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指血中苯巴比妥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指血中苯巴比妥的含量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指血中苯巴比妥浓度(论文文献综述)

廖刚[1](2019)在《万古霉素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及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目的:为了解某三甲医院万古霉素与伏立康唑临床实际使用情况,探讨临床药师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参与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对万古霉素与伏立康唑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作用,为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与伏立康唑提供参考。方法:借助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结合日常TDM工作,分析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使用万古霉素或伏立康唑治疗,并进行TDM患者的病历信息,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C-反应性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肝肾功能、微生物培养等实验室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义:P<0.05为结果具有显着差异,P≥0.05为无显着差异。结果:1、共有127例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时进行TDM(送检率为30.09%),其中,53例(41.73%)在1020mg/L的正常浓度组,高浓度组(>20mg/L)有29例(22.83%),总有效率为77.17%;低浓度组(<10mg/L)、正常浓度组(1020mg/L)、高浓度组(>20mg/L)之间疗效无显着差异,低浓度组、正常浓度组与高浓度组相比ADR发生率具有显着差异。2、共有52例患者在使用伏立康唑时进行TDM(送检率为21.14%),其中,30例(占57.69%)在的正常浓度组(15.5mg/L),总有效率71.15%;低浓度组(<1mg/L)与正常浓度组(15.5mg/L)、高浓度组(>5.5mg/L)相比疗效存在显着差异,且正常浓度组与高浓度组ADR发生率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万古霉素的血药谷浓度与其临床疗效无显着相关性,但与ADR的发生率密切相关,控制谷浓度在1020mg/L的目标范围,可显着降低ADR风险;伏立康唑的血药谷浓度与其临床疗效及ADR密切相关,控制谷浓度在15.5mg/L的目标范围,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ADR发生率。2、该院万古霉素与伏立康唑TDM的送检率较低,提示临床重视程度不足,也从侧面提示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MTM的不足。

包丹丹[2](2017)在《两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与癫痫患儿临床疗效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左乙拉西坦血药浓度。2、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3、观察分析癫痫患儿血浆中左乙拉西坦浓度与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4、观察分析癫痫患儿血浆中10, 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浓度与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建立UPLC-UV法检测LEV血药浓度。以氨茶碱为内标,血浆经高氯酸沉淀蛋白后进样分析。检测方法:色谱柱:ACQUITYUPLCBEHC181.7μm色谱柱,50mm×2.1mm,Waters公司,美国;ACQUITYUPLC柱在线过滤系统,Waters公司,美国;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15 mL·min-1;流动相为0.3%磷酸水溶液:乙腈=94: 6 (V/V);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2、建立UPLC-UV法检测MHD血药浓度。以6-甲氧基水杨酸为内标,血浆经高氯酸沉淀蛋白后进样分析。检测方法:色谱柱:ACQUITYUPLCBEH C181.7μm色谱柱,50mm×2.1mm,Waters公司,美国;ACQUITYUPLC柱在线过滤系统,Waters公司,美国;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20 mL·min-1;流动相为0.05%甲酸水溶液:乙腈=77: 23(V/V);柱温为40℃;样品温度为4℃;进样量为5μL。3、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或病房被诊断为癫痫,并接受LEV单药治疗的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利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或病房被诊断为癫痫,并接受OXC单药治疗的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利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LEV血药浓度在1.25~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 = 0.0205x-0.0149,R2= 0.9996, r = 0.9999。专属性良好,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稳定性均在限度要求之内。