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草原现状分析

西宁市草原现状分析

一、西宁市草地现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兰[1](2021)在《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独特且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青藏高原储存水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雪山绵延、冰川纵横、湖泊密布,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地,滋养着流域内几十亿人口,青藏高原是名实相符的“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湖泊是“亚洲水塔”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在高原环境下,其收支主要受冰川、冻土中地下冰等固体水资源及地表水、地下水汇集和蒸散发的影响,湖泊面积、数量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气候的变化。在近几十年气候的显着变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江河源径流变化等,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甚大,急需开展青藏高原湖泊演化趋势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湖泊的演化经历了从自然驱动到人和自然共同驱动的历程,为探究青藏高原湖泊的演化过程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力,本文基于RS和GIS技术,提取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的湖泊数据,依照不同成因,将湖泊分为构造湖、冰川湖、热喀斯特湖、堰塞湖、河成湖和人工湖。重点研究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构造湖、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的数量、面积和空间变化,分析了湖泊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近40年青藏高原在整体变暖、大部分区域降水波动增加的过程中,青藏高原湖泊变化显着。湖泊数量由1980s的70005个持续增长至2020年的143582个;湖泊面积整体呈减少(1980s-1990年)-加速增长(1990-2020年)的趋势,由1980s的41347.84km2降低至1990年的40441.4km2,后增长至2020年的54634.44km2。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是大部分区域气温降低,降雨减少;1990-2020年湖泊面积渐增主要是因为气温显着升高、降水量增多和冰川融水增多。(2)构造湖在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1990-2020年面积持续扩张,总面积增加了11388.13km2;数量由1089个增加至1451个。空间分布方面,构造湖变化主要发生在内陆流域。结合区域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发现内陆流域气温升高和降水显着增加,是构造湖数量面积增加的直接原因。(3)多年冻土区是热喀斯特湖发育的区域。1980s-2020年热喀斯特湖个数由60834个增加至120374个,面积由932.5km2增长至1713.57km2。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可可西里地区和北麓河区域,区域内地势平坦,显着的气候变暖导致了多年冻土区发生了广泛的退化乃至融化,地下冰融水加上降水量增加,使得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热喀斯特湖成倍增加。(4)热喀斯特湖是多年冻土退化过程中的典型地貌单元,也是青藏高原整个区域中湖泊演化过程中数量和面积发生变化最为显着的类型。为此,本研究选取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泊点密度、冻土稳定性类型、年均降水量、地表温度、土壤水分、积雪面积、NDVI和坡度等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专家评判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判法获得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区划图。其中高易发区占19.0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包括可可西里地区。(5)冰川湖形成于冰川作用过程,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1980s-2020年间冰川湖的个数由8002个增加至20329个,湖泊面积由900.1km2增长至1620.5km2。空间变化方面主要发生在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西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的南缘区域。(6)采用NDVI、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冰川湖溃决灾害三类指标对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整体上青藏高原NDVI呈增加趋势,文中以2000-2019年NDVI差值作为评判植被退化和改善指标,显示植被改善区占37.58%;湖泊作为独立的生态系统,随着湖泊面积的增加,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呈增加趋势;气温的升高和冰川的广泛退化造成冰川湖溃决日益增加,危害较大。(7)青藏高原湖泊作为一种资源兼具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区域生态保障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其中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经常被视为不良地质现象,其演化过程、尤其是溃湖的发生对区域重大工程、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或直接的危害,在相关区域规划、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所获得的成果可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查清青藏高原湖泊本底、厘清其与冻融环境间关系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促进对全球变化下湖泊生态系统演变的科学认识,服务于湖泊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以及为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溃决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性支撑。

刘飞,刘峰贵,陈琼,周强,吴雪,张亮[2](2020)在《高原城市生态建设对“热岛效应”的减缓作用——以西宁市为例》文中提出快速城市化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而城市生态建设可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本文以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原最大城市西宁市为例,基于2000—2019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对城区夏季的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依据城区林地、草地的植被覆盖度、水域面积的变化和反演的地表温度,修订了高原城市林地、草地和水域的降温效应模型,估算了西宁市城市生态建设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减缓效应,结果显示:2000—2019年,西宁城市植被覆盖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水域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热岛面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区林地和草地的区域平均降温效应分别为2.12℃和4.29℃,水域的区域平均降温效应为2.19℃,高原城市的生态建设对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效果显着。

贾一非[3](2020)在《海绵城市末端调蓄的雨水湿地设计研究 ——以西宁湟水河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数量激增以及工业的发展,同时极端降雨事件频发,造成了城市洪涝灾害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城市雨水径流污染严重等水环境问题。近些年来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深化实施,为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提供了多样化的方案。雨水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海绵设施,常常被用在海绵城市建设系统的末端,作为城市雨水管网系统与河流、自然湖泊、景观水体之间的缓冲区域,起到净化、储存雨水的作用。目前对于该型湿地的研究多在处理生活废水的人工湿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缺乏对于城市雨水排放过程、湿地处理雨水方式、以及城市雨水湿地设计的研究。人工湿地包含雨水湿地,但不等同于雨水湿地,两者在处理污染物类型、基质选择以及规模的计算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故需要将两者区别对待。本文在总结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总结了并定义了雨水湿地的概念,明确了雨水湿地规模的计算方法;同时构建了本雨水湿地的系统设计,该系统为预处理系统—雨水处理系统—过渡系统—缓冲系统,其可以细化为城市海绵设施—前塘—湿塘—雨水处理单元(若干个)—耗散池—过渡池—人工溪流,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雨水处理塘具有不同的水位深度要求,以及不同的植物种植要求;强调了构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雨水湿地公园生态性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通过对于西宁市湟水河湿地公园的设计实践,将以上理论融入其中。希望本研究对于同等类型的雨水湿地公园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案例借鉴。

