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周期性结构锯片滤波器的COM参数提取

非周期性结构锯片滤波器的COM参数提取

一、非周期结构声表面波滤波器的COM参量提取(论文文献综述)

喻园园[1](2021)在《基于超透镜PSF及CNN的过曝光成像研究》文中指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人们更多地希望能够拍摄出更加清晰真实的照片,但是由于光线原因导致相机过度曝光,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使用超表面实现点扩散函数以及卷积神经网络来实现过曝光场景下的超分辨率成像。与此同时,不可或缺的是具有高分辨率,小焦斑的光学镜片。超表面(Metasurface)是指一种厚度小于波长的人工二维层状材料,在亚波长尺度中,能够灵活的有效调控电磁波的振幅、偏振、传播、相位等。并且其尺寸能够实现微米、纳米级别。超表面是由亚波长光学天线阵列按照固定的尺寸和形状排列而成的,近些年来,在调控光波方面得到了大量应用,甚至能够对传统的光学元件起到替代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本文设计超透镜之前,对其单元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分析其结构参数周期、高度等,构建高透射率的纳米单元库,同时分析其纳米单元结构的加工误差对其相位及透射率的影响。另一方面根据聚焦相位公式,利用lsp脚本,生成惠更斯超表面,在分析其聚焦特性的同时,分别分析了焦距、超表面半径、以及F数对其聚焦特性的影响。其次,在上述聚焦透镜的基础上,利用APR恢复算法,在Matlab中重建超透镜,利用光纤激光器照射我们的成像样品,在CCD上记录不同轴向距离的成像强度信息,通过迭代相位恢复进行成像。通过对比超透镜成像结果与普通透镜成像结果发现,超透镜成像结果的PSNR值略低于普通透镜,但成像效果与普通透镜相差不大,说明超透镜能像普通透镜一样成像,且成像效果与普通透镜差别不大。最后,通过增加光纤激光器的照射光强,模拟过曝光场景,通过大量HDR训练集与我们透镜的点扩散函数进行卷积训练,训练模型通过反向传播损耗,不断更新U-Net模型的权重与偏置,从而得到优化后神经网络模型。在相同过曝光条件下,透镜呈的LDR图像经过与透镜的点扩散函数反卷积,输入到训练好的U-Net神经网络模型中,通过对比恢复的结果发现超透镜恢复结果要优于常规圆透镜,更进一步,本文通过不断调节超透镜的结构参数,优化表面相位达到超表面处理过曝光场景的能力。

李黎明[2](2019)在《基于超材料的高性能天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移动通信的发展异常迅速,从2G,3G发展到这几年的4G,以及即将大规模商用的5G,通信速度不断提升的同时,移动手持终端也越来越智能化。在各种通信应用场景中,天线是接收和发射信号的设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通信设备向小型化发展,对天线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渴望天线具有高增益、小型化、低成本、宽频带等特性,然而现实中天线的这些性能还不尽人意。超材料的出现为天线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由于超材料具有高折射率、负磁导率或负介电常数等特殊的电磁特性,我们通过在天线上加载合适的超材料,可以使天线的性能获得大幅提升。本文主要研究了超材料在提高天线性能上的应用,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研究的超材料有垂直裂环谐振器、垂直“工”字型谐振器以及可重构蘑菇型电磁带隙。在传统的开口环谐振器以及平面I型谐振器的基础上,我们将其发展为垂直结构,用来提高垂直极化天线的增益。在传统蘑菇型电磁带隙的基础上,我们将其发展为可重构超表面,用来提高天线的性能。2.我们将垂直裂环谐振器应用在磁偶极子天线上,制作了一款高增益垂直极化端射天线。在该天线的设计中,我们利用超材料的高折射率来提高天线的增益。经测试,其工作频带为6.4-6.7GHz,增益达到了8.7dBi,且仿真与测试结果基本吻合。3.我们设计了一款方向图可重构八木天线,其反射器为垂直“工”字型谐振器构成的超材料,引向器为可重构蘑菇型电磁带隙。我们在蘑菇型电磁带隙的地平面上,放置PIN二极管阵列,通过控制PIN二极管的通断来改变蘑菇型电磁带隙的电磁特性,进而实现天线E面方向图的改变。该天线有两种方向图:端射模式和波束倾斜模式,分别对应二极管的断开和导通,其中倾斜模式下天线的主波束倾斜了24°。这两种状态下,天线的工作频率分别为8.9-9.4GHz和8.9-9.45GHz,增益分别达到了9.4和9.7dBi。仿真和测试表明,在天线方向图改变的时候,其工作频带和增益基本保持不变。

黄裕霖[3](2019)在《射频微机电等效模型提取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等效模型作为工程研究中一种提炼内在规律,简化描述实际物理现象的工具,在微机电系统这种三维、微尺度、多物理效应混合的复杂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借助微机电等效模型的研究,可以详细了解微器件在不同研究层面上的工作机理,更快更好地仿真计算该器件的工作特性。通常在提出了合理的等效模型后,还需通过拟合器件性能曲线等方法提取等效模型的各个参数。得到模型参数后就可以应用该等效模型快速优化设计所需的微机电系统。全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微机电系统的定义和分类,进而引入本文讨论的核心射频微机电系统,包括压电声表面波器件、压电体声波器件、静电致动微器件等等,描述了它们在射频通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及工作原理。接着介绍了研究射频微机电系统的几种不同层面的模型,如应用于电路层面的MBVD模型,应用于器件内部的COM唯象模型以及适用于各层面的有限元模型,并阐述了各模型的优缺点。之后回顾了近年来相关领域对压电滤波器、压电谐振器、静电MEMS开关的研究工作,为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与启发。对于电路层面的压电滤波器设计,采用MBVD等效模型最为有效。本文首先研究了从已知压电谐振器性能曲线出发提取MBVD模型参数的方法。其次利用该模型设计了一种多模式压电带通滤波器,并结合商用巴伦等效电路模型设计了一种共模抑制电路,大大提高了滤波器性能,实现了插入损耗小于1.8 dB,1.1GHz处带外抑制高于50dB。之后以L型匹配网络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压电陷波型带阻滤波器,详细分析了等效电路中各元件参数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最后加工了谐振器实物,将其代入滤波器电路验证了理论设计,得到了带内抑制高于27dB且输入输出阻抗由50欧姆变换到72.4欧姆的设计要求。对于元件层面的周期型压电谐振器内部设计,采用考虑了内部反射的COM唯象模型,可满足一般情况下快速器件仿真的需求。但本文的研究发现,谐振器内部激发的多种模式之间存在相互耦合作用。为了引入这一效应,在传统COM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耦合模COM模型并讨论了其模型参数的提取步骤。在该耦合模COM模型基础上,讨论了在特定结构上快速实现杂模抑制的方法。最后在引入二氧化硅层的温度补偿声表面波谐振器结构上重复了上述研究,得到了在二氧化硅厚度10%30%,铜电极厚度3%5%范围内的最佳抑制角,从而实现了快速杂模抑制。对于元件层面的非周期型压电谐振器内部设计,采用有限元模型最为有效。本文为了解决大型非周期型结构有限元模型占用计算资源过高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分层级联有限元模型,可大幅减少特定结构的计算时间和存储空间。基于此级联模型,分析了基于128-YX铌酸锂基底的声表面波不连续性结构的散射特性,基于分析结果最终建立了传输线等效模型。对于元件至电路层面的静电MEMS开关及其应用研究,采用等效电路模型和全波仿真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一种商用MEMS开关,并从测试得到的开关性能特性曲线中提取了等效电路模型的元件参数。基于此MEMS开关,设计了一种4位开关线型移相器。在设计中解决了关键的T型节阻抗匹配问题并建立了整个移相器的全波仿真有限元模型。最后加工制造了该移相器组件并完成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该移相器移相平均误差为0.54°,很好地满足了设计指标。

