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星竹鼠(Rhixomys pruinosus Blyth)的生态学调查

银星竹鼠(Rhixomys pruinosus Blyth)的生态学调查

一、银星竹鼠(Rhixomys pruinosus Blyth)的生态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段晓敏[1](2020)在《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鸟兽多样性及活动节律的研究 ——以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驮逐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崇左县动物保护站和扶绥动物保护站合并而成,并在2010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但在保护区成立以后,未曾对其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为掌握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资源现状,我们在保护区驮逐片区布设60个红外相机调查位点,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开展了20个月的连续监测。本次研究结果深入了解了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多样性,为后期的科研工作及保护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本次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相机捕获日和物种数的稀疏化曲线来看,在为期22756个捕获日中,大约5000个捕获日时兽类物种数不再变化,而鸟类物种数始终呈缓慢增长的趋势。分析表明,此次调查研究的兽类取样较为充分,而鸟类仍需增加采样量。2.本次研究共监测到了17种兽类和36种鸟类,包括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和熊猴(Macaca assamensis)两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斑灵狸(Prionodon pardicolor)、猕猴(Macaca mulatta)、原鸡(Gallus gall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蓝背八色鸫(Pitta soror)、仙八色鸫(Pitta nympha)、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蛇雕(Spilornis cheela)、褐林鸮(Strix leptogrammica)、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和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兽类和9种鸟类)。相对多度居于前五位的兽类是:小泡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鼬獾(Melogale moschata)、北树鼩(Tupaia belangeri)和野猪(Sus scrofa);相对多度居于前五位的鸟类是: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蓝背八色鸫(Pitta soror)、褐胸山鹧鸪(Arborophila brunneopectus)和黑冠鳽(Gorsachius melanolophus)。3.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区域中核心区拍摄到的物种数量最多,实验区最少。三个区域中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拍摄率均无显着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崇左保护区生态系统较为完整,能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充足的食物。4.本次研究中,不同季节监测到的物种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保护区内不同季节内监测到的兽类和鸟类的种类存在一定差异。这体现了同域分布的物种在不同季节通过改变活动时间和空间来获取更多食物和水源的策略。5.白鹇、紫啸鸫、赤腹松鼠和野猪都是昼行性动物,有晨昏两个活动高峰。但是这四种动物在不同区域内的日活动节律有所差异。鼬獾为夜行性动物,且在不同区域内的日活动节律无明显差异。不同动物的活动节律会因为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主要原因是为了旱季躲避高温并且延长活动时间进行食物的获取和存储。6.本次研究中,鸟兽对不同生境的利用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兽类偏好于常绿阔叶林,而鸟类更偏好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赤腹松鼠、白鹇和鼬獾对生境的选择没有差异性。

曹旺杰[2](2020)在《高原鼢鼠先天免疫功能及其与竹鼠和大鼠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先天免疫系统是哺乳动物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其与动物生存环境之间存在重要交互作用。生态免疫学解决生态和进化环境下野生动物免疫反应的复杂性,主要目标是了解个体免疫功能的差异,重点是确定这种差异的适应性后果。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土着地下啮齿类动物,几乎终生都生活在地下洞道中,其为了应对洞道内低氧、高二氧化碳等极端环境而产生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等适应特征已被广泛报道。迄今为止,有关高原鼢鼠生态免疫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论文以高原鼢鼠为研究对象,并和低海拔地下啮齿类竹鼠(Rhizomys pruinosus)和SD大鼠(Rattus norvegicus)进行比较,运用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围绕血液中先天免疫指标的异质性、小肠黏膜先天免疫水平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对其先天免疫系统的影响、脾脏中TLR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凋亡与焦亡机制,探究三物种生境特征与先天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揭示高原鼢鼠在极端生境下的先天免疫防御功能。全血免疫指标测试结果表明,高原鼢鼠全血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杀菌活性显着高于竹鼠和SD大鼠。然而,高原鼢鼠全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杀菌活性均显着低于竹鼠和SD大鼠。LPS免疫应激后,高原鼢鼠生理盐水组和免疫应激组的Lymph和Gran计数均低于同一处理组的竹鼠和SD大鼠。生理盐水组高原鼢鼠血浆补体C3浓度显着高于同组竹鼠,C4浓度显着高于同组SD大鼠。免疫应激组高原鼢鼠血液中C3和C4的浓度均显着高于竹鼠和SD大鼠。高原鼢鼠生理盐水组和免疫应激组血液溶菌酶、甘露糖凝集素含量和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均低于同一组SD大鼠,高原鼢鼠生理盐水组中性粒细胞ROS水平高于竹鼠和SD大鼠,然而免疫应激组中性粒细胞ROS水平显着低于SD大鼠。此外,LPS免疫应激后高原鼢鼠血液总补体活性升高29.71%,变化量显着高于SD大鼠,同时高原鼢鼠血液皮质酮含量高于同一组SD大鼠。上述测试免疫指标表明,高原鼢鼠的整体先天免疫水平可能低于竹鼠和SD大鼠,这可能是由于长期的进化和环境胁迫,使得高原鼢鼠形成对先天免疫投入较少的权衡策略。通过比较三物种小肠组织形态学,发现高原鼢鼠小肠组织黏膜层的厚度小于竹鼠,其中小肠绒毛的长度小于竹鼠,小肠腺的分布数量较其他两物种少。