吴雪[4](2020)在《近30年来青海草地牲畜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作为我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对全球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青海省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环境,保障我国的生态安全,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草地是青海省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高原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牲畜数量的变化是草地可持续管理的重要问题,掌握牲畜的空间分布特征有利于了解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青海省近30年的存栏量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及分区密度制图法对青海省牲畜量进行空间化,并对青海省草畜平衡进行评估,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青海省近30年来牲畜存栏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下降速率最快的是马,且牲畜存栏总量重心由西南向东北移动,其出栏率平均变化速率为5%。其中,大牲畜和牛总体下降趋势较缓,呈现先下降后缓慢增长的趋势,羊呈现先波动增长,中间断崖式下降,后持续缓慢下降的特点,下降趋势最为明显的是马。青海省海北州、海东市等农区和海南州等农业区半农半牧区羊年末存栏量在增加,而大牲畜的数量却在逐渐减少,这也与农用机械数量的增加有一定关系。在海西州、果洛州和玉树州等纯牧业区羊年末存栏量处于下降趋势。(2)本文与GLW2、GLW3数据集青海省牲畜通过对比发现,本文数据空间化总体精度较高,GLW2、GLW3数据集与县域统计数据拟合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0和0.52,本文R2为0.99。四期年末牲畜存栏量预测的随机模型变量的解释度(%Var explained),分别为97%、96.84%、96.99%和96.77%。残差平方的均值(Mean of squared residuals)分别为:0.01111331、0.009525385、0.00943594和0.009216907。2017年青海省有超过40%的地区牲畜密度低于20羊单位/km2,剩余约30%的地区牲畜密度为20-100羊单位/km2。通过对自变量因子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发现居民点密度、道路密度、人口密度和降水量是青海省牲畜分布的重要指示性指标,在模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利用随机森林模型结合多个影响因子能够实现较高空间分辨率的牲畜数据空间化,可为高寒草地草畜平衡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源,也可为相关政策决策制定提供支持。(3)青海省草地生物量由低到高的区域依次为西北部、西南部、中部、南部和东部。青海省草地牲畜载畜量普遍存在超载现象,超过青海省县域总数的50%,超载较为严重的地区为海东市及海南州,海北州和海西州的草畜基本可以处于平衡状况,其他地区均处于超载状态,但近30年来青海省大部分地区超载率有所降低。

魏巍[5](2020)在《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方法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青海省生态补偿量化研究》文中认为生态补偿作为实现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生态经济与环境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对保护区域环境、促进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减小地区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区别于运用生态服务价值的单一评价方法,本文从区域能值消耗平衡的角度,改进了能值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方法,构建了青海省生态补偿评估模型;研究中,通过对比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熵值法,确定使用熵值法计算青海省各州市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权重;结合3S(GIS、RS、GPS)技术,动态分析了青海省2001-2016年的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生态补偿标准的时空趋势变化;进而从行政区补偿、生态系统补偿和生态功能区划补偿三个角度给出了青海省分类补偿标准。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基于区域能值背景,添加了废弃物数据、“文化账户”,考虑了废弃物、人类科技教育投入、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植被生理角度计算气候调节价值的方法考虑了不同植被吸收热量的差异,使得研究结果与地区实际情况更加贴合。。(2)2001-2016年青海省的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快速增加,16年间从6.78hm2增加到36.97hm2,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保持在10hm2左右,生态赤字持续加大;全省的生态环境供给与消费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东部人口集中,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较高,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较低,生态赤字较大;中西人口密度小,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较低,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较高,生态盈余较大;但是整体来看,全省的生态赤字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生态盈余区域不断缩小。(3)2001-2016年间,青海省的供给服务价值从33.36×104万元增加到338.80×104万元,文化服务价值从1.30×105万元增加到3.10×106万元,调节服务价值呈现波动变化,其中西北部的调节服务价值有所增长;整体来看,全省的生态系统生态总值不断上升,区域之间差异性较大。(4)2001-2016年青海省的生态补偿标准较快增加,16年一共增加了4.93×10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3.13%。中西部城市是全省主要的生态冗余区域,但是冗余面积从2001年的6448.19×104hm2减少到2016年的2771.96hm2,冗余地区能够提供的生态冗余价值也不断降低;需要生态补偿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格尔木地区,面积从2001年的700.59×104hm2增加到2016年的3876.82×104hm2,所需金额也在不断上升。(5)2001-2016年西宁市、海东市和海西州的补偿标准处于全省较高水平,其中海西州的补偿标准在2008年猛然增长,波动较大;海北州、海南州和黄南州的补偿标准处于全省中等水平;果洛州和玉树州的补偿标准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其中玉树州从2007年起由生态冗余区变为补偿区,所需补偿标准不断提高(这与2005年草原法实施后的地区实际情况吻合)。研究表明青海省未来的补偿原则是对各行政区补偿时要以东部地区和海西州为主、中西部地区次之。(6)2001-2016年青海省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补偿标准(最大值、平均值、最低值)不断增加,林地、草地、农田、城镇所需的补偿金额普遍较高。以16年的平均值来看,三种水平上的生态补偿标准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最高标准:草地>城镇>农田>林地>水体>荒漠及裸地>永久性积雪及冰川;平均生态补偿标准:城镇>农田>林地>草地>水体>永久性积雪及冰川>荒漠及裸地;最低生态补偿标准:林地>农田>城镇>草地>水体>荒漠及裸地>永久性积雪及冰川。(7)对生态功能区划进行补偿时,水源涵养功能区划的生态补偿标准最高,其次是防风固沙功能区划、产品供给功能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划的补偿标准最低。在各个功能区划内,各生态系统的补偿标准大小顺序依次是:水源涵养功能区划:草地>荒漠及裸地>农田>林地>水体>城镇>永久性积雪及冰川;防风固沙功能区划:草地>农田>城镇>荒漠及裸地>林地>水体>永久性积雪及冰川;产品供给功能区划:草地>农田>城镇>林地>水体;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划:荒漠及裸地>草地>永久性积雪及冰川>水体。