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油泵计算机自动测量监控系统

螺杆油泵计算机自动测量监控系统

一、螺杆采油泵的计算机自动测量及监控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魏雪彤[1](2021)在《基于橡胶非线性的采油螺杆泵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采油单螺杆泵凭借着其独特的优点在油田中被广泛使用,单螺杆泵能耗小,效率高,安装方便等优点表现突出。但采油单螺杆泵在高转速运行下振动大,难以达到平稳的要求,考虑到这一实际需要,本文从采油螺杆泵转子系统碰摩动力学角度入手,分析采油单螺杆泵转子系统碰摩特性。依据采油单螺杆泵转子在定子内的运动特点,将转子在定子型腔的单个周期运动分为曲线运动区间和直线运动区间,分析转子在两运动区间受力状态。考虑定子橡胶厚度变化及橡胶自身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采用有限元的方法,运用ABAQUS软件分析了转子在定子型腔内不同位置的受力状态,推导了定转子橡胶接触压力公式。依据转子动力学理论,结合常规转子系统建模方法,将螺杆泵转子等效到横截面内,建立了采油单螺杆泵转子系统碰摩动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的方法,运用ABAQUS软件求解采油单螺杆泵系统碰摩动力学模型,并结合转子形心振幅图对动力学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以过盈量为变量因素,分析转子在定子型腔周期运转时,定转子间接触压力变化规律。以转子转速为变量因素,分析转子旋转速度对单螺杆泵转子碰摩系统的响应特性的影响以及在不同过盈量下,各系统稳定转速与过盈量的关系,得出过盈量对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运动区间,转子形心的运动在一定转速范围内取固定转速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转子振幅历程图中,随着转速的升高,最大振动位移也随之增大。同时分析得出转子系统平稳运行最佳稳定转速范围。在不同过盈量条件下,转速为转子系统运行稳定转速时,得出了转子稳定振幅与过盈量的关系。

刘庆宝[2](2011)在《直驱式螺杆泵抽油机驱动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游梁式抽油机、电潜泵抽油机、螺杆泵抽油机驱动系统,新型直驱式螺杆泵抽油机驱动系统更具优越性,本文针对直驱式螺杆泵抽油机驱动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根据直驱式螺杆泵抽油机系统的性能要求选定正弦波永磁无刷电机为其驱动电机,对其进行了结构改进设计及电磁设计,给出了设计计算结果,并进行了样机试制。②对直驱螺杆泵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各种硬件组成部分(如驱动基板,控制板,操作面板,整流和逆变电路等)及软件组成部分(如操作面板和控制板的通讯,控制板的端口设置,电机起动程序,电机速度控制程序等),给出各组成部分的设计结果及样机,重点对电机的电压保护、电流保护、电机软起动、电机软刹车、自动加热和风冷等功能进行了研究。③文中对驱动系统在应用中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总结并进行了改进,使驱动系统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④对整体驱动系统进行了基于实验室的实验研究及现场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直驱式螺杆泵抽油机驱动系统运行效果良好,节能效果显着。

娄刚[3](2011)在《地面单螺杆式增压注水泵的设计计算》文中指出本设计将目前已经在石油采油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单螺杆式泵,应用于增压注水泵。拟发挥单螺杆泵的结构简单,流量均匀,压力稳定,易损件少,成本低等诸多优点,为满足注水单井的高压需求,提高油田注水系统效率,降低注水能耗及成本,做出新的尝试。设计采用两个螺杆衬套副,对称布置,以平衡单螺杆泵的较高的轴向力,通过该设计,可以免去止推轴承设计,而且,增大了泵的流量。采用中间进水,两端出水方案,则两端高压,中间低压,两螺杆衬套副之间,需要安装耐轴向压力的万向联轴器。设计采用瓣式万向联轴器,其芯部的定位球,可承受轴向压力载荷。多头单螺杆泵较单头单螺杆泵,有着多方面优势,设计采用运动比值为2/3的双头设计,采用短幅内摆线的外等距曲线作为衬套的齿形曲线,其共轭曲线作为螺杆的齿形曲线,并对型线多个特征参量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和设计,在保证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螺杆衬套副的机械水力性能。传动轴端采用挠性轴连接和填料密封设计,并设计了配套的减速箱。

