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活力与生物膜研究现状

种子活力与生物膜研究现状

一、种子活力与生物膜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超[1](2021)在《褐藻胶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酶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褐藻是我国主要的水产经济藻类。褐藻类细胞壁中含有大量褐藻多糖成分即褐藻胶,因其天然理化性质已被应用于众多领域。褐藻胶寡糖是褐藻胶水解后的产生的聚合度为20 DP以下的寡糖产物,具有抗菌、抗炎、抗衰老、促进生长等生物活性,已在食品、药品、日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褐藻胶主要由化学、物理和生物法降解,其中生物降解法相比于前两种方法具有降解反应过程可控、天然产物活性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可降解褐藻胶的专门发酵工程菌及褐藻胶裂解酶。主要原因是所筛选大部分可发酵降解褐藻胶的菌株多数存在产酶量低,酶活力不稳定,易失活等问题,还达不到工业生产要求。因此开发具有高酶活力褐藻胶降解菌株一直是重点研究方向,对于海洋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别在仿刺参肠道、口虾蛄肠道、栉孔扇贝内脏、九孔鲍内脏和虾酱中取样,以海藻酸钠作为单一碳源配制培养基,以透明圈法定性初筛,DNS法复筛,从海洋生物中筛选得到一株高酶活性褐藻胶降解菌株B12,采用16S r DNA序列分析、生理生化实验、电镜观察,确定该菌为弧菌(Vibrio sp.)属。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对影响菌株生长和产酶条件的5个因素:发酵初始p H值、发酵温度、Na Cl质量浓度、接种量和装液量进行优化。获得了该菌株最优产酶条件为:p H6.52,28.20℃,Na Cl质量浓度为2.01%,接种量为2.10%,装液量为59.50 m L。在最优产酶条件下,B12菌株产酶活力可高达91.68 U/m L,相比于优化前提高了38.50%。菌株开始产酶时间提前了6 h,且于4℃冷藏保存酶活力稳定性较好。(2)对仿刺参进行实验室驯化培养、诱导仿刺参肠道菌群,采用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配制培养基,利用透明圈法进行初筛,DNS法和紫外法复筛,从已驯化仿刺参肠道中筛选得到四株高酶活性褐藻胶降解菌株S1、S2、S10和S11,经16S r DNA序列分析、电镜观察,确定四株菌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弧菌属(Vibrio sp.)和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对该四株菌分别进行混合培养,获得S2与S11最佳配比组合,通过高通量微生物多样性检测分析混合菌株生长过程中菌群丰度的动态变化,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对影响混合菌株产酶条件的4个因素:发酵初始p H值、Na Cl质量浓度、装液量和菌株混合培养温度进行优化。获得混合菌株发酵降解褐藻胶最优产酶条件为:混合发酵培养基初始p H为8.02,Na Cl质量浓度为40.71 g/L,装液量为79.73 m L,培养温度为27.96℃。在最优发酵条件下,混合菌株酶活力可达94.78 U/mL,相比于优化前提高了43.90%。

张学风[2](2021)在《高粱脂质组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脂质作为植物体内种类和分布较广的代谢产物,直接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代谢功能。植物表皮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结构称为角质层,角质层主要成分包括各种脂质,其在防止非气孔性水分散失、防止病菌侵染和反射紫外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同时角质层也在植物响应各种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膜脂是生物膜上脂质的统称,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具备响应逆境及信号转导等生理功能。膜脂可维持生物膜在干旱胁迫下的稳定性,也为植物体内正常生理生化反应提供了稳定内环境,在植物响应干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是禾本科C4作物,抗旱能力较小麦、玉米等作物强。了解不同高粱材料脂质组响应干旱胁迫的机理,有助于我们认识脂质组含量及组分与环境及不同遗传背景之间的联系。本论文通过隶属函数与聚类分析方法对34个高粱商品种萌发期抗旱性差异进行了分类;随后选择生产中较为常见的高粱品种(南方地区:红缨子,北方地区:抗四)分析了干旱胁迫下其脂质组含量和组分的变化,并结合转录组数据,筛选出脂质组中参与响应干旱胁迫的差异基因,为今后挖掘新基因、选育抗旱高粱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34个高粱品种分别施加中度胁迫(10%PEG,m/v)和重度胁迫(15%PEG,m/v)处理,并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高、根长、活力指数、相对生长量7个筛选指标为参考计算出抗旱性隶属函数。根据萌发期抗旱能力的不同将34个常见商品种分为耐旱和敏感两类;主成分分析表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高、根长、活力指数、相对生长量等7个指标对高粱萌发期抗旱能力评价均具有一定意义;结合已有研究,建议将高粱发芽率、发芽指数、种苗生长量作为主要筛选指标,2.选择两个萌发期相对抗旱的高粱品种,红缨子和抗四,于苗期开展了干旱胁迫处理。干旱处理后,红缨子角质层蜡质总量增加,角质单体总量不变,而抗四角质层蜡质总量降低,角质单体总量升高。角质层蜡质和角质单体组分的构成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如抗四角质层蜡质相对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醛类、烷烃类、固醇类、初级醇类、三萜类和酸类,而红缨子则是醛类、固醇类、烷烃类、初级醇类、三萜类和酸类。抗四角质单体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ω-羟基酸、链烷酸、2-羟基酸、初级醇和二羧酸;红缨子中角质单体各组分相对含量排列次序与抗四一致。红缨子干旱胁迫后,角质层蜡质中初级醇相对含量增加了26.03%,角质各组分含量变化则与抗四类似。抗四中醛类蜡质含量减少,角质中ω-羟基酸含量降低,链烷酸含量升高;角质单体及角质层蜡质各组分碳链分布变化较小。干旱胁迫后,两个品种膜脂均出现了总量的降低,但膜脂各组分相对含量却保持稳定,膜脂总双键指数、双半乳糖甘油二酯(DGDG)/单半乳糖甘油二酯(MGDG)的比值无明显差异,但膜脂不饱和度显着降低。3.干旱胁迫后,植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影响,如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受抑制。对叶片进一步开展转录组分析发现,干旱胁迫后部分基因出现表达下调。品种间基因存在本底表达差异,如抗四中响应干旱的基因数更多,较红缨子增加近一倍。使用KEGG数据库检索了与脂质合成相关的11条代谢通路,通过分析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脂质组成分变化,筛选出13个响应干旱胁迫的差异基因与脂质代谢有关。经与拟南芥基因组比对后确定了各差异基因在拟南芥中对应的同源基因,分别为角质层蜡质相关的PAS2,角质单体相关的ALDH2B7.2、ADHL7、FATB,与蜡质与角质都相关的ADH和Glossy8,与膜脂相关的ALDH2B7.1、ALDH3F1、ALDH6B2、PLC2、CCT2、PECT1、PLDDELTA。同源比对结果及同源基因的功能检索显示蜡质与角质相关基因主要是通过控制醛类合成的通路来响应干旱,而膜脂则主要是通过控制醛类物质的降解及调节磷脂酸、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的合成与分解来响应干旱。

蔡璘[3](2021)在《g-C3N4和g-C3N4@ZnONPs的抑菌诱抗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碳基纳米材料在环境治理、能源和医学抑菌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在农业尤其植物保护领域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以尿素为原料合成得到价廉易得、无毒、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的g-C3N4纳米片,研究发现其具有光催化抑菌诱抗活性,进一步揭示了其作用机制。但是由于单一非金属纳米材料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因此,在明确Zn ONPs亦可较好诱导植物抗性后,进一步合成得到g-C3N4@Zn ONPs的复合材料,在更低的剂量条件下研究其抑菌诱抗效果,并探究复合材料增效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尿素高温聚合而成的g-C3N4纳米片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g-C3N4纳米片对烟草野火菌(细菌)的抑菌性能及机理。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仪技术(XRD)、红外光谱(FT-IR)和电势测定(Zeta)对g-C3N4纳米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g-C3N4纳米片为银耳形状,由大量不规则的单层折叠纳米片聚集堆积在一起,且纳米片层中存在大量且形状不规则的面内空隙。g-C3N4纳米片对烟草野火菌的抑菌作用有显着的剂量依赖性和可见光照射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相比,0.5 mg/m L浓度的g-C3N4纳米片可显着抑制野火病菌和控制野火病。抑菌机制研究发现,在可见光照射下,g-C3N4纳米片产生大量ROS,包括细菌细胞内和细胞外的ROS。处理2 h后,g-C3N4纳米片对烟草野火菌的胁迫导致生物膜形成和运动性被抑制,进一步损伤细胞膜,引起细胞质泄漏和DNA损伤,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另一方面,g-C3N4纳米片在细菌表面的附着是一种物理抑菌的协同途径。转录组测试结果显示,g-C3N4纳米片处理烟草野火菌1 h后,病菌细胞的500个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其中,“抗氧化活性”和“膜运输”相关基因表达显着上调,“细菌趋化性”、“生物膜形成”、“能量代谢”和“细胞运动”相关基因表达下调。该结果在基因水平补充解释了g-C3N4纳米片抑制野火病菌的机制。2.研究了g-C3N4纳米片对辣椒疫霉(卵菌)的抑菌效果及机制。首先利用转录组分析了光照条件下0.5 mg/m L g-C3N4纳米片处理辣椒疫霉3个代表性生长阶段的样品,结果显示,g-C3N4纳米片处理后,辣椒疫霉的抗氧化活性和结构成分相关基因显着上调,代谢通路相关基因下调,包括ATP生成、自噬破坏、膜系统紊乱等复杂的适应过程基因。后续试验证明,在可见光照射下,g-C3N4纳米片显着抑制了辣椒疫霉的所有生命周期,包括菌丝体生长、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数。同时,在光照下g-C3N4纳米片处理产生大量ROS的作用下、以及在纳米片本身锐利结构的帮助下,g-C3N4纳米片还损害了辣椒疫霉菌丝体生长的形态、超微结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这进一步证实了转录组数据中包含“膜组分”基因富集结果。鉴于g-C3N4纳米片的抑菌活性源于光催化ROS生成和物理损伤,并且不仅限于单种病原体靶标,这一复杂机制使g-C3N4纳米片可能还具有抑制其他卵菌的能力,这表明g-C3N4纳米片作为控制农作物卵菌病害的新型非金属抑菌剂具有巨大的潜力。更重要的是,除了抑制辣椒疫霉的致病性外,g-C3N4纳米片还能促进寄主辣椒植株的生长,这也进一步增加了g-C3N4纳米片的应用前景。3.揭示了g-C3N4纳米片诱导本氏烟抗病性的机理。0.25 mg/m L的g-C3N4纳米片喷施在本氏烟上,24 h后在本氏烟上接种TMV/辣椒疫霉菌/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t DC3000,发现g-C3N4纳米片能增强本氏烟对这3种病原微生物的抗性,但是尿素没有类似诱抗效果,表明g-C3N4纳米片结构是增强本氏烟抗病性的原因。诱抗机制研究显示,喷施g-C3N4纳米片能激活本氏烟一系列的抗性生理反应,包括活性氧类物质和胼胝质的积累、MAPK激酶磷酸化、PR1等多个抗病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通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定量表达、植物内源激素测定和沉默本氏烟相关基因等方法,证实了g-C3N4纳米片激发的本氏烟抗病性依赖水杨酸、油菜素内酯、乙烯和脱落酸等多个信号途径协同调控。对g-C3N4纳米片处理12 h、24 h和36h的本氏烟进行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响应g-C3N4处理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处理后24 h内转录组富集到大量与抗病相关的基因上调差异表达,验证了g-C3N4纳米片激发的抗病性依赖的多个信号通路;处理36 h时,这种应激响应逐渐回归正常。从g-C3N4纳米片处理7 d促进本氏烟的光合作用和植株生长可知,g-C3N4纳米片从免疫调控转化为营养调控。因此,g-C3N4纳米片处理本氏烟24 h能触发植物免疫类似于PAMP分子触发的PTI反应,36 h后抗性应激性逐渐下降,转化为植物营养调控,促进植株生长。4.为了筛选能和g-C3N4纳米片复合的材料,使用淀粉绿色合成法得到Zn ONPs,并研究其诱导本氏烟植株产生抗TMV的抗病机理。通过动态光散射(DLS)、TEM测定,Zn ONPs为直径20 nm的球形颗粒,并有部分聚集,在去离子水中有稳定粒径分布。进一步研究了Zn ONPs对植物抗病性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经Zn ONPs或Si O2NPs预处理2 h后,TMV颗粒在体外发生大量聚集和断裂。将这些混合物接种到烟草植株上,虽然接种2 d的接种叶病毒积累量低于对照组,但是接种7 d后,病毒的系统侵染和积累没有差异。接种病毒前连续叶面喷施纳米材料12 d可显着抑制TMV的积累,诱抗机制分析发现,Zn ONPs处理后,本氏烟活性氧积累、抗氧化酶活性显着上调、病程相关抗性基因PR1和PR2均上调。且水杨酸和脱落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62%和517%。同时,与对照相比,Zn ONPs也促进了本氏烟的干重和鲜重。电镜分析进一步发现Zn ONPs被本氏烟叶片吸收并在整个植株中运输,这可能也是其提高本氏烟抗病性的原因之一。因此,Zn ONPs具有较好的诱抗促生长作用,是一种有潜力的g-C3N4纳米片的杂化材料。5.采用静电吸附Zn ONPs的方法构建g-C3N4@Zn ONPs异质结构来提升g-C3N4纳米片的光催化活性,并研究它的抑菌诱抗增效活性及机制。由于g-C3N4的性能尤其是抑菌效果仍存在受电荷迁移缓慢、巨激子效应和电导率低等瓶颈的制约,而本研究已证实Zn ONPs具有较好的植物诱抗活性且能促进植株生长,因此本章采用简单的静电自组装方法,以g-C3N4纳米片作为光催化载体修饰Zn ONPs,获得g-C3N4@Zn ONPs复合材料,极大提高了g-C3N4纳米片的光催化活性。采用XRD、TEM和FT-IR进行表征,结果显示g-C3N4纳米片和Zn ONPs之间存在牢固的连接,且是由于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异质结构,而不是简单的物理吸附。进一步探究了g-C3N4@Zn ONPs的抑菌抗病毒效果和增效机制。结果显示,g-C3N4@Zn ONPs在可见光照射下产生比g-C3N4纳米片更多的ROS,且g-C3N4@Zn ONPs吸附在菌体表面,通过物理性膜损伤和金属及ROS的化学损伤协同抑菌;且加入的Zn ONPs导致g-C3N4@Zn ONPs在不依赖可见光照射的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菌活性。