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山暗针叶林不同林型优势树生长动态

贡嘎山暗针叶林不同林型优势树生长动态

一、贡嘎山暗针叶林不同林型的优势木生长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杨丹荔[1](2021)在《海螺沟冰川退缩区表生过程主要矿质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四纪时期所发生的地壳运动、气候变化以及生物演替等环境演变过程,是第四纪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中,土壤发育以及生物演替等表生过程是地球科学中的基本地质过程之一。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世界范围内的山地冰川总体表现出退缩的趋势。在冰川退缩后遗留下的迹地上,各种化学物质在地球各圈层间迁移、转化和积累,是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发生联系的地球关键带。自小冰期结束以来,海螺沟冰川表现出明显的退缩趋势。在其冰川退缩后的迹地上,成土作用连续且形成了一个从原生裸地到顶极群落完整且连续的植被原生演替序列,为我们研究地球关键带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提供了天然的试验场所。本研究在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依次设置7个连续样地(冰川退缩0、12、30、40、52、80和120年),探讨海螺沟冰川退缩区表生过程中土壤发育与植被演替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矿质元素在土–植之间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海螺沟冰川退缩区120年的时间序列里,矿物的早期风化以碳酸盐为主,而冰川退缩52年以后,硅酸盐矿物的风化作用逐渐加强。土壤A层和C层的粒径组成以砂粒为主,占各样地土壤粒径的80%以上,这与该地区土壤的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有关。随着土壤的发育,土壤O层和A层的厚度及其有机碳的含量显着增加,但p H值却显着下降,已由冰川末端的碱性转变为120年处的偏酸性土壤。在表层土壤(O层和A层)中,除N元素以外其余元素的含量均随土壤发育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N元素的来源和特征与其它元素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土壤A层的平均发育速率为188.9 t/km2/y,且在冰川退缩40–52年的阔叶林阶段最快。通过不同冰川退缩时期各物种的重要值以及优势种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柳树(Salix spp.)、冬瓜杨(Populus purdomii)和峨眉冷杉(Abies fabri)的生物量反映出该植被演替序列经历了以沙棘为优势种的草灌阶段,到以冬瓜杨为优势种的阔叶林阶段,最后形成以峨眉冷杉为主的针叶林顶极群落。通过RDA分析土壤环境因子对植被演替的影响可知,表层土壤的p H值、SOC以及N含量对优势种的重要值有着显着影响,且表层土壤SOC和N含量对优势种的影响随演替逐渐加大。(2)土壤各层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随土壤发育差异较大。除N元素以外,P、K、Ca、Mg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低于C层,且主要矿质元素在表层土壤的含量为Ca>N>K>Mg>P,在C层为Ca>K>Mg>P>N。在植被中,主要矿质元素在优势种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均在叶中最高,干中最低,且N、P、K、Mg在优势种叶片中的含量均随演替下降,干中N、P、K的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枝和根中N、P、K、Mg的含量呈波动性变化,Ca在优势种各器官的含量均在阔叶林阶段最高。在林下植被中,N在灌木、草本和地被(苔藓)中的含量均最高,而P和Mg在草本和地被中的含量均较低。P、K、Ca、Mg在由成土母质向表层土壤迁移的过程中,P表现出一定的亏损状态,而K、Ca、Mg表现为纯迁移并未发生明显的亏损。表层土壤中主要矿质元素在向植物迁移富集的过程中,N在沙棘、柳树和冬瓜杨各器官中表现出明显的富集,且优势种地上各器官从土壤中吸收N的能力高于地下器官;P在优势种枝和叶中均表现出富集现象,说明土壤中P的亏损是由于其一部分转移到了植物中去;K在各优势种叶和枝中存在富集现象,尤其是叶中K的富集系数随植物的生长呈增长趋势;Ca和Mg在优势种各器官中均未表现出明显富集。(3)主要矿质元素在土壤和植被中的贮量均随冰川退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表层土壤中贮存的N远超过植被,成为生态系统最主要的N库;植被中P和K的贮量占生态系统的比例逐渐增加,在冰川退缩80年处已超过表层土壤;表层土壤中Ca和Mg的贮量在冰川退缩各时期均远高于植被。生态系统主要矿质元素的年积累量表现为Ca>N>K>Mg>P,且N和P在整个演替序列均为正向积累,而K、Ca、Mg在由阔叶林向针叶林演替的针阔混交阶段出现了负增长。主要矿质元素在表层土壤、活体植被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年积累量均在阔叶林阶段最高;而表层土壤和整个生态系统N的年积累量在草灌阶段最低,其余矿质元素的年积累量均在针叶林阶段最低。此外,生态系统N年积累量的变化趋势与P呈显着正相关,而K、Ca、Mg三者年积累量的变化趋势显着正相关。(4)在整个演替序列中,植被对P和K的利用效率较高;而N、Ca、Mg在植被中的循环强度高,流动性大,植物对表层土壤N、Ca、Mg的消耗小,有利于表层土壤N、Ca、Mg的积累。此外,植被在草灌和阔叶林阶段对主要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大、循环速率快但利用效率低;而针叶林阶段对主要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小、循环速率慢但利用效率高。土壤的发育速率与N元素的循环速率呈显着正相关。通过拟合生态系统各组分N、P相对变化率的线性回归发现,优势种P的相对积累速率高于N,而表层土壤和林下植被N的相对积累速率高于P。因此,表层土壤的N:P比随冰川退缩时间的增加呈对数增长的趋势,而优势种的N:P比随冰川退缩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从植被N:P比对养分限制的阈值可以看出,植被的N:P比在整个演替序列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14),说明植被的生长主要受N元素的影响。综上所述,通过土壤环境因子对优势种演替的影响、主要矿质元素在生态系统的循环利用特征以及植被的N:P比均说明N是影响海螺沟冰川退缩区表生过程发生发展的主要驱动元素。

梁友鹏[2](2020)在《基于WAVES模型的蒸渗过程分析及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休戚与共。森林生态系统蕴含着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温室效应、物种濒危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与绿色发展。森林生态系统一项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就是涵养水源,其涵养着陆地90%以上的淡水资源。本文以青藏高原东缘贡嘎山地区海螺沟作为研究区,使用微型蒸渗仪(lysimeter)对研究区域两个海拔高度林下蒸散发进行观测,并运用一维水文模型WAVES进行模拟,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2019年,根据气象观测站点数据针叶林共降雨1647.7mm,阔叶林共降雨1289.6mm。两植被带林下蒸散发(ET)都在七月份左右达到最大值,而阔叶林和针叶林ET分别占年降雨量的16.8%和11.3%。蒸渗仪测得阔叶林、针叶林ET分别为217.5mm/a和186.5mm/a,测得50cm处渗漏量分别为429.6mm/a和875.0mm/a;ET有沿高度梯度降低的趋势,而渗漏沿高度梯度升高;雨季(5-10月),阔叶林和针叶林ET分别占年ET的56.3%和76.9%,阔叶林和针叶林渗漏分别占年渗漏的84.4%和91.6%;阔叶林月总渗漏在5月(雨季开始)出现最大值,而降雨是在7月左右量最大;针叶林渗漏发生时段在3-11月,而阔叶林则发生在5-9月,相对较短;针叶林在降雨量大于5mm/d时产生渗漏,阔叶林在降雨量大于15mm/d时产生渗漏。(2)研究区气温、地表温度、相对湿度、净辐射和降雨两个植被带均呈增长趋势,阔叶林气温增长速度更快,相反针叶林地表温度、相对湿度、净辐射和降雨增速更大;而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阔叶林下降速度更快;对于风速,阔叶林呈下降趋势,针叶林呈增长趋势。两植被带净辐射、日照时数和风速正在逼近,雨量差距正在扩大,且较为显着。