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三境界”——兼试作文分析

浅谈作文“三境界”——兼试作文分析

一、作文“三境”浅说——兼析一篇考场作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洁[1](2020)在《基于关联理论的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材料作文近年来逐渐成为高考作文中常出现的一种类型。新材料作文比传统材料作文提供更广阔的材料,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让考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新材料作文能够较充分考察学生的写作水平。写好这类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对材料进行审题立意,但这一环节并未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实施。本文试图依据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明示——推理”、“最佳关联”三个原则,针对当前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审题立意的教学策略,以期帮助教师增强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准确深入地进行审题立意,提高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水平。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和关联理论进行了概述。新材料作文是一种只给出材料不限定范围,偏于学生多角度立意,更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与思辨能力的作文。近几年,它呈现出“内容的情境化、主题的思辨性、写作的交际性”的特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注重在新材料作文的考试中让学生分析材料,挖掘材料蕴含的深刻含义,确立有思想、有启发性的文章主题。通过对新材料作文评价标准的分析,发现在新材料作文的四项考核要素中,审题立意占的比重最大,由此可见审题立意对新材料作文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关联理论隶属于认知理论,是关于言语交际与话语理解的一种学说。该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意义的、有目的的活动,说话者的目的和意图能否被听话人理解,主要由他们能否对所处的认知环境具有共识所决定。关联理论和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有以下契合之处:一、符合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的要求,二、符合新材料作文的特点,三、符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第二章对目前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对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认识层面上,高中新材料作文教学多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教学目标。在实践层面,当前高中新材料作文教学通常以考试分数为外驱力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教学内容主要呈现和阐释为立意角度的选择;教学方式偏向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在教学效果方面,表现为学生参与材料分析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独立进行审题立意的结果不理想。其次,通过分析发现,目前高中新材料作文教学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学目标不够精确;二、教学方式陈旧,整体感知培养弱化;三、依赖教辅讲解,教学方式千篇一律。第三章是对基于关联理论的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的具体阐释。首先对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进行介绍,其指导思想包括关联理论中“最佳关联”、“明示-推理”、“认知语境”三个基本原则;材料类型主要分为单一材料作文、多材料作文和漫画作文三种。其次对教学策略的准备阶段进行阐述,包括制定基于关联理论的新材料作文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材料解读、采取探究的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最后对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的具体内容进行阐释,分别为:单一材料作文——构建认知语境策略;多材料作文——建立关联策略;漫画作文——明示推理策略。第四章为了论证提出的教学策略的可操作性和真实性,将教学策略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之中,笔者以教案形式呈现各种教学策略在课堂中的运用,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可操作的借鉴。

米慧琴[2](2020)在《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2006年出现的新材料作文是相对于传统的旧材料作文而言的,这种命题形式的作文虽然同样是为学生提供材料,学生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自己选择角度,确定立意,选择文体,自拟题目进行创意性的表达,但与传统材料作文不同的是,新材料作文可以从材料的整体或者从材料的某一个侧面选择角度进行立意,只要不超出材料的含义范围即可,而且文体不限,这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写作的束缚,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材料的规定最大限度地保障写作教学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加之其用来命题的材料永远能在时代发展和课程变革中更新,新材料作文一直到现在还是写作训练和中高考命题的重要形式。那么,新一轮的课改之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继续发挥新材料作文的优势,更好地开展新材料作文教学?这就需要对新材料作文教学做一个现状调查,从课堂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在新材料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策略。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整合,并将此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并通过分析学生的习作,了解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经过调查发现新材料作文教学中存在这些问题:学生不了解新材料作文;缺乏对新材料作文多种审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立意角度单一,缺乏新意;写作文体不明确,文体训练单一;教师缺乏书面批改,学生缺乏二次修改。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可行性策略:渗透新材料作文相关知识,保证作文课时;加强审题方法练习,学会灵活运用审题方法;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进行立意;加强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书面批改与当面批改相结合,严格要求学生进行二次修改。

