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山退耕地生态治理模式技术探讨

浅山退耕地生态治理模式技术探讨

一、浅山退耕区生态型治理模式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冯雪红,李彦霞[1](2021)在《从专业细分走向学科融合:我国生态屏障研究及其路向》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学界对生态屏障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生态屏障的概念界定、生态屏障在"生命共同体"中的实践、防沙治沙与生态屏障的建设、城乡生态屏障的建设、保障生态屏障建设的路径等五个方面。通过对既往生态屏障研究的梳理分析,旨在推动中国生态屏障的系统研究。今后应深化生态屏障理论体系构建、丰富生态屏障学科方法、加强生态屏障学科交叉、拓展生态屏障关联议题研究。

王震[2](2021)在《基于生态安全的清涧城市绿地布局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安全旨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格局主要处理生态系统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两者之间矛盾,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是保证区域生态安全底线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有效保障途径。黄土高原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地之一,区域内具有沟壑纵横与地形破碎的特点,面临着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清涧地处陕北黄土沟壑区,受到沟谷地形地貌、黄土土质疏松与差异性季节降水等因素影响,城市面临着严重水土流失、水源涵养能力较弱、滑坡与泥石流地质灾害等突出生态安全与环境问题,同时受到地形地貌约束,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内部公园绿地存在数量与指标等布局不合理问题。城市绿地一方面具有水源涵养、增强环境自我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生态功能,同时还可以为居民提供多层级、多样化的公园绿地游憩空间。城市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阵地,良好的绿地布局能有效发挥绿地生态约束与服务供给的双重目的。基于现有理论研究,通过解析清涧城市生态本底条件,明确清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干扰城市生态安全的特殊性来源基础上建构生态安全格局,并建立维持生态安全格局的绿地结构与绿地用地布局。从城市生态安全角度为清涧城市空间发展与绿地布局提供科学建议,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清涧城市进行前期基础研究。梳理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并基于生态安全及城市绿地布局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掌握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技术方法以及城市绿地布局研究趋势,作为建立研究思路与方法的重要基础。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摸清清涧生态本底条件,着重对清涧绿地现状布局进行分析。通过从生态安全的角度总结清涧绿地现状布局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作为具有维稳的生态保育绿地约束力不足;第二,防护绿地安全隔离作用不够;第三,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公园绿地供给性失衡。第二,针对研究区内生态安全问题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立足清涧生态本底条件,建构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与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基础上综合叠加地质灾害点得到清涧重要生态源地,在最小累计阻力面基础上提取清涧显性与隐性生态廊道。通过生态源地、生态安全等级斑块与廊道建立的基础上建构清涧生态安全格局。第三,从生态过程与安全格局入手,指导根植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清涧绿地结构。基于生态安全格局对城市建设基底进行评估,对建设用地中的冲突斑块、不同功能绿地潜在空间进行识别,在清涧绿地结构要素与模式确立基础上,通过“多斑镶嵌,生态为先”、“公园点缀,游憩供给”、“廊道链接,织线成网”、“要素整合、多元立体”的规划策略,形成三维立体化的绿地结构。第四,以生态安全格局与绿地结构为骨架,指导清涧城市绿地用地布局。采用“生态保育绿地维稳-防护绿地安全隔离-公园绿地游憩供给”由外到内的规划路径,首先对城市重要的生态保育与维稳绿地进行布局,保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完整性,构筑城市基本生态安全屏障;其次对城市重要的地质灾害点、河流水系以及城市道路等空间进行防护绿地布局,进一步保证城市的生态安全;最后结合居民需求,建构公园绿地布局模型,对城市片区性综合(山体)公园、内部点状公园绿地进行定点定量布局。

叶四方[3](2021)在《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以李家坪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陕南巴山地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既是汉江流域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中明确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最大的一个,其农村社会生活水平改善与乡村振兴的任务也很艰巨。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作为城市与乡村及其生态系统与功能空间的过渡区域,承载着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本研究以协调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为导引,依托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与GIS技术平台,针对县城城边村发展中的生态、生产、生活问题,契合该地区未来城边村转型发展的趋势、机遇与挑战,尝试提出以生态空间保护为核心的生产空间多元化与生活空间宜居化的发展思路,从“三生”系统与空间布局现状特征与问题研究、“三生”系统转型及空间布局优化方向研究、空间布局优化方法研究等方面构建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的研究框架,并以该地区镇巴县李家坪村为研究实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优化方向及方法的可适用性,旨在为该地区类似乡村的发展提供借鉴。论文通过梳理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与“三生”空间的现状特征及问题,结合该地区“三生”系统转型的动力与趋势,提出匹配“三生”系统转型的“三生”空间优化方向,并基于此方向构建了“三生”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最终以李家坪村进行实证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首先是得出了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空间布局的现状特征为生态空间问题丰富、斑块切割、破碎度高,生产空间农耕为主、类型单一、分布混乱,生活空间分散分布、设施差异、联系不便。其次是得出生态系统的转型趋势是向着生态综合效益优良的方向发展,生产系统是向着村城绿色产业融合方向发展,生活系统是向着现代生活宜居高效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具体发展方向。最后是构建了村域基础数据收集与处理——“三生”空间用地评价——“三生”空间管控线划定——“三生”空间布局优化的空间布局优化方法体系,并以李家坪村为实证对方法体系进行了验证。

张思佳[4](2021)在《基于北京市新总规背景下浅山区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 ——以顺义某园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的提出,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发展,休闲农业园作为社会发展下的多产业融合载体,成为了有效推动生态、经济多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在景观观赏游览的角度,休闲农业园的的农业景观,也成为了城市居民闲暇度假的好去处。此外,休闲农业园中逐渐生态化的农业景观,以及更加丰富化的自然景观,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亲近自然的共性需求。依据北京新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来看,主要提到了构建浅山休闲游憩带,形成城景合一、山水互动的特色风貌,打造平原休闲农业旅游区、浅山休闲度假旅游区。对于浅山区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是政策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生态发展保护带,也为农业景观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依托。本研究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为政策导向,以浅山区为主要研究背景,探索浅山环境下的休闲农业园景观营造新模式。全文对国内外文献及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实地调研、归纳分析和总结等研究方法,深入挖掘浅山背景下的农业景观设计。首先对基本休闲农业园理论以及浅山区发展理论进行归纳学习,并寻找两者之间的关联;其次对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得出本研究案例园区可借鉴的经验;再次,对北京新城市规划的政策内容进行深入解读,以及对北京市的浅山环境进行基础分析,最后结合对浅山区休闲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要点进行实践案例的景观规划,进一步阐释前期研究结果的可行性。

