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变化与地震关系初探

海平面变化与地震关系初探

一、海平面变化与地震关系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邓宝柱[1](2021)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中扬子北缘不同古地理环境的沉积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是地球演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不仅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而且陆地和海洋的沉积系统都发生了剧烈的转变。海相沉积物最直观的特点是早三叠世早期浅水相错时相沉积的出现和深水相硅质岩消失而出现泥岩和泥质灰岩为代表的黑色岩系。这些沉积物的转变记录了海洋环境、大地构造等多方面的演化特征。华南地区是全球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发育最好的地区,本论文选择位于华南中扬子北缘同一断面不同古地理背景的三个剖面:浅水台地湖南慈利杨家湾、深水缓坡湖北赤壁、深水盆地江西瑞昌,开展沉积相、碳酸盐微相、沉积速率、碳同位素和草莓状黄铁矿等研究工作,探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中扬子北缘不同古地理背景的沉积演化特点以及对当时环境变化的指示。错时相主要是指反映特殊海洋环境的碳酸盐岩沉积,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是错时相广泛分布的一个时期。在华南,不同类型错时相的出现时序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在华南浅水台地环境首先出现的是微生物岩,之后依次出现鲕粒灰岩和核形石灰岩,有时夹蠕虫状灰岩。不同类型错时相代表不同的沉积环境,错时相的变化序列很好地记录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海洋环境的变迁过程。本论文通过对湖南慈利杨家湾剖面的沉积学研究,认为大灭绝后从微生物岩到鲕粒灰岩的沉积变化与海平面上升和水动力加强有关,而从鲕粒灰岩到核形石灰岩的沉积过程则总体反映了早三叠世初海平面的快速上升。鲕粒灰岩中夹的蠕虫状灰岩则与短时期形成的局限台地环境有关。慈利剖面错时相沉积厚度约为75 m,地层对比认为其产出层位大致相当于浙江煤山界线层型剖面厚约20cm的27–28层,说明大灭绝后浅水台地环境具有比深水环境更高的碳酸盐沉积速率。如此高的碳酸盐沉积速率反映浅水台地环境高的碳酸盐饱和度。浅水台地环境碳酸盐饱和度升高可能与高温引起的强烈蒸发和深部海水上翻有关,而早三叠世初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则为厚度巨大的错时相碳酸盐沉积提供了容纳空间。华南板块是位于古特提斯洋与泛大洋之间的一个中型地块,其北缘与华北板块之间存在一狭长的属于古特提斯洋一个分支的深水海槽。这里发育了从晚古生代到早三叠世最为完整的海相地层,因此清晰地记录了古、中生代之交的海洋环境及大地构造的演化历史。晚二叠世时,该海槽中沉积了富含菊石和放射虫的深水盆地相硅泥质岩,但缺乏碎屑角砾沉积,反映了十分稳定的大地构造背景。虽然二叠纪末全球性地质事件导致了海洋生物和沉积相的急剧变化,但早三叠世早期主体为碳质页岩和薄层灰岩沉积,基本继承了晚二叠世稳定的构造格局。然而,本论文最新调查发现,在华南板块北缘深水相湖北赤壁和江西瑞昌剖面早三叠世早期薄层灰岩中出现多层厚层状角砾灰岩。角砾灰岩中的许多角砾为来自浅水台地相已固结的鲕粒灰岩,其成因难以用前人认为的风暴来解释。在角砾层附近,还发现同沉积变形现象,表明这些角砾是由地震破坏产生的。由于这些来自浅水相的角砾最终沉积在台地边缘深水环境中,因此它们必然经历了长距离的搬运。考虑到华南板块北缘晚二叠世时为一缓坡,地震产生的角砾难以沿缓坡下滑到盆地中。因此,我们认为当时的地震可能造成了明显的海底陡坡,从而为地震产生的角砾通过重力作用下滑到深水盆地创造了条件。早三叠世同期地震角砾岩还广泛分布在华南板块北缘一线,表明这一地区早三叠世板块构造活化引起的地震具有广泛性。尽管华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特提斯洋分支最终在中晚三叠世的印支构造运动中闭合隆升成为当今的秦岭和大别造山带,但板块北缘带状地震角砾岩的集中出现表明印支运动的前兆和古特提斯的畏缩在早三叠世初已经开始。尽管缺少高精度的牙形石地层和沉积类型存在较大差异,但三个剖面通过生物灭绝界线、事件层、沉积相、碳同位素曲线可以进行较好地对比。赤壁剖面和瑞昌剖面都发育角砾灰岩层,但角砾灰岩的层数和灰岩角砾的特征不同。赤壁剖面角砾的特点是含有大量鲕粒灰岩和核形石灰岩角砾,而瑞昌剖面则都是微晶灰岩角砾,这说明了角砾灰岩的沉积过程与古地理背景相关。灰岩角砾从浅水搬运到更深水环境沉积,相对于深水盆地瑞昌剖面,赤壁剖面处于中层水的缓坡位置,离物源更近。赤壁剖面整个早三叠世沉积相的变化,从大冶组一段的泥质岩和泥质灰岩到二段的夹有鲕粒角砾灰岩层的薄层灰岩、三段的夹有多层核形石和鲕粒颗粒灰岩层的薄层灰岩、四段的鲕粒灰岩、嘉陵江组角砾状白云岩和微晶白云岩、再到中三叠世的陆相沉积,反映了深水缓坡不断填充到最后转海为陆,而构造活动在填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个剖面的沉积速率在大灭绝前后都发生了剧烈变化,浅水台地杨家湾剖面沉积速率在灭绝前后提高了13倍;深水缓坡相赤壁剖面提高了43倍。这种现象与全球其他同期剖面总体相似。但导致不同相区沉积速率提高的原因不同,浅水相区主要沉积错时相等碳酸盐岩,高沉积速率与极端温室气候下海洋浅水碳酸钙高饱和度有关,早三叠世早期海平面上升提供了沉积空间;深水相区主要沉积泥质岩和泥质灰岩,沉积速率与陆源风化剥蚀加强有关。碳同位素背景值与古地理相关,台地相区杨家湾剖面的碳同位素背景值较高,盆地相区瑞昌剖面的碳同位素背景值较低,而深水缓坡相区赤壁剖面碳同位素背景值居中。三个剖面的碳同位素趋势都表现出两次负漂移,尽管杨家湾剖面因为灭绝界线附近地层缺失可能使碳同位素曲线并不完整。但三个剖面之间的两次负漂移的时间不同,而且三个剖面的碳同位素值负漂移幅度也存在差异,赤壁剖面碳同位素负偏最大,可能是因为赤壁处于中层水体的缓坡环境,更容易受到OMZ位置变化的影响。三个剖面的氧化还原条件演化不同,结合其它剖面研究结果,扬子北缘深层水体生物灭绝前即出现缺氧,灭绝后反而出现短暂氧化,然后又回到缺氧;中层和浅层水体大灭绝前不缺氧,跨过灭绝界线出现缺氧,其间缺氧程度多次减弱。

肖捷[2](2020)在《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反演问题贯穿于地质学科的几乎每一个分支。地质学中的反演问题,指通过观察现存的地质现象,反推地质历史事件;或通过在地表测量的地球物理场信息,探测地球内部结构。地质学反演问题面临的一大难点,在于反演结果的多解性——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作用过程,有可能导致相同的最终产物,因此对地质现象和勘探资料的解释并不唯一。本文采用计算机正演模拟方法,调查并研究了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结果表明,即使对于非线性的反演问题,也往往能根据简单的规则,将问题的多个解紧密联系。此类规则诠释了反演问题的对称性,在遵循对称性规则的前提下,对模型参数的任何修改,都不会改变正演模拟所得结果。如同将正方形旋转90°并不改变其形状,物体的对称性揭示了不改变物体形态的操作方式,尽管此处“物体”和“操作”的概念远远要比几何图形的旋转来得丰富。研究表明,对称性原理可作为探究反演问题多解性的有力工具。利用地质学模型的对称性,一旦得到反演问题的任何一个解,即可快速发现该问题全部解的共同特征,同时还能找到其中具有特定属性的解——而后者引出了一种新的反演思路:首先,通过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生成反演问题的一个简单(但未必切合实际)的解;然后,根据对称性规则,将其变换为更具实际意义的解;对于存在参数约束的模型,经过对称性变换还可求得反演问题所有解的完整集合。对称性原理是一种通用的理论,可以广泛应用于对各类地质学反演问题的研究。本文采用数值模型和实例研究两种形式,探讨了对称性方法在层序地层模拟、盆地热史恢复及地震资料反演等领域的应用。通过研究3个具体的反演问题,探讨了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展示了对称性原理在其中发挥的优势,并取得创新的结论和认识:(1)层序地层模拟陆架边缘的层序地层反映了历史时期的海平面高度、构造运动、沉积物补给和古气候。层序地层解释的多解性,在于仅根据地层格架的形态,无法区分多种地层控制因素各自的作用。尽管如此,只要能找出同一层序地层的所有不同解释,即可有效约束地层主控因素的变化范围。本问建立了浅海相碎屑岩三角洲地层格架正演模型,发掘其中隐含的对称性规则,检验了对相同模拟结果的全部可行方案,揭示真实古地史中的必然要素。以北美巴尔的摩峡谷海槽新近系层序地层为例,尽管这一层序地层存在无数种合理的解释,然而所有解释均包含两次幅度近300 m的相对海平面波动,且后续物源补给中的砂质沉积物比重明显上升,海相地层暴露于陆面期间陆上侵蚀率不超过30 m/My。对称性原理的应用,帮助层序地层解释摆脱了对简单假设的依赖,为准确判读地层主控因素变化、推断构造运动及古气候等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2)盆地热史恢复古温标作为恢复沉积盆地热演化史的重要指标,具有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征,记录了地层埋藏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然而,古温标中的信息只能体现样品的累计受热总和,而不能反映个别的构造-热事件。本研究将对称性概念应用于有机质热成熟度模型,以解决盆地热史恢复的多解性。选取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结合对称性反演方法,考察了盆地的基底古热流,得到了关于古温标解释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集合。结果显示,四川盆地热史中包含了显着的热流升高过程,中晚二叠世达到其峰值82 m W/m2,从三叠纪开始快速下降并持续至今。然而由于古温标法本身的局限,无法确定该过程究竟是发生在二叠纪的短暂事件,还是起始于更久远年代的漫长变化。本研究指出,古温标法恢复得到的四川盆地热史不足以作为该盆地对二叠纪峨眉山地幔柱的地热学响应;对峨眉山玄武岩发育过程的研究,需要慎重考虑热史恢复的不确定性。(3)地震资料反演地震学观测显示,全球多个地区地幔过渡带上方存在波速异常,表现为上下边界明显的低速层。对于低速异常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地幔过渡带释放的少量水或CO2引发了其上覆地幔的部分熔融。然而,由于这一地震异常在全球尺度上分布不均,其厚度与速度降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且与地质构造背景缺少绝对关联,因此关于低速层的成因目前尚存在争议。本研究选取美国西部测震资料,使用以对称性原理为基础的模型,反演了低速层固体地幔的温度、化学成分、熔体含量和形态等性质。根据估算,该地区低速层的熔体体积分数至少为0.5 vol.%,证实其地幔过渡带顶部确实发生了部分熔融;低速层的熔体含量与S波速度的空间分布高度相关,显示了部分熔融对低速层形成的主导作用;此外,本文还明确了低速层的热-化学性质,例如研究区的位温上限为1550 K,低速层的固体地幔玄武岩体积分数可能在0.3~0.4左右。

