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骨不连

单侧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骨不连

一、单侧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骨不连(论文文献综述)

王宝[1](2021)在《单边外固定架终极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最佳构型的有限元分析及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于开放性或软组织条件较差的胫腓骨干骨折,外固定治疗应用较广。但由于外固定治疗仍存在诸多问题,故应用于终极治疗仍缺少临床实践。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单边外固定架固定胫骨干骨折模型并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单边外固定构型,同时应用于临床实践,验证其疗效,为外固定终极治疗胫腓骨干骨折提供参考。方法:对一名3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CT扫描,建立胫腓骨有限元模型。去除胫腓骨干中段3cm长度骨段制作为胫骨干骨折模型,并进一步制作9种单边外固定架构型固定胫骨干骨折模型。对9组模型施加600N纵向负荷,观察并记录最大位移。根据其有限元模型并结合临床经验,确定单边外固定固定胫骨干骨折的最佳构型。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之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的软组织条件欠佳的胫骨干骨折患者31名,应用有限元分析获得的最佳单边外固定构型固定治疗。术后鼓励早期功能锻炼,并定期随访。术前及术后3天、术后一个月分别采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疼痛进行评定。随访过程中使用LEFs下肢功能评分和Johner-Wruh胫骨干骨折疗效评分,进行功能评定。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例患者平均年龄36.5±12.9岁(19~63岁),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3±2.3天(4~12天)。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5.2±5.7月(16~36月)。其中闭合骨折23例,Gustilo I型开放骨折8例。钉道感染率12.9%(4例),再手术率3.2%(1例)。患者术后脱拐行走,达到临床愈合时间3.0±0.85个月(2~5月)。患者术后3天VAS评分平均3.8±1.2,明显低于术前评分7.1±1.3,术后一个月评分1.0±1.2,相对于术后3天评分再次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LEFs评分分别为,35.5±9.7、59.5±4.2、75.2±3.7,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胫骨骨折Johner-Wruh疗效评分系统,其中优27例(87.1%),良4例(12.9%)。结论:采用合理构型的单边外固定架终极治疗胫腓骨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无需二次手术,可以允许早期功能锻炼。是终极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买买艾力·玉山[2](2020)在《rhPDGF-BB基因修饰的BMSCs促进大鼠股骨牵张成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建立一个合理的可重复的大鼠负重长骨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模型,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研究促进牵张成骨区骨再生与矿化的方法以及分子机制奠定基础;2)建立稳定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获取和体外培养体系,并进一步扩增,纯化及鉴定。通过人重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rhPDGF-BB)基因慢病毒体外转染BMSCs并观察对BMSCs的影响;3)以大鼠自体BMSCs作为载体,通过体外携带rhPDGF-BB基因的慢病毒转染后,将rhPDGF-BB基因修饰的BMSCs导入大鼠股骨牵张间隙中,探讨rhPDGF-BB基因修饰的BMSCs对大鼠股骨牵张间隙新生骨再生矿化的影响,进一步为临床上应用牵张成骨技术(骨传送技术)治疗四肢大段骨缺损探讨一种快速而有效的缩短治疗周期的治疗方法。方法:1)大鼠单侧股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选择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为实验动物,<6月龄,350-400g。使用自行研制的延长型外固定器,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选择大鼠右侧股骨中段行截骨后用4枚螺钉固定延长型外固定器。术后经过7天潜伏期后进行缓慢牵张,速度为0.5mm/天(分两次),连续牵张14天,共牵张延长7mm,牵张结束后固定牵张器。