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光束感烟探测器与点式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区别

线光束感烟探测器与点式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区别

一、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与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区别(论文文献综述)

丁艳虹,晁越[1](2021)在《大型燃气热水锅炉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针对燃气热水锅炉房的工程特点,介绍了该类工程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着重分析比较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不同适用场所,并结合某大型燃气热水锅炉房项目给出了实际设计案例。

迟清,李鹏程[2](2020)在《变电站电缆火灾报警系统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电缆明火实验和阴燃实验,对电缆沟内各种火灾探测器的响应时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火灾探测器对电缆沟火灾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并利用FDS数值模拟软件对相同工况下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其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该研究可为电缆沟火灾报警系统的选型提供参考。

吴朋亮[3](2019)在《一种无线独立式光电感烟报警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光电感烟报警器可以对火灾初期产生的烟雾进行探测,当烟雾浓度达到报警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目前大部分感烟报警器还处于独立报警阶段,未能互联共通,已有的无线感烟报警器,也只能实现短距离的无线互联,组网复杂,不利于整个城市消防物联网的建立。NB-IoT(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作为一种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具有功耗低、连接稳定、成本低、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考虑到无线光电感烟报警器使用电池供电,且仅在探测到火灾产生预警信息的时候有数据传输。因此本文将光电感烟和NB-IoT无线技术结合起来,完成了一种无线光电感烟报警器的设计。文章主要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阐述了火灾烟雾形貌特征和烟雾颗粒的几种散射理论,指出了火灾烟雾颗粒所处的散射区域,为下文的无线光电感烟报警器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分析NB-IoT网络的部署方式、物理层原理、低功耗理论,提出了无线光电感烟报警器的一种组网方式。(3)设计了一种无线光电感烟报警器,简化了电路结构,节省了物料成本,并在功耗控制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测试,指出天线匹配对功耗控制的重要性。(4)完成了无线光电感烟报警器的功能、无线传输特性、功耗、高低温、恒定湿热和烟雾探测一致性测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刘亚儒[4](2016)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火灾探测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及停车场是轨道交通网线中的重要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将对列车的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选取合适的早期火灾探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实体火灾探测实验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段场内大空间的火灾探测系统进行了研究,从而对交通车辆段大空间火灾探测系统的选型布置提出相关建议。通过实体火灾探测实验,对比分析双鉴式感烟探测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红外对射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光截面感烟火灾探测器对车辆段内不同种类、位置火源的响应性能,得出:火源为棉绳类阴燃火时,吸气式感烟探测系统针对小规模火源稀薄烟报警灵敏度较高;光束型火灾探测器(双鉴式、红外对射式和光截面)针对烟气能直接上升至探测器所在位置的较大规模火源灵敏度较高,其中光截面感烟探测器不容易受火源位置的影响从而实现火灾的早期探测报警响应功能。火源为聚氨酯类明火燃烧时,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响应最快,光束型火灾探测器响应速度较吸气式快,其中光截面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最短;当火源位于侧壁位置时,探测器响应动作时间较其余位置快。采用FDS数值模拟探讨了光束型感烟探测器布置高度、布置间距、光路长度及不同的外界开窗通风条件对报警响应时间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火源为棉绳火时,探测器响应时间受布置高度、间距及外界开窗条件的影响较大,受探测器光路长度的影响不大;模拟火源为聚氨酯火时,探测器响应时间受布置高度、光路长度的影响较大,受布置间距及外界开窗条件影响不大。针对轨道交通车辆段自身特点且为兼顾对不同类型火源的探测,建议轨道交通车辆段选择光截面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相结合的探测方式,设置光截面感烟探测器时,分别在阴燃烟气能够有一定程度累积和扩散的高度位置及距离顶棚0.5-1m位置处设置两层交错布置的探测器,布置间距不宜大于14m,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小探测器的布置间距。