烟草野火菌转录组结果显示,有463个共同的基因在g-C3N4@Zn ONPs和g-C3N4纳米片处理后表达呈下降趋势,表明g-C3N4@Zn ONPs和g-C3N4纳米片的抗烟草野火菌机制存在部分重合的情况;而g-C3N4@Zn ONPs具有显着强于g-C3N4纳米片的抑菌作用,分子机理主要是加强了g-C3N4对该细菌膜结构合成、运动性及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强度。g-C3N4@Zn ONPs不仅影响阻碍了辣椒疫霉菌丝的营养生长,对它的生殖生长(孢子数量、孢子囊形成和孢子萌发)的破坏和抑制作用也显着强于g-C3N4纳米片。结合转录组结果可知,其抑制辣椒疫霉机制主要是破坏膜结构和抑制能量代谢。对3种材料处理的本氏烟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进行分析可知,连续喷施3天后,g-C3N4@Zn ONPs和g-C3N4纳米片激活植物抗病反应并上调了植物内源激素合成,而Zn ONPs则主要对光合相关、各种生长代谢通路产生影响。且3种处理都能显着富集于植物生长相关的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包括激活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通路,而抑制响应外界胁迫激素,表明3种纳米材料连续3 d处理后有利于植物生长。另一方面,g-C3N4@Zn ONPs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也更多的富集于植物与病原菌互作通路,说明g-C3N4@Zn ONPs具有比Zn ONPs和g-C3N4纳米片更好的持续诱导植物抗病能力。因此,g-C3N4@Zn ONPs相比g-C3N4纳米片,具有更低剂量的高效抑菌活性,更强的诱导抗病和促进光合效果,更有利于其安全地发挥抑菌性和诱抗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用尿素高温聚合得到g-C3N4纳米片,证实它具有光催化抑制烟草野火菌和辣椒疫霉的作用,其机制是光依赖下的化学和物理损伤多途径协同作用导致。诱导抗病机制研究发现g-C3N4纳米片可以激发本氏烟产生依赖于ROS、MAPK激酶磷酸化和植物激素(SA、ABA、ET和BR)通路激活的类似PTI的抗病性;g-C3N4纳米片处理本氏烟7 d,由诱抗状态转变为营养调控阶段,主要促进光合作用和植株生长,明确了Zn ONPs具有诱抗促生效果。进一步以Zn ONPs作为g-C3N4纳米片的复合材料,通过静电吸附法制备获得光催化活性更好的g-C3N4@Zn ONPs,具有更高效、低剂量抑菌诱抗以及促进光合作用的能力。研究结果为光催化纳米单体及其复合材料在植物病害控制方面的应用提供新的科学参考。

沈少凰[4](2020)在《食一氧化碳梭菌(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制醇发酵过程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碳气体,如CO和CO2等,是地球上丰富的碳资源。一碳气体来源广泛,包括工业废气和含碳物质如工农业废料、城市垃圾气化而来的合成气等。实现一碳气体能源化有助于缓解当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食气微生物通过化能固碳,将一碳气体转化为各类大宗化学品和生物燃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气体转化和产物合成效率尚不能满足工业发酵的要求。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是极少数被发现能够利用一碳气体合成高级醇(丁醇和己醇)的食气微生物之一,本研究旨在利用该菌实现钢厂尾气的重新利用。作者系统地研究了 C.carboxidivorans P7的基础生理代谢特征,为提高合成气制醇效率优化了发酵条件,同时探究了相关代谢机制,并基于5L搅拌式反应器建立了合成气转化平台,发展了连续进气发酵工艺。本文为提高C.carboxidivoransP7转化钢厂尾气效率、推进其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基础研究依据,为有效解决废气污染和生产生物燃料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探究了C carboxidivorans P7的营养模式。结果表明,C.carboxidivorans P7在合成气(模拟钢厂尾气,CO:CO2:H2:Ar=56:20:9:15)自养条件下主要以CO为底物,生产乙醇和乙酸;在2.0 g/L葡萄糖的异养条件下,培养密度和产物碳浓度分别只有自养模式的67.2%和48.6%;而在合成气和葡萄糖同时存在的混养条件下,菌体只消耗葡萄糖。因此推断,有机碳源的存在可能会抑制P7合成气的利用。为增强菌株合成气制醇能力,本研究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三步统计学策略优化了培养基中的微量金属组成。结果表明,在标准培养基微量金属组成的基础上,MoO42+减少到0.55倍,Cu2+增加到3.48倍,并额外添加44.32mMFe3+,总醇产量提高了 103.7%,即从原来的2.16 g/L提高到4.40 g/L,总酸产量从2.37 g/L减少到0.50 g/L,总醇占发酵总产物的碳比例从54.2%提高至92.0%,极大地提升了菌株产醇的效率。其次,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温度(25-37℃)对于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37和33℃的培养温度虽然促进了生物量快速增长,却造成了细胞结团和高级醇低产;而29和25℃的培养温度虽然避免了细胞结团,但缓慢的生长速率造成培养密度低下。本文提出了一种37℃(0-24 h)-25℃(24-144 h)的两步温度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克服菌体结团,同时促进有机醇生产。在该条件下,乙醇、丁醇和己醇产量分别达到3.97、1.67和1.33 g/L,这是目前在摇瓶发酵中报道的最高总醇产量。另外,通过对八种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发现,在发酵液中添加0.1%(w/w)浓度的皂素或者Tween 80能够显着缓解37℃培养中的成团问题,延长有效发酵周期,进而提高菌体密度和增加产物浓度。然而,相比于表面活性剂的抗细胞成团作用,两步温度培养更有利于高级醇的生产。比较转录组学分析37℃、25℃和37-25℃三种培养模式下菌体生长前后期的转录反应后发现,温度主要影响了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此外,Wood-Ljungdalii途径的相关基因偏爱37℃的转录环境,而负责酰基缩合反应的催化酶编码基因则倾向于在25℃的环境中高表达。然后,本文测试了九种氮源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P7不仅可以利用丰富的有机氮源,还可以利用简单的无机氮源;以蛋白水解产物为主且富含微量营养物的有机氮源更适合作为其合成气发酵的底物。然而,只有酵母提取物(YE)能够显着促进高级醇合成;而铵根虽能支持其生长,但会导致较长的延滞期且产物中几乎没有高级醇。此外,RT-qPCR结果揭示了在培养后期,菌株以YE为氮源时,负责高级醇生产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是以铵根离子为氮源时的3.3-8.4倍。在2.0 g/L硫酸铵的基础上,通过加倍浓度添加优化后的微量金属以及标准培养基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可以形成一个支持高级醇产量达到YE添加时的发酵水平的全合成培养基。最后,基于实验室规模的5L搅拌式反应器,通过在线控制系统和尾气质谱实现对整个发酵过程的pH、氧化还原电位(ORP)、CO摄取率(COUR)和CO2释放率(CER)等重要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结合离线生理数据,首先确定了 pH和ORP分别作为判断发酵阶段和细胞活力的宏观生理指标。通过跟踪操作过程发现,初始ORP在-273 mV以下时,P7的发酵表现较为稳定;罐压(0.03-0.10 MPa)会抑制细胞生长;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少量葡萄糖可以促进菌株在移种后复苏,继而稳定发酵初期的ORP值,保障后续自养发酵的正常进行。至此,建立了C carboxidivorans P7连续进气发酵的基本工艺操作。然后,通过发酵过程的pH控制发现,pH 5.6有利于细胞生长和产物积累,而pH 5.2虽能促进有机酸向有机醇转化,但损害细胞生长。亚硫酸钠稳态法评估了低通气环境中不同搅拌转速下反应器的体积传质系数(kLa)。同时生物发酵实验发现,搅拌转速也会影响细胞的生理状态。最后,建立了两个基于在线参数调控的高效发酵工艺:1)基于在线pH指导间歇补加YE的工艺:发酵过程中,当pH有回升趋势时,YE溶液被补入发酵体系,每次终浓度为0.5 g/L,该工艺通过三次补加后,生物量、乙醇、丁醇和己醇产量分别达到0.96、4.36、1.87和0.77 g/L;2)基于在线COUR指导调控搅拌转速的发酵工艺:发酵前后期控制低搅拌转速以促进接种后细胞复苏和减少剪切力对细胞的损害,生长期则根据COUR调整搅拌转速以满足细胞碳源需要,该工艺实现的生物量、乙醇、丁醇和乙酸产量分别达到0.93、3.70、0.93和1.74 g/L。

方娇阳[5](2020)在《人工老化处理对香椿种子的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种子是植物主要的繁殖器官,种子质量的优劣往往会对种子的安全贮藏以及苗木的培育造成影响。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为华北、华东、华中等地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重要用材树种,且具有食用、药用、观赏等多种经济价值,但其种子具有不耐贮藏的特性。以往关于香椿种子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源、贮藏温度和含水量、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面,而对于香椿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变化及其老化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香椿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温高湿(温度40℃、相对湿度95%)的方法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1、2、3、4、5、6、7、8天。通过测定各处理香椿种子发芽、幼苗形态、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分析人工老化过程中香椿种子活力、幼苗形态及生理生化的变化规律,探究香椿种子老化机理并探寻可用于衡量香椿种子活力水平的理化指标,以期为香椿种子活力修复及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发现:(1)香椿种子对于高温高湿环境的耐受性较低,在老化过程中,香椿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出现明显下降,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老化4天左右,种子活力下降约50%,老化8天,种子活力基本完全丧失,生产上贮藏香椿种子的环境应注意保持低温干燥。(2)相较于种子发芽率指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香椿种子的活力水平。在种子老化初期,相较于发芽率的下降速度,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下降速度更快。相同处理条件下,香椿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降幅高于发芽率的降幅。(3)经老化处理的香椿种子,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且不同老化时间对幼苗生长所造成的影响不完全一致。在种子老化初期,主要为幼苗根系生长受到影响,在种子老化后期,幼苗高生长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幼苗的根系长度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而苗高则呈先基本稳定-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4)膜脂过氧化造成种子生物膜系统受损是香椿种子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可作为衡量香椿种子活力水平的重要指标。香椿种子经老化处理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着升高,总体呈逐渐升高趋势,二者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且均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指标呈极显着负相关。(5)种子抗氧化酶系统失调也是香椿种子质量劣变的重要原因。香椿种子经老化处理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保持稳定-再下降的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SOD活性与发芽率呈显着负相关,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极显着负相关,POD活性与各发芽指标均呈极显着正相关,SOD活性和POD活性适用于香椿种子活力水平的评价。

徐伟芳[6](2020)在《桑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7PJ-16对桑椹菌核病生防作用及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桑椹菌核病,又称白果病或白椹病,是一种侵染果桑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根据病原菌种类以及染病桑果的病症差异,可将该病害分为肥大性桑椹菌核病、小粒性桑椹菌核病和缩小性桑椹菌核病。不同病原菌引起的桑椹菌核病侵染循环基本一致,该病在我国重庆、四川、浙江等地均有发生,染病桑果失去商品与食用价值,给果桑产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由于该病传播速度快、蔓延范围广、危害程度大,导致其有效防控难度较大。目前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仍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但过量使用化学药剂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亦会威胁桑椹食用安全。利用植物内生菌进行桑椹菌核病的生物防控将有利于果桑产业的健康发展,亦可为其他桑树病害防控提供新策略。本实验室前期从健康桑树中寻获一株对桑椹菌核病具有生防潜能的内生芽孢杆菌7PJ-16(前期研究鉴定其为Bacillus tequilensis 7PJ-16)。为进一步探索该菌株的生防作用及机理,本研究首先通过动物安全性实验和侵染定植实验,评估Bacillus sp.7PJ-16的生防潜力;并在优化7PJ-16菌株产抑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的基础上,大量制备菌悬液和活性发酵上清液,检测其对病原菌生长、桑园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及田间防病与温室促生效果;进而基于对7PJ-16菌株的全基因组和互作转录组分析,挖掘并验证其发挥生防作用的功能基因,最终结合对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与促生相关物质的检测,系统揭示Bacillus sp.7PJ-16的生防机理。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潜力的评估利用目标菌株生物防治桑椹菌核病需确保其使用安全。