(8)为了更好地推行生态补偿政策,青海省要优化政府管理部门,建立权责分明的生态补偿主管部门,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生态监测、评估体系;拓宽省内筹措生态补偿资金的渠道;发展地区农牧业产业及相关产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收入结构;采用国家统一补偿与区域内自我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高兴川[6](2019)在《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也是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直接体现。交通是青藏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剧烈地塑造着交通沿线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演化,对该地区生态系统有不同程度影响。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从交通-土地利用视角切入,系统分析青藏高原地区交通网络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生态的影响路径与机理,对于调控青藏高原地区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文以交通地理学与景观生态学为基础,利用1976~2016年交通网络数据、1980~2016年社会经济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在分析青藏高原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及其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基础之上,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农户尺度入手系统探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生态的影响及其路径。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交通网络演化与可达性方面,青藏高原地区由通达深度越来越深,逐渐转变为技术等级越来越高,路网复杂性增强,正在形成格状交通网络,区域连通性不断增强;交通可达性水平得到显着改善,总体上呈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的空间特征,城市之间的交通时间不断收敛;中心城市和县城交通圈演变阶段具有一致性,即1976~1996年拓展缓慢、1996~2006年快速拓展、2006~2016年稳步增长,沿重要交通干线已形成中心城市4h、县城2h短时交通圈连片格局,湟水河谷地、一江两河等地区初步形成交通廊道。乡镇到最近中心城市、县城的交通可达性水平改善显着,同时随着铁路网络延伸和机场数量增加,到最近铁路、机场的时间可达性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交通网络演化对乡镇尺度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上,乡镇区位条件与土地利用混合度具有较为显着的空间聚集特征;Moran’s I指数表明随着交通可达性改善,区位条件与土地利用的混合程度、土地利用程度的空间聚集程度将会更加显着。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地区乡镇单元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明显,乡镇区位条件的影响系数从0.2778、0.2804上升到0.4027、0.4361。36年的分析结果表明,乡镇区位条件得分大致呈从东到西逐渐降低的规律,高原东部乡镇土地利用变化中的区位条件得分较高。(3)通过选取不同交通可达性、区位条件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微观案例,实地调研与问卷分析发现,区位条件影响县城与镇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就业环境,进一步影响居民家庭生计策略变化,对土地利用产生潜在影响。交通可达性与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城与镇区,就业机会更多、土地利用更可能发生变化;不同的区位与自然环境组合,促使村民对土地利用方式与种植结构等变化有显着差异。二元Logistic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随着交通可达性与区位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与中心城市社会经济联系的加强,居民家庭生计发生显着变化,居民家庭的土地生计依赖性逐渐降低,引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与畜牧业变化,从而促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4)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可达性对不同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有显着差异,在宏观层面上的影响主要体现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即交通可达性水平较好、区位条件较优的地区,通常为耕地减少、建设用地总量增加,引起土地利用发生变化;微观层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的功能,即交通可达性带来区位条件的变化,改善了微观案例的发展机会与就业环境,引起居民家庭种植结构与土地生计依赖性发生变化,促使土地利用的功能发生变化。

任凡乐[7](2019)在《沈那遗址街区城市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空间范围也在不断向周围拓展,许多位于城市边缘的遗址逐渐被建设用地包围,遗址逐渐被城市建设活动的占压和侵蚀。在此情况下,城市遗址保护的方式研究应势而生,遗址保护方式也由“限制性”保护转向更加多元化的保护性利用方式。沈那遗址作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是西宁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之一,其所在街区也是城市北部门户空间的重要核心地段,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发展价值,对其进行规划设计是实现沈那遗址街区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然而在城市设计过程中,遗址与街区涉及多方价值和利益的影响,导致城市设计过程中部分策略由于缺乏相应整体性、综合性以及可操作性难于从本质上平衡多方利益价值,城市设计无法深化落实。针对遗址街区城市设计可操作性及落地性问题,迫切需要探寻统筹遗址保护与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设计方法并保证其有效深化落实,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也是是实现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并举的理性选择与基本前提。本文沿用“从理论研究到实践验证”的研究策略,由于城市中遗址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作者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实践案例的归纳分析等方法对遗址街区的各项方面展开研究。其中首先对既有遗址街区的遗址保护及城市设计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其次针对沈那遗址现状,探究遗址保护与街区发展的矛盾与机理,并尝试找寻此类利益博弈与价值矛盾冲突下的平衡策略,以及其导致的空间分异和保护理念分级的解决方法。通过对空间分异影响的保护利用模式探究及两级保护理念要素的梳理,作者从城市角度对遗址街区内相关要素进行整合,对城市设计的内涵进行深化,并对遗址街区城市设计的控制内容及要素进行补充和完善,探究出从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与交通组织、景观环境设计、特色建筑风貌协调五个方面实现遗址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最后回归研究对象——沈那遗址街区进行实例论证,对遗址街区及周边遗址辐射范围内进行了协调性遗址街区城市设计方法的运用,并加以具体的设计。面对遗址街区的遗址保护及街区建设发展问题,本文从遗址相关利益主体博弈与遗址自身价值矛盾冲突两方面进行探究,探寻其矛盾肌理发现:利益与价值矛盾导致的遗址街区空间分异与保护理念分级是城市设计过程中遗址保护与街区发展无法协调的根本原因。运用相关案例经验及理论方法,梳理并形成“整体式”保护思路下形成的遗址街区保护利用模式及城市设计各项控制要素体系,从系统到形态再到界面的控制体系各个过程式的控制去代替结果式的直接要求,以引导及设计城市遗址街区及周边更广阔的环境,以达到遗址及周边街区良性发展的目的,实现遗址保护与街区发展的共赢。

