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薄层扫描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意义

CT薄层扫描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意义

一、CT薄层扫描对膝关节创伤的诊断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勇[1](2021)在《加压自断螺栓辅助接骨板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部位创伤中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该部位的骨折多为暴力损伤所致,常见于交通事故或者高空坠落,膝关节受轴向暴力或者内、外翻暴力造成。骨折的同时多伴有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内外翻或者过伸过屈暴力甚至会造成膝关节半月板或者韧带的损伤。其中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属于最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类型(SchatzkerⅤ-Ⅵ),多见于高能暴力损伤,不仅因为其骨折移位方式复杂多样,而且多伴有关节附属结构如半月板,韧带的损伤。如处理不当会造成多种术后不良并发症,此类骨折的手术治疗对骨科医师来说一直比较棘手。手术治疗的目标是恢复下肢的力线,最重要的是要准确的关节内复位,恢复膝关节功能。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塌陷部位植骨固定被认为是胫骨平台手术治疗的三个要素。然而此类骨折术后复位丢失及内固定失败率一直较高。关于骨折复位程度与内固定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往并没有此方面的研究。为了明确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测量不同复位程度下胫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骨折部位生物力学强度的变化,明确胫骨平台不同复位程度对内固定物固定强度的生物力学变化。对于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手术而言,解剖复位以后如何坚强固定同样重要,尤其是如何防止术后胫骨平台增宽。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团队原创性的设计了一种加压自断螺栓(slot-designed compression bolt,SCB)辅助胫骨近端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通过生物力学研究,比较胫骨平台双髁骨折采用加压自断螺栓与普通锁定螺钉辅助双钢板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为加压自断螺栓在胫骨平台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中,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大多数骨科和创伤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如何更好地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远比治疗术后感染重要。为了能更准确的预测术后感染,找出术后感染的相关预测因素,我们前瞻性研究了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SSI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预测因素。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预防提供了数据支持。第一部分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复位程度不同时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分析目的:比较胫骨平台双髁骨折(SchatzkerⅤ-Ⅵ)复位程度不同时对固定骨折部位的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36例经福尔马林防腐处理的成年男性膝关节标本,建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模型。分别在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横向复位间隙为0mm,1mm,2mm,3mm时使用内外侧胫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及锁定螺钉固定,对制作的四组模型进行轴向压载试验、水平扭转实验和循环轴向负荷试验。2.生物力学机器的压力负荷范围为0-1000N,记录轴向压载负荷为400N,700N,1000N时各组的轴向位移;测试出水平扭转5°时各组的扭转刚度;记录循环轴向负荷为100-400N,100-700N,100-1000N时各组的轴向位移。每个标本每次进行10个循环测量。3.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首先使用Shapiro-Wilk检验判断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于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四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 ne-Way ANOVA法,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Tukey法。结果:在轴向压载试验中,复位间隙0mm组与1mm组的之间的轴向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位间隙为2mm和3mm组在三种负荷下的轴向位移均显着高于复位间隙为0mm和1mm组,且与复位间隙为0mm和1mm组两两比较的轴向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水平扭转试验中,顺时针扭转5°时,随着复位间隙的增大,系统扭转刚度也逐渐下降,且各组之间的扭转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循环轴向负荷试验过程中,在100-400、100-700和100-1000三个区间的循环水平下,复位间隙0mm组与1mm组的之间的循环轴向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位间隙为2mm和3mm组在三种负荷下的循环轴向位移均显着大于0mm和1mm组,且与0mm和1mm组两两比较的循环轴向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骨折块的复位程度对胫骨平台周围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产生影响。复位后骨折线间的间隙增大会导致胫骨平台内外侧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垂直刚度和扭转刚度降低。对于胫骨平台双髁骨折而言,解剖复位是恢复生理状态的最佳方案,当骨折分离移位为0-1mm时,即不大于1mm时,坚强内固定可使胫骨平台周围内固定的系统刚度维持稳定,当骨折分离移位大于2mm时,会使胫骨平台周围内固定的系统刚度显着减低。第二部分加压自断螺栓与锁定螺钉辅助接骨板固定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目的:加压自断螺栓辅助锁定钢板与锁定螺钉辅助锁定钢板固定胫骨平台双髁骨折(SchatzkerⅤ-Ⅵ)的生物力学特点及稳定性。方法:将36例成年男性胫骨防腐标本,建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模型。记录当压力负荷为400、600、800和1000N时,分析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分组的轴向位移、系统扭转刚度和循环负荷位移的数据变化。1.36例经福尔马林防腐处理的成年男性膝关节标本,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骨折模型分为2组,一组使用锁定螺钉辅助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另一组使用加压自断螺栓辅助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对两组模型进行垂直压载试验、水平扭转实验和循环轴向负荷试验。2.生物力学机器的压力负荷范围为0-1000N,记录轴向压载负荷为400、600、800和1000N时各组的轴向位移;测试出水平扭转5°时各组的扭转刚度;记录循环轴向负荷为100-400N,100-600N,100-800和100-1000N时各组的轴向位移。每个标本每次进行10个循环测量。3.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首先使用Shapiro-Wilk检验判断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于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四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 ne-Way ANOVA法,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Tukey法。结果:在轴向载荷试验中,轴向负荷增大为400、600、800、1000N时,加压自断螺栓辅助锁定钢板组的轴向刚度均显着高于普通锁定螺钉辅助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水平扭转载荷试验中,顺时针扭转5°时,加压自断螺栓辅助锁定钢板组与普通锁定螺钉辅助锁定钢板组的扭转刚度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在循环轴向载荷试验中,在100-400、100-600、100-800和100-1000 N,四个循环区间水平下,加压自断螺栓辅助锁定钢板组的压缩位移比普通锁定螺钉辅助锁定钢板组显着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普通锁定螺钉相比,加压自断螺栓辅助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固定强度更加坚强可靠,具有更高的系统刚度。加压自断螺栓在固定骨折与普通锁定螺钉相比具有关节内加压的作用,使骨折复位更加稳定。第三部分双反牵引微创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术后影像学及疗效对比研究目的:比较使用双反牵引复位器闭合复位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SchatzkerⅤ-Ⅵ)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术的影像学结果以及疗效分析。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8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SchartzkerⅤ-Ⅵ)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38例采用双反牵引复位器闭合复位微创治疗。从计算机影像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一年患者随访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系统);术后一年随访的影像学结果:包括胫骨平台近端内侧角(MPTA),胫骨平台后倾角(PSA),胫骨平台压缩和胫骨平台增宽复位丢失。统计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采用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组在手术时间(153.55±51.82min vs 192.25±58.67 min,P=0.002)和术中出血量(313.95±195.94 ml vs473.75±171.34 ml,P<0.001)上均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在患者术后一年随访时,影像学结果包括胫骨平台压缩复位丢失(1.17±0.64 mm vs 1.45±0.57 mm,P<0.001),胫骨平台增宽复位丢失(1.14±0.58 mm vs 1.51±0.45 mm,P<0.001)和胫骨平台后倾角(8.76±0.53 mm vs 9.12±0.81 mm,P=0.025),采用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手术组均优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术后一年随访膝关节功能评分显示,闭合复位微创治疗组的HSS评分(86.08±8.06 vs 83.31±8.70,P=0.014)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其他手术资料及末次随访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双反牵应闭合复位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也优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同时降低了不良并发症的发病率。第四部分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目的:手术部位感染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终生残疾和截肢等严重后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为预防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调查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4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手术治疗的成人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到本研究中。记录纳入骨折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合并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手术相关信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术后切口部位感染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分析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1108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成人胫骨平台闭合骨折患者,男性697例,女性411例,年龄中位数为45.6(18~82岁)。25例发生SSI,发生率为2.3%(25/1108)。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间隔时间大于7天,术中植骨、术中失血量>400ml、术中输血、骨折分型(Ⅴ-Ⅵ)、术前实验室检查项目中TP(<60 g/L)、ALB(<35 g/L)、A/G<1.2、ALT(>40 U/L)、AST(>40 U/L)、LDH(>250 U/L)、Na+(<135 mmol/L)、WBC(>10*109/L)、RBC<lower limit、HGB<lower limit、HCT<lowe-r limit、D-Dimer(>0.5 mg/L)、AG(>16mmol/L)、OSM<260 m Osm/L、P>1.51(mmol/L)、Mg<0.75(mmol/L)与SSI有关的变量(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骨折分型(Ⅴ-Ⅵ)、术中植骨、AST(>40U/L)、WBC(>10*109/L)和AG>16(mmol/L)是胫骨平台闭合骨折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成人闭合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为2.3%,手术部位感染的骨折分型(Ⅴ-Ⅵ)、术中植骨、AST(>40 U/L)、WBC(>10*109/L)和AG>16(mmol/L)术前对高危患者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发生手术部位感染。

