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全面开展农村会计选派工作

沂水县全面开展农村会计选派工作

一、沂水县全面开展农村会计选举、委派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袁博[1](2020)在《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文中研究指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中国形成了以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制度。广大农村妇女更因性别和所在地而被“双重”边缘化。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党派集团和国家政权号召妇女解放、开展女权运动,但仍未改变农村妇女地位低下的现状和传统家庭角色的定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妇女解放运动,并对乡村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观念进行了改造和重塑。农村妇女在“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政治动员下,被正式纳入国家体系。她们的主体身份和性别关系在国家的塑造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家庭、经济活动、身体健康、政治参与、精神世界等五个方面。婚姻制度改革在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1950年《婚姻法》是国家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性别制度的第一步,它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和性别权力关系。因此它得到了女性农民的支持和男性农民的误解,在新旧性别观念的博弈中得到逐步贯彻。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基本确立了婚姻自主权,婚姻观念发生了转变,且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利,自由恋爱现象增多,离婚和再婚也不再受社会的指责。在家庭关系中,团结民主与平等和谐成为主旋律,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并在家庭事务中获得了话语权和独立人格。但除了改变,农村妇女的家庭角色也有延续,打老婆、漠视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不时发生,新旧性别观念之间的拉扯与博弈依旧存在。发动农村妇女参加社会化大生产是建国后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根据新中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制定福利政策,运用国家力量使乡村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进入公共领域,投入到生产劳动中。通过分析其参加劳动的工日、参与率等,我们发现农村妇女在生产劳动中撑起了“半边天”。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不仅获得了经济独立,而且确立了“劳动者”身份,形成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实现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是由于传统性别制度并未发生断裂,传统性别分工使参加劳动的妇女背负着双重责任,收入分配中也存在着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国家积极维护其健康权,利用政治话语对妇女进行身体改造,并突出强调了妇女解放的想象。作为传统社会对女性身体规训的标志,缠足被中共以政治权力严厉禁止,并使之在50年代走向消亡,为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解除了身体束缚。国家对农村妇女健康的保护还体现在生育变革上,包括推广新法接生和建立妇幼保健网。这不仅使分娩方式发生变化,生育空间也发生了转移。生育的现代化以及生育之痛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加深了农村妇女对国家的认同,并以积极参加生产来表达感激之情,加速了身份转换。但过度的劳动使妇女们的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妇女的生理问题和特殊时期的身体便在“保护”的政策下进入公共领域和大众视野。原本属于私领域的妇女身体被纳入公领域,成为农村妇女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国家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因此建国后全国出现了妇女参政的第一次高潮。她们不仅参与基层民主选举,而且当选基层代表,参与地方政权管理。许多优秀农村妇女经过国家培养,走上了基层政权的领导岗位,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管理群体——农村妇女干部群体。她们成为党和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活跃在各个基层岗位上。建国后,农村妇女组织伴随着国家权力不断下沉,以妇代会为主的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作为妇女“娘家”的妇代会既是党和国家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妇女表达政治意愿、维护权益的重要平台,使“国家”不再是高高在上、与之无直接关联的存在。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农村的政治权力参与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农村妇女的政治空间较为狭小,妇女干部和妇女组织并未打破以男权为中心的乡村权力结构而处在边缘位置。五十年代的集体化生活使农村妇女们感受到了“集体欢腾”,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般的洗礼。她们不仅在识字运动中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振奋与文化自信。虽然国家以政治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但各种娱乐组织、娱乐活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使农村妇女在公共场合有了合法身份并接受了国家的政治教化。同时,集体劳动、各种会议等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活动场所,给她们带来新鲜感,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充实与满足。伴随各种教育运动的开展,她们的集体意识被逐渐建构起来,包括对中共和新政府的认同、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化和集体观念的树立等。与男性农民相比,农村妇女的集体思想似乎更加强烈。这也是农村妇女转变为“社会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运动使日常生活不断政治化,也使农村妇女的身份得到了全新塑造。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性别制度的影响,性别差异始终存在。可以说,国家和性别参与了新中国农村妇女的身份重构。它们相互糅合、碰撞,对农村妇女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改变了传统角色定位,完成了从私领域的“家庭人”向公领域的“社会人”、“国家人”的身份转换,推动了农村妇女的解放进程。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较为彻底,但各地在完成时间和程度上略有差异。新中国农村妇女解放运动表现出的特点与问题应促使我们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力争真正实现两性平等的和谐局面。

石文安[2](2020)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粮食征收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战时状态下,粮食的供求整体失衡,征收公粮实际上是对农村粮食资源的有效整合。山东建政工作的迟滞导致征粮工作起步晚发展慢,山东的征粮办法大致经历了募集摊派、“公平负担”和“征粮新办法”三个阶段。从征粮办法的内部结构观之,课税对象的收缩和调查对象的往复突显了山东征粮办法演变的曲折;起征点、累进率和折合减免等技术手段调控了军粮民食,保证了各阶层负担的公平合理。不过,由于山东长时期内未能直接掌握农村中的土地、人口等计税基础,其结果是负担办法愈加复杂化,至抗战结束也未能实现全省负担办法的统一。山东的征粮人员多系临时抽调或拼凑,征收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能力都难以满足征粮需求。借助具有地方性特质的评议会和村政权既能缓和征粮引起的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冲突,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征收公粮的阻力。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征粮干部一般看不懂征粮办法,征粮效率低下,为完成任务又时常违反政策。因为自身的局限,农民对负担数额也基本没有过问能力,但农民通过各种形式隐瞒土地或人口,以此达到降低负担的目的。政府开展了反黑地的“斗争”,其结果便是征粮成本的增加。整个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基本维持了粮食的供求平衡,但大部分粮食是向农民征收的,并且征收的数额逐年成倍增长。一般,公粮约占农民粮食收入的15%左右,农民的总负担能占到其总收入的25%左右。另外,清查土地对农民负担的轻重影响很大,黑地一旦造册便失去了对农民生活的补给作用,还会加重农民的负担。以公粮为主的抗战负担不仅使农村的阶层和地权发生了变动,还引起了农民心理和生活上的巨大变化。受抗战负担的影响,各阶层都不同程度的售卖、出租土地,地富阶层的下降与中贫农阶层的上升并无直接、必然的联系,中贫农生活的改善也相当有限。负担引发的地权转移、地价滑落等既折射出战争条件下农业萎缩的危机,又体现了中国农民趋利避害,安全第一的生存逻辑。在战争与灾荒的破坏之下,农民承受着来自减产与负担的双重压力。农民余粮的缩减影响了食粮的结构与数量,进而降低了生活的质量。余粮不仅是核定农民负担承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负担轻重与否、征收办法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战时的征粮活动实际展现了中共的国家治理模式以及中共政权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中共能够完成征粮不仅仅依靠政治动员,制度化运作才是关键,只有科学而合理的征粮办法才能避免竭泽而渔的资源汲取困境。另外,只有从有情感、有需求的“人”的视角去观察,从农民的负担实况和生活实态去分析,才能对农民面对征粮时的心理和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