分别于牵张结束后第0周,2周,4周及8周四个时间点处死3只动物,处死前麻醉状态下行X线检查,处死后取出右侧股骨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HE染色及番红固绿染色观察;2)大鼠BMSCs的分离培养,鉴定及rhPDGF-BB基因体外转染:大鼠自体BMSCs的培养和传代,通过细胞活性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方法进行细胞鉴定,通过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生长状态良好第3代大鼠BMSCs经上述方法鉴定后进一步应用基因转染和下一步的治疗。构建同时携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和rhPDGF-BB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后经体外扩增,纯化后转染大鼠BMSCs观察其体外对BMSCs的影响;3)rhPDGF-BB修饰的骨髓MSCs促进大鼠股骨牵张成骨效果的检测:应用自行研制的延长型外固定器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于术后21天分别在牵张区局部注射等剂量rhPDGF-BB修饰的骨髓MSCs(实验组),骨髓MSCs(实验对照组),PBS(空白对照组),活体X线检查于DO牵张结束后不同时间点进行4次,检测时间点为牵张结束(术后天21天),矿化期2周(术后第35天),矿化期4周(术后第49天),矿化期8周(术后第77天)。矿化期第8周末处死动物取双侧股骨,并小心剔除骨组织表面肌肉进行Micro-CT,生物力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测分析。结果:1)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实验动物活体观察提示所有入组实验动物均耐受手术且顺利完成术后牵张成骨过程,观察期间所有实验动物的饮食及大小便均正常,牵张结束后延长侧股骨较对侧相比达到预定目标长度。通过标准X线检查和组织学观察证实大鼠股骨牵张模型牵张间隙成骨良好;2)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分离了大鼠BMSCs,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提示细胞生长良好,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结果提示表达高水平的ALP活性,矿化细胞外基质,形成矿化结节。构建出的rhPDGF-BB基因体外转染鉴定过的大鼠BMSCs,转染后对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3)rhPDGF-BB基因修饰的大鼠BMSCs局部应用于大鼠股骨牵张模型。X线片显示,矿化期第8周实验组10只延长区均达到骨性愈合,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5只和4只达到骨性愈合的标准。生物力学测试(三点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所有抗扭强度指标均显着优于其他两个对照组,且实验组抗扭强度指标与自体对侧未牵张正常股骨的抗扭强度相当。Micro-CT扫描后获得的数据结果分析提示矿化期第8周实验组牵张区间隙内新生骨骨痂的主要构成结构由皮质骨构成而松质骨结构极为少见,此外牵张间隙新生骨矿化区可见骨髓腔部分或全部与牵张两骨端骨髓腔基本贯通,其构成和结构与自身长骨管状骨的结构基本类似,而其他两对照组牵张区间隙内新生的骨组织以松质骨结构为主且骨髓腔结构改建较差。矿化期第8周获取的股骨标本行组织学切片后HE和Safranin O染色结果提示,实验组牵张间隙新生骨痂内软骨组织残留较少而两个对照组牵张区间隙新生骨组织结构上仍有部分软组织结构,新生骨已经矿化,皮质骨已连续,骨髓腔开始重建,提示rhPDGF-BB基因修饰的大鼠BMSCs治疗处理后新生骨痂矿化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提示三组中实验组OPN、OCN、VEGF和CD31表达高于两对照组。结论:1)自制延长型外固定器能够满足大鼠单侧股骨牵张的要求,牵张成骨的潜伏期成骨与骨折愈合过程类似,但牵张成骨在其特有的牵张期和矿化期的时间段里牵张区间隙新骨再生具有其特有的组织学变化特点。本实验部分通过所获得的大鼠股骨参数,自制研发出适用于研究SD大鼠股骨牵张成骨模型的微型单边可延长型外固定装置,并顺利构建出可重复性较高适合大批量SD大鼠DO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为今后利用DO动物实验模型并通过细胞或基因治疗缩短治疗周期或DO过程中的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实验平台;2)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的大鼠BMSCs体外培养结果提示其增殖活性较强,鉴定结果提示其可作为本次实验研究进行细胞治疗以及基因治疗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目的基因靶细胞转染后在不同时间点通过不同倍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提示,脂质载体介导的瞬时转染可以使rhPDGF-BB基因在BMSCs中成功表达;3)X线,Micro-CT,生物力学,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都证实,与单纯BMSCs及PBS相比,rhPDGF-BB基因修饰的BMSCs可较为有效的促进大鼠股骨牵张间隙区成骨过程中新骨的形成和矿化。应用rhPDGF-BB基因体外转染BMSCs于牵张结束后局部应用能够促进牵张成骨中的骨再生从而缩短DO治疗周期,为临床上应用牵张成骨(骨传送)技术治疗骨缺损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