邹韵[3](2020)在《Rio Muni盆地陆架-陆坡体系演化及主控因素》文中指出陆架-陆坡体系的演化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是深水沉积理论的重要研究方向。陆架-陆坡体系的研究工作不但具有丰富层序地层学、海洋沉积学等理论意义,同时对深水储层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基于Rio Muni盆地研究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利用地震沉积学的方法对Rio Muni盆地研究区目的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应用数值模拟软件探索了研究区陆架-陆坡沉积物分配的主控因素。首先,划分了Rio Muni盆地研究区16.5 Ma以来陆架边缘迁移轨迹的垂向演化过程并对比了其横向演化差异,深入探讨了其与斜坡地形间的关系;其次,刻画了深水地貌单元的演化特征,以及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对其的影响;最后,分别从物源供给和可容空间对深水沉积比例的控制作用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研究区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可分为3种类型:低角度下降型、高角度上升型和超高角度上升型,不同演化阶段的陆架边缘迁移轨迹与斜坡地形的形态呈正比趋势。(2)研究区主要发育3种典型陆架边缘三角洲构型,其顶底厚度关系(TT/BT)和顶积层垂直厚度(TT)分别与陆架边缘迁移轨迹角度(α)和进积距离(P)呈负线性相关。(3)研究区迁移水道宽度(B)、弯曲度(SI)及侧向迁移与垂向加积比(Lm/Va)的演化皆受陆架边缘迁移轨迹的影响。(4)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相比海平面变化的振幅(A)和频率(F),陆架宽度(W)是陆架-陆坡体系沉积物分配的主控因素。(5)研究区16.5 Ma现今的陆架-陆坡体系可分为两类沉积物分散系统:以物源供给为主(16.55 Ma)和以可容空间为主(5 Ma至今),两种分散系统以SASR=0.075为界。

梁金同[4](2020)在《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且勘探程度较高,但以往研究大多以油气产量为目标,层序和沉积方面的研究成果全区可对比性较差,缺乏盆地级别的整体认识。论文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通过钻/测井、地震、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分级次开展了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研究,并预测了研究区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优势区和有利层位及目标。基于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定性-定量分析,在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地层内识别出14个二级层序界面和13个二级层序,确定了全盆地级次上的(二级-三级)层序划分方案,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结合岩心资料开展了沉积体系研究,明确了层序格架约束下的沉积相发育类型及充填演化特征,建立了研究区三角洲-重力流的积发育模式。针对重点区和解剖区开展高频层序地层研究,确立了A区块内高频(三级-四级)层序地层划分方案,建立了区块内高频层序地层格架;明确了区块内不同层序的沉积中心发育位置同时受构造活动和三角洲迁移影响,SQ2层序受后期剥蚀作用影响,纵向上表现为中部(SQ2)层序厚、顶底(SQ1、SQ3)层序薄的发育特征;随着地层逐渐自陆向海推进,横向上表现为“北薄南厚、东薄西厚”的分布特征。利用测井、地震和岩芯等资料对A区块开展了高频层序格架约束下的沉积相研究,提出了除发育大范围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外,A区块还发育大规模重力流水道和浊积扇沉积的新认识,即SQ3和SQ1底部分别发育较大规模浊积扇和重力流水道,同时确定了LST+TST体系域内重力流水道和浊积扇的平面分布范围。按照“区域研究定方向、重点研究定层位、解剖研究定目标”的指导思想对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开展了分级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研究,提出了研究区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新思路;认为研究区油气勘探目标应向近海海域和陆地的地层-岩性圈闭转变,A区块应重点关注与重力流沉积有关的隐蔽圈闭,并预测了研究区地层-岩性圈闭的勘探方向、有利区和重点目标。

段雄[5](2019)在《上扬子地区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地质事件:紊乱古海洋的沉积响应》文中提出二叠纪末发生了显生宙最为严重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接踵而至的是早三叠世漫长的生物复苏期,从而导致古生代型生态系让位于中生代型生态系。关于这次生物大灭绝的机制以及生物复苏期的古海洋条件、古气候背景一直吸引着众多地质学家。鉴于此,本文以上扬子地区不同沉积环境下的广元上寺、重庆北风井、重庆北碚白庙子、南川东胜、江油鱼洞子和青川大沟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为研究载体,以沉积学为主要研究手段、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为辅助手段,对上扬子地区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的地质事件和沉积特征作详细分析和系统研究,并讨论该地区的海平面下降、火山活动对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影响,以及早三叠世一些异常沉积所反映的古海洋物理化学条件对生物复苏的作用。上扬子地区在二叠纪末普遍发生了相对海平面下降事件,其对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影响甚微。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下的重庆北风井剖面长兴组顶部可见两个古暴露面,具喀斯特化且被古土壤充填,分别代表了两次相对海平面下降事件。在相对深水沉积环境下的广元上寺剖面,由于指示海平面变化的沉积学标志较难识别,故采用基于自然伽马数据的小波分析方法进行高频层序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利于Fischer图解来判定海平面变化,结果亦显示二叠纪末有区域海平面下降事件,并一直延续到早三叠世初期。此外,从重庆北风井剖面中生物对两次相对海平面下降事件的响应结果可以发现,第一次海平面下降导致部分生物发生种属更替或者死亡,第二次海平面下降虽然与生物大灭绝在时间上较为吻合,但是本文认为海平面下降对生物大灭绝作用有限,造成二叠纪末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发生在海退过程中的火山活动。上扬子地区在二叠系—三叠系之交经历了数次规模不一的火山活动,其可能是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因素。研究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均夹多套粘土层,根据界线地层的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界线地层内的稀土元素配分特征与华南地区界线附近火山灰较为相似,表明上扬子地区在该时期持续受到火山作用的影响。大部分微量元素在界线粘土和非界线粘土层均表现出异常且垂向上变化特征比较一致,暗示粘土层是环境变化的标志。此外,由于界线粘土之下亦有多套粘土层,但是生物灭绝事件仅与界线粘土层耦合,故推测多脉冲式的火山喷发产生的累计效应与生物灭绝可能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且华南地区的火山活动影响范围有限,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触发机制可能与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多源性火山在短时间内同时喷发有关。上扬子地区早三叠世广泛发育以微生物岩、砾屑灰岩和巨鲕灰岩等为代表的特殊碳酸盐沉积,表明该时期古海洋环境处于十分紊乱的状态。微生物岩种类繁多,有纹层状微生物岩、微小穹隆状微生物岩、凝块石状微生物岩等,微生物丘、巨鲕和微生物球状粒均为微生物成因,表明早三叠世是微生物勃发的时期。根据砾石的形态和结构可以将砾屑灰岩分为角砾状灰岩和扁平砾屑灰岩,露头上可见大型同沉积变形构造、液化岩脉、重力断层、“刺穿层理”和包卷构造等地震成因构造,以及风暴介壳层和形态各异的渠模构造,表明其形成机理可能与风暴和地震等事件有关。对“错时相”沉积的成因机理、微生物岩丘内腹足和介形虫所指示的有氧环境以及地震事件沉积标志的综合分析,显示研究区早三叠世海洋物理化学条件为整体缺氧、局部和间歇性海水含氧量增加,海水处于碳酸钙过饱和状态,且季风气候催生的频繁风暴作用和区域构造活动引发的多期地震作用进一步导致海洋动荡。综上推测,早三叠世极端恶劣的古气候条件、古海洋环境和强烈的区域构造活动是导致上扬子地区生物迟滞复苏的重要原因。本次论文较为系统的研究了上扬子地区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的一系列重大地质事件,如海平面下降事件、火山事件、微生物勃发事件、风暴事件和地震事件等,建立了该时期紊乱古海洋下的地质事件时间序列。二叠纪末火山喷发过程中伴随着相对海平面下降,但是海平面下降至三叠纪初停止,而火山活动在早三叠世并未停歇。微生物在三叠纪最早期开始繁盛,风暴、地震事件的启动事件略晚于微生物勃发事件,两者均贯穿整个早三叠世。

