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有益微生物对枯萎病的抑制能力的体外和体内测定

两种有益微生物对枯萎病的抑制能力的体外和体内测定

一、两种益微菌对枯萎病菌抑制能力的离体与活体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欣[1](2021)在《堆肥提取液对草莓黄萎病防控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草莓黄萎病是毁灭性的且难以攻克的维管束萎蔫病害,已成为制约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有效的抗病种质资源,生产上主要采用种植前土壤熏蒸消毒以及作物轮作等措施来减少黄萎病的发生与危害,但均有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性。亟需研究探索新的防治途径与策略。已有研究表明,不同农业固体废弃物来源的堆肥提取液对植物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可发展成一种替代化学农药防治某些作物病害的有效手段。然而,受堆肥来源、提取方式以及施用方法的不同,应用堆肥提取液来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仍存在争议。此外,鉴于堆肥提取液复杂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组成,往往很难确定其确切的作用方式。本研究分别以菌糠堆肥和玉米秸秆堆肥为原料制备液态提取物,在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的基础上,考察堆肥提取液对草莓黄萎病的防控效果,并阐明其作用机理,不仅能够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而且可为堆肥提取液的生产与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进一步筛选抗黄萎病高效生防菌,并对其分类地位、生防潜力以及抗菌活性代谢产物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防治草莓黄萎病的微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以菌糠堆肥和玉米秸秆堆肥为原料,以草莓黄萎病菌为靶标病原菌,在持续曝气和不充气两种方式下制备液态提取物,对影响堆肥提取液抑菌效果的因素进行优化;基于Illumina Nova Seq测序技术揭示堆肥和堆肥提取液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差异。结果如下:获得了能有效发挥堆肥提取液抑菌防病功效的提取工艺参数。曝气菌糠堆肥提取液为:料液比1:4,提取温度25℃,提取时间3 d,溶解氧含量不低于6.0 mg/L。不充气菌糠堆肥浸提液为:料液比1:4,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6 d。曝气玉米秸秆堆肥提取液为:料液比1:6,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 d,溶解氧含量不低于6.0 mg/L。不充气玉米秸秆堆肥浸提液为:料液比1:6,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6 d。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固态发酵堆肥相比堆肥提取液中含有的细菌丰度更高,且曝气堆肥提取液的细菌以及真菌群落多样性较不充气堆肥浸提液更高。不同提取条件下制得的堆肥提取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但共有的优势细菌门类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以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属水平,曝气菌糠堆肥提取液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类群主要为Arachidicoccus、Taibaiella、Olivibacter和土地杆菌属(Pedobacter);曝气玉米秸秆堆肥提取液中的优势菌属为盐孢菌属(Salinispor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菌为堆肥提取液中的绝对优势菌。曝气提取时,菌糠堆肥提取液中Hapsidospora、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Mycothermus和Crassicarpon的相对丰度较堆肥明显提高;玉米秸秆堆肥提取液中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梗孢酵母属(Sterigmatomyces)以及隔孢伏革菌属(Peniophora)的相对丰度较堆肥大幅度提高。综合比较不同提取条件下堆肥提取液含有的可培养微生物总量、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对草莓黄萎病菌的抑菌率,曝气堆肥提取液优于不充气堆肥浸提液。2.以菌糠堆肥提取液和玉米秸秆堆肥提取液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堆肥提取液原液、过滤除菌液以及高温灭菌液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离体抑制作用;通过温室盆栽试验验证其对草莓黄萎病的防病促生效果,并测定根施堆肥提取液对草莓叶片内防御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提取液对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显着抑制作用,菌糠堆肥提取液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2.43%和82.94%,玉米秸秆堆肥提取液的抑制率分别为90.60%和78.24%,经过滤除菌或高温灭菌后抑制效果显着降低。盆栽试验证实,预先用堆肥提取液灌根处理对草莓黄萎病的防病促生效果最佳,菌糠堆肥提取液和玉米秸秆堆肥提取液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42.23%和41.85%,且对植株生长有显着促进作用。此外,受黄萎病菌胁迫时,施用两种堆肥提取液处理均可显着提高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并减少丙二醛(MDA)的积累,增强草莓植株的抗氧化防御系统。说明微生物对病原菌的直接抑制作用以及诱导系统抗性是堆肥提取液发挥抑菌防病功效的主要因素。3.以大丽轮枝菌为靶标菌,从堆肥提取液中筛选高效拮抗菌,通过温室盆栽试验评价其对草莓黄萎病的防控效果,并明确生防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共分离到189株细菌,经初筛和复筛获得3株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带直径大于8 mm且抑菌率超过65%的拮抗菌。其中菌株CT32的拮抗活性最强,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4.86%。采用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并结合Biolog GEN III、API 50 CH检测及透射电镜观察等表型特征分析,将CT32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盆栽试验证实,预防性施入CT32菌悬液对草莓黄萎病的生防效果高达58.82%,同时还显着促进了草莓植株的生长,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及干重、根鲜重及干重分别相比对照提高了47.48%、51.35%、63.75%、59.16%、66.81%和75.14%。说明菌株CT32有良好的防病促生效果,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力。4.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菌株CT32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对色谱分离条件进行摸索;在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测定了26种挥发性组分对草莓黄萎病菌和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fragariae)的抑制活性。结果如下:建立了一种基于HS-SPME-GC-MS技术分析生防贝莱斯芽孢杆菌挥发性成分的方法。HS-SPME参数为:样品平衡时间27 min,以50/30μm的二乙烯基苯/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DVB/CAR/PDMS)萃取头在74℃下萃取53 min。HP-5MS柱上的色谱程升分离条件为:初温40℃,保持2 min,以4℃/min的速率升至110℃,以2℃/min的速率升至130℃,保持2 min,以2℃/min的速率升至150℃,保持2 min,以3℃/min的速率升至200℃,再以30℃/min的速率升至300℃,保持5 min。对菌株CT32的VOCs经HS-SPME-GC-MS分析,共分离到50种化合物,其中确定结构的31种,占易挥发成分总量的90.85%,并且,有6种从未被报道过是由细菌或真菌产生的化合物,分别是:甲酸癸酯、6-叔丁基-2,4-二甲苯酚、十二腈、2-甲基十五烷、(Z)-5-十一烯、2,2’,5,5’-四甲基联苯。离体试验结果表明:CT32菌株释放的VOCs在与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互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癸醛、苯并噻唑、3-十一酮、2-十一酮、2-十一醇、十一醛以及6-叔丁基-2,4-二甲苯酚对两种靶标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苯并噻唑和6-叔丁基-2,4-二甲苯酚的抗真菌活性最强,抑菌率超过90%。5.测定贝莱斯芽孢杆菌CT32的抗真菌谱,并检测其基因组中含有的抗菌物质合成相关基因;通过单因素和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脂肽类抗菌物质生物合成的关键因子,再以响应面法对该菌株产抗菌脂肽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CT32对8种植物病原菌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其基因组中含有srf AB、itu C、fen D、bmy B、mln A、bae N、bac B、dfn A和dhb F,该菌株具有合成脂肽类物质(Surfactin、Iturin、Fengycin、Bacillomycin)、聚酮化合物(Macrolactin、Bacillaene、Difficidin)、溶杆菌素(Bacilysin)和铁载体(Bacillibactin)的能力。在考察的14个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因素中,对脂肽产量有显着影响的关键因子为硝酸铵含量、硫酸镁含量、培养温度以及装液量。确定菌株CT32高产脂肽类抗生素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40.0 g/L,NH4NO34.88 g/L,Mg SO4·7H2O 0.47 g/L,KCl 0.3 g/L,KH2PO41.8 g/L,Fe SO4·7H2O 0.15 mg/L,Mn SO4·H2O 5.0 mg/L,Cu SO4·5H2O 0.16mg/L,p H 6.0。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1℃,发酵时间48 h,接种量6%,装液量64 m L/瓶,转速200 rpm。此摇瓶发酵工艺下的脂肽产量为1.57 g/L,相比优化前的0.76 g/L提高了106.58%。

吴冰越[2](2021)在《3株放线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文中认为枯萎病是黄瓜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都会造成黄瓜的大幅减产甚至绝收。目前针对黄瓜枯萎病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但过量使用化学药剂不仅导致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还易造成病原菌抗药性、农药残留和有害生物再猖獗等“3R”问题。因此,寻求新的高效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抗生素的主要来源为自然界中的放线菌,其代谢产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以3株放线菌为对象,经种类鉴定、抑菌谱测定、拮抗活性稳定性测定、土壤定殖试验及田间防效测定等,明确了这几株放线菌的生防潜力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结果如下:1.3株放线菌2F、2F8和2F-1对草莓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其中,2F-1菌株发酵滤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100%;浓度为30%的2F菌株发酵滤液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为99.7%。将3种菌株的发酵滤液进行混配,2F:2F-1等比混合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带宽为最大为8.9 mm。拮抗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3种放线菌的发酵滤液在室温储存时抑菌活性都会出现快速下降,且以2F8的发酵滤液下降最为明显,至第7 d时活性已完全丧失;在超过37℃条件下处理1 h,发酵滤液抑菌活性下降,当温度超过80℃时,发酵滤液完全失活;发酵滤液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不稳定,抑菌活性下降,但其对紫外光稳定。透明圈法则表明,3种放线菌都能产生蛋白酶和β-葡聚糖酶,均不能产生嗜铁素和纤维素酶,而2F菌株和2F8菌株还能产生少量几丁质酶。2.3种放线菌的孢子液和发酵菌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和胚根伸长均无显着影响,但2F和2F-1发酵菌液可促进黄瓜胚芽的伸长,而2F8发酵液却对黄瓜胚芽伸长有抑制作用。在黄瓜苗期用发酵菌液进行灌根,处理组黄瓜的生长指标、物质积累量和光合色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有明显的促生作用。3种放线菌还对黄瓜体内防御酶活性具有诱导作用,其中2F-1发酵液处理后黄瓜防御酶活性提升最为明显。且放线菌处理后,黄瓜体内胼胝质、总酚、可溶性糖和木质素等抗性相关物质的含量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菌株2F和2F-1在黄瓜根区、根际和根表均有很强的定殖能力,在初始菌量107 cfu/g土壤的基础上,处理后28 d活菌数仍达105cfu/g 土壤,而在叶片上定殖能力较弱。用放线菌2F和2F-1的复配发酵液进行预防和治疗处理,对黄瓜枯萎病均有一定防效,且以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防效分别为48.98%和34.01%。