汪建航[8](2019)在《青海省土地分区与土地执法监察研究》文中提出土地执法监察是强化土地执法职能、解决土地执法难题的重要依据。本文以青海省为例,根据土地管理与执法监察工作的任务和特点,以及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状况,选取相应指标来构建土地分区指标体系;利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二级指标进行降维,并对各主成分结果结合青海省实际情况进行因子分析;再将标准化处理后的二级指标作为变量数据,以青海省各县(区、市、行委)为个案,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各县(区、市、行委)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青海省进行土地分区,并分析各监察区分区结果与未来土地利用的监察重点。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分区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对17项二级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特征值都大于1,累积贡献率为85.92%,17项土地分区二级指标可以降维成四个主成分。各主成分的公因子分别为城镇建设因子、矿产资源因子、耕地保护因子和土地生态因子。对各主成分得分进行加权求和,各县(区、市、行委)综合成分的排序和第一主成分的排序相似程度最大,与第二、三和四主成分差别较大,各主成分之间排序互不相关。(2)土地分区聚类分析。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将青海省各县(市、区、行委)划分四大聚类类别。比较各类别均值聚类中心发现,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当中各主成分因子载荷情况基本一致。(3)划分土地分区并提出个各分区监察重点。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结合青海省土地管理与执法监察特点,分别将各聚类类别依次划定为城镇建设区、耕地保护区、矿产开采区和土地生态区四个土地执法监察区。结合各分区土地利用与管理特点,分别提出未来土地执法过程中的监察重点,为加强青海省土地管理和执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李金城[9](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人为调控耦合作用的湟水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是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人民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流域环境质量目标管理与污染物排放控制的综合体现。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计算对流域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制定相应的协调发展战略,对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生态湿地系统等的完善,人为调控作用在水环境承载力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准确地定位和计算人为调控作用显得十分关键。本研究针对当前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对人为调控能力考虑的不足,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人为调控能力,分析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对承载力的“增容”作用与人为调控的“减排”作用,从“增容”和“减排”两个角度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人为调控耦合作用的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提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模型,并以青海省湟水流域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现状和提升潜力。最后,基于SD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预警模型,模拟四种情境下湟水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以期为流域环境管理提供借鉴。基于以上思路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NH3-N和COD是湟水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超载的主要指标,中部地区超载最为严重。以城镇生活为主的人为活动是超载的主要来源;(2)COD是湟水流域污染减排潜力最高的指标,提升主要途径为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中水回用率和化肥施用调控;(3)双约束情景下湟水流域水环境承载状态持续改善,控制经济社会规模对流域水环境改善十分关键。流域当前的水污染控制措施不足以应对未来的环境压力,尚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陈长成[10](2018)在《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高寒草地极容易发生退化,其生态极其脆弱,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高寒草地退化会直接威胁区域的生态安全及经济发展。对高寒草地退化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可以有效地把握高寒草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掌握高寒草地退化的具体信息。这有助于针对具体的高寒草地退化情况,设计更加高效合理的的高寒草地保护措施,对维持该地区草地生态安全、协调区域人地关系、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青海省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是中亚高原高寒环境和世界高寒草地的典型代表。本研究以青海省作为研究区,通过收集2005-2014年青海省基础地理、社会经济和科学考察等各方面的数据,根据高寒草地退化的基本特征,采用地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技术,通过评价高寒草地植被和土壤的退化情况来综合评价2005-2014年青海省高寒草地的退化情况。其中,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评价又包括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变化趋势评价和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评价;高寒草地土壤退化评价主要包括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变化趋势评价。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变化趋势评价,是通过构建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评价模型,对计算出的2005-2014年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的评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用斜率来表示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的变化趋势。在构建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评价模型时,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自然因素主要考虑气候因素和鼠害危害的影响;气候因素主要包括降水量、气温、太阳辐射量和风速。考虑到不同的草地类型对气候因素具备不同的敏感度,在构建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气候因素评价模型时,创新提出适用于区域变动的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气候因素评价方法。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评价,是通过构建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评价模型,对计算出的2005-2014年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的评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用斜率来表示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的变化趋势。在构建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评价模型时,主要考虑毒杂草对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的影响。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变化趋势评价,是通过构建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模型,对计算出的2005-2014年高寒草地土壤侵蚀的评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用斜率来表示高寒草地土壤侵蚀的变化趋势。在构建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模型时,基于通用土壤侵蚀修订模型,主要考虑降水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坡长坡度因子、植被覆盖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干扰因子对高寒草地土壤侵蚀的影响。根据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的综合评价结果,可知青海省大部分区域2005-2014年高寒草地呈现恢复变好的趋势,这一定程度的反映了这些年来青海省有关部门在草地保护方面所做工作的成效。但也可以很直观的看到青海省的中东部地区,高寒草地退化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根据高寒草地植被退化和土壤退化的评价结果,可以了解高寒草地退化的具体情况。其中,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北部和东部以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南部发生高寒草地退化主要是由于高寒草地植被退化引起的;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东部、黄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南部以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东北部发生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寒草地的土壤发生了退化。