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景观小城市的景观塑造——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

喀斯特地区景观小城市的景观塑造——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

一、浅论喀斯特地区山水小城市的景观塑造——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邓木子然[1](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敏感性高、易产生石漠化、尤其是兼具风景名胜区属性的遗产地存续受旅游产业干扰度大。旅游产业效益监测与调控是实现遗产地保护与展示的有效途径,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挖掘旅游产业资源信息、监测评价综合效益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旅游学、地球空间信息学地域分异规律、旅游影响、目标决策等理论,针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指标因子深度挖掘、天空地协同对旅游产业效益评价专题信息提取等科学问题与技术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喀斯特地区选取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作为研究区,2018-2021年协同天空地通过遗产地野外考察、天空地数据挖掘、资料调查收集等多手段、多数据、多方法为一体,挖掘生态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阐明不同属性遗产地旅游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差异,揭示旅游产业发展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发展、价值保护展示的影响机制与内在规律,为喀斯特类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和评价提供科技参考。1.通过遗产地土地覆盖格局、植被覆盖率、石漠化景观时空变化分析,表明第一、二期“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成功前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各土地覆盖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遗产地旅游产业的存在并未给遗产地生态环境状况造成负面影响:荔波-环江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植被覆盖率有明显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持续减少,草地与灌木林地大幅度转换为郁闭度更高的乔木林地。施秉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相对变化较小,总体植被覆盖率有微弱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有一定减少,其他林地与灌木林地转换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之间相互转换,但草地转向灌木林地的比例低于灌木林地转向草地的比例,同样说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明显。道路用地和风景名胜设施用地面积相对稳定,道路面积略有增加,说明经济与社会效益良性发展。2.通过天空地一体化协同监测对旅游产业效益数据挖掘与主要驱动因子信息提取建立了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并对两类遗产地进行时序变化研究,表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这15年间整体上为增加趋势,旅游产业的调整与发展策略有效促进了喀斯特遗产地的生态成效、经济回收、社会开放:2005-2020年期间,入选时间早,旅游产业规模成熟的荔波-环江喀斯特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良好、经济收益显着、社会开放度高。入选时间较晚,旅游产业规模较小的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保持了稳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近十五年来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10.51%、34.1%、18.5%;近十年来施秉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2.2%、12.2%、2.2%。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对遗产地真实情况反映效果良好,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主要是由于产业与遗产地管理措施的差异性导致。3.针对喀斯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多维贫困特点、价值保护展示目标等三大现实壁垒,重组指标评价旅游产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得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期间均产生了一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不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之间存在的结构差异性可能与遗产地属性有关:近十五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双属性及自然保护区单属性的荔波-环江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44.6%、50.6%、28.9%、63.1%;近十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双属性的施秉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14.4%、19.0%、9.0%、21.2%,根据综合效益指数评价等级表,荔波-环江喀斯特综合效益保持高速发展水平,效益等级为好,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从差提升至较差,有不断提速的趋势。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地区情况显着影响了其衍生的产业效益特点,自然环境本底的脆弱性与不可恢复性促使产业发展必须保持高效可持续性、邻近社区的石漠化环境造成的广泛贫困促使产业收益必须拥有高速益贫性、山地人文环境的封闭性与保守性促使产业价值必须具备高质量的传播性、先进性。针对不同保护展示背景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如何规划以达到产业同时满足可持续效益高、扶贫效益好、“两山”效益充分问题值得商榷。未来研究可结合更多类遗产地的不同现实需求进行研究手段的补充与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的更广泛应用与旅游产业评价体系的普适性提高。

张江峰[2](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许可[3](2017)在《基于乡土景观应用的贵州青岩布依族生态农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乡土景观是人类在特定自然环境中,通过长期改造自然,长期与自然环境磨合,最终形成的包含了生态、生产与生活的有机整体,也是具有乡土地域性的景观空间。乡土景观是当今价值观、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反映,顺应着时代的发展。二十世纪末以来,全球化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全球价值观正在趋同,文化自觉与自信正在减弱,乡土与地域性正在被逐步侵蚀。布依族是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上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于贵州省境内,早期以渔猎为生,随着财富积累与技术进步,逐渐发展成为以稻作为主的农耕文明,也形成了以自然崇拜为核心的独特布依族文化与布依族乡土景观空间,然而布依族乡土景观也因价值观趋同而面临被侵蚀的困扰。文章在相关研究综述板块中,对乡土景观的理论、基本要素、各学科视角与国内外理论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综述。在布依族乡土景观分析板块中,对布依族乡土景观植根的土壤、布依族乡土景观总体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贵州境内的镇宁石头寨、花溪镇山村两个典型布依族村寨进行实地调研与详细分析,尝试概括出布依族乡土景观的定义,最后总结出多元文化对布依族乡土景观的影响与冲击、当前功能需求与历史传承的矛盾、布依乡土景观理论尚不完善三个现存的问题。在实践研究板块中,以贵州青岩布依族生态农庄的开发项目为支撑,以笔者总结出的尊重云贵高原自然环境、表达布依族历史文化、营造布依族乡土场所精神三个基本原则为指导,提出充分利用场地丰富的地形、汲取重构青岩布依族乡土景观形式、灵活表达青岩布依族传统符号、适当运用乡土材料、融入青岩布依族传统活动五个针对青岩布依族生态农庄的设计方法,并据此提出设计方案,尝试布依族乡土景观的设计实践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和方法。

