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

一、HPLC法直接进样测定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论文文献综述)

徐思亮[1](2020)在《花生种质资源白藜芦醇检测及高白藜芦醇种质筛选》文中研究说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又名“落花生”或“长生果”,是一种营养丰富、食用广泛的油料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花生不仅含有大量的脂类、蛋白质和糖类,也含有一些具有保健功能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E、白藜芦醇、可溶性纤维等。白藜芦醇属于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在预防癌症及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花生是除葡萄、虎杖外的少数含白藜芦醇的植物之一,选育高白藜芦醇花生新品种,研究花生白藜芦醇积累及调控机制,是花生育种发展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以花生籽仁为对象,在其他作物白藜芦醇检测方法的基础上,优化了花生籽仁白藜芦醇的提取及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404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了多年多环境的白藜芦醇含量测定,明确了花生资源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异,发掘出高白藜芦醇的特异种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花生籽仁白藜芦醇提取及检测方法。针对传统方法提取花生籽仁白藜芦醇提取率低、提取时间长、提取物中容易混杂其他物质等问题,研究优化了花生籽仁白藜芦醇提取及检测方法。利用酶解和超声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花生籽仁白藜芦醇,确定最适酶浓度为3 g/L、最佳酶解时间为120 min,最佳超声时间为20 min。与其他提取方法(乙醇浸提法)相比,提取效率高约11.8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峰面积与样品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1),稳定性高(RSD为0.95%),回收率在83.66~120.68%范围内,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6μg/g和0.051μg/g。2、研究明确了花生种质资源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异。将404份材料在2017年武汉、2018年武汉、襄阳和湛江共四环境下种植,成熟收获晒干后检测花生籽仁白藜芦醇含量。404份资源平均白藜芦醇含量为0.525μg/g,变异范围为0.106~1.711μg/g,变异系数为40.8%。从各个环境来看,2017年武汉环境下,404份花生不同种质白藜芦醇平均含量为0.435μg/g,变幅为0.106~1.177μg/g,变异系数为46.5%,超过0.7μg/g的有42份;2018年武汉环境下,平均白藜芦醇含量为0.568μg/g,变幅为0.157~1.224μg/g,变异系数为34.6%,超过0.7μg/g的有91份;2018年襄阳环境下,平均白藜芦醇含量为0.591μg/g,变幅为0.147~1.711μg/g,变异系数为38.9%,超过0.7μg/g的有100份;2018年湛江环境下,平均白藜芦醇含量为0.504μg/g,变幅为0.165~1.350μg/g,变异系数为37.9%,超过0.7μg/g的有53份。3、研究明确花生籽仁白藜芦醇含量受环境影响很大,从不同环境间筛选出高白藜芦醇含量的种质7份。从404份花生资源在4个环境下白藜芦醇含量的鉴定结果来看,2018年武汉环境下含量高于0.7μg/g的91份资源,在2017年武汉环境下只有20份,在2018年襄阳环境下只有39份,2018年湛江环境下只有30份。综合分析4个环境下的鉴定结果,发现Zh.h7788、Zh.h1197、Zh.h8454、Zh.h0602、Zh.h0682、Zh.h5874和WH4280等7份种质材料的白藜芦醇含量较高,在四个环境下白藜芦醇含量均大于0.7μg/g。以上结果为花生高白藜芦醇品种选育提供了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