李冰[3](2016)在《“世说新语”与高考新材料作文教学》文中认为新材料作文是自2006年高考后出现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自此之后,高考作文全国新课标卷就没有脱离该种题型。高考中的新材料作文也可以叫后话题作文或是题意作文,该种作文题型是出题者不再给出话题,而是通过提供写作的一段材料、故事,要求学生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好一个写作的角度来构思作文,同时通过自主确定立意之后,在明确了题干要求的写作文体后,确定作文题目。学生要想在考场上写好新材料作文,首先最关键的一步是审题立意。审题立意决定了作文接下来的立论角度和立论基础,这将直接左右作文分数。但教师平日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审题立意环节并未引起太多重视,因此,本文就试图以上海育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强教师所建立的“世说新语”作文审题立意教学为例,力求通过分析在新材料作文背景下,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应注意的审题方法,找寻一些能够提升高中学生在新材料作文审题时准确立意的能力,并结合课例,分析在当下新材料作文、尤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为命题趋势的大背景下,教师在作文教学时针对审题立意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方法,并通过对这些问题和方法的总结,提出以“世说新语”作文审题立意教学为例的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和实施方法,通过总结分析,为语文教师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文章共分为三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特点研究,针对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特点进行分析,从高考新材料作文内容方面的研究和该种命题形式所存在的优势的研究,探索新材料作文的特点。然后,具体到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对考题命制的方向进行分析。第二章是落实到教学,针对作文教学、尤其是新材料作文教学的现状研究,通过当前高考新材料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和“世说新语”作文审题教学与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关系研究,探索“世说新语”的教学价值。第三章是具体到“世说新语”的教学策略制定。从策略制定的依据,到“世说新语”的准备阶段,再通过具体案例来讲解“世说新语”的教学步骤,最后从“回归人文关怀”、“重视自主体验”、“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三个角度,研究“世说新语”作文教学法针对审题误区的教学策略。

李建平[4](2016)在《中学材料作文教学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学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深入,当代社会对人们的综合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语文教育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材料作文是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主要命题,是当前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形式,十分注重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材料作文的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也越来越受到更多教育研究者和教师的重视。本文结合当前中学材料作文的教学情况,在此对中学材料作文教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从当前中学材料作文教学现状来看,发现这过程中存在命题形式缺乏理性、教学方式单一和模式化,而且学生审题立意不当、解读材料视角单一、缺乏作文素材积累等问题,可以看出材料作文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在探究中学材料作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从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学生及教师教学方面分析在材料作文的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即首先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做到指向性明确、规定性和开放性平衡、贴近学生生活、注重理性思维等。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主体意识,教师更新观念,尊重学生的表达;课堂内外读写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写作资源;训练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提升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审题立意教学方面,针对当前的材料作文教学现状,教师应根据材料作文的基本类型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教学,本文重点分析了寓言类、事例类、时事评论类、诗歌类、漫画类这五种主要的材料作文,明确这五种材料作文的不同类型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明确各类材料作文的特点,提高对不同类型的材料作文的审题能力。最后,明确在材料作文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将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再次,根据材料作文的题型特点,讲授不同的写作要领;最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讲评的有效性。另外,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的下水作文也可以成为学生修改作文的参照。材料作文是近年考场作文中重要的作文考查形式之一,材料作为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载体,是作文的关键所在。因此,中学材料作文的教学需要尽量合理化、有效化,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升对材料作文的解读能力,激发学生对材料作文写作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能力。

