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男子400m跑速度分布研究

现代男子400m跑速度分布研究

一、现代男子400m跑的速度分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薇薇[1](2020)在《男子400m自由泳运动员竞赛策略及兼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近五届奥运会男子400m自由泳决赛运动员的分段成绩、兼项进行统计分析,意在研究男子400m自由泳运动员竞赛策略及兼项,探讨男子400m自由泳项目发展特征。结果表明:第六分段与第七分段、第七分段与第八分段、第五分段与第七分段、第五分段与第六分段之间呈高度相关,第六分段、第七分段、第八分段成绩与总成绩呈高度相关;男子400m自由泳运动员竞赛策略为"加、匀、冲"策略,即前程加速游、途中匀速游、后程冲刺游;男子400m自由泳分段成绩的评分标准的科学性验证了第四分段的"减速现象"与第五分段的"小加现象"是人体运动的"生理极点"和"第二次呼吸"所致; 200m自由泳项目是男子400m自由泳运动员的最优兼项,其次是1500m自由泳项目,自由泳、个人混合泳、蝶泳是男子400m自由泳运动员常兼项泳式。

许日红[2](2020)在《广东省高校高水平男子400米跑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特征的研究 ——以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与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400米跑在田径比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最具观赏性项目之一,是速度与耐力集一身,对运动员身体各机能要求非常苛刻的项目。目前我国短跑项目中的100米和200米均为亚洲最高水平,而400米的竞技水平与亚洲及国际优秀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赛前训练的安排是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广东省高校高水平男子400米跑运动员在全国众多高校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本文以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全国第十九届大学田径锦标赛为契机获取与本研究有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主要从运动员的基本情况、阶段划分与训练任务、训练内容方法学体系、训练内容安排序列结构与恢复措施手段、训练内容安排的比例以及训练负荷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提高400米跑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科学性,寻求赛前训练的规律为全国各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队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对提高我国400米跑的成绩,以及丰富我国400米跑训练实践经验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广东省部分高校高水平男子400米跑运动员赛前8周训练的安排为研究对象,使用了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运动员的身高、体重以及克托莱指数均值分别是:177.3cm、66.6kg、368.41。(2)赛前训练安排划分为:适应阶段、强化阶段、调整阶段。(3)赛前训练内容方法学体系:以专项距离的0.5-1.5倍的段落组合间歇跑发展专项耐力;以重复和循环训练法提高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来发展专项力量;以30-100米的重复训练法来发展最大速度;以身体各部位的低强度负荷练习作为一般身体素质训练。(4)内容序列安排结构为:速度性和技术性的练习内容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耐力性的练习安排在后半部分;恢复措施方法手段体系包括:训练学、物理学、营养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手段。(5)内容安排比例,适应阶段:“均衡发展”和“侧重发展”型,而“侧重发展”型,包括“专项耐力+最大速度”并重型和“专项力量为主”型。在强化阶段主要以专项耐力训练为主。在调整阶段以最大速度训练为主。(6)负荷量变化节奏有“中-大-小”和“大-中-小”;适应与强化阶段的负荷方式有“加量加强度”型、“加量保强度”型、“减量加强度”和“保量加强度”型。调整阶段负荷量大幅度下降,负荷强度保持或稍微上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赛前8周的训练任务安排,遵循了循序渐进性、竞技需要原则和生物适应性原理。2、赛前8周的训练内容方法学体系,内容精简高效,重视序列结构;方法手段的实施与专项运动形式的需要紧密结合。训练后重视营养补充、机体恢复及防控伤病。3、赛前8-6周训练安排内容以全面发展各专项素质为主;在赛前5-3周以强化专项耐力为主;比赛前2-1周,以要求兴奋性较高的最大速度训练为主。4、赛前8周的训练负荷情况呈现:“直线式”和“阶梯式”两种方式减量,始终保持较高的训练强度。