敬博[5](2020)在《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相关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一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在人地系统理论框架之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人地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系统间相互作用、能量转换、后效评价及风险评估;人地系统的空间格局和地域分异规律;人地系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趋势;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地系统优化协调管控等方面。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提供了陆地70%以上的淡水资源和绝大部分能源、矿产、生态资源,是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区域,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核心区和主要资源赋存区域,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依赖山地提供的资源。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生活栖息地和文明发祥地,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和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撑,但由于自身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十分敏感,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近年来成为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退化过程中响应最为激烈和迅速的地区,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学界和政府的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特殊、复杂且地域分布广泛的一种人地系统类型,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其空间管控就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科学理论和实践命题。本研究遵循“研究综述-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选取跨省典型山区——秦巴山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重点从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空间管控三个方面对山区人地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状态评价及管控策略等进行分析,并建构理论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Getis-Ord General G空间探测法、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供需匹配模型、空间效益均衡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空间均衡和优化调控等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适宜于秦巴山区的空间管控模式及管控实践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山区人地系统理论方法探讨。对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体现在两个维度,理论维度上应包括“地域空间内的开发需求-环境供给关系匹配”、“区际间的效益均衡和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两个方面,实践维度上提出应在不同区域采用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手段,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优化策略,促使人类活动要素在地域空间上有序分布,实现山区人地系统的综合均衡。(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的历史演化大致经历了以“共生协调”、“发展退化”、“矛盾突出”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下降中略有浮动的发展状态,空间差异表现为中高山区快速下降,低山平原区相对平稳;影响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下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状态和资源利用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对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提升具有一定作用,但同时需要建立在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秦巴山区自然环境要素区域差异较大,且随地形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显;人口、经济发展表现为外围热、内部冷的不均衡空间格局;多个要素、多个尺度的交互研究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度低于平原、垂直向分异更为剧烈的显着特征,其与地形具有显着关联性。(4)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价。秦巴山区存在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显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而外围低,开发需求则基本与之相反;空间匹配均衡程度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均衡度总体呈现“中部高、外围低”的格局,均衡与失衡的区县数量比为2:8;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匹配,全域空间效益分布不够均衡。(5)提出了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模式与管控实践方案。总体思路是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分析和空间均衡状态评价为依据,以优化人地系统空间格局为愿景,瞄准区域内空间供需匹配均衡和区际间综合效益均衡两大核心目标,划分管控单元,管控模式分为生态保障型、经济保障型、效益双增型、效益转移型等四个类型。

刘聪颖[6](2020)在《基于浅山区绿道选线研究的绿道规划实践 ——以北京市平谷区绿道规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浅山区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既是山区与平原城市间的纽带,又是城镇与农村的过渡区域,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文化等资源,因此浅山区的绿道设计,既要充分发挥浅山区良好的资源优势,又应服务于居民日渐增长的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更要受到生态、景观等一些因素的制约。本文旨在探索科学合理的浅山区绿道选线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实践。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浅山区生态敏感度、景观感知敏感度、人群热力分析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并基于分析,确定了基于栅格数据的最优路径绿道选线方法作为浅山区区域绿道选线的最终方法。本文以平谷区为例,进行浅山区绿道选线规划与实践,同时考虑交通条件、河流水系、地域特征和建设基础四个方面因素,以生态敏感度、景观感知敏感度、交通条件、河流水系、地域特征分析的分析结果为依据构建栅格成本数据,以人群热力分析的分析结果为依据选择绿道关键连接点,以建设基础分析为依据选择平谷区绿道起点,得到最优路径绿道选线结果。结合上位规划对选线结果进行判读,最后形成平谷区绿道选线规划方案。最后,选线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完成了北京市平谷区绿道规划实践。

陈泓宇[7](2020)在《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密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宏观背景下,聚焦城市雨洪调控问题,并立足于北京市新的城市发展要求,以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雨洪调控的视角下对其规划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本研究首先于绪论部分,综合狭义的森林湿地概念、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对森林湿地复合型地块的建设要求、目前北京市森林湿地与森林湿地公园的建设情况,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对森林湿地公园的概念与特征进行探究;之后,本研究在对国内外雨洪调控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研究,通过匹配北京市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特征,从雨洪调控的视角,对北京市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详细探究,包括对现状资料收集与分析、山水空间构建、设施布置、植物景观营建与效能评估等多方面的研究;最后,依据研究得出的规划设计方法,对密云森林湿地公园进行规划设计,得到密云森林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方案,以及道路交通、竖向、水系、植被以及雨水系统等专项规划,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对雨洪调控效能进行模拟。本研究旨在探究出一套适应浅山区特征、平衡生态、功能、景观的森林湿地公园的营建方法,以期通过森林湿地营建的方式解决目前北京浅山区所存在的一些雨洪调控缺失问题,落实北京市全新规划要求,支持未来北京市绿色空间高质量建设发展。

孟超[8](2019)在《基于景观格局稳定性的森林经营管理分区研究 ——以河北易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森林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森林、土壤环境以及森林所依赖生存的各种环境要素共同组合的自然综合体。森林景观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森林生态系统为核心,耦合土地利用类型、环境条件等因素,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地域综合体。县域作为联结城市与乡镇功能的基础单元,是实施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营造生态宜居景观的关键层级。针对森林资源结构与功能特征、森林生态系统复杂性、森林景观格局多功能性,以及森林多层级优化经营需求,开展县域尺度森林资源结构、质量与功能评价研究,对深化森林资源结构、森林景观格局与功能关系认识,丰富森林经理学理论与范式,提高森林景观经营与管理,权衡优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太行山区北端东麓河北易县为研究区,以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DEM、2017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结合代表性林地调查和县域各级行政单元社会经济资料收集,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支持下,基于ArcGIS9.3、ERDAS IMAGINE 9.2、IBM SPSS Statistics24、Fragstats3.3等分析软件,综合运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原理、生态稳定性原理和景观等级理论,在分析县域森林资源环境基础、结构与整体质量基础上,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多角度解析了森林景观格局及其等级特征,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辨析出了决定森林资景观格局空间差异的主导因子,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土地开发等方面,应用偏相关分析,系统研究了影响森林资源、景观稳定性经营的关键性调控因子,在GIS环境中构建框架模型,并评价了县域森林景观格局稳定性,建立了不同分区多层次优化经营分区。