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自觉精神:先秦儒学探析

儒家文化的自觉精神:先秦儒学探析

一、儒家文化自觉精神 以先秦儒家为对象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石莹[1](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王宁[2](2020)在《基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立场的“民主仁学”理论评析》文中提出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会通的视野下,探究儒学在当下发展的新形态或许能够对当代中国价值观的重塑提供鉴戒意义。儒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流,自近现代以来,一直饱受争议而其发展几经波折。时至今日,在中、西、马三大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背景下,学界提出的“民主仁学”是不同于上一辈儒者“老内圣开出新外王”的思维模式,而是在儒学发展的宏观透视下,尝试将民主与儒家仁爱一同糅合为道体来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之关系进行新的可能性探讨。全文藉由吴光先生提出的“民主仁学”为切入点,首先,从纵向的历史分期与演进轨迹的角度,引出新儒学对传统儒学现代价值的探索,然后从横向的文化学术背景出发,探究当代新儒家对儒学与现代民主融通问题的探索,由此探析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与“民主仁学”的形成背景。其次,从体用论、文化观以及价值观三大方面对“民主仁学”的内在逻辑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其逻辑架构的深入剖析,探究其可能有的贡献与局限。最后,探讨了“民主仁学”这一理论形态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互动关系的思考。毋庸置疑,在新时代对于儒学创造性转化的研究工作仍在路上。“民主仁学”仅是儒学在当代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尽管对于其提法还存有诸多疑问,但无疑在学理上仍值得进一步探讨。总之,在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被确定为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全社会共同进行的自觉构建的过程中,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应是在明明白白的自觉反思中,拣择适应中国现时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优秀精华部分,并对其重新加以阐释与转化,推动当代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良性互动,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王睿[3](2019)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人而无德,行之不远”。道德对于国家生存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道德的根基在于养成,而道德养成之难以至于中外先贤都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以试图破解这一难题,也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道德养成思想与实践智慧,它为我们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宋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是继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是中国教育思想与文化奔流涌动的黄金时代。其中,宋代理学家“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道德养成思想是这一时代教育思想丰赡发展的成果和重要标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为宋代乃至之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主体思想与道德言说,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是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的历史样态。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回顾、意义澄清和现代价值转化,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的本土创生、德育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历史依据,是对新时代德育工作新要求的时代回应,是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提升教育理论话语权、坚定教育自信的必然选择,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现状仍然差强人意:在价值定位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常被冠以“以理杀人”的帽子,被当做中国文化难以现代转化的原罪;在研究视角方面,鲜见有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当做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进行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作为学界广泛使用的术语,没有获得准确定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独特性、时代性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研究结论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如何从儒家学者对理想人格的设计转化成普罗大众普遍认同、易知易行的教育实践的这一中间环节阐述语焉不详,这些不足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创新的空间,这也是本研究的学术价值所在。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一是在研究视角方面,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展开研究,注重其整体性、独特性的同时聚焦其历史意蕴和现实价值的挖掘;二是提出一种观点,即认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实施与传播是儒家思想从书斋到民间,从思想到实践的过程,它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与民族特性;三是以古鉴今,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生命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和合理转化,为当下德育理论的完善与创新提供重要的历史参照与理论支撑,挖掘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立德树人”智慧,以回应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的方法,主要围绕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一反道德滑坡、势力浇漓之乱象,成功实现“尽人情之美”、风敦俗睦的同时汇聚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这些被广泛使用却含义不清的概念进行学理分析,确定道德养成的特征与内涵。采用思想史、专题史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朱熹、陆九渊、张栻、陈亮、叶适等宋代理学家的道德养成思想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回答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从中发现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总体趋势。第二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的问题。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进行分析,以期描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创生环境的宏大画卷,进而揭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产生的历史合理性。其次,分析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对宋代社会的深刻影响,阐述其时代影响和历史意蕴。最后回答“新时期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问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虽存在历史局限性,但仍然饱含立德树人智慧,为当今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关注人生根本问题的道德养成可以很好的解决和回答现今德育针对性不强、方法陈旧刻板等问题;德育应该兼顾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性与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性的双重功效;道德养成在倡导内省修身、道德践履的同时不应排斥以道德理想为价值导向的功利追求,而应该将二者整合为一;道德养成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道德养成应该是“道德的实践”与“实践的道德”之统一;道德养成必须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刘超[4](2019)在《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学术语境下,文化和思维是其中的重要关键词,思维是特定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深层内涵,是人们用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遭世界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元认知模式。中国人喜欢追问“这有什么用”,表现出注重实用的思维模式。本研究主要研究中国人的实用思维,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炼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基本特征、发展阶段和主要表现。本研究将实用思维定义为一种重视现实致用的思维模式。中国人实用思维表现出三个重要特征:从个体价值追求的角度看,比较重视此岸世界现实满足,轻视彼岸世界来世追求;从理论与应用孰重孰轻的角度看,中国人一向重应用探究,轻理论建构;从个体参照的时间框架看,更重视当前之用,轻视长远之用。