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一、大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程欣泉,郭丽丽,代斌[1](2021)在《基于OBE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的反思与重构》文中认为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一种以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和最终能力体现为主的教育理念。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步伐的推进,大学体育课程与个人、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愈发紧密,课程的功能不仅关注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研究认为:大学体育成果导向教育课程的建设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线,横向整合课程结构,架构课程目标和能力指标循环机制;以学生逐级达成的巅峰成果为指引,评估层次递进的教学目标体系,纵向修正教学目标;以课程需求为支点,构建"课堂—社会—自我"一体化发展的课程教学系统,审视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时效性,保证教育需求与绩效标准的一致性。从而形成"学校与社会""能力与产出""个性与发展"连贯统整的课程发展布局。

任大路[2](2021)在《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匠精神通常是指工匠卓越的专业技能,以及追求终极目标的态度和信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其包括:尊重教师、重视教学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能力;精益求精的创新意识;知行合一的实践行为与精湛技艺的专业品质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教师队伍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待学科,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学术能力、体育能力、道德素质、身心行为等方面。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以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工匠精神与学生能力的本质内涵以及如何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对高校体育学生整体素质的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为建设一支现代化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回顾了“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深入分析“中国工匠精神”的基本内容,整合了体育领域后备师资队伍的培养方法;寻找工匠的精神和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建设的融合点;梳理了工匠精神与体育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到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学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从而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选取了匠品、匠识、匠艺、匠知、匠道、匠心、匠德、匠行8个核心要素。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主要在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四个具体方面实施。(2)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研究结果。体育学生能力的内容是指体育课堂教学、训练、锻炼、竞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是课程教学、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和道德心理价值观的综合表现。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各项元素的具备程度进行调查,整体比例为:欠缺1/5,一般3/5,良好1/5。(3)此次研究在对于调查指标具体元素的选取上包括: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4个一级指标;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等16个二级指标;学科教育认知等64个三级指标;此外根据问卷调查确定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各指标重要程度系数Fi>4.0,并对其融合可行性进行分析。(4)学生能力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学习动机、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育体系、培养目标等;并依据此内容制作调查问卷发放于体育学生、体育教师等调查具备情况及重要程度。(5)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所采用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层面,追寻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社会层面,从学生个体入手,探究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具体理论实践方法。研究得出下列结论:(1)工匠精神融入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工匠精神与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内在联系。在学科能力、体育素质、教育能力和身心行为四个具体方面,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入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2)在学生能力各项指标元素调查中学生整体具备程度总体表现进行良好,培养学生能力都在一般水平之上。(3)在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各项指标的重要系数Fi>4.0,即在选取的64个指标元素中重要性程度较高,对于将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意义较大。(4)工匠精神对于融入当代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具体困境主要包括:一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主意识相对薄弱;二是迫切需要完善体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与整合路径;三是缺乏明确的精神文化标准。(5)对于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主要包括了8个主要元素以及三个方面的需要;并且要遵循工匠精神融入综合能力培养的原则,分析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生技能发展中的具体措施。(6)具体实践过程为: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体育素养:臻艺求学、野蛮体魄的匠艺;求知问真、文明精神的匠知;教育能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匠心;有教无类、尚体重学的匠道;身心品行:明德爱国、忠守敬业的匠德;尊师重教、知行合一的匠行。