梁娟[6](2019)在《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文中认为浙江近岸海域是连接浙江沿岸与东海内陆架之间的重要地区,也是陆海相互作用显着,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带,其陆源物质主要为长江等流域携带大量泥沙。在东亚季风、海平面变化及东海海流体系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近岸沉积特征和沉积记录,蕴含了揭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丰富信息。因此,对于该海域的近现代沉积作用和古沉积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利用研究区616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粘土矿物、微量元素和27个柱状样、2个钻孔岩芯的实验测试分析结果以及约7000 km浅地层剖面解译资料,对研究区近现代沉积作用及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根据粒度分析结果,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主要有粘土质粉砂、砂-粉砂-粘土、粉砂、粉砂质砂和细砂五种类型,其中粘土质粉砂所占比重最大达74%左右,平均粒径较细,主要分布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呈条带状与海岸线平行展布;粉砂主要分布在靠近海岸区域。从岸向海沉积物依次分布有砂-粉砂-粘土、粉砂质砂和细砂。从近岸向远岸,沉积物整体上呈现出“粗-细-粗”的变化趋势。(2)运用粒径趋势分析,得到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模式。在舟山群岛东北海域以及象山港附近海域,浙闽沿岸流携带来自于长江悬浮泥沙向南输运,与北上台湾暖流和向岸的涨潮流相顶托,形成了沉积物辐聚的趋势。而在三门湾与乐清湾之间,该区域是夏季向北运动的浙闽沿岸流与台湾暖流主要控制区域,沉积物总体上呈现出向北输运的趋势。(3)根据柱状样的210Pb和137Cs测年结果,研究区沉积速率总体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小,最北端沉积速率变化范围为2.363.88 cm/yr,而东南区则小于0.20cm/yr;在北部舟山群岛海域沉积速率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不断减小,南部近岸海域则随着水深的增加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导致沉积速率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区泥质沉积物主要是由南向的浙闽沿岸流输运而至,在从北向南的沉降过程中出现沉积速率的下降。而在近岸海域的东南部海区则因沉积物源的减少以及外海潮波动力的增强,沉积速率减小至最低,甚至接近于零。(4)在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环境中,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主要由蒙皂石、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等组成,其中,伊利石是表层沉积物的优势矿物,平均含量达到60%,主要分布在受台湾暖流影响的碱性介质的海相沉积环境;绿泥石平均含量为20%,分布在近岸外缘靠近外陆架地区;高岭石和蒙皂石的高含量分布则受陆源的影响较大。重金属元素(Cu、Pb、Zn、Cr、Ni和Co)浓度分布表现为近岸高于远岸,最高值出现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其污染载荷指数(PLI)也相应最高;在研究区东南部海域有一低值区,其含量远低于平均值,沉积物中重金属呈现无污染;其他海域重金属含量中等,PLI值略大于1,表现为轻度污染。重金属含量分布还与沉积速率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性。(5)根据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揭示的地震层序和钻孔岩芯的地层层序,研究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DU1、DU2、DU3和DU4等4个沉积单元。各沉积单元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分别为:DU4形成于MIS 3中晚期MIS 1早期,研究区的东部经历了从河流相演变为河口湾相沉积环境的转变,而近岸区则以河流沉积环境为主;DU3形成于MIS 1早期全新世早期。在MIS 1早期,海侵从远岸开始向近岸方向推进:东部远岸区在1412 cal kyr BP发育河口湾浅水潮下带环境,而近岸区在1110 cal kyr BP发育潮坪受潮汐影响的滨岸环境,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正粒序;DU2形成于全新世早期中期,在远岸区约12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而近岸区在约10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反粒序。在全新世最大海泛面期间,在研究区沉积了细砂薄层,代表了缩聚层。DU1形成于全新世中期(约7 cal kyr BP)至今,发育了平行于岸线分布的来自于长江物源的楔形泥质沉积体,向远岸方向其厚度变薄。这一水下楔形泥质沉积体被认为是远离长江口的长江水下三角洲。

熊萍[7](2019)在《南海西北部陆缘晚更新世以来古地貌重建及沉积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陆边缘沉积物记录了高频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是认识海陆相互作用区域地貌演化历史、沉积充填响应过程的最佳载体。对第四纪尤其是末次盛间冰期旋回古地貌及沉积响应研究除了帮助人们认识过去米兰科维奇旋回主导的海平面变化周期内地貌演化历史及沉积响应特征外,同时也为探究南海西北陆缘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提供了背景研究基础。南海西北陆缘地处低纬度地区,在宽阔的陆架上完整地保留了高分辨率海平面变化周期内的沉积序列,是研究受海平面变化控制下古地貌演化及沉积响应的天然实验室。本论文以南海西北陆缘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球海平面变化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二维地震剖面和钻孔岩心数据,重建了末次盛间冰期旋回中关键的高海平面时期(MIS5、MIS 3、MIS 1)和低海平面时期(MIS 4、MIS 2)的古地貌,进一步丰富了晚更新世以来南海西北陆缘古地貌演变机制的研究;其次,论文重点讨论了大陆边缘沉积物在MIS 4-MIS 2期间的沉积响应记录,刻画了其沉积分布特征与响应规律,分析了沉积响应的影响因素。同时,利用形态动力学模型精细刻画了研究区在海平面变化、古气候、洋流以及季风作用的共同影响下海南三角洲动态形成过程并提出了控制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论文获得如下主要认识:(1)南海西北陆缘末次盛间冰期-冰期古地貌特征不仅揭示了海岸线的前进与后撤过程,也记录了陆源碎屑随大型河流搬运时发生前积与退积作用的响应过程。南海西北陆缘以及整个南海晚在更新世末次冰期古地貌随着相对海平面的上升或下降,经历了扩张→收缩→再扩张→再收缩的演变过程,大陆架发生多次海陆交替转换。研究认为南海西北陆缘在末次冰期-间冰期期间的古地貌变化是南海及周缘地区变化最为剧烈、与海平面变化及沉积响应的关系最为紧密的地区。在MIS 5e(123 Kyr B.P.)时期南海相对海平面处于最高位,海岸线普遍向陆地方向回撤,北部湾在这一时期扩大了约2.5×104km2,但海底地形比较平缓。此时,南海海域面积面积最大约为3.6×106km。冰期MIS 4晚期阶段(66 Kyr B.P.),北部湾完全暴露为陆地,海南岛和华南大陆在这一时期连为一体,莺歌海海域大部也高出现代海平面以上,两者均表现为平缓的近海平原,可能广布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间冰期MIS 3时期,莺歌海海岸线距现今海岸线50-100km,北部湾海岸线距现今海岸线约110km,莺歌海与北部湾呈C型环绕海南岛分布。海南岛在这一时期与华南大陆连为一体,在整个南海西北部地区是地形最高的地区,对南海西北部陆架区海南三角洲的发育扮演了主要角色。MIS 2冰期,南海西北部主要以陆架斜坡、深海平原为特征,水深>1000 m;陆架北东向延伸,宽度较小(<15 km),相比间冰期明显收缩。北部湾和莺歌海此时为陆地近海平原环境,西沙群岛大面积出露。此时,也是南海面积最小阶段,面积约为1.6×106km,比末次盛间冰期最大面积相差2.25倍。(2)层序地层及残余地层厚度分析显示,末次冰期海平面变化控制了南海西北陆缘海相沉积体系垂向沉积发育模式,是控制海南三角洲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研究区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划分,识别出最大海泛面MIS3、不整合面R2(65 Kyr B.P.)和R1(56 Kyr B.P.)。R2界面对应了广泛发育于其他大陆边缘的MIS 4不整合界面,界面发育下切水道,形成于末次冰期低海平面时期;最大海泛面MFS形成于MIS3海平面高位期,不整合面R1形成于MIS3-MIS2之间,同样具有大量下切水道的特征。明显的下切水道特征与基于DEM提取的河流网络相一致,这些水道连接到海南岛西海岸,成为海南三角洲主要物源供给通道之一。研究区地震剖面中识别出沉积单元DU1和沉积单元DU2,其中DU2是以R2为底界面,R1为顶界面限制的海南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垂向上,沉积相从下到上随着海平面变化,依次为以泥和粉砂为主的前三角洲相→以粉砂和砂为主的低能环境下形成的三角洲前缘相→以砂和薄砂互层的三角洲前缘相→以河道沉积相为主的相对高能环境,分别对应了MIS 4-MIS 3海平面上升时期形成的海侵体系域TST→MIS 3高海平面时期形成的高位体系域HST→MIS 3-R1海平面下降引起强制海退而形成的下降体系域FSST→MIS 3-R1海平面上升期形成的高位体系域HST。残余地层厚度分析显示,南海西北陆缘在海南三角洲形成时期(R2-R1)沉积速率非常高,为形成海南三角洲提供了必要条件。残余厚度显示R1-R0主要分布于海南岛的西侧与南侧,地层厚度基本<30m。整体而言,R1-R0之间的残余地层厚度具有自北西方向向南东方向依次增大的趋势,在海南三角洲范围内,沉积中心位于其东南边缘,靠近海南岛而远离红河河口三角洲和越南大陆边缘。这一时期的平均沉积速率基本<5.3×10-44 m/yr,局部地区可达到1.1×10-33 m/yr。R2-R1界面之间的残余地层厚度与R1-R0时期的相比,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残余地层的空间分布环绕海南岛呈C型分布,残余地层最大厚度>60 m,其它地层残余厚度>30 m的区域绕过海南岛南部(三亚)延伸到海南岛东南部,表明海南三角洲的形成主要受海南岛陆源碎屑的输入的影响。海南三角洲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最高值>7.0×10-33 m/yr,研究区约有一半海域沉积速率>3.3×10-33 m/yr。(3)地层回剥法获得的R1和R2这两个时期的古地貌特征反映海南三角洲存在由北向南、向东逐渐迁移的趋势,表明来自海南岛的陆源碎屑是控制三角洲发育、地貌形态演变的关键因素之一。结果显示随着相对海平面的上升,海岸线在华南大陆边缘、越南陆缘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后撤,在海南岛则表现不显着。另一方面,R2时期存在的北东-南西走向与北西-南东走向海底“洼槽”在R1时期已经基本消失,后者仅残存于莺歌海最南缘。但是莺歌海海域北东-南西轴向分布的海水等深线样式仍然存在,这些特征表明海南三角洲的发育显着的改变了南海西北部莺歌海-琼东南海域的地貌形态。(4)形态动力学模型表明,来自海南岛的沉积物在海南岛西南河口卸载,成为这一时期海南三角洲的主要物源,红河的贡献较少。南海西北陆缘末次冰期三维环流揭示了西北陆缘冰期存在弱流速的冬季气旋环流和夏季反气旋环流,这种环流模式有利于堆积物在北部湾内部特别是在环流中心沉积。在大型季风驱动环流、浮力驱动的河流羽流与潮流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下,对南海西北陆缘净输沙起主导作用。