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治疗+扶他林软膏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

超声治疗+扶他林软膏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

一、超声疗法+扶他林软膏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论文文献综述)

杨菊[1](2020)在《针刀治疗继发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大鼠疗效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旨在制作肱二头肌短头损伤继发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模型,观察肱二头肌短头损伤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形态学及相关免疫因子的变化,探究肱二头肌短头损伤后期发展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实验依据,为针刀医学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理论提供实验室研究基础。探讨针刀对继发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治疗疗效及相应机制,为针刀的临床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50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1组、模型2组、电针组、针刀组,每组10只。实验总耗时8周,前4周对模型组、针灸组和针刀组大鼠统一进行造模,从第5周开始进行治疗。空白组,常规喂养,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均给予“Ⅰ型胶原酶结合跑台运动”法建立继发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模型。第一步:胶原酶注射。给大鼠穿上特制鼠衣后,在大鼠肩前部备皮。之后将大鼠固定在鼠板上,向喙突下肱二头肌短头腱内注射20ul(0.015mg/ul)胶原酶溶液。第二步:离心运动法。将大鼠放置于电动跑台上,速度逐渐增加至17m/min,进行60min的-17°的下坡跑运动。造模开始2周后模型1组取材,造模开始4周后模型2组取材,电针组第五周开始电针治疗。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大鼠固定在鼠台上,固定时动作要轻,尽量较少对大鼠的刺激。参考人体的取穴标准,选择大鼠的左侧“肩髃”和“臂臑”穴,用一次性的1寸针灸针刺入约5 mm,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通电,电针频率为2/100 HZ的疏密波,电流强度不超过2 mA,以局部肌束微颤且动物不嘶叫为度,每次15 min,10天为1疗程,共2个疗程,2疗程间隔2天。电针组第8周取材。针刀组在第五周开始针刀治疗,选用0.4*40mm针刀,在麻醉状态下将大鼠固定,对大鼠肩部触诊在喙突处定点;按针刀四步规程进针,刀口线与大鼠肢体长轴方向一致,在喙突外下方提插切割1刀,范围0.1-0.2cm,出针后按压1min,防止出血,治疗1次。针刀组第8周取材。记录并分析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行为学特点,以及肱二头肌长短头的HE染色形态,ELISA检测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6的表达水平,力学相关因子(Mechano growth factor,MGF)的表达水平。实验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行为学:旷场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总活动路程明显缩短,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与针刀组大鼠总活动路程组间对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直接观察中发现,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在神态、姿势、毛发上都呈现出病态。针刀组、电针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在神态、姿势、毛发上无显着差别。2组织形态学:正常大鼠肱二头肌长头肌肉组织的肌纤维呈线形或微波浪形,平行排列;胶原纤维较均匀、整齐地分布于肌纤维之间;可见少量毛细血管束,少见炎性细胞。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大鼠肱二头肌长头肌肉组织结构破坏,肌纤维扭曲,排列杂乱,呈波浪状;肌核明显增加、分布不均;胶原纤维排列杂乱;可见大量毛细血管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电针和针刀干预后,肱二头肌长头肌肉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肌纤维及胶原纤维结构未受明显破坏。电针组大鼠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肌肉组织结构较清晰;肌纤维稍有扭曲,呈小波浪状,排列较整齐一致;未见大量肌核增生;胶原纤维排列较杂乱;可见少量毛细血管增生,少见炎性细胞。且肱二头肌短头炎症情况较长头严重。针刀组大鼠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肌肉组织结构清晰,整体较为疏松;肌纤维呈平行排列,较整齐一致;肌细胞核为多个梭形,排列较整齐;肌束膜较薄,胶原纤维排列均匀、整齐;可见少量毛细血管增生,少见炎性细胞。针刀组缓解情况优于电针组。3.IL-1β水平、IL-6水平、MGF水平:模型组大鼠肌组织IL-1β水平、IL-6水平、MGF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电针组与针刀组大鼠肌组织IL-1β水平、IL-6水平、MGF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大鼠,组间对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针刀组大鼠肌组织IL-1β水平、IL-6水平、MGF水平均低于电针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运用“胶原酶注射结合离心运动法”制作继发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大鼠模型成功可行,针刀治疗与电针治疗继发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有效,且疗效方面针刀更优越。2.针刀与电针治疗机制与对炎症因子与力学因子的调节有关,针刀对炎症因子与力学因子的调节更有效。3.针刀治疗继发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的机制与针刀松解对软组织生物力调节有关。