TEM结果显示,高原鼢鼠小肠上皮细胞中杯状细胞少于竹鼠,潘氏细胞、微绒毛数目少于SD大鼠。此外,高原鼢鼠小肠组织α-DF含量显着低于SD大鼠,β-DF含量显着低于竹鼠和SD大鼠;LZM活性显着低于竹鼠和SD大鼠;ACP、AKP活性显着低于竹鼠和SD大鼠;T-NOS、i-NOS和GSH-Px活性显着高于竹鼠和SD大鼠,T-AOC和T-SOD活性显着高于SD大鼠。采用第三代16S全长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物种盲肠细菌多样性分析显示,高原鼢鼠肠道细菌多样性显着高于竹鼠,其中厌氧细菌、革兰氏阴性菌、生物膜形成和移动元件细菌相对丰度均低于其他两物种,而致病菌丰度高于其他两物种,推测高原鼢鼠肠道黏膜的先天免疫应答可能较弱。此外,高原鼢鼠肠道与应激耐受相关的菌群相对丰度较高,与之前小肠的结果相一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应激能力,这可能是高原鼢鼠适应洞道内低氧环境的结果。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物种肠道真菌保守区多样性分析显示,高原鼢鼠肠道真菌多样性显着高于竹鼠和SD大鼠,优势菌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特征差异菌为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等,这种差异可能使得其先天免疫激活水平被弱化。以上结果表明由于生存环境的低氧和资源限制等压力可能使得高原鼢鼠对肠道黏膜先天免疫的投入较少而呈现较低的水平。通过计算三物种的脾脏指数,发现高原鼢鼠的脾脏指数显着低于竹鼠和SD大鼠。脾脏形态学比较显示,高原鼢鼠脾脏的红髓分布面积比竹鼠和SD大鼠大,而白髓分布面积比竹鼠和SD大鼠小,高原鼢鼠的脾小梁比竹鼠和SD鼠更短、更厚。TEM显示,高原鼢鼠脾脏的免疫细胞比例小于SD大鼠,高原鼢鼠脾脏的细胞形态圆润程度不如SD大鼠脾脏的细胞形态。LPS免疫应激后,高原鼢鼠脾脏中TLR2表达量显着高于竹鼠和SD大鼠,且主要表达在脾脏红髓中;与此相反,TLR4表达水平显着低于SD大鼠;HIF-1α表达量显着高于竹鼠和SD大鼠;高原鼢鼠脾脏中NF-κB1、MAPK14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SD大鼠;此外,高原鼢鼠脾脏中的IL-6水平均显着低于同处理组SD大鼠;TNF-α水平显着低于竹鼠和SD大鼠。以上结果表明,高原鼢鼠生活在低氧的洞道内,抗原风险较低,通过减小脾脏的大小来减少对脾脏的免疫投入;此外,高原鼢鼠为维持免疫稳态以适应洞道环境,导致LPS介导的TLR4信号通路相对于其他两物种被减弱,并且高原鼢鼠脾脏高水平的HIF-1α抑制TLR4串扰以促进脾脏中先天免疫反应。分离三物种腹腔巨噬细胞,并通过LPS免疫应激后进行CoCl2模拟低氧培养,结果显示,高原鼢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整体低于竹鼠和SD大鼠,尤其是在低氧处理下显着降低,同时其巨噬细胞内ROS水平在低氧处理后显着低于SD大鼠。LPS免疫应激后进行低氧处理,三物种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均有所下降,高原鼢鼠降低幅度最大且处于最低水平,ROS生成的水平也处于最低水平。三物种巨噬细胞暴露于低氧条件下,高原鼢鼠巨噬细胞凋亡率以及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竹鼠和SD大鼠,抑制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高于竹鼠和SD大鼠,同时Bcl-2/Bax比值高于竹鼠和SD大鼠使得其细胞凋亡的易感性弱于竹鼠和SD大鼠,Caspase-3的活性也显着低于竹鼠和SD大鼠。三物种巨噬细胞LPS免疫应激后凋亡增加,高原鼢鼠尤为显着,LPS联合低氧加重了三物种巨噬细胞细胞凋亡水平,但高原鼢鼠仍显着低于竹鼠和SD大鼠;此外,我们发现高原鼢鼠巨噬细胞HIF-1α的水平始终整体显着高于竹鼠和SD大鼠。巨噬细胞低氧处理后,高原鼢鼠巨噬细胞释放到培养液中LDH、IL-1β和IL-18的含量均低于竹鼠或SD大鼠,其巨噬细胞中Gasdermin D的表达水平相较于其他两物种低,巨噬细胞Caspase-1和Caspase-4活性均显着低于竹鼠和SD大鼠,LPS刺激巨噬细胞后,使得巨噬细胞产生强烈的促炎反应,这从三物种Caspase-1和Caspase-4的活性相较于盐水对照组均显着上升可以得到印证,LPS联合低氧加重了三物种巨噬细胞细胞焦亡水平,同时,高原鼢鼠巨噬细胞也表现出了弱于竹鼠和SD大鼠的不同焦亡模式。以上结果表明,低氧可能使高原鼢鼠巨噬细胞的功能相较于竹鼠和SD大鼠整体上被弱化而产生异质性,其中高原鼢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细胞凋亡、焦亡水平均弱于竹鼠和SD大鼠,LPS联合低氧加重了这一趋势的发展。综上所述,本论文详细地探究了高原鼢鼠先天免疫功能以及与其他两物种的先天免疫异质性及其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高海拔地下啮齿类动物在免疫层面的适应机制,为进一步研究高海拔地下啮齿类动物免疫功能以及极端环境与动物免疫功能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基础资料,也可为高原医学提供参考。

刘佳[3](2019)在《广西弄岗保护区鸟兽多样性、分布及占域模型研究 ——基于红外相机数据》文中研究表明红外相机是近些年新发展起来的监测手段,而占域模型也是新提出不久用于调查野生动物种群密度的理论模型,本研究将二者的结合使用呈现出良好的效果,红外相机的监测特性与占域模型原理中对实验方案的要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2016年12月至2017年12间,在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布设120台红外相机进行了为期13个月的连续监测,按照每平方公里1台红外相机的密度布设,基本覆盖整个保护区的面积。本研究通过覆盖整个保护区的监测网络,更新保护区最新的物种本底资料;评价保护区生态环境及保护成效;分析保护区内主要兽类物种的分布区域以及其占域率,讨论红外相机与占域模型结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结果分为以下3部分:(1)监测结果显示,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监测到61个鸟兽物种,其中兽类21种,分属5目14科,鸟类39种,分属8目15科,包含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分别为熊猴(Macaca assamensis)、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poliocephalus ssp.leucocephalus)和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包含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其中兽类5种,包括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猕猴(Macaca mulatta)、赤麂(Muntiacus muntjak)、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斑灵狸(Prionodon pardicolor);鸟类6种,包括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原鸡(Gallus gallus)、蓝背八色鸫(Pitta soror)、仙八色鸫(Pitta nympha)、长尾阔嘴鸟(Psarisomus dalhousiae)、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2)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核心区兽类物种仅比实验区兽类物种多1种,为白头叶猴,差异不大,但鸟类物种的差异较大,核心区鸟类物种共记录到25种,其中8种为单独记录,分别为:黑短脚鹎(Hypsipetes madagascariensis)(RAI=0.03)、红尾歌鸲(Luscinia sibilans)(RAI=0.02)、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RAI=0.02)、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RAI=0.01)、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RAI=0.07)、林雕鸮(Bubo nipalensis)(RAI=0.13)、乌灰鸫(Turdus cardis)(RAI=0.08)、长尾阔嘴鸟(RAI=0.005)。