2、MHD血药浓度在2.5~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 = 0.1102x 0.0058, R2= 0.9998, r = 0.9999。专属性良好,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稳定性均在限度要求之内。3、经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体重之间的LEV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的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药浓度<4.17μg·mL-1组与血药浓度在4.17~12.48 μg·mL-1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服用LEV患儿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ALT、AST、TBIL、TP、Cr、UR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百分位数法计算LEV血药浓度参考值范围为2.50~28.391μg·mL-1。4、经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体重之间的MHD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的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血药浓度分组之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用LEV患儿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ALT、AST、TBIL、TP、Cr、UR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百分位数法计算MHD血药浓度参考值范围为2.43~40.94μg·mL-1。[结论]1、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LEV的浓度,可用于临床测定人血浆中LEV浓度,以支持LEV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研究,及相关的临床追踪研究。2、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MHD的浓度,该方法内标较易获得,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易于重复且经济快捷,可用于临床测定人血浆中MHD浓度。3、LEV治疗疗效好,有效率高,且LEV血药浓度与有效率有一定的关系,对肝肾功能无明显损伤。昆明地区癫痫患儿的LEV血药浓度参考值范围为2.50~28.39 μg·mL-1 。4、OXC治疗疗效好,有效率高,且MHD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有一定的关系,对肝肾功能无明显损伤。临床可以通过血药浓度监测结合患儿临床控制率来调整剂量以达到最好的疗效。昆明地区癫痫患儿的MHD血药浓度参考值范围为 2.43-40.94 μg·mL-1。

张倩影[3](2016)在《离子交换整体柱的构筑及固相萃取血清中抗癫痫药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于血清中抗癫痫药物的测定,在进行色谱分析之前,往往需要通过适当的前处理去除杂质,浓缩目标物。固相萃取由于操作简便、有机溶剂用量少、富集净化效果好、易与现代分析仪器联用等特点,成为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但商品化的固相萃取柱成本较高,难以重复使用。本论文旨在构筑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离子交换整体柱,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血清中抗癫痫药物的分析测定方法。方法1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离子交换聚(2-丙烯酰胺-2-甲基-1-丙磺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AMPS-co-EDMA))(50 mm×2.1 mm,id)整体柱,考察单体的用量(69137 mg)、反应温度(5570℃)和反应时间(420 h)对整体柱性能的影响,并从压力、机械强度、保留因子、表面形貌等方面对整体柱进行表征。2将最优条件下制得的poly(AMPS-co-EDMA)整体柱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血清中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奥卡西平代谢产物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测定的前处理。实验考察了上样流动相种类(纯水、磷酸二氢钠缓冲盐)、上样流速(0.1 m L/min、0.3 m L/min、0.5m L/min)、洗脱流动相种类(甲醇、乙腈)、洗脱体积(1.04.0 m L)、分离流动相乙腈-磷酸二氢钠缓冲盐比例(v/v,55:45、50:50、45:55、40:60、35:65)、缓冲盐浓度(520 mmol/L)及缓冲盐的p H值(3.5、4.5、5.5、6.5)等因素。3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方法的特异性、检出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回收率等指标进行评价。此外,通过同一根poly(AMPS-co-EDMA)整体柱不同使用次数,以及相同批次和不同批次合成的整体柱对血清中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的固相萃取得到的色谱峰峰面积计算相对标准偏差,评价该吸附剂的使用寿命和重现性。结果1实验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和反应温度的提高,poly(AMPS-coEDMA)整体柱的柱压及对目标物的保留时间呈规律性的变化。实验最终选择整体柱的合成条件为65℃水浴反应16 h,合成的整体柱柱床结构均匀、连续多孔、通透性好。2将poly(AMPS-co-EDMA)整体柱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清中抗癫痫药物进行分析测定。