殷淇[4](2018)在《超宽带雷达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宽带信号对植物叶簇和砖墙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探测到砖体墙壁后及茂密叶簇下等复杂环境中的隐蔽目标;而且超宽带信号在通信过程中还具有传输速率高、信息容量大以及抗多径干扰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目标探测和通信领域,超宽带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拓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外部应用环境为背景,研究设计一种以穿墙探测为主要功能的超宽带雷达传感器。实际使用时,可将该传感器用作WSN的节点进行布控,来提高WSN对隐蔽目标的探测能力。针对本文提出的超宽带雷达传感器,本文首先论述了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规范了主要的性能指标;随后,本文对超宽带雷达传感器的核心技术——超宽带脉冲信号的产生、发射与接收技术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设计了一种性能优良的超宽带脉冲信号发生器和超宽带Vivaldi天线,并对设计方法分别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UWB雷达方程,确定了收发天线的增益、目标表面的反射系数以及墙体透射系数等参数对雷达探测距离的影响;论述了雷达传感器的系统结构和测距原理;探讨了雷达传感器的探测距离与脉冲信号发射功率之间的关系。2.分析比较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脉冲信号发生器的优势和不足,从提高脉冲信号的幅值和缩短脉冲信号的持续时间的角度出发,研究设计了一种综合利用射频三极管的雪崩特性和阶跃恢复二极管的快速阶跃特性的脉冲信号发生器。对脉冲信号发生器进行了仿真和实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脉冲信号发生器可输出持续时间为600ps,峰-峰值为4V的周期型脉冲,且脉冲波形的对称性良好。在实测条件下,脉冲持续时间约为3.2ns,峰-峰值为3.4V左右,且波形对称性良好,存在一定的拖尾和振铃。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偏差。3.论述了Vivaldi天线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几种不同的扩展天线带宽的方法。以收发本文设计产生的脉冲信号为目标,研究设计了一种传统型超宽带Vivaldi天线,改进了天线的微带线-槽线转换巴伦,并探讨了不同的指数渐变率对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仿真测试表明,该天线的低频截止频率在0.25GHz,高频截止频率在3GHz以上,且辐射特性和极化特性良好,能够达到收发超宽带脉冲信号的需求。4.针对本文提出的超宽带雷达传感器对控制系统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由ARM和延时芯片组成的控制系统,结合控制系统的功能对ARM和延时芯片进行了电路设计,给出了控制系统软件层的程序流程图,并结合雷达传感器的测距原理对流程图的时间和逻辑顺序进行了论证。

方兴[5](2017)在《太阳能利用中微纳结构辐射传输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阳能辐射的吸收增强,能够降低原料成本且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是开发新型高效太阳能光热和光伏器件的关键因素之一。微纳结构有着特殊的辐射特性和传输规律,在增强辐射吸收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本文研究了薄膜、周期性结构、非周期结构三类微纳结构,在太阳能辐射吸收增强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不同类型微纳结构的数值模拟,本文对传输矩阵、严格耦合波分析及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了编程实践。在研究薄膜结构时,基于导纳匹配条件,本文推导并归纳出任意层薄膜完全吸收时的导纳匹配公式。利用导纳匹配公式,指导了吸收材料选择以及结构参数确定。设计的含超薄层的三层薄膜结构,从理论、模拟和实验均证实了其良好的太阳能光谱选择吸收特性,且对于极化和大角度入射不敏感。对于周期性结构,研究了硅基纳米线和纳米孔阵列的吸收性能,发现不同阵列结构有着相近的最优周期。本文对最优周期的存在,以及阵列的吸收率峰形成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解释。为了弥补纳米线阵列近带隙波长范围的吸收不足,文中提出了一种含薄块的纳米线阵列复合结构。研究发现,薄块能激发近红外区域的吸收峰,从而有效增强总的辐射吸收。同时,本文揭示了形成吸收峰的表面等离子极化、导波模态和磁极化机理。在非周期结构中,以一维混乱光栅和二维随机纳米孔为研究对象,对大量随机结构的吸收性能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一维混乱光栅存在优化结构,能使吸收性能高于对应的周期结构。但一维混乱光栅对于吸收性能提升有限,且对入射极化敏感。二维随机排列纳米孔研究表明,随机排列、随机孔径和无定型三类随机结构的吸收特性统计分布各异。无定型随机纳米孔结构,能够激发更多的导波共振模式,在太阳能宽谱吸收中具有良好的增强效果。本文对于三种不同类型微纳结构的辐射特性和辐射传输规律研究,证实了微纳结构在太阳能辐射吸收增强的有效性。同时,研究得到的辐射特性和传输规律,揭示的吸收增强机制,为改进现有的微纳结构,以及开发新型的高效辐射吸收器提供了方法和理论支持。

李广珍[6](2017)在《铁电晶体的非线性效应及其集成芯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集成电路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爆炸的需求,人们提出利用集成光学芯片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目前比较成熟的硅芯片只具备三阶非线性,而通信系统里很多关键的器件都是基于二阶非线性实现的。铌酸锂晶体因其优越的非线性、电光、声光特性,以及大的透明窗口而被广泛应用。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加工铌酸锂薄膜的工艺―直接键合技术的出现,使得铌酸锂芯片有望成为理想的光器件集成平台。进一步探索铌酸锂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应用,探索光波导制备的新工艺,将现有的体器件集成到铌酸锂芯片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围绕铌酸锂晶体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在集成芯片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在对非线性光学的发展、铁电晶体的性质、铌酸锂晶体的研究进展和铌酸锂集成芯片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简单回顾后,我们详细介绍了二阶非线性效应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倍频与和频的产生过程中需要满足的相位匹配条件;给出了铌酸锂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折射率椭球的变化;利用周期性介质的耦合模理论,分析了光波的同向与逆向耦合的性质。推导了周期性极化铌酸锂(PPLN)晶体在y向电场作用下,由于同向耦合产生的线性电光效应的级联以及非线性相移。提出了电光级联效应的两个应用:增强克尔电光非线性,它比材料本征的电光系数大三个数量级;控制二阶非线性过程。通过对畴周期的设计,我们在同一块PPLN晶体中,同时实现了级联和倍频两个效应,级联诱导的有效的非线性折射率可以有效的控制倍频,而倍频频谱的漂移也为测量有效的克尔电光系数提供了手段。简要回顾了快慢光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基于PPLN晶体的电光效应,提出了两种电光光子晶体的概念。z向电光光子晶体中,晶体折射率周期性的改变,能够产生布拉格禁带并调控群速度。y向电光光子晶体中,级联效应诱导的非线性相移,可以有效的调控光波的群速度,并能够同时实现快慢光以及电场作用下快慢光的转换。最后基于y向电光光子晶体中产生的时间间隙,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间隐身的实现方案,它具有反应速度快、调制与入射光场无关等优点。研究了铌酸锂晶体在芯片集成中的应用。介绍了利用直接键合的方法,加工铌酸锂薄膜的工艺。