实验区记录到鸟类物种共26种,其中9种为单独记录,分别为:白腰鹊鸲(Copsychus malabaricus)(RAI=0.005)、斑颈穗鹛(Stachyris striolata)(RAI=0.005)、橙头地鸫(Zoothera citrina)(RAI=0.03)、海南蓝仙鹟(Cyornis hainanus)(RAI=0.005)、红头咬鹃(Harpacteserythrocephalus)(RAI=0.07)、绿嘴地鹃(Phaenicophaeus tristis)(RAI=0.005)、乌鸫(Turdus merula)(RAI=0.01)、长嘴勾嘴鶥(Pomatorhinus hypoleucos)(RAI=0.005)、棕胸雅鹛(Trichastoma tickelli)(RAI=0.01),核心区总体、兽类以及鸟类的香农维纳指数均低于实验区,核心区总体、兽类和鸟类的均匀度指数均低于实验区,但各项具体差距并不大,表明保护区生态环境比较均匀且保护成效较好。(3)主要兽类分布结果显示,调查的8个主要物种,赤腹松鼠(Prionailurus bengalensis)、赤麂、猕猴、食蟹獴(Herpestes urva)、熊猴、野猪、鼬獾(Melogale moschata)以及帚尾豪猪(Atherurus macrourus)在弄岗保护区分布较为均匀,在弄岗保护区3个片区的各个功能区具有记录,除以上8个物种之外,另外3个重要但数量较少的灵长类分布情况为,白头叶猴仅在弄岗保护区陇呼片的核心区及缓冲区有记录,黑叶猴仅在弄岗保护区弄岗片的核心区及缓冲有记录,短尾猴仅在弄岗保护区的缓冲区有记录,物种占域模型内引入坡向(SLO)、位点(ARE)、距最近居民区距离(DIS)、海拔高度(ELE)作为样点协变量,探测季节(SEA)作为样点协变量进行分析,赤腹松鼠的实际占域率为ψ=0.59,模型估算占域率ψ=0.77,探测率p=0.29。赤麂的实际占域率为ψ=0.54,模型估算占域率ψ=0.52,探测率p=0.54。猕猴的实际占域率ψ=0.18,模型估算占域率ψ=0.47,探测率p=0.12。食蟹獴的实际占域率为ψ=0.41,模型估算占域率ψ=0.54,探测率p=0.26。野猪的实际占域率为ψ=0.26,模型估算占域率ψ=0.30,探测率p=0.28。熊猴的实际占域率ψ=0.31,模型估算占域率ψ=0.51,探测率p=0.20。鼬獾的实际占域率为ψ=0.31,模型估算占域率ψ=0.51,探测率p=0.20。帚尾豪猪的实际占域率为ψ=0.55,模型估算占域率ψ=0.67,探测率p=0.44。各物种的模型权重结果显示,区域(ARE)对赤腹松鼠、赤麂、帚尾豪猪和鼬獾的分布影响较其他协变量大,海拔(El E)对食蟹獴的分布影响较其他协变量大,距最近居民区距离(DIS)对猕猴、熊猴及野猪的分布较其他协变量大。而坡向(SLO)对各个的物种的影响无明显迹象,表明物种分布不受坡向限制。

姚婷[4](2019)在《银星竹鼠感光与辨色能力的研究》文中提出银星竹鼠(Rhizomys pruinosus)隶属于啮齿目(Rodentia),鼹形鼠科(Spalacidae),竹鼠亚科(Rhizomyinae),竹鼠属(Rhizomys),是一种典型的地下鼠,终生营地下洞穴生活,为适应地下黑暗无光的环境,在进化过程中视觉系统产生了一系列的适应机制,是研究地下鼠感光及辨色的理想模式动物。地下黑暗无光的洞穴,地下鼠的感光及辨色均会发生相应的适应。目前,对银星竹鼠的形态学、行为学及生理生化指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对银星竹鼠感光及辨色能力的研究却很少。已有研究表明隐鼠属种类的眼虽小却能感光,赞比亚盲鼹与盲鼹鼠的眼均无视觉能力,强闪光也不能引起行为反应,但它们却有感受光周期能力,因此研究银星竹鼠视觉系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感光变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黑暗、自然光、红光、绿光和蓝光等不同色光及不同光照时长刺激下银星竹鼠视器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进行功能注释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从分子水平挖掘其与感光和辨色能力相关的基因,结合Real-Time PCR技术,从基因表达水平对银星竹鼠感光辨色相关的基因CYP2B1、CYP2C55、CYP3A9、CYP4A12和ADH做初步分析,旨在探索银星竹鼠视觉系统的感光及辨色能力,为地下鼠感光及辨色机制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银星竹鼠视器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89.18Gb Clean Data,各样本的clean reads数均不小于21,193,335。利用Trinity软件对得到的clean reads进行从头拼接,得到Transcript共106,606条。每条基因中最长转录本作为后续注释分析的Unigene。共得到Unigene48,l 19条,表明组装完整性较好。使用BLAST软件将Unigene序列与 NR、Swiss-Prot、GO、COG、KOG、eggNOG、Pfam、KEGG 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16,526条Unigene注释结果,丰富了银星竹鼠基因数据库,为进一步发掘视觉相关基因提供了基础。将转录组所有Unigene的CDS在NR、Swiss-Prot、KEGG和COG数据库中进行blast 比对,获得CDS序列片段34481条。进行SNP分析发现,转录组存在大量SNP,发生转换和颠换型的SNP数分别是210962个和83030个,各占71.76%和28.24%。基于Unigene库基因结构分析,其中SSR分析获得16036个完整型SSR标记。在NR分类中,银星竹鼠与盲鼹鼠、智人、野猪等10个物种的已知基因具有相似性的Unigene数量占NR数据库注释的总Unigene数量85.29%,其中与盲鼹鼠相似性最高。2.不同光照处理后银星竹鼠视器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对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注释,GO注释结果主要注释到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三大类。使用KEGG Pathway进行通路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注释到视黄醇代谢、昼夜夹带、钙信号通路等过程,主要参与代谢途径是视黄醇代谢通路。该通路在自然光75minVS红光75min、自然光75minVS绿光75min和自然光75minVS蓝光75min分组中均注释。通过KEGG分析,自然光75minVS红光75min富集到194条通路,自然光75minVS绿光75min富集到165条通路,自然光75minVS蓝光75min富集到111条通路,这三个分组进行对比注释到的通路较多,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不同色光的光照对于银星竹鼠的影响也逐渐加强,导致银星竹鼠启动或改变了体内的某些代谢途径。3.银星竹鼠视器1min和75min光照处理中,红光下CYP2B1的表达与其他处理组相比均存在上调趋势,且差异显着,说明红光有助于CYP2B1的表达,CYP2B1参与视黄酸的代谢,可将全反式视黄酸分解为4-氧代-全反式视黄酸、全反式-18-羟基-视黄酸及全反式-5,6环氧化视黄酸,从而导致视黄酸含量减少,进一步导致感光色素组成成分视黄醛含量的减少,说明银星竹鼠对红光暴露有反应,可以感受红光。4.银星竹鼠视器中,1min的处理下,绿光与黑暗、自然光、红光及蓝光相比,CYP2C55的表达存在显着上调,由此可知,短时间的光照下,绿光可促进CYP2C55的表达,有助于全反式视黄酸的分解。在75min的处理下,绿光与黑暗、自然光、红光及蓝光相比,CYP2C55的表达存在下降趋势,表明长时间的光照下,绿光有助于全反式视黄酸的储存。由以上结果可知,银星竹鼠对绿光暴露有反应,可以感受绿光。5.银星竹鼠视器在1min与75min光照处理下,CYP3A9的表达在黑暗与自然光处理组存在显着差异,说明银星竹鼠具有感光能力。CYP3A9催化维生素A代谢的各个阶段,可将全反式视黄酸分解为4-氧代-全反式视黄酸、全反式-18-羟基-视黄酸和全反式-5,6环氧化视黄酸,从而导致视黄酸减少。在1min与75min光照下,与其他处理组相比,CYP3A9的表达在自然光处理组显着上调,说明银星竹鼠对自然光暴露有反应,具有感受自然光的能力。6.银星竹鼠视器中,1min及75min光照处理下,与黑暗处理组相比,自然光、红光、绿光和蓝光处理组CYP4A12表达均呈现上调。CYP4A12可将全反式视黄酸代谢为全反式-18-羟基-视黄酸,导致全反式视黄酸减少,从而影响全反式视黄醛的含量,说明银星竹鼠对光照有反应,可以感光。且在75min光照处理下,与其他处理组相比,CYP4A12的表达在自然光下显着上调,说明银星竹鼠对自然光暴露有反应,可以感受自然光。7.银星竹鼠视器1min光照处理下,与其他处理组相比,ADH表达在蓝光下呈现下调。表明银星竹鼠对蓝光暴露有反应,可以感受蓝光。在75min光照处理下,与黑暗处理组相比,ADH的表达在自然光、红光、绿光和蓝光下均显着上调。ADH为视黄酸合成的主要酶,视黄酸对视觉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其最终到达细胞核内与视黄酸受体结合,从而启动或抑制基因转录而发挥生物学作用。由此可知,银星竹鼠对光照有反应,具有感光能力。从以上结果看出,银星竹鼠视器具有感光能力,且对于不同色光的光照均有反应,说明银星竹鼠可以感受不同色光。