黄召毅[3](2020)在《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全程速度节奏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400m是大家公认最难跑的短跑运动项目,它不仅仅要求运动员较高的速度素质及速度耐力,还要求运动员拥有较好的速度节奏能力。近些年来关于400m跑速度节奏一直受到很多专家的关注,并对其进行研究,取得可观的成绩。但在查阅相关资料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专家是集中于研究优秀400m跑运动员全程速度节奏特征的,关于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全程速度节奏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缺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而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与优秀女子400m运动员相比,除了她们参赛经验少,速度和速度耐力差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她们在比赛中速度分配能力较差,全程没有一个合理而相对稳定的速度节奏。那么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在比赛全程中采用什么样的速度分配,才更加有利于自身运动水平得到最佳发挥,从而取得优异成绩,是值得深入研究与实践的。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参加2019年全国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和山东省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中学组)两次比赛中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的64名女子(15-18岁)400m运动员全程各分段(0-100m、100-200m、200-300m、300-400m)的时间参数和速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由于现场采集比较困难、设备条件有限等因素,本文参照了2016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前八名优秀女子400m运动员成绩,并对她们四个100m分段时间参数和速度参数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研究的需要,将64名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设置为A组,我国优秀女子400m运动员设置为B组。将A组和B组运动员全程各个分段的时间参数和速度参数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总结出目前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在比赛全程速度节奏的变化特点,找出她们与优秀女子400m运动员之间存在的差距,提出相应的策略,为以后我国青少年400m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理论和实践依据,也进一步丰富400m相关理论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运动员全程速度分配的合理性体现在各个分段时间及前后半程时间差值的大小上,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应合理的分配各分段时间,控制前半程用时,缩小前后半程时间差,减少最后一个100m分段的时间。2.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点,各分段速度水平差较大,第一个100m分段的过度加速,导致第四个100m分段的速度加速下降,表明运动员要控制第一个100m分段的加速,延长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是保证后面速度稳定的基础。3.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在全程中要合理分配跑速,注重控制最快分段的速度,避免过度动用速度储备,有利于降低后两个100m分段速度下降率,减小全程速度波动的幅度,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4.400m跑对运动员全程速度控制能力要求较高,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需提高最大速度控制能力,除了保持相对高速之外,还要提高后两个100m分段速度最大利用率,实现各分段速度的最优化。5.优秀女子400m运动员在比赛全程表现出:合理的分配各分段时间尤其是前两个100m的时间,并且控制最快分段的速度,降低了后两个100m速度下降率,保持了各分段速度的相对均匀和平稳,使得全程速度波动较小,呈现出全程合理的速度节奏特征。6.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各分段时间模式量化标准的建立,可以及时判断、评价运动员训练强度及各分段时间分配是否合理,为我国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标准。

刘楠楠[4](2019)在《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200米跑全程速度变化差异性分析 ——以谢震业、博尔特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短跑是人体器官在无氧代谢条件下完成最大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其中100米和200米都是最具象征的短跑,但本质上却有较大差异。短跑的最终成绩主要取决于运动选手的加速能力和维持最大速度时间的长短。200米跑才是真正意义上最高速度跑的“飞人大赛”。近几年在体育强国政策下,我国的短跑项目特别是110米跨栏、100米、200米等逐渐达到世界水平,但在国际比赛上与世界最高水平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本文研究对象是谢震业与博尔特的200米跑全程中各分段速度参数。在200米跑项目中,他们分别是中国和世界的纪录保持者。基于谢震业国际田联大阪黄金挑战赛及博尔特德国柏林世锦赛中的表现,分析两位运动选手200米跑全程的速度变化差异。本文主要运用图像解析法和其他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两位运动选手的相关数据,找出谢震业的优势及不足,为谢震业和国内200米跑项目训练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其结论如下:1.世界优秀200米跑运动选手的速度变化曲线以“单峰型”为主。我国谢震业以“双峰型”为特征,全程跑速度变化起伏较大;博尔特则以“单峰型”为特征,全程跑速度变化起伏较小。其表明博尔特的速度曲线更合理有效。2.本文基于谢震业和博尔特多次比赛的反应时统计得出,两位运动选手无显着差异。表明谢震业的起跑反应时已具备世界一流水平,但稳定性仍需加强。3.加速跑阶段,谢震业起跑后短距离加速能力比博尔特强。但是,博尔特的持续加速距离更长,且减速不明显。4.最大速度阶段,谢震业加速距离较短,途中跑速度落后于博尔特,速度变化起伏较大;博尔特速度变化起伏小,且呈上升趋势。5.速度耐力阶段,谢震业后程持续积极加速,冲刺能力强;博尔特减速较晚,且减速不明显。在速度耐力阶段,谢震业冲刺跑技术已具备世界一流水平。