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沿着从生物适应到文化选择的理路演进,历经萌芽、发生、形成和确定四个阶段。中国人实用思维在知识、关系和宗教三个领域体现较为明显,普遍将知识、关系和宗教视为工具性和手段性存在。第二部分,梳理实用思维产生的文化缘由,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一个世界”观,重“行”之知行观与以“人”为中心之天人观,以及重视机会获得与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1)“一个世界”观将人生的目标追求置于此岸世界,关注现实性目标追求,忽视超越性目标追求。(2)重“行”之知行观与以“人”为中心之天人观的观念传统强调“知”要能够服务于“行”,强调“人”的中心地位,这一观念传统分别解构了“知”的重要性与对象性,使得中国人重视以人的需要为导向的应用研究,轻视理论研究。(3)重视机会获得和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使得中国人偏好近期利益。第三部分,主要阐明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作为一种复杂的存在,实用思维涉及相关的价值观和认识论。这一部分从实用价值观、实用认识论以及言语模式形塑思维三个方面对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进行微观探讨。中国文化已经形成重视个体和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实用价值观,形成关注现实致用的实用认识论。言语模式促使文化中已经存在的实用价值观和实用认识论自觉地进入个体的思维之中。中国人喜好追问“这有什么用”和“如何做”:“这有什么用”使得个体倾向于从“用”的角度看事观物,激发个体形成现实性目标追求,促发个体形成作用-功能认知模式;“如何做”强调方法技术的寻求与现实问题的解决,回避理论解释。在特定言语模式的引导下,中国人的思维倾向于追求实用。第四部分,从实用思维的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中两个基本问题,即“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和“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1)对“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的回答需要追溯至两希文明,两希文明分别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认知因素与人格因素。在古希腊传统的影响下,西方人形成了概念化的形式逻辑,倾向于用元素-结构认知模式来认知事物,用数来描述与演绎自然存在,古希腊传统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智识上的准备。在希伯来传统的影响下,西方人形成了超越性的目标追求,积极进行着自我与意义寻求,希伯来传统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动力上的准备。现代科学是超越实用的结果,是人类智识力量和人格力量拒斥实用思维的双重超越。(2)对“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这一问题的心理学解答也可以从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原因的寻求。在实践取向的影响下,中国人擅长运用类比推理和相关逻辑,这种思维方法将一切事物都联系起来,人与自然形成整体的存在格局,故未能成功地将人与自然进行切分,古代中国人倾向于采用作用-功能认知模式看待自然客体,对于中国人而言,数是指导实践活动的工具和手段,总体看来,中国人未能有效地形成现代科学产生所必要的认知因素。在儒道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热衷于现实性的目标追求,持趋乐避苦的性格特征,主动求乐,被动受苦,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人格因素。中国人的心理羁绊于一种现实致用的思维之中,被双重的实用寻求所束缚。不论是从认知上看,还是从人格上看,古代中国人都不具备产生现代科学所必要的智识性条件和动力性条件。实用思维提升中国人适应艰辛环境的能力,对外来文化保持开放心态,增强中国人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由于过于重视效用和功能,中国人漠视不能尽快致用的理论研究,回避超越性目标追求。中国人如果想要更好地实现心理的现代化,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论思维的水平,而中国人如果想要实现人性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则需要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超越性要素,深彻理解希伯来传统中的超越性要素,使得超越性目标成为中国人总体目标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虹泽[5](2019)在《阳明心学与神秘主义》文中研究表明通常理解的神秘主义,指的是能够使修习者获得较高层次精神力量的各种教义和巫术仪式。而我们将神秘主义界定为精神本体对理性和现实性的超越。通过直觉反思,精神领悟到本体就是一种否定了全部经验表象并超越理性的绝对原理。阳明心学即展现出这样一种神秘主义向度。阳明心学是继程朱道学之后儒学发展的又一高峰。阳明对具有绝对超越性的良知本体的领悟,达到了一种精神的绝对反思与内在超越的统一,标志着儒家心学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心学神秘主义将本心理解为超理性、超现实的神秘精神,并通过直觉反思的工夫否定外在现实对本心的约束和桎梏。古代的巫史传统遗留下了“天人合一”、“直觉内省”、“万物一体”等神秘主义观念,它们对后世儒家神秘主义的发展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天人合一”意味着个体通过内心的道德直觉,主动参与到宇宙生命的创造与转化之中。“直觉内省”表明个体以内在精神为对象,通过证悟自我与超越者的冥契,最终达到超现实的境界。“万物一体”指的是个体与万物在感应中建立起的一种神秘的共存关系。秦汉以来,包括孔子、孟子和董仲舒在内的很多思想家的学说都包含了神秘主义的观念,它们是后世心学神秘主义发生的思想资源。宋明时期,禅佛教的神秘主义对儒家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影响。禅佛教的本体论和修道论的神秘主义逐渐被儒家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宋明儒学的神秘主义。而在儒家传统中,最具神秘主义色彩的学说正是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的神秘主义,既继承了传统儒学中的部分神秘主义观念,又在禅佛教的影响下使儒家的神秘主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阳明心学的兴起,一方面形成以超越性和反思性为特征的精神本体论,另一方面对超理性本体的追求和体认也成为心学在实践层面的特征。因此,阳明心学的神秘主义包含了本体论与工夫论的两个向度。首先,阳明心学包含了一种本体论的神秘主义。阳明心学将良知领会为否定了一切自然、现实存在甚至概念与理性的超越实体。这种实体就是一种恒常、无形式、无差别的纯粹澄明,它超越了思维、理性,因而是神秘的精神。儒家传统的“心”的概念始终处在一个不断精神化、本体化的过程之中。阳明心学既继承了传统儒学的“心”的概念,又在大乘佛教的影响下对本心有着新的理解。阳明心学深受禅佛教的影响,将“心”视为一种超绝的精神实体,亦即为自由的本体。阳明认为,作为无善无恶的神秘本体,良知既是全部伦理法则的本质内容,更是超越经验伦理的先验实在。相对于现实层面的“有”,良知呈现为否定全部现实经验、理性的“无”,二者构成精神内在的辩证关系。因为良知是神秘的精神实体,所以它难以被日常语言诠解,而往往通过譬喻的方式说明。阳明以光、镜和太虚三种喻体说明本心,分别意谓心体的光明本性、感应明觉及虚无的特质。其次,阳明心学还包含了一种工夫论的神秘主义。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修证的对象是神秘的本体。阳明心学的实践,包含了一种超理性的、持续内向化的直觉反思运动,具体表现为面向精神本体的神秘直觉。在这一过程中,良知不断地否定外在、经验的自我,最终将超理智的神秘澄明作为终极真理。第二,修证的方法是神秘的直觉反思。良知本体的超理性、超现实性的特征决定了对它的认识只能诉诸于某种神秘的直觉。经过“龙场悟道”,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之旨,确定了工夫的内向化进路。阳明又提倡默坐澄心之功,藉此获得对心体的证悟。继而渐觉静坐形成的喜静厌动之弊,乃专提“致良知”,注重工夫体证中的动静合一。阳明还提出通过涵养体气来转化身心结构,最终体验到自我与天地万物的浑然一体之感。通过这些修养工夫,精神不断否定外在的表象,并领会到本心是超越概念与理性的生命意志。第三,心学的教法是神秘的。心学深受禅宗的影响,故阳明在言教中屡发机锋、险语。然而,一个超理性的本心、灵明,本质上是与作为理性规定的伦理法则相矛盾的。对于它而言,任何伦理法则、教条都是外在的,都违背它的自由,因而本心与现实伦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张力。将神秘的本心置于全部现实存在之上,势必导致学者过于专注内心的体验而疏略道德实践,从而导致“狂禅”现象的发生。在中晚明时期,儒、释、道的互动与融合得到了空前的强化,这是促成心学神秘主义成型的主要原因。同时,阳明和部分王门学者把良知作为信仰的对象,而心学的宗教化进路也依此而展开。在王门后学那里,阳明心学的神秘主义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王龙溪、王心斋等现成派学者把良知理解为一种内在、无住的自由精神,全部后天的工夫皆为良知本体之外缘。而聂双江、罗念庵等归寂派学者认为,良知本是虚寂的神秘原理,故推崇主静归寂之功以悟入良知。这两派的共同点在于,他们把良知当作一种超越理性与现实性的存在,并强调排除了全部理性思辨及经验验证的直觉体悟。

任凯龙[6](2018)在《德性与德化:儒家伦理特质研究》文中指出从西方规范伦理学的角度看,儒家伦理学常被视作一种德性伦理学。从学理内涵与思维进路分析,儒家伦理学作为一种德性伦理学,又与西方德性伦理学有着明确区分。近些年来,安乐哲等学者对儒家伦理学作了“角色伦理”的诠释,将道德生活置于人与人具体的行为关系中,引发了儒家伦理学的德性、角色之争,开拓了儒家伦理特质研究的新领域,提出了儒家伦理特质研究的新问题。本论文在梳理儒家伦理特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参考西方德性伦理学的观察视角,权衡角色伦理学的合理化程度,深化儒家德行伦理学的理论认知,以儒家伦理之“德”的变迁作为基本线索,将儒家伦理之“德”与殷周时期伦理之“德”联结起来,梳理天德到人德的转向。本论文对儒家伦理特质的研究从“德性”与“德化”两方面展开。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念不同,在孔孟那里,儒家“德性”作为人德伦理化的基本对象的表达,逐渐被内在化为人的本性良知,就此方面而论,儒家的“伦理本位”实际上是“德性本位”。本论文关于儒家伦理学“德化”特质的论述,则是对儒家德行伦理的实践特色的进一步探析,在伦理行为之外,增加了伦理动机、伦理指向的考察,始于德行伦理又不止于德行伦理,把“德化”阐释为认知与行为相统一的人的自觉。通过儒家伦理“德性”本意的澄清与“德化”进路的阐明,以期实现儒家伦理学作为德性伦理学的新的解读。(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对儒家伦理特质研究的现状、价值意义、困境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儒家伦理特质研究的现有成果进行了梳理与概括,确立了哲学史研究与中西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儒家伦理“德性与角色”的诠释之争为引子,兼顾儒家德行伦理学的观点,通过对儒家德性伦理学与儒家角色伦理学的优先性问题的分析,尝试进行方法论的思考。