在这些因子的影响下,两个植被带ET均为增长趋势。通径分析表明,两植被带ET对净辐射、气温和地表温度均较敏感。针叶林风速的变化对ET的影响最小,阔叶林相对湿度对ET的影响最小。(3)在研究过程中,针对贡嘎山针叶林和阔叶林气候和水文的变化情况,通过对基础数据库的构建,获得植被、气象、土壤等数据,成功的建立了贡嘎山不同植被带的水文模型。通过验证,构建的WAVES模型经过模拟与验证,模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匹配。并以NSE、RMSE和R2三个评价指标作为模型评价指标,对模拟值和实测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率定期和验证期模拟值和实测值拟合程度较好,同时相关系数都在0.6以上,可见贡嘎山两植被带构建的WAVES模型能够有效模拟水文过程,从而对水资源量进行评估。(4)多年模拟中可以看到,两植被带每年ET峰值分别在200mm和260mm左右。两植被带多年ET平均值分别为180.5mm和232.7mm,有攀升的趋势,与实测ET多年平均值186.5mm和217.5mm相近,趋势大体一致。针叶林渗漏相对较大,且波动较大,在500-1100mm/a之间,而阔叶林在350~600mm/a左右,与实测情况一致。模拟阔叶林多年平均渗漏量为457mm/a,而针叶林为834.2mm/a。对不同天气下不同植被带的ET及其模拟情况分析表明,平均林下蒸散发量晴天>多云>阴天>雨天,ET呈现随太阳辐射减少而降低的趋势,晴天最强,雨天最弱。WAVES模型计算与两植被带实测ET趋势基本一致。WAVES模型模拟值的折线相对起伏较小,而实测值的折线波动较大。(5)不同情境下,当气温和降水最高时,多年平均林下蒸散发最大。通过分析,气温对林下蒸散能力的大小起决定作用,降雨是不可或缺的驱动要素。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降雨量和气温的改变下,针叶林林下蒸散发的变化幅度更大,对于这两个因子敏感性更强。当模拟期气温最低,降水最大时,多年平均渗漏量最大。土壤渗漏量变化情况与降水的关系与观测情况响应趋势一致。气温变化与土壤渗漏呈负相关;降水对土壤渗漏的影响大于气温对土壤渗漏的影响,即降水是引起土壤渗漏的主导因素。同时,通过针叶林和阔叶林的对比分析发现,针叶林多年平均渗漏量的变化幅度更大,渗漏量对于降雨量和气温敏感性更强,而阔叶林则较弱。

于健[3](2019)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及温度重建》文中研究说明树木年轮资料具有定年准确、连续性强、分辨率高和易于获取多个复本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评估树木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古气候重建。位于我国东北中纬度地区的长白山,受温带大陆性季风影响,对全球气候变化反映剧烈。该地区的阔叶红松林为我国东部山区的地带性顶极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非常丰富,原始阔叶红松林目前已接近森林演潜的顶极阶段。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对长白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探讨该区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对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方森林的响应,尤其是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林进行研究,在林内对7个树种采集树木年轮样芯。首先,建立阔叶红松林不同树种树轮宽度年表,旨在明确气候变化对不同树种径向生长的影响。其次,建立不同海拔梯度红松和水曲柳标准年表,探索不同海拔红松和水曲柳标准年表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旨在明确气候变化对不同海拔红松和水曲柳树木径向生长影响的关键气候因子,并解释不同海拔红松和水曲柳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响应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此外,对北坡阔叶红松林与暗针叶林过渡带地区树轮样芯进行采集,建立长白松和鱼鳞云杉标准年表,以期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过渡带地区2种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未来在该区域开展古气候重建提供基础数据。最后,利用树木年轮宽度数据重建了长白山地区过去200多年来平均温度变化,旨在为长白山乃至整个中国东北地区数百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资料。综上所述,上述研究对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响应,尤其是长白山森林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该区阔叶红松林的合理经营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长白山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93℃,气候倾向率为0.39℃·10a-1。该区年降水量波动幅度较小,呈逐年增加趋势,年平均降水量为682.34mm,气候倾向率为6.49 mm·10a-1。除秋季年降水量略呈下降趋势外,其它季节降水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但增加趋势均不明显。综上所述,该区气温具有明显增加趋势,而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明显。(2)相同立地条件下,气候变化对不同树种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不同,红松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降水量控制,表现出与温度呈显着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水曲柳和春榆树木径向生长受温度影响强于降水,温度升高均有利于其树木径向生长量增加。蒙古栎和黄檗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不是十分敏感,表现出受温度和降水量的综合影响。(3)2个树种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长白松较鱼鳞云杉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更加敏感,更适合用于树轮气候学研究。响应函数分析表明,长白松主要受温度限制,温度升高有利于长白松树木径向生长量增加。鱼鳞云杉受温度和降水量的综合影响,升温导致的干旱胁迫是限制鱼鳞云杉树木生长的主要原因,如果未来全球气温进一步增加,将对鱼鳞云杉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一些大尺度的大气-海洋变化的耦合作用也可能对长白山树木径向生长产生影响。(4)低海拔红松和水曲柳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强于高海拔。气候变化对红松与水曲柳树木径向生长产生不同的响应模式。低海拔红松生长主要受降水量控制,温度增加对其产生不利影响。随着海拔高度上升,高海拔红松受温度和降水量共同限制,温度和降水增加可以增加高海拔红松径向生长量。然而,与红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模式不同的是,不同海拔水曲柳树木径向生长均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均能增加其生长量。不同海拔红松和水曲柳树轮宽度指数与气候因子冗余分析的结果与相关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了冗余分析可以有效量化树轮宽度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5)相关分析表明,夏季平均温度是控制长白山北坡高海拔地区长白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使用标准年表重建了该区过去243年7-8月平均温度变化。该重建方差解释量为32.4%,在过去243年长白山地区夏季平均温度变化共经历了3个主要冷期和4个主要暖期,一些冷年可以联系到一系列主要热带火山爆发。温度重建能够成功捕捉到最近的气候变暖事件,与邻近地区其它温度重建在年代际时间尺度较为一致。空间分析发现重建序列对于采样点周边较大范围地区7-8月平均温度变化特征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功率谱和小波相干性分析揭示存在显着周期峰值,这也许与大尺度大气-海洋-陆地循环系统变化有关,例如ENSO、太阳活动和PDO。(6)温度是限制长白山北坡水曲柳径向生长的主要因子,尤其是秋季平均温度,降水对其生长的影响相对薄弱。