刘星光[4](2016)在《生态城乡系统研究 ——以敦煌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城乡系统是将城、乡、野(自然地)视作一个整体,并应用生态学和系统论原理,来研究城乡野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生态城乡系统是一种可持续的“城乡野”融合发展系统,其要旨是要实现“城乡野”系统的整体生态化保护管理与合理发展。当前城、乡与野三者分离式的发展与管理模式是城乡问题产生的根源,长期城乡分离式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而城乡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又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虽然《城乡规划法》早已颁布实施,但传统的分割式发展思维仍占主导,阻碍着城乡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推进。构建生态城乡系统理论,以此来统筹城乡与自然保护地系统融合发展,在城乡野系统中既尊重有机联系又客观对待子系统差异特征,因地制宜、系统推进城乡野融合发展问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迫切需要。生态城乡系统在不同的研究区域表现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山地型生态城乡系统、平原型生态城乡系统、生态脆弱型生态城乡系统等。本文所述的敦煌地区指以敦煌市为中心的疏勒河流域甘肃省部分,与古敦煌郡范围相似,具体包括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5个行政单元。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自然单元相对完整,属于生态脆弱型生态城乡系统。本文应用文献分析法、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统计分析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等方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为:(1)生态城乡进展研究。目前对于生态城乡的研究比较分散,依据研究主题的不同与研究重点的差异,进行了生态城乡研究进展系统、跨学科式的分析,并以城乡野系统的生态化发展为主线,总结梳理了国内、国外的典型案例模式。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层面综述了生态城乡系统的相关研究。本部分的研究特色是对已有研究跨学科,系统化的梳理。(2)生态城乡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本文从城乡野一体化、系统化的视角出发,从概念界定、发展原理、功能特性、类型划分、系统构成、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体系构建7个方面探索性的构建了生态城乡系统的理论体系,为生态城乡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本部分研究特色是提出城乡野融合的生态城乡系统理论体系。(3)敦煌地区生态城乡系统景观格局分析。景观是城乡野空间的综合反映首先,综合分析了敦煌地区这一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地域系统的结构特征。并以2000、2005及2010三期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为数据源,从区域整体和上、下、游区域差异两个层面,进行了敦煌地区土地生态系统构成与动态演变分析。得出结论:未利用地生态系统面积占敦煌地区总面积的90%以上,支配着敦煌地区整体景观格局,中游地区玉门市、瓜州县土地变动剧烈,两个地区的城乡建设与农业开发是区域景观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本部分研究特色是对敦煌地区景观系统进行了与流域系统相对应的上、中、下游分区研究,研究更加详尽,加强了土地景观构成与动态变化的研究深度。(4)敦煌地区生态城乡系统资源承载人地协调分析。资源承载分析是衡量城乡野协调程度的有效手段。应用水资源承载力及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敦煌地区的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动态演变与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超载严重,农业用水比重过大,生态用水严重不足,2012年区域生态赤字达336.88?104公顷;5市县中,敦煌市用水量最高;2006-2012年,瓜州县与玉门市的农业用水增量最大。本部分研究特色是对敦煌地区生态承载进行了与流域系统相对应的上、中、下游分区研究,突出了区域水足迹的差异分析。(5)敦煌地区生态城乡系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通过对敦煌地区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的定量比较分析,明晰了敦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具体为:1)经济总量较好,区域产业构成差异大,发展模式粗放;2)城乡集中分布于交通沿线及绿洲区域,户籍人口城镇化低,城乡规模较小;3)人口构成以移民、多民族为特点,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城乡收入差距低于全国与甘肃省平均水平;4)自然保护区工作作为区域空间管治的重要手段,成效显着。本部分研究特色是分上、中、下游对敦煌地区社会经济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突出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流域系统的耦合关系。(6)敦煌市生态城乡系统融合发展满意度评估。应用问卷调查方法,综合评估敦煌市生态城乡发展水平。最终得出,敦煌市生态城乡综合满意度得分为6.51,处于较满意的水平。五个子系统中,生态经济子系统得分最低为5.89,而其中的农业绿色化水平各项指标得分很低是重要原因。本部分研究特色是首次应用生态城乡系统评估问卷调查数据,对生态城乡系统融合发展进行了实证评估。

张冠[5](2016)在《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城镇公共空间设计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公共空间是城镇居民间进行交往、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城镇公共生活的中心,然则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镇空间出现了诸如数量不足、空间破碎化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诸多问题。对于贵州黔西南的城镇公共空间来说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新城镇化背景下,鼓励中小城镇的发展给黔西南的城镇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能够避免公共空间的“失落”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成为公共空间设计首要解决的问题。黔西南的城镇多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喀斯特地貌在城镇的公共空间建设中因用地困难、限制空间的拓展成为空间发展的桎梏;但却又能够因山就势塑造富有特色的公共空间成为发展的有利因素。另外喀斯特地貌因水而生,生态系统、生产生活、城镇布局和城镇公共空间均与水有着紧密的联系,“蓄水”和“保土”成为生态问题的症结。论文结合关联耦合、绿地空间构建理论和海绵城市理论等,从喀斯特城镇公共空间的问题出发,以“水”为媒提出“水系优先原则”的设计理念,构建“廊道+斑块”的生态基底引导城镇的绿地空间、道路空间和建筑场地空间的建设。三者是城镇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共同构建系统性生态型公共空间,统一于“山—水—城—田”的城镇公共空间格局。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论证和验证。第一部分以喀斯特地貌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探讨水与城镇公共空间的关联性。首先分析水与地貌、生产生活、聚落布局的关系,并以地貌特征为依据将喀斯特地貌分为三种类型,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和峰林盆地等三类,分析探讨不同地貌环境下水与城镇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关系。通过海绵城市、关联耦合理论等相关理论的介入,结合以地貌生态和公共空间问题,提出以“水系优先原则”作为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城镇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第二部分在“水系优先原则”的指导下探讨喀斯特地貌区城镇公共空间设计,分为公共空间总体设计和公共空间详细设计两个层面。总体设计层面,通过GIS分析城镇的水文特征,构建城镇的水系,并结合土地适用性评价建立起生态斑块,打造“廊道+斑块”的生态基底,引导城镇绿地空间、道路空间和建筑场地空间的建设,这三类空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城镇的公共空间系统。在微观层面,在“水系优先原则”详细分析水空间对绿地空间、道路空间和建筑场地空间等空间设计要求并选取典型案例加以分析。在“水系优先原则”下的公共空间的构建离不开绿色基础设施的支持,另外还需加强对水质的改善和植物配置方面控制,保证水质的干净和景观的营造,打造“花开常在,青树长留”景观。同时注重结合黔西南特殊地貌环境,对喀斯特水生态敏感区域进行特殊绿色基础设施改善。第三部分将“水系优先原则”运用于晴隆城市设计的案例中加以分析和探讨。基于“水系优先原则”优先构建城市“廊道+斑块”的生态基底,引导城镇绿地空间、道路空间和建筑场地空间的建设,从而使城镇公共空间系统化和生态化。利用公共空间与城镇建设空间的关联耦合作用从而引导城市设计,为黔西南州喀斯特地貌区城市设计提供参考。黔西南的城镇正在经历快速城镇化阶段,在此背景下探讨系统性生态型公共空间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丰富黔西南的城镇建设和公共空间建设的相关理论,并对实际项目作出指导。