宋伟锋[5](2014)在《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适合环境特点的火灾检测技术以及探测器的合理设置,不仅能够有效的在火灾初期阶段快速准确地发现火情,而且能够使探测器具备一定的可靠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漏报、误报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对于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由于它具有保护面积大、安装位置高等优点,不仅广泛应用在高大空间,而且在地铁车站以及镂空吊顶场所也多有应用,那么对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的研究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入手,通过对地铁车站实际实验中标准试验火的分析,确定了仿真计算所用的火源种类、火源功率,利用FDS火灾模拟软件对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在高大空间的响应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了探测器光路长度对报警时间的影响,调查了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在实际工程的应用,结合有关标准,提出了不同灵敏度设置下探测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合理安装距离。通过对地铁车站在夜间停运工况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和点型感烟探测器报警时间的仿真计算,研究分析了地铁车站镂空吊顶对火灾探测器相应性能的影响。并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目前实际工程当中常见的镂空吊顶进行了分类,计算了不同类型吊顶的镂空率,仿真了不同格栅厚度、镂空率以及吊顶样式对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响应性能的影响,为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在格栅吊顶场所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邵君玲[6](2014)在《感烟感温复合探测器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灾的发生伴随着烟雾和热量的产生,传统的单一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其应用受到场地和安装形式的限制,其灵敏度有时会大幅度降低甚至不报警。光电感烟探测器对酒精灯可燃性液体以及塑料泡沫等这些产生黑色烟雾的火灾不敏感,本文设计出一款光电感烟和感温复合探测器,利用烟、温复合探测与软件算法相结合,有效提高探测器对黑烟的响应灵敏度。本文完成了烟温复合探测器的结构设计,器件选型,硬件电路设计,关键参数选择,软件总体流程及具体软件算法设计。探测器设计同步选用光电元件和热敏元件,可同时检测火灾空间内的烟雾和热量,利用软件算法,实现当空间内有温度上升时,提高光电感烟探测器的灵敏度,当无温度上升时,降低光电感烟的灵敏度。即可提高探测器的报警灵敏度同时也降低了产品误报的概率。提出了从总线设计以及通讯协议上实现探测器低功耗运行模式。本文完成了自动标定烟箱对探测器进行感烟灵敏度标定,该烟箱采用气溶胶颗粒作为烟源,将箱体内烟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利用探测器采样值随烟雾浓度线性变化的规律对探测器进行标定。有效解决了光电感烟探测器批量生产中因器件、工艺等导致的报警灵敏度离散问题。

赵海荣[7](2009)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靠性分析及应用效能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产品质量缺陷及不规范的设计、安装、使用等原因,致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漏报问题仍然是困扰其发展、应用的重要技术难题,提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及应用效能已是当今火灾自动报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选取国内外6种典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产品进行性能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牌产品的主要功能基本相同,选择产品品牌的关键是其可靠性如何。通过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构成组件的分析,利用故障树分析技术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失效(误报、漏报)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影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靠性的原因,提出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失效的控制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安全及可靠性理论,建立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靠度计算模型。探测技术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身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探测系统的适用性、探测器的探测能力和报警效用三方面对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在建筑物中的安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找出了影响探测的具体因素。由于目前国内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效能评价缺少必要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手段,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预警、预防方面作用的发挥。本文在统计分析及专家评判的基础上,建立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给出了各二级指标的量化方法,最终得出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效能综合评价模型。以某宾馆在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为例,对该应用效能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实例验证,评价结果可以为消防部门检查、评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效能和用户管理、维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提供依据。

陈莹,刘倩[8](2007)在《图像型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中首先分析了常规的火灾探测方式的原理及适用场所,说明了这些方法在大空间场所中使用的局限性,进而介绍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大空间火灾早期报警的图像型火灾探测技术的系统构成及原理,并对该技术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改造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加以介绍。