樊思琴[2](2018)在《超声波结合艾灸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滑膜和滑液VEGF、MMP-9、TIMP-1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研究超声波结合艾灸对兔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软骨、滑膜形态学变化,以及软骨、滑膜和滑液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表达的影响,明确超声波结合艾灸治疗KOA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 KOA动物模型建立30只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手术组和正常组(E组),手术组24只,E组6只。除E组动物外,其余动物均行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横断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ransection,ACLT)建立兔 KOA 模型;2实验动物分组术后再将手术组随机分为超声波结合艾灸组(A组)、艾灸组(B组)、超声波组(C组)和模型组(D组),每组各6只;3实验干预术后6周,除D组和E组外,分别对A组、B组、C组分别给予超声波结合艾灸、艾灸和超声波治疗2周;4实取材cwg 治疗结束后,行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采集样本,肉眼观察软骨、滑膜的表观形态;5指标检测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光镜下观察滑膜、软骨组织形态学;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软骨、滑膜细胞VEGF、MMP-9、TIMP-1的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WB)检测各组软骨组织中MMP-9,滑液VEGF、MMP-9、TIMP-1的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软骨中 VEGFmRNA、MMP-9mRNA,以及滑液VEGFmRNA的表达。研究结果1肉眼观察软骨、滑膜的表观形态:与E组相比,A组、B组、C组、D组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炎和滑膜炎组织形态学变化的表现,但A组、B组、C组的软骨表面退性行改变和滑膜炎症明显轻于D组。2软骨、滑膜HE染色评分结果:A组、B组、C组、D组的软骨、滑膜评分均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软骨、滑膜评分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软骨、滑膜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免疫组化阳性表达光密度值(indicator optic density,IOD)比较:与E组相比,A组、B组、C组、D组的软骨细胞VEGF、MMP-9、TIMP-1和滑膜细胞VEGF、MMP-9、TIMP-1的IOD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A组、B组、C组软骨细胞VEGF、MMP-9、TIMP-1和滑膜细胞VEGF、MMP-9、TIMP-1的IOD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软骨细胞MMP-9、TIMP-1和滑膜细胞VEGF、MMP-9、TIMP-1的IOD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的软骨细胞VEGF的IOD值组间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软骨细胞VEGF的I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软骨细胞VEGF的I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WB检测结果:与E组相比,A组、B组、C组、D组的软骨MMP-9和滑液VEGF、MMP-9、TIMP-1蛋白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A组、B组、C组的软骨MMP-9和滑液VEGF、MMP-9、TIMP-1蛋白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软骨MMP-9和滑液VEGF、MMP-9、TIMP-1蛋白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RT-qPCR检测结果:与E组相比,A组、B组、C组、D组中MMP-9和VEGF mRNA在软骨中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A组、B组、C组软骨中MMP-9和VEGF mRNA的表达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软骨中MMP-9和VEGF mRNA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A组、B组、C组、D组中VEGF mRNA在滑液中表达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A组、B组、C组滑液中VEGF mRNA表达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滑液中VEGF mRNA表达组间比较,C组中VEGF mRNA的表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VEGF mRNA的表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VEGF mRNA的表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超声波结合艾灸以及单纯艾灸或超声波治疗均能延缓兔KOA软骨退变和减轻滑膜炎症。2超声波结合艾灸以及单纯艾灸或超声波在治疗兔KOA的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两者结合可能对骨关节的不同组织作用有异于单纯超声波或单纯艾灸治疗。临床上在选择KOA中西医物理因子疗法治疗KOA时可能单纯选择超声波或艾灸中的一种方法即可,而无需多种理疗方法综合,可为今后进一步精准选择理疗方法治疗KOA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但今后仍需进一步研究。3超声波、艾灸可能是通过抑制软骨、滑液、滑膜VEGF、MMP-9、TIMP-1的表达来延缓软骨退变以及减轻滑膜、滑液炎症,从而起到治疗兔KOA的作用。

曹喜俊[3](2015)在《电针联合离子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膝骨性关节炎是指膝关节软骨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并伴有髌骨软化和骨质增生,从而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甚至畸形的退行性疾病。研究显示,在慢性致残性疾病中,骨性关节炎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国外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针对中老年人群,膝骨性关节炎在女性发病谱系排列第四,男性则排列第八。随着老龄化加重和肥胖率增高,患病人数不断增高。尽管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是最终目的还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减缓和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如何提高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的疼痛和致残率,降低相关疾病的医疗支出,就成为全世界医学研究者的关注重心。穴位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不但能实现治疗的无创性,还能导入体内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成分,融合穴位、药物及其电效应于一体,直达病所。近年来,该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具有简便易行,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势。目的:1.从现代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中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以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在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三个角度进行文献回顾,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本研究以川芎、制草乌为导入药物,观察穴位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文献研究从现代医学角度,系统回顾膝骨性关节炎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学、发病机制和常见治疗。