袁林[2](2020)在《公酿一号与爱格丽、媚丽、户太八号混酿葡萄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酿一号葡萄是我国自主选育的、以山葡萄和玫瑰香葡萄为亲本杂交培育的抗寒酿酒葡萄品种,但公酿一号葡萄的突出问题是酸度过高,pH值过低,难以通过苹果酸-乳酸发酵达到生物降酸的目的,几乎无法生产可直接饮用的干红葡萄酒。本研究用山东高密地区的公酿一号葡萄原酒(酒精发酵结束后未经SO2处理的葡萄酒)分别与含酸量低的陕西杨凌的爱格丽、媚丽、户太八号葡萄原酒以不同比例混合后,通过苹果酸-乳酸发酵进行生物降酸,以期获得感官质量最佳的公酿一号混酿葡萄酒,为利用公酿一号及其他高酸葡萄品种和户太八号等低酸鲜食葡萄品种酿酒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2018年山东高密地区公酿一号葡萄于8月22日采收,葡萄总酸含量9.47±0.04 g/L(以酒石酸计),主要为酒石酸和苹果酸,草酸、琥珀酸、柠檬酸、乳酸含量较少。2.公酿一号葡萄原酒总酸含量9.93±0.28 g/L(以酒石酸计),pH值3.17±0.02;爱格丽原酒总酸含量7.04±0.11 g/L(以酒石酸计),pH值3.26±0.02;媚丽原酒总酸含量6.58±0.13 g/L(以酒石酸计),pH值3.57±0.02;户太八号原酒总酸含量4.66±0.10 g/L(以酒石酸计),pH值3.85±0.04。四个品种葡萄原酒的有机酸均由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和草酸组成,含量最高的有机酸均为酒石酸,其次为苹果酸。3.公酿一号葡萄原酒和爱格丽葡萄原酒按不同比例(3:1=E1、1:1=E2、1:3=E3,体积比)混合后,随着爱格丽葡萄原酒所占比例增高,总酸、干浸出物、总酚、花色苷、类黄酮、黄烷-3-醇含量逐渐降低,pH逐渐增大。不同比例的公酿一号和爱格丽混酿葡萄酒中鉴定出10种单体酚类物质,整体上E1的单体酚类物质含量最高。E3的澄清度、香气质量、香气浓郁度、口感浓郁度和感官品评总分最高。因此,公酿一号葡萄原酒与爱格丽葡萄原酒最佳混酿比例为1:3(E3)。4.公酿一号葡萄原酒和媚丽葡萄原酒按不同比例(3:1=M1、1:1=M2、1:3=M3,体积比)混合后,随着媚丽葡萄原酒所占比例增高,总酸、干浸出物、总酚、花色苷、类黄酮含量逐渐降低,pH、黄烷-3-醇含量逐渐升高。不同比例的公酿一号和媚丽混酿葡萄酒中鉴定出11种单体酚类物质,M1的单体酚类物质含量最高。M3的香气浓郁度、香气质量、酒体、口感浓郁度、协调性及感官品评总得分最高。因此,公酿一号葡萄原酒与媚丽葡萄原酒最佳混酿比例为1:3(M3)。5.公酿一号葡萄原酒和户太八号葡萄原酒按不同比例(3:1=H1、1:1=H2、1:3=H3,体积比)混合后,随着户太八号葡萄原酒所占比例增高,总酸、干浸出物、花色苷、类黄酮含量逐渐降低,pH、黄烷-3-醇含量逐渐增大。不同比例公酿一号和户太八号混酿葡萄酒中鉴定出9种单体酚类物质,H1的单体酚类物质含量最高。H2的颜色、香气浓郁度、酒体及感官品评总得分最高。因此,公酿一号葡萄原酒与户太八号葡萄原酒最佳混酿比例为1:1(H2)。6.苹果酸-乳酸发酵可降低混合原酒的总酸、苹果酸、酒石酸和琥珀酸含量,提高乳酸含量,改变混酿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和比例,提高混酿葡萄酒感官质量。7.使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乳酸菌SD-2a和进口商业乳酸菌L450对混酿葡萄酒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SD-2a的苹果酸-乳酸发酵性能更好,葡萄酒的感官得分更高。综上,用含酸量较低的葡萄原酒与公酿一号混合的方法,能有效启动苹果酸-乳酸发酵,降低混酿葡萄酒的总酸,提高混酿葡萄酒的质量,其中最佳组合为E3;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乳酸菌SD-2a为优良的苹果酸-乳酸发酵菌株。

沈宏桂,李德来[3](2018)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色谱柱,C18柱;流动相,乙腈水;波长,306 nm。结果: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线性范围0.22745.003μg,检测限、定量限分别为0.074 7、0.228μg/mL,平均回收率为97.10%,RSD为2.25%;精密度试验RSD均<2.0%。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作为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方法,其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在临床检验中推广使用。

