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亲性 8-氨基喹啉衍生物和 LB 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传输特性

两亲性 8-氨基喹啉衍生物和 LB 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传输特性

一、两亲8-氨基喹啉衍生物的空穴传输特性及LB膜电致发光器件(论文文献综述)

徐洪[1](2021)在《含吡啶的D-π-A型二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D-π-A型有机分子由于具有设计简单,合成方便且易于分子工程等优点,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具有不同基团的分子,拥有不同的功能。在本论文中,为了使一种分子具有多重功能,设计合成了以二硫富瓦烯为给电子基团,吡啶为拉电子基团,并且通过π桥连接二者的D-π-A型二硫富瓦烯衍生物,开展了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酸致变色和电致变色方面的应用研究,系统研究了化合物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二硫富瓦烯为给电子基团,苯环-己基噻吩为中间的π连接桥,吡啶为拉电子基团,设计并合成了D-π-A型的二聚体二硫富瓦烯衍生物D-DTFPy6和具有1,3,4-恶二唑为辅助受体的二聚体二硫富瓦烯衍生物D-DTFPy7,作为有机染料敏化剂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中,具有恶二唑为辅助受体的二聚体二硫富瓦烯衍生物D-DTFPy7相比于D-DTFPy6,增强了分子内电荷转移性质(ICT),使得光生电子能够更有效的从给电子基团转移到拉电子基团和吸附基团,其功率转换效率从5.59%提高到6.56%。(2)研究了四个含吡啶的D-π-A型二硫富瓦烯衍生物DTFPy2、DTFPy4、DTFPy6和D-DTFPy6的酸致变色性能。四个分子均以吡啶为电子受体,二硫富瓦烯为电子给体,DTFPy2以噻吩为π共轭桥,DTFPy4以噻吩-苯环为π共轭桥,DTFPy6以苯环-己基噻吩为π共轭桥,D-DTFPy6是DTFPy6的二聚体形式。这些化合物在三氟乙酸和三乙胺的酸碱作用下,可发生荧光颜色和日光下颜色的可逆变化。其中,以噻吩为π共轭桥的DTFPy2获得了最好的酸致变色性能。DTFPy2的氯仿溶液随着三氟乙酸的加入,颜色从浅黄色变成玫红色,最后变为紫色;同时,荧光颜色从浅绿色变成玫红色;加入三乙胺后,颜色由玫红色经红色回到初始的浅黄色,并伴随荧光由玫红色回到初始的浅绿色。(3)研究了四个含吡啶的D-π-A型二硫富瓦烯衍生物DTFPy2、DTFPy4、DTFPy6和D-DTFPy6的电致变色性能。这些化合物在不同的循环电压下都能发生颜色和荧光的变化。其中,化合物DTFPy2的变色效果最好。随着循环电压的升高,DTFPy2在日光下的颜色从浅黄色变成深红色,然后经褐色变化为最终的暗黄色;同时,荧光颜色从绿色变成粉红色,然后经从浅蓝色变化为最终的深蓝色。总结如下:(1)引入1,3,4-恶二唑辅助受体,延长了吸收,抑制了电荷复合,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为6.56%;(2)以二硫富瓦烯和吡啶相结合的分子,可以在酸致变色和电致变色中实现多色变化;(3)通过这个体系研究,不仅让我们在一个体系有了多个领域的应用,还拓展了这些领域,使其出现大于两色的颜色变化。

张元[2](2021)在《四配位d8过渡金属Pt(Ⅱ)/Pd(Ⅱ)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过渡金属Pt(Ⅱ)/Pd(Ⅱ)配合物因其独特的电子构型和成键方式、丰富的光物理性质、优异的发光性能以及合成简单易操作等优点,在材料化学研究领域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该类配合物在环境科学、生物医药、化学传感和超分子自组装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过渡金属Pt(Ⅱ)/Pd(Ⅱ)配合物特有的平面四配位结构以及金属离子d轨道与有机配体形成的d-π共轭有利于提高分子内的电荷转移程度。与此同时,该类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易于功能化修饰且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具有宽的吸收峰以及透光性好等优点,使其具有成为新型金属配合物非线性光学(NLO)材料的巨大潜质。目前,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材料功能化需求,寻求和设计高效稳定的新型金属NLO材料,同时兼具良好透光性和较高NLO性能的材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微观水平上剖析研究体系二阶NLO响应机制,揭示结构-NLO性质的关系对于开发设计结构新颖且发光性能优异的功能化NLO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结合解析导数法以及完全态求和方法对一系列的d8过渡金属Pt(Ⅱ)/Pd(Ⅱ)配合物展开系统的理论研究。探究配体修饰、光异构化以及尺寸效应等因素对该类金属配合物NLO性质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体系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电子跃迁形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NLO性质等,进一步阐明了NLO响应的微观机理。此外,以配合物的可逆氧化还原反应为参考,得到显着的二阶氧化还原NLO开关,为设计优良的功能化NLO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DFT和TD-DFT方法,对比研究了一系列含二噻吩基乙烯(DTE)光致变色基团单核、双核Pt(Ⅱ)配合物的二阶NLO性质,考察了取代基修饰和光异构化效应对研究体系第一超极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喹啉取代基可有效提高配合物的二阶NLO响应。与双核金属配合物相比,单核金属配合物显示较强的电荷转移能力。此外,闭环配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共轭结构和较低的跃迁能,导致其第一超极化率比开环配合物大。(2)研究了具有供体-受体共轭结构配体的环金属Pt(Ⅱ)乙酰丙酮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NLO响应,通过改变金属配合物的配位位点,探究不同供受体的组合对该系列同分异构体配合物光电性和NLO性质的影响。其中配合物2由于具有强供电子能力的TPA和强吸电子能力的py T基团且存在多种电荷转移模式,所以该配合物的第一超极化率最大。同时氧化还原反应引起配合物氧化态的第一超极化率明显增加,显示出良好的氧化还原NLO开关效应。(3)通过对含有联吡啶[8]CPP配体的Pd(Ⅱ)纳米环配合物与其对应的线性配合物和烷基链修饰的线性化环状Pd(Ⅱ)配合物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了尺寸效应和极化环境对该金属Pd(Ⅱ)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吸收光谱和NLO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线性化环状Pd(Ⅱ)配合物的二阶NLO响应最强,且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第一超极化率逐渐增大。与传统的线性配合物相比,金属Pd(Ⅱ)纳米环配合物能够显着提高体系的二阶NLO响应并且实现了NLO与透光性的权衡。由此可见,金属Pd(Ⅱ)纳米环配合物是一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NLO材料。(4)以研究的金属Pd(Ⅱ)纳米环配合物为基础,将两个不同尺寸的金属Pd(Ⅱ)纳米环配合物相互嵌套形成了一系列Pd(Ⅱ)主-客体“套娃”配合物。探究主、客体环尺寸的相对大小对嵌套配合物的电子结构、稳定性、相互作用以及二阶NLO性质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NLO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主、客体环相差五个亚苯基结构单元时嵌套配合物最为稳定,主、客体环之间存在π-π相互作用。主、客体环较小的尺寸差异有利于获得较大的二阶NLO响应,并进一步明确了此类嵌套金属Pd(Ⅱ)配合物NLO响应的微观机理。

梁宇[3](2021)在《基于铕(Ⅲ)配位聚合物的天线效应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稀土配位聚合物通常是以含氮氧的配体和稀土离子通过配位键聚合而成,其发光通常是基于天线效应,即配体吸收外界能量然后通过Dexter能量转移到稀土离子,敏化稀土离子使其发出特征荧光。铕配位聚合物的发光通常具有发射波长较长、能级结构简单、颜色纯度高、荧光寿命较长等诸多优点,因此在荧光探针传感器的构建、时间门控荧光成像及发光器件的构建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基于铕配位聚合物颗粒(Europium coordination polymer particles,Eu-CPs)的天线效应在溶液相和固相方面的分析传感应用,并探究了以天线效应为能量中间态的光活化发光增强(Photo-activated luminescence enhancement,PALE)机制及其分析应用。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以柠檬酸和六水合硝酸铕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锅水热法合成了微米级的表面富含羧基和羟基的Eu-CPs,因其表面的Eu3+易与周围的水分子发生配位作用,导致背景荧光很微弱。当存在2,6-吡啶二羧酸(2,6-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DPA)时,通过和水分子竞争性地与Eu3+相结合,在280 nm的紫外光激发下,DPA会吸收能量,并通过天线效应将其传递给Eu-CPs,最终使得Eu3+位于618 nm处的特征红色荧光发射出来。随着DPA浓度的增加,红色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并与0.5-80μmol/L浓度范围的DPA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5.23 nmol/L(3σ/k)。