杨雪纯[3](2020)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省区域为主体的抗日民主政权,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与特殊的时代背景。全面抗战前后,山东因独特的地理战略地位成为各方势力的角逐场,夺取革命政权艰辛不易。山东省委组织的重建和各地党组织的恢复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山东的展开、遍布全省的抗日武装起义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这些都为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政权工作准备了条件。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艰苦曲折的复杂过程:在“三角斗争”中初创政权;在反“扫荡”和反摩擦中发展政权;在迎接抗日战争胜利中巩固政权。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中共山东党组织坚持系统论观点,由战工会下辖的政治、军事、财政经济、教育、民众动员五个工作组领导民众根据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施政纲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全方位、多领域的政策措施。即发展民主政治:加强党的建设;实行民主选举和“三三制”;依法施政。促进战时财政经济发展:发展手工业,提高农业生产;极力扶持对外贸易,发展内地合作事业;调剂金融,抵制伪币。普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实行战时国民教育;“文化服从政治”,以红色文化团结人民、服务时代。发展和保障民生:减租减息增资,筹粮赈灾,救济难民。支援军事战争: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拥军优属,动员参军。中共山东党组织在执政过程中将各方面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和把握,利用不同领域建设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来推动政权建设更快、更好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时间较晚,环境较复杂,在充分借鉴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其政权建设带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整体性、开创性、民主性,即政权与各领域工作相互作用,共同服务抗战主题;创造“三位一体”的战邮将分散的根据地紧密连接;在发扬民主中率先重视人权。山东抗日根据地建设政权的实践为新中国治国理政提供了宝贵经验:坚持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重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群众运动;以统一战线整合执政资源。

张晓丹[4](2018)在《山东省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研究 ——以沂水县三个村庄为例》文中指出一直以来,农业都是我国的立国之本,目前农村人口超过全国人口的半数。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0.32%,与上一次调查相比,农村人口有所下降。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出现了一股持续性的人口流动的现象,即所谓的“民工潮”,这次的人口流动涉及中国农村广大地区,大量的农村成年男性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求就业机会。由于目前中国所存在的城乡二元制结构的限制,也由于进城务工人员自身家庭经济实力的局限,将父母、妻儿留在家中,如此造成中国农村庞大的留守群体的出现。[1]而据民政部的调查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农村留守群体的总人数超过1.5亿,其中,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留守老人数量约有5000万,留守妇女人数为4700多万。而由于留守妇女群体中的绝大部分都处于人生的黄金年龄阶段,加之由于性别的原因,留守妇女要兼顾着生育、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现如今,由于男性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农村留守妇女成为中国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她们撑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半边天,同时还充当着流动人口与村庄的联系,是他们伸张利益诉求的关口。留守妇女丈夫的外出,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长期以来对丈夫的依附,使留守妇女的社会角色由原来的“主内”变成了既“主外又主内”在一定程度上为留守妇女参与政治提供了可能性。但同时,由于留守妇女要兼顾家庭和生产,精力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受自身思想观念以及文化水平的限制,使得留守妇女在政治参与环境不容乐观。在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情况直接关系到乡村民主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正是基于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重要性,本文选取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的三个村庄分别是A村、B村、C村作为调实地研对象,运用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实地的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三个村庄的留守妇女进行调查,通过对留守妇女参与村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际情况,来对现实中留守妇女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状况进行分析,并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此来提高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水平,从而推动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孙健伟[5](2017)在《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县长研究》文中认为抗战时期,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县长队伍是地方干部中的重要群体。作为县级行政长官,他们是贯彻上级政策方针的执行者、是动员和号召群众的组织者、也是保卫县境安全的武装指挥者。在社会动荡的时局之下,根据地县长既承担着革命与建设的双重角色,又代表着中共在基层社会的组织形象,影响着根据地群众对中共的价值判断。本文以沂蒙抗日根据地作为地理界域,以县长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在搜集和积累大量专着论文、报刊档案以及地方史志资料的基础之上,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究。除“前言”和“结论”外,本文主体部分共四章,为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从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县政设置、县长的产生及群体概观、县长的具体工作以及历史审视和时代考量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介绍了沂蒙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发展过程,并着重论述了县级抗日民主政权的机构设置。其中,县参议会作为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具有选举政府行政人员、决议政府施政方针、督促及监察政府工作情况等职权。县级抗日民主政府则是行政指挥中枢,下设武装科、财粮科、司法科等多个行政部门,以确保县域生产发展、政权建设和社会治理的稳定。第三章通过总结根据地县长的结构成分和产生方式,介绍了县长群体的总体概观。在县长的结构成分上,从身份背景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概括,指出了根据地县长大多数是出身农民阶级,并接受过正规新式教育的干部群体;在县长的产生方式,论述了委派任命和民主选举两种产生方式。第四章分析了县长的具体工作,主要从行政工作、建设工作、治理工作三大方面进行详细论述。行政工作主要包括颁布施政计划方针、汇报政务工作和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区村政权建设、发展生产和文教宣传;治理工作主要包括统战工作、司法审判工作、锄奸治匪工作和战斗动员工作。透过县长的具体工作内容,既可以清晰地看到根据地县长所面临的复杂之环境、所担负的艰巨之任务,又可以透视根据地县长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形象和勤于治事、善于作为的工作作风。第五章在对根据地县长的历史审视中总结出他们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局限性。就历史地位而言,根据地县长是县域工作的指挥者和战斗员,是基层社会权力主体变迁的促推者,是中共革命成功的重要干部力量;当然,根据地县长在执行工作过程中也存在着缺陷,主要表现为对党的政策方针的模糊认识,以至于一些政策方针在实践中得不到合理的贯彻甚至偏航,这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实践中的“左”倾主义依然存在。最后,本文进一步结合当下实际、把握时代脉搏,总结了现实启示和经验。总体来说,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县长群体是山东抗战大业的重要干部力量,是山东抗战胜利的推动者和助力者,他们对地方的政权发展、生产建设、社会治理、基层改造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当然,也不可否认,部分县长身上体现出的党性修养、工作方式等问题依然是困扰中共进行干部队伍建设的“难题”。此外,在县长进行县域治理的过程中,依然可以看出这样的历史命题:在中共革命席卷基层社会之时,必然会与基层社会的历史样态发生冲突。面对着基层社会错综复杂的客观情状,即便根据地县长躬于实际、治事作为,也会在其伸展革命的过程之中产生张力甚至反弹。

杨凯凯[6](2016)在《“沂蒙红嫂”:土改中的妇女解放 ——基于沂蒙革命老区土改当事人口述史的研究》文中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取得革命胜利,团结沂蒙人民积极参战,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促使沂蒙妇女由家庭走向社会,参加革命,奋勇支前,个人角色实现了从家庭妇女到“沂蒙红嫂”的转变。本文通过口述访谈的方式,对沂南县多位老人进行了以“土改”和“沂蒙红嫂”为主题的访谈,试图探究土地改革中这种社会运动型的妇女解放路径特点及其利弊之处。文章认为,土地改革运动中的革命性动员机制是导致沂蒙妇女成为“红嫂”的重要因素。土地改革前,沂蒙山区战争不断,社会动荡,妇女被牢牢束缚在家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沂蒙妇女思想始终被禁锢。土地改革过程中,传统的沂蒙妇女在男性允许下走出家门;在妇女组织的引导下,内心需求得到满足;在分到土地之后,家庭地位得到提高,逐步实现自我觉醒。国内战争爆发后,沂蒙妇女积极参加革命,支援前线的行为使得革命觉悟进一步深化,实现了自身的巨大解放,成为令人尊敬的“沂蒙红嫂”。最后,通过总结土改中妇女解放路径的特点,比较其与民主革命时期妇女解放路径的异同,讨论这种社会运动型妇女解放路径的贡献与局限。

葛晓军[7](2016)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曾一度不论在组建数量还是运作规模上都取得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自从2007年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与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具有本质特征区别的农村专业合作社不论从发展数量还是发展规模上看都相当乐观,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却因为各方面原因呈现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甚至部分改转为农村专业合作社;同时,随着农村发展形势和农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运行中面临很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和发展障碍,陷入一种尴尬的发展局面: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普遍运行低效,相当数量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由于运行机制不完善,在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等关键问题上也没有进行及时创新或改革,发展能力不高,发展后劲不足,陷入“低水平发展陷阱”,更为甚者,有不少数量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因运行不善导致最终消亡。然而,从农村、农业和农民等发展需求来看,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却是必不可少的。