李含晰[4](2018)在《不同类型刺葡萄及刺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和变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藜芦醇是一种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抑制癌症、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炎等药理作用。本论文采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刺葡萄中白藜芦醇测定方法的优化、刺葡萄不同器官含量差异以及刺葡萄酿酒过程中的含量和变化规律,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优化后的测定方法为:色谱柱:Agilent ZORBA SB-C18柱(4.6×250mm,5μm);流动相:(A)水-(B)乙腈;梯度洗脱程序:010min,10%乙腈;1020min,20%乙腈;2030min,40%乙腈,3035min,85%乙腈;3545min,10%乙腈;流速:0.8ml/min;柱温:35℃;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306nm。该方法灵敏性高、分离度完全、准确可靠,而且缩短了试验时间和节省成本。(2)刺葡萄枝叶在烘干温度为90℃、粉碎度为40目时白藜芦醇含量最高;刺葡萄果实仅能在成熟期检测到白藜芦醇,在6个地区6种类型共24份刺葡萄材料中,澧县紫秋、中方湘珍珠、长安米刺葡萄果皮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澧县紫秋达到34.08±0.76μg/g,显着高于赤霞珠;长安米刺葡萄种籽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达到28.36±0.60μg/g,其他类型刺葡萄种籽中均未检测到白藜芦醇;果肉中均检测不到白藜芦醇。(3)添加F15酵母酿造的刺葡萄酒白藜芦醇含量始终高于VL1酵母,即选取F15酵母酿造刺葡萄酒。刺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在酒精发酵时期都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变化,苹果酸-乳酸发酵时期呈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和先升高再降低的两种趋势变化,陈酿后的芷江紫秋刺葡萄酒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0.17μg/mL,高于赤霞珠。

田超,侯红萍[5](2018)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葡萄酒中12种酚含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乙酸化水配合乙腈为流动相,建立一种能同时测定葡萄酒中包括白藜芦醇苷在内的12种单体酚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250×4.6 mm,5μm色谱柱下,使用水-乙酸-乙腈为流动相。进样量10μL,柱温30℃,流速1.0μL/min。并采用梯度洗脱程序,在280 nm及320 nm检测波长下,单体酚分离有效,结果满意。并以此方法对山西省内不同小产区出产的商品葡萄酒进行了单体酚检测。

张萍,倪红妹,谷东陈[6](2018)在《液相色谱检测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文中研究指明试验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方法。该液相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ODS-C18(4.6 nm×250 nm,5μm),检测波长306 nm,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0μL,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水溶液(体积比40∶60)。结果表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在05 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3),1.00 mg/L白藜芦醇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6.0%99.0%,检出限为0.90 mg/L,检测精密度为2.70%,且准确性较高。该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潜力,能够快速、准确检测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且能为葡萄酒的品质评价提供依据。

刘臣,唐长波[7](2018)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花生根中白藜芦醇含量》文中研究说明为建立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了试验,色谱条件为Shimpack C18色谱柱(15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2∶48);检测波长306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进样量在0.21.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6 215.3X-65.647,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21%;RSD为0.97%。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花生根的质量控制。

王娟,黄洪媛,王力,王仕梅[8](2017)在《不同产地中试生产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是建立中试生产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白藜芦醇的含量,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06 nm,柱温30℃。结果显示白藜芦醇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分离效果较好,白藜芦醇在0.271 34.340 0μg范围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4.6%,RSD为1.97%(n=6)。结论为采用此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葡萄酒的质量控制。

冯愈钦,郭红艳,刘贵珊,何建国,王松磊,贺晓光[9](2017)在《宁夏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文中认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方法,考察直接进样法的检测波长、洗脱强度、流动相pH值、柱温、样品pH值等因素对酒样分离的影响,建立HPLC检测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方法,相关系数r为0.999 9,线性范围为1 mg/L20 mg/L,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试验的RSD分别为1.16%、2.9%和1.25%,酒样检测发现白藜芦醇的含量随酒的年份和品种变化,品种间比较结果为:蛇龙珠最优,梅鹿辄、赤霞珠、霞多丽次之,贵人香最低,其中蛇龙珠含量高达6 mg/L。