从中医学角度,系统回顾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同时总结近年来中药离子导入的临床应用情况。2.川芎、制草乌离子导入液质量控制研究通过失重法测定浸泡时间对川芎、制草乌离子导入液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影响,确定川芎、制草乌离子导入液最佳浸泡时间及醇溶性浸出物的最低限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浸泡时间对川芎离子导入液中阿魏酸含量影响,确定其最佳浸泡时间及阿魏酸的最低限量;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浸泡时间对制草乌离子导入液中总乌头碱含量影响,确定其最佳浸泡时间及总乌头碱的最低限量。3.临床研究纳入90例符合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单纯直流电离子导入(n=30)、单纯电针(n=30)、电针联合离子导入(n=30)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麦吉尔疼痛量表(MPQ)、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周径等,比较三组的之间临床疗效差异。结果:1.基本资料三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体重、麦吉尔疼痛量表(MPQ)、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周径等方面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川芎、制草乌离子导入液质量控制研究川芎、制草乌离子导入液中醇溶性浸出物随浸泡时间增加,含量不断上升,但增长率不断降低,浸泡40天时,醇溶性浸出物增长率几乎不变,故两者浸泡40天即可,川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应不低于4.50%;制草乌浸出物含量应不低于1.70%。川芎离子导入液中阿魏酸随浸泡时间增加,含量不断上升,但增长率不断降低,浸泡40天时,阿魏酸增长率几乎不变,故浸泡40天即可,川芎离子导入液浸泡40天,其阿魏酸含量应不低于38.01μg/mL。制草乌离子导入液中总生物碱随浸泡时间增加,含量不断上升,但增长率不断降低,浸泡40天时,总生物碱增长率几乎不变,故浸泡40天即可,制草乌离子导入液浸泡40天,其总生物碱含量应不低于323.06μg/mL。3.治疗后PRI评分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电针组PRI评分下降到8.71±2.29,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离子导入组PRI评分下降到6.15±2.10,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PRI评分下降到5.32±2.18,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间PRI评分,方差分析显示P=-19.51,P=0.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联合组在降低PRI分值方面显着优于电针组和离子导入组。4.治疗后VAS评分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电针组VAS评分下降到5.11±1.29,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离子导入组VAS评分下降到5.30±1.37,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下降到4.19±1.22,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间VAS评分,方差分析显示F=6.30,P=0.0028,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联合组在降低VAS分值方面显着优于电针组和离子导入组。5.治疗后PPI评分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电针组PPI评分下降到4.00±1.18,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子导入组PPI评分下降到3.90±1.21,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PPI评分下降到2.32±1.30m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间PPI评分,方差分析显示F=-18.01,P=0.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联合组在降低PPl分值方面显着优于电针组和离子导入组。6.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电针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升高到61.20±4.30,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离子导入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升高到64.50±4.50,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升高到69.30±4.28,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间Lysholm膝关节评分,方差分析显示F=18.01,P=0.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联合组在升高Lysholm膝关节评分方面显着优于电针组和离子导入组。7.治疗后膝关节周径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电针组膝关节周径降至37.50±2.05,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子导入组膝关节周径降至37.36±2.11,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膝关节周径降至35.43±2.16,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间膝关节周径,方差分析显示F=9.04,P=0.0003,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联合组在降低膝关节周径方面显着优于电针组和离子导入组。8.临床疗效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电针组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离子导入组治愈4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联合组治愈6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采.用Ridit分析,R=0.50,卡方值=8.37,P=0.0392<0.05。这表明,联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组和离子导入组。结论:1.单纯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2.单纯穴位离子导入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3.电针联合离子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疗效,在改善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上更为显着。