区永亮[2](2021)在《数字技术在国人膝置换术中精准股骨髓内定位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应用数字技术建立股骨三维模型,寻找国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中股骨髓内定位杆的最佳进针位置和最佳插入方向及深度。方法:连续收集85例中国成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的双下肢全长CT平扫及膝关节MRI薄层扫描数据。膝关节OA男性患者39例,膝关节OA女性患者46例。应用数字技术依次进行CT股骨三维重建、建立标准三维空间坐标系、MRI股骨髁软骨三维重建及股骨髁骨-软骨拟合,最终获得了最佳拟合股骨髁软骨的全段股骨三维图像。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寻找国人膝关节OA患者TKA术中股骨髓内定位杆最佳进针位置,并模拟股骨髓内定位杆的插入,获得股骨髓内定位杆的最佳插入方向及深度。结果:1、本研究分别测量了膝关节OA男性患者及膝关节OA女性患者应用逆向工程技术获得的股骨髓内定位杆最佳进针点(E点)分别至股骨髁间窝顶点(AIN)、Whiteside’s线(WL)和手术通髁轴(sTEA)的垂直距离。在膝关节OA男性患者中,E点至AIN、WL及sTEA的垂直距离分别为13.52±4.34mm、4.72±2.51mm及21.00±3.03mm;在膝关节OA女性患者中,E点至AIN、WL和 sTEA 的垂直距离分别为 15.86±2.25mm、-0.33±4.10mm 及 21.71±24.47mm。在上述三个测量参数的两性比较中,膝关节OA男性患者E点至WL的垂直距离大于膝关节OA女性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2.744,p=0.023);而两者的E点至AIN及sTEA的垂直距离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646,p=0.134;t=-0.756,p=0.469)。2、本研究分别测量了膝关节OA男性患者及膝关节OA女性患者不同插入方向及深度的模拟髓内定位杆与股骨机械轴在矢状面上的夹角。在男性膝OA患者中,各组之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在TC200中,夹角在0°-5°范围及0°-3°范围的比例分别高达90%及97%。在女性膝OA患者中,TA200在0°-3°范围和0°-5°范围中的比例分别高达91%和96%。结论:1、应用数字技术获得覆盖股骨髁软骨的全段股骨三维图像,可以直观、准确地定位股骨髁各骨性标志点,并测量相关参数,针对中国成人膝关节OA患者TKA手术中精准股骨髓内定位提供了一个准确的位置描述以及可靠的测量方法。2、逆向寻找国人膝关节OA患者TKA术中股骨髓内定位杆最佳进针点,为股骨远端截骨的精准化及个性化提供可靠的方法学基础,并针对国人提出了一个更可靠、准确、实用及可重复性高的进针位置。3、本研究描述了一种快速、简单地确定TKA术中股骨髓内杆矢状面插入方向及深度的创新方法,它可以优化TKA术中股骨假体在矢状面上的对准,并针对国人提出了一个更可靠、准确以及可重复性高的股骨髓内定位杆矢状面插入方向及深度。

