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面积预计增加2400万亩

粮食面积预计增加2400万亩

一、粮食面积有望增加2400万亩(论文文献综述)

农发行粮食安全战略研究课题组,修竣强[1](2021)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农发行要积极研究下一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关措施,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信贷体系。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供求紧平衡格局没有改变,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绷得更紧。我们从分析"十三五"时期的粮食供需入手,研判"十四五"时期粮食安全发展趋势,研究下一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关措施,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信贷体系,把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梁锦桃[2](2020)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典型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范式》文中提出云南小江流域作为典型的断陷盆地,旱涝频繁,资源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低,石漠化程度剧烈等)突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低下会阻碍经济建设和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农民收入,使研究区的生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本研究选取云南小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保护技术为手段,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模式与技术,为断陷盆地的石漠化综合防治提供可参考的科学技术支持和示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82-2016年,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s,ESV)呈上升趋势,1982、2003和2016年的ESV分别为90.11亿元、105.65亿元和136.81亿元。1982-2016年,调节服务为小江流域的主体服务类型,占到总价值的一半,其次依次为支持、供给和文化服务。不同形貌类型的ESV按照从高到低依次为河谷区、中山区、槽谷区、平坝区、洼地区。研究期内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调节服务居主导地位。(2)生态石漠化治理模式主要依靠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技术。其中,经济林灌草的技术是治理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石漠化的有效技术手段,有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搭配种植经济林灌草既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创收,拓宽增收渠道,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工作当中去。可在中山区、河谷区采用“核桃+火棘+牧草”的配置方式,平坝区、台地槽谷区采用“经果林+作物+牧草”的配置模式,峰丛洼地区则以经果林为主。(3)针对断陷盆地的地貌分区,基于每个分区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模式。中山区主要以封山育林为主;槽谷区主要发展旱地经济作物;洼地区利用大型溶洞的奇观和便利的交通,积极发展旅游业;平坝区应利用有利的水土条件发展蔬果和养殖业;河谷区可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重点发展经济作物如塔拉。(4)通过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中山区、台地槽谷区、峰丛洼地区、平坝区、河谷区的综合效益分别为良、中、中、良、良。研究区生态系统不断恢复,推动了当地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效益。

冯叶[3](2020)在《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效率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来,已经连续16年在中央一号文件里部署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与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步调一致。2006年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始试点,2008年正式成为全国试点省份,2019年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29.32亿元,同比增长21.98%,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745.16亿元,同比增长18.99%,支付赔款13.15亿元,同比增长25.8%,省级补贴险种已经达到44个,主要粮食作物保险覆盖率达到75%。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2006-2019年期间取得一定“量”的成绩。到2019年《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要求,政策性农业保险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需要实现质的飞跃。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确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性质、目标、理论基础;第二,研究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史阶段划分与及基本现状;第三,研究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效率、发展效率、财政补贴效率指标设计、现状、指数变化,利用多项式函数预测政策性农业保险深度和农业保险密度,利用DEA模型测算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效率;第四,研究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综合服务效率评价体系及其指数变化,利用熵值法测算评价体系指数,利用TOPSIS进行对比研究;第五,研究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农业增产的关系,利用山东省17地市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效应与固定效应检验其外部性效果;第六,研究山东省与全国各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省际差异;第七,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本文有以下结论:第一,山东省政策性农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现在处于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时期;第二,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整体保障效率高,发展效率较低。2018年山东省农业保险深度和农业保险密度均低于全国水平,预测到2022年,农业保险深度可达1%,达到全国目标,农业保险密度为316元/人,按目前发展速度,难以达到全国水平;第三,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政府财政补贴资金运行效率较低,农业保险管理制度效率与规模效率不适配,还需要改进;第四,设计一套政策性农业保险综合服务效率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3个,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效率、补贴效率、发展效率,二级指标15个,包括保障规模、保障广度、保障深度、农业保险杠杆、政府财政补贴比例、政府补贴杠杆组成、赔付率、受益率、单位保费赔付额、保费补贴资金使用效率、转移支付率、收入再分配率、财政投入力度、农业保险深度、农业保险密度等;第五,利用熵值法和TOPSIS法测算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综合服务效率指数,2008-2017年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效率指数平稳发展,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效率指数曲折发展,波动落差大,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效率指数呈现不断上涨变化,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综合服务效率曲折变化,整体呈现上涨态势;第六,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补贴对农林牧渔产值有正向影响,且边际影响效果大于其他支农政策支出效果,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有一定外部效果;第七,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深度与农业保险密度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在相同资源禀赋的黄淮海平原地区省份中,处于落后位置,还需借鉴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经验。本文设计客观可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效率、发展效率、补贴效率,更为准确客观的评价政策性农业保险效率问题,是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效率问题研究的补充与丰富;在内部效率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外部效果与省际差异对比,是对评价政策工具方法的改进。