除此之外,根据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气候因素评价结果,可知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不同的高寒草地类型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中气温对各种高寒草地类型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差异较小,而降水、太阳辐射和风速的影响差异较大;另外,高寒荒漠草地和高寒荒漠草原草地与其他三类高寒草地所构建的气候因子评价模型也存在明显差异。评价结果的验证基于青海省草原总站提供的43个草地监测样点的实测数据。用这43个草地监测样点2005-2014年盖度、牧草可食率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实测数据的变化趋势综合指数与2005-2014年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相关分析,来验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这两个指数的P值小于0.01,通过了显着性检验,R值为0.504,说明综合评价指数与实测数据的变化趋势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证明评价结果是可行有效的。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了2004-2015年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的具体情况,为青海省高寒草地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二、西宁市草地现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宁市草地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湖泊演化与生态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1.1.2 遥感技术已成为资源环境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遥感技术在水体提取中的进展
        1.2.2 青藏高原湖泊动态变化及原因研究
        1.2.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青藏高原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2.1 自然地理
    2.2 气象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
    2.5 地下水
    2.6 植被及土壤概况
    2.7 土地利用
    2.8 生态环境
第三章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及发育特征
    3.1 遥感数据的选取与预处理
    3.2 遥感水体提取机理及方法
        3.2.1 水体提取机理
        3.2.2 水体提取方法
    3.3 青藏高原湖泊水体自动提取
    3.4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划分
    3.5 青藏高原湖泊发育特征
        3.5.1 青藏高原湖泊规模及数量
        3.5.2 青藏高原湖泊几何形态特征
    3.6 青藏高原湖泊分布规律
        3.6.1 湖泊分布与海拔关系
        3.6.2 湖泊分布与坡度关系
        3.6.3 湖泊分布与构造关系
        3.6.4 湖泊分布与土壤类型关系
        3.6.5 湖泊分布与植被类型关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规律
    4.1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分析
    4.2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驱动力因素分析
    4.3 格尔木盆地典型构造湖演化分析
    4.4 典型构造湖演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演化规律
    5.1 热喀斯特湖演化分析
    5.2 热喀斯特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5.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分区
        5.3.1 易发程度评价模型
        5.3.2 易发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5.3.3 评价指标权重
        5.3.4 评价指标量化
        5.3.5 基于ArcGIS的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青藏高原冰川湖演化规律
    6.1 冰川湖演化分析
    6.2 冰川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6.3 典型区域冰川湖演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
    7.1 青藏高原NDVI变化
    7.2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7.3 冰川湖灾害效应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高原城市生态建设对“热岛效应”的减缓作用——以西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研究方法
        1.3.1 地表温度的反演
        1.3.2 植被覆盖度计算
        1.3.3 对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相关关系的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城市“热岛效应”的反演
    2.2?城区植被覆盖度变化
    2.3 植被、水域变化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关系计算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3)海绵城市末端调蓄的雨水湿地设计研究 ——以西宁湟水河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的挑战
        1.1.2 资源短缺雨水污染
        1.1.3 海绵城市的实施
        1.1.4 雨水湿地的应用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现有研究综述
        1.3.1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综述
        1.3.2 雨水湿地研究综述
        1.3.3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和说明
2 海绵城市相关研究
    2.1 城市水循环
    2.2 城市地表径流
        2.2.1 城市地表径流定义
        2.2.2 城市径流污染
        2.2.3 影响城市径流污染的因素
        2.2.4 解决城市雨水问题的紧迫性
    2.3 海绵城市
        2.3.1 海绵城市定义
        2.3.2 海绵城市技术措施
        2.3.3 海绵城市中雨水湿地的应用
    2.4 小结
3 雨水湿地相关研究
    3.1 湿地概念
    3.2 湿地的分类
    3.3 人工湿地
    3.4 雨水湿地
        3.4.1 雨水湿地的定义
        3.4.2 雨水湿地的分类
        3.4.3 雨水湿地元素组成
        3.4.4 雨水湿地除污机理
    3.5 小结
4 雨水湿地设计
    4.1 雨水湿地规模的确定
        4.1.1 经验算法
        4.1.2 湿地反应速率系数算法
        4.1.3 暴雨管理模型(SWMM)模拟法
    4.2 雨水湿地系统设计
    4.3 雨水湿地填料的选择
    4.4 雨水湿地植物的选择与系统设计
        4.4.1 雨水湿地植物的选择原则
        4.4.2 雨水湿地植物的选择
    4.5 雨水湿地景观化设计策略
        4.5.1 设计依据与原则
        4.5.2 设计策略
    4.6 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波特兰(PORTLAND)水污染控制实验室雨水湿地
        5.1.1 项目背景
        5.1.2 设计策略及方法
        5.1.3 项目效果及借鉴
    5.2 史泰登岛蓝带(STATEN ISLAND BLUEBELT)湿地
        5.2.1 项目背景
        5.2.2 设计策略及方法
        5.2.3 项目效果及借鉴
    5.3 芝加哥帕米萨诺(CHICAGO PALMISANO)公园
        5.3.1 项目背景
        5.3.2 设计策略及方法
        5.3.3 项目效果及借鉴
    5.4 南洛杉矶(SOUTH LOS ANGELES)湿地公园
        5.4.1 项目背景
        5.4.2 设计策略及方法
        5.4.3 项目效果及借鉴
    5.5 渭柳湿地公园
        5.5.1 项目背景
        5.5.2 设计策略及方法
        5.5.3 项目效果及借鉴
6 方案设计
    6.1 项目概况
        6.1.1 区位概况
        6.1.2 西宁市气候条件分析
        6.1.3 区域地理条件分析
    6.2 上位规划解读
        6.2.1 总体规划解读