唐舜鸿[6](2015)在《南亚热带岩溶植物园植物景观营造初探 ——以广西柳州龙潭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广西更是以喀斯特地貌风景而闻名,对于南亚热带喀斯特植物的研究对于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石漠化防治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岩溶植物园的营建更有助于深入了解、收集和研究喀斯特地区植物资源,而岩溶植物园植物景观的营造则是植物园区别于其他专类园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喀斯特岩溶植物园植物景观营造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对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桂林雁山植物园、柳州龙潭公园自然山体植被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上述地区内植被与岩溶地貌结合的景观案例,研究岩溶植物景观构成,并结合对茂兰保护区内游客进行的植物景观感受问卷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自然条件下喀斯特植物群落组成十分复杂,相对于人工营造的植物群落,自然群落经由自然选择而形成,更符合生态学原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2)自然状态下的喀斯特森林中,层间植物十分发达,这是喀斯特植物景观的特色,但过多的层间植物会导致植物景观美感缺失;(3)保护得好的区域植物群落复杂且稳定,而人为干扰多的地区植物群落多数由灌木藤本组成,缺少乔木层,就景观变化上而言丰富程度不足;(4)在进行南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营造中要对自然植物景观群落进行删减,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5)喀斯特地区水土易流失,在进行植物景观营造中要采取必要人工围合砌筑等手段缓解水土流失、种植困难等问题。此外本文还对广西地区常见岩溶植物及龙潭公园内植物种类进行调查,从植物的外貌类型、观赏性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保护区及公园的植物景观调查结果,探讨南亚热带岩溶植物园植物景观营造思路,给出岩溶植物景观营造的建议,并以广西柳州龙潭公园为例,提出营造南亚热带岩溶植物园植物景观的初步构想,结合该园内雷潭景区周边的植物景观改造工程项目的实施,将论文的理论研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得该区域的植物景观得到较大改观。本文创新点在于:(1)各种类型的植物园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目前仍未有针对喀斯特岩溶地区植物的植物园建成,仅极少数植物园拥有岩溶植物展示区,本文通过对岩溶植物及岩溶地貌与岩溶植物景观结合的理论和实际调查,创新性开展南亚热带岩溶植物园植物景观的研究,并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景观营造工作中。(2)广西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在被子植物分类研究上一直沿用哈钦松系统,但该系统在植物进化系统展现及植物景观营造上存在较大的缺陷,本文创新性的选用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进行岩溶植物专类园的布局设计,结合龙潭公园原有的民族风情及历史人文,将各专类园植物根据各自生态习性布置及植物进化系统中的先后顺序布置到公园主游览线路上,使亚热带岩溶地区植物景观风貌再现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园中。

王艺婷[7](2015)在《黔西南晴隆城镇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拥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生态资源,其地形在地域、生态、空间形态上都十分特殊,对城镇的建设来说,既是制约,又是契机。当前对于该地区地形地貌引导下城市设计策略及方法的研究较少。在传统的规划中特殊的地形地貌,一般尽量避免城市空间的建设。但在施工技术及防治措施有相当发展的今天,建设用地的缺乏,使黔西南小城镇必须使用特殊的地形地貌,变地形条件劣势为城市环境优势。对喀斯特地貌区城镇的设计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及实践价值。如何变地形劣势为景观资源优势,合理的利用城镇地形地貌空间形态引导城市设计,是本文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来思考、分析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针对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关于景观形态特征以及城镇空间、形态、结构方面的归纳总结。喀斯特地貌景观对黔西南小城镇的绿地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对其进行分类及评价是构建黔西南喀斯特地形下的城市设计方法的前提。而对黔西南地区城镇空间所特有的分布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的总结,是该地区小城镇城镇建设的重要基础。这是黔西南喀斯特城镇的建设思想和城市生活的灵魂所在,并在城镇今天的发展建设中继续起着特殊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基于“景观廊道”分析城市设计方法的探讨。基于“反规划理论”,以生态优先的原则作为指导,在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城镇建设中,优先考虑喀斯特地貌景观在城镇建设中的应用,通过相关生态因子的分析,将喀斯特绿地景观划分为喀斯特基本绿地控制区、喀斯特绿地缓冲区及城乡统筹发展区,据此建立城镇绿地系统。并结合关联耦合的理论,基于“景观廊道”的分析,建立城镇建设系统与绿地空间系统的渗透耦合,以绿地空间引导建设空间,建立和谐统一的生态型城镇。具体设计方法:论文通过可达性定量分析法,寻找城镇建设空间“敏感点”,建立其与喀斯特绿地系统之间的“景观廊道”。运用廊道(实廊和虚廊)设置,发挥联结作用,使城市绿地系统与建设空间具有有机联系。并基于此分析,进行包括土地利用、公共空间、交通和景观等在内的城市设计方面的策略总结。以寻求科学的城镇空间设计策略以及城镇空间形态的塑造,进而通过喀斯特峰丛洼地系列小城镇、喀斯特峰丛峡谷系列小城镇以及喀斯特峰林谷地系列小城镇的项目实例分布进行验证,得出方法成果用于下一章节具体案例的实践与检验。第三部分主要对此设计方法在具体项目实践中的运用进行论述。论文以贵州省晴隆县的城市设计项目实践为研究对象,喀斯绿地空间在城镇发展中具有主导性,城镇空间以“景观廊道”来串联、以构建和谐统一的城市绿地空间网络、营造喀斯特城镇的城市风貌,并保护城镇地域特色。为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小城镇的生态化建设提供设计参考。

魏来[8](2014)在《重庆市直辖以来植被建设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视,重庆直辖、三峡工程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等给重庆市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必然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如何维护好生态安全已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植被的恢复与建设是其中的重点环节。本文利用MODIS-NDVI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以及相关经济数据,基于ArcGIS软件平台,运用最大合成值法、均值法、S-G滤波法、克里金插值法、趋势线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方法,对重庆市植被建设成效进行探讨,并分别从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两方面分析重庆市植被建设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重庆市植被建设的对策。