裴天龙[3](2021)在《血友病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的解剖形态学分析》文中指出背景:血友病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遗传出血性疾病。患者一般幼年起病,由于治疗不当,大部分患者死于童年或者青少年时期。随着医疗技术及科学技术的持续繁荣,血友病患者的平均寿命正持续提高。不幸的是,由于治疗成本较高,大部分患者均发展至晚期,导致严重的血友病性关节炎。而全膝关节置换一直是终末期血友病性关节炎的黄金治疗方法,能为患者提供无痛、更好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血友病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尚无研究报道血友病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形态学特点。目的:通过对血友病关节炎患者膝关节三维CT解剖形态参数与X线片的测量,为血友病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假体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6例膝关节CT薄层扫描图像及X线双下肢负重全长正位片,其中血友病23例,正常组23例。在3D后处理软件上重建并测量股骨远端外侧髁前后径、股骨远端外侧髁宽度、股骨远端内侧髁前后径、股骨远端内侧髁宽度、胫骨平台横径、胫骨平台中部前后径、胫骨外侧平台前后径、胫骨内侧平台前后径;在X线双下肢负重全长正位片上测量解剖股胫角、股骨远端外侧角、胫骨近端内侧角;比较并分析两组间各指标的解剖形态学差异。结果:(1)血友病组胫骨内侧平台前后径、胫骨平台中部前后径、解剖股胫角、胫骨近端内侧角均小于正常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2)血友病组股骨远端外侧髁前后径及股骨远端内侧髁前后径均小于正常组,而股骨远端外侧髁宽度及股骨远端内侧髁宽度要大于正常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01)结论:结果表明血友病患者胫骨近端与股骨远端的解剖形态与正常人存在一定的差异,其胫骨近端内侧畸形更加严重;股骨远端内外侧髁较正常人更宽,股骨远端纵横比偏小。

左天姿[4](2021)在《双能CT虚拟去钙技术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诊断效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图像作为参考标准,评估双能CT(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虚拟去钙(Virtual noncalcium,VNCa)技术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骨髓水肿(Bone marrow edema,BME)的诊断效能。方法:本项前瞻性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并在检查前告知患者检查目的和方法,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在2019年9月-2020年1月期间,连续选取24名先后行DECT检查和MRI检查的非创伤性ONFH患者。两名医师分别观察VNCa彩色编码图像,并采用二分类法(0代表正常骨髓,1代表BME)对每个髋关节进行主观分析。之后这两名医师在VNCa彩色编码图像上对每个髋关节进行CT值测量,可以同时得到常规CT值和VNCa CT值。另外两名医师观察MRI图像,并同样采用上述二分类法对每个髋关节进行主观分析。采用κ检验计算两名医师在VNCa彩色编码图像诊断BME的一致性。以MRI图像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分别计算两名医师在VNCa彩色编码图像上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及准确性。正常骨髓和BME的常规CT值和VNCa CT值的差异性分别采用t检验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VNCa CT值进行分析,得出区分正常骨髓和BME的最佳截断值。结果:两名医师在VNCa彩色编码图像上诊断BME的一致性非常好(κ=0.856)。以MRI图像结果作为参考标准,两名医师在VNCa彩色编码图像上诊断BME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和准确性分别为94.7%、96.2%、94.7%、96.2%、95.6%和89.5%、96.2%、94.4%、92.6%、93.3%。正常骨髓(121.1±43.3HU)和BME(152.4±62.8HU)的常规CT值无统计学差异(t=-2.0,P>0.05);正常骨髓(-97.9±16.2HU)和BME(-28.6±22.4HU)的VNCa CT值有统计学差异(t=-10.6,P<0.001)。以MRI图像作为参考标准,VNCa CT值区分正常骨髓和BME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94,最佳截断值为-57.2HU,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及准确性分别为94.7%、100%、100%、96.3%和97.8%。结论:1.DECT VNCa技术在主观和客观评估非创伤性ONFH BME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2.对于非创伤性ONFH患者的随访,与传统的单能CT相比,DECT VNCa技术可以额外显示BME,出现BME提示病程进展和不良预后,应为患者提供积极的治疗和适当的随访。

