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废弃民居风俗再研究

史前废弃民居风俗再研究

一、史前捐弃房屋风俗的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乃馨[1](2021)在《冀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研究 ——基于聚落视角的观察》文中研究说明

王菁,洪猛[2](2020)在《北福地刻陶假面与史前傩仪》文中研究指明面具文化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1相对而言,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时期较系统的面具资料不多。在这种背景下,北福地面具的出土颇显重要,对于探索史前面具文化具有突出的价值。2北福地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是太行山东麓北部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该地点出土了完整或可复原的陶制假面以及大量假面残片,具有批量制作、形制典型的特点,北福地也因此被称为"制作面具的史前文化"。3诚如《报告》所言,

王仁湘,肖宇[3](2020)在《驽马加鞭 独行踽踽——王仁湘先生访谈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仁湘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50年生于湖北天门,1974至1977年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学生,1978至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1974年以来,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队、西藏队、甘青队和云南队队长。

陈大元[4](2019)在《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文中指出居室葬作为一种埋葬方式,可以上溯至史前时期,而这种方式在近现代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仍被采用。在我国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居室葬是较少发现的一种葬俗,常见的多为儿童的瓮棺居室葬,即使出现成人的居室葬也多采取房屋捐弃的方式。兴隆洼文化所包含的多个遗址均发现有居室葬,且数量较多,并非个例。可以说居室葬是兴隆洼文化的特点之一。居室葬作为一种特殊的埋葬制度,目前在中国的台湾地区一些原着少数民族和川藏地区的三岩藏族中还存在这样的葬俗。文章试图通过中国台湾地区的少数民族和川藏地区的三岩藏族的居室葬及民族志材料试图探索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从而指出兴隆洼文化的居室葬在表达生人对死者难舍难分感情观念的同时,也蕴含着对祖先的灵魂崇拜。

陈新[5](2019)在《试析庙子沟遗址墓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庙子沟遗址的房屋、灰坑和墓葬中,共出土78例人骨个体,墓葬形制和葬式都与正常死亡者有差别,发掘者认为这是一处由于瘟疫肆虐导致在短时间废弃的聚落遗址,大部分死者被很仓促地埋葬。但是经过分析,遗址中多数的死者都是经过有意识的埋葬,这与原报告的认识不同,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庙子沟遗址特殊的埋葬方式,试图找出那些经过有意识埋葬的墓葬。

于璞[6](2019)在《王墓山坡下遗址仰韶文化聚落用火遗迹分析》文中提出王墓山坡下遗址仰韶文化聚落的演变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在史前居民建造房屋过程中,可能用火对房屋居住面等区域进行了烘烤,对一部分室内窖穴的壁面也采用了同样的处理方式。在房屋居住过程中,用火方式可分为在灶坑生火做饭和火种炉保存火种。通过对房屋内用火遗迹的分析,可确定相当数量的房屋因烧毁而废弃。然而,这些房屋烧毁可能与火灾无关。在聚落废弃时,可能先在一些房屋内放置了数量不等的陶器、石器、动物尸骨或尸体,再将其中一部分房屋或全部房屋点燃,室内窖穴在这个过程中被房屋倒塌的残留物填埋。在废弃房屋的过程中,聚落中的先民们也可能有意识地对一些室外窖穴做了废弃处理,放置碎陶器和人骨,并用房屋烧毁后的残留物填埋。