吴娟[5](2012)在《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2006年以后,高考作文出现了一个新提法——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在总结了传统的材料作文和后来兴起的话题作文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后话题作文,命题人给出供写作的材料,不给话题,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题目。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主要形式,写好这一类作文的关键一步就是审题立意,但这一环节并未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试图依据教育心理学、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学原理、写作基础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相关理论,以提高高中生对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能力为出发点,分析当前教师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中和学生在审题立意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及实施方法,为高中语文教师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具体操作提供一些借鉴。全文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对材料作文以及教学现状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材料作文研究现状,然后分析材料作文教学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要探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二章依据教育心理学、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学原理、写作基础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结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阐明材料作文教学审题立意研究的理论依据。并且结合权威观点,对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等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新材料作文和其它作文形式要求的不同之处。第三章主要探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和准备阶段的工作,制定的依据包括课标有关要求,学生思维、学习特点,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分类,策略的实用行、可操作性;准备阶段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教学资源的适度运用。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要部分,主要探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的实施及注意的问题。先论述单一材料作文审题指导,主要介绍抓关键词语或句子审题法,联想迁移引申法,以果溯因审题法,联系实际审题法和多角度立意法;再论述多则材料作文审题指导,包括材料内涵相同——求同分析法,材料内涵相反——求异分析法,材料内容不全面——辩证思维法;最后是漫图画作文审题立意指导,主要介绍漫图画材料作文审题时的相关知识和审题方法。在教学指导中,主要是采用循序渐进,师生互动,教师下水式训练等方法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师生共同提高。最后指出教师在审题立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即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自己,关注社会热点;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审题立意训练如何“变集中为分散”;对学生的审题立意如何作出恰当评价。

韩怡华[6](2007)在《宋代笔记小说中的仙鬼诗》文中指出仙鬼诗,即托名仙或鬼而流传的诗歌。其产生主要有两大源头:一是市井的道听途说或好事者故弄玄虚;二是小说家敷衍故事舞文弄墨。仙鬼作诗的情节六朝志怪已有,而在唐人小说中盛行。迨及宋代,随着文艺理论与印刷术的发达,除小说中的刻意外,更有各类笔记保存了当时街谈巷议、以讹传讹及好事者为之的仙鬼诗。因此,以宋人笔记、小说中的仙鬼诗为研究对象是既含有对过去的总结,又能较全面地研究仙鬼诗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本文将围绕仙鬼诗的制造者群体及其动机、仙鬼诗与其载体的关系,仙诗鬼诗在题材、类型、风格上的特点与差异这几部分展开。

夏卫东[7](2006)在《清代科举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的第一章对清代的科举制度进行概要性的介绍。清代的科举制度虽沿袭了明朝的制度,但是还有许多不同于明朝的地方,例如开设了“翻译科” (特为满洲、汉军、蒙古之人开设);曾二度开设“博学鸿词科”;最后在清末,为了培养新式人才,还特地新增了“经济特科”。 科举制度是否公正,目前还有很大争论,而且还停留在参加考试人员的资格,以及各种形形色色的科场舞弊问题上。论文的第二章《消代的科场阅卷制度》通过对消代考官的任用、阅卷时间的限定的分析,提出:清代在阅卷过程中,由于同考官的专业素质无法保证,加之阅卷时间过短,无法做到公正取士。这是是清代科举制度的一大制度缺失。 对科举制度下产生的进士在地理及时空分布进行分析,是当前科举制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的一些研究以各地进士人数的多寡来分析各地经济文化水准的高下,并不是很恰当。这些人数的分布除了由各地的经济水平差异、文风高下等因素造成以外,是否还有其它因素?论文的第三章《清代的分省取士制》详细介绍了清代分省取士制的确立过程及其原因,认为封建王朝通过科举取士来扩大统治基础以外,还在逐渐照顾到各地的中式人数分配上的平衡,尽管避免一地过多、另一地过少的情况出现。第三章还探讨了这一制度实行所带来的弊病和政府的对策问题。 通过对清代的分省取士制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许多关于进士人数分布的研究中存在一个误区:考试各地是自由竞争的,进士人数多少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事实上,这种研究对清以前可能是适用的,但对清代是不适用的。清代中期以后各地会试录取的人数是政府预先设定的,而非由考生成绩决定的。对于各地进士人数的分布研究,必须考虑到政府的分省取士制,其结果也只能反映清政府对各地的政策不同侧重而已。 科举制度主要是作为官员的选举制度出现的,但每三年一度举行的科举制度都在不断的选拔候备官员。那么,封建国家的机构能否容纳得下这些多的官员?换言之,政府是如何解决进士的出路问题的。如果将科举制度视为一个系统的话,那么当这个系统受到其它因素冲击时,如晚清的捐纳和军功,进士的出路问题也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况?因此,论文的第四章《清代进士官员的出路问题》,即以进士群体中的最高等级——翰林官员为例,对进士出路的困境进行探讨。需要指出的是,之所以选择翰林官为例,是由于翰林官这个群体不同其它官员群体,它必须由进士出身者方能担任。 以往关于清代科场案的研究,大都局限对科场案本身的分析上,同样把“查嗣庭案”也仅作为一起普通的科场案来对待。而实际上,“查嗣庭案”的处理却是一起政府对待“科甲朋党”的斗争。科举制度讲究师生、同年关系,极易结成各种利益团体。进士、举人身份迥异也使得他们之间经常相互攻讦,形成党争,唐代的“牛李党争”已开先河。清朝政局也无一例外地深受朋党之害。论文第五章《惩治“科甲朋党”与查嗣庭案》,考察了科举与朋党的关系,分析清代雍正年间发生的“查嗣庭案”及由此引发的停浙江乡、会试一科的前因后果,得出的结论:查嗣庭案并非是一场普通的科场案或文字狱,而是由于雍正帝出于打击科甲朋党的需要,将案件处理方向进行转移,用来警诫进士结党营私的政治事件。 论文的第六章为《消代的科举迷信》。自唐宋科举制度成为主要取士途径以来,科举考

