.2.1 金针尖的制备与清洗
        2.2.2 金基底的制备与表征
        2.2.3 针尖的包裹及循环伏安法的测量
    2.3 基于裂结法的碳链分子的电导测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固结法的多通道分子电导测量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目标分子的合成
        3.2.2 STM探针和基底的制备
        3.2.3 样品溶液的制备
        3.2.4 固结法测量目标分子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固结法的药物分子识别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STM探针和基底的制备
        4.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4.2.3 纳米间隙的确定
        4.2.4 固结法测量并识别药物分子
        4.2.5 竞争配位实验相关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4)有机桥连键合双铑低聚分子的表面可控组装及电荷传输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分子电子学
    1.2 分子电子器件
        1.2.1 分子导线
        1.2.2 分子整流器
    1.3 分子导线的电荷输运机理
    1.4 分子整流器的整流机理
    1.5 双铑金属单元自组装膜的研究方法
        1.5.1 紫外?可见光谱法
        1.5.2 电化学法
        1.5.3 原子力显微镜(AFM)
        1.5.4 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P?AFM)
    1.6 论文的选题及意义
第2章 含Rh_2氧化还原活性单元的分子导线电荷输运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金基底的制备
    2.4 有机金属配合物自组装膜的制备
    2.5 结果与讨论
        2.5.1 (Rh_2L)_n@Au的表面自组装
        2.5.2 光谱表征及分析
        2.5.3 电化学表征及分析
        2.5.4 电学性质的分析
        2.5.5 DFT计算
        2.5.6 电子传输机理
    2.6 小结
第3章 利用氧化还原不对称性调控含Rh_2单元的分子整流器的整流大小与方向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吡嗪桥连不对称羧酸双铑四聚配合物的整流效应
        3.3.1 紫外?可见光谱
        3.3.2 电化学性质
        3.3.3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
        3.3.4 DFT计算
    3.4 不对称Rh_2D-B-A分子中桥配体的共轭性对整流效应的影响
        3.4.1 紫外-可见光谱
        3.4.2 电化学性质
        3.4.3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
    3.5 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5)碳硼烷桥联茂铁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主要缩写符号与中文名称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碳硼烷化学及功能化碳硼烷共轭分子的研究进展
        1.2.1 碳硼烷的结构
        1.2.2 碳硼烷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1.2.3 功能化碳硼烷共轭分子的研究进展
    1.3 共轭茂铁衍生物的光电性质研究进展
        1.3.1 共轭茂铁衍生物的结构及其性质
        1.3.2 光谱电化学简介
        1.3.3 共轭茂铁衍生物光电性质的研究进展
    1.4 燃速催化剂
        1.4.1 二茂铁类燃速催化剂研究进展
        1.4.2 碳硼烷类燃速催化剂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设计思路
第二章 碳硼烷桥联茂铁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结构的鉴定
    2.1 前言
    2.2 试剂与药品
    2.3 仪器测试
    2.4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4.1 化合物1的合成
        2.4.2 化合物2的合成
        2.4.3 化合物3的合成
        2.4.4 化合物A1的合成
        2.4.5 化合物B1的合成
        2.4.6 化合物A2的合成
        2.4.7 化合物B2的合成
        2.4.8 化合物4的合成
        2.4.9 化合物5的合成
        2.4.10 化合物6的合成
        2.4.11 化合物A3的合成
        2.4.12 化合物B3的合成
        2.4.13 化合物A4的合成
        2.4.14 化合物B4的合成
        2.4.15 化合物7的合成
        2.4.16 化合物8的合成
        2.4.17 化合物A5的合成
        2.4.18 化合物B5的合成
        2.4.19 化合物A6的合成
        2.4.20 化合物B6的合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化合物合成方法与路线选择
        2.5.2 目标化合物的IR谱图解析
        2.5.3 目标化合物的ESI-MS谱图解析
        2.5.4 目标化合物的核磁谱图解析
        2.5.5 晶体结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硼烷桥联茂铁共轭分子的光电性质研究
    3.1 前言
    3.2 试剂与药品
    3.3 仪器测试
    3.4 化合物的电化学分析
        3.4.1 化合物B1,B2和A1,A2的基本电化学性质分析
        3.4.2 化合物B4,B6和A4,A6的基本电化学性质分析
        3.4.3 化合物B3,B5和A3,A5的基本电化学性质分析
    3.5 化合物的UV-Vis吸收光谱