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DEM数据为基础,通过地形分析、空间统计等方法,综合分析了易县森林资源结构特征与质量。研究发现,全域地类以林地为主,森林以乔木、灌木林为主,占森林资源面积的97.07%,树种以杨树类、油松、柞树类、山杏等林分分布最多,占比分别为45.09%、19.09%、11.07%、5.68%和19.02%。西部山区乡镇森林景观资源优势明显,东部平原乡镇则较小,森林资源主要分布于300m以下浅山丘陵区和500-800米中山区。森林资源结构相对单一,中幼龄林居多,人工植苗面积大,主要森林经营指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基于等级理论和景观格局分析法研究表明,在县域景观尺度上,不同组织层次景观变化响应强烈。森林景观分离度(SPLIT)、多样性指数(SHDI)和斑块密度(PD)等变化响应强烈,随着组织层级细化,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大,斑块面积、数量等特征逐渐增强。森林景观分类组织层级越高,景观蔓延和聚合趋势越明显,组织层次越细,各森林景观类型空间集聚、丛生化程度越明显,景观斑块边缘效应越突出。森林景观与地形、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相互耦合,从山区到平原区,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增强,森林景观破碎化、斑块形状复杂性及空间差异增大。(3)县域乡镇层级景观特征与立地条件、乡镇社会经济指标有较好的耦合关系。斑块密度(PD)、凝结度(COHESION)对地理环境支配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更大,低破碎化、高连通性、多样化森林景观与高海拔、高起伏度的地形条件关系密切,乡镇耕地和居民建设用地面积占比(PCLA,PRCLA)越大,林地景观连通性程度越低。平均坡度(MS)、土层厚度(SD)和高差(ED)作为基础性的控制因素,直接影响耕地、居民建设用地占比(PRCLA)等指标,从而间接作用于森林景观格局。在地形起伏、土壤条件一定下,降低乡镇人口数量(APS)、耕地和居民建设用地占比(PCLA,PRCLA)可降低森林景观格局破碎化,提升森林景观连通性。(4)通过构建通径分析模型,探讨了立地条件、乡镇社会经济指标对乡镇层景观特征量化影响。乡镇平均坡度(MS)、土层平均厚度(SD)、耕地面积占比(PCLA)、居民建设用地面积占比(PRCLA)等指标对森林景观格局破碎化影响较大,其解释能力达到了54%。乡镇单元内高差(ED)、土层深度(SD)、人口数量(APS)、耕地面积占比(PCLA)、居民建设用地面积占比(PRCLA)等指标对森林景观格局连通性空间差异的解释能力更高,达到了60%。(5)从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森林景观格局三个维度,明确了森林资源、森林景观经营的主要指标。在县域上,林地面积、森林总蓄积量、每公顷森林蓄积量是主要的目标性经营指标。景观水平上的斑块密度、景观凝结度、聚合度和类型水平上的景观凝结度、核心斑块总面积、独立核心斑块数量、相似邻近百分比是森林景观格局的技术性经营指标。以地形粗糙度(TR)、土层厚度(SD)为控制变量,研究了影响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景观格局的主要调控因子。乡镇人口数量(APS)、居民点及城建用地地块密度(DRAUCL)和面积占比(PRCLA)、工矿用地面积占比(PMLA)与县域森林资源、景观格局相关性较高,应作为县域尺度森林资源经营、景观可持续管理研究与实践关注的重点。(6)综合考虑森林景观稳定性(FLI)、森林生态适应性(FEA)和人为活动干扰(HD),研究构建了森林景观格局稳定性(FLS)评价框架模型,FLS=a·FLI×b·FEA×c·HD-1。通过模型评价和分析得出,不同乡镇单元森林资源对立地条件适应性差异较大。由于人口数量增长和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差异,人为干扰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程度从东部平原区逐步向西部山区降低。森林景观稳定性程度表现与地形、乡镇差异有关。基于此,研究划定了重点优化区、一般优化区、生态恢复区、重点保育区4个管控分区。根据不同分区森林资源质量、生态适应性和景观格局稳定性表现,分区多层级提出了相应的森林资源、景观经营策略,进而科学指导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

朱柱[9](2019)在《青海黄土高寒区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生态公益林的健康状况对其三大效益的有效发挥有着重要影响。青海省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地区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等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境内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但由于地区高寒贫瘠、林分结构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林分生长不良、更新不足、土壤干化以及病虫鼠害严重等问题逐渐凸显,影响了该地区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本研究以青海黄土高寒区(大通)的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数据处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专家意见,构建了青海黄土高寒区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体系,对大通黄土高寒区的生态公益林进行健康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健康经营对策。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林分为健康评价尺度,从林分结构、林分生产力、林分抵抗力、立地条件和服务功能5个方面构建了青海黄土高寒区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分别采用极值法和等级赋值法进行标准化处理。(2)利用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结果表明,权重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群落层次结构(0.1203)、土壤含水量(0.0945)、病虫鼠害程度(0.0827)、年净生长量(0.0635)以及水土保持(0.0502)。这5项指标分别来自林分结构、立地条件、林分抵抗力、林分生产力以及服务功能。(3)通过综合指数法模型计算生态公益林的健康指数,并划分健康等级。结果表明:所有样地的健康指数均值为0.54,生态公益林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调查的34块标准样地中,处于优质健康、良好健康、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等级的样地依次为2个、3个、8个、19个和2个,各等级占比依次为6%、9%、23%、56%和6%。对不同林龄和不同林型的生态公益林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中龄林的健康状况优于幼龄林;针阔混交林的健康状况优于阔叶林,阔叶林优于针叶林,云杉白桦混交林为健康程度最高的生态公益林植被类型。(4)结合各生态公益林在林分结构、林分生产力、林分抵抗力、立地条件和服务功能5个方面的健康得分情况,判定其健康等级可提升的余地,并提出具体改造措施。(5)根据研究区生态公益林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健康评价结果和国内外生态公益林健康经营的相关经验,提出适合研究区生态公益林的健康经营对策,主要包括林分抚育、病虫鼠害防治和森林防火。

余俏[10](2019)在《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岸绿色空间涵盖维护河流生态特性的内侧河岸缓冲带和服务邻近城乡功能区的外侧河岸协调绿带,是山地城市重要的环境要素与特色景观载体,也是城乡建设焦点地带。因认知缺失,利益博弈,掠夺式资源利用和“一刀切”后退式河岸管控手段,诱发种种山地城市河岸生态环境问题和潜在社会经济价值流失问题,如何合理规划和管控值得研究。生态优先与城乡全域空间资源管控背景下,论文希冀借鉴生态学与城乡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以保护与利用相融合为基点,探讨遵从河流自然特性并恰当植入城乡建设诉求的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与管控方法:在顺应河网内在生态特性和维护生态过程的基础上,发掘与平衡不同河区绿色空间的外在城乡服务功用价值,以此指导个案河段绿色空间的用地功能和空间设计,形成融合河岸自然生态特征与城乡建设诉求的分区差异化规划管控方法。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思路,构建适应河流空间等级(河网、河区、河段)和对接城乡规划编制层级(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形成河网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河段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的各级规划核心内容,以及适应性规划过程与管控途径。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力求内在保障河岸自身内部生态系统健康运转,外在尽量满足城乡社会建设发展的诉求。论文内容包含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问题与认知:(第一章)通过背景与相关规划综述研究,界定研究对象概念,结合山地城市背景特征明确三个空间层级的河岸现有问题和分析深层规划管控问题,确立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与框架。(第二章)认知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内在空间等级及结构、生态要素及过程特性,认知其外在社会复合服务诉求和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并界定其典型复合功能。第二部分是规划应对思路:(第三章)在借鉴相关生态学理论和城乡生态规划理论并进行规划价值导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适应性规划思路: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级分区协调;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城乡区域—河网、中心城镇区—河区、街区场地—河段,并确立各层级的研究重点内容。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河流与人居空间关联分析,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动态循坏的规划与管控程序。