更重要的是,因为DPA是炭疽芽孢杆菌孢子的生物标志物,我们将该方法用于炭疽芽孢杆菌孢子的定量评估,以及炭疽芽孢杆菌孢子萌发的实时监测。该方法通过简单地利用天线效应敏化稀土离子发光,为有关微生物的发育周期提供了有用信息。2.通过将Eu-CPs和DPA共同掺杂到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静电纺丝前驱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得了Eu-CPs/DPA/PVA电纺纳米纤维膜(Eu-CPs/DPA/PVA Electrospun nanofibrous films,Eu-CPs/DPA/PVA ENFFs)。基于DPA与Eu3+之间的天线效应,该纤维膜在280 nm激发下,在618 nm处发射红色荧光,且量子产率为22.2%。当铜离子(Cu2+)存在时,能竞争性地与DPA结合,破坏Eu-CPs与DPA之间的天线效应,导致纤维膜红色荧光强度降低,由此建立了一种基于天线效应阻断的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传感器,利用固相膜荧光“on-off”过程实现Cu2+的分析检测,线性范围为2-45μmol/L,检测限为1.3μmol/L。该方法选择性良好,血样中的各种其它离子和氨基酸不干扰Cu2+的含量测定。该POCT传感器用于检测加标血清样品中的游离铜,回收率达到101.1%-105.2%,表明该方法有望用于临床上Cu2+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初步诊断。3.研究发现Eu-CPs与DPA的强酸性溶液在280 nm连续激发下发光持续增强,通过系统实验研究该PALE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Eu-CPs表面的Eu3+与DPA之间的天线效应作为一种能量中间态,敏化Eu3+发光的同时会敏化O2产生单线态氧(1O2),1O2会进一步氧化DPA生成新的发光物质,并在390 nm处有新的荧光峰发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PALE特性的新型、通用的自恢复光化学反应,以此构建一个三输入单输出的AND逻辑门,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检测方法,用于炭疽芽孢杆菌孢子萌发的实时监测,可以为后续新的光化学反应的扩展及应用提供新思路。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Eu-CPs探针引发的天线效应实现了其在溶液相和固相介质的分析传感应用;并探究其引发的天线效应为能量中间态的PALE机制及其分析应用。该探针在溶液相的检测具有背景信号低,灵敏度高等优势;在固相的检测具有较好便携性,更适合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初步诊断;此外,该探针涉及的光活化发光增强现象为新的光化学反应的扩展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杨薇[4](2018)在《基于稀土配合物及稀土纳米片的荧光探针及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稀土元素具有特殊的发光性,磁性以及配位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合成和研究新型的配位化合物,功能性超分子,自组装系统以及荧光传感器;在生物上的应用有细胞成像,荧光响应探针,核磁共振成像及多光子激发等。稀土纳米片不仅具有独特的结构,并且稀土纳米片克服了稀土配合物不稳定,在有机溶剂中易溶出,易团聚猝灭的缺点。本论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首先研究了三种铕配合物对胆红素的检测作用,发现三种配合物对胆红素都有很好的检测性,其线性,灵敏度,猝灭率都表现良好。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这三种配合物中以Htta为配体的配合物灵敏性最高,猝灭率最高。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激发光谱、荧光衰减曲线分析,系统讨论了配合物天线效应的机理,并建立相应模型。同时还对Eu(III)-tta配合物探针在医疗检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2.从二维材料石墨烯中获得灵感将稀土材料制备成二维稀土纳米片。稀土纳米片不仅能有效改善稀土配合物不稳定,而且具有纳米片独特的物理性质。因其氧化物纳米片中不含羟基,发光强度得到提升。该纳米片被用于检测胆红素效果良好。通过电泳沉积将纳米片沉积到导电玻璃表面,并用高分子膜修饰,制备了新型胆红素传感器。3.制备了一种Htta修饰的聚苯乙烯(PS)膜包裹的Eu3+掺杂的氧化物纳米片能同时检测气体,液体中的分子氧。在激发光356 nm激发下,纳米片(TTA)/PS传感器随着氧气浓度(或分压)增加,发光强度减弱。通过结构及荧光动力学分析,探讨该传感器的敏感机理。4.磺基水杨酸(SSA)是Tb3+的优良配体,能大大增强其发射光强度。有毒离子铬酸根(CrO42-)大量存在于矿山地区和一些金属加工厂,对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CrO42-能有效猝灭Tb(SSA)4发光,Tb(SSA)4相对发光强度和CrO42-浓度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高并且对CrO42-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以磺基水杨酸(SSA),作为插层剂和配体合二为一,制备了Tb3+掺杂氢氧化物纳米片。制备得到的SSA修饰的铽掺杂的氢氧化物纳米片对胆红素,CrO42-都有很好的检测作用,对氧气不敏感。

付苗[5](2018)在《离子型聚芴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离子型共轭聚合物因其优良的电子传导能力以及溶解性而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和光电器件开发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离子型手性聚合物对光、电、pH等的快速响应,使其常被用作手性光学开关。本研究将可以捕获金属离子的亚胺键官能团、带有吡啶环的共轭结构和手性官能基团引入离子型聚合物结构中,开发出三种新型离子型聚合物并对它们的光学性能展开了研究。在有机合成部分,利用FT-IR和1H NMR对各级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分析。首先,将合成的含有芴基的二芴醛单体分别与三种二胺单体通过醛胺缩聚反应制备了共轭聚合物P1及手性聚合物P2、P3;再将聚合物侧链季胺化获得了离子型的共轭聚合物IP1、手性聚合物IP2和IP3。在对聚合物光学性质研究部分,运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考察了不同溶剂和金属离子对它们光学性质的影响。IP1在不同溶剂中表现出不同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还有不同的斯托克斯位移值。IP1的吸光度及荧光强度随pH升高而降低。相比其它金属离子对IP1荧光性质的影响,发现Fe2+与Fe3+对IP1的荧光猝灭作用较为明显,猝灭百分比可以达到70%。IP2在pH=7时吸光度最强。Sn2+、Fe2+、Fe3+、Cr3+、Cu2+、Ni2+、Co2+和Ag+使聚合物IP2的CD信号减弱特别显着,且灵敏度依次下降。原因可能是金属离子与聚手性合物主链的亚胺官能团(-C=N-)可以形成配位键,使聚合物链的空间伸展和排列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IP2原有的手性立构规整度而导致了手性信号的变化。其它金属离子如Hg2+、Zn2+、Mg2+、Mn2+、Ca2+、Na+、Ba2+和K+使聚合物IP2的CD信号减弱程度特别小。IP3在pH=6时吸光度最强。IP3在不同溶剂中的吸光度差别很大,其中,IP3在乙醚溶剂中的吸光度最强,IP3在水中没有CD信号。利用圆二色光谱研究金属离子对手性聚合物IP3的CD信号的影响,其结果显示:Sn2+、Fe3+、Fe2+、Cr3+、Cu2+、Ni2+、Co2+和Ag+都使IP3的CD强度降低,且灵敏度依次减弱。其它金属离子Hg2+、Zn2+等对手性聚合物IP3的CD信号没有影响。

沈佳秀[6](2016)在《咪唑邻菲啰啉羧酸及含协同配体的席夫碱Eu(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新型咪唑邻菲啰啉羧酸类配体的及其铕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新型咪唑邻菲啰啉羧酸类配体(共16个)的结构示意图如下L (o-Br) L (m-Br) L (p-Br)L(o-NO2) L(m-NO2) L(p-NO2)L(o-OCH3) L(m-OCH3) L(p-OCH3)L (o-OH) L(m-OH) L(p-OH)L (o-COOH) L(m-COOH) L(m-COOH) L(p-CF3)采用咪唑邻菲啰啉羧酸类配体,合成了16个新型铕(Ⅲ)二元配合物,通过核磁、元素分析、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光谱等对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类新型配体在紫外区吸光系数较大(约1.0×10-4 Mcm-1),有可能对中心离子有良好的敏化发光作用。该系列配合物的发光寿命均较长(1.5ms)左右,说明配体的空间结构使其很容易满足铕离子的饱和配位数,溶剂分子对激发态的振动淬灭不明显。系统分析了不同取代基效应对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COOH、-NO2和-OH等基团的吸电子效应导致配体的三线态能级与铕离子5Do之间的能级差变小,降低了配合物的发光效率溴的重原子效应使得配合物系间窜越概率增大,且配体三线态能级与稀土离子的发光能级较为匹配,光致发光效率较高,间溴咪唑邻菲啰啉羧酸配合物的发光效率高达到43%,是潜在的有机电致发光(OLED)红光材料。第二部分主要考察了不同协同配体对双芳草醛乙二胺席夫碱配体(Ls的结构式如下)与铕形成的多元配合物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分别以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BP)、二苯甲酰甲烷(DBM)、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2-羟基-4-甲氧基苯甲酮(AP)为协同配体,与Ls配体和硝酸铕反应,合成了五种结构新颖的多元铕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其单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测定配体的三线态能级、中心离子的发光量子效率以及发光寿命对配合物进行了系统的光学性质研究。结构分析表明:大多数铕配合物中同时含有铕离子和钠离子,铕离子的局部配位构型属于变形的八配位或九配位的双帽或三帽三棱柱构型,席夫碱配体与协同阴离子配体将铕离子紧密包裹在里面。发光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这种含芳草醛的腔体配体与铕离子形成的简单配合物在室温下观察不到铕离子的发光,但不同协同配体的存在却明显增加了铕离子的发光强度。其中,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BP)的协同敏化效果最好,配合物发光量子效率最高(5.33%),这可能与辅助配体的三线态能级与LMCT谱带的相对位置有关。此外,钠离子与席夫碱醚氧和酚氧原子的配位也有可能削弱LMCT跃迁。所有配合物中5D0→7F2发射峰强度远远大于5D0→7F1,这说明中心离子不处于反演中心,这一点与单晶结构分析结果一致;

