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包头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一、关于包头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武星彤[1](2021)在《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根据不断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使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为前提背景,以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作为出发点,展开探讨从1998年以来,居民收入明显提高的同时对内蒙古农业产业的结构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内蒙古从以往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类型转向多元化产业结构并朝着全方面发展。在此背景下,伴随着不断升高的人民消费水平同时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使其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开始转变并且带来地区竞争压力的急剧变化,在这一时期下的内蒙古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内蒙古近年来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并结合1998年至2018年的内蒙古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展开讨论。分别从其农业产业的总体现状及部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种植业和畜牧业内部结构演进的产业构成和变动趋势特征进行了总结。其次在此之上采用Moore结构变化指数与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技术等测量指标,进而得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并将其归纳总结,分析原因。同时运用聚类分析,选取了产业结构演进相似系数、差异度指数,对不同地域间结构演进的相似性、差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出其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及不利于发展的因素。最后根据内蒙古农业发展的情况,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后结合内蒙古自身的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此为基础最终对内蒙古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建议。研究得出,在内蒙古的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实际演进过程中,需要多方力量协调共同促进其走向更快的发展道路。

冯朝红[2](2021)在《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高地、资源富地和生态屏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成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西北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压力和生态环境胁迫情势,本文构建了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评价了研究区水资源的供需及其承载力时空分布,从物理流、效用流、贸易流三方面对研究区的作物生产虚拟水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生态系统能值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阐明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发现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处于扩张的趋势,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草地的转变;植被覆盖度较低,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在0.5以下,植被NPP处于0-200gC/m2。2000-2018年期间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了1685.94万人,GDP增长了 55651.7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 4541.50、24073.60和27039.20亿元。因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统筹考虑。(2)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揭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2018年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75.50亿m3,供水总量775.74亿m3,用水总量为928.46亿m3,耗水总量为628.2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6%。构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2000-2018年期间研究区总用水的水资源足迹增长了2735.55hm2,增长率为21.94%,其中塔里木盆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区水资源足迹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区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半干旱草原区、河西内陆河流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处于基本平稳状态。同时,塔里木盆地区的水资源足迹强度最高,为1.56,说明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柴达木盆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其水资源供需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3)揭示了大宗农作物的虚拟水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区六种主要作物的虚拟水物理流、效用流和贸易流,发现虚拟水物理流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77%;虚拟水效用流的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柴达木盆区除外),其中黄河流域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39%;虚拟水贸易流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40%。(4)评估了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能值理论分析了研究区能值投入产出及各分区的区域差异,2000-2018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资率(EIR)均值为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说明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净能值产出率(EYR)均值为1.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外界输出能值,属于资源输出型系统,在现行贸易体系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环境负载率(ELR)均值为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0),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受环境压力较大;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均值为0.61,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属于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费型系统。(5)预测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水资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能值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了调水情景与现状情景两种情景下可持续发展能值差异,得到2000-2018年研究区及各分区现状情景的EIR均值(1.11)、ELR均值(3.11)高于调水情景的EIR均值(0.68)、ELR均值(1.28),现状情景的ESI均值(0.61)低于调水情景的ESI均值(1.49),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调入水资源量后的生态系统较之原来更有发展潜力。

邹小娇[3](2020)在《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政策驱动分析》文中提出粮食安全事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一直是各国高度关注的主题。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粮食安全问题突出。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的调控政策,黑龙江省的种植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分析政策与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关系,可为区域种植结构合理布局、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据此,本文基于2001-2018年统计数据,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例,利用双重差分计量经济模型(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收购政策与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关系,揭示其对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驱动机制;以水稻为例,对黑龙江省各地区的政策效应差异进行比较;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和建议如下:(1)水稻种植面积和收益的DID实证结果通过显着性检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对水稻种植面积和收益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与未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地区相比,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在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实施前略大于非政策实施区,二者差值为40.57万hm2;政策实施后,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明显扩大,高出非政策实施区205.50万hm2;同时,政策实施前后水稻收益的差值为311.38亿元,即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实施后,与非政策实施区相比,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增加164.93万hm2、收益增加311.38亿元。