杨会珍[5](2019)在《我国优秀女子400米跑运动员杨会珍全程跑速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女子400米跑1964年进入奥运会,距今已有54年的历史。女子400米跑的世界纪录是由民主德国选手玛丽塔·科赫在堪培拉上创造的47秒60,而我国的女子400米跑纪录则是由马玉琴在1993年在北京的第七届全运会上创造的49秒81。从上述成绩可以看出我们和世界还有一定的差距。400米跑是公认的最难驾驭的田径项目,它不仅需要运动员有很强的速度能力,还需要运动员具备同样强的速度保持能力。本文是通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400米跑的技术特点,训练规律以及生理特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解析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杨会珍与国内参加2017年全运会女子400米跑决赛的其余7名运动员以及参加2017年世锦赛女子400米跑决赛的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全程阶段的速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杨会珍在各个分段上的速度特征与国内运动员相比存在优势,但与国外优秀400米跑运动员相比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平均步幅以及平均速度上,这也是杨会珍400米跑成绩与国外运动员相比有差距的主要原因。速度是基础,速度是保障。本文对杨会珍在400米跑的整个全程中的速度特征进行分析,找到其与国外运动员相比的优劣势,通过今后的训练安排来弥补这些问题,从而提高杨会珍的专项成绩,进而缩短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差距。

陈姝婷[6](2019)在《女子200m运动员步长与步频变化对速度节奏的影响 ——基于中外优秀运动员比赛数据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田径短跑运动员取得的优异成绩有目共睹,也任重道远,虽然我国优秀女子200m运动员的最好水平在亚洲赛场尚有一定实力,但在世界赛场上就毫无竞争力可言。当前对短跑运动的研究较多集中在针对100m和400m的研究上,有关200m跑的成文的文献和对比研究资料比较少,特别针对女子200m跑的专门研究更为稀有。这些相关研究以运动技术对比、专项训练方法或比赛成绩对比的研究等方面为主,研究对象的选取和研究数据的采集都有一定的年代感,对当前中外优秀运动员的步频步长变化特点和速度节奏特征等运动技术关键点的研究也较少。本研究的研究资料以2015年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决赛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女子200m决赛录像为主,以其相关数据为研究依据,运用录像解析法、数据处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外优秀女子200m运动员的步长、步频和速度节奏进行对比和分析,对比了中外优秀女子200m跑运动员在速度模式上的差异,阐明了步长与步频变化对全程速度节奏影响的规律性特征,为中国女子200m跑项目的训练实践和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增强运动员和教练员信心,以期在该项目上有成绩上的更大突破,推动中国200m跑运动整体水平的进步。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中外优秀女子200m运动员的差距主要集中在后100m分段,后100m分段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其总成绩也更好。国内优秀运动员以小步长高步频的步长和步频的变化组合来影响速度的快慢,但速度储备、步频储备、步长储备不足,各分段步长和步频的组合不合理。世界优秀运动员步长相对较大,步频与国内优秀运动员相当但变化更小,其平均速度使用率在后100m分段更高,步长与步频的组合更合理。2、中外优秀女子200m运动员在运动技术上的差距集中在步长方面,全程平均步长更大、步长变化率更高的运动员的200m成绩更好。适当控制步频、增大步长对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3、国内优秀女子200m运动员在前半程成绩相对优异的情况下步长较小,步长的增长伴随的是后半程成绩的下降。世界优秀女子200m运动员前后100m分段平均步长变化更大,后100m分段平均步长的增加带动了其后100m分段平均速度的提高,成绩出现上升。4、步长对速度节奏的影响更大、更具有决定性。中外优秀女子200m运动员的步频能力差别不大,应把增大步长作为今后提高我国女子200m跑项目运动水平的重要切入点。通过调整步长优化与步频的组合,才能更有利于发挥自身速度水平,也有利于促进其运动成绩的提高。

