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居住区居民生活方式和社区意识的差异——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

不同居住区居民生活方式和社区意识的差异——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

一、不同居住区居民生活方式和社区意识的差异——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1](2021)在《基于活力提升的城市既有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学府花园社区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到存量更新阶段,而城市存量中占比最大的是城市既有社区,其可持续更新与发展关系到一座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的老旧小区改造,也是城市既有社区更新改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城市既有社区可持续发展还处于积极探索的阶段,从有机更新并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层面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需要研究的内容。伴随社区物质空间的更新改造,反应出的问题集中在社区的公共空间使用率依然不高、无法满足社区全龄段人群的使用需求、社区居民之间依然缺少邻里互动与公共活动,这些问题共同表现为社区的公共空间活力不足,居民对社区缺少归属感和认同感。本文以社区公共空间活力的提升为研究内容,从城市更新的宏观角度考虑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同步更新。一方面,研究如何精准对接居民的改造需求,达到提升空间品质的目的;另一方面,探讨公共空间改造如何促进居民互动,增强公共空间的活力。为今后既有社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提供思路和参考。在实证研究中,从三方面展开:一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内蒙古呼和浩特赛罕区学府花园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将公共空间分为三类型(点状公共空间、线型公共空间、面域公共空间)、四要素(空间要素、设施要素、社会要素、情感要素)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调研,结合居民问卷调查结果,整理汇总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公共空间活力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并提取关键要素。三是依据调研社区的公共空间类型为设计研究案例,提出对应三种空间类型和四种要素的公共空间活力提升优化设计策略。文章以“空间-行为-活力”为研究脉络,为城市既有社区公共空间的更新设计提供量化支撑,进一步完善城市既有社区更新理论体系,将活力提升导向下的城市既有社区公共空间设计落到实施层面,实现居住环境品质及和谐邻里关系的双提升。

赵雨晴[2](2021)在《青年行为需求下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文中提出社区是城市治理与发展的基本单元,社区生活圈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在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发挥重要的作用,社区生活圈成了整个城市运转的核心单位,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非常态的条件下,日益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也逐渐成为了社区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正是由于本次青年群体的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突出了过去社区建设中青年群体的需求常被忽略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在互联网的大潮之中青年群体热衷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另一方面是社区建设者与管理者对于青年群体的行为特点和需求情况缺乏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导致青年群体的活动空间向虚拟化转变,社区生活的邻里交往衰退严重,缺乏便于青年群体寄托情感与交往互动的空间载体。因此要通过社区生活圈内物质空间的建设,帮助青年群体改变当前困境。在此背景下,本文从青年群体的行为需求出发,展开针对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与提升研究。首先梳理社区生活圈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进而从需求层面深入剖析了青年群体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青年群体生活圈层级与设施配置类别,构成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第二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将研究区域划分成5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根据在此居住生活的青年群体的设施使用特征,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对社区生活圈现状的设施数量、设施环境品质及设施覆盖度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将5个生活圈分成局部完善和品质提升两种类型,总结归纳研究区域内的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现状存在种类匮乏、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最后基于因地制宜配置、功能复合使用、服务模式创新与分时分段共享的优化原则,以及配置体系化、服务均等化与供求匹配化的优化目标,提出满足青年群体行为需求的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本文利用文献整理、访谈法等定性研究与问卷调查、开放数据、Arc GIS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满足青年群体行为需求的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一方面为解决新时代青年群体在社区生活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支持,为有效应对社会异质化需求,实现公共资源的精准配置;另一方面为促进社区生活圈设施品质、功能完善、水平提升,从而建设宜居的城市具有较为重要的应用价值与意义,为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均衡化提供新思路。

郭天泽[3](2021)在《城市触媒理论下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存量化内涵优化的新常态时期,老城居住区的再开发再利用成为当前居住区发展更新的主流。现有的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更新模式大多是通过拆倒重建的方式来实现居住区的更新优化,居住区空间质量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也付出了居住区文脉破碎、居住区肌理受损等沉痛代价。上世纪末建成的大量老城居住区业已成为阻碍大多数小城区城市发展的痼疾,出现了生活环境品质低下、人文历史文脉破碎、社区认同感消失、居住区活力减弱等综合衰败现象。老城由以往的城市中心逐渐衰退为城市发展的痛点所在。铜梁区作为典型的县级城区,其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将城市触媒理论和微更新理论相结合,指导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首先,通过对城市触媒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理论的研究分析,结合国内外居住区触媒点公共空间微更新优秀案例的研究总结,对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触媒式微更新设计做出指导,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城市触媒用于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途径,从触媒选择、触媒激活到触媒的引导与控制,对这三大途径步骤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总结。