本研究利用Bacillus sp.7PJ-16菌悬液与发酵上清液,通过灌胃与肌肉注射两种接种方式处理小鼠后,所有小鼠均生长良好,且与对照相比,处理组小鼠的体重变化、血液常规指标与脏器指数均无显着差异;将Bacillus sp.7PJ-16菌悬液与发酵上清液处理的桑叶饲养家蚕,均未引起家蚕中毒死亡,且各处理组家蚕的生长发育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蚕茧经济指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动物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Bacillus sp.7PJ-16菌悬液及其发酵上清液均不影响小鼠和家蚕的正常生长,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在宿主植物中有效定植将有利于生防菌更好地发挥防病促生作用。Bacillus sp.7PJ-16菌株具有较好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与运动性,这使其在植物体内具有较强的定植潜能。利用pGFP22质粒电转化7PJ-16菌株,成功获得与野生型7PJ-16菌株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异、且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及氯霉素抗性标记的芽孢杆菌7PJ-16/gfp菌株。通过镜检观察浸根接种7PJ-16/gfp菌株的桑苗发现,接种1天后,该标记菌株在根尖、侧根、根毛等位点吸附和大量聚集,此时的菌体主要存在于根部侵染点的外表皮处;接种2-7天后,细菌逐渐向内表皮及维管组织中定植,在细胞内呈分散或聚集状分布;接种14-16天后,完成根部定植的菌体通过木质部导管向茎中迁徙,并于接种20天后,成功定植在叶片细胞间隙与叶脉中。进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含氯霉素平板上定量分析7PJ-16/gfp在桑树各组织器官内的消长动态。结果显示,标记菌株在浸根处理的桑苗根、茎、叶,以及田间单独喷菌处理的花(果)部位均具相同的动态变化规律,即先上升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显微观察及重分离实验结果表明,Bacillus sp.7PJ-16可在桑根、茎、叶和花(果)中实现成功定植。进一步利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在2015与2016年冬季、春季、秋季(共计六个季节),从四个果桑品种(川桑7637、长果桑、红果2号及新伦教)茎部中共分离获得608株内生细菌分离株。不同季节桑树内生菌种群分布结果显示,Bacillus spp.在连续两年各季节内生细菌中所占比例均在20%以上,尤以2016年冬季分离得到的芽孢杆菌最多,占该季节细菌总分离株的37.21%;同时Bacillus spp.的种群分布对宿主品种无明显偏好性,为多个品种果桑内生细菌的优势菌群。健康桑树内生细菌种群分布结果显示,Bacillus spp.能够长期以较高丰度稳定存在于不同品种的果桑体内。2.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为给后续室内抑菌和室外田间生防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本文利用单因素与正交实验优化Bacillus sp.7PJ-16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发酵优化结果显示,该菌株最佳培养基配方与发酵条件为:蛋白胨0.5%、硫酸铵0.75%、麦芽糖3%、Na2HPO4 0.3%、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值为7.5、接种量为4%、装瓶量为30%、发酵时间为120 h。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有利于抑菌活性物质的合成。利用优化培养基大量发酵Bacillus sp.7PJ-16,收获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检测其对病原菌生长和桑园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显示,7PJ-16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均可明显抑制菌核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发育以及孢子活力等菌核病原菌生长过程;与清水对照相比,经生防菌处理的桑园土壤中放线菌门的细菌比例显着升高,厚壁菌门中芽孢杆菌属的丰度亦有上升趋势,且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接种生防菌的土壤菌群结构更加稳定。连续两年的田间生防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菌悬液和不同稀释倍数发酵上清液均能不同程度防控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其中施用3次1.0×109 CFU/mL菌悬液处理组的田间防效最高(90.84%),其防效甚至稍优于化学农药处理组(90.52%),且该处理组对桑果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催熟作用。温室浸种和盆栽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菌悬液和不同稀释倍数发酵上清液对桑种萌芽和桑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1.0×106CFU/mL的菌悬液和100倍稀释的发酵上清液能显着提升桑种发芽势和发芽率,且其对桑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均能起到促进作用。3.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Bacillus sp.7PJ-16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基因组是由一条大小4.2 M的环形染色体以及两个内生质粒构成。基于芽孢杆菌近缘物种系统进化树分析,将前期鉴定为特基拉芽孢杆菌的7PJ-16菌株重新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更名为B.subtilis 7PJ-16。基因功能注释和次生代谢产物预测结果显示,7PJ-16菌株基因组中包含6个与抑菌物质合成相关的基因簇以及19个与促生物质合成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与表面活性素、丰原素、铁载体、吲哚乙酸等生防相关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有关,同时该菌株基因组中亦发现21个与侵染定植过程(生物膜形成、运动性)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挖掘生防相关基因及阐明B.subtilis 7PJ-16菌株与菌核病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PZ-2、Scleromitrula shiraiana SXSG-5)之间的互作过程,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共培养过程中的生防细菌与病原真菌分别进行原核和真核转录组分析。通过分析原核转录组数据发现,病原菌生长导致拮抗细菌的鞭毛组装和驱性相关基因下调表达,但其诱导了丰原素、铁载体、溶杆菌素等多种生防代谢物合成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在真核转录组中,经拮抗细菌生物胁迫后,病原真菌的抗氧化酶相关基因多数表达上调,而其细胞壁组分合成(e.g.,几丁质)、植物胞壁降解酶代谢(e.g.,果胶酶、纤维素酶)、黑色素合成等与致病力相关的基因显着表达下调。基于7PJ-16菌株组学研究中挖掘到的大量生防相关基因,本研究从该菌株基因组中成功筛选和克隆到13个关键生防基因,其中包含5个表面活性素合成相关的基因(srfAA、srfAB、srfAC、srfAD、sfp)、7个溶杆菌素合成相关的基因(bacA、bacB、bacC、bacD、bacE、bacF、bacG)以及1个丰原素合成相关的基因(fenE);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敲除与丰原素(fenE)和溶杆菌素(bacG)合成相关的两个生防基因,获得稳定转化子?FenE和?BacG,敲除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和抑菌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相关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结合生防相关基因的分析与功能验证,为进一步揭示B.subtilis 7PJ-16产生的生防相关代谢物,本研究首先检测了其活性发酵上清液中代谢产物的理化性质。结果显示,该活性发酵上清液对高温、酸碱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对α-糜蛋白酶、胰蛋白酶不敏感,而对胃蛋白酶、蛋白酶K敏感。基于活性代谢物的理化性质,设计纯化策略,通过追踪抑菌活性,采用萃取、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手段,从7PJ-16活性发酵上清液中分离纯化获得环二肽cycle(Pro-Phe)等6个单体III小分子物质;并利用酸沉淀与甲醇抽提相结合的方法,从7PJ-16发酵液中获得具有强烈抑菌活性的脂肽粗提物,经HPLC半制备分离后,质谱鉴定结果表明,该活性组分中包含表面活性素和丰原素两种脂肽抗生素,这与前文功能基因分析验证的结果一致。此外,7PJ-16菌株还可产生铁载体、植物外源激素吲哚乙酸和赤霉素等促生相关物质。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基因组、转录组、基因功能的分析验证及代谢物等层面,明确了拮抗作用与促生作用是桑树内生B.subtilis 7PJ-16对桑椹菌核病具有生防作用的主要机制。该菌株安全性能高,定植能力强,可通过产生表面活性素、丰原素、二肽小分子物质(环二肽和溶杆菌素)等多种抗生素来抑制桑椹菌核病原菌生长,进而在田间成功防控菌核病的发生与危害,且该菌株可通过产生植物激素、铁载体等促进桑种萌发和桑幼苗生长,从而来提升宿主系统抗性间接减少病害发生。论文研究取得的相关结果为桑椹菌核病生物防治奠定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亦可为其他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许航博[7](2020)在《沿面放电等离子体主要活性成分分析及其对酵母细胞杀灭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因具有低温、高效、环保、安全、便携等特点,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发现其在杀菌、肿瘤治疗、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尽管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各种微生物的有效杀灭效果已经毋庸置疑,但是由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多样性、等离子体组分的复杂性及各种细胞不同的生物响应,其对微生物的杀灭机理仍需深入探讨。沿面放电(Surface micro-discharge,SMD)等离子体装置因其能够较容易地产生大面积、宏观均匀的等离子体,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潜能。但是SMD等离子体主要活性成分的产生、分布特性以及杀菌机理仍不清楚。因此本论文研究了SMD等离子体在气相、组织相以及液相主要抗菌活性物质的产生方式以及其传输方式,并以真核模式生物酿酒酵母为实验对象,重点研究了氦气放电情况下产生的主要活性氧氮(RONS)及其对酵母细胞的损伤效应与作用机理。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对比研究氦气和空气下SMD等离子体产生的主要杀菌成分:本研究采用特异性化学探针以及琼脂糖凝胶组织模型对氦气和空气SMD等离子体在组织模型表面产生的主要RONS成分的组成、二维分布特性及其对酵母的杀菌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工作气体,氦气和空气SMD等离子体表现出不一样的RONS形成方式,进而表现出不同的抗菌效果。在氦气SMD等离子体下主要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他们主要分布在每个六边形微放电单元的中间部位,并且其浓度随着辐照距离(1,2,3,5,10 mm)的增加而减少。而在空气SMD等离子体下主要产生臭氧(O3)、亚硝酸根(NO2ˉ)以及过氧亚硝酸根/过氧亚硝酸(OONOˉ/ONOOH),他们基本能分布到整个组织模型表面。更为重要的是,氦气SMD等离子体在组织表面产生的·OH主要来自于等离子体传输,而空气SMD等离子体是通过紫外线在组织表面光解水分子产生的in situ·OH。此外,在该等离子体-组织相互作用系统中,氦气和空气SMD等离子体的主要抗菌成分分别为·OH和O3,并且空气SMD等离子体对酵母细胞具有更强的杀菌能力。(2)探究在氦气条件下SMD等离子体对酵母的失活机理,深入研究了氦气SMD等离子体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以及电化学特性,氧化还原电势(ORP)和p H在导致酵母细胞失活中的作用:通过上一部分研究,我们发现·OH和H2O2主要在3 mm的辐照距离内产生。因此,我们进一步探究在1,2和3 mm辐照距离下,氦气SMD等离子体对酵母菌的杀灭效应。我们除了对组织模型表面·OH和H2O2产生以及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外,还检测了组织表面微环境中的电化学参数。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证明,·OH在杀灭酵母细胞中起主要作用,这与第一部分研究结果相一致。进一步地,我们利用·OH的特异性清除剂D-甘露醇(D-mannitol,D-man)和p H缓冲剂-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探究了等离子体产生的·OH和低p H对酵母细胞活性、细胞膜完整性以及胞内活性氧和p H的影响。结果表明D-man能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及阻止胞内活性氧增加和p H下降,进而显着提高酵母细胞的存活率。而PBS只能轻微减轻等离子体导致的酵母细胞损伤。综合来说,等离子体产生的·OH通过破坏酵母细胞膜完整性以及导致胞内活性氧累积与p H下降,最终导致酵母细胞死亡。(3)SMD等离子体与液体反应系统(SMD plasma-liquid interaction system)中产生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导致酵母细胞失活机理:在这一部分,我们从亚细胞水平更为系统地研究了氦气SMD等离子体对液体环境中酵母细胞胞内多组分的影响,并通过特异性化学探针与相应的清除剂研究了氦气SMD等离子体在溶液中产生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在酵母杀灭过程中的贡献与特异性攻击靶标。研究结果表明氦气SMD等离子体能够破坏酵母的细胞膜系统、胞内氧化还原平衡、酸碱平衡、钙离子与钾离子平衡、能量代谢系统与蛋白质、脂质、DNA分子等胞内大分子物质结构,从而导致酵母细胞死亡。在·OH、单线态氧(1O2)、超氧阴离子(O2ˉ)、H2O2、p H五种活性成分中,·OH和1O2对溶液中酵母灭活的贡献最大。其中·OH主要攻击细胞膜系统,导致细胞遭受氧化压力;1O2主要攻击胞内线粒体膜,导致能量代谢紊乱;溶液中的较低的p H可以破坏胞内酸碱平衡,从而降低细胞膜电位;而O2ˉ主要作为1O2的前体发挥作用,H2O2对酵母灭活的贡献较小。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沿面放电等离子体在组织相、液相中产生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酵母细胞的杀灭机理,对沿面放电等离子体在皮肤与水体杀菌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涛[8](2019)在《1-氨基环丙烷-1-羧酸:恶臭假单胞菌UW4向作物根际定殖的关键趋化物》文中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化肥和农药滥施对我国土地资源破坏严重且带来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植物促生菌肥即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rhizobacteria,PGPR)制成的生物制剂,PGPR主要包括固氮根瘤菌、溶磷或解钾菌、其他生防菌类等,可在作物根系或根际土壤中定殖存活,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或抑制周围环境中病原菌的生长。