卞国华,周桂均[8](2001)在《作文“三境”浅说——兼析一篇考场作文》文中指出

二、作文“三境”浅说——兼析一篇考场作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文“三境”浅说——兼析一篇考场作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关联理论的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五、核心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和关联理论概述
    第一节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概述
        一、什么是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二、新材料作文评价标准中的审题立意
    第二节 关联理论概述
        一、关联理论的核心概念——认知语境
        二、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关联理论应用于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符合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要求
        二、与新材料作文的特点相契合
        三、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二章 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现状
        一、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现状调查设计
        二、当前教师对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的认识
        三、当前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过程
        四、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效果
    第二节 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目标不够精确
        二、教学方式陈旧,整体感知培养弱化
        三、依赖教辅讲解,缺乏系统教学策略
第三章 基于关联理论的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
    第一节 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一、指导思想
        二、材料的分类
    第二节 教学策略的准备阶段
        一、制定基于关联理论的审题立意教学策略的目标
        二、激发学生参与材料解读
        三、采取探究的教学方式
    第三节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的内容呈现和阐释策略
        一、单一材料作文: 构建认知语境策略
        二、多材料作文: 建立关联策略
        三、漫画作文: 明示推理策略
第四章 基于关联理论的新材料作文教学案例
    第一节 单一材料作文的教学案例
    第二节 多材料作文的教学案例
    第三节 漫画材料作文的教学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访谈问卷
    附录二 课堂观察表
致谢