第三部分是规划编制技术:结合重庆主城、南川、开州、眉山、桐柏等地的规划实践与案例分析,在城乡区域、中心城镇区、街区场地这三个空间层级建立了各自的规划问题、目标和任务。(第四章)在城乡区域层面,分析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发展的关联作用,进行城乡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并确立分区整体功能定位和目标策略,构建河网绿色空间内在生态支撑系统和外在复合服务系统。(第五章)在中心城镇区层面,分析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并设置分区纵向功能目标和建设复合空间体系,对河区关联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布局与控制。(第六章)在街区场地层面,分析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岸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并制定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在三个重点方面(生态雨洪管理、栖息地修复和绿道绿街设计)进行河段绿化场地空间设计,制定城乡分区典型设计导引。第四部分是管控实施建议:(第七章)建立协作与适应的管控途径,并与现有规划编制体系衔接,提出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二、浅山退耕区生态型治理模式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山退耕区生态型治理模式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从专业细分走向学科融合:我国生态屏障研究及其路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屏障的概念界定
二、生态屏障在“生命共同体”中的实践
    (一)有关“山”的生态屏障
    (二)有关“水”的生态屏障
    (三)有关“林”的生态屏障
    (四)有关“田”的生态屏障
    (五)有关“草”的生态屏障
三、防沙治沙与生态屏障的建设
四、城乡生态屏障的建设
    (一)城市生态屏障建设
    (二)乡村生态屏障建设
五、保障生态屏障建设的路径
    (一)以健全制度推进生态屏障建设
    (二)以法律法规保障生态屏障建设
    (三)以低碳经济促进生态屏障建设
    (四)以科技手段提升生态屏障建设
    (五)以生态补偿补给生态屏障建设
六、生态屏障研究展望

(2)基于生态安全的清涧城市绿地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1.1.2 黄土高原发展诉求
        1.1.3 清涧城市现实困境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1.3.1 生态安全
        1.3.2 城市绿地
        1.3.3 绿地布局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清涧绿地布局现状分析
    2.1 清涧城市基本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人口概况
        2.1.4 经济发展
    2.2 清涧城市建设条件
        2.2.1 城市建设历程
        2.2.2 城市用地条件
        2.2.3 城市功能布局
    2.3 清涧城市生态本底
        2.3.1 良好自然山水环境资源
        2.3.2 严重水土流失生态问题
        2.3.3 频繁山洪气象地质灾害
        2.3.4 较弱土地水源涵养能力
    2.4 清涧城市绿地现状
        2.4.1 绿地现状布局
        2.4.2 绿地现状构成
        2.4.3 绿地综合指标
        2.4.4 绿地空间特征
    2.5 清涧城市绿地使用调查
        2.5.1 行为偏好调查
        2.5.2 满意程度调查
    2.6 清涧城市绿地现状存在问题
        2.6.1 生态保育绿地约束力不足
        2.6.2 防护绿地安全隔离度不够
        2.6.3 公园绿地游憩供给性失衡
    2.7 本章小结
3 清涧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3.1 格局建构原则
        3.1.1 系统完整性原则
        3.1.2 地域适应性原则
        3.1.3 问题导向性原则
    3.2 生态源地识别
        3.2.1 生态源地识别体系
        3.2.2 数据来源与准备
        3.2.3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3.2.4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3.2.5 重要生态源地
    3.3 生态廊道建立
        3.3.1 阻力面的建立
        3.3.2 生态廊道提取
    3.4 安全格局构建
        3.4.1 生态安全等级
        3.4.2 生态廊道分析
        3.4.3 生态安全格局
    3.5 本章小结
4 清涧城市绿地结构组织
    4.1 绿地结构组织思路
        4.1.1 安全为底线的约束防护
        4.1.2 需求为导向的公园布点
        4.1.3 连接为目标的廊道搭接
    4.2 城市建设基底评估
        4.2.1 建设基底生态安全等级
        4.2.2 建设用地生态安全冲突
        4.2.3 城市绿地空间初步识别
    4.3 绿地结构要素确定
        4.3.1 维稳防护为主的生态斑块
        4.3.2 游憩休闲为主的公园绿地
        4.3.3 链接连通为主的生态廊道
    4.4 绿地结构模式分析
        4.4.1 绿地典型性结构模式分析
        4.4.2 清涧城市结构与形态分析
        4.4.3 清涧城市绿地的结构模式
    4.5 清涧绿地结构搭建
        4.5.1 多斑镶嵌,生态为先
        4.5.2 公园点缀,游憩供给
        4.5.3 廊道链接,织线成网
        4.5.4 要素整合,多元立体
    4.6 本章小结
5 清涧城市绿地用地布局
    5.1 绿地用地布局思路
        5.1.1 绿地布局要素
        5.1.2 绿地布局策略
    5.2 适宜绿地指标体系
        5.2.1 绿地基础指标
        5.2.2 绿地适宜规模
        5.2.3 绿地服务半径
        5.2.4 城市人口预测
        5.2.5 绿地总量预测
    5.3 生态保育绿地维稳
        5.3.1 重点水土保持地
        5.3.2 重要水源涵养地
        5.3.3 生态网络保护地
    5.4 防护绿地安全隔离
        5.4.1 地质灾害防护绿地
        5.4.2 河流水系防护绿地
        5.4.3 重要道路防护绿地
    5.5 公园绿地游憩供给
        5.5.1 布点模型建立
        5.5.2 片区性综合(山体)公园布局
        5.5.3 社区公园布局
        5.5.4 游园布局
    5.6 绿地布局整合校验
        5.6.1 绿地总体布局
        5.6.2 绿地总量校核
        5.6.3 绿地指标校核
    5.7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清涧生态安全格局
        6.1.2 清涧绿地结构搭建
        6.1.3 清涧内外绿地布局
    6.2 研究展望
        6.2.1 生态安全格局指导基底评估
        6.2.2 三维立体化的绿地结构与要素
        6.2.3 由外到内的绿地布局技术路径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清涧绿地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3)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以李家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相关概念辨析
        1.5.1 陕南巴山地区
        1.5.2 城边村
        1.5.3 空间布局优化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与空间布局现状及问题
    2.1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概述
        2.1.1 陕南巴山地区概述
        2.1.2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概述
        2.1.3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概述
    2.2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现状及问题
        2.2.1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态系统现状
        2.2.2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态系统主要问题
        2.2.3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产系统现状
        2.2.4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产系统主要问题
        2.2.5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活系统现状
        2.2.6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活系统主要问题
        2.2.7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关系现状
    2.3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空间特征及问题
        2.3.1 典型研究样片选取与现状特征分析方法
        2.3.2 城边村数据获取与处理
        2.3.3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空间现状特征
        2.3.4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态空间主要问题
        2.3.5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产空间主要问题
        2.3.6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生活空间主要问题
        2.3.7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空间关系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转型及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3.1 “三生”系统与“三生”空间的关系
    3.2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系统转型
        3.2.1 转型动力
        3.2.2 转型趋势
    3.3 匹配“三生”系统转型的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3.3.1 空间布局优化目标