分析了在铌酸锂薄膜中,实现倍频需要满足的模式匹配和相位匹配条件,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研究了基于铌酸锂薄膜的条形波导的加工工艺。利用直接键合的技术制备了PPLN薄膜,通过准相位匹配技术解决铌酸锂薄膜倍频中存在的模式重叠较小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实现宽带频率转换需要满足的相位匹配和群速度匹配条件。理论上分析出在PPLN薄膜中,能够实现三种方式的宽带频率转换。首次提出并在实验上实现了使用最大非线性系数的0型宽带倍频与和频的产生。实验结果在芯片集成的全光波长转换、波分复用系统、量子通信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焦蛟[7](2017)在《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V形天线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透镜是通过在弯曲表面产生连续的光折射来实现光束整形的。而伴随着集成光学的快速发展,传统透镜由于其体积,性能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其在微纳光学系统中的应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金属纳米天线结构能够将自由光波耦合产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通过控制SPPs便能够调整入射光的波前形状,进而在一个很薄的平面区域内实现对光场的全方位调控。有效防止了光学畸变,像散和慧差的产生。V形纳米天线是众多表面等离子体(surface plasmons,SPs)纳米天线结构中的一种。其凭借超薄、双共振效应、全相位调控、无畸变等诸多优异特性,成为用来设计超薄平面聚焦透镜的良好选择。本文首先基于V形纳米天线设计出了一个可实现光束聚焦的超薄平面透镜。接着,针对该透镜在聚焦性能上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改进方法。最后,基于超振荡原理对该平面聚焦透镜进行调制,使其在远场实现了超分辨聚焦,并完成了相关实验制备与光学测试。本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相关成果如下:1.开展V形纳米天线结构光学特性研究。一方面,分析了该天线的共振模式,并利用时域有限元差分法(finite different time domain,FDTD)计算出了散射光在通过V形纳米天线时所产生的相位分布与振幅响应。另一方面,介绍了一些利用V形纳米天线阵列设计平面聚焦透镜的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设计出了多种不同焦距、不同排列方式以及不同用途的超薄平面聚焦透镜。经过仿真计算可得,这些基于V形纳米天线阵列所设计的平面透镜结构均可实现高效聚焦。2.开展基于V形纳米天线阵列所设计的平面透镜的聚焦性能研究。为了提升SPs平面透镜的聚焦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金属-介质-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MIM)的结构,这种结构由顶部的V形纳米天线阵列,底部的金薄膜和位于两者之间的硅介质组成。该设计通过对两层金属结构的间距及底部金属薄膜厚度进行优化,使原本在两个金属层表面单独传输的SPs波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共振耦合增强,从而使MIM结构透镜的聚焦光强比之前提升了约1.5倍。除此之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可有效提高平面聚焦透镜分辨力的方式,即将平面聚焦透镜浸入折射率大于空气的介质中。通过计算不同折射率介质下的聚焦效果对比分析后发现,这种简单且可行性大的油浸方式不仅可以显着提高该聚焦透镜的分辨率,而且还可以增加其焦距长度。最后,本文还对基于V形纳米天线所设计的平面透镜的一些自身聚焦特性进行了分析。这些特性包括宽波段聚焦特性和斜聚焦特性。3.提出了一种基于V形纳米天线阵列的超振荡透镜(super oscillatory lens,SOL)的设计方法。即基于超振荡原理,通过相位屏蔽的方法设计出了一种可实现远场超分辨聚焦的透镜结构。通过优化设计得出,当对该透镜的第8-17圈V形纳米天线附加一个相位?时,其可在34?m处实现0.89倍衍射极限的聚焦效果。为了对其超分辨聚焦效果进行验证,本文还对制备V形纳米天线阵列的工艺方法开展探索与研究,并利用聚焦电子束(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EBL)结合微细加工工艺制备出了该SOL结构。最后搭建光学检测平台完成光场分布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差无几,从而验证了之前的设计方法及原理正确性。以上工作将促进V形纳米天线在激光直写、光学集成、超分辨成像、望远、高密度集成等方面的应用。

杜仲林[8](2016)在《超宽带阵列波束形成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波束形成是阵列信号处理和智能天线系统的关键技术,普遍应用于雷达、医学、声纳、移动通迅、电子干扰与侦察等领域。在相控阵雷达中,调整各发射阵元的相位移可以形成所需要的波束形状、波束指向和波束数量。同样,改变各接收阵元的相位移,可以接收指定方向的回波(接收波束)或多路不同方向的回波。接收波束形成通常在接收回波数字化后的数字域实现。早期相控阵雷达带宽比较窄,距离分辨率低,采用相位控制的波束形成方法已经成熟,性能也相当好。随着对雷达性能要求的提高,相控阵雷达或阵列声呐等的带宽越来越宽,距离分辨率也越来越高,传统相控阵波束形成方法出现孔径渡越和频率色散现象。针对宽带、超宽带相控阵雷达频率色散和孔径渡越问题通常采用子带处理方法降低孔径渡越和频率色散现象。抛物面天线不存在孔径渡越和频率色散问题。本文借鉴抛物面波束形成原理,研究采用时间延迟代替相位移补偿波程差的时控阵技术实现宽带阵列无色散无孔径渡越的波束形成方法。要达到相控阵雷达波束形成的精度,延时精度要达到相控阵雷达的移相精度。该方法适用于宽带阵列雷达、宽带阵列声呐和宽带麦克风阵列。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研究了超宽带相控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抛物面天线和相控阵天线的区别,研究宽带相控阵天线孔径渡越和频率色散的生成机理,分析孔径渡越和频率色散对波束形成和信号处理的影响,用l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2、分析超宽带相控阵常用的几种方法,提出了时控阵原理和实现方法。分析了门电路延时相控阵、光纤延时相控阵和子带处理的超宽带相控阵波束形成方法,给出了真延时时控阵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真延时方法对每个频率点都进行延时处理,检测效果非常好,子带处理会对雷达信号处理产生一定的误差,最终检测效果不如真延时方法。3、研究超宽带时控阵波束形成方法。将两种经典到达角估计方法——MUSIC算法和ESPRIT算法用于时控阵的超宽带到达角估计,建立了数学模型。用ATLAB仿真的结果表明,基于真延时的到达角估计的精度更高、分辨性能好。4、研究了时控阵麦克风阵列。重点研究时控阵麦克风波束形成的3种方法,分别为常规波束形成方法、最佳波束形成方法及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对麦克风阵列信号建模,用3种方法进行波束形成,MATLAB仿真表明:常规波束形成方法不能有效抑制噪声和干扰,即使加窗也只能改善x轴或y轴效果;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具有更好的指向性,但是x轴旁瓣相对变宽;最佳波束形成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和干扰对信号的影响。本文研究了超宽带阵列波束形成的新方法。提出基于真延时的时控阵方法实现超宽带阵列波束形成技术。并对超宽带时控阵雷达波束形成和超宽带时控阵麦克风波束形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时控阵波束形成没有孔径渡越和频率色散问题。

