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理论和M&M理论

浅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理论和M&M理论

一、简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理论及M&M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黄迪[1](2020)在《基于EVA与实物期权的A新能源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传统能源不可再生并且一直在消减,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面对经济和环保两方面的压力,世界各国纷纷将目光转向既环保又可再生的新能源领域,加上我国资本市场日渐完善,该行业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我国新能源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潜力。新能源企业的价值评估对于企业治理的改善、投资者进行投融资决策也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我国对新能源行业企业的价值评估研究比较少,理论与方法缺乏具体的应用,新能源企业价值常常被低估。为了能够获取新能源企业的真实价值,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提高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准确性,本文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典型代表A新能源上市公司为例,开展新能源企业实物期权研究,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新能源企业价值评估模型。本文首先梳理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出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然后结合A新能源上市公司的具体特征,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各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得到新能源企业价值中包含实物期权价值,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难以完全反映出企业整体价值的结论。接着,引入实物期权法作为重要补充,构建出EVA与实物期权法的综合模型,分别用来计算现有获利能力价值和期权价值。最后以A新能源上市公司为例,分别使用传统的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上述综合评估模型,计算出其整体价值,并和评估基准日及2018全年的股价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综合模型适合用来评估新能源企业的整个价值。通过和传统价值评估方法对比分析,EVA与实物期权相结合的综合模型计算出的整体价值更加准确的反映出企业的内在价值。向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信息,为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投资风险及时规避、合理投资的实现等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其它新能源企业价值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更好的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余琪[2](2020)在《居然之家借壳上市估值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资本市场逐渐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各企业对资本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越来越多企业希望获得更多融资,其中,上市仍是主流的融资手段之一,然而,通过IPO上市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于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借壳上市的手段也就应运而生。借壳上市案例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企业价值的评估,价值评估方法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基础,是交易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企业借壳上市以多少估值登陆资本市场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问题,合理的估值不仅能使交易双方接受,也能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这对企业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企业价值评估概念,价值评估的对象和范围,以及价值评估的特点。此外,本文重点分析了三种基本评估方法,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并分析了这三种基本方法之间区别与联系,据此提出了各方法的适用性和采用评估方法应考虑的因素,跟据被评估对象的状态,性质等因素选取恰当的评估方法。本文着重分析了三种基本方法中的收益法,介绍了居然之家估值相关的问题,在对确定折现率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对收益法中折现率进行调整,以解决居然之家在估值过程中的问题。本文以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选取居然之家作为案例公司,从企业所处行业,商业模式,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四个维度进行分析,选取了收益法中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对居然之家进行估值,验证居然之家借壳武汉中商上市时评估的价值的合理性。本文的亮点在于收集了各利益相关方对案例公司做出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利用模糊数学模型,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与风险报酬率联系起来,对折现率做出一定的调整。本文采用调整后的估值方法,使该方法更符合居然之家的客观情况。对居然之家进行估值后与评估机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合理性。此外,本文的局限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对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进行改进时,收集各利益相关方的评价具有一定主观性,评价的主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折现率的调整。第二,在结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调整折现率时选定的因素及权重需进一步考证,对折现率中风险报酬率的影响程度才能更加准确,更加符合企业的状况。第三,本文并未研究房地产行业对家居建材行业的影响,房地产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居建材行业的发展,因此房地产行业对家居建材企业价值评估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索。

朱莎[3](2019)在《中国金融压力指数的测度、甄别以及对基金收益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源于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给各个主要事件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世界各国金融风险的加剧和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全球金融危机后,为了增强金融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学者们纷纷探索金融市场新规律,并尤为重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国家的金融安全。如何评估、防范与化解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的学术性与政策性问题。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认识到了识别和测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这是攸关新秩序时期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关键性工作。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时代,中国的金融业运行亦进入了重大转折时期。金融风险多发将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金融业运行的新常态。在近年来的政府工作会议上,中央把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提到了首要位置。如今,“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中国的优先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下,构筑中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和风险监管体系,及时监测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重大风险隐患,健全早期政策干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鉴于此,本文针对中国国情,改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1)发布的EM-FSI(Emerging Market Financial Stress Index,简称EM-FSI)指数,编制专门实用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实时监测指数——中国金融压力指数(China Financial Stress Index,简称CFSI),旨在刻画金融市场风险的律动,动态监测金融安全的基本状况。