李赟鹏[3](2021)在《体医融合视域下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指出自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健康中国”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随着国家战略的不断地深入推进,体医融合进程不断加快,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决定着所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的质量。本文以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临沂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济宁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八所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软硬件设施以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这八所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目前山东省各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是否符合《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国体医融合代表类高校成都体育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成功经验来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体医融合教学的优势以及可行性,从而为山东省各高校未来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建议,为山东省未来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根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这八所学校的培养方案缺少健康要素,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要求中对于“健康”很少提及。个别学校的培养目标几乎粘贴复制,没有属于自己的特色。(2)在课程方面,山东省各高校的体育类课程已经很完善,体医融合类课程也有涉及,但将体医融合类课程作为课程方案的一部分,并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的高校屈指可数,师范型高校比综合型高校设置的体医融合类课程更加丰富。(3)从教学师资方面,目前山东省各高校的体育师资已经具备实施“体医融合”教学的能力,但仍需要不断提高师资的职业素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还需加强对于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增加对教师有关“体医融合”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山东省各高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已基本满足“体医融合”实施的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4)在实践教学方面,山东省各高校还是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并且论文准备时间短,不利于学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5)通过调查发现,各高校学生以及教师对于体医融合人才的培养积极性很高,曲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高校与医学院或医院达成合作意愿。这给未来山东省各高校培养体医融合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本文所得出的结论来为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建议:(1)进一步推广“体医融合”,加强学校对于体医融合的宣称力度,可利用校内广播、校园报纸、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宣传体医融合相关知识,提高学校对于体医融合的重视程度,定期请相关专家对学生开展“体医融合”知识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体医融合的意义与价值,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什么是体医融合,为今后的体医融合教学打下基础,从而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2)丰富“体医融合”课程,完善体医融合课程体系,增加体医融合课程比重,适当添加医学方面的选修课。目前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类课程很完善,体医融合类课程也正在趋于完善当中,可适当添加一些与体育康复、体育保健相关的临床医学课程。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并将课程贯穿于大学生整个本科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培养和健康教育的培养,从而培养“体育与健康”师资。(3)明确“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关键,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方案围绕着培养目标开展,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顺应国家政策做出积极改革,将健康教育纳入培养目标当中,将健康纳入培养方案中,培养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明确“体医融合”培养目标,制定“体医融合”课程体系,增加“体医融合”师资力量,培养“体医融合”人才。(4)加强与医学院和医学部门的交流合作,要加强学术交流,可定期请专业医学专家来体育院校展开运动医学相关的知识讲座,双方也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特色来强强联手,合作育人,培养出符合国家与社会所需要的“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5)培养“体医融合”师资,体育教师作为学校实施教学的关键一环,学校应定期组织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医学知识及体育教学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实施“体医融合”教学改革。师资力量不够的学校积极引进相关人才,同时提高师资待遇。(6)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完善场地设施。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山东省各校要积极开放现有的实验室以供教师和学生的使用,不能让现有的实验室和设备成为摆设,要加大实验室老化的设备和缺失器材的资金投入,及时做好引进和更新。有了好的实验室以及设施器械,才能为“体医融合”教学打下更好的基础。

杨薇[4](2021)在《浅论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优化策略》文中提出大学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承担着加强学生身体素质、保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多重任务。大学体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载体,在培养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高校对大学体育课程缺乏重视,现阶段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设置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实施等方面。作者基于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对现阶段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建议。

马程[5](2021)在《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应对方式是个体人格的外在表现,目前关于应对方式的主要测量方法有:行为观察法、自我报告法、生理和心理测量法,其中自我报告法中的问卷法是文献中采用最多的方法。国家正在致力于以新基建推动教育信息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恰逢新冠疫情期间大规模应用了在线体育教学,所以开展体育在线学习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线上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会存在类似线下学习倦怠的现象,而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情况如何,暂未见文献研究。有研究表明应对方式会影响学习倦怠,但应对方式是否影响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暂时还没有学者进行研究。本论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大学生应对方式、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对比,以及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结果:(1)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包括自我调节、求助与问题解决、幻想与躲避三个维度,均值分别为2.09、2、1.19。(2)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均值为2.66,均值大于3的人数占25.7%;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均值为2.85,均值大于3的人数占39.2%。(3)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女生大于男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文科类、艺术类、理工类、体育类;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农村大于城市。(4)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理工类、文科类、体育类、艺术类;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独生子女大于非独生子女。(5)大学生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差异显着(P<0.05),线上大于线下。大学生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情绪低落差异显着(P<0.05),线上大于线下;大学生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行为不当差异显着(P<0.05),线上大于线下。(6)应对方式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下体育学习倦怠。自我调节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幻想与躲避可以显着地正向影响线下体育学习倦怠。(7)应对方式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上体育学习倦怠。自我调节可以显着地反向影响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幻想与躲避可以显着地正向影响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研究主要结论:(1)大学生所采用各种应对方式的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自我调节、求助与问题解决、幻想与躲避。(2)大学生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并且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高于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3)大学生的线下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的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差异。(4)大学生的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存在显着的专业、独生子女差异。(5)大学生在体育学习倦怠上存在着显着的线下和线上差异,其中在体育学习情绪低落、体育学习行为不当上存在着显着的线下和线上差异。(6)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越积极,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幻想与躲避的程度越低,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7)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越积极,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大学生幻想与躲避的程度越低,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