鉴于此,本文以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例,探究对目前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壮大起决定作用的运行机制设制及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发展障碍及其深层原因,试图结合现实探索改善和创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的路径和对策,以提高运行绩效,选择真正在实践中能够破解或走出“发展后劲乏力、低水平发展陷阱和最终走向消亡”等发展困境的运行模式,真正发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帮助农户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和增收创收等服务职能,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持续健康运行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论文首先阐述了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综述和述评,在此基础上,对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概念、基础理论和运行机理结合论文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依据;其次,以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具体运行实践情况为例,系统分析了发展和运行现状的总体状况、地市农经协运行状况、组织机制状况、主要运行机制构成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其深层次原因;再次;选取32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样本,甄选相关评价指标,构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分析法等方法,用变异系数法对相关指标的客观权重进行预处理,利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对目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并对影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对国外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点及其运行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之后辨证的总结出给予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经验借鉴和启示;第五,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提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改善路径和对策;第六,分别依托临沭柳编工艺品协会和寿光蔬菜协会两种创新型运行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协会+龙头企业会员+农村专业合作社会员+农户会员”型与“协会+企业会员+经纪人+农户会员”型两种至少目前来看能够突破“低水平发展陷阱”的运行模式;最后,就论文的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进行了概括性总结。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目前,绝大部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管理者和经营者通常是由少数核心会员控制,普通会员很少担当管理者和经营者,这乃是“委托-代理”问题严重及整体运行低效的根源;(2)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经营管理的实质在于设计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非营利性、无偿服务性和社会性”等本身发展属性束缚了大部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创新运行机制与运行模式,因此,面对我国特殊的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实际,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不违背“非营利性”和“无偿服务性”等发展原则下,只有创新协会会员构成结构及相关运行机制构成和运营模式,激励和发挥会员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新性,确保会员能够依托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才能真正破解或克服“发展后劲乏力、运行低效、低水平发展陷阱及最终走向消亡”等问题;(3)大部分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规模小而分散、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影响政府公共决策能力极其有限等现实状况,导致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突出体现为依赖性、不均衡性和过渡性等特征,对政府部门和市场组织的依赖性仍然较突出。

高伟[8](2016)在《萧山农民政治参与研究(1949-1978)》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5月,萧山解放。为了顺利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激发农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构建起农民对新生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广泛且深入的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冬学、民校、读报组、会议、农村业余剧团等形式,在扫盲的同时,对农民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共所主张的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以求得农民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最大限度的认可,从而成为中共各项政策的拥护者和践行者。在强有力的教育和动员之下,农民通过参加党组织及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参加政治集会、参与解放初期的选举及各项政治运动等方式,积极参与政治,农民翻了身,党和政府也获得了农民的衷心爱戴,国家和农村社会实现了良性互动。土地改革完成后不久,国家便发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这是农村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在大规模的组转社之前,从总体上看,不管贫农还是中农收入都有增加,生产生活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农民通过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群众组织、参加互助组、合作社等方式,服从国家制度安排,配合和支持农业合作化政策。随着大规模的组转社特别是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干部强迫命令、对入社农民的生产资料处理不当,产权转让不合理、对农民劳动时间控制过死,劳动过分紧张、对困难户缺乏照顾乃至打击,特别是农民收入减少甚至因收过头粮造成农民生存危机,萧山县出现了抵制行为,农民通过砍伐林木、宰杀牲畜、殴打干部、集体上访、大规模退社等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为平息农民的不满,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萧山县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就民主办社、计酬方式、生产管理、财务制度等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国家和农村社会进入相互调整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在极富诱惑力的宣传鼓动及政策压力之下,一向保守且留恋个体经济的农民,迸发出了极大的奔向共产主义的热情,似懂非懂的他们狂热的参与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积极参与积肥、大办公共食堂、大炼钢铁、除“四害”等等,但共产风、浮夸风、干部瞎指挥风、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特别是其后的大饥荒,沉重的打击了农民的热情,冷静下来的农民,面对生存的压力,以自己的方式或明或暗的开始了抵制,推动国家政策进行了多次局部的调整。从1949年5月萧山解放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萧山农村社会经历了急剧的变革,各级党组织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建立,新的农村权威形成,社会结构的重建,土地改革、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一轮又一轮的群众运动,把一向分散的远离政治的小农卷入到政治洪流当中,国家权力、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意识形态渗透到农村社会的各个角落。广大农民以服从性的参与方式保证了国家农村政策的贯彻和执行,这种服从有些是出于真心支持与拥护,有些则是由于无力和无奈。这一时期,虽然服从是农民公开或者显性政治参与的主流,但农民在强大的国家权力面前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农民或以显性或以隐性政治参与的方式,反抗或抵制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变迁。农民抵制的并非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针对对象主要是具体的农村政策和部分有问题的农村干部,主要目标是争取更多的经济收入。随着党和政府农村政策的调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很快表现出了对农村改革政策的拥护和支持,农民也深刻感受到了党对农民意愿的尊重,认识到了没有党的领导和推动,就不会有农村改革政策的出台,从而表现出了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国家和农村社会再次进入了良性互动时期。

梁忠华[9](2016)在《临沂的“批林批孔”运动研究》文中指出“批林批孔”运动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运动。“批林批孔”运动的发生,既有其社会历史背景,也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九?一三”事件爆发,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破产,“文革”造成的一系列严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许多人开始质疑“文化大革命”。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着手纠正“文革”的一些错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加之毛泽东对儒法思想看法的转变和毛泽东阶级斗争思想的存在和发展等历史原因,以及江青集团的推波助澜等现实原因,“批林批孔”运动最终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临沂是革命老区,其“批林批孔”运动既有全国共同的特点,也有自己的特色。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经历了由上而下的三个阶段,即中央指示的下达及宣传,山东省政府的动员、指导和临沂市的宣传、动员与执行。在这场政治运动中,临沂人民从总体上来说是很不积极的,但迫于“文革”带来的压力和当时的政治形势,他们就消极应对。在多重压力之下,临沂人民采取了多种形式,来推动“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如召开大中小型会议和批判会、编写批林批孔材料、树立典型、举办阶级教育和路线教育展览馆、建立图书馆、举办政治夜校、编写诗歌民歌、办报纸等。同时,为推动“批林批孔”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临沂人民还结合临沂地区实际,采用了多种方法。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临沂人民主要围绕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林彪及其集团扼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否定“文化大革命”、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儒家传统思想等内容展开了批判,并在临沂地区树立了张学山这一批判典型。“批林批孔”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批林批孔”运动也能在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方面,引起我们的反思。