其次,通过运用实地调研法、自由访谈与问卷调查法等调查研究方法,对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环境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症结,结合居住区公共空间现状,依据多点性、就地性、需求优先、整体性的原则确定出居住区公共空间触媒点。同时通过触媒点的现状环境与居民需求的调查研究,依据更新意愿优先和影响效应优先原则确定触媒点的分级分类。在此基础上,从居住区节点空间、居住区路径空间、居住区触媒网络“点、线、面”三个层面对不同层级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进行微更新设计,并加以合理的控制引导,同时对典型触媒点进行微更新实践设计,使城市触媒理论与微更新理论的结合更加现实化具象化,为居住区公共空间触媒点的激活设计提供了参考。通过触媒理论与微更新理论在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更新中的合理结合,在解决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问题的前提下也实现铜梁老城居住区认同感的重塑和居住区活化。本文将城市触媒理论引入到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微更新中,对老城居住区的更新改造方式进行了扩充与延伸。此外,在对铜梁老城居住区触媒点公共空间进行微更新设计的同时,也为其他此类老城居住区的更新复兴积累了更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使得城市触媒理论和微更新理论在居住区更新中有了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黄芸颖[4](2021)在《社区生活圈绿地促进老龄健康的作用机制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城市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以慢性非传染病为主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通过治理手段实现空间资源配置优化,是规划应对健康问题的重要环节。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和有效尺度,体现了城市规划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居民日常生活,是健康城市战略落地的关键尺度。绿地空间作为城市健康资源与健康城市重要抓手,在改善健康方面得到广泛认可。老龄群体的生理限制和生活方式特点决定了对社区生活圈与绿地空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应为重点关注对象。故而摸清社区生活圈视域下的绿地对老龄健康促进的作用机制,建立健康导向的绿地提升策略,是从空间层面对当前中国建构“主动健康观”理念的积极响应,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提升老龄群体的生活的可获得感。针对社区生活圈绿地如何有效促进老龄健康,本文开展了社区生活圈绿地对老龄自测健康作用机制研究。以体力活动为中介,社区生活圈为调节,建立因果关系理论框架。根据理论框架,采用可获得的空间表达形式,研究社区生活内所有绿地的空间特征。包括规模特征(绿地面积百分比、人均绿地面积)、几何特征(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形状指数)、覆被特征(乔木、灌木、草地占比)以及功能位置特征(公园绿地、小区绿地、沿河绿道、街旁绿地占比)。健身活动量为体力活动指标,老龄自测健康分为生理与心理健康,并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将社区生活圈划分为5分钟、10分钟、15分钟与30分钟,建构社区生活圈绿地促进老龄健康的计量解释模型,并以杭州市拱墅区为实证案例,采用分层抽样与空间分析法定量得到结果,利用路径分析对直接效应与基于体力活动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并分析不同尺度的效应结果差异。结果表明:(1)基于空间特征指标的直接、中介效应显着性与强度差异,可将指标分为直接服务型指标与活动承载型指标。郁闭、邻近与结合自然的大型规整绿地斑块对老龄健康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具有规模效应的开敞、开放连续的绿地能够促进体力活动的展开。(2)绿地健康促进效益存在尺度分异,5分钟强调绿地接触,10分钟强调绿地开放,15分钟强调绿地综合,30分钟强调活动导向。基于机制分析的结果,提出不同层面的提升策略。宏观层面从空间布局、功能特征、品质构建与社会参与提出引导策略,中观层面基于生活圈差异,提出优化措施,微观层面以开放绿地空间与线性空间为载体,提出适老性场所营建措施。研究具有以下创新点(1)分析视角的创新:本文以社区生活圈为分析视角,基于其特有的特征与理论意义,将环境与人群行为相结合,提升了机制研究的复合性。并将社区生活圈的邻里感知特征与老龄群体的需求模式相对应,提高了关系研究的匹配程度。(2)方法应用的创新:将路径分析应用于绿地与健康关系研究中,不仅拓展了方法的使用领域,同时对也为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为更复杂的机制探索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

李晓宁[5](2020)在《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近郊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商品楼小区,众多居民从内城迁往城郊的商品楼住宅区。这些新兴城市社区是居民交流关系生成的重要文化空间,本文以北京的方庄小区为个案,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生动的个人叙事,主要从日常交流实践的视角探究社区居民的居住关系。地处南二环与南三环之间的方庄小区是北京市政府于1984年正式批准开发建设的高层集合住宅小区。1992年全部完工的方庄是当时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也是北京市最早对个人和外籍人士销售商品房的住宅区。它所代表的是在各个城市周边开始发生的城市居民与郊区农民集聚于同一社区的新型居住关系。方庄小区是由原地的农民、个人置业者、带有企业和单位分配住房政策性质的集团购房者所共同组成,这种居住关系的生成,意味着全体居民将要经历一个社区认同与文化融合的公共文化实践的过程。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像原来所在村落那样成为一种绝对的需要,不同的年龄群体或者性别群体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构成各自的日常交流方式。在社区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中,不同的交往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设置了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研究:家庭生活需求的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个人娱乐需求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和社区认同,基于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对于社区认同的作用。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不依赖但也不能完全离开居住社区。从个人层面来看,拥有不同的业余爱好与修养背景的居民结成形式多样的趣缘群体。参与个人喜爱的兴趣团体成为个人融入社区的重要方式。此外,社区新型居住关系的建构离不开居民自觉自愿进入公共领域从事公益活动,做出各种实际的奉献。居民自发创作关于社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包含居民的真实感受与想象,这些文艺作品激发了人们关于社区的想象,从而增进了对社区的认同。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着形式多样的日常交流实践,这些交流既满足着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满足着个人娱乐休闲的需要。居民在社区公益活动参与中获得个人成就感与社区认同感,活动参与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社区生活催生人们的文艺创作,这些包含真实与想象的创作促进对社区共同体的想象,从而达成认同。不管个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都无法脱离社区,基于不同需求的交流实践构成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虽然方庄小区具有特殊性,居民构成关系呈现多元特征,因其成立时间较早,人们经历了比较充分的社区公共生活秩序以及文化建构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注意到家庭在社区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民俗学以城市居民小区为单元进行研究是可靠且具有操作性的一种方法。从文化交往的意义,关注居民如何积极建立互动合作和相互服务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传统的居住关系在蜕变为一种新型居住关系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生活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如何通过交流实现认同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将个案置于整个中国城市发展中,民俗学应该关心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他们如何创造自己满意的生活,他们不断提出新需求从而建立了当前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与日常生活交流方式。