张鑫[6](2021)在《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对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2017年10月26日,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推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介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关情况,要求各高校根据《国家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摇篮,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教师的质量。体育教师的质量要想提高,归根结底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体育教育专业首先要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其次又要满足《专业认证》的要求;但这两个标准之间是否存在异同,目前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两个标准,为了吉林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周全。基于此,本论文以《体育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和吉林省所有开设体育教育专业高校的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北华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吉林体育学院),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标准》与《专业认证》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具体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毕业要求、专业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时间方面存在共性,在基本目标、目标定位、目标评价、实践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之间存在个性。2.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和通化师范学院的培养方案是2020版,倾向于《专业认证》的要求。东北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和通化师范学院在教师教育课程上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不符合《专业认证》;白城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开设课程不符合《国家标准》“7+3”课程要求。3.北华大学、延边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和吉林体育学院的培养方案是2016版或2018版,倾向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吉林体育学院未开设教师教育课程;北华大学教育实践时间不符合两个标准的要求;长春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教师实践时间不符合《专业认证》的要求;北华大学、长春师范大学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7+3”课程。

刘慧敏[7](2020)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是运用大学体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创新探索,是新时代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大学体育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育人的战略高度,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对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进行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是后文研究得以进行的基础性工程。第二章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概述及理论基础,在对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三个角度,探索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要素分析,这一部分既阐明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基本原则,又着重从目标设计、内容设计、实施设计、评价设计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具体环节,是本文研究的核心。第四章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效果运用的保障要素,分别从主体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载体保障等要素,提出了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顺利开展的主要保障措施,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旨在为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能够在高校具体落实提供相应保障条件。