方法使用纯水上样,上样流速为0.1m L/min,以甲醇为洗脱流动相,在洗脱体积为2.0 m L的条件下洗脱,进行液相色谱分析。3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80.0mg/m L,检出限为0.04mg/m L,定量限为0.13mg/m L。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及10-羟基卡马西平在1.5、20.0、50.0mg/m L三个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3.1%102.9%,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5.33%。同一根整体柱第1次、第100次和第150次使用,卡马西平色谱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73%。使用相同批次和不同批次合成的poly(AMPSco-EDMA)整体柱,得到卡马西平色谱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26%和6.91%。结论基于2-丙烯酰胺-2-甲基-1-丙磺酸的离子交换整体柱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血清中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的方法,能够满足血清中抗癫痫药物的常规分析测定要求。离子交换整体柱作为前处理吸附剂,制备方法简单,结构连续多孔,比表面积大,通透性好,生物兼容性良好,重复使用次数不低于150次,能极大的降低成本。

张力群,吴平谷,金铨,张宜明,王小芳,任韧[4](2013)在《镇静剂残留分析的色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引言镇静剂是一类安眠镇静类的药物,临床上常见误服过量、滥用、投毒或服药自杀等事件发生;此外,在食品动物养殖中,安眠镇静药物被一些不法分子作为生长促进剂用于动物养殖业,从而对公众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我国已经将镇静剂类药物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1]。为了解镇静剂在生物体内的药理及毒性,以及加强对镇静剂类药物的监管,研究含有镇静剂的生物样品的检测分析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光斌,姜芳宁,高颖[5](2012)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快速测定苯巴比妥血药浓度》文中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快速测定人血清中苯巴比妥的浓度。方法:血清样品经甲醇沉淀后,以甲醇-水(40∶6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150 mm×4.6 mm,5μm),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14 nm。结果:血清内源性杂质不干扰待测物的测定,苯巴比妥的线性范围为4.5~72.8μ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5%,样品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法灵敏、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线性范围宽,可用于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监测。

韩亮[6](2011)在《苯巴比妥的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二) ——苯巴比妥的死后分布、死后弥散和分解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建立苯巴比妥死后分布、死后弥散和保存血液中的分解动力学研究(动物)模型;2.研究苯巴比妥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死后弥散和保存血液中的分解动力学规律,为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苯巴比妥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研究:健康家兔6只,随机分为口服组和静脉注射组,分别经灌胃或耳缘静脉匀速注入LD50(0.34 mg/kg)苯巴比妥。观察给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中毒症状,待呼吸和心跳全部消失时,迅速解剖动物,取心血、心、肝、脾、肺、肾、脑、肌、尿、胆汁、玻璃体液冷冻保存,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苯巴比妥。2.苯巴比妥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研究:实验家兔30只,窒息处死,1小时后经灌胃匀速注入LD50(0.34mg/kg)苯巴比妥。21只置于常温,分别于3h、6h、12h、24h、48h、72h、96h各解剖3只;9只分别置于常温(20℃)、4℃、-20℃,4天后解剖。将所取心、肝、脾、肺、左肾、右肾、脑、左下肌、右下肌、心血、周围血、尿、玻璃体液、胆汁检材冷冻保存待检。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苯巴比妥。3.苯巴比妥在保存血中的分解动力学研究:取空白人血1200 mL,平均分为12份,每份100 mL;将其分为4组,分别为20℃组、4℃组、-20℃组、20℃NaF(1%)添加组;每组分别添加治疗剂量(25μg/mL)、中毒剂量(100μg/mL)、致死剂量(150μg/mL)。分别于0d、7d、14d、21d、28d、42d、56d、105d、147d、189d、231d各取1 mL,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苯巴比妥。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1.死后分布:家兔苯巴比妥灌胃或静脉注射后均出现嗜睡症状,灌胃组家兔2.0±0.5h死亡,静脉注射组家兔2.0±0.1h死亡。