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船用离心泵效能的技术分析

提高船用离心泵效能的技术分析

一、提高船用离心水泵功效的技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利超[1](2020)在《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培养及EPS在其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利用微藻技术与好氧颗粒相结合形成的菌藻共生颗粒污泥在污水处理方面有着巨大潜力,不仅能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工艺能耗,还能提取微藻生物质能源。但国内对于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培养工艺及颗粒形成机制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论文通过单因素对比实验方法,在遮光(R1)、12:12光照(R2)、接种微藻+12:12光照(R3)、接种微藻+曝气阶段光照2h*6(R4)四种条件下分别培养菌藻共生颗粒污泥。实验过程中,定期监测菌藻共生污泥的物化特性,并提取分析菌藻共生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分泌特性,探究其在污泥颗粒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光照条件(R2、R3、R4)下均完成了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培养,并且形成的粒径较大,在成熟期能达到620μm左右;相比之下,遮光条件(R1)中培养出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则为530μm左右。初始接种微藻的条件(R3、R4)下不仅有利于微藻生物量的累积,还能缩短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形成周期。在污染物去除方面,四种条件下的颗粒污泥对COD的去除率均在93%以上,氨氮去除率均在90%以上,并且在有微藻存在的情况下氨氮的去除效果更好,去除率能达到95%以上。(2)四种条件下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其EPS主要分布均为TB-EPS,但其含量变化趋势没有LB-EPS显着。其中在接种微藻并曝气阶段光照2h*6(R4)条件下培养的菌藻颗粒污泥中LB-EPS的含量从初期的5.5±0.2 mg·g-1·MLSS,先增长至47±2 mg·g-1·MLSS,后稳定在25.6±2 mg·g-1·MLSS。与此同时,四种条件下的LB-EPS中蛋白质(Proteins,PN)和多糖(Polysaccharide,PS)含量有着明显的增长,且相比于多糖,蛋白质含量增加更为显着,其含量从初期的0.8±0.1 mg·g-1·MLSS增长到40±1 mg·g-1·MLSS,而LB-EPS中的PN/PS值也由初期的0.9左右增长至7.8左右。(3)由三维荧光谱图可知,在整个颗粒化过程中,四种条件下污泥EPS的荧光组分主要由酪氨酸类芳香族蛋白质、色氨酸类芳香族蛋白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构成。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各EPS荧光组分虽然没有改变,但其含量和荧光峰位置均有显着变化,表明不同的培养条件会对颗粒污泥中的EPS结构造成影响,进而影响颗粒污泥的形成及特性。红外谱图显示,四种条件下污泥EPS的官能团类型基本相同,但EPS中的酰胺类化合物C=O伸缩振动吸收特征峰和表征蛋白质二级结构AmideⅢ的吸收特征峰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均有明显变化,表明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而结合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图发现,α-螺旋结构对微生物絮凝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无规则卷积结构对生物絮凝起着负面影响,而β-转角结构与生物絮凝性之间则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4)XPS能谱显示,四种条件下的污泥EPS中主要元素均为C、N、O,其中C=O、C-O和-NH2化学基团是EPS的基本组成基团。GPC系统分析得到,在整个颗粒化过程中四种条件下的EPS分子量分布趋势一致,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包括大分子量(>100KD),中等分子量(10~100KD),小分子量有机物(<10KD),并且中等分子量(10~100KD)为主要组成部分。(5)统计分析可知,四种条件下的EPS各组分含量均与污泥粒径、污泥沉降性能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而与MLSS的相关性不显着。其中LB-EPS各组分与污泥平均粒径均有显着正相关性。表明LB-EPS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促进作用,随着LB-EPS各组分含量的逐渐升高污泥平均粒径也在逐渐变大。EPS中的PN、PS组分与SVI呈显着负相关性,与SV30/SV5呈显着正相关性。表明污泥EPS各组分含量的升高对污泥颗粒化进程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覃海波,金家善,倪何[2](2018)在《基于潜在通路分析的船用凝水泵汽蚀原因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某型船用凝水泵切换启动时常因汽蚀原因难以建立出口压力的问题,采用潜在通路分析技术确定凝水泵发生汽蚀的原因。基于热力系统质量流动伴随能量转移的特点,完善热力系统潜在通路分析步骤,设计离心泵扬程较低时工质逆流的等效转化方法;将该型船用凝水系统转化为电路图,采用人工搜寻方式查找凝水系统网络中导致凝水泵发生汽蚀的潜在隐患。结果表明,在机组切换启动过程中,来自本台机组和相邻机组的高温级间漏水路径为造成凝水泵汽蚀的潜在通路,该结论可为凝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张志柳[3](2016)在《磁场强化MP-MBR法处理船舶含油污水效能及减缓膜污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船舶含油污水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为了保护海洋资源,国际海事组织(IMO)做了很严格的含油污水排放标准,研究稳定高效的治理船舶含油污水技术迫在眉睫。本文将磁技术与膜生物反应器(MBR)相结合,采用两组MBR做对比试验,反应器1投加磁粉简称MP-MBR,反应器2在投加磁粉的基础上外加磁场,考察磁场对MP-MBR除油效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磁场强度及作用时间,并从多方面探讨了磁场减缓膜污染的机理。通过考察微生物种相、污泥浓度(MLSS)、污泥容积指数(SVI)等指标,待污泥驯化成熟后,向两个反应器同时投加650mg/L磁粉,考察两个反应器对CODcr、油的去除效能,确保两个反应器运行工况和处理效果保持一致。反应器2加载磁场,强度梯度为0、15、25、35、45mT,作用时间用转盘停转来控制,停转时间为2min: 1min、2min:2min、2min: 3min,考察在不同的磁场强度及作用时间时对MP-MBR去除污染物效能的影响,并实时监测MLSS和TMP的变化,最终确定磁场强度为35mT,转盘停转时间为2min: 2min为本试验的最优条件。