EM-FSI选择了银行业的贝塔系数、股指收益率、时变股指收益波动率、主权债券利差、汇率的贬值和外汇储备的下降共六个源指标来度量了25个新兴市场国的压力指数。与此同时,IMF还发布了发达国家金融压力指数(Advanced Financial Stress Index,简称AE-FSI)。除以上六个源指标以外,AE-FSI还包括了银行业泰德利差和期限利差两个指标。因此,本文所构建的指数体系在EM-FSI的基础上增加了被忽略的银行业泰德利差和期限利差两大指标,以期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金融市场压力变化。改进后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体系有整体金融市场指数CFSI,还涵盖了银行业、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三大高发金融风险的金融市场,即子市场风险指数分别为CFSIbank、CFSIsecurity和CFSIFX。为全面验证CFSI指数体系在中国的适用性,本文在已构建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和子市场指数的基础上,逐一讨论了金融压力指数的实际运用,包括对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变化的预测作用、中美金融压力的跨国溢出现状、金融压力指数的预测方法以及新时期中国金融压力风险状态转变的甄别。更进一步的是,从宏观经济运行视角准确地切入金融投资理论,对中国公募基金收益的研究有了创新性的认识。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结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形成金融市场视角下的新的认识,提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创新与贡献是:第一,改进IMF(2011)发布的EM-FSI指数,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China Financial Stress Index,简称CFSI)。改进一是,参考发达国家已发布的金融压力指数,融入能更好反映中国银行业压力的新指标,即银行业泰德利差和期限利差。改进二是,补充被国内文献忽略的中国银行业的贝塔系数测算。改进后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CFSI和子市场指数CFSIbank、CFSIsecurity和CFSIFX的样本期为1997年1月至2016年12月,从不同的市场角度捕捉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的脉动,逐一对应历史危机事件。第二,在金融秩序重塑的背景下,构建金融压力识别指数判别中国金融体系的极高风险事件,采用马尔可夫状态转变模型甄别金融市场的两区制风险转变特征,为预警新时期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危机提出有效的防范手段。因此,中国金融体系的监管者和经济政策的制定者为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应通过“前瞻性”的干预手段来规范金融机构行为,及时调整政策舵向,弥补监管漏洞和监管空白。在此基础上,首次尝试从金融市场风险视角探究新秩序下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攀高的原因,提出了金融市场风险会通过银行业、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对经济政策颁布形成冲击。截止2016年底,全球和中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已升至历史新高。本文认为,这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变化的原因极有可能与这一时期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有关。实证发现,中国金融市场风险会通过银行业、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三个市场的金融压力正向冲击中国经济政策的变动。当金融市场压力增大时,政府会持续出台若干经济政策措施,从而增加了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第三,提出一种更易实现和测度的金融压力指标,深入分析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实时跟踪,改进和补充现有研究框架,从金融压力新视角看待资产收益预测谜题。现有的研究框架有两个特点:首先,缺少适合基金研究的宏观经济跟踪指数。已有的研究文献大多采用大数据的方法或高阶计算方法,涉及经济的宏观微观细节,跟踪宏观经济的波动,在实证操纵上对于大部分中小型金融机构是有一定难度的。其次,缺乏适合中国公募基金收益研究的有效计量方法。Fama-French三因子和惯性因子在中国股票市场有较好的适用性,但是其对中国公募基金收益的影响还有待讨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和其他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均表明,Fama-French三因子和惯性因子是不适用于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的。为改进现有的研究框架,本文寻找到了能够影响中国公募基金收益的新影响因子——金融压力,增加了适合基金投资市场的新宏观因子,并提出了有效的计量方法,深入探讨了金融市场信息对基金收益的影响,论证了中国公募基金收益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定价关联,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首先,与已有的宏观经济波动的跟踪指数相比,本文提出的金融压力指数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金融压力指数是更易实现和测度;金融压力指数的源指标选择的逻辑更为严密;金融压力指数蕴含着经济周期信息和宏观经济风险信息。其次,实证结果显示,本文所构建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能够作为市场信号影响和预测未来基金收益的走势。最后,不同于美国公募基金的表现,中国公募基金市场更重视宏观形势的追踪,公募基金具备择时能力,但择时能力尚待提高。因此,本文建议投资者参考金融压力的变化去捕捉宏观市场信息,作出相应的择时投资决策,这样更有助于优化基金的投资收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先提出研究的问题,阐述研究选题的背景,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再对重要的概念进行界定。最后对研究方法和逻辑思路、主要的创新点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概述。第二章是论文的研究综述。主要分为文献回顾和研究述评两大部分。文献回顾部分从国内外与金融压力指数提出、发展现状、构建和运用等有关的研究现状总结,拓展到基于宏观经济波动的资本资产定价的理论框架、实证发展和前沿的研究进展。研究述评部分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阐述了本文研究问题与文献回顾的联系。第一,从宏观、微观和溢出三个维度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再界定,提出本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范畴以高发金融风险的金融市场为主体,并且金融压力指数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步性;第二,从金融压力指数蕴含的经济金融信息以及它对宏观经济收缩的预示作用,提出金融压力指数对资本资产定价有影响。第三章是中国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体系和运用实证。从理论角度,对金融压力的概念、重要特征和对宏观经济发展减速的影响进行详述,对能够实时有效地反映中国金融压力的若干指标的精心选取进行了说明。从实证角度,构建符合国情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以及子市场指数,对已构建的金融压力指数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加以实证。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状态的甄别。截取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为新时期的样本期,划分为全球金融危机、后危机时代和新常态时期。基于前文建立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构建极高风险事件的识别指数——中国金融压力识别指数,采用马尔可夫状态模型甄别金融市场的两区制风险转变特征。此外,还首次尝试从金融市场风险视角去探究新时期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攀高的原因。第五章是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对基金收益的定价和冲击。主要分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对基金收益定价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在基金收益定价的理论部分,先梳理宏观因子与资产定价密切相关的经典理论;再剖析金融压力指数能够作为领先宏观经济周期的信号指标,反映宏观经济运行风险,影响资产价格走势;然后,就金融压力指数在中国基金市场中定价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讨论;最后,基于金融压力指数建立适用于中国基金市场的宏观经济风险的条件资产定价模型,阐述模型理论的相关分析和假设假说。在基金收益定价的实证部分,先采用36个月滚动窗口的时间序列回归方法估计月度时变的金融压力指数对基金收益的风险暴露βCFSI,再选择βCFSI、当期基金收益以及其他影响基金收益的因素,对未来基金收益进行Fama-MacBeth横截面月度回归。