一到四章为正文部分。第一章儒家伦理特质在“德”,立足哲学史研究,分析儒家伦理的理论特色及结构特征,把殷周时期的“德”观念与儒家伦理之“德”联结起来,说明儒家伦理之“德”经历了天德到人德的转变,从周礼的思想起源等方面说明人德的理性特征,对周代敬德思想与儒家伦理之“德”的关联性加以说明,推德至仁,阐述儒家伦理之仁的人德内涵,展现儒家伦理“礼仁同构”的理论特色,强调道德实践与礼义规范的伦理功用,将儒家伦理特质之德归作人德的高扬,并开出“德性”与“德化”的两重面向。二、三两章从德性与德化两方面细述儒家伦理特质。第二章援引梁漱溟“伦理本位”的说法,对比孔孟、亚里士多德“德性”理念的差异,论述德性的本体论特征及构成要素,阐述孔孟德性伦理的实践性与内在性,通过德性与人性的合一把性、命、天、德串连起来,将伦理本位解读为一种“德性本位”,以此说明儒家伦理“德性”特质的独特内涵;第三章则从“德化”角度解析儒家伦理的实践进路,把儒家德行伦理学作为基础,综合伦理动机与伦理指向等因素,以“德化伦理”对“德行伦理”作进一步推进,通过区分“德行”与“德化”来说明儒家伦理自律与他律的双重统一性,从道德自觉问题的探讨入手,深化儒家伦理的“德化”特质研究,把“德化”阐释为儒家的伦理自觉,指明“德化”特质的优越性;第四章对儒家伦理“德性本位”与“德化进路”进行了统合,参考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对道德觉解作了伦理实践中人的规定性的论述,把“德性而德化”的儒家伦理特质总结为儒家自律精神,继而对儒家自律精神进行了“成己”之道的论述。结语部分对儒家伦理作为德性伦理的说法作进一步澄清,再次区分西方伦理与儒家伦理的“德性”内涵的差异,阐述儒家伦理承载的儒家自律精神与角色伦理关系意旨的不同,对绪论部分儒家德性伦理学与儒家角色伦理学的诠释优先性的问题做出进一步阐释。整体而言,本论文将儒家伦理特质研究纳入德性伦理学的理论框架之内,以儒家伦理之“德”的演变与分化为线索,在总结相关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贯彻哲学史研究与中西比较研究的方法,尽可能详致地梳理学界关于儒家伦理学作为德性伦理学或角色伦理学的观点,把儒家伦理特质解析为“德性而德化”的儒家自律精神,为推动当代儒家伦理学研究的深入,进行一种可能性尝试。

查文静[7](2018)在《先秦儒家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正处在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时期,在多元文化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加上大学德育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使德育实效性不如人意。因此,国家大力倡导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立德树人。在这样的时代与教育背景下,本研究选取了先秦儒家思想这一重要内容来探寻它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资源以及应当如何应用。首先,笔者总结了目前先秦儒家思想教育与大学德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目前大学德育存在的不足,为探讨先秦儒家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准备。在对儒家思想的历史变迁与影响进行梳理后,笔者采用了质的研究路径,通过深度访谈和内容分析等方法了解大学师生对于目前大学德育的看法及其对先秦儒家思想教育的需求,试图找寻先秦儒家思想与大学德育的联系。其次,本文探讨了先秦儒家思想中可以应用在大学德育中的一些资源。孔子、孟子与荀子对人性善恶倾向的不同判断和人性可变的共同判断说明,大学德育必须在尊重大学生生存需求与成长需求的基础上展开,即同时尊重他们“利”与“义”的实现。先秦儒家“义利”并举、“义”重于“利”的思想体现了个体幸福与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统一。这启示我们:大学德育应当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同时亦应当在通过教育促使学生个人幸福的实现。先秦儒家思想传达出一种价值取向,即除了获“利”的“乐”,拥有道德自觉也是一种“乐”。这种渗透在先秦儒家“仁”中的道德自觉是道德教育的较高要求,而倡导道德规范的“礼”是道德的外化,“法”是道德底线的保障。对于大学德育来说,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学生道德自觉的培养、礼仪教育与法治教育。这样的德育目标与内容看上去既高远又广博,但并非不切实际。正如先秦儒家“君子”与“圣人”的理想人格那样,大学德育培养的学生必须遵守底线的道德,但同时应当有着对高尚道德的仰望与追求。因此,理想人格的实现归根到底是由自己的道德修养来实现的,也就是个人通过勤学笃行、慎独自省与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来完成。这是先秦儒家思想可以应用在大学德育中的一些内容,尤其是它传递的以道德自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修养思想为我们提供了道德实践的可靠途径。最后,对于这一思想体系,我们需要引导大学生通过批判继承领悟其中的思想精华,通过抽象继承使思想的精华能够与当今时代相结合。对于将先秦儒家思想应用于大学德育的途径与策略,本文主要认为可以通过先秦儒家通识课程为内容来开展,通过吸纳先秦儒家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大学德育实效性,从孔门师生互动获得良好师生关系的启发,以及大学生通过领悟中庸之道来促进自我教育,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大学德育的实效。

马兰兰[8](2018)在《先秦儒家价值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先秦儒家而言,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成就理想人格即圣人。圣人人格的完善过程便以仁为核心在忠、孝、义、礼等多重维度下展开并实现,先秦儒家称其为“成仁”。仁的生发依据在己不在人,由内不由外,人性论成为贯通先秦儒家成仁理路的逻辑起点,从孔子性近习远说到思孟一派对主体心性道德属性的重视,至孟子明确对性善论进行先验预设,再至荀子发掘人心有欲的自然属性与主体成就自身与社会价值的道德追求之间的逻辑关联,或者重视现实效果或者强调主体行为动机,从而显示出不同的价值倾向。先秦儒家对士阶层的主体人格设定是君子圣贤,孝与礼成为家族与社会等空间场域中在情感与理性不同价值维度上的界定标准。先秦儒家重视孝亲与丧礼及其背后衍生出对生命的感恩与敬畏之情,建构儒学价值体系以孝亲伦理作为情感依托,进一步落实到其他生活经验层面,主体价值的实现还需要依靠礼并在其约束下进行。从个人、家族、国家的不同主体界定到修身、齐家与治国的内容规定,从个人私德与社会公德的功能范围到伦理道德与制度规范的形式转化,礼一直作为纲领性观念在儒家思想中架构起仁义理想,落实到具体行为实践中发挥规范与教化功能。忠与恕作为一以贯之的价值原则体现于先秦儒家“成仁”过程中,仁人义士面对生命与道义、公义与私利的选择一向坚守假利求义的价值立场与人格信仰。相对于利以养小体的工具性质,先秦儒家坚持主体高扬道义以全大体,无论何时义都作为值得追求的绝对价值存在。天人关系一向是先秦儒家追溯价值根据与评判是非的价值准衡。《易传》重新界定“天”的价值和义理,以天道作为人事推衍的价值本体,使先秦儒家道德原则与人格建构的价值本体得以确立。《中庸》以主体之性乃天之所命为逻辑前提,为先秦儒家价值体系确立心性本体,中道价值取向也使主体内在超越人格逐渐形成。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具有理念的完满性与事实的历史性。君子人格作为先秦儒家为士阶层设定的理想人格典范,其自身的理念完满性不容置疑。然而,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理想典范绝非等同于历史事实的真实存在,君子人格理想典型的历史事实则表现为在中国历史各个阶段中存在的无数具体个人不同类型的主体实现形式以及主体性的不同实现水平。当价值理想落实在现实层面,先秦儒家将平天下纳入自身价值体系的建构中,使其成为主体自身完善圣人人格的价值导向。就文明教化而言,先秦儒家教化所至的天下是一种价值信念与道德理想,“平天下”必然使文明教化力量泽被四方。然而,儒家平治天下更多体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道义担当,一种坚持下去的必然信念与必须去完成的使命感。在终极关怀层面,儒家仁学作为主体精神境界的道义理想,在促进主体为学进德修业、提升人生境界、完善道德人格方面自有其应然价值。仁学理想的终极性与超越性决定了理想本身的至高位置,与具体现实的悬空差距又使其难能与现实相妥协。伴随历史的演进,先秦儒家价值体系亦随之呈现相应历史性演变。西汉董仲舒以“大一统”思想面貌使儒学登上历史舞台,董仲舒继承并改造先秦儒家价值体系的内涵,以天人之学为核心,以神学化形式为特征,以道统范导政统为目的,将先秦儒家的仁义德圣价值理念进行承继、整合、再造、落实于指导现实政治运行过程。汉武帝时期,儒学官方意识形态地位得以确立,这确实使儒家遇到了一直以来追求得君行道的理想实现机会,成百上千的儒者在限制皇权滥用、辅成王道、广施仁政、教化百姓、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成为成就文明教化之功的立身行道者。宋明理学基于对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价值内核的传统继承,理学与心学分别从成德工夫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倾向,从而在各自思维模式下对儒家价值体系给予不同角度与立场的系统论证。从宇宙生成到哲学本体,从修养工夫到精神境界,从道德理性思辨到伦理社会实践,意在为价值主体的道德、政治、社会活动确立不证自明的人学公理。儒家思想倾向于对主体个人的人格教育,主体个人完善人格并非囿于自身,而是需要向外展开,不仅为自身定位存在价值,而且对人与己、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等之间关系内存审慎敬畏之心。这种价值信仰作为纯粹理念存在于每一位国人心中,即使现在甚至将来无法完全实现,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精神性慰藉力量却始终产生作用。对于个人或者国家,无论何时理想都不能缺位,信仰缺乏、价值观迷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小到个人庸碌精神颓废,大到整个民族陷入平庸状态对未来失去信心与希望。当下国人以世俗化成功衡量人的价值,而成功的界定标准又框限于位高与多金,追名逐利成为当下绝大多数人的奋斗目标,人被矮化为工具性存在,为达到名与利的目的不惜甘屈役使,惶然不知道义与理想为何物。有鉴于此,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理念恰恰为当下中国人返璞归真提供价值指向,而先秦儒家价值体系则理应成为令中国人真正服膺的源头所在。