牛锋[3](2020)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改良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保守治疗、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成人四肢骨折方面的对比研究,总结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治疗成人四肢骨折方面的优势及不足,并在原有结构基础上提出改良设计方案,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性能改进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扬州附属医院骨伤科收治的成人四肢骨折患者,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确定本试验的研究对象共计10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保守组,桥接组和锁定钢板组,其中保守组28例均为锁骨骨折患者,采用“正骨八法”手法复位后“8”字绷带固定治疗,桥接组38例患者(其中锁骨骨折28例,四肢骨折10例)采用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治疗,锁定钢板组38例(其中锁骨骨折28例,四肢骨折10例)患者根据具体骨折情况采用解剖锁定钢板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桥接组和锁定钢板组手术相关指标,评价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优点及不足。采用聚甲醛骨折模型作为极限测试和破坏性试验对象,测试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和解剖锁定钢板之间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的区别。结果:(1)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2)与保守组相比,桥接组和锁定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根据肩关节Constant评分标准,三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12月Constan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12月三组患者肩关节Constan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锁定钢板组相比,桥接组的手术时间短(P<0.05),术中每分钟出血量没有差异(P>0.05)。(4)术后并发症:保守组和桥接组均有1例患者发生骨不连,锁定钢板组有1例发生内固定取出后骨折部位再断裂。(5)在聚甲醛骨折模型上,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解剖锁定钢板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和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结论:中医保守治疗、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成人锁骨骨折方面疗效相当,但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更有优势,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以降低内固定物发生断裂、应力下骨质疏松、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的风险,可以作为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的一种新型内固定方式,值得骨科医师推广应用。在聚甲醛骨折模型上,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和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可作为未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产品进一步改良设计的参考依据。