刘晓蕾[4](2013)在《黄柏中盐酸小檗碱超声波经皮渗透量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软组织损伤是体育运动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治疗方法有外用药物和物理因素的单独或配合治疗。这一基础上稍加创新,在损伤局部同时施加药物和物理双重治疗因素,选择治疗软组织损伤时常用的外敷新伤药中具有抗炎止痛功效的中药黄柏,运用对软组织损伤治疗效果明显的超声波导入方法,在低超声强度情况下,考察超声频率、作用时间以及联合化学促渗剂对黄柏药用成分盐酸小檗碱体外经皮渗透量的影响,找到适合中药黄柏超声透入的最优超声参数,为软组织损伤新型治疗方法及超声波复方中药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冷浸回流法对黄柏药用成分盐酸小檗碱进行实验室粗提,以乳膏基质作为药物载体,制成适用于超声波药物透入的黄柏乳膏;将超声强度定为0.1W/cm2,选择空白对照及300KHz-1400KHzl2个超声频段,运用超声经皮给药实验仪,对有无化学促渗剂的黄柏乳膏进行固定接触法的超声透入实验,并在3min、5min、10min、15min、20min时间点抽取接收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并计算各时间点的累积渗透量。运用SPSS18.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超声频率、作用时间及化学促渗剂对盐酸小檗碱累积渗透量影响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本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最佳色谱条件为:Thermo C18色谱柱(4.6×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40:60,pH=4.0,每100ml磷酸中加0.1g十二烷基磺酸钠);检测波长:265nm;流速:1ml/min;柱温:25℃。(2)无论有无化学促渗剂,800KHz频率下盐酸小檗碱累积渗透量均为最高,但无化学促渗剂时,低强度超声促渗效果不明显;在添加化学促渗剂的条件下,盐酸小檗碱平均累积渗透量从高到低的超声频率排序为800KHz、900KHz、700KHz、500KHz、600KHz、1000KHz、1100KHz、1400KHz、300KHz、1300KHz、400KHz、1200KHz。(3)在不施加超声波作用的情况下,添加化学促渗剂各时间点盐酸小檗碱平均累积渗透量约比不添加化学促渗剂增渗7.82倍;在施加超声作用时,添加化学促渗剂各超声频率、各时间点盐酸小檗碱平均累积渗透量约比不添加化学促渗剂增渗4.5倍;在不添加化学促渗剂的情况下,各超声频率、各时间点盐酸小檗碱平均累积渗透量约比没有超声作用时增渗1.57倍;在添加化学促渗剂情况下,各超声频率、各时间点盐酸小檗碱平均累积渗透量约比没有超声作用时增渗0.62倍;化学促渗剂+超声波作用下盐酸小檗碱平均累积渗透量约比无超声无化学促渗剂增渗13.15倍;只添加化学促渗剂盐酸小檗碱累积渗透量比单纯施加低强度超声波增渗2.4倍。(4)方差分析结果:超声频率、作用时间、化学促渗剂均对累积渗透量有显着影响(P<0.01);其贡献率化学促渗剂>超声频率>时间。(5)所有超声频率及有无促渗剂作用下,连续两个时间点盐酸小檗碱累积渗透量差异不显着(P>0.05);但3min与10min、3min与15min、3min与20min、5min与15mir、10min与20min累积渗透量差异非常显着(P<0.01)。(6)超声频率因素的两两比较结果:800KHz作用时盐酸小檗碱累积渗透量最高;900KHz次之;500KHz、600KHz、700KHz、900KHz、1000KHz、1100KHz之间无差异(P>0.05),处于第三水平;300KHz、400KHz、1200KHz、1300KHz、1400KHz之间无差异(P>0.05),排第四。结论:(1)300KHz-1400KHz的超声频率对盐酸小檗碱均有促渗作用,但促渗程度各不相同,以800KHz的促渗效果最显着。(2)在超声固定接触法,强度为0.1W/cm2的条件下,频率为800KHz的超声促渗效果相对最好;但是短时间内促渗效果不明显。(3)超声促渗与化学促渗联用可在短时间内提高盐酸小檗碱的经皮渗透量。(4)在0.1W/cm2的超声强度下,盐酸小檗碱的超声透入固定疗法的治疗时间应以10min为间隔。

郑丽嫦[5](2013)在《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背景:当今世界面临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膝骨关节炎已悄悄成为一个世界性疾病。膝关节炎导致关节疼痛、肿胀,严重者或病久者引起关节畸形,进而关节功能受限,影响人们的健康,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外敷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针刺进行对照,突出针刺配合中药外敷的优势,为该方法的推广提供科学的临床证据。方法:选择香港自己诊所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联合中药外敷)、对照组(单纯针刺),每组30例。疗效性评价指标方面则采用国际公认的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时以及4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评分,以就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分为四级: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6.0。结果:①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示两组样本治疗前病情具有可比性。②组内比较,运用配对设计t检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各指标以及总分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差值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四个疗程后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各指标及总分评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组疼痛指数、日常活动难度指数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僵直指数及总积分的比较上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④四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临床痊愈有9例,显效共14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临床痊愈7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X2=0.351,P=0.55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针刺联合中药外敷和单纯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改善疼痛、僵直、日常活动难度及综合疗效方面均有显着的疗效,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疼痛和日常活动功能方面有优势,而在改善僵直及总体疗效、总有效率方面,两组疗效相当。②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林建军[6](2011)在《电针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电针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简单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电针)和对照组(玻璃酸钠)各34例。治疗组在针刺内外膝眼、血海、梁丘的基础上于内外膝眼加上电针治疗,每次治疗约30 min,每天1次,连续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持续治疗5疗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每次注射2 ml,每周1次,5次为1疗程,持续治疗1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统计其临床症状积分、疼痛评分、临床疗效以及关节液中IL-1β、MMP-3的含量,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处理。