首先考察磁场对混合液性质的影响,反应器2混合液的MLSS在第25天达到稳定,浓度为7000mg/L,比反应器1最大浓度高800mg/L且提前12天达到稳定;反应器2混合液中胞外聚合物(EPS)含量比反应器1低16.64mg/gMLSS,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含量比反应器1低8.45mg/gMLSS,蛋白质与多糖的比例最终降低了 0.2;反应器2污泥絮体颗粒粒径从146.220μm增加至280.179μm,最大时是反应器1污泥粒径的2倍;反应器2污泥比阻比反应器1低0.09×1013m/kg,磁场提高了污泥的过滤性能;反应器2的Zeta电位绝对值比反应器1小57.17%,粘度降低了 67.02%,微生物活性提高了27.07%。磁场合理改善了混合液的性质,从而减缓了膜污染。然后对膜表面及混合液的菌群做了详细分类,证明磁场可以提高混合液和膜表面优势菌群多样性,从而提高了去除污染物能力并减缓了膜污染;分析了磁场对MP-MBR膜污染层各阻力分布的影响,磁场减缓了 TMP增长速率,清洗周期延长了7天,降低了 Rp、Rc,Rp/Rt变化不大,Rc/Rt减小,说明磁场对控制泥饼层污染作用大于缓解膜孔堵塞阻力作用。最终用扫描电镜观察新膜及污染后和清洗后的微观形貌,表明磁场可以减少粘性物质在膜表面的粘附,清洗后较大程度的恢复污染前状态;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磁场可以降低EPS、SMP等物质的产生,从而降低膜表面及混合液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减缓膜污染;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膜表面流场动力特性进行研究,证明磁场可以控制磁粉运动来改变液相流场及速度矢量分布,促进磁粉吸附更多的粘性物质并远离膜表面,减轻了滤饼层对膜污染的贡献,从而减缓了膜污染。

张柔佳[4](2014)在《成核剂对渔船用海水流化冰制备过程的节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水流化冰是一种含有大量悬浮冰晶粒子的海水固液两相溶液,冰晶粒子直径微小,换热面积大,能够快速降温并有效避免刺破损伤水产品表皮。海水在冷却降温过程中,由于缺乏凝结核,容易出现过冷现象,需要制冷系统在较低的蒸发温度下运行才能结冰,消耗渔船上较多的能量,因此有必要探究一种适用于渔船用海水流化冰制备过程的节能方法。本文搭建了海水流化冰装置实验台,分析了海水流化冰系统的传热传质过程及海水流化冰含冰率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成核剂对纯水和海水的过冷度及结冰过程节能的影响,得到了纯水流化冰制备过程中,当壳聚糖粉末作为成核剂,质量分数为0.9%时,其悬浮液不存在过冷度;当气泡作为成核剂时,静置时间为5min的壳聚糖-乙酸保鲜液过冷度明显小于静置时间为30min的情况。而在海水流化冰制备过程中,成核剂粒径范围为38.574um的条件下,质量分数为0.1%,溶液过冷消失。最后讨论了流化冰制取过程中冰晶成核的机理及对节能的影响。

杨静[5](2014)在《基于价值工程的船用柴油机成本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船用柴油机制造业的发展和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两者都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造船业利润下滑,一直处于低位徘徊;同时,由于船舶产业的产能过剩严重,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了船价大幅下跌,使得为船舶配套的救生艇柴油机价格也随之下降,一些企业甚至处于亏损的边缘。为了增强船用柴油机企业的竞争力,抢占市场,提升柴油机的价格竞争优势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因此成本控制成为了企业关注的重点之一。我国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令人堪忧,尽管我们的制造优势是成本但是在成本的控制方面却是我们的一块短板。船用柴油机制造业必须在成本控制方面下大功夫,才能突破危机转型升级继续保持中国制造的优势。目前,我国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观念比较陈旧,仍然以传统的成本控制理论为基础。一方面它控制范围比较单一。它的控制范围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过程上,而极少的考虑产品设计、加工工艺等过程的成本控制,而这两者直接影响了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它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而只是片面的分析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和降低成本的方法。另一方面,经济与技术相脱节。它只是从经济层面的角度进行了产品的成本控制,而并没有在技术层面考虑对船用柴油机的机械性能进行优化。价值工程作为一种现代的管理技术与思想方法,研究成本的同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研究功能的同时对其成本进行分析从而达到优化成本结构以及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结合价值工程理论进行救生艇柴油机的成本控制研究,对救生艇柴油机采用系统化功能分析技术(FAST)分析功能并构建产品功能评价分析模型,将产品的16个关键部件作为价值工程的分析对象,运用ABC分类法对零部件的功能成本进行分析,根据零部件的重要度划分为三类。依据价值工程的基本公式计算产品零部件的价值系数,初步对零部件的价值进行分析,再进一步通过最适合区域法对其进行价值评价,确定出需改进的部件,给出可实施的改进方案并进行成本评价。本文最终的目的是将价值工程理论引入传统的成本控制中,使功能改进和成本控制有机结合,对船用柴油机产品功能成本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改善救生艇柴油机的机械性能,促进柴油机制造技术进步,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提高企业利润水平。

李娜[6](2012)在《掺水重油制备及磁化作用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化石燃料短缺和严重的环境问题使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于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随之出现了各种代用燃料。重油掺水和磁化技术均具有节能减排的双重功效,而且世界重油储量丰富,因此研究重油掺水和磁化技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重油掺水方法,由于每种方法都存在一些优缺点,故在实践中都有一定限制。同时,还介绍了重油掺水和磁化后节能减排的相关机理、影响掺水重油质量的因素及测量方法。本文首先采用机械微搅拌技术制备油包水型掺水重油,依靠三级搅拌技术使小水珠均匀分散在重油中。通过对油温、掺水量和搅拌速度等参数进行合理调节,采用旋转粘度计测定掺水重油粘度、热恒温萃取测定掺水量、显微镜法测水珠粒径及分布。根据掺水重油粘度、水珠粒径及分布随各参数的变化情况,得到各参数的最佳范围。实验结果表明:从减小水珠粒径、增加水珠数密度和降低掺水重油粘度三方面综合考虑,制备掺水重油时温度应控制在70℃,掺水量最佳范围为3%-5%,最佳搅拌速度为1260r/min-1400r/min。在对制备参数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在原有机械微搅拌装置上增加了磁化装置,使掺水重油中水珠粒径在磁场作用下进一步减小。通过对磁化方式、温度、磁感应强度、重油流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调节,测定掺水重油粘度、水珠粒径及分布,测定方法如前所述。根据磁化前后掺水重油粘度、水珠粒径及分布随各因素的变化情况,得到各因素的最佳范围。实验结果表明:磁化处理后,重油粘度有所下降,掺水重油粘度和水珠粒径均有降低;从减小水珠粒径和降低粘度两方面综合考虑,制备磁化掺水重油时应选择先磁化后掺水的方式,温度应控制在65℃-70℃磁感应强度最佳范围为0.15T-0.18T,最佳油流量为0.10m3/h-0.14m3/h。