张防[4](2019)在《髓内钉与外固定架在Gustilo Ⅱ型、ⅢA型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Gustilo Ⅱ型、ⅢA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带锁髓内钉与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我院创伤外科的200例胫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95例,女性105例;年龄为(39.57±3.73)岁;身高为(165.33±9.86)cm;体重为(51.46±2.21)Kg;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采用Gustilo分型,II型100例,III A型100例。主要针对皮肤破损不严重的Gustilo II型、ⅢA型胫骨开放性骨折。均可以采用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进行处理。根据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胫骨骨折的类型以及皮肤损伤程度,将入组的200例胫骨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2组,即髓内钉组和外固定支架组。统计并记录患者术后的总失血量,引流量,术后Hb的含量,红细胞压积(HCT),下肢周径,切口愈合情况,皮下瘀斑的情况,采用Johner-Wruhs骨折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伤口愈合不良、畸形愈合、骨折迟缓愈合、关节功能受限等)。结果:本研究共有212例胫骨骨折的患者入组,12人失访,随访率为94.3%。(1)髓内钉组和外固定支架组患者的基准资料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BM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髓内钉组和外固定支架组患者胫骨骨折的左右侧,胫骨骨折的位置以及致伤原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髓内钉组和外固定支架组胫骨骨折患者的Gustilo分型和Tscherne-Gotzen分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髓内钉组和外固定支架组胫骨骨折患者手术相关资料比较中,髓内钉组患者手术时间要明显高于外固定支架组患者(P<0.05),髓内钉组患者麻醉时间要明显高于外固定支架组患者(P<0.05);髓内钉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要明显少于外固定支架组患者(P<0.05);(5)髓内钉组和外固定支架组胫骨骨折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术后1d,术后3d和术后7d血红蛋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髓内钉组和外固定支架组胫骨骨折患者术前红细胞压积,术后1d,术后3d和术后7d红细胞压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髓内钉组和外固定支架组胫骨骨折患者术后的总失血量,输血率和总引流量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髓内钉组和外固定支架组胫骨骨折患者术前患肢NR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髓内钉组胫骨骨折患者术后1 d患肢NRS评分要明显低于外固定支架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髓内钉组患者术后7 d患肢NRS评分要明显低于外固定支架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髓内钉组患者术后30 d患肢NRS评分要明显低于外固定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9)髓内钉组和外固定支架组胫骨骨折患者术前患肢AOF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髓内钉组患者术后1 w患肢AOFAS评分要明显高于外固定支架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髓内钉组患者术后2 w患肢AOFAS评分要明显高于外固定支架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髓内钉组患者术后12 w患肢AOFAS评分要明显高于外固定支架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早期正确的清创及固定是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关键;(2)对于GuestiloII型、IIIA型骨折一期应用髓内钉固定是安全的;(3)围手术期功能锻炼是预防关节僵硬的重要方法。