罗东[5](2018)在《天山中部地区同域分布的两种有蹄类动物的食性及营养生态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北山羊(Capra sibirica)和盘羊(Ovis ammon)在天山中部地区是同域分布,目前关于二者的食性研究资料较少。本文通过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研究其食性和营养生态位的季节变化以及种间关系等。研究成果可以为粪便显微分析法的抽样提供参考,以及为该地区北山羊与盘羊的保护管理、高山草场生态恢复等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粪便显微分析法中将单个装片的视野数定为5个,单个粪样的装片数定为5张,而复合粪样数定为4个为最佳抽样数,可以达到准确性和人力投入之间的平衡。(2)北山羊成体在夏季和冬季分别镜检到12科29种(属)和9科24种(属)植物。北山羊幼体在夏季和冬季分别镜检到13科27种(属)和11科25种(属)植物。北山羊成体(Pearson χ2=49.954,df=31,P=0.017)和幼体(Pearson χ2=54.323,df=30,P=0.004)食谱均具有显着季节变化。夏季北山羊成幼之间食谱组成具有极显着差异(Pearson χ2=58.001,df=33,P=0.005),在冬季无显着差异(Pearson χ2=34.321,df=27,P=0.157)。禾本科、莎草科、豆科以及蔷薇科和菊科等5科植物为北山羊的主要食物,针茅属(Stipa spp.)、嵩草属(Kobresia spp.)以及高山早熟禾(Poa allpina)为北山羊最常采食植物种。(3)在夏季盘羊成体雄性与雌性分别镜检到13科32种(属)和11科22种(属)植物。成体冬季共镜检到11科27种(属)植物。盘羊幼体在夏季和冬季分别镜检到12科28种(属)和13科28种(属)植物。夏季盘羊雌雄成体之间食谱具有极显着差异(Pearson χ2=115.112,df=33,P=:0.000),在夏季成体与幼体之间(Pearson χ2=56.283,df=36,P=0.017)具有显着差异,在冬季(Pearson χ2=41.190,df=33,P=0.155)不具有显着差异。夏季与冬季之间盘羊成体(Pearson χ2=67.262,df=36,P= 0.001)和幼体(Pearson χ2=80.681,df=30,P=0.000)食谱具有极显着变化。禾本科、莎草科、豆科以及蔷薇科和菊科等5科植物为盘羊的主要食物,针茅属(Stipa spp.)、嵩草属(Kobresia spp.)以及高山早熟禾(Poa alpina)为盘羊最常采食植物种。(4)夏季盘羊雌性成体与幼体之间食物重叠度指数最高(0.83),冬季盘羊成体与幼体之间的食物重叠度指数最高(0.85);夏季食物重叠度指数最低的为北山羊成体与盘羊幼体之间(0.57),而冬季最低的为盘羊成体与北山羊幼体之间(0.73)。

曾鹏[6](2017)在《广西陆生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和可持续经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西野生动物驯养历史较为悠久,各地也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由于缺乏完善配套的养殖、管理技术和必要的市场指导,野生动物驯养产业发展无序,甚至造成种质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为全面掌握广西野生动物驯养产业的发展状况,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作者于2013年7月-2015年12月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抽样的调查的方法对广西野生物驯养繁殖和加工、经营利用、保护状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广西野生动物驯养业可持续经营对策的关键问题,以期为解决广西野生动物驯养业发展的问题提供决策依据。结果如下:1.广西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种类有155种,隶属于4纲25目54科。种群数量较大的有眼镜蛇、滑鼠蛇等蛇类和竹鼠(Rhizomys)、果子狸(Paguma larvata taivana)、豪猪(Hystrix brachyurasubcristata)、猕猴(Macaca mulatta)、食蟹猴(Crab-eating Macaque)、梅花鹿(Cervusnippon)、暹罗鳄(Crocodylus siamensis)、虎纹蛙(tiger frog)、虎(Pantheratrigus)等为主。2.广西野生动物市场贸易物种共154种,隶属于4纲、17目、59科。在这些贸易物种中,中国分有分布的外来物种1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7种。列入CITES附录的物种有35种,其中,列入附录Ⅰ的1种,附录Ⅱ的26种,附录Ⅲ的8种。3.通过对豪猪、竹鼠、虎纹蛙三种养殖区域广、养殖量大、技术成熟的野生动物全国各地人工驯养及经营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广西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广西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及经营利用存在的问题为:①广西野生动物养殖产业已初具一定的规模,但还存在产业认识不够,政策管理滞后;②驯养繁殖规模偏小,技术力量薄弱,科技含量偏低,专业人才缺乏;③没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野生动物深加工产品,经济效益不高;④野生动物繁育和利用企业之间未能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近亲繁育种源退化等问题。通过对广西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加工、经营利用、保护状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充分调研,建议依法建立和维护野生动物正常的经营秩序,加强对野生动物野外资源保护监管。培育繁育利用龙头企业,建立种源基地,合理开发利用国内外野生动物优质种质资源,促进野生动物驯养业可持续发展。