梁畅汇[3](2021)在《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疫霉菌的抑制作用机理及应用》文中指出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属卵菌门(Oomycota)菌物,是一种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真核病原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大豆疫霉只侵染大豆等少数的豆科植物。大豆疫霉可危害植物的根、茎、叶片和豆荚,其引发的大豆根茎腐病每年给大豆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是威胁大豆生产乃至全球粮食安全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对进口大豆需求的不断增加,在中国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大豆疫霉菌病害,严重威胁我国大豆产业发展。为控制卵菌病害而大量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不仅严重破坏生态平衡,也导致耐药性菌株的出现,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控制替代品。植物源抗菌物质作为绿色杀菌剂的重要先导,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保护生态平衡方面大大优于化学农药。一些植物叶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会在植物对胁迫作出反应时迅速产生和释放,诱导植物产生防御反应来阻止病原体的入侵。因此,对植物源抗菌活性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分析,进而进行开发和改造,使之成为商业化的新型绿色农药,是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大豆抗病品种(Williams 82)与感病品种(Williams)相比,受大豆疫霉侵染叶片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月桂酸含量明显增多,猜测月桂酸可能在大豆抵御大豆疫霉菌侵染中起重要作用。已知脂肪酸的亲水性和亲脂性特征可能会影响其抗菌活性。因此选取月桂酸的三种衍生物(单月桂酸甘油酯、月桂酸甲酯、月桂酸乙酯),研究其对疫霉菌的抑制作用机理,以确定月桂酸的抗菌活性是否保留或丧失。实验发现,月桂酸显着抑制了大豆疫霉菌4个生理小种R2(P6497)、R7(P7064)、R17(P7074)、R19(P7076)菌丝的生长,并随着月桂酸浓度的升高,抑制效果越明显。其中月桂酸对R2小种菌丝径向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将月桂酸处理后的疫霉菌R2菌丝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经月桂酸处理后的菌丝生长杂乱,末端分支明显增多,并且显着抑制游动孢子囊的形成和游动孢子的释放。单月桂酸甘油酯对游动孢子囊的形成和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月桂酸、月桂酸甲酯和月桂酸乙酯。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游动孢子萌发的影响实验发现,月桂酸在2μg/ml浓度时便能显着抑制大量游动孢子萌发。同时发现月桂酸对大豆疫霉菌有很好的抑制时效。月桂酸对常见的5种土传病菌,包括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枯萎病菌、黄精枯萎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小麦赤霉病菌,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脂肪酸可以并入细胞膜,因此推测月桂酸会导致疫霉菌菌丝体细胞膜损伤,造成菌丝体细胞胞内物质外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PI染色月桂酸处理后的菌丝体内细胞核产生红色荧光,说明细胞膜被破坏,证明月桂酸是通过损伤大豆疫霉细胞膜来实现抑菌效果。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处理后菌丝培养液内的DNA、蛋白质浓度和电导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月桂酸相对于单月桂酸甘油酯、月桂酸甲酯和月桂酸乙酯来说,有效降低了植株体内丙二醛含量,从而减轻大豆植株受到的损害程度。月桂酸处理后的植株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达到较高的水平,从而增强大豆植株的抗性。疫霉菌盆栽防效实验说明了月桂酸及其衍生物都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对大豆根茎腐病有良好的防病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大豆发病率。本实验首次发现了月桂酸对卵菌的抑制作用并初步分析了其作用机理,有望成为新型杀菌剂的药源前体,为大豆疫霉病害的综合治理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韩丽娟[4](2021)在《散斑竹根七抑制瓜类白粉病活性成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散斑竹根七(Disporopsis aspera),是百合科(Liliaceae)竹根七属(Disporopsis)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呈圆柱状,民间常使用其作为中草药,可以增强体质,有养阴润肺、凉血、解毒等功效。本文研究了散斑竹根七根状茎粗提物对瓜类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抑制作用。采用活性追踪法,分离纯化得到L-脯氨酸(L-Pro)和L-氮杂环丁烷-2-羧酸(L-Aze)两种环状亚氨基酸,明确主要活性物质为L-Aze,测定了它对瓜类白粉病菌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并采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研究了L-Aze对瓜类白粉病菌在寄主上侵染发病过程的影响,目的在于研究其作为潜在农用杀菌剂的活性及前景。同时还利用LC-MS技术测定了9种含L-Aze的植物中L-Aze的含量水平。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散斑竹根七根状茎提取物对瓜类白粉病菌表现出良好的治疗作用,但无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水提物在浓度为1000μg/m L时对瓜类白粉病菌的治疗效果达到了78.37%,保护效果仅为13.75%。2.在活性追踪指导下,采用丙酮沉淀法、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对高活性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个化合物。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为L-脯氨酸(L-Pro)和L-氮杂环丁烷-2-羧酸(L-Aze)。通过盆栽试验明确了L-Aze为主要抑菌成分。3.盆栽试验测得L-Aze对瓜类白粉病菌的治疗效果远高于保护效果,100μg/m L浓度下L-Aze治疗效果为81.57%,与商品化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效果相当,而保护效果仅为13.58%。离体条件下,L-Aze对其它多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没有明显的抑制活性。4.显微观察发现治疗性喷施L-Aze可有效抑制瓜类白粉病菌菌丝生长,使菌丝体部分部位中空,不形成分生孢子梗,白粉病菌生活周期中断。铲除性喷施L-Aze造成菌丝大量断裂,分生孢子梗畸形,丧失产生分生孢子的能力。5.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散斑竹根七及另外8种含L-Aze的植物提取物对瓜类白粉病的治疗活性。采用LC-MS定量测定了9种植物中的L-Aze的含量,其含量与对瓜类白粉病的抑菌活性呈正相关性。

刘艳茹[5](2021)在《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文中提出草莓“红叶”根腐病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病害,草莓种植者又称为草莓红叶病,发病初期造成红叶症状,后期死棵。为明确该病害,2019年对采集自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出现上述症状的植株进行了致病菌的分离和致病性回接测定。在此基础上,通过传统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发育方法对致病菌进行了分类地位的鉴定;同时测定了不同药剂的室内抑菌效果与盆栽药效比较。研究结果如下:1.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致病性测定:本研究对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采集的草莓病样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共获30株病原菌。由于引起草莓“红叶”根腐病的病菌也会在叶部引起病害,因此,致病性测定采用离体叶片接种和盆栽草莓根部接种两种方法。离体叶片接种结果显示,通过离体叶片接种筛选出29株致病菌株,其中18株为3级强致病性菌株,5株为2级中等致病性菌株,6株为1级弱致病性菌株。盆栽草莓根部回接结果显示,18株叶部强致病性菌株中有14株强致病性菌株接种的所有草莓植株根部均发病,且发病症状与原始发病症状一致,其中S20190506Na、S20190506Ne、S20190506Zd-1、S20190506Zd-2、S20190506Zh-2和S20190506Zf-3六株致病菌侵染草莓根部,草莓植株发病时间最快,菌株致病性最强。2.草莓拟盘根腐病致病菌鉴定: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7 d后菌落直径均可达到90 mm;菌丝颜色均为白色菌丝,菌落背面颜色呈白色、乳白色及淡黄色。不同菌株的产孢时间不同,大部分菌株15 d可产生分生孢子,子实体分散密集或稀疏,颜色及形状为黑色墨滴状或颗粒状。不同菌株的分生孢子形态特征相似,分生孢子5细胞,4个隔膜,两端细胞无色,中间三细胞同色或异色,具有3根顶端附属丝,一根基部附属丝。不同菌株的分生孢子长度、中间三色胞长度及附属丝长度略有不同。通过形态鉴定发现14株供试菌株形态特征与Neopestalotiopsis roase的描述相近。通过ITS、TUB以及tef1三段基因联合建树的方法,将所获得的供试致病菌序列分别与类拟盘多毛孢菌已发表种进行对比。由于类拟盘多毛孢包含3个属,且种群较多,树型庞大,建树所耗费时间长,为提高建树效率,本研究分别在属水平、属内种水平、近缘种分支水平进行了系统发育树的逐级构建。建树结果表明:14株供试致病菌亲缘关系较近,在属水平分析中归于Neopestalotiopsis属;在属内种水平分析中与N.roase属于同一进化枝;在与N.roase近缘种建树分析中,进一步明确14株供试致病菌与N.roase处于同一分支。分子生物学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14株供试菌株为Neopestalotiopsis roase。传统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系统发育鉴定结果均表明引起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草莓“红叶”根腐病的致病菌为Neopestalotiopsis roase。根据病害特征及病原菌类型将草莓“红叶”根腐病修改为“草莓拟盘根腐病”。这是国内首次报道由N.roase引起的草苺根腐病。3.