结果:(1)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两组P值均<0.05,表明两组治疗均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但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在降低临床症状积分方面无差异。(2)疼痛评分:治疗前后比较,两组P值均<0.05,表明两组治疗均可使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84.38%,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疗效无差异。(4) IL-1β. MMP-3含量与临床症状积分的相关性分析:患者关节液中IL-1β、MMP-3的含量与临床症状积分均呈正向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8和0.828,P值均<0.05)。(5) IL-1β、MMP-3含量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患者关节液中IL-1β、MMP-3的含量与疼痛评分均呈正向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和0.698,P值均<0.05)。(6)IL-1β的含量:治疗前后比较,两组P值均<0.05,表明两组治疗均可使关节液中IL-1β含量降低;但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在降低IL-1β含量方面无差异。(7)MMP-3的含量:治疗前后比较,两组P值均<0.05,表明两组治疗均可使关节液中MMP-3含量降低;但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在降低MMP-3含量方面无差异。结论:(1)电针治疗可减轻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有效率达87.50%;电针是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2)关节滑液中IL-1β、MMP-3的含量和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及疼痛评分均呈正相关。(3)电针治疗能降低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IL-1β、MMP-3的含量,发挥对膝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沈国栋[7](2011)在《白药膏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探讨白药膏剂型改革后对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及安全性,体现白药贴在临床应用上的优势。研究方法:采用6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配至白药贴组和白药膏组,分型后予药物外敷,并共同配合踝关节制动,口服活血化瘀药物,外用药物每日一剂,5天1疗程,观察两个疗程,并于治疗前后收集资料,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以肿胀、压痛、功能活动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①总有效率和愈显率:白药贴组为100%、90%,白药膏组为100%、93.3%,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具体症状的改善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对肿胀、压痛、功能活动三项指标的比较上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两组疗程后在肿胀、压痛、功能活动三项指标的比较上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中白药贴组出现3例患者皮肤过敏,白药膏组出现2例,均表现为局部皮肤变红、伴轻度瘙痒,予缩短用药时间及口服抗过敏药物后症状明显缓解。④白药膏组9例患者(轻度7例、中度2例)治疗过程中诉敷药麻烦、穿鞋不便、异味较大等缺点,但未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满,白药贴组所有病例对白药贴的使用表示满意。结论:白药膏改进剂型白药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愈显率为90%,总有效率为100%,与白药膏比较,从显愈率、临床体征和症状改善上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其使用上方便、简捷,便于保存、携带,可以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且价格经济,因而不失为一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王新[8](2010)在《渭良伤科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对渭良伤科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及安全性作出客观评价。研究方法:6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配至渭良伤科贴组(简称伤科贴组)和渭良伤科散组(简称伤科散组)。依据损伤程度,予药物外敷,并适当配合踝关节制动,口服活血化瘀药物,外用药物每日一剂,5天1疗程,观察两个疗程,并于治疗前后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以疼痛、压痛、肿胀、功能活动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①总有效率和愈显率:伤科贴组为100%、90%,伤科散组为100%、93.3%,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具体症状的改善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对疼痛、压痛、肿胀、功能活动四项指标的比较上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两组疗程后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活动四项指标的比较上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中伤科贴组出现3例患者皮肤过敏,伤科散组出现2例,均表现为局部皮肤变红、伴轻度瘙痒,予缩短用药时间及口服抗过敏药物后症状明显缓解。④伤科散组9例患者(轻度7例、中度2例)治疗过程中诉敷药麻烦、穿鞋不便、异味较大等缺点,但未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满,伤科贴组所有病例对伤科贴的使用表示满意。结论:渭良伤科散改进剂型渭良伤科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愈显率为90%,总有效率为100%,与渭良伤科散比较,从显愈率、临床体征和症状改善上比较未见明显差异,而且其使用上方便,可以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因而不失为一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周达岸[9](2008)在《骨痹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在人体各关节中发病率最高,关节软骨和周围软组织的病变是KOA的两个重要的病理基础。西医治疗目前缺少有效的方法,中医药对这些软组织的作用是肯定的,但目前尚缺乏有说服力的实验研究[1]。