树木生长与上年8-11月平均温度相关性最高(r=0.665,,p<0.0001)。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重建长白山过去249年以来的8-11月平均温度,该方程的方差解释量为44.3%,经逐一剔除(leave-one-out)进行方程检验,发现该重建序列结果稳定可靠。过去249年间该区存在5个偏冷期和5个偏暖期。本文重建序列的冷暖时期与其他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进一步表明重建结果的可靠性。空间分析发现重建序列对于采样点周边较大范围地区8-11月平均温度变化特征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与海温数据空间分析也显示,温度重建序列与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大西洋海温均呈显着正相关。利用多窗谱分析(MTM)表明,重建序列存在 2.0,2.6,3.1,3.5,4.5,6.4,16.6,22.9 和 26.2年的显着周期(p<0.05)。同时,8-11月平均温度与ENSO、PDO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的对比上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综上表明,ENSO和PDO对研究区8-11月平均温度有较大影响。

刘亭,商宏莉,罗辑,孙守琴,何咏梅,李安迪,张军[4](2019)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4种常见树种的异速生长方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异速生长方程是构建林木生物量最简单常用的方法,本研究旨在为川西亚高山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估测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同时为异速生长模型优化以及植被原生演替过程研究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本文基于海螺沟冰川退缩区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中主要树种的生物量实测数据,通过模型将树木的总生物量及不同组分(如枝、叶、树干、根等)生物量与胸径和树高等易测指标联系起来,建立了各树种总生物量及各组分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结果】引入树高(H)的二元模型拟合效果要优于一元模型,同一模型对地上和树干生物量估计精度要优于枝叶和地下生物量的估计。【结论】以D2H为自变量的方程对树干和地上生物量的拟合效果更好,而以D3/H为自变量的方程更适合枝叶和根的生物量拟合。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野外测量的难度,可以采用一元模型W=aDb。本次构建的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对于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估算以及植被演替过程中生物量的动态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佳欣[5](2019)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粗木质残体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粗木质残体(CWD)在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有效地对其储量进行定量化研究,对我们进一步了解CWD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和全球碳循环与碳平衡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兴安落叶松林中兴安落叶松和白桦粗木质残体(CWD)的地表覆盖率、储量、结构特征、腐烂等级分布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分析发现:(1)在兴安落叶松林CWD地表覆盖率方面,兴安落叶松CWD的地表覆盖率明显高于白桦CWD的地表覆盖率,其中兴安落叶松的地表覆盖率为3.33%,白桦的地表覆盖率为0.07%。(2)在兴安落叶松林CWD储量方面,兴安落叶松CWD储量明显高于白桦CWD储量,兴安落叶松林CWD的储量为79.91m3/hm2,其中兴安落叶松CWD的储量为64.77m3/hm2,白桦CWD的储量为15.14m3/hm2。白桦枯立木CWD的储量明显低于白桦倒木,兴安落叶松枯立木CWD的储量明显低于兴安落叶松倒木,但兴安落叶松枯立木、倒木CWD的储量均明显高于白桦枯立木、倒木。(3)在兴安落叶松林CWD结构特征方面,兴安落叶松和白桦CWD个体数量在各个径级分布中均呈正态分布,其中兴安落叶松CWD主要以DHB≤20cm为主,占样地兴安落叶松总个体数的83.76%。白桦CWD主要以DHB≤1Ocm为主,占样地白桦CWD总个体数的83.51%。(4)在兴安落叶松林CWD高度/长度方面,兴安落叶松和白桦CWD个体数量在各个径级分布中均呈正态分布,其中兴安落叶松枯立木和倒木个体数量峰值出现在高度/长度为8m时,而白桦枯立木和倒木个体数量峰值出现在高度/长度为3m时。(5)在兴安落叶松林CWD腐烂等级分部特征方面,不同腐烂等级的兴安落叶松和白桦CWD数量均呈正态分布,其中腐烂等级为3级时,兴安落叶松倒木CWD和白桦倒木CWD数量最高;腐烂等级为2级时,兴安落叶松枯立木CWD数量最高;而白桦枯立木CWD数量最高,则出现在腐烂等级为3级时。(6)在兴安落叶松林CWD空间格局方面,兴安落叶松和白桦的CWD空间格局由于物种、存在形式以及腐烂等级的不同表现为由集群分布转变为随机分布。

王根绪,程根伟,刘巧,孙守琴,冉飞[6](2017)在《全球变化下的山地表生环境过程:认知与挑战——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建站30周年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立足山地表生环境长期定位观测,明确山地表生环境变化过程与机理、掌握山地生态系统响应变化环境的演化规律、探索应对全球变化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维系着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从高山典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变化环境下高山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与模拟、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海洋性冰川动态与山地气候变化以及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贡嘎山高山生态观测试验站过去30年取得的重要科学进展,归纳了在山地表生环境过程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围绕贡嘎山站在山地生态和环境变化观测试验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重要前沿科学领域的挑战和国家发展需求,提出了未来进一步发展的5个重要方向:构建和发展综合观测网络、深化高山生态系统垂直带谱分异与重建机制的研究、拓展高低纬度典型山地生态系统变化的比较研究、发展山地生态过程模型以及探索山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李萌[7](2014)在《贡嘎山东坡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时空动态》文中提出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地上植被的变化会影响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分布。贡嘎山位于横断山脉中部,其东坡、西坡和南坡、北坡分别受太平洋、印度洋季风环流和高空西风环流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其东坡分布着从常绿阔叶林到高山草甸等完整的植被带谱,是生物多样性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关于该区的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垂直分布动态还不清楚,影响到对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全面认识。本研究于2012年3、5、7、10和12月对贡嘎山东坡的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暗针叶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及土壤环境进行了5次调查。