丁明利[9](2017)在《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徐复观思想》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面对近现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多数中国人在“睁眼看世界”之后,面对中西的差距,都在追求富强民主之路。尤其是二十世纪以降,围绕着“古今中西”的丰富资源,形成了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三种流派和路径,共同演绎了丰富多彩的现当代中国思潮,创造了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之所以选择港台三大新儒家之一的徐复观开展研究,一方面是因为他与上述三种流派均有关联而以保守主义为其底色,尤其是他一生的经历相比其他纯粹书斋型的学者更为丰富,横跨政、学两界。其学术范围广博,兼涉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和领域且均有所建树。在徐复观的众多思想中,以政治思想为核心,他的核心关切就是,如何能够让中国人走出专制、极权的怪圈,摆脱被殖民的命运,实现由民本到民主的转变,推动中国政治步入现代政治的门槛。徐复观的思路可谓走出传统而又不脱离,吸收西方而又不陷溺,在此方法指导下,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因而,选择徐复观作为研究对象,既有典型性,又有代表性。如何进入徐复观的政治思想呢?政治哲学的分析方法无疑是重要的途径之一。为此,在综合前贤的基础上,我们将政治哲学界定为关于理想的政治及其辩难。其中体现了以下向度:首先,其主题是理想的政治,代表一种价值的追求和形上的探究;其次,对此主题的态度或曰方法——辩难,换言之,既有关于理想政治核心内容的正面论述,更有反思、批评和反驳。可见,它不同于政治学或曰政治科学,因为前者是基于现实、实践基础上的哲学探究,是理论和价值层面的。而后者则是关注现实、操作层面的;基于此,我们讨论如下内容:徐复观心目中理想的政治为何?围绕其理想政治思想,他是如何辩难的,换言之,理想政治的实现是何以可能的?徐复观视域中理想的政治为何?为此,我们一方面基于“负的方法”来展开论述。即先论述徐复观的理想政治不是什么,然后再正面论述它是什么。另一方面,基于“知人论世”、“敬的方法”“比较方法”等,全面分析徐复观政治思想的各个方面,着重论述下列几个内容。其一,传统政治不是理想的政治。尽管现代新儒家强调“返本”,但绝不是简单返回到传统尤其是传统专制政治,相反,他对传统专制政治进行了深刻而严厉的批判。第一,他批判的原则是“道(理)势之辩”,倡导“理尊于势”和“以理抗势”。第二,他批判的对象是传统专制政治。其批判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远远高于一些自由主义者。他为我们详细刻画了传统专制主义的形象并展开了严厉的批判。在此,我们以“孝道”为例进行了详细的分疏。第三,他通过分疏“儒法之别”来对传统专制政治进行进一步的剥离和清洗,表现了强烈的“申儒拒法”的卫道形象。在此,尤其是通过他对荀子政治思想(儒法合流的关键)的分疏来加以论述。第四,如何走出传统专制政治和现代极权政治的束缚?需要克服“殖民心态”,注重中西文化性格方面的差异,把学术与权力区分开来,要把信心(对于中国文化的信心和对人类文化的信心)永远建立在自己的良心理性批判之中。第五,通过比较徐复观与钱穆关于传统政治三个层面的辩论,来进一步凸显徐复观批评传统专制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其二,西方的民主政治也不是理想的政治。徐复观等现代新儒家虽以西方的民主政治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但认为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因而不能简单地移植到中国。第一,一方面简要考察了西方民主政治由古希腊至今的发展历程,概述其中存在的两大传统,中间经历了多次转折。另一方面简要论述现代中国接受民主政治的历程,并指出中西民主思想存在的三方面差异。第二,徐复观是通过论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中国的民主追求时来充分展现他对现代民主政治的认识,其中基于传统哲学的体用关系,从政治的内容与形式、政治的变数与常数、政治的数量与质量三个维度来详细展开。第三,基于“群己之辩”以及徐复观对西方现代性的批评来进一步阐述徐复观的民主政治观。通过对传统儒家中修己与治人差异的分疏,体现徐复观政治思想中的社群主义倾向,而这在理论上可以补西方过于重视个人主义之不足的。其三,徐复观理想的政治——基于“德治”思想的自由民主观。这表现了徐复观作为新儒家“开新”的一面,“开新”就是解释,他通过对先秦儒家的政治理想尤其是孔子政治理想的创造性解释,正面论述了他的理想政治思想。第一,详尽论述传统“德治”思想的诞生、特征、积极因素和不足之所在,并对“德治”向“法治”的转变以实现二者的融合进行了探讨。第二,通过论述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来展现徐复观自由民主观的基础。徐复观先通过思想与权力的关系来论述政治与道德不能简单划界,然后论述传统儒家关于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思想,最后阐释道德作为现代自由民主政治关键要素之一的思想。毕竟,指出徐复观的理想政治只是知其然,对其所以然,我们需要继续追问理想政治何以可能?对此,基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探索和追求,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政治哲学的人性基础是什么呢?第一,基于对先秦人性论的全面考察,徐复观认为,中国传统以人性善为主流的“人性论”预设更优。一方面通过徐复观“忧患意识”和张灏“幽暗意识”的对勘,深入比较人性论在构建政治哲学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另一方面则在比较“双重乐观主义”——人性论乐观主义和知识论乐观主义与“双重悲观主义”——人性论悲观主义和知识论悲观主义的基础上,探究了中西民主政治思想存在差异的原因之所在。第二,通过探索由“天命”到“天道”,再到“人心”的历程,尤其是通过对徐复观、唐君毅和牟宗三对孟子“践形”的解释,以及他们对于“天命”的不同认识,详尽探究狭义新儒家内部的紧张关系。第三,通过徐复观对“形中之心”的论述,表现了狭义新儒家在建构形上学方面的两种路数之不同,即熊、唐、牟的思辨形上学和徐复观的实践/具体形上学;通过其“感愤之心”来体现具体形上学的进路及其与当代儒学等之间的联系,以此呈现徐复观人性论哲学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其二,如何由“民本”转进到“民主”?第一,他提出“二重主体性”的论断,其中关涉到政治权力来源和分配问题。第二,以传统官制中的合理成分——“宰相制度”和“谏议制度”为例,指出这两种制度设计的存在是传统社会能够正常运作和发展的条件之一,也是反映专制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更是了解政治主体的一把钥匙。第三,通过论述“民本”之民的三类形象——国人、士和农民,“民主”之民的三种形象——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自耕农,详细阐述每类政治主体的特征、发展历程和使命等,为传统的民本之“民”向现代的民主之“民”的转变提供依据。其中,尤其深入徐复观思想的心理层面,深刻剖析了他对“自耕农”及中产阶级的待望。第四,通过“养教之辩”,详尽阐述了主体建构的历程及可能。即坚持儒家“养先教后”的通义,以历代大儒的理想——“以教化代刑罚”——来作为塑造政治主体的方法及要素,从而既发扬了传统的资源,又可以弥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的状况。其三,论述理想政治的经济基础及文化理念。第一,论述理想政治的自由市场基础。既有对历史上自由经济活动的推崇,又有对苛政尤其重税的批评,还有对儒家均平经济思想的论述以及对现代殖民经济和财团经济的批判。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于自由市场的经济发展对于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作用。第二,详细阐述儒家自由主义。他通过对中国古代儒、道自由主义精神的分析,并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相对比,来为其论述儒家自由主义提供资源。尤其是他在论述儒道自由主义时对“容忍”、“协商”精神的认可,有些类似于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区分的意味。此外,他还通过对传统社会舆论价值的论述,来阐述文化自由主义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近代中国建构自由社会的蓝图,而这个自由社会是立基于秩序与权威的基础之上,从而与西方相别。在此基础上,比较了狭义新儒家内部关于自由观念的同中之异。总之,徐复观认为建立于“个人主义”和“双重悲观主义”之上的西方的民主、自由等“上层建筑”存在根基不稳的问题,而中国传统的资源尤其是儒家“群己和谐”、“人性善”及乐观主义认识论等资源正好能够济之穷。所以,儒家政治哲学与现代民主政治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相对接和补充的关系。徐复观通过对古今中西政治思想的辩难,构建了他的理想政治蓝图。当然,在当下建设“开放社会”的过程中,该如何接受“悲观主义”的洗礼,面对和协调人性恶或说人性幽暗面的存在和事实,以突破单纯强调“人性善”和乐观主义的局限,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

刘越[10](2017)在《徐复观政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徐复观是一位活跃于20世纪中国学术与政治之间的"独树一帜"的学者。他政治生活的顶峰是担任过国民党党政军联合秘书处的副秘书长,成为蒋介石所倚重的高级幕僚,但最后因对国民党的腐败与专制彻底失望而从政治转向学术。他始终关怀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一生致力于传统文化与民主政治的融汇,为此他对中、西方政治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提出了政治文化综合创新的理论。海内外学术界对徐复观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新儒学思想,而对其政治思想,尤其是其政治文化综合创新理论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论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分析与哲学思辨相结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政治思想的科学涵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按照政治学的基本内容构建出徐复观政治思想的逻辑体系,并对其政治思想的内容、主要特征、理论意义与现实启示、理论缺失等进行探究。徐复观通过对"忧患意识"的经典阐释,指出正是"忧患意识"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由原始宗教向人文主义的转化,包含了古代中国人以道德理性为主要元素的人文主义的觉醒。他对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剖析,指出德治思想、民本主义和政治抗议精神构成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然而,在帝制历史的现实中,宰相制度遭到破坏,法治思想严重缺失,具有政治抗议精神的儒家思想不仅得不到发展,反而与专制政治制度达成妥协。徐复观把先秦时期儒家政治思想的精华与专制时期扭曲变质的儒家政治思想区别开来,这是其政治文化综合创新的重要前提,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徐复观一方面发掘西方政治文化中的民主与法治的精华,另一方面也批判了西方政治文化中自由与平等的矛盾、阶级与历史的局限及个人主义的弊端。他指出西方民主政治的建立,缺少了政治家与公民的"道德的自觉"这样一种思想与精神方面的坚实基础。他反对两极分化的社会,反对富贵豪强与民争利,认为平等和分配正义是人的真正自由的基础和必要的保证,以及他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批判,表明他是受到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的。徐复观坚决反对通过全盘西化来建设现代中国,主张对西方政治文化加以区分和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其政治文化综合创新的必要条件。基于此,徐复观认为中国必须学习和汲取西方政治文化中民主与法治方面的精华,使之与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精华实现创造性的融合;同时儒家人文主义可以赋现代民主政治以道德和精神的内涵,可以弥补西方民主自由主义的缺陷。因此,他主张把先秦儒家的思想精华,如德治思想、民本主义和政治抗议精神等,与西方的民主和法治的思想精神相沟通融汇,通过综合创新的途径,来开创新的中国政治文化。这一政治文化综合创新的理论是徐复观政治思想的归结点和落脚点,也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徐复观关注中国的现实政治,力图重建儒家的政治之道。他立足于自由主义者的立场来维护传统文化,努力寻求传统与自由的综合创新,这是他对那个时代所作出的最具独创性的贡献。但是,徐复观的政治思想终究没有逃脱唯心史观的局限、阶级的局限及历史与时代的局限。从本质上来讲,他所维护的是儒家伦理本位和心性之学的唯心主义传统,而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道德理性和道德价值是不可能真正揭示政治思想的本质和规律的。他所代表的是士人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特殊利益,这决定了在他的价值理想中也不可能真正找到农民阶级的位置。基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他对于政治文化综合创新的构思与阐述也是不可能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这样的综合创新理论也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的民主政治问题。吸收和借鉴徐复观政治思想的合理成分,对于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动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启示。