刘铭[4](2009)在《基于大系统思想的潜油螺杆泵采油机组整体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潜油螺杆泵是一种新型的无杆采油设备。该采油设备制造成本低,占地面积小,易于运输,安装方便,不易产生气锁现象。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与其他人工举升技术相比具有一系列不可比拟的优点,适用于稠油井、高含砂井、高烃链油井的石油开采,在原油开采中具有较好的前景,对我国采油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特殊的工作环境,造成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机组一旦下井,它的维修非常困难,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保证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中各个组成部件的使用寿命趋于一致,使得机组中任意一个元件达到寿命的同时其他的部件也达到或即将达到其使用寿命,最大可能地避免浪费。本文中介绍了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其技术特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在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中,减速器、联轴体和螺杆泵是其中的关键部件,本论文对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关键部件进行了大系统优化方法的分析,并对一些关键部件进行了实体建模和有限元分析。由于这三个组件的设计比较复杂和繁琐,涉及到大量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工作,所以本文采用MATLAB工具箱进行数据处理及工程计算,采用ANSYS软件进行强度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对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进行了大系统优化。解决了系统中各组件使用寿命不等,而造成浪费的问题。通过对关键部件的改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设计的准确性。

刘成林[5](2009)在《多头螺杆泵定转子空间曲面的形成及螺杆泵运动学仿真》文中研究指明螺杆泵以其运动部件少、排量均匀、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油田得到广泛的应用。多头单螺杆泵与单头单螺杆泵相比具有排量大、效率高、能耗低、转子受力状况好等优点,在国际上得到逐步的推广。国内由于对多头单螺杆泵的理论和试验研究较少,目前各油田多数采用单头单螺杆泵。因此,对多头单螺杆泵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合理地选择构成螺杆一衬套的型线是一个尚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多头单螺杆泵的线型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即在多头单螺杆泵的转子和定子是刚性接触,它们的配合间隙(或过盈)刚好为零的假设前提下,不考虑油田现场的实际影响因素,对转子和定子的线型进行研究。根据多线式单螺杆钻具的设计理论,将螺杆衬套副的形成分为轴向型线和端面型线两部分。并对单螺杆泵端面型线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后,最终对其端面型线提出两种方案:采用短幅内摆线的外等距曲线作为定子原始齿形曲线,其共扼曲线作为转子齿形曲线,及采用短幅外摆线的内等距曲线作为转子原始齿形曲线,其共扼曲线作为定子齿形曲线的两种多头单螺杆泵的设计方法。通过数学推导得出了分别采用以上两种端面型线设计螺杆衬套副方法的定子和转子的数学方程。利用UG软件对这种新型的多头单螺杆泵的定子线型及转子线型进行实体建模。采用UG软件中的“公式表达式”功能,完成定子和转子的端面型线生成。运用UG软件中的二次开发软件,完成了其轴向型线的生成。最后对装配后的螺杆衬套副进行运动学分析。

王峥[6](2008)在《电动潜油螺杆泵运行状态参数检测与数据远传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是应用较广的一种采油方式。采集电动潜油螺杆泵运行参数,并对其进行远程传输、分析,为远程进行各种工况分析和故障诊断提供了基础,对于及时、准确地掌握石油生产情况、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检测电动潜油螺杆泵运行状态,基于GPRS技术的远程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实现了电动潜油螺杆泵运行参数的远程传输方案:采用了无线数据通信模块H7118从GPRS网络接入,数据接收中心从Internet接入的方式;制定了系统通信数据格式,采用GPRS网络实现了数据无线远程传输。2.设计了以Intel 16位单片机80C196KC和六通道同时采样高速A/D转换器ADS7864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电路模块,开发了相应的程序,实现了电压、电流同时采集。3.数据接收中心采用VB语言编程实现了通信、控制数据采集,并进行数据保存、FFT分析、参数计算、曲线绘制等功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在GPRS网络覆盖的任一地点及时检测电动潜油螺杆泵电机的工作参数,并传输至数据接收中心,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具有安装方便、传输距离远等特点,给电动潜油螺杆泵运行状态参数的检测及数据远程传输带来很大便利。