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从时间变化上来看,NDVI在年内变化上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而年际变化上,年均NDVI整体上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增长幅度为0.023/10a,四个季节的季均NDVI变化趋势与年均NDVI变化趋势一致,都呈上升趋势,说明重庆市的植被覆盖状况有所改善,植被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空间上来看,渝东北和渝东南是植被覆盖增长比较明显的地区;而长江沿岸、渝西地区以及城镇的拓展区域,植被覆盖有所下降,尤其是主城九区植被覆盖退化比较严重。(2)气候因子对重庆市植被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植被自然恢复为主的地区,在植被生长的生态幅范围内,降水量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都有利于重庆植被的建设。(3)地形因素中,在低海拔、低坡度区域内,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对植被建设既存在抑制,同时绿化建设对植被覆盖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海拔500-1500米、坡度5-35度的地区,受人为作用的影响相对较小,自然环境适宜,有利于植被建设;而海拔在1500米以上、坡度大于35度的地区,自然条件对植被建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植被覆盖变化幅度较小。坡向对重庆市植被建设的影响不大。(4)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植被建设的关系,其结果表明:GDP总量低的地区更有利于植被的建设;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局部地区的植被建设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人口和城镇化与植被建设之间都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土地利用对植被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用地结构的变化上,林地面积的增加能够提高植被覆盖的程度,而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程度的提高能有利于推动植被的建设。相关植被建设政策的制定,合理的实施各项造林工程,对植被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5)重庆植被建设的对策主要有制定合理的分区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树种搭配、扩大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维持其延续性。

辛艺峰[9](2012)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城镇地域特色塑造中的环境色彩设计研究——以贵州荔波县城区为例》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环境色彩与城镇地域特色塑造等相关概念的解析,将环境色彩设计导入城镇地域特色塑造来进行研究,并结合世界自然遗产地——南方喀斯特地区荔波县城区地域特色塑造中的环境色彩专项规划项目,从荔波县城区环境色彩的调查采集、目标定位、规划原则、详细设计与实施应用等层面进行探索,以对城镇地域特色塑造中的环境色彩应用实践起到促进作用。

史学楠[10](2012)在《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休闲正以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随着中国传统节日被列入休闲范围后,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对闲暇时的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认识和更高要求。休闲经济发展是建立在人们有更多休闲时间和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休闲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国家法定假日以及休闲需求和休闲产业的发展程度。休闲是消费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休闲消费需求涉及到每个人,它不仅具有经济和营销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这一新的消费需求,不仅是物质方面的产品,而更多是满足休闲消费需要的文化精神产品。它将引致新的产业链产生和新的社会文化关系构建。乡村休闲是以农村为休闲目的地,以农业资源、乡村自然资源为依托的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活动。乡村休闲发展是以乡村旅游为基础,是在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之上的一种休闲方式,它不等同于旅游,但以旅游景点为依托吸引客源。乡村休闲具有很强的衍生品及产业关联度,它可以综合乡村的风土人情、民间文化、地方特色、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来综合开发和利用,使得休闲消费者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停留在一地细细品味及慢慢体验乡村休闲带来的生活放松和惬意,时间的停留将带来消费方式的改变。乡村休闲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休闲有了新的认识,休闲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而且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同时还会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乡村休闲既带动了农业经济、农村经济转型,又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善民生提供了契机。同时,发展乡村休闲离不开市场和资源。发展乡村休闲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客源为保障。发展乡村休闲需要发达的信息网络、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比较完备的服务体系,使乡村地区商品流、信息流、人流等得以迅速传输。目前,中国学界研究乡村旅游经济的成果较多,且研究范围多以某一局部或某一省(市)区进行探讨,而从整体或一般层面研究乡村休闲经济及乡村旅游经济的成果较少,特别是针对乡村休闲经济发展体系构架的研究成果更少。乡村休闲经济的发展在国际上有成功的理论与实践典范,其发展规模、经验和模式可以为中国发展乡村休闲提供经验借鉴。本论文立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目标定位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论文以供给需求理论、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休闲乘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基础,以文献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比较全面梳理国内外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休闲、乡村休闲、休闲经济等概念体系切入,在分析其内涵、外延和基本特征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发展乡村休闲经济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实践范例,同时从乡村休闲市场、乡村休闲资源等方面论证了中国发展乡村休闲经济的现实条件和基础,客观分析了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瓶颈,在分析借鉴国内外发展休闲经济比较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较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中国发展乡村休闲经济的对策建议及体系构建。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创新。目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乡村旅游经济的成果较多,且研究的范围多以某一局部或某一省(市)区进行探讨,而针对整体或一般层面上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针对乡村休闲经济发展体系构架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二是研究内容明确,符合国家的战略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本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是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及《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基础上提出的,目标定位明确,思路清晰,现实意义重大;三是提出的对策建议和体系构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二、浅论喀斯特地区山水小城市的景观塑造——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喀斯特地区山水小城市的景观塑造——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二)天空地一体化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三)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喀斯特遗产地治理的启示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色与难点及创新处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1 天空地数据