(2)玉米种植面积和收益的DID实证结果通过显着性检验。临时收储价格政策、“价补分离”政策影响下,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比非政策实施区分别增加270.88万hm2、244.49万hm2,相应增加的收益分别为222.12亿元、215.02亿元。相比而言,“价补分离”政策效应小于临时收储价格政策效应,消减了农户玉米种植的积极性,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这也是镰刀弯地区玉米调减政策具有实施效果的体现。(3)大豆种植面积和收益的DID实证结果表明,临时收储价格政策、“价补分离”政策对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的影响效果不明显,而目标价格政策对大豆种植面积有显着负向影响,导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比非政策实施区减少86.13万hm2;“价补分离”政策对大豆收益产生显着正向影响,使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收益较非政策实施区增加74.48亿元,而临时收储价格政策、目标价格政策影响效果较小。主要是因为大豆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进口大豆价格低,国外的廉价大豆大量进口,打击了农户大豆种植的积极性,导致大豆种植面积较大波动。另一方面,由于大豆种植成本不断上升,大豆种植效益低下,在比较收益驱使下,部分大豆种植区域为玉米取代,影响了针对大豆的临时收储价格政策、目标价格政策和“价补分离”政策的实施效果。(4)同种政策下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差异很大,从DID实证结果来看,在水稻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下,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鸡西市、双鸭山市、大庆市、伊春市、佳木斯市、绥化市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其中,与大庆市和伊春市相比,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鸡西市、双鸭山市、佳木斯市、绥化市水稻种植面积增幅较大,佳木斯市尤为显着,较非政策实施区增加52.87万hm2,其次是哈尔滨市。而水稻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对七台河市、牡丹江市、黑河市的影响效果不显着。主要原因可能包括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灌溉设施条件差异、单产差异、农户的种植行为差异等。(5)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几点建议:农业补贴与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相结合;实施市场定价机制、建立玉米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大豆补贴力度、优化大豆种植布局;提高农业保险支持力度。

安旭涛[4](2019)在《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增长的成果未能在城乡社会群体中得到有效的、公平的分享。2017年内蒙古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2,城乡发展不平衡与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城乡收入分配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结构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包容、共享、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前提条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稳增长、促公平的双重目标,是内蒙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考察了内蒙古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了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提出了促进内蒙古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收敛的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首先,在系统梳理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体系与研究现状基础上,通过理论模型以及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路径两个方面的分析,阐述了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产业的异质性是影响城乡收入分配的基本因素,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无论是纵向演变还是横向演变,最终都是通过改变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和分布,而导致城乡收入分配状况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沿着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历史脉络,针对改革开放促进城乡关系向好阶段(1978—1984年)、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导致城乡再度分离阶段(1985—2003年)、统筹城乡战略驱动城乡关系趋好阶段(2004—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城乡全面发展阶段(2013—2017年)等四个不同历史时期,采用历史分析法直观地考察了内蒙古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演变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在城乡收入分配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共享,产业结构调整的收入分配功能未能得到良好的发挥,而且近年来又趋于弱化,内蒙古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进程中所面临的产业结构瓶颈日趋明显。再次,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从纵向看,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却加大了城乡收入的不平等;在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明显脱节,缺乏应有的互动。从横向看,内蒙古各盟市之间存在产业同构现象,而且趋同程度处于逐步加大的趋势;内蒙古产业结构同构性与城乡收入分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产业结构同构抑制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反过来又强化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同构性。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内蒙古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加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在农牧业提质增效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在劳动力转移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优化产业布局,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梁爽[5](2019)在《鲜食玉米收益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万全区鲜食玉米种植户的调研》文中研究说明鲜食玉米作为一种特色农产品,在现代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中愈来愈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鲜食玉米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在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河北省鲜食玉米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鲜食玉米种植和加工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形成了以张家口、唐山、保定和石家庄为核心的四大鲜食玉米种植区,其中,以张家口万全区最具代表性。万全区享有“中国鲜食玉米之乡”的盛誉,鲜食玉米已逐渐成为全区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万全区在努力打造鲜食玉米区域品牌,推动鲜食玉米产业向纵深发展,但面临着玉米种植成本提高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如何寻找突破口,提升鲜食玉米种植户的收益成为关键。本文通过对万全区鲜食玉米种植户的调研,分析影响该地区种植户鲜食玉米收益的因素,旨在找出进一步提高万全区鲜食玉米种植收益的路径,也为提升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本文以成本收益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生产要素理论为指导,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以万全区138个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对万全区鲜食玉米种植收益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对万全区鲜食玉米的生产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对2014年-2018年万全区鲜食玉米种植的成本收益情况进行汇总,并对这五年成本收益的趋势变化进行分析;其次是以138个种植农户作为样本基础,对鲜食玉米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计量方法,以净利润为被解释变量,以种植年限、播种面积、土地类型、种植品种、销售渠道、亩用工人数、亩用工天数、种子费和亩产量为解释变量,找出与收益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相关系数分析其影响程度,同时,对不同影响程度的原因进行解释分析。