任彬[7](2007)在《双头单螺杆泵运动仿真及结构参数优化》文中指出螺杆泵以其运动部件少、排量均匀、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油田得到广泛的应用。双头单螺杆泵与单头单螺杆泵相比具有排量大、效率高、能耗低、转子受力状况好等优点,在国际上得到逐步的推广。国内由于对双头单螺杆泵的理论和试验研究较少,目前各油田多数采用单头单螺杆泵。因此,对双头单螺杆泵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合理地选择构成螺杆—衬套的型线是一个尚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双头单螺杆泵的线型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即在双头单螺杆泵的转子和定子是刚性接触,它们的配合间隙(或过盈)刚好为零的假设前提下,不考虑油田现场的实际影响因素,对转子和定子的线型进行研究。根据多线式单螺杆钻具的设计理论,分析了共轭曲面构成的三个基本要求和端面齿形的两种类型。并对单螺杆泵端面型线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后,最终提出采用短幅内摆线的等距曲线作为定子原始齿形曲线,其共轭曲线作为转子齿形曲线的双头单螺杆泵的设计方法。利用Pro/E软件对这种新型的双头单螺杆泵的定子线型进行优选。确定变幅因数k=0.5的短幅内摆线为定子骨线,利用外滚法得出转子骨线,建立定子、转子骨线的方程。进而建立起转子、定子线型方程、等距曲面方程,并利用F曲线接触图证明该定子骨线和转子骨线满足理论密封性和连续下移条件。利用数学方法对双头单螺杆泵的线型进行优化。以追求过流面积最大,偏心距最小为优化目标,再结合螺杆泵的实际工况,建立线型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复合型法,并结合转子和定子间的最大滑动速度的参量,优化出使双头单螺杆泵达到最佳工作特性的变幅因数k的值为0.5,以及相应的结构参数。在Visual C++语言的MFC框架内,调用OpenGL绘图命令建立双头单螺杆泵的参数化实体模型,将上述线型优化过程编译成双头单螺杆泵线型优化软件。对双头单螺杆泵的行星运动进行仿真分析,并且实时显示转子在定子内作行星运动的运动过程及运动状态。使抽象的数学方程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具有较强的空间感和实体感。这种可视化的参数化实体模型与优化设计软件结合,便于设计和修改。

刘光新[8](2004)在《回火感应炉微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本论文通过对并联谐振式回火感应加热炉微机测控系统的设计,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在工厂热处理生产环境条件(对可靠性及稳定性要求高、电网电压畸变,坯料物理状态不一致,环境温度的变化、防尘、防潮、防腐蚀、抗干扰)下,影响微机测控系统运行可靠性、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对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PLC)、工控机(IPC)等硬件进行了可靠的设计选型,并着重对微机测控系统的模型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可靠性的论证和设计。本文还设计出了适应不同层次操作人员操作的友好界面,采用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软件完成设计任务。 系统设计完全满足了河南平顶山东联机械制造公司生产流水线工程项目对该系统的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各项性能指标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姜清[9](2004)在《采煤机油泵、马达试验台微机测试系统》文中认为本论文通过对采煤机油泵、马达试验台微机测试系统的设计,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在煤矿的复杂环境条件(如:稳定性要求高、防尘、防潮、防腐蚀、抗干扰)下,影响测试系统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对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PLC)、触模屏、工控机(IPC)等硬件进行了可靠的设计,并着重对通信软件、数字滤波软件、分析管理软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论证和设计。文章还设计出了适应不同层次操作人员操作的友好界面,采用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软件完成设计任务。 系统设计完全满足了安徽怀南辛集煤电公司工程项目对该子系统的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指标要求。

宋玉杰,韩道权,叶卫东,杨敬源[10](2003)在《螺杆泵性能检测试验台电气控制技术》文中提出介绍了螺杆泵性能检测试验台对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阐述了电气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 .该系统由电机变频调速、转矩转速检测、出口入口压力控制与检测、流量检测、温度控制与检测、液压控制系统等环节组成 .详细分析了主电机调速控制 ,出口压力的控制与检测技术 ,对试验过程中螺杆泵转子转速、泵出口压力、入口压力实现了的无级调节 .现场运行结果表明 ,该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

二、螺杆采油泵的计算机自动测量及监控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螺杆采油泵的计算机自动测量及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橡胶非线性的采油螺杆泵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油螺杆泵的研究现状
        1.2.2 螺杆泵采油系统振动方面研究现状
        1.2.3 转子动力学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采油螺杆泵动力学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2.1 采油单螺杆泵基本理论