宋栋志[4](2020)在《海伦市农户农地流转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地流转进程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下的农地流转已成为必然趋势。针对目前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应积极稳步推动农地流转进程,进而优化农地资源配置并且提高农地产出,提升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本文试图从农地流转视角,对农地流转及其具体因素对粮食单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提升粮食单产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推动农地有序流转,提高粮食产量和农地生产效率。本文基于海伦市261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158份转入农地农户样本和103份未流转农地农户样本),构建C-D生产函数理论模型,选取粮食单产作为因变量,以土地投入(农地经营规模)、劳动力投入(劳动力数量)、资金投入(亩均总支出)作为控制变量,以农地流转(是否转入农地、农地流转面积、流转农地质量、农地流转来源、农地流转价格、农地流转期限、是否签订流转合同)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别构建全样本农户和流转样本农户实证分析模型,挖掘农地流转及其具体因素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并就通过农地流转提升粮食单产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总体样本农户模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是否转入农地与粮食单产呈正相关关系。农地流转对农地产出有很强的正向作用,一方面农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农地资源配置效率,对于农地的转入方而言,通常是种植农作物的专业户,在精耕细作的同时追求更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投入和科学化管理,从而提高农地产出。另一方面农地流转还可以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由于农地流转可以有效改善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的户均农地少且较分散的问题,并且避免农业生产资源浪费,从而提高农地农业生产效益。(2)根据流转样本农户模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农地经营规模与粮食单产呈负相关,说明当农户家庭经营的农地规模超出最优经营规模就势必会导致农地经营效率下降。流转样本农户模型中农地流转面积、农地流转来源、流转农地质量、农地流转价格、农地流转期限、是否签订流转合同等农地流转变量均与粮食单产呈正相关,说明根据每个农户家庭的农业生产水平和资金水平,在确保农地质量的基础上,在较完善的流转市场内农户以合理的规模转入农地,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促进农地产出能力的最大化,并且流转农地经营权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农地农业生产效益。(3)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农地流转服务体系,方便农户农地流转,加大农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尤其是传统小农户;建立农地流转价格指导机制,并确保农地经营权的稳定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地流转规范程度,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发挥当地政府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且组织村干部赴各地进行交流学习,为创新农地流转模式打下基础。

向雁[5](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刘将军[6](2020)在《四川茂县禁烟问题考察(1935-1949)》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烟毒泛滥,严重制约着国家发展进程。茂县位居川西北,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受土司头人、土劣官绅、袍哥组织或高额烟利之诱迫,罂粟花开满整个地区,烟土贩运盛行,烟市繁荣,成为远近闻名的产烟区。烟患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发展滞后,戕害身体,历届政府均厉行查禁。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掀起的禁烟运动在中国近代百年禁烟史上堪称典范,意义非比寻常。位居川西北的茂县自然也在大规模禁烟禁毒之列。茂县政府禁烟可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两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1935—1940年),国民政府以及四川省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禁烟法规,茂县也随之在鸦片种、运、售、吸、存等环节开展声势浩大的禁烟浪潮。该阶段,各级禁烟部门相续设立,禁政人员与经费由政府统筹规划,逐渐形成组织严密的禁政系统,但烟毒问题并未禁绝,违反禁政者依旧活动猖獗。二是禁政中后期(1940—1949年),茂县政府在前期禁政基础之上,继续厉行禁烟,在严查偷种、严禁贩运、强制戒烟、宣传教育四个方面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禁政的开展。茂县禁政耗时数年,成绩喜忧掺半。茂县禁烟在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打击烟毒行为以及移风易俗方面成效显着。但茂县属于民族县份,禁政实施过程充满荆棘,各阶层受烟利驱动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相互博弈,形成独有的禁烟特点。此外,各级政府推行禁政之决心、政策、吏治以及经费等方面表现出先天不足,严重影响着禁烟的实际成效,禁绝烟毒任重而道远。最后我们得出茂县烟毒问题既是政治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与民族问题,彻底切除该“毒瘤”需要以稳定的政局为前提;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或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与清正廉明的禁烟队伍为保障;需要政府有坚定的信念并且花大力气切实解决民众的生存及经济发展问题为基础;需要实施全民教育,提高对烟毒危害的认识水平为治本之策。

李小庆[7](2019)在《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下河”是指淮扬运河以东、黄海以西、运盐河以北、废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在明清行政区划上隶属淮扬二府。明嘉靖中叶以后,下河地区经济整体趋于衰败,同时局部地带却保持着持续性商业繁兴,对此经济现象,学界尚乏系统考察。与以往基于环境、灾伤、漕运、盐业等视角的专题研究只是旁涉下河地区不同,本文以下河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社会与民生视角,正面考察该地水利、农业、商业、盐业及百姓生活情状等历史面相,清晰呈现地区经济面貌的具像图景与变迁轨迹,藉以提炼影响下河经济演变的诸种要素,追问形塑该地经济格局的根由。最后以下河为个案,试就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稍作申说。大致结论为:明中叶以来下河水利环境的恶化是国家政策逐步推演实践的结果。明代治黄以保运为先,造成淮河入海通路被侵占,遂使淮扬运道、祖陵与下河地区同罹水患。鉴于祖陵、运道对皇室与国计的特殊意义,下河被迫成为排泄区。清廷虽曾积极救治下河水利,却未能变更下河作为排泄区的角色设定,主要原因在于固守保运通漕政策,而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及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则进一步削弱了下河水利的治理效能。由于水利环境难以根本改善,灾伤频发,使得作为下河主导产业与经济命脉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阻碍,具体表现在田地大量损毁、耕作效率低下、种植制度与节奏变动引发的产能减损、再投入能力弱化等多个层面。就农业收成评估,晚明多属欠年,清代黄河北徙前欠年亦占据近半光景,下河农业根基被彻底动摇。下河发达的内外交通网络,为商品流通与贸易开展提供了便捷条件,商业得以发展。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运河商贸波动、商品附加值低、商品生产缺乏稳定性等限制性因素。尤其是生产稳定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下河商品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双重萎缩,商业发展只能更多地倚赖交通优势带来的规模性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形成的强劲消费。这不仅导致下河经济与商业活动空间龟缩一隅,也放大了商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下河部分人口、土地资源被规定用作盐业生产,但在国家政策框架下,下河百姓却难以从盐业中获利。无论是“食盐”还是“肩挑背负”政策,皆属蝇头微利;盐商通过善举将部分盐利分润于下河,但却不构成对下河经济的有效“反哺”;下河百姓以及外来人群的勾连贩私,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秩序的稳定。从付出与回报角度考量,盐业并不因下河“所有”而构成天然的优势发展资源。资源对于资源所在地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国家对资源的利用与分配机制。