二、儒家文化自觉精神 以先秦儒家为对象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儒家文化自觉精神 以先秦儒家为对象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既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性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道德
        1.5.2 道德教育
        1.5.3 君子人格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2.1 历史演进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2.2 基本特征
        2.2.1 人文性
        2.2.2 实践性
        2.2.3 普遍性
        2.2.4 内在超越性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1 融入的必要性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3.2 融入的可能性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4.2 德育内容融入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5.2 德育方法融入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6.1 基本原则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6.2 实施路径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基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立场的“民主仁学”理论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点
第一章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与“民主仁学”的形成
    第一节 新儒学对传统儒学现代价值的探索
        一 “仁本礼用”的古典儒学
        二 “中体西用”的改良儒学
        三 “新体新用”的当代儒学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对儒学与现代民主融通问题的探寻
        一 港台新儒家的开出论
        二 大陆新儒家的复古论
        三 后新儒家的融合论
    第三节 “民主仁学”的提出
        一 “民主仁学”的构想
        二 “民主仁学”的演化
        三 “民主仁学”的丰富
第二章 “民主仁学”的内在理论体系
    第一节 “民主仁学”的体用论
        一 民主仁爱为体
        二 礼法科技为用
    第二节 “民主仁学”的文化观
        一一 元主导,多元辅补
        二 会通古今,兼容中西
    第三节 “民主仁学”的价值观
        一 “仁”为根本之道
        二 “义礼信和敬”为大德
第三章 “民主仁学”的理论评析
    第一节 “民主仁学”的基本特征
        一 “民主仁学”的人文性
        二 “民主仁学”的兼容性
    第二节 “民主仁学”的积极作用
        一 推动儒家“内圣外王”的新发展
        二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化
        三 推动中西、古今关系的再思考
    第三节 “民主仁学”的理论局限
        一 “民主”何以成为本体
        二 体用二元:疑似陷入“双重边缘化”困境
        三 模糊儒学对接现代社会的有效路径
        四 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
第四章 “民主仁学”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互动关系的思考
    第一节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在中西之辩中推进“一元”与“多元”互补
        二 在古今之辩中推进“传承”与“转化”并进
        三 在理论与现实之辩中推进“理论”与“实践”融合
    第二节 科学把握“马魂、中体、西用”的理论范式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则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相统一原则
    第三节 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推动当代中国价值观重塑
        一 牢牢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和宗旨
        二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统价值观
        三 批判借鉴西方现代价值观与后现代价值观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研究缘起
        (一)当代中国道德伦理重建之需要
        (二)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内在价值之体现
        (三)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之诉求
        (四)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之旨归
    二、研究综述
        (一)有关道德养成的相关研究
        (二)有关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三)有关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相关研究
        (四)相关研究呈现的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问题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
        (三)新时代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四)个案研究法
    五、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价值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本研究的创新
        (二)本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道德养成的学理审视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与“理学”
        (二)宋代理学家
        (三)道德养成
    二、道德养成思想的基础与依据
        (一)哲学基础:道德可教
        (二)心理学基础:习惯可成
        (三)历史依据:思想渊源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划分依据
        (一)以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依据
        (二)以学派主张或地域为依据
        (三)以宋代理学思想发展阶段为依据
第二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奠基塑型
    一、一理二气,五行分合: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
        (一)“自太极论始”的哲学基础
        (二)“顺万物化万民”的教育目的
        (三)以“诚”为主的教育内容
        (四)“主静”“行之”的原则方法
        (五)“穷禅客”真儒家: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二、以物观物,体四用三:邵雍道德养成思想
        (一)以“即物穷理”为哲学基础
        (二)“以道尽人”“正人”“效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三)以儒家典籍为主要内容
        (四)“循理”“润心”“慎独尚行”的原则方法
        (五)“以物观物”的“异数”:邵雍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三、民胞物与,礼以持性:张载道德养成思想
        (一)以气本论与人性二元论为哲学基础
        (二)“变化气质”,“敦本善俗”的教育目的
        (三)“民胞物与”,“尊礼贵德”的教育内容
        (四)“养正于蒙”、“事中明理”的原则方法
        (五)“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四、养正于蒙,敬义兼持:二程道德养成思想
        (一)“人与天地一物”的哲学基础
        (二)“醇教化”“尽人情之美”的教育目标
        (三)“九德”“六艺”的教育内容
        (四)“敬义兼持”“习而后能安”的原则方法
        (五)“德性宽宏”“文理密察”:二程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五、性情一也,陶冶成之: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
        (一)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基础
        (二)“仁者圣之次也,智者仁之次也”的教育目标
        (三)“德以仁为主”“德以礼为体”的教育内容
