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尔垦区兔豆囊虫病流行原因分析

新疆阿拉尔垦区兔豆囊虫病流行原因分析

一、新疆阿拉尔垦区兔豆状囊尾蚴病流行的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潘耀谦,唐海蓉,冯春花,王选年,岳峰,刘兴友[1](2017)在《一种新的豆状囊尾蚴——无钩豆状囊尾蚴的超微结构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钩豆状囊尾蚴是一种新形态的豆状囊尾蚴,为了解其在相对静止和运动状态时的形态变化,本研究通过从囊泡内取出头节和经培养后让头节自行从囊泡中翻出的方法,用扫描电镜对头节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发现,在相对静止状态时,无钩豆状囊尾蚴的顶突如同数层圆饼叠放在一起,表面较平,中央有1个较大的结节,周边有放射状花纹;4个吸盘收缩成结节状。在相对运动状态时,顶突收缩,中央的结节内陷,变成环状物,如同一个救生圈。继之,环状顶突的皮层向外开张,形成轮胎状结构,表面有粗大的横纹;顶突的瓣状结节打开,扩张呈喇叭口状,并有粗细不一的放射状皱襞与皮层相连;顶突变成一个车轮样结构;4个吸盘有明显的环状收缩,表面有环形波纹,吸盘口变小。总之,无钩豆状囊尾蚴形态的变化与其功能改变是一致的,有利于其对宿主组织的侵袭。

杨锐[2](2016)在《豆状带绦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互作蛋白鉴定》文中研究表明豆状带绦虫是一种重要的寄生蠕虫,其幼虫引起的豆状囊尾蚴病对养兔业危害严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R)作为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调控因子,在动物机体的细胞增殖、生长及维持正常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潜在的药物靶标和疫苗候选分子。本研究对豆状带绦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Tp IGFR)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及互作蛋白鉴定。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豆状带绦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Tp IGF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克隆Tp IGFR基因全长c DNA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Tp IGFR cDNA全长5 154 bp,包含一个完整的ORF,大小约4 953 bp,编码1 651个氨基酸,理论分子质量约为181.92 ku。蛋白结构预测表明,TpIGFR蛋白由胞外配体结合区(LD)、跨膜区(TM)和酪氨酸蛋白激酶区(TK)组成,具有IGFR的特征结构域。用Mega 5.0软件绘制系统进化树,Tp IGFR与猪带绦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均处于同一进化分支。2.Tp IGFR胞外配体结合区(Tp IGFR-LD)的原核表达及组织定位。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TpIGFR-LD,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重组蛋白Tp IGFR-LD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分子量大小约51.48 ku。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被兔豆状囊尾蚴感染血清及抗His抗体特异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镍琼脂糖凝胶纯化蛋白Tp IGFR-LD,用弗氏佐剂乳化后、多点注射免疫家兔,免疫4次,用间接ELISA法检测,效价达1:2.56×104。免疫组化结果表明,Tp IGFR-LD主要表达于成虫的体壁及卵巢,预测Tp IGFR可能与虫体摄取营养及生殖发育有关。3.Tp IGFR-LD和豆状带绦虫胰岛素样多肽(TpI)的真核表达。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MV-HA-Tp IGFR-LD和pCMV-myc-TpI,共转染CHO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Tp IGFR-LD和Tp I均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4.Tp IGFR-LD和TpI蛋白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共聚焦试验表明,发红色荧光的pCMV-HA-Tp IGFR-LD可与发绿色荧光的p CMV-myc-Tp I共表达呈黄色荧光。免疫共沉淀(Co-IP)证实Tp IGFR-LD和Tp I均具有生物学活性,Tp IGFR-LD可识别Tp I,存在相互作用。