浦文婧[7](2015)在《聚甲基硅烷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硅烷的高分子主链完全由Si-Si单键相连,因为Si原子上存在空的3d轨道,σ电子能够沿着Si-Si主链广泛离域,赋予聚硅烷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是一类潜力巨大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聚甲基硅烷(PMS)是聚硅烷中重要的一种,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和溶解性,容易通过结构裁剪,引入新的官能团,获得更加突出的光/电学性能。σ共轭效应的强弱受到聚硅烷侧链结构和交联结构的双重影响。论文首先设计了化学结构规律性渐变的系列取代基,分别从侧基的电子效应、共轭效应和体积效应等方面分析影响聚合物光/电学特性的因素,找到了部分能够有效提高光学、电学性质的侧基结构。其次分别从大型共轭侧基体系、交联体系和特殊功能体系对PMS进行改性研究。论文对这些改性聚硅烷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表征,并主要考察了光/电性能,兼顾其抗氧化性、溶解性等其它性质的研究。侧基的化学结构对改性PMS性能的影响方面,吸电和供电诱导效应都可以明显增强聚硅烷的本征光/电学特性。其中,吸电子基会进一步增加聚合物的构象旋转自由度,易于生成能级差更低的空间结构。含有带孤对电子杂原子的共轭侧基与PMS形成σ-n-π共轭结构改性效果优于大π共轭结构的侧基与Si-Si主链直接相连的σ-π共轭结构。杂原子为N的改性聚合物具有更优异的光/电性能,杂原子为O的改性聚合物更加稳定;侧基的体积效应和离域程度对主链有直接影响,大体积共轭基团能够保护剩余活性Si-H,提高改性产物的抗氧化性。大型共轭侧基对改性PMS性能的影响方面,将单羟基四苯基卟啉与PMS以σ-n-π共轭形式相连,合成了大型共轭侧基改性的MHTPP-PMS。产物的抗氧化性、电导率和荧光特性都随着MHTPP的取代率的升高而增强,其中取代率最高的产物紫外吸收峰大幅度拓宽,红移近100 nm,并表现出了与MHTPP单体相近的荧光特征,经碘掺杂电导率可达到10-2 S?cm-1。产物的溶解性优良,具有较好的成膜性能。MHTPP-PMS是多波段可激发的发光物质,具有溶致变色性能。产物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发射最大峰位置与溶剂极性和Lewis碱性呈正相关,在极性越强、碱性越强的溶剂中,MHTPP-PMS的荧光发射光谱红移越明显。交联体系对改性PMS性能的影响方面,采用带有孤对电子的原子如O将Si-Si主链链接起来有利于增强其光/电性能。对比于σ-n-π结构的线型PMS,σ-n-π共轭结构的交联PMS表现出更大的紫外红移,更强的荧光能力,改性产物的本征电导率比PMS提升了近6个数量级,并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性。由于聚合物整体交联度仍较低,因此仍然具有良好的可溶解性和成膜性。基于简单交联体系改性研究,设计采用四羟基苯基卟啉THPP改性PMS,得到了以大环共轭π取代基为交联中心的THPP-PMS,荧光特性较PMS和THPP都有提高,薄膜在紫外灯下有较强荧光;溶解性结合了两者的优势,成膜性佳;电导性较PMS有大幅提升,本征电导率达到10-2 S?cm-1,I2掺杂后电导率可以达到101 S?cm-1。功能侧基对改性PMS性能的影响及初步应用方面,氧化石墨烯-聚硅烷材料具有接近石墨烯的结构和接枝的Si-Si长链,比电容约为GO的10倍以上,而充放电比能量则约为GO的15.3倍,是一种新型的有潜力的超级电容器材料。酯基接枝PMS可用于稳定高温、高功率或高电位正极锂离子电池体系,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通过进一步优化结构有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行业。利用PMS的Si-H化反应在主链上连接长链脂肪酸后,可获得稳定的两亲性膜材料,使聚硅烷材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为聚硅烷的功能化打开了新的应用空间。论文主要进行了改性聚硅烷结构与性质的规律性研究,找到了部分能够有效提高光学、电学性质的侧基和交联结构。多官能度的大型共轭侧基以σ-n-π共轭结构与Si-Si主链相连并且形成交联结构时,聚合物的荧光特性(波长、强度)和电导特性(本征、掺杂)都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有望作为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浦文婧,王春宇,胡天娇,李效东[8](2015)在《功能化改性聚硅烷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文中研究说明聚硅烷是一类主链由连续Si原子组成的聚合物,其主链具有类似于大π共轭的σ-σ共轭结构.这种特殊结构使得线型聚硅烷既具有与普通大π共轭导电聚合物相似的电导行为,又具有其它导电聚合物所不具备的优良溶解性和可加工性,是一类潜力巨大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但单纯聚硅烷的光致/电致发光和导电性能与其它功能高分子材料相比还不够突出,自身对水分和空气比较敏感,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本文对聚硅烷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对聚硅烷的改性方法进行了详细分类并综述,并对聚硅烷的应用方向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功能化聚硅烷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石兆华[9](2014)在《金属离子荧光传感器和功能稀土配合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喹啉类化合物和席夫碱化合物是两类重要的配体,对金属离子有强配位作用,在分析化学、生命科学、功能材料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报道了一系列含有喹啉的配体,深入研究了其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对重金属离子的荧光选择性。同时在课题组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席夫碱配体及其配合物,研究了其金属离子荧光选择性、稀土近红外发光性质,探讨了末端基、中心骨架以及镧系收缩效应对稀土簇合物结构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六部分:一、简要综述了超分子化学的研究背景,重点介绍了超分子自组装化学和主客体化学的研究进展及有机小分子荧光响应机理。二、设计合成了一个基于反应的Cu(Ⅱ)离子荧光传感器,Cu(Ⅱ)离子催化苄醚C-O键断裂引起传感器分子荧光增强。通过各种实验数据研究了苄醚C-O键断裂的机理。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实验表明传感器分子能够透过细胞膜并检测细胞内的Cu(Ⅱ)离子。三、设计合成了一个高选择性的Cd2+离子双光子比率荧光传感器,该传感器分子能够实现在水体系中对镉的高选择性可逆检测,并且不会受到其它阳离子、阴离子及pH的影响。Cd2+离子引起传感器分子比率荧光响应是由于在配合物中存在激发态分子内电荷转移。四、在上一章工作的基础上,为了优化传感器分子的性质,设计合成了新的基于萘酰亚胺荧光团的双光子Cd2+离子荧光传感器,该传感器分子仍然能够比率检测水体系中的Cd2+,同时双光子荧光显微镜成像实验表明传感器分子能够通过细胞膜并检测细胞内的Cd2+。五、设计合成了基于8-羟基喹啉的柔性链状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研究了这一系列稀土配合物的结构和近红外发光性质。六、合成了一系列柔性链状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深入探讨了末端基、中心骨架、镧系收缩效应对稀土簇合物结构的调控。