孙峻岭[9](2007)在《双向散射及双波段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特性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种类、产品检验标准,分析说明了其对黑烟响应迟钝、对固体/液体明火产生的小粒径粒子响应不灵敏,对一些非火灾气溶胶(如水蒸汽、雾、浮尘等)容易产生误报,同时介绍了国内外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取得的进展及实际应用的现状。本文重点介绍了散射理论中的瑞利散射、米散射、布里卡尔散射、散射角中的概念及与双向散射探测器设计有关推导结论,根据散射理论研究了散射型及减光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原理与特性。从火灾探测能量模型出发研究、介绍了对非火灾因素进行辨识的各种方法。从Mie散射理论及实验两方面,比较了前向散射探测器与后向散射探测器的优缺点,改进设计了双向散射探测器及相对光强比算法,实现了对GB4715-2005规定的四种火的均衡响应。同时研究了双波段光电感烟探测器的设计,以进一步提高探测器对不同气溶胶粒子的响应性能。对于双向散射探测器电路各部分原理、与控制器的通讯协议、软件设计、低功耗设计及双向散射光学探测室的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给出了双向散射探测器及双波段探测器研制过程中各种试验的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理论推导及设计实际效果提供验证。

蒋亚龙[10](2006)在《火灾烟气探测中光声光散射复合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火灾探测技术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其重点从最初的感烟、感温探测逐步过渡到到现今的气体探测。光声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的特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痕量气体检测领域。由于火灾燃烧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成份是气态产物,因此针对火灾探测所需要的高灵敏性和早期性要求,利用光声光谱法来探测火灾是非常适合的。 本文从火灾燃烧产物着手进行分析,确立了以CO作为火灾探测的目标气体,并结合烟雾参量构成复合探测。基于气体红外吸收理论选定了光声探测的光源波长,依据光声光谱理论对光声腔信号、简正模式、损耗机制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由于火灾燃烧产物是气态产物和烟雾颗粒的混合物,实际得到的光声信号的衰减是由CO的特征吸收和烟颗粒的消光共同作用造成的,因此本文根据粒子散射理论,将光声探测技术和烟颗粒散射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建立了火灾气体和烟雾颗粒复合探测模型,对此复合模型进行信号分析,从而在衰减的总的光声信号中分别提取出气体浓度和烟雾浓度信号。从理论上对光声腔的谐振方式、品质因素等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利用扩张管式消声器的基本原理对光声腔滤波性能进行了改进,很好地限制了由于窗口吸收光能引起的干扰。对光源调制采用了新的调制方式一波长调制,而不是传统的斩波调制,这样光声腔的窗口在波长调制范围内几乎有相同的光吸收系数,因此窗口材料几乎是不随时变地吸收加热,从而使得产生的背景信号极小。 根据文中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对光声腔进行了实物设计加工,结合传声器、锁定放大器等实验仪器设备组成了一套完整的光声光散射复合火灾报警系统。利用该系统对光声腔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木材热解、棉绳阴燃、聚氨酯泡沫火、正庚烷火等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系统对这几种火都有很好的响应。建立了光声光散射复合火灾探测系统的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将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算法结合起来,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建立了报警时间复合算法。将光声技术应用到火灾领域并结合烟雾颗粒参量,同时实现了气体探测和复合探测,使得火灾探测的早期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二、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与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区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与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区别(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燃气热水锅炉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大型燃气热水锅炉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概述
3 3种感烟火灾探测器的适用场所比较
    3.1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3.2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
    3.3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4 某大型燃气热水锅炉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灾探测器选择
5 大型燃气热水锅炉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5.1 线缆型号及规格的选择
    5.2 短路隔离器的接线
    5.3 扬声器的选择
    5.4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设计
6 结语

(2)变电站电缆火灾报警系统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变电站电缆火灾实验
    2.1 实验准备
    2.2 电缆明火引燃实验
    2.3 电缆阴燃实验
3 数值模拟及结果对比分析
    3.1 模型建立
    3.2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3.2.1 电缆明火燃烧实验
        3.2.2 电缆阴燃实验
4 结束语