结果为: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558只,隶属于10纲29目66科75类,山蛩属、正蚓属和狂蛇马陆属等24类为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占总捕获量的81.22%;中小型土壤动物8581只,隶属于8纲28目120科149类,近缺属、副属及珠足甲螨属等20类为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占总捕获量的77.19%;土壤线虫57846只,隶属于2纲8目43科109属,矛线属前矛线属和金线属等22类为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占86.99%。贡嘎山东坡4种植被类型下的大型、中小型土壤动物及土壤线虫的多样性指数基本呈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即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总体上随着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随着海拔的增加,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密度呈逐渐降低,而土壤线虫密度却呈增加趋势。不同植被类型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相似性较低,而中小型土壤动物和线虫的群落相似性较高,表明大型土壤群落对植被类型变化的响应比中小型土壤动物和线虫群落较明显。不同月份间的大型、中小型土壤动物和土壤线虫群落的相似性均较低,表明土壤动物群落对季节变化响应较强。贡嘎山东坡大型土壤动物的功能群中,腐食性土壤动物占总生物量的57.11%,为主要功能群;中小型土壤动物各功能群中,杂食性土壤动物的密度占总密度的41.83%,为主要功能群;土壤线虫的捕食性线虫为主要功能群,占总密度的76.87%。各功能群土壤动物在不同植被类型下的所占比例不相同,但各功能群土壤动物在4种植被类型下的季节变化相似,表明植被类型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功能群结构影响较大,而季节动态影响较弱。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土壤动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Richness指数和密度均与海拔呈显着负相关,与土壤pH值、土壤温度呈显着正相关;中小型土壤动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Richness指数和密度均与土壤全磷显着正相关,与有效磷含量显着负相关;土壤线虫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Richness指数和密度均与海拔呈显着正相关。表明环境因子对不同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不同,土壤因子中磷含量及pH值对土壤动物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贡嘎山东坡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随海拔上升而变化,但不同类群和不同功能群土壤动物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结构、多样性以及功能群的变化受土壤磷含量、pH值和海拔的影响较大。

李祖凰[8](2012)在《四川省贡嘎山藓类植物区系地理与群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贡嘎山位于中国西南地区,青藏高原东南缘,北纬29°20’30°00’,东经101°30’102°10’,海拔从1680m至7556m,为四川省第一高峰。该区是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具有完整的代表性垂直植被带谱和丰富的动植物种类,有着独特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在该地区开展藓类植物区系基础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为了解贡嘎山东坡海螺沟地区藓类植物区系的主要特点及其群落构成,本课题于2009年9-2010年8月间先后三次组织前往贡嘎山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设置了14个采集地点,采集近2000份标本,通过实验室标本鉴定、整理、分析工作,应用经典生物分类、相似性系数、聚类、排序分析等多种方法,现得出贡嘎山地区藓类植物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群落组成等结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贡嘎山地区藓类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在详细的野外标本采集、实验室标本鉴定基础上,首次报道了贡嘎山地区藓类植物名录,共计40科144属359种,发现并报道四川省新纪录种12种,它们为:毛叶曲尾藓(Dicranum setifolium Card.)、孔网青毛藓(Dicranodontiumporodictyon Card. et Ther.)、长叶曲柄藓(Campylopus atrovirens De Not.)、爪哇石灰藓(Hydrogonium javanicum (Doz. Et Molk.) Hilp.)、无齿卷叶藓(Ulotagymnostoma Guo Shui-liang, Enroth&Virtanen)、云南灰气藓(Aerobryopsisyunnanensis X.J.Li et D.C.Zhang)、台湾孔雀藓(Hypopterygium formosanum Nog.)、尖叶拟草藓(Pseudoleskeopsis tosana Card.)、短尖燕尾藓(Bryhnia hultenii Bartr.)、狭叶拟绢藓(Entodontopsis wightii (Mitt.) Buck et Ireland)、多毛灰藓(Hypnumrecurvatum (Lindb. et Arn.) Kindb.)、爪哇南木藓(Macrothamnium javenseFleisch.)。并对优势科、属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2贡嘎山地区藓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及特点贡嘎山区藓类植物地理成分贡嘎山区藓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可划分为9种类型,除世界广布成分外,主要以北温带成分(34%)及东亚(33%)成分占主体,中国特有成分(11%)、热带亚洲(9%)次之。总体上是温带性的,热带成分体现了残遗性。各主要区系成分海拔梯度变化各具特色,东亚成分中的中国-日本成分在中低海拔分布较广,相反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则更趋凉,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通过与国内其他10个地区藓类植物多方面的比较表明,贡嘎山地区藓类植物与四川省境内的都江堰、峨眉山、金佛山最为相似,与云南纳板河、江西九万山、湖北神农架差异较大;通过DCA的方法把这11个地区分成四大组,分区情况与实际纬度、年均温等因素有关。3贡嘎山藓类植物生态群落研究对不同海拔和植被类型的生态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贡嘎山藓类植物群落类型丰富,各群落的海拔梯度变化迥异,与植被类型关系密切。树生群落在中海拔地区占很高比例,石生群落在低海拔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占较大比例,水生群落和土生群落由于生境的限制分布区域较少;以原生迹地城门洞地区为例,初步研究藓类植物与原生迹地植被的演替关系发现,随着植被类型的变化,藓类植物从以耐旱的种类为主,逐步转变为树生的喜湿的种类,演替特征明显,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刘彦春[9](2010)在《川西亚高山主要森林类型恢复过程中地上生物量、生产力变化研究》文中认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植被类型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森林生物量是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川西亚高山林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对维持长江上游生态平衡与区域水、碳循环具有重要作用。该区以往的森林生物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针叶林和老龄林方面,缺乏各种天然次生林生物量研究及不同恢复途径之间的对比分析。