杨贵桥[10](2015)在《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当前最大的法律问题依然农民权利问题。因为,农民作为我国最大的劳动者群体,多年来一直处于经济剩余分配序列中的最末端,这是资本主导下经济剩余以市场机制进行积累与分配的必然结果。因此,当前的“三农”困局,其核心是经济剩余的积累与分配问题。作为农业合作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农民资金互助社是对金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的矫正。不过,农民资金互助社绝不是商业金融市场机制排斥“三农”的直接衍生物,而是农业合作化条件下以农民为主导的一种新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是农业商品生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信用形式——互助信用,从而是农业剩余积累的一种新机制。自2008年爆发世界性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主要靠商业金融支持发展起来的工商业体系逐渐进入生产相对过剩阶段,几十年高增长的工业资本积累模式逐渐凸显困境,农村经济关系随之面临一场深刻变革,与此相应的金融法律制度也将由此出现重大调整。本文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从资本、身份、契约、金融异化等维度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得以产生、演变的基本脉络和法律困境进行分析与研判,并结合调研,对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构想。本文认为,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源于互助资金资本化,因为互助资金资本化产生了社员之间基于剩余索取权的利益冲突,民间法调整失灵,因而需要引入国家立法予以规制。而从法理上讲,互助是身份之上的契约,身份与契约的对立统一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内在机制,也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原因所在。而资金互助权的具体状况及其实现程度,又最终取决于农业经营方式。当前,立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农民组织化成本较高的难题,因为高组织化成本是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机制难以运行、资金互助严重异化的关键因素。由此,农民资金互助社存在两个基本趋势,即合作金融趋势抑或异化了的商业金融趋势。目前,多数农民资助互助社实际上是以“资金互助”为名的商业性吸存放贷公司。这导致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存在诸多困境,而此种困境与农业的家庭分散经营方式密切相关。因而,在法律制度设计上,应该在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权基础上优先发展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社,利用村庄既有治理机制,降低农民组织化成本,构建我国多元化的农民资金互助社基层主体制度。同时,从市场准入、法人产权、内部治理、风险防范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完善相应立法。除此,农民资金互助社必然成为资本主导下的一场实质上排斥农民的商业金融运动,甚至演变为非法集资工具或高利贷组织,从而存在被取缔的可能。除导论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阐释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内涵、性质及其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成、生成基础等问题。在法律性质上,农民资金互助社应定性为互益性法人。相应地,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是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因而其构成可以从资金互助权的基本内容、实现机制等角度进行解构。在经济根源上,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与农业自身特点、家庭经营方式以及商业金融对“三农”的排斥相关,更与农业合作化紧密相联。同时,从身份与契约的关系以及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治理阐释了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产生的法理基础,认为“身份之上的契约”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内在机制,也是其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根本原因。第二章是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域外考察。从比较分析的角度,介绍了域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演变,揭示了域外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一般规律、新趋向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三章是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本章从纵向角度梳理了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演变的基本规律,重点考察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经验与教训,介绍了农民资金互助社以及法律制度演进的十年历程,特别推介了“赫堂经验”。第四章是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现实困境。本章结合调研,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当前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法律困境,分别从法律性质、内部治理、信用机制、风险防范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予以分析,认为金融本位主义、商业金融本位主义、监管本位主义以及市场放任主义是导致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第五章是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完善。本章以上述四章为基础,对第四章涉及到的法律制度困境进行了回应,从建立农民资金互助社主体制度、重构法人产权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互助融资法律制度、健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以及完善监管法律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完善框架。其中,特别论述了三点主张:一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权为基础,重点发展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社,并鼓励村集体参股设立村级农民资金互助社;二是构建国家农业合作银行制度,为国家信用支持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提供制度平台;三是允许设人力资源股,借鉴乡村治理以及公司治理制度中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良性发展。最后对全文主要观点、可能的创新点及研究不足进行了简短总结,并对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二、沂水县全面开展农村会计选举、委派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沂水县全面开展农村会计选举、委派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论文概况
        (一) 选题意义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五) 创新与不足
    二、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农村妇女解放概述
第一章 婚姻家庭变革中性别关系的改变
    第一节 性别观念下的1950年《婚姻法》
        一、从父权制到男女平等性别观
        二、《婚姻法》的性别解读
        三、新旧性别观念的冲突与博弈
    第二节 山东农村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确立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
        二、结婚:由包办婚姻到自主婚姻
        三、离婚和再婚:由从一而终到男女平等
    第三节 家庭关系中农村妇女性别角色的“变”与“常”
        一、“变”:新家庭性别观的形成
        二、“常”:传统性别权力关系的遗留
第二章 农村妇女“劳动者”的性别分工
    第一节 国家动员妇女参加生产的性别政策
        一、开展思想教育
        二、培养妇女干部
        三、选树典型和劳模
        四、解决妇女福利问题
    第二节 传统性别分工的突破与延续
        一、“劳动者”身份的确立
        二、传统性别分工的延续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下的收入分配
        一、劳动记工算账问题
        二、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
第三章 农村妇女健康权的国家维护
    第一节 政治场域下的缠足问题
        一、“缠”与“放”之间
        二、50年代缠足的终结
    第二节 生育变革
        一、分娩方式的改变
        二、接生人员身份的重塑
        三、生育行为的组织化与规范化
        四、日常生理卫生习惯的改变
    第三节 妇女劳动者的身体与保护
        一、身体的“去性别化”
        二、劳动妇女特殊身体问题的解决
        三、记忆中的身体之痛
第四章 乡村政治空间内的性别参与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基层民主参与
        一、参加基层民主选举
        二、参加基层组织,当选基层代表
    第二节 作为参政平台的妇代会
        一、妇女组织的逐步下沉
        二、农村妇女们的“娘家”
        三、乡村权力结构中的角色定位
    第三节 山东农村妇女干部群体
        一、崭露头角的妇女干部
        二、群体特征
        三、政治权力参与中的性别差异
        四、性别差异存在的原因
第五章 “集体欢腾”与“心灵革命”
    第一节 教育中的性别:农村妇女的扫盲运动
        一、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运动
        二、知识的洗礼与精神的振奋
    第二节 沉浸在集体文娱活动之中
        一、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
        二、日常文娱活动
        三、电影、广播等新式娱乐的普及
    第三节 集体化下的精神世界与集体意识
        一、精神世界的充实
        二、集体意识的建构
结语
    一、“新”身份的确立
    二、国家:农村妇女身份的塑造者