(3)一种无线独立式光电感烟报警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火灾燃烧过程及火灾探测报警器
    1.3 光电感烟报警器综述
        1.3.1 点型光电感烟报警器
        1.3.2 线形光电感烟报警器
        1.3.3 应用及存在问题
    1.4 无线通信在光电感烟探测报警器中的应用
    1.5 论文研究内容
2 火灾烟雾特性
    2.1 火灾烟雾的形貌特征
    2.2 火灾烟雾的散射理论
    2.3 Stokes向量与光散射Muller矩阵与偏振光散射
        2.3.1 Stokes向量与光散射Muller矩阵
        2.3.2 颗粒光散射的计算方法
        2.3.3 颗粒光散射的数值计算方法
        2.3.4 影响颗粒光散射特征的因素
        2.3.5 颗粒群光散射特性
    2.4 火灾烟雾与其他微小颗粒区别
    2.5 烟雾迷宫
    2.6 本章小结
3 无线传感网络及窄带物联网及其在烟感上的应用
    3.1 无线传感网络概述
    3.2 NB-IoT技术及其组网方式
        3.2.1 NB-IoT的部署方式
        3.2.2 NB-IoT的下行传输原理
        3.2.3 NB-IoT的上行传输原理
        3.2.4 NB-IoT的节能模式原理
    3.3 基于NB-IoT的无线光电感烟报警器组网
    3.4 本章小结
4 无线光电感烟报警器设计与实现
    4.1 无线光电感烟报警器
    4.2 硬件设计
        4.2.1 总体设计
        4.2.2 硬件框图
        4.2.3 供电模块
        4.2.4 控制模块
        4.2.5 烟雾探测
        4.2.6 无线传输
        4.2.7 关键元器件及其指标
        4.2.8 版卡设计与结果
    4.3 软件设计
        4.3.1 软件功能与实现流程
        4.3.2 光电感烟探测端
        4.3.3 无线传输端
    4.4 实验测试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5.2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火灾探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
        1.1.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火灾特点分析
        1.1.3 车辆段感烟探测系统应用现状及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轨道交通车辆段火灾报警系统研究现状
        1.2.2 轨道交通车辆段感烟探测系统性能比较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火灾报警探测系统简介
    2.1 烟雾的特性及响应性能
        2.1.1 火灾烟雾的生成及特征参数
        2.1.2 感烟探测器的响应性能及检测
    2.2 空气采样感烟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2.1 空气采样感烟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2.2.2 极早期空气采样的性能特点
    2.3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的特点及响应性能
        2.3.1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工作原理
        2.3.2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响应性能
    2.4 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的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体火灾探测实验设计
    3.1 实验平台的搭建
    3.2 探测系统简介
        3.2.1 光截面感烟火灾探测系统
        3.2.2 红外对射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
        3.2.3 双鉴式感烟探测系统
        3.2.4 吸气式感烟探测系统
        3.2.5 图像型火灾探测系统
    3.3 数据测量系统
        3.3.1 温度测量系统
        3.3.2 烟气浓度分析仪
    3.4 实验工况设计
        3.4.1 测量系统布置
        3.4.2 燃料的选择
        3.4.3 具体工况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体火灾探测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预实验分析
        4.1.1 棉绳的燃烧
        4.1.2 聚氨酯泡沫的燃烧
        4.1.3 燃烧实验结果分析
        4.1.4 探测器抗雾霾干扰能力实验
    4.2 探测系统的探测实验分析
        4.2.1 探测器对棉绳阴燃探测性能分析
        4.2.2 探测器对聚氨酯燃烧探测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束型感烟探测器数值模拟研究
    5.1 模拟实验设计
        5.1.1 FDS模拟参数设置
        5.1.2 模拟模型及工况设计
    5.2 模拟结果分析
        5.2.1 棉绳火模拟结果分析
        5.2.2 聚氨醋火模拟结果分析
        5.2.3 结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火灾的危害
        1.1.2 地铁火灾特点及火灾探测
        1.1.3 高大空间火灾特点及火灾探测
    1.2 火灾探测器的发展
    1.3 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简介