孟林辉[7](2012)在《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冷端优化技术研究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以火力发电为主,其它形式发电为辅的能源大国,火力发电是一个煤炭资源消耗巨大的产业,能源的转换效率还比较低,主要的热量损失发生在冷源系统,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真空每下降1kPa,汽轮机汽耗约增加1.5%-2.5%,汽轮机真空度下降1%,机组热耗将增加1%。而传热端差每升高1℃,供电煤耗约增加1.5%-2.5%。因此,提高冷端系统运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任务是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类似工程实践经验,掌握该领域研究动态,在理解和掌握前人已有理论和经验的前提下,针对本研究对象——S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冷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计算、试验,提出了优化改造方案并进行了实践。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增加独立的高低压凝汽器汽侧抽真空管道,并增加抽真空系统隔离阀,形成各自独立的凝汽器抽真空系统,实现了理想的高低压凝汽器运行工况。2、进行了凝汽器循环水系统二次滤网改造,降低了管道流动阻力,降低了循泵功耗,提升了设备运行可靠性和冷却效率。3、针对循环水系统的虹吸特性,优化了水室抽真空装置的管路布局,保障了虹吸作用的稳定性,降低了管路阻力和泵的功耗。4、通过增加循环水供水管道联络管及联络门,形成单元扩大化的循环水系统,实现了更为灵活的循环水泵的运行方式。5、通过试验与理论计算,形成了简明直观的冷源运行优化—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切换图和全年的运行方式简表,可用以指导生产人员确保冷端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6、对冷端系统的一系列优化节能改造分专题进行了简要的经济性分析。

陈劭[8](2008)在《林火扑救优效组合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森林火灾是对森林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完全杜绝森林火灾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采取有效手段积极消灭。结合当前中国国情,广泛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研究探讨高效实用的森林消防技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围绕林火扑救技术为主题,结合北京地区森林消防实际状况,以房山区作为重点试验区,运用精准林业理论,以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以及3S应用技术等为平台,重点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为使林火扑救系统运转更加有效,对林火监测系统进行适当改建,增添林火数据采集项目并进行相关分析,研建林火模型,对林火扑救装备配置量进行优化评价,深入研究林火扑救装备配置组合,以及林火扑救装备管理系统,实现以GPS为关键技术的林火扑救快速定位导航系统,结合上述研究进行实地校验,获得研究结果。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1)结合国内外森林防火装备发展状况,主要研究分析了北京地区森林消防状况及水源分布、地形地势及森林分布、林火发生分布状况等,北京林地主要分布在远郊区,其中以房山区最有代表性,林地面积广,森林资源80%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定为重点森林防火区。应用3S技术,在房山区改进林火监测系统,进行实地勘测、校验、寻访,获得较高精度的林火数据。通过矢量化方法制作房山区森林消防专用数字地图。运用获得的林火数据进行林火蔓延相关分析,在王正非林火蔓延模型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修正。应用数学建模理论建立了适合本地区的林火扑救模型。上述研究为林火扑救提供理论依据。(2)本文对林火扑救技术与装备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以水灭火技术为主的最优灭火组合方案,即使用便携式长距离山地供水系统为主,同时与森林消防车、手动器具等配套使用,进而与航空灭火结合。论文根据林火管理特点,应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改进房山区林火管理系统。研建林火扑救装备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森林消防设备信息查询,日常管理,并针对林火模型反映的不同地形条件、林火类型等因素快速确定林火扑救装备组合方案。(3)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以GPS为关键技术,通过地理坐标转换,林火扑救专用电子地图制作等,实现房山区林火扑救定位导航,采集扑火航迹路线,进而决策林火发生时最佳的扑救路径,引导扑火力量到达火场,安全实施灭火。本研究在实地校验了GPS定位导航结合高效水灭火方案在林火发生时的灭火效果。结果表明在林火发生时,GPS定位导航可快速实现引导灭火力量准确到达火场,应用自主设计的便携式长距离山地供水系统,每套系统可从水源连续提供喷头射程大于20m和流量不小于2.51/s的灭火用水。上述研究最终实现了快速高效扑灭森林火灾的目标。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一定创新;(1)通过大量林火相关数据分析整理,研建林火扑救模型,为林火扑救装备配置有效实施林火扑救奠定理论基础,模型具有开放性,随着计算机数据采集的延续,可进一步得到修正;(2)以水灭火技术为主,研建便携式山地供水灭火系统,形成高效组合灭火装备组合方案;(3)从森林消防目的出发,建立综合性较强森林消防装备管理系统;(4)以GPS为关键技术,制作林火扑救专用数字地图,并与GPS进行匹配,通过软件编程得出林火扑救最佳路径计算选择,运用航迹管理功能,实现林火扑救路线引导。