研究结论是,中国金融压力指数能够影响基金收益。基金-月度的βCFSI绝大部分散在[-0.05,0.05]之间,呈现出正态分布特征,这说明了CFSI指数对于公募基金的收益有很好的判别能力。并且,金融压力的风险暴露βCFSI对单个中国公募基金收益横截面有显着解释力。金融压力的风险暴露βCFSI每增加1单位,投资者需要每月约为81%的风险溢价作为补偿,其中βCFSI>0的基金组平均每月可以获得0.32%的风险收益(年化收益为3.96%),而βCFSI<0的基金组平均每月的风险损失为-0.49%(年化损失为-5.88%)。在基金收益冲击的实证部分,先计算金融压力的冲击大小,估计金融压力冲击对基金收益的风险暴露βshock,再对未来的基金收益构建金融压力冲击贝塔βshock和其他控制变量的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最后按金融压力冲击的好坏对实证结果分组统计。研究结论是,金融压力冲击的风险暴露βshock对基金收益的冲击是显着的。金融压力冲击每增加1单位,其风险的市场价格每月增加62%73%,其中βshock>0的基金组平均每月可以获得0.2%的风险收益,年化收益为2.9%,而βshock<0的基金组平均每月的风险损失为-0.3%,年化损失为-3.6%。此外,按照好坏冲击分组后,坏冲击组风险的市场价格较高约为74%89%且显着,好冲击组风险的市场价格较低约为39%55%但不显着。其经济意义是,金融压力对基金收益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宏观金融市场环境变好时,基金市场并不一定能够很快地接受信号或者有高的风险补偿,但是当市场持续变糟糕时,投资者会要求获得更高的风险补偿。第六章是全文研究结论总结和政策建议。根据全文研究框架,该部分对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统一的归纳梳理,结合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并阐述金融市场视角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包括:建立金融市场预警指数动态监测金融市场风险;针对主要金融市场建立完善的分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警惕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溢出和传染;兼顾微观主要金融机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提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微观审慎并重的新监管机制。总之,基于金融压力去研究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本文不仅仅只局限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本身,更首次把金融压力的测度、甄别、冲击、传导、预测和资本资产定价等等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框架。

韩沫[4](2019)在《华兰生物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修正的EVA模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老龄化浪潮逐渐来袭,国民的亚健康状态也越来越普遍,人们开始把健康问题当成是生活中的最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国政策开始向生物医药行业逐渐倾斜,更多的政策扶持带来了生物医药行业的兴起,也引起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又可能面临巨大风险,这是生物医药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显着特点。因此,更好的了解该类企业的经营状况及价值创造能力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本文选取的案例企业为生物医药类企业华兰生物。首先,本文参考了近年来国内外大量EVA评估模型的研究文献,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诸多学者利用EVA模型评估企业价值的研究结论,证明了 EVA模型针对特殊行业的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具有超越传统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也进一步解释了 EVA模型中大量会计指标修正的原因和思路。其次,本文对华兰生物所处的宏观环境以及自身经营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生物医药类企业的特殊性,并将EVA模型与传统评估方法进行了优劣势比较和适用性分析,根据结论选择了修正的EVA模型进行案例研究。基于华兰生物的发展趋势,选取了两阶段增长模型。最后,本文依据生物医药行业的特性将大量会计指标进行修正,以降低利润失真的影响,使EVA模型更加接近收益法的思路。通过计算历史及预测期EVA值,利用模型得到评估结果。本文创新性的引入市场系数,加入市场评价,对EVA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调整,最终得到华兰生物的企业价值。本文通过选用EVA模型对生物医药企业的评估,证明了修正后的EVA模型可以保留收益法折现思想,并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更好的体现出来,更加符合生物医药企业的特性。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管理者的经营规划提供有效参考。

邹磊,张鑫,鲁慧[5](2017)在《斯蒂芬·罗斯:四次选择成就“无套利”人生》文中研究指明198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迪利安尼曾说:"罗斯说话时,一定要屏住呼吸认真听,因为他说的每个字都是金子。"只是我们再没机会当面听到他的教诲。今年3月,美国金融学会(AFA)发布讣告:美国着名经济学家、套利定价理论创始人斯蒂芬·A.罗斯(Stephen Ross)于当地时间3月3日在康尼狄格州家中去世,享年73岁。讣告深刻缅怀了罗斯,称之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金融学家之一",并宣称"他将受到许多金融经济领域人的怀念,因为其开创性成就与渊博知识对这些人影响深远"。

彭兆东[6](2016)在《实物期权在评估互联网企业价值中的应用研究 ——以乐视公司为例》文中指出近几年,我国互联网企业产权交易的次数逐年增多,单次平均交易额度逐渐增大,为了使交易双方及投资者降低相关风险,有必要对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课题进行研究,构建一条科学、合理的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本文以乐视公司为研究对象,在现有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与评估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尝试使用实物期权评估互联网企业价值,力争丰富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拓展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对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的实际操作做出有益的探索。为此本文首先研究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在明确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在评估互联网企业价值时的不足,论证实物期权理论在评估互联网企业价值上的适用性,进而对乐视公司所处宏观经济环境的现状、趋势,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说明乐视公司现有业务和潜在业务,着重分析乐视公司的财务状况,利用ARIMA模型预测乐视公司自由现金流量,通过现金流折现法计算出乐视公司的现有资产价值,应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评估乐视公司所含期权价值,分析评估结果,并对评估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与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相比,实物期权更适用于评估互联网企业价值;(2)实物期权能够准确评估互联网企业价值;(3)实物期权是评估互联网企业价值科学、合理的方法。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就是否可以应用实物期权评估互联网企业价值、投资者能否投资乐视公司股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提出三点建议。

姜佐峰[7](2014)在《基于实物期权的光伏企业价值评估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美国次贷危机对各国经济造成深远影响,特别是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冲击尤为巨大,甚至会造成光伏产业全球格局的变化,而对以出口为主要方向的中国光伏产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中国光伏企业兼并、重组甚至是破产清算将在所难免,其主要原因有光伏产业至今仍具有浓厚的政策性,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而中国的光伏产业缺少政策性的帮助。针对中国国内光伏企业将要面临的震动,本文提出了光伏企业价值评估。首先从收益法出发,分析了收益法及其他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自身的不足,自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物期权方法。实物期权方法能够合理的评估企业的未来机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研发投入、项目建设等评估,因此,纳入了实物期权方法的企业价值评估框架能够全面的评估光伏企业价值。光伏产业又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国内光伏企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因此,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并不适合光伏企业价值评估,因此提出运用实物期权定价方法评估光伏企业的机会价值以及管理决策灵活性的价值。本文结合中国光伏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国内光伏企业的实物期权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实物期权法对光伏企业的价值评估做出了分析,特别是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的选择,探讨了如何将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应用于光伏企业价值评估中。本文对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的应用做了案例分析,探讨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应用于光伏企业的适用性,对光伏企业的价值评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总之,本文从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出发,通过分析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不足提出应用实物期权定价,并提供了案例分析。