张键[10](2014)在《酞菁功能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酞菁(Phthalocyanines, Pcs)由于其独特的光电性质,在场效应晶体管、光信息存储、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动力治疗以及非线性光学材料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引起了科研工作者极大的关注。酞菁聚合物即可保留酞菁本身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又能具备高分子材料优异的溶解和加工性能,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将酞菁单元通过自组装形成超分子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酞菁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制备酞菁类分子器件的关键步骤之一。因此,设计并合成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的酞菁聚合物及酞菁单元的可控自组装是酞菁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论文从酞菁聚合物材料的合成以及可控自组装的角度出发,制备了具有特殊结构的酞菁聚合物,研究了酞菁单元的自组装行为以及光、电性质。研究内容具体包括:(1)运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eversible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方法成功进行了邻苯二腈功能化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类单体(2-methyl-acrylicacid6-(3,4-dicyano-phenoxy)-hexyl ester, MADCE)的聚合。聚合行为呈现“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的特征:反应动力学呈一级线性关系,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的增加而呈线性增长,较窄的分子量分布指数和成功的扩链实验。得到的侧链含邻苯二腈的聚合物通过后修饰方法进一步转变为侧链带有锌酞菁(ZincPhthalocyanine, ZnPc)的聚合物(PMADCE-ZnPc)。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和热分析测试对PMADCE-ZnPc进行了表征。探索了PMADCE-ZnPc作为给体材料在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的潜在应用。结构为ITO/PEDOT:PSS/PMADCE-ZnPc:PC61BM/LiF/Al的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PCE)为0.014%,开路电压(Voc)为0.21V,短路电流(Jsc)为0.28mA/cm2,填充因子(FF)为0.24。(2)成功合成了两个可溶性金属酞菁,四叔丁基镓氟酞菁(Fluorogalliumtetra-tert-butylphthalocyanine, ttbPcGaF)和它的前驱体四叔丁基镓羟基酞菁(Hydroxygallium tetra-tert-butylphthalocyanine, ttbPcGaOH)。通过电喷雾-行波离子迁移质谱(ESI-TWIM MS)、紫外-可见光谱(UV-vis)、广角X射线散射(WAX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ttbPcGaF和ttbPcGaOH的自组装性质。结果发现,在固态下,ttbPcGaF比ttbPcGaOH拥有更强的自组装能力来形成有序的一维超分子聚合物。此外,分别研究了以ttbPcGaF和ttbPcGaOH为给体材料,以PC61BM为受体材料的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Heterojunction (BHJ) Organic Solar Cell, BHJ OSC)的光伏性能。由于在ttbPcGaF:PC61BM共混膜中,ttbPcGaF依然能够自组装形成有序聚集体,所以基于ttbPcGaF:PC61BM的BHJ OSC的光电转换效率(PCE)能达到0.41%。反之,ttbPcGaOH在ttbPcGaOH:PC61BM共混膜中自组装能力较差,由ttbPcGaOH:PC61BM组成的BHJ OSC只能产生非常低的PCE(0.03%)值。(3)合成了新型的偶氮苯连接的双邻苯二腈单体(Azobenzene-containingbis(ether dinitrile)s, AzoBEDN),该单体进一步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四缩合成环反应,得到了含偶氮苯单元的超支化锌酞菁(Azobenzene-containing hyperbranched ZnPc,AzoHBZnPc)。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测试证实了偶氮苯超支化锌酞菁的形成,并研究了AzoHBZnPc的光物理和热稳定性能。使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并计算了不同反应时间的AzoHBZnPc中锌酞菁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得到的AzoHBZnPc中锌酞菁的含量逐渐增加。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下,AzoHBZnPc在四氢呋喃溶液中能够发生可逆的光致异构化反应。此外,考察了AzoHBZnPc的介电性能,其介电常数在2.87-3.12之间,介电损耗低于0.014。(4)成功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偶氮苯类小分子化合物,4,4’-二硼酸偶氮苯,并首次将该偶氮苯衍生物作为构建单元,和2,3,6,7,10,11-六羟基苯并菲在溶剂热条件下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由偶氮苯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Azo-linked covalent organicframework, Azo-COF)二维高分子。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热重分析和氮气吸附等温线测试发现Azo-COF具有高结晶、热稳定和永久多孔等特点。Azo-COF中的偶氮苯单元在365nm波长的紫外光照射下能够发生从反式到顺式结构的光异构化反应。虽然偶氮苯的光异构化行为能够降低Azo-COF的结晶度,但是不能改变Azo-COF的孔尺寸。该体系的成功构建为以后的含偶氮苯酞菁类有机共价框架提供了研究基础。

二、两亲8-氨基喹啉衍生物的空穴传输特性及LB膜电致发光器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亲8-氨基喹啉衍生物的空穴传输特性及LB膜电致发光器件(论文提纲范文)

(1)含吡啶的D-π-A型二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D-π-A型染料
        1.2.1 DSSCs的结构组成
        1.2.2 DSSCs的工作原理
        1.2.3 DSSCs的重要参数
        1.2.4 有机染料敏化剂
    1.3 酸致变色介绍
        1.3.1 酸致变色定义
        1.3.2 酸致变色材料
    1.4 电致变色介绍
        1.4.1 电致变色定义
        1.4.2 电致变色材料
    1.5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含1,3,4-恶二唑辅助受体的二硫富瓦烯敏化剂的合成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测试仪器与表征
        2.2.3 器件制备和光伏测量
        2.2.4 合成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分子轨道理论计算
        2.3.2 紫外-可见吸收和电化学表征
        2.3.3 光伏性能分析
        2.3.4 电化学阻抗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吡啶为受体的D-π-A型二硫富瓦烯衍生物的酸致变色探索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合成与结果讨论
        3.2.1 酸致变色现象
        3.2.2 酸致变色可逆性
        3.2.3 酸致变色机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吡啶为受体的D-π-A型二硫富瓦烯衍生物的电致变色探索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合成与结果讨论
        4.2.1 电致变色现象
        4.2.2 电致变色机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四配位d8过渡金属Pt(Ⅱ)/Pd(Ⅱ)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过渡金属铂(Ⅱ)配合物
        1.1.1 金属铂(Ⅱ)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1.1.2 金属铂(Ⅱ)配合物的分类
        1.1.3 金属铂(Ⅱ)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1.1.4 金属铂(Ⅱ)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2 过渡金属钯(Ⅱ)配合物
        1.2.1 金属钯(Ⅱ)配合物的简述
        1.2.2 金属钯(Ⅱ)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3 非线性光学材料
        1.3.1 非线性光学材料分类
        1.3.2 非线性光学材料设计
        1.3.3 非线性光学开关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非线性光学理论和计算方法
    2.1 非线性光学基本原理
        2.1.1 非线性极化作用
        2.1.2 非线性光学效应
    2.2 非线性光学响应的实验测定方法
        2.2.1 电场诱导二次谐波产生法
        2.2.2 超瑞利散射法
        2.2.3 溶剂化变色法
    2.3 非线性光学的理论计算方法
        2.3.1 导数法
        2.3.2 完全态求和法
    2.4 密度泛函理论
第三章 含二噻吩基乙烯单核、双核Pt(Ⅱ)配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3.1 前言
    3.2 计算细节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
        3.3.2 静态第一超极化率
        3.3.3 吸收光谱