最后,在对实证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万全区鲜食玉米收益波动与播种面积密切相关、合理选择土地类型、种植品种对提升收益至关重要和销售渠道对万全区鲜食玉米收益的提升有重大影响的结论,并针对研究结论从优化种植结构、合理选择土地类型、选取种植品种、扩大订单模式的宣传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万全区鲜食玉米收益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万全区的实地调研、从鲜食玉米的种植特点出发,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万全区种植鲜食玉米收益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研究,找出了影响万全区鲜食玉米收益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利于提升万全区鲜食玉米收益的针对性、合理性的对策,推动万全区产业发展,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白云龙[6](2019)在《呼伦贝尔市“互联网+”畜牧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呼伦贝尔市作为中国畜牧产业的大市,其畜牧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在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之后,近年来,其畜牧业产值出现了增速放缓乃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此前,呼伦贝尔市政府在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上也做了诸多尝试,但收效甚微。推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有机融合,是克服传统发展策略弊病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致力于在设计畜牧产业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策略构建,旨在打造一条完整的互联网+畜牧业产业价值链,充分发挥链条效应,放大价值。本文在深刻分析了当前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后,明确了实施互联网+畜牧业发展策略是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的破题之法,并采取了PEST分析法、波特钻石模型等分析方法对实施呼伦贝尔市互联网+畜牧业的发展影响因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之后设计了呼伦贝尔市互联网+畜牧业发展优化方案,方案内容涉及了基础设施建设、禽畜养殖定位、禽畜疫病防控、畜牧产品营销以及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这五大核心领域,并突出强调了方案之间各部分的联系。最后,本文给出了落实互联网+畜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从政府、企业以及牧民三个角度讨论了如何使畜牧业信息化改革发挥最大的效用。

杜瑞雪[7](2018)在《促进包头地区农民创业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因为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2017年初开始我国环保力度日趋提高,一些中小企业陆续关厂停产,由此使得来自各省的务工农民丧失了工作的机会,无奈之下只能返乡,于是开始有多个省市出现农民工返乡热潮。以内蒙古包头地区为例,其在外务工人数超过75万人次,受大环境因素的影响,在2017年的上半年因没有找到工作而返乡的农民工数量接近8万人。在此情况下,农民再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农民,创业开始成为当地政府积极扶持的对象。本文将以包头地区为例,对农民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展开了深入而全面的分析。首先,本文对各国创业理论以及农民创业理论展开了深层次的剖析,在对创业含义以及农民创业含义进行明确的基础上,阐明了与其相关的各种理论,为后续研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供可靠的参考。其次,本文将从包头地区入手对其农民创业的实际情况展开全面分析,经调查了解到,当地农民的创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畜牧业,主要包括养羊和养猪等;二是种植业,主要包括蔬菜、烟草以及苗木等。包头地区农民创业实现了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良好发展状态,但农民创业规模不大且具有兼业性,大部分农民依旧采用家庭生产运营为主的模式,使得当地农民创业规模无法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较低且增幅较小,返乡农民工成为农民创业的主力军,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始成为农民创业的重要载体。而后指出当前包头地区农民创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民创业政策不够完善、缺乏政府支持,融资渠道较窄、缺乏金融支持,技术与能力偏低、创业培训不足,创业带动力量不足、制度保障不力。再次,对包头地区农民创业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分别阐释了包头地区农民创业成功典型案例及经验总结、农民创业失败典型案例及经验总结,为进一步提出农民创业对策夯实基础。最后,提出促进包头地区农民创业的对策建议。一是强化政府创业服务职能,加大创业政策支持力度;二是拓展农民创业融资渠道,强化农民创业的金融支持;三是组织开展农民创业专业技能培训,培育创新创业典型;四是完善农民创业的配套措施,充分发挥制度保障作用。

李政[8](2018)在《武川县农村贫困地域差异及其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农村贫困一直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话题,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比较深入,涉及经济、政治、管理等很多学科,基于地理学视角下的农村贫困问题相关研究较少,起步相对较晚。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贫困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从微观层面掌握贫困群体家庭情况,加大了对区域贫困认识的精准性,不仅有利于丰富农村贫困理论,更有助于全面了解区域贫困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提供支持,对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武川县不同地域的贫困发生程度存在显着差异性,本文以可可以力更镇(贫困发生率最低为6.73%)中的A村和哈拉和少乡(贫困发生率最高为13.27%)中的B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的贫困现状进行分析发现,A村因缺土地致贫占主体为32%,因病残占31%,而B村因病残致贫比例超过50%,其次是因缺劳动力占比24%;A村2015年贫困发生率为6.71%,而B村贫困发生率为13.53%。从地理学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贫困的产生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方面,A村海拔高度差不超过100米,不存在地面坡度大于15°的土地分布,因灾减产和绝收的农作物面积不超过总耕地数的13%;而B村海拔高度差超过400米,地面坡度大于15°的土地面积约占全村土地面积的30%,因灾减产和绝收的农作物面积超过总耕地数的15%。在人口方面,A村常住人口比例在70%左右且呈上升的趋势,迁入人口大于迁出人口,劳动能力人口比重在60%左右,初中以上学历人口数比重在10%左右;而B村常住人口比例在50%左右且呈下降的趋势,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劳动能力人口比重在50%以下,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人口比重在8%以下。在农业方面,A村人均耕地5.3亩,全村实际播种的耕地面积超过总面积的80%,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在50%左右且呈下降趋势,农民人均种植业纯收入超过1400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比重在40%左右而且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农民年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超过700元;而B村人均耕地7.2亩,全村实际播种的耕地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72%,有的年份甚至在50%左右,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60%左右而且呈上升的趋势,而且农民年人均种植业纯收入仅在1200元左右,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仅在30%左右而且呈下降的趋势,农民年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在500元左右。在区位条件方面,A村所在的武川县中部地区,道路密度较高(0.507363km/km2),距离县城3公里,受到县城的辐射程度较强,截至到2009年和2013年,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63%和69%,家庭电脑普及率超过10%。B村所在的武川县西南部地区,道路密度低(0.324049km/k m2),而且距离县城较远(75公里),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仅为45%和60%,家庭电脑普及率为8%。综合分析结果,区位因素中位置是造成B村贫困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距离县城较远,受到县城的辐射范围有限,交通和通讯建设落后,同时地面坡度大于15°的土地分布广,因灾导致的农业损失大,种植业发展受限,种植业产值比重大,农民人均种植业和畜牧业收入低,农民增收困难,劳动能力人口数量下降,人口外流严重,劳动力相对不足,因病残和缺劳动力致贫的人口增多。A村贫困发生率低和区位优势明显有关,同时该村在自然环境、经济、人口条件方面均优于B村,另外由于土地生产能力较高,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意愿比较强烈,但是受限于人均耕地数量少,所以因缺土地致贫的人口相对较多。结合调查问卷和资料,提出解决相关对策。首先,因户制宜,精准施策,完善扶贫帮扶机制。其次,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然后,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次,创新社会扶贫机制,推动异地扶贫搬迁。最后,坚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第三产业。