    1.4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FDS 仿真理论研究及火灾模型
    2.1 主要的计算机火灾模型
    2.2 基于大涡模拟的 FDS 仿真理论基础
    2.3 FDS 模拟过程中的火源设置分析
        2.3.1 地铁站实体实验中使用的标准试验火
        2.3.2 棉绳阴燃火和聚氨酯明火热释放速率的确定
        2.3.3 棉绳阴燃火和聚氨酯明火的热参数及燃烧特性
    2.4 烟雾浓度参数说明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3.1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3.2 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应用及安装实例
        3.2.1 反射式光束感烟探测器应用及安装实例
        3.2.2 对射式光束感烟探测器应用及安装实例
    3.3 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安装规范及位置要求
    3.4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减光度仿真计算
    3.5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的火灾信号检测方法
        3.5.1 火灾信号探测的固定门限检测法
        3.5.2 火灾信号探测的变化率检测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光路长度与灵敏度关系研究
    4.1 探测器红外光束的路径衰减特性
        4.1.1 大气衰减
        4.1.2 气溶胶粒子衰减
        4.1.3 探测器窗口衰减
    4.2 仿真模型及仿真结果
        4.2.1 FDS 仿真模型及参数设置
        4.2.2 仿真结果
        4.2.3 仿真结果可靠性分析
        4.2.4 探测器光路长度与减光率关系分析
        4.2.5 烟雾运动规律研究
    4.3 各生产厂家对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灵敏度的设置说明
    4.4 相关规范对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安装要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铁站夜间停运工况下探测器的响应性能研究
    5.1 仿真模型及参数设置
        5.1.1 仿真模型
        5.1.2 仿真火源的选择与位置设置
        5.1.3 火灾探测器的布置
    5.2 点型感烟探测器灵敏度研究
        5.2.1 点型感烟探测器在 FDS 中的模型
        5.2.2 国外标准对点型感烟探测器的灵敏度要求
        5.2.3 各型号点型感烟探测器报警阈值调查
        5.2.4 点型感烟探测器报警阈值在 FDS 中的设置
    5.3 站台存在格栅吊顶时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5.3.1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仿真结果与分析
        5.3.2 点型感烟探测器仿真结果与分析
        5.3.3 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与点型感烟探测器性能对比
    5.4 站台不存在格栅吊顶时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5.5 站台格栅吊顶对探测器响应性能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镂空吊顶场所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响应性能研究
    6.1 镂空吊顶场所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及研究现状
        6.1.1 镂空吊顶场所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
        6.1.2 国内对镂空吊顶场所火灾探测器安装要求及研究现状
    6.2 吊顶的作用及分类
        6.2.1 特殊形式的吊顶
        6.2.2 悬空式打孔吊顶
        6.2.3 铝方通吊顶
        6.2.4 正方形格栅吊顶
    6.3 吊顶镂空率的定义和计算
        6.3.1 方通吊顶镂空率的计算
        6.3.2 正方形格栅吊顶镂空率的计算
        6.3.3 打孔式吊顶镂空率的计算
    6.4 不同吊顶样式对火灾探测器报警时间的影响
        6.4.1 方通吊顶和格栅吊顶的尺寸设计
        6.4.2 FDS 仿真模型及参数设置
        6.4.3 不同镂空率条件下烟雾能见度和探测器的响应性能对比
    6.5 格栅厚度对火灾探测器报警时间的影响
    6.6 吊顶镂空率对探测器报警时间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完成工作
        7.1.1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调研
        7.1.2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感烟感温复合探测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火灾发生过程以及火灾特点
    1.3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火灾探测器分类及局限性
    1.5 烟温复合探测器优点及发展现状
        1.5.1 国内外复合探测器发展和现状
        1.5.2 国内复合式探测器发展现状
        1.5.3 国外烟温复合探测器发展现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复合探测器原理及标准分析