本文采用标准地调查与树木年轮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川西亚高山次生桦树林、次生针阔混交林、人工云杉林以及原始暗针叶林的群落特征与地上生物量格局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为森林植被碳收支评价、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指导。通过研究,本文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川西亚高山森林地上生物量主要受林龄和海拔影响在自然恢复过程中,次生桦树林乔木层及单株平均地上生物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呈显着增加趋势(P<0.01);生产力则先增加后减小。次生桦树林在20 a时以枝、叶生长为主(占55 %),而到30 a时以茎干生长为主(占55 %),30 a后茎干生长又有所下降。乔木层蓄积量及单株材积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在研究时期内,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分别在50 a年达到最大值。次生针阔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林分针叶类树种、阔叶类树种总生物量也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地上生物量与海拔梯度的回归分析显示,林分总群落与阔叶类树种均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林分乔木层及单株总生产力均不断下降(林分水平差异显着)。在产量器官分配关系上,茎、枝生物量比重随海拔升高有所下降,而叶生物量比重不断增加。阔叶类树种单株平均生物量、生产力随海拔上升而下降,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而针叶类树种单株平均生物量、生产力随海拔上升不断上升,但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并且当海拔超过3300 m时,针叶树单株生物量、生产力明显高于阔叶树。阔叶类树种对海拔梯度响应的敏感性要高于针叶类树种。(2)主要森林类型之间的对比分析通过树木年轮学研究发现:40年左右生天然恢复的次生桦树林与针阔混交林径级结构呈倒“J”字形分布,人工云杉林内林木径级近似呈正态分布。三种恢复过程中的森林类型龄级结构特征为,次生桦树林近似呈正态分布;次生针阔混交林集中分布于20—25 cm,25—30 cm,30—35 cm三个龄级;人工云杉林龄级数最少并且各龄级密度相近。不同森林类型在恢复过程中,次生针阔混交林一直保持最高的林分地上生物量与林分蓄积量。与人工云杉林相比,在0—30 a期间,次生桦树林具有相对较高的林分生物量;在30a之后,云杉人工林生物量较高。在0—20 a桦树林林分蓄积量略高于云杉林,而20 a以后,云杉林蓄积量则超过桦树林。随林龄增加,各林型平均生产力均呈递增趋势,并且呈“S”形波动。与人工云杉林相比,阔叶林、混交林在20 a之后生产力波动较大。在30 a之前,各林型的生产力大小对比显示,次生针阔混交林>次生桦树林>人工云杉林,而30 a之后,针阔混交林生产力仍然最高,而人工云杉林则超过次生桦树林。原始林内林木径级跨度最宽,从最小径级5—10 cm至> 75 cm大径级均有分布。原始暗针叶林内林木年龄结构跨度最大,最小龄级有20—40 a,最大龄级达到300 a。原始林中林木株数最多的龄级位于100 a附近处,原始林的林分生物量与蓄积量变化曲线均呈“J”型单调增长,林分平均生产力呈“S”型曲线增长。老龄林仍具有一定的固碳能力。(3)森林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川西亚高山地区,气温是影响林分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并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尤其是月平均最低温对林分生长影响最为显着。而该区降水与生产力相关性并不显着。

张国斌,刘世荣,张远东,缪宁,王晖[10](2008)在《岷江上游亚高山林区老龄林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文中提出中国川西亚高山森林中的天然林大部分为成过熟的老龄林,对其生物量动态研究有助于了解其碳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利用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27个固定样地数据,基于地上各器官生物量与树干胸径(D)和树高(h)的异速生长方程,估算了岷江上游亚高林山老龄林地上生物量密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从1988~2002年期间,老龄林地上生物量密度净增量为(27.311±15.580)Mg·hm-2,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930±1.091)Mg·hm-2·a-1,平均每年枯损率为(2.271±1.424)Mg.hm-.2a-1;(2)地上生物量变化受各径级保留木生长量、枯损量及进界生长量影响,其中20~40cm径级保留木生长量与生物量净增量最大,>80cm径级生物量增量最小,40~60cm和60~80cm径级生物量在调查期间净增量出现负增长。(3)岷江上游老龄林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具有时空异质性,同一样地在不同调查间隔期或同一调查期间不同样地间生物量变化不同,不仅有增量数值大小差异,还表现为生物量增量的正负差异。

二、贡嘎山暗针叶林不同林型的优势木生长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贡嘎山暗针叶林不同林型的优势木生长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海螺沟冰川退缩区表生过程主要矿质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第四纪地质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2 第四纪山地冰冻圈的研究
        1.2.3 冰川退缩区表生过程的研究
        1.2.4 多角度研究表生过程主要矿质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冰川退缩时间的确定及样地布设
        1.4.2 样品采集与处理
        1.4.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1.4.4 图的生成和处理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背景
        2.1.1 地质构造
        2.1.2 地层岩性
    2.2 地理概况
        2.2.1 地貌特征
        2.2.2 气候环境
        2.2.3 植被特征
        2.2.4 土壤特征
    2.3 冰川特征
第3章 冰川退缩区土壤发育特征和植被演替过程
    3.1 土壤的发育特征
        3.1.1 土壤主要矿物的组成
        3.1.2 土壤剖面特征
        3.1.3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3.1.4 土壤发育速率
    3.2 植被演替过程
        3.2.1 植被群落特征
        3.2.2 植被生物量动态
    3.3 土壤环境因子对植被演替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冰川退缩区主要矿质元素在土-植的迁聚特征
    4.1 土壤各层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
    4.2 植被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
        4.2.1 优势种各器官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
        4.2.2 林下植被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
        4.2.3 凋落物及粗木质残体主要矿质元素的含量
    4.3 主要矿质元素在土-植的迁聚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冰川退缩区生态系统主要矿质元素的贮量动态
    5.1 生态系统主要矿质元素的贮量动态及分配格局
        5.1.1 土壤主要矿质元素的贮量动态
        5.1.2 植被主要矿质元素的贮量动态
        5.1.3 主要矿质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分配
    5.2 主要矿质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积累过程
        5.2.1 主要矿质元素在表层土壤中的积累过程