余雪杰[9](2016)在《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肉羊产业链系统形成与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肉羊产业作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不仅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以产业链形式参与竞争的必要性。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从产业化经营的角度对肉羊产业链组织模式,肉羊产品安全、卫生与质量控制、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协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总体来看,对肉羊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演化机理的研究很少,尤其是从系统理论角度入手的基本空白。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根本上理解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形成与演化机理对于肉羊产业链系统的有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故论文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综合运用复杂性科学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突变理论等自组织理论群对肉羊产业链系统的运作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从系统科学的分析角度,本研究认为影响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形成与演化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禀赋(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市场、技术、政府规制、基础设施、辅助产业支持等,并对每个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方式和结果进行了深入研究。2.对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复杂性、自组织性以及耗散结构特性进行了全面的界定和来源、特征分析,系统的研究了肉羊产业链系统耗散结构形成过程中正熵流和负熵流的构成、来源和作用机理,提出了产业熵的概念,构建了基于布鲁塞尔反应器的肉羊产业链耗散结构模型。3.以内蒙古肉羊产业链发展为例,对肉羊产业链系统的产业熵构成、作用机理进行了验证,依据布鲁塞尔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内蒙古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熵减机制构建的对策分析。4.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理论,结合经济学和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肉羊产业链系统形成阶段的突变曲线模型和从萌芽到形成、发展、成熟以及衰退的生命周期演化分析模型。对每个演化阶段的产业熵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其一,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是在市场、技术、政府规制、资源环境等众多复杂因素约束作用下的自适应和自组织选择的结果;其二,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形成是链上某个核心功能主体创新诱发的,并在演化过程中不断修正,这种偶然性是在“孕育着浓郁创新空气”的环境下诱发的,是必然背后的偶然,并非完全的随机;其三,肉羊产业链系统每个临界阈值附近的突变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使肉羊产业链系统向高级阶段跃迁,也可能使整个产业系统演化逆转甚至崩溃,因此演化模式不能在不同区域间简单的复制;其四,肉羊产业链系统演化的每个阶段都会因为偶然因素诱发的涨落产生突变,这种突变不可能是人为的主观指定,但可以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干预和引导,通过培育良性的发展环境,增加负熵流的输入,将他组织内化到自组织,因此必须注意对肉羊产业链系统及其内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控制,避免演化过程的逆转,这给政府规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其五,肉羊产业链系统的演化具有复杂系统特有的连续性和跳跃性结合的多路径选择特征,演化过程不是绝对平滑连续的。这些结论是基于复杂性科学和自组织理论视角的重要观点,不同于其他连续性理论视角。5.有鉴于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复杂性,选择了模糊隶属度方法体系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出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能力和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三家肉羊企业进行实证分析。6.根据研究结论,结合我国肉羊产业的发展现状,从肉羊产业链系统外部环境宏观层面、肉羊产业链系统产业结构中观层面以及肉羊产业链系统各个组成要素微观层面,对其自组织演化机制的构建提出对策和建议。

赵辉[10](2016)在《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最高的国家,在谷物类粮食作物生产水平难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马铃薯因为具有丰产、营养物质全面的特点,将会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为此农业部今年明确提出要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这对于马铃薯主产区的内蒙古来说,孕育着极大的机遇。马铃薯是内蒙古的优势作物,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马铃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滞销频繁。因此在以上背景下,有必要对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在新的机遇下获得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本文以比较优势相关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内蒙古马铃薯的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从不同角度对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再次对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的形成因素作了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影响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具有区位优势和产品优势,但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布局存在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不一致的情况。(2)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变化是自然禀赋、生产条件、区位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和政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阶段对内蒙古马铃薯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影响较大的因素为薯类生产者价格与生产资料价格的指数比、人均耕地面积和薯类消费者价格指数,对内蒙古马铃薯生产效率比较优势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成灾面积比例和单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依据比较优势原则,优化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加大财政支农倾斜力度,加强马铃薯生产的水利设施建设;建立马铃薯市场信息体系,及时为生产者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农业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马铃薯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水平;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马铃薯产出水平。

二、关于包头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包头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结构
        2.1.2 农业产业结构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2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第三章 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格局
    3.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3.1.1 农业产业结构总体现状
        3.1.2 农业产业部门结构总体现状
        3.1.3 各盟市农业产业部门现状
    3.2 农业产业结构特征衡量
        3.2.1 ASI指数和Moore结构变化指数
        3.2.2 分析结果
    3.3 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地域特征
        3.3.1 地域类型划分
        3.3.2 地域演进的相似性
        3.3.3 地域演进的差异性
第四章 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
    4.1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
        4.1.1 农业资源条件
        4.1.2 农业生产经营条件
        4.1.3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4.1.4 市场需求
    4.2 影响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因素的实证分析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2.2 模型构建
        4.2.3 ADF检验
        4.2.4 协整检验
        4.2.5 格兰杰检验