    2.1 烟雾粒子光学散射原理
    2.2 烟温复合探测器工作原理
        2.2.1 光电感烟探测器工作原理
        2.2.2 感温探测器工作原理
    2.3 烟温复合探测器标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烟温复合探测器设计
    3.1 探测器规格要求
    3.2 探测器结构设计
    3.3 探测器器件选型
    3.4 探测器硬件设计
    3.5 探测器软件设计
        3.5.1 主程序模块流程及功能介绍
        3.5.2 感烟算法处理流程及功能介绍
        3.5.3 感温算法处理流程及功能介绍
        3.5.4 烟温复合报警模块流程及介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烟温复合探测器的工艺设计
    4.1 探测器生产工艺研究
    4.2 感烟标定技术
        4.2.1 灵敏度标定系统研究
        4.2.2 自动标定烟箱系统组成
        4.2.3 自动标定原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数据
    5.1 感烟性能实验
        5.1.1 报警阈值的重复性试验
        5.1.2 报警阈值的方位性试验
        5.1.3 报警阈值的一致性试验
        5.1.4 环境光试验
        5.1.5 高温报警阈值实验
    5.2 感温性能实验
        5.2.1 响应时间的方位性实验
        5.2.2 动作温度实验
        5.2.3 响应时间试验
    5.3 火灾灵敏度实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靠性分析及应用效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1.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现状及特点
        1.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研究内容
        1.2.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趋势
        1.2.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靠性及应用效能评价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国内外典型产品对比分析
    2.1 火灾探测器及其产品
        2.1.1 选用火灾探测器时重点考虑的因素
    2.2 火灾报警控制器及其产品
        2.2.1 火灾报警控制器产品类型
        2.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形式
        2.2.3 系统构成与设计形式
    2.3 国外典型产品性能介绍
        2.3.1 EST3系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4 国内典型产品性能介绍
        2.4.1 GST9000系列火灾报警系统
    2.5 国内外典型产品性能特点对比分析
第3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靠性分析
    3.1 火灾探测器及其系统构成
        3.1.1 火灾的主要物理特征
        3.1.2 火灾探测算法
        3.1.3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
        3.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2 火灾探测系统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分析
        3.2.1 火灾探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3.2.2 探测技术有效性分析
第4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效能评价
    4.1 概述
    4.2 评价的理论基础
        4.2.1 评价研究的基本概念
        4.2.2 评价研究的要素
    4.3 评价指标体系
        4.3.1 体系组成
        4.3.2 体系建立的程序
        4.3.3 遵循原则
        4.3.4 层次分析法介绍
        4.3.5 评价指标的建立
    4.4 评价方法的选取
        4.4.1 主观评价法
        4.4.2 客观评价法
        4.4.3 现场检查法
    4.5 计算方法及评分准则
        4.5.1 系统设备完好性
        4.5.2 探测有效性
        4.5.3 抗干扰能力
        4.5.4 可维护性
        4.5.5 可扩展性
        4.5.6 网络性能
    4.6 评分模型
    4.7 工程应用实例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图像型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2 工程概况
3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4 图象型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1 前端探测部分
        4.1.1 双波段图像火灾探测技术
        4.1.1.1系统构成
        4.1.1.2工作原理
        4.1.1.3系统的特点
        4.1.2 线性光束图像感烟 (又称光截面图像感烟) 探测技术
        4.1.2.1系统构成
        4.1.2.2工作原理
        4.1.2.3系统特点
    4.2 控制中心部分
    4.3 消防联动部分
5 工程应用
6 结束语