    三、性别:无法抹去的身份标签
    四、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粮食征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学术史综述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征粮的政治和经济环境
    第一节 山东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战前山东农业的概况
    第三节 山东根据地的土地分配状况
        一、土地占有
        二、土地使用
    小结
第二章 山东根据地征粮办法的演变
    第一节 募集、统战与摊派
    第二节 征收救国公粮
        一、累进标准
        二、起征点与累进率
        三、折合减免
    第三节 “难产”的“统一累进税”
        一、山东“统一累进税”的历程
        二、税基确实与办法繁简的关系
    第四节 其他问题
        一、敌游区的征粮办法
        二、贫苦农户的征粮办法
        三、地方粮
    小结
第三章 征粮实态
    第一节 “干部荒”:征粮的人事困境
        一、征粮队
        二、评议会
        三、村政权
    第二节 “能力弱”:征粮与干部素质的冲突
        一、干部的文化程度
        二、“政策”与“任务”的对立
        三、“两面受气”的村干部
    第三节 清查土地与农民反应
        一、清查土地的流程
        二、“匿报”:农民对查田的反应
        三、“反黑地”:政府的应对
    小结
第四章 根据地的粮食供求与农民负担
    第一节 山东根据地的粮食供求
        一、粮食收支状况
        二、维持粮食供求平衡的途径
    第二节 农民的负担实况
        一、正税负担
        二、额外负担
    第三节 清查土地与农民负担的关系
    小结
第五章 抗战负担与农村社会的变动
    第一节 农村阶层的流动
        一、变动趋向
        二、变动原因
    第二节 农村地权的转移
        一、土地占有的变动
        二、土地使用的变动
        三、变动原因的解析
    第三节 农民“舍地”与地价滑落
        一、农民“舍地”
        二、地价滑落
    小结
第六章 抗战负担与农民生活
    第一节 山东根据地人地关系的量化
        一、人地比例临界点
        二、人均地亩
        三、土地和副业收入的占比
    第二节 战时农业减产情况
    第三节 农民的食粮与余粮
        一、战前山东的民食结构
        二、战时民众的食粮种类
        三、战时民众的粮食消费量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致谢

(3)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专题研究
    三、相关界定
        (一)关于山东抗日根据地存续时间与空间
        (二)关于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
    四、研究方法与难点、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突破的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一部分 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时代背景
    一、抗战前中共对革命政权的曲折探索
    二、全面抗战前后山东成为各方势力的角逐场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政权的前提
        (一)山东省委的重建和各地党组织的恢复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山东展开
        (三)遍布全省的抗日武装起义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第二部分 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过程
    一、在“三角斗争”中初创政权:1937年10 月~1940年8月
    二、在反“扫荡”和反摩擦中发展政权:1940年9 月~1943年8月
    三、在迎接抗日战争胜利中巩固政权:1943年9 月~1945年8月
第三部分 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内容
    一、发展民主政治
        (一)党的建设
        (二)民主选举与“三三制”
        (三)依法施政
    二、促进战时财政经济发展
        (一)发展手工业,提高农业生产
        (二)极力扶持对外贸易,发展内地合作事业
        (三)调剂金融,抵制伪币
    三、普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
        (一)实行战时国民教育
        (二)以红色文化团结人民、服务时代
    四、发展和保障民生
        (一)减租减息增资
        (二)救“灾”爱民
    五、支援军事战争
        (一)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
        (二)拥军优属,动员参军
第四部分 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评价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特点
        (一)整体性——政权与各领域工作相互作用,共同服务抗战主题
        (二)开创性——创造“三位一体”的战邮将分散的根据地紧密连接
        (三)民主性——在发扬民主中率先重视人权
    二、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重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三)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群众运动
        (四)以统一战线整合执政资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4)山东省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研究 ——以沂水县三个村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1.3 研究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必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文章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山东省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基本理论
    2.1 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基本概念
        2.1.1 留守妇女
        2.1.2 政治参与
    2.2 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及法律依据
        2.2.1 治理理论
        2.2.2 参与式民主理论
        2.2.3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2.2.4 相关政策及法律依据
第三章 山东省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实证研究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3.1.1 数值算例与分析
        3.1.2 调研对象的选取
        3.1.3 调研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3.2 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现状的实证分析
        3.2.1 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意识分析
        3.2.2 农村留守妇女的政治参与行为分析
第四章 山东省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
    4.1 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成就
        4.1.1 参与规模呈扩大趋势
        4.1.2 话语权得以提升
        4.1.3 促进和谐农村的发展
    4.2 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4.2.1 主体意识的丧失
        4.2.2 参与的水平和程度低
        4.2.3 被动的政治参与
        4.2.4 政治参与的组织化水平低
    4.3 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
        4.3.1 内在因素的影响
        4.3.2 外在因素的影响
第五章 完善山东省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思考与建议
    5.1 重视教育,提升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能力
        5.1.1 加强知识文化宣传,促进农村留守妇女思想解放
        5.1.2 加强农村留守妇女的继续教育,提升整体文化水平
    5.2 加强农村地区整体文化建设,构建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良好环境
        5.2.1 加大男女平等国策的宣传,建立平等的性别文化
        5.2.2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形成尊重妇女的良好社会环境
    5.3 多渠道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提供保障
        5.3.1 加强农村留守妇女的技能培训,扩展就业渠道
        5.3.2 积极鼓励农村留守妇女自主创业
    5.4 完善制度建设,为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建立保障
        5.4.1 深入贯彻实施村民自治制度
        5.4.2 加强普法宣传,强化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的法律保障
        5.4.3 用民主政治理念引导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县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史料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史料基础
第二章 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县政设置
    2.1 根据地政权建设
    2.2 县级政权结构
        2.2.1 县政府组织设置
        2.2.2 县参议会的设置
第三章 县长的产生及群体概观
    3.1 县长的产生
        3.1.1 委派任命
        3.1.2 民主选举
    3.2 县长的结构成分
        3.2.1 县长的身份背景
        3.2.2 县长的社会结构
第四章 县长的具体工作
    4.1 行政工作
        4.1.1 公布施政方针或政府布告
        4.1.2 汇报本县行政事务工作
        4.1.3 建立健全行政工作制度
    4.2 建设工作
        4.2.1 推进区村政权建设
        4.2.2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
        4.2.3 加强文教宣传工作
    4.3 治理工作
        4.3.1 锄奸治匪工作
        4.3.2 战斗动员工作
        4.3.3 统一战线工作
        4.3.4 司法审判工作
第五章 历史审视与时代考量
    5.1 历史审视—根据地县长的地位和局限
        5.1.1 根据地县长的历史地位
        5.1.2 根据地县长的历史局限
    5.2 时代考量—根据地县长工作的现实启示
        5.2.1 县长要多下基层、深入群众、问计于民
        5.2.2 县长民选顺应群众的民主诉求和政治希冀