易礼君[9](2016)在《基于缺陷地结构与谐振器的紧凑型MIMO天线阵列去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频谱资源日益短缺,如何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信息传输的速率和质量等方面成为研究的热点。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在不增加传输带宽和发射功率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信道容量和传输的可靠性。近几年,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无线终端模块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使得射频接收/发射端的尺寸越来越小,对天线的紧凑性要求越来越高,小型化成为天线主流的发展趋势。但是对于空间有限的射频终端,多天线阵列存在着强烈的电磁互耦,对天线阵的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本论文针对紧凑型MIMO天线阵列的去耦问题,对缺陷地结构(DGS)和谐振器结构进行研究,提出基于以上两种技术的新型去耦结构,并对其在降低天线阵的电磁互耦方面的作用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本文阐述有关移动通信和MIMO天线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然后总结近年来使用不同方法对MIMO天线阵列进行去耦的研究情况。之后,阐述有关天线的基本理论、MIMO天线阵列的耦合理论和MIMO的相关理论。其次,本文开展基于缺陷地结构的MIMO天线阵列去耦的研究。在研究DGS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基于开口谐振环的单频DGS结构,提出新的双频DGS结构,通过参数研究来优化DGS的尺寸和性能,以相应工作频段的微带天线阵和单极子天线阵为例,对比研究加载DGS前后的天线阵的相关性能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缺陷地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紧凑型天线阵的电磁互耦。论文还研究了双频DGS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型,并通过电路仿真与电磁仿真进行验证。最后,本文对谐振器结构在MIMO天线阵列去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对微带谐振器的基本原理和基于传输线理论的谐振条件的研究分析,设计单频工作的U型谐振器和双频工作的H型谐振器,使用这两种谐振器分别对工作在相应频段的E面耦合和H面耦合的微带MIMO天线阵列进行去耦研究。由加载谐振器结构前后的天线阵列的相关性能参数结果可知,谐振器结构对MIMO天线阵有良好的去耦作用。同时,论文综合考虑微带枝节和耦合缝隙,提出H型双频谐振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并进行电路仿真与电磁仿真的对比验证。

庞丹丹[10](2014)在《新型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FBG)作为目前最具发展前途的光纤无源器件之一,凭借其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熔接损耗小、灵敏度高、体积小、易于分布式测量等优越的特性,在光纤传感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光纤光栅进行高温安全监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基于光纤光栅的耐温传感系统的实用化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光纤光栅声发射传感技术是结合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与声发射检测技术的优势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国外已有相关研究报道,而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针对目前光纤光栅在高温测量和声发射传感领域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理论及应用研究。在研究耐温光纤光栅传感特性及多光纤光栅解调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InGaAs图像传感衍射解调的新型耐温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建立了改进的支持度矩阵数据融合模型对传感系统的温度测量值进行处理,实现了系统的高可靠性;理论并实验研究了低幅值声发射波下,决定光纤光栅声发射传感系统响应灵敏度的关键因素;另外,采用单端光纤粘贴结构和可移动式耦合方法设计了对外界应力干扰不敏感的高灵敏度光纤光栅声发射传感器。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发展及研究应用现状;总结和分析了光纤布拉格光栅在中高温传感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水平;总结归纳了目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声发射传感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针对以往耐温光纤光栅传感系统测量精度有限、响应速度慢、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深入研究耐温光纤光栅温度传感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光纤光栅中心波长-温度传感模型,通过设计高线性度及灵敏度、小体积的新型管式耐温光纤光栅传感器,优化耐温光纤光栅传感阵列结构和设计基于InGaAs图像传感衍射解调技术的波长解调系统,搭建了基于波长解调的新型耐温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克服了基于光强解调的耐温传感系统易受光路噪声干扰的缺点,传感器标定实验分析了新型耐温光栅传感器中心波长随温度的变化特性。20℃至290℃温度特性实验表明,所设计的传感系统测温曲线线性拟合度达0.9991,灵敏度为0.0258nm/℃C,测量精度达±0.6℃,响应时间小于16s;长期稳定性实验温度最大波动为±0.7℃C。该系统精确度高、稳定性好、响应时间短、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十分适合应用于高温环境中温度的实时在线测量。(3)在深入研究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原理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中常见的实现算法,并对各算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针对传统支持度矩阵法不能表现传感器测量数据在整个量测区间可靠性的局限,建立了一种改进的支持度矩阵数据融合模型。利用改进的数据融合模型对初始数据进行处理,构建了基于改进的支持度矩阵数据融合模型的耐温光纤光栅传感系统。温度测量实验表明基于改进的支持度矩阵数据融合模型的传感系统测温估计值总绝对误差明显小于其他三种融合方法(平均值法、分批估计法、传统的支持度矩阵法)处理后的误差值。由20℃-290℃测温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基于该数据融合模型的系统测温精度高;当传感器发生故障时,构建的支持度矩阵模型稳健性良好,传感系统测温可靠性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4)从声发射波的检测实际需求出发,在研究光纤光栅的传输矩阵理论和声发射波与光纤光栅的相互作用原理的基础上,揭示了声发射波作用下均匀光纤光栅的折射率分布情况,建立了光纤光栅声发射波传感模型。结合实际测量的光纤光栅主要参数及仿真实验中所用到的模拟声发射波参数,实现了声发射波作用下的光纤光栅反射谱的仿真。通过仿真重点分析了声发射波的幅值及波长对光纤光栅的反射谱特性的影响,分别仿真了不同波长及幅值的声发射波作用下,一个作用周期内初始时刻光纤光栅的反射谱及一个作用周期内不同时刻光纤光栅的反射谱,并确定了声发射波的幅值、声发射波的波长与光纤光栅的栅区长度的比值关系对光纤光栅反射谱特性定性或定量的影响。上述对声发射波作用下光纤光栅反射谱数值仿真的研究,为今后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进行声发射波检测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5)详细分析了光纤光栅高频解调法的解调原理和优缺点,搭建了基于可调谐窄带激光器的光纤光栅声发射传感系统,该传感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波长分辨率高、解调速度快及灵敏度高等特点。深入研究了光纤光栅的栅长对声发射传感系统响应灵敏度的影响,建立了低幅值声发射波作用下光纤光栅声发射传感系统响应灵敏度检测模型,研究了影响基于不同栅长光纤光栅的声发射传感系统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利用不同栅长的光纤光栅进行声发射检测实验,实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的结果相符,结果表明在声发射波的幅值小于15με时,光纤光栅反射谱边沿斜率是影响传感系统的响应灵敏度的主要因素。(6)采用单端光纤粘贴结构和可移动式耦合方法设计了新型的高灵敏度谐振式光纤光栅声发射传感器,对具有不同传感长度的新型谐振式光纤光栅声发射传感器进行响应特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传感长度的增加,传感器的一阶谐振频率逐渐减小,且一阶频率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吻合,误差均小于±2kHz;随着传感长度的减小,传感器一阶谐振峰6dB带宽逐渐增加,并且检测到的谐振峰带宽均小于7.5kHz。拉伸实验证明新型传感器对施加到检测结构上的应变干扰不灵敏,并且能够对检测位置进行重新布局。与传统结构光纤光栅声发射传感器的对比实验表明,新型结构传感器的响应灵敏度提高了1.2倍,且具有良好的谐振频率响应特性。