PGPR作为一种微生物肥料,在发展绿色农业上应用前景广阔。然而,PGPR菌肥在实际应用中的促生效果并不稳定,实验室肥效显着,大田施用后效果并不稳定,会因地块地理位置、土壤营养状况、作物品种及施用年份不同受到影响,因此开展高效PGPR菌株选育及其促生机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GPR能否有效发挥作用,主要决定于能否和作物根际其他土着微生物群落竞争取胜,从而在作物根部或根际土壤中稳定生长繁殖。PGPR可感知作物根际环境中根系分泌物的浓度变化,借助趋化作用到达植株根际并在根际形成稳定的菌膜结构。趋化性是指细菌感知周围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后借助鞭毛等运动器官所作出的趋向引诱剂或远离排斥物的反应。将PGPR与趋化作用相关的基因敲除后,PGPR在作物根际的生存繁殖能力显着下降,大量研究表明PGPR在作物根际的定殖数量直接影响其对作物的促生效果。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尝试找出促使PGPR向作物根际定殖的关键趋化物质,同时开展高效PGPR菌株选育,以期稳定和提高PGPR的大田施用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ACC是恶臭假单胞菌UW4的强趋化物采用平板点滴趋化分析方法,将UW4对ACC、植物根系分泌物中常见的其他8种氨基酸以及7种有机酸的趋化响应强度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精氨酸和琥珀酸对于UW4是强趋化物,然而,UW4对ACC的趋化强度要显着高于这二者。毛细管趋化法定量测定了UW4对ACC、精氨酸和琥珀酸趋化响应阈值及峰值浓度,发现UW4对ACC的趋化阈值为5×10-5M,峰值浓度为5×10-2M,其趋化响应强度高于精氨酸及琥珀酸。同时用定量毛细管趋化法比较了UW4对ACC和人工模拟根系分泌物(artificial root exudate,ARE)的趋化能力,试验结果发现:UW4对ACC的趋化响应最强,对ACC和ARE混合物趋化较弱,对ARE趋化最弱,表明ACC是UW4的强趋化物。2、ACC应是恶臭假单胞菌UW4向作物根际和真菌菌丝定殖的关键趋化物将UW4、UW4△AcdS及构建的cheR基因缺失突变及回补菌株与双孢蘑菇进行共培养,测得UW4及UW4△cheR+cheR菌株在真菌菌丝表面的定殖数量较多,而UW4△AcdS和UW4△cheR菌株数量较少(p<0.05)。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具有和植物相同的乙烯合成途径,菌丝分泌物中也含有ACC。采用组培瓶栽小麦的方法测定了各菌株在小麦根际的定殖情况与双孢蘑菇相似。将上述菌株接种至小麦种子进行盆栽实验,结果发现:UW4和UW4△AcdS和UW4△cheR+cheR处理的小麦根长、根重、茎长、茎重均显着高于UW4 △AcdS和UW4 △cheR(p <0.05)。表明ACC应是恶臭假单胞菌UW4向作物根际和真菌菌丝定殖的关键趋化物。3、提高恶臭假单胞菌UW4对ACC的代谢速率增强其对ACC的趋化响应强度和根际定殖量提高对代谢依赖型趋化物的代谢速率是否能够增强细菌的趋化响应强度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将细菌组成型强启动子PB20序列无痕敲入UW4的AcdS基因的上游,成功构建了 ACC脱氨酶高效表达菌株UW4-PBA。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UW4-PBA菌株AcdS基因表达量,在未加入ACC时是对照的约30倍,加入ACC诱导45min后上升至约81倍,其AcdS基因表达量与ACC诱导后的UW4的表达量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此外,UW4-PBA菌株的ACC脱氨酶活力比UW4高约6μmoL/(μg·min,且数据间差异显着(p<0.05)。定性趋化结果显示,UW4-PBA对ACC、γ-氨基丁酸、精氨酸及琥珀酸的趋化圈直径明显大于UW4,且数据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将其与本课题组成员前期构建的带有强中弱启动子PB20、PB10、PB1及UW4AcdS基因自身启动子的 UW4 △AcdS+PB20-AcdS、UW4△AcdS+PB10-AcdS、UW4△AcdS+PB1-AcdS、UW4△AcdS+PA-AcdS菌株、野生株UW4及UW4△AcdS接种至小麦根际,无菌瓶栽实验结果显示,UW4-PBA菌株在小麦根际的定殖数量最多,UW4△AcdS+PB1-AcdS及UW4△AcdS菌株定殖数量则较少,各数据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将上述菌株接种小麦种子后进行盆栽(非无菌条件),实验发现:UW4-PBA菌株在盆栽小麦根际定殖数量显着高于其他6个菌株(p<0.05),UW4 △AcdS+PB20-AcdS和UW4-PBA处理的小麦根长显着高于其他菌株,UW4 △Acds+PB20-AcdS、UW4-PBA和UW4菌株处理后的小麦根重显着高于其他几个菌株,UW4 △AcdS+PB20-AcdS、UW4-PBA菌株处理后的小麦茎重也显着高于其他几个菌株(p<0.05)。综上所述,提高对ACC的代谢速率能够显着增强UW4对ACC的趋化响应强度及向根际趋化的能力,这一结果更证实ACC确是UW4向作物根系或根际土壤趋化定殖的关键趋化物。4、恶臭假单胞菌UW4的ACC趋化受体的鉴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了 UW4中28种拟趋化受体蛋白的表达情况,筛选出了 ACC诱导下高表达的四个候选拟趋化受体蛋白分别为wp116、wp375、wp616和wp718;分别构建出这四个拟趋化受体基因的敲除突变株及回补株,平板点滴趋化实验发现:与野生株UW4相比,UW4△wp116完全丧失了对ACC、γ-氨基丁酸和精氨酸的趋化,但对琥珀酸的趋化基本未受影响,UW4△wp116+wp116则恢复了对 ACC、γ-氨基丁酸和精氨酸的趋化作用,UW4△wp375、UW4△wp616、UW4△wp718 对 ACC、γ-氨基丁酸、精氨酸及琥珀酸的趋化强度有一定影响但并未造成趋化丧失,因此推断wp116可能是ACC的趋化受体,但并非特异性受体,ACC与部分蛋白质类氨基酸的趋化受体可能同为wp116。将wp116的配体结合结构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应用荧光热漂移分析发现,该配体结合结构域与ACC亲和力最强,据此推测wp116应为ACC的趋化受体。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ACC)是植物根际分泌物的重要成分,是否是细菌的趋化物尚未见报道。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UW4能够趋化ACC,而其ACC脱氨酶(ACC deaminase,AcdS)基因缺失突变株 UW4 △AcdS和趋化蛋白甲基转移酶(chemotaxis protein methyltrans-ferase,CheR)基因缺失突变株UW4 △cheR则不趋化ACC。与其他趋化物质相比UW4对ACC的趋化响应最强,提高恶臭假单胞菌UW4对ACC的代谢速率可显着增强其对ACC的趋化响应强度和根际定殖量,推测ACC是UW4的一种新的代谢依赖型趋化物且为UW4竞争性定殖于作物根际的关键趋化物质。

赵晨煊[9](2019)在《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制备纳豆激酶及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冠果油粕是文冠果种子经冷榨油后的副产物,营养丰富,随着文冠果栽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其总产量也越大,但未能高效利用,多用于饲料或肥料等粗产品,综合利用价值低。为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冠果油粕,提高其附加值,本文以文冠果油粕为固态发酵培养基基质制备纳豆激酶,并对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和抗菌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制备纳豆激酶的最优工艺条件组合:油粕与甘蔗渣的质量比4:1,速效碳氮源和无机盐分别是木糖、硫酸铵和硫酸镁,添加量依次为1.9%、1.3%、0.3%,初始料水比是1:2,纳豆芽孢杆菌接种量为11.63%,在37℃下发酵56h。在上述条件下,试验所得纳豆激酶的活性为1114.80U/mL,与优化前相比,所得纳豆激酶活性提高了约60.8%。(2)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产物经三相分离法分离纯化纳豆激酶的工艺:在温度为23℃-37℃,体系pH为8.0的条件下,加入硫酸铵至饱和度为60%,之后将体积比为1.5:1的叔丁醇与粗酶液充分混合,在上述条件下,分离纯化得到的纳豆激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效果显着,活性达3574.28 U/mL,纯化倍数为4.8,回收率为25.66%。这表明:文冠果油粕完全适用于作为纳豆芽孢杆菌的培养基制备纳豆激酶,其发酵产物浸提液经三相分离法可获得活性、纯化倍数和回收率高的纳豆激酶,且操作简单,成本低,这为纳豆激酶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新工艺。(3)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产物经分离纯化得到的纳豆激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在金葡菌的生长初期,同样也是其生物膜形成的初始阶段,纳豆激酶对金葡菌的抑制效果最强。尤其与纳豆激酶单独作用时的抑菌效果相比,纳豆激酶与抗生素(万古霉素、利福平)联合作用时的抑菌效果更为显着,这表明纳豆激酶在预防金葡菌感染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钟长春[10](2019)在《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配比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春大豆品种川豆16为材料,以钼酸铵、辛硫磷、芽孢杆菌含量为变量,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配制种衣剂,种子包衣后分别进行室内实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复合生物种衣剂对春大豆种子活力、农艺经济性状的影响,并初步筛选出适于大豆生产的复合种衣剂最佳配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未包衣种子(CK1)相比,包衣种子的发芽势可增加8.7%-13.0%,发芽率增加5.0%-8.8%,发芽指数可增加3.5%-12.5%,活力指数比对照增加显着,增幅可达12.6%-28.3%,发芽末期的形态指标也有较大优势。不同处理的种子SOD、POD、CAT活性有较大提高,其中CAT活性比对照差异极显着,MDA含量可降低5.8%-30.0%。表明用复合生物种衣剂处理大豆种子,可以避免种子活力的快速降低与种子贮藏物质的降解。(2)各处理种子田间出苗率比未包衣种子(CK1)增加5%-9.3%,幼苗干重最高增加20.3%,根冠比等形态指标也比对照有所提高。表明复合生物种衣剂能促进大豆种子出苗与调节幼苗的生长。种衣剂处理后,大豆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等关键农艺经济指标增加幅度大,实际产量比未包衣种子高5.0%-23.0%。(3)建立不同指标与变量的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着性检验和相关性检验以及因素贡献分析。结果显示种衣剂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在萌发期和幼苗期,影响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递减。种子田间出苗受变量的影响最大,所以选择田间出苗率作为寻找最优配比的主要依据。(4)以钼酸铵、辛硫磷、芽孢杆菌含量为变量,田间出苗率为试验结果建立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方程模型,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可靠性。三因素中对结果影响大小顺序为辛硫磷(X2)>芽孢杆菌(X3)>钼酸铵(X1)。三者最优组合为:钼酸铵6.8g/100mL,辛硫磷5.0g/100mL,枯草芽孢杆菌5.0g/100mL,田间出苗率最大为77.3%。(5)最终得到适于大豆生产的生物复合种衣剂的最佳配比:钼酸铵6.8g/100mL,辛硫磷5.0g/100mL,枯草芽孢杆菌5.0g/100mL,聚乙烯醇4g/100mL、壳聚糖1.5g/100mL、山梨酸钾0.5 g/100mL、胭脂红0.6 g/100mL。

二、种子活力与生物膜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子活力与生物膜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褐藻胶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褐藻胶的降解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1 褐藻胶
        1.1.1 褐藻胶的结构和性质
        1.1.2 褐藻胶的降解方法
    1.2 褐藻胶生物降解法研究现状
        1.2.1 培养基法褐藻胶降解菌株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研究现状
        1.2.2 重组酶褐藻胶降解菌株来源及其酶学性质研究现状
    1.3 褐藻胶寡糖
        1.3.1 褐藻胶寡糖的结构
        1.3.2 褐藻胶寡糖的生物活性
    1.4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2章 褐藻胶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2.1 实验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培养基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采集处理和菌种筛选
        2.2.2 酶活力的测定
        2.2.3 标准曲线的制作
        2.2.4 菌株生物量及其生长曲线测定
        2.2.5 菌种鉴定
        2.2.6 菌株生理生化特征及电镜试验
        2.2.7 产酶条件研究
        2.2.8 酶活力稳定性的研究
        2.2.9 响应面法优化产酶条件研究
        2.2.10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
        2.3.2 产酶菌株筛选
        2.3.3 菌株16S rDNA鉴定结果分析
        2.3.4 菌株生理生化特征
        2.3.5 菌株B12 单因素试验
        2.3.6 菌株B12 酶活力稳定性情况
        2.3.7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2.3.8 优化前后菌株B12 生长及产酶曲线
    2.4 小结
第3章 仿刺参肠道褐藻胶降解混合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样品来源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1.4 培养基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仿刺参肠道微生物诱导实验
        3.2.2 样本采集处理
        3.2.3 细菌培养
        3.2.4 酶活力的测定
        3.2.5 标准曲线的制作