任健[10](2011)在《发酵过程对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机制及发酵条件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白藜芦醇具有降血脂、防血栓、抗癌、抗氧化、抗菌和预防老年痴呆等多种生物活性。饮用葡萄酒是获得白藜芦醇的主要途径和有效途径。为了提高酒中白藜芦醇含量,论文以赤霞珠葡萄为原料,研究了红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enken试验研究了提高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最佳发酵条件;结合葡萄中白藜芦醇在人工模拟发酵条件下溶出特性及其稳定性特点,探讨了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的变化机制。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确定了同时检测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及其异构体的HPLC操作条件为: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水;进行梯度洗脱,条件为初始时用5%流动相A和95%流动相B平衡分离柱10min,然后用60%流动相A和40%流动相B保持23min,再用85%流动相A和15%流动相B保持10min,最后用100%流动相A保持5min。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06nm。进样量20μL。该方法所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07%~4.31%之间,回收率在92.3%~101.4%之间。方法的重现性好,准确度较高。(2)按照Box-Behnken设计安排实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提高红葡萄酒白藜芦醇含量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17℃,酵母添加量0.03%,SO2添加量为43.22mg/L,目标酒度为12.5%(即糖的添加量为7.78g/100g),此发酵条件下的白藜芦醇理论值为5.00mg/L,实际值为5.05 mg/L。所得模型能够很好的拟合实际情况。(3)在红葡萄酒的主发酵(前7天)过程中,酒液中的白藜芦醇含量不断上升,至主发酵结束时达到最大值;在苹果酸-乳酸发酵(7天后)过程中,酒液中白藜芦醇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总发酵的第14天达到最大值;此时酒液的酒精度为12.1%。(4)模拟条件下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红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各因素的变化范围里,葡萄果实中白藜芦醇的溶出量随温度和酒精度的升高而增加,SO2添加量和发酵液pH对其影响不显着;通过多因素组合设计,获得各因素对酒液中白藜芦醇含量影响的回归模型,表明其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高温和光照(特别是日光照射)能够显着破坏白藜芦醇的稳定性。综合分析,红葡萄酒发酵条件下,发酵过程对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机制为:温度通过提高葡萄中白藜芦醇的溶出速度,影响酵母发酵产酒精的能力,以及影响白藜芦醇的稳定性而影响其在酒中的含量;SO2和pH等其它因素对酒液中白藜芦醇含量无显着影响。对酒液中白藜芦醇含量无显着影响。

二、HPLC法直接进样测定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PLC法直接进样测定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论文提纲范文)

(1)花生种质资源白藜芦醇检测及高白藜芦醇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花生生产概况
        1.1.1 花生的起源与分布
        1.1.2 我国花生产业
    1.2 白藜芦醇研究概况
        1.2.1 白藜芦醇的简介
        1.2.2 植物中白藜芦醇的从头合成
        1.2.3 植物中白藜芦醇的提取
        1.2.4 植物中白藜芦醇的检测
    1.3 花生白藜芦醇相关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花生籽仁中白藜芦醇含量检测方法的优化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2.2.3 标准曲线的建立
        2.2.4 试验设计
        2.2.5 统计方法
    2.3 技术路线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标准曲线及标准品、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
        2.4.2 方法的检出限(LOD)及定量限(LOQ)
        2.4.3 单因素实验
        2.4.4 正交法优化提取工艺
        2.4.5 实验验证
        2.4.6 与其他检测方法对比实验
    2.5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花生种质资源白藜芦醇含量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技术路线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花生种质资源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异
        3.2.2 不同环境下白藜芦醇含量的分布
        3.2.3 高白藜芦醇含量种质筛选
        3.2.4 高白藜芦醇含量种质稳定性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公酿一号与爱格丽、媚丽、户太八号混酿葡萄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葡萄品种概述
        1.1.1 公酿一号(Gongniang No.1)
        1.1.2 爱格丽(Ecolly)
        1.1.3 媚丽(Meili)
        1.1.4 户太八号(Hutai No.8)
    1.2 葡萄产地生态条件
        1.2.1 山东高密
        1.2.2 陕西杨凌
    1.3 降低葡萄酒含酸量方法及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1.3.1 化学降酸
        1.3.2 物理降酸
        1.3.3 生物降酸
    1.4 混酿葡萄酒发展现状
        1.4.1 混酿葡萄酒基本概述
        1.4.2 国外混酿葡萄酒发展现状
        1.4.3 国内混酿葡萄酒发展现状
        1.4.4 混酿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葡萄采样方法
        2.2.2 酿造工艺流程
        2.2.3 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2.2.4 多酚指标测定方法
        2.2.5 香气成分测定方法
        2.2.6 感官评价方法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公酿一号葡萄成熟度变化
        3.1.1 理化指标变化
        3.1.2 有机酸组分变化
    3.2 单品种葡萄酒品质分析
        3.2.1 基本理化指标
        3.2.2 有机酸含量分析
    3.3 混酿葡萄酒品质分析
        3.3.1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3.3.2 有机酸含量分析
        3.3.3 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3.3.4 单体酚类物质分析
        3.3.5 感官质量分析
    3.4 MLF后葡萄酒品质分析
        3.4.1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3.4.2 有机酸含量分析
        3.4.3 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3.4.4 单体酚类物质分析
        3.4.5 香气成分分析
        3.4.6 感官质量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葡萄成熟度变化
    4.2 单品种葡萄酒品质分析
    4.3 混酿葡萄酒品质分析
    4.4 MLF对葡萄酒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感官品评表
附录B 试验数据表
致谢
个人简历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制备标准品及供试品溶液
    2.2 色谱条件
    2.3 线性关系
    2.4 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试验
    2.5 精密度试验
3 讨论
    3.1 溶剂于检测波长选择
    3.2 流动相选择
4 结语