二、非周期结构声表面波滤波器的COM参量提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周期结构声表面波滤波器的COM参量提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超透镜PSF及CNN的过曝光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超表面简介与研究现状
        1.2.1 偏振控制与检测
        1.2.2 偏振测定
        1.2.3 波面调控
    1.3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相关章节
第2章 基本理论
    2.1 超表面光场调控原理及分类
        2.1.1 不规则折射和反射
        2.1.2 超表面结构的分类
    2.2 透镜点扩散函数的数学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惠更斯效应的单元结构设计
    3.1 单元结构设计与分析
    3.2 单元结构尺寸误差分析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惠更斯超表面的构建及成像
    4.1 聚焦超透镜的构建及聚焦特性研究
        4.1.1 超透镜
        4.1.2 聚焦超透镜的参数设计
    4.2 超透镜成像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点扩散函数及U-Net的超透镜成像
    5.1 基于PSF的U-Net模型训练
        5.1.1 透镜的点扩散函数
        5.1.2 U-Net模型训练
    5.2 基于过曝光场景的透镜成像恢复
    5.3 基于Matlab和FDTD超表面动态调节仿真成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超材料的高性能天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超材料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超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2 超材料天线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天线与超材料的基本理论
    2.1 天线的基本理论
        2.1.1 天线的方向性和增益
        2.1.2 天线的方向图
        2.1.3 天线的输入阻抗
        2.1.4 天线的极化
        2.1.5 天线的带宽
    2.2 超材料的基本理论
        2.2.1 超材料的电磁场理论
        2.2.2 超材料的等效媒质色散理论
    2.3 蘑菇型电磁带隙
        2.3.1 复阻抗表面上的表面波
        2.3.2 复阻抗表面上电磁波的反射
        2.3.3 电磁带隙结构的高阻抗特性
        2.3.4 电磁带隙结构的同相反射特性
    2.4 超材料电磁参数的提取
        2.4.1 直接计算电磁参数
        2.4.2 基于散射参量的反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超材料的高增益低剖面垂直极化端射天线
    3.1 引言
    3.2 磁偶极子天线的设计
    3.3 垂直裂环谐振器的设计
    3.4 基于超材料的高增益低剖面垂直极化端射天线的设计
    3.5 天线的测试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超材料的方向图可重构八木天线的设计
    4.1 引言
    4.2 磁偶极子天线的设计
    4.3 超材料的设计
        4.3.1 可重构蘑菇型电磁带隙的设计
        4.3.2 垂直“工”字型谐振器
    4.4 基于超材料的方向图可重构八木天线的设计
        4.4.1 控制电路的设计
        4.4.2 天线的工作模式分析
    4.5 天线的测试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射频微机电等效模型提取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3 全文主要贡献与创新点总结
    1.4 全文组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压电微器件电路等效模型的带通滤波器研究
    2.1 传统MBVD模型及其参数提取
    2.2 多模式滤波器模型建立
    2.3 非理想耦合模型的电耦合实现
    2.4 共模抑制电路及其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压电微器件电路等效模型的带阻滤波器研究
    3.1 滤波器基本单元L型网络模型
    3.2 基本单元通带阻带特性研究
    3.3 谐振器加工测试及其电路模型验证
    3.4 多级宽带滤波器及阻抗变换器实现
    3.5 小结
第四章 压电微器件唯象模型研究及应用
    4.1 传统COM模型的建立
    4.2 多种模式间耦合现象表征
    4.3 耦合模COM模型建立
    4.4 耦合模COM模型参数提取
    4.5 基于耦合模COM模型的杂模抑制
    4.6 应用于温度补偿SAW的模型改进
    4.7 小结
第五章 分层级联有限元模型研究及应用
    5.1 分层级联模型原理
    5.2 基于级联模型的声表面波结构不连续性研究
    5.3 不连续性结构散射特性分析及建模
    5.4 小结
第六章 静电微器件电路等效模型研究及应用
    6.1 静电MEMS开关及其等效模型
    6.2 基于MEMS开关的移相器研究
    6.3 有限元全波模型仿真
    6.4 开关线型移相器加工与测试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超宽带雷达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超宽带雷达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1.3 超宽带雷达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超宽带脉冲信号产生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超宽带天线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二章 超宽带雷达传感器理论基础
    2.1 UWB雷达方程
    2.2 UWB雷达传感器系统结构和原理
        2.2.1 UWB雷达传感器系统框图
        2.2.2 UWB雷达传感器测距原理
    2.3 UWB雷达传感器主要性能指标
    2.4 脉冲信号发射功率预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UWB脉冲信号发生器设计
    3.1 UWB脉冲信号发生器原理框图
    3.2 雪崩驱动电路设计
        3.2.1 RC微分电路设计
        3.2.2 雪崩晶体管电路设计
    3.3 SRD脉冲成型电路设计
    3.4 衰减器电路设计
    3.5 微分电路设计
    3.6 电路仿真与实验
        3.6.1 SRD的建模与仿真
        3.6.2 UWB脉冲信号发生器仿真测试
        3.6.3 射频PCB的设计与布局