刘洋[9](2007)在《逆作法超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有限元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愈益要求开发三维城市空间,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基坑工程,并且开挖深度逐渐增大。许多高层建筑物在密集的建筑群中建造施工,由于施工场地狭窄,深基坑开挖不可能放坡,并且邻近常有必须保护的永久性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对基坑稳定和位移控制的要求很高。深基坑失事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深基坑支护体系身本失稳;二是深基坑开挖引起周围环境条件的显着变化,使周围邻近建筑设施产生开裂,甚至破坏。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天津站后广场深基坑工程,建立了基坑工程开挖、支模护拟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该工程开挖、支护全过程。在分析中,采用空气单元模拟挖掉土体,通过时间步来定义基坑工程开挖、支护过程,从而可以计算分析每一工况下坑基支护结构的内力、变形和地表沉降。通过模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本文所述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方法能基本真实地模拟基坑所在场地和结构本身的空间作用,能有效地立体地反映基坑开挖、土体卸载、支撑安装过程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拓展性。(2)从计算上证明了采用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相结合的设计能有效地控制基坑的变形。本文从计算和实测两方面证明了采用主体结构梁板作为支护结构水平支撑的支撑度刚大,围护体变形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3)在模型的选取上,采用了先进的HS模型,对比MC模型,由于HS模型很好的考虑了卸荷的特性,HS模型在卸荷时表现得更硬,MC模型只有一个单一刚度,实际卸荷模量要比变形模量要大,而HS模型考虑了卸荷。采用先进的HS模型可以得到较好的模拟结果。(4)实测和本次模拟计算都显示了以下几点逆作法深基坑的工程特性和变形规律:地表沉降最大值发生在墙后一定距离处并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收敛,产生于底板浇筑后工的况;坑底最大隆起发生位置在柱-桩位置稀疏处中心位置,开挖面处土体隆起量先随开挖深度的加深而增大,到达最大值后逐渐减小;地连墙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基坑深度的部中靠下(顺作施工的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通常发生在基坑底部);有结构梁板柱作为支撑体系,其水平抗侧刚度很好的约束地连墙的水平位移,可适当降低梁板的刚度。以上几为点本文模拟的理论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宋国军[10](2007)在《生物强化SMBR-Fenton工艺处理溴氨酸废水》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建立一种处理溴氨酸Coromoamine acid,BAA)废水的新工艺,此工艺将用一株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xenophaga QYY)强化间歇式膜生物反应器(the sequencing batch membrane bioreactor,SMBR)工艺与Fenton氧化技术结合。SMBR最佳驯化方法为:投菌量6%,原始污泥中直接投入强化菌,逐渐加大BAA浓度进行驯化,短期加入链霉素能提高BAA降解效果。对生物强化间歇式MBR(SMBR)处理溴氨酸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驯化期、稳定运行期两个阶段的降解特性、污泥特性、菌群生理状态和群落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生物强化可以使MBR迅速启动并稳定运行。在启动期,污泥浓度下降;沉降性和絮凝性变好;脱氢酶活性下降并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EPS中蛋白和多糖含量略有上升。经过30天驯化以后,保持进水溴氨酸浓度为550mg/L,能够稳定运行3个月以上。经过11小时降解,脱色率为98%左右,COD去除率稳定在50%左右。通过RISA进行群落分析,系统生物多样性变低,推测系统最终形成以强化菌QYY占优势的降解溴氨酸的群落结构。系统运行的适宜条件为COD:P=100:1~2.5,pn=6~8,w(NaCl)=0%~2%,p(BAA)=200~2600mg/L,p(FeCl3)=1.0mg/L,温度30℃,曝气量3L/min,排水时间5h,膜通量为0.015m/h,系统的降解时间和溴氨酸浓度呈线性关系,可由方程t(h)=0.0109ρ(BAA)/mg/L+4.413,(R2=0.9968)得出。外加碳源和氮源如葡萄糖、硫酸铵等,不利于BAA降解。冲击实验证明,SMBR对进水溴氨酸浓度耐冲击性强。确定Fenton氧化处理SMBR出水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0℃以上,反应时间为2.5h,原水pH=10.0,m(H2O2)/m(COD)=4.184和n(H2O2)/n(FeSO4)=10,原水COD=291.2 mg/L;Fenton试剂分两批加入。处理后COD=69.1mg/L。建立SMBR-Fenton工艺,通过该工艺处理质量浓度为550mg/L溴氨酸废水,COD去除率为90.0%,溴氨酸脱色率为99.9%。

二、提高船用离心水泵功效的技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船用离心水泵功效的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培养及EPS在其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1.1.1 好氧颗粒污泥的理化性质
        1.1.2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因素
        1.1.3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
        1.1.4 好氧颗粒污泥的应用
    1.2 EPS对污泥颗粒化的影响研究
        1.2.1 EPS在颗粒污泥中的空间分布
        1.2.2 EPS在颗粒污泥中的组成成分
        1.2.3 EPS在污泥颗粒化中的作用
    1.3 菌藻共生系统
        1.3.1 菌藻共生系统的提出
        1.3.2 菌藻共生系统处理污水的研究现状
        1.3.3 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装置及运行条件
    2.2 实验配水、接种污泥及微藻
    2.3 实验仪器设备
    2.4 分析方法
        2.4.1 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
        2.4.2 菌藻共生颗粒污泥中微藻生物量
    2.5 菌藻共生颗粒污泥中EPS的提取与分析方法
        2.5.1 EPS的提取方法
        2.5.2 EPS的成分测定
        2.5.3 EPS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2.5.4 EPS的傅里叶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