刘旭明[8](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常益[9](2019)在《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体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从历史看,古往今来的许多思想家都十分注重体育在育人育才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许多中外文化典籍都有相关记载。21世纪以来,结合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党和国家颁布一系列文件,对学校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体育在育人育才活动中的突出地位,将“开齐开足体育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步加以明确,更加体现出对人才培养认识的深化。深入挖掘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主动发挥和释放大学体育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既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的重要方面。大学体育作为高校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提升高校学生体质的实践形式,更承担着塑造性格、锤炼意志的重要职责,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人、感染人、塑造人的功能不谋而合。因此,发挥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要以大学体育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大学体育的范畴之中,深入理解二者关联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基于现有的学校体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本研究将按照“问题—措施—效验—建构”的技术路线展开,糅合抽象的“理论研究”与具体的“经验研究”,综合应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逻辑分析法、验证研究法、逻辑构建法等具体方法,使两种研究旨趣双向对接,相互校正与纠谬,力求全面、准确的梳理出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成要素和影响要素发挥的内外部因素,最后科学设计加强和改进大学体育思想政治功能的实施路径,进而实现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创新。本论文的正文共五章。第一章主要从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相关理论出发,运用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概念、内在关联以及理论基础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大学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相同性,教育的目标也具有“立德树人”的共同性,教育功能上在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团结协作意识培养、法制观念培养等诸多方面二者都有互动性。本章意在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梳理和阐释,为后续研究提供逻辑基础和前提。本研究认为,大学体育关乎高校体育运动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一方面承担增强大学生体质的任务;另一方面,也具有较强的教育属性,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对大学体育的重视程度、投入情况、发展势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生能够实现在体育锻炼中收获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而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驱动力。第二章遵循“划分依据——具体表现——要素关系”的思路,首先分析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成方面的划分依据,其次从“功能”的具体表现入手,对相关功能进行了探索,并在最后揭示出要素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可依照作用领域、作用对象、作用层次等划分多种具体类型方式。从具体表现来看,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内在一致性,具体可分为思想引领、品格塑造、规范约束、精神激励、身心调适、审美熏陶六个方面,并以这六方面功能为基础,从横向互动联系、纵向阶段渗透两个方面做了分析。第三章从纵向动态发展的视角入手,对不同时期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基本特征等进行了归纳总结。笔者认为,无论是东方的“武士思想”“六艺”“文武兼备”“三育并重”,还是西方注重灵与肉的宗教信仰与推崇体育的时期、斯巴达全民皆兵的军事目标和道德目标与体育时期,无论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都在不断发挥之中,并在演进之中,先后在功能内容上呈现出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换,在功能结构上演绎出由“零散性”向“系统性”的转换,在功能价值上反射出由“阶级性”向“人本性”转换的特征。第四章从横向静态发展的视角入手,设计调研问卷和访谈提纲。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专业和层次类别的10所高校4000余名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对15所30名高校体育学领域专家、公共体育课教师进行访谈调研。系统梳理出大学体育定位笼统,功能认识不全;大学体育措施欠妥,功能发放不灵;大学体育合力尚无,功能实践不畅等主要问题。同时,结合前期数据调研情况,从社会因素和受众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第五章针对前文中提到的现实问题,在理念选择、基本原则、实现媒介、实践探索四个方面对实现路径、优化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意在为现实生活中大学体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在理念选择上,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御、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引领、坚持“人的本质学说”思想的指导;在优化原则上,应坚持导向性与实践性相适应、人文性与科学性相兼顾、先进性与广泛性相一致、内涵性与利益性相协调、内驱性与外显型相统一;在优化媒介上,可从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文化建设三个维度予以考虑;在实践策略上,以“课程育人”引导归正大学体育教育本质、以“体质育人”引导加强大学体育课外训练、以“规则育人”引导加强大学体育竞赛活动、以“实践育人”引导凝练大学体育特色文化。

王秀强[10](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二、大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OBE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的反思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OBE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内涵式发展过程的反思
3 OBE教育理念下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重构
    3.1 OBE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重构的实现路径
        3.1.1 以能力指标为指引,创设课程开发环境
        3.1.2 聚焦最终学习成果,推动“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
        3.1.3 制定梯次评价标准,建立多元评量体系
    3.2 OBE教育理念下的大学体育课程质量监控体系设计构想
    3.3 OBE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构建
4 结语

(2)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知
        2.1.1 “工匠”的定义
        2.1.2 工匠精神的概念内涵研究
        2.1.3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2.1.4 高校工匠精神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研究综述
        2.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概念研究
        2.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评价研究
        2.2.3 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2.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研究综述
        2.3.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概念内涵研究
        2.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研究
        2.3.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评价研究
    2.4 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工匠精神与能力培养调查分析
        4.1.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分析
        4.1.2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4.1.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重要程度调查分析
        4.1.4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形成机制分析
        4.1.5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4.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理论分析
        4.2.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4.2.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意蕴
        4.2.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分析
    4.3 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实践分析
        4.3.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
        4.3.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原则
        4.3.3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
        4.3.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4.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实践融合策略
        4.4.1 传于“文”——文化传承
        4.4.2 立于“气”——社会价值风气引领
        4.4.3 形于“学”——学校教育实践
        4.4.4 精于“教”——教学过程渗透
        4.4.5 成于“人”——学生自我学习结果化
    4.5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机制保障
        4.5.1 政策保障,传承有据
        4.5.2 制度建设,推行有力
        4.5.3 价值导向,榜样引领
        4.5.4 完善机制,评价科学
        4.5.5 教育投入,言传身教
        4.5.6 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体医融合视域下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加强体医融合,培养“体育与健康”师资
        1.1.2 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改革
        1.1.3 体医融合能有效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相关研究
        2.1.1 关于体医融合的研究
        2.1.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2.1.3 关于学校体医融合的研究
        2.1.4 关于运动处方的研究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2.1 关于体医融合的研究
        2.2.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3 文献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案例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4.1.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4.1.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4.1.3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要求分析
        4.1.4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软硬设施分析
        4.1.5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实践环节分析
        4.1.6 小结
    4.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体医融合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4.2.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体医融合的优势分析
        4.2.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体医融合的劣势分析
    4.3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师生对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
        4.3.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对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
        4.3.2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医融合的认知情况
    4.4 “体医融合”代表类高校人才培养优秀案例分析
        4.4.1 成都体育学院的人才培养分析
        4.4.2 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人才培养分析
        4.4.3 两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比分析
        4.4.4 建设山东“体医融合”代表性高校
    4.5 体医融合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4.5.1 明确培养目标与规格
        4.5.2 完善体医融合课程
        4.5.3 构建体医融合教育平台
        4.5.4 建立学校健康教育体系
        4.5.5 建立完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Ⅱ 专家访谈问卷
致谢