各脏器组织中苯巴比妥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①灌胃组:肝(183.22±11.19μg/g)>肾(143.45±13.02μg/g)>脑(115.47±6.92μg/g)、心(109.24±14.01μg/g)>肺(93.38±8.29μg/g)、心血(86.80±10.32μg/mL)>脾(69.69±12.36μg/g)、肌(66.14±4.63μg/g)、胆汁(65.52±4.56μg/g)、尿(52.04±9.62μg/mL)>玻璃体液(29.02±10.86μg/g);②静注组:尿(311.36±37.26μg/g)>肝(155.74±29.35μg/g)>脑(104.40±9.43μg/g)、心(96.96±18.91μg/g)、肾(91.13±2.06μg/g)、心血(89.81±8.32μg/mL)>胆汁(75.19±5.09μg/mL)、肌(62.69±6.67μg/g)、脾(57.38±17.06μg/g)>肺(41.32±8.80μg/g)、玻璃体液(29.60±8.56μg/mL) (LSD检验,P<0.05)。2.死后弥散:死后染毒家兔常温保存时,除3h、6h尿液未测出外,其余3-96小时内所有时间点所取检材中均检出苯巴比妥,并且心和肺、肝和脾的变化趋势相同。死后染毒家兔不同温度保存4天后,常温组(20℃)所取检材中均可检出苯巴比妥;4℃组除尿液、左/右下肢肌中未检出外,其他所取检材中均检出苯巴比妥;-20℃组除玻璃体液、尿液、脑、左/右下肢肌未检出外,其他所取检材中均检出苯巴比妥。3.分解动力学:不同保存条件下,血中添加苯巴比妥浓度均可降低,其分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可用公式Ct=D/V*EXP(-K10*t)表示。20℃保存7天和231天,治疗浓度组、中毒浓度组、致死浓度组血中苯巴比妥浓度分别下降为初始浓度的76.59%、93.58%、88.69%和5.15%、3.60%、5.02%(P<0.05),其分解半衰期为70.9天、61.1天、36.6天;4℃保存14天和231天治疗浓度组、中毒浓度组、致死浓度组血中苯巴比妥浓度分别下降为初始浓度的78.72%、90.33%、84.28%和20.14%、22.78%、19.50%(P<0.05),其分解半衰期为105.7天、97.4天、88.5天;-20℃保存21天和231天,治疗浓度组、中毒浓度组、致死浓度组血中苯巴比妥浓度分别下降为初始浓度的83.28%、91.29%、82.75%和35.05%、35.71%、30.20%(p<0.05),其分解半衰期为172.2天、147.5天、143.8天;20℃添加1%NaF时保存7和231天,治疗浓度组、中毒浓度组、致死浓度组血中苯巴比妥浓度分别下降为初始浓度的90.13%、94.15%、89.06%和15.15%、16.25%、10.07%,其分解半衰期为90.4天、85.6天、62.2天(P<0.05)。结论1.采用LD50剂量(兔)苯巴比妥灌胃或静注染毒,建立了苯巴比妥的死后分布、死后弥散研究;采用空白人血添加不同剂量苯巴比妥的方法建立了保存血液检材中苯巴比妥分解动力学的研究模型。该系列模型可应用于苯巴比妥中毒(死)的法医学检验和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2.灌胃染毒致死家兔肝中苯巴比妥含量最高,肾次之,玻璃体液最少;静注染毒致死家兔尿中苯巴比妥含量最高,肝次之,玻璃体液最少。说明灌胃和静注染毒家兔体内苯巴比妥死后分布不同,可为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法医学鉴定中提示入体途径和检材采取提供实验依据。3.苯巴比妥在家兔体内可发生死后弥散,尿、肌肉和脑受其影响较小,保存温度降低可阻止或减慢其发生;LD50剂量死后染毒家兔体内苯巴比妥的浓度低于同剂量灌胃或静注生前染毒致死家兔体内药物浓度。此规律可为苯巴比妥生前服药和死后染毒的鉴别提供依据。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法医学鉴定时,应考虑死后弥散和死后再分布对毒物分析结果的影响,还应排除死后染毒的可能性。4.苯巴比妥在保存血液中可发生分解,含量呈下降趋势,低温保存和添加抑菌剂(1%NaF)可减缓苯巴比妥的分解,使苯巴比妥含量下降减缓,分解半衰期延长。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中,检材应在7天内及时送检和检测,若不能及时送检,应冷冻保存或添加抑菌剂,并尽快检验。5.苯巴比妥在保存血液中的分解可用一级动力学过程一室开放模型描述,在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法医学鉴定时,可采用Ct=D/V*EXP(-K10*t)公式和分解动力学参数推断取材当时或送检当时血中苯巴比妥含量,为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王勇[7](2009)在《苯巴比妥的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建立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的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2.建立苯巴比妥的毒物动力学、动态分布、死后分布、死后再分布动物模型;3.研究苯巴比妥在大鼠体内的毒物动力学、动态分布、死后分布、死后再分布规律,为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样品的处理和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血、组织样品中加入内标物丙烯巴比妥,经盐酸酸化后(pH=1~2),乙醚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检测苯巴比妥。2.苯巴比妥在急性中毒大鼠体内的毒物动力学及动态分布的研究:雄性wistar大鼠54只,经灌胃匀速注入1/2LD50苯巴比妥(330 mg·kg-1),给药后观察大鼠的中毒症状,分别于给药后1、5、10、15、20、30、48、72、96h各处死6只,迅速解剖动物,取心血、心、肝、脾、肺、肾、脑等冷冻保存,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其中苯巴比妥。3.苯巴比妥在大鼠体内的死后分布研究:雄性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LD50组和2LD50组,经灌胃匀速注入LD50(0.66 mg·kg-1)和2LD50(1.32 mg·kg-1)苯巴比妥。观察给药到死亡时的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中毒症状,待呼吸和心跳全部消失时,迅速解剖动物,取心血、心、肝、脾、肺、肾、脑、胃等冷冻保存,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苯巴比妥。