李彬森[7](2018)在《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废弃过程研究》文中指出考古材料的形成是一系列自然与文化过程作用结果,了解这些过程是考古学“透物见人”的基础。目前中国考古学界就这一问题研究较少,致使解释考古材料的过程中常常忽视考古材料的形成过程。考古材料形成过程研究中,考古材料如何被废弃又是重中之重的问题。不同生计方式的群体,尤其是狩猎采集者与农业群体,在遗址废弃方式上存在着重要的区别。反过来,通过废弃过程分析可以从一个角度来透视原始农业的发展过程。本文正是着眼这两个方面的需要,尝试运用废弃过程分析来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废弃过程,进而探讨早期农业从非稳定性定居走向定居的变化过程。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论文采用的理论方法回顾。论文强调,考古材料的形成深受遗址形成过程影响,废弃过程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新石器早期普遍存在与后期不一样的废弃模式,这是源于农业发展早期的非稳定性定居,废弃过程是阐释农业发展过程的良好方法。这个部分首先介绍了考古材料形成过程和废弃过程相关的研究史,然后对理论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探讨,系统梳理废弃过程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介绍。结合考古学与民族考古学研究成果,以期提供可供参考的分析模型。最后,介绍研究的时空范围与拟采用的相关研究概念与术语,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具体流程。第二部分为材料的论证分析部分。以新石器早期年代约为距今8500‐7000年内我国北方地区五大考古学文化的遗址材料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其中包括,位于生态交错带的辽西地区,以兴隆洼、兴隆沟、南台子三个遗址及其区域为代表的兴隆洼文化;华北中心区域北部,以磁山、北福地两个遗址及其区域为代表的磁山文化;华北地区中南部的中原地区,以唐户、莪沟、贾湖三个遗址及其区域为代表的裴李岗文化;华北东部沿海地带的山东地区,以后李、西河、小荆山、前埠下、月庄五个遗址及其区域为代表的后李文化;华北西部地区的关中和陇东地区,以大地湾遗址及其区域为代表的大地湾文化。这个部分综合运用废弃过程分析、石器分析、遗址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各遗址的废弃过程和生计方式,从房址、灰坑等遗迹、遗物的完整和空间关联分析遗址废弃时古人可能采取的行为策略,从而得出有计划与无计划、预期返回与不返回、短期与长期的废弃模式结论,并通过石器工具分析、出土动植物遗存分析等方面综合考察遗址的生计方式,对可能采取的废弃策略予以佐证。分析结果表明:(1)兴隆洼文化诸遗址的废弃策略较为一致,居住面普遍保存大量完整器物,这个时期实行狩猎采集与原始农业混合利用的生计方式,均存在预期返回策略,遗址呈现出季节性利用的特点;(2)华北北部地区的诸遗址,早期的磁山遗址出现大量埋有粮食和陶器、石器工具的数十座灰坑,这并非祭祀行为的结果,而是一种因定居能力不强采取的预期返回的储备。年代偏晚的北福地遗址已经出现大量房址,但“祭祀场”仍然储备完整多样器物,同样表现出预期返回策略;(3)华北南部的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分为三期,早期已实现定居,但整体看三期的废弃模式并未有较大差别,晚期农业经济占比重明显提高,定居能力较强。唐户与北岗遗址同样如此,出现房址,并有明显的农业经济,定居能力较强,废弃过程有计划且较缓慢;(4)山东后李文化分为东西两大区域并有所差别,各遗址根据地区资源特点发展出稍有不同的混合制经济。定居能力较稳固的遗址,废弃时更有计划性,这主要指依靠渔猎经济比重较大的遗址;定居能力较弱的遗址,则呈现出短期重复利用遗址的特征;(5)西北地区以大地湾遗址为主要代表,遗址一二期差别显着。一期房址很少,二期房址呈“涌现性”式增长。一期时灰坑内物品储藏种类多样,完整物品多。狩猎采集经济占比重大,遗址呈现出短期预期返回的废弃模式。通过废弃过程研究显示,定居与农业发展是一个缓慢的渐进式过程,新石器时代早期定居能力普遍不强,农业系统初建时不够稳定,需要定期迁居。在混合制经济中,农业所占比重高的定居能力较强,反之较弱。由于水生资源利用的补充作用,生计方式中含有它的遗址,定居能力也较强。第三部分为总结与讨论。首先通过对华北地区新石器早期废弃过程的研究,总结出各地区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同一性为普遍出现定居生活,但是定居不够稳定,遗址并不是常年利用;差异性与各地区自然环境与文化系统相关,可分为农业核心区与非核心区,华北中部和东部地区定居能力普遍较东北与西北地区强,流动性低。其次对本文所运用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总结,并对可扩展的研究区域进行展望。最后回顾全文,检视分析的不足之处及创新之处,并提出未来思考与研究的方向。