        5.2.2 主要矿质元素在植被中的积累过程
        5.2.3 主要矿质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积累过程
    5.3 小结
第6章 冰川退缩区主要矿质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6.1 主要矿质元素的循环过程
    6.2 主要矿质元素的循环特征对表生过程的影响
    6.3 土壤发育速率与矿质元素循环特征的关系
    6.4 N和P对表生过程中生态系统发育的限制性作用
    6.5 小结
结论
    1.主要结果与讨论
    2.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基于WAVES模型的蒸渗过程分析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蒸散发研究进展
    1.3 WAVES模型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征
        2.1.4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WAVES模型原理
        2.2.2 日蒸散发量计算
        2.2.3 Mann-Kendall检验
        2.2.4 Sen’s斜率估计方法
        2.2.5 通径分析
        2.2.6 模型评价方法
3 林下蒸散发及渗漏特征研究
    3.1 林下蒸散情况分析
        3.1.1 林下日均蒸散发变化
        3.1.2 水文气象因子变化分析
        3.1.3 林下蒸散发对气候变量变化的成因分析
    3.2 渗漏分析
        3.2.1 两植被带体积含水量和饱和度日变化
        3.2.2 两植被带渗漏日变化
        3.2.3 降雨事件下渗漏变化情况
    3.3 小结
4 基于WAVES模型的林下蒸渗过程模拟
    4.1 数据处理
    4.2 模型标定结果
        4.2.1 参数率定
        4.2.2 结果验证
    4.3 模拟林下蒸渗变化
    4.4 不同天气下林下蒸散发特点
    4.5 气候变化对蒸渗影响模拟
        4.5.1 气候变化情景设计
        4.5.2 不同气候变化情境下的模拟结果分析
    4.6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及温度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树轮气候学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树轮气候学研究发展历程
        1.2.2 长白山树轮气候学研究概述
    1.3 本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类型
    2.2 研究树种介绍
        2.2.1 红松
        2.2.2 水曲柳
        2.2.3 蒙古栎
        2.2.4 黄檗
        2.2.5 春榆
        2.2.6 鱼鳞云杉
        2.2.7 长白松
    2.3 树轮气候学基本原理
    2.4 年轮取样和年表建立
        2.4.1 年轮取样
        2.4.2 年轮样芯的预处理
        2.4.3 年轮宽度的测量与交叉定年
        2.4.4 年表的建立
    2.5 树轮气候学研究方法
        2.5.1 相关和响应分析
        2.5.2 气候因子的重建与检验
        2.5.3 重建气候因子的空间代表性
        2.5.4 重建气候因子的周期性分析
3 长白山地区气候特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长白山气候因子年际变化
        3.3.2 长白山气候因子季节变化
    3.4 讨论
4 不同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年轮样芯野外采样
        4.2.2 不同树种树轮宽度年表的建立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树种年表基本统计特征分析
        4.3.2 不同树种标准年表与逐月气候因子的关系
    4.4 讨论
5 过渡带不同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年轮样芯野外获取
        5.2.2 树轮宽度年表的建立
        5.2.3 气候数据获取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年表的统计特征分析
        5.3.2 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3.3 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动态关系
        5.3.4 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模拟
    5.4 讨论
        5.4.1 不同树种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4.2 未来气候变暖对长白松和鱼鳞云杉的影响
6 不同海拔梯度径向生长的气候敏感性差异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年轮样芯野外取样
        6.2.2 不同海拔树轮宽度年表的建立
        6.2.3 气候数据获取
        6.2.4 生长-气候响应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年表的统计特征分析
        6.3.2 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3.3 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冗余分析
    6.4 讨论
        6.4.1 不同海拔红松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4.2 不同海拔水曲柳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7 重建长白山地区夏季平均温度变化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年轮样芯钻取
        7.2.2 年表建立
        7.2.3 气候数据获取
        7.2.4 统计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树轮宽度年表建立
        7.3.2 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7.3.3 夏季温度重建
        7.3.4 重建温度的空间代表性
        7.3.5 与附近温度敏感性序列比较
        7.3.6 与中国,北半球和全球温度对比
        7.3.7 重建温度的周期性分析
        7.3.8 可能的驱动机制
    7.4 讨论
        7.4.1 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
        7.4.2 与区域气候记录的比较
        7.4.3 可能的驱动机制
8 重建长白山地区秋季平均温度变化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年轮样芯取样
        8.2.2 年表建立
        8.2.3 气候数据获取
        8.2.4 统计分析
    8.3 结果与分析
        8.3.1 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8.3.2 秋季平均温度重建
        8.3.3 秋季平均温度变化规律
        8.3.4 空间代表性
        8.3.5 与附近温度重建序列对比
        8.3.6 重建序列中存在的周期
        8.3.7 联系的驱动机制
        8.3.8 与北半球重建温度对比
    8.4 讨论
        8.4.1 树木生长对气候响应
        8.4.2 与温度重建记录对比
        8.4.3 大尺度环流分析
9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4种常见树种的异速生长方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木选择
    1.3 样木生物量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量分配格局
    2.2 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
3 讨 论
    3.1 生物量分配格局
    3.2 模型评价