由明入清,下河百姓承担的赋、役负担皆有所减轻。依托于宽广的水面,以及河工、盐业、漕运释放出来的工作机遇,失地百姓尚有多种谋生途径可供选择,但大多数生活贫苦。国家的蠲赈举措虽能缓解灾伤引发的民生伤害,却无力兜底因政策性致灾造成的民生窘境,亦无法扭转下河整体衰败、贫困的命运。下河士绅曾力图改变地方的生存窘境。在水利方面,他们虽明了致灾缘由并有所申说,但却深知事涉国计,并未对国家泄水行为本身进行强烈抗拒,终难达成整体改善水利的目标。赋税减免的努力成效则基本取决于国家财力是否许可。可见下河士绅面对水利环境恶化及由此引发的地方窘境及衰变命运,实属无能为力。整体而言,环境、国策与地方士绅构成了理解下河经济演变的要素。环境是下河经济演变的基础。该地交通、稻作、盐业等优势皆基于环境生成,这既构成了下河经济演变的底色,也成为国家与下河发生关联的背景条件。下河因运道、盐业与国家经济密切关联,成为国家财赋的核心承载区域,这让下河经济演变在环境禀赋之外,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河因保运政策被迫成为泄水区,农业因之衰败,地区经济失去了自主造血的能力。基于漕运政策带来的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带动了商业的勃兴,但同时泄水也让下河失去了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构筑起广泛的商品交流,商业繁兴局促一隅。最终,基于国家政策形成的局部商业繁荣与政策性泄水引发的下河农业衰败交织共存,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两层皮现象。下河被规定为盐业生产提供资源,但却被排斥在盐利分配格局之外,纯然成为盐课提取地。而维护运道及驿递供给则给下河百姓带来了极大负担。另一方面,国家治水形成的间歇性水文环境改善、漕盐运带来的谋生机会以及国家的积极蠲赈举措,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农业衰败引发的生存危机,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但国家政策造成的消极恶果与积极成效不可等量齐观,毕竟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下河百姓陷于普遍贫困,地区经济也因此衰败沦落。国家的积极作为只是履行维系地方秩序、保障民生最低生存底线的职责,而非助力地方摆脱贫困状态。下河士绅试图改善地方生存窘态,然收效甚微,根本无力左右该地的经济面貌与发展态势。对明清下河经济而言,国家政策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下河的历史演变,构成了帝制时代基于国家政策与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变迁的典型个案。这提示区域经济受制于国家大的经济结构,多扮演国家既定性经济角色,本身并不具备脱离国家而独立演进的能力与途径,所以区域史研究需放置于全国性经济结构中进行审视,充分考量“国家”要素。下河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有限,并未表现出对地方的支配性影响,下河因此绝非“士绅社会”。如此,在对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解读时,既不可强行谋求统一的解释模式,也不可将单一区域模式推演、默认成全国模式。至于何为帝制后期地方社会的支配力量,可能还需更多的个案呈现,方能周至论说。

高艺宁[8](2019)在《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文中提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传统生态问题与其地理空间属性相结合,采用“格局—过程—机制—可持续”的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研究范式,按照“景观动态分析—驱动机制探究—生态质量评价—安全格局构建—发展模拟选择”的研究框架,基于草地生态足迹划分分析时段,分析景观格局及其生产力动态,探究荒漠草原区景观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而评价草原景观生态质量,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分区,模拟未来荒漠草原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安全3种情景下的资源配置方案,旨为草原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1)研究区草地生态演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低度协同阶段(1987—2002年)、政策驱动阶段(2002—2009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6年);不同阶段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系数(-2.289、-1.082和0.495)的绝对值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降低,表明前期剧烈波动而后期变化平缓;长期趋势(0.292%、0.728%和1.355%)则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长,反映了单位草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草地消耗在经济贡献中比重的下降,说明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正向生态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2)植被年均生产力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987~2016年研究区有94.23%的地区年均植被NPP总体呈动态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约3.77g Cm-2a-1;位于东南丘陵区的乡镇植被NPP呈动态增加,而受人类活动干扰明显的乌兰花镇植被NPP呈动态减少;植被NPP与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年均降雨量相关系数值更高。1987~2016年,景观类型数量变化较为明显,森林景观和人工景观分布面积处于增长状态,而草地景观、荒漠景观、农田景观和水域景观面积有所减少;从动态方向上看,约有112696.3ha的草地和农田转为森林,76574.41ha荒漠转为了草地;从动态速率上看,各景观类型变化经历了“缓慢变化—持续变化—快速变化”的过程。从类型水平上看,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大,农田景观与此相反,斑块增大且形态连片:研究区景观趋于破碎化、边缘效应降低、连通性相对稳定,异质性明显变化。(3)自然因素和人为扰动是景观动态的根本原因,且人为干扰的影响程度更为显着。农业生产、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是研究区农田景观、草地景观和人工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农田景观受人口状况影响较大,草地景观则深受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工景观随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受时间尺度影响,同一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力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影响效果也会随之变化。(4)研究区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属敏感脆弱型,综合指数范围为0.003—0.765,敏感脆弱型的村域约占研究区域的82.73%,且存在北部高南部低的区域差异,表明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草地生态质量存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相关性反映出研究区草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与空间依赖。经济压力和环境压力对于草地生态质量的影响明显高于人口压力和资源压力。(5)不同景观累积耗费距离表面共划分为5类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即重点优化区、潜在优化区、重点关注区、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治理区。未来研究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优化3种情景下生态格局模拟结果表明农田、森林、水域、人工乃至荒漠景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新增农田、森林和人工景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对比配置方案发现生态安全情景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既能保持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供给,又能考虑草原保护对生态空间的需求。