        (四)“振民育德”“风俗法度”的原则方法
        (五)“经世致用”“知命厉节”: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大成分化
    一、去欲存理,易知易行:朱熹的道德养成思想
        (一)“君子务本,本立道生”的教育目标
        (二)“尊德性,道问学”的教育内容
        (三)“知行相须”,“整齐严肃”的践履举措
        (四)“去欲存理”,“易知易行”的思想特质
        (五)“穷理禁欲”:朱熹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二、明理立心,代天理物: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
        (一)以“心即理”为哲学基础
        (二)“君子”、“存心”的教育目的
        (三)“仁义者,仁之本心也”的教育内容
        (四)陆九渊道德养成方法体系
        (五)“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三、其为有渐,其进有序:张栻道德养成思想
        (一)“性,天下之大本也”的哲学基础
        (二)“尽仁道者圣人”,“传道济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三)“礼俗”、“伦纪”的教育内容
        (四)“知行互发”“其为有渐,其进有序”的原则方法
        (五)“只说践履而不务穷理”:张栻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四、重实际、讲实用、务实效:浙东学派道德养成思想
        (一)兼顾内外,本末并举:吕祖谦道德养成思想
        (二)复正情性,义利双行:陈亮、叶适道德养成思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
        (一)经济环境:富庶繁荣,一道德以同俗
        (二)政治环境:内权集上,外权不竞
        (三)文化环境:多元圆融,返之淳正
        (四)科技环境:嘉惠学林,公诸同好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社会的互动
        (一)义利相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经济之互动
        (二)才资德帅: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政治之互动
        (三)教化人伦: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文化之互动
        (四)格物致知: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科技之互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历史经验与现实观照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经验
        (一)哲学基础:关注道德人格尊严,“参赞天地之化育”
        (二)目标定位:以内圣外王为旨归
        (三)内容选择:“身心”“内外”“知行”与“纲常名教”
        (四)原则方法:“躬行”、“事上磨练”的实践品格
        (五)思想传播:构建多元化、多途径的传播体系
        (六)文化立场:兼顾文化继承与文化互鉴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评价之依据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现实观照
        (一)准确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二)目标设计: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个人修养提升与社会能力增强
        (三)内容选择:聚焦人生根本问题,精选道德榜样
        (四)原则方法:内在超越与外在约束并举,坚守实践品格
        (五)实施基础: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作用,为道德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现状
    1.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第一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基本特征、发展阶段与表现
    2“实用”与“思维”的内涵解读
        2.1“实”与“用”的涵义解读
        2.2“实用”的内涵解读
        2.2.1 实际效用
        2.2.2 现实应用
        2.2.3 符合当下需要
        2.3“思维”的内涵解读
    3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3.1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定义
        3.2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基本特征
        3.2.1 重视此岸现世满足,轻视彼岸来世追求
        3.2.2 关注应用探究,轻视理论构建
        3.2.3 注重近期之用,忽视长远之用
    4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与主要表现
        4.1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发展阶段
        4.1.1 萌芽阶段
        4.1.2 发生阶段
        4.1.3 形成阶段
        4.1.4 确定阶段
        4.2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主要表现
        4.2.1 知识
        4.2.2 关系
        4.2.3 宗教
第二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文化缘由
    5“一个世界”观为核心的意义系统
        5.1“一个世界”观与“两个世界”观的比较
        5.1.1 思想来源
        5.1.2 基本内涵
        5.1.3 关系
        5.1.4 目标追求
        5.2“一个世界”观使得中国人追求现实性目标
        5.2.1 物质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5.2.2 社会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5.2.3 情感性导向的目标追求
        (1)人际之情:和谐的人际关系
        (2)物我之情:圆融的物我关系
    6 重“行”之知行观与“人”为中心之天人观的观念传统
        6.1 重“行”之知行观
        6.1.1 中西知行观差异之一:重“行”与重“知”
        6.1.2 中西知行观差异之二:“知行合一”与“知行二分”
        6.2“人”为中心之天人观
        6.2.1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一:“人”为中心与“天”“人”各为中心
        6.2.2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二:“人天合一”与“天人二分”
        6.2.3 中西天人观差异之三:有情之天与有理之天
        6.3 传统知行观与传统天人观使得中国人重视应用性研究
        6.3.1 未能建立起理论研究兴趣
        6.3.2 重视应用性知识系统
        6.3.3 形成重视现实应用的“学”“术”传统
    7 重视机会获得和恐惧物质匮乏的传统心态
        7.1 重视机会获得
        7.2 恐惧物质匮乏
        7.3 两个传统心态使得中国人偏好近期利益
        7.4 中国人重近期利益的表现
第三部分 中国人实用思维的形成机制
    8 中国人实用思维形成的总体机制图
    9 中国人的实用价值观
        9.1 个人/家庭层面的实用价值观
        9.1.1“好死不如赖活着”:寿(健康长寿)
        9.1.2“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富(物质财富)
        9.1.3“势大面子宽”:贵(社会权势)
        9.1.4“家和万事兴”:和(家庭和谐)
        9.2 国家/天下层面的实用价值观
        9.2.1“治国”:国家富强、社会安定
        9.2.2“平天下”: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10 中国人的实用认识论
        10.1 实用自然认识论
        10.1.1 自然的三个维度
        10.1.2 功能本体是中国古代实用自然认识论的认知基础
        10.1.3 实用自然认识论影响下形成应用性/操作型知识体系
        10.2 实用道德认识论
        10.2.1 道德的两重性
        10.2.2 修齐治平是中国古代实用道德认识论的社会需要
        10.2.3 实用道德认识论影响下形成道德践履操作系统
    11 语言及其话语模式影响实用思维的形成
        11.1 语言及其话语模式形塑思维方式的理论基础
        11.1.1 思维支配语言
        11.1.2 语言形塑思维
        11.2 中国式提问将中国人的思维导向“实用”
        11.2.1 问题之一:这有什么用
        (1)“这有什么用”激发个体形成现实性目标追求
        (2)“这有什么用”促发个体形成作用-功能认知模式
        11.2.2 问题之二: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
        (1)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引导“术”(方法与动作)的寻求
        (2)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满足于解决生产问题和生活问题
        11.2.3 中国式提问的逻辑后果
        (1)“这有什么用”提问方式的逻辑后果
        (2)“怎么办/怎么样/如何做”提问方式的逻辑后果
第四部分 从实用思维的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
    12“李约瑟难题”的文献回顾与解析
        12.1“李约瑟难题”的阶段性
        12.1.1 17世纪初-19 世纪末:以德梅朗和巴多明等法国学者为代表
        12.1.2 20世纪初-20 世纪中叶:以任鸿隽和梁启超等中国学者为代表
        12.1.3 20世纪中叶-20 世纪80年代:李约瑟对难题的研究
        12.1.4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学者的努力
        12.2“李约瑟难题”的跨学科性与学科中心偏移
        12.2.1 “李约瑟难题”的跨学科性
        12.2.2 “李约瑟难题”的学科中心偏移
        12.3“李约瑟难题”研究中展现的三个问题
        12.3.1 问题之一:“李约瑟难题”的内涵问题
        12.3.2 问题之二:“伪问题”说是否挑战“李约瑟难题”的合法性?
        12.3.3 问题之三:现代科学移植中国是否挑战“李约瑟难题”研究的必要性?