    3.6 目标化合物的光谱电化学性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邻碳硼烷桥联茂铁共轭分子的燃速催化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试剂与药品
    4.3 仪器测试
    4.4 燃速催化性能研究
        4.4.1 化合物A1-A6的燃速催化性能研究
        4.4.2 化合物B1-B6的燃速催化性能研究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1,1’-二茂铁基分子导线合成、表征和电化学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分子导线
    1.3 分子结
        1.3.1 分子结的构筑及表征
        1.3.2 分子结中电子传输机理
        1.3.3 分子结电学性质的影响因素
    1.4 金属有机分子导线
        1.4.1 金属活性中心
        1.4.2 桥配体
        1.4.3 金属上的辅助配体
    1.5 金属有机分子导线测量方法
        1.5.1 循环伏安法
        1.5.2 光谱电化学
        1.5.3 自组装单分子层
    1.6 二茂铁分子导线
        1.6.1 含吡啶类取代基团的二茂铁共轭分子结构研究进展
        1.6.2 含其它取代基团的二茂铁共轭分子结构研究进展
    1.7 立题思想
第二章 二茂铁共轭单、双金属钌有机金属分子导线合成、表征及电学性质研究
    2.1 合成路线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测试仪器
        2.2.2 实验步骤
    2.3 合成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方法讨论
        2.3.2 化合物表征
        2.3.3 X-ray单晶衍射
    2.4 目标产物分子导线电子传输行为的研究
        2.4.1 常规电化学实验
        2.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4.3 现场电化学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
        2.4.4 红外吸收光谱
    2.5 小结
第三章 含有不同杂化共轭桥的二茂铁吡啶类分子导线合成、表征及电学性质研究
    3.1 合成路线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和测试仪器
        3.2.2 实验步骤
    3.3 合成结果和讨论
    3.4 目标产物分子导线电子传输行为的研究
        3.4.1 常规电化学实验
        3.4.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4.3 现场电化学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
        3.4.4 单分子电导研究
    3.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多锚定位点和芳香性对分子导线电子传输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分子器件
        1.2.1 分子存储器
        1.2.2 分子开关
        1.2.3 分子整流器和场效应晶体管
        1.2.4 分子导线
    1.3 分子结
        1.3.1 分子结的构筑和表征
        1.3.2 分子结荷电输运特性的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
    1.4 有机分子导线电子传输的研究及STM-BJ技术
        1.4.1 有机分子导线电子传输的研究
        1.4.2 STM-BJ技术
    1.5 立题思想
第二章 多锚定位点有机分子导线的合成及电子传输研究
    2.1 合成路线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测试仪器
        2.2.2 合成步骤
    2.3 合成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方法讨论
        2.3.2 化合物核磁表征讨论
    2.4 多锚定位点有机分子导线电子传输行为的研究
        2.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4.2 多锚定位点有机分子导线的单分子电导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芳香性有机分子导线的合成及电子传输研究
    3.1 合成路线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和测量仪器
        3.2.2 实验步骤
    3.3 合成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方法讨论
        3.3.2 化合物核磁表征讨论
    3.4 芳香有机分子导线电子传输行为的研究
        3.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4.2 芳香性有机分子导线单分子电导的研究
    3.5 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新型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合成及其在光电器件和生物成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集诱导发光领域的发展概况
    1.3 聚集诱导发光机理
    1.4 聚集诱导发光的应用
        1.4.1 聚集诱导发光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1.4.1.1 噻咯衍生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1.4.1.2 四苯基乙烯衍生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1.4.2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1.5 折叠型四苯基乙烯
        1.5.1 折叠型四苯基乙烯构效研究
        1.5.2 折叠型四苯基乙烯多通道单分子导线
    1.6 分子导线
    1.7 六苯基苯空间共轭体系
    1.8 课题提出
第二章 基于空间共轭六苯基苯体系的多通道单分子导线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试剂
        2.2.2 测试仪器