李艳丽[9](2019)在《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研究 ——基于吉林省农户样本的分析》文中提出化学农业是一种利用高耗能来换取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增长模式,化学农业的鼎盛危害了生态环境,土壤板结、酸化、地力下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经济及技术弱点不断显露,农药化肥施用过量导致土地、水和农产品残留物质超标;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数量型转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和量同时提出要求。为此,国家提倡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实现农业由粗放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八五”规划中提出“绿色食品”的理念,绿色农产品日益成为消费者和生产者追逐的目标,绿色农业发展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有望成为跨越因资源和环境危机而导致的增长极限限制的有效途径,因此,绿色农产品生产的转型和推进是新时期高品质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实现“全域型绿色农业”,逐步解决农业困境。吉林省范围内绿色农产品生产优势明显,具备常规农业向绿色农业过渡的条件,以吉林省农户为调查样本,在样本域内存在绿色农产品数量少,规模小,增速缓,且农户参与绿色农产品转型生产程度低、退出转型频率高的问题,由此以转型经济学研究范式为指导建立“动因-条件-转型过程-效益评价”作为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行为的分析框架,分析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现状、动因和初始条件,以可测量的内外动因要素指标为依据,采纳灰色局势决策分析法对农户生产行为的最优模式进行效果测度,明确绿色农产品生产模式的最优效果测度,结合绿色农产品生产的特点优化农户转型生产决策行为模型,同时采用分层抽样调查和COX模型分析样本域内的农户生产实践中转型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AHP-FCE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农户转型前后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将转型前后的综合效益双重比较,分别为剔除补贴要素的效益比较和不同转型阶段的效益比较。研究发现转型初期(3年转换期内)的经济效益是农户转型规模、速度和稳定生产的关键,政府补贴和扶持政策对农户转型后的综合效益提升作用明显,为探索推进农户生产转型的有效路径,从而提高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参与度,为政府的供给侧改革如何在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方面制定有效的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补充建议,以便有限的政府资源发挥最大的配置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研究以国内绿色农产品生产现状为基础,从吉林省范围内选取常规农户和绿色生产农户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将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现状同全国横向比较,同时比较二者的优势,采用统计描述法分析农产品供需市场呈现的主要矛盾,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和消费理念发生重大转变导致绿色农产品消费供需市场呈现出两大矛盾:第一、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和消费理念重大转变导致现阶段农产品供需市场的矛盾已经从需求快速增长和供应总量不足的矛盾逐渐转化为多样化高品质农产品与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第二、健康绿色消费需求增长同绿色农产品供给价格和质量之间的矛盾。从理论意义上肯定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模式转型的积极意义,而从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实际情况来看,转型升级的土地和农户数量仍相对较低,以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情况作为参照,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并未充分发挥其自然资源的优势,其转型升级的规模和速度尚不理想。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小、农户总体数量少、转型速度缓慢,且农户退出转型的频率和比例较高。2.以农户行为改变理论为依据,设可测量的内部要素指标和外部要素指标为决策目标,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对农户生产行为的最优模式进行效果测度,测度结果分别明确了绿色农产品生产行为的最优测度效果。从行决策结果和列决策结果,从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分析结果来看,均显示绿色农产品生产是农户生产决策的最佳选择,而结合吉林省农户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户生产规模和转型速度均不理想,与效果测度的结果不完全匹配,因此,农户生产决策行为及转型进程还取决于转型具备的初始条件。3.根据转型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以速水佑次郎提出的农业发展的三要素为依据建立政府、市场和农户的研究框架,发现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具备相对有利的转型初始条件。从生产者市场来看,基础条件比较完善、主体数量充足且规模经营适度,配套设施条件相对完备,从农田灌溉到水利设施以及通电通讯和交通等方面都能够良好的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进展迅速,为农业转型提供便利条件;从政府支持政策角度来看,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覆盖面逐渐增加,为实现转型拓宽了道路;而消费者市场比较复杂,消费决策影响因素较多,本文采用走访调研和因子分析法提取和分析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发现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度提升空间大;绿色农产品的预期消费潜力巨大;有待增加购买渠道并提高绿色农产品购买便利度。从生产者角度来看,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的四组要素中三个要素即:性价比因子、安全性因子和消费者认知因子均可通过生产者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推进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是关键,它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建立的基础。4.以农户行为理论研究为基础,从农户个体层面和农业生产体制层面分析农户生产转型决策的过程,结合农户生产转型决策的特点优化农户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决策模型,发现成本收益为导向的经济要素是农户转型决策的关键,而农户转型生产实践的COX比例风险模型中判断其影响因素时,经济要素并非显着性因素。从理论层面分析成本收益的关系是转型的基本要素: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农户对某项生产活动是否可行的衡量标准是成本收益的关系,农户个体决策行为的集合最终导致农户整体生产模式的转型,本文以宋圭武的农户生产决策模型为依据探讨绿色农产品生产决策评估过程,采用成本最小法或是收益最大法确定农户生产决策行为,将宋圭武的农户生产决策模型优化为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决策行为研究模型;从农业生产体制层面看,农业生产的转型属于渐进式的局部转型,在不同的生产制度下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受扶持政策的影响较大,有利于降低农户经营成本的扶持政策可以增加农户在绿色农产品生产中的参与度。农户对成本收益的衡量标准和预期结果差异性较大,实际生产中农户对自然条件的评估多为不确定的情况,因此,结合实践分析农户生产决策过程中各要素的影响,通过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保留5组有效变量,主要影响因素为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业生产中信息的可获得性、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程度、生产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证难易程度、农户的风险意识与抗风险能力,而农户生产决策理论中与成本收益相关的经济要素在农户转型实际生产中却并无显着性,这取决于农户的特殊性和生产过程的差异性,转型后已趋于稳定的农户基本为企业或政府支持型农户,抗风险能力、转型技术支持、供销信息获取力较强,因此,成本收益关系明显,此类农户平均单位成本明显优于单位收益,而未转型农户基于单纯的市场价格考虑,由此表现出在样本域内的农户决策行为研究中经济要素并无显着性。5.通过农户转型的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发现:转型初期(即3年期内)的经济效益是实现全域性转型的关键。农户生产转型后的绩效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维度衡量,本文以此建立普通农产品生产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后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对农户生产行为转型的绩效进行初步评价发现经济效益的提升是提高转型后农户综合效益指标的关键要素,同时,转型初期(即3年期内)的经济效益是农户转型速度和规模的关键,也是农户转型后参与绿色农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和退出转型频率高低的关键。本文采用AHP-FCE分析法发现在农户转型初期的3年内,经济效益下降明显,这阻碍了农户参与绿色农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对提高农产品整体质量和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形成制约,农户在转型前后对绿色农产品经济效益的预期和关注度差异较大,也是农户决定是否继续坚持转型的重要原因,3年期内的农户经济效益对农户转型速度和转型规模具有转折性意义。经济效益的提升是农户转型升级后综合效益提升的关键环节,因此,如何提高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初期的经济效益是推动农户转型规模和速度的重要问题,也是提高农户转型后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与已有的研究成果比较,本文以绿色农业生产为研究背景,采用微观调查和实证研究分析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行为决策问题,常规农业生产向绿色农业生产转型是否能够解决或缓解目前国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面临的两大问题,通过转型经济理论研究视角分析生产转型的条件、过程如何,转型后的绩效评估等问题,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本研究的选题突破以往的研究视角。本文将研究重点定位在对吉林省农户从常规农产品生产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行为决策问题的剖析上,农户转型决策过程及转型绩效综合评价的结论为推进绿色农业发展进行政策制定、合理配置政府资源、选择政策扶持方向提供思路和建议。第二,本文的研究可能丰富转型经济研究的内容。本文以转型经济研究范式为研究框架,从农户的微观角度对农户生产决策行为进行剖析,以速水佑次郎提出的农业发展三要素为参考,结合陈圭武的农户生产决策模型将政府、市场和农户作为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三大参与主体作为研究对象,优化绿色农户转型理论模型,建立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研究思路:即转型动因——转型初始条件——转型过程——转型绩效评价作为农户生产转型问题研究框架。