        3.6.4 UWB脉冲信号发生器实验测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UWB Vivaldi天线设计
    4.1 Vivaldi天线的基本理论
        4.1.1 Vivaldi天线的非频变特性
        4.1.2 Vivaldi天线的终端效应
    4.2 Vivaldi天线结构设计
        4.2.1 Vivaldi天线的巴伦设计
        4.2.2 微带线-槽线耦合巴伦的改进设计
        4.2.3 Vivaldi天线的渐变辐射体设计
    4.3 Vivaldi天线的建模与仿真
        4.3.1 Vivaldi天线的带宽特性
        4.3.2 Vivaldi天线的辐射方向图
        4.3.3 Vivaldi天线的极化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UWB雷达传感器控制系统设计
    5.1 控制器电路设计
        5.1.1 STM32F103C8T6引脚及功能
        5.1.2 STM32F103C8T6电路设计
    5.2 延时芯片电路设计
        5.2.1 DS-1023引脚及功能
        5.2.2 DS-1023电路设计
        5.2.3 控制系统电源模块设计
    5.3 控制系统程序流程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太阳能利用中微纳结构辐射传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太阳能技术概况
        1.1.1 太阳能技术的发展背景
        1.1.2 太阳能技术存在的挑战
    1.2 微纳及加工技术概况
        1.2.1 从上到下的方法
        1.2.2 从下到上的方法
    1.3 微纳技术与太阳能辐射吸收增强
    1.4 论文内容及组成
第二章 微纳尺度辐射理论及方法
    2.1 经典电磁理论
        2.1.1 时域形式麦克斯韦方程组
        2.1.2 频域形式麦克斯韦方程组
    2.2 电磁计算方法
    2.3 时域有限差分法
        2.3.1 时域有限差分法概述
        2.3.2 时域有限差分法公式
        2.3.3 时域有限差分法程序流程
    2.4 严格耦合波分析法
        2.4.1 严格耦合波分析法概述
        2.4.2 严格耦合波分析法公式
        2.4.3 严格耦合波分析法程序流程
    2.5 传输矩阵法
        2.5.1 传输矩阵法概述
        2.5.2 传输矩阵法公式
        2.5.3 传输矩阵法程序流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薄膜结构的辐射特性及辐射传输
    3.1 层状薄膜结构吸收的分析和优化
        3.1.1 层状薄膜吸收器导纳匹配公式
        3.1.2 导纳匹配统一分析和优化
    3.2 层状薄膜吸收器的材料优化选择
        3.2.1 双层薄膜吸收器完全吸收时的材料特性
        3.2.2 入射波长对材料选择的影响
        3.2.3 三层薄膜吸收器完全吸收时的材料特性
    3.3 层状薄膜吸收器的结构参数确定
        3.3.1 双层薄膜吸收器完全吸收时的结构尺寸
        3.3.2 三层薄膜吸收器完全吸收时的结构尺寸
    3.4 太阳能选择性层状薄膜吸收器
        3.4.1 太阳能选择性层状薄膜吸收器理论设计
        3.4.2 太阳能选择性层状薄膜吸收器制备与测量
        3.4.3 太阳能选择性层状薄膜吸收器分析与讨论
        3.4.4 其他材料的太阳能选择性层状薄膜吸收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周期性结构的辐射特性及辐射传输
    4.1 周期性结构的特性分析与调控
    4.2 纳米线/纳米孔阵列的辐射特性及调控
        4.2.1 掺杂对晶体硅辐射特性的影响
        4.2.2 周期性纳米线/纳米孔阵列模型及模拟方法
        4.2.3 格子常数对周期性纳米阵列辐射特性的影响
        4.2.4 界面对周期性纳米阵列辐射特性的影响
        4.2.5 入射条件对周期性纳米阵列辐射特性的影响
    4.3 复合周期性结构的辐射特性及调控
        4.3.1 复合周期性结构的模型和模拟方法
        4.3.2 复合周期性结构的梯级吸收和增强
        4.3.3 复合周期性结构增加的共振吸收峰形成机理
        4.3.4 薄块材料为硅时复合周期性结构的吸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周期性结构的辐射特性及辐射传输
    5.1 非周期结构吸收的设计及优化
    5.2 非周期光栅结构的吸收增强
        5.2.1 非周期光栅结构模型以及模拟方法
        5.2.2 简单光栅的辐射吸收
        5.2.3 单元含两个光栅条的非周期光栅的辐射吸收
        5.2.4 单元含更多光栅条的非周期光栅的辐射吸收
    5.3 非周期纳米孔结构的吸收增强
        5.3.1 非周期纳米孔的模型及模拟方法
        5.3.2 三类非周期纳米孔的吸收特性
        5.3.3 无定型随机非周期纳米孔的吸收特性
        5.3.4 含不同纳米孔结构的太阳能辐射吸收器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6)铁电晶体的非线性效应及其集成芯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非线性光学简介
    1.2 铁电晶体及其非线性简介
    1.3 铌酸锂晶体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1.3.1 铌酸锂晶体的加工工艺和基本结构
        1.3.2 基于铌酸锂晶体的器件和应用
        1.3.3 铌酸锂集成芯片的发展前景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二阶非线性效应的基本原理
    2.1 各向异性晶体中光的传播
    2.2 二阶非线性频率转换
        2.2.1 倍频与和频的产生
        2.2.2 双折射相位匹配
        2.2.3 准相位匹配
    2.3 铌酸锂晶体的电光效应
        2.3.1 y向电光效应
        2.3.2 z向电光效应
    2.4 周期性介质中的耦合模理论
        2.4.1 (?)olc滤波器的同向耦合模理论
        2.4.2 Bragg反射镜的逆向耦合模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电光级联效应的克尔电光非线性增强及应用
    3.1 引言
    3.2 非线性相移简介
    3.3 基于PPLN晶体的克尔电光非线性增强
        3.3.1 线性电光效应的级联与非线性相移
        3.3.2 增强克尔电光非线性
        3.3.3 非线性相移的实验验证
    3.4 基于克尔电光非线性增强的二阶非线性调控
        3.4.1 同时实现线性电光效应级联和倍频的结构设计
        3.4.2 基于克尔电光非线性增强的倍频控制
        3.4.3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电光级联效应的快慢光调控和时间隐身
    4.1 引言
    4.2 快慢光简介
        4.2.1 相速度和群速度
        4.2.2 快慢光的实现技术和典型应用
    4.3 基于PPLN晶体的电光光子晶体和群速度调控
        4.3.1 光子晶体简介
        4.3.2 z向电光光子晶体中的群速度调控
        4.3.3 y向电光光子晶体中的快慢光转换
    4.4 基于y向电光光子晶体的时间隐身方案
        4.4.1 时间隐身简介
        4.4.2 时间隐身的研究进展
        4.4.3 时间隐身系统的实现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亚微米铌酸锂薄膜的模式匹配倍频与集成应用
    5.1 引言
    5.2 铌酸锂薄膜简介
        5.2.1 铌酸锂薄膜的制备
        5.2.2 铌酸锂薄膜的研究进展
    5.3 基于铌酸锂薄膜的模式匹配倍频
        5.3.1 薄膜波导的几何光学理论
        5.3.2 薄膜倍频的模式匹配条件
        5.3.3 薄膜倍频的相位匹配条件
        5.3.4 0 型模式匹配倍频的实验验证
    5.4 基于铌酸锂薄膜的条型波导加工
        5.4.1 波导工艺流程