        4.2.6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4.3 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5.1 增强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的推动效用
    5.2 加大技术投资力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层次提高
    5.3 以区域优势为导向,引导农业产业结构演进
    5.4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承载力
        1.2.2 虚拟水循环研究进展
        1.2.3 可持续发展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技术路线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 西北地区分区与特征
        2.1.1 西北地区分区划分
        2.1.2 西北地区分区特征
    2.2 西北地区自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土壤植被
    2.3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研究
    3.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格局演变
        3.1.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1.3 NDVI变化分析
        3.1.4 NPP变化分析
    3.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分异特征
        3.2.1 人口分布特征
        3.2.2 GDP分布特征
        3.2.3 产业结构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及承载力时空格局评估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分析
        4.1.1 水资源分布格局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4.2 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足迹内涵及其模型构建
        4.2.1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足迹内涵
        4.2.2 水资源足迹模型介绍
        4.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
    4.3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及分布格局
        4.3.1 2000-2018年水资源足迹变化及分布格局
        4.3.2 200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其演变格局
        4.3.3 2000-2018年水资源赤字(盈余)演变
    4.4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评价
        4.4.1 水资源足迹强度评价
        4.4.2 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4.5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战略对策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宗农作物的“自然、社会、贸易”虚拟水时空演变分析
    5.1 虚拟水循环过程与计算方法
        5.1.1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过程研究
        5.1.2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通量计算
    5.2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生产虚拟水——物理流
        5.2.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计算
        5.2.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对比分析
    5.3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单位产量虚拟水——效用流
        5.3.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计算
        5.3.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对比分析
    5.4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虚拟水流动——贸易流
        5.4.1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
        5.4.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6.1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计算
        6.1.1 能值理论
        6.1.2 西北地区能值流计算
        6.1.3 西北地区能值指标评估
    6.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区域差异分析
        6.2.1 准格尔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2 塔里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3 河西内陆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4 柴达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6.2.5 半干旱草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6 黄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6.2.7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差异对比分析
    6.3 西北地区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6.3.1 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分析
        6.3.2 基于水资源量的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6.3.3 两种情景下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政策驱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种植结构的相关研究
        1.2.2 种植结构变化的政策驱动效应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种植结构
        2.1.2 政策驱动
    2.2 基础理论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蛛网理论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2 数据来源
4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4.1 政策实施前后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
        4.1.1 水稻种植面积变化
        4.1.2 玉米种植面积变化
        4.1.3 大豆种植面积变化
    4.2 黑龙江省与非政策实施区的种植面积变化对比
        4.2.1 水稻种植面积对比分析
        4.2.2 玉米种植面积对比分析
        4.2.3 大豆种植面积对比分析
    4.3 小结
5 基于DID模型的政策效应分析
    5.1 DID模型
    5.2 变量说明
    5.3 DID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5.3.1 DID值测算结果
        5.3.2 计量数值分析
    5.4 黑龙江省各地区政策效应差异比较
    5.5 小结
6 结论和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农业补贴与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相结合
        6.2.2 坚持市场定价、建立玉米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
        6.2.3 加大大豆补贴力度、优化大豆种植布局
        6.2.4 提高农业保险支持力度
    6.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界定
        1.2.1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
        1.2.2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
        1.2.3 产业同构
        1.2.4 城乡收入差距
    1.3 研究目的与理论分析框架
        1.3.1 研究目的
        1.3.2 分析框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样本
        1.5.2 数据来源
    1.6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不足之处
    1.7 小结
2 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研究成果
        2.1.3 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同构的关系研究
        2.1.4 研究述评
    2.2 理论回顾与借鉴
        2.2.1 配第—克拉克定律
        2.2.2 库兹涅茨的部门结构变动理论
        2.2.3 保罗·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
        2.2.4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2.2.5 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2.2.6 里昂惕夫产业关联理论
        2.2.7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3 产业结构演变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分析
        2.3.1 理论分析模型
        2.3.2 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路径分析
    2.4 小结
3 内蒙古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历史考察