        2.1.1 螺杆泵结构
        2.1.2 螺杆泵工作原理
    2.2 单螺杆泵定转子型线方程
        2.2.1 转子型线方程的建立
        2.2.2 定子型线方程的建立
        2.2.3 螺杆泵转子在定子衬套中的运动规律
    2.3 碰摩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与求解方法
        2.3.1 约束微分系统模型
        2.3.2 分段光滑系统模型
        2.3.3 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方程求解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定转子碰摩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3.1 定转子碰摩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3.1.1 转子在定子腔室内受力状态
        3.1.2 定转子碰摩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3.2 橡胶定子非线性接触压力的求解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2 转子在定子型腔直线运动区间橡胶定子非线性接触压力的求解
        3.2.3 转子在定子型腔曲线运动区间橡胶定子非线性接触压力的求解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采油单螺杆泵定转子系统动力学响应分析
    4.1 采油螺杆泵定转子接触压力变化规律
        4.1.1 周期内螺杆泵定转子接触压力变化规律
        4.1.2 过盈量对螺杆泵定转子间接触压力的影响
    4.2 转速对单螺杆泵转子振幅影响
    4.3 过盈量对单螺杆泵转子系统稳定振幅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2)直驱式螺杆泵抽油机驱动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1.2 世界石油开采驱动技术发展历程
    1.3 抽油机驱动系统发展现状
        1.3.1 游梁式抽油机驱动系统
        1.3.2 电潜泵抽油机驱动系统
        1.3.3 传统式螺杆泵抽油机驱动系统
    1.4 直驱式螺杆泵抽油机驱动系统
    1.5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直驱式螺杆泵驱动系统工作原理、结构及特点
    2.1 直驱式螺杆泵驱动系统工作原理
    2.2 直驱式螺杆泵驱动系统结构
        2.2.1 驱动电机
        2.2.2 电机控制器
        2.2.3 软刹车
        2.2.4 机械密封
        2.2.5 密封器
    2.3 直驱式螺杆泵驱动系统特点
第三章 直驱式螺杆泵驱动系统电机设计
    3.1 直驱式螺杆泵驱动系统电机性能要求
    3.2 直驱式螺杆泵驱动系统电机设计
        3.2.1 电机设计思路
        3.2.2 电机结构
        3.2.3 电机原理
        3.2.4 电机设计参数
        3.2.5 电机特点
第四章 直驱式螺杆泵驱动系统控制器设计
    4.1 直驱式螺杆泵驱动系统控制器性能要求
    4.2 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4.2.1 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4.2.2 位置检测电路
        4.2.3 换气和加热控制
        4.2.4 软刹车控制
        4.2.5 操作显示面板
        4.2.6 硬件电路部分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3.1 端口设定程序
        4.3.2 速度调节软件
        4.3.3 操作面板和控制板通讯
第五章 样机试验及验证
    5.1 样机实物图
    5.2 应用现场
    5.3 试验结果
        5.3.1 试验室实验数据
        5.3.2 现场试验数据
        5.3.3 检测部门报告
        5.3.4 实验结论
第六章 总结
附录:软件部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地面单螺杆式增压注水泵的设计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增压注水泵的研究现状
    1.3 单螺杆泵的发展研究现状
        1.3.1 国外单螺杆泵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单螺杆泵的研究现状
        1.3.3 单螺杆泵的研究方向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1.5.1 泵体的结构方案设计
        1.5.2 单螺杆泵结构尺寸计算及强度校核
        1.5.3 驱动装置的选型及设计计算
        1.5.4 设计图纸绘制
        1.5.5 创新性分析
    1.6 泵的原始设计及特性参数
第二章 单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及型线理论
    2.1 单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公式
        2.1.1 单螺杆泵工作原理概述
        2.1.2 单螺杆泵运动比值分析