丁雪梅,颜岳辉,刘潮,王海波,唐利洲[7](2017)在《云贵高原银星竹鼠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类营地下生活的啮齿动物,银星竹鼠Rhizomys pruinosus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重点发展物种。以核内重组蛋白激活基因1(RAG1)的基因片段为分子标记,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本研究对来自12个采样点的173个银星竹鼠个体进行群体遗传分析,探讨该物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序列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银星竹鼠RAG1基因部分序列848 bp,共检测出多态性位点18个,其中单突变位点3个,简约信息位点15个。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173份样本共统计出RAG1基因单倍型11个,单倍型多样性为0.712±0.025,核苷酸多样性为0.002 64±0.003 71,显着低于其他啮齿动物。最大似然法、邻接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银星竹鼠群体分化为3个分支,其谱系地理格局出现明显分化。同时,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证实,银星竹鼠种群间的遗传变异极显着高于种群内的,说明该物种存在显着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水平。上述研究结果综合表明,银星竹鼠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遗传分化结构较为显着,这可能与该物种的地下生活方式、扩散能力弱、山脉河流阻隔作用、地质气候事件等因素有关。本研究结果将为云贵高原地区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王秋华,莫德桂,黄宏业,秦津,宋小白[8](2017)在《中华竹鼠消化管的解剖及组织学特点》文中提出为了解竹鼠消化管的特征,通过解剖、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方法对中华竹鼠进行消化管解剖及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竹鼠的胃为单室胃,呈U形;肠道较长,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较细小,盲肠较粗大;消化管壁为4层结构,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食道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胃、小肠、大肠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食道黏膜肌层较厚,胃、小肠、盲肠、结肠的黏膜肌层较薄。

蒋秀丽,俞学辉,蒋学军[9](2016)在《湖南东安紫水国家湿地公园脊椎动物资源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对东安紫水湿地国家公园大量的野外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野生脊椎动物共计192种,隶属于28目74科,其中鱼类有4目11科39种;两栖动物有2目5科14种;爬行动物有3目7科22种;鸟类有13目36科97种;哺乳动物为6目15科20种。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有大鲵、虎纹蛙、鸳鸯、苍鹰、松雀鹰、日本松雀鹰、蛇雕、燕隼等12种,并提出了对野生动物保护对策。

董世鹏[10](2015)在《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种群数量调查及对林木危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2-2014年每年的3月至11月利用铗日法,结合笼捕获、陷阱法等对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的区系组成、群落组成、群落的多样性、种群分布、种群密度,以及主要危害啮齿动物的食性、对生境的危害特点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3年共布铗3055个,捕获各种啮齿动物463只。调查了牡丹峰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灌丛、林中沼泽地、农田和草地6种生态环境的主要植被类型和啮齿动物的分布。不同生态环境中啮齿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对不同农林的危害程度也不同;保护区共有啮齿动物17种,其中属于古北界有12种,分别为松鼠、飞鼠、花鼠、大仓鼠、棕背?、红背?、东方田鼠、麝鼠、大林姬鼠、黑线姬鼠、缺齿鼹、普通鼩鼱占总区系组成的70.59%。大林姬鼠和棕背?为优势种,分别占种群密度的48.16%、35.85%;根据捕获率统计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的群落组成为大林姬鼠占48.164%,棕背?占35.853%,黑线姬鼠占6.911%,褐家鼠占3.671%,普通鼩鼱占2.195%,花鼠占1.727%,飞鼠占0.431%,松鼠、东方田鼠、巢鼠各占0.215%。牡丹峰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灌丛、林中沼泽地、农田和草地6种生态环境中啮齿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分别为5.125、4.236、0.9864、0.2442、0.1171、0.4523。通过食性及其对林木的危害可知啮齿动物对林业危害主要在春冬两季。林区鼠害的控制主要采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主要以预测预报、药物灭鼠、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手段进行防治。本研究结果为农林鼠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银星竹鼠(Rhixomys pruinosus Blyth)的生态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星竹鼠(Rhixomys pruinosus Blyth)的生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鸟兽多样性及活动节律的研究 ——以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驮逐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概况
        1.2.1 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
        1.2.2 物种种群数量评估
        1.2.3 动物行为研究
        1.2.4 活动节律和时间生态位分化研究
        1.2.5 时空分布研究
        1.2.6 物种识别
        1.2.7 占域模型分析
        1.2.8 野生动物疾病监测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地点概况
2.研究方法
    2.1 相机布设方法
    2.2 红外相机数据管理及分析
        2.2.1 数据管理
        2.2.2 数据分析
3.研究结果
    3.1 物种数稀疏化曲线
    3.2 监测结果
    3.3 鸟兽多样性情况
        3.3.1 兽类物种及相对多度情况
        3.3.2 鸟类物种及其相对多度情况
    3.4 核心区、缓冲区与实验区的比较
        3.4.1 不同区域监测情况
        3.4.2 不同区域的多样性指数以及拍摄率的差异
    3.5 不同季节的鸟兽物种数及多样性差异性比较
    3.6 日活动节律
        3.6.1 不同区域典型动物的日活动节律
        3.6.2 不同季节中典型动物的日活动节律
    3.7 不同生境选择与利用
        3.7.1 不同种群生境选择差异
        3.7.2 赤腹松鼠、白鹇和鼬獾的生境利用
4.讨论与小结
    4.1 与原有名录的对比
        4.1.1 兽类的差异
        4.1.2 鸟类的差异
    4.2 核心区、缓冲区与实验区的比较
    4.3 不同季节的鸟兽物种数及多样性差异比较分析
    4.4 日活动节律
        4.4.1 不同区域的日活动节律
        4.4.2 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
    4.5 不同生境选择与利用
    4.6 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2)高原鼢鼠先天免疫功能及其与竹鼠和大鼠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动物免疫系统的研究概况
        1.1.1 无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研究概况