    3.3 最优模型与影响因素
4 结 论

(5)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粗木质残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粗木质残体定义及功能
        1.2.1 粗木质残体定义及分类
    1.3 粗木质残体形成过程
    1.4 粗木质残体的功能
    1.5 粗木质残体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兴安落叶松林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兴安落叶松林概况
    2.3 研究方法和内容
        2.3.1 CWD储量调查
        2.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兴安落叶松林CWD的地表覆盖率和储量
        3.1.1 兴安落叶松林CWD的地表覆盖率
        3.1.2 兴安落叶松林CWD的储量
    3.2 兴安落叶松林CWD的结构特征
        3.2.1 CWD径级结构(直径分布规律)
        3.2.2 兴安落叶松林CWD高度/长度结构
    3.3 粗木质残体的腐烂等级分布特征
    3.4 粗木质残体空间分布格局
        3.4.1 兴安落叶松CWD的空间分布格局
        3.4.2 白桦CWD的空间分布格局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6)全球变化下的山地表生环境过程:认知与挑战——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建站30周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山典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1.1 气候变化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影响
    1.2 亚高山针叶林早期更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3 高山苔藓的结构与功能变化
    1.4 林线形成机制与动态
2 变化环境下高山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与模拟
    2.1 土壤原生演替过程
    2.2 植被演替过程
    2.3 植被演替模拟
3 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1 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帯谱分异
    3.2 碳循环与海拔效应
    3.3 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及其模拟
4 海洋性冰川动态与山地气候变化
    4.1 贡嘎山冰川分布与变化
    4.2 山地气候变化
5 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5.1 环贡嘎山旅游景观评价及开发规划
    5.2 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
    5.3 油橄榄丰产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5.4 川滇高山栎萌生更新研究与恢复试验示范
6 挑战与展望
    6.1 构建和发展山地环境变化综合观测网络
    6.2 气候变化下的高山生态系统垂直带谱分异与重建机制
    6.3 气候变化对高低纬度典型山地生态系统影响的比较———从群落结构到生态系统功能
    6.4 山地生态过程模型与全球变化响应预测
    6.5 变化环境下山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7)贡嘎山东坡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时空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土壤动物及其不同功能群的生态功能
    0.2 贡嘎山东坡的研究历史及背景
    0.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研究区域概况
    1.1 地质特征
    1.2 气候特征
    1.3 植被特征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2.2 土壤环境调查方法
    2.3 土壤动物采集及分离鉴定方法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环境状况
        3.1.1 土壤温度
        3.1.2 土壤湿度
        3.1.3 土壤化学性质
    3.2 不同植被类型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
        3.2.1 群落组成结构
        3.2.2 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
        3.2.3 群落密度及生物量的时空动态
        3.2.4 群落各功能群的时空动态
        3.2.5 群落多样性的时空动态
        3.2.6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3 不同植被类型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
        3.3.1 群落组成结构
        3.3.2 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
        3.3.3 群落密度的时空动态
        3.3.4 群落各功能群的时空动态
        3.3.5 群落多样性的时空动态
        3.3.6 中小型土壤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4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线虫群落
        3.4.1 群落组成结构
        3.4.2 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
        3.4.3 群落密度的时空动态
        3.4.4 群落各功能群的时空动态
        3.4.5 群落多样性的时空动态
        3.4.6 土壤线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4.1 土壤动物群落的空间变化
        4.1.1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与植被类型、海拔及环境的关系
        4.1.2 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与植被类型、海拔及环境的关系
        4.1.3 土壤线虫群落与植被类型、海拔及环境的关系
    4.2 土壤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4.2.1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4.2.2 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4.2.3 土壤线虫群落的季节变化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和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8)四川省贡嘎山藓类植物区系地理与群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国山地藓类植物区系研究方法概述
    1.2 中国四川省苔藓植物研究历史概况及展望
        1.2.1 四川省藓类植物研究的历史回顾和现状
        1.2.2 四川省藓类植物生态学研究
        1.2.3 四川省藓类植物的开发利用研究
        1.2.4 其他方面研究
        1.2.5 四川省藓类植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展望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2.1 研究目的意义
        2.1.1 贡嘎山藓类植物研究历史
        2.1.2 贡嘎山藓类植物研究目的
    2.2 主要研究目标、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具体研究内容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地区自然条件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地质地貌特征