        2.1.3 多头单螺杆泵基本公式
        2.1.4 单螺杆泵的能量损失
    2.2 多头单螺杆泵的型线理论
        2.2.1 摆线
        2.2.2 等距曲线
        2.2.3 共轭曲线
        2.2.4 不同型线分析
第三章 螺杆衬套副的设计计算
    3.1 螺杆衬套副端面型线的设计计算
        3.1.1 螺杆衬套副结构参数分析
        3.1.2 螺杆衬套副结构参数计算
        3.1.3 螺杆衬套副端面型线方程
    3.2 螺杆衬套副的轴向力计算
    3.3 衬套的设计计算
        3.3.1 衬套材料选型
        3.3.2 螺杆衬套副的摩擦分析
        3.3.3 初始过盈量的设计计算
第四章 万向联轴器的的设计计算
    4.1 万向联轴器概述
        4.1.1 万向联轴器的种类
        4.1.2 万向联轴器的离心惯性力
    4.2 瓣式万向联轴器的设计计算
        4.2.1 瓣齿的结构参数
        4.2.2 瓣齿的受力分析
        4.2.3 瓣齿的校核计算
        4.2.4 补充计算及说明
    4.3 挠性轴的设计计算
        4.3.1 挠性轴的受力分析
        4.3.2 挠性轴的校核计算
第五章 传动轴总成的设计计算
    5.1 密封的选型计算
        5.1.1 密封选型
        5.1.2 填料密封的设计计算
    5.2 传动轴的设计计算
        5.2.1 传动轴功率和转矩计算
        5.2.2 传动轴的结构设计
        5.2.3 传动轴的校核计算
    5.3 轴承的设计计算
第六章 驱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6.1 驱动装置的匹配计算
        6.1.1 电动机的选型计算
        6.1.2 减速箱的设计计算
    6.2 减速箱齿轮的设计计算
        6.2.1 齿轮材料及精度选取
        6.2.2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6.2.3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6.2.4 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6.3 减速箱传动轴的设计计算
        6.3.1 输入轴的设计计算
        6.3.2 输出轴的设计计算
        6.3.3 轴承的设计计算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基于大系统思想的潜油螺杆泵采油机组整体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的目的
        1.1.2 课题的背景
        1.1.3 课题的意义
    1.2 潜油螺杆泵采油(ESPCP)技术
        1.2.1 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结构
        1.2.2 潜油螺杆泵采油技术的特点
    1.3 潜油螺杆泵采油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1.3.1 国外潜油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发展概况
        1.3.2 国内潜油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发展概况
    1.4 潜油螺杆泵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4.1 潜油螺杆泵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
        1.4.2 潜油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大系统理论基础
    2.1 大系统理论概念的提出
        2.1.1 大系统理论概念
        2.1.2 大系统理论的发展
        2.1.3 大系统理论的特征
        2.1.4 大系统理论的应用
    2.2 大系统优化方法的理论基础
        2.2.1 大系统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
        2.2.2 大系统优化的分解协调法
        2.2.3 大系统优化分解协调法的数学模型
        2.2.4 大系统优化分解协调法的基本求解方法
第三章 大系统优化方法在ESPCP 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3.1 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减速器的优化分析
        3.1.1 减速器运行环境及总体性能要求
        3.1.2 潜油减速器的基本设计目标
        3.1.3 结构形式选择
        3.1.4 NGW 型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可靠性优化
    3.2 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联轴装置的大系统优化分析
        3.2.1 联轴装置的需求分析与功能
        3.2.2 联轴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3.2.3 基于大系统优化思想的联轴装置设计
第四章 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及结构改进设计