(4)不同类型刺葡萄及刺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和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白藜芦醇研究进展
        1.1.1 白藜芦醇的性质
        1.1.2 白藜芦醇的提取方法
        1.1.3 白藜芦醇的检测方法
        1.1.4 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
    1.2 白藜芦醇在葡萄和葡萄酒中的研究进展
        1.2.1 白藜芦醇在葡萄中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1.2.2 白藜芦醇在葡萄酒中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1.3 刺葡萄与刺葡萄酒研究进展
        1.3.1 刺葡萄资源概述
        1.3.2 刺葡萄酒发展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刺葡萄白藜芦醇测定方法的优化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材料前处理
        2.2.2 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的考察
        2.2.3 样品中白藜芦醇含量计算
        2.2.4 色谱条件
        2.2.5 色谱方法的考察
        2.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的考察
        2.3.2 色谱方法的考察
    2.4 小结
    2.5 讨论
第三章 刺葡萄不同器官中白藜芦醇含量差异性研究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材料前处理
        3.2.2 枝叶样品含水量测定
        3.2.3 烘干温度对刺葡萄枝叶中白藜芦醇的影响
        3.2.4 粉碎度对刺葡萄枝叶中白藜芦醇的影响
        3.2.5 果实生长发育时期刺葡萄白藜芦醇含量的差异性
        3.2.6 刺葡萄不同器官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差异性
        3.2.7 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
        3.2.8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3.2.9 样品中白藜芦醇含量计算
        3.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枝叶样品含水量测定
        3.3.2 烘干温度对刺葡萄枝叶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
        3.3.3 粉碎度对刺葡萄枝叶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
        3.3.4 果实生长发育时期的刺葡萄白藜芦醇含量的差异性
        3.3.5 刺葡萄不同器官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差异性
    3.4 小结
    3.5 讨论
第四章 刺葡萄酿酒过程中白藜芦醇的变化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干红刺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4.2.2 酒样前处理
        4.2.3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4.2.4 不同酵母对刺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影响
        4.2.5 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的变化规律
        4.2.6 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变化
        4.2.7 样品中白藜芦醇含量计算
        4.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酵母对刺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影响
        4.3.2 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的变化规律
        4.3.3 刺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变化
    4.4 小结
    4.5 讨论
第五章 全文小结
    5.1 刺葡萄白藜芦醇测定方法的优化
    5.2 刺葡萄不同器官中白藜芦醇含量差异性研究
    5.3 刺葡萄酿酒过程中白藜芦醇的变化研究
第六章 全文讨论
    6.1 刺葡萄白藜芦醇测定方法
    6.2 刺葡萄枝叶前处理
    6.3 不同类型刺葡萄果实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变化
    6.4 刺葡萄酿酒过程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变化
    6.5 刺葡萄与刺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关系
    6.6 创新点和展望
        6.6.1 创新点
        6.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葡萄酒中12种酚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1.2 样品萃取
    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1.4 最佳检测波长
    1.5 色谱条件的确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各种物质保留时间的确定
    2.2 各物质保留时间和标准曲线
    2.3 重复性测试
    2.4 稳定性测试
    2.5 加标回收率
    2.6 葡萄酒样品测定
3 结论与展望

(6)液相色谱检测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验试剂与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色谱条件
        1.2.2 标准曲线
        1.2.3 样品制备
        1.2.4 样品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化色谱条件
    2.2 绘制标准曲线
    2.3 精密度试验
    2.4 稳定性试验
    2.5 加标回收率
    2.6 检测限
    2.7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3 结论