        3.3.2 生态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3.3.3 生产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3.3.4 生活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3.3.5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三生”空间协同优化方向
    3.4 本章小结
4 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4.1 城边村“三生”空间布局优化方法体系
        4.1.1 城边村“三生”空间与上位规划“三线”
        4.1.2 基础数据收集与处理
        4.1.3 城边村“三生”空间优化方法
    4.2 城边村“三生”空间用地评价
        4.2.1 “三生”空间用地评价原则与方法
        4.2.2 “三生”空间用地评价模型与权重确定
        4.2.3 生态空间用地重要性评价
        4.2.4 生产空间用地潜力评价
        4.2.5 生活空间用地适宜性评价
    4.3 城边村“三生”空间管控线划定
        4.3.1 生态保护管控线
        4.3.2 生产发展管控线
        4.3.3 生活建设管控线
    4.4 城边村三生空间布局优化
        4.4.1 空间布局优化原则
        4.4.2 生态空间布局优化
        4.4.3 生产空间布局优化
        4.4.4 生活空间布局优化
5 陕南巴山地区镇巴县李家坪村空间布局优化实证研究
    5.1 李家坪村“三生”系统与空间现状及问题
        5.1.1 镇巴县及李家坪村概述
        5.1.2 李家坪村生态系统与空间特征及其问题
        5.1.3 李家坪村生产系统与空间特征及其问题
        5.1.4 李家坪村生活系统与空间特征及其问题
    5.2 李家坪村“三生”系统转型与空间布局优化方向
        5.2.1 发展机遇与“三生”系统转型
        5.2.2 空间布局优化方向与优化模式
    5.3 李家坪村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5.3.1 “三生”空间用地评价
        5.3.2 “三生”空间管控线划定
        5.3.3 “三生”空间布局优化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工作

(4)基于北京市新总规背景下浅山区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 ——以顺义某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3.1 休闲农业园相关研究概述
        1.3.2 浅山区相关研究概述
        1.3.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1.3.4 案例经验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及路线
    1.6 特色与创新点
        1.6.1 研究视角创新
        1.6.2 理论创新
2 休闲农业园基本概述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2.1.1 景观农业概念
        2.1.2 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2.1.3 休闲农业园综述
    2.2 休闲农业园的模式分类
        2.2.1 基于地域模式分类
        2.2.2 基于休闲功能分类
    2.3 休闲农业园的主要功能
        2.3.1 观光游憩功能
        2.3.2 生态调节功能
        2.3.3 文化传播功能
        2.3.4 教育互动功能
        2.3.5 康体养生功能
        2.3.6 经济效益功能
    2.4 休闲农业园的景观构成要素
        2.4.1 自然要素
        2.4.2 人工要素
    2.5 休闲农业园建设的几点问题
        2.5.1 鲜明主题特色
        2.5.2 景观塑造多元化
        2.5.3 合理布置功能分区
        2.5.4 表现方式前沿性
        2.5.5 注重生态可持续
    2.6 发展休闲农业园的意义
    2.7 本章小结
3 新总规下的北京浅山区发展综述
    3.1 北京浅山区综述
        3.1.1 北京浅山区区域范围
        3.1.2 北京浅山区历史沿革
    3.2 新总规下的首都浅山区发展综述
        3.2.1 理论要点
        3.2.2 发展浅析
    3.3 北京市顺义区浅山区特点综述
        3.3.1 北京市顺义区简介
        3.3.2 北京市顺义区浅山区发展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浅山区休闲农业园规划要点
    4.1 浅山区特异性分析
        4.1.1 城市与山区关系梳理
        4.1.2 浅山区与平原区、深山区差异浅析
    4.2 浅山区特征浅析
        4.2.1 地势独特
        4.2.2 自然资源丰富、生态脆弱敏感
        4.2.3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4.2.4 内部自然单元存在差异
    4.3 浅山区休闲农业园规划基础理论研究
        4.3.1 景观生态学
        4.3.2 景观美学
        4.3.3 农业美学
    4.4 浅山区休闲农业园规划思路
        4.4.1 宏观思路:上位规划,政策导向
        4.4.2 中观思路:主题定位,园区规划
        4.4.3 微观思路:景观营造,活动设计
    4.5 浅山区休闲农业园立地条件分析
        4.5.1 土地资源
        4.5.2 地理条件
        4.5.3 气候条件
        4.5.4 生物资源
        4.5.5 社会经济条件
        4.5.6 历史文化资源
    4.6 浅山区休闲农业园乡土文化挖掘
        4.6.1 文化元素的提取与应用
    4.7 浅山区休闲农业园规划原则
        4.7.1 生态优先原则
        4.7.2 可持续发展原则
        4.7.3 因地制宜原则
        4.7.4 四季有景原则
        4.7.5 审美创新性原则
    4.8 浅山区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内容
        4.8.1 园区发展定位
        4.8.2 整体布局
        4.8.3 道路与交通
        4.8.4 功能分区
        4.8.5 土地规划
        4.8.6 景观节点构成
        4.8.7 植物景观规划
        4.8.8 竖向设计
        4.8.9 建筑布局规划
        4.8.10 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4.9 浅山区休闲农业园规划策略
        4.9.1 突出浅山背景
        4.9.2 依据浅山区开发要求
        4.9.3 营造浅山农业景观
    4.10 影响浅山区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的因素
        4.10.1 地貌与土壤条件
        4.10.2 季节气候
        4.10.3 景观独特性
        4.10.4 农作物的选择
    4.11 本章小结
5 项目实践——北京市顺义区山里辛庄村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背景及区位分析
        5.1.2 气候条件分析
    5.2 现状分析
        5.2.1 道路交通分析
        5.2.2 地形地貌分析
        5.2.3 坡度及坡向分析
        5.2.4 周边环境分析
        5.2.5 现状用地
        5.2.6 场地内部交通现状
        5.2.7 场地内部植被现状
        5.2.8 水文条件分析
        5.2.9 农业资源分析
        5.2.10 文化条件分析
    5.3 项目SWOT分析
        5.3.1 优势分析(Strengths)
        5.3.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5.3.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5.3.4 挑战分析(Threats)
    5.4 总体规划定位
        5.4.1 规划定位
        5.4.2 规划理念
    5.5 总体规划布局
    5.6 专项规划与设计
        5.6.1 道路系统
        5.6.2 功能分区
        5.6.3 植物规划
        5.6.4 竖向规划
        5.6.5 景观结构
        5.6.6 无障碍设计
        5.6.7 生态景观设计
    5.7 主要分区及节点景观设计
        5.7.1 浅山游憩区
        5.7.2 中心活动区
        5.7.3 休闲体验区
        5.7.4 农田观赏区
        5.7.5 水景娱乐区
    5.8 园区景观细部设计
        5.8.1 园区logo设计
        5.8.2 标识导视牌设计
        5.8.3 休憩设施
        5.8.4 儿童娱乐设施
        5.8.5 道路铺装设计
        5.8.6 灯光设计
    5.9 文化活动策划
    5.10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5)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及思路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山地研究进展与现状
        2.2.2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2.2.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研究
        2.2.4 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2.2.5 山区人地作用机制研究
        2.2.6 山区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2.3 研究评述
        2.3.1 现状评述
        2.3.2 启示与总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山区人地系统理论
        3.1.1 基本特征
        3.1.2 要素和结构
        3.1.3 状态与作用机制
        3.1.4 演化及影响机理
    3.2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理论
        3.2.1 空间均衡基本理论
        3.2.2 空间均衡科学维度
        3.2.3 山区空间均衡模型架构
    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理论
        3.3.1 山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原理
        3.3.2 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目标
        3.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路径
第四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与格局分析