不同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室内抑菌测定:以分离自根部的S20190506Na等6株致病菌作为靶标,分别测定了4种供试药剂(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室内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种供试药剂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3种化学药剂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微生物菌剂。3种化学药剂中咯菌腈抑菌效果相对最好,供试6株菌株对咯菌腈均敏感,其最大EC50值为0.0186μg/m L(针对S20190506Zh-2),对S20190506Zh-2的抑菌率高达94.4%;其次是苯醚甲环唑,其最大EC50值为0.1778μg/m L(针对S20190506Zf-3),大约是咯菌腈用量的10倍,苯醚甲环唑对S20190506Ne的抑菌率最高,为93.6%;吡唑醚菌酯在这3种化学药剂中效果相对较差,最大EC50值为1.122μg/m L(针对S20190506Zf-3),大约是咯菌腈用量的60倍。吡唑醚菌酯的抑菌率最高,为90.2%(针对S20190506Na);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微生物杀菌剂与化学药剂相比较抑菌率稍低,但也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最高达85.4%(针对S20190506Na),抑菌率最低为69.7%(针对S20190506Zd-2)。4.不同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的盆栽防效测定:盆栽药剂防治试验按照田间灌根使用浓度,分别将4种供试药剂配制成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和200亿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800倍液进行定量药液灌根施药。接种15 d时,对照组的草莓发病率达98.88%;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发病率为11.11%,防效为83.67%;吡唑醚菌酯处理的草莓盆栽发病率为5.56%,防效为93.33%;苯醚甲环唑处理的草莓盆栽发病率为2.77%,防效为96.67%;咯菌腈处理的草莓盆栽无发病情况,防效为100%。供试4种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效。

张子恒[6](2020)在《Burkholderia cepacia JA38菌株发酵工艺优化及对人参锈腐病菌生防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以从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生防菌JA38为对象,鉴定了其种类,优化了发酵工艺,确定了菌株对人参锈腐病菌(Ilyonectria robusta)的拮抗作用和对人参锈腐病的生防作用。结果如下:1.平板对峙试验表明生防菌JA38对人参根部7种主要的真菌病害都具有良好的拮抗效果。通过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r DNA序列对比确定了生防菌JA38为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2.采用响应面法对生防菌JA38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最适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6.8%;酵母浸粉1.13%;氯化钠0.7%;硫酸镁0.06%。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37℃、初始p H 8、接种量6%、转速150 rpm、培养时间30 h。之后采用5 L和30 L发酵罐放大方式,探究生防菌JA38的发酵罐发酵条件,30 L发酵罐的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7℃、转速150 rpm,通气量35.0 L/min,罐压维持0.03 Mpa-0.05 Mpa,发酵过程中罐内的p H值维持在6.9-7.1之间,放罐时间为36 h,此时罐中活菌数为2.323×1010 cfu/m L,较发酵工艺优化前的3×108cfu/m L提高了76.43倍。3.采用生长速率法,菌丝生物量测定法,孢子萌发法,显微观察法,室内离体接种法测定了生防菌JA38对人参锈腐病菌的拮抗作用。当生防菌JA38浓度为1×109 cfu/m 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100%,EC50是1.4×106 cfu/m L,毒力回归方程为y=0.917x+0.2,对人参锈腐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2.52%。当生防菌JA38的浓度在1×104 cfu/m L时对人参锈腐病菌孢子产生的抑制率为100%。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经生防菌JA38处理后的菌丝发生了严重的断裂,顶端有分泌物,菌丝分支增多。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生防菌JA38处理后菌丝顶端出现凹陷,且菌丝表面出现褶皱开裂的情况,菌丝的表面附着有大量的细菌。室内离体接种实验表明生防菌JA38对人参锈腐病有良好的抑制效果。4.通过灌根法对4年生的健康人参进行处理,对采集回的样品进行定殖回收试验,生防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测定,土壤酶活力的测定以及土壤根际微生物的测定。结果显示,生防菌JA38可在根部及土壤中稳定定殖30 d,根部5种植物防御酶基因的表达量均为上调,土壤中3种促生酶活力均上升,生防菌JA38可以明显降低土壤中真菌的数量且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无明显影响。田间实验表明,生防菌JA38在人参苗期的防效为80.89%,高于阳性对照组。

姜庆雨[7](2020)在《两株拮抗细菌的鉴定及对油菜菌核病的生防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引起的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目前,防治菌核病主要采取药剂防治,结合农业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但是,由于化学药剂会给环境和生物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农业防治措施费时费力,人们逐渐把关注点转向环保且防效持久的防治手段上,利用拮抗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利用土壤生防菌和菌核内生菌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研究更为突出。为此,本学位论文就油菜菌核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生防作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油菜菌核病生防菌的分离筛选、抑菌活性与菌株鉴定利用土壤稀释涂布法从安徽合肥市和芜湖市土样中分离筛选出5株生防细菌,经平板对峙测定,菌株TR-17抑菌活性最佳;从核盘菌菌核中分离筛选出6株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菌株NS-19遗传稳定性好抑菌效果强,两株生防菌平板对峙抑制率分别为74.45%和69.09%。根据菌株生长的形态学观察,结合16S r DNA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初步鉴定菌株TR-17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NS-19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2.拮抗菌对核盘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及抑菌谱测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与拮抗菌株对峙培养的核盘菌菌丝生长情况发现,受菌株TR-17影响的核盘菌菌丝变细,有断裂现象,菌丝分支不明显;受菌株NS-19影响的菌丝顶端膨大,菌丝纤细,菌丝形态畸变。通过分析此两株生防菌对14种供试病原菌的抑菌谱,结果发现,菌株TR-17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抑制率分别达72.42%、93.79%和55.78%,NS-19对小麦全蚀病菌、葡萄灰霉病菌抑制率为92.41%和51.47%。可见,上述两株生防菌对于防治小麦全蚀病菌的抑菌率均在92%以上。3.拮抗菌最适生长条件,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和耐受性分析菌株TR-17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初始p H为6,28℃恒温培养48 h。能够利用多种碳氮源,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硝酸钠。TR-17无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较强,抑菌效果随无菌发酵液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但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减弱,TR-17无菌发酵液的EC50为4.634%,抑菌活性易受温度,p H,紫外照射处理的影响;菌株NS-19的最适生长条件为:初始p H 8,28℃恒温培养48h;最适碳氮源分别为木糖和甘氨酸。NS-19无菌发酵液抑菌效果比TR-17无菌发酵液效果好,EC50为1.383%,发酵液耐受性也比TR-17强,同样条件处理,发酵液抑菌活性的降低幅度不及TR-17。4.拮抗菌无菌发酵液抑菌成分初步分析利用不同饱和度硫酸铵沉淀无菌发酵液抗菌粗蛋白,测定对应蛋白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试验设计抗菌蛋白粗提物添加量均为10%,当硫酸铵饱和度为90%时,TR-17无菌发酵液提取出的抗菌蛋白抑制活性最高,为70.75%;当硫酸铵饱和度为70%时,NS-19提取的蛋白粗提物抑菌率最高,为44.38%。利用酸沉淀,甲醇抽提无菌发酵液中的脂肽类抑菌物质,经试验验证,两株拮抗菌的脂肽类粗提物抑菌活性均高于其蛋白粗提物,并且随着脂肽类粗提物浓度增加,抑菌活性相应增强,当TR-17脂肽类粗提物含量为2.5%时,抑制率即可达到81.88%。当NS-19脂肽类粗提物含量为4.5%时,抑菌率达到90.42%。所以初步确定,两株拮抗菌无菌发酵液的主要抑菌成分是脂肽类粗提物。设计合成脂肽类粗体物的基因引物,以菌株NS-19全基因组为模板能够扩增出脂肽类抗生素伊枯草菌素(Iturin)、芬芥素(Fengycin)、表面活性素(Surfactin)的基因片段,结合LC-MS测定菌株NS-19脂肽类粗体物的物质成分,二级质谱匹配得出众多氨基酸类和有机酸类物质,这些氨基酸是合成上述脂肽类抗生素的主要成分,初步推断,NS-19提取的脂肽类粗提物单一抑菌物质可能包括伊枯草菌素(Iturin)、芬芥素(Fengycin)、表面活性素(Surfactin)等。对菌株NS-19脂肽类粗提物采用琼脂孔扩散法进行抑菌谱测定,结果显示,在10种供试病原菌中,抑菌条带宽度大于等于0.70 cm的病原菌有6个,分别为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小麦全蚀病菌(G.graminis),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油菜菌核病菌(S.sclerotiorum),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5.拮抗菌挥发性物质对核盘菌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的影响两株拮抗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核盘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双皿倒扣对峙培养结果,菌株TR-17种子液稀释100倍涂布,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核盘菌菌丝的抑制率达89.38%,经菌株NS-19同浓度种子液涂布,产挥发性物质对核盘菌菌丝抑制率为64.06%。上述挥发性物质能够延缓核盘菌菌核萌发,但是不能完全抑制菌核萌发。6.离体叶片试验和盆栽防效试验经菌株TR-17和菌株NS-19无菌发酵液喷雾处理后的离体叶片,接种核盘菌第1 d均没有发病,第2 d测得病斑直径平均值分别为1.04 cm,0.78 cm,同时期对照组的病斑直径平均值达到1.69 cm。经NS-19脂肽类粗提物处理的离体叶片前2 d没有出现病斑。利用上述发酵液和脂肽类粗提物分别喷雾处理盆栽油菜叶片与盆栽植株茎基部,防效效果显着,温室(25℃)放置,3组处理组叶片均没有发病,对照组叶片第2 d病斑大小平均值为2.23 cm;经菌株TR-17发酵液处理的植株茎基部有轻微发病,发病油菜茎基部表皮小面积腐烂,其他两组处理组没有出现病症,对照组植株茎基部表皮均大面积溃烂,植株猝倒,叶片枯萎。