        3.3.4 含频第一超极化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t(Ⅱ)乙酰丙酮类配合物氧化还原二阶非线性光学开关效应
    4.1 前言
    4.2 计算细节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几何结构与前线分子轨道分析
        4.3.2 氧化还原性质
        4.3.3 极化率
        4.3.4 第一超极化率
        4.3.5 第一超极化率密度
        4.3.6 氧化还原NLO开关效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状和线性化环状Pd(Ⅱ)纳米环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5.1 前言
    5.2 计算细节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
        5.3.2 极化率
        5.3.3 第一超极化率
        5.3.4 极化环境的影响
        5.3.5 尺寸效应的影响
        5.3.6 静态和动态HRS响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嵌套Pd(Ⅱ)纳米环形成的“套娃”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6.1 前言
    6.2 计算细节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
        6.3.2 结合能
        6.3.3 非共价相互作用
        6.3.4 静态极化率和第一超极化率
        6.3.5 吸收光谱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基于铕(Ⅲ)配位聚合物的天线效应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对照表
第1章 论文选题依据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稀土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1.2.2 光活化发光增强的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铕配位聚合物的天线效应实时监测炭疽芽孢杆菌孢子生物标志物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Eu-CPs的合成
        2.2.4 Eu-CPs检测DPA
        2.2.5 实际样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Eu-CPs的结构表征
        2.3.2 Eu-CPs与 DPA相互作用研究
        2.3.3 Eu-CPs检测DPA
        2.3.4 Eu-CPs用于细菌孢子数检测及细菌孢子萌发过程监测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铕配位聚合物的天线效应用于铜(II)离子即时检测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Eu-CPs的制备
        3.2.4 Eu-CPs/DPA/PVA ENFFs的制备
        3.2.5 循环伏安曲线测定
        3.2.6 Eu-CPs/DPA/PVA ENFFs检测Cu~(2+)
        3.2.7 实际样品中Cu~(2+)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Eu-CPs的表征
        3.3.2 Eu-CPs/DPA/PVA ENFF的表征以及对Cu~(2+)的荧光响应
        3.3.3 荧光猝灭机理研究
        3.3.4 Eu-CPs/DPA/PVA ENFFs用于Cu~(2+)检测的条件优化
        3.3.5 Eu-CPs/DPA/PVA ENFFs用于Cu~(2+)的定量检测
        3.3.6 Eu-CPs/DPA/PVA ENFFs用于Cu~(2+)检测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
        3.3.7 实际人血清样品中的Cu~(2+)检测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铕配位聚合物天线效应引发的光活化发光增强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2.3 Eu-CPs及其对照样品的制备
        4.2.4 基于光活化发光增强性质检测DPA
        4.2.5 细菌孢子萌发过程监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于铕配位聚合物天线效应引发的光活化发光增强现象探究
        4.3.2 基于光活化发光增强构建三输入AND逻辑门
        4.3.3 光活化发光增强的机理探究
        4.3.4 光活化发光增强在监测炭疽芽孢杆菌孢子释放DPA过程中的应用
    4.4 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稀土配合物及稀土纳米片的荧光探针及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元素
        1.1.1 稀土元素
        1.1.2 稀土元素的发光机理和发光特性
    1.2 稀土有机配合物
        1.2.1 三价稀土离子的跃迁类型
        1.2.2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敏化过程
        1.2.3 稀土配合物的配位数和配位原子
        1.2.4 β-二酮稀土配合物
    1.3 稀土纳米材料
        1.3.1 纳米材料
        1.3.2 稀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4 纳米材料的组装技术
        1.4.1 PG聚合物接枝
        1.4.2 CVD化学气相沉积法
        1.4.3 LBL自组装技术
        1.4.4 EPD电泳沉积自组装
    1.5 稀土纳米材料的应用
        1.5.1 磁学上的应用
        1.5.2 催化上的应用
        1.5.3 陶瓷材料上的应用
        1.5.4 储氢材料上的应用
        1.5.5 在半导体和发光材料上的应用
        1.5.6 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1.6 稀土传感器
        1.6.1 稀土探针的作用机理
    1.7 稀土传感器类型
        1.7.1 气体传感器
        1.7.2 离子、pH和碳氢化合物传感器
        1.7.3 磁场传感器
    1.8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使用非酶β-二酮衍生配体的铕配合物作为发光探针在血清中选择性检测总胆红素
    2.1 引言
    2.2 实验及性能表征部分
        2.2.1 化学品、试剂和仪器
        2.2.2 制备β-二酮配体
        2.2.3 制备Eu(ectfd)_3,Eu(tta)_3和Eu(dbt)_3
        2.2.4 Eu(ectfd)_3,Eu(dbt)_3,和Eu(tta)_3对BR的荧光响应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2.3.1 配体与Eu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2.3.2 Eu配合物与不同β-二酮衍生配体的发光性质及其对BR的发光反应
        2.3.3 BR与配合物Eu(ectfd)_3,Eu(dbt)_3,和Eu(tta)_3的相互作用
        2.3.4 pH对Eu(ectfd)_3,Eu(tta)_3和Eu(dbt)_3的影响以及Eu(tta)_3在人体血清中检测BR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β-二酮修饰的稀土氧化物纳米片胆红素探针及薄膜传感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品、试剂和仪器
        3.2.2 Eu(III)掺杂的氧化钇纳米片的合成
        3.2.3 Eu(III)掺杂的氧化钇纳米片传感器的合成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1 Eu(III)掺杂的氧化钇及其纳米片结构和性质
        3.3.2 β-二酮修饰Y~(3+)(Eu~(3+))氧化物纳米片胆红素荧光探针
        3.3.3 高分子薄膜的选择及性能讨论
        3.3.4 β-二酮修饰Y~(3+)(Eu~(3+))氧化物纳米片荧光薄膜传感器检测胆红素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β-二酮修饰Eu(III)掺杂的氧化钇纳米片的荧光氧传感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品、试剂和仪器
        4.2.2 Eu(III)掺杂氧化钇纳米片薄膜氧传感器的合成
    4.3 结果讨论
        4.3.1 稀土氧化物纳米片的性质
        4.3.2 高分子包裹膜的选择及性能讨论
        4.3.3 稀土纳米片传感器对DO的响应
        4.3.4 稀土纳米片传感器对GO的响应
        4.3.5 氧气对纳米片(TTA)/PS猝灭机理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磺基水杨酸铽配合物荧光探针和磺基水杨酸修饰的铽掺杂氢氧化钇纳米片荧光薄膜传感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化学品,试剂,仪器
        5.2.2 探针及薄膜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Tb(SSA)_4荧光探针检测CrO_4~2
        5.3.2 Tb3+掺杂的氢氧化钇纳米片薄膜传感器的结构
        5.3.3 纳米片薄膜传感器检测CrO_4~2
        5.3.4 纳米片薄膜传感器检测BR