    3.1 城乡关系趋好阶段(1978—1984年)
        3.1.1 1978—1984 年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状况及特征
        3.1.2 1978—1984 年产业发展状况及特征
        3.1.3 1978—1984 年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与特征
    3.2 城乡再度分离阶段(1985—2003年)
        3.2.1 1985—2003 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状况及特征
        3.2.2 1985—2003 年产业发展状况及特征
        3.2.3 1985—2003 年产业结构变化状况及特征
    3.3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4—2012年)
        3.3.1 2004—2012 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状况及特征
        3.3.2 2004—2012 年产业发展状况及特征
        3.3.3 2004—2012 年产业结构变化状况及特征
    3.4 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3—至今)
        3.4.1 2013—2017 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状况及特征
        3.4.2 2013—2017 年产业发展状况及特征
        3.4.3 2013—2017 年产业结构变化状况及特征
    3.5 内蒙古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变化趋势
        3.5.1 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5.2 重工业主导下的工业化的弊端
        3.5.3 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3.5.4 产业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
        3.5.5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总体特征
    3.6 小结
4 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分析:纵向视角
    4.1 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
    4.2 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统计检验
        4.2.1 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测度
        4.2.2 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统计分析
    4.3 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计量分析
        4.3.1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4.3.2 实证模型构建及估计方法选择
        4.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4 实证结论与建议
    4.4 小结
5 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分析:横向视角
    5.1 产业同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
        5.1.1 产业同构、资本配置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5.1.2 产业同构、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5.2 内蒙古产业同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统计检验
        5.2.1 产业同构的测度
        5.2.2 产业同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统计分析
    5.3 内蒙古产业结构同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计量分析
        5.3.1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5.3.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3.3 实证结论与启示
    5.4 小结
6 新时代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6.1 加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在农牧业提质增效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6.1.1 推动农牧业科技进步,提升农牧业现代化水平
        6.1.2 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创新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
        6.1.3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农牧区经济运行效率
        6.1.4 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构筑现代农牧业的载体
    6.2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在劳动力转移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6.2.1 走先进适用的技术改造路线,延缓传统产业的就业衰减
        6.2.2 发展低碳经济,创造绿色就业
        6.2.3 发展草原文化产业,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6.2.4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发挥其就业主体作用
    6.3 优化产业布局,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6.3.1 科学编制产业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6.3.2 发挥禀赋优势,增强各地区产业发展联动性
    6.4 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6.4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6.4.1 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6.4.1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6.4.2 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发挥其城乡互动的纽带作用
    6.5 小结
7 研究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产业结构演变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因素
        7.1.2 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路径
        7.1.3 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7.1.4 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
        7.1.5 内蒙古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等
        7.1.6 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缺乏应有的互动
        7.1.7 内蒙古产业同构抑制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
        7.1.8 产业结构优化是缩小内蒙古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路径
    7.2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1978—1984年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变化情况
    附表2 1985—2003年内蒙古农民家庭纯收入结构变化状况
    附表3 2004—2017年内蒙古传统服务业结构变化趋势
    附表4 2004—2017年内蒙古现代服务业结构变化趋势
    附表5 1978—2017年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
    附表6 1980—2017年内蒙古各盟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变化状况
    附表7 1980—2017年内蒙古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变化状况
作者简介

(5)鲜食玉米收益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万全区鲜食玉米种植户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鲜食玉米
        2.1.2 种植成本
        2.1.3 收益
    2.2 理论基础
        2.2.1 成本收益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生产要素理论
3 万全区鲜食玉米发展现状
    3.1 万全区概述
        3.1.1 区位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2 万全区鲜食玉米种植情况分析
        3.2.1 播种面积变化分析
        3.2.2 每亩生产成本变化分析
        3.2.3 每亩土地流转费用变化分析
        3.2.4 总产量变化分析
        3.2.5 总产值变化分析
        3.2.6 净利润变化分析
    3.3 万全区鲜食玉米与籽粒玉米种植情况比较分析
        3.3.1 播种面积比较分析
        3.3.2 每亩生产成本比较分析
        3.3.3 总产值比较分析
4 万全区鲜食玉米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4.1 样本数据来源及影响因素选取
        4.1.1 样本数据来源
        4.1.2 影响因素选取
    4.2 样本描述性分析
        4.2.1 鲜食玉米种植户个体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4.2.2 鲜食玉米收益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5 万全区种植鲜食玉米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设置及模型建立