        2.5.5 EPS的 XPS分析
        2.5.6 EPS分子量分布变化分析
        2.5.7 Pearson相关性分析
3.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条件下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
        3.1.1 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粒径及形态变化
        3.1.2 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研究
        3.1.3 菌藻共生颗粒污泥中叶绿素含量分析
        3.1.4 菌藻共生颗粒污泥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3.2 不同条件下菌藻共生颗粒污泥EPS的分泌特性
        3.2.1 EPS的组成及含量
        3.2.2 EPS的荧光特性组分分析
        3.2.3 EPS官能团分析
        3.2.4 EPS中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3.2.5 元素组成特征分析
        3.2.6 EPS的分子量分布变化
    3.3 EPS与菌藻共生污泥颗粒化的作用解析
        3.3.1 EPS各组分含量与菌藻共生系统内生物量的相关性
        3.3.2 菌藻共生颗粒污泥EPS各组分含量与颗粒粒径的关系
        3.3.3 EPS各组分含量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基于潜在通路分析的船用凝水泵汽蚀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潜在通路分析技术
    1.1 热力元件对应关系
    1.2 分析步骤
2 案例分析
    2.1 研究对象
    2.2 凝水系统图的等效转化
    2.3通路分析
3 结论

(3)磁场强化MP-MBR法处理船舶含油污水效能及减缓膜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船舶含油污水处理研究概况
        1.2.1 船舶含油污水概述
        1.2.2 船舶含油污水排放标准
        1.2.3 船舶含油污水治理研究及应用进展
    1.3 膜污染简介
        1.3.1 膜生物反应器简介
        1.3.2 膜污染机理
        1.3.3 膜污染影响因素
        1.3.4 膜污染的防治措施
    1.4 磁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4.1 磁场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
        1.4.2 磁场对水中有机物降解的作用机理
        1.4.3 磁技术的应用现状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装置及运行参数
        2.1.2 试验用水
        2.1.3 膜材料与膜组件
        2.1.4 磁性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常规指标检测
        2.2.2 含油量检测
        2.2.3 微生物产物提取及检测
        2.2.4 污泥表面Zeta电位检测
        2.2.5 污泥粒径检测
        2.2.6 污泥比阻检测
        2.2.7 污泥粘度的检测
        2.2.8 微生物显微镜检测
        2.2.9 膜表面扫描电镜分析
        2.2.10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2.11 污泥脱氢酶活性的检测
        2.2.12 微生物种群及丰度检测
        2.2.13 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磁场强化MP-MBR处理效能
    3.1 污泥驯化
        3.1.1 微生物种类
        3.1.2 污泥浓度和污泥容积指数
    3.2 MP-MBR处理效能
        3.2.1 对COD_(Cr)去除效能的影响
        3.2.2 对除油效能的影响
    3.3 磁场对MP-MBR处理效能的影响
        3.3.1 磁场加载形式确定
        3.3.2 磁场强度对MP-MBR处理效能的影响
        3.3.3 磁场刺激时间对MP-MBR处理效能的影响
        3.3.4 磁场对污泥浓度和TMP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磁场强化MP-MBR对膜污染的控制及机理研究
    4.1 磁场对MP-MBR污泥混合液特性的影响
        4.1.1 对混合液污泥浓度的影响
        4.1.2 对混合液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4.1.3 对混合液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影响
        4.1.4 对混合液污泥粒径的影响
        4.1.5 对混合液过滤性能的影响
        4.1.6 对混合液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4.1.7 对混合液污泥Zeta电位的影响
        4.1.8 对混合液粘度的影响
    4.2 对种群分布的影响
        4.2.1 数据处理
        4.2.2 操作单元(OTU)分类
        4.2.3 物种分类
        4.2.4 Alpha多样性分析
        4.2.5 Beta多样性分析
    4.3 磁场对MP-MBR膜污染层阻力分布的影响
        4.3.1 对跨膜压差的影响
        4.3.2 对Rt、Rc、Rp的影响
    4.4 膜污染微观分析及膜污染物成分分析
        4.4.1 膜表面扫描电镜微观形貌观察
        4.4.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4.5 PIV技术对膜表面流场动力特性研究
        4.5.1 A-A激光断面液相流场矢量分布
        4.5.2 B-B激光断面液相流场矢量分布
        4.5.3 C-C激光断面液相流场矢量分布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成核剂对渔船用海水流化冰制备过程的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常见的水产品冷加工技术
    1.3 海水流化冰技术的研究进展
        1.3.1 海水流化冰制备方式分类
        1.3.2 海水流化冰的传热传质研究
        1.3.3 海水流化冰在水产品保鲜中的研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水流化冰制取实验台搭建
    2.1 海水流化冰实验机装置简介
        2.1.1 实验机装置组成
        2.1.2 工作原理
    2.2 过冷度测试实验台的搭建
第三章 海水流化冰制取过程传热传质分析
    3.1 概述
    3.2 海水流化冰制取过程
        3.2.1 海水制备流化冰的理论分析
        3.2.2 海水制备流化冰的实验过程
    3.3 海水流化冰装置传热传质的影响因素