(4)浅论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课程设置的概念与指导思想
    1.1、课程设置的概念
    1.2、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2、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3、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3.1、课程目标不合理
    3.2、课程内容不完善
    3.3、课程实施不力
4、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优化策略
    4.1、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建设标准
    4.2、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优化实施策略
5、结束语

(5)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应对方式
        1.3.2 线下体育学习倦怠
        1.3.3 线上体育学习倦怠
2 文献综述
    2.1 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2.1.1 应对方式的概念
        2.1.2 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
    2.2 在线学习与体育在线学习的相关研究
        2.2.1 在线学习与体育在线学习的概念
        2.2.2 在线学习与体育在线学习的研究历程及现状
    2.3 学习倦怠与体育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2.3.1 学习倦怠与体育学习倦怠的概念
        2.3.2 学习倦怠与体育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
    2.4 应对方式与体育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被调查大学生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大学生应对方式、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4.2.1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4.2.2 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4.2.3 大学生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4.3 大学生线下体育学习倦怠与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对比分析
        4.3.1 大学生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及各维度的对比分析
        4.3.2 大学生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对比分析
    4.4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
        4.4.1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
        4.4.2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分析
5 讨论
    5.1 大学生应对方式、线下体育学习倦怠、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现状
    5.2 大学生线下与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对比
    5.3 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调查问卷
致谢