李雨[8](2018)在《仰韶时期房屋遗存中的烧土现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房屋建筑中大面积存在的烧土现象,多见于仰韶文化遗存,且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学术界对其成因的认知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皆有一概而论之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房屋遗存中烧土现象的形成原因展开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在系统梳理仰韶时期房屋遗存中烧土现象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从房屋遗存烧土现象的烧结特征及其在聚落遗址中的分布特征入手,仔细分析房屋遗存烧土现象的共有性和差异性。进而,以房屋建筑的结构特点为基础,估测其建材需求和劳动付出。最后,从多维视野的角度,深入分析房屋遗存中各类烧土现象的形成过程及主要诱因。分析认为,房屋遗存中存在烧结特征不尽一致的烧土现象,其形成原因也应具有多样性特征,涉及烘烤工艺、捐弃风俗、意外失火、火攻战术等,无法一概而论。其中,连接成片甚或聚落房屋遗存俱为烧土的现象,很可能就是火攻战术所导致的结果。即仰韶文化时期房屋遗存中的烧土现象,除了建筑技术、宗教观念的影响外,还应与聚落或族群之间的战争冲突直接相关。尤其火攻战术及其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则可能是诱发史前城址日渐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

袁晓聪[9](2017)在《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文中认为玉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文化,它既是一种物质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玉文化和中国古代诗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之间既是一种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也是一种原型与表述的关系。因此本文试着对此进行梳理和研究,并重点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彼此之间的意义关系。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将美玉从石头中挑拣出来,并赋予其神秘的色彩。这种以玉为美的文化意识正是人类摆脱蒙昧混沌的内在动力。史前的灵玉崇拜观念主要来自于人对自然界的恐惧以及巫觋的有意提倡。巫以玉事神,由此形成一定的宗教仪式。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玉被融入了国家意识,并最终被列入国家典章制度。如果说史前人类对玉美的欣赏还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之后儒家对玉美的阐释则表现出一种理性的认识。儒家玉文化是文明时代玉文化的一种发展形态,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德玉”和“礼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均是建立在原始玉崇拜的基础上,是史前玉文化的延续。“德玉”主要是一种观念用玉,而“礼玉”则主要是一种行为用玉。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礼仪观念对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道教是本土宗教,神仙思想是它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儒家注重社会,道教则重视个人。追求长生和现世的自由,体现出道教对个体生命关怀的终极思想。道教用玉构建了一个冰清玉洁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是史前玉神物思想的回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人们对玉的崇拜观念。食玉长生是道教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道教认为“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这种思想主要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体现了乱世中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恐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逃避现实,及时行乐的人性的弱点。道教在修行成仙的过程中,自创了很多的“玉术语”,其中有些则转变成为文学意象,是道教玉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它和传统玉文化的交汇融合主要体现在以玉造像方面。佛教是典型的像教,以突出的偶像崇拜为特色。以玉造像不仅牢牢地抓住了本土民族玉崇拜的心理,而且也以这种特殊的话语方式传达了教义。佛教的玉宝思想和玉文化也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玉是石之美者,佛教“七宝”属于更广泛意义上的玉类,不同于道教的以和田白玉为主的用玉思想。