        2 野外调查数据
        3 收集资料数据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一)数据挖掘
        1 航天数据
        2 航空数据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
    (二)数据处理
        1 航天数据处理
        2 航空数据处理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处理
四 旅游产业效益指标信息提取
    (一)生态环境指标因子
        1 土地覆盖
        2 石漠化类型
        3 植被覆盖度
    (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
        1 旅游业总收入
        2 旅游从业人数
        3 人均可支配收入
        4 旅游者人数
        5 旅游业带动效应
        6 旅游设施数量
        7 基础设施变化
        8 生活保障变化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指标因子选取
        3 指标筛选方法
        4 指标体系
    (二)指标因子标准化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三)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 指标权重确定
    (四)评价模型构建
        1 模型建立
        2 模型确定
六 综合效益监测评价分析
    (一)单一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二)综合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1“两山”效益
        2 扶贫效益
        3 可持续效益
        4 综合效益
    (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旅游效益评价信息系统开发
        1 系统目的
        2 系统登录
        3 系统操作
        4 旅游目的地微信指数监测
        5 数据采集
        6 旅游文件上传
        7 评分标准
        8 热点客源
七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3)基于乡土景观应用的贵州青岩布依族生态农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全球化与城市化的背景
        1.1.2 历史文化背景
        1.1.3 社会经济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二、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乡土景观(Vernacular Landscape)
        2.1.2 地域主义(Regionalism)
        2.1.3 生态农庄(Ecological Farm)
    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2.1 理论研究进展
        2.2.2 实践案例
    2.3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3.1 理论研究进展
        2.3.2 实践案例
    2.4 本章小结
三、布依族乡土景观分析
    3.1 布依族乡土景观植根的土壤
        3.1.1 布依族聚落地理环境概况
        3.1.2 布依族历史文化概况
    3.2 布依族乡土景观要素分析
        3.2.1 聚落选址
        3.2.2 形态结构
        3.2.3 地形与天际线
        3.2.4 建筑式样
        3.2.5 乡土材料
        3.2.6 街巷
        3.2.7 寨门与城墙
        3.2.8 晒坝(广场)
        3.2.9 民俗文化景观
    3.3 布依族乡土景观典型案例分析
        3.3.1 镇宁石头寨
        3.3.2 花溪镇山村
    3.4 布依族乡土景观定义与现存问题
        3.4.1 布依族乡土景观的定义
        3.4.2 多元文化对乡土景观的影响与冲击
        3.4.3 当前功能需求与历史传承的矛盾
        3.4.4 布依乡土景观理论尚不完善
    3.5 本章小结
四、贵州青岩布依族生态农庄设计
    4.1 项目背景
    4.2 场地现状概况
        4.2.1 区位分析
        4.2.2 交通概况
        4.2.3 景观要素分析
    4.3 场地优势与不足
    4.4 设计原则与方法
        4.3.1 设计原则
        4.3.2 设计方法
    4.5 设计构思与具体方案
        4.5.1 设计构思
        4.5.2 总体布局与分析
        4.5.3 分区说明
        4.5.4 布依风情区
        4.5.5 农业生产观光区
        4.5.6 农庄服务区
    4.6 本章小结
五、结语
    5.1 主要结论
    5.2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生态城乡系统研究 ——以敦煌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区选择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城乡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
    2.1 研究进展
        2.1.1 国外生态城乡相关研究进展
        2.1.2 国际生态城乡均衡发展模式剖析
        2.1.3 国内生态城乡相关研究进展
        2.1.4 国内生态城乡典型案例研究剖析
    2.2 基础理论
        2.2.1 田园城市与城市区域整体论
        2.2.2 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系统---城乡体系的系统性研究
        2.2.3 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系统设计
        2.2.4 麦基的城乡融合体研究
        2.2.5 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性科学
        2.2.6 新型城乡形态理论
        2.2.7 景观生态学与产业生态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城乡系统理论体系构建
    3.1 生态城乡的概念界定
    3.2 生态城乡的发展原理
        3.2.1 融合发展
        3.2.2 自然为基
        3.2.3 系统保护
        3.2.4 要素共生
        3.2.5 过程生态
        3.2.6 城乡平等
        3.2.7 文化特色
        3.2.8 开放动态
    3.3 生态城乡系统的功能特性
        3.3.1 功能特性优选
        3.3.2 功能特性内涵
    3.4 生态城乡系统的类型划分
        3.4.1 按系统主导因素影响力分类
        3.4.2 按人类干扰程度大小的二级分类
    3.5 生态城乡系统构建
    3.6 生态城乡系统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3.6.1 生态城乡系统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6.2 生态城乡系统评估的指标体系的确立方法
        3.6.3 生态城乡系统评估的指标体系的结构
    3.7 生态城乡系统研究方法体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敦煌地区生态城乡景观格局分析
    4.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4.1.1 区位与地貌
        4.1.2 水系与冰川
        4.1.3 气候
    4.2 敦煌地区地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4.3 敦煌地区土地生态系统演变特征与动态分析
        4.3.1 数据源及处理
        4.3.2 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4.3.3 土地生态系统整体特征
        4.3.4 土地生态系统变动的空间差异
    4.4 区域景观生态格局特征分析