        1.1.2 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研究概况
        1.1.3 啮齿类动物免疫系统发育
        1.1.4 肠道菌群与啮齿类动物先天免疫系统互作
        1.1.5 TLRs与啮齿类动物先天免疫应答
        1.1.6 程序性细胞死亡与啮齿类动物先天免疫系统
    1.2 生态免疫学研究概况
        1.2.1 生态免疫学的提出
        1.2.2 生态免疫学研究内容
        1.2.3 野生啮齿类动物生态免疫学研究
    1.3 地下啮齿类动物及高原鼢鼠概况
        1.3.1 地下啮齿类动物概述
        1.3.2 高原鼢鼠概述
    1.4 立题依据
第二章 高原鼢鼠血液中先天免疫水平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动物采集
        2.2.2 主要实验试剂
        2.2.3 主要试剂配制
        2.2.4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杀菌实验
        2.3.2 免疫应激
        2.3.3 白细胞分析
        2.3.4 血浆总补体活性(CH50)及补体C3和C4浓度测定
        2.3.5 血浆LZM、MBL和 CORT水平的测定
        2.3.6 中性粒细胞吞噬活性和呼吸爆发活性分析
        2.3.7 统计分析
    2.4 结果
        2.4.1 先天免疫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2.4.2 全血的杀菌活性
        2.4.3 GLM分析免疫应激后血液先天免疫参数
        2.4.4 三物种在物种水平血液先天免疫参数的比较
        2.4.5 三物种免疫应激后血液TCA的变化和CORT水平的比较
    2.5 讨论
第三章 高原鼢鼠小肠黏膜先天免疫水平及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对其先天免疫系统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动物采集
        3.2.2 主要实验试剂
        3.2.3 主要试剂配制
        3.2.4 主要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小肠组织显微结构观察
        3.3.2 小肠组织溶菌酶活性测定
        3.3.3 小肠组织防御素含量测定
        3.3.4 小肠组织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3.3.5 小肠组织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测定
        3.3.6 小肠组织总抗氧化活性和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3.3.7 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
        3.3.8 肠道真菌多样性分析
        3.3.9 统计分析
    3.4 结果
        3.4.1 小肠组织形态学观察
        3.4.2 小肠防御素含量及免疫相关酶活性
        3.4.3 小肠抗氧化酶活性与总抗氧化活性
        3.4.4 三物种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
        3.4.5 三物种肠道真菌多样性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高原鼢鼠脾脏中TLR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动物采集
        4.2.2 主要实验试剂
        4.2.3 主要试剂配制
        4.2.4 主要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脾脏组织显微结构观察
        4.3.2 免疫应激
        4.3.3 免疫应激对脾脏组织TLR2、TLR4和HIF-1α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4.3.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中NF-κB1和MAPK14 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4.3.5 脾脏组织IL-6、TNF-α和 IFN-β含量检测
        4.3.6 统计分析
    4.4 结果
        4.4.1 脾脏指数及组织形态学观察
        4.4.2 脾脏中TLR2、TLR4和HIF-1α的相对表达
        4.4.3 脾脏中NF-κB1和MAPK14 基因的相对表达
        4.4.4 脾脏中IL-6、TNF-α和 IFN-β水平
    4.5 讨论
第五章 低氧对高原鼢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动物采集
        5.2.2 主要实验试剂
        5.2.3 主要试剂配制
        5.2.4 主要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巨噬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5.3.2 巨噬细胞低氧模型的建立
        5.3.3 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测定
        5.3.4 巨噬细胞活性氧的测定
        5.3.5 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凋亡率
        5.3.6 TUNEL检测巨噬细胞凋亡
        5.3.7 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
        5.3.8 巨噬细胞Caspase-1、3和4 活性检测
        5.3.9 培养液IL-1β和IL-18含量检测
        5.3.10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巨噬细胞HIF-1α、Bax、Bcl-2和Gasdermin 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5.3.11 统计分析
    5.4 结果
        5.4.1 巨噬细胞吞噬活性
        5.4.2 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性
        5.4.3 巨噬细胞的凋亡
        5.4.4 巨噬细胞的焦亡
    5.5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广西弄岗保护区鸟兽多样性、分布及占域模型研究 ——基于红外相机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概况
        1.2.1 红外相机应用历程简述
        1.2.2 占域模型应用历程简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地点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概况
    2.2 相机布设方案
    2.3 红外相机数据管理及分析方法
        2.3.1 数据管理
        2.3.2 相对丰富的计算
    2.4 占域模型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简介
        2.4.1 占域模型基本原理
        2.4.2 占域模型假设
        2.4.3 占域模型协变量
        2.4.4 区域差异
        2.4.5 统计学检验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鸟兽多样性情况
        3.1.1 相机监测结果
        3.1.2 鸟兽物种组成
    3.2 核心区与边缘地区监测结果差异
        3.2.1 不同区域监测情况