刘亚苓[8](2020)在《两种拮抗菌对细辛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细辛为常用中药材,叶枯病是细辛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发病率高且危害严重,严重影响药材的产量和质量。目前,细辛叶枯病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防治容易引起病原菌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生物防治具有无污染、无残留和生态安全等优点,在植物病害防治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本论文采用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的方法从细辛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两株拮抗菌,进行了活体防治效果测定;利用生理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开展了拮抗菌株对叶枯病的防治机制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从细辛的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00余株菌落,通过对峙试验和发酵液抑菌试验进行筛选,得到对细辛叶枯病菌抑制作用较强的拮抗真菌F1-6菌株和拮抗细菌S2-31菌株,对峙试验抑菌率分别为61.25%和92.47%,发酵液抑菌试验抑菌率分别为63.64%和60.56%,盆栽防效分别达到70.78%和79.87%;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F1-6菌株为微紫青霉菌,S2-31菌株为侧孢短芽孢杆菌。2.拮抗菌的防治机制研究微紫青霉、侧孢短芽孢杆菌分别与叶枯病菌对峙培养后,叶枯病菌菌落边缘菌丝出现了断裂、皱缩现象,并形成了大量的厚垣孢子,病原菌菌丝生长受到抑制。细辛叶片接种微紫青霉F1-6和侧孢短芽孢杆菌S2-31后,与防御相关的PPO、PAL、POD和SOD酶活性均明显升高,因而增强了细辛植株抵御叶枯病菌侵染的能力。利用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两种拮抗菌处理后的细辛叶片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微紫青霉和侧孢短芽孢杆菌可诱导细辛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基因和蛋白的上调表达,且转录组中的部分上调表达基因与蛋白质组中的上调蛋白具有印证关系,比如过氧化物酶及其基因和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及其基因等在两处理组中都显着上调表达。对其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表达蛋白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苯丙素生物合成通路和芪类化合物、二芳基庚醇及姜辣素合成通路在两个处理组中共同显着富集。另外,F1-6菌株处理组中显着富集的通路还有二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通路和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通路等;S2-31菌株处理组中显着富集的通路还有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和植物病原物互作通路等;表明两种拮抗菌均可通过诱导细辛抗病性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和抗病蛋白的合成,进而增强细辛植株的系统抗病性。通过转录组学技术探究微紫青霉和侧孢短芽孢杆菌共培养后细辛叶枯病菌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的结果表明,两种拮抗菌均可调控叶枯病菌体内基础代谢和遗传信息的处理途径的基因表达水平。两菌株拮抗后叶枯病菌的DEGs富集的通路主要有过氧化物酶体和剪接体等通路,参与上述通路的关键基因均不同程度下调表达,如PEX19、前体mRNA剪接因子、剪接因子3b和α/β水解酶等编码基因。表明两种拮抗菌均可调控叶枯病菌菌丝生长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进而抑制菌丝生长。

韩传玉[9](2020)在《小麦赤霉病生防菌的筛选及Frenolicin B抗病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真菌病害,由于近年来气候和种植方式的变化,小麦赤霉病已大规模流行与爆发,对全球小麦种植和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抗病种质资源缺乏,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措施,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药剂会出现严重的抗药性问题。而生物防治对环境更加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且资源丰富,运用微生物资源或其代谢产物进行生物防治已成为绿色农业理念下的主要趋势。本研究使用6种分离培养基从小麦生境中分离放线菌,通过体外拮抗试验以及离体抗病试验筛选小麦赤霉病高效生防菌株,测定生防菌株发酵液活性,结合全基因组序列的次级代谢产物预测结果以及对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确定生防菌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并进一步探索活性化合物的活性、田间防效以及抑菌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安徽和河南两省田间采集小麦样品,共分离得到827株放线菌,其中链霉菌占主要部分,对分离自不同样品不同位置的放线菌丰度和菌种数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发现染病小麦的根际土、根内和穗内的放线菌菌种多样性以及根际土和穗内的菌群丰度明显高于健康组样品,而根内菌群丰度低于健康组。同时根际土的菌群丰度和菌种数都远大于内生菌,且病小麦的根际土中菌种多样性和菌群丰度都是最高的,而穗内的菌群丰度和菌种数都远小于根际土和根内。(2)从小麦生境分离出10株特异放线菌,通过多相分类鉴定分别为链霉菌属(4株)、姜氏菌属(1株)、小双孢菌属(3株)、球单孢菌属(1株)、假诺卡氏菌属(1株)的新种放线菌,其中6株分离自染病小麦的根际土,且有4株为链霉菌,生防菌NEAU-H2为其中一株新种链霉菌。(3)通过对禾谷镰刀菌PH-1的体外拮抗试验筛选出104株活性菌,选取其中活性大于50%的20株菌为拮抗菌进行体内抗病试验,根据体外和体内活性测试结果,以及20株菌间形态差异和进化距离远近,选择活性最好且与其他菌株差异较大的两株菌—NEAU-H3和NEAU-H17进行后续研究。(4)生防菌NEAU-H3对禾谷镰刀菌PH-1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且抑菌谱广,同时具有纤维素降解、木质素降解、产生吲哚乙酸等多种活性,其无菌发酵液对赤霉病菌具有很好的生防效果,是一株潜在的可能产生新型抗真菌化合物的高效生防菌株。(5)根据全基因组次及代谢产物基因簇分析,以及活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最终确定生防菌NEAU-H3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吡喃萘醌类化合物Frenolicin B。(6)Frenolicin B对禾谷镰刀菌PH-1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并在大田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赤霉病防效。经过有效抑制中浓度的测定,Frenolicin B对禾谷镰刀菌以及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抑菌活性,且根据交互抗性试验结果,Frenolicin B与赤霉病常用杀菌剂多菌灵之间并无交互抗性,且并无该抗生素抑制镰刀菌相关的报道,是一种新型抗赤霉病药剂。(7)电镜观察发现,禾谷镰刀菌PH-1经Frenolicin B处理后,菌丝呈现出粗细不均匀、肿胀、扭曲的状态,且内部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细胞质固缩,密度发生改变。(8)为进一步探究其抑菌机制,对经Frenolicin B处理后的禾谷镰刀菌PH-1菌丝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PH-1在经Frenolicin B处理后,有2,520个基因表达出现显着差异,其中磷酸酶、能量代谢相关基因显着下调,而与应激反应、核酸修复相关的基因显着上调。根据KEGG通路和GO条目的GSEA富集分析,发现Frenolicin B显着抑制了PH-1多种代谢过程,其中核苷酸代谢以及能量代谢是Frenolicin B的主要目标。(9)对生防菌株NEAU-H17的活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经鉴定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阿扎霉素类似物:2-Demethylazalomycins F4a、2-Demethylazalomycins F5a,已广泛用于植物病虫害防治以及医药领域的研究中,在本研究中,该化合物对F.graminearum的菌丝生长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具备开发成防治小麦赤霉病农用抗生素的潜力。

乔柳[10](2020)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研制及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预防效果》文中指出马铃薯属于茄科,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但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全球公认的第一大作物病害。目前主要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喷施化学农药和加强栽培管理等方法来减轻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化学农药仍然是生产中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学农药,病菌已产生抗药性且污染环境,甚至威胁人类健康。加之,近年来由于病菌的生理生化分化与变异加快、尤其是A2交配型的出现导致病菌遗传重组频率增加,已出现能克服整套鉴别寄主中的全部11个单一抗晚疫病基因的全谱型生理小种,同时病菌对化学农药的抗性也日益增强,加大了对该病害的防治难度。因此,寻求新的、安全友好的生物防治措施已成为当前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近几年,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抑制致病疫霉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已有许多报道,但将其制成生防制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并促进马铃薯生长还鲜见报道。本实验室前期已筛选获得多株致病疫霉拮抗菌,但在利用拮抗菌持续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以及离体和盆栽植株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过程中,发现单一的拮抗菌往往抑菌活性和防病效果的稳定性不够,而利用2种或以上的拮抗菌进行复合发酵或单独发酵培养后再按照一定比例复配,抑菌活性和防病效果都明显优于单一菌株,说明不同菌株之间能够协同增效。尤其是将细菌SR13-2、HT-6、ST-1、W-7和放线菌Sy11这5种菌进行复合发酵培养后,所得复合发酵菌液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显着优于其中抑菌效果最为突出的单一菌株HT-6;进一步发现5种菌的复合发酵菌液在马铃薯离体组织和盆栽植株上对晚疫病的防效也显着优于HT-6单一菌株的效果。但复合发酵菌液适合于现配现用,对保存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储存时间较短,同时也不利于在田间使用。本论文在本实验室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拟将这5种菌的复合发酵菌液制成复合菌剂,明确其稳定性及防病促生作用的机理及效果,为尽快开发利用该复合菌剂在实际生产中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提供参考。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将细菌SR13-2、HT-6、ST-1、W-7和放线菌Sy11这5种拮抗菌的复合发酵菌液制成复合菌剂,并探讨不同温度、紫外线、保存时间对复合菌剂中活菌数的影响;(2)明确复合菌剂处理对马铃薯离体组织、种薯萌芽期以及盆栽植株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3)了解复合菌剂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以及增强马铃薯抗晚疫病过程中植株体内的生理变化,包括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叶绿素含量以及相关抗性酶活;(4)初步评价复合菌剂在田间小区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预防效果。完成以上内容可为开发利用这5种菌的复合菌剂实际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提供试验依据。本试验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研制获得了5株拮抗菌的复合菌剂,该复合菌剂耐高温、耐紫外线照射,室温可保存6个月以上。将这5种菌的复合发酵菌液经过离心、与载体配合、烘干、研磨、过滤等环节制成了复合菌剂,活菌数是2.61×109 cfu/g;制成的复合菌剂有较强的环境稳定性,可在室温下保存6个月,耐90℃高温和下午2点时的紫外线直接照射60 min。在上述条件下,复合菌剂中的活菌数可保持在1.06×106 cfu/g至3.37×107 cfu/g之间。2、复合菌剂对马铃薯块茎切片没有不利影响,且对块茎切片、种薯萌芽、盆栽植株以及离体叶片上晚疫病的发生均有显着的防治效果。