    4.1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概况
    4.2 人地系统演化阶段
        4.2.1 远古时代至先秦时期
        4.2.2 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
        4.2.3 民国时期至今
    4.3 21世纪以来人地系统演化分析
        4.3.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4.3.2 演化特征与空间差异
        4.3.3 协调度演化驱动力分析
    4.4 人地系统的水平格局
        4.4.1 自然地理环境格局
        4.4.2 人口与经济格局
    4.5 人地系统的垂直格局
        4.5.1 人地系统垂直分异特征
        4.5.2 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形相关性
        4.5.3 地形对人口-经济空间的影响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分析
    5.1 人地关系匹配均衡评价
        5.1.1 研究机理与指标体系
        5.1.2 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
        5.1.3 空间匹配均衡度特征
    5.2 人地系统效益均衡评价
        5.2.1 总体效益评价
        5.2.2 空间效益均衡度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研究
    6.1 空间管控思路
    6.2 空间管控依据
        6.2.1 人地系统演化规律
        6.2.2 人地系统基本格局
        6.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
    6.3 空间管控模式
        6.3.1 生态保障单元
        6.3.2 经济保障单元
        6.3.3 效益双增单元
        6.3.4 效益转移单元
    6.4 空间管控实践方案
        6.4.1 管控单元
        6.4.2 规划策略
        6.4.3 政策保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浅山区绿道选线研究的绿道规划实践 ——以北京市平谷区绿道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亲近山林的户外运动空间需求的增加
        1.1.2 浅山区绿道规划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综述与案例研究
    2.1 浅山区概念及北京市浅山区特征
        2.1.1 浅山区的概念梳理
        2.1.2 北京市浅山区特征
        2.1.3 总结
    2.2 绿道的相关研究
        2.2.1 绿道的发展
        2.2.2 绿道的规划设计方法
        2.2.3 浅山区绿道
    2.3 选线相关研究
        2.3.1 绿道选线相关研究
        2.3.2 步道选线相关研究
    2.4 相关案例研究
        2.4.1 新西兰奥克兰地峡绿道
        2.4.2 哥伦布市绿道
        2.4.3 顺义五彩浅山步道
        2.4.4 北京“三山五园”绿道
        2.4.5 成都市健康绿道规划
        2.4.6 可借鉴的规划和技术方法
3 浅山区绿道体选线方法及实践
    3.1 选线原则
        3.1.1 满足浅山区生态制约因素要求
        3.1.2 发挥浅山区景观资源优势
        3.1.3 满足使用者需求
    3.2 选线技术路线
        3.2.1 影响绿道选线的主要因素分析
        3.2.2 绿道选线影响因子确定
        3.2.3 绿道选线确定
    3.3 平谷区浅山区绿道规划选线实践
        3.3.1 平谷区绿道选线技术路线
        3.3.2 平谷区生态敏感度评价
        3.3.3 平谷区景观感知敏感度评价
        3.3.4 平谷区交通条件分析
        3.3.5 平谷区河流水系分析
        3.3.6 平谷区地域特征分析
        3.3.7 综合栅格成本数据集构建
        3.3.8 平谷区人群热力分析
        3.3.9 平谷区绿道建设基础分析
        3.3.10 平谷区绿道最优路径选线
    3.4 小结
4 基于浅山区绿道选线研究的平谷区绿道规划实践
    4.1 北京市平谷区概况
        4.1.1 自然条件概况
        4.1.2 北京平谷区景观资源概况
    4.2 规划依据
    4.3 规划原则
    4.4 规划目标和定位
        4.4.1 规划目标
        4.4.2 规划定位
    4.5 绿道布局结构
    4.6 规划绿道选线总体布局
    4.7 平谷区绿道分类规划
        4.7.1 按所处区位分类规划
        4.7.2 绿道分级规划
        4.7.3 推荐使用方式分类规划
        4.7.4 绿道景观特色分类规划
    4.8 绿道建设指引
    4.9 分期建设规划
    4.10 绿道要素规划要点
        4.10.1 绿道构成要素
        4.10.2 绿道游径系统
        4.10.3 绿化景观
        4.10.4 服务设施
        4.10.5 标识系统
    4.11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5.结语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A 现状景观点打分汇总表
附表B 驿站汇总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7)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密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严峻的生态形势
        1.1.2 我国迫切的雨洪调控问题
        1.1.3 北京全新的发展要求与契机
    1.2 研究对象
        1.2.1 北京浅山区
        1.2.2 森林湿地公园
        1.2.3 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国内外雨洪调控相关研究
    2.1 国外雨洪调控相关研究发展与特点
        2.1.1 国外雨洪调控理论发展历程
        2.1.2 国外雨洪调控理论发展特点
    2.2 国内雨洪调控相关研究发展与特点
        2.2.1 国内雨洪调控理论发展历程
        2.2.2 国内雨洪调控理论发展特点
    2.3 主要理论
        2.3.1 最佳暴雨管理措施BMPs
        2.3.2 低影响开发LID
        2.3.3 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
        2.3.4 绿色基础设施/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I/GSI
        2.3.5 可持续城市水系统SUDS
        2.3.6 海绵城市
    2.4 国内外雨洪调控相关研究小结
        2.4.1 主要理论特征对比
        2.4.2 研究进展与不足
3 案例分析
    3.1 澳大利亚墨尔本爱丁堡雨园
        3.1.1 项目概况
        3.1.2 项目特色
        3.1.3 经验借鉴
    3.2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林地雨水花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项目特色
        3.2.3 经验借鉴
    3.3 新加坡JTC清洁科技园中心区
        3.3.1 项目概况
        3.3.2 项目特色
        3.3.3 经验借鉴
    3.4 海坨山谷冲沟与景观湖设计
        3.4.1 项目概况
        3.4.2 项目特色
        3.4.3 经验借鉴
    3.5 山东东营市森林湿地公园
        3.5.1 项目概况
        3.5.2 项目特色
        3.5.3 经验借鉴
    3.6 贵州安顺虹山湖市民公园
        3.6.1 项目概况
        3.6.2 项目特色
        3.6.3 经验借鉴
    3.7 本章小结
4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4.1 现状条件分析
        4.1.1 水文气象条件分析
        4.1.2 用地条件分析
    4.2 地形设计
        4.2.1 北京市浅山区地形特征
        4.2.2 地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4.2.3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地形设计方法
    4.3 基于水量平衡的永久性水体设计
        4.3.1 基于自然水循环的水体面积函数构建
        4.3.2 汇水区划定
        4.3.3 永久性水体面积的求解
        4.3.4 空间布局与形态设计
    4.4 基于Arc GIS积水空间可视化的季节性水体设计
        4.4.1 基于水量扩散法的各汇水区积水深度计算
        4.4.2 汇水区积水范围的可视化表达与水面空间确定
        4.4.3 动态水景观与水生境设计
    4.5 公园功能布局与设计
        4.5.1 森林湿地公园基本功能布局与设计
        4.5.2 基于雨水安全性的公园功能布局与设计
        4.5.3 雨洪调控复合型功能设计
    4.6 雨洪调控体系构建
        4.6.1 适用于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雨洪调控系统
        4.6.2 适用于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雨洪调控设施的类型与布局方法
        4.6.3 雨洪调控设施的规模估算
        4.6.4 高效能雨洪调控设施优化与组合
    4.7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4.7.1 基本原则
        4.7.2 雨水截留型群落构建
        4.7.3 水体净化型群落构建
    4.8 雨洪调控效能模拟与方案优化
        4.8.1 常用雨洪调控效能模拟模型
        4.8.2 基于SWMM模型的雨洪调控效能模拟与方案优化
    4.9 本章小结
5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密云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5.1 项目背景
        5.1.1 项目建设背景
        5.1.2 密云区自然条件与资源概况
        5.1.3 密云区人文条件与资源概况
    5.2 项目概况
        5.2.1 项目区位
        5.2.2 上位规划
        5.2.3 项目基址现状
    5.3 项目目标与定位
    5.4 规划设计依据与原则
        5.4.1 规划设计依据
        5.4.2 规划设计原则
    5.5 规划设计策略
        5.5.1 生态优先,原生资源高质量保护
        5.5.2 持续高效,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
        5.5.3 复合多样,森林湿地复合型游憩
    5.6 总体规划