(9)双向散射及双波段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特性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类别
    1.2 离子感烟与光电感烟探测器的优缺点
    1.3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检验标准
    1.4 国内外研究及实际应用的现状
        1.4.1 光电感烟探测器对黑烟响应的研究、应用现状
        1.4.2 光电感烟探测器对明火响应的研究、应用现状
第二章 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基本原理
    2.1 散射光型光电感烟探测器对烟粒子的响应
        2.1.1 粒子尺度的影响
        2.1.2 复折射率
        2.1.3 散射角
    2.2 减光型光电感烟探测器对烟粒子的响应
    2.3 减光系数与减光率
    2.4 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光学探测室
        2.4.1 光学探测室组成及作用
    2.5 非火灾因素辨别
        2.5.1 火灾探测能量模型
        2.5.2 浮尘的辨别
        2.5.3 其它降低误报率的措施
第三章 双向散射光电感烟探测器的设计
    3.1 总体设计要求与结构设计
        3.1.1 设计要求
        3.1.2 结构设计
        3.1.3 光学探测室设计
    3.2 电路原理与软件简要分析
        3.2.1 电路原理及分析
        3.2.2 软件设计及分析
    3.3 核心器件的选择
        3.3.1 CPU的选择
        3.3.2 存储器的选择
        3.3.3 传感器的选择
        3.3.4 运算放大器的选择
    3.4 关键技术的实现
        3.4.1 低功耗设计
        3.4.2 双向散射迷宫的设计
        3.4.3 判据
        3.4.4 双光谱探测器
第四章 试验数据及分析
    4.1 卧式后向散射迷宫的试验分析
        4.1.1 背景光的消除
        4.1.2 对灰白烟/黑烟的响应
        4.1.3 方位性能/抗环境光线干扰性能
    4.2 双向散射迷宫试验数据及分析
        4.2.1 对灰白烟响应的对比试验
        4.2.2 对黑烟响应的对比试验
        4.2.3 方位响应性能测试
    4.3 蓝光管试验数据及分析
    4.4 红光管试验数据及分析
第五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0)火灾烟气探测中光声光散射复合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火灾及其危害简介
    1.2 火灾探测技术的发展
    1.3 火灾气体探测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1.4 光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火灾探测中的应用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全文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7 小结
第二章 红外特征光谱与气体光声检测基本理论
    2.1 红外吸收光谱
        2.1.1 红外光谱产生的基本条件
        2.1.2 双原子分子振动模型
        2.1.3 分子振动形式
        2.1.4 红外气体吸收定律
    2.2 光声检测基本理论
        2.2.1 光声光热效应基本理论
        2.2.2 气体传声器光声检测理论
        2.2.3 理想条件下光声腔信号推导
    2.3 标准圆柱型光声腔的信号分析
        2.3.1 标准圆柱型光声腔内简正模式
        2.3.2 光声腔内部的损耗机制分析
        2.3.3 有能损条件下光声腔内部的波动方程
    2.4 小结
第三章 火灾复合探测参量确定和探测模型研究
    3.1 一氧化碳和烟雾的选取依据
        3.1.1 CO气体参量的确定
        3.1.2 复合探测意义
    3.2 纯气体下的光声探测模型建立
        3.2.1 谱线宽度
        3.2.2 模型建立及其信号分析
    3.3 考虑烟雾消光作用下的光声模型修正
        3.3.1 烟雾的产生
        3.3.2 烟颗粒散射理论
        3.3.3 多粒子独立单次散射
        3.3.4 烟颗粒吸收
        3.3.5 包含烟雾消光的光声模型
    3.4 小结
第四章 光声光散射复合探测实验系统研制
    4.1 光声腔的设计
        4.1.1 光声腔形式确定
        4.1.2 谐振模式的确定
        4.1.3 光声腔品质因子讨论
        4.1.4 光声腔结构及其参数设计
        4.1.5 光声腔滤波性能改进
    4.2 光声光散射复合探测系统建立
        4.2.1 光源选取
        4.2.2 调制方式确定
        4.2.3 传声器
        4.2.4 吸收路径
        4.2.5 前置放大器
        4.2.6 锁定放大器
        4.2.7 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
        4.2.8 配气系统
    4.3 光声光散射复合系统总体结构
    4.4 小结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其数据分析
    5.1 实验步骤
    5.2 实验结果及其数据分析
        5.2.1 光声腔及其系统性能
        5.2.2 标准火材料实验测量
    5.3 火灾报警识别算法
        5.3.1 人工神经网络
        5.3.2 模糊算法
        5.3.3 实验算法识别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专利
作者简介

四、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与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区别(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燃气热水锅炉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J]. 丁艳虹,晁越.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S1)
  • [2]变电站电缆火灾报警系统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J]. 迟清,李鹏程.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0(07)
  • [3]一种无线独立式光电感烟报警器的设计与实现[D]. 吴朋亮.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19(06)
  • [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火灾探测系统研究[D]. 刘亚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10)
  • [5]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性能研究[D]. 宋伟锋. 北京建筑大学, 2014(11)
  • [6]感烟感温复合探测器设计[D]. 邵君玲. 燕山大学, 2014(01)
  •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靠性分析及应用效能评价[D]. 赵海荣. 东北大学, 2009(06)
  • [8]图像型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 陈莹,刘倩.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07(06)
  • [9]双向散射及双波段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特性研究与设计[D]. 孙峻岭.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3)
  • [10]火灾烟气探测中光声光散射复合技术应用研究[D]. 蒋亚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04)

标签:;  ;  ;  ;  ;  

线光束感烟探测器与点式光电感烟探测器的区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