其中在块茎切片上的预防效果显着优于治疗以及施用复合菌剂的同时接种病菌的处理(P<0.05),病情指数为0(对照病情指数85),相对保护率也达到了100%,也显着优于甲霜灵锰锌的处理(病情指数30)(P<0.05);在种薯萌芽期复合菌剂浸种后的防病效果(病情指数30)显着优于甲霜灵锰锌(病情指数46.7),更加显着优于LBL对照(病情指数73.3);在盆栽植株上浸种和喷叶全处理的防治效果(病情指数24)显着优于浸种(病情指数33.2)和喷叶(病情指数46.5)单独处理以及甲霜灵锰锌(病情指数36)(P<0.05);在离体叶片上也以复合菌剂浸种和喷叶全处理的防病效果最好,病情指数为20,而浸种和喷叶的病情指数分别为43和55,显着优于LBL(病情指数86.7)和甲霜灵锰锌(病情指数36.7)(P<0.05)。3、复合菌剂对盆栽马铃薯植株的生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能显着增加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并促进根系生长、提高产量。与对照相比,总体上以浸种和喷叶全处理后促进生长的效果最明显,在播种的第67天,复合菌剂全处理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根长、根系鲜重、根系鲜重和产量最高,分别为45.3 cm、2.2 cm、54片、53.27 mm2、17.9 cm、37.6 g、5.79 g、215.7 g;全处理的除叶面积(53.27 mm2)显着低于喷叶处理(54.43 mm2)(P<0.05)外,在株高、茎粗、叶片数、根系生长和产量方面均略优于与浸种的单独处理,但彼此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4、复合菌剂能显着提高盆栽马铃薯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抗性酶、MDA及总叶绿素的含量。总体上仍以浸种和喷叶全处理引起的变化幅度最大,播种后出苗至第7-8片复叶完全展开(喷叶处理5天)时,复合菌剂浸种和喷叶全处理的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PPO、POD、PAL、MDA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7.5 mg/g、14.0 mg/g、60.7 U/gmin、372.6 U/gmin、438.4 U/gmin、0.89 mmol/g和3.56 mg/g,与浸种和喷叶的单独处理以及甲霜灵锰锌溶液处理之间均有显着差别(P<0.05)。5、初步验证了复合菌剂在田间小区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较好的实际防病效果。与LBL对照相比,复合菌剂对田间马铃薯株高、叶面积、叶片数、块茎产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张北试验地,复合菌剂处理后晚疫病的病情指数为26.3,与甲霜灵锰锌对照(病情指数33.3)有显着性差异(P<0.05)。

二、两种益微菌对枯萎病菌抑制能力的离体与活体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益微菌对枯萎病菌抑制能力的离体与活体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堆肥提取液对草莓黄萎病防控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草莓黄萎病及其防治
        1.1.1 草莓黄萎病
        1.1.2 大丽轮枝菌侵染过程和致病机理
        1.1.3 草莓黄萎病防控措施
    1.2 堆肥提取液生防效果及影响因素
        1.2.1 堆肥提取液防治植物病害研究进展
        1.2.2 生防功效的影响因素
    1.3 堆肥提取液生防作用机制
        1.3.1 竞争作用
        1.3.2 抗生作用
        1.3.3 重寄生作用
        1.3.4 诱导植物抗病性
    1.4 生防菌代谢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
        1.4.1 聚酮化合物
        1.4.2 细菌素
        1.4.3 非核糖体合成途径产生的活性物质
        1.4.4 挥发性有机物
    1.5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堆肥提取液提取条件优化和微生物群落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堆肥提取液的制备
        2.1.4 提取工艺参数优化
        2.1.5 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堆肥提取液的微生物群落
        2.1.6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菌糠堆肥提取液提取工艺参数优化
        2.2.2 玉米秸秆堆肥提取液提取工艺参数优化
        2.2.3 基于Illumina Nova Seq测序的细菌群落分析
        2.2.4 基于Illumina Nova Seq测序的真菌群落分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堆肥提取液诱导草莓对黄萎病抗性及抑菌机理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培养基
        3.1.3 主要仪器
        3.1.4 堆肥提取液的制备
        3.1.5 对草莓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3.1.6 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1.7 对盆栽草莓的防病促生效果研究
        3.1.8 对草莓植株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1.9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对草莓黄萎病病原真菌的作用
        3.2.2 堆肥提取液对草莓黄萎病的防控效果
        3.2.3 堆肥提取液对盆栽草莓的促生作用
        3.2.4 堆肥提取液对草莓叶片内防御酶系的影响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草莓黄萎病生防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主要仪器
        4.1.3 堆肥提取液中拮抗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4.1.4 形态和表型特征分析
        4.1.5 分子生物学鉴定
        4.1.6 菌株CT32 对草莓黄萎病的温室防效测定
        4.1.7 统计学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拮抗细菌分离筛选结果
        4.2.2 菌株CT32 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4.2.3 菌株CT32 的表型特征
        4.2.4 菌株CT32 对草莓黄萎病的防效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CT32 产挥发性物质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株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1.4 挥发性成分的抗真菌谱测定
        5.1.5 菌株CT32 挥发性成分分析
        5.1.6 抑菌活性物质的鉴定
        5.1.7 统计学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菌株CT32 挥发性物质的抗真菌谱
        5.2.2 单因素试验结果
        5.2.3 响应面优化结果
        5.2.4 菌株CT32 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
        5.2.5 挥发性抑菌物质的鉴定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CT32 产脂肽类物质的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菌株
        6.1.2 培养基
        6.1.3 主要仪器
        6.1.4 抗真菌谱测定
        6.1.5 抗菌物质合成相关基因检测
        6.1.6 菌株CT32 产抗菌脂肽的发酵条件优化
        6.1.7 统计学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抗真菌谱分析
        6.2.2 抗菌物质编码基因检测
        6.2.3 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6.2.4 单因素试验结果
        6.2.5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
        6.2.6 响应面优化结果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3株放线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黄瓜枯萎病研究现状
        1.1.1 黄瓜枯萎病的发生现状
        1.1.2 黄瓜枯萎病的症状
        1.1.3 黄瓜枯萎病病原物
        1.1.4 黄瓜枯萎病的防治现状
    1.2 生防放线菌的研究现状
        1.2.1 放线菌的种类
        1.2.2 放线菌抗生物质的种类
        1.2.3 放线菌的生防机制
        1.2.4 放线菌的应用现状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菌株与质粒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试剂
    2.2 拮抗放线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2.1 DNA的提取
        2.2.2 片段扩增
        2.2.3 载体连接和测序
    2.3 拮抗放线菌的抑菌能力测定
        2.3.1 放线菌的抗菌谱测定
        2.3.2 放线菌发酵滤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测定
        2.3.3 放线菌发滤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丝生长的测定
        2.3.4 放线菌发酵液及其复配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测定
        2.3.5 放线菌产胞外酶及嗜铁素能力测定
    2.4 放线菌发酵液活性物质稳定性研究
        2.4.1 发酵滤液的储存稳定性测定
        2.4.2 发酵滤液的热稳定性测定
        2.4.3 发酵滤液的酸碱稳定性测定
        2.4.4 发酵滤液的紫外光稳定性测定
    2.5 不同放线菌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2.5.1 不同浓度放线菌孢子液处理后黄瓜种子萌发率的测定
        2.5.2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种子萌发的测定
        2.5.3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苗期形态指标的测定
        2.5.4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苗期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2.5.5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苗期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2.6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体内防御酶活性的测定
    2.7 放线菌发酵液处理后黄瓜体内抗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2.8 拮抗放线菌的定殖
        2.8.1 菌株的标记
        2.8.2 放线菌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测定
    2.9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的盆栽防效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拮抗放线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2 拮抗放线菌的抑菌机制
        3.2.1 放线菌的抗菌谱
        3.2.2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3.2.3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丝生长的影响
        3.2.4 放线菌发酵液及其复配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
        3.2.5 放线菌产胞外酶及嗜铁素能力
    3.3 放线菌发酵液活性物质稳定性研究
        3.3.1 发酵滤液的储存稳定性
        3.3.2 发酵滤液的热稳定性
        3.3.3 发酵滤液的酸碱稳定性
        3.3.4 发酵滤液的紫外稳定性