        4.4.1 斑块类型尺度
        4.4.2 整体景观尺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敦煌地区生态城乡系统资源承载与人地协调分析
    5.1 资源承载力研究基本内容
        5.1.1 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与评估方法
        5.1.2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5.1.3 计算模型与方法
    5.2 敦煌地区水资源生态承载评价
        5.2.1 敦煌地区水资源生态承载总体评价
        5.2.2 敦煌地区水资源生态承载上下游区域差异
    5.3 敦煌地区水资源管理建议
        5.3.1 敦煌地区水资源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5.3.2 敦煌地区水资源优化管理建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敦煌地区生态城乡系统经济-社会特征研究
    6.1 经济发展特征
        6.1.1 经济总体水平
        6.1.2 产业结构对比
        6.1.3 非农产业产值结构
        6.1.4 发展方式
    6.2 城乡体系特征
        6.2.1 城镇化水平
        6.2.2 城镇化模式
        6.2.3 城乡空间格局
        6.2.4 城乡职能类型
        6.2.5 城乡规模结构
    6.3 社会发展特征
        6.3.1 人口构成与民族类型
        6.3.2 城乡差距
    6.4 空间管治特征
        6.4.1 主体功能区划
        6.4.2 生态功能区规划
        6.4.3 自然保护区建设
    6.5 城乡发展存在问题
        6.5.1 嵌入型城镇化与当地缺乏联系
        6.5.2 整体城镇发展特色不突出
        6.5.3 城镇化动力单一,新业态发展不足
        6.5.4 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发展统筹性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敦煌生态城乡系统发展满意度评估
    7.1 问卷设计
        7.1.1 问题整合
        7.1.2 指标释疑
    7.2 生态城乡系统满意度评估的测算方法
        7.2.1 满意度赋值方法
        7.2.2 权重确定与满意度计算
    7.3 生态城乡系统发展满意度水平分析
        7.3.1 调研基本情况
        7.3.2 调查对象选择
        7.3.3 计算结果分析
    7.4 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特色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特色
    8.3 不足与展望
    8.4 生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途径
        8.4.1 以水资源为第一约束条件,制定区域生态红线规划
        8.4.2 多元产业发展共推农民市民化
        8.4.3 成立区域联席协会等组织,推动区域统筹发展
        8.4.4 推进财税—户籍制度共同改革,保障社会保险均等化
        8.4.5 以“生态”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生态城乡体系构建
附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城镇公共空间设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黔西南城镇发展机遇和瓶颈
        1.1.2 喀斯特地貌区生态危机加剧
        1.1.3 城镇公共空间的失落与复兴
    1.2 相关问题的提出
        1.2.1 喀斯特地貌公共空间生态保护
        1.2.2 喀斯特地貌公共空间系统维护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公共空间
        1.3.2 黔西南喀斯特地貌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喀斯特地貌研究动态
        1.4.2 公共空间的研究动态
        1.4.3 相关研究理论的阐述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理论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喀斯特城镇公共空间与水的关联性解析
    2.1 喀斯特生态环境要素解析
        2.1.1 因水而生的地貌环境
        2.1.2 土壤贫瘠的地貌环境
        2.1.3 植被稀少的地貌环境
    2.2 喀斯特城镇空间与水关联性解析
        2.2.1 生产空间与水的关联性探讨
        2.2.2 聚落空间与水的关联性探讨
        2.2.3 喀斯特城镇的空间结构类型
    2.3 喀斯特城镇公共空间与水的关联性解析
        2.3.1 喀斯特城镇空间与公共空间关系
        2.3.2 喀斯特城镇公共空间与水的关系
    2.4 小结
3 喀斯特地貌区城镇公共空间设计原则提出
    3.1 方法基础——“关联耦合理论”的应用
        3.1.1 城镇空间与城镇公共空间系统的关联耦合作用
        3.1.2 水系与城镇的公共空间关联耦合作用
    3.2 方法核心—“水系优先原则”的提出
        3.2.1“水系优先原则”特点
        3.2.2“水系优先原则”目标
    3.3 方法主体—“廊道+斑块”的构建
        3.3.1 耦合要素
        3.3.2 耦合方式
    3.4 方法理论
        3.4.1 总体层次详细层次控制
        3.4.2 多学科多层次交叉控制
    3.5 小结
4 基于“水系优先原则”的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城镇公共空间总体设计
    4.1 基于“水系优先原则”下“廊道+斑块”生态基底的构建
        4.1.1“水”系的构建
        4.1.2“廊道+斑块”生态基底构建
        4.1.3“水”系驳岸设计
        4.1.4“廊道+斑块”与城镇空间系统构建的关系解析
    4.2 基于“水系优先原则”绿地空间的构建
        4.2.1 城镇绿地的用地调整
        4.2.2 公园绿地公共空间的构建
        4.2.3 广场绿地公共空间的构建
        4.2.4 防护绿地公共空间的构建
    4.3 基于“水系优先原则”的城镇道路空间的构建
        4.3.1 车行空间的构建
        4.3.2 步行空间的构建
    4.4 基于“水系优先原则”的城镇建筑场地空间的构建
        4.4.1 建筑类型控制
        4.4.2 建筑高度控制
        4.4.3 建筑风貌控制
        4.4.4 建筑密度控制
    4.5 小结
5 基于“水系优先原则”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城镇公共空间详细设计
    5.1 绿地空间的详细设计
        5.1.1 绿地空间的详细设计
        5.1.2 绿地空间绿色基础设施设计
        5.1.3 相关案例分析
    5.2 道路空间的详细设计
        5.2.1 道路公共空间的详细设计
        5.2.2 道路空间绿色基础设施设计
        5.2.3 相关案例分析
    5.3 建筑场地的详细设计
        5.3.1 建筑场地空间的设计
        5.3.2 建筑场地空间绿色基础设施的选择
        5.3.3 相关案例分析
    5.4 公共空间的水体设计和水质的改善
        5.4.1 水体的净化系统解析
        5.4.2 水体净化系统的相关技术措施
    5.5 公共空间植物的配置
        5.5.1 植物对于水生态系统的作用
        5.5.2 绿色基础设施植物配置的原则
        5.5.3 黔西南喀斯特地貌的植物配置
    5.6 小结
6 晴隆东观区城市设计
    6.1 背景解析
        6.1.1 晴隆县城背景解析
        6.1.2 东观区城市设计项目解析
    6.2 东观区城镇公共空间的总体设计
        6.2.1 基于“水系优先原则”的“廊道+斑块”生态基底构建
        6.2.2 东观区绿地空间的构建
        6.2.3 东观区道路空间的构建
        6.2.4 东观区建筑场地空间的构建
    6.3 东观区城镇公共空间的详细设计
        6.3.1 建筑场地空间详细设计
        6.3.2 道路空间详细设计
        6.3.3 绿地空间的详细设计
        6.3.4 东观区水体系统的提升和完善
        6.3.5 东观区植物配置
    6.4 小结
7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南亚热带岩溶植物园植物景观营造初探 ——以广西柳州龙潭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进展
        1.3.1 关于“喀斯特”的相关理论
        1.3.2 关于喀斯特地区植物的相关理论研究
        1.3.3 关于喀斯特地区植物园及岩溶植物景观营造的相关研究
        1.3.4 植物景观营造基础理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及人工条件下岩溶地貌与植物结合的景观研究分析