本实验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光、透射电镜、生化法、免疫组化法等先进手段,从整体(KOA兔)、细胞(凋亡)、分子(SOD、MDA、NO)和基因水平(DNA)系统地研究骨痹消对KOA的治疗作用机理,加大科研力度,对疗效评定进行量化、客观化,使之具有科学性、可比性、可靠性,并阐明“骨痹消”对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滑膜等)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目的:探讨骨痹消对实验性兔KOA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塞来昔布组、骨痹消组、壮骨关节丸组),每组12只。同等条件下正常饲养1周后,正常对照组12只正常饲养,作为空白对照,其余4组兔均采用伸膝制动OA动物模型法造模,制成兔KOA模型;给药方法: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从造模第1天起经胃灌生理盐水2ml/Bid/d;塞来昔布组:从造模第1天起经胃灌药,2ml/Bid/d(55mg/d);骨痹消组:从造模第1天起经胃灌药,2ml /Bid/d(688mg/d);壮骨关节丸组:从造模第1天起,经胃灌药,2ml/Bid/d(1650mg/d)。检测指标:①用生化法,检测五组兔治疗后6周及10周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②于治疗后6周及10周取材,进行肉眼大体观察后,分别取胫骨内髁关节软骨及膝前正中部滑膜,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用光镜、透射电镜对兔膝关节滑膜及软骨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③同时,取膝前正中部滑膜组织,匀浆,取上清液检测滑膜SOD、MD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④6周及10周后随机取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用TUNEL方法进行软骨细胞凋亡的原位检测,采用CIAS-1000型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分析5组兔软骨细胞AI及Bcl-2与p53基因表达灰度值,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利用公认的伸膝制动OA动物模型法造模,模型成功。通过生化指标检测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在6周、10周时兔血清SOD、MDA、NO及滑膜SOD、MDA水平均发生变化。其中,模型组血清和滑膜SOD水平均较低,MDA水平均较高,血清NO水平升高,而各治疗组血清和滑膜S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MDA和NO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各组关节软骨的大致肉眼观察,见造模6周后模型组兔关节软骨失去原有光泽,发黄,可见少量糜烂点,滑膜组织增生;10周后软骨明显失去原有光泽,发黄,色泽变暗淡,软骨表面凹凸不平,周围滑膜明显增生。而各治疗组病变均不同程度好转,以骨痹消组最为明显。通过电镜、光镜观察,模型组电镜下6周时可见细胞固缩,细胞略呈锥形,胞核高度固缩,周围出现空隙,细胞器消失,胞膜破损,基质中有深密度碎屑,10周时出现凋亡小体。光镜下模型组6周软骨细胞排列紊乱,簇集,细胞核固缩,细胞内成分减少,基质内胶原发生轻度纤维变性。10周时细胞簇集明显,核固缩,核溶,基质染色不均,淡染,胶原纤维明显,各组间关节软骨病理学变化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光镜下模型组6周时滑膜上皮增生,细胞间可见炎细胞浸润,滑膜下局部血管长入。10周时滑膜上皮重度增生,细胞肥大,滑膜下大量肉芽组织增生,大量血管长入,大量炎细胞浸润。骨痹消组、壮骨关节丸组、塞来昔布组在镜下观察,病变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以骨痹消组最佳。光镜下,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显示:模型组见到p53、Bcl-2的表达增加。骨痹消组、壮骨关节丸组、塞来昔布组Bcl-2的表达随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而p53的表达逐渐减弱。6周及10周时骨痹消组p53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灰度值升高,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 <0.01)。6周及10周时骨痹消组Bcl-2表达较模型组相比灰度值下降,两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 <0.01)。应用TUNEL法进行软骨凋亡细胞的原位检测:显微镜下见模型组软骨细胞的凋亡指数明显增高。治疗后,骨痹消组、壮骨关节丸组、塞来昔布组有不同程度下降,且骨痹消组下降最为明显,10周时,与模型组相比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骨痹消可清除机体多余自由基,纠正氧自由基代谢紊乱;促进软骨细胞代谢及软骨修复,维持软骨结构的相对完整;抑制滑膜炎性改变,减少滑膜炎性物质释放入关节腔,阻碍炎性滑膜对软骨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阻断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途径,减少软骨细胞的凋亡数量,促进软骨的修复。

姜琴[10](2001)在《超声疗法+扶他林软膏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文中指出

二、超声疗法+扶他林软膏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疗法+扶他林软膏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刀治疗继发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大鼠疗效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略缩词表
前言
实验一 肱二头肌短头损伤继发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模型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实验二 针刀对继发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大鼠疗效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超声波结合艾灸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滑膜和滑液VEGF、MMP-9、TIMP-1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实验主要试剂和器材
实验方法
    1 实验动物分组
    2 建立兔KOA模型
    3 实验干预
        3.1 超声波结合艾灸组干预
        3.2 艾灸组干预
        3.3 超声波组干预
        3.4 模型组和正常组干预
    4 标本采集及大体观察
        4.1 滑液标本采集
        4.2 滑膜标本采集
        4.3 股骨内侧髁标本采集
        4.4 软骨标本采集
    5 组织形态学观察
        5.1 软骨和滑膜组织固定及软骨脱钙
        5.2 软骨和滑膜标本包埋
        5.3 软骨和滑膜标本切片
        5.4 HE染色步骤
    6 免疫组化检测
    7 WB检测
        7.1 蛋白提取
        7.2 总蛋白溶度测定
        7.3 蛋白变性
        7.4 SDS-PAGE凝胶的制作
        7.5 电泳
    8 RT-qPCR检测
        8.1 引物设计及合成
        8.2 提取RNA
        8.3 总RNA的鉴定
        8.4 cDNA的合成
    9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
    1 一般情况
    2 各组组织形态学大体肉眼观察
        2.1 各组软骨表面肉眼观察比较
        2.2 各组滑膜形态学肉眼观察比较
    3 各组组织染色及评分比较