砂体运移模拟结果显示沉积物物源除来自海南岛以外,还有少部分可能来自红河。红河输沙向古三角洲的主要输沙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冬季输沙的西部输沙通道,另一条是夏季输沙的东部输沙通道。模拟河载泥沙淤积10年后的情况显示,南海西北陆缘R2时期河流流量形成了两个大型沉积体,一个位于北部湾北部陆架河口,物源主要来自红河;另一个是位于海南岛西南海岸的海南三角洲,海南三角洲是南海西北陆缘这一时期最大的沉积体,其物源主要来自海南三角洲,红河的贡献较少,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5)综合分析认为海平面变化、河流卸载以及亚洲季风演化决定了南海西北陆缘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作用发生,控制了南海西北陆缘独特的古地貌格局。综合高频层序地层学分析、残余厚度分析、关键时期R2和R1古地貌重建、古水道分析以及低海平面R2时期的形态动力学模型建立结果,认为海南三角洲形成于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阶段,在以海南岛物源为主(此时红河的贡献较少),通过海南岛西南海岸河流,大量沉积物供给(证据来源于较高的沉积速率)的背景下形成于海南岛西南海岸。末次冰期弱季风事件(夏季季风减弱冬季季风增强)以及来自气候再分析证据(海南岛在冬季季风加强的作用下降水量反而增加)说明南海岛在MIS4/3转换时期风化剥蚀作用增强,导致大量沉积物卸载到西北陆缘,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海南三角洲。由此可见,海平面变化、河流卸载以及“弱季风”事件导致的风化剥蚀作用增强是影响南海西北陆缘这一时期古地貌和沉积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张佳佳[8](2019)在《西非陆坡区逆冲相关微盆地内层序地层及海底扇构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深水海底扇沉积的重要场所,陆坡微盆地有着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和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前人针对深水海底扇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逆冲相关微盆地内部层序地层及海底扇构型的研究方面仍然相对薄弱。本论文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某深水研究区为例,应用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及井资料,分析逆冲微盆地的构造样式及形成演化机制,揭示微盆地内部的层序地层结构及空间演化规律,阐明微盆地内部的海底扇构型特征及控制因素。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陆坡逆冲过渡区可同时发育横向逆冲褶皱与纵向滑脱褶皱,两者共同限制了逆冲微盆地的空间分布。逆冲微盆地的演化过程受控于逆冲活动与泥底劈的耦合作用,总体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逆冲-泥底劈耦合阶段、泥底劈持续阶段及泥底劈削弱阶段。纵向滑脱褶皱的发育过程是控制逆冲微盆地时空演化的关键,早期差异逆冲活动产生的纵向剪切应力诱导了纵向滑脱褶皱的形成,后期在差异负载作用下底部泥核发生侧向侵入,导致纵向滑脱褶皱发生不对称的掀斜隆升。逆冲微盆地内部发育多种类型的层序地层单元及其组合样式,其形成演化受到逆冲活动与沉积演化的共同影响。在逆冲活动阶段,随着沉积速率与构造生长速率的动态变化,微盆地三级层序内部主要发育汇聚型地层单元组合,并且随着微盆地A/S的变化,多个层序在垂向上可组合成进积型或退积型的汇聚地层充填样式;当逆冲活动趋于停止时,微盆地三级层序内部主要发育杂乱型地层单元组合,并且随着沉积充填的进行,多个层序在垂向上可组合成进积型的杂乱地层充填样式。逆冲微盆地内部不同级次的海底扇构型分布样式受控于古地貌形态、微盆地A/S及构造活动性。在微盆地早期负向地貌单元内部主要发育连片状的朵叶分布样式,而在微盆地晚期平坦地貌单元内部主要发育条带状的水道分布样式。微盆地三级层序内部的构型组合样式可随微盆地A/S的减小,由朵叶-水道垂向组合逐渐演化为朵叶-水道侧向组合以及非限制性朵叶沉积。当逆冲活动速率大于水道沉积速率时,水道可发生明显转向并绕过构造高部位;反之,当逆冲活动速率小于水道沉积速率时,水道可以加积或下切的方式通过构造高部位,其中加积型水道弯曲度较大,侧向迁移作用明显,而下切型水道弯曲度较小,顺向迁移作用明显。

张桂林[9](2019)在《18.5Ma以来南海海平面变化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海平面作为地球重要的平衡面,对于探讨地球构造演化原因和机理,研究自然矿产资源分布规律,预测未来海平面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了解过去海平面变化变化规律,我们才能“以古论今论未来”;同时,Haq绘制的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未用到南海地区的资料,因而该曲线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基于此,本文利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和南海南部曾母盆地的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识别和标定了主要层序界面,对层序进行了划分,根据钻井层序沉积相变化以及在地震剖面上超点位置迁移,运用相序法和上超点法,同时结合前人海平面变化曲线定性复合绘制一条18.5Ma以来南海海平面变化曲线,并阐述曲线特征;然后将其结合构造、气候阐述其特殊地质事件点特征;最后与Haq的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氧同位素曲线以及南海其他区域海平面变化曲线对比,分析相似性和差异性及其原因。通过以上工作,得到以下认识:(1)PY33-1-1钻井2110.5Ma共识别7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6个三级层序,每个钻井层序都发育海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21Ma以来,南海北部和南部地震剖面共识别17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16个三级层序。(2)通过复合制作的18.5Ma以来南海海平面变化曲线特征呈现阶梯状上升的趋势,总体包含三个二级海平面升降旋回,时限分别为18.513.8Ma、13.88.2Ma与8.20Ma,共经历15个完整加上一个不完整周期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每个三级海平面变化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升降幅度存在差异。(3)南海海平面在15.5Ma到达最大海侵,随后海平面下降,与南极扩张结束有关;在13.8Ma海平面下降至最低,与发生MMCT事件,气候骤冷,南极冰盖形成事件对应;在8.2Ma再次达到最大海侵位置,随后海平面再次下降,对应于喜山运动和北极冰盖形成事件;越过3.0Ma之后海平面进入振荡期,被认为与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作用有关。(4)与Haq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以及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南海在一级海平面和二级海平面变化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是由南海自32Ma以来该地区特殊的构造运动造成的结果;而三级层序的海退-海进旋回具有全球可对比性,南海三级海平面变化不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而是全球性冰川作用的结果。与南海其他区域海平面变化曲线对比,得出一级海平面均整体上升;而二级海平面升降旋回和二级海平面下降事件时间节点存在差异,二级海平面变化趋势在18.5Ma13.8Ma、13.8Ma8.2Ma两个时间段也存在差异,可能与区域内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各曲线制作方法以及所使用的资料等因素不同有关;就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数而言,也存在差异,本文曲线旋回数最多,精度更高。

陈亮[10](2019)在《封闭型陆相断陷湖盆非对称层序叠置样式成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起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经典层序地层学认为,异源因素控制着沉积物供给与可容纳空间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层序旋回的特征,并且随着海平面的变化,层序叠加样式发生对称性、同步性的演化。所谓对称性,或称作同步性,系指沉积趋势、层序叠置样式随着异源因素的驱动,同时表现进积或退积的特征。这种规律性变化使得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岩性展布、沉积环境以及地层分布具有很强的预测性,对能源勘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这种预测性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受到质疑,一些研究案例中发现沉积趋势沿滨岸方向不一致。因此,层序地层学在横向上的预测性则越发不确定。这为层序地层学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思考。这种横向沉积趋势、层序叠置样式的非同步性在陆相裂陷盆地中则变得更加常见。本论文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古生物等地质资料,对南堡凹陷东营组时期的边界断层活动性、沉积特征、气候变化、层序内部结构等地质因素进行了系统描述与分析。综合测井与地震资料,以洪泛面、沉积趋势转换面为层序界面,将南堡凹陷东营组自下而上划分为SQ1、SQ2、SQ3与SQ4四个三级层序。本论文利用回剥法,去除压实作用与重力引发沉降等因素的影响,计算了边界断层附近下降盘的构造沉降量。计算结果显示:在SQ1与SQ2时期,边界断层随着不断生长,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边界断层,并在北堡、老爷庙、高柳三个构造带形成了盆地内的相对高地貌,成为了沉积物进入盆地的主要入口;至SQ3时期,断层活动所引起的沉降量大幅度下降,也即断层活动减弱,仅在北堡地区发育活动断层;SQ4层序时期是凹陷由断陷向坳陷的转换期,断层活动仍然较弱,其趋势基本与SQ3层序时期一致。对南堡凹陷沉积体系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认为凹陷北部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本论文以大量前人研究为基础,重点探讨了凹陷内各个三角洲体系内三角洲前缘的水动力特征以及湖泊类型。