黄邓楷[6](2020)在《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建设平安校园和安全社区的呼声高涨,校园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城的社会结构相对复杂、空间高度开放共享,其校园环境安全管理更具挑战性。一方面,随着大学城扩张建设步伐的放缓,校园环境使用后评价逐渐引起重视,但评价对象以大学城物质环境为主,空间使用主体——学生的环境感知评价研究略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犯罪治理主要依赖法律震慑、治安防范等管理手段,较少基于空间视角利用环境规划设计方法预防犯罪。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学生的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探讨学生安全感与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关系。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问卷调查、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和SPSS软件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知的联系,对安全感评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质化和量化分析,发掘宏观的空间位置和微观的街景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的关联,建立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论文研究可分成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旨在阐明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并进行国内外大学城及校园规划设计、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综述,强调环境规划设计手段在我国大学城校园安全管理中缺失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现实背景基础。第二部分(第二章)是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立足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现状,梳理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传统犯罪学理论和“街道眼”、可防卫空间、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等环境犯罪学理论,分析国内外CPTED理论的研究、相关实践案例与组织机构的发展趋势,总结可为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提供有益借鉴的CPTED应用经验。归纳并提炼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是问题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开展单体校园的环境安全感评价探索性调研,对CPTED六要素进行信度分析、重要性排序、相关性分析,并挖掘高校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传统调查方法难以准确定位地点,无法对特定空间安全感评价进行定量分析;也较难识别影响安全感的环境特征,难以建立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为弥补上述缺陷,分别利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照片打分法分析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安全感评价的宏观空间位置因素和微观街景特征因素,构建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第六章)是规律总结和策略研究。根据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分别阐述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对学生安全感评价的影响,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力图为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安全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了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安全感知评价的研究内容上都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本文研究成果可补充完善大学城环境安全规划设计导则,为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环境的科学合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撖梦圆[7](2020)在《居住空间分异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导致郊区土地被大规模地征用,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随后,政府通过统一规划、集中修建安置社区,致使失地农民被迫拆迁。在这一过程中,失地农民对于城市的地理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的适应都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事实上,受城市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双重影响,城市的空间资源在不同利益群体的争夺下逐渐形成空间分异的格局,现有的社会空间出现极化现象,加剧了城市不同阶层群体间的隔离问题,导致失地农民的“内卷化”现象。失地农民居住空间的变迁,失地农民社区与其他城市社区存在的空间分异和隔离阻碍了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给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带来了种种困难,同时威胁着社会公平以及社会和谐。因此,探讨居住空间分异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对国内外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演绎以及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文献梳理,将实证研究分为两部分:一是失地农民对居住空间满意度的测定,具体分为样本社区的空间满意度及其对城市空间满意度;二是居住空间分异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影响的测定,具体分为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以及心理融入四大维度。同时,又进一步将四大维度的融入分为12个二级指标对其进行综合测定。其中,将经济融入分为经济收入、生活条件以及就业融入;将社会融入分为社会互动、社区参与以及社会规范;将文化融入分为精神生活、社区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将心理融入分为社区认同、自我偏差以及身份认同,综合探究居住空间分异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如扩大社会阶层分化、加剧社会资本不均衡、导致思想价值断裂、降低居民心理安全感等。针对居住空间分异可能会给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带来的消极影响,本文主要从政府、社区、居民三个主体角度出发。提出包括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安置政策,完善社区空间改造、创新社区精细化管理,建立社区居民参与机制、延续乡土文化意识,培育新社区精神、共建心里多元干预机制,引入社会组织服务在内的,能够有效促进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应然路径,重构失地农民集中安置社区居住空间的对策。力图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促进空间正义的实现,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在居住空间的主导性以及失地农民在居住空间的主体性作用,打破不同群体间的隔阂,增强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的能力,促进失地农民的身心融入,最终实现市民化的角色转变。