        3.1 各组软骨组织HE染色及其改良Mankin评分比较
        3.2 各组滑膜组织HE染色及其评分比较
    4 各组软骨和滑膜免疫组化比较
        4.1 各组软骨细胞VEGF、MMP-9、TIMP-1免疫组化比较
        4.2 各组滑膜细胞VEGF、MMP-9、TIMP-1免疫组化比较
    5 各组软骨MMP-9和滑液VEGF、MMP-9、TIMP-1蛋白表达的比较
        5.1 各组软骨MMP-9蛋白表达结果
        5.2 各组滑液VEGF、MMP-9、TIMP-1蛋白表达的结果
    6 软骨MMP-9、VEGF和滑液VEGFmRNA表达的比较
        6.1 软骨MMP-9、VEGF和滑液VEGF以及其各自β-actin的扩增和溶解曲线(附录C)
        6.2 软骨VEGF、MMP-9mRNA和滑液VEGFmRNA表达结果
讨论
    1 兔KOA模型研究
    2 祖国医学对KOA的认识
    3 现代医学对KOA的认识
    4 VEGF、MMP-9和TIMP-1对KOA的影响
    5 艾灸和超声波对KOA的治疗作用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电针联合离子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一、膝骨性关节炎的定义
        二、膝骨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
        三、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四、膝骨性关节炎的现代治疗
        五、小结
    第二节 中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一、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名
        二、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
        三、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四、小结
    第三节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的研究进展
        一、内科应用
        二、外科应用
        三、骨伤科应用
        四、妇科应用
        五、儿科疾病
        六、皮肤科应用
        七、五官科应用
        八、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一、受试者来源
        二、筛选标准
        三、研究设计
        四、干预措施
        五、观察指标
        六、不良反应
        七、统计学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基本资料
        二、治疗后结果
        三、临床疗效分析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一、选题依据探讨
        二、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理
        三、离子导入中药物过敏的讨论
        四、研究结果分析
        五、研究意义与价值
        六、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三章 离子导入液质量控制研究
    第一节 离子导入液醇浸出物含量测定
        一、仪器与材料
        二、方法与结果
        三、小结
    第二节 离子导入液(川芎)中阿魏酸含量测定研究
        一、仪器与材料
        二、方法与结果
        三、小结
    第三节 离子导入液(制草乌)中总乌头碱含量测定研究
        一、仪器与材料
        二、方法与结果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黄柏中盐酸小檗碱超声波经皮渗透量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软组织损伤与治疗
        2.1.1 软组织损伤概述
        2.1.2 外敷新伤药及其应用
    2.2 中药黄柏概述
        2.2.1 黄柏化学成分
        2.2.2 药理作用
        2.2.3 黄柏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2.3 经皮给药概述
        2.3.1 经皮给药的生理学基础
        2.3.2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2.3.3 体外经皮给药的研究方法
        2.3.4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方法
    2.4 超声波物理疗法及研究现状
        2.4.1 超声波的物理作用
        2.4.2 超声波生物学效应
        2.4.3 超声波理疗的方法和剂量
        2.4.4 超声波药物透入疗法
    2.5 小结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盐酸小檗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
        3.1.2 低强度超声波黄柏乳膏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研究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3 技术路线图
4 研究结果
    4.1 盐酸小檗碱色谱方法的建立
        4.1.1 盐酸小檗碱色谱条件的选定结果
        4.1.2 方法学验证结果
        4.1.3 黄柏乳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结果
    4.2 低强度超声波黄柏乳膏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结果
        4.2.1 无超声波作用下盐酸小檗碱累积渗透量的实验结果
        4.2.2 超声波作用下盐酸小檗碱累积渗透量的实验结果
        4.2.3 有无超声波及化学促渗剂盐酸小檗碱累积渗透量的比较结果
        4.2.4 相同时间点盐酸小檗碱累积渗透量的比较结果
        4.2.5 超声频率、时间及化学促渗剂对累积渗透量影响的统计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盐酸小檗碱色谱条件的比较
    5.2 黄柏中盐酸小檗碱体外经皮渗透量分析
        5.2.1 黄柏乳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与超声波体外经皮渗透量比较
        5.2.2 黄柏乳膏中盐酸小檗碱超声波体外经皮渗透量规律性分析
        5.2.3 超声波因素对盐酸小檗碱累积渗透量影响的分析
        5.2.4 化学促渗剂因素对盐酸小檗碱累积渗透量影响的分析
        5.2.5 联合促渗作用对盐酸小檗碱累积渗透量影响的分析
        5.2.6 时间因素对盐酸小檗碱累积渗透量影响的分析
    5.3 鼠皮切片制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5)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文献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
    第二节 中医文献研究
        一. 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 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
    第三节 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文献综述
        一. 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炎的中医古文献研究