        5.4.2 加工结果讨论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周期性极化铌酸锂薄膜的宽带频率转换芯片集成
    6.1 引言
    6.2 宽带频率转换
        6.2.1 群速度匹配
        6.2.2 PPLN晶体中的I型宽带频率转换
    6.3 基于PPLN薄膜的宽带倍频
        6.3.1 PPLN薄膜的制备
        6.3.2 PPLN薄膜中宽带倍频的理论分析
        6.3.3 PPLN薄膜中的0型宽带倍频实验
    6.4 基于PPLN薄膜的宽带和频
        6.4.1 PPLN薄膜中宽带和频的理论分析
        6.4.2 PPLN薄膜中的0型宽带和频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
    7.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V形天线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简缩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光子学
    1.2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光束调控方式
        1.2.1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亚波长结构增透现象
        1.2.2 负折射完美透镜
        1.2.3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平面聚焦透镜
        1.2.4 偏振调制
        1.2.5 微纳光学全息成像
    1.3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微纳结构光束聚焦器件研究现状
        1.3.1 微透镜结构
        1.3.2 一维微纳凹槽结构
        1.3.3 二维微纳点聚焦器件
        1.3.4 单臂等离子体纳米天线
        1.3.5 V形等离子体纳米天线
    1.4 等离子体纳米天线研究存在的科学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表面等离子体纳米天线基本理论
    2.1 表面等离子体基本理论
        2.1.1 表面等离子体存在的物理条件
        2.1.2 金属的Drude色散模型
        2.1.3 表面等离子体色散特性
        2.1.4 表面等离子体激发方式
    2.2 表面等离子体纳米天线特性
    2.3 电磁场模型计算方法
        2.3.1 时域有限差分法
        2.3.2 有限元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V形纳米天线结构设计
    3.1 V形纳米天线简介
        3.1.1 V形纳米天线结构模型
        3.1.2 V形纳米天线共振模式
    3.2 V形纳米天线仿真计算
        3.2.1 单元V形纳米天线计算模型
        3.2.2 不同结构参数的V形纳米天线相位及振幅响应
    3.3 光束偏折器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V形纳米天线平面聚焦透镜设计
    4.1 表面等离子体平面聚焦透镜的设计
        4.1.1 设计原理
        4.1.2 V形纳米天线结构选择
    4.2 基于V形纳米天线阵列的一维柱聚焦透镜
        4.2.1 一维阵列结构设计
        4.2.2 一维柱聚焦仿真计算
    4.3 基于V形纳米天线阵列的二维点聚焦透镜
        4.3.1 二维环形排列方式
        4.3.2 大数量纳米天线阵列自动排列方法
        4.3.3 二维点聚焦仿真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形纳米天线平面聚焦透镜性能研究
    5.1 基于MIM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增强型透镜
        5.1.1 MIM结构设计的目的及原理
        5.1.2 基于MIM结构设计的平面聚焦透镜仿真计算及分析
    5.2 浸油型超透镜
        5.2.1 浸油设计的目的及原理
        5.2.2 浸油型超透镜仿真计算及分析
    5.3 平面聚焦透镜的宽波段聚焦特性
    5.4 平面聚焦透镜的斜入射聚焦特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V形纳米天线的超振荡远场超分辨聚焦研究
    6.1 超振荡研究简介
    6.2 基于V形纳米天线的超振荡远场超分辨聚焦透镜设计
        6.2.1 基于V形纳米天线的远场聚焦透镜设计
        6.2.2 超振荡调制
        6.2.3 远场超分辨聚焦结果分析
    6.3 样品制备
        6.3.1 复杂微纳结构制备方法
        6.3.2 双光子直写制备工艺探索
        6.3.3 聚焦电子束技术
        6.3.4 Lift-Off制备工艺流程
        6.3.5 样品表征
    6.4 光学检测
        6.4.1 光学测试平台搭建
        6.4.2 测试数据处理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超宽带阵列波束形成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宽带、超宽带相控阵概述
    1.2 宽带、超宽带相控阵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后续安排
第2章 超宽带相控阵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抛物面天线与相控阵天线
        2.1.1 抛物面天线
        2.1.2 相控阵天线
    2.2 孔径渡越
    2.3 频率色散
    2.4 超宽带相控阵波束形成
        2.4.1 孔径渡越现象仿真
        2.4.2 频率色散现象仿真
第3章 实现宽带相控阵的几种方法
    3.1 门电路延时相控阵
    3.2 光纤延时相控阵
        3.2.1 光纤实时延迟线延时原理
        3.2.2 光纤实时延迟方法
        3.2.3 光纤延时在相控阵雷达中的应用
    3.3 子带处理
        3.3.1 子带处理简介
        3.3.2 子带处理
    3.4 真延时时控阵
        3.4.1 真延时时控阵原理
        3.4.2 真延时时控阵仿真
第4章 超宽带时控阵雷达
    4.1 超宽带时控阵简介
    4.2 超宽带时控阵应用
    4.3 超宽带到达角估计方法
        4.3.1 经典到达角估计方法
    4.4 基于真延时的超宽带到达角估计方法
        4.4.1 基于真延时的超宽带DOA估计理论模型
        4.4.2 基于真延时的超宽带DOA估计仿真
第5章 时控阵麦克风阵列
    5.1 麦克风阵列简介
    5.2 麦克风阵列应用
    5.3 麦克风时控阵波束形成方法
        5.3.1 麦克风时控阵信号建模
        5.3.2 常规波束形成算法
        5.3.3 最佳波束形成算法
        5.3.4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5.4 波束形成算法仿真
        5.4.1 仿真参数
        5.4.2 常规波束形成算法仿真
        5.4.3 LCMP自适波束形成算法仿真
        5.4.4 GSC波束形成算法仿真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基于缺陷地结构与谐振器的紧凑型MIMO天线阵列去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紧凑型天线阵列去耦的研究现状
    1.3 内容安排
2 MIMO天线基础理论及其互耦分析
    2.1 天线的主要参数
        2.1.1 天线效率
        2.1.2 辐射增益
        2.1.3 辐射方向图
        2.1.4 天线极化
    2.2 MIMO技术基础理论
    2.3 MIMO天线互耦分析
        2.3.1 MIMO天线耦合理论
        2.3.2 MIMO天线互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缺陷地结构的MIMO天线阵列的去耦研究
    3.1 基于缺陷地结构的单频MIMO阵列的去耦研究