4.苯巴比妥在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雄性wistar大鼠54只,以1/2LD50(330 mg·kg-1)灌胃,10小时后处死,室温(20?C)条件下,于死后0、2、4、8、12、24、48、72、96小时取心血、心、肝、脾、肺、肾、大脑、肌肉,酸性乙醚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定量检测其中苯巴比妥。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t检验。结果1.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苯巴比妥的特征离子m/z为204、232。心血中苯巴比妥气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Y = 43.476X + 0.8168(μg·mL-1)、0.5 -280μg·mL-1、0.9955、97.50±2.0%、0.5μg·mL-1;肝组织中苯巴比妥气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线性检测范围、相关系数、回收率、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Y = 46.867X + 0.0884 (μg·g-1)、0.5 -280μg·g-1、0.994、98.5±3.5%、0.5μg·g-1。2.毒物动力学和动态分布:1/2LD50剂量苯巴比妥在大鼠体内的毒物动力学符合口服给药一级动力学一室开放模型过程,各脏器中苯巴比妥的毒物动力学符合血管外给药一级动力学一室开放模型。心血中达峰时间和消除半衰期除为7.39h和26.02h;各脏器中达峰时间和消除半衰期为2.41h4.73h和8.59h20.91h;经口染毒后不同时间大鼠体内苯巴比妥含量顺序为肝、心血、心和肺、其他组织,各脏器内苯巴比妥含量在5h左右达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3.死后分布:大鼠在苯巴比妥灌胃后活动明显减少,出现嗜睡症状,LD50灌胃组大鼠7.24±3.17h死亡,2LD50灌胃组大鼠1.33±0.25h死亡。各脏器组织苯巴比妥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①LD50组:胃(1261.34±591.83)>心(332.12±70.87)、脑(289.81±71.43)、肝(284.68±79.44)、肺(284.41±67.47)、脾(272.56±31.53)、心血(269.52±44.62)>肾(167.76±43.72);②2LD50组:胃(1649.21±1212.82)>肝(357.83±138.67)、脑(323.19±159.92)、心(310.95±130.73)、心血(309.93±135.60)、肺(308.28±134.48)、脾(299.77±104.58)>肾(233.24±91.92)。4.死后再分布:大鼠在处死后96小时内,在室温(20?C)条件下,死后24小时的心血、心、肺、肾、脑、肌的苯巴比妥含量与死亡当时含量相比明显升高(p<0.05),而后逐渐降低;死后2小时肝、脾的苯巴比妥含量与死亡当时含量相比明显升高(p<0.05),则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1.本文建立的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选择性好,定性准确,气相色谱检测简便,快速,灵敏,定量结果准确,可用于苯巴比妥中毒的临床快速检验诊断和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2.本文建立了苯巴比妥的毒物动力学、动态分布、死后分布、死后再分布研究动物模型,可应用于苯巴比妥的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3.苯巴比妥在大鼠血和各脏器中毒物动力学均符合血管外给药一级动力学一室开放模型。急性染毒大鼠体内苯巴比妥含量顺序为,肝、心血、心和肺、其他组织,各脏器内苯巴比妥含量在5h左右达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4.苯巴比妥死后分布不均匀,含血丰富和脂质含量高的器官如肝、肺、心、脑较其它组织和血液含量高。法医鉴定苯巴比妥中毒(死)案件时,应全面正确的采取检材进行毒物分析。5.苯巴比妥在染毒大鼠体内可发生死后再分布,死后心血、心、肝、脾、肺、肾、脑和肌中苯巴比妥浓度均出现升高。

傅若农[8](2007)在《近年国内固相萃取-色谱分析的进展》文中提出对近两年国内各个领域的学者在使用固相萃取做样品前处理的色谱分析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作了综述,这一综述包括10个部分:1.国内近两年有关固相萃取的综述报告;2.固相萃取-色谱分析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3.固相萃取-色谱分析在奶制品和肉类食品分析中的应用;4.固相萃取-色谱用于蔬菜和水果中有害物质分析的应用;5.固相萃取-色谱用于粮食和其他食品中有害物质分析的应用;6.固相萃取-色谱在血药浓度、体液及组织中有害物质分析中的应用;7.固相萃取-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8.固相萃取-色谱在其他使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9.基质固相分散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10.分子印迹SPE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胡朝欣,陈湛芳,王志燕,于荣,解学孔[9](2000)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指血中苯巴比妥浓度》文中研究指明

马振菁,邓思珊,黄炼红[10](1999)在《癫痫病人血中抗癫痫药物浓度的HPLC监测》文中指出目的 测定癫病人血中抗癫药物的浓度 ,以便探讨药物浓度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192例癫病人的抗癫药物浓度 ,年龄 17.15± 10 .5 8岁 ,其中男性 133名 ,女性 5 9名。 结果 癫病人稳态血药浓度达有效治疗浓度范围的人数为 35 .40 % ,与年龄、性别无关。 结论 癫病人疗效与达有效治疗浓度可能有关 ,因此在临床上对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意义重大。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指血中苯巴比妥浓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指血中苯巴比妥浓度(论文提纲范文)