赵瑞鹏[5](2020)在《α2MRS关节腔回注对小型猪创伤性膝关节炎治疗效果及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创伤性骨关节炎(Post-traumatic osteoarthritis,PTOA)是由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滑膜或膝关节软骨创伤引起的软骨损伤疾病,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研究认为生物化学因素和生物力学因素异常改变可能为PTOA的主要致病因素,但相对致病作用不能确定。理想的前交叉韧带重建(Idealize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 reconstruction,IACL-R)模型尽管成功模拟和重现人体ACL-R术后发生PTOA的病理过程,但其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是否恢复、力学干扰因素是否排除仍需进一步科学验证。此外,较多小动物(鼠、兔)实验仅证实膝关节创伤1周内关节腔局部出现大量炎症因子、基质降解酶类等,触发关节软骨退变。但缺少动态、系统、全面、全程的关于炎症因子变化相关实验报道,大动物报道更是少之又少。机制不清,病因不明,对PTOA疾病的诊疗相对盲目、被动。α-2巨球蛋白(alpha-2-macroglobulin,α2M)是一种生物体液中的高分子糖蛋白,具有广谱的蛋白酶抑制作用,有特殊的关节软骨保护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α2M的瓶颈问题不断凸显,如产量有限、安全隐患等问题限制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在全身软组织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受其启发,探索一种更加简单的富集血清中α2M(α2M-Rich Serum,α2MRS)的方法并观察其对PTOA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目的:1.探索、掌握富集血清中α2M的方法,检测α2MRS中α2M的蛋白浓度及富集系数。2.制备小型猪IACL-R模型,步态分析仪检测膝关节的步态参数变化,粗略评估其生物力学恢复特性。3.小型猪IACL-R术后关节腔注射α2MRS,观察其对PTOA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1.超速离心法富集血清中α2M。采用Cytonics超滤离心杯(100KD)浓缩健康血清,用不同离心力(3000g、4000g、5000g),不同离心时间(20min、30min、40min)离心,最后获取上层浓缩液和下层滤过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α2M浓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考马斯亮蓝进一步验证浓缩、富集效果。2.PTOA发病机制探究及α2MRS疗效观察。小型猪18只,18月龄,雌性。右后肢(right hind foot,RH)行IACL-R制造PTOA模型。左后肢(left hind foot,LH)不做任何处理。第一组:Sham组,RH仅行关节囊切开,生理盐水关节腔注射(n=6)第二组:IACL-R组,RH行IACL-R术,生理盐水关节腔注射(n=6)第三组:IACL-R+α2MRS组,RH行IACL-R术,α2MRS关节腔注射(n=6)术前(0天)、术后(7、15、30、45、60、75、90天)不同时间点行步态采集并分析;术前(0天)、术后不同时间(3、6、14、29、90天)点关节液采集,行Luminex悬液芯片技术检测关节液炎症因子;术后不同时间点(2、6、14、29天)α2MRS及生理盐水关节腔注射;术后3月安乐处死,膝关节影像学检查并评分,大体观察并评分,组织学检查并评分。结果:成功富集血清中α2M,结果较为理想;初步明确小型猪IACL-R模型的步态特性及炎症因子变化趋势;α2MRS对PTOA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得到初步验证。1.Cytonics超滤离心杯(100KD),30min,5000g条件下富集血清中α2M较为理想:血清原液α2M浓度(2.28±0.26mg/ml),浓缩液α2M浓度(11.13±0.90mg/ml),滤过液α2M浓度(0.000049±0.00001 mg/ml)。α2M的回收率为97.66%、富集系数为4.88。2.步态分析结果:IACL-R组小型猪能有效恢复步态特征但晚于IACL-R+α2MRS组。Sham组小型猪术后15天步态指标恢复到术前状态;IACL-R组在术后45天恢复到正常,后期(75天)再次出现恶化;IACL-R+α2MRS组术后30天恢复到正常,一直保持到安乐处死,效果显着优于IACL-R组。3.Luminex悬液芯片技术检测结果:白介素(Interleukin,IL)在所有关节液标本中变化较为显着。Sham组术后早期升高,29天后基本回落的初始水平;IACL-R组术后早期显着升高,后期(术后29天)显着回落,最后期(术后90天)又有所上升;IACL-R+α2MRS组术后早期保持较高浓度,后期显着回落,整体浓度显着低于IACL-R组。4.影像学检查(X线,三维重建CT,MRI)结果:IACL-R组退变重于IACL-R+α2MRS组。Sham组小型猪PTOA表现轻微,IACL-R组表现明显,IACL-R+α2MRS组PTOA表现轻于IACL-R组。MRI检查更为敏感,评分具有显着差异。5.关节软骨大体观察及OARSI评分结果:IACL-R+α2MRS组评分显着低于IACL-R组,但高于Sham组。Sham组膝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平整、乳白色,边缘光滑,无明显骨质突起,且评分较低;IACL-R组关节软骨表面破坏严重,软骨缺损明显,裂隙较深,关节边缘有一定骨赘形成,尤其在滑车关节边缘,且评分较高;IACL-R+α2MRS组膝关节软骨表面毛糙、纤维化,偶有较小缺损,骨赘较少,损伤程度显着轻于IACL-R组。6.番红“O”染色结果:IACL-R+α2MRS组软骨退变显着轻于IACL-R组。Sham软骨表面完整,蛋白多糖含量丰富且评分较低;IACL-R软骨表面破坏明显,蛋白多糖含量明显下降,软骨细胞数量显着减少、形态各异且评分较高;IACL-R+α2MRS组软骨厚度正常、表面纤维化改变,软骨细胞数量、形态较为正常且评分显着低于IACL-R组。7.免疫组化结果:IACL-R+α2MRS组COLL-II着色显着深于IACL-R组,但浅于Sham组;MMP-13相反。II型胶原在IACL-R+α2MRS组的阳性表达强于IACL-R组,但两组均低于Sham组。MMP-13的免疫组化染色恰好相反,IACL-R+α2MRS组的阳性细胞染色明显比IACL-R组弱,但两组均高于Sham组。实验结果有利于PTOA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明确,对α2MRS的进一步临床转化提供理论基础。结论:1.Cytonics超滤离心管(100KD),5000g,30min的离心条件下富集血清中α2M操作较为简单,结果理想,适合进一步推广2.小型猪IACL-R动物模型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步态特性,可初步排除PTOA发病过程中的力学干扰因素,有望用来独立评估炎症因素在PTOA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3.早期、多次关节腔注射α2MRS能显着降低炎症因子浓度,能显着减缓PTOA关节软骨退变,具有明显的正性治疗作用