        6.2.2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解读
        6.2.3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解读
        6.2.4 研究范围土地使用规划
        6.2.5 水系河道分析
        6.2.6 西宁海绵城市建设解读
    6.3 场地现状分析
        6.3.1 设计红线范围
        6.3.2 设计红线外用地分析
        6.3.3 设计红线内用地分析
        6.3.4 设计红线外道路交通分析
        6.3.5 设计红线内道路交通分析
        6.3.6 水文分析
        6.3.7 植被分析
        6.3.8 雨水口分析
        6.3.9 场地水质污染分析
        6.3.10 地理条件分析
        6.3.11 排水口水量计算
        6.3.12 总结
    6.4 设计构思
        6.4.1 设计依据
        6.4.2 设计原则
        6.4.3 设计目标
        6.4.4 设计定位
        6.4.5 设计策略
    6.5 总体设计
        6.5.1 总体设计
        6.5.2 生态格局构建
        6.5.3 功能区划分
        6.5.4 景观结构
    6.6 分区设计
        6.6.1 综合管理服务区
        6.6.2 自然游憩区
        6.6.3 湿地体验区
        6.6.4 核心湿地区
        6.6.5 田园休闲区
    6.7 专项设计
        6.7.1 湿地系统构建
        6.7.2 海绵系统规划
        6.7.3 种植设计
        6.7.4 道路设计
        6.7.5 水体设计
        6.7.6 栖息地设计
        6.7.7 游览线路规划
        6.7.8 园区游憩活动规划
        6.7.9 服务设施规划
        6.7.10 建筑规划
        6.7.11 照明规划
    6.8 经济技术指标
7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图纸附录

(4)近30年来青海草地牲畜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际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社会经济数据
        2.2.2 土地利用数据
        2.2.3 遥感数据
        2.2.4 气象数据
        2.2.5 DEM数据
        2.2.6 其它矢量数据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青海省牲畜量的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1 牲畜量的时间序列变化
        3.1.1 畜群数量变化
        3.1.2 存栏量和出栏量变化
        3.1.3 牲畜结构变化
    3.2 牲畜量时间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政府政策因素
        3.2.2 雪灾因素
        3.2.3 经济因素
第四章 青海省牲畜量的空间分布模拟
    4.1 牲畜量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人口密度因素
        4.1.2 土地利用因素
        4.1.3 地形因素
        4.1.4 气候因素
        4.1.5 植被因素
        4.1.6 道路和居民点因素
        4.1.7 夜间灯光指数因素
    4.2 青海省牲畜量的空间化
        4.2.1 空间化过程
        4.2.2 空间化结果及精度验证
    4.3 空间化结果与相关数据产品的比较
第五章 青海省草畜平衡的空间变化评估
    5.1 草地生物量空间分布
    5.2 青海省草畜平衡的空间变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5)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方法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青海省生态补偿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进展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外研究进展
        1.1.3 国内研究进展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类型
        2.1.3 土地类型
        2.1.4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状况
        2.2.2 经济发展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 统计数据获取及处理
    3.2 遥感数据获取及处理
    3.3 气象数据获取及处理
    3.4 其他数据获取及处理
第四章 生态补偿模型构建
    4.1 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
        4.1.1 改进的EEF模型
        4.1.2 EEF的计算方法
        4.1.3 ECC的计算方法
    4.2 GEP模型
        4.2.1 GEP的简介
        4.2.2 GEP计算方法
        4.2.3 权重计算及选取
    4.3 生态补偿测算
        4.3.1 生态补偿的生态经济学基础
        4.3.2 生态补偿对象的确定
        4.3.3 生态补偿计算方法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5.1 EEF模型结果分析
        5.1.1 EEC与EEF时间变化分析
        5.1.2 EEF与EEC空间变化分析
    5.2 青海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分析
        5.2.1 供给服务价值分析
        5.2.2 调节服务价值分析
        5.2.3 文化服务价值分析
    5.3 青海省生态补偿分析
        5.3.1 生态补偿调整系数分析
        5.3.2 生态补偿标准分析
    5.4 青海省分类补偿标准分析
        5.4.1 按行政区分类补偿
        5.4.2 按生态系统分类补偿
        5.4.3 按生态功能区划分类补偿
第六章 讨论
    6.1 青海省改进的EEF模型研究结果讨论
    6.2 青海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研究结果讨论
    6.3 青海省整体生态补偿研究结果讨论
    6.4 青海省分类补偿研究结果讨论
        6.4.1 按行政区生态补偿讨论
        6.4.2 按生态系统补偿结果讨论
        6.4.3 按生态功能区划补偿结果讨论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青海省实施生态补偿的建议
    7.3 展望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6)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可达性
        1.2.2. 土地利用变化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文献分析
        1.3.2. 理论基础
        1.3.3. 实证研究
        1.3.4. 影响机理
        1.3.5. 研究区域已有研究热点
    1.4. 研究述评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2.1.1. 研究问题
        2.1.2. 研究内容
    2.2. 研究区域区位与概况
    2.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3.1. 资料来源
        2.3.2. 研究方法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3章 交通网络演化与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
    3.1.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3.1.1. 数据来源
        3.1.2. 交通网络发育度量指标
        3.1.3. 时间可达性评价模型
        3.1.4. 潜能可达性评价模型
    3.2. 交通网络的拓展与演变
        3.2.1. 交通网络结构
        3.2.2. 交通网络连通性
    3.3. 宏观层面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3.3.1. 与周边城市的可达性
        3.3.2. 区域平均最短可达时间
        3.3.3. 不同等级城市交通圈的扩张模式
    3.4. 乡镇尺度交通可达性演变特征
        3.4.1. 乡镇到中心城市的交通可达性
        3.4.2. 乡镇到县城的交通可达性
        3.4.3. 乡镇到铁路、机场的交通可达性
    3.5. 小结
第4章 乡镇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
    4.1. 方法模型与指标构建
        4.1.1.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与指标
        4.1.2. 主成分分析
        4.1.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4.2. 宏观层面土地利用格局特征
        4.2.1. 青藏高原地区土地利用规模及其变化
        4.2.2. 青藏高原地区景观结构动态变化特征
        4.2.3. 乡镇尺度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