        二. 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和脱落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二、治疗方案
        三、疗程规定
        四、疗效观察
    第三节 观察结果与分析
        一、一般情况比较
        二、研究结果资料分析
        三、不良反应监测
    第四节 典型病例
    第五节 讨论
        一、研究结果分析讨论
        二、针刺穴位的选择
        三、外敷中药的选择、制备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五、膝骨关节炎的日常防治及调护心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电针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资料
治疗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白药膏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中医对踝关节扭伤的认识
        (一) 定义、病因病机、治疗原则
        (二) 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二、现代医学对踝关节扭伤的认识
        (一) 踝关节周围韧带局部解剖
        (二) 踝关节扭伤的机制
        (三)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的临床表现
        (四)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的辅助检查
        (五) 踝关节扭伤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一般资料
        1.4 两组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2.2 试验药物
        2.3 处理方法
        2.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2.5 数据分析
    3 临床研究结果
        3.1 两组综合临床疗效
        3.2 不同程度踝关节扭伤综合临床疗效
        3.3 各具体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4 讨论
        4.1 踝关节扭伤与中医药治疗
        4.2 白药贴前期动物(小鼠)试验研究
        4.3 临床疗效
        4.4 中药巴布剂作用
        4.5 白药贴的优势
第三部分 结语
    一 小结
    二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知情同意书
致谢

(8)渭良伤科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中医对踝关节扭伤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踝关节扭伤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一般资料
        1.4 两组一般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2、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2.2 试验药物
        2.3 处理方法
        2.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2.5 数据分析
    3、临床研究结果
        3.1 两组病例综合临床疗效
        3.2 不同程度踝关节扭伤综合临床疗效
        3.3 各具体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4、讨论
        4.1 踝关节扭伤与中医药治疗
        4.2 伤科贴前期动物(小鼠)试验研究
        4.3 临床疗效
        4.4 中药巴布剂作用
        4.5 伤科贴的优势
第三部分 结语
    1、小结
    2、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骨痹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前言
论文一、骨痹消对兔骨关节炎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论文二、骨痹消对兔骨关节炎软骨、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论文三、骨痹消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论文四、骨痹消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p53、Bcl-2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1、骨性关节炎的西医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综述2、骨性关节炎的中医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超声疗法+扶他林软膏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刀治疗继发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大鼠疗效及机制探讨[D]. 杨菊.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2]超声波结合艾灸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滑膜和滑液VEGF、MMP-9、TIMP-1影响的研究[D]. 樊思琴.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09)
  • [3]电针联合离子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D]. 曹喜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
  • [4]黄柏中盐酸小檗碱超声波经皮渗透量实验研究[D]. 刘晓蕾. 山西大学, 2013(01)
  • [5]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郑丽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6]电针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林建军.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1(05)
  • [7]白药膏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D]. 沈国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1)
  • [8]渭良伤科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D]. 王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9]骨痹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D]. 周达岸.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8(06)
  • [10]超声疗法+扶他林软膏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J]. 姜琴.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1(04)

标签:;  ;  ;  

超声治疗+扶他林软膏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