    3.4 不同放线菌对黄瓜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3.4.1 不同浓度放线菌孢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3.4.2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3.4.3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3.4.4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苗期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4.5 放线菌发酵液对黄瓜苗期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5 放线菌对黄瓜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3.6 生防菌对黄瓜体内抗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3.7 拮抗放线菌的定殖
        3.7.1 菌株的标记
        3.7.2 放线菌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
    3.8 放线菌对黄瓜枯萎病的盆栽防效
4 讨论
    4.1 放线菌的分类依据
    4.2 发酵条件的优化
    4.3 代谢产物活性
    4.4 诱导植株防御酶活性变化
    4.5 诱导植株抗性物质含量变化
5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疫霉菌的抑制作用机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大豆疫霉的危害
    1.2 大豆疫霉菌简介及生活史
        1.2.1 大豆疫霉菌简介
        1.2.2 大豆疫霉菌生活史
    1.3 大豆疫霉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1.4 植物源杀菌剂研究进展
        1.4.1 植物源杀菌剂有效成分研究
        1.4.2 抑菌活性的测定方法
        1.4.2.1 离体测定
        1.4.2.2 活体实验
        1.4.2.3 组织筛选法
        1.4.3 抑菌机理研究
        1.4.4 已开发并商品化的植物源杀菌剂品种
        1.4.4.1 丁子香酚
        1.4.4.2 黄芩苷
        1.4.4.3 小檗碱
        1.4.4.4 苦参碱
        1.4.4.5 乙蒜素
        1.4.4.6 儿茶素
    1.5 月桂酸研究进展
        1.5.1 理化性质
        1.5.2 生物学活性
        1.5.3 制备方法
        1.5.3.1 椰子油法
        1.5.3.2 山苍子核仁油法
        1.5.3.3 棕榈核仁油法
        1.5.3.4 山胡椒仁油法
    1.6 研究意义和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及植物材料
        2.1.2 实验仪器设备及化学试剂
        2.1.3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大豆疫霉菌株的菌种活化及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2.2 月桂酸对大豆疫霉菌各小种抑菌程度
        2.2.3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菌丝生长影响
        2.2.4 月桂酸对R2 疫霉菌菌丝形态影响
        2.2.5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游动孢子囊产生的影响
        2.2.6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游动孢子释放的影响
        2.2.7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菌落形成的影响
        2.2.8 抑菌时效的测定
        2.2.9 月桂酸对其它土传病菌的影响
        2.2.10 月桂酸处理对R2 细胞膜结构的影响
        2.2.11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DNA泄漏量的影响
        2.2.12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蛋白质泄漏量的影响
        2.2.13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溶液电导率的影响
        2.2.14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植株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影响
        2.2.15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植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响
        2.2.16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植株体内叶绿素影响
        2.2.17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大豆植株安全性检测
        2.2.18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防治盆栽实验
        2.2.19 大豆植株体内代谢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豆叶片挥发物中的月桂酸
    3.2 月桂酸对大豆疫霉菌各小种抑菌程度
    3.3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菌丝生长影响
    3.4 月桂酸对R2 疫霉菌菌丝形态影响
    3.5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游动孢子囊产生的影响
    3.6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游动孢子释放的影响
    3.7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菌落形成的影响
    3.8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时效
    3.9 月桂酸对其它土传病菌的抑制作用
    3.10 月桂酸处理对R2 细胞膜结构的影响
    3.11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DNA泄漏量的影响
    3.12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蛋白质泄漏量的影响
    3.13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溶液电导率的影响
    3.14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植株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影响
    3.15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植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响
    3.16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植株体内叶绿素影响
    3.17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大豆植株安全性检测
    3.18 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R2 疫霉菌防治盆栽实验
    3.19 月桂酸处理后大豆植株体内代谢组分析
4 结论和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散斑竹根七抑制瓜类白粉病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散斑竹根七研究进展
        1.2.1 散斑竹根七化学成分的研究
        1.2.2 散斑竹根七生物活性的研究
    1.3 瓜类白粉病概述
        1.3.1 瓜类白粉病的发生规律
        1.3.2 瓜类白粉病的防治现状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散斑竹根七根状茎提取物对瓜类白粉病菌的杀菌活性
    2.1 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盆栽试验材料
    2.2 方法
        2.2.1 散斑竹根七根状茎提取物的制备
        2.2.2 防治黄瓜白粉病盆栽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散斑竹根七根状茎提取物对瓜类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2.4 小结
第三章 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杀菌活性
    3.1 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1.4 盆栽试验材料
    3.2 方法
        3.2.1 散斑竹根七根状茎水提物抑制瓜类白粉病菌活性成分的分离
        3.2.2 分离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
        3.2.3 防治黄瓜白粉病盆栽试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粗提组分和流份的活性追踪结果
        3.3.2 分离化合物结构鉴定
        3.3.3 分离化合物对瓜类白粉病菌的杀菌活性
    3.4 小结
第四章 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杀菌活性
    4.1 材料
        4.1.1 主要仪器
        4.1.2 主要试剂
        4.1.3 离体试验材料
        4.1.4 盆栽试验材料
    4.2 方法
        4.2.1 L-氮杂环丁烷-2-羧酸离体抑菌活性的测定
        4.2.2 L-氮杂环丁烷-2-羧酸盆栽试验
        4.2.3 L-氮杂环丁烷对瓜类白粉病菌的作用方式
    4.3 结果与分析
        4.3.1 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离体抑菌活性
        4.3.2 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盆栽抑菌活性
        4.3.3 L-氮杂环丁烷-2-羧酸对瓜类白粉病菌的作用方式
    4.4 小结
第五章 几种百合科等植物提取物的杀菌活性及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含量
    5.1 材料
        5.1.1 植物材料
        5.1.2 主要仪器
        5.1.3 主要试剂
        5.1.4 盆栽试验材料
    5.2 方法
        5.2.1 植物根状茎/根水提物的制备
        5.2.2 防治黄瓜白粉病盆栽试验
        5.2.3 LC-MS测定几种百合科等植物中L-脯氨酸和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含量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9 种植物提取物对瓜类白粉病菌的治疗活性
        5.3.2 9 种植物中L-氮杂环丁烷-2-羧酸的含量
    5.4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6.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4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草莓概况及草莓病害研究进展
    1.1 草莓概况
        1.1.1 草莓营养及保健价值
        1.1.2 草莓品种及分布
        1.1.3 草莓国内外生产现状
    1.2 草莓主要病害研究现状
        1.2.1 草莓灰霉病
        1.2.2 草莓白粉病
        1.2.3 草莓炭疽病
        1.2.4 草莓枯萎病
        1.2.5 草莓褐斑病
        1.2.6 草莓蛇眼病
        1.2.7 草莓黄萎病
        1.2.8 草莓根腐病
第二章 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草莓根腐病病害样品采集与病原菌分离纯化与保存
        2.1.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1.3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2.1.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草莓根腐病病害样品采集与病原菌分离纯化结果
        2.2.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