田嘉鑫[7](2019)在《男子800米运动员大卫·鲁迪沙的速度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长跑(middle and long distance race)是历史悠久且开展普遍的运动项目。中跑是中长跑的一个分支。中距离跑分为男、女800米和1500米。1896年,首届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男子800米和1500米跑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中长跑在英国盛行于19世纪,后来各个国家也都相继开展起来。男子800米从1896—1912、1912—1932、1932—1981、1981—1997、1997—2012经历了五个阶段的飞跃,而现世界纪录保持者大卫·鲁迪沙的成绩会不会被超越?人类能不能再一次突破自身极限?本论文将从男子800米运动员大卫·鲁迪沙三次打破世界纪录以及其参加多次世界大赛的速度分配展开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图像信息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世界优秀男子800米运动员和大卫·鲁迪沙的运动成绩、比赛速度分配特点、速度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旨在了解大卫·鲁迪沙的800米速度分配规律,探究其在800米比赛中的速度分配特点和速度变化特征,并找出其他运动员与他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打破世界纪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促使世界以及中国男子800米运动更好更快发展。本研究为男子800米运动员大卫·鲁迪沙的个人速度分配,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多变,本研究的结论为:(1)优秀800米运动员成绩突出,段落速度分配均匀,我国训练人才短缺。(2)优秀800米运动员100米成绩突出,把控比赛节奏能力强。(3)大卫·鲁迪沙步幅变化曲线平稳,步幅差距小,前后400米时间差值小。(4)大卫·鲁迪沙800米各段落速度分配率差值小。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我国800米应增加运动员基数培养。(2)我国运动员应加强100米基础速度,加强对于比赛节奏的把控。(3)我国运动员应加强步幅练习,注重400米速度的提升。(4)我国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应细化各段落速度的练习。

许嘉楠[8](2018)在《郭钟泽与范尼凯克400米全程跑运动学特征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两位运动员分别是: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郭钟泽,1996年出生,2017年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男子400米冠军,并以45.14秒的成绩打破了尘封16年之久的全国纪录。南非优秀田径运动员范尼凯克,1992年出生,2016年第三十一届里约奥运会男子400米冠军,并以43.03秒的成绩打破了尘封17年之久的世界纪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找出郭钟泽与范尼凯克两位优秀运动员400米跑的速度分配与运动学特征的异同。不仅对提高我国优秀男子400米跑运动员专项训练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丰富我国400米跑专项技术的研究,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尽快提高我国400米跑的整体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研究发现:1、郭钟泽的400米全程跑速度分配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其四个百米分段速度分配特征主要表现形式为快、次快、较慢、慢。范尼凯克的400米全程跑速度分配与郭钟泽有着明显的不同,其四个百米分段速度分配特征主要表现形式为较快、快、次快、慢。2、郭钟泽400米全程跑前后半程用时差值为2.2秒、平均速度差值为0.91m/s,范尼凯克400米全程跑前后半程用时差值为2秒、平均速度差值为0.85m/s,与郭钟泽相比范尼凯克的400米全程跑前后半程速度分配更加合理。3、郭钟泽前后半程步长较为均匀,而范尼凯克的步长则是第一个百米分段最短,第二个百米分段达到最长然后逐渐缩短步长的跑法。4、郭钟泽与范尼凯克的400米全程跑各百米分段步频整体都呈逐渐下降趋势,与郭钟泽相比范尼凯克更多的是在步频上占有较大的优势其前三个百米分段步频都明显高于郭钟泽。

郑东方[9](2017)在《中外优秀男子400m栏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400m栏这项运动起源于英国,兴起于欧洲,发展于美国,在1900年正式被确定为现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这项运动取得了飞速的突破。在所有田径项目中400m栏是技术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跨栏过程中,流畅的节奏是最能体现良好技术的标志,也是提高该项目成绩的关键。最近几年,国内400m栏的成绩提升迅速,但和世界优秀选手相比还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距。目前,学者们通过不同的角度的分析,对这项运动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为这项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学术界已有的研究发现,要想在400米栏中获得优异成绩,比赛全程速度变化分配模式至关重要。事实上,400m栏是一个不断变化和组合的动态过程,在400m栏跑速度体系中,选手不断改变和组合的步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后成绩,因此,对400m跑全过程速度改变规律的进行把握和探寻,对这个项目运动成效的提高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本文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逻辑和对比解析法、数学理论统计法、录像分析和文献资料法,参考有关中外优秀400m栏选手全路程速度改变,并对其展开解析与探究,试图给我国男子400m栏全体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男子运动员在前程过早的加速,而导致后程速度下降过快,进而影响整体水平发挥;在全程速度变化方面,我国运动员缺乏对速度的掌控能力;在400m栏全程速度变化上忽快忽慢,速度保持极不稳定,维持步频的能力较低;在全程栏间步数上,由于降低栏间步数的同时步频也在相对应的降低,加大对体能的消耗,因此我国运动员不能盲目的追求减少栏间步数;程文作为我国的优秀选手,他在平跑、速度控制和速度保持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栏间体能的分配、栏间节奏的把控等方面。