孙玉倩[3](2015)在《用豆状囊尾蚴囊液免疫动物的形态观察及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兔的肝脏、大网膜、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的一种多发常见的绦虫病,但是目前还没有活体诊断方法。为了建立一种快速诊断该病的血清学方法,本研究通过对试验动物的免疫形态的研究和PVC-Dot-ELISA方法分别验证豆状囊尾蚴囊液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即验证豆状囊尾蚴囊液蛋白可以作为免疫原的可行性。然后纯化筛选囊液蛋白并进行鉴定。再通过免疫方法获得小鼠阳性血清,建立阻断ELISA诊断方法。分别用兔脑炎原虫病、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巴氏杆菌病、兔弓形虫病和球虫病阳性血清,检测其特异性。应用该检测方法检测兔血清临床样品,测定检测率。免疫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脾脏的脾小结明显增多,生发中心发育明显,动脉周围淋巴鞘密集;回肠和肠系膜淋巴结的固有层内的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明显增多;鼠脾脏和回肠内有大量的阳性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表明动物机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PVC-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六只小鼠均产生了有效效价。筛选纯化蛋白的结果表明用超滤离心管分离的大于50kDa的囊液蛋白为最终纯化蛋白,且该纯化蛋白浓度很高,SDS-PAGE分析显示,该目的蛋白分子量在63kDa附近,与预期一致。建立的阻断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纯化囊液蛋白的最佳包被浓度为5μg/mL,一抗最佳稀释度为1:800,最佳包被条件是4℃/过夜,最佳封闭条件为37℃/3h,二抗最佳稀释比例和反应条件为1:5000,37℃,反应30min。特异性分析显示建立的阻断ELISA检测方法与兔脑炎原虫病、兔瘟、兔巴氏杆菌病、兔弓形虫病和球虫病均无交叉反应性。用该阻断ELISA检测方法检测100份临床样品,结果显示检测率为82.35%。本研究证明豆状囊尾蚴囊液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机体不仅发生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还产生了阳性血清。建立的阻断ELISA诊断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潘耀谦,张柳平,王帅,李瑞珍,刘志科,孙玉倩,Javaid Ali Gadahi,刘兴友[4](2014)在《豆状囊尾蚴的头节在相对静止与运动状态时的超微结构变化(英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豆状囊尾蚴的头节在相对静止与运动时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本研究用扫描电镜对位于囊泡内的头节和经人工培养后从囊泡内翻出头节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头节从正面观察时,带有皮肌柱和齿钩的顶突呈伞状,覆盖于头节的前端。从侧面观察,齿钩具有鹿角样的分支,覆盖头节的齿钩仅有一排。4个吸盘呈洞穴状,位于顶突之后,均等地分布在头节的四周。当头节处于运动状态时,顶突上的皮肌柱收缩,鹿角样的齿钩向周围伸展,吸盘也发生环形和纵行收缩。[结论]豆状囊尾蚴的头节在相对静止与运动时的超微结构有明显的改变,这种变化有利于豆状囊尾蚴对宿主的侵袭。

范希萍[5](2013)在《豆状带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的结构特征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兔豆状囊尾蚴病呈世界性分布,严重威胁着养兔业的发展,对该病的研究有重要的兽医公共卫生学意义。为明确豆状带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的结构特点及其致病机理,本研究通过人工感染的方法成功建立了犬豆状带绦虫感染模型和家兔豆状囊尾蚴感染模型,并采用电子显微技术和病理组织学技术等研究方法对豆状带绦虫、六钩蚴及豆状囊尾蚴的超微结构和组织学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同时对家兔感染豆状囊尾蚴后的病理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与探讨。1)驱虫后的犬人工感染豆状囊尾蚴,发现感染后42d开始排出孕卵节片,收集孕卵节片。感染70d后剖杀犬,收集完整成虫,取头节、颈节、成节和孕节分别制备电镜样品,透射电镜观察;取头节、颈节、成节和孕节制备石蜡切片,分别采用HE常规染色法、Masson氏特殊染色法和Langhan氏特殊染色法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显示豆状带绦虫的基本结构与猪带绦虫结构相似,而豆状带绦虫小钩芯髓不均质,与猪带绦虫存在差异。2)分离六钩蚴,用人工肠液激活,制备电镜样品,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豆状带绦虫六钩蚴可分为皮质层、皮下层和实质层几部分,基本结构与猪带绦虫六钩蚴结构相似,但小钩基部直径小于端部,芯髓不均质,与猪带绦虫六钩蚴存在差异;在实质层观察到含有9个核的合胞体,其周围的结构与合胞体结构相同,证实了六钩蚴的基本结构由合胞体组成。3)血清学检测豆状囊尾蚴抗体阴性的家兔,人工感染六钩蚴并隔离饲养两个月,取成熟豆状囊尾蚴,采用上述相同方法,观察其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显示豆状囊尾蚴与猪囊尾蚴、羊脑多头蚴结构基本相似,但豆状囊尾蚴主要寄生于大网膜和肠系膜表面,肌肉中未发现;另外,在豆状囊尾蚴囊壁上未见微绒毛。表明带科绦虫囊尾蚴的基本结构相似,但存在种间差异。4)血清学检测豆状囊尾蚴抗体阴性的家兔人工感染六钩蚴,根据感染数量将试验动物分为高剂量组(6只)和低剂量组(6只),设对照组(6只)。于感染后第7d、30d和60d分别采取试验组和对照组家兔的肝脏、脾脏、肾脏,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同时,每周耳缘静脉采血,进行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感染初期,不同试验组家兔的肝脏、脾脏和肾脏均呈急性出血性炎症变化,肝细胞空泡变性,间质可见六钩蚴,肉芽肿初步形成。感染一个月后,可见囊尾蚴移行道,肝细胞严重空泡变性,间质中有未成熟囊尾蚴。感染后期,肝细胞空泡变性和颗粒变性,可见寄生虫性特殊肉芽肿。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家兔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在感染一周后明显高于对照组,一个月后开始下降,感染两个月时基本接近对照组。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规律为感染一周后明显增多,一个月后继续上升,感染两个月时下降,趋于稳定。