    4.3. 乡镇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影响
        4.3.1. 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
        4.3.2. 交通可达性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4.4. 乡镇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4.4.1. 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定量测度
        4.4.2. 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分异
    4.5. 小结
第5章 农户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5.1. 调研镇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5.1.1. 案例地选取与调研基本情况
        5.1.2. 调研镇域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变化
        5.1.3. 调研镇域土地利用动态及特征
        5.1.4. 调研镇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
    5.2. 农户尺度土地利用情况及特征
        5.2.1. 调研基本情况
        5.2.2. 县城居民家庭土地利用变化与特征
        5.2.3. 镇区居民家庭土地利用变化与特征
        5.2.4. 交通发展对乡村居民家庭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5.3. 交通可达性对农户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5.3.1. 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
        5.3.2. 农户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潜在作用
        5.3.3. 影响路径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交通可达性对不同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
    6.1. 宏观层面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
        6.1.1. 自然地理因子
        6.1.2. 社会经济因素
    6.2. 宏观层面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
    6.3. 农户尺度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沈那遗址街区城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发展动态
        1.2.2 遗址街区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遗址街区相关概念
        1.3.2 城市设计相关概念
    1.4 研究范围和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与框架
2 沈那遗址街区现状与问题研究
    2.1 沈那遗址保护现状与问题研究
        2.1.1 沈那遗址分布与保存现状
        2.1.2 沈那遗址被破坏因素分析
        2.1.3 沈那遗址保护受阻的问题诊断
    2.2 沈那遗址街区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2.2.1 沈那遗址街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2.2.2 沈那遗址街区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2.3 沈那遗址街区发展受阻问题诊断
    2.3 沈那遗址保护与街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2.3.1 相关利益博弈导致空间分异
        2.3.2 遗址自身价值博弈导致保护理念分级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遗址街区协调性发展的城市设计探讨
    3.1 基于街区空间分异下的要素研究
        3.1.1 破解价值困境的保护与利用模式探索
        3.1.2 保护与利用模式下的控制内容-要素研究
    3.2 基于遗址保护理念分级下的要素研究
        3.2.1 遗址保护“原状态”理念影响要素
        3.2.2 街区发展“未来态”理念影响要素
        3.2.3 “整体式”保护思路下控制内容-要素研究
    3.3 遗址街区协调性城市设计路径探索
        3.3.1 遗址街区协调性保护与利用模式选择
        3.3.2 遗址街区协调性城市设计体系构建
        3.3.3 遗址街区协调性城市设计原则
    3.4 遗址街区协调性设计方法研究
        3.4.1 土地利用指标优化
        3.4.2 空间秩序整合重构
        3.4.3 历史环境营造及景观环境整治
        3.4.4 特色建筑风貌协调
    3.5 本章小结
4 沈那遗址街区城市设计体系研究
    4.1 土地利用指标优化
        4.1.1 遗址公园管理范围划定
        4.1.2 环境容量预测
        4.1.3 功能布局
        4.1.4 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调整
    4.2 空间秩序的整合
        4.2.1 整合整体空间结构
        4.2.2 内外交通衔接
        4.2.3 遗址街区交通组织
    4.3 自然景观环境设计
        4.3.1 植被景观设计
        4.3.2 地形景观设计
        4.3.3 可持续性景观设计
    4.4 整体建筑风貌协调
        4.4.1 整体风貌控制
        4.4.2 空间形态类控制
        4.4.3 建筑单体风貌控制
    4.5 本章小结
5 沈那遗址街区公园地段设计研究
    5.1 遗址本体保护性展示设计
        5.1.1 地上遗址景观——遗址台体展示设计
        5.1.2 地下遗址景观——遗迹展示设计
        5.1.3 精神文明型景观——历史文化展示
    5.2 协调性建筑景观设计
        5.2.1 建筑与地形环境设计
        5.2.2 建筑与植被环境设计
    5.3 配套设施设计
        5.3.1 展陈设施与管理设施布置
        5.3.2 标识设施
        5.3.3 公共服务设施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未尽研究工作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8)青海省土地分区与土地执法监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及方法基础
    2.1 土地执法监察内涵
        2.1.1 土地执法监察概念
        2.1.2 土地执法监察制度建设
    2.2 土地分区内涵
    2.3 政府职能理论
    2.4 公共管理理论
    2.5 研究方法
        2.5.1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2.5.2 主成分分析法
        2.5.3 聚类分析法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青海省地理环境状况
    3.2 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3.2.1 土地利用现状
        3.2.2 耕地利用与保护
        3.2.3 草地利用与保护
        3.2.4 建设用地利用与规划执行情况
    3.3 青海省土地执法检查概况
第4章 土地分区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
    4.2 指标数据处理
        4.2.1 指标值计算
        4.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4.2.3 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4.3 主成分分析
        4.3.1 提取主成分
        4.3.2 因子分析
        4.3.3 主成分得分
第5章 土地分区及执法监察与利用管理重点
    5.1 聚类分析
    5.2 土地分区
        5.2.1 城镇建设区
        5.2.2 耕地保护区
        5.2.3 矿产开采区
        5.2.4 土地生态区
    5.3 各分区土地执法监察重点
        5.3.1 城镇建设区
        5.3.2 耕地保护区
        5.3.3 矿产开采区
        5.3.4 土地生态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人为调控耦合作用的湟水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1.2.2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趋势
    1.3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2.1 水环境承载力形成机制与影响因子
        2.1.1 生态系统服务
        2.1.2 人为调控
        2.1.3 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分析
    2.2 生态系统服务表征指标
    2.3 人为调控作用表征指标
第三章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模型