谈春华[10](2016)在《中外优秀男子400m栏选手栏间技术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文献查阅,概述了男子400 m栏栏间跑技术的分类及技术要点。以国内外部分优秀男子400 m栏运动员为例,从栏间跑技术节奏、栏间跑速度及栏间变化跑等3个方面对国内外优秀选手栏间跑技术做了系统的比较分析,了解国内选手在栏间跑技术方面与国外选手的差距,提出了改善国内选手栏间跑技术的建议,为今后栏间技术训练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计划提出参考,以帮助国内选手优化栏间跑技术。

二、现代男子400m跑的速度分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男子400m跑的速度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男子400m自由泳运动员竞赛策略及兼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2.2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男子400m自由泳分段成绩的相关分析
    3.2 男子400m自由泳分段速度节奏分析
    3.3 男子400m自由泳分段成绩的评分标准构建
    3.4 男子400m自由泳运动员的兼项分析
4 结论

(2)广东省高校高水平男子400米跑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特征的研究 ——以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与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关于赛前训练的研究状况
    2.1 国外的研究状况
    2.2 国内的研究状况
    2.3 赛前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手段的研究
    2.4 赛前训练负荷的研究
    2.5 关于400米跑的赛前训练的研究现状
    2.6 关于400米跑的项目特点与训练安排的研究
        2.6.1 关于400米跑项目的供能特点
        2.6.2 对400米跑训练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广东省高校优秀男子400米跑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4.2 赛前训练时间阶段划分与主要训练任务
    4.3 赛前训练内容方法学体系分析
        4.3.1 赛前专项耐力训练方法与手段分析
        4.3.2 赛前专项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分析
        4.3.3 赛前最大速度训练方法与手段分析
        4.3.4 赛前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分析
    4.4 赛前训练内容安排序列与恢复措施手段分析
        4.4.1 赛前训练内容安排序列结构分析
        4.4.2 赛前训练恢复措施手段分析
    4.5 赛前不同阶段训练内容体系的安排比例分析
        4.5.1 赛前适应阶段训练内容安排比例分析
        4.5.2 赛前强化阶段训练内容安排比例分析
        4.5.3 赛前调整阶段训练内容安排比例分析
    4.6 赛前训练各阶段的负荷特征分析
        4.6.1 赛前各阶段专项耐力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分析
        4.6.2 赛前各阶段专项力量负荷变化特征分析
        4.6.3 赛前各阶段最大速度训练负荷变化特征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全程速度节奏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1.1 提高我国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的迫切需求
        1.1.2 关于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全程速度节奏特征的实践研究较少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400m 跑运动项目供能的特征
    2.2 400m 跑运动项目训练的方法
    2.3 关于速度分配研究
    2.4 关于速度节奏的研究
        2.4.1 关于不同运动项目速度节奏的特点研究
        2.4.2 国内关于400m跑速度节奏特点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解析法
        3.2.3 对比分析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本文所涉及概念的界定
    4.2 运动员分组情况
    4.3 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全程分段时间参数的分析
        4.3.1 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各个100m分段时间参数的分析
        4.3.2 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前后半程时间的分析
    4.4 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全程速度参数的分析
        4.4.1 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各个100m分段速度的分析
        4.4.2 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全程最快100m分段速度的分析
        4.4.3 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全程速度波动情况的分析
        4.4.4 青少年女子 400m 运动员各分段最大速度利用率的分析
    4.5 青少年女子400m跑运动员各分段时间模式量化标准的建立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引文注释
7 参考文献
附件一 数据采集照片
致谢