祁艳梅[6](2020)在《3.0T MRI 3D Cube PD-FS序列与2D PD-FS序列对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成像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拟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健康志愿者正常腕关节常规二维(2D)脂肪抑制质子密度(PD-FS)序列及高分辨各向同性3D Cube PD-FS序列图像数据,采用主观评分及客观评价,论证3.0T MRI常规2D PD-FS序列与3D Cube PD-FS序列在图像质量和诊断性能方面对腕关节TFCC解剖结构的显示价值,以期为临床腕关节TFCC扫描患者提供一种无创、科学、及时的磁共振扫描方案。方法:经知情同意纳入20名健康志愿者,共35个腕关节行3.0 T磁共振检查,其中男9名,女11名,年龄18-27岁(平均年龄22.7±2.01岁)。分别行腕关节2D PD-FS序列和冠状位3D Cube PD-FS序列扫描,在GE AW 4.6后处理工作站利用冠状位3D Cube原始数据重建与2D序列同层厚(2 mm)的3D Cube三平面重建图像。双盲情况下由两位经验丰富的磁共振医师采用5分法从8个方面(TFCC解剖结构显示、舟月韧带、月三角韧带、月骨尺侧软骨、图像伪影、压脂效果、图像模糊、整体图像质量)分别对常规2D PD-FS序列、3D Cube PD-FS序列、3D Cube重建序列进行主观评价。另分别测量三组序列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盘(TFC)、月骨软骨、腕关节腔滑液、月骨骨髓的信号强度(SI)及标准差(SD),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设α=0.05为检验标准,常规2D PD-FS序列与3D Cube PD-FS序列、3D Cube重建序列主观评估差异性检验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3组序列SNR值、CNR值的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两观察者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观察者间一致性:常规2D PD-FS序列压制效果主观评分一致性最低(k=0.402);3D Cube PD-FS重建序列月三角韧带一致性最高(k=0.857)。主观评估:2D PD-FS序列在尺侧附着、桡侧附着及类半月板、月骨软骨方面较3D Cube序列评分稍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C(P=0.077)、舟月韧带(P=0.104)、月三角韧带(P=0.057)及掌、背侧桡尺韧带(P=0.929),2D PD-FS序列评分略高于3D Cube PD-FS序列但无统计学差异。图像伪影,压脂效果、图像模糊及整体图像质量方面,2D序列评分明显高于3D Cube序列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1)。值得注意的是,3D Cube重建序列在月骨软骨及图像质量方面的主观评分与2D PD-FS序列相当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D Cube重建序列在TFC、桡侧附着、掌背侧桡尺韧带、月三角韧带方面与2D PD-FS序列评分相近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价:TFC、月骨软骨、关节腔液体、月骨骨髓2D PD-FS序列、3D Cube重建序列的SNR值显着高于3D Cube PD-FS序列且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2D序列与3D Cube重建序列SNR值相似且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序列间C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3D Cube PD-FS序列对腕关节TFCC的主观评分、图像SNR值与CNR值均低于常规2D PD-FS序列。但是3D Cube重建序列SNR值与CNR值与2D序列相近。2.高分辨等体素3D Cube PD-FS序列具有薄层扫描、任意多平面重建功能及扫描时间少的优势,在判断TFCC微小韧带方面较2D PD-FS序列有一定的优势。3.考虑到临床实用性,3.0T MRI高分辨3D Cube序列较常规2D序列没有明显优势,可以作为TFCC完整性与临床表现关系的补充观察序列,对提高TFCC影像学的评价存在可能。