        2.2.3 电导测试
        2.2.4 化合物合成
    2.3 结果讨论
        2.3.1 合成及结构
        2.3.2 晶体数据
        2.3.3 光物理性质
        2.3.4 单分子电导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六苯基苯空间共轭体系的开发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试剂
        3.2.2 测试仪器
        3.2.3 电导测试
        3.2.4 化合物合成
    3.3 结果讨论
        3.3.1 合成及结构
        3.3.2 晶体数据
        3.3.3 光物理性质
        3.3.4 电化学性能
        3.3.5 理论计算
        3.3.6 单分子电导
        3.3.7 pH传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六芳基苯体系单分子电导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试剂
        4.2.2 测试仪器
        4.2.3 电导测试
        4.2.4 化合物合成
    4.3 结果讨论
        4.3.1 合成及结构
        4.3.2 光物理性质
        4.3.3 单分子电导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磷哚氧化物和苯并氧化噻吩衍生物的合成、构效关系及光致变色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化学试剂
        5.2.2 测试仪器
        5.2.3 化合物合成
    5.3 结果讨论
        5.3.1 合成及结构
        5.3.2 晶体数据
        5.3.3 光物理性质
        5.3.4 理论计算
        5.3.5 光致变色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苯并氧化二噻吩新型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化学试剂
        6.2.2 测试仪器
        6.2.3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6.2.4 化合物合成
    6.3 结果讨论
        6.3.1 合成及结构
        6.3.2 晶体数据
        6.3.3 光物理性质
        6.3.4 电化学性能
        6.3.5 理论计算
        6.3.6 电致发光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苯并氧化二噻吩近红外染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化学试剂
        7.2.2 测试仪器
        7.2.3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7.2.4 化合物合成
    7.3 结果讨论
        7.3.1 合成及结构
        7.3.2 晶体数据
        7.3.3 光物理性质
        7.3.4 电化学性能
        7.3.5 理论计算
        7.3.6 电致发光性能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苯并氧化二噻吩高效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化学试剂
        8.2.2 测试仪器
        8.2.3 化合物的合成
        8.2.4 TPA-BDTO和TPA-BDTO-cRGD两种纳米粒子的制备
        8.2.5 TPA-BDTO-cRGD纳米粒子靶向细胞成像
        8.2.6 TPA-BDTO-cRGD纳米粒子的双光子荧光成像和光稳定性测试
        8.2.7 细胞毒性
        8.2.8 细胞内活性氧检测
        8.2.9 靶向光动力学细胞凋亡
        8.2.10 小鼠脑血管的双光子成像
    8.3 结果与讨论
        8.3.1 合成及结构
        8.3.2 晶体数据
        8.3.3 光物理性质
        8.3.4 理论计算
        8.3.5 电化学性能
        8.3.6 TPA-BDTO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8.3.7 细胞成像
        8.3.8 光动力学治疗
        8.3.9 双光子荧光成像
    8.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茂铁炔基共扼分子导线的合成、表征及导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主要缩写符号与中文名称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分子电子学的研究进展
        1.2.1 分子导线
        1.2.2 分子结的组成部分
        1.2.2.1 锚定基团
        1.2.2.2 分子主干
        1.2.2.3 电极材料
        1.2.2.4 小结
        1.2.3 分子电导测试手段
        1.2.3.1 扫描隧道显微镜断裂分子结
        1.2.3.2 机械可控断裂分子结
        1.2.3.3 小结
        1.2.4 电子在分子结中的传输机制
    1.3 单分子电导的影响因素
        1.3.1 分子本身结构对分子电导的影响
        1.3.2 外界环境变化对分子电导的影响
        1.3.3 原位电化学反应对分子电导的影响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设计思路
第二章 单茂铁类分子导线的合成及分子结电导测量
    2.1 前言
    2.2 试剂与药品
    2.3 仪器测试
    2.4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4.1 化合物2-1的合成
        2.4.2 化合物2-2的合成
        2.4.3 化合物2-3的合成
        2.4.4 化合物2-4的合成
        2.4.5 化合物2-5的合成
        2.4.6 化合物2-6的合成
        2.4.7 化合物2-7的合成
        2.4.8 化合物2-8的合成
        2.4.9 化合物2-9的合成
        2.4.10 化合物2-10的合成