贺荔[10](2019)在《小岗村“三生”空间分析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安徽小岗村为研究对象,开展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即“三生”空间的分析和优化研究,综合历史资料和实际调研数据分析拟合小岗村的“三生”空间格局,并就分析结果进一步讨论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岗村“三生”空间的优化路径。小岗村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对小岗村“三生”空间的研究,不仅对小岗村国土空间优化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其他城镇和乡村的“三生”空间优化有借鉴意义。文章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通过大量文献搜集、查阅,并经过长期的实地调研,参考前人研究成果,构建出小岗村“三生”空间分类体系,研究小岗村“三生”空间土地的分布情况,并结合小岗村基础数据,对当前小岗村“三生”空间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小岗村“三生”空间的特点,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生态、生产、生活功能为主导,兼顾土地的多功能性,结合国家在耕地、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和小岗村实际情况,尝试构建小岗村“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将小岗村“三生”空间划分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其中:生产空间包括一产空间、二产空间和三产空间;生活空间包括农村住宅用地空间和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空间;生态空间包括村域内的村庄绿化、林地和水域等。(2)按上述分类体系,对小岗村“三生”空间规模进行确定,即:小岗村生产空间21448亩,占总面积的95.4%;生活空间436亩,占总面积的1.9%;生态空间616亩,占总面积的2.7%。可见从规模上来看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小岗村“三生”功能上,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3)生产空间在小岗村“三生”空间中占绝对优势,其中第一产业空间17476亩,占“三生”空间总面积的77.7%;第二产业空间2130亩,占“三生”空间总面积的9.5%,第三产业空间1842亩,占“三生”空间总面积的8.2%。进一步分析可见,一产占比优势明显,但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二产正在向园区集中,规模正逐步缩小;三产较为发达,服务业有待提高。(4)小岗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小岗农业科技园的建立和小岗村内高规格的培训基地——小岗干部学院和凤阳县小岗村培训中心的扩建,在未来将会对小岗村的“三生”空间架构产生较大影响;未来三年内,小岗村的空间结构将进一步发生变化,并最终趋于稳定。从三生空间的合理布局和三生融合的发展方向,提出小岗村未来的发展建议:一、稳定第一产业空间,减少第二产业空间,同时利用小岗村国内的知名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小岗村“三生”空间优化升级的必然途径;二、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的融合。打通生态和生活空间,充分发挥村民公园、社区广场、四旁绿化、庭院绿化、水库生态涵养林的生态功能,让村民的生活融于生态;三、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的融合。充分利用和改造提升现有的经济林及园艺产业发展过程中种植的大片果林,提升其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使这一类生产空间兼具一定的生态功能。

二、粮食面积有望增加2400万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粮食面积有望增加2400万亩(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粮食安全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粮食安全总体形势
二、“十四五”粮食安全发展趋势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典型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断陷盆地生态环境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3.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
        1.3.3 传统的石漠化治理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的联系与区别
        1.3.4 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研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6 技术路线与方法
        1.6.1 技术路线
        1.6.2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背景
    2.3 环境地质条件
        2.3.1 地理地质
        2.3.2 地质环境区划
    2.4 气象
        2.4.1 气温
        2.4.2 日照时数
        2.4.3 降水
        2.4.4 蒸发
    2.5 水文
    2.6 土地利用现状及植被
    2.7 社会经济状况
    2.8 石漠化现状及其治理情况
第3章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小江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3.2.2 小江流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确定
        3.2.3 云南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量估算
        3.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数敏感性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格局的变化情况
        3.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化
        3.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
        3.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项价值变化
        3.3.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分析
    3.4 讨论
        3.4.1 断陷盆地流域空间异质性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响应
        3.4.2 石漠化治理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3.5 结论
第4章 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关键技术
    4.1 断陷盆地区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
    4.2 断陷盆地区不同海拔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讨论
        4.2.4 小结
    4.3 断陷盆地区的共有技术与关键技术创新
第5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技术示范
    5.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石漠化治理的耦合模式
        5.1.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5.1.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5.2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5.2.1 岩溶中山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5.2.2 溶丘台地槽谷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5.2.3 岩溶峰丛洼地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5.2.4 盆底沉积平坝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5.2.5 小江岩溶河谷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5.2.6 讨论