张灿[8](2020)在《邯郸市公共设施布局评价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邯郸市公共设施为研究对象,基于邯郸市的城市建设现状,量化现有公共设施并分析,对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进行评价和优化,为邯郸城市规划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文章首先考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了相关方法与理论。整理公共设施分类及配置方法,并进行评述和总结,了解新时期对公共设施的要求。然后,从公共设施和居住区两个角度对城市公共设施布局进行分析评价。其中从公共设施角度的分析包括:医疗设施、商业设施和教育设施的建设完善性、布局均衡性和分布公平性;从居住区角度的分析为:选择了不同区位的居住区,以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为标准,研究居住区对周围公共设施的可获得性。利用获取兴趣点的数据信息,结合GIS分析功能,分别运用了GIS的空间核密度分析法、缓冲区覆盖分析法、空间自相关的莫兰指数计算法,对邯郸市公共设施空间分布的现状特征进行了评价。通过以上分析,简单概括出以下结论:从公共设施角度,邯郸市医疗设施和中学的完善性较差;商业和医疗两类设施布局均衡性较高,小学次之,中学的布局均衡性差;城区之间均衡性的对比,邯山区和丛台区都比较高且相差无几,复兴区较前两者有所差距;各类设施分布公平性整体较好,医疗设施的分布公平性较差,复兴区由于用地性质原因,公平性有待提升;形成两个设施资源核心区,即新世纪商场所在的市中心和康德—火车站区域。从居住区角度,居住区生活圈配套公共设施可获得性呈现以市中心向周围逐渐递减形势;丛台区南部和邯山区中北部是配套设施建设最好的区域。最后,基于评价结果,给出相应的整体布局建议,并选择居住区配套设施可获得性弱的两个居住区为优化对象,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小区周围设施布局情况做了具体分析,了解到居民的根本需求,并分别提出比较有可行性的优化建议。希望本研究能为城市公共设施布局规划提供支持,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汪平西[9](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高思洲[10](2019)在《城市微空间更新与利用的研究 ——以上海市旧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社区是城市功能重要的组成部分,居住社区是承载城市居民居住和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幸福感的重要载体。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及建设思路,大城市旧社区往往与当今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不协调,导致当前国内大城市旧社区面临的种种问题。由于“旧社区”在空间上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规划师在应对旧社区规划往往照搬传统规划方法和理论,导致大多数规划“高大上”,实施难度大的问题。以理想化为目的的传统城市规划思路往往难以应对错综复杂的旧社区更新,以“微更新”为主要规划思路的更新方法成为当前众多学界研究的热点。与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相比,这种“自下而上”的微更新思路成为当前大城市旧社区更新较为成功的模式。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城市规划研究理论、《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及国内旧社区微空间更新理论等的基础上,从15分钟社区生活圈、旧社区生活性街道与微空间关系角度出发,分析微空间基本形态控制的影响要素及其规律。同时选择上海市三个旧社区六条典型生活性街道微空间作为实证调研对象,通过对着六条生活性街道的现场勘查,详细记录旧社区街道微空间的利用现状及空间特征,结合周边居民的问卷分析,总结出旧社区街道微空间与街道居民及周边其他因素的内在联系。最终通过系统化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微空间从前期规划到实施过程的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微空间更新实施导控的完善及城市微更新提供实施策略及管控依据。

二、不同居住区居民生活方式和社区意识的差异——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居住区居民生活方式和社区意识的差异——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活力提升的城市既有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学府花园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城市既有社区
        2.1.2 社区公共空间
        2.1.3 公共空间活力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2.2.3 研究综述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既有社区更新理论
        2.3.2 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理论
        2.3.3 数理统计
    2.4 既有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的案例
        2.4.1 北京劲松社区更新
        2.4.2 上海浦东缤纷社区建设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区公共空间现状调查分析
    3.1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学府花园社区建成环境现状调查
        3.1.1 学府花园社区基本概况
        3.1.2 公共空间的调查分析
        3.1.3 承载社区活力的空间类型
    3.2 公共空间现状问题与相关要素分析
        3.2.1 空间形式单调,建筑色彩趋同
        3.2.2 设施功能缺失,场地范围受限
        3.2.3 社会系统不畅,便民服务低效
        3.2.4 情感媒介单一,公共活力不足
        3.2.5 影响公共空间活力的要素
    3.3 满意度测评与数据调研
        3.3.1 样本个人基本信息
        3.3.2 问卷反馈信息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既有社区公共空间活力影响机制及其关键因素研究
    4.1 变量与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4.1.1 变量赋值
        4.1.2 构建方法与分析模式
    4.2 满意度影响机制确立
        4.2.1 空间要素
        4.2.2 设施要素
        4.2.3 情感要素
        4.2.4 社会要素
    4.3 权重以及关键因素
        4.3.1 总体指标权重赋予
        4.3.2 分项权重赋予
        4.3.3 关键因素提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活力提升的既有社区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及实践应用
    5.1 既有社区公共空间活力宏观层面优化设计策略
        5.1.1 优化设计原则
        5.1.2 分类的优化线路
    5.2 点状空间—庭院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5.2.1 增加场地设施的复合性
        5.2.2 优化单体空间的多样性
        5.2.3 提升社会管理的舒适性
        5.2.4 构建情感媒介的融合度
        5.2.5 典型点状公共空间活力优化—设计实践
    5.3 线型空间—交通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5.3.1 增加道路设施的可达性
        5.3.2 优化群体空间的艺术性
        5.3.3 提升交通系统的安全性
        5.3.4 构建情感要素的参与度