李征[8](2012)在《基于实物期权的DCF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资本日趋大规模快速流动,企业私有化、收购、转让、股权交易、风险投资等企业活动日益频繁。企业这些活动都涉及到企业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在这些重组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的企业价值评估与实物资产评估是同步开始的,但采用的方法是借鉴实物资产评估,通用的方法即成本法,而不是采用国际通用的收益法。这种方法不利于我们认识一个企业的真实价值。2007年11月28日财政部联合资产评估协会新发布了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体系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行价值评估业务过程中应当根据评估对象,价值类型,资料收集情况等相关条件,分析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三种资产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恰当选择一种或多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本文针对这一意见,对收益法的适用性和和局限性进行探讨,认为收益法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实物期权的潜在价值,并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本文充分的肯定了现金流量折现(DCF法)在企业价值价值评估中的基础性地位,认为某个企业的价值等于其未来产生的整体现金流量折现值的总和。整体现金流量既考虑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考虑到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期权定价理论的风险中性思维,并将这种思维引入现金流量折现法的应用框架。旨在论述如何运用实物期权法来挖掘企业的不确定性情况下的柔性价值,从而将企业价值分成两部分,即现在投资规模加上新增投资项目所带来的获利机会的价值。

罗琰[9](2011)在《最优投资与效用无差别定价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由美国次级债券问题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金融问题关系整个社会的稳定、繁荣和发展。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公司金融与资产定价理论。其中,投资组合选择、风险管理及资产定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学位论文针对若干非完备市场条件下的投资组合选择及风险资产效用无差别定价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了基于最大化生存概率准则的最优投资决策问题。假设投资者面临着不可对冲的随机风险,所以市场是不完备的,任何投资策略都不能完全消除财富总量的下行风险。我们分别讨论了无借贷约束和有借贷约束条件下最优投资决策。利用随机控制理论,通过求解模型对应的HJB(Hamilton-Jacobi-Bellman)方程,我们获得了最优投资策略及最大生存概率的显式解。最后,给出了数值算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揭示了生存概率及投资策略与各参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风险资产最优投资比例随财富总量的增加而减少,生存概率随财富总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法定水平的增加而减少。(2)研究了具有线性消费模式的最优投资决策问题。由于具有外生的线性消费,因而存在一个正的破产概率。首先,我们讨论了基于最小化破产概率准则的最优投资决策,这是一类独立于时间参数的控制问题。具体来说,考虑了如下三种不同情形下的最优投资:1)允许投资者贷款投资风险资产且存贷利率相等;2)不允许贷款投资风险资产;3)允许贷款投资风险资产但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结果表明,存贷约束使得最优投资策略为财富的分段线性函数,而且增加了投资者的破产风险。其次,考虑个体投资者生命的有限性,我们讨论了基于最小化生命期破产概率准则的最优投资。这是一个随机时间内的投资决策问题。我们得到了具有财富依赖线性消费模式的最优投资策略及相应最小破产概率显式解。结果表明,在最优评价标准为最小化破产概率时,死亡风险对投资者具体投资行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最后,我们讨论了基于最大化终止时刻财富期望幂效用及指数效用情形下最优投资问题,并与基于最小化破产概率准则的最优投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外生的线性消费使得这里讨论的最优投资问题不同与经典Merton问题,投资者具有幂效用函数时Merton问题的最优策略是本文幂效用情形的特例。并且,基于最小化破产概率准则与基于最大化终止时刻财富期望效用准则的最优投资策略截然不同。(3)基于随机微分博弈方法,研究了存在模型风险时的最优投资决策问题。该问题可以刻画为投资者与自然之间的二人-零和随机微分博弈,其中自然是博弈的“虚拟”对手。利用随机微分博弈方法,通过求解最优控制问题对应的HJBI(Hamilton-Jacobi-Bellman- Isaacs)方程,在完备市场及存在随机收益流的非完备市场模型下,都得到了投资者最优投资策略以及最优值函数的显式解。结果表明,在完备市场条件下,投资者的最优风险投资额为零,在非完备市场条件下最优投资策略是卖空风险资产,并且卖空额度随着随机收益流波动率的增大而增加,随风险资产波动率增大而减少。(4)研究了连续时间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问题。假设股票价格服从跳-扩散过程且具有卖空约束,投资者的目标是既定风险(方差)下最大化终止时刻期望收益。利用粘性解理论,我们得到了最优投资策略及有效前沿的显式解。结果表明,跳-扩散情形下的最优投资策略及有效前沿的表达式与纯扩散市场是一致的。(5)研究了保险公司最优投资及再保险决策问题。证券投资与再保险是保险公司分散风险和实现盈利的有效途径。首先,我们讨论了基于最大化生存概率的最优投资及再保险决策,此时的最优投资及再保险策略与财富水平具有反向变动关系。其次,我们讨论了基于最大化终止时刻财富期望指数效用的最优投资及再保险决策,此时的最优投资及再保险策略与财富水平是独立的。但是,最优风险投资额及自留比率随投资者绝对风险厌恶系数增大而减小。最后,基于随机微分博弈方法,假设自然是博弈的“虚拟”对手,我们讨论了保险公司与自然之间二人-零和随机微分博弈下的最优投资及再保险决策问题,得到了保险公司的最优投资和再保险策略以及最优值函数的显式解。结果表明,在完全分保时,保险公司应该将全部财富购买无风险资产,即风险资产投资额为零;在不完全分保时保险公司将卖空风险资产,且卖空数量及再保险自留比例都随保险公司盈余过程与风险资产间的相关性的提高而增大,随终止时刻T的临近而增加,随市场中无风险资产回报率的增加而减少。(6)研究了风险资产的效用无差别定价问题。这里的风险资产是不可交易的,且其价格过程服从算术布朗运动或者带跳的算术布朗运动,因而市场是不完备的。通过比较拥有和不拥有风险资产情形的最大化终止时刻财富期望效用,我们获得了风险资产的效用无差别价格。结果显示,风险资产的效用无差别价格随投资者风险厌恶系数增大而增大,随着风险资产平均回报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波动率的增加而减少。(7)研究了非完备市场中基于最大化期望消费效用准则下的最优消费/投资决策及期权定价问题。设标的资产不可交易,其价格过程服从几何均值回复变化。利用随机动态规划理论及消费效用无差别定价原理,我们获得了最优消费/投资策略以及标的资产不可交易的欧式期权价格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并给出了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投资者的风险厌恶态度会降低期权的效用无差别价格,而标的资产的均值回复特性使得期权价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受控于标的资产均衡价格水平,分情况可表现出单调递增和单调递减的两种不同变化趋势。