    2.1 实地调查的意义及目的
        2.1.1 调查目的
        2.1.2 调查意义
        2.1.3 调查内容及方式
    2.2 茂兰自然保护区内植物景观与岩溶地貌结合案例分析
        2.2.1 保护区概况
        2.2.2 茂兰保护区内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2.2.2.1 植物群落全貌景观分析
        2.2.2.2 石上森林植物景观分析
        2.2.2.3 水体周边植物景观分析
        2.2.2.4 岩溶洞穴植物景观分析
        2.2.3 茂兰自然保护区植物景观的偏好分析
        3.1.3.1 游客特征分析
        3.1.3.2 游客目的分析
        3.1.3.3 游客满意度及感官体验分析
    2.3 弄岗自然保护区植物景观分析
        2.3.1 弄岗保护区概况
        2.3.2 弄岗保护区内植物景观分析
    2.4 龙潭公园自然植被景观分析
        2.4.1 柳州龙潭公园植被概况
        2.4.2 柳州龙潭公园自然植被景观调查分析
    2.5 桂林雁山植物园岩溶植物展示区植物景观分析
        2.5.1 桂林雁山植物园概况
        2.5.2 桂林雁山植物园岩溶植物展示区植物景观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适用于广西地区的岩溶植物的选择及分析
    3.1 广西岩溶植物资源分析
        3.1.1 岩溶植物种类统计结果分析
        3.1.2 岩溶植物外貌类型统计结果分析
        3.1.3 岩溶植物观赏性分析
        3.1.3.1 春季开花植物:
        3.1.3.2 夏花植物
        3.1.3.3 秋冬开花植物
        3.1.3.4 观叶色叶植物
        3.1.3.5 闻香观果类植物
    3.2 柳州龙潭公园植物资源概况分析
4 南亚热带岩溶植物园植物景观设计-以柳州市龙潭公园为例
    4.1 区位概况
    4.2 现状条件
        4.2.1 自然条件
        4.2.1.1 地形地貌
        4.2.1.2 气候
        4.2.1.3 植被
        4.2.1.4 土壤
        4.2.1.5 水资源
        4.2.2 植物景观现状分析
    4.3 规划定位、目标与原则
        4.3.1 植物景观规划目标
        4.3.2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4.3.2.1 师法自然
        4.3.2.2 科学性原则
        4.3.2.3 艺术性原则
        4.3.2.4 文化性原则
    4.4 规划布局
    4.5 专类园植物景观营造
        4.5.1 苏铁园
        4.5.2 木兰园
        4.5.3 榕树园
        4.5.4 秋海棠园
        4.5.5 桃花源
        4.5.6 苦苣苔园
        4.5.7 棕榈园
        4.5.8 竹园
        4.5.9 姜花园
        4.5.10 石山生态观光区
    4.6 南方亚热带岩溶植物园中苏铁园局部植物景观营造实例
        4.6.1 项目概况
        4.6.2 该区域植物景观营造主题思想
        4.6.3 地形及植物生境的塑造
        4.6.4 植物景观的营造
        4.6.5 植物景观的维护
5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游客问卷调查表
    附录2 广西常见石灰岩石山植物种类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7)黔西南晴隆城镇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1.3.1 黔西南
        1.3.2 喀斯特地貌
        1.3.3 小城镇
    1.4 相关研究现状及动态
        1.4.1 山地城市与地形的关系
        1.4.2 有关喀斯特地貌研究的文献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黔西南喀斯特地貌的评价及景观形态特征分析
    2.1 黔西南喀斯特地域结构
    2.2 黔西南喀斯特地貌特征与类型
        2.2.1 黔西南喀斯特地貌特征
        2.2.2 黔西南喀斯特地貌类型
    2.3 黔西南生态特性
        2.3.1 自然状况
        2.3.2 气候特征
        2.3.3 土壤
        2.3.4 植被
    2.4 黔西南喀斯特景观
        2.4.1 地貌景观
        2.4.2 喀斯特水体景观
        2.4.3 绿色喀斯特景观
    2.5 地貌形态的分类解析及在城镇建设中的应用
        2.5.1 喀斯特峰丛洼地“融山”型景观
        2.5.2 喀斯特峰丛峡谷“显山”型景观
        2.5.3 喀斯特峰林谷地“互衬”型景观
    2.6 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小城镇发展优势及劣势分析
        2.6.1 地形地貌对黔西南城镇建设的有利影响
        2.6.2 地形地貌对黔西南城镇建设的不利影响
    2.7 本章小结
3 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小城镇空间结构特征及设计要素解析
    3.1 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小城镇选址的空间区位
        3.1.1 山水格局与传统选址“模式”
        3.1.2 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小城镇的选址
    3.2 黔西南传统聚落形态解析
        3.2.1 人文历史背景
        3.2.2 黔西南聚落形态解析
        3.2.3 聚落空间格局特征
    3.3 黔西南城镇体系基本发展模式及“城—山”关系解析
        3.3.1 黔西南喀斯特城镇基本空间模式
        3.3.2 黔西南小城镇“城—山”空间结构类型
    3.4 黔西南小城镇城市设计要素分析
        3.4.1 城市设计要素构成
        3.4.2 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小城镇城市设计要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与策略探讨
    4.1 方法基础——关联耦合理论的应用思路
        4.1.1 城市空间的系统整合
        4.1.2 喀斯特绿地系统与建设空间系统存在耦合关系
        4.1.3 绿色空间系统与建设空间系统耦合的设计方法体系
    4.2 方法核心——绿色空间系统的优先构建
        4.2.1 绿色空间优先构建原则
        4.2.2 黔西南喀斯特绿地功能定位
        4.2.3 黔西南峰丛洼地系列小城镇绿色空间系统建构
        4.2.4 黔西南峰丛峡谷系列小城镇绿色空间系统建构
        4.2.5 黔西南峰林谷地系列小城镇绿色空间系统建构
    4.3 方法主体——喀斯特绿地系统与城镇建设空间的渗透耦合
        4.3.1 耦合要素
        4.3.2 耦合方式——景观廊道的建立
        4.3.3 城镇空间主要节点的选取——可达性定量分析法
    4.4 方法应用
        4.4.1 峰丛洼地系列小城镇绿地系统与建设空间系统耦合
        4.4.2 峰丛峡谷系列小城镇绿地系统与建设空间系统耦合
        4.4.3 峰林谷地系列小城镇绿地系统与建设空间系统耦合
    4.5 方法成果——黔西南喀斯特区小城镇城市设计策略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贵州晴隆城镇空间形态适应性发展策略研究
    5.1 项目概况
    5.2 喀斯特绿色空间用地分析及评价
        5.2.1 生态调查
        5.2.2 生态因子分析
    5.3 晴隆喀斯特绿地空间的系统优先建构
        5.3.1 喀斯特绿地功能分区
        5.3.2 绿地系统建构
    5.4“绿地系统”主导下晴隆城市总体空间控制
        5.4.1 基于“景观可达”的土地使用
        5.4.2 基于“步行可达”的公共空间体系的建构
        5.4.3 以“喀斯特绿地”为特点塑造城市景观
        5.4.4 以“喀斯特绿地”为主体发展步行交通
    5.5 成果总结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景观廊道”分析的晴隆新城北片区城镇空间设计
    6.1 总体空间设计
        6.1.1 廊道交织构建城市结构
        6.1.2 绿地空间引导下的土地利用
    6.2 开放空间设计
        6.2.1 核心公共空间
        6.2.2 主要街道空间
    6.3 步行交通设计
    6.4 文脉的延续及设计引导
        6.4.1 人工与自然的过渡
        6.4.2 结合景观轴线打造城市地标
        6.4.3 传承传统文化延续地域特色
    6.5 景观绿地设计
    6.6 本章小结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相关图纸节选

(8)重庆市直辖以来植被建设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建设研究
        1.2.2 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1.2.3 植被覆盖变化影响因素研究