燕文海[5](2018)在《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原因分析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非感染性的四肢长骨骨折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设计个性化方案,提高疗效,降低不愈合发生率。方法对2016年3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非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符合纳入标准的55例患者,针对不愈合原因,采用更换不稳定内固定物、保留内固定充分植骨、局部进行生物学刺激并配合中医中药等方式治疗,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55名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结果示术后53例患者平均3.5个月(3-10个月)获骨折愈合,愈合率96.4%,两例因内固定失效再次不愈合。骨折愈合患者骨折部位邻近关节按照相应评分标准,从功能、活动时是否疼痛及活动程度进行评分,其中优49例,中2例,良2例,优秀率达89%。结论造成骨折不愈合因素很多,有的是单一,有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上要根据不愈合的原因设计个性化设计手术方案,术中认真处理骨折端,更换失效的内固定,进行骨折端周围充分自体植骨,术后科学规范的锻炼以及充分利用中医中药优势,辨证施治,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措施。

熊荣华[6](2014)在《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骨创伤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架在长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四肢管状长骨骨折患者155例,接受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并与同期接受交锁髓内钉固定的10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愈合时间分别为(4.7±0.7)个月和(6.1±0.6)个月(P<0.05)。两组总优良率分别为94.8%和96.0%(P>0.05),两组并发症率分别为9.0%和35.0%(P<0.05)。结论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在四肢长骨创伤治疗中效果显着,且具有愈合快、微创、操作简便、固定牢等特点,适用于四肢长骨的各类型骨折,尤其是开放性骨折。

艾克拜尔·艾西热甫[7](2011)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骨缺损性骨不连》文中指出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在胫骨缺损性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7月~2010年6月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加压固定术(伴或不伴腓骨截骨)或病灶清除+Ilizarov骨节段性延长转移术结合一期清创植皮术或皮瓣转移术治疗20例胫骨缺损性骨不连患者,男性17例,女性3例,感染性骨不连16例,非感染性骨不连4例,按Paley分型:全部病例均为B1型,骨缺损平均2cm(1.5-5cm),病程0.25~18年(平均1.6年)。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平均11.6月(6-24月)随访,8例患者术后出现针道感染经换药处理后愈合,6例患者术后患侧肢体肿胀明显并张力性水泡形成经对症处理后愈合,2例患者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经对症治疗及积极功能锻炼后逐渐恢复。术后定期行X线摄片检查评估骨不连愈合情况,4例患者再发皮肤软组织感染流脓行清创植皮术愈合,一期手术愈合9例,二期手术愈合11例,平均愈合时间10.8月(4~21月)。结论:Ilizarov技术在治疗胫骨缺损性骨不连的效果满意,尤其是对感染性骨不连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选择。相对传统的外科治疗来说,llizarov环形固定架允许病人早期功能康复,能够使外科医生在整个固定期间控制骨折块,但要获得最佳的疗效,必须要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综合分析,才能产生很高的治愈率和较低的并发症。

陈连旭,王虹虹,焦兆德,于长隆,敖英芳,余家阔,王健全,崔国庆[8](2009)在《外固定架联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32例》文中研究说明回顾性分析1998-10/2003-09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骨不连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27例,女5例,年龄15~58岁。首先清理骨折端组织,畅通骨髓腔,然后应用单臂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固定3周后行自体骨髓移植,应用骨穿针在X射线透视下定位穿针,自髂后上棘抽取红骨髓注入骨不连部位,20~30mL/次,共3次,每次间隔2周。另选1993-08/1998-09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骨不连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17~68岁。应用常规方法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骨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复查时间分别为术后3,6,9,12个月。实验组32例患者中随访28例,骨不连愈合25例,愈合时间为3~9个月。对照组31例患者中随访27例,22例骨不连愈合,愈合时间为6~12月。在术后3个月,6个月和9个月时,两组患者骨不连的愈合率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实验组1例发生针道感染,经换药后痊愈;2例患者发生螺纹针松动现象,消毒后再扭紧即可;无固定架断裂和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桡神经损伤1例,保守治疗恢复;骨髓穿刺及移植部位无感染、皮肤坏死和明显异位骨化发生。对照组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钢板断裂,1例桡神经损伤。提示外固定架联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与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骨不连相比,能加速骨不连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陈锋,吴建军[9](2008)在《两种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和单侧三维多功能骨科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分别接受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26例和32例。结果:交锁髓内钉组一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外固定架组,愈合时间显着低于外固定架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01);交锁髓内钉组优良率(76.92%)低于外固定架组(90.63%),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不同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外固定架的生物力学特性更符合胫腓骨骨折愈合的需要,对骨折的愈合时间影响小。