        2.4.11 化合物2-11的合成
        2.4.12 化合物2-12的合成
        2.4.13 化合物2-13的合成
        2.4.14 化合物2-14的合成
        2.4.15 化合物2-15的合成
        2.4.16 化合物2-16的合成
        2.4.17 化合物wire-1的合成
        2.4.18 化合物wire-2的合成
        2.4.19 化合物wire-3的合成
        2.4.20 化合物wire-4的合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化合物合成路线的优化
        2.5.2 化合物2-13、wire-1、wire-2的谱图解析
        2.5.3 晶体的测试
        2.5.4 溶液和表面膜电化学性质
        2.5.5 电子吸收光谱
        2.5.6 单茂铁类分子结电导测量
        2.5.6.1 同环茂铁导线wire-1和wire-2的单分子电导测试
        2.5.6.2 异环取代茂铁导线wire-4的单分子电导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行为研究
    3.1 前言
    3.2 试剂与药品
    3.3 仪器测试
    3.4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4.1 化合物3-1的合成
        3.4.2 化合物3-2 (Fc2-I)的合成
        3.4.3 化合物3-3 (Fc2-TMSA)的合成
        3.4.4 化合物3-4 (Fc2-Alkyne)的合成
        3.4.5 化合物wire-5 (Fc2-SH)的合成
        3.4.6 化合物wire-6 (Fc2-PY)的合成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化合物合成路线的优化
        3.5.2 化合物Fc2-R(R=I,TMSA,Alkyne,SH,PY)的谱图解析
        3.5.3 晶体的测试
        3.5.4 溶液电化学性质
        3.5.5 电子吸收光谱
        3.5.6 双茂铁类分子结电导测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本论文的工作总结
    4.2 对未来相关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基于三芳胺的分子开关和分子导线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分子电子器件
        1.1.2 分子开关
        1.1.3 分子导线
    §1.2 三芳胺类化合物的应用
    §1.3 含三芳胺单元的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4 含三芳胺单元的分子导线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4.1 三芳胺作为端基的分子导线类化合物
        1.4.2 三芳胺作为桥联配体的分子导线类化合物
    §1.5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
第二章 含三芳胺单元的二噻吩乙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合成路线
        2.1.2 试剂处理及实验仪器
        2.1.3 实验步骤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化合物的合成
        2.2.2 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质
        2.2.3 电化学性质
        2.2.4 光谱电化学性质
    §2.3 小结
第三章 含三芳胺单元的双金属钌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合成路线
        3.1.2 试剂处理及实验仪器
        3.1.3 实验步骤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化合物的合成
        3.2.2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3.2.3 化合物的性质
    3.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目标化合物及部分中间体谱图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分子导线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电分子器件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李仁涵,肖博怀,陈晨,王哲,陈海舰,钱功明. 光电子技术, 2021(03)
  • [2]基于单分子电导测量技术的药物分子识别和检测[D]. 李仁涵.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3]分子电子学的发展[J]. Paven Thomas Mathew,房丰洲. Engineering, 2018(06)
  • [4]有机桥连键合双铑低聚分子的表面可控组装及电荷传输性能研究[D]. 熊英琦. 暨南大学, 2018(12)
  • [5]碳硼烷桥联茂铁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D]. 原野. 福州大学, 2018(03)
  • [6]1,1’-二茂铁基分子导线合成、表征和电化学行为的研究[D]. 吴小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多锚定位点和芳香性对分子导线电子传输性能的影响[D]. 李晓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新型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合成及其在光电器件和生物成像中的应用[D]. 甄士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9]茂铁炔基共扼分子导线的合成、表征及导电性能研究[D]. 林达强. 福州大学, 2015(07)
  • [10]基于三芳胺的分子开关和分子导线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黄娟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分子线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