        5.3.5 纳米片薄膜传感器检测O_2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一试剂名称缩写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离子型聚芴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离子型聚合物
        1.2.1 离子型聚合物的类型
        1.2.2 离子型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2.3 离子型聚合物的应用
    1.3 共轭聚合物
        1.3.1 共轭聚合物的类型
        1.3.2 共轭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3.3 共轭聚合物的应用
    1.4 手性聚合物
        1.4.1 手性聚合物类型
        1.4.2 手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4.3 手性聚合物的应用
    1.5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的意义
        1.5.2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1.3 实验试剂的精制
    2.2 实验方案
    2.3 离子型聚合物的制备
        2.3.1 产物A(9,9-二(6-溴己基)-2,7-二溴芴)的合成
        2.3.2 产物B(9,9-二(6-溴己基)-2,7-二芴醛)的合成
        2.3.3 离子型共轭聚合物IP1的合成
        2.3.4 (1S,2S)-(+)-离子型手性聚合物IP2的合成
        2.3.5 (1R,2R)-(-)-离子型手性聚合物IP3的合成
    2.4 实验表征与分析方法
第3章 离子型聚芴的光学性能研究
    3.1 离子型聚芴的结构表征
        3.1.1 产物A(9,9-二(6-溴己基)-2,7-二溴芴)的表征
        3.1.2 产物B(9,9-二(6-溴己基)-2,7-二芴醛)的表征
        3.1.3 共轭聚合物P1的结构表征
        3.1.4 离子型共轭聚合物IP1的结构表征
        3.1.5 (1S,2S)-(+)-型手性聚合物P2的结构表征
        3.1.6 (1S,2S)-(+)-离子型手性聚合物IP2的结构表征
        3.1.7 (1R,2R)-(-)-型手性聚合物P3的结构表征
        3.1.8 (1R,2R)-(-)-离子型手性聚合物IP3的结构表征
    3.2 离子型聚芴IP1的光学性能研究
        3.2.1 IP1的紫外荧光性质研究
        3.2.2 pH对IP1荧光性质的影响
        3.2.3 金属离子对IP1荧光光谱的影响
    3.3 离子型聚芴IP2的光学性质研究
        3.3.1 IP2的紫外性质研究
        3.3.2 金属离子对IP2圆二色光谱性质的影响
    3.4 离子型聚芴IP3的光学性能研究
        3.4.1 IP3的紫外性质研究
        3.4.2 金属离子对IP3圆二色光谱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咪唑邻菲啰啉羧酸及含协同配体的席夫碱Eu(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稀土有机配合物光致发光机理
    1.3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特性可表征参数
    1.4 镧系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4.1 稀土β-二酮配合物
        1.4.2 席夫碱类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4.3 镧系芳香羧酸类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5 发光稀土配合物的应用
        1.5.1 农用转光薄膜方面的应用
        1.5.2 在光纤放大器方面的应用
        1.5.3 在有机电致发光(OLED)方面的应用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含咪唑环的邻菲啰啉羧酸类配体及其铕(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及药品
        2.2.2 咪唑邻菲啰啉羧酸衍生物配体的合成
        2.2.3 咪唑邻菲啰啉羧酸衍生物配体的表征
        2.2.4 系列新型Eu(Ⅲ)配合物的合成
        2.2.5 系列新型Eu(Ⅲ)配合物的表征
    2.3 光学性质研究
        2.3.1 邻位取代系列铕配合物的光学性质研究
        2.3.1.1 邻位取代系列配合物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2.3.1.2 邻位取代系列配合物液体荧光光谱
        2.3.1.3 邻位取代咪唑邻菲啰啉羧酸类配合物发光量子效率和寿命
        2.3.1.4 邻位取代咪唑环邻菲啰啉羧酸类配体三线态能级的测定
        2.3.2 间位取代系列铕配合物的光学性质研究
        2.3.2.1 间位取代系列配合物紫外可见光谱
        2.3.2.2 间位取代系列配合物液体荧光光谱
        2.3.2.3 间位取代配合物的发光量子效率和寿命
        2.3.2.4 间位取代咪唑环邻菲啰啉羧酸类配体三线态能级的测定
        2.3.3 对位取代系列铕配合物的光学性质研究
        2.3.3.1 对位取代系列配合物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2.3.3.2 对位取代系列配合物液体发光分析
        2.3.3.3 对位取代咪唑邻菲啰啉羧酸类配合物发光量子效率和寿命
        2.3.3.4 对位取代咪唑邻菲啰啉羧酸类配体三线态能级的测定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含不同协同配体的双芳草醛缩乙二胺席夫碱铕(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药品和仪器
        3.2.2 实验合成部分
        3.2.2.1 配体的合成
        3.2.2.2 配合物的合成
        3.2.3 含协同配体的双芳草醛缩乙二胺席夫碱铕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数据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含协同配体的双芳草醛缩乙二胺席夫碱类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3.3.2 含协同配体的双芳草醛缩乙二胺席夫碱铕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3.3 含协同配体的双芳草醛缩乙二胺席夫碱铕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3.3.4 配合物的发光量子效率和寿命
        3.3.5 几种协同配体和双芳草醛缩乙二胺席夫碱配体的三线态能级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谱图
致谢

(7)聚甲基硅烷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改性聚硅烷分子结构与电子特性之间的关系
        1.1.1 主链链长及杂原子对聚硅烷电子特性的影响
        1.1.2 硅主链中的共轭基团对聚硅烷电子特性的影响
        1.1.3 侧链取代基性质对聚硅烷电子特性的影响
        1.1.4 交联结构对聚硅烷电子特性的影响
    1.2 聚硅烷功能化改性的主要方法
        1.2.1 聚硅烷无机功能化改性
        1.2.2 聚硅烷有机功能化及改性方法
    1.3 改性聚硅烷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3.1 基于导电特性的应用
        1.3.2 基于荧光特性的应用
        1.3.3 基于光反应活性的应用
        1.3.4 基于良好的可加工性的应用
    1.4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PMS功能化改性的意义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及分析表征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设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2 功能化改性PMS的合成方法
        2.2.1 基于Si-H与双键的加成反应
        2.2.2 基于Si-H亲核取代反应
        2.2.3 基于Si-Cl亲核取代反应
        2.2.4 Si-Cl键与格氏试剂反应
    2.3 分析表征方法
        2.3.1 结构分析表征方法
        2.3.2 性能分析方法
第三章 侧基的化学结构对改性PMS性能的影响
    3.1 PMS的化学结构和本征性能的表征
        3.1.1 PMS的化学结构表征
        3.1.2 PMS的本征性能表征
    3.2 取代基诱导效应对 σ-π 结构改性PMS性能的影响
        3.2.1 σ-π 结构改性PMS的设计与合成
        3.2.2 σ-π 改性PMS的化学结构表征
        3.2.3 诱导效应对 σ-π 结构改性PMS荧光特性的影响
        3.2.4 诱导效应对 σ-π 结构改性PMS电导性能的影响
        3.2.5 诱导效应对 σ-π 结构改性PMS溶解性和成膜性的影响
        3.2.6 诱导效应对 σ-π 结构改性PMS的电子云分布的影响
    3.3 杂原子对 σ-n-π 结构改性PMS性能的影响
        3.3.1 σ-n-π 结构改性PMS的设计与合成
        3.3.2 σ-n-π 改性PMS的化学结构表征
        3.3.3 杂原子对 σ-n-π 结构改性PMS荧光特性的影响
        3.3.4 杂原子对 σ-n-π 结构改性PMS抗氧化性的影响
        3.3.5 杂原子对 σ-n-π 结构改性PMS电导性能的影响