        5.3.5 典型线型公共空间活力优化—设计实践
    5.4 面域空间—广场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5.4.1 调整景观设施的通透性
        5.4.2 优化整体空间的文化性
        5.4.3 提升社会环境的丰富性
        5.4.4 构建情感体验的归属感
        5.4.5 典型面域公共空间活力优化—设计实践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A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 B:设计图纸

(2)青年行为需求下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居住区规划模式向社区生活圈模式转变
        1.1.2 “美好生活需要”对社区体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1.1.3 城市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营造浪潮
        1.1.4 当代生活模式下青年交往需求的日益增长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青年群体
        2.1.2 生活圈
        2.1.3 社区生活圈
        2.1.4 设施布局体系
        2.1.5 配建设施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心理学理论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3 环境行为学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2.3.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3.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3.3 国内外生活圈相关实践
        2.3.4 国内外综述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青年群体行为与需求特征分析
    3.1 调查研究设计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调研内容与问卷设计
        3.1.3 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
    3.2 青年群体基本特征
        3.2.1 多元的生活方式
        3.2.2 小型的家庭结构
        3.2.3 激烈的社会竞争
        3.2.4 无限的创新精神
    3.3 青年群体需求特征
        3.3.1 多样便捷需求
        3.3.2 交往共享需求
        3.3.3 品质创新需求
        3.3.4 绿色健康需求
    3.4 青年群体行为特征分析
        3.4.1 日常活动的出行频率特征分析
        3.4.2 日常活动的出行时长特征分析
        3.4.3 日常活动使用设施重要性评价分析
        3.4.4 日常活动使用设施满意度评价分析
    3.5 青年群体的社区生活圈层级
        3.5.1 社区生活圈设施配置分类及空间特性
        3.5.2 社区生活圈空间结构模式
    3.6 本章小结
4 大连高新园区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评价体系构建
    4.1 数据采集与处理
        4.1.1 数据获取与采集
        4.1.2 数据去重与分类
        4.1.3 建立Arc GIS空间数据库
    4.2 社区生活圈设施评价体系构建
        4.2.1 公平性与效率性评价原则
        4.2.2 评价模型及方法构建
        4.2.3 评价设施选取及空间服务范围
    4.3 社区生活圈边界划定方法
        4.3.1 确定居民出行中心
        4.3.2 确定社区生活圈的合理规模
        4.3.3 衔接行政管理体系
    4.4 评价标准及政策解读
        4.4.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4.4.2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报批稿)
        4.4.3 《大连市城镇体系规划(2018-2035 年)》
    4.5 本章小结
5 大连高新园区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评价与优化
    5.1 大连市高新园区社区生活圈的划定
        5.1.1 社区邻里服务中心识别
        5.1.2 社区生活圈边界初步识别
        5.1.3 社区生活圈的行政边界衔接与划定
    5.2 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现状特征
        5.2.1 设施数量特征
        5.2.2 设施覆盖程度
        5.2.3 设施服务品质
    5.3 社区生活圈类型划分及特征评价
        5.3.1 社区生活圈的类型划分方法
        5.3.2 局部完善类特征与评价
        5.3.3 品质提升类特征与评价
    5.4 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问题及原因分析
        5.4.1 设施配置不当,种类匮乏
        5.4.2 布局层级不均,结构失衡
        5.4.3 供需匹配失衡,效率低下
    5.5 局部完善类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5.5.1 填补供给缺口,分期分级建设
        5.5.2 提升层级划分,完善服务体系
    5.6 品质提升类社区生活圈布局优化策略
        5.6.1 均衡供给质量,匹配需求偏好
        5.6.2 创新多样功能,适应多元需求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青年群体行为需求下的社区生活圈布局优化策略
    6.1 优化原则
        6.1.1 因地制宜配置原则
        6.1.2 功能复合使用原则
        6.1.3 服务模式创新原则
        6.1.4 分时分段共享原则
    6.2 优化目标
        6.2.1 配置体系化
        6.2.2 服务均等化
        6.2.3 供求匹配化
    6.3 青年群体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6.3.1 建立青年出行圈层体系
        6.3.2 提升青年活动承载品质
        6.3.3 增强青年社区互动交往
        6.3.4 提高青年户外活动频率
    6.4 社区生活圈实施引导策略
        6.4.1 规划层面
        6.4.2 行动层面
        6.4.3 主体层面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研问卷
附录 B 图片目录
附录 C 表格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城市触媒理论下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城市触媒理论与微更新理论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2.城市触媒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相关理论研究
    2.1 城市触媒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相关概念
    2.2 城市触媒理论研究
    2.3 微更新理论研究
    2.4 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类型与特点
    2.5 城市触媒理论引入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可行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3.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经典案例研究
    3.1 巴塞罗那扩展区
    3.2 柏林“邻里管理”计划
    3.3 上海市旧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
    3.4 深圳·趣城计划
    3.5 启示与小结
4.城市触媒应用于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的途径
    4.1 微更新原始触媒的选择
    4.2 以微更新为主的原始触媒点激活
    4.3 触媒效应的控制与引导
    4.4 本章小结
5.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调研
    5.1 铜梁城市建设概况
    5.2 铜梁老城居住区现状
    5.3 触媒点选取