        3.2.2 不同区域物种组成差异
        3.2.3 不同区域物种多样性指数及拍摄率差异
    3.3 弄岗保护区主要兽类分布
    3.4 弄岗保护区主要兽类占域结果
        3.4.1 物种占域率
        3.4.2 模型权重
第4章 讨论
    4.1 物种组成
    4.2 区域差异
    4.3 多样性指数及拍摄率差异
    4.4 物种分布
    4.5 重要物种占域分析
    4.6 对保护区工作开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4)银星竹鼠感光与辨色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地下鼠
        1.1.1 地下鼠概述
        1.1.2 地下鼠视觉研究现状
    1.2 银星竹鼠
    1.3 视黄酸代谢概述
        1.3.1 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
        1.3.2 本研究中视黄酸代谢相关基因
    1.4 转录组测序技术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银星竹鼠眼球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2.1 研究材料
        2.1.1 研究动物
        2.1.2 研究设备及耗材
        2.1.3 研究试剂
    2.2 研究方法
        2.2.1 组织中总RNA提取
        2.2.2 总RNA质量检测
        2.2.3 cDNA文库构建
        2.2.4 Illumina测序、短序列拼接
        2.2.5 转录组数据组装及文库质量评估
        2.2.6 Unigene功能注释及分类
        2.2.7 Unigene(KEGG)代谢通路分析
        2.2.8 预测编码蛋白框
        2.2.9 SNP分析
        2.2.10 SSR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总RNA提取结果
        2.3.2 转录组测序与序列组装分析
        2.3.3 Unigene功能注释
        2.3.4 Unigene代谢通路分析
        2.3.5 转录组all-Unigene的CDS预测
        2.3.6 SNP分析
        2.3.7 SSR位点分析
    2.4 讨论
第3章 不同光照下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基因表达量注释
        3.2.2 样品间相关性评估
        3.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2.4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样品间相关性
        3.3.2 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分析
        3.3.3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3.4 讨论
第4章 银星竹鼠感光及辨色相关基因的表达
    4.1 研究材料
        4.1.1 研究动物
        4.1.2 研究设备及耗材
        4.1.3 研究试剂
    4.2 研究方法
        4.2.1 组织中总RNA的提取
        4.2.2 RNA质量的鉴定
        4.2.3 第一链cDNA合成
        4.2.4 引物设计
        4.2.5 模板及引物专一性检测
        4.2.6 实时定量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模板及引物专一性检测
        4.3.2 实时定量
        4.3.3 CYP2B1的表达
        4.3.4 CYP2C55的表达
        4.3.5 CYP3A9的表达
        4.3.6 CYP4A12的表达
        4.3.7 ADH的表达
    4.4 讨论
        4.4.1 CYP2B1的mRNA表达分析
        4.4.2 CYP2C55的mRNA表达分析
        4.4.3 CYP3A9的mRNA表达分析
        4.4.4 CYP4A12的mRNA表达分析
        4.4.5 ADH的mRNA表达分析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天山中部地区同域分布的两种有蹄类动物的食性及营养生态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食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与现状
    1.2 北山羊研究现状
    1.3 盘羊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地概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粪便显微分析法抽样强度的初步探讨
    2.1 研究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3章 北山羊的食性及营养生态位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4章 盘羊的食性及营养生态位分析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5章 同域分布的北山羊和盘羊食物重叠度指数的初步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第6章 结论
附录1 天山中部地区古仁沟地区部分植物显微结构检索表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广西陆生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和可持续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野生动物驯养的意义
        1.3.1 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1.3.2 有利于减少野外野生动物资源的消耗
        1.3.3 有利于开发野生动物资源的经济价值
        1.3.4 促进了野生动物旅游业的发展
        1.3.5 有助于娱乐狩猎业的发展
    1.4 中国野生动物驯养现状
    1.5 中国陆生野生动物繁育与利用现状
        1.5.1 动物资源调查
        1.5.2 繁殖利用历史
    1.6 野生动物养殖的问题与争议
        1.6.1 动物福利与伦理争议
        1.6.2 生态安全的影响
        1.6.3 食品安全与重大疾病隐患
    1.7 中国陆生野生动物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1.7.1 养殖技术不过关
        1.7.2 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应用
        1.7.3 行业生产杂乱无序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内容
        2.1.1 调查广西各地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的种类分布、规模状况
        2.1.2 调查广西各地陆生野生动物产品加工情况
        2.1.3 广西陆生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发展情况
    2.2 调查方法
        2.2.1 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人工种群调查
        2.2.2 陆生野生动物产品加工情况调查
        2.2.3 陆生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发展分析
3 调查结果
    3.1 广西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种类