杨德英[6](2012)在《豆状带绦虫种群遗传结构、转录组与功能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豆状带绦虫呈世界性分布,成虫寄生于犬、狐狸等终末宿主的小肠,中绦期幼虫----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家兔等兔形目动物的肝脏被膜、胃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可引起家兔消瘦和抗病力减弱,甚至死亡。中国是世界养兔大国,兔豆状囊尾蚴病在我国广泛流行,给养兔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豆状囊尾蚴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生前诊断较困难,其防治仍以药物为主。化学药物的长期使用容易导致虫株产生耐药性和兔产品中药物的残留,这不仅潜在地威胁着人类健康,同时也给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治带来困难。目前,对豆状带绦虫及其囊尾蚴病的研究多集中于病原学、流行病学调查和药物治疗,而该虫种的生前诊断和免疫防治研究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论文对豆状带绦虫种群遗传结构、转录组及功能基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期望为豆状囊尾蚴病的诊断和免疫防治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基于线粒体基因cox2和nad4对四川地区豆状带绦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对采自中国四川7个不同地理区域(雅安、攀枝花、乐山、广元、泸州、广安和阿坝州)的23株兔豆状囊尾蚴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PCR扩增了获得的cox2(468bp)序列中存在21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序列的变异率为0-3.0%,检测到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酸多样性(Pi)分别为0.451和0.00536。nad4(1,077bp)基因部分序列中有32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序列的分歧度为0-2.9%,检测到7个单倍型,单倍型间的Hd值和Pi值分别为0.625和0.00538。构建的NJ/MP进化树表明7个种群的系统发生与地域分布没有相关性,遗传多样性较低。2.基于线粒体基因cytb对四川地区豆状带绦虫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采用PCR技术获得了四川8个不同地理区域(雅安、成都、攀枝花、乐山、广元、泸州、广安和阿坝州)的53株兔豆状囊尾蚴的cytb基因部分序列(922bp),并对其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cytb序列中共检测到12个单倍型,地域内分离株的变异占总变异的98.43%,地域间分离株的变异占1.57%。地域间分离株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较低,其遗传分化和基因流与它们的地理分布没有相关性,推测这8个地域株可能属于一个较大的种群。同时,NJ树和MrBayes树显示8个地域分离株均未形成明显的地理聚类,但单倍型聚类较为明显。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四川不同地理区域兔豆状囊尾蚴在过去的传播过程中群体规模可能保持稳定,推测相邻单倍型间的突变时间约开始于更新世晚期。3.基于线粒体基因coxl和nadl对四川地区豆状带绦虫种群结构的分析为探讨四川不同地理区域(雅安、成都、攀枝花、乐山、广元、泸州、广安和阿坝州)的61株兔豆状囊尾蚴的种群遗传结构,本文采用PCR技术获得了coxl (1,427bp)和nadl (738bp)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将两个基因串联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串联序列中共检测到5个单倍型,推测相邻单倍型间的突变时间约开始于更新世晚期,地域内分离株的分子遗传变异是变异的主要来源。除泸州分离株不存在变异外,其余地域内的分离株均存在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地域间分离株遗传分化中等,地理分布特点与其遗传分化和系统发生没有相关性,推测8个地域分离株可能来源于一个较大的种群。核苷酸序列不配对差异分布曲线呈现多峰,推测四川不同地理区域兔豆状囊尾蚴在过去传播过程中群体规模保持稳定。4.豆状带绦虫转录组的研究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 sequencing)获得了豆状带绦虫成虫转录组数据库,将获得的267万条clean reads组装后得到72,957条unigeneso与四个蛋白质数据库(nr, Swiss-Prot, COG和KEGG)的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26,012条unigenes(去冗余)与已知蛋白具有同源性,其中15,920条unigenes匹配到203个KEGG代谢通路。豆状带绦虫转录组数据库中的72,957条unigenes与猪带绦虫的30,700条ESTs以及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间保守的1,058条ESTs比较分析后,得到了4种绦虫共有功能基因的分布特征。豆状带绦虫转录组中大量保守基因的鉴定,为豆状囊尾蚴病的生前诊断和免疫防治抗原的筛选奠定了基础,同时为绦虫功能基因组学、免疫学和基因表达谱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5.豆状带绦虫TpFAB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重组抗原Dot-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根据已知带科绦虫的FABP抗原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了豆状囊尾蚴FABP基因的开放阅读框402bp。将TpFABP基因片段插入pET32a原核表达载体,经过IPTG诱导在BL21(DE3)型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约36.1kDa的目的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能与兔豆状囊尾蚴病阳性血清特异结合。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pFABP蛋白在成虫的核周胞质和豆状囊尾蚴的囊壁层组织中表达。此外,通过TpFABP重组抗原建立了家兔豆状囊尾蚴病Dot-ELISA诊断方法。对169份家兔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3.22%)和特异性(94.21%)。6.豆状带绦虫Tp18基因的克隆表达与重组蛋白对家兔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从豆状带绦虫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到Tpl8基因,以激活的豆状带绦虫六钩蚴的cDNA为模板,采用RACE技术扩增得到378bp的cDNA序列。构建的pET32a/Tp18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获得分子量约为33kDa的重组蛋白。重组蛋白能与兔豆状囊尾蚴病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利用纯化后的Tpl8重组蛋白进行家兔豆状囊尾蚴病免疫保护实验,重组蛋白免疫组的减虫率为95.59%和97.38%,并产生了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抗体IgG。7.豆状带绦虫TpcCl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重组抗原Dot-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以豆状带绦虫转录组数据库中TpcC1基因的unigene为模板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ACE技术从激活六钩蚴的cDNA中获得了TpcCl基因的序列。TpcC1基因的编码区为1,044bp,编码347个氨基酸。通过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TpcCl,获得了分子量为58.3kDa的重组蛋白。经免疫印迹检测,该重组蛋白能与兔豆状囊尾蚴病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利用该重组蛋白建立了家兔豆状囊尾蚴病重组蛋白Dot-ELISA诊断方法,对169份家兔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4.55%)和特异性(96.49%)。