周芳[10](2009)在《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溢价与资产定价研究》文中指出研究流动性风险溢价和资产定价是近年来金融研究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在考虑风险时忽略了资产的不流动性所带来的风险,而越来越多的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系统性风险并影响资产价格。许多学者开始致力于将流动性风险引入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中,并且这方面的研究也已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本文基于现有的资产定价理论,研究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溢价与资产定价问题。研究分8章撰写,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对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溢价进行实证研究,采用OLS和GMM两种估计方法,通过检验CAPM模型、改进的Fama三因素模型和考虑流动性的两因素CAPM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考察规模效应、价值效应和流动性风险溢价现象。其次,对导致市场异象的风险因素如流动性、公司规模和账面市值比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通过协整性检验、Granger因果性检验以及建立多元动态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揭示它们之间的因果性和相关性。以上研究为流动性风险定价和资产定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必要准备。然后,借助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的无套利思想在鞅测度下对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得到计算流动性风险溢价的表达式。最后,从风险构成的角度构建流动性风险调整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LACAPM。论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1)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溢价现象和规模效应以及价值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CAPM模型不能解释这些市场异象,而改进的FAMA三因素模型基本可以解释价值效应,但不能解释规模效应,更不能解释流动性溢价现象,考虑流动性的两因素CAPM模型在解释市场异象上的有效性取决于流动性测度指标的选取,而综合考虑了流动性的两个度量指标换手率和非流动性指标的LACAPM不仅能够解释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还可以较好地解释流动性风险溢价现象。(2)揭示了流动性与公司规模和账面市值比之间的相关性。Granger因果性检验表明,公司规模和帐面市值比之间、换手率和非流动性比率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即其中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对另一个变量不产生影响。而在考虑了换手率和非流动性比率后公司规模对账面市值比存在着显着的Granger因果关系。换手率与公司规模波动之间则存在显着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虽然公司规模(SIZE)波动、换手率(TURN)和非流动性比率(ILLIQ)各自对账面市值比(BM)波动没有明显影响,但当滞后期足够长(12个月)时三者的联合对账面市值比(BM)波动产生显着影响。多元动态回归模型、VAR模型和VEC模型也表明,无论是对公司规模和账面市值比本身,还是对公司规模变动和账面市值比变动,换手率和非流动性比率都具有非常显着的解释能力。(3)在鞅测度下对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定价,并给出了充分分散化证券组合的流动性风险的测度,解决了充分分散化证券组合(如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溢价的测算问题。(4)从风险构成的角度给出了单个证券的流动性风险的测度和流动性风险的市场价格,构建出两种形式的流动性风险调整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LACAPM(风险以相对量表示的LACAPM和风险以绝对量表示的LACAPM)。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现有的资产定价模型研究的思路,并为流动性风险测度和风险资产定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资产定价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以及在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简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理论及M&M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理论及M&M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VA与实物期权的A新能源上市公司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的界定
        2.1.1 新能源企业
        2.1.2 企业价值评估
        2.1.3 经济增加值
        2.1.4 实物期权
    2.2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基础
        2.2.1 MM理论
        2.2.2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2.2.3 实物期权理论
    2.3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2.3.1 资产基础法
        2.3.2 现金流量折现法
        2.3.3 相对价值法
        2.3.4 经济增加值法
        2.3.5 实物期权估值法
        2.3.6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 自由现金流量法评估A新能源上市公司价值及存在问题研究
    3.1 A新能源上市公司概况
        3.1.1 A新能源上市公司简介
        3.1.2 A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特征
        3.1.3 A新能源上市公司发展前景分析
    3.2 自由现金流量法评估A新能源上市公司的价值
        3.2.1 历史自由现金流量
        3.2.2 估算未来自由现金流量
        3.2.3 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3.2.4 A新能源上市公司价值
    3.3 自由现金流量法评估A新能源上市公司价值存在的问题
        3.3.1 无法对A新能源上市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准确的预测
        3.3.2 无法呈现A新能源上市公司价值中期权价值
        3.3.3 不能反映A新能源上市公司“管理柔性”的价值
    3.4 A新能源上市公司价值评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5 引入实物期权的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 A新能源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方案的设计
    4.1 A新能源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4.1.1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对A新能源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分析
        4.1.2 A新能源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方法的确定
    4.2 A新能源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综合模型的构建
        4.2.1 基本思路
        4.2.2 总体框架
    4.3 EVA法评估A新能源上市公司现有资产价值
        4.3.1 EVA法的计算公式
        4.3.2 A新能源上市公司EVA的会计科目调整
    4.4 实物期权法评估A新能源上市公司期权价值
        4.4.1 B-S模型的计算公式
        4.4.2 A新能源上市公司B-S模型中参数确定
第五章 A新能源上市公司价值评估及效果分析
    5.1 A新能源上市公司现有资产价值评估
        5.1.1 历史EVA计算
        5.1.2 EVA预测值计算
        5.1.3 现有资产价值计算
    5.2 A新能源上市公司期权价值评估
        5.2.1 期权价值计算
        5.2.2 参数敏感性分析
    5.3 A新能源上市公司整体价值计算
    5.4 两种估价方对A新能源上市公司估值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居然之家借壳上市估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借壳上市绩效分析
        1.2.2 借壳上市手段和动因分析
        1.2.3 借壳上市价值评估问题的研究
        1.2.4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价值评估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企业价值基本理论
        2.1.1 企业估值的内涵
        2.1.2 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和范围
        2.1.3 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2.1.4 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体系
        2.1.5 评估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2.2 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2.2.1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2.2.2 MM无套利价值定价理论
        2.2.3 BS期权定价理论
3 居然之家借壳武汉中商案例介绍
    3.1 案例背景
        3.1.1 借壳方居然之家