        5.1.1 变量设置
        5.1.2 模型建立
    5.2 模型检验
        5.2.1 拟合优度检验
        5.2.2 显着性检验
        5.2.3 多重共线性判别
    5.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5.3.1 回归结果
        5.3.2 回归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6)呼伦贝尔市“互联网+”畜牧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2.1 呼伦贝尔市及农牧业局基本状况
        2.1.1 基本情况
        2.1.2 组织架构
        2.1.3 人员构成
    2.2 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状况
        2.2.1 基本情况
        2.2.2 饲养品种及方式
        2.2.3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2.4 相关企业发展现状
    2.3 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呼伦贝尔市互联网+畜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1 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3.1.1 政策因素分析
        3.1.2 经济因素分析
        3.1.3 社会因素分析
        3.1.4 技术因素分析
    3.2 中观影响因素分析
        3.2.1 行业战略、生产要素及需求条件
        3.2.2 产业集群
        3.2.3 政府与机会
    3.3 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3.3.1 牧民对“互联网+”畜牧业发展的认知程度
        3.3.2 牧民对实施“互联网+”畜牧业发展的意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呼伦贝尔市“互联网+”畜牧业发展策略构建
    4.1 策略构建目标和原则
        4.1.1 策略构建目标
        4.1.2 策略构建原则
    4.2 总体策略结构
    4.3 具体策略内容
        4.3.1 基础设施建设
        4.3.2 禽畜养殖定位
        4.3.3 疫情预测防控
        4.3.4 畜牧产品销售
        4.3.5 牧民教育培训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呼伦贝尔市“互联网+”畜牧业发展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5.1 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
        5.1.1 整合资源统筹安排
        5.1.2 制定政策鼓励发展
        5.1.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5.2 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
        5.2.1 改造传统畜牧业生产环节
        5.2.2 注重企业宣传工作
        5.2.3 重视畜牧品牌建设
    5.3 促进牧民自我发展
        5.3.1 提升牧民自身素质
        5.3.2 深度学习互联网思维
        5.3.3 促进生产标准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调查问卷

(7)促进包头地区农民创业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农民创业研究及其理论依据
    2.1 农民创业的内涵
    2.2 农民创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创业理论
        2.2.2 基本需求层次理论
        2.2.3 区域发展理论
第三章 包头地区农民创业现状及问题
    3.1 包头地区农民的地方产业背景
        3.1.1 包头地区基本情况
        3.1.2 包头地区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3.2 包头地区农业创业发展历程
    3.3 包头地区农民创业现状特征
        3.3.1 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
        3.3.2 农民创业规模小且具有兼业性
        3.3.3 农民创业主要形式为家庭经营
        3.3.4 返乡农民工担当农民创业生力军
        3.3.5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渐成为农民创业重要载体
    3.4 包头地区农民创业面临的问题
        3.4.1 农民创业扶持政策不够完善
        3.4.2 农民创业融资渠道较窄
        3.4.3 农民创业技术辅导培训不足
        3.4.4 农民创业能动性不足
第四章 包头地区农民创业的经验和教训
    4.1 包头地区农民创业的成功案例及经验
        4.1.1 包头地区农民创业成功典型案例
        4.1.2 包头地区农民创业成功的经验
    4.2 包头地区农民创业的失败案例与教训
        4.2.1 包头地区农民创业失败典型案例
        4.2.2 包头地区农民失败的教训
第五章 促进包头地区农民创业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政府创业服务职能和政策支持力度
        5.1.1 突出创业服务职能与作用
        5.1.2 完善创业扶持和优惠政策
    5.2 完善对农民创业的金融支持
        5.2.1 创新金融支农措施和改革
        5.2.2 丰富农民创业政策性金融支持
    5.3 组织开展农民创业专业技能培训
        5.3.1 通过创业培训提高农民技能
        5.3.2 扶持和树立先进创业榜样
    5.4 完善农民创业的制度保障配套措施
        5.4.1 发展一村一品的地方优势
        5.4.2 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与专业合作组作用
        5.4.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相关保险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武川县农村贫困地域差异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现状
    1.3 贫困概念和标准
    1.4 理论基础
        1.4.1 人地关系理论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3 公共资源治理理论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2 自然环境
    2.3 社会经济环境
3 农村贫困地域差异
    3.1 整体状况
    3.2 贫困人口分布
    3.3 贫困户类型
    3.4 贫困户特征
        3.4.1 收支结构
        3.4.2 户主年龄结构
        3.4.3 劳动力结构
        3.4.4 身体健康状况
        3.4.5 租入土地情况
        3.4.6 户主受教育程度
    3.5 小结
4 基于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4.1 自然环境
        4.1.1 地形
        4.1.2 自然灾害
    4.2 人口
        4.2.1 人口数量变动
        4.2.2 劳动能力人口
        4.2.3 文化结构
    4.3 农业
        4.3.1 种植业
        4.3.2 畜牧业
        4.3.3 集体经济
    4.4 区位
        4.4.1 交通
        4.4.2 位置
        4.4.3 通讯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
        5.2.1 因户制宜,精准施策,完善扶贫帮扶机制
        5.2.2 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
        5.2.3 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5.2.4 创新社会扶贫机制,推动异地扶贫搬迁
        5.2.5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发展畜牧业和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肉羊产业链系统形成与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肉羊产业链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2.1 与研究相关的理论综述
        1.2.2 国内外农业、畜牧业产业链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肉羊产业链相关研究综述
        1.2.4 已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的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论文主要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4.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基本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链、农业产业链、畜牧业产业链、肉羊产业链
        2.1.1 产业链
        2.1.2 农业产业链、畜牧业产业链
        2.1.3 肉羊产业链
    2.2 复杂性科学
        2.2.1 复杂性与复杂性科学
        2.2.2 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2.3 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主要工具
    2.3 自组织理论
        2.3.1 耗散结构理论
        2.3.2 协同理论
        2.3.3 突变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资源禀赋
        3.1.1 自然资源
        3.1.2 人力资源
    3.2 市场
    3.3 技术
    3.4 政府规制
    3.5 基础设施
    3.6 辅助支持产业
    3.7 本章小结
4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复杂性及自组织特性分析
    4.1 肉羊产业链的系统性及系统特征分析
        4.1.1 肉羊产业链的系统性
        4.1.2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系统特征分析
    4.2 肉羊产业链系统复杂性分析
        4.2.1 肉羊产业链系统构成元素的复杂性
        4.2.2 肉羊产业链系统结构的复杂性
        4.2.3 肉羊产业链系统环境的复杂性
    4.3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自组织性分析