    3.1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模型
        3.1.1 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模型
        3.1.2 水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
    3.2 流域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3.3 流域生态系统污染净化能力计算方法
        3.3.1 多年平均水资源产量计算方法
        3.3.2 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3.4 流域人为调控污染削减能力计算方法
        3.4.1 点源人为调控能力计算方法
        3.4.2 非点源人为调控能力计算方法
    3.5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提升潜力计算方法
        3.5.1 “增容”潜力计算
        3.5.2 “减排”潜力计算
第四章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预警模型
    4.1 系统边界与问题界定
    4.2 因果关系描述
    4.3 系统流图构建
    4.4 情景方案设计与分析
第五章 湟水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计算
    5.1 流域概况
        5.1.1 自然地理特征
        5.1.2 土地利用特征
        5.1.3 人口数量现状及分布
        5.1.4 经济总量及分布
        5.1.5 水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
    5.2 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模型要素评估
        5.2.1 水环境承载力要素:产水能力WR
        5.2.2 水环境承载力要素:生态需水EWR
        5.2.3 水环境承载力要素:污染物稀释能力GFP
        5.2.4 水环境承载力要素:污染排放量WPD
        5.2.5 水环境承载力要素:污染减排能力HAV
    5.3 水环境承载力计算结果
        5.3.1 水环境承载力现状
        5.3.2 存在问题与解决路径
    5.4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提升潜力计算结果
        5.4.1 不同措施人为调控能力
        5.4.2 湟水流域减排潜力
        5.4.3 潜在水环境承载力
    5.5 水环境承载力预警
        5.5.1 预警模型构建
        5.5.2 情景设计
        5.5.3 预测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草地退化评价研究现状
        1.2.2 研究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与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草地资源
        2.1.2 高寒草地
        2.1.3 高寒草地类型
        2.1.4 高寒草地代表植物及其生长特性
        2.1.5 高寒草地退化特征及原因
        2.1.6 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2 基本方法
        2.2.1 气象数据空间插值方法
        2.2.2 植被信息提取方法
        2.2.3 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
        2.2.4 隶属函数
        2.2.5 土壤侵蚀模型
        2.2.6 草地载畜平衡指数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源
第4章 青海省高寒草地分类
    4.1 植被信息提取
    4.2 气象数据插值
    4.3 高寒草地分类指标体系
    4.4 高寒草地分类结果
第5章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评价
    5.1 青海省高寒草地类型及代表植物
    5.2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评价指标体系
        5.2.1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评价指标
        5.2.2 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评价指标
    5.3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变化趋势评价
        5.3.1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自然因素评价
        5.3.2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人为因素评价
        5.3.3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综合评价
        5.3.4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变化趋势评价
        5.3.5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变化趋势评价验证
    5.4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评价
        5.4.1 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评价
        5.4.2 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评价
        5.4.3 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评价验证
    5.5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评价结果
    5.6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评价验证
第6章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退化评价
    6.1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指标体系
    6.2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
        6.2.1 高寒草地土壤侵蚀综合评价基本原理
        6.2.2 高寒草地土壤水力侵蚀评价
        6.2.3 高寒草地土壤可蚀性评价
        6.2.4 高寒草地土壤重力侵蚀评价
        6.2.5 高寒草地土壤风力侵蚀评价
        6.2.6 高寒草地土壤人为干扰侵蚀评价
        6.2.7 高寒草地土壤侵蚀综合评价
        6.2.8 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指数
    6.3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变化趋势评价结果
    6.4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变化趋势评价验证
第7章 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
    7.1 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结果
    7.2 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验证
第8章 结论
第9章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西宁市草地现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李兰. 长安大学, 2021
  • [2]高原城市生态建设对“热岛效应”的减缓作用——以西宁市为例[J]. 刘飞,刘峰贵,陈琼,周强,吴雪,张亮. 地球环境学报, 2020(03)
  • [3]海绵城市末端调蓄的雨水湿地设计研究 ——以西宁湟水河湿地公园为例[D]. 贾一非.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近30年来青海草地牲畜时空变化特征分析[D]. 吴雪. 青海师范大学, 2020
  • [5]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方法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青海省生态补偿量化研究[D]. 魏巍. 兰州大学, 2020(01)
  • [6]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D]. 高兴川.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7]沈那遗址街区城市设计研究[D]. 任凡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青海省土地分区与土地执法监察研究[D]. 汪建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人为调控耦合作用的湟水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D]. 李金城. 云南大学, 2019(03)
  • [10]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研究[D]. 陈长成.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西宁市草原现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