        5.6.1 规划结构
        5.6.2 规划分区
        5.6.3 总平面图
    5.7 分区解读
        5.7.1 综合服务区
        5.7.2 田园风情体验区
        5.7.3 浅山风貌展示区
        5.7.4 森林湿地游憩区
        5.7.5 滨湖游憩区(东服务区)
        5.7.6 森林游憩区
        5.7.7 滨河湿地保育区
    5.8 专项规划设计
        5.8.1 竖向设计专项
        5.8.2 水系统专项
        5.8.3 雨水系统专项
        5.8.4 道路交通专项
        5.8.5 种植设计专项
        5.8.6 服务设施专项
        5.8.7 管理设施专项
        5.8.8 游憩专项
    5.9 经济技术指标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2.1 选题的创新性
        6.2.2 方法的创新性
        6.2.3 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图纸附录

(8)基于景观格局稳定性的森林经营管理分区研究 ——以河北易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资源概念与内涵
        1.2.2 森林资源结构与功能
        1.2.3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1.2.4 森林景观格局与功能
        1.2.5 森林景观格局层级特征
        1.2.6 森林资源与景观经营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区代表性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4.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环境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气象
        2.2.3 土壤
        2.2.4 植被
        2.2.5 水文、地质
    2.3 林业生态建设情况
    2.4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县域森林资源环境基础信息处理与数据库构建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1 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处理
        3.2.2 数理统计分析
    3.3 森林资源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
第四章 县域环境及资源现状分析
    4.1 森林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4.1.1 地形地貌条件
        4.1.2 土壤基础条件
    4.2 林地及土地利用类型总体分布分析
        4.2.1 气候资源条件
    4.3 林地保护与退化类型分析
    4.4 森林资源结构特征
        4.4.1 林种结构
        4.4.2 权属结构
        4.4.3 功能结构
        4.4.4 林龄结构
        4.4.5 起源结构
    4.5 研究区森林资源总体质量评价
    4.6 小结
第五章 县域不同层级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5.1 景观类型划分及景观指数选取
        5.1.1 景观类型与层级划定
        5.1.2 景观指数选取与分析
    5.2 景观水平不同层级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5.3 类型水平不同层级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5.4 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对不同层级变化的响应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乡镇的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6.1 主要森林景观类型及影响因子的确定
        6.1.1 森林景观类型划定
        6.1.2 地貌类型划分
        6.1.3 景观指数选择
        6.1.4 主要影响因子的确定
    6.2 县域乡镇单元森林景观格局及驱动因子分析
    6.3 县域乡镇单元森林景观格局综合结构特征分异机理
        6.3.1 县域乡镇单元森林景观格局破碎化形成机理路径解析
        6.3.2 县域乡镇单元森林景观格局连通性形成机理路径解析
        6.3.3 县域乡镇单元森林景观格局各综合结构特征变异解释度比较
    6.4 小结
第七章 县域森林资源与景观经营调控关系分析
    7.1 景观格局指标及控制变量梳理
        7.1.1 景观格局指标梳理
        7.1.2 影响及控制变量梳理
    7.2 县域森林资源与景观经营辨析
        7.2.1 森林资源数量经营指标
        7.2.2 森林资源质量经营指标
        7.2.3 景观格局与功能经营指标
    7.3 基础条件因子相关性与控制变量选择
    7.4 森林资源和景观格局及功能经营的主要调控因子
        7.4.1 森林资源数量经营的主要调控因子
        7.4.2 森林资源质量经营的主要调控因子
        7.4.3 森林景观格局与功能经营的主要调控因子
    7.5 小结
第八章 基于县域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的经营管理分区
    8.1 县域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构建
        8.1.1 构建思路
        8.1.2 模型计算
    8.2 森林景观稳定性要素分析
        8.2.1 基于森林小班的森林景观完整性分析
        8.2.2 县域不同乡镇单元森林景观生态适应性评价
        8.2.3 县域不同乡镇单元森林资源人为干扰影响评价
    8.3 县域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与优化分区
        8.3.1 县域森林景观稳定性评价
        8.3.2 县域森林景观经营优化分区
    8.4 县域森林景观格局优化分区多层级经营
        8.4.1 重点保育区
        8.4.2 生态恢复区
        8.4.3 一般优化区
        8.4.4 重点优化区
    8.5 小结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2 结论
    9.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编着作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9)青海黄土高寒区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森林健康的概念和内涵
        1.3.2 森林健康及其监测研究现状
        1.3.3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现状
        1.3.4 森林健康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自然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
        2.2.3 水文
        2.2.4 土壤
        2.2.5 植被
    2.3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设置情况
        3.2.2 样地调查内容
    3.3 技术路线
4 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尺度的确定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1 构建原则
        4.2.2 指标体系
    4.3 评价指标的描述
        4.3.1 林分结构指标
        4.3.2 林分生产力指标
        4.3.3 林分抵抗力指标
        4.3.4 立地条件指标
        4.3.5 服务功能指标
    4.4 评价指标标准化
        4.4.1 定性指标标准化
        4.4.2 定量指标标准化
    4.5 指标权重的确定
        4.5.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赋权
        4.5.2 基于熵权法的客观赋权
        4.5.3 综合赋权法
    4.6 健康评价模型
    4.7 健康评价等级划分
    4.8 本章小结
5 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5.1 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结果
    5.2 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2.1 不同林龄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2.2 不同林型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3 生态公益林健康等级提升与改造措施
        5.3.1 生态公益林健康影响因子分析
        5.3.2 生态公益林健康等级提升改造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生态公益林健康经营对策
    6.1 林分抚育
    6.2 病虫鼠害防治
    6.3 森林防火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1.1.2 区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
        1.1.3 河岸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1.2 相关规划研究综述
        1.2.1 相关河岸生态规划及实践
        1.2.2 相关河岸管控法规及规范
        1.2.3 当前规划管控局限与反思
    1.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概念及其特征
        1.3.1 山地城市、河岸和绿色空间的概念
        1.3.2 “河岸绿色空间”的概念界定
        1.3.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背景特征
    1.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问题分析
        1.4.1 流域生态过程改变,河网结构系统破碎
        1.4.2 河区污染灾害严峻,关联用地功能割裂
        1.4.3 河段生境单元侵蚀,公共开放空间流失
        1.4.4 规划应对思路不足,管控实施效力低下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内在特性与外在诉求认知
    2.1 内在空间等级与空间结构特性
        2.1.1 流域河网与河岸区域的空间等级
        2.1.2 纵向-横向-竖向-季节的空间结构
        2.1.3 凸显廊道特征的景观空间格局
    2.2 内在生态要素与生态过程特性
        2.2.1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要素构成