        5.2.3 县长的党性修养是承载党的形象的符号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沂蒙红嫂”:土改中的妇女解放 ——基于沂蒙革命老区土改当事人口述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研究综述
        (一) 妇女解放问题的研究
        (二) 关于土地改革的研究
        (三) 关于沂蒙红嫂的研究
        (四) 土地改革与妇女解放的关联研究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 沂蒙妇女与沂蒙红嫂
        (二) 土地改革
        (三) 社会运动型妇女解放
    六、研究意义
第二章 社会禁锢:土改前的沂蒙妇女
    一、生存恶劣:社会动荡,战争不断
        (一) “小马子抢劫太猖狂了”
        (二) “国民党迫害妇女不是个玩意儿”
        (三) “鬼子在这里扫荡了好几年”
    二、生活约束:男尊女卑,男权压迫
        (一) “那些年看媳妇子指着看脚”
        (二) “有的人家穷没饭吃,就把闺女给卖了”
        (三) “当个儿媳妇不容易啊”
    三、生产传统:男耕女织,依附男性
        (一) “男劳力就是下地干活”
        (二) “女的做饭纺线看孩子啊”
        (三) “种啥吃啥,能吃穇子煎饼就不错了
    四、小结
第三章 自我觉醒:土改中的沂蒙妇女
    一、被动接受:男性影响使妇女走出家门
        (一) “俺哥让我当(妇女指导员),我就干了”
        (二) “俺出去当兵,种地都是俺姊妹的事”
        (三) “俺父亲没有了,俺母亲不得不去种地啊”
    二、初步体验:妇女组织促妇女接触社会生活
        (一) “参加了识字班知道土地改革是啥”
        (二) “妇救会的有时候来家里,和俺母亲说说话”
        (三) “有个识字班打死了地主”
    三、主动参与:土地分配助妇女获得财产意识
        (一) “她是为了分到地,才主动跟了个光棍子”
        (二) “分完地以后,俺妹妹也不怕俺爹用她换地了”
        (三) “为了完成(放脚)任务,我都用手挨着摸”
    四、小结
第四章 革命觉悟:从沂蒙妇女到“红嫂”
    一、自发生产:种地纺线,参加换工
        (一) “俺村里能走路的女的都去种地了”
        (二) “俺娘在家里纺线,俺也学会了”
        (三) “那时灾难多,男女都参加换工组”
    二、自动支前:做军衣军鞋,救助伤员
        (一) “庄里的妇女用自己家的衣服做鞋面”
        (二) “支援前线也都是家里有什么拿什么”
        (三) “家里有啥好吃的就先拿给伤员吃”
    三、自觉认同:藏粮搭桥,支持共产党
        (一) “国民党来,俺娘都把粮食藏起来”
        (二) “妇女扛着板搭人桥让解放军过的”
        (三) “毛主席说走哪一步就走哪一步”
    四、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一、土改中妇女解放路径的总结
        (一) 革命对男权的冲击是妇女解放的前提
        (二) 妇女组织的引导是妇女解放的媒介
        (三) 经济地位的改变是妇女解放的基础
    二、土改时期与民主革命时期妇女解放路径的比较
    三、社会运动型妇女解放路径的贡献与局限
    四、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创新点
        1.5.1 研究主要内容
        1.5.2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2.1.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2.1.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区别
        2.1.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
    2.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基础理论分析
        2.2.1 产权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合作经济理论
        2.2.4 交易费用理论
        2.2.5 公共选择理论
        2.2.6 博弈理论
    2.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理分析
        2.3.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阻力和动力分析
        2.3.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中的主要角色分析
        2.3.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利益共享机理分析
        2.3.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合作机理分析
        2.3.5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合作机制生成的机理分析
第三章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现状
    3.1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总体状况
        3.1.1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基本运行状况
        3.1.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基本运行情况
        3.1.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和运行的总体状况评价
    3.2 山东省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状况
        3.2.1 山东省东部沿海发达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运行状况
        3.2.2 山东省中部较发达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运行状况
        3.2.3 山东省西部落后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运行状况
        3.2.4 山东省各地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变化状况评价
    3.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机制状况
        3.3.1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产权制度状况
        3.3.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主要组织结构状况
        3.3.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机构运行状况
    3.4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主要运行机制构成状况
        3.4.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决策机制状况
        3.4.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合作机制状况
        3.4.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利益机制状况
        3.4.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基本保障机制状况
        3.4.5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经营发展机制状况
        3.4.6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监督机制状况
    3.5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5.1 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运行中存在缺陷和问题分析
        3.5.2 主要运行机制构成运行中存在缺陷和问题分析
第四章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与影响因素分析
    4.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方法的确立
        4.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1.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评价方法确立
    4.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测度
        4.2.1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4.3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4.3.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各构成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4.3.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的评价结果
    4.4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影响因素与原因分析
        4.4.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4.4.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绩效影响因素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国外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点及其经验借鉴
    5.1 美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5.1.1 美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征
        5.1.2 美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经验
    5.2 日本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5.2.1 日本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征
        5.2.2 日本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经验
    5.3 西欧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5.3.1 西欧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特征
        5.3.2 西欧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经验
    5.4 发达国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经验借鉴
        5.4.1 改善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的社会基础条件
        5.4.2 积极借鉴现代公司运作方式创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
        5.4.3 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和民主管理的治理结构
        5.4.4 走符合目前我国国情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之路
第六章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改善路径和对策
    6.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结构的改善