    3.4 取代基体积效应对共轭改性PMS性能的影响
        3.4.1 大体积侧基取代PMS的设计与合成
        3.4.2 大体积共轭基团改性PMS的化学结构表征
        3.4.3 取代基体积效应对PMS抗氧化性的影响
        3.4.4 取代基体积效应对PMS荧光特性的影响
        3.4.5 取代基体积效应对PMS溶解性和成膜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型共轭侧基对PMS性能的影响
    4.1 卟啉接枝PMS(MHTPP-PMS)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4.1.1 5-对羟基苯基-10,15,20-苯基卟啉(MHTPP)的合成与表征
        4.1.2 MHTPP-PMS合成与表征
    4.2 合成途径对MHTPP-PMS电学/荧光特性的影响
    4.3 卟啉取代率对MHTPP-PMS光学/电学性能的影响
        4.3.1 不同合成条件下MHTPP-PMS产物的结构表征
        4.3.2 卟啉取代率对MHTPP-PMS产物抗氧化性的影响
        4.3.3 卟啉取代率对MHTPP-PMS产物电导特性的影响
        4.3.4 卟啉取代率对MHTPP-PMS产物荧光特性的影响
        4.3.5 卟啉取代率对MHTPP-PMS产物溶解性与成膜性的影响
    4.4 溶剂性质对MHTPP-PMS荧光特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交联体系对改性PMS性能的影响
    5.1 PMS自交联对其性能的影响
        5.1.1 氧化交联程度对PMS光学性质的影响
        5.1.2 氧化交联程度对PMS电导性质的影响
    5.2 苯基交联剂改性PMS合成及性能研究
        5.2.1 苯基交联改性PMS的结构表征
        5.2.2 苯基交联改性PMS的分子量分布及溶解性
        5.2.3 苯基交联改性PMS的光谱特性
        5.2.4 苯基交联改性PMS的抗氧化性
        5.2.5 苯基交联改性PMS的电导率
        5.2.6 苯基交联改性PMS的成膜性
    5.3 卟啉环交联体系改性PMS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5.3.1 meso-5,10,15,20-四对羟基苯基卟啉(THPP)的合成与表征
        5.3.2 THPP-PMS的合成与表征
        5.3.3 THPP-PMS的荧光特性分析
        5.3.4 THPP-PMS的电导特性分析
        5.3.5 THPP-PMS的溶解性与成膜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PMS化学反应特性的其他应用
    6.1 氧化石墨烯-聚硅烷(GO-PMS)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6.1.1 GO-PMS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6.1.2 GO-PMS-s的荧光特性分析
        6.1.3 GO-PMS-i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6.2 酯基接枝PMS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6.2.1 酯基接枝PMS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6.2.2 酯基接枝PMS的初步应用研究
    6.3 两亲性接枝PMS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6.3.1 两亲性接枝PMS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6.3.2 两亲性接枝PMS的荧光特性研究
        6.3.3 两亲性接枝PMS的溶解性能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功能化改性聚硅烷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改性聚硅烷的结构与其电子特性之间的关系
    1.1 主链原子及链长
    1.2 硅主链中引入共轭基团
    1.3 侧链取代基性质
    1.4 交联、网状和星型结构
2 聚硅烷功能化的改性方法
    2.1 聚硅烷的前功能化改性
    2.2 聚硅烷的后功能化改性
        2.2.1 含氢聚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
        2.2.2 Si—Cl键的亲核取代反应
        2.2.3 苯基聚硅烷的Friedel-Crafts反应
    2.3 聚硅烷的共聚改性
    2.4 其他改性方法
3 功能化聚硅烷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3.1 基于导电特性的应用研究
        3.1.1 聚硅烷及其衍生物作为导电高分子材料
        3.1.2 聚硅烷及其衍生物作为分子导线
        3.1.3 聚硅烷及其衍生物应用于吸波材料
    3.2 基于光学特性的应用研究
        3.2.1 聚硅烷及其衍生物作为发光材料和发光器件
        3.2.2 聚硅烷及其衍生物作为有机光伏材料及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材料
        3.2.3 聚硅烷及其衍生物作为非线性光学材料
    3.3 基于光反应活性的应用研究
        3.3.1 聚硅烷及其衍生物作为高分辨光致抗蚀剂
        3.3.2 聚硅烷及其衍生物作为光敏材料
        3.3.3 聚硅烷及其衍生物作为新型光记忆材料
    3.4 基于良好的可加工性的应用研究
        3.4.1 聚硅烷及其衍生物作为功能性膜材料
        3.4.2 聚硅烷及其衍生物作为功能性涂料
        3.4.3 聚硅烷及其衍生物作为凝胶载体
4 展望

(9)金属离子荧光传感器和功能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超分子化学研究背景
        1.1.1 主客体化学与荧光传感器
        1.1.2 超分子自组装与稀土超分子配合物
    1.2 化学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1.2.1 双光子吸收简介
        1.2.2 荧光传感器信号响应机理
        1.2.3 Cu~(2+)、Cd~(2+)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1.3 发光稀土超分子配合物研究进展
        1.3.1 稀土发光的理论基础
        1.3.2 可见光区发光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
        1.3.3 近红外发光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
    1.4 选题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反应型Cu~(2+)荧光探针及其在细胞检测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试剂与仪器
        2.2.1 试剂
        2.2.2 仪器
    2.3 探针FluHMPP的合成与表征
        2.3.1 FluHMPP的合成
        2.3.2 2-烯丙氧基-3-氯甲基-5-甲基苯甲醛的合成
        2.3.3 2-(3-羟基-6-甲氧基-9H-9-呫吨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
    2.4 单晶合成与分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荧光响应和产物分析
        2.5.2 [Cu~Ⅱ(MPP-NO_2)NO_3]_2的单晶结构和机理研究
        2.5.3 金属离子选择性和pH效应
    2.6 荧光成像
    2.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三章 基于ICT机理的高选择性双光子比率Cd~(2+)探针及其在细胞检测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试剂与仪器
        3.2.1 试剂
        3.2.2 仪器
    3.3 合成与表征
        3.3.1 H_2L的合成与表征
        3.3.2 单晶合成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紫外吸收光谱
        3.4.2 荧光选择性和滴定光谱
        3.4.3 单晶结构分析
        3.4.4 核磁分析
        3.4.5 共存离子干扰和pH效应
        3.4.6 双光子吸收和荧光滴定
    3.5 荧光成像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四章 基于萘酰亚胺的高选择性双光子比率Cd~(2+)探针及其在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试剂与仪器
        4.2.1 试剂
        4.2.2 仪器
    4.3 配体PHQ和探针NHQ的合成与表征
        4.3.1 配体PHQ的合成和表征
        4.3.2 化合物TBSQ的合成和表征
        4.3.3 探针NHQ的合成和表征
    4.4 单晶合成及分析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紫外吸收光谱
        4.5.2 荧光性质研究
        4.5.3 单晶结构及荧光响应机理研究
        4.5.4 离子竞争性研究及pH效应
    4.6 双光子荧光成像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五章 基于羟基喹啉的链状配体稀土配合物的结构、近红外发光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试剂与仪器
        5.2.1 试剂
        5.2.2 仪器