将玉作为一种文学符号写入佛偈诗歌,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显着特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佛教与传统玉文化的交汇影响。儒、释、道对传统玉文化的吸收和利用主要是基于史前玉神物思想,是灵玉崇拜观念的延续,体现出文化和文化之间的置换变形。玉文化对古典诗歌的渗透与影响,则表现为一种观念意义的转移与创造,体现出文学的人类学关怀。《诗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其中的用玉思想直接体现了儒家玉文化观念,主要突出了玉的道德礼仪属性,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一个反映。《楚辞》和楚巫文化密切相关,其中的用玉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儒家以玉比德思想的渗透;二是楚巫文化中灵玉崇拜观念的影响。玉和香草都和原始宗教崇拜有关,在《楚辞》中两者的内涵意义不尽相同。香草侧重于表现一种追求洁身自好的思想;而玉则更倾向于表现人物的内在美德。前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后者则是一种静态的表述。《楚辞》中的“游仙”用玉思想和道教用玉思想相似,都是史前玉神物思想的回响。可以说,《诗经》《楚辞》中的用玉思想有着比较明显的宗教文化性质,与后代文学视野下玉美学思想不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艺术也是一种语言。语言是维持社会的纽带,保存文化的载体。玉意象是诗歌和玉文化比较紧密的联系。唐诗中的涉玉诗篇多于六千首,玉意象超过三百个。这些玉意象不仅承载着史前玉文化的元话语,反过来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起着一定的文化重构作用。唐代道教盛行,因此有很多仙道题材的诗歌作品。在这些作品的玉意象中,玉神物思想得到了比较集中的体现。同时,唐代也是一个科举取士的时代,儒家“以玉比德”的道德思想在诗歌中逐渐发展成为“以玉比才”的艺术思想,体现出社会环境变迁对语言内涵的影响。玉是权利的象征,是贵族的代表,这些思想也在一些诗歌作品中得到相应地艺术表现。以上均显示出儒、道两家玉文化对诗歌玉意象的渗透和影响。文化是要靠表述的,玉意象是史前玉文化多级编码的结果,在这个历时性的编码过程中,书写的随意性和不自觉化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临界状态。唐诗中存在着大量的这样的文化临界意象,比如以“玉树”来简称“玉树后庭花”,其中“玉树”意象的涵义已经脱离了其作为“仙树”的艺术原型意义,而融入了王朝兴衰的历史感。又比如“玉关”一词,虽然它将永久的记忆着“西玉东输”的历史场景,但在诗歌中作为一种玉意象却是边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跟玉文化相去甚远等。这些都说明了书写的权利对原型文化传播的控制作用。总而言之,唐诗中的玉意象,多以“玉×”的形式出现,玉是一个具有形容词性的词根,其中似乎蕴含着一种古老的涵义,表现出“词根暗喻”的特点。玉是古代财货的一种,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标志,是富贵的象征。宋词中对精金美玉的大量描写是其富贵气象形成的原因之一。宋代城市经济高度发展,玉器作为商品大量进入流通市场,为都市人们的享乐环境提供了一定的视觉效应。其中有对“金玉建筑”的想象,有对“金玉酒器”的描写,还有对“金玉装饰”的刻画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宋词的华贵。这些描写不一定是全部真实,却也可以反映宋代词人的富贵心理。体现出一种夸饰性消费行为。玉和女性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出一种抽象观念的转移。符号意义指向客体,指向客体的某种性质。玉的温润而泽的属性,不仅是君子温柔敦厚的载体,而且也代表着女性温柔似水的角色特征。海德格尔说:“诗就是以语词的方式确立存在。”唐诗中涉及女性描写的玉意象大多表现在面部,而宋词中对女性的描写则比较细化,几乎牵扯到女性身体的各个部位,从不同侧面体现出男性眼中的女性形象。“所有的概念都有一个特点:永远承载着它们起源时的意义。”这些有关女性的玉意象充分体现了玉的最初的美学特点,即天生丽质。玉是温和、阴柔、亮丽、坚贞等的代名词,因此作为一种词汇编码符号,其所创造出来的语词多具有上述特点。文字具有沟通古今,传承文明的作用。但同时文字也把“倚玉偎香”、“怜香惜玉”等语词限制在视觉领域内,从而产生一种情感意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词婉约词风的形成。玉文化和古典诗学也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是儒家文艺思想的主要特点。儒家诗教观和文德观都是将作者品德和作品风格联系起来,提倡一种有用于世的诗文。刘勰《文心雕龙》对儒家的文德观有比较深刻的阐释。儒家玉德观和文德观并未有必然的联系,但刘勰在论述文德观的过程中,将两者相互联系,体现出一定的语言学批评的特点。从一个方面表达了他本人追求“君子之文”的意愿。《文心雕龙》中存在着大量以美玉论说文章的现象,一方面体现在品德和文章的关系上;一方面则是纯审美层面的艺术用玉。在诗文理论中表现出对玉的纯审美属性的重视,是魏晋以后诗文理论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这也正好和文学摆脱道德附属,独立性逐渐提高的大趋势相吻合。唐代诗歌繁荣,论诗形式主要有“以文论诗”和“以诗论诗”两种。玉作为一种理论符号在两种论诗方式中表现不同,前者以直接比喻为主要特点,而后者则以形象说理为主要特点。玉石关系、治玉方式以及玉美玉质等比喻论说的方式在理论表达中比较常见,表现出一定的原型意义。同时,玉作为一种文学符号也具有一定的修辞艺术,如譬喻、摹状、借代、映衬等,这些均有助于玉意象在诗歌作品中多彩的表现。