        3.1.2 被借壳方武汉中商
    3.2 借壳上市动因分析
        3.2.1 提高融资效率
        3.2.2 寻求替代方式
        3.2.3 增强品牌效应
        3.2.4 获取优惠政策
    3.3 居然之家借壳上市的流程
4 居然之家估值的案例分析
    4.1 居然之家的估值基本状况分析
        4.1.1 居然之家行业分析
        4.1.2 居然之家商业模式
        4.1.3 居然之家盈利能力分析
        4.1.4 居然之家偿债能力分析
    4.2 估值方法的选择
    4.3 居然之家的估值过程
        4.3.1 增长率和超额收益期设立
        4.3.2 营业净利和营业净利率
        4.3.3 所得税率和税负调整
        4.3.4 净投资和营业资本
        4.3.5 公司自由现金流
5 居然之家估值方法分析和改进
    5.1 居然之家的估值基本状况分析
        5.1.1 居然之家估值报告分析
        5.1.2 估值方法分析
    5.2 居然之家的估值方法的改进
        5.2.1 企业社会责任感
        5.2.2 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5.2.3 基于社会责任对折现率的修正
        5.2.4 基于改进后方法估值的结果
    5.3 居然之家估值的启示
        5.3.1 居然之家估值的比较
        5.3.2 居然之家估值的借鉴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3)中国金融压力指数的测度、甄别以及对基金收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重要概念界定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问题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研究创新与展望
        1.6.1 研究创新和贡献
        1.6.2 研究展望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理论
        2.1.1 金融压力指数的提出
        2.1.2 国外金融压力指数的发展现状
        2.1.3 中国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
        2.1.4 金融压力指数的运用
    2.2 资产定价视角下的宏观经济波动追踪
        2.2.1 资产定价视角下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
        2.2.2 资产定价视角下宏观经济波动的变量选择
    2.3 资产定价视角下宏观经济与金融资产的关联
        2.3.1 宏观经济波动与资产定价关联的理论探索
        2.3.2 宏观经济波动与资产定价关联的实证发展脉络
        2.3.3 宏观经济波动与资产定价关联的研究突破
    2.4 研究述评与启示
        2.4.1 金融压力指数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的关系
        2.4.2 资产定价视角下宏观经济与金融压力指数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融市场视角下中国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与测度
    3.1 中国金融压力指数理论
        3.1.1 金融压力的解释
        3.1.2 金融压力的重要特征
        3.1.3 金融压力与宏观经济发展减速
    3.2 研究设计与指数构建
        3.2.1 CFSI源指标选取
        3.2.2 银行业贝塔的核算
    3.3 CFSI的构建实证
        3.3.1 CFSI的构建
        3.3.2 金融压力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实证
        3.3.3 金融压力的风险传导
        3.3.4 金融压力的预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时期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状态甄别及政策冲击
    4.1 国际金融新秩序的重塑与金融市场风险的防范
    4.2 新时期CFSI的风险特征描述
    4.3 新时期CFSI的极端压力识别
    4.4 新时期中国金融系统压力的状况甄别
    4.5 新时期中国金融系统压力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对基金收益的定价和冲击
    5.1 金融压力、宏观经济运行与基金收益的关联
        5.1.1 宏观经济运行与金融资产收益的关联
        5.1.2 基于金融压力指数对基金收益研究的可行性
    5.2 基于宏观经济风险的条件资产定价模型
    5.3 理论分析和假设假说
    5.4 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对基金收益的定价
        5.4.1 基金数据和金融压力指标变量
        5.4.2 中国金融压力指数的贝塔
        5.4.3 中国金融压力的贝塔与基金收益横截面回归
    5.5 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对基金收益的冲击
        5.5.1 中国金融压力的冲击
        5.5.2 中国金融压力的冲击与基金收益横截面回归
    5.6 对比分析
    5.7 稳健性检验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全文研究总结
        6.1.1 第一层面
        6.1.2 第二层面
        6.1.3 第三层面
    6.2 政策建议:金融市场视角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剖析
        6.2.1 新常态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6.2.2 主要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6.2.3 多市场间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的可能
    6.3 政策建议:金融市场视角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
        6.3.1 建立金融市场预警指数动态监测金融市场风险
        6.3.2 针对主要金融市场建立完善的分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
        6.3.3 警惕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溢出和传染
        6.3.4 兼顾微观主要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监测
        6.3.5 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微观审慎相结合的新监管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4)华兰生物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修正的EVA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1.3.2 EVA模型评估企业价值的可行性研究
        1.3.3 传统评估方法的应用与研究
        1.3.4 基于生物医药企业特性的评估方法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6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企业价值评估的概念界定及方法
        2.1.1 企业价值及价值评估的概念界定
        2.1.2 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2.1.3 企业价值评估的传统方法
    2.2 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关理论
        2.2.1 资本价值理论
        2.2.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2.3 M-M理论
    2.3 EVA评估的相关概念及计算模型
        2.3.1 EVA的基本概念
        2.3.2 EVA的计算与调整
        2.3.3 EVA评估企业价值的模型
        2.3.4 EVA评估模型的修正
第3章 案例背景及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3.1 华兰生物的宏观环境分析
        3.1.1 公司简介
        3.1.2 宏观环境分析
    3.2 生物医药行业具备的特殊性
    3.3 行业特性决定的企业价值评估特殊性
    3.4 传统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3.5 修正EVA模型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3.5.1 EVA模型的可行性
        3.5.2 修正EVA模型的原因
        3.5.3 修正后EVA模型的优越性
第4章 华兰生物的EVA估值模型构建
    4.1 经营状况分析
        4.1.1 盈利能力分析
        4.1.2 偿债能力分析
        4.1.3 营运能力分析
        4.1.4 成长能力分析
        4.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4.2 评估目的
    4.3 EVA估值模型
        4.3.1 EVA估值模型的选择
        4.3.2 EVA模型会计科目的调整
        4.3.3 EVA模型税后净营业利润及资本总额
        4.3.4 EVA模型折现率的确定
    4.4 引入修正EVA模型的市场系数
    4.5 华兰生物EVA模型的估值思路
    4.6 华兰生物历史EVA值的计算与分析
        4.6.1 税后净营业利润
        4.6.2 投入资本总额