    4.1 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中螺杆泵的有限元分析及改进设计
        4.1.1 单头单螺杆泵的工作原理
        4.1.2 螺杆泵的有限元分析
        4.1.3 螺杆泵的改进设计
    4.2 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中轴承的有限元分析及改进设计
        4.2.1 轴承的有限元分析
        4.2.2 轴承的改进设计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多头螺杆泵定转子空间曲面的形成及螺杆泵运动学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石油人工举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2 螺杆泵采油工艺的特点
    1.3 螺杆泵设计理论的发展状况
        1.3.1 国外螺杆泵设计理论的发展状况
        1.3.2 国内螺杆泵设计理论的发展状况
    1.4 螺杆泵设计中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第二章 螺杆泵转子型线设计基础理论及螺杆泵定转子常用型线
    2.1 多头螺杆—衬套副啮合的基本知识
        2.1.1 瞬心线及其性质
        2.1.2 Willis定理
        2.1.3 共轭曲线及其性质
        2.1.4 坐标变换方法
        2.1.5 共轭曲线的求法—齿廓法线法
    2.2 常用的啮合线型
    2.3 摆线型线
        2.3.1 摆线简介
        2.3.2 短幅外摆线
        2.3.3 短幅内摆线
    2.4 等距曲线
第三章 多头螺杆泵定转子曲面的数学建模
    3.1 多头螺杆泵端面型线及其轴向延展分析
    3.2 多头螺杆泵定转子型线的确定
        3.2.1 短幅内摆线的外等距曲线(定子)
        3.2.2 短幅内摆线的外等距曲线的共轭曲线(转子)
        3.2.3 短幅外摆线的内等距曲线(转子)
        3.2.4 短幅外摆线的内等距曲线的共轭曲线(定子)
    3.3 多头螺杆泵定、转子空间轴向型线数学建模
第四章 多头螺杆泵实体建模与运动学
    4.1 仿真模型基本参数与Unigraphics软件介绍
    4.2 多头螺杆泵定、转子端面型线编程与实现
    4.3 多头螺杆泵定、转子空间轴向型线编程与实现
    4.4 多头螺杆泵实体建模与仿真
    4.5 多头螺杆泵运动学分析
    4.6 多头螺杆泵运动学仿真
        4.6.1 ADAMS软件简介
        4.6.2 基于ADMS的多头螺杆泵运动学仿真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电动潜油螺杆泵运行状态参数检测与数据远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动螺杆泵采油技术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
        1.2.2 油田设备监测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1.2.3 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检测及参数远程传输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电动潜油螺杆泵运行状态参数检测与数据远传方案
    2.1 电动潜油螺杆泵运行状态参数检测及数据远传总体方案
    2.2 电动潜油螺杆泵运行状态参数数据采集方案
    2.3 电动潜油螺杆泵运行状态无线远程数据传输方案
        2.3.1 无线远程数据传输方式
        2.3.2 无线远程数据传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2.4 电动潜油螺杆泵运行状态数据接收中心设计方案
        2.4.1 数据接收中心功能设计
        2.4.2 数据接收中心开发环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动潜油螺杆泵运行状态参数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 传感器输入通道设计
        3.1.1 电流传感器输入通道
        3.1.2 电压传感器输入通道
    3.2 抗混叠滤波电路设计
        3.2.1 MAX275 滤波电路
        3.2.2 MAX275 滤波效果测试
    3.3 跟随及放大电路设计
    3.4 电压-电压转换电路设计
    3.5 A/D转换电路设计
        3.5.1 ADS7864 芯片特性
        3.5.2 ADS7864 主要引脚功能及设置
        3.5.3 ADS7864 在系统中的电路
    3.6 单片机接口电路的设计
        3.6.1 80C196KC特点
        3.6.2 80C196KC在系统中的电路
    3.7 串行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3.8 数据采集模块总原理图及实物图
    3.9 硬件设计中采用的抗干扰措施
    3.10 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3.11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动潜油螺杆泵数据无线远程传输的实现
    4.1 接入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4.2 GPRS远程数据传输实现原理