林壹[10](2016)在《尉迟寺大汶口晚期聚落内部的社会结构——以遗存的空间分布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蒙城尉迟寺遗址发掘报告为基本材料,试图从遗存空间分布的角度讨论尉迟寺大汶口晚期聚落内部的社会结构。首先,根据聚落变迁将遗存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排房为代表,而后期在环壕内基本成为墓地,表明主体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集中讨论前期的聚落。然后分析了房屋和灰坑的分类及其功能。以此为基础,讨论了遗存空间分布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尤其是不同类型遗迹之间的联系。尉迟寺所代表的社区以扩展家庭为基层社会单元,从房址出土遗物数量、多样化程度和特殊器类的空间分布状况看,扩展家庭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平等的。

二、史前捐弃房屋风俗的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史前捐弃房屋风俗的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北福地刻陶假面与史前傩仪(论文提纲范文)

一出土情境与假面使用
二刻陶假面所反映的傩仪
余论

(4)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基本特征
2 中国目前现存的居室葬形式
    2.1 川藏三岩地区的壁葬
    2.2 中国台湾少数民族的家内葬
3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3.1 从聚落构成看
    3.2 从居室葬的类型构成看
        3.2.1 从开口层位(埋葬层位)看
        3.2.2 从房屋所埋的人口及埋葬人口结构看
    3.3 从随葬物品看
4 结语

(5)试析庙子沟遗址墓葬(论文提纲范文)

一、居室葬
二、灰坑葬
三、结语

(6)王墓山坡下遗址仰韶文化聚落用火遗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聚落布局的四个发展阶段
二房屋的建造和居住阶段的用火遗迹
三房屋废弃阶段的用火遗迹
四房屋失火的可能性分析
五室外窖穴堆积物中的用火遗迹分析
六聚落的废弃方式分析