        3.3.1 含冰率与海水温度、流量、盐度的关系
        3.3.2 换热量与海水温度、流量、盐度的关系
    3.4 促进海水流化冰冰晶成核的方法探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核剂对纯水过冷度及结冰过程的节能研究
    4.1 概述
    4.2 壳聚糖粉末及其保鲜液对流化冰制取过程的影响
        4.2.1 纯水制取流化冰
        4.2.2 不同质量分数壳聚糖悬浮液的过冷度实验研究
        4.2.3 不同静置时间壳聚糖-乙酸保鲜液的过冷度实验研究
    4.3 成核机理探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核剂对海水过冷度及结冰过程的节能研究
    5.1 概述
    5.2 不同粒径范围成核剂对海水流化冰制备的节能研究
        5.2.1 成核剂粒径范围为 154~355um 的实验
        5.2.2 成核剂粒径范围为 38.5~74um 的实验
        5.2.3 结果讨论与节能分析
    5.3 含有成核剂的海水流化冰对鱿鱼的保藏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海水流化冰制备专用软件的开发
    6.1 概述
    6.2 船用海水流化冰制取过程参数分析软件
    6.3 海水流化冰制取设备设计系统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基于价值工程的船用柴油机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文献评述
    1.4 文章创新点及难点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船用柴油机成本控制研究的意义
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
    2.1 价值工程定义
    2.2 价值工程特点与原则
        2.2.1 价值工程特点
        2.2.2 价值工程的原则
    2.3 价值工程基本程序与应用范围
        2.3.1 价值工程的基本程序
        2.3.2 价值工程的应用范围
    2.4 成本的相关概念
    2.5 国内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6 成本控制方法发展综述
        2.6.1 标准成本控制方法
        2.6.2 作业成本控制方法与选择
第3章 价值工程在船用柴油机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3.1 价值工程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3.2 本文的成本控制方法选择
    3.3 柴油机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现状与问题
        3.3.1 柴油机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3.3.2 柴油机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问题
    3.4 船用柴油机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3.5 价值工程在船用柴油机成本控制中的可行性
    3.6 价值工程系统在船用柴油机成本控制研究中的实现路径
第4章 救生艇柴油机产品功能分析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4.1 分析对象的确定
    4.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3 功能分析定义与分类
        4.3.1 功能定义
        4.3.2 功能分类
    4.4 功能评价模型的构建
    4.5 零部件功能系数的确定
        4.5.1 产品功能重要度系数的确定
        4.5.2 零部件功能关联矩阵的设计评价与功能系数的确定
第5章 救生艇柴油机产品成本分析和价值评价与改进
    5.1 救生艇柴油机产品成本分析
    5.2 救生艇柴油机成本系数的确定
    5.3 救生艇柴油机价值分析
    5.4 救生艇柴油机价值评价
    5.5 救生艇柴油机方案改进及其成本评价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救生艇柴油机部件——功能关联矩阵及评分表
    附录 2 产品重要度评分表
    附录 3 柴油机零部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6)掺水重油制备及磁化作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重油概述
        1.1.1 燃油紧缺状况
        1.1.2 重油资源概述
        1.1.3 重油掺水研究意义
    1.2 燃油掺水及磁化技术
        1.2.1 燃油掺水技术发展历程
        1.2.2 燃油磁化技术发展历程
        1.2.3 常用重油掺水方法
    1.3 掺水重油节能减排及磁化机理
        1.3.1 掺水重油燃烧反应
        1.3.2 重油掺水节能机理
        1.3.3 重油掺水减排机理
        1.3.4 燃油磁化物性变化机理
    1.4 掺水重油质量影响因素及测量
        1.4.1 掺水重油质量影响因素
        1.4.2 稳定性及其测量
        1.4.3 分散度及其测量
        1.4.4 粘度及其测量
    1.5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课题意义
        1.5.2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装置建立
    2.1 实验装置及材料
        2.1.1 实验装置
        2.1.2 实验材料
    2.2 机械微搅拌核心部件结构及掺水重油制备
        2.2.1 机械微搅拌核心部件结构
        2.2.2 掺水重油制备
第3章 掺水重油质量参数测定方法
    3.1 粒径及分布
    3.2 掺水量
    3.3 粘度
    3.4 磁感应强度
第4章 掺水重油制备过程影响因素
    4.1 实验方法与流程
    4.2 油温对掺水重油质量影响
    4.3 掺水量对掺水重油质量影响
    4.4 搅拌速度对掺水重油质量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磁化对掺水重油质量影响
    5.1 磁化装置
    5.2 磁化影响因素
    5.3 磁化方式对掺水重油质量影响
    5.4 温度对掺水重油质量影响
    5.5 磁感应强度对掺水重油质量影响
    5.6 重油流量对掺水重油质量影响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7)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冷端优化技术研究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冷端系统概述及性能分析
    2.1 汽轮机低压缸末端特性
    2.2 凝结水系统及设备
    2.3 抽真空系统
    2.4 循环水系统
    2.5 机组冷却系统
第3章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冷端系统分析
    3.1 冷端系统概况