(1)万古霉素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及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业名词缩写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某三甲医院2017-2018年度革兰阳性菌、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数据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仪器和设备
        1.3 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培养阳性标本的科室分布
        2.2 标本来源
        2.3 2017-2018年度分离出G+菌与真菌种类分布
        2.4 主要革兰阳性菌及真菌的耐药情况
    3 小结
第二部分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相关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筛选病例基本资料
        2.2 临床有效性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相关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筛选病例基本资料
        2.2 临床有效性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3.1 临床疗效
        3.2 不良反应
    4 小结
第四部分 典型病例分析与结论
    1 典型病例分析
    2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1 TDM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开展情况
    2 TDM检测技术进展
    3 TDM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两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与癫痫患儿临床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左乙拉西坦血药浓度的方法学建立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方法学建立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癫痫患儿血浆中左乙拉西坦浓度与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部分 癫痫患儿血浆中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浓度与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离子交换整体柱的构筑及固相萃取血清中抗癫痫药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主要试剂和材料
        1.1.2 样品制备
        1.1.3 Poly(AMPS-co-EDMA)整体柱的制备
        1.1.4 Poly(AMPS-co-EDMA)整体柱固相萃取和HPLC分析测定
        1.1.5 方法验证
    1.2 结果
        1.2.1 Poly(AMPS-co-EDMA)整体柱的构筑和表征
        1.2.2 Poly(AMPS-co-EDMA)整体柱固相萃取条件优化
        1.2.3 HPLC分离分析条件优化
        1.2.4 方法验证
    1.3 讨论
        1.3.1 Poly(AMPS-co-EDMA)整体柱的构筑
        1.3.2 Poly(AMPS-co-EDMA)整体柱固相萃取考察
        1.3.3 文献方法与实验方法对比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血液样品预处理技术及整体柱固相萃取在血药浓度监测领域的应用
    2.1 前言
    2.2 血液样品预处理
        2.2.1 蛋白沉淀法
        2.2.2 液-液萃取法
        2.2.3 超临界流体萃取
        2.2.4 微透析
        2.2.5 固相萃取法
    2.3 整体柱
        2.3.1 整体柱分类
        2.3.2 整体柱固相萃取在血药浓度监测领域的应用
    2.4 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镇静剂残留分析的色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气相色谱法在多种镇静剂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多种镇静剂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3.1 血中与尿中镇静剂残留的气质联用检测方法研究
    3.2 人及动物组织中镇静剂残留的气质联用检测方法研究
4 高效液相色谱在多种镇静剂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4.1 HPLC在血中镇静剂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4.2 HPLC在尿中镇静剂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4.3 HPLC在人及动物组织中镇静剂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4.4 HPLC在动物饲料中镇静剂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5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多种镇静剂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5.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血中镇静剂残留检测中的研究应用