    5.3 配体L~1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5.3.1 配体L~1的合成与表征
        5.3.2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5.4 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
        5.4.1 单晶培养
        5.4.2 晶体结构分析
    5.5 配合物的固体近红外发光性质研究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六章 柔性链配体的稀土超分子簇自组装结构调控的研究
    6.1 引言
    6.2 试剂与仪器
        6.2.1 试剂
        6.2.2 仪器
    6.3 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6.3.2 L~2的合成与表征
        6.3.3 L~3的合成与表征
    6.4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6.4.1 [Tb_2(L~2)_3H_2O](ClO_4)_3(6)的合成与单晶结构分析
        6.4.2 [Nd(L~3)2](ClO_4)_3(7)的合成与单晶结构分析
        6.4.3 [Yb_3(L~3)_2(NO_3)_2](8)的合成与单晶结构分析
    6.5 对稀土超分子簇合物结构的调控
        6.5.1 末端基刚性对稀土超分子簇合物结构的调控
        6.5.2 柔性链中心骨架对稀土超分子簇合物结构的调控
        6.5.3 稀土离子对超分子簇合物结构的调控
    6.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酞菁功能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酞菁的合成
        1.2.1 对称酞菁的合成
        1.2.2 不对称酞菁的合成
    1.3 酞菁聚合物
        1.3.1 酞菁聚合物网络
        1.3.2 主链型酞菁聚合物
        1.3.3 侧链型酞菁聚合物
    1.4 酞菁超分子自组装研究进展
        1.4.1 在溶液中形成酞菁超分子组装体
        1.4.2 在基质表面形成酞菁组装体
    1.5 酞菁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
        1.5.1 真空镀膜法制备酞菁类有机太阳能电池
        1.5.2 溶液加工法制备酞菁类有机太阳能电池
    1.6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试剂原料
    2.2 测试与表征
第三章 结合 RAFT 聚合和后修饰技术合成可溶液加工的侧链含酞菁聚合物及其表征
    摘要
    3.1 引言
    3.2 合成与器件制备
        3.2.1 4-(6-羟基己氧基)邻苯二腈(4-(6-hydroxyhexyloxy) phthalonitrile, HHPN)的合成
        3.2.2 2-甲基-丙烯酸 6-(3,4-二氰基-苯氧基)-己基酯(2-methyl-acrylic acid 6-(3,4-dicyano-phenoxy)-hexyl ester, MADCE)的合成
        3.2.3 MADCE 的 RAFT 聚合
        3.2.4 PMADCE 的扩链反应
        3.2.5 PMADCE 的预处理
        3.2.6 4-(辛氧基)邻苯二腈(4-(octyloxy) phthalonitrile, OPN)的合成
        3.2.7 侧链含锌酞菁的聚合物(PMADCE-ZnPc)
        3.2.8 器件制备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ADCE 的 RAFT 聚合
        3.3.2 聚合物 PMADCE 的链末端基分析以及扩链实验
        3.3.3 通过聚合物后修饰技术制备侧链含锌酞菁聚合物(PMADCE-ZnPc)45
        3.3.4 PMADCE-ZnPc 的光物理性质
        3.3.5 PMADCE-ZnPc 的热稳定性
        3.3.6 PMADCE-ZnPc 的光电性质
    3.4 结论
第四章 可溶性镓氟酞菁的超分子自组装和光伏性能研究
    摘要
    4.1 引言
    4.2 合成与器件制备
        4.2.1 四叔丁基镓氯酞菁( Chlorogallium tetra-tert-butylphthalocyanine, ttbPcGaCl)的合成
        4.2.2 四叔丁基镓羟基酞菁(Hydroxygallium tetra-tert-butylphthalocyanine, ttbPcGaOH)的合成
        4.2.3 四叔丁基镓氟酞菁( Fluorogallium tetra-tert-butylphthalocyanine, ttbPcGaF)的合成
        4.2.4 器件制备与表征
    4.3 结果讨论
        4.3.1 ttbPcGaOH 和 ttbPcGaF 的自组装研究
        4.3.2 ttbPcGaOH 和 ttbPcGaF 的光伏性能研究
        4.3.3 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形貌研究
    4.4 结论
第五章 含偶氮苯超支化锌酞菁的合成及表征
    摘要
    5.1 前言
    5.2 合成
        5.2.1 邻苯二腈类中间体(4-((12-bromododecyl)oxy)phthalonitrile, BDOPN)的合成
        5.2.2 偶氮苯连接的双邻苯二腈单体( Azobenzene-containing bis(ether dinitrile)s, AzoBEDN)的合成
        5.2.3 含偶氮苯的超支化锌酞菁(AzoHBZnPc)的合成
        5.2.4 邻苯二腈类中间体(4-((6-bromohexyl)oxy)phthalonitrile, BHOPN)的合成
        5.2.5 含偶氮苯的邻苯二腈类单体( Azobenzene-containing phthalonitrile, AzoPN)的合成
        5.2.6 偶氮苯取代的小分子锌酞菁(Azobenzene-substituted ZnPc, AzoZnPc) 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含偶氮苯超支化锌酞菁的性质表征
        5.3.2 含偶氮苯的超支化锌酞菁中的锌酞菁含量计算
        5.3.3 含偶氮苯的超支化锌酞菁的光致异构化行为
        5.3.4 含偶氮苯的超支化锌酞菁的介电性能
    5.4 结论
第六章 一种新型的光响应型共价有机框架的构建
    摘要
    6.1 引言
    6.2 合成
        6.2.1 4,4’-二(三氟甲磺酸酯)偶氮苯的合成
        6.2.2 4,4’-二硼酸酯偶氮苯的合成
        6.2.3 4,4’-二硼酸偶氮苯(ABDA)的合成
        6.2.4 偶氮苯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Azo-COF)的合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Azo-COF 的合成与表征
        6.3.2 Azo-COF 中偶氮苯光致异构化行为的研究
        6.3.3 以酞菁为构建单元的含偶氮苯 COF 的探索
    6.4 结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创新性总结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致谢

四、两亲8-氨基喹啉衍生物的空穴传输特性及LB膜电致发光器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含吡啶的D-π-A型二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D]. 徐洪.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四配位d8过渡金属Pt(Ⅱ)/Pd(Ⅱ)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D]. 张元.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铕(Ⅲ)配位聚合物的天线效应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梁宇. 西南大学, 2021
  • [4]基于稀土配合物及稀土纳米片的荧光探针及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D]. 杨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5]离子型聚芴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D]. 付苗.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6]咪唑邻菲啰啉羧酸及含协同配体的席夫碱Eu(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D]. 沈佳秀. 郑州大学, 2016(02)
  • [7]聚甲基硅烷的功能化改性及应用研究[D]. 浦文婧.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12)
  • [8]功能化改性聚硅烷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浦文婧,王春宇,胡天娇,李效东. 高分子学报, 2015(07)
  • [9]金属离子荧光传感器和功能稀土配合物的研究[D]. 石兆华. 兰州大学, 2014(01)
  • [10]酞菁功能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张键. 苏州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两亲性 8-氨基喹啉衍生物和 LB 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传输特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