    5.4 触媒点基础调研
    5.5 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5.6 本章小结
6.铜梁老城居住区触媒点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实践
    6.1 触媒点的分阶段更新
    6.2 以微更新为主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触媒激活
    6.3 典型触媒点微更新设计实践
    6.4 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触媒效应的控制与引导
    6.5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居民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4)社区生活圈绿地促进老龄健康的作用机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地空间资源是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1.1.2 城市绿地空间是社区生活圈规划的重要内容
        1.1.3 社区生活圈绿地是影响老龄健康的重要因素
    1.2 研究问题及思路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社区生活圈绿地
        1.3.2 自测健康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绿地对健康的促进效益
        2.1.1 WHO对健康的分类
        2.1.2 影响健康效益的绿地空间特征
    2.2 绿地促进健康的作用机制
        2.2.1 绿地如何促进健康
        2.2.2 绿地在何种条件下促进健康
    2.3 尺度分异与特定人群
        2.3.1 研究分类与尺度界定
        2.3.2 特征人群导向
        2.3.3 绿地健康促进综合分析框架
    2.4 研究评述与切入点
3 社区生活圈绿地对老龄健康的作用机制
    3.1 理论框架
        3.1.1 体力活动的中介作用
        3.1.2 社区生活圈的调节作用
        3.1.3 基于因果关系的理论框架
    3.2 指标选取
        3.2.1 自变量:社区生活圈绿地
        3.2.2 因变量:老龄自测健康
        3.2.3 中介变量:体力活动
        3.2.4 调节变量:社区生活圈尺度
        3.2.5 控制变量
    3.3 解释模型
        3.3.1 计量解释模型构建
        3.3.2 研究分类、尺度与单元界定
        3.3.3 实证检验方法
4 实证研究: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
    4.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数据来源
    4.2 样本情况与数据预处理
        4.2.1 基于分层抽样的样本情况
        4.2.2 数据预处理
    4.3 研究结果
        4.3.1 变量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4.3.2 社区生活圈绿地促进老龄健康的中介机制
        4.3.3 社区生活圈绿地促进老龄健康的调节机制
5 老龄健康导向下社区生活圈绿地空间提升策略
    5.1 宏观层面:健康绿地空间的多样性提升策略
        5.1.1 空间布局:从规划指标到健康需求
        5.1.2 功能特征:从城市景观到健康效益
        5.1.3 品质构建:从冰冷空间到温度场所
        5.1.4 社会参与:从上层设计到社会治理
    5.2 中观层面:基于直接服务与活动承载的绿地建设导引
        5.2.1 5分钟生活圈:以居住绿地为主体,发挥集聚效应
        5.2.2 10分钟生活圈:以自然要素为补充,促进公共开放
        5.2.3 15分钟生活圈:以绿地空间为载体,强调功能结合
        5.2.4 30分钟生活圈:以系统设计为导向,承载体力活动
    5.3 微观层面:以提高效益与激发活动为目标的绿地场所营造
        5.3.1 开放绿地空间:小面积多数量,满足不同老龄段需求
        5.3.2 线性空间:丰富绿地功能,提高安全性与舒适度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可能的创新之处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实地调研——社区生活圈绿地与老龄健康调研问卷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5)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结构
    五、资料的来源
    六、创新点
第一章 北京城郊不同的居住关系
    第一节 北京内城居住关系
        一、北京城市空间格局
        二、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大杂院
        三、邻里之间的生活互助
        四、邻里之间的信仰结社
    第二节 近郊菜农村落
        一、近郊农村
        二、作为生产共同体的村落:蔬菜种植
        三、作为生活共同体的村落
    第三节 北京住宅:从平房到高楼
    小结
第二章 从蒲黄榆到方庄小区
    第一节 搬迁上楼:村落共同体的解体
    第二节 北京首个商品楼住宅区
        一、方庄地区的建立
        二、方庄地区的居民组成
        三、空间资本化与城市居住空间的高楼化
    小结
第三章 小区中家庭之间的交流
    第一节 以舞为媒:“越跳越熟,越跳越亲”
        一、舞队之中
        二、舞场之外
    第二节 共享养娃与家长社交:“快乐小陶子”公益绘本读书会
        一、扎根社区的亲子阅读
        二、社区之内的居民交流实践
        三、走出社区的儿童集体活动
    小结
第四章 休闲模式与社区认同
    第一节 方庄民间艺术馆
        一、从地下群租房到方庄民间艺术馆
        二、串珠手工艺术班
    第二节 美娘合唱团
    第三节 书画协会
        一、“这是我的另一个家”
        二、以书画结友
    第四节 围圈踢毽
        一、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踢毽
        二、结伴踢毽
    第五节 社区邻里节
    小结
第五章 作为公共服务的社区参与
    第一节 寻找地方历史、手绘方庄地图
        一、寻找“蒲黄榆”的由来
        二、手绘方庄地图
    第二节 “十姐妹”志愿环保服务队
    第三节 治安巡逻队
    第四节 八老议政团
    第五节 “掌上四合院”
        一、掌上四合院
        二、从网络社群到面对面交流
    小结
第六章 社区的想象与建构
    第一节 作为心理认同的集体想象
    第二节 “想象的共同体”:社区生成的重要方式
        一、社区小报《方庄生活》
        二、网络互动
        三、参与和旁观:个人叙事的社区活动
    第三节 社区的真实与想象:围绕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
        一、文字书写:现代社区的重要认同方式
        二、观看与记录:方庄的光影记录
        三、歌唱“我们的社区”
        四、画中“方庄”
    小结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2.1 国外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2.1.1 传统犯罪学理论
        2.1.2 环境犯罪学理论
        2.1.3 CPTED相关组织机构
        2.1.4 CPTED相关实践案例
    2.2 国内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2.2.1 CPTED理论基础研究
        2.2.2 CPTED技术基础研究
        2.2.3 CPTED设计方法研究
        2.2.4 国内CPTED研究进展总结
    2.3 环境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2.3.1 评价方法趋向多元化发展
        2.3.2 评价内容愈加丰富
    2.4 结语
第三章 高校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先导性研究
    3.1 研究概述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对象
        3.2.2 数据获取
        3.2.3 研究方法
    3.3 CPTED六要素分析
        3.3.1 CPTED六要素信度分析
        3.3.2 CPTED六要素相关性分析
        3.3.3 CPTED六要素重要性程度
    3.4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分析