岩心特征显示在SQ1至SQ3层序时期,北堡、老爷庙以及南部斜坡地区三角洲前缘中发育大量波状层理,以及其它浪控特征的沉积构造;SQ4层序时期,上述三个地区的沉积构造以交错层理为主,表现为河控特征。而在高柳地区,三角洲前缘位置表现为河道发育、下切明显的特征,代表了该地区三角洲前缘河控作用明显,水动力充足。结合有机碳含量以及介形虫数据所反映的古湖水盐度变化情况,对不同层序发育时期的古湖泊类型进行了分类,结果认为:SQ1至SQ3层序时期,湖泊类型为波动型湖泊;SQ4层序发育时期湖泊类型为河控型湖泊。湖泊类型的变化还伴随着古气候由湿热向干冷的转变,在本论文中被推测是导致南堡凹陷湖泊变化的的主要驱动力。对南堡凹陷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对南堡凹陷地层的划分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并依此对地层特征,尤其是旋回性、可对比性以及成因进行了讨论。本次研究以洪泛面为主要界面,对南堡凹陷东营组进行了层序划分,结果显示其内部结构表现出了不对称性:SQ1至SQ3层序中,在北堡、老爷庙以及北部斜坡地区,层序内部被退积过程所主导;在高柳地区则被进积的过程所主导。这种不对称性不但表现在沉积趋势的不同,也表现在可识别的准层序组个数上的差异:在SQ1到SQ2层序中,在北部边界断层区,识别的准层序组个数多于斜坡地区。在SQ4层序中,凹陷内的沉积趋势趋于一致,并且准层序组个数也变得相同,也即意味着不对称的特征消失。对层序形成具有控制作用的过程包括:构造活动引发的可容纳空间变化;气候的变化;沉积物供给的变化。不同于海相沉积环境,对于陆相湖盆而言还包括了周边河流径流注入而引发的湖平面变化,也即可容纳空间的变化。本论文对比分析了上述过程的变化与层序内部结构(沉积趋势、准层序组数量等)变化间的关系。对于构造活动而言,构造沉降量的降低会引发可容纳空间的变化速率的降低,进而导致沉积趋势的变化,但这一假设建立在构造活动是持续不间断进行的基础上。事实上,裂陷活动不论规模大小都具有幕式活动的特征,也正因为此,在南堡凹陷东营组,北堡、老爷庙以及北部斜坡地区的SQ1至SQ3层序中,其内部结构并未着构造沉降量的减弱而发生紧急作用,沉积趋势始终保持退积。因此,可以判断裂陷作用对可容纳空间的影响并不是持续不间断的,而是幕式过程。断层活动形成的半地堑,会因断层的作用而导致盆地基底在地形上不对称,以及在陡岸的岸线迁移幅度弱于缓岸,从而造成在缓坡一侧可识别的准层序组数量小于靠近断层一侧。在本论文中,根据对沉积特征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认为,高柳地区在SQ1至SQ3层序时期所表现的强下切作用、河道与进积准层序组发育等特征说明该物源入口在该时期需要更强的径流注入,以满足在搬运大量沉积物发生进积的同时形成下切河道。也因此,该物源入口被认为是该时期湖泊水体的主要来源。而随着气候的转凉,径流减弱。本研究认为,径流的注入在幕式活动的间歇期控制着湖平面的变化,也即可容纳空间的变化,单一的强径流注入导致湖平面上升,在其它地区形成退积,而在该入口处发生进积;当径流减弱,这种不平衡消失,沉积趋势变的相同,并以进积为主导。本论文以不对称沉积趋势入手,分析了裂陷活动、径流注入对层序形成的影响,强调了径流注入在裂陷盆地层序地层学中的作用,完善了裂陷盆地层序地层模型,对层序地层学在陆相裂陷盆地中的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海平面变化与地震关系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平面变化与地震关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中扬子北缘不同古地理环境的沉积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论文工作量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中扬子北缘浅水台地环境的沉积演化
    2.1 湖南慈利杨家湾剖面
    2.2 剖面野外实测记录
    2.3 沉积类型及特征
        2.3.1 藻-有孔虫灰岩
        2.3.2 微生物岩
        2.3.3 鲕粒灰岩
        2.3.4 核形石灰岩
        2.3.5 蠕虫状灰岩
        2.3.6 紫红色薄层泥质灰岩
    2.4 慈利杨家湾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沉积演变
    2.5 杨家湾剖面巨厚错时相沉积对海洋环境的指示
    2.6 小结
第三章 中扬子台地北缘缓坡环境的沉积演化
    3.1 赤壁凤凰山剖面
    3.2 剖面野外实测记录
    3.3 沉积类型与特征
        3.3.1 黑色中薄层硅质岩
        3.3.2 灰黑色中薄层状夹硅质条带生物碎屑灰岩
        3.3.3 硅质条带与薄层灰岩互层
        3.3.4 大冶组底部泥岩和泥质灰岩
        3.3.5 灰白色薄层灰岩
        3.3.6 角砾灰岩层
    3.4 讨论
        3.4.1 赤壁地区两层角砾灰岩的成因
        3.4.2 赤壁剖面角砾层的沉积机制
        3.4.3 角砾层对古特提斯洋闭合的指示意义
    3.5 小结
第四章 中扬子北缘深水盆地环境的沉积演化
    4.1 江西瑞昌剖面
    4.2 剖面野外实测记录
    4.3 沉积类型和特点
        4.3.1 黑色薄层硅质岩及碳质泥岩
        4.3.2 薄层泥质灰岩夹碳质泥岩
        4.3.3 灰色薄层灰岩
        4.3.4 角砾灰岩层
    4.4 讨论
        4.4.1 角砾层的成因
        4.4.2 瑞昌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沉积演化
    4.5 小结
第五章 中扬子北缘不同水深环境的沉积对比
    5.1 中扬子北缘不同水深环境的沉积对比
        5.1.1 沉积序列对比
        5.1.2 海平面变化
        5.1.3 沉积速率变化
        5.1.4 大地构造意义
    5.2 碳同位素组成演化特征对比
        5.2.1 杨家湾剖面碳同位素
        5.2.2 赤壁剖面碳同位素
        5.2.3 瑞昌剖面碳同位素
        5.2.4 讨论
    5.3 古氧化还原特征对比
        5.3.1 杨家湾剖面古氧相
        5.3.2 赤壁剖面古氧相
        5.3.3 瑞昌剖面古氧相
        5.3.4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简单正演模型的对称性分析
    2.1 简单模型的对称性Ⅰ:地层格架几何模型
    2.2 简单模型的对称性Ⅱ:海水锶同位素模型
第3章 复杂地学模型的对称性规则
第4章 陆架边缘三角洲层序地层模拟研究
    4.1 层序地层模式及主控因素
    4.2 地层格架正演模型
    4.3 模型对称性分析
        4.3.1 简单模型的对称性
        4.3.2 复杂模型的对称性
        4.3.3 对称性与层序解释
    4.4 实例研究:巴尔的摩峡谷海槽
    4.5 层序地层解释的多解性和对称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古温标法沉积盆地热史恢复研究
    5.1 盆地构造热事件与古温标
    5.2 正演模拟
    5.3 反演模拟
        5.3.1 盆地热史恢复的多解性
        5.3.2 热史模拟的多种方案
        5.3.3 多种方案之间的共性
    5.4 实例研究:四川盆地川中地区
    5.5 盆地热史研究的多解性和对称性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幔过渡带顶部低速层物理性质研究
    6.1 地幔过渡带顶部低速层
    6.2 研究数据
        6.2.1 地震学观测数据
        6.2.2 地震波速度计算
        6.2.3 地幔温度变化计算
    6.3 正演模拟
        6.3.1 S波参考速度
        6.3.2 部分熔融与速度降
    6.4 反演模型
        6.4.1 基于经验的估算
        6.4.2 对称性变换
        6.4.3 计算多种反演结果
        6.4.4 反演问题的端元解
    6.5 地震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对称性原理与地质学反演问题
    7.1 反演问题的对称性Ⅰ:层序地层模拟
    7.2 反演问题的对称性Ⅱ:盆地热史恢复
    7.3 反演问题的对称性Ⅲ:地震反演问题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Rio Muni盆地陆架-陆坡体系演化及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研究
        1.2.2 斜坡地形研究
        1.2.3 陆架边缘三角洲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Rio Muni盆地地质概况及研究区数据资料
    2.1 Rio Muni盆地地质概况
        2.1.1 Rio Muni盆地构造演化
        2.1.2 Rio Muni盆地构造区划
    2.2 研究区资料概况
第三章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定量分析
    3.1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和斜坡地形的定量化参数
    3.2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和斜坡地形的垂向变化
        3.2.1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定量分析
        3.2.2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类型
    3.3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和斜坡地形的横向变化
        3.3.1 进积距离与加积距离的横向变化
        3.3.2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角度的横向变化
        3.3.3 斜坡地形与陆架边缘迁移轨迹的关系
        3.3.4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角度与斜坡地形坡角的关系
    3.4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的平面演化特征
第四章 Rio Muni盆地陆架-陆坡沉积体系
    4.1 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4.1.1 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地震识别特征
        4.1.2 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几何参数特征