潘耀谦,刘兴友,赵振升,陈金山,张慧蓉,朱广蕊,夏银可,银梅,唐海蓉[7](2012)在《豆状囊尾蚴的超微结构观察》文中认为本研究旨在观察豆状囊尾蚴在不同状态下的超微结构。从肉联厂屠宰检验采取豆状囊尾蚴,直接剪破囊泡从中取出豆状囊尾蚴;或用含10%胆汁生理盐水培养囊尾蚴,待其从囊泡中翻出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和记录。位于囊泡内的头节,从其顶端观察,顶突呈伞状,皮肌柱连接小钩覆盖于头节的前端。从侧面观察,一排有鹿角样的小钩附着于顶突。4个吸盘呈洞穴状位于顶突之后分布在头节的四周。原始颈节较宽,体节较细,表面均有许多皱褶。培养后的豆状囊尾蚴可明显区分为头节、颈节、体节和囊泡区,顶突上的皮肌柱收缩,鹿角样的小钩向周围伸展,吸盘也发生环形和纵形收缩,颈节的环状收缩和体节的纵行收缩均明显可辨。豆状囊尾蚴处于不同状态时,其超微结构明显不同。

潘耀谦,刘兴友,银梅,张慧蓉,陈金山,赵坤,唐海蓉,朱广蕊,夏银可[8](2012)在《豆状囊尾蚴头节压片与扫描电镜的比较形态学观察》文中指出通过压片、多种染色和扫描电镜对豆状囊尾蚴的头节结构进行了详细地比较观察,发现了豆状囊尾蚴头节的一些新结构和曾被误认的结构特点。在压片上,头节的顶突有2排小钩(假复层状排列),用瑞氏染色时可见小钩与皮肌柱相连,用伊红染色见2小钩之间有一个相连的结节,用HE染色则见小钩上有蓝色的钙盐沉着。用扫描电镜观察,静止的头节顶突呈伞状,皮肌柱连接齿钩覆盖于头节的前端。从侧面观察可发现齿钩具有鹿角样的分支,覆盖头节的齿钩实际上是一排。4个吸盘呈洞穴状位于顶突之后分布在头节的四周。当头节处于运动状态时,顶突上的皮肌柱收缩,鹿角样的齿突向周围伸展,吸盘也发生环形和纵形收缩,大大增加了头节对宿主的侵袭力。在对培养的豆状囊尾蚴头节进行观察时,发现了无钩豆状囊尾蚴,其顶突较大且厚,表面粗糙,顶突上有一个较大的结节。总之,通过压片、多种染色和扫描电镜的比较观察,使我们对豆状囊尾蚴的头节结构有了更正确的认识。