(4)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200米跑全程速度变化差异性分析 ——以谢震业、博尔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200米项目相关研究
    (二)短跑项群翼项之间的相关性
    (三)谢震业200米跑相关研究
    (四)博尔特200米跑相关研究
    (五)200米全程速度相关研究
        1.200 米跑全程速度变化相关研究
        2.历史上200米优秀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特征相关研究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图像解析法
        3.数理统计法
        4.对比分析法
        5.逻辑分析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谢震业与博尔特历年成绩变化特征
        1.谢震业与博尔特成绩比较与分析
        2.运动员的运动成绩高峰期
        3.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年龄的分析
    (二)谢震业与博尔特200米全程速度变化特征
        1.世界优秀男子200 米运动员全程速度曲线模型分析
        2.谢震业与博尔特全程速度曲线模型差异性分析
    (三)谢震业与博尔特200米全程分段速度变化特征
        1.确立200 米全程的分段速度
        2.起跑反应时差异性分析
        3.加速跑阶段速度变化特征差异性分析
        4.最大速度阶段速度变化特征差异性分析
        5.速度耐力阶段速度变化特征差异性分析
    (四)谢震业与博尔特速度变化关键影响因素差异性特征
        1.技术因素
        2.战术因素
        3.力量因素
        4.能源物质因素
        5.身体形态因素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优秀女子400米跑运动员杨会珍全程跑速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400米跑运动训练的研究现状
    2.2 我国女子400米跑全程跑运动训练研究现状
    2.3 世界女子400米跑全程跑运动训练研究现状
    2.4 400米跑全程跑速度特征研究现状
    2.5 影响400米跑全程跑速度特征因素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录像解析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对比分析法
        3.2.6 逻辑分析法
        3.2.7 技术路线
4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4.1 400米跑的发展趋势分析
        4.1.1 近年来400米跑的成绩发展趋势
        4.1.2 400米跑的全程速度分配特征分析
        4.1.3 400米跑的供能特征
    4.2 400米跑的项目的运动特征
        4.2.1 400米跑的全程结构划分
        4.2.2 400米跑的运动素质特征
        4.2.3 400米跑的训练特征
        4.2.4 400米跑的全程节奏特征
    4.3 杨会珍成绩速度特征分析
        4.3.1 杨会珍的基本情况分析
        4.3.2 杨会珍绝对速度特征分析
        4.3.3 杨会珍的速度耐力特征分析
    4.4 杨会珍400米跑全程节奏特征分析
        4.4.1 杨会珍前100米跑的速度节奏特征分析
        4.4.2 杨会珍半程跑速度节奏特征分析
        4.4.3 杨会珍前300米跑速度节奏特征分析
        4.4.4 杨会珍最后100米跑速度节奏特征分析
        4.4.5 杨会珍与国内外优秀400米跑运动员全程跑速度特征对比分析
    4.5 影响杨会珍400米跑成绩的因素分析
        4.5.1 身体素质训练因素的分析
        4.5.2 400米跑全程节奏特征对杨会珍400米跑成绩的影响
        4.5.3 心理素质因素的分析
        4.5.4 技术动作对杨会珍400米跑成绩的影响
        4.5.5 其他因素对杨会珍400米跑成绩的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女子200m运动员步长与步频变化对速度节奏的影响 ——基于中外优秀运动员比赛数据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对200m跑全程速度分配的研究
    2.2 对短跑步长与步频的研究
    2.3 对短跑速度节奏的研究
    2.4 小结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解析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对比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中外优秀女子200m运动员速度储备比较分析
        4.1.1 中外优秀运动员兼项成绩规律关系分析
        4.1.2 中外优秀运动员速度储备分析
    4.2 中外优秀女子200m运动员各项技术参数与成绩的相互关系分析
        4.2.1 运动员前、后100m分段用时与成绩的关系
        4.2.2 运动员步长、步频与成绩的关系
    4.3 中外优秀女子200m运动员速度-时间节奏特征比较分析
        4.3.1 中外优秀运动员200m全程时间特征对比分析
        4.3.2 中外优秀运动员200m全程速度特征对比分析
    4.4 中外优秀女子200m运动员步长步频变化比较分析
        4.4.1 中外优秀运动员步长步频的变化特点分析
        4.4.2 中外优秀运动员步长参数对比分析
        4.4.3 中外优秀运动员步频参数对比分析
        4.4.4 中外优秀运动员步长步频变化与速度节奏的对比分析
    4.5 发展我国优秀女子200m运动员运动水平的途径
        4.5.1 提高步长能力,优化步长步频组合
        4.5.2 增强速度耐力,注重以赛促练
        4.5.3 增强肌肉耐力,强化短间歇训练
        4.5.4 强化柔韧训练,优化运动技术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7)男子800米运动员大卫·鲁迪沙的速度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概念的界定
    2.2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3 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图像信息解析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对比分析法
4.结果分析
    4.1 800米跑速度变化特征
        4.1.1 800跑速度分配特点与作用
        4.1.2 世界及中国优秀男子800 米跑成绩变化
        4.1.3 男子800 米跑速度变化进展特征
        4.1.4 世界优秀男子800 米跑速度分配(曲线)特征
    4.2 大卫·鲁迪沙全程速度模式分析
        4.2.1 大卫·鲁迪沙800 米跑最好成绩分析
        4.2.2 大卫·鲁迪沙最好成绩步幅变化
        4.2.3 大卫·鲁迪沙最好成绩步频变化
        4.2.4 步频、步幅和前倾角度的关系
    4.3 大卫·鲁迪沙800 米跑全程速度分配特点分析
        4.3.1 800米比赛全程加速跑阶段
        4.3.2 800米比赛全程途中跑阶段
        4.3.3 800米比赛全程最后冲刺阶段
    4.4 分析讨论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参考文献
致谢