        5.2.7 小结
    5.3 示范点的选择与生态经济问题
    5.4 小江流域示范点建设目标与任务
    5.5 小江流域建设成果
第6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监测评价
    6.1 评价方法
    6.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1 评价指标体系
        6.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3 生态监测与数据分析
        6.3.1 石漠化监测
        6.3.2 植物多样性监测
    6.4 不同地貌类型石漠化治理模糊评价
    6.5 小结
第7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模式优化与推广应用
    7.1 模式存在问题与优化
    7.2 模式推广的适宜性分析
        7.2.1 模式推广适宜性
        7.2.2 模式推广范围分析
    7.3 推广的保障措施
        7.3.1 技术措施
        7.3.2 政策措施
        7.3.3 其它措施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8.1.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模式
        8.1.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技术
        8.1.4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石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评价
    8.2 创新点
    8.3 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参与课题项目
    获奖情况
    学术论文
    专利
致谢

(3)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文献综述思路阐述
        1.3.2 政策性农业保险属性与特征问题综述
        1.3.3 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目标问题讨论
        1.3.4 政策性农业保险效率评价体系研究
        1.3.5 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未来发展、国际经验
        1.3.6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1.6 创新点与不足
        1.6.1 研究的创新点
        1.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分析
        2.2.1 经济绩效理论
        2.2.2 准公共产品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农业系统性风险理论
3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演化及现状分析
    3.1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史演化进程
        3.1.1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历史探索阶段(1950-2005 年)
        3.1.2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发展阶段(2006-2012 年)
        3.1.3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快速发展阶段(2013-2018 年)
        3.1.4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阶段(2019 年—至今)
    3.2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现状
        3.2.1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原则
        3.2.2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优势
        3.2.3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劣势
        3.2.4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机会
        3.2.5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挑战
    3.3 本章小结
4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效率与发展效率研究
    4.1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效率分析
        4.1.1 指标选择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3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效率分析
    4.2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效率分析
        4.2.1 指标选择
        4.2.2 农业保险深度与农业保险密度预测
        4.2.3 农业保险深度与密度分析
    4.3 本章小结
        4.3.1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效率分析
        4.3.2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效率分析
5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效率研究
    5.1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运行效率现状
        5.1.1 指标选择
        5.1.2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运行效率分析
    5.2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投入产出效率DEA模型分析
        5.2.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5.2.2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综合效率评价、外部效果讨论与省际差异对比
    6.1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综合服务效率分析
        6.1.1 模型构建方法
        6.1.2 指标体系构建
        6.1.3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综合服务效率指数分析
    6.2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外部效果分析
        6.2.1 模型选择与数据来源
        6.2.2 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分析
        6.2.3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外部效果讨论
    6.3 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省际差距分析
        6.3.1 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省际差异的成因
        6.3.2 省际政策性农业保险深度与农业保险密度测算
        6.3.3 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经验借鉴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政府角度
        7.2.2 保险公司角度
        7.2.3 农户角度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绩

(4)海伦市农户农地流转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机理研究
        1.3.2 农地流转对农户农业生产投入的影响研究
        1.3.3 农地流转对农户农业产出的影响因素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地及农地“三权分置”
        2.1.2 农地流转
        2.1.3 粮食单产
        2.1.4 农业规模经营
    2.2 理论基础
        2.2.1 产权理论
        2.2.2 农地成本效益理论
        2.2.3 农地市场理论
        2.2.4 农地资源配置理论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3.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3.1.3 研究区农业生产概况
    3.2 数据来源、处理与统计分析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2.3 统计分析
4 农地流转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实证分析
    4.1 生产函数模型构建
        4.1.1 C-D生产函数
        4.1.2 Tobit模型构建
    4.2 变量选取
        4.2.1 因变量选取
        4.2.2 自变量选取
    4.3 实证结果
        4.3.1 全样本农户模型实证结果
        4.3.2 流转样本农户模型实证结果
    4.4 模型结果分析
        4.4.1 全样本农户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4.4.2 流转样本农户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5 推动农地流转提升粮食单产的政策建议