        3.4.1 学生安全感评价整体水平
        3.4.2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3.4.3 校园边际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3.4.4 校园内部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3.5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及优化策略
        3.5.1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
        3.5.2 单体校园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3.6 结语
第四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内容
        4.2.2 问卷设置
        4.2.3 数据获取
        4.2.4 研究方法
    4.3 学生安全感评价水平分析
        4.3.1 大学城与华工环境安全感评价水平差异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环境安全感水平
        4.3.3 学生个体因素对环境安全感水平的影响
    4.4 学生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4.1 空间地点标记的准确性
        4.4.2 安全感评价高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4.4.3 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4.4.4 学生安全感与特定空间的距离关系
        4.4.5 学生个体因素对安全感空间分布的影响
    4.5 结论
        4.5.1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的利与弊
        4.5.2 大学城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4.6 结语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概述
    5.2 研究设计
        5.2.1 实景照片选取
        5.2.2 数据来源及获取
        5.2.3 研究方法
    5.3 安全感评价结果分析
        5.3.1 安全感评价水平
        5.3.2 安全感的空间分布
    5.4 影响安全感的环境因素分析
        5.4.1 绿视率
        5.4.2 环境可视性
        5.4.3 环境管理程度
        5.4.4 环境美观程度
        5.4.5 他人的存在
        5.4.6 土地利用类型
    5.5 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
    5.6 结论
        5.6.1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5.6.2 提升安全感的环境设计和管理策略
    5.7 结语
第六章 提升环境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
    6.1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规划策略
        6.1.1 提倡校城一体的规划设计策略
        6.1.2 强调紧凑用地的土地开发策略
        6.1.3 主张步行舒适的交通组织策略
        6.1.4 重视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策略
        6.1.5 优化中心绿地的空间共享策略
    6.2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设计策略
        6.2.1 保证绿化空间视线通透
        6.2.2 改善户外空间设施设计
        6.2.3 激活临街界面空间活力
        6.2.4 重视边际空间维护管理
        6.2.5 提高夜间环境照明水平
        6.2.6 加强监控设施监视能力
    6.3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管理策略
        6.3.1 加强高校安防系统建设
        6.3.2 建立犯罪预防规划体系
        6.3.3 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普及
        6.3.4 转变传统安全管理理念
        6.3.5 推进校园法制管理建设
    6.4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园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附录2 :广州大学城校园环境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附录3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分调查问卷照片节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居住空间分异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存在的创新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关于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演绎
        2.1.2 国外关于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国内关于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演绎
        2.2.2 国内关于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研究
    2.3 文献述评
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居住空间分异
        3.1.2 失地农民
    3.2 理论基础
        3.2.1 居住空间分异理论
        3.2.2 城市融入理论
4 居住空间分异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区域居住空间分异概况
        4.1.3 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4.2 失地农民居住空间满意度测定
        4.2.1 失地农民社区空间满意度
        4.2.2 失地农民城市空间满意度
        4.2.3 小结:居住空间满意度较低,阻碍失地农民城市融入
    4.3 居住空间分异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
        4.3.1 失地农民的总体融入现状
        4.3.2 居住空间分异加剧社会阶层分化
        4.3.3 居住空间分异加剧社会资本缺失
        4.3.4 居住空间分异导致思想价值断裂
        4.3.5 居住空间分异降低居民心理安全感
5 失地农民城市融入问题的路径探讨
    5.1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安置政策,改造社区空间促进居民融入
    5.2 创新安置社区精细化管理,构建社区居民参与及融入机制
    5.3 培育社区精神及价值融合,优化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服务
    5.4 共建心理融合多元干预机制,失地农民共享城市公共空间
6 总结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邯郸市公共设施布局评价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
        1.2.1 城市公共设施布局研究方法
        1.2.2 GIS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研究
        1.2.3 相关理论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框架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公共设施分类与配置
    2.1 公共设施相关概念和理论
    2.2 现行公共设施分类配置梳理
        2.2.1 公共设施分类标准梳理
        2.2.2 公共设施配置标准梳理
    2.3 现有公共设施存在问题
        2.3.1 公共设施配置现状不足
        2.3.2 二线和三线城市公共设施便利性较低
        2.3.3 河北省主要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2.4 新时期对公共设施要求