(7)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废弃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时空范围
    1.5 相关概念说明
第二章 理论方法与研究回顾
    2.1 考古材料形成过程研究简史
    2.2 考古材料形成过程研究的基本概念体系
        2.2.1 文化形成过程
        2.2.2 自然形成过程
    2.3 废弃过程研究简史
        2.3.1 废弃过程的概念
        2.3.2 国外研究
        2.3.3 国内研究
        2.3.4 最新研究进展:地质考古学的兴起
    2.4 废弃过程分析方法
    2.5 实践:经典案例研究分析
第三章 生态交错带遗址废弃过程研究:辽西地区
    3.1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及其研究
    3.2 兴隆洼遗址
        3.2.1 房址分析
        3.2.2 石器工具分析
        3.2.3 小结
    3.3 兴隆沟遗址
        3.3.1 遗址概况
        3.3.2 房址分析
        3.3.3 小结
    3.4 南台子遗址
        3.4.1 房址分析
        3.4.2 灰坑分析
        3.4.3 石器工具分析
        3.4.4 小结
    3.5 总结
第四章 华北中心区域北部
    4.1 新石器时代早期研究简史及其典型遗址
    4.2 磁山遗址
        4.2.1 既有研究与问题
        4.2.2 废弃过程研究
        4.2.3 小结
    4.3 北福地遗址
        4.3.1 既有研究与问题
        4.3.2 废弃过程研究
        4.3.3 遗址生计方式复原
        4.3.4 小结
    4.4 总结
第五章 华北中心区域南部
    5.1 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研究简史
    5.2 唐户遗址
        5.2.1 地层所显示的自然沉积过程
        5.2.2 房址分析
        5.2.3 石器工具分析
        5.2.4 小结
    5.3 莪沟遗址
        5.3.1 房址分析
        5.3.2 石器工具分析
        5.3.3 小结
    5.4 贾湖遗址
        5.4.1 灰坑分析
        5.4.2 房址分析
        5.4.3 小结
    5.5 总结
第六章 华北东部沿海地带:山东地区
    6.1 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研究简史
    6.2 后李遗址
        6.2.1 遗址概况与地层堆积
        6.2.2 废弃过程分析
        6.2.3 小结
    6.3 西河遗址
        6.3.1 发现与研究
        6.3.2 房址分析
        6.3.3 动植物遗存分析
        6.3.4 小结
    6.4 小荆山遗址
        6.4.1 材料整合
        6.4.2 房址分析
        6.4.3 小结
    6.5 前埠下遗址
        6.5.1 遗址概况
        6.5.2 遗址内出土器物分析
        6.5.3 H259的废弃过程分析
        6.5.4 小结
    6.6 月庄遗址
        6.6.1 材料整合
        6.6.2 8层下14座灰坑的分析
        6.6.3 小结
    6.7 总结
第七章 华北西部地区:关中与陇东地区
    7.1 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研究概况
    7.2 大地湾遗址
        7.2.1 基本材料
        7.2.2 房址分析
        7.2.3 灰坑分析
        7.2.4 石器工具分析
        7.2.5 细石叶遗存分析
        7.2.6 动植物资源分析
        7.2.7 小结
    7.3 总结
第八章 华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展进程与区域差异
    8.1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废弃过程反映的普遍性
    8.2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废弃过程反映的差异性
    8.3 废弃过程所反映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展
第九章 有关废弃过程理论与分析方法的讨论
    9.1 废弃过程理论的适用性问题
    9.2 废弃过程方法的应用
        9.2.1 田野发掘层面
        9.2.2 考古分析层面
    9.3 未来可拓展的研究方向
        9.3.1 借鉴当代物质文化研究
        9.3.2 加强特殊遗迹研究
        9.3.3 建立石器使用模型
    9.4 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8)仰韶时期房屋遗存中的烧土现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时空范围及研究对象
    1.2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及思路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仰韶时期房屋遗存中烧土现象的类别及特征
    2.1 相关房屋建筑的类别与计量统计
        2.1.1 烧土现象中的单间房屋与数量
        2.1.2 烧土现象中的多间房屋与数量
    2.2 烧土现象烧结程度的类别与计量统计
        2.2.1 整体烧结的房屋
        2.2.2 局部烧结的房屋
        2.2.3 室内地面遗物的烧烤特征
    2.3 烧土类房屋在聚落中的分布特征
        2.3.1 零星分布的烧土类房屋
        2.3.2 遍布居住区的烧土类房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房屋遗存中烧土现象的地理分布和资源特征