        3.2.6 菌种鉴定
        3.2.7 菌株电镜实验
        3.2.8 产酶条件研究
        3.2.9 响应面法优化产酶条件研究
        3.2.10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仿刺参肠道微生物诱导实验结果分析
        3.3.2 产酶菌种筛选
        3.3.3 菌株16S rDNA鉴定结果分析
        3.3.4 电镜扫描结果
        3.3.5 混合菌株单因素试验
        3.3.6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3.3.7 混合菌株生长曲线及各菌株丰度变化
    3.4 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高粱脂质组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高粱概述
    1.2 干旱对高粱生产的影响
    1.3 作物抗旱能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3.1 作物抗旱能力鉴定
        1.3.2 萌发期抗旱能力鉴定
        1.3.3 萌发期抗旱能力与全生育期耐旱性的联系
    1.4 植物脂质组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1.4.1 角质层蜡质与植株抗旱能力的研究
        1.4.2 角质与植株抗旱能力的研究
        1.4.3 膜脂与植株抗旱能力的研究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的创新性和拟解决的问题
        2.3.1 研究的创新性
        2.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4 技术路线图
第3章 高粱常见商品种的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品种与PEG浓度对萌发指标的影响
        3.2.2 干旱胁迫对不同高粱品种各发芽指标的影响
        3.2.3 干旱胁迫下不同高粱品种各发芽指标的分布
        3.2.4 隶属函数分析
        3.2.5 萌发期各萌发指标相对值与抗旱性隶属函数值的相关性分析
        3.2.6 聚类分析
        3.2.7 主成分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高粱脂质组对干旱的响应研究
    4.1 植物材料
    4.2 干旱实验设计
    4.3 生理指标的测定
    4.4 脂质组待测样品的制备
    4.5 蜡质与角质单体的GC分析
    4.6 数据处理与分析
    4.7 结果
        4.7.1 不同高粱品种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7.2 不同高粱品种角质层蜡质含量和组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7.3 不同高粱品种角质单体含量和组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7.4 不同高粱品种膜脂含量和组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8 讨论
第5章 高粱脂质组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基础研究
    5.1 植物材料的获取
    5.2 总RNA的提取、文库构建及RNA-Seq
    5.3 RNA-Seq数据分析
    5.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qRT-PCR)
    5.5 数据分析
    5.6 结果与分析
        5.6.1 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与差异基因总览
        5.6.2 与脂质组合成相关的差异基因筛选及qRT-PCR对差异基因表达的验证
    5.7 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参与课题

(3)g-C3N4和g-C3N4@ZnONPs的抑菌诱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1.2 纳米材料的定义、分类和合成
        1.2.1 纳米材料的定义
        1.2.2 纳米材料的分类
        1.2.3 纳米材料的合成
    1.3 纳米材料作为植物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1.3.1 纳米材料抑制植物真菌
        1.3.2 纳米材料抑制植物细菌
        1.3.3 纳米材料作为免疫激发子的研究现状及潜力
        1.3.4 纳米材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4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1.4.1 植物分子免疫系统简介
        1.4.2 常见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概述
    1.5 光催化纳米材料在抑菌诱抗领域的研究
    1.6 课题设计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章 G-C_3N_4纳米片的抑菌诱抗机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g-C_3N_4合成、表征及光电性能测试
        2.1.2 模拟可见光照射处理
        2.1.3 g-C_3N_4抗烟草野火菌试验方法
        2.1.4 g-C_3N_4抑制辣椒疫霉试验方法
        2.1.5 g-C_3N_4诱抗机制研究的试验方法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材料表征
        2.2.2 g-C_3N_4纳米片抑制烟草野火菌活性及机制
        2.2.3 g-C_3N_4纳米片抗辣椒疫霉菌机制研究
        2.2.4 g-C_3N_4纳米片诱本氏烟抗病效果及其机制
    2.3 本章小结
        2.3.1 g-C_3N_4纳米片抗烟草野火菌机制
        2.3.2 g-C_3N_4纳米片抑制辣椒疫霉菌机制
        2.3.3 g-C_3N_4纳米片诱导本氏烟抗病的机制
第三章 ZNONPS对 TMV的诱抗作用及初步机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3.1.2 植物栽培及处理设置
        3.1.3 TMV接种
        3.1.4 直接抗病毒活性测定
        3.1.5 保护作用
        3.1.6 定量验证TMV含量
        3.1.7 ELISA
        3.1.8 DAB染色
        3.1.9 RNA提取和定量实时PCR
        3.1.10 对烟草植株生长的影响
        3.1.11 植物激素测定
        3.1.12 植物解剖学观察
        3.1.13 元素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材料和NP表征
        3.2.2 纳米材料直接钝化TMV
        3.2.3 保护作用
        3.2.4 抗氧化系统反应
        3.2.5 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植物激素含量
        3.2.6 植物生长反应
        3.2.7 植物组织中Zn ONPs的吸收,转运和分布
    3.3 小结
第四章 G-C_3N_4@ZNONPS的合成及抑菌诱抗增效机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g-C_3N_4@ZnONPs合成、表征及光电性能测试
        4.1.2 g-C_3N_4@ZnONP和 g-C3N4 纳米片的光催化产生ROS性能比较
        4.1.3 烟草野火菌菌株和培养条件
        4.1.4 g-C_3N_4@ZnONPs的烟草野火菌体外光催化抑菌实验
        4.1.5 烟草野火菌SEM观察细菌形态
        4.1.6 烟草野火菌LIVE/DEAD试剂盒检测
        4.1.7 g-C_3N_4@ZnONP对烟草野火病的治疗效果
        4.1.8 烟草野火菌总RNA提取、m RNA文库构建和转录组测序
        4.1.9 转录组数据分析
        4.1.10 辣椒疫霉菌株和培养条件
        4.1.11 RNA提取、测序和数据分析
        4.1.12 菌丝生长抑制试验和孢子囊形成的体外抑制活性测试
        4.1.13 菌丝和孢子囊的SEM观察
        4.1.14 游动孢子数和发芽率统计
        4.1.15 游动孢子的TEM观察
        4.1.16 诱抗效果测定
        4.1.17 转录组分析
        4.1.18 蛋白质谱实验
    4.2 结果与讨论
        4.2.1 g-C_3N_4@ZnONPs的表征及ROS检测
        4.2.2 g-C_3N_4@ZnONPs抑制烟草野火菌的增效机制
        4.2.3 g-C_3N_4@ZnONPs的抗辣椒疫霉增效机制
        4.2.4 g-C_3N_4@ZnONPs的诱抗作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获得授权的专利
博士期间所获奖项和荣誉
博士期间参与的社会工作贡献

(4)食一氧化碳梭菌(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制醇发酵过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能源的发展概述
        1.1.1 能源的总体发展现状
        1.1.2 生物燃料的发展现状
    1.2 合成气发酵概述
    1.3 合成气发酵研究进展
        1.3.1 合成气发酵菌株的选择与改造
        1.3.2 产乙酸菌的代谢途径与能量机制
        1.3.3 合成气发酵培养基优化
        1.3.4 合成气组分的影响
        1.3.5 发酵过程调控
        1.3.6 产物的细胞毒性
        1.3.7 气液传质
        1.3.8 生物反应器的应用
        1.3.9 生物燃料的经济性分析与商业化进程
        1.3.10 生物燃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菌种
    2.2 培养基
        2.2.1 活化培养基
        2.2.2 固体培养基
        2.2.3 发酵培养基
    2.3 培养方法与条件
        2.3.1 菌株保藏与活化
        2.3.2 摇瓶发酵
        2.3.2.1 自养发酵
        2.3.2.2 异养发酵
        2.3.2.3 混养发酵
        2.3.3 连续进气发酵
    2.4 分析与检测方法
        2.4.1 pH与ORP的检测
        2.4.2 生长与生物量的检测
        2.4.3 菌体元素含量的检测
        2.4.4 菌体生物学形态观察
        2.4.5 合成气成分的检测
        2.4.6 发酵产物的检测
        2.4.7 葡萄糖含量的检测
        2.4.8 铵根离子的检测
        2.4.9 相关指标计算
        2.4.10 数据处理与作图
    2.5 常用试剂
    2.6 特殊耗材
    2.7 主要仪器
第3章 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的基础生理代谢特性与发酵培养基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种与培养条件
        3.2.2 摇瓶发酵
        3.2.3 检测与分析
        3.2.4 三步统计学策略
        3.2.4.1 Plackett-Burman设计
        3.2.4.2 最陡爬坡实验设计
        3.2.4.3 Box-Behnken实验设计
        3.2.4.4 拟合模型的验证
        3.2.4.5 方法矩阵与方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carboxidivorans P7的形态学特征与主要元素含量
        3.3.2 C.carboxidivorans P7在WCB中的生长与产物
        3.3.3 C.carboxidivorans P7不同营养模式下的生长与产物
        3.3.3.1 C.carboxidivorans P7的自养模式
        3.3.3.2 C.carboxidivorans P7的异养模式
        3.3.3.3 C.carboxidivorans P7的混养模式
        3.3.4 发酵培养基的微量金属优化
        3.3.4.1 Plackett-Burman实验
        3.3.4.2 最陡爬坡实验
        3.3.4.3 Box-Behnken实验
        3.3.4.4 最优培养基的确定与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温度对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与表面活性剂的抗细胞成团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与培养条件
        4.2.2 摇瓶发酵
        4.2.3 检测分析
        4.2.4 转录组测序样本的制备
        4.2.5 转录组数据的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恒温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4.3.2 两步温度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4.3.3 表面活性剂对C.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4.3.4 两步温度策略与表面活性剂添加的组合影响
        4.3.5 转录组分析
        4.3.5.1 样品比对分析和关系分析
        4.3.5.2 样品的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
        4.3.5.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4.3.5.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途径富集分析
        4.3.5.5 Wood-Ljungdahl途径和产物生成途径的转录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氮源对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发酵的影响与支持高级醇生产的全合成培养基设计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与培养条件
        5.2.2 摇瓶发酵
        5.2.3 检测与分析
        5.2.4 RNA分离与反转录定量PCR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有机氮源及其浓度的影响
        5.3.2 无机氮源及其浓度的影响
        5.3.3 基于无絮凝发酵过程考察氮源对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5.3.4 混合氮源对合成气发酵的影响
        5.3.5 转录水平验证高级醇的生产差异
        5.3.6 全合成培养基的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在线生理参数调控的合成气连续进气发酵工艺的建立与优化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菌株与培养条件