朱婧怡[7](2020)在《磁共振去金属伪影序列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MAVRIC-SL与常规FSE序列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CLR)中植入金属固定物的患者,在术后3.0T磁共振复查时,比较斜矢状位MAVRIC-SL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 IR)序列与常规斜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fat saturation FS)序列和PDWI序列的图像质量,探讨MAVRIC-SL IR序列辅助诊断的可能性。材料和方法:纳入27例ACLR金属内固定患者(左膝:14例;右膝:13例)。在3.0T磁共振系统中扫描FSE序列(T2WI FS和PDWI)及MAVRIC-SL IR,记录扫描时间。选取伪影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记录植入物的伪影面积;记录伪影影响层面数;勾画ROI,计算图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由四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图像的伪影程度、可测量性及除植入物外扫描范围内伪影程度进行评分。采用Friedman M检验和成对比较分析定量数据和主观评分;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评价评分一致性。结果:MAVRIC-SL IR可显着减少金属植入物伪影(MAVRIC-SL:249.60±29.03mm2;T2WI FS:1350.06±152.82mm2;PDWI:491.40±67.60mm2;p<0.01)和伪影影响的层数(MAVRIC-SL:7(6,7)层;T2WI FS:14(13,15)层;PDWI:11(11,12)层;p<0.01)。此外,图像SNR有一定提高(MAVRIC-SL为179.8(76.26,222.34)dB;T2WI FS为52.39(34.49,75.38)dB;PDWI为101.92(69.57,171.38)dB;p<0.05)。在图像评分方面,MAVRIC-SL有更小的金属伪影,相邻结构的可测量性更高,并且在成像范围内受其他金属伪影影响的结构可以得到更好的观察。评分一致性好(ICC≥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成像时间方面,MAVRIC-SL的采集时间为6’04’’,相较T2WI FS的1’53’’和PDWI的0’57’’扫描时间有所延长。结论:在有金属植入物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术后复查磁共振时,虽然扫描时间相对延长,但MAVRIC-SL IR序列显着减少了金属伪影,为有金属内固定物的ACLR患者术后MRI复查提供了更多信息。因此,在有需要时,可以加扫MAVRIC-SL IR序列,以辅助常规斜矢状位T2WI FS序列和PDWI序列进行诊断。