        6.1.1 改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结构总体设想和基本要求
        6.1.2 改善会员大会制度
        6.1.3 改善理事会制度
        6.1.4 完善监事会制度
    6.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产权结构的改善
        6.2.1 规范政府部门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角色
        6.2.2 明确制定会员认购股金及进退会章程和规定
        6.2.3 合理设置和安排股权结构
        6.2.4 合理限制投资性会员的表决权
    6.3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主要运行机制构成的改善路径和对策
        6.3.1 决策机制的改善
        6.3.2 合作机制的改善
        6.3.3 利益机制的改善
        6.3.4 基本保障机制的改善
        6.3.5 经营发展机制的改善
        6.3.6 监督机制的改善
    6.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选择
        6.4.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一般性总结
        6.4.2 山东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模式的战略选择
    6.5 政府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效运行的政策建议
        6.5.1 加强农村市场制度与体制建设
        6.5.2 准确定位政府管理主体和管理职能
        6.5.3 强化信贷、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与实施
        6.5.4 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建设与支持
        6.5.5 加强宣传与教育培训工作
第七章 个案分析
    7.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目前主要运行模式比较
        7.1.1 农村能人引领型运行模式
        7.1.2 涉农部门带动型运行模式
        7.1.3 政府扶持推动型运行模式
    7.2 “协会+企业会员+经纪人+农户会员”运行模式—临沭柳编工艺品协会
        7.2.1 “协会+企业会员+经纪人+农户会员”运行模式总体特征
        7.2.2 临沭柳编工艺品协会分析
    7.3 “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会员”运行模式—寿光蔬菜协会
        7.3.1 “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会员”运行模式总体特征
        7.3.2 寿光蔬菜协会分析
    7.4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要坚持自强和自主发展
        8.2.2 政府要理性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8.2.3 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及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良性互动
        8.2.4 处理和界定好发展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关系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状况专家学者调查问卷
附录2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状况领办人及会员调查问卷
附录3 32 家被调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名单
附录4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评价指标转化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萧山农民政治参与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样本、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二)相关概念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结构安排
        (一)资料来源
        (二)结构安排
第一章 教化与革命解放初期萧山农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节 革命视角下农民政治参与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农村教育和农民政治认同的构建
        一、萧山解放和新政权的建立
        二、农村教育与农民政治认同
    第三节 解放初期萧山农民的政治参与行为
        一、参加党组织及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
        二、参加政治集会
        三、参加解放初期的选举
        四、参加解放初期的政治运动
    小结
第二章 顺从和抵制合作化时期萧山农民的参与行为
    第一节 萧山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情况
        一、互助组的试点及普及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快速发展及其整顿
        三、农业合作运动高潮的到来及合作化的基本完成
    第二节 政治动员与农民顺从
        一、中共领导下的农村政治动员
        二、动员下的政治参与
    第三节 合作化时期的农民抵制与政策调整
        一、通过报纸等媒介抵制干部的错误行为
        二、采用消极怠工、宰杀牲畜、砍伐林木、破坏农具、铺张浪费等抵制方式
        三、上访请愿、威胁殴打干部、退组、退社
        四、抵制后的政策调整
    小结
第三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萧山农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节 参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参加“大跃进”运动
        二、参加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二节 参加“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
        一、参加“四清”运动
        二、“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农民的参与行为
    小结
第四章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农民政治参与
    一、农民政治参与形式的演进
    二、国家和农村社会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临沂的“批林批孔”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
        1.“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原因
        3.“批林批孔”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
        4.“批林批孔”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5.“批林批孔”运动中民众的因应
        6.“批林批孔”运动的方式、内容
        7.“批林批孔”运动的特点
        8.“批林批孔”运动的影响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一、“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背景及原因
    (一)“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原因
        1.“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2.“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现实原因——江青集团的推波助澜
二、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
    (一)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宣传动员
        1.中共中央指示的下达及宣传
        2.山东省政府的动员和指导
        3.临沂市的宣传、动员与执行
    (二)临沂人民的“批林批孔”
        1.“批林批孔”是个新问题,怎么搞,心里没底
        2.民众对“批林批孔”存在抵触情绪
        3.干部群众中普遍存在畏难发愁情绪
        4.“批林批孔”运动中在具体工作的安排上出现了意见分歧
        5.“批林批孔”运动中,基层干部和群众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倾向于优先生产
        6.运动中存在排除异己、公报私仇的现象
        7.临沂地区的“批林批孔”运动对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袁升平的批判
三、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一) 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主要形式
        1.召开大中小型会议
        2.召开大中小型的批判会
        3.编写批林批孔材料
        4.树立学习和批判的典型
        5.搞好试点,以点带面
        6.举办阶级教育、路线教育展览馆
        7.做好宣传发行工作
        8.举办政治夜校、学习班、骨干训练班和联户学习组
        9.编写批林批孔的诗歌、民歌或顺口溜
    (二)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主要方法
        1.三对照,穿串批;专题学,专题批;反复学,反复批的方法
        2.成立两套领导班子
        3.传达中央通知与开展运动相结合的方法
        4.“学”、“摆”、“批”、“改”相结合的方法
        5.一学,二忆,三对照的方法
        6.“文化大革命”前后对比的方法
        7.培养并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8.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四、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内容、案例及特点
    (一)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内容
        1.批判林彪“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
        2.狠批林彪扼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思潮
        3.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
        4.批判儒家的传统思想、经典语录和封建的旧风俗
        5.抓革命、促生产
    (二)临沂“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典型案例
    (三)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特点
        1.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2.破旧立新,移风易俗,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想
        3.运动波及范围广
        4.始终坚持并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
        5.放手发动群众,号召全民参与