    13 心理学的努力:以往心理学研究者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
        13.1 陈立:“中国科学不发达的原因便必为心理的”
        13.2 尼斯贝特、彭凯平和侯玉波:辩证思维与整体思维的解答
        13.3 皮亚杰:认识的心理发生
        13.3.1 动作:一般认识发生的心理基础
        13.3.2 超越动作:科学认识发生的心理基础
        13.3.3 皮亚杰理论对“李约瑟难题”解答的启发
    14 从实用思维的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
        14.1 现代科学为何产生于西方
        14.1.1 希腊传统奠定科学产生的认知条件
        (1)概念化的形式逻辑
        (2)元素-结构认知模式
        (3)“数”的描述机能与演绎机能
        14.1.2 希伯来传统奠定科学产生的人格因素
        (1)超越性的目标导向与动机激发
        (2)自我与意义寻求
        14.2 现代科学为何未能产生于中国
        14.2.1 实践取向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认知条件
        (1)相关逻辑和类比推理
        (2)作用-功能认知模式
        (3)“数”在实践中起指导功能
        14.2.2 儒道文化难以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人格因素
        (1)现实性的目标导向与动机激发
        (2)求乐避苦的性格特征
第五部分 反思、评价与结论
    15 对中国人思维研究的反思
        15.1 以心理学为中心学科,关注思维研究的跨学科视野
        15.2 以研究中国文化的思维为基本,同时关注思维研究的文化差异
        15.3 宜从方法上把握思维研究的三个层次
    16 对中国人实用思维的评价
        16.1 实用思维提升中国人对环境的适应性
        16.2 实用思维阻碍中国人理论兴趣的形成
        16.3 实用思维阻碍中国人超越性目标的形成
        16.4 改善中国人思维的策略
    17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7.1 本研究的创新
        17.2 本研究的不足
    18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阳明心学与神秘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阳明学的研究现状
        (二)神秘主义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从史料出发的方法
        (二)概念的逻辑分析的方法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四)比较哲学的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的难点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难点
导论
    (一)“神秘主义”释义
    (二)“心学”发微
    (三)宗教性与人文性的儒家传统
    (四)明代思想史上一些问题的决疑与检讨
第一章 中国思想史中的神秘主义传统
    引言
    第一节 古代宗教中的神秘主义
        1.1.1 天人之际
        1.1.2 内圣之境
        1.1.3 物我之间
        小结
    第二节 先秦两汉儒家思想中的神秘主义
        1.2.1 孔子的默识之学
        1.2.2 孟子的反身而诚
        1.2.3 汉代的天人感应
        小结
    第三节 宋明儒学中的神秘主义
        1.3.1 宋代理学的神秘体验
        1.3.2 宋代心学的神秘体验
        1.3.3 明代心学的神秘体验
        小结
    本章结语
第二章 心学本体论的神秘主义
    引言
    第一节 “心”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2.1.1 佛教入华前儒家之“心”的概念
        2.1.2 吠檀多—禅宗之真心本体论的影响
        小结
    第二节 良知作为神秘的本体
        2.2.1 “心即理”的神秘主义内涵
        2.2.2 “无善无恶”的良知与神秘精神
        小结
    第三节 阳明哲学的“心”的几种譬喻
        2.3.1 光喻
        2.3.2 镜喻
        2.3.3 太虚之喻
        小结
    本章结语
第三章 心学工夫论的神秘主义
    引言
    第一节 从龙场悟道到知行合一
        3.1.1 龙场悟道之所悟
        3.1.2 言说与体知
        小结
    第二节 静的追求及其效验
        3.2.1 略论先秦儒家的“静”之观念
        3.2.2 宋明儒者的静坐实践
        3.2.3 动静合一:从静坐到致良知
        小结
    第三节 心学的气论与“养气”工夫
        3.3.1 气即良知:气的本体论转向
        3.3.2 阳明的“养气”论及工夫效验
        小结
    第四节 心学神秘主义的局限性
        3.4.1 神秘精神与现实伦理之间的张力
        3.4.2 中晚明的“狂禅”现象
        小结
    本章结语
第四章 王门后学的宗教意识与神秘主义
    引言
    第一节 中晚明的阳明学与佛老的互动
        4.1.1 三教合一的历史现象
        4.1.2 心学宗教化的历史现象
        小结
    第二节 现成良知,直下悟入
        4.2.1 王龙溪的先天正心之学
        4.2.2 王心斋的现成自在之学
        小结
    第三节 归寂通感,主静混一
        4.3.1 聂双江的归寂之学
        4.3.2 罗念庵的主静之学
        小结
    本章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德性与德化:儒家伦理特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及其意义
    二、儒家伦理特质研究综述
    三、儒家伦理特质研究的问题及方法论思考
第一章 儒家伦理特质在“德”
    第一节 前儒家时期“德”观念的演变与儒家伦理思想溯源
        一、前儒家时期伦理之“德”的演变:天德至人德
        二、德作为礼的前提
    第二节 西周“敬德”思想与孔子伦理之“仁”的关联性
        一、周人“敬德”思想的内涵
        二、孔子以“敬”言仁的思路解析
        三、小结
第二章 儒家伦理的“德性”特质——“伦理本位”的新诠
    第一节 “伦理本位”与儒家“德性”
        一、伦理本位的独特视角——道德代宗教
        二、比较视域下西方“德性”内涵的解析
        三、比较视域下的儒家“德性”走向——人德的伦理化
        四、儒家“德性”的政治向度——孔子之礼
        五、儒家“德性”的人格标准——孔子之仁
        六、小结
    第二节 德性即人性:儒家伦理的根基
        一、西方德性论的规范性说明
        二、早期儒家德性论的规范性分析
        三、孟子“德性”思想的人格化转向——德性即人性
        四、小结
第三章 儒家伦理的“德化”进路——“德行”新解
    第一节 伦理之“德”的实践方式——“德化”
        一、中西“德性”问题的分野:德化
        二、“德化”的基本内涵
        三、“德行”与“德化”的区分
        四、小结
    第二节 “德化”的要义:主体自觉的展开
        一、“德化伦理”与“德行伦理”的比较及分析
        二、“角色伦理”关系思维的启示
        三、小结
第四章 德性而德化:儒家伦理的觉解
    第一节 “德性而德化”的指向——儒家自律精神
        一、“德性”与“德化”关联的可能性
        二、“德性”与“德化”关联的必要性
        三、小结
    第二节 人生境界:道德觉解的伦理化
        一、伦理自觉与正义问题
        二、伦理自觉的境界追求
        三、“成己”之道的普适性说明
        四、“成己”之道与儒家自律精神
        五、忠恕为本——推己到尽己
        六、儒家“成己”之道与西方道德金律的比较
        七、儒家正义原则的说明——内心正义
        八、内心正义的层级分析——礼义与道义
        九、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古籍
    (二) 现代着作
    (三) 论文集
    (四) 期刊论文
    (五) 学位论文
致谢

(7)先秦儒家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二章 先秦儒家思想与大学德育的关联辨析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历史变迁及影响
    第二节 先秦儒家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现实需求
第三章 先秦儒家思想资源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探讨
    第一节 人性论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
    第二节 义利观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
    第三节 “仁”“礼”“法”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
    第四节 道德修养论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
第四章 先秦儒家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原则
    第一节 批判继承原则——继承的对象
    第二节 抽象继承原则——继承的方法
第五章 先秦儒家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途径与策略
    第一节 大学德育课程——先秦儒家通识课程
    第二节 大学德育方法——先秦儒家教学方法
    第三节 大学师生关系——孔门师生互动的启发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教育——中庸之道的应用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突破与研究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先秦儒家价值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先秦儒家价值体系的人性基础
    1.1 孔子之性出本源
        1.1.1 孔子之性近习远
        1.1.2 孔子之性与天道
        1.1.3 孔子之执中养性
    1.2 孟子以应然论性
        1.2.1 动机合义性:以良心论性善
        1.2.2 修为工夫:性善何以成圣
    1.3 荀子之性朴致恶何以可能
        1.3.1 以自然欲望所致结果而言恶
        1.3.2 以心知而化性起伪
    1.4 人性论对成仁理路的内外贯通
第2章 先秦儒家价值体系的情理向度
    2.1 孝:仁的情感依托
        2.1.1 孝的价值起源
        2.1.2 善事父母与以孝悌为本
        2.1.3 孝亲与仁本的不同价值定位
    2.2 礼:仁的实践理性
        2.2.1 尚礼的实质:克己复礼以归仁