        4.1.3 陆架边缘三角洲形态与不同类型陆架边缘迁移轨迹的关系
    4.2 研究区深水水道的沉积特征
        4.2.1 水道的形态参数特征
        4.2.2 水道形态与陆架边缘迁移轨迹的关系
        4.2.3 水道的平面演化特征
第五章 Rio Muni盆地陆架-陆坡体系的主控因素
    5.1 沉积物供给的定量评估
        5.1.1 沉积物供给参数特征
        5.1.2 建立数值模型
    5.2 海平面变化和陆架宽度对陆架-陆坡沉积模式的影响
        5.2.1 沉积物分配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5.2.2 沉积物分配与陆架宽度的关系
        5.2.3 模拟结果与实际地层的对比
    5.3 以可容空间和物源供给为主的系统中沉积物的分配
        5.3.1 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的关系
        5.3.2 陆架边缘迁移轨迹与SASR的关系
    5.4 不同演化阶段陆架-陆坡体系的沉积模式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4)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1.2.2 三角洲-重力流沉积体系研究热点
        1.2.3 研究区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Akata组
        2.3.2 Agbada组
        2.3.3 Benin组
    2.4 石油地质特征
3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层序地层研究
    3.1 层序地层界面识别
        3.1.1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3.1.2 层序界面特征
    3.2 层序地层划分及特征
        3.2.1 井震标定与层序划分方案
        3.2.2 单井层序定量化分析
        3.2.3 单井层序地层特征
    3.3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3.3.1 连井层序地层对比剖面
        3.3.2 地震层序地层对比剖面
    3.4 层序地层平面展布特征
    3.5 小结
4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研究
    4.1 沉积相类型及识别标志
        4.1.1 测井相类型及识别标志
        4.1.2 地震相类型及识别标志
        4.1.3 岩心相类型及识别标志
    4.2 单井沉积相分析
    4.3 剖面沉积相分析
        4.3.1 连井沉积相剖面分析
        4.3.2 地震沉积相剖面分析
    4.4 层序格架下的沉积相展布特征
    4.5 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发育模式
        4.5.1 层序-沉积发育的控制因素
        4.5.2 层序-沉积的发育模式
    4.6 小结
5 A区块高频层序地层及沉积充填特征
    5.1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5.1.1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及发育特征
        5.1.2 井震标定与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5.1.3 四级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5.1.4 层序地层展布特征
    5.2 沉积相发育特征
        5.2.1 沉积相类型及识别标志
        5.2.2 重点井岩芯相分析
        5.2.3 单井沉积相分析
        5.2.4 剖面沉积相分析
        5.2.5 层序格架内沉积充填特征
    5.3 沉积相研究新认识
    5.4 小结
6 层序地层学研究指导隐蔽(圈闭)油气藏勘探预测
    6.1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及油气富集规律
    6.2 层序地层学研究对隐蔽(圈闭)油气藏勘探的指导
        6.2.1 大区域层序地层研究预测隐蔽圈闭的勘探方向
        6.2.2 重点区层序地层研究预测隐蔽圈闭的勘探有利区
        6.2.3 解剖区层序地层研究预测隐蔽圈闭的勘探目标
    6.3 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上扬子地区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地质事件:紊乱古海洋的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来源
    1.2 研究现状
        1.2.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平面变化
        1.2.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火山事件
        1.2.3 早三叠世的异常海洋环境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性研究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全球古地理格局
    2.2 研究区构造背景
    2.3 研究区沉积背景
    2.4 地层特征
        2.4.1 上二叠统长兴组/大隆组
        2.4.2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第3章 典型剖面描述
    3.1 四川广元上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
        3.1.1 沉积构造
        3.1.2 岩相划分
        3.1.3 古生物学特征
        3.1.4 沉积环境
    3.2 重庆北风井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
        3.2.1 沉积构造
        3.2.2 岩相划分
        3.2.3 古生物学特征
        3.2.4 沉积环境
    3.3 重庆北碚白庙子下三叠统格里斯巴赫亚阶地层剖面
        3.3.1 沉积构造
        3.3.2 岩相类型
        3.3.3 古生物学特征
        3.3.4 沉积环境
    3.4 重庆南川东胜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
        3.4.1 沉积构造
        3.4.2 岩相类型
        3.4.3 古生物学特征
        3.4.4 沉积环境
        3.4.5 碳同位素
    3.5 四川江油鱼洞子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
    3.6 四川青川大沟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地质事件的沉积响应
    4.1 二叠纪末相对海平面下降
        4.1.1 重庆北风井地区
        4.1.2 广元上寺地区
    4.2 火山事件与界线粘土
        4.2.1 稀土元素分析
        4.2.2 微量元素分析
    4.3 微生物勃发事件与微生物岩
        4.3.1 格里斯巴赫期微生物岩及微生物成因结构
        4.3.2 格里斯巴赫期微生物丘
        4.3.3 巨鲕和球状粒
    4.4 风暴、地震事件与砾屑灰岩
        4.4.1 角砾状灰岩
        4.4.2 扁平砾屑灰岩
        4.4.3 其它相关沉积及构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讨论
    5.1 海平面变化及其对生物灭绝事件的影响
        5.1.1 全球海平面下降与生物灭绝的关系
        5.1.2 上扬子地区相对海平面下降与生物灭绝的关系
    5.2 火山事件与生物灭绝事件的耦合关系
        5.2.1 火山活动造成的生物灭绝机制
        5.2.2 上扬子地区火山活动与生物灭绝的关系
    5.3 早三叠世极端古海洋、古气候条件及对生物复苏的影响
        5.3.1 全球早三叠世生物复苏期的海洋环境和沉积体系
        5.3.2 上扬子地区三叠纪初沉积记录对生物复苏期古海洋的启示
    5.4 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重大地质事件时间序列及其成因联系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6)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东海陆架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1.2.1 现代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1.2.2 全新世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水文气象特征
        2.2.1 东海沿岸流
        2.2.2 黑潮
        2.2.3 台湾暖流
        2.2.4 陆架上升流
        2.2.5 潮汐与波浪
    2.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2.3.1 沉积物来源
        2.3.2 现代沉积分布特征
        2.3.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海底表层沉积物采样
        3.1.2 重力柱状样采集
        3.1.3 钻孔资料及处理
        3.1.4 浅地层剖面测量
    3.2 研究方法
        3.2.1 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
        3.2.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3.2.3 年代测试分析
        3.2.4 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
        3.2.5 微体古生物鉴定
        3.2.6 浅地层剖面解译
第四章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特征与沉积动力环境
    4.1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4.1.1 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4.1.2 表层沉积物粒级组成分布特征