    1.3 植被建设的原理
        1.3.1 生态学原理
        1.3.2 可持续发展原理
    1.4 植被建设的原则
        1.4.1 统筹规划原则
        1.4.2 自然恢复为主原则
        1.4.3 整体性原则
        1.4.4 适地适树原则
        1.4.5 景观性原则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
        2.2.3 土壤
        2.2.4 植被
    2.3 社会经济条件
        2.3.1 经济发展现状
        2.3.2 人口发展现状
        2.3.3 土地利用现状
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 MODIS 数据简介
    3.2 NDVI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2.1 植被指数
        3.2.2 归一化植被指数
        3.2.3 NDVI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3 气象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4 经济和人口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 重庆市植被建设现状及成效分析
    4.1 重庆市植被建设的现状
        4.1.1 天然林保护工程
        4.1.2 退耕还林工程
        4.1.3 “绿地行动”环保工程
        4.1.4 森林建设工程
    4.2 植被覆盖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4.2.1 植被覆盖年内变化特征
        4.2.2 植被覆盖年际变化特征
    4.3 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特征
        4.3.1 重庆市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状况
        4.3.2 植被覆盖空间分布趋势
    4.4 不同植被类型 NDVI 状况及变化趋势
    4.5 重庆市植被建设面临的问题
        4.5.1 植被建设形势严峻
        4.5.2 城镇发展的制约
        4.5.3 重庆植被建设规划滞后
        4.5.4 观念亟需转变
5 重庆市植被建设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5.1 气候因子对植被建设的影响
        5.1.1 2000-2010 年重庆市气候特征
        5.1.2 气候因子与 NDVI 时间序列相关性分析
        5.1.3 气候因子与 NDVI 空间相关性分析
        5.1.4 气候因子与 NDVI 时滞性分析
    5.2 地形因子对植被建设的影响
        5.2.1 海拔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5.2.2 坡度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5.2.3 坡向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5.3 人类活动对植被建设的影响
        5.3.1 经济发展对植被建设的影响
        5.3.2 人口和城市化对植被建设的影响
        5.3.3 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建设的影响
        5.3.4 政策因素对植被建设的影响
    5.4 重庆市植被建设的对策建议
        5.4.1 合理规划,优化植被建设空间
        5.4.2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5.4.3 合理搭配树种,美化生态景观
        5.4.4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森林监管
        5.4.5 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10)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四、论文研究方法
    五、文章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六、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乡村休闲经济内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休闲与休闲经济
        二、休闲服务
        三、休闲市场
        四、休闲需求与供给
    第二节 休闲经济发展理论基础
        一、乡村休闲供需理论
        二、乘数效应理论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四、行为科学理论
        五、 区位理论
        六、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论
第二章 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实践
    第一节 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背景
        一、宏观经济发展背景
        二、微观主体消费需求背景
    第二节 中国发展乡村休闲经济的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二、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有利于关联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的实践
        一、东部发达地区乡村休闲发展实践——以北京市郊区乡村为例
        二、西部地区乡村休闲发展实践——以贵州省贵定县音寨村为例
第三章 中国乡村休闲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第一节 中国乡村休闲业的市场分析
        一、市场机遇
        二、广阔的客源市场
    第二节 中国乡村休闲资源分析
        一、西部地区优势资源分析
        二、东部地区优势资源分析
    第三节 中国乡村休闲业发展的政策条件分析
        一、初期以农业观光政策为主
        二、各种主题年活动推动了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三、国家各部委出台系列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了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第四章 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一、乡村经济发展滞后,制约乡村休闲经济发展
        二、乡村休闲产业开发投入不够
    第二节 乡村休闲经济发展经验借鉴
        一、休闲经济发展国际经验
        二、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第三节 发展乡村休闲经济的对策
        一、发展乡村休闲产业的原则
        二、发展乡村休闲的宏观策略
        三、促进乡休闲产业发展的措施
    第四节 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体系构建
        一、乡村休闲经济立体化发展体系
        二、打造乡村休闲区域
        三、创新乡村休闲模式
        四、培育乡村休闲产业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四、浅论喀斯特地区山水小城市的景观塑造——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邓木子然.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3]基于乡土景观应用的贵州青岩布依族生态农庄设计[D]. 许可. 苏州大学, 2017(04)
  • [4]生态城乡系统研究 ——以敦煌地区为例[D]. 刘星光. 兰州大学, 2016(11)
  • [5]黔西南喀斯特地貌城镇公共空间设计探析[D]. 张冠. 重庆大学, 2016(03)
  • [6]南亚热带岩溶植物园植物景观营造初探 ——以广西柳州龙潭公园为例[D]. 唐舜鸿. 北京林业大学, 2015(04)
  • [7]黔西南晴隆城镇空间设计研究[D]. 王艺婷. 重庆大学, 2015(06)
  • [8]重庆市直辖以来植被建设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 魏来. 重庆师范大学, 2014(02)
  • [9]南方喀斯特地区城镇地域特色塑造中的环境色彩设计研究——以贵州荔波县城区为例[A]. 辛艺峰. 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 2012
  • [10]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研究[D]. 史学楠.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喀斯特地区景观小城市的景观塑造——以贵州省荔波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