    3.2 广西国家重点保护物种驯养繁育情况
    3.3 广西外来物种驯养繁育情况
    3.4 虎纹蛙养殖调查与分析
    3.5 豪猪的养殖调查与分析
    3.6 竹鼠的养殖调查与分析
    3.7 广西陆生野生动物贸易情况
        3.7.1 野生动物贸易状况
        3.7.2 各市调查结果与分析
    3.8 广西陆生野生动物驯养方式总体分析
        3.8.1 养殖技术落后,集约化程度差
        3.8.2 信息不畅,资金投入不足
        3.8.3 尚未建立养殖野生动物产品深加工以及销售体系
4 广西陆生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动物资源保护及其繁育利用产业效益分析
    4.1 广西陆生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存在的问题
        4.1.1 产业认识不够,政策管理滞后
        4.1.2 繁育规模偏小,技术力量薄弱
    4.2 陆生野生动物对动物资源保护
        4.2.1 保护珍稀物种
        4.2.2 减少野外种群压力
        4.2.3 促进野外种群恢复
    4.3 陆生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效益分析
        4.3.1 经济效益分析
        4.3.2 社会效益分析
        4.3.3 生态效益分析
5 广西陆生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5.1 完善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
    5.2 规范管理体系
    5.3 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资金扶持
    5.4 进一步加强技术支持
    5.5 加强行业协会管理
    5.6 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
    5.7 强化宣传,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
致谢

(7)云贵高原银星竹鼠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本采集
    1.2 基因组总DNA提取、PCR扩增与测序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序列比对与多样性信息
    2.2 系统发生关系
    2.3 群体遗传结构
3 讨论

(8)中华竹鼠消化管的解剖及组织学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各器官的观察及测量
    1.4 组织采集及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华竹鼠食管的解剖及组织学特点
    2.2 中华竹鼠胃的解剖及组织学特点
    2.3 中华竹鼠小肠的解剖及组织学特点
    2.4 中华竹鼠大肠的解剖及组织学特点
    2.5 肠道测量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10)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种群数量调查及对林木危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act
第1章 前言
    1.1 常见啮齿动物的种类及特征
    1.2 啮齿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3 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1.4 啮齿动物对农林的危害及防治
        1.4.1 啮齿动物对林业的危害
        1.4.2 啮齿动物对农业的危害
        1.4.3 防治措施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研究地点
    2.1 牡丹峰地形地势
    2.2 牡丹峰水系分布
    2.3 牡丹峰气候特征
    2.4 牡丹峰土壤特征
    2.5 牡丹峰动植物资源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调查
    3.2 啮齿动物区系组成及数量的调查
    3.3 啮齿动物多样性分析方法
    3.4 啮齿动物食性分析方法
    3.5 数据分析方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调查结果
    4.2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区系组成
        4.2.1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分布
        4.2.2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的群落组成
        4.2.3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的密度
    4.3 啮齿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4.4 啮齿动物的食性及对林木危害
        4.4.1 啮齿动物的食性
        4.4.2 啮齿动物对农林危害
第5章 讨论
    5.1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区系与群落特征
    5.2 啮齿动物的食性及对生境的危害特点
    5.3 啮齿动物对农林危害及防治措施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银星竹鼠(Rhixomys pruinosus Blyth)的生态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鸟兽多样性及活动节律的研究 ——以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驮逐片区为例[D]. 段晓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2]高原鼢鼠先天免疫功能及其与竹鼠和大鼠的比较研究[D]. 曹旺杰. 兰州大学, 2020(01)
  • [3]广西弄岗保护区鸟兽多样性、分布及占域模型研究 ——基于红外相机数据[D]. 刘佳.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银星竹鼠感光与辨色能力的研究[D]. 姚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天山中部地区同域分布的两种有蹄类动物的食性及营养生态位分析[D]. 罗东.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6]广西陆生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和可持续经营研究[D]. 曾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1)
  • [7]云贵高原银星竹鼠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J]. 丁雪梅,颜岳辉,刘潮,王海波,唐利洲. 四川动物, 2017(06)
  • [8]中华竹鼠消化管的解剖及组织学特点[J]. 王秋华,莫德桂,黄宏业,秦津,宋小白.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2)
  • [9]湖南东安紫水国家湿地公园脊椎动物资源调查[J]. 蒋秀丽,俞学辉,蒋学军.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10]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种群数量调查及对林木危害研究[D]. 董世鹏.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5(02)

标签:;  ;  ;  ;  ;  

银星竹鼠(Rhixomys pruinosus Blyth)的生态学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