        3.1.3 水文特征
        3.1.4 气候特征
        3.1.5 贡嘎山东坡海螺沟森林公园概况
        3.1.6 贡嘎山生物多样性概况
    3.2 资料搜集、野外采集、实验室标本鉴定
        3.2.1 资料搜集
        3.2.2 贡嘎山野外苔藓植物标本采集
        3.2.3 标本鉴定
    3.3 数据采集及处理
        3.3.1 物种丰富度研究方法
        3.3.2 相似性系数分析
        3.3.3 植物区系谱统计分析
        3.3.4 聚类分析和去势对应分析
第四章 四川贡嘎山藓类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4.1 贡嘎山藓类植物物种组成
    4.2 四川苔藓植物新纪录种
    4.3 优势科、属组成分析
        4.3.1 科的特点
        4.3.2 属的特点
    4.4 贡嘎山藓类植物物种垂直分布格局
        4.4.1 不同植被带间物种变化规律
        4.4.2 物种丰富度的海拔梯度变化
        4.4.3 小结
第五章 贡嘎山藓类植物区系研究
    5.1 贡嘎山区藓类植物地理区系成分分析
        5.1.1 贡嘎山藓类植物地理区系成分的划分
        5.1.2 小结
    5.2 区系地理成分的垂直分布格局
    5.3 与其他 10 个地区藓类植物区系比较
        5.3.1 物种组成与全国其他 10 个地区比较
        5.3.2 11个地区藓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植物区系谱(FER)统计分析
        5.3.3 小结
第六章 贡嘎山藓类植物生态群落分析
    6.1 贡嘎山藓类植物群落组成
    6.2 生态群落的垂直分布格局
第七章 小结与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
    7.2 讨论
        7.2.1 人为因素对贡嘎山的影响
        7.2.2 贡嘎山植被的研究仍需完善
        7.2.3 四川省藓类植物的研究仍需加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贡嘎山藓类植物名录
    (A)贡嘎山藓类植物系统名录(按中国苔藓志 1-8 卷系统排序)
    (B)贡嘎山藓类植物鉴定名录(按属的字母顺序排序)
附录 2 贡嘎山植被带及四川省新纪录种图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川西亚高山主要森林类型恢复过程中地上生物量、生产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生物量研究历史进展
        1.2.2 森林生物量研究方法进展
    1.3 川西森林生物量研究进展
        1.3.1 川西森林概况
        1.3.2 川西森林生物量研究现状分析
        1.3.3 川西地区森林生物量研究展望
        1.3.4 树木年轮学概述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
        2.2.2 野外调查
        2.2.2.1 标准地调查
        2.2.2.2 样地生长芯取样
        2.2.3 室内实验与数据处理
        2.2.3.1 树木年轮宽度测定及交叉定年
        2.2.3.2 生长芯轮宽序列校正
        2.2.3.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次生桦树林恢复过程中地上生物量、生产力与材积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自然恢复过程中地上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变化
    3.4 自然恢复过程中乔木层材积的变化
    3.5 小结
第四章 针阔混交林乔木层地上生物量、生产力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3 林分乔木层地上生物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4.4 林分中针叶、阔叶类树种单株生物量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4.5 不同海拔梯度针阔混交林生产力结构分析
    4.6 林分乔木层树种组成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4.7 与其他地区研究结果对比
    4.8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年轮分析的主要森林类型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3 不同林分生长特征统计分析
    5.4 三种恢复森林类型的林分结构与年龄结构
    5.5 三种恢复森林类型地上生物量与生产力对比
        5.5.1 各恢复森林类型不同径级生长率分析
        5.5.2 各恢复森林类型林分平均胸径随林龄变化
        5.5.3 不同森林类型平均地上生物量与林分蓄积量
        5.5.4 不同森林类型生产力随林龄动态变化
    5.6 原始暗针叶林林分结构与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
        5.6.1 径级分布与年龄结构
        5.6.2 林分龄级结构
        5.6.3 地上生物量与生产力动态变化
        5.6.4 各森林类型优势种平均胸径随树龄变化
    5.7 川西主要森林类型生产力与气象因子响应关系
    5.8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6.3 建议
    6.4 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岷江上游亚高山林区老龄林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材料来源
    2.2 生物量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地上生物量变化特征
    3.2 地上生物量径级结构及其变化特征
    3.3 地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3.4 地上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4 结论与讨论

四、贡嘎山暗针叶林不同林型的优势木生长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海螺沟冰川退缩区表生过程主要矿质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D]. 杨丹荔.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WAVES模型的蒸渗过程分析及模拟研究[D]. 梁友鹏. 四川农业大学, 2020
  • [3]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及温度重建[D]. 于健.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4种常见树种的异速生长方程[J]. 刘亭,商宏莉,罗辑,孙守琴,何咏梅,李安迪,张军. 西南农业学报, 2019(04)
  • [5]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粗木质残体特征研究[D]. 李佳欣.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6]全球变化下的山地表生环境过程:认知与挑战——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建站30周年回顾与展望[J]. 王根绪,程根伟,刘巧,孙守琴,冉飞. 山地学报, 2017(05)
  • [7]贡嘎山东坡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时空动态[D]. 李萌. 西南民族大学, 2014(01)
  • [8]四川省贡嘎山藓类植物区系地理与群落研究[D]. 李祖凰.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9]川西亚高山主要森林类型恢复过程中地上生物量、生产力变化研究[D]. 刘彦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5)
  • [10]岷江上游亚高山林区老龄林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J]. 张国斌,刘世荣,张远东,缪宁,王晖. 生态学报, 2008(07)

标签:;  ;  ;  ;  ;  

贡嘎山暗针叶林不同林型优势树生长动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