        3.1.1 HCSR型的DGS微带MIMO天线阵列的去耦分析
        3.1.2 VCSR型的DGS单极子MIMO天线阵列的去耦分析
    3.2 基于缺陷地结构的双频MIMO阵列的去耦研究
        3.2.1 HCSR型的DGS微带MIMO天线阵列的去耦分析
        3.2.2 VCSR型的DGS平面MIMO天线阵列的去耦分析
        3.2.3 双频DGS结构的等效电路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谐振器结构的MIMO天线阵列的去耦研究
    4.1 微带谐振器结构
    4.2 基于谐振器结构的单频MIMO天线阵列的去耦研究
        4.2.1 E面耦合微带MIMO天线阵列的去耦
        4.2.2 H面耦合微带MIMO天线阵列的去耦
    4.3 基于谐振器结构的双频MIMO天线阵列的去耦研究
        4.3.1 双频谐振器结构
        4.3.2 H面耦合的双频微带MIMO天线阵列的去耦
        4.3.3 E面耦合的双频微带MIMO天线阵列的去耦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0)新型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发展及研究应用现状
    1.2 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的研究进展
    1.3 光纤布拉格光栅声发射传感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耐温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原理及特性分析
        2.2.1 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模型
        2.2.2 耐高温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特性
    2.3 耐温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优化设计
        2.3.1 耐温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总体结构
        2.3.2 新型耐温光纤光栅传感器设计及特性分析
        2.3.3 传感阵列结构优化设计
        2.3.4 多光纤光栅波长解调方法及解调系统设计
    2.4 耐温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实验分析
        2.4.1 温度测量(验证)实验
        2.4.2 系统测温精确度实验
        2.4.3 系统测温稳定性实验
        2.4.4 系统测温响应特性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耐温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系统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定义
    3.3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实现算法
        3.3.1 物理模型算法
        3.3.2 基于统计信息的算法
        3.3.3 基于感知模型的算法
    3.4 改进的支持度矩阵算法
        3.4.1 改进的支持度矩阵数据模型建立
        3.4.2 改进模型的数据融合过程实现
    3.5 改进的支持度矩阵算法在耐温光纤光栅传感系统中的应用
        3.5.1 耐温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实验研究
        3.5.2 多种数据融合算法数值算例结果比较分析
        3.5.3 系统精度实验
        3.5.4 系统可靠性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纤布拉格光栅声发射波传感模型及反射光谱特性分析
    4.1 引言
    4.2 声发射检测机理
    4.3 光纤布拉格光栅声发射波传感模型
        4.3.1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输理论模型
        4.3.2 声发射波与光纤布拉格光栅相互作用原理
        4.3.3 光纤布拉格光栅声发射波传感模型
    4.4 光纤布拉格光栅在声发射波作用下的光谱特性分析
        4.4.1 受声发射波作用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光谱仿真实现方法
        4.4.2 受声发射波作用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仿真反射谱特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声发射波高灵敏度检测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窄带激光解调的光纤光栅声发射传感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5.2.1 光纤光栅高频解调方法
        5.2.2 窄带激光解调技术原理
        5.2.3 检测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5.3 基于不同栅长的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声发射传感系统响应灵敏度分析
        5.3.1 基于不同栅长光纤光栅的声发射系统响应灵敏度仿真模型
        5.3.2 基于不同栅长光纤光栅的声发射系统响应灵敏度仿真结果及分析
        5.3.3 基于不同栅长光纤光栅的声发射系统响应灵敏度检测实验及结果分析
    5.4 新型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声发射传感器设计
        5.4.1 全贴式光纤布拉格光栅声发射传感器
        5.4.2 新型谐振式光纤布拉格光栅声发射传感器
        5.4.3 新型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声发射传感器性能测试及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非周期结构声表面波滤波器的COM参量提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超透镜PSF及CNN的过曝光成像研究[D]. 喻园园.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基于超材料的高性能天线研究[D]. 李黎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3]射频微机电等效模型提取及应用研究[D]. 黄裕霖.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4]超宽带雷达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 殷淇.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5]太阳能利用中微纳结构辐射传输特性研究[D]. 方兴.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6]铁电晶体的非线性效应及其集成芯片的研究[D]. 李广珍.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7]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V形天线的设计与研究[D]. 焦蛟.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1)
  • [8]超宽带阵列波束形成新方法研究[D]. 杜仲林. 南京大学, 2016(02)
  • [9]基于缺陷地结构与谐振器的紧凑型MIMO天线阵列去耦研究[D]. 易礼君. 重庆大学, 2016(03)
  • [10]新型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研究[D]. 庞丹丹. 山东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非周期性结构锯片滤波器的COM参数提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