        2.4.1 生活方式转变要求设施质量提升
        2.4.2 城镇化进程要求设施数量增加
        2.4.3 人口结构变化要求设施类型多元化
        2.4.4 城市运营模式变化影响设施布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邯郸市公共设施布局评价体系建立
    3.1 GIS应用和研究城市现状
        3.1.1 GIS应用简介
        3.1.2 研究城市概况
        3.1.3 邯郸市公共设施建设现状
    3.2 数据类型与分析方法
        3.2.1 数据获取方法和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评价体系构建
        3.3.1 评价对象
        3.3.2 评价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邯郸市公共设施布局分析评价
    4.1 邯郸市公共设施建设现状评价
        4.1.1 邯郸市公共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4.1.2 邯郸市公共设施建设现状评价
    4.2 邯郸市公共设施完善性分析和评价
        4.2.1 核密度概念与分析方法
        4.2.2 公共设施核密度现状分析与评价
        4.2.3 邯郸市公共设施建设完善性总体评价
    4.3 邯郸市公共设施布局均衡性评价
        4.3.1 公共设施设施均衡发展必要性
        4.3.2 基本型生活圈
        4.3.3 邯郸市公共设施覆盖率均衡性分析方法
        4.3.4 邯郸市各区公共设施布局均衡性分析评价
    4.4 邯郸市公共设施空间分布公平性评价
        4.4.1 空间自相关基本概念
        4.4.2 邯郸市公共设施空间相关性
        4.4.3 邯郸市公共设施空间分布公平性评价
    4.5 邯郸市生活圈居住区配套公共设施可获得性评价方法
        4.5.1 生活圈居住区划分原则
        4.5.2 基于生活圈居住区配套公共设施可获得性分析
        4.5.3 生活圈居住区配套公共设施可获得性总体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邯郸市公共设施布局优化建议
    5.1 公共设施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和优化准则
        5.1.1 公共设施布局影响因素
        5.1.2 公共设施布局优化准则
    5.2 邯郸市公共设施布局不足与建议
        5.2.1 邯郸市公共设施建设现状不足
        5.2.2 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议
    5.3 具体公共设施布局优化建议
        5.3.1 选择优化对象
        5.3.2 优化对象现状研究
        5.3.3 北关小区现状分析与优化建议
        5.3.4 化肥公司4 号院现状分析与优化建议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9)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概念界定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0.4.1 研究方法
        0.4.2 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3.3.1 访谈
        3.3.2 实地观察
        3.3.3 问卷调查
        3.3.4 文献研究
        3.3.5 认知地图
        3.3.6 数据分析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5.3.1 文献回顾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5.5.1 西园新村概况
        5.5.2 研究设计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5.5.4 指标权重计算
        5.5.5 模糊综合评价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6.2.4 公共空间重构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10)城市微空间更新与利用的研究 ——以上海市旧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社会发展背景
        1.1.2 城市建设发展背景
        1.1.3 城市微空间的重要性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概念界定和研究对象
        1.3.1 “生活圈”
        1.3.2 生活性街道空间
        1.3.3 街道微空间
        1.3.4 实证研究对象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旧社区微空间理论研究
    2.1 旧社区微空间布局体系研究
        2.1.1 旧社区慢行微循环理论
        2.1.2 旧社区微空间街道类型研究
        2.1.3 小结
    2.2 旧社区微交往空间理论研究
        2.2.1 递进的微交往空间层次
        2.2.2 互动的微交往“共享核”
    2.3 适宜的微交往空间形态
        2.3.1 微空间形态设计原则
        2.3.2 微空间基本形态“原型”
        2.3.3 微空间的边界空间
        2.3.4 线性微空间形态
        2.3.5 微空间节点形态塑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旧社区微空间实证调查及理论运用
    3.1 问卷调查
        3.1.1 问卷调查过程与调查方法
        3.1.2 分析方法
        3.1.3 调研问卷结果
    3.2 旧社区微空间实证调查
        3.2.1 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社区街道
        3.2.2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社区街道
        3.2.3 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社区街道
        3.2.4 实证横向对比结果
        3.2.5 共性问题归纳
        3.2.6 实证更新建议
        3.2.7 地块更新实证—上海市海伦西路生活性街道HK171-01
第四章 旧社区微空间更新策略建议
    4.1 旧社区微空间规划引导思路
    4.2 旧社区微空间规划体系更新策略
    4.3 弹性可控的微空间形态更新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不同居住区居民生活方式和社区意识的差异——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活力提升的城市既有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学府花园社区为例[D]. 王丹.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青年行为需求下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D]. 赵雨晴.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城市触媒理论下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D]. 郭天泽. 西南大学, 2021(01)
  • [4]社区生活圈绿地促进老龄健康的作用机制及策略研究[D]. 黄芸颖. 浙江大学, 2021(01)
  • [5]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D]. 李晓宁. 山东大学, 2020(07)
  • [6]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黄邓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居住空间分异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D]. 撖梦圆. 西南大学, 2020(01)
  • [8]邯郸市公共设施布局评价与优化[D]. 张灿.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2)
  • [9]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
  • [10]城市微空间更新与利用的研究 ——以上海市旧社区为例[D]. 高思洲. 上海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不同居住区居民生活方式和社区意识的差异——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