(2)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访谈法
        1.3.4 案例分析法
2 文献综述
    2.1 材料作文的研究综述
        2.1.1 对材料作文内涵的研究
        2.1.2 对材料作文教学的研究
        2.1.3 学生写作材料作文中存在困难的研究
        2.1.4 对材料作文局限性的研究
    2.2 新材料作文的研究综述
        2.2.1 对新材料作文由来的研究
        2.2.2 对新材料作文概念的研究
        2.2.3 对新材料作文特点的研究
        2.2.4 对新材料作文的分类研究
        2.2.5 对新材料作文教学的研究
        2.2.6 学生新材料作文写作中存在困难的研究
        2.2.7 新材料作文命题误区的研究
        2.2.8 对新材料作文改进建议的研究
3 新材料作文的理论基础
    3.1 刘锡庆的“双重转化”论
    3.2 潘新和的“共能”、“异能”论
    3.3 卫灿金的写作思维学
4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4.1 联系生活
    4.2 凸显家国情怀
    4.3 立意多样
    4.4 文体自由
    4.5 题目自拟
5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调查工具的设计与实施
    5.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5.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5.1.2 调查对象的选择
        5.1.3 问卷信效度检测
        5.1.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5.2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5.2.1 访谈提纲的设计
        5.2.2 访谈的实施
6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6.1 学生不了解新材料作文
    6.2 缺乏对新材料作文多种审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6.3 立意角度单一,缺乏新意
    6.4 写作文体不明确,文体训练单一
    6.5 教师缺乏书面批改,学生缺乏二次修改
7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改进策略
    7.1 渗透新材料作文相关知识,保证作文课时
    7.2 加强审题方法练习,学会灵活运用审题方法
    7.3 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进行立意
    7.4 加强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
    7.5 书面批改与当面批改相结合,严格要求学生进行二次修改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现状调查的调查问卷
附录B 关于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现状的访谈提纲(学生)
附录C 关于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现状的访谈提纲(教师)
附录D 学生作文
致谢

(3)“世说新语”与高考新材料作文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第一节 高考新材料作文与旧材料作文的关系
    第二节 高考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关系
    第三节 高考新材料作文遵从“以生为本”的原则
第二章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教学现状
    第一节 当前高考新材料作文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二节 当前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的现状
    第三节 “世说新语”作文教学法出现的意义和优势
第三章 贵阳地区省级示范性高中“世说新语”的教学研究
    第一节 以贵阳一中为代表的示范性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第二节 “世说新语”在贵阳一中的具体操作和实践
    第三节 “世说新语”在实际教学中的推广和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贵阳一中学生作文写作调查问卷(学生卷)
致谢

(4)中学材料作文教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材料作文概述
    (一)材料作文产生的背景
        1.作文命题的历史追溯
        2.作文命题形式和内容的演变
        3.材料作文出现的必然性
    (二)材料作文的内涵
        1.材料作文的定义
        2.材料作文的要素
        3.材料作文的特点
        4.材料作文的基本类型
    (三)材料作文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1.保持个性化
        2.关注社会生活
        3.培养发散性思维
二、材料作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1.命题形式本身的问题
        2.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3.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原因分析
        1.命题形式本身的局限性
        2.学生方面
        3.教师教学
三、材料作文价值的实现
    (一)完善有效的材料作文命题
        1.指向性明确
        2.规定性与开放性平衡
        3.贴近学生生活
        4.注重理性思维
    (二)写作主体意识的培养
        1.更新观念,尊重学生的表达
        2.读写结合,唤起兴趣
        3.开阔视野,丰富写作资源
        4.训练个性化思维
四、材料作文教学策略
    (一)寓言类材料作文
        1.含义及特点
        2.教学策略
    (二)事例类材料作文
        1.含义及特点
        2.教学策略
    (三)时事评论类材料作文
        1.含义及特点
        2.教学策略
    (四)诗歌类材料作文
        1.含义及特点
        2.教学策略
    (五)漫画类材料作文
        1.含义及特点
        2.教学策略
五、材料作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将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
    (三)根据材料作文的题型特点,讲授不同的写作要领
    (四)注重对学生作文讲评的有效性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5)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作文教学研究现状
    第一节 材料作文的研究
        一、 材料作文内容方面的研究
        二、 新材料作文综合优势的研究
        三、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研究
    第二节 材料作文教学的研究
        一、 材料作文的教学原则研究
        二、 材料作文整体教学方法研究
        三、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研究
        四、 材料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二章 新材料作文教学审题立意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
    第一节 新材料作文教学审题立意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 教育心理学
        二、 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学原理
        三、 写作基础理论
        四、 建构主义理论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 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
        二、 审题立意
        三、 教学策略
第三章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和准备阶段
    第一节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一、 课标有关要求
        二、 学生思维、学习特点
        三、 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分类
        四、 实用、可操作性强
    第二节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的准备阶段
        一、 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二、 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三、 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四、 适度运用教学资源
第四章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指导策略实施
    第一节 单一材料作文审题指导
        一、 抓关键词语或句子审题法
        二、 联想迁移引申法
        三、 以果溯因审题法
        四、 联系实际审题法
        五、 多角度立意法
    第二节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指导
        一、 材料内涵相同——求同分析法
        二、 材料内涵相反——求异分析法
        三、 材料内容不全面——辩证思维法
    第三节 漫图画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一、 介绍漫图画材料作文审题时的相关知识
        二、 下水式训练
    第四节 教师在审题立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关心社会热点
        二、 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 审题立意训练要“变集中为分散”
        四、 对学生的审题立意的评价要恰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6)宋代笔记小说中的仙鬼诗(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前言
    第一节 目录学载体和几个相关定义
    第二节 文学载体及现象概述
第一章 谁为与何为——仙鬼诗的接受与创作
    概述
    第一节 "试问房陵好事家"——仙鬼诗的受众与作者群
    第二节 仙鬼庇佑——仙鬼诗的文艺批评与创作心理
第二章 "珠"与"椟"——仙鬼诗与笔记、小说的关系
    第一节 "椟中之珠"——笔记、小说的载体功能
    第二节 "卖椟"与"卖珠"——笔记、小说作为仙鬼诗本事的不同鉴赏模式
第三章 "游戏人间"与"人间游戏"——仙鬼诗的类型与题材
    概述
    第一节 游戏人间——仙诗的类型与题材
    第二节 人间游戏——鬼诗的类型与题材
第四章 仙境与鬼境——仙鬼诗的艺术风格
    概述
    第一节 仙境——清、逸、奇、豪的艺术风格
    第二节 鬼境——滞、幽、诡、愁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后记