        2.2.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结果
        2.2.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不同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室内抑菌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药剂
        3.1.3 供试药剂浓度筛选
        3.1.4 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药剂对6株供试菌株的药剂浓度
        3.2.2 不同浓度供试药剂对6株供试菌株菌落直径生长的影响
        3.2.3 不同药剂对6株供试菌株的毒力测定结果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草莓拟盘根腐病盆栽药剂防治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药剂
        4.1.2 供试靶标菌株
        4.1.3 盆栽处理方法
        4.1.4 病情分级标准及计算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4.2.2 不同药剂对草莓拟盘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Burkholderia cepacia JA38菌株发酵工艺优化及对人参锈腐病菌生防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人参锈腐病的研究进展
    1.2 生防细菌的作用机制
    1.3 伯克霍尔德氏菌的研究现状
    1.4 微生物发酵技术
    1.5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菌株JA38的鉴定及发酵工艺的优化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菌株JA38对人参锈腐病菌室内拮抗作用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菌株JA38对人参锈腐病生防作用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两株拮抗细菌的鉴定及对油菜菌核病的生防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与培养基
        2.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2.1.3 试验仪器
        2.1.4 油菜品种
    2.2 方法
        2.2.1 拮抗菌的分离与筛选
        2.2.2 拮抗菌株鉴定
        2.2.3 生防菌最适生长条件测定
        2.2.4 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
        2.2.5 发酵液抑菌物质稳定性测定
        2.2.6 拮抗细菌抑菌图谱的测定
        2.2.7 拮抗菌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研究
        2.2.8 发酵液粗提物抑菌活性研究
        2.2.9 拮抗菌NS-19脂肽类抗生素抑菌物质初步研究
        2.2.10 拮抗菌株TR-17和NS-19防效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拮抗菌分离筛选与活性测定
        3.1.1 拮抗菌分离与筛选
        3.1.2 平板对峙活性测定
        3.1.3 拮抗菌对核盘菌菌丝生长影响的显微照片
    3.2 拮抗菌株鉴定
        3.2.1 形态学观察
        3.2.2 生理生化特征观察
        3.2.3 拮抗菌株16S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3.3 拮抗菌最适生长条件分析
        3.3.1 培养时间对拮抗菌TR-17和NS-19生长的影响
        3.3.2 培养温度对拮抗菌TR-17和NS-19生长的影响
        3.3.3 培养初始p H对拮抗菌TR-17和NS-19 生长的影响
        3.3.4 拮抗菌TR-17和NS-19生长所需最适碳氮源分析
    3.4 无菌发酵液抑菌活性分析
        3.4.1 菌株TR-17无菌发酵液抑菌活性
        3.4.2 菌株NS-19无菌发酵液抑菌活性
    3.5 菌株发酵液抑菌物质稳定性分析
        3.5.1 发酵液抑菌物质热稳定性分析
        3.5.2 发酵液抑菌物质pH耐受性分析
        3.5.3 发酵液抑菌物质紫外处理耐受性分析
    3.6 抑菌图谱结果
        3.6.1 拮抗菌TR-17抑菌图谱测定
        3.6.2 拮抗菌NS-19抑菌图谱测定
    3.7 拮抗菌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分析
        3.7.1 挥发性物质对核盘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7.2 挥发性物质对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3.8 发酵液粗提物抑菌活性分析
        3.8.1 蛋白类粗提物对核盘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8.2 脂肽类抗生素对核盘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9 拮抗菌NS-19脂肽类抗生素抑菌物质分析
        3.9.1 拮抗菌NS-19脂肽类抗生素部分合成基因扩增结果
        3.9.2 拮抗菌NS-19 脂肽类抗生素LC-MS检测结果
        3.9.3 拮抗菌NS-19脂肽类抗生素抑菌图谱结果
    3.10 拮抗菌株TR-17和NS-19防效试验结果
        3.10.1 离体叶片防效试验结果
        3.10.2 油菜(蓉油14)盆栽叶片防效试验结果
        3.10.3 油菜(南油9号)盆栽茎基部防效试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两种拮抗菌对细辛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细辛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1.1.1 细辛叶枯病的症状和危害
        1.1.2 细辛叶枯病病原学
        1.1.3 细辛叶枯病流行规律
        1.1.4 细辛叶枯病的防治
    1.2 拮抗菌生物防治机制
        1.2.1 拮抗作用
        1.2.2 诱导系统抗病性
        1.2.3 竞争作用
    1.3 拮抗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应用
        1.3.1 拮抗细菌的应用
        1.3.2 拮抗真菌的应用
        1.3.3 放线菌的应用
    1.4 组学技术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中的应用
        1.4.1 转录组学技术在植物抗病研究中的应用
        1.4.2 转录组学技术在拮抗病原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1.4.3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6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效测定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供试样品
        2.2.2 试剂与仪器
    2.3 方法
        2.3.1 细辛叶枯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2.3.2 拮抗菌的分离与纯化
        2.3.3 拮抗菌的初筛
        2.3.4 拮抗菌的复筛
        2.3.5 拮抗菌的鉴定
        2.3.6 拮抗菌盆栽防效试验
        2.3.7 数据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细辛叶枯病病原菌的鉴定
        2.4.2 拮抗菌的初筛
        2.4.3 拮抗菌的复筛
        2.4.4 拮抗菌F1-6菌株的鉴定
        2.4.5 拮抗菌S2-31菌株的鉴定
        2.4.6 拮抗菌盆栽防治效果的测定
    2.5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拮抗菌对细辛叶枯病菌菌丝生长及细辛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供试细辛植株
        3.2.2 供试培养基
        3.2.3 供试病原菌
        3.2.4 供试拮抗菌
    3.3 方法
        3.3.1 拮抗菌与细辛叶枯病菌共培养
        3.3.2 菌液的制备
        3.3.3 细辛叶片内防御相关酶活性的检测
        3.3.4 数据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两株拮抗菌对细辛叶枯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3.4.2 两株拮抗菌对细辛叶片PPO酶活性的影响
        3.4.3 两株拮抗菌对细辛叶片PAL酶活性的影响
        3.4.4 两株拮抗菌对细辛叶片POD酶活性的影响
        3.4.5 两株拮抗菌对细辛叶片SOD酶活性的影响
    3.5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拮抗菌诱导细辛抗病性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
        4.2.1 供试病原菌
        4.2.2 供试培养基
        4.2.3 供试拮抗菌
        4.2.4 供试细辛植株
    4.3 方法
        4.3.1 样品制备
        4.3.2 转录组测序方法
        4.3.3 TMT定量蛋白质组学试验方法
        4.3.4 q RT-PCR验证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两株拮抗菌诱导细辛叶片的转录组学数据分析
        4.4.2 两株拮抗菌诱导细辛叶片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4.4.3 两株拮抗菌诱导细辛叶片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4.4 两株拮抗菌诱导细辛叶片抗病相关通路基因的表达分析
        4.4.5 两株拮抗菌诱导细辛叶片的蛋白质组鉴定
        4.4.6 两株拮抗菌诱导细辛叶片的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分析
        4.4.7 两株拮抗菌诱导细辛叶片共有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4.4.8 两株拮抗菌诱导细辛叶片转录组与蛋白质组学的联合分析
        4.4.9 q RT-PCR验证
    4.5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拮抗菌抑制细辛叶枯病菌生长的转录组学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
        5.2.1 供试病原菌
        5.2.2 供试培养基
        5.2.3 供试拮抗菌
    5.3 方法
        5.3.1 拮抗菌抑制叶枯病菌生长的转录组学分析
        5.3.2 q RT-PCR验证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两株拮抗菌抑制叶枯病菌的转录组学数据分析
        5.4.2 两株拮抗菌抑制叶枯病菌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析
        5.4.3 两株拮抗菌抑制叶枯病菌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5.4.4 两株拮抗菌抑制叶枯病菌的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4.5 两株拮抗菌抑制叶枯病菌生长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分析
        5.4.6 q RT-PCR验证
    5.5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小麦赤霉病生防菌的筛选及Frenolicin B抗病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及防治
        1.1.1 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机制
        1.1.2 小麦赤霉病抗病育种
        1.1.3 小麦赤霉病农业生态控病
        1.1.4 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治
        1.1.5 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
    1.2 植物内生及根际放线菌的研究价值
    1.3 生防放线菌研究价值