        4.1.3 表层沉积物类型与分布特征
    4.2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输运及其影响因素
        4.2.1 粒径趋势分析法的理论依据
        4.2.2 表层沉积物净输运趋势
        4.2.3 影响表层沉积物输运的主要因素
    4.3 浙江近岸海域粘土矿物特性与沉积环境
        4.3.1 粘土矿物含量与分布特征
        4.3.2 粘土矿物的物源探讨
        4.3.3 粘土矿物分区与沉积动力环境的关系
    4.4 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分布及地质意义
        4.4.1 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4.4.2 影响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4.4.3 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4.5 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动力环境变化
        4.5.1 基于粒度组成的沉积动力环境判别
        4.5.2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动力环境分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速率与近现代沉积环境
    5.1 ~(210)Pb比活度变化特征
        5.1.1 ~(210)Pb比活度垂向变化
        5.1.2 柱状样210Pb剖面垂向分布变化
    5.2 近现代沉积速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5.2.1 沉积速率的分布变化特征
        5.2.2 沉积动力环境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5.3 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环境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浙江近岸海域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6.1 浙江近岸海域地层层序划分
        6.1.1 地震地层学与典型地震相识别
        6.1.2 地层界面单元划分
        6.1.3 地震地层层序划分对比
    6.2 ECS-1302 孔沉积地层序列
        6.2.1 测年结果
        6.2.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6.2.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6.3 ECS-1401 孔沉积地层序列
        6.3.1 测年结果
        6.3.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6.3.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6.4 全新世不同钻孔沉积单元对比
    6.5 全新世以来浙江近岸海域沉积环境演化
        6.5.1 沉积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5.2 沉积环境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6.5.3 沉积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成果与认识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7)南海西北部陆缘晚更新世以来古地貌重建及沉积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末次盛间冰期旋回全球海平面变化
        1.2.2 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恢复大陆边缘古地貌的应用
        1.2.3 高频层序地层学及大陆边缘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沉积记录
        1.2.4 形态动力学模型对古地貌演化过程研究的应用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体系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4.1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4.2 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4.3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南海西北陆缘结构与构造特征
        2.1.1 南海西北陆缘结构与构造演化
        2.1.2 南海西北陆缘的构造单元组成
        2.1.3 南海西北陆缘古近纪与新近纪沉积序列
    2.2 南海西北部第四纪沉积特征
        2.2.1 南海西北部陆缘第四纪沉积序列
        2.2.2 南海西北陆缘现代河流体系
        2.2.3 海南岛三角洲
    2.3 南海西北部第四纪地形地貌
        2.3.1 南海西北部现今地形地貌形态
        2.3.2 南海西北部第四纪地形地貌
    2.4 南海气候与海洋学特征
        2.4.1 末次冰期-间冰期循环
        2.4.2 南海季风系统
        2.4.3 南海水温特征
        2.4.4 南海盐度和密度特征
        2.4.5 南海洋流特征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GEBCO数据
        3.1.2 海平面变化数据
        3.1.3 地震数据
        3.1.4 水动力模型数据
    3.2 古地貌重建模型与原理方法
        3.2.1 基于ArcGIS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重建古地貌
        3.2.2 基于DEM数据河流网络特征提取
        3.2.3 基于地层回剥法重建古地貌
        3.2.4 基于形态动力学模型对沉积响应的约束
第四章 基于DEM模型及海平面变化对晚更新世以来南海古地貌的约束
    4.1 晚更新世以来(MIS2-MIS5)南海古地貌特征
        4.1.1 MIS5e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2 MIS4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3 R2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4 MIS3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5 R1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6 MIS2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2 南海西北陆缘古地貌特征
        4.2.1 MIS5e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2 MIS4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3 R2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4 MIS3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5 R1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6 MIS2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第五章 南海西北部MIS4以来海平面变化的沉积响应及古地貌恢复
    5.1 南海西北陆缘典型钻孔及剖面的层序地层分析
        5.1.1 地震反射界面的识别标志
        5.1.2 关键层序界面的识别特征
        5.1.3 岩芯钻探的岩性特征与层序地层学划分
        5.1.4 南海西北陆缘MIS4 以来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相垂向演化特征
    5.2 关键时间界面残余地层厚度恢复
        5.2.1 南海西北陆缘R2和R1 时期空间展布与残余厚度反演约束条件
        5.2.2 R1 和海底界面(R0)的残余地层厚度
        5.2.3 R2和R1 界面之间残余地层厚度
    5.3 地层回剥法恢复南海西北部古地貌
        5.3.1 地层回剥的原理与参数校正
        5.3.2 R1 时期的古地貌特征
        5.3.3 R2 时期的古地貌特征
第六章 形态动力学模型对南海西北陆缘沉积响应的约束
    6.1 海岸带形态动力学模型简介
        6.1.1 海岸带形态动力学模型的边界条件
        6.1.2 三维形态动力学模型建立
    6.2 西北陆缘现今及末次冰期-间冰期区域环流模型
        6.2.1 南海现今区域环流模型
        6.2.2 冰期R2 时期区域洋流模型
        6.2.3 间冰期MIS3 时期区域洋流模型
        6.2.4 间冰期R1 时期区域洋流模型
    6.3 南海西北陆缘R2 时期潮汐-洋流模型的季节性特征
        6.3.1 冬季南海西北陆缘潮汐-洋流特征
        6.3.2 夏季南海西北陆缘潮汐-洋流特征
        6.3.3 南海西北陆缘盐度分布特征
    6.4 南海西北陆缘低海平面R2 时期砂体运移模型对沉积过程的约束
        6.4.1 南海西北陆缘砂体搬运过程
        6.4.2 南化西北陆缘砂体运移模型对沉积充填的约束
第七章 南海西北陆缘末次冰期海南三角洲形成的主控因素
    7.1 海平面变化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7.2 河流作用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7.3 季风作用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7.4 构造作用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8)西非陆坡区逆冲相关微盆地内层序地层及海底扇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陆坡微盆地的概念及成因类型
        1.2.2 陆坡微盆地内部的层序地层结构及演化模式