    3.1 房屋遗存中烧土现象的地理分布
    3.2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环境资源特征
    3.3 房屋的建材需求和劳动付出
        3.3.1 营建房屋的木材使用量
        3.3.2 营建房屋的劳动量付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房屋遗存中烧土现象的成因分析
    4.1 居住面或墙壁表层均匀烧结与烘烤工艺
        4.1.1 有关红烧土特性的认识和利用
        4.1.2 烘烤工艺施用于居住面的合理性
        4.1.3 烘烤工艺施用于墙壁表层的可能性
    4.2 毁于火焚的证据和原因
        4.2.1 房屋毁于火焚的直接证据
        4.2.2 人为纵火的可能性分析
        4.2.3 房屋捐弃风俗的不确定性
        4.2.4 成片且整体烧结的房屋与史前战争
第五章 房屋遗存中烧土现象的骤减及其意义
    5.1 白灰面建筑对烘烤工艺的取代作用
    5.2 防御形式及社会形态演化的影响作用
    5.3 环境资源及人地关系变迁的影响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文化篇
    第一章 玉文化与其他文化
        第一节 玉文化与儒家文化
        一、灵玉崇拜: 从巫到儒的演变
        二、以玉为礼: “三礼”的用玉思想
        三、儒家玉德观形成的原因
        四、儒家玉德观提出的历史意义
        五、儒家玉德观的当代启示
        六、其他比德观念举例
        第二节 玉文化与道教文化
        一、道教的“玉术语”
        二、道教诗歌与玉文化
        三、道教食玉养生文化现象
        第三节 玉文化与佛教文化
        一、玉雕佛像
        二、玉宝思想
        三、佛偈与玉文化
    第二章 玉文化与故事传说
    本篇小结
诗歌篇
    第一章 《诗经》与玉文化
        第一节 《诗经》玉文化与周代礼乐文明
        一、祭祀用玉
        二、装饰用玉
        三、馈赠用玉
        四、形容用玉
        第二节 《诗经》玉文化的意义及影响
    第二章 《楚辞》与玉文化
        第一节 《楚辞》玉文化的特点
        第二节 《楚辞》中的玉和香草意象
        第三节 《楚辞》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 唐诗与玉文化
        第一节 唐诗玉意象的文化阐释
        一、“玉树”意象
        二、“玉阶”意象
        三、“玉壶”意象
        四、“玉关”意象
        第二节 不同诗人的意象阐释风格
        一、王维诗歌的玉意象
        二、李白诗歌的玉意象
        三、杜甫诗歌的玉意象
    第四章 宋词与玉文化
        第一节 玉文化与宋词的富贵气象
        一、“精金美玉”的几种富贵表现形态
        二、“精金美玉”对宋词富贵气象形成的作用
        第二节玉文化与宋词的婉约特征
    本篇小结
理论篇
    第一章 玉文化与唐宋诗学
        第一节 玉文化与唐宋诗词理论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文理论中玉文化的表现形态
        二、唐宋时期诗词理论中玉文化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唐宋诗词中“玉”的修辞艺术
        一、玉字的文化释义
        二、唐宋诗词中“玉”的修辞技巧
        三、“玉”的几种艺术表现原型
    本篇小结
结语
附录 《全宋诗》中涉玉的佛教偈颂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10)尉迟寺大汶口晚期聚落内部的社会结构——以遗存的空间分布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史回顾
二、聚落分期
三、遗迹的分类和功能
    (一)房屋
    (二)灰坑
四、遗存空间分布所体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一)社群的组织结构
    (二)社群的基本单元
    (三)扩展家庭之间的关系
    (四)墓葬与房屋的差异
五、结语

四、史前捐弃房屋风俗的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冀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研究 ——基于聚落视角的观察[D]. 张乃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北福地刻陶假面与史前傩仪[J]. 王菁,洪猛. 形象史学, 2020(02)
  • [3]驽马加鞭 独行踽踽——王仁湘先生访谈录[J]. 王仁湘,肖宇. 南方文物, 2020(03)
  • [4]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J]. 陈大元.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15)
  • [5]试析庙子沟遗址墓葬[J]. 陈新. 文物世界, 2019(02)
  • [6]王墓山坡下遗址仰韶文化聚落用火遗迹分析[J]. 于璞.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9(01)
  • [7]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废弃过程研究[D]. 李彬森. 吉林大学, 2018(12)
  • [8]仰韶时期房屋遗存中的烧土现象分析[D]. 李雨. 西北大学, 2018(01)
  • [9]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D]. 袁晓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10]尉迟寺大汶口晚期聚落内部的社会结构——以遗存的空间分布为视角[J]. 林壹. 南方文物, 2016(04)

标签:;  ;  ;  ;  ;  

史前废弃民居风俗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