        2.2.2 礼以成敬的内在根据
        2.2.3 明分使群的外在规范
        2.2.4 群居合一的价值目的
第3章 先秦儒家价值体系的践行原则
    3.1 忠与恕的立达之道
        3.1.1 诚敬尽心之忠道内涵
        3.1.2 视人如己的恕道原则
    3.2 义与利的价值取舍
        3.2.1 公私内涵的历史界定
        3.2.2 公与私的道义褒贬
        3.2.3 利的公私双重内涵
        3.2.4 目的与手段:义与利的价值定位
        3.2.5 道义性目的与功利性手段之间的选择张力
第4章 先秦儒家价值体系的本体之思
    4.1 价值本体的形上建构
        4.1.1 价值本体外设:援天道以明人事
        4.1.2 与天地合德:道德境界的价值超越
    4.2 价值本体内铄主体心性
    4.3 从外设到内铄的价值转化
        4.3.1 主体人格的双重演化
        4.3.2 德治理想的现实遭遇
第5章 先秦儒家价值体系的主体人格
    5.1 君子圣贤:价值主体的人格理想
        5.1.1 主体完善自身的价值依据
        5.1.2 主体完善自身的践行路径
    5.2 价值主体人格的理想典范与历史事实
    5.3 君子理念倡导与文人历史现象的差异
        5.3.1 从主体君子人格到文人依附性格的相异衍化
        5.3.2 “权”与“贵”催生文人的依附性
第6章 先秦儒家价值体系的外王功业与终极归属
    6.1 平天下的价值功业
        6.1.1 家、国与天下衍生的等级与义务观念
        6.1.2 “天下”的教化内涵
        6.1.3 平治天下的道义自觉
        6.1.4 均平天下的责任落空
        6.1.5 从平天下到天下平的“道”与“势”博弈
        6.1.6 价值理念中平天下的逻辑合理性
    6.2 成仁的终极归属
        6.2.1 成仁的自由意志与自觉行为
        6.2.2 仁以为己任的终极追求
        6.2.3 成仁工夫与仁学理想的张力断层
        6.2.4 仁道理想与现实难能兼得
第7章 先秦儒家价值观的后世演变
    7.1 “独尊儒术”下的抗衡与妥协
        7.1.1 价值之天成为“道”与“王”的权威来源
        7.1.2 等级秩序中的个人主体性完善
        7.1.3 天子代天行道
    7.2 天理本体的理学发挥
        7.2.1 理一与分殊之间体用本末的理论关联
        7.2.2 心性之学与明体达用之间的价值平衡
    7.3 “心外无理”的良知本体
        7.3.1 阳明心学的历史与学术背景
        7.3.2 人与万物一气同体
        7.3.3 良知本体践行于世的历史回应
第8章 先秦儒家价值体系的回顾与展望
    8.1 追溯先秦儒家价值理念的初衷
    8.2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交互并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徐复观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理想政治及其可能
        一、何谓政治
        二、政治学与政治哲学
        三、理想的政治何为?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架构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研究架构与脉络
第二章 徐复观关于理想政治哲学的核心关切
    第一节 关于徐复观的定位及其政治哲学的核心关切
        一、徐复观政治思想的多种定位和面相
        二、徐复观政治哲学思想的关切
    第二节 徐复观政治哲学思想研究述评
        一、专题研究成果述评
        二、研究现状评析及展望
第三章 徐复观视域中的理想政治论述
    第一节 对专制/极权政治的批判——“道(理)势之辩”
        一、批判原则的建立——道(理)势之辩
        二、对专制政治形象的刻画及批判
        三、“申儒拒法”的卫道之方
        四、极权主义与殖民主义心态的克服
        五、徐钱之辩——传统是“民主”抑或“专制”
    第二节 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批评——群己之辩
        一、民主政治概述
        二、徐复观视域的民主政治原则和形像
        三、群己之辩——个体与群体之间
    第三节 基于“德治”思想的自由民主观
        一、“德治”思想辨析
        二、政治与道德之间——民主政治的基础探源
        三、自由平等的探究:平等的“对待”还是平等的“参与”?
第四章 徐复观视域中理想的民主政治何以可能
    第一节 政治哲学的人性基础
        一、徐复观人性论概说
        二、天命的历程及狭义新儒家内部之紧张
        三、“忧患意识”与乐观主义认识论
        四、形中之心与感愤之心
    第二节 民本到民主嬗变——“二重主体”及其转化
        一、权源之争——“二重主体性”的论述
        二、权力之限——传统政治中的实践
        三、民本与民主之“民”的演变
        四、民本与民主之民的建构之道——“养”“教”之辩
    第三节 理想政治的经济基础及文化理念——儒家自由主义的阐发
        一、自由市场论说
        二、儒家自由主义的建构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徐复观建构新儒家政治哲学的探索及成绩
    第二节 徐复观政治哲学思想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徐复观思想研究的整体情况概述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10)徐复观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海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海外研究状况
        1.2.2 大陆研究状况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4 研究方法
2 徐复观政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人生与心路历程
    2.1 历史背景
        2.1.1 传统文化的危机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回应
        2.1.2 国民党政府专制统治下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境况
    2.2 人生与心路历程
        2.2.1 求学经历
        2.2.2 政治生涯
        2.2.3 转向学术
3 徐复观对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论析
    3.1 对"忧患意识"的经典阐释
        3.1.1 "忧患意识"的发源
        3.1.2 "忧患意识"的内涵
        3.1.3 "忧患意识"的传承
    3.2 对孔子与孟子的人性论学说的阐发
        3.2.1 孔子的人性论学说
        3.2.2 孟子的人性论学说
    3.3 对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主要内涵的发掘
        3.3.1 德治思想
        3.3.2 民本主义
        3.3.3 以德抗位的政治抗议精神
4 徐复观对皇权专制制度及专制时期儒家思想的论析
    4.1 对皇权专制制度的剖析与批判
        4.1.1 专制制度的形成
        4.1.2 专制制度的实质与特征
        4.1.3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4.1.4 皇权与贵族及知识分子的矛盾
    4.2 对专制时期儒家思想的批判性研讨
        4.2.1 对董仲舒"天人三策"的辨析
        4.2.2 儒家的抗争与妥协
        4.2.3 法治思想的缺失
5 徐复观对西方经典自由主义的论析
    5.1 西方经典自由主义的合理因素
        5.1.1 自然权利思想
        5.1.2 法治与民主思想
    5.2 西方经典自由主义的缺陷
        5.2.1 自由与平等的矛盾
        5.2.2 阶级和历史的局限
        5.2.3 个人主义的弊端
6 徐复观对政治文化综合创新理论的探索
    6.1 政治文化综合创新的必要性
        6.1.1 儒家思想与中国政治现实的矛盾
        6.1.2 四方民主政治缺乏伦理道德的根基
        6.1.3 儒家政治思想可以为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伦理道德的根基
    6.2 中国政治文化综合创新的途径
        6.2.1 走民主政治道路
        6.2.2 将儒家思想中的德治与西方民主政治中的法治相统一
        6.2.3 建立民主政治制度所要遵循的原则
7 对徐复观政治思想的评价
    7.1 徐复观政治思想的贡献及特征
        7.1.1 与自由主义者的比较
        7.1.2 与传统主义者的比较
        7.1.3 与综合创新者的比较
        7.1.4 主要特征
    7.2 徐复观政治思想的局限
        7.2.1 唯心史观基础
        7.2.2 阶级局限性
        7.2.3 历史与时代局限性
    7.3 徐复观政治思想的当代启示
        7.3.1 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
        7.3.2 对西方政治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7.3.3 中西政治文化精华的综合创新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儒家文化自觉精神 以先秦儒家为对象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2]基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立场的“民主仁学”理论评析[D]. 王宁. 郑州大学, 2020(02)
  • [3]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D]. 王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中国人实用思维的理论研究[D]. 刘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5]阳明心学与神秘主义[D]. 单虹泽. 南开大学, 2019(05)
  • [6]德性与德化:儒家伦理特质研究[D]. 任凯龙.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7]先秦儒家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探讨[D]. 查文静. 云南大学, 2018(01)
  • [8]先秦儒家价值体系研究[D]. 马兰兰. 河北大学, 2018(12)
  • [9]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徐复观思想[D]. 丁明利.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10]徐复观政治思想研究[D]. 刘越. 大连理工大学, 2017(10)

标签:;  ;  ;  ;  ;  

儒家文化的自觉精神:先秦儒学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