(7)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花生根中白藜芦醇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仪器。
        1.1.2 试药。
    1.2 试验方法
        1.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2.3 检测波长的测定。
        1.2.4 HPLC测定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检测波长的确定
    2.2 色谱条件优化结果
    2.3 方法学考察
        2.3.1 线性关系考察。
        2.3.2 精密度试验。
        2.3.3 稳定性试验。
        2.3.4 重现性试验。
        2.3.5 回收率试验。
        2.3.6样品的含量测定。
3 结论与讨论

(8)不同产地中试生产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高效液相色谱仪
    1.3 方法
        1.3.1 中试生产葡萄酒方法
        1.3.2 中试生产葡萄酒含量测定
2 结果
3 结论

(9)宁夏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样品的配制
    1.3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2 洗脱条件对样品分离的影响
    2.3 色谱条件的确定
    2.4 酒样pH值对样品分离的影响
    2.5 柱温的选择
    2.6 线性关系
    2.7 精密度研究
    2.8 稳定性研究
    2.9 加标回收率研究
    2.1 0 实际样品的测定与含量比较
3 结论

(10)发酵过程对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机制及发酵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白藜芦醇的理化性质
    1.2 白藜芦醇的保健功效及机理
        1.2.1 预防癌症
        1.2.2 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1.2.3 抗氧化作用
        1.2.4 保肝作用
        1.2.5 其它作用
    1.3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影响因素
        1.3.1 葡萄品种
        1.3.2 生态条件的影响
        1.3.3 葡萄的糖度
        1.3.4 病害侵染
        1.3.5 浸渍作用
        1.3.6 SO_2 的添加
    1.4 葡萄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分析方法研究概述
    1.5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目的和意义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白藜芦醇的HPLC 测定
    2.1 试验材料
        2.1.1 原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及其异构体的HPLC 检测方法研究
        2.2.2 样品的预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HPLC 检测方法的确定
        2.3.2 样品的预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白藜芦醇的变化
    3.1 试验材料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发酵工艺流程
        3.2.2 主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温度和pH 的变化
        3.2.3 主发酵过程中发酵液酒精度和比重的变化研究
        3.2.4 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的变化规律研究
    3.3 试验结果
        3.3.1 主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温度和pH 的变化
        3.3.2 主发酵过程中发酵液酒精度和比重的变化研究
        3.3.3 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的变化规律研究
        3.3.4 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糖苷的变化规律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发酵条件优化
    4.1 试验材料
        4.1.1 原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4.2.2 单因素试验
        4.2.3 Box-Becken 试验设计
    4.3 试验结果
        4.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4.3.2 Box-Behenken 试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发酵条件对酒液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机制探讨
    5.1 试验材料
        5.1.1 主要试剂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白藜芦醇的稳定性研究
        5.2.2 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5.2.3 在模拟体系中研究发酵条件对白藜芦醇溶出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5.2.4 在模拟体系中研究发酵条件对白藜芦醇溶出的二次正交旋转试验设计
    5.3 试验结果
        5.3.1 白藜芦醇的稳定性试验
        5.3.2 发酵条件对白藜芦醇溶出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5.3.3 发酵条件对白藜芦醇溶出结果影响的二次正交旋转试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HPLC法直接进样测定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论文参考文献)

  • [1]花生种质资源白藜芦醇检测及高白藜芦醇种质筛选[D]. 徐思亮.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公酿一号与爱格丽、媚丽、户太八号混酿葡萄酒研究[D]. 袁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研究[J]. 沈宏桂,李德来. 现代食品, 2018(13)
  • [4]不同类型刺葡萄及刺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和变化规律研究[D]. 李含晰.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5]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葡萄酒中12种酚含量的研究[J]. 田超,侯红萍. 酿酒科技, 2018(07)
  • [6]液相色谱检测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J]. 张萍,倪红妹,谷东陈. 食品工业, 2018(02)
  • [7]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花生根中白藜芦醇含量[J]. 刘臣,唐长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8(03)
  • [8]不同产地中试生产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J]. 王娟,黄洪媛,王力,王仕梅. 现代食品, 2017(10)
  • [9]宁夏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J]. 冯愈钦,郭红艳,刘贵珊,何建国,王松磊,贺晓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05)
  • [10]发酵过程对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机制及发酵条件优化[D]. 任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