    5.1 搭建农地流转平台,加大农业扶持力度
    5.2 提倡农户以适度规模转入农地,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5.3 建立农地流转价格指导机制,保证农地经营权的稳定性
    5.4 强化农地流转规范程度,创新农地流转模式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5)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1.2 研究意义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多源信息复合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2.4 总结评述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3.1 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3.3 分析模型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3.4 研究区概况
        3.4.1 地形地貌
        3.4.2 气候特征
        3.4.3 土壤条件
    3.5 数据来源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4.1 耕地变化特征
        4.1.1 耕地总量
        4.1.2 耕地利用结构
        4.1.3 耕地灌溉面积
        4.1.4 耕地质量等别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4.2.1 水资源总量
        4.2.2 供水能力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4.2.4 用水量变化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4.2.6 农田灌溉用水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4.3.1 粮食生产
        4.3.2 水稻生产
        4.3.3 玉米生产
        4.3.4 小麦生产
        4.3.5 大豆生产
        4.3.6 杂粮生产
    4.4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5.4 章节小结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6.3 章节小结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7.3 章节小结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8.3 章节小结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9.1 预测模型构建
        9.1.1 LSTM模型构建
        9.1.2 对比模型构建
        9.1.3 模型评价指标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9.6.4 灌溉定额管理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之处
        10.2.1 方法创新
        10.2.2 内容创新
        10.2.3 实践创新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四川茂县禁烟问题考察(193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1.1.1 选题的意义
        1.1.2 研究现状
    1.2 本文研究的资料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资料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主要结构及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 民国时期茂县鸦片泛滥及危害
    2.1 民国时期茂县鸦片种植及其泛滥
        2.1.1 茂县鸦片种植概况
        2.1.2 茂县鸦片种植缘由
    2.2 民国时期茂县的鸦片售卖及吸食
        2.2.1 鸦片的运输
        2.2.2 鸦片的交易
        2.2.3 烟市的繁荣
        2.2.4 民众吸食鸦片状况
    2.3 民国时期茂县种植鸦片的危害
        2.3.1 农业生产萧条
        2.3.2 社会混乱
        2.3.3 戕害身体
3 国民政府“两年禁毒、六年禁烟”时期茂县禁政
    3.1 “两年禁毒、六年禁烟”时期茂县禁政实施
        3.1.1 国民政府的禁烟法规与四川省政府的禁烟措施
        3.1.2 茂县禁烟实施情况
    3.2 茂县禁政机构的沿革、人员及经费问题
        3.2.1 茂县禁烟机构的沿革
        3.2.2 茂县禁烟人员及经费问题
41 941—1949 年茂县的禁烟
    4.1 国民政府与四川省政府禁烟法规
        4.1.1 国民政府与四川省政府禁烟法规及政策
        4.1.2 国民政府和四川省政府禁烟政策
    4.2 茂县禁烟实施过程
        4.2.1 严查偷种
        4.2.2 严查贩运
        4.2.3 强制戒烟
        4.2.4 宣传教育
5 喜忧参半:茂县禁烟成效的多维度透视
    5.1 茂县禁烟的成效与难题
        5.1.1 茂县禁烟的成效
        5.1.2 茂县禁烟的难题
    5.2 茂县禁烟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及屡禁不绝之原因
        5.2.1 茂县禁烟过程中的阻碍因素
        5.2.2 茂县烟毒屡禁不绝之原因
    5.3 茂县禁烟的历史经验
        5.3.1 稳定政局是前提
        5.3.2 发展经济是基础
        5.3.3 提高文化是治本之策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时段与“下河”概念界说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
    五 文献系统
第一章 晚明下河地区的经济转衰
    一 明中叶以前下河发展的优、劣势——基于环境的考察
    二 下河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及缘由
        (一)明中前期的经济恢复
        (二)下河地区的衰败:时间节点及原因
    三 晚明下河水害的生成机制
    小结
第二章 国计与民生:清代下河水利问题的延续与治理
    一 明末清初下河水利失治
    二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年间
    三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乾隆至嘉道年间
    四 国策、财力与管理机制:下河水利治理成效的影响因素
    余论
第三章 难尽地力:水利“不治”、灾伤与下河农业根底的损毁
    一 清代下河灾伤的数理统计及分析
    二 灾伤与下河农业生产
        (一)耕地面积与使用率
        (二)农业生产与投入
    三 下河农业收成评估
    小结
第四章 交通、商业发展与下河经济
    一 发达的内外交通条件
        (一)下河内部的水陆交通网络
        (二)下河的对外交通线路
    二 下河地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
        (一)商品生产与售卖
        (二)下河商品的集散模式
    三 基于杂税、市镇看下河地区的商业发展
        (一)杂税税额变动
        (二)市镇的数理统计及解读
    四 下河商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一)运河贸易本身受到诸多限制
        (二)下河商品的低附加值
        (三)农业收获量的起伏不定
    小结
第五章 蝇头微利:盐业与下河社会
    一 灶户与荡地的管控
        (一)灶户的佥派与管控
        (二)荡地的管控
    二 地方的盐利分配(上):二府食盐
        (一)明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二)清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三 地方的盐利分配(下):肩挑背负
    四 盐商资本的使用与地方社会
        (一)资金使用项目与地域空间分布
        (二)对商人捐输报效行为的解读
    五 私盐贩卖与地方秩序
    小结
第六章 下河百姓的赋役负担及生存状态
    一 折银、雇募与劳役负担
        (一)运河维护
        (二)驿站负担
    二 晚明以来下河百姓的赋税负担
        (一)晚明下河赋税沉重
        (二)清代田赋加增与蠲免的常态化
    三 下河百姓的谋生途径与生存境遇
    四 灾伤下的民生惨状
        (一)人口死亡、买卖与流徙
        (二)灾荒赈济与百姓生活
    小结
第七章 下河士绅改变生存窘态的努力及成效
    一 改善水利环境的主张与实践
        (一)减轻上游来水的努力
        (二)排泄来水:下河水网与海口的开浚
        (三)下河水利治理的系统方案举要
    二 轻减赋税的努力——以晚明泰州与兴化为例
        (一)泰州赋税减免的努力
        (二)兴化粮额调整及改折努力
    三 下河士绅的作用申说
结论
    一 明清下河经济变迁的历史面貌
    二 下河经济变迁的要素解析
    三 下河个案所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附录
    一 明清下河水、旱(蝗)、潮(江、海)灾统计及蠲赈一览表
    二 清代下河农业收成统计资料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荒漠草原区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1.2.3 发展趋势及关注重点
        1.2.4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资源条件
        2.1.3 社会经济
    2.2 数据预处理
        2.2.1 景观分类
        2.2.2 遥感数据处理
3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草地生态足迹