        6.2.2 5L反应器发酵
        6.2.3 检测与分析
        6.2.4 验证ORP变化的冷模实验
        6.2.5 pH控制实验
        6.2.6 传质相关的检测
        6.2.6.1 不同流场条件下的气泡检测
        6.2.6.2 不同流场条件下的传质系数检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5L反应器基础发酵工艺的建立
        6.3.1.1 微量金属优化培养基在5L反应器中的验证
        6.3.1.2 初始ORP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1.3 罐压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1.4 基于在线pH指导YE间歇补加工艺
        6.3.1.5 种子培养基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与探究
        6.3.2 两步温度策略在连续进气发酵中的应用
        6.3.3 pH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4 流场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4.1 传质效果的表征
        6.3.4.2 搅拌转速对连续进气发酵的影响
        6.3.4.3 基于在线COUR指导调控搅拌转速的发酵工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Ⅰ
附录Ⅱ

(5)人工老化处理对香椿种子的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种子活力概述
        1.2.1 种子活力概念
        1.2.2 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
    1.3 种子老化概述
        1.3.1 种子老化概念
        1.3.2 种子人工老化方法
    1.4 种子老化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1.4.1 种子老化的形态特征变化
        1.4.2 种子老化的理化特性变化
    1.5 香椿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1.5.1 香椿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和分布研究
        1.5.2 香椿的经济价值
        1.5.3 香椿种子的研究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人工老化过程中香椿种子发芽指标的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种子的老化处理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人工老化过程中香椿种子发芽率的变化
        2.2.2 人工老化过程中香椿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
        2.2.3 人工老化过程中香椿种子活力指数的变化
        2.2.4 香椿种子各发芽指标间的相关性
    2.3 讨论
    2.4 小结
3 香椿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幼苗形态指标的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种子的老化处理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香椿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幼苗苗高和根长的变化
        3.2.2 香椿幼苗形态指标与种子发芽指标间的相关性
    3.3 讨论
    3.4 小结
4 人工老化过程中香椿种子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种子的老化处理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人工老化过程中香椿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4.2.2 人工老化过程中香椿种子MDA含量的变化
        4.2.3 香椿种子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与发芽指标间的相关性
    4.3 讨论
    4.4 小结
5 人工老化过程中香椿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种子的老化处理
        5.1.3 试验方法
        5.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人工老化过程中香椿种子SOD活性的变化
        5.2.2 人工老化过程中香椿种子POD活性的变化
        5.2.3 香椿种子SOD和POD活性与发芽指标间的相关性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桑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7PJ-16对桑椹菌核病生防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桑椹菌核病的研究概况
        1.1.1 发生及危害
        1.1.2 病原菌的种类及侵染循环
        1.1.3 防治措施
    1.2 植物内生菌起源及其生物学作用
        1.2.1 植物内生菌的概念
        1.2.2 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与生物学功能
    1.3 芽孢杆菌的分布及对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
        1.3.1 芽孢杆菌的基本概况
        1.3.2 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机制
    1.4 微生物组学研究概况
        1.4.1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
        1.4.2 微生物转录组学研究
        1.4.3 芽孢杆菌组学研究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3 主要研究内容
        2.3.1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潜力的评估
        2.3.2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
        2.3.3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2.3.4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相关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潜力的评估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
        3.1.2 试验动物
        3.1.3 质粒、供试桑种与土壤
        3.1.4 桑树样本的采集
        3.1.5 主要培养基
        3.1.6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3.1.7 主要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3.2.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家蚕生长的影响
        3.2.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在桑树中的侵染定植特征
        3.2.4 健康桑树内生细菌的种群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3.3.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3.3.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在桑树中定植能力的分析
        3.3.4 内生芽孢杆菌在健康桑树中的种群分布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桑种和土壤
        4.1.2 培养基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发酵条件的优化
        4.2.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菌核病原菌生长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4.2.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田间防病效果的检测
        4.2.4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温室促生效果的检测
        4.2.5 数据处理与统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产抑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的优化
        4.3.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菌核病原菌生长与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4.3.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田间防病效果的检测
        4.3.4 内生Bacillus sp.7PJ-16 温室促生效果的检测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菌株与质粒
        5.1.2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5.1.3 主要设备仪器
    5.2 主要方法
        5.2.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全基因组的解析
        5.2.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与菌核病病原菌的互作转录组研究
        5.2.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生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的全基因组解析
        5.3.2 内生B.subtilis7PJ-16 与菌核病病原菌的互作转录组研究
        5.3.3 内生B.subtilis7PJ-16 生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5.4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相关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
    6.1 实验材料
        6.1.1 供试菌株
        6.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6.1.3 主要仪器设备
    6.2 实验方法
        6.2.1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上清液制备与理化性质检测
        6.2.2 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6.2.3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液中小分子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6.2.4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液中脂肽抗生素的分析与鉴定
        6.2.5 内生B.subtilis7PJ-16 促生相关物质的检测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上清液理化性质的检测
        6.3.2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6.3.3 内生B.subtilis7PJ-16 促生相关物质的检测
    6.4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论文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课题
致谢

(7)沿面放电等离子体主要活性成分分析及其对酵母细胞杀灭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1.1.1 等离子体概念及其发展
        1.1.2 等离子体技术生物医学应用
        1.1.2.1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方式分类
        1.1.2.2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附着于培养板上的细菌、真菌、生物膜的杀灭效应
        1.1.2.3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医疗器械以及医用生物材料的杀菌作用
        1.1.2.4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
        1.1.2.5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1.1.2.6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食品及包装材料表面的杀菌应用
        1.1.2.7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植物杀菌上的应用
        1.1.2.8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水体中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1.1.2.9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对微生物的杀灭效应
        1.1.2.10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应用于空气杀菌净化
        1.1.2.11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应用于诱变育种
        1.1.2.12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肿瘤细胞的杀灭
    1.2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中的活性成分研究
        1.2.1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主要成分
        1.2.1.1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中常见的ROS/RNS
        1.2.1.2 带电粒子与电场
        1.2.1.3 紫外线(Ultraviolet,UV)
        1.2.2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源分类
        1.2.3 FE-DBD装置产生的活性物质研究