张念,赵振升,王帅,潘耀谦[9](2010)在《兔豆状囊尾蚴的体外培养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观察兔豆状囊尾蚴的体外发育情况及头节的详细结构,用不同浓度的猪胆汁和兔胆汁对兔豆状尾蚴进行培养,并对培养后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来源的胆汁、生理盐水中,豆状囊尾蚴的头节翻出率、存活时间各不相同,最快3 min,且随时间延长,翻出率越高。其中以兔胆汁的效果较好。在不同浓度兔胆汁中培养20 min头节翻出率均为100%,而在不同浓度猪胆汁中培养20 min头节翻出率分别为83%、67%、67%、50%、33%。培养后的豆状囊尾蚴在体外存活时间最长可达36 h。翻出头节的囊尾蚴可清晰看到头节、颈节、原始体节和囊泡四部分。

潘耀谦,刘兴友,赵振升,龙塔,银梅[10](2009)在《兔豆状囊尾蚴的压片技术及染色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详细观察豆状囊尾蚴头节的形态结构,通过屠宰检验或病兔剖检采集的豆状囊尾蚴的囊泡,制作压片后用不同的染色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制作豆状囊尾蚴头节压片的关键是载玻片要洁净、干燥,从囊泡中取出的头节应完整无损,并尽量除去黏附在头节上的囊液。将带有头节的结节放在载玻片的中部,再在其上放一载玻片,两手在载玻片的两端均匀用力挤压,待结节全部展开即可。为了观察头节的正面结构,在压制玻片前,应用手术刀片除去原始颈节与体节部分。通过常用的几种单染色和复染色法对压片进行染色,证明单染色更有利于详细的观察头节的结构,而且几种单染色之间有互补染色效果。

二、新疆阿拉尔垦区兔豆状囊尾蚴病流行的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阿拉尔垦区兔豆状囊尾蚴病流行的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新的豆状囊尾蚴——无钩豆状囊尾蚴的超微结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
    1.2 相对静止状态豆状囊尾蚴样品的处理
    1.3 相对运动状态豆状囊尾蚴样品的处理
    1.4 扫描电镜样品的制作
2 结果
    2.1 豆状囊尾蚴的宏观形态
    2.2 无钩豆状囊尾蚴的超微形态
        2.2.1 无钩豆状囊尾蚴相对静止状态的超微结构
        2.2.2 无钩豆状囊尾蚴相对运动状态的超微结构
3 讨论