        1.2.3 陆坡微盆地内部的海底扇构型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1.2.4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区概况
        1.3.1 地质概况
        1.3.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3 资料丰度和品质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工作量
    1.6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微盆地构造展布样式及形成演化机制研究
    2.1 微盆地静态构造展布特征
        2.1.1 区域地层反射特征
        2.1.2 逆冲褶皱带的构造样式及展布特征
        2.1.3 底部泥岩滑脱层的分布及变形特征
    2.2 微盆地动态构造演化特征
        2.2.1 生长地层结构特征
        2.2.2 微盆地时空演化特征
        2.2.3 微盆地构造演化过程
    2.3 微盆地成因机制探讨
        2.3.1 纵向滑脱褶皱的形成机制
        2.3.2 泥岩滑脱层的变形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盆地内部层序地层结构及空间演化规律研究
    3.1 微盆地内部的三级层序地层格架
        3.1.1 三级层序地层界面特征
        3.1.2 三级层序地层分布特征
        3.1.3 微盆地古地貌分布特征
    3.2 微盆地内部的层序地层结构
        3.2.1 层序地层单元类型及特征
        3.2.2 层序地层单元的组合样式
        3.2.3 层序地层单元组合的空间分布
    3.3 微盆地内部的层序地层充填样式及控制因素探讨
        3.3.1 层序地层单元及组合的形成机制
        3.3.2 微盆地差异地层充填样式的控制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盆地内部海底扇构型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4.1 海底扇沉积构型识别特征
        4.1.1 水道-天然堤沉积构型识别特征
        4.1.2 朵叶沉积构型识别特征
        4.1.3 块状搬运体构型识别特征
    4.2 微盆地内部的海底扇构型分布及演化特征
        4.2.1 海底扇体系的宏观分布样式
        4.2.2 海底扇体系内部的构型组合样式
        4.2.3 海底扇复合体的构型复合样式
    4.3 古地貌对微盆地内部海底扇构型展布的控制作用探讨
        4.3.1 古地貌对海底扇宏观构型展布的控制作用
        4.3.2 古地貌对海底扇内部构型特征的控制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学位论文数据集

(9)18.5Ma以来南海海平面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及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南海海平面变化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研究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1.1 珠江口盆地地理位置
        2.1.2 曾母盆地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2.1 珠江口盆地构造演化
        2.2.2 曾母盆地构造演化
    2.3 区域沉积地层特征
        2.3.1 珠江口盆地沉积地层特征
        2.3.2 曾母盆地沉积地层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划分
    3.1 层序年龄标定
    3.2 钻井层序划分
        3.2.1 钻井层序划分方法
        3.2.2 钻井层序界面识别和层序划分
        3.2.3 钻井层序分析
    3.3 地震层序划分
        3.3.1 地震层序划分方法
        3.3.2 合成记录的制作与层位标定
        3.3.3 地震剖面层序界面标志分析
        3.3.4 层序界面的地震反射特征
        3.3.5 地震层序划分
第4章 海平面变化曲线制作与分析
    4.1 海平面相关基础知识概述
        4.1.1 海平面有关概念
        4.1.2 海平面变化周期与层序级别的关系
        4.1.3 古海平面变化曲线绘制方法研究现状
    4.2 相序法制作南海北部18.5~10.5Ma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
        4.2.1 相序法绘制海平面变化曲线
        4.2.2 南海北部18.5~10.5Ma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分析
    4.3 上超点法制作南海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
        4.3.1 上超点法绘制海平面变化曲线
        4.3.2 南海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分析
    4.4 18.5 Ma以来南海海平面变化曲线总体变化特征
第5章 海平面变化曲线对比分析
    5.1 与Haq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和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5.2 与南海其他地区海平面变化曲线的对比分析
    5.3 18.5 Ma以来南海海平面变化曲线与构造、气候的关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封闭型陆相断陷湖盆非对称层序叠置样式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2 论文题目来源
    1.2 研究现状
        1.2.1 异源因素及其在层序发育中的作用
        1.2.2 裂陷盆地层序地层学
        1.2.3 非对称型层序叠置样式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位置与构造演化
        2.1.1 区域构造位置与构造带划分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2 南堡凹陷断层活动与构造演化
    2.3 南堡凹陷沉积特征
        2.3.1 沉积体系类型
        2.3.2 构造沉积分析
第3章 边界断层生长过程分析
    3.1 断层活动速率计算
        3.1.1 古厚度恢复——总沉降量计算
        3.1.2 重力引起的沉降量
    3.2 断层生长过程分析
        3.2.1 西南庄-高柳断层体系活动速率特征
        3.2.2 西南庄-高柳断层体系生长过程
    3.3 断层生长过程对可容纳空间与地貌特征的影响
        3.3.1 西南庄-高柳断层体系对地貌特征的影响
        3.3.2 西南庄-高柳断层体系与可容纳空间变化速率的关系
第4章 沉积体系识别与沉积特征分析
    4.1 沉积相类型识别
        4.1.1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4.1.2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4.1.3 湖底扇沉积
    4.2 三角洲前缘水动力特征比较与湖泊类
        4.2.1 三角洲前缘水动力特征比较与湖泊类型
        4.2.2 湖泊类型
    4.3 沉积相平面分布与古气候
        4.3.1 沉积相平面分布
        4.3.2 东营组古气候定性恢复
第5章 层序地层划分与内部结构分析
    5.1 层序界面的定义与识别
        5.1.1 北堡、老爷庙与斜坡地区层序界面
        5.1.2 高柳地区层序界面
    5.2 层序内部结构特征
        5.2.1 SQ1层序内部结构
        5.2.2 SQ2层序内部结构
        5.2.3 SQ3层序内部结构
        5.2.4 SQ4层序内部结构
    5.3 连井层序特征
第6章 非对称层序结构成因与裂陷湖盆层序控制因素分析
    6.1 裂陷作用对层序内部结构的控制作用
        6.1.1 裂陷作用对沉积趋势的影响
        6.1.2 裂陷作用对准层序组数量的影响
    6.2 湖泊类型变化分析
    6.3 河流径流对层序内部结构的控制作用
        6.3.1 主要物源区的相对净流量对比
        6.3.2 径流注入对层序形成的影响与层序模型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海平面变化与地震关系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中扬子北缘不同古地理环境的沉积演化[D]. 邓宝柱.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研究[D]. 肖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1)
  • [3]Rio Muni盆地陆架-陆坡体系演化及主控因素[D]. 邹韵.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4]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D]. 梁金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上扬子地区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地质事件:紊乱古海洋的沉积响应[D]. 段雄.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6]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D]. 梁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7]南海西北部陆缘晚更新世以来古地貌重建及沉积响应研究[D]. 熊萍.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8]西非陆坡区逆冲相关微盆地内层序地层及海底扇构型研究[D]. 张佳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9]18.5Ma以来南海海平面变化特征[D]. 张桂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封闭型陆相断陷湖盆非对称层序叠置样式成因分析[D]. 陈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标签:;  ;  ;  ;  ;  

海平面变化与地震关系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