        4.6.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4.6.4 华兰生物的历史EVA值
    4.7 华兰生物预期EVA值的计算与分析
        4.7.1 营业收入的分析与预测
        4.7.2 利润表及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分析与预测
        4.7.3 税后净营业利润的分析与预测
        4.7.4 投入资本总额的分析与预测
        4.7.5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分析与预测
        4.7.6 预期EVA值的计算与分析
    4.8 华兰生物的EVA模型评估结果及分析
        4.8.1 华兰生物的EVA估值结果
        4.8.2 市场系数的修正
        4.8.3 华兰生物评估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第5章 基于华兰生物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关建议
    5.1 针对华兰生物的相关建议
    5.2 华兰生物评估对生物医药行业估值的经验借鉴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6)实物期权在评估互联网企业价值中的应用研究 ——以乐视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简要述评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理论基础
    2.1 资本价值理论
    2.2 MM理论
    2.3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2.4 实物期权理论
        2.4.1 实物期权内涵、特征及类型
        2.4.2 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3 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构建
    3.1 互联网企业特征
    3.2 互联网企业价值分析
        3.2.1 互联网企业价值来源
        3.2.2 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的特征
    3.3 影响互联网企业价值的因素
    3.4 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3.4.1 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与评价
        3.4.2 实物期权方法构建
4 乐视公司基本分析
    4.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4.2 互联网行业分析
        4.2.1 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2.2 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3 乐视公司层面分析
        4.3.1 乐视公司概况
        4.3.2 乐视公司业务分析
        4.3.3 乐视公司财务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乐视公司价值评估应用分析
    5.1 现有资产价值评估
        5.1.1 预测自由现金流量
        5.1.2 计算折现率
        5.1.3 现有资产价值
    5.2 期权价值评估
        5.2.1 乐视公司所含期权类型
        5.2.2 乐视公司所含期权价值
        5.2.3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5.3 评估结果分析
    5.4 评估方法验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基于实物期权的光伏企业价值评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文献研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结构
        1.3.1 论文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思路安排
2. 实物期权理论
    2.1 收益法及其不足
        2.1.1 收益法
        2.1.2 企业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2.1.3 现金流量评估法的不足
    2.2 实物期权
        2.2.1 实物期权简介
        2.2.2 实物期权分类
    2.3 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2.3.1 离散的二项式定价模型
        2.3.2 Black-Scholes 期权模型:连续时间型
        2.3.3 Black-Scholes 期权模型修正
    2.4 实物期权小结
3. 光伏企业价值评估分析
    3.1 太阳能光伏企业发展现状
        3.1.1 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阶段
        3.1.2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预测
    3.2 光伏企业实物期权分析
        3.2.1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期权性质
        3.2.2 国家政策的期权属性
        3.2.3 光伏企业的期权性质分析
    3.3 光伏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析
        3.3.1 光伏企业价值评估思路
        3.3.2 目标企业现金流折现
        3.3.3 目标企业的期权价值
4. 光伏企业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4.1 航天机电简介
    4.2 计算企业现实资产价值
        4.2.1 预测经营活动所涉及的参数
        4.2.2 确定折现率
        4.2.3 未来现金流
        4.2.4 计算光伏企业现实资产价值
    4.3 光伏企业期权价值计算
        4.3.1 实物期权分析
        4.3.2 实物期权价值计算
        4.3.3 蒙特卡洛模拟
        4.3.4 企业总价值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β系数计算过程
附录 B 波动率σ计算过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实物期权的DCF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应用前景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1.3 选题的应用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方法及主要内容
        1.3.1 本文研究的目标
        1.3.2 本文研究的方法
        1.3.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基本框架
第2章 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及方法
    2.1 企业价值评估简述
        2.1.1 企业价值的含义
        2.1.2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基本假设及前提
    2.2 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2.2.1 费雪的资本价值论
        2.2.2 M-M 理论
        2.2.3 拉巴波特模型
        2.2.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2.5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新发展
    2.3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2.3.1 成本法
        2.3.2 收益法
        2.3.3 市场法
        2.3.4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整体现金流量的现金流量折现法模型
    3.1 自由现金流量与整体现金流量的对比分析
        3.1.1 自由现金流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3.1.2 自由现金流量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3.1.3 整体现金流量的界定及选择原因
        3.1.4 影响整体现金流量的因素分析
        3.1.5 整体现金流量预测的模型及程序
    3.2 折现率的确定
        3.2.1 折现率的概念及选取原则
        3.2.2 折现率确定的方法
    3.3 预测期和终值的确定
        3.3.1 预测期的确定
        3.3.2 终值的确定
    3.4 整体现金流量估值模型的局限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扩展现金流量折现法—基于实物期权的 DCF 法
    4.1 不确定性环境的分析
    4.2 实物期权的概述
        4.2.1 实物期权的含义
        4.2.2 实物期权定价的常用的模型
    4.3 基于实物期权的 DCF 法的应用步骤
        4.3.1 扩展的现金流量折现法的概述
        4.3.2 企业现有经营规模下的企业价值评估
        4.3.3 获利机会价值的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实物期权的 DCF 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案例研究
    5.1 案例相关背景资料
    5.2 现有资产价值的评估
        5.2.1 整体现金流量的预测
        5.2.2 整体折现率的确定