(2)豆状带绦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互作蛋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豆状带绦虫概述
        1.1 豆状带绦虫及生活史
        1.2 豆状囊尾蚴病
        1.3 豆状带绦虫病的免疫诊断
        1.4 豆状带绦虫病的治疗与防治
    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概述
        2.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及其分类
        2.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的结构
        2.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的生物学功能
        2.4 抑制剂
    3.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TPIGF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虫体、菌株及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总RNA的提取
        1.4 cDNA合成
        1.5 TpIGF基因的扩增
        1.6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1.7 克隆载体的鉴定TpIGF基因序列分析
        1.8 TpIGF基因序列分析
    2.结果
        2.1 总RNA的提取
        2.2 TpIGF基因的克隆
        2.3 TpIGF基因的序列分析
        2.3.1 TpIGF的理化性质
        2.3.2 TpIGF系统进化分析
        2.3.3 TpIGF二级结构分析
        2.3.4 TpIGF结构域分析
        2.3.5 TpIGF三维结构预测
    3.讨论
第三章 TPIGFR-LD的原核表达及组织定位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载体与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构建TpIGFR-LD重组质粒
        1.5 TpIGFR-LD的表达及Western-blotting
        1.6 重组蛋白的免疫组化
        1.6.1 制备抗体
        1.6.2 测定血清效价
        1.6.3 检测抗体特异性
        1.6.4 TpIGFR-LD组织定位
    2.结果
        2.1 TpIGFR-LD基因的扩增
        2.2 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
        2.3 TpIGFR-LD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
        2.4 血清效价测定
        2.5 抗体的特异性检测
        2.6 TpIGFR-LD的定位分布
    3.讨论
第四章 TPIGFR-LD的真核表达及蛋白互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载体和细胞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重组质粒的构建
        1.5 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系的建立
        1.5.1 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
        1.5.2 间接荧光免疫实验
        1.6 重组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
    2. 结果
        2.1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2.2 重组质粒间接荧光免疫鉴定
        2.3 重组蛋白共聚焦鉴定
        2.4 重组蛋白Co-IP鉴定
    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3)用豆状囊尾蚴囊液免疫动物的形态观察及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语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概述
        1.1 豆状囊尾蚴的概述
        1.2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现状
    2 国内外关于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研究进展
        2.1 豆状囊尾蚴形态学的观察研究进展
        2.2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病理组织学研究进展
        2.3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3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研究前景
第二章 豆状囊尾蚴囊液免疫动物的免疫形态的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材料
    2 方法
        2.1 豆状囊尾蚴的采集
        2.2 豆状囊尾蚴的实验室处理
        2.3 兔和 BALB/c 小鼠的免疫形态的观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免疫后剖检结果
        3.2 兔和 BALB/c 小鼠的免疫形态的观察结果
    4 讨论
        4.1 免疫器官的形态变化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4.2 免疫器官的形态变化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4.3 动物机体发生的免疫反应与囊液蛋白免疫原性的关系
    5 小结
第三章 豆状囊尾蚴囊液的纯化与筛选
    1 试验材料
        1.1 蛋白
        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试验方法和步骤
        2.1 囊液蛋白 SDS-PAGE 对比分析
        2.2 纯化囊液蛋白
        2.3 纯化蛋白浓度的测定
        2.4 筛选纯化蛋白
        2.5 最终目的蛋白的鉴定
        2.6 最终目的蛋白浓度的测定
    3 结果和分析
        3.1 囊液蛋白 SDS-PAGE 对比分析结果
        3.2 纯化囊液蛋白的结果
        3.3 纯化蛋白浓度测定结果
        3.4 筛选纯化蛋白的结果
        3.5 最终目的蛋白的鉴定结果
    4 讨论
        4.1 关于豆状囊尾蚴囊液蛋白的 SDS-PAGE 分析的讨论
        4.2 分离和筛选豆状囊尾蚴囊液蛋白的原则和方法的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兔豆状囊尾蚴病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蛋白
        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试验方法和步骤
        2.1 一抗的制备与检测
        2.2 兔豆状囊尾蚴病快速诊断方法的条件优化
    3 试验结果和分析
        3.1 一抗的检测结果
        3.2 兔豆状囊尾蚴病快速诊断方法的条件优化的结果
    4 讨论
        4.1 阻断 ELISA 诊断方法建立的原理分析
        4.2 阻断 ELISA 诊断方法的特异性和临床检测率的分析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豆状囊尾蚴的头节在相对静止与运动状态时的超微结构变化(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Materials and Methods
    Collection of C. pisiformis
    Treatment of C. pisiformis for ob- servation in relative rest states
    Cultivation of C. pisiformis
    Preparation of the scanning sam- ples
Results and Analysis
    Ultrastructure of the scolex located in the cyst
    Ultrastructure of the scolex evagi- nated from the cyst
Discussion and Conclu- sions
    Ultrastructureandfunctionof tooth-hook
    Ultra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ucker