    3.2 N-45700型凝汽器
    3.3 真空系统
    3.4 循环水泵
第4章 1000MW机组冷端系统的优化技术研究与实施
    4.1 冷端系统优化方法及内容
    4.2 凝汽器性能优化
    4.3 抽真空系统优化
    4.4 循环水系统优化
    4.5 冷端系统运行方式优化及结果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8)林火扑救优效组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森林防火装备技术发展现状
        1.2.1 国外森林防火研究现状
        1.2.2 国内森林防火研究现状
        1.2.3 国外林火扑救装备现状
        1.2.4 国内林火扑救装备现状
    1.3 试验区状况调查及林火相关评价
        1.3.1 北京森林防火现状调查分析
        1.3.2 北京市房山区森林防火状况调查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小结
2 林火扑救的理论基础研究
    2.1 林火监测体系的改建
        2.1.1 林火监测概述
        2.1.2 现代林火监测关键技术分析
        2.1.3 林火监测体系建立
    2.2 林火蔓延模型分析与修正
        2.2.1 对常用林火蔓延模型分析
        2.2.2 林火蔓延数据获得与相关分析
        2.2.3 林火蔓延模型的修正
    2.3 构建林火扑救模型
        2.3.1 构建扑救模型
        2.3.2 林火扑救模型的拓展分析
    2.4 小结
3 林火扑救装备组合配置
    3.1 林火扑救技术与装备应用研究
        3.1.1 林火扑救原理、原则与方法分析
        3.1.2 林火扑救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2 扑救装备配置评价分析
    3.3 扑火时间和扑火力量测算
    3.4 林火扑救技术与装备配置组合研究
        3.4.1 常规林火扑救装备配置
        3.4.2 风力灭火机为主的扑救装备配置
        3.4.3 空中灭火装备配置
        3.4.4 水灭火装备及配套设施研究
        3.4.5 水灭火装备系统优化配置(主要根据火场条件)
        3.4.6 便携式长距离山地供水灭火系统配置
    3.5 小结
4 林火扑救装备管理系统
    4.1 改建林火数据库
        4.1.1 数据库设计
        4.1.2 火场林业因子空间属性数据的提取
    4.2 林火扑救装备管理系统研建概述
    4.3 建立系统模块结构
    4.4 设备管理系统表结构设计
    4.5 创建森林消防设备信息管理系统项目
    4.6 建立设备管理系统自由表
    4.7 林火扑救装备系统表单设计
        4.7.1 创建[大型森林消防设备]表单
        4.7.2 运行[大型森林消防设备]表单
    4.8 创建林火强度计算模块
        4.8.1 林火强度数据处理
        4.8.2 创建[反应强度]表单
    4.9 创建登录界面
    4.10 创建系统主界面
    4.11 快速实现林火扑救装备优化配置组合
    4.12 小结
5 林火扑救中GPS关键技术实现
    5.1 GPS在森林火灾扑救中的应用
    5.2 GPS原理及技术实现
        5.2.1 GPS技术实现原理
        5.2.2 伪距法定位
        5.2.3 载波相位测量
    5.3 房山区林火定位技术实现
        5.3.1 地球坐标系建立
        5.3.2 确定国家坐标系
        5.3.3 转换坐标系
    5.4 房山区林火扑救专用电子地图制作
        5.4.1 电子地图的技术特点
        5.4.2 电子地图的制作
    5.5 GPS与电子地图匹配
        5.5.1 确定地图匹配依据
        5.5.2 地图匹配算法实现
    5.6 GPS在林火扑救装备导航功能实现
        5.6.1 GPS导航技术措施
        5.6.2 扑救车辆自律导航问题解决
        5.6.3 最佳路径计算
        5.6.4 实现林火扑救航迹管理
    5.7 GPS快速导航试验
    5.8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9)逆作法超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有限元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深基坑研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逆作法的发展概况
        1-3-1 逆作法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3-2 逆作法在国外的发展及应用
        1-3-3 逆作法在国内的发展及应用
        1-3-4 逆作法施工的特点
        1-3-5 逆作法的施工分类
    §1-4 数值模拟分析方面的研究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坑支护结构的基础理论
    §2-1 围护结构型式及其应用
        2-1-1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及要求
        2-1-2 支挡型支护结构类型及选型
    §2-2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2-1 支护结构变形和内力计算研究
        2-2-2 关于围护结构上土压力研究
        2-2-3 连续介质有限元法的发展
    §2-3 土的本构模型
        2-3-1 弹性模型
        2-3-2 弹塑性模型
    §2-4 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其影响因素
        2-4-1 基坑变形分析
        2-4-2 周围地表的沉降
第三章 有限元理论基础
    §3-1 线弹性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3-1-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路
        3-1-2 有限单元法求解的步骤
    §3-2 非线性有限单元法
        3-2-1 岩( 土) 体的非线性特性
        3-2-2 非线性分析的一般方法
    §3-3 接触单元的类型
        3-3-1 无厚度G o o d m an 接触单元
        3-3-2 有厚度D e s ai 薄层单元
第四章 基坑开挖与支护过程数值模拟
    §4-1 工程概况
        4-1-1 工程地质条件
        4-1-2 施工方法的选择
        4-1-3 支护方案及设计结果
    §4-2 P L A X IS 软件介绍
        4-2-1 程序组成及功能
        4-2-2 土的本构模型
    §4-3 建立模型
        4-3-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假定
        4-3-2 分析模型的二维平面应变简化理论依据
        4-3-3 基坑模型的建立
        4-3-4 模型网格划分
        4-3-5 初始应力场确定
    §4-4 有限元分析及数值模拟的结果