        4.3.1 自组织与他组织
        4.3.2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自组织
    4.4 本章小结
5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耗散结构分析
    5.1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耗散结构假设
        5.1.1 开放系统
        5.1.2 远离平衡态
        5.1.3 外界输入的平权化
        5.1.4 非线性
        5.1.5 涨落和突变
        5.1.6 非稳定性
    5.2 肉羊产业链系统中的熵流分析
        5.2.1 熵对耗散结构的表述
        5.2.2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产业熵
        5.2.3 产业熵的度量
        5.2.4 产业熵的构成
    5.3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布鲁塞尔模型构建
        5.3.1 布鲁塞尔模型
        5.3.2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布鲁塞尔模型
        5.3.3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布鲁塞尔模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例证分析:内蒙古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耗散结构分析
    6.1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6.1.1 内蒙古养羊业的发展历程
        6.1.2 内蒙古发展肉羊产业的必要性
    6.2 内蒙古肉羊产业链系统的负熵流分析
        6.2.1 气候地理优势
        6.2.2 饲草料资源优势
        6.2.3 肉羊品种优势
        6.2.4 人力资源
        6.2.5 市场需求
        6.2.6 政府规制
        6.2.7 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效果显着
        6.2.8 信息化建设
    6.3 内蒙古自治区肉羊产业链系统发展的正熵流分析
        6.3.1 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6.3.2 市场需求和竞争
        6.3.3 人力资源
        6.3.4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6.3.5 政府规制
        6.3.6 市场机制不完善
        6.3.7 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发展不完善
        6.3.8 相关辅助产业支持不到位
        6.3.9 技术水平落后
        6.3.10 产业链条松散、契约不完善
    6.4 整体系统分析
        6.4.1 区域划分
        6.4.2 内蒙古自治区肉羊产业链系统发展重点
    6.5 本章小结
7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7.1 肉羊产业链形成的动因
    7.2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形成机制
    7.3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演化
        7.3.1 肉羊产业链系统演化阶段的界定
        7.3.2 肉羊产业链系统的自组织演化
    7.4 本章小结
8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能力评价与实证研究
    8.1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评价指标体系
        8.1.1 设计原则
        8.1.2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8.1.3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评价指标含义及来源
    8.2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8.2.1 模糊综合评价法
        8.2.2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实证分析
        8.2.3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评价过程
    8.3 本章小结
9 肉羊产业链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构建的对策分析
    9.1 改善外部市场、政策和技术环境,强化环境负熵流
        9.1.1 健全市场机制,创造市场需求
        9.1.2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强政策扶持
        9.1.3 培育技术创新环境,提高技术转化率、覆盖率
    9.2 优化肉羊产业结构,强化内部负熵流
        9.2.1 组织模式
        9.2.2 分配方式
    9.3 肉羊产业链系统内各个组成要素
        9.3.1 培养各组成要素正确的竞合意识
        9.3.2 提高肉羊养殖户素质和组织化程度
        9.3.3 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
    9.4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本文的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竞争优势理论
        2.1.3 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
    2.2 相关研究回顾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研究评述
3 内蒙古马铃薯生产现状
    3.1 内蒙古马铃薯生产概况
        3.1.1 马铃薯的播种面积
        3.1.2 马铃薯的总产量和单产
    3.2 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
    3.3 内蒙古马铃薯成本收益情况
        3.3.1 马铃薯成本收益变化
        3.3.2 马铃薯成本构成
4 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4.1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4.1.1 研究方法
        4.1.2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省际比较优势分析
        4.2.1 省际规模比较优势
        4.2.2 省际效率比较优势
        4.2.3 省际综合比较优势
    4.3 盟市间比较优势分析
        4.3.1 各盟市规模比较优势
        4.3.2 各盟市效率比较优势
        4.3.3 各盟市综合比较优势
    4.4 作物间比较优势分析
        4.4.1 各作物规模比较优势
        4.4.2 各作物效率比较优势
        4.4.3 各作物综合比较优势
5 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影响因素分析
    5.1 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形成的影响因素
        5.1.1 自然禀赋
        5.1.2 生产条件
        5.1.3 区位因素
        5.1.4 技术因素
        5.1.5 市场因素
        5.1.6 政策因素
    5.2 各因素与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的关联度分析
        5.2.1 模型的建立
        5.2.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5.2.3 结果与分析
6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依据比较优势原则,优化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
        6.2.2 增加财政支农的倾斜力度,加强农田的水利设施建设
        6.2.3 建立马铃薯市场信息体系,及时为生产者提供信息服务
        6.2.4 加强农业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6.2.5 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马铃薯生产规模化经营水平
        6.2.6 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马铃薯产出水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关于包头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武星彤. 延边大学, 2021
  • [2]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D]. 冯朝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政策驱动分析[D]. 邹小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D]. 安旭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5]鲜食玉米收益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万全区鲜食玉米种植户的调研[D]. 梁爽.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1)
  • [6]呼伦贝尔市“互联网+”畜牧业发展策略研究[D]. 白云龙.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5)
  • [7]促进包头地区农民创业对策研究[D]. 杜瑞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
  • [8]武川县农村贫困地域差异及其原因分析[D]. 李政.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12)
  • [9]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的肉羊产业链系统形成与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余雪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3)
  • [10]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赵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包头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