(5)豆状带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的结构特征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带科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的结构研究进展
        1 猪带绦虫及其幼虫的结构特点
        1.1 猪带绦虫及六钩蚴的结构特点
        1.2 猪囊尾蚴的结构特点
        2 牛带绦虫及其幼虫的结构特点
        2.1 牛带绦虫与六钩蚴结构特点
        2.2 牛囊尾蚴的结构特点
        3 豆状带绦虫的结构特点
        3.1 豆状带绦虫的结构
        3.1.1 豆状带绦虫的组织结构
        3.1.2 豆状带绦虫的超微结构
        3.2 豆状囊尾蚴的结构
        3.2.1 豆状囊尾蚴的组织结构
        3.2.2 豆状囊尾蚴的超微结构
        3.3 六钩蚴的结构
        3.3.1 六钩蚴的小钩
        3.3.2 六钩蚴的肌肉系统
        3.3.3 六钩蚴的破壳与侵袭
    第二章 囊尾蚴病的研究进展
        1 猪囊尾蚴病概述
        2 牛囊尾蚴病概述
        3 兔豆状囊尾蚴病概述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豆状带绦虫及其六钩蚴结构的观察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设备
        1.2 试剂
        1.3 试验方法
        1.3.1 动物模型建立与样品采集
        1.3.2 电镜样品的制备与观察
        1.3.3 石蜡切片的制备与观察
        2 结果
        2.1 豆状带绦虫的超微结构
        2.1.1 头节
        2.1.2 颈节
        2.1.3 成节
        2.1.4 孕节
        2.2 豆状带绦虫六钩蚴的超微结构
        2.2.1 六钩蚴的外膜
        2.2.3 六钩蚴的小钩
        2.3 豆状带绦虫的组织结构
        2.3.1 头节
        2.3.2 颈节
        2.3.3 成节
        2.3.4 孕节
        3 讨论
        3.1 成虫的超微结构
        3.2 六钩蚴的超微结构
        3.3 成虫的组织结构
        4 小结
        附图 1:豆状带绦虫及其六钩蚴结构
    第二章 兔豆状囊尾蚴结构的观察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设备
        1.2 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模型建立与样品采集
        1.3.2 电镜样品的制备与观察
        1.3.3 石蜡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2 结果
        2.1 豆状囊尾蚴的超微结构
        2.1.1 头节
        2.1.2 颈节
        2.1.3 囊壁
        2.2 豆状囊尾蚴的组织结构
        2.2.1 囊壁
        2.2.2 囊腔
        2.2.3 虫体
        3 讨论
        3.1 豆状囊尾蚴的超微结构
        3.1.1 囊壁
        3.1.2 虫体
        3.2 豆状囊尾蚴的组织结构
        3.2.1 囊壁
        3.2.2 虫体
        4 小结
        附图 2:兔豆状囊尾蚴结构
    第三章 家兔实验性豆状囊尾蚴病不同感染时期病变规律的研究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设备
        1.2 实验动物
        1.3 建立感染模型
        1.4 样品采集
        1.5 切片制备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2.2 病理学变化
        2.2.1 大体剖检变化
        2.2.2 病理组织学变化
        3 讨论
        3.1 感染方法
        3.2 临床症状
        3.3 实质器官的病理变化
        4 小结
        附图 3:家兔人工感染豆状囊尾蚴后病理组织学变化
    第四章 家兔实验性豆状囊尾蚴病不同感染时期的血液病理学研究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与设备
        1.2 实验动物
        1.3 建立感染模型
        1.4 病料采集
        2 结果
        2.1 中性粒细胞的变化结果
        2.2 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
        2.3 单核细胞的变化结果
        2.4 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结果
        3 讨论
        3.1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中性粒细胞的变化
        3.2.2 淋巴细胞的变化
        3.2.3 单核细胞的变化
        3.2.4 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
        4 小结
结论
附件 1 透射电镜超薄切片的制作方法
附件 2 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
附件 3 HE.染色法
附件 4 MASSON 氏三色染色法
附件 5 LANGHAN 氏碘染色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6)豆状带绦虫种群遗传结构、转录组与功能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的创新性工作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英文缩写词汇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豆状带绦虫及豆状囊尾蚴病研究进展
        1.1 病原形态
        1.2 生活史
        1.3 流行病学
        1.4 致病作用
        1.5 诊断
        1.6 防治
        1.7 展望
    2 动物寄生虫转录组研究进展
        2.1 转录组的概念
        2.2 转录组测序平台及优势
        2.3 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2.4 动物寄生虫转录组测序
        2.5 展望
    3 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基于线粒体cox2和nad4基因对四川地区家兔豆状带绦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序列分析
        2.2 种群遗传多样性
        2.3 系统发育树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对四川地区豆状带绦虫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序列组成分析
        2.2 种群遗传多样性
        2.3 分子变异分析(AMOVA)
        2.4 种群间基因流及遗传分化
        2.5 单倍型网络分布及种群系统发生分析
        2.6 种群动态分析
    3 讨论
        3.1 密码子的使用
        3.2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3.3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3.4 种群动态
    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线粒体cox1和nad1基因对四川地区豆状带绦虫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群遗传多样性
        2.2 AMOVA统计
        2.3 分子变异度(F_(ST))和基因流分析(Nm)
        2.4 系统发生与单倍型网络图
        2.5 种群动态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豆状带绦虫转录组的研究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豆状带绦虫成虫的收集
        1.2 RNA的提取和Illumina测序
        1.3 De novo组装
        1.4 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1.5 豆状带绦虫转录组质量和可信度分析
        1.6 四种绦虫的转录本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豆状带绦虫转录组注释信息
        2.2 四种带科绦虫转录本的比较分析
    3 讨论
        3.1 豆状带绦虫转录组质量评价
        3.2 豆状带绦虫转录组基因功能聚类
        3.3 四种绦虫的共有基因功能聚类
    4 小结
第六章 豆状带绦虫TpFAB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重组抗原Dot-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TpFABP编码区扩增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免疫印迹
        2.3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组织化学
        2.4 Dot-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3 讨论
        3.1 TpFAB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 TpFABP重组蛋白的表达
        3.3 抗TpFABP高免血清的制备
        3.4 重组蛋白TpFABP的免疫组织化学
        3.5 Dot-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4 小结
第七章 豆状带绦虫Tp18基因的克隆表达与重组抗原对家兔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Tp18编码区扩增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免疫印迹
        2.3 Tp18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3 讨论
        3.1 Tp18基因的生物信息学
        3.2 Tp18基因的表达与免疫印迹
        3.3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免疫效果评价
    4 小结
第八章 豆状带绦虫TpcC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重组抗原Dot-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TpcC1编码区扩增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免疫印迹
        2.3 Dot-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3 讨论
        3.1 TpcC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 TpcC1的表达和免疫印迹分析
        3.3 Dot-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豆状囊尾蚴的超微结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豆状囊尾蚴的采集
    1.2 豆状囊尾蚴的处理
    1.3 豆状囊尾蚴的培养
    1.4 扫描样品的制作
2 结 果
    2.1 囊泡内豆状囊尾蚴的超微结构
    2.2 自主翻出囊泡豆状囊尾蚴的超微结构
    2.3 人工破囊的豆状囊尾蚴的超微结构
3 讨 论
    3.1 豆状囊尾蚴的活力与其形态结构的关系
    3.2 豆状囊尾蚴的运动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8)豆状囊尾蚴头节压片与扫描电镜的比较形态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头节的来源及处理
    1.2 压片的制作及染色
    1.3 扫描样品的制作
2 结果
    2.1 压片上的头节形态
    2.2 头节的扫描电镜观察
        2.2.1 囊泡中头节的形态
        2.2.2 培养头节的形态
        2.2.3 无齿钩头节的形态
3 讨论
    3.1 齿钩的形态特点与功能
    3.2 吸盘的形态特点与功能
    3.3 无钩豆状囊尾蚴的形态与功能
    3.4 综合性研究头节形态的必要性