张玉霞[8](2019)在《量化MSCT及MRI增强扫描对血友病性关节病影像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量化MSCT对血友病性关节病影像学评估价值的认识目的:探讨量化多层螺旋CT(MSCT)对血友病性关节病(haemophilic arthropathy,HA)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5月在***血友病诊疗管理中心确诊为HA的患者38例,病变关节73个。其中,膝关节42个,踝关节19个,肘关节5个,髋关节7个。73个关节均在两天内完成X线、CT及MRI三种检查。根据X线Pettersson评分将73个关节分为轻、中、重三组。按照IPSG评分标准对每个关节分别进行MRI评分。CT量化评分时,关节积液/积血、滑膜增生、含铁血黄素沉积、骨侵蚀及骨囊变参照MRI IPSG评分标准进行,软骨损伤的量化评分参照Pettersson评分中关节间隙狭窄程度的评分来判定。用配对秩和检验(Wilcoxon signed-rank test)分别比较轻、中、重三组各项指标CT及MRI量化评分间的差异,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T关节间隙狭窄程度评分与MRI关节软骨损伤评分间以及CT和MRI总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MRI对少量关节积液/积血、轻度组滑膜增生及含铁血黄素沉积的IPSG评分优于CT(p=0.000,0.025、0.014)。CT在中大量关节积液/积血、中重度组滑膜增生及含铁血黄素沉积、骨侵蚀及骨囊变的评分与MR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有相同的诊断效能。CT关节间隙狭窄的Pettersson评分与MRI软骨损伤的IPSG评分间有高度正相关性(r=0.905,p=0.000),CT关节间隙的狭窄程度能间接反映关节软骨的损伤情况。CT和MRI总的IPSG评分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r=0.975,p<0.001)。结论:除了轻度的滑膜炎外,血友病性关节病患者的CT量化评分与MRI IPSG评分符合率较高,并且在低剂量的情况下,适用范围更广、扫描速度更快,MSCT不失为MRI检查的一种替代性评估和随访方法。第二部分:磁共振增强扫描对血友病性关节病滑膜IPSG评分影响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增强扫描对血友病性关节病(HA)患者滑膜增生的诊断价值及对IPSG评分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9月在***血友病诊疗管理中心确诊为HA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4个病变关节。54个关节同时进行3.0T 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膝关节31个,踝关节17个,肘关节4个,髋关节2个。按照IPSG评分标准,对每个关节增强前后的滑膜增生分别进行评分,同时进行关节总的IPSG评分。用后处理工作站分别测量增强前后增生滑膜和同层面肌肉的信号强度,并计算滑膜、同层面肌肉的强化率。用配对秩和检验分别比较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对滑膜增生IPSG评分、关节总IPSG评分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别对增强后关节总IPSG评分、增强后滑膜IPSG评分、滑膜强化率与关节总出血次数、病程、HJHS评分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MRI平扫和增强对滑膜增生的IPSG评分、关节总的IPSG评分间有统计学差异,增强扫描能更清晰、全面地显示增厚的滑膜(p=0.025),增强扫描使关节总的IPSG评分更准确(p=0.025)。MRI增强扫描后,54个关节的增生滑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滑膜的总体强化幅度均高于同层肌肉。滑膜强化率与总出血次数、病程及HJHS评分间无临床相关性(p>0.05),增强后滑膜IPSG评分与HJHS评分间无临床相关性(p>0.05)。增强后关节总IPSG评分与关节总出血次数、病程呈高度正相关(r=0.957、0.835,p=0.000),与HJHS评分呈中度正相关(r=0.578,p=0.000);增强后滑膜IPSG评分与关节总出血次数、病程呈低度正相关(r=0.369、0.357,p=0.006、0.008)。结果:结论:MRI增强扫描较MRI平扫能更清晰、全面地显示增生的滑膜,并使关节总的IPSG评分更准确;通过MRI增强扫描时滑膜的强化幅度,能预估滑膜增生的类型。MRI增强扫描能为HA患者的滑膜增生提供精准显影。

高艳,徐钧超[9](2003)在《急性膝关节损伤的X线与CT对比分析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急性膝关节损伤的CT征象,评价CT在急性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方法60例膝关节外伤患者进行X线、薄层CT及三维重建检查,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显示60例患者中共有膝关节骨折141处,X线显示骨折104处。普通X线及CT的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χ2=38.12,P<0.01);CT诊断浮膝骨折44例,X线诊断浮膝骨折38例,占86%;32例胫骨平台骨折中,10例X线片未能显示平台塌陷和骨折,因而分型上与CT不一致。在CT和X线片上分别对平台骨折塌陷距离和骨折劈裂距离进行测量,两数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平台塌陷:t1=2.35,劈裂移位t2=2.13,均P<0.05)。CT诊断与手术符合的8例半月板损伤,X线均不能显示;CT诊断十字韧带损伤15例,X线诊断9例,有6例因未见韧带附着处的撕脱骨折而漏诊;CT诊断侧副韧带损伤27例,X线应力像诊断19例。本组CT示关节腔积血22例,积气5例,其中脂血征7例。X线片示关节腔积液13例,积气2例,未见脂血征。结论在急性膝关节损伤中,CT能安全、快捷地对骨折脱位、外伤性半月板损伤、十字韧带损伤、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腔内积气、积血、脂血征、关节损伤的稳定性等作出全面、准确的诊断。但是CT仍存在局限性,只有CT与X线检查相结合才能提高诊断水平,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谭国光[10](2019)在《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诊断四肢关节微小骨折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诊断四肢关节微小骨折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医院收治的80例四肢关节微小骨折患者,均行DR正侧位、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DR正侧位检查对四肢关节微小骨折的检出率为37.5%,低于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的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诊断四肢关节微小骨折,检出率较高。

二、CT薄层扫描对膝关节创伤的诊断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T薄层扫描对膝关节创伤的诊断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加压自断螺栓辅助接骨板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第一部分 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复位程度不同时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加压自断螺栓与锁定螺钉辅助接骨板固定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双反牵引微创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术后影像学及疗效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成人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前瞻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分型和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数字技术在国人膝置换术中精准股骨髓内定位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全段股骨三维重建及股骨髁软骨重建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精确定位股骨髁各骨性标志点并测量相关参数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逆向寻找国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髓内定位杆最佳进针位置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部分 国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髓内定位杆矢状面最佳插入深度和方向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失败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致谢

(3)血友病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的解剖形态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Introduction
2 材料与方法 Materials and Methods
3 结果 Results
4 讨论 Discussion
5 结论 Conclusion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基于断层扫描的3D打印技术于膝关节置换术应用的研究与进展
    参考文献