(6)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对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体育教师质量提高的迫切需要
        1.1.2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要求
        1.1.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
    2.2 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研究
        2.2.1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究现状
        2.2.2 体育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究现状
        2.2.3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综述评价
    2.3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2.3.1 国外教师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2.3.2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2.3.3 国外体育类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2.3.4 我国体育类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2.3.5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综述评价
    2.4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研究
        2.4.1 各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现状
        2.4.2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现状
        2.4.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综述评价
    2.5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文本分析法
        3.2.3 个案研究法
        3.2.4 比较分析法
        3.2.5 归纳总结法
    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对比分析
    4.2 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1 白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2 北华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3 长春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4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5 吉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6 吉林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7 通化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8 延边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3 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对比分析
        4.3.1 师范类院校对比
        4.3.2 综合类大学对比
        4.3.3 体育类院校分析
    4.4 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出入及可能的原因
    4.5 对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建议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概述及理论基础
    2.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概述
        2.1.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定义及内涵
        2.1.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特征
        2.1.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功能
    2.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2.2.3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2.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3.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3.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要素分析
    3.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基本原则
        3.1.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
        3.1.2 问题导向性原则
        3.1.3 可操作性原则
    3.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设计
        3.2.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体系及其关系
        3.2.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设计的依据
        3.2.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确定的原则
        3.2.4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的定位
    3.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设计
        3.3.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内容选择的指导原则
        3.3.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主要教育内容
        3.3.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组织的基本方式
    3.4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设计
        3.4.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基本原则
        3.4.2 影响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因素
        3.4.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基本要求
    3.5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设计
        3.5.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原则
        3.5.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内容
        3.5.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指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效果运用的保障要素
    4.1 主体保障
        4.1.1 做好大学体育教师队伍选拔任用工作
        4.1.2 组织大学体育教师参加政治理论学习
        4.1.3 促进思政教师与体育教师的沟通协作
    4.2 制度保障
        4.2.1 坚强有力的领导制度
        4.2.2 切实有效的运行制度
        4.2.3 客观公正的评价制度
        4.2.4 及时畅通的反馈制度
    4.3 文化保障
        4.3.1 注重大学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形成
        4.3.2 重视大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
        4.3.3 推动大学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完善
    4.4 载体保障
        4.4.1 拓宽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开展的渠道
        4.4.2 改进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开展的方法
        4.4.3 革新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开展的手段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7 研究结论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9)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趋势与评价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逻辑分析法
        (四)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第一章 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阐释
    一、大学体育及其功能
        (一)概念厘定
        (二)大学体育分类
        (三)大学体育功能
    二、大学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在关联
        (一)教育对象的相同性
        (二)教育目标的共同性
        (三)教育功能的互动性
    三、大学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三)大学体育学相关理论
第二章 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一、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分类
        (一)依据作用领域划分
        (二)依据作用对象划分
        (三)依据作用层次划分
        (四)依据具体类型划分
    二、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体体现
        (一)思想引领功能
        (二)品格塑造功能
        (三)规范约束功能
        (四)精神激励功能
        (五)身心调适功能
        (六)审美熏陶功能
    三、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要素关系分析
        (一)横向功能要素的互动联系
        (二)纵向功能要素的分层递进
第三章 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历史考察
    一、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西方的历史发展
        (一)古希腊时期的宗教信仰与体育
        (二)古罗马时期的军事目标、道德目标与体育
        (三)中世纪时期的政治意义与体育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和体育
        (五)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与体育
    二、学校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一)封建时期学校体育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及其实践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学校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六)十八大以来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学校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演进的历史特点
        (一)功能内容“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
        (二)功能结构“零散性”向“系统性”转换
        (三)功能价值“阶级性”与“人本性”并存
    四、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的中外异同分析
        (一)中西“体育”在军事上的表现
        (二)中西“体育”在人文精神上的表现
        (三)中西“体育”在评价结果上的异同
第四章 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概述
        (一)通过注入体育精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通过融入体育文化巩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三)通过契合体育发生过程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手段
    二、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分析
        (一)调查问卷
        (二)相关人员访谈
        (三)调研反映的基本问题
    三、影响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二)受众因素
第五章 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化对策
    一、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理念选择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御
        (二)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引领
        (三)坚持“人的本质学说”思想的指导
    二、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与实践性相适应
        (二)人文性与科学性相兼顾
        (三)先进性与广泛性相一致
        (四)内涵性与利益性相协调
        (五)内驱性与外显性相统一
    三、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媒介
        (一)大学体育课堂教学
        (二)大学课外体育活动
        (三)大学体育文化建设
    四、大学体育思想政治功能优化的实践探索
        (一)以“课程育人”引导归正大学体育教学本质
        (二)以“体质育人”引导加强大学体育课外训练
        (三)以“规则育人”引导规范大学体育竞赛活动
        (四)以“实践育人”引导凝练大学体育特色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及项目获批情况

(10)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理论基础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分期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说明
        1.6.1 时间范围
        1.6.2 空间范围
        1.6.3 研究指标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2.1.1 “武”的演变历程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3.6.1 “健康第一”思想
        3.6.2 “终身体育”思想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4.2.4 校际体育组织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5.1.6 小结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5.2.6 小结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6.3.2 存在的问题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7.2.1 指导思想
        7.2.2 发展现状
        7.2.3 战略目标
        7.2.4 战略重点
        7.2.5 战略路径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四、大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OBE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的反思与重构[J]. 程欣泉,郭丽丽,代斌. 滁州学院学报, 2021(05)
  • [2]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D]. 任大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体医融合视域下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 李赟鹏.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浅论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优化策略[J]. 杨薇.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10)
  • [5]大学生应对方式对线下和线上体育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D]. 马程.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对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D]. 张鑫. 吉林体育学院, 2021(02)
  • [7]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研究[D]. 刘慧敏.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8]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常益.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10]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