王志力[10](2007)在《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和单侧三维多功能骨科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4月应用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各8例和12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每组均有不同的并发症发生,外固定架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短于交锁髓内钉组。结论:外固定架的生物力学特性更符合胫腓骨骨折愈合的需要,一般不影响骨折的愈合时间。

二、单侧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骨不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侧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骨不连(论文提纲范文)

(1)单边外固定架终极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最佳构型的有限元分析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应用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rhPDGF-BB基因修饰的BMSCs促进大鼠股骨牵张成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大鼠单侧股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
        1.2 实验设备
        1.3 实验动物及伦理
        1.4 单边可延长式微型外固定架的设计与研制
        1.5 大鼠股骨牵张成骨模型的建立
        1.6 观察与检测指标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慢病毒介导RHPDGF-BB体外转染
    1 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1.2 实验设备
        1.3 实验动物
        1.4 实验方法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rh PDGF-BB基因转染BMSCS促进大鼠股骨牵张成骨区新生骨矿化的作用
    1 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
        1.2 实验设备
        1.3 实验方法
        1.4 实验动物及分组
        1.5 观察与检测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3)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改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研究背景和进展
    一、研究背景
        1. 目前在用的骨折内固定系统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研发过程和研发思路
        2.1 研发过程
        2.2 研发思路
        2.3 结构组成
        2.4 结构特点
        2.5 固定机制
        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临床优势
    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研究进展
        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动物实验系列研究
        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及有限元分析
        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3.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锁骨骨折中的应用
        3.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股骨骨折中的应用
        3.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骨折中的应用
        3.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
        3.5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3.6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和高位截骨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
        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保守治疗、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的对比研究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病例选择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手术排除标准
        2.2.4 病例剔除标准
        2.3 内固定种类的选择
        2.4 术前准备
        2.5 保守治疗及手术方法
        2.5.1 保守治疗组
        2.5.2 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观察组
        2.5.3 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对照组
        2.6 术后处理及中药方剂
        2.7 疗效观察
        2.7.1 观察指标
        2.7.2 疗效评价标准
        2.8 统计方法
        2.9 结果
        2.9.1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
        2.9.2 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组间比较
        2.9.3 保守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
        2.9.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
        2.9.5 解剖锁定钢板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
        2.9.6 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
        2.9.7 保守治疗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和解剖锁定钢板组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6个月优良率比较
        2.9.8 保守治疗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和解剖锁定钢板组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2.9.9 两组患者并发症分析比较
        2.10 典型病例
        2.10.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典型病例
        2.10.2 解剖锁定钢板组典型病例
        2.11 并发症病例
        2.11.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骨不连病例
        2.11.2 解剖锁定钢板取出术后再骨折病例
        2.11.3 固定棒脱落(脱棒)病例
        2.12 结论
    3. 讨论
        3.1 钢板治疗四肢骨折(以锁骨中段骨折为例)目前存在的部分不足
        3.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应用体会及优势(以锁骨中段骨折为例)
        3.3 借助专用工具“正骨八法”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手术复位过程中的应用
        3.3.1 中医正骨手法的渊源
        3.3.2 目前四肢骨骨折术中复位存在的问题
        3.3.3 解剖锁定钢板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手法复位的区别
        3.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不足之处
        3.5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的并发症分析
        3.5.1 四肢骨折固定理念的演变
        3.5.2 骨折固定方式的演变
        3.5.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并发症种类及其临床使用缺陷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改良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1. 改良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的研究背景
    2. 改良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的设计思路
        2.1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2.0-六边竹节状固定棒的设计思路
        2.2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3.0-六边凹槽固定棒的设计思路
    3. 改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测试方法
        3.1 测试材料
        3.2 测试设备
        3.2.1 抗扭转试验设备:采用长春科新ND-200扭转试验机,中国长春生产。
        3.2.2 抗压缩试验设备:采用ProAgi I ity MC4拉压扭疲劳试验机,由美国Accutek Test ingLaboratory 生产
        3.3 测试方法
        3.3.1 组合方法
        3.3.2 轴向压缩试验
        3.3.3 径向扭转试验
        3.3.4 主要观察指标
        3.3.5 统计学方法
        3.4 测试过程
        3.4.1 解剖锁定钢板生物力学测试
        3.4.2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1.0(圆形竹节状固定棒)生物力学测试
        3.4.3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2.0(六边竹节状固定棒)生物力学测试
        3.4.4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3.0(六边形凹槽固定棒)生物力学测试
        3.5 测试结果
        3.5.1 轴向压缩性能测试结果
        3.5.2 径向扭转性能测试结果
        3.6 结论
    4. 讨论
        4.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材料学特点
        4.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不足和缺陷
        4.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现阶段生物力学研究
        4.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4.5 本研究的缺陷和不足
        4.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附录
    附录一 伦理审查表
    附录二 Johner-Wruh评分标准
    附录三 肩关节Constant功能评分标准
    附录四 病例观察表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髓内钉与外固定架在Gustilo Ⅱ型、ⅢA型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和纳入、排除标准
    2.研究材料
    3.实验分组
    4.围手术期处理
    5.观察指标
    6.统计学分析
结果
    1.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组患者胫骨骨折位置和致伤原因资料比较
    3.2组患者Gustilo分型和Tscherne-Gotzen分度比较结果
    4.2组患者患者手术相关资料比较结果
    5.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血红蛋白资料比较结果
    6.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红细胞压积(HCT)资料比较结果
    7.2 组患者术后的总失血量,输血率和总引流量的比较结果
    8.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患肢NRS评分的比较结果
    9.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患肢AOFAS评分的比较结果
    10.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
    11.经典病例
讨论
    1.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是临床上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案
    2.带锁髓内钉是临床上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案
    3.带锁髓内钉比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具有更好治疗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原因分析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病例选择
        1.2.1 骨不连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
        1.3.1 术前准备
        1.3.2 治疗方法
        1.3.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3.4 治疗效果
        1.3.5 典型病例
讨论
    1.骨折的愈合
        1.1 四肢长骨骨折愈合的自然过程
        1.2 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
    2.内固定失效及骨折不愈合原因分析
        2.1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2.1.1 全身因素
        2.1.2 局部因素
        2.1.3 术后功能锻炼不当
        2.2 分析
    3.骨折不愈合的治疗
        3.1 治疗原则
        3.2 手术治疗
        3.3 植骨在治疗骨不连中作用
        3.4 生物学刺激
        3.5 中医中药的应用
        3.6 正确的功能锻炼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CO理念在骨折不愈合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6)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骨创伤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随访与疗效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2.2 随访及并发症
3 讨论
    3.1 多功能外固定应用的优势
    3.2 四肢骨折的特点及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的适应证
    3.3 临床效果、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7)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骨缺损性骨不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 手术方法
    4. 术后处理
    5. 术后随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8)外固定架联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32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技术路线:
    功能评估: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随访情况
    2.2 两组患者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比较
    2.3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骨不连愈合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比较
        对照组:
        实验组:
3 讨论

(9)两种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
    2.2 两组优良率情况比较:
3 讨 论

四、单侧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骨不连(论文参考文献)

  • [1]单边外固定架终极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最佳构型的有限元分析及临床研究[D]. 王宝.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2]rhPDGF-BB基因修饰的BMSCs促进大鼠股骨牵张成骨的研究[D]. 买买艾力·玉山.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3]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改良设计研究[D]. 牛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髓内钉与外固定架在Gustilo Ⅱ型、ⅢA型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D]. 张防. 青岛大学, 2019(02)
  • [5]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原因分析及临床研究[D]. 燕文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骨创伤效果观察[J]. 熊荣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4(05)
  • [7]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骨缺损性骨不连[D]. 艾克拜尔·艾西热甫.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1)
  • [8]外固定架联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32例[J]. 陈连旭,王虹虹,焦兆德,于长隆,敖英芳,余家阔,王健全,崔国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09)
  • [9]两种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 陈锋,吴建军. 河北医学, 2008(04)
  • [10]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 王志力. 中国医药导报, 2007(17)

标签:;  ;  ;  ;  

单侧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骨不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