(4)双能CT虚拟去钙技术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诊断效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双能CT虚拟去钙技术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α2MRS关节腔回注对小型猪创伤性膝关节炎治疗效果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血清α2M富集方法的探索及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设备仪器
        1.1.2 主要实验试剂
        1.2 方法
        1.2.1 血清α2M的富集方法
        1.2.2 Elisa检测α2M含量
        1.2.3 BCA法检测总蛋白浓度
        1.2.4 Western Blot检测α2M
        1.2.5 R250考马斯亮蓝检测总蛋白
        1.2.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Elisa 检测不同离心条件下浓缩液中 α2M 浓度结果
        2.2 BCA总蛋白浓度测定结果
        2.3 Western Blot检测α2M结果
        2.4 考马斯亮蓝检测总蛋白结果
        2.5 α2M回收、富集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小型猪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PTOA发病机制的探究及α2MRS早期干预治疗效果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设备仪器
        1.1.2 主要实验试剂
        1.2 方法
        1.2.1 小型猪α2MRS的制备
        1.2.2 小型猪实验分组
        1.2.3 小型猪IACL-R手术
        1.2.4 小型猪步态分析
        1.2.5 小型猪关节液采集
        1.2.6 小型猪α2MRS关节腔注射
        1.2.7 小型猪关节液Luminex悬液芯片技术检测
        1.2.8 小型猪组织取材
        1.2.9 小型猪膝关节影像学检查及评分
        1.2.10 小型猪关节软骨及骨赘大体观察及评分
        1.2.11 小型猪关节软骨番红O固绿染色及评分
        1.2.12 小型组关节软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2.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小型猪步态分析结果
        2.2 小型猪关节液炎症因子检测结果
        2.3 小型猪膝膝关节影像学检测及评分结果
        2.4 小型猪关节软骨大体及骨赘观察及评分结果
        2.5 小型猪关节软骨番红O染色及评分结果
        2.6 小型猪关节软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课题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3.0T MRI 3D Cube PD-FS序列与2D PD-FS序列对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成像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TFCC解剖结构及功能
        1.1 TFCC解剖结构
        1.2 TFCC生物力学及功能
    2 TFCC比较影像学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临床资料
    2 检查设备及扫描方法
        2.1 检查设备
        2.2 扫描方法及参数
    3 图像处理及数据采集
        3.1 磁共振图像主观评价
        3.2 磁共振图像客观评价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两观察者间Kappa一致性分析
    2 图像主观评价
    3 图像客观评价
    4 TFCC的 MRI表现
讨论
    1.2D PD-FS序列与3D Cube PD-FS序列腕关节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
    2.2D PD-FS序列与3D Cube PD-FS序列对腕关节韧带显示的应用价值
    3.2D PD-FS序列与3D Cube PD-FS序列腕关节图像质量分析
结论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综述
    1 腕关节解剖结构和功能
    2 腕关节影像学检查
        2.1 X线摄影
        2.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2.3 磁共振成像(MRI)
        2.4 超声
        2.5 核医学
    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论文发表情况
    二、参与科研项目

(7)磁共振去金属伪影序列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MAVRIC-SL与常规FSE序列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患者资料
        2.2.2 扫描方法
        2.2.3 图像分析
        2.2.4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患者资料
    3.2 定量资料
    3.3 定性资料
4 讨论
    4.1 金属磁共振成像安全性
    4.2 MAVRIC-SL对于降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磁共振成像金属伪影的应用价值
    4.3 本研究局限性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量化MSCT及MRI增强扫描对血友病性关节病影像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对照表
第一部分 量化MSCT对血友病性关节病影像学评估价值的认识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磁共振增强扫描对血友病性关节病滑膜IPSG评分影响的初步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结语
    研究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综述 血友病性关节病影像学成像方法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0)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诊断四肢关节微小骨折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临床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扫描诊断结果
    2.2 扫描与图像质量
3 讨论

四、CT薄层扫描对膝关节创伤的诊断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压自断螺栓辅助接骨板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D]. 李军勇.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2]数字技术在国人膝置换术中精准股骨髓内定位的应用研究[D]. 区永亮. 南方医科大学, 2021(02)
  • [3]血友病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的解剖形态学分析[D]. 裴天龙.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双能CT虚拟去钙技术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骨髓水肿诊断效能的研究[D]. 左天姿.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α2MRS关节腔回注对小型猪创伤性膝关节炎治疗效果及机制的研究[D]. 赵瑞鹏. 山西医科大学, 2020
  • [6]3.0T MRI 3D Cube PD-FS序列与2D PD-FS序列对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成像的对比研究[D]. 祁艳梅.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 [7]磁共振去金属伪影序列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MAVRIC-SL与常规FSE序列的比较[D]. 朱婧怡.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8]量化MSCT及MRI增强扫描对血友病性关节病影像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研究[D]. 张玉霞. 郑州大学, 2019(02)
  • [9]急性膝关节损伤的X线与CT对比分析和研究[J]. 高艳,徐钧超. 中华骨科杂志, 2003(03)
  • [10]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诊断四肢关节微小骨折的价值[J]. 谭国光. 医疗装备, 2019(14)

标签:;  ;  ;  ;  ;  

CT薄层扫描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