        1.2.3.1 FE-DBD装置产生的气相活性物质
        1.2.3.2 FE-DBD等离子体与液体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活性物质
        1.2.4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装置产生的活性物质研究
        1.2.4.1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产生的气相活性物质研究
        1.2.4.2 等离子体射流与液体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活性物质研究
        1.2.4.3 屏蔽气体对等离子体射流产生的活性物质影响
        1.2.4.4 等离子体射流处理水体后产生的液相活性物质研究
        1.2.4.5 等离子体射流产生的活性物质在组织中的传输能力研究
        1.2.5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装置产生的活性物质研究
        1.2.5.1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的气相活性物质研究
        1.2.5.2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水体后产生的液相活性物质研究
    1.3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的细胞损伤机理研究
        1.3.1 细胞氧化应激与凋亡
        1.3.2 细胞膜损伤
        1.3.3 细胞物理性损伤
        1.3.4 细胞大分子物质损伤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4 真菌酵母
        1.4.1 酵母细胞特性
        1.4.2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酿酒酵母细胞的作用研究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参考文献
2 沿面放电等离子体主要活性氧氮成分在组织模型上的产生分布及对酵母细胞杀灭效果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沿面放电等离子体装置及放电特性
        2.2.2 二维组织模型构建
        2.2.3 发射光谱诊断激发态活性成分
        2.2.4 臭氧检测装置
        2.2.5 放电区域相对湿度检测
        2.2.6 组织模型表面温度检测
        2.2.7 主要活性氧氮成分在组织模型上的二维分布及相对含量检测
        2.2.7.1 羟基自由基的检测
        2.2.7.2 臭氧检测
        2.2.7.3 过氧化氢检测
        2.2.7.4 亚硝酸根检测
        2.2.7.5 过氧亚硝酸根及过氧亚硝酸检测
        2.2.8 抗菌活性分析
        2.2.8.1 实验菌种
        2.2.8.2 实验培养基
        2.2.8.3 酵母菌株的培养
        2.2.8.4 沿面放电等离子体处理被酵母细胞接种后的组织模型
        2.2.8.5 酵母平板计数以及菌落分布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组织模型辐照过程中放电区域相对湿度变化结果
        2.3.2 发射光谱诊断激发态活性成分结果
        2.3.3 羟基自由基在组织模型上的二维分布及相对含量检测结果
        2.3.4 气相以及组织模型上臭氧检测结果
        2.3.5 过氧化氢、亚硝酸根以及过氧亚硝酸根/过氧亚硝酸在组织模型上的二维分布及相对含量检测结果
        2.3.6 酵母平板菌落计数及菌落分布检测结果
        2.3.7 皮尔森相关性系数分析关键杀菌活性成分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沿面放电等离子体中的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氧化还原电势以及pH对组织模型表面酵母细胞的杀灭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沿面放电等离子体装置及等离子体处理设计
        3.2.2 酵母菌的培养以及处理前准备
        3.2.3 发射光谱诊断活性物质
        3.2.4 等离子体反应腔室中的相对湿度检测
        3.2.5 组织模型表面微环境的物理化学特性检测
        3.2.5.1 羟基自由基的二维分布及相对浓度检测
        3.2.5.2 过氧化氢浓度检测
        3.2.5.3 pH和ORP检测
        3.2.6 微生物分析
        3.2.6.1 酵母平板菌落计数及菌落分布检测
        3.2.6.2 酵母细胞活性及细胞膜完整性检测
        3.2.6.3 酵母细胞胞内活性氧检测
        3.2.6.4 酵母细胞胞内pH检测
        3.2.6.5 酵母细胞脂质过氧化检测
        3.2.7 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和讨论
        3.3.1 发射光谱诊断结果
        3.3.2 羟基自由基在组织模型上的二维分布及相对浓度检测结果
        3.3.3 组织模型表面微环境的过氧化氢,pH以及ORP检测结果
        3.3.4 等离子体对酵母细胞的杀灭效率及主要杀菌因子分析
        3.3.5 等离子体对酵母细胞活性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3.3.6 等离子体对酵母细胞胞内活性氧的影响
        3.3.7 等离子体对酵母细胞胞内pH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3.3.8 酵母胞内pH与胞内活性氧之间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沿面放电等离子体在溶液中产生的主要活性氧成分及其对酵母亚细胞损伤机理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1 沿面放电等离子体与液体反应系统
        4.2.2 等离子体处理后溶液的物理化学特性检测
        4.2.2.1 pH和ORP检测
        4.2.2.2 羟基自由基、单线态氧、超氧阴离子及过氧化氢浓度检测
        4.2.2.3 清除剂实验设计
        4.2.3 酵母细胞的培养以及样品的处理
        4.2.4 微生物学分析
        4.2.4.1 酵母平板菌落计数检测
        4.2.4.2 酵母细胞形态的扫描电镜检测
        4.2.4.3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酵母细胞FSC-SSC的统计分析
        4.2.4.4 酵母细胞红绿荧光死活检测
        4.2.4.5 酵母细胞凋亡率检测
        4.2.4.6 酵母细胞胞内活性氧检测
        4.2.4.7 酵母细胞胞内过氧化氢检测
        4.2.4.8 酵母细胞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检测
        4.2.4.9 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势检测
        4.2.4.10 酵母细胞胞内钙离子检测
        4.2.4.11 酵母细胞胞内ATP水平检测
        4.2.4.12 酵母细胞胞内pH检测
        4.2.4.13 酵母细胞膜电势检测
        4.2.4.14 酵母细胞胞内钾离子泄露量检测
        4.2.4.15 酵母细胞胞内蛋白泄露量检测
        4.2.4.16 酵母细胞脂质过氧化检测
        4.2.4.17 酵母细胞表面生物大分子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
        4.2.4.18 酵母细胞胞内DNA分子的流式细胞仪检测
        4.2.5 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和讨论
        4.3.1 等离子体处理后溶液中的物理化学特性检测结果
        4.3.2 等离子体对酵母细胞形态的影响
        4.3.3 等离子体对酵母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的影响
        4.3.4 等离子体对酵母细胞胞内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
        4.3.4.1 酵母细胞胞内活性氧和过氧化氢检测结果
        4.3.4.2 酵母细胞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检测结果
        4.3.5 等离子体对酵母细胞胞内能量代谢系统的影响
        4.3.6 等离子体对酵母细胞胞内 p H,钾离子泄露以及细胞膜电势的影响
        4.3.7 等离子体对酵母细胞大分子物质结构的影响
        4.3.8 沿面放电等离子体与液体反应体系中酵母的亚细胞损伤机理推测
        4.3.8.1 皮尔森相关性系数分析等离子体对酵母细胞胞内主要组分的影响
        4.3.8.2 等离子体主要活性成分在酵母杀灭细胞过程中的贡献及特异性攻击靶标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论文主要结论
    5.2 本论文创新点
    5.3 未来工作展望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1-氨基环丙烷-1-羧酸:恶臭假单胞菌UW4向作物根际定殖的关键趋化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肥料及应用
    1.2 植物促生根际细菌及其促生机制
        1.2.1 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GPR)概述
        1.2.2 PGPR促生机理
    1.3 细菌趋化作用机制及意义
        1.3.1 细菌趋化作用及机制
        1.3.2 细菌趋化作用的意义
        1.3.3 细菌趋化性检测方法
    1.4 基因敲除技术研究进展
        1.4.1 基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敲除
        1.4.2 不依赖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敲除
    1.5 立题依据及意义
        1.5.1 在作物根际定殖存活是PGPR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1.5.2 推测ACC是PGPR向作物根际定殖的关键趋化物质
        1.5.3 假单胞菌趋化机理及受体蛋白的鉴定
        1.5.4 思路及意义
第二章 恶臭假单胞菌UW4cheR基因突变株及回补株的构建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所用菌种及质粒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药品及耗材
        2.2.4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2.3 UW4cheR基因突变株构建方法
        2.3.1 cheR基因上下游同源臂及融合片段克隆
        2.3.2 无痕敲除cheR基因载体的构建
        2.3.3 大肠杆菌高效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3.4 同源重组无痕敲除cheR基因
        2.3.5 UW4ΔcheR的Southern blot鉴定
    2.4 UW4cheR基因突变株构建结果及分析
        2.4.1 cheR基因上下游同源臂及融合片段克隆结果
        2.4.2 融合片段连至pEASY-Blunt E1载体
        2.4.3 无痕敲除cheR基因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4.4 UW4Δche R菌株获得及筛选
        2.4.5 UW4ΔcheR 的 Southern blot 验证
    2.5 UW4cheR基因回补及空载菌株构建方法
        2.5.1 cheR基因的克隆
        2.5.2 cheR基因回补载体的构建
        2.5.3 三菌杂交构建cheR基因回补及空载菌株
    2.6 UW4cheR基因回补及空载菌株构建结果及分析
        2.6.1 cheR基因克隆结果
        2.6.2 将cheR基因片段连至pMD19-T质粒
        2.6.3 cheR基因回补载体的构建及筛选
        2.6.4 UW4△cheR+cheR菌株的获得及筛选
        2.6.5 UW4△cheR+pBBR1MCS-2空载菌株的获得及筛选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菌株的趋化响应及在作物根际的定殖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所用菌种及质粒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药品及耗材
        3.2.4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定性和定量趋化筛选强趋化物质
        3.3.2 实验菌株的定性趋化分析
        3.3.3 扫描电镜(SEM)观察各菌株与双孢蘑菇菌丝吸附
        3.3.4 实验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3.3.5 实验菌株在双孢蘑菇菌丝上定殖数量测定
        3.3.6 实验菌株在小麦根际定殖菌数测定
        3.3.7 实验菌株处理下小麦生物量的测定
    3.4 结果及分析
        3.4.1 平板点滴趋化筛选强趋化物质结果
        3.4.2 UW4对几类强趋化物的定量趋化结果
        3.4.3 UW4对模拟根系分泌物的定量趋化结果
        3.4.4 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趋化现象
        3.4.5 实验菌株的定性趋化结果
        3.4.6 扫描电镜观察细菌与双孢蘑菇菌丝吸附结果
        3.4.7 各菌株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3.4.8 各菌株在双孢蘑菇菌丝及小麦根际的定殖数量统计
        3.4.9 各菌株处理后小麦生物量测定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CC脱氨酶高效表达菌株的构建及促生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PBA上下游同源臂及融合片段克隆
        4.3.2 无痕敲入PB20序列载体的构建
        4.3.3 无痕敲入PB20序列供体菌的构建
        4.3.4 同源重组无痕敲入PB20序列
        4.3.5 UW4-PBA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4.3.6 UW4-PBA菌株AcdS基因表达量测定
        4.3.7 UW4-PBA菌株ACC脱氨酶的活性测定
        4.3.8 UW4-PBA菌株的定性趋化实验
        4.3.9 验证UW4-PBA菌株对小麦的促生效果
    4.4 结果及分析
        4.4.1 PBA上下游同源臂及融合片段克隆结果
        4.4.2 将PBA上下游同源臂融合片段连至pEASY-Blunt E1载体
        4.4.3 无痕敲入PB20序列目标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4.4.4 UW4-PBA菌株获得及筛选