        2.2.2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过程特征
        2.2.3 城市化后生态要素与过程变化
    2.3 外在多重社会复合服务诉求
        2.3.1 演变的社会阶段与社会观念
        2.3.2 公共和包容的社会服务需求
        2.3.3 多样化的社会复合功能目标
    2.4 外在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
        2.4.1 城乡梯度分异特征与转化趋势
        2.4.2 功能格局的空间梯度转化
        2.4.3 土地利用的空间梯度转化
        2.4.4 景观要素的空间梯度转化
        2.4.5 空间梯度转化的驱动机制
    2.5 特性与诉求支撑的复合功能
        2.5.1 特性和诉求融合的河岸绿色空间属性
        2.5.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界定
        2.5.3 河岸绿色空间属性对应支撑复合功能
    2.6 本章小结
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应对思路
    3.1 可借鉴的规划理论基础
        3.1.1 生态学分支理论
        3.1.2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3.1.3 理论的比较与应用
    3.2 多维度的规划价值导向
        3.2.1 空间维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2.2 时间维度——弹性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3.2.3 目标维度——兼顾平衡生态社会效益
        3.2.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价值导向
    3.3 适应性的规划应对思路
        3.3.1 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
        3.3.2 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
        3.3.3 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区分级协调
        3.3.4 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3.3.5 规划空间层级与各级研究重点
    3.4 响应特性与诉求的技术要点
        3.4.1 河流与人居空间的关联分析
        3.4.2 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
        3.4.3 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
        3.4.4 动态循环的规划与管控程序
    3.5 本章小结
4 城乡区域—河网绿色空间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
    4.1 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4.1.1 流域生态特征引导城乡发展结构
        4.1.2 城乡开发趋势及其流域环境影响
        4.1.3 河网绿色空间支撑城乡环境系统
    4.2 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2.1 基于流域纵向过程的自然样条
        4.2.2 基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城乡样条
        4.2.3 叠加的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3 整体功能定位与空间策略制定
        4.3.1 基于分区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4.3.2 城乡流域整体复合功能定位
        4.3.3 分区目标与空间策略制定
    4.4 河网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系统构建
        4.4.1 构筑河网内在生态支撑系统
        4.4.2 叠加河网外在复合服务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中心城镇区—河区绿色空间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5.1 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关联分析
        5.1.1 河区地貌特征界定城镇开发模式
        5.1.2 城镇用地构成及其河区环境影响
        5.1.3 河区绿色空间支撑城镇环境品质
    5.2 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
        5.2.1 纵向空间样条的双级分区方法
        5.2.2 纵向空间样条分区的普适类型
    5.3 纵向功能组织与空间体系建设
        5.3.1 基于用地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5.3.2 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目标设置
        5.3.3 河区内在生态空间体系的保护
        5.3.4 河区外在复合空间体系的建设
    5.4 河区关联土地利用布局
        5.4.1 土地利用适应性布局策略
        5.4.2 绿色空间用地资源识别
        5.4.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建议
        5.4.4 关联土地利用整合布局
    5.5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与用地控制
        5.5.1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控制
        5.5.2 边缘效应与关联用地相容性
        5.5.3 河区绿色空间土地利用控制
    5.6 本章小结
6 街区场地—河段绿色空间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
    6.1 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关联分析
        6.1.1 河段生境特约束征场地空间形式
        6.1.2 场地建设方式及其河段环境影响
        6.1.3 河段绿色空间支撑场地环境绩效
    6.2 河段横向空间样条分区
        6.2.1 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划定原则
        6.2.2 与河区“三带”的承接关系
        6.2.3 横向建设和非建设单元限定
    6.3 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
        6.3.1 基于要素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6.3.2 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防护程度
        6.3.3 河岸绿色空间界面的特性导控
    6.4 河段场地绿化空间设计
        6.4.1 生态雨洪管理体系设计
        6.4.2 栖息地修复与植被配置
        6.4.3 慢行绿道与绿街设计
    6.5 典型河段绿色空间设计导引
        6.5.1 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2 乡村农业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3 城市边缘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4 一般城镇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5 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6 本章小结
7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管控途径与政策建议
    7.1 协作与适应性管控途径
        7.1.1 整合的空间规划体系
        7.1.2 跨部门协作综合管理
        7.1.3 动态适应性管控模式
        7.1.4 多层级管控指标体系
    7.2 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7.2.1 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7.2.2 与详细规划的衔接
        7.2.3 与城市设计的衔接
        7.2.4 与专业规划的衔接
    7.3 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7.3.1 匹配法规政策保障
        7.3.2 开发管理与项目建设
        7.3.3 动态监测与绩效评估
        7.3.4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浅山退耕区生态型治理模式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专业细分走向学科融合:我国生态屏障研究及其路向[J]. 冯雪红,李彦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05)
  • [2]基于生态安全的清涧城市绿地布局研究[D]. 王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陕南巴山地区县城城边村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以李家坪村为例[D]. 叶四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北京市新总规背景下浅山区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 ——以顺义某园区为例[D]. 张思佳. 北京农学院, 2021(08)
  • [5]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D]. 敬博. 西北大学, 2020
  • [6]基于浅山区绿道选线研究的绿道规划实践 ——以北京市平谷区绿道规划为例[D]. 刘聪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密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D]. 陈泓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基于景观格局稳定性的森林经营管理分区研究 ——以河北易县为例[D]. 孟超.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4)
  • [9]青海黄土高寒区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研究[D]. 朱柱.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余俏. 重庆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浅山退耕地生态治理模式技术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