(10)兔豆状囊尾蚴的压片技术及染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
        1.1.2 主要器具
        1.1.3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压片制作
        1.2.2 染色 各种染色均采用滴染法, 主要步骤简述如下。
        1.2.2.1 HE染色
        1.2.2.2 瑞特染色
        1.2.2.3 革兰染色
2 结果
    2.1 囊泡观察
    2.2 压片观察
    2.3 染色观察
3 讨论
    3.1 病料要新鲜、不能做固定
    3.2 玻片要干燥、头节无囊液
    3.3 捆绑要确实、固定要充分
    3.4 染液要稀释、时间要延长
    3.5 染色后应脱水、透明和封固

四、新疆阿拉尔垦区兔豆状囊尾蚴病流行的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新的豆状囊尾蚴——无钩豆状囊尾蚴的超微结构观察[J]. 潘耀谦,唐海蓉,冯春花,王选年,岳峰,刘兴友. 中国兽医学报, 2017(09)
  • [2]豆状带绦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互作蛋白鉴定[D]. 杨锐.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3]用豆状囊尾蚴囊液免疫动物的形态观察及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D]. 孙玉倩. 河南科技学院, 2015(07)
  • [4]豆状囊尾蚴的头节在相对静止与运动状态时的超微结构变化(英文)[J]. 潘耀谦,张柳平,王帅,李瑞珍,刘志科,孙玉倩,Javaid Ali Gadahi,刘兴友.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01)
  • [5]豆状带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的结构特征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D]. 范希萍. 甘肃农业大学, 2013(07)
  • [6]豆状带绦虫种群遗传结构、转录组与功能基因研究[D]. 杨德英.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4)
  • [7]豆状囊尾蚴的超微结构观察[J]. 潘耀谦,刘兴友,赵振升,陈金山,张慧蓉,朱广蕊,夏银可,银梅,唐海蓉. 畜牧兽医学报, 2012(04)
  • [8]豆状囊尾蚴头节压片与扫描电镜的比较形态学观察[J]. 潘耀谦,刘兴友,银梅,张慧蓉,陈金山,赵坤,唐海蓉,朱广蕊,夏银可. 中国兽医学报, 2012(03)
  • [9]兔豆状囊尾蚴的体外培养研究[J]. 张念,赵振升,王帅,潘耀谦. 动物医学进展, 2010(04)
  • [10]兔豆状囊尾蚴的压片技术及染色方法研究[J]. 潘耀谦,刘兴友,赵振升,龙塔,银梅. 动物医学进展, 2009(11)

标签:;  ;  ;  ;  ;  

新疆阿拉尔垦区兔豆囊虫病流行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