        4-4-1 各主要工况水平位移云图
        4-4-2 各主要工况竖向位移分布云图
        4-4-3 墙后地表沉降计算与分析
        4-4-4 坑底隆起计算与分析
        4-4-5 墙体变形计算与分析
        4-4-6 地连墙与中间桩柱的沉降差异
        4-4-7 支撑轴力
        4-4-8 围护墙上的土压力计算与分析
        4-4-9 信息化施工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建议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生物强化SMBR-Fenton工艺处理溴氨酸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膜生物反应器
        1.1.1 MBR研究发展历史
        1.1.2 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现状
        1.1.3 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
        1.1.4 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机理
        1.1.5 膜生物反应器的水处理特点
        1.1.6 MBR的膜组件
        1.1.7 膜污染问题的解决措施
        1.1.8 膜生物反应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9 MBR的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
    1.2 膜生物反应器中的生物学特征
        1.2.1 活性污泥特性
        1.2.2 微生物群落
    1.3 生物强化技术
        1.3.1 生物强化技术现状
        1.3.2 生物强化的方法研究
        1.3.3 生物强化技术的局限
    1.4 溴氨酸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1.4.1 溴氨酸生物法处理研究现状
        1.4.2 溴氨酸的生物降解机理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装置
        2.1.4 膜组件
        2.1.5 实验配水及菌种富集培养基
        2.1.6 菌种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内容及操作条件
        2.2.2 实验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3 生物强化SMBR启动期研究
    3.1 驯化投菌量确定
    3.2 运行方式的确定—SMBR与连续式MBR降解效果对比
    3.3 生物强化SMBR的驯化方式
    3.4 链霉素对驯化效果的影响
    3.5 SMBR生物强化效果
    3.6 驯化阶段SMBR系统参数变化
        3.6.1 驯化阶段SMBR对溴氨酸的脱色
        3.6.2 驯化阶段SMBR对COD的去除
        3.6.3 驯化阶段SMBR内污泥浓度的变化
        3.6.4 驯化阶段SMBR内污泥沉降性和絮凝性的变化
        3.6.5 驯化阶段SMBR内污泥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3.6.6 驯化阶段SMBR内污泥EPS的变化
        3.6.7 系统菌群结构变化
    3.7 本章小结
4 生物强化SMBR稳定阶段研究
    4.1 SMBR系统运行条件优化
        4.1.1 外加氮源的影响
        4.1.2 磷源的影响
        4.1.3 外加碳源的影响
        4.1.4 盐(氯化钠)浓度的影响
        4.1.5 pH的影响
        4.1.6 进水溴氨酸浓度的影响
        4.1.7 铁离子浓度的影响
        4.1.8 曝气量的影响
        4.1.9 温度的影响
        4.1.10 降解时间的确定
    4.2 稳定阶段SMBR系统参数变化
        4.2.1 稳定阶段SMBR对溴氨酸的脱色
        4.2.2 稳定阶段SMBR对COD的去除
        4.2.3 稳定阶段SMBR内污泥浓度的变化
        4.2.4 稳定阶段SMBR内污泥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4.2.5 稳定阶段SMBR内污泥EPS的变化
        4.2.6 稳定阶段SMBR内污泥沉降性和絮凝性的变化
    4.3 SMBR的抗冲击性实验
        4.3.1 进水BAA浓度冲击实验
        4.3.2 外加碳源冲击实验
        4.3.3 磷源冲击实验
        4.3.4 外加氮源冲击实验
        4.3.5 盐冲击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芬顿反应处理SMBR出水
    5.1 反应时间的确定
    5.2 FeSO_4·7H_2O的用量
    5.3 H_2O_2溶液的用量
    5.4 pH的影响
    5.5 温度影响
    5.6 Fe(Ⅱ)和H_2O_2分次加入
    5.7 原水COD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5.8 SMBR—Fenton工艺
    5.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提高船用离心水泵功效的技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培养及EPS在其过程中的作用机制[D]. 周利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2]基于潜在通路分析的船用凝水泵汽蚀原因研究[J]. 覃海波,金家善,倪何. 船舶工程, 2018(10)
  • [3]磁场强化MP-MBR法处理船舶含油污水效能及减缓膜污染研究[D]. 张志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4]成核剂对渔船用海水流化冰制备过程的节能研究[D]. 张柔佳. 浙江海洋学院, 2014(04)
  • [5]基于价值工程的船用柴油机成本控制研究[D]. 杨静. 江苏科技大学, 2014(03)
  • [6]掺水重油制备及磁化作用实验研究[D]. 李娜.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9)
  • [7]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冷端优化技术研究与实施[D]. 孟林辉. 华北电力大学, 2012(01)
  • [8]林火扑救优效组合技术研究[D]. 陈劭.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6)
  • [9]逆作法超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有限元分析及应用研究[D]. 刘洋. 河北工业大学, 2007(11)
  • [10]生物强化SMBR-Fenton工艺处理溴氨酸废水[D]. 宋国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4)

标签:;  ;  ;  ;  

提高船用离心泵效能的技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