(7)清代科举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说明
导论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缘起
第一章 清代科举制度概述
    第一节 常科(文科、武科、翻译科)
    第二节 特种考试(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经学、召试)
第二章 清代科场阅卷制度
    第一节 阅卷官员的任用机制
        1、主考官
        2、同考官
    第二节 阅卷制度的缺陷
        1、“分经阅卷”与“立程限计”
        2、政府对策
        3、后果
第三章 清代分省取士制度
    第一节 清代分省取士制的确立
        1、制度沿革
        2、正面因素
    第二节 “冒籍”及政府对策
        1、“冒籍”
        2、政府对策
第四章 清代进士官员的出路——以翰林官为中心
    第一节 翰林官及其壅滞
        1、科举出身与授官
        2、翰林官的壅滞
    第二节 翰林官的分流
        1、出任学政
        2、外转内迁
    第三节 捐纳、军功的冲击
第五章 “查嗣庭案”与“科甲朋党”的惩治
    第一节 查嗣庭案的由来
    第二节 案件转向
    第三节 重开科举
第六章 清代的科举迷信
    第一节 科举迷信的产生
        1、官员的特殊化
        2、科场失意和心理安慰
    第二节 “善恶循环”和“吉壤”
        1、“善恶循环”
        2、“吉壤”
    第三节 其它科举迷信
附录:
    1、清代“博学鸿词科”并非为“制科”辨
    2、《清史稿·选举志》校勘记
    3、清代分省取士情况表
    4、清代进士登科录(浙江部分)
征引及参考文献
后记

四、作文“三境”浅说——兼析一篇考场作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关联理论的高中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研究[D]. 李晓洁.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2]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米慧琴.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世说新语”与高考新材料作文教学[D]. 李冰. 贵州师范大学, 2016(03)
  • [4]中学材料作文教学探析[D]. 李建平.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5]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研究[D]. 吴娟.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5)
  • [6]宋代笔记小说中的仙鬼诗[D]. 韩怡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7]清代科举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D]. 夏卫东. 浙江大学, 2006(06)
  • [8]作文“三境”浅说——兼析一篇考场作文[J]. 卞国华,周桂均. 小学语文教学, 2001(12)

标签:;  ;  ;  ;  ;  

浅谈作文“三境界”——兼试作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