    1.4 吡喃萘醌类抗生素—Frenolicin B
    1.5 抗真菌农用抗生素抑菌机制
    1.6 目的意义与内容
        1.6.1 目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样品采集
        2.1.2 供试小麦
        2.1.3 供试菌株
    2.2 试剂与仪器
        2.2.1 试剂与药品
        2.2.2 主要仪器
    2.3 主要培养基及制备方法
    2.4 小麦根际及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及菌群结构分析
        2.4.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2.4.2 放线菌的分离培养
        2.4.3 菌种的保藏
        2.4.4 放线菌菌群结构分析
    2.5 新种放线菌的多相分类鉴定
        2.5.1 分子水平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2.5.2 形态和培养特征鉴定
        2.5.3 生理生化鉴定
        2.5.4 化学分类鉴定
    2.6 生防放线菌筛选
        2.6.1 菌株培养
        2.6.2 体外抑菌活性初步筛选
        2.6.3 小麦赤霉病离体防效测定
        2.6.4 生防菌初步鉴定
    2.7 生防菌NEAU-H3发酵液活性测定
        2.7.1 发酵培养基筛选
        2.7.2 发酵液稳定性测试
        2.7.3 发酵液离体防效测定
    2.8 生防菌NEAU-H3的鉴定、次级代谢产物预测及其他功能性测定
        2.8.1 生防菌NEAU-H3的鉴定
        2.8.2 全基因组测序
        2.8.3 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分析
        2.8.4 广谱抑菌活性测定
        2.8.5 其他功能性测定
    2.9 生防菌NEAU-H3活性代谢产物分离纯化
        2.9.1 化合物分离纯化
        2.9.2 化合物结构鉴定
        2.9.3 化合物活性测定
    2.10 Frenolicin B对小麦赤霉病的活性与防效测定
        2.10.1 Frenolicin B对 PH-1 菌丝的有效抑制中浓度
        2.10.2 Frenolicin B的田间防效
    2.11 Frenolicin B抑菌机制分析
        2.11.1 Frenolicin B对小麦赤霉病野生菌株的毒力测定
        2.11.2 Frenolicin B的抑菌谱
        2.11.3 交互抗性试验
        2.11.4 Frenolicin B对 PH-1 作用的电镜观察
        2.11.5 Frenolicin B对 PH-1 作用转录组测序
    2.12 生防菌NEAU-H17活性代谢产物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放线菌的分离及赤霉病对小麦根际和内生放线菌种群的影响
        3.1.1 分离自安徽省小麦样品的放线菌
        3.1.2 分离自河南省小麦样品的放线菌
    3.2 10株新种放线菌的多相分类鉴定
        3.2.1 分子水平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3.2.2 形态和培养特征鉴定结果
        3.2.3 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3.2.4 化学分类鉴定结果
    3.3 小麦赤霉病生防放线菌筛选
        3.3.1 体外抑菌活性初步筛选
        3.3.2 拮抗菌离体防效
        3.3.3 生防菌初步鉴定结果
    3.4 生防菌NEAU-H3发酵液活性
        3.4.1 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3.4.2 发酵液稳定性
        3.4.3 发酵液离体防效
    3.5 生防菌NEAU-H3的鉴定、次级代谢产物预测及其他功能性测定结果
        3.5.1 生防菌NEAU-H3的鉴定
        3.5.2 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3.5.3 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分析
        3.5.4 广谱抑菌活性
        3.5.5 其他功能性测定结果
    3.6 生防菌NEAU-H3活性代谢产物分离纯化
        3.6.1 化合物分离纯化
        3.6.2 化合物结构
        3.6.3 化合物活性
    3.7 Frenolicin B对小麦赤霉病的活性与防效
        3.7.1 Frenolicin B对 PH-1 的有效抑制中浓度
        3.7.2 Frenolicin B的田间防效
    3.8 Frenolicin B抑菌机制分析
        3.8.1 Frenolicin B对小麦赤霉病野生菌株的毒力
        3.8.2 Frenolicin B的抑菌谱
        3.8.3 Frenolicin B与小麦赤霉病常用杀菌剂间的交互抗性
        3.8.4 Frenolicin B对 PH-1 菌丝形态和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3.8.5 Frenolicin B对 PH-1 作用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3.9 生防菌NEAU-H17的活性代谢产物
4 讨论
    4.1 植株染病后对活性微生物的招募作用
    4.2 新种放线菌的分类鉴定
    4.3 放线菌防治小麦赤霉病研究
    4.4 Frenolicin B研究现状
    4.5 2-Demethylazalomycins F_(4a)、F_(5a)的开发潜力
5 结论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研制及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预防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马铃薯
        1.1.1 概述
        1.1.2 主要病害
        1.1.3 马铃薯晚疫病
    1.2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
        1.2.1 育种防病
        1.2.2 农业栽培防病
        1.2.3 化学防治
        1.2.4 生物防治
    1.3 致病疫霉拮抗菌的筛选与利用
        1.3.1 已报道的部分致病疫霉拮抗菌
        1.3.2 本实验室筛选获得的5种拮抗菌
        1.3.3 拮抗菌的防病效果
    1.4 生物制剂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预防马铃薯晚疫病复合菌剂的制备及稳定性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和材料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活化菌株及其复合菌液的制备
        2.2.2 复合菌剂的制备
        2.2.3 不同存贮时间处理影响复合菌剂稳定性的测定
        2.2.4 不同温度处理影响复合菌剂稳定性的测定
        2.2.5 紫外线影响复合菌剂稳定性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复合菌液与复合菌剂的理化性质
        2.3.2 不同存贮时间对复合菌剂稳定性的影响
        2.3.3 不同温度对复合菌剂稳定性的影响
        2.3.4 紫外线对复合菌剂稳定性的影响
    2.4 讨论
第三章 复合菌剂的离体防病效果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材料
        3.1.2 供试培养基
        3.1.3 其他试剂
        3.1.4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复合制剂对马铃薯块茎切片有无不利影响的观察
        3.2.2 复合制剂对马铃薯块茎切片的防病效果测定
        3.2.3 复合制剂对马铃薯种薯萌芽期的防病效果测定
        3.2.4 复合制剂对盆栽马铃薯植株的防病效果测定
        3.2.5 复合菌剂对马铃薯离体叶片的防病效果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复合菌剂对马铃薯块茎切片的防病作用
        3.3.2 复合菌剂对马铃薯种薯萌芽期的防病作用
        3.3.3 复合菌剂对盆栽马铃薯植株的防病作用
        3.3.4 复合菌剂对马铃薯离体叶片的防病效果
    3.4 讨论
第四章 复合菌剂对盆栽马铃薯植株的促生作用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材料
        4.1.2 供试试剂
        4.1.3 供试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复合菌剂影响盆栽马铃薯植株长势长相的观察测定
        4.2.2 复合菌剂影响盆栽马铃薯植株可溶性糖及蛋白的测定
        4.2.3 复合菌剂对盆栽马铃薯植株相关酶活力的测定
        4.2.4 复合菌剂对盆栽马铃薯植株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4.2.5 复合菌剂对盆栽马铃薯植株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盆栽马铃薯植株的长势长相
        4.3.2 复合菌剂对盆栽马铃薯植株可溶性糖及蛋白含量的影响
        4.3.3 复合菌剂对盆栽马铃薯植株叶片中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4.3.4 复合菌剂对盆栽马铃薯植株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3.5 复合菌剂对盆栽马铃薯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复合菌剂对田间马铃薯晚疫病的预防效果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材料
        5.1.2 供试试剂
        5.1.3 供试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试验地点
        5.2.2 马铃薯的田间种植及管理
        5.2.3 田间马铃薯植株的处理
        5.2.4 不同处理影响马铃薯植株长势长相的观察
        5.2.5 不同处理预防病害效果的观察与统计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对田间马铃薯种薯出苗率的影响
        5.3.2 复合菌剂对田间马铃薯植株长势长相的影响
        5.3.3 复合菌剂对田间马铃薯植株晚疫病的预防效果
    5.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两种益微菌对枯萎病菌抑制能力的离体与活体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堆肥提取液对草莓黄萎病防控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李欣欣. 山西大学, 2021(01)
  • [2]3株放线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D]. 吴冰越. 扬州大学, 2021
  • [3]月桂酸及其衍生物对疫霉菌的抑制作用机理及应用[D]. 梁畅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散斑竹根七抑制瓜类白粉病活性成分研究[D]. 韩丽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草莓拟盘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D]. 刘艳茹.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6]Burkholderia cepacia JA38菌株发酵工艺优化及对人参锈腐病菌生防作用研究[D]. 张子恒.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7]两株拮抗细菌的鉴定及对油菜菌核病的生防作用研究[D]. 姜庆雨.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8]两种拮抗菌对细辛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及机制研究[D]. 刘亚苓.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9]小麦赤霉病生防菌的筛选及Frenolicin B抗病活性研究[D]. 韩传玉.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10]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研制及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预防效果[D]. 乔柳. 河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两种有益微生物对枯萎病的抑制能力的体外和体内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