    4.3 GPRS无线传输网络
        4.3.1 GPRS技术特点
        4.3.2 GPRS网络结构
    4.4 数据传输协议
        4.4.1 TCP/IP协议
        4.4.2 PPP协议
        4.4.3 系统通信的数据格式
    4.5 GPRS数据通信终端
        4.5.1 H7118 GPRS DTU内部结构
        4.5.2 H7118 GPRS DTU主要特点
        4.5.3 H7118 GPRS DTU的安装及设置
    4.6 GPRS数据通信终端实现通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接收中心的设计与实现
    5.1 数据接收中心总体流程
    5.2 数据接收中心网络通信功能
        5.2.1 网络通信功能实现方法
        5.2.2 网络通信实验
    5.3 数据接收中心数据库功能
        5.3.1 数据库功能实现方法
        5.3.2 数据存储和调用实验
    5.4 数据接收中心数据分析功能
        5.4.1 FFT原理及实现
        5.4.2 相关参数计算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双头单螺杆泵运动仿真及结构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双头单螺杆泵的线型理论及分析
    1.1 双头单螺杆泵的型线设计基础
        1.1.1 线型研究的理论基础
        1.1.2 复平面柱坐标法
        1.1.3 摆线简介
        1.1.4 周期、循环曲线和等效动点
    1.2 线形啮合原理的基本概念
        1.2.1 瞬心线及其性质
        1.2.2 共轭齿形曲线
        1.2.3 共轭曲面的基本要求和端面齿形类型
    1.3 双头单螺杆泵端面齿形的选取
        1.3.1 齿形几何参数的选择原则
        1.3.2 基于等距线半径最大临界值的齿形选择
        1.3.3 基于偏心距系数的齿形选择
        1.3.4 基于摆线对比分析的齿形选择
    1.4 线型的研究方法
        1.4.1 逆解法
        1.4.2 发生线的选取
        1.4.3 特定的行星运动
        1.4.4 分离定义域
        1.4.5 证明理论密封性
        1.4.6 等距曲线线型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双头单螺杆泵线型方程和曲面方程的建立
    2.1 双头单螺杆泵的线型设计
        2.1.1 短幅内摆线线型
        2.1.2 定子骨线及线型
        2.1.3 转子骨线及线型
    2.2 接触图和密封性
        2.2.1 接触点数和隔离条件
        2.2.2 消失条件
        2.2.3 计算共轭副的最小长度
    2.3 等距曲面共轭副
    2.4 双头单螺杆泵的虚拟建模
        2.4.1 Pro/ENGINEER WILDFIRE简介
        2.4.2 基于Pro/E的实体建模
        2.4.3 基于Pro/E的运动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头单螺杆泵线型的优化设计
    3.1 以内摆线作为定子线型的单螺杆泵参数计算
        3.1.1 内摆线及其共轭线的几何量计算
        3.1.2 以内摆线作为定子线型的单螺杆泵参数计算
    3.2 单螺杆泵线型优化的数学模型
        3.2.1 双头单螺杆泵线型优化的数学方程及目标函数
        3.2.2 约束条件的确定
        3.2.3 目标函数的化简
    3.3 双头单螺杆泵线型的优化
        3.3.1 复合形法
        3.3.2 双头单螺杆泵线型优化
    3.4 双头单螺杆泵线型优化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头单螺杆泵的参数化建模与优化软件
    4.1 OPENGL编程技术与环境
        4.1.1 OpenGL简介
        4.1.2 OpenGL工作流程
        4.1.3 OpenGL建模
    4.2 基于MFC的OPENGL图形类
        4.2.1 创建COpenGLView类
        4.2.2 相关函数创建
        4.2.3 基于MFC环境中OpenGL编程
    4.3 基于OPENGL的参数化模型
    4.4 双头单螺杆泵优化软件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及录用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8)回火感应炉微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来源及工程背景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4 本文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1.5 论文编排结构
2 系统的总体结构
    2.1 系统的要求及控制原理
    2.2 系统检测内容及其对应结构的确定
    2.3 系统的组成
    2.4 回火感应器的加热原理和设计
        2.4.1 已知条件
        2.4.2 感应器的计算
    2.5 系统的可靠性
    2.6 本章小结
3 系统的数学模型
    3.1 并联谐振中频电源主电路的主要参数关系
    3.2 感应器与坯料组成的加热系统的主要参数关系
    3.3 影响坯料加热温度的因素分析
    3.4 微机测控系统加热功率经验数据