    5.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尿中镇静剂残留检测中的研究应用
    5.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动物肌肉组织镇静剂残留检测中的研究应用
    5.4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保健品及中成药中非法添加镇静剂检测中的研究应用
6 总结与展望

(5)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快速测定苯巴比妥血药浓度(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和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PBB标准溶液的配制
    2.3 血清样品的配制
    2.4 血清样品处理方法
    2.5 专属性试验
    2.6 PBB标准曲线的制作与定量下限的测定
    2.7 重复性试验
    2.8 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
    2.9 稳定性试验[3]
3 讨论

(6)苯巴比妥的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二) ——苯巴比妥的死后分布、死后弥散和分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苯巴比妥在不同途径染毒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苯巴比妥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弥散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三部分 苯巴比妥在保存血液中的分解动力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正文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7)苯巴比妥的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前言
    第一部分 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的气相色谱和气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苯巴比妥在大鼠体内的毒物动力学及动态分布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三部分 苯巴比妥在大鼠体内的死后分布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四部分 苯巴比妥在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指血中苯巴比妥浓度(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病例
    1.2 仪器与试剂
2 方法
    2.1 取样方法
    2.2 生物样品处理
    2.3 RP-HPLC条件
3 结果
    3.1 PB标准曲线
    3.2回收率
    3.3精密度
    3.4
    3.5 统计学处理
4 讨论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指血中苯巴比妥浓度(论文参考文献)

  • [1]万古霉素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及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D]. 廖刚. 南华大学, 2019(01)
  • [2]两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与癫痫患儿临床疗效的研究[D]. 包丹丹. 昆明医科大学, 2017(02)
  • [3]离子交换整体柱的构筑及固相萃取血清中抗癫痫药物的研究[D]. 张倩影. 华北理工大学, 2016(03)
  • [4]镇静剂残留分析的色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张力群,吴平谷,金铨,张宜明,王小芳,任韧.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06)
  • [5]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快速测定苯巴比妥血药浓度[J]. 刘光斌,姜芳宁,高颖.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09)
  • [6]苯巴比妥的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二) ——苯巴比妥的死后分布、死后弥散和分解动力学研究[D]. 韩亮. 山西医科大学, 2011(01)
  • [7]苯巴比妥的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D]. 王勇. 山西医科大学, 2009(10)
  • [8]近年国内固相萃取-色谱分析的进展[J]. 傅若农. 分析试验室, 2007(02)
  • [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指血中苯巴比妥浓度[J]. 胡朝欣,陈湛芳,王志燕,于荣,解学孔.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0(12)
  • [10]癫痫病人血中抗癫痫药物浓度的HPLC监测[J]. 马振菁,邓思珊,黄炼红.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9(03)

标签:;  ;  ;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手指血中苯巴比妥的含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