        4.4.5 UW4-PBA菌株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4.4.6 UW4及UW4-PBA菌株中AcdS基因表达量比较
        4.4.7 UW4及UW4-PBA菌株ACC脱氨酶活性对比
        4.4.8 UW4-PBA菌株定性趋化结果
        4.4.9 瓶栽小麦根际定殖菌数测定结果
        4.4.10 盆栽小麦根际定殖菌数测定结果
        4.4.11 盆栽小麦生物量测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恶臭假单胞菌UW4对ACC的趋化受体的鉴定及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所用菌种及质粒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2.3 药品及耗材
        5.2.4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5.3 实验方法
        5.3.1 实时荧光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PCR测定各拟趋化受体蛋白表达量
        5.3.2 对筛选到的拟趋化受体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5.3.3 拟趋化受体蛋白敲除突变株的构建并验证其趋化
        5.3.4 拟ACC趋化受体的LBD域克隆、表达及纯化
    5.4 结果及分析
        5.4.1 细菌RNA提取质量检测
        5.4.2 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拟ACC趋化受体结果
        5.4.3 拟趋化受体突变株及回补株的定性趋化响应
        5.4.4 拟ACC趋化受体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4.5 LBD116功能域克隆、表达及纯化
        5.4.6 LBD116蛋白的荧光热漂移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乙烯是否为关键趋化物质
        6.2.2 糖类是否为关键趋化物质
        6.2.3 有机酸类是否为关键趋化物质
        6.2.4 氨基酸类是否为关键趋化物质
        6.2.5 ACC趋化受体蛋白的表征
    6.3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9)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制备纳豆激酶及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文冠果
        1.1.1 文冠果概述
        1.1.2 文冠果研究开发进展
        1.1.3 文冠果油粕生产和利用现状
    1.2 纳豆激酶
        1.2.1 纳豆激酶的概念
        1.2.2 纳豆激酶的结构
        1.2.3 纳豆激酶的溶栓机理
        1.2.4 纳豆激酶的制备
        1.2.4.1 纳豆激酶的生产
        1.2.4.2 固态发酵技术
        1.2.4.3 固态发酵技术的影响因素
        1.2.4.4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
        1.2.4.5 纳豆激酶的活性测定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生物被膜研究概述
        1.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及其耐药性
        1.3.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危害
        1.3.2.1 金葡菌与食品安全
        1.3.2.2 金葡菌引发的临床感染
        1.3.3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
        1.3.3.1 金葡菌感染和抑制机理
        1.3.3.2 金葡菌生物被膜的组成
        1.3.3.3 金葡菌生物被膜的生成机制
        1.3.4 金葡菌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3.4.1 概述
        1.3.4.2 纳豆激酶对金葡菌的抑制作用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制备纳豆激酶的条件优化
    2.1 材料与设备
        2.1.1 试验菌种
        2.1.2 发酵原料与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文冠果油粕和甘蔗渣的组分测定
        2.2.2 培养基的制备
        2.2.3 纳豆激酶活性的测定
        2.2.3.1 标准曲线制定
        2.2.3.2 样品测定
        2.2.4 单因素实验
        2.2.4.1 文冠果油粕和甘蔗渣的质量比
        2.2.4.2 初始料水比
        2.2.4.3 速效氮源种类及其添加量
        2.2.4.4 速效碳源种类及其添加量
        2.2.4.5 无机盐种类及其添加量
        2.2.4.6 纳豆芽孢杆菌接种量
        2.2.4.7 发酵时间
        2.2.5 Plackett-Burman法筛选主要影响因子
        2.2.6 Central Composite实验与响应面优化
        2.2.7 数据处理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文冠果油粕和甘蔗渣的组分分析
        2.3.2 尿激酶标准曲线
        2.3.3 固态发酵工艺条件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3.1 文冠果油粕与甘蔗渣的质量比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3.2 初始料水比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3.3 速效氮源种类及其添加量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3.4 速效碳源种类及其添加量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3.5 无机盐种类及其添加量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3.6 纳豆芽孢杆菌接种量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3.7 发酵时间对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
        2.3.4 Plackett-Burman法对主要影响因子的筛选结果
        2.3.5 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
        2.3.6 响应面的图形分析结果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3 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产物经三相分离法制备纳豆激酶
    3.1 材料与设备
        3.1.1 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微量蛋白含量的测定
        3.2.2 纳豆激酶活性的测定
        3.2.3 分离条件对制备纳豆激酶的影响
        3.2.3.1 发酵产物浸提液的pH
        3.2.3.2 加入硫酸铵的饱和度
        3.2.3.3 温度
        3.2.3.4 发酵产物浸提液与叔丁醇体积比
        3.2.4 硫酸铵分步沉淀
        3.2.5 数据处理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微量蛋白测定标准曲线
        3.3.2 分离条件对制备纳豆激酶的影响
        3.3.2.1 发酵产物浸提液的pH对纳豆激酶分离的影响
        3.3.2.2 加入硫酸铵的饱和度对纳豆激酶分离的影响
        3.3.2.3 温度对纳豆激酶分离的影响
        3.3.2.4 发酵产物浸提液与叔丁醇体积比对纳豆激酶分离的影响
        3.3.3 纯化结果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4 纳豆激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研究
    4.1 材料与设备
        4.1.1 试验菌种
        4.1.2 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主要溶液及配置
        4.2.2 不同浓度的纳豆激酶对金葡菌的处理
        4.2.3 金葡菌静态生物膜的制备
        4.2.4 纳豆激酶联合抗生素对金葡菌的处理
        4.2.5 结晶紫染色
        4.2.6 数据处理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纳豆激酶对甲氧基林敏感型金葡菌的抑制性
        4.3.2 纳豆激酶对耐甲氧基林型金葡菌的抑制性
        4.3.3 纳豆激酶对不同生长时期金葡菌的抑制性
        4.3.4 纳豆激酶联合抗生素对金葡菌的抑制性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配比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种衣剂及其研究进展
        1.2.1 种衣剂
        1.2.2 国外种衣剂研发现状
        1.2.3 我国种衣剂研发现状
        1.2.4 种衣剂的发展前景
    1.3 种子包衣与作物生产
        1.3.1 种子包衣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2 种子包衣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效果
        1.3.3 种子包衣对作物抗逆性的影响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大豆种子
        2.1.2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生物种衣剂的配制与包衣
        2.2.2 包衣种子活力测定
        2.2.3 包衣种子保护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测定
        2.2.4 田间试验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衣剂对川豆16 种子活力及萌发的影响
        3.1.1 种衣剂包衣处理后川豆16 的种子活力
        3.1.2 种衣剂包衣处理后川豆16 的幼苗形态
        3.1.3 种衣剂包衣处理后川豆16 种子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
    3.2 种衣剂对川豆16 田间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3 种衣剂对川豆16 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3.3.1 种衣剂处理后川豆16 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表现
        3.3.2 种衣剂处理对川豆16 产量的影响
    3.4 各指标回归方程显着性分析
    3.5 各因素贡献分析
    3.6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优化
        3.6.1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
        3.6.2 效应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川豆16 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4.1.2 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川豆16 种子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4.1.3 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川豆16 田间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4.1.4 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川豆16 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4.1.5 复合生物种衣剂优化配比
        4.1.6 大豆种子包衣的实际意义
    4.2 结论
        4.2.1 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川豆16 生长发育的影响
        4.2.2 复合生物种衣剂的最佳配比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四、种子活力与生物膜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褐藻胶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酶活性研究[D]. 刘海超.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2]高粱脂质组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D]. 张学风. 西南大学, 2021(01)
  • [3]g-C3N4和g-C3N4@ZnONPs的抑菌诱抗机制研究[D]. 蔡璘. 西南大学, 2021(01)
  • [4]食一氧化碳梭菌(Clostridium carboxidivorans P7)合成气制醇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 沈少凰.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5]人工老化处理对香椿种子的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 方娇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桑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7PJ-16对桑椹菌核病生防作用及机理的研究[D]. 徐伟芳. 西南大学, 2020(11)
  • [7]沿面放电等离子体主要活性成分分析及其对酵母细胞杀灭机理研究[D]. 许航博. 郑州大学, 2020(02)
  • [8]1-氨基环丙烷-1-羧酸:恶臭假单胞菌UW4向作物根际定殖的关键趋化物[D]. 李涛.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9]文冠果油粕固态发酵制备纳豆激酶及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研究[D]. 赵晨煊.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1)
  • [10]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配比优化[D]. 钟长春.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种子活力与生物膜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