    3.5 系统控制算法的选择
        3.5.1 数字PID控制
        3.5.2 大林控制算法
    3.6 本章小结
4 微机测试控制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简介:
    4.2 硬件系统设计
        4.2.1 第一部分信号采集部分:
        4.2.2 第二部分运动控制部分
        4.2.3 第三部分可编程控制器部分
    4.3 软件系统设计
        4.3.1 监控界面
        4.3.2 温度采集系统:
        4.3.3 数据处理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采煤机油泵、马达试验台微机测试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来源及工程背景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4 论文编排结构
2 系统的总体结构
    2.1 总体结构设计思想
    2.2 系统的功能
    2.3 系统的工作原理
    2.4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2.5 现场监测站的结构设计
        2.5.1 传感器的设计选用
        2.5.2 PLC的比较选择
        2.5.3 PLC的功能
        2.5.4 PLC的软件设计
        2.5.5 触摸屏的软件设计
    2.6 监控中心的结构设计
        2.6.1 监控中心的控制功能
        2.6.2 数据检测
        2.6.3 监控中心对现场监测站的设定
        2.6.4 现场监测站报告的数据
3 IPC与PLC间的通信设计
    3.1 通信设计在监测中的意义
    3.2 通信方式的研究
        3.2.1 使用OLE控件实现串行通讯
        3.2.2 通信系统特点
        3.2.3 定时技术
        3.2.4 PLC的通信方式
    3.3 通信的实现
        3.3.1 PLC的通信设计
        3.3.2 IPC的通讯编程
    3.4 通信实践结论
4 压力值周期判断数字滤波
    4.1 数字滤波的功能和任务
    4.2 常用数字滤波算法
        4.2.1 算术平均值滤波
        4.2.2 加权平均值滤波
        4.2.3 滑动平均值滤波
        4.2.4 中值滤波
        4.2.5 防脉冲干扰平均值滤波
        4.2.6 程序判断滤波
        4.2.7 低通滤波
        4.2.8 复合数字滤波
    4.3 数字滤波比较试验的实现
        4.3.1 数字滤波的比较准备
        4.3.2 常用滤波程序
    4.4 压力值周期判断滤波
        4.4.1 滤波方法的确定
        4.4.2 滤波方法的实现程序
    4.5 数字滤波试验结果
    4.6 其它滤波方法介绍
5 数据分析与管理
    5.1 数据库建立
        5.1.1 数据库及接口
        5.1.2 数据关系
    5.2 过程监控
        5.2.1 编辑器
        5.2.2 实现过程控制
        5.2.3 控制实例
    5.3 数据分析举例
    5.4 数据管理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螺杆泵性能检测试验台电气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功能要求
2 总体方案
3 主电机调速控制
4 出口压力的控制与检测
5 结束语

四、螺杆采油泵的计算机自动测量及监控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橡胶非线性的采油螺杆泵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D]. 魏雪彤.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2]直驱式螺杆泵抽油机驱动系统的开发及应用[D]. 刘庆宝. 山东大学, 2011(06)
  • [3]地面单螺杆式增压注水泵的设计计算[D]. 娄刚.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0)
  • [4]基于大系统思想的潜油螺杆泵采油机组整体优化方法研究[D]. 刘铭. 沈阳工业大学, 2009(S2)
  • [5]多头螺杆泵定转子空间曲面的形成及螺杆泵运动学仿真[D]. 刘成林. 沈阳工业大学, 2009(08)
  • [6]电动潜油螺杆泵运行状态参数检测与数据远传研究[D]. 王峥.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6)
  • [7]双头单螺杆泵运动仿真及结构参数优化[D]. 任彬. 大庆石油学院, 2007(02)
  • [8]回火感应炉微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光新.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2)
  • [9]采煤机油泵、马达试验台微机测试系统[D]. 姜清.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4)
  • [10]螺杆泵性能检测试验台电气控制技术[J]. 宋玉杰,韩道权,叶卫东,杨敬源.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3(02)

标签:;  ;  ;  

螺杆油泵计算机自动测量监控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