        6.为达到批判目的不惜扭曲学术事实,歪曲历史真相,曲解孔子经典语录的原意
        7.运动缺乏自主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8.临沂的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9.积极处理革命与生产的关系
五、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影响
    (一)民主政治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政治专断愈演愈烈
    (二)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不良社会风气滋长,社会秩序更加混乱
    (四)临沂科教文卫事业受到严重影响
    (五)沂蒙精神受到冲击
六、对“批林批孔”运动的反思
    (一)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防止以偏概全
    (二)辩证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三)积极营造科学、严谨的学术氛围
    (四)维护群众利益、获得群众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五)继续推进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
    (六)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合作金融组织的研究
        (二)关于农民资金互助社的研究
        (三)相关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立场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立场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农民资金互助社的一般性考证
        (一)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内涵
        (二)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分类
        (三)农民资金互助社的法律性质
        (四)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功能
        (五)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基本特征
        (六)农民资金互助社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的定位
    二、以资金互助权为核心的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构成
        (一)资金互助权
        (二)资金互助权若干维度与相应法律制度
        (三)资金互助权类型与相应法律制度
        (四)资金互助权实现与相应法律制度
    三、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经济基础
        (一)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二)农业资源由市场配置的局限
        (三)商业金融对农业的排斥
        (四)农业生产社会化
        (五)资金互助
    四、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法理基础
        (一)互助是身份之上的契约
        (二)互助资金资本化及其法律规制
        (三)金融异化与法律制度的形成
    五、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价值基础
        (一)自由价值
        (二)秩序价值
        (三)效率价值
        (四)公平价值
第二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域外考察
    一、欧美典型国家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德国
        (二)法国
        (三)美国
    二、东亚典型国家或地区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日本
        (二)我国台湾省
    三、南亚典型国家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印度
        (二)孟加拉
    四、非洲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
    五、域外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法律制度演变的新趋势
        (一)放宽服务对象的身份限制
        (二)允许经营商业金融业务
        (三)民主管理和自治原则被消弱
        (四)分配呈现由资本主导的倾向
    六、域外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法律制度要与农业发展状况相适应
        (二)以合作制和服务社员为立法宗旨
        (三)以明确政府责任为立法重点
        (四)以构建互助信用机制为立法主线
第三章 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1949年前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一)我国悠久的民间资金互助传统
        (二)国民党推动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三)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二、1949年后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变迁
        (一)改革开放前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及其法律制度
        (三)农村合作基金会及其法律制度
        (四)钱会的发展及其法律规制
    三、2004年至今农民资金互助社及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变迁
        (一)三个发展阶段
        (二)相关法律制度的演变
    四、历史经验总结
        (一)法律制度要以尊重农民自治为前提
        (二)以构建契合于村社共同体的信用机制为立法核心
        (三)以明晰政府权力边界为立法主线
        (四)以保障合作性质为立法目标
第四章 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现实困境
    一、对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调研
        (一)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发展概况
        (二)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运营方式
        (三)F县农民资金互助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当前我国农民资金互助社立法概况
        (一)基本法律
        (二)部门法规
        (三)地方性规范
    三、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困境
        (一)“营利”与否的性质认定困境
        (二)多重制度约束下的融资困境
        (三)“三会一层”形同虚设的内部治理困境
        (四)经营风险的内部控制及管理困境
        (五)立法滞后背景下的监管困境
    四、法律制度陷入困境的若干原因
        (一)金融本位主义
        (二)商业金融本位主义
        (三)监管本位主义
        (四)市场放任主义
第五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法律制度要体现的基本原则
        (一)自愿参与原则
        (二)民主管理原则
        (三)产业导向原则
        (四)谋求社员共同利益原则
        (五)特别保护农民社员原则
        (六)法律救济与道德救援相结合原则
    二、完善农民资金互助社主体法律制度
        (一)构建多元化的农民资金互助社基层主体制度
        (二)构建农民资金互助社联合主体制度
        (三)探索建立国家农业合作银行法律制度
        (四)完善区域性或全国性行业协会制度
    三、完善农民资金互助社法人产权制度
        (一)财政资金以股权形式构成法人产权
        (二)村集体入股重塑法人产权
        (三)准许设立人力资源股
        (四)实行差别股权制
        (五)完善公积金制度
    四、完善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结构
        (一)农民资金互助社内部治理的高成本
        (二)严格实行“一人一票”
        (三)理事会人员任职应以从业相关为条件
        (四)优化监事会人员构成
    五、构建农民资金互助社融资法律制度
        (一)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贷款责任
        (二)放宽商业融资限制条件
        (三)构建互助融资法律制度
    六、健全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
        (一)贷款保证制度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
        (三)社员信用评级制度
        (四)信贷决策制度
        (五)贷款回收责任制度
    七、完善政府监管法律制度
        (一)明确监管主体
        (二)健全监管机制
        (三)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四)拓宽市场准入渠道
        (五)建立外部审计监督制度
结论
    (一)基本观点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
    (四)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沂水县全面开展农村会计选举、委派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D]. 袁博. 山东大学, 2020(08)
  • [2]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粮食征收问题研究[D]. 石文安.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研究[D]. 杨雪纯.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山东省农村留守妇女政治参与研究 ——以沂水县三个村庄为例[D]. 张晓丹.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5]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县长研究[D]. 孙健伟. 天津商业大学, 2017(02)
  • [6]“沂蒙红嫂”:土改中的妇女解放 ——基于沂蒙革命老区土改当事人口述史的研究[D]. 杨凯凯.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5)
  • [7]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运行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葛晓军. 石河子大学, 2016(05)
  • [8]萧山农民政治参与研究(1949-1978)[D]. 高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9]临沂的“批林批孔”运动研究[D]. 梁忠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10]农民资金互助社法律制度研究[D]. 杨贵桥.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沂水县全面开展农村会计选派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