        5.2.3 XD 药业发展后续期价值评估
        5.2.4 DCF 法下 XD 药业总价值的计算
    5.3 潜在价值的评估
        5.3.1 潜在价值的分析
        5.3.2 B-S 模型参数的计算
        5.3.3 潜在价值的计算
    5.4 XD 药业的整体价值评估
    5.5 该扩展模型在应用中的客观性及实用性
    5.6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最优投资与效用无差别定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最优投资问题综述
        1.2.2 资产定价问题综述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主要结果
第2章 具有随机收益流的最优投资模型
    2.1 引言
    2.2 最大化生存概率投资模型及结果
    2.3 数值结果及比较静态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具有线性消费模式的最优投资模型
    3.1 引言
    3.2 金融市场模型
    3.3 最小化破产概率的最优投资模型
        3.3.1 允许贷款情形下的最优投资策略
        3.3.2 不允许贷款情形下的最优投资策略
        3.3.3 存贷利差情形下的最优投资策略
        3.3.4 理论分析、数值算例及经济解释
    3.4 最小化生命期破产概率的最优投资模型
        3.4.1 模型及结果
        3.4.2 结论的证明
        3.4.3 数值算例
    3.5 最大化终止时刻期望财富效用的最优投资模型
        3.5.1 幂效用情形下的最优投资策略
        3.5.2 指数效用情形下的最优投资策略
        3.5.3 比较静态分析及数值算例
    3.6 小结
第4章 存在模型风险的最优投资模型
    4.1 引言
    4.2 完备市场模型下的最优投资
    4.3 非完备市场模型下的最优投资
    4.4 小结
第5章 动态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
    5.1 引言
    5.2 问题的描述
    5.3 值函数及最优控制
    5.4 初始问题的最优策略及有效边界
    5.5 小结
第6章 保险公司最优投资及再保险模型
    6.1 引言
    6.2 保险及金融市场
    6.3 最大化生存概率模型
    6.4 最大化终止时刻财富期望效用模型
    6.5 基于随机微分博弈的投资及再保险模型
    6.6 小结
第7章 风险资产的效用无差别定价模型
    7.1 引言
    7.2 完备市场情形的最优投资
    7.3 具有随机风险资产的最优投资
    7.4 风险资产的效用无差别定价
    7.5 跳-扩散随机风险资产的效用无差别定价
    7.6 小结
第8章 最优消费/投资及效用无差别定价模型
    8.1 引言
    8.2 模型的建立
    8.3 模型的结论及证明
    8.4 理论分析、数值算例及经济解释
        8.4.1 理论分析
        8.4.2 数值算例及经济学启示
    8.5 经典 Black-Scholes-Merton 期权效用无差别价格
    8.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

(10)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溢价与资产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本文的结构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状况
        2.1.1 流动性的界定
        2.1.2 流动性的测度
        2.1.3 流动性风险及其测度
        2.1.4 流动性风险溢价的理论与实证
        2.1.5 流动性风险溢价的测算
        2.1.6 风险资产定价的理论
    2.2 国内研究状况
        2.2.1 流动性及其测度
        2.2.2 流动性风险的测度
        2.2.3 流动性风险溢价的理论与实证
        2.2.4 流动性风险溢价的测算
        2.2.5 风险资产定价的理论
    2.3 研究评述
第三章 资产定价理论
    3.1 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
        3.1.1 现代组合证券理论( MPT )
        3.1.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3.1.3 早期对 CAPM 模型的扩展
        3.1.4 跨期的 ICAPM 模型
        3.1.5 基于消费形式的 CCAPM 模型
    3.2 套利定价理论( APT )
    3.3 期权定价理论(B-S 模型)
    3.4 Fama—French 三因素模型
    3.5 考虑流动性的资产定价模型
        3.5.1 Amihud—Mendelson 模型
        3.5.2 流动性调整的四因素 CAPM 模型
        3.5.3 流动性调整的三因素 CAPM 模型
        3.5.4 流动性调整的二因素 CAPM 模型
        3.5.5 Acharya—Pedersen 的 LACAPM 模型
    3.6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实证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2 研究方法设计
        4.2.1 流动性指标选取及其它变量说明
        4.2.2 回归模型设定
        4.2.3 估计方法选择
    4.3 数据统计分析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4.3.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
    4.4 中国股票市场风险溢价的检验
        4.4.1 CAPM 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检验
        4.4.1.1 CAPM 模型
        4.4.1.2 规模效应的检验
        4.4.1.3 价值效应的检验
        4.4.1.4 流动性风险溢价的检验
        4.4.2 改进的 FAMA 三因素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检验
        4.4.2.1 改进的 FAMA 三因素模型
        4.4.2.2 模型的检验
        4.4.3 改进的 LACAPM 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检验
        4.4.3.1 改进的 LACAPM 模型
        4.4.3.2 模型的检验
    4.5 结论
第五章 流动性与公司规模和帐面市值比的相关性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数据统计分析
        5.2.1 指标的说明
        5.2.2 描述性统计
        5.2.3 相关系数分析
    5.3 数据序列的检验
        5.3.1 平稳性检验
        5.3.2 协整性检验
        5.3.3 Granger 因果性检验
    5.4 模型的构建
        5.4.1 多元回归模型
        5.4.2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5.4.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5.5 结论
第六章 基于鞅测度的流动性风险溢价的测算
    6.1 问题的提出
    6.2 鞅及相关理论
    6.3 流动性风险的市场价格
    6.4 流动性风险溢价
    6.5 小结
第七章 基于流动性风险溢价的资产定价模型
    7.1 问题的提出
    7.2 无风险证券和风险证券的有效前沿
    7.3 流动性风险调整的资产定价模型
    7.4 理论含义
    7.5 算例
    7.6 应用前景
    7.7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8.2 论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简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理论及M&M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VA与实物期权的A新能源上市公司价值评估[D]. 黄迪.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2]居然之家借壳上市估值的研究[D]. 余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中国金融压力指数的测度、甄别以及对基金收益的影响[D]. 朱莎.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4]华兰生物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修正的EVA模型[D]. 韩沫.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5]斯蒂芬·罗斯:四次选择成就“无套利”人生[J]. 邹磊,张鑫,鲁慧. 金融博览, 2017(04)
  • [6]实物期权在评估互联网企业价值中的应用研究 ——以乐视公司为例[D]. 彭兆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7]基于实物期权的光伏企业价值评估分析[D]. 姜佐峰. 辽宁科技大学, 2014(02)
  • [8]基于实物期权的DCF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李征. 燕山大学, 2012(12)
  • [9]最优投资与效用无差别定价模型研究[D]. 罗琰. 湖南大学, 2011(08)
  • [10]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溢价与资产定价研究[D]. 周芳. 天津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浅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理论和M&M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