(8)郭钟泽与范尼凯克400米全程跑运动学特征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中国田径的现状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关于对400米跑供能特点的研究
        1.3.2 关于对400米跑速度分配技术特征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录像解析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比较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400米跑的项目特征分析
        3.1.1 400米跑的供能特征
        3.1.2 400米跑的运动素质
        3.1.3 400米跑的速度分配
    3.2 郭钟泽与范尼凯克400米全程跑速度分配的对比分析
    3.3 郭钟泽与范尼凯克400米全程跑步长与步频的对比分析
        3.3.1 四个段落步长与步频的对比分析
        3.3.2 平均步长与步频的对比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在读期间取得的运动成绩及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外优秀男子400m栏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
    1.2 选题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解析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对比分析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400m栏全程速度变化特点分析
        4.1.1 400m栏供能特点分析
        4.1.2 起跑、冲刺阶段与成绩的相互关系
        4.1.3 9个栏间跑的速度变化特征分析
    4.2 中外男子 400m全程速度变化分析
        4.2.1 400m栏全程速度节奏划分与分析
        4.2.1.1 第1分段(起跑至下第以栏)
        4.2.1.2 第2分段(下第1栏至下第4栏)
        4.2.1.3 第3分段(下第4栏至下7栏)
        4.2.1.4 第4分段(下第7栏至下10栏)
        4.2.1.5 第5分段(下第10栏至终点)
        4.2.2 栏间步数和步频与速度变化的相关分析
    4.3 程文的全程速度变化分析
        4.3.1 程文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全程速度节奏变化比较分析
        4.3.2 程文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栏间技术节奏变化比较分析
        4.3.3 程文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分段速度特点对比分析
        4.3.4 北京世锦赛程文400m栏时间特征的体现及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中外优秀男子400m栏选手栏间技术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专家访谈法
        1.2.3 对比法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400 m栏跑项目栏间跑技术概述
        2.1.1 400 m栏栏间跑技术分类
        2.1.2 400 m栏栏间跑技术特点
    2.2 中外优秀男子400 m栏选手核心栏间技术比较
        2.2.1 节奏的比较
        2.2.2 栏间跑动速度的比较
        2.2.3 栏间变化跑的比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四、现代男子400m跑的速度分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男子400m自由泳运动员竞赛策略及兼项研究[J]. 黄薇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0(05)
  • [2]广东省高校高水平男子400米跑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特征的研究 ——以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与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为例[D]. 许日红.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7)
  • [3]青少年女子400m运动员全程速度节奏实证研究[D]. 黄召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200米跑全程速度变化差异性分析 ——以谢震业、博尔特为例[D]. 刘楠楠.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5]我国优秀女子400米跑运动员杨会珍全程跑速度特征分析[D]. 杨会珍.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8)
  • [6]女子200m运动员步长与步频变化对速度节奏的影响 ——基于中外优秀运动员比赛数据的比较研究[D]. 陈姝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男子800米运动员大卫·鲁迪沙的速度分配研究[D]. 田嘉鑫.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郭钟泽与范尼凯克400米全程跑运动学特征对比分析[D]. 许嘉楠.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9]中外优秀男子400m栏运动员全程速度变化比较研究[D]. 郑东方. 山东师范大学, 2017(12)
  • [10]中外优秀男子400m栏选手栏间技术的比较[J]. 谈春华. 体育科研, 2016(03)

标签:;  ;  ;  ;  ;  

现代男子400m跑速度分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