        3.1.2 计量建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非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3.2.2 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3.2.3 草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比
        3.2.4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阶段特征
    3.3 讨论与小结
4 景观格局及生产力动态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区域植被概况
        4.1.2 数据处理
        4.1.3 分析方法
    4.2 植被生产力动态分析
        4.2.1 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
        4.2.2 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
        4.2.3 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3 景观结构类型的变化特征
        4.3.1 景观类型动态幅度
        4.3.2 景观类型动态方向
        4.3.3 景观类型动态速率
    4.4 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
        4.4.1 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4.4.2 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4.5 讨论与小结
5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构建驱动因子的指标体系
        5.1.2 回归分析与空间模型选择
    5.2 景观变化与驱动指标空间回归过程
        5.2.1 模型构建
        5.2.2 模型拟合结果评估
    5.3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6 景观生态质量评价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研究方法
        6.2.1 草地生态质量评价
        6.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6.2.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草地生态质量的评价结果与类型划分
        6.3.2 草地生态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6.3.3 OLS与GWR的模型比较
        6.3.4 基于GWR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讨论与小结
7 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优化
    7.1 安全格局构建
        7.1.1 生态安全的识别与构建
        7.1.2 模型的选择
        7.1.3 景观格局优化途径
    7.2 生态安全格局配置分区
        7.2.1 不同生态源累积阻力表面
        7.2.2 不同生态源累积耗费距离表面
        7.2.3 不同生态源耗费阻力分区
        7.2.4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配置分区
    7.3 情景模拟方法
        7.3.1 景观适宜性指标体系选择
        7.3.2 景观适宜性图集
        7.3.3 CA-Markvo模型构建
        7.3.4 CA-Markvo模型数据处理
        7.3.5 CA-Markov模拟精度检验
    7.4 不同情景配置方案模拟结果
        7.4.1 不同情景的转移概率
        7.4.2 不同情景的配置方案
        7.4.3 不同情景配置下景观适宜性分布
        7.4.4 不同情景模拟结果
    7.5 讨论与小结
8 结论、创新与不足
    8.1 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研究 ——基于吉林省农户样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评述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绿色农产品生产情况分析
    2.1 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情况分析
    2.2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情况分析
    2.3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动因分析
    3.1 内部动因分析
    3.2 外部动因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初始条件分析
    4.1 农产品生产方面
    4.2 农产品消费方面
    4.3 政府政策方面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决策过程分析
    5.1 农户决策行为理论
    5.2 个体层面的农户绿色转型的决策过程
    5.3 制度层面的农户绿色转型的决策过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户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模型构建
    6.2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描述
    6.3 变量筛选
    6.4 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后的综合效益评价
    7.1 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的选择
    7.2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建立
    7.3 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促进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对策建议
    8.3 本文的创新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介
致谢

(10)小岗村“三生”空间分析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三生”空间相关概念阐述
    1.2 “三生”空间的理论基础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2 城乡规划理论
        1.2.3 系统规划理论
        1.2.4 多规合一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3 小岗村“三生”空间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气候与地形地貌
        3.1.2 区位交通情况
        3.1.3 资源情况
        3.1.4 人文与社会经济情况
    3.2 小岗村“三生”空间的现状
        3.2.1 生产空间
        3.2.2 生活空间
        3.2.3 生态空间
    3.3 小岗村“三生”空间的格局分析
        3.3.1 小岗村“三生”空间分类
        3.3.2 小岗村“三生”空间特点
    3.4 小岗村三生空间的格局评价
4 小岗村“三生”空间优化
    (1)稳定一产空间,减少二产空间,增加三产空间
    (2)打通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局生活空间
    (3)严格保护生态空间,融合发展生产生态空间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粮食面积有望增加2400万亩(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粮食安全战略问题研究[J]. 农发行粮食安全战略研究课题组,修竣强.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21(11)
  •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典型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范式[D]. 梁锦桃.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3]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效率评价研究[D]. 冯叶.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9)
  • [4]海伦市农户农地流转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分析[D]. 宋栋志.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5]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四川茂县禁烟问题考察(1935-1949)[D]. 刘将军.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D]. 李小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D]. 高艺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9]农户向绿色农产品生产转型的研究 ——基于吉林省农户样本的分析[D]. 李艳丽.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小岗村“三生”空间分析及优化研究[D]. 贺荔.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粮食面积预计增加2400万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