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学最新进展——“第四届全国配位化学学术会议”隆重召开

配位化学最新进展——“第四届全国配位化学学术会议”隆重召开

一、配位化学最新进展——《第四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隆重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陈卓[1](2014)在《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科技竞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组织的广泛关注,是一种为高教界和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手段。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机制。依据相关资料,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和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引入、发展和迅速扩增三个阶段,总结了竞赛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讨论了外部因素——社会背景和政府政策,以及内部因素——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和自主扩散性对竞赛发展的影响。结合对历程的梳理和对各项赛事内容的分析,本文将155项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分为了四种类型:知识考试类、科技探索类、产品设计类和职业技能类,并对它们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行了分析。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与本科相应课程的内容高度对应,可以考查和强化参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深广,并且包含多项不确定因素,为参赛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与主办企业某项业务或某款产品直接相关,反映了行业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参赛学生在产品开发或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符合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内容不仅与制造和服务行业中技术应用性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高度对应,还多与相关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符,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相应的职业情境,可以锻炼参赛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规范性。这四类竞赛虽然题目形式和人才培养作用各异,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根据对各项赛事组织规程文件的解读,发现大学生科技竞赛本质上是一种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学生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传递过程。一是外部机构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向高校和学生传递学习目标信息;二是参赛学生的能力水平信息经过评价流向外部机构和高校。学习目标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对学生的直接培养作用。而能力水平信息则能够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反馈,引导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改善,间接影响当期甚至以后各届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对人才的间接培养作用。此外,产品设计类竞赛和职业技能类竞赛还具有特殊的组织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内容、组织规程和支撑技术,认识到这类竞赛的活动形式中都包含企业主办方“三取一予”的获利机制。这种获利机制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地与大学生互动,拉近校园和业界的距离,可以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组织形式方面的参考。本文还对职业技能类竞赛的活动程序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引导下的合作框架,为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协作的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范例。

朱晓文,宋冠群[2](2012)在《《中国科学:化学》2008~2012专刊/专题出版概况》文中研究指明1引言《中国科学:化学》(原《中国科学B辑:化学》)分为中文版和英文版,主要报道化学科学及其交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性成果,包括化学、化工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及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等领域中与化学有关的研究成果,是化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中文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美国

桂日军[3](2012)在《新型功能化修饰荧光量子点的合成、性质及潜在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相比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胶体半导体纳米晶,通常称为量子点,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荧光质量高,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尺寸可调,量子产率高,光化学稳定等,这些优越的性质,使其在化学、医学、材料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基于量子点的荧光传感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因为它可以产生出截然不同的靶向信号,用于各种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论文瞄准这一前沿研究方向,在对量子点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综述的基础上,拟定了一条基本的研究思路,即从量子点的合成出发,研究其特殊的光学行为、设计基于量子点的高质量荧光传感器用于化学分析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一、“关-开”型量子点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及其在Cd2=测定中的应用。以巯基丙酸为包覆剂,在水溶液中合成出近红外荧光发射CdTe/CdS核/壳量子点(QDs),并进行系统表征。采用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对QDs进行修饰,引起荧光淬灭现象。Cd2+加入后,荧光又逐渐增强,并且荧光强度与Cd2=浓度呈现出线性关系。因此,可发展为一种基于荧光‘关-开’模型的QDs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它金属离子,此类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在真实样品探测中表现出优越的分析能力。在0-2pM的浓度内,可替代ICP-AES技术用于Cd2=的高效测定。与传统的荧光淬灭型传感器相比,此类“关-开”型QDs传感器的可信度更高,且具有更低的检测限(6nm)。二、量子点-罗丹明(R6G)复合物传感器的合成及其用于谷胱甘肽的探测。水相合成巯基丙酸包覆的CdTe QDs,通过静电吸附形成R6G-QDs复合物,并对其进行系统表征。加入谷胱甘肽(GSH,0~80μM),引起此复合物荧光光谱发生改变,其中的R6G与QDs荧光强度比率(FR6C/FQDs)与GSH浓度几乎呈线性关系,进而获得了一种基于R6G-QDs的比率荧光GSH传感器。其它干扰因素如硫醇、氨基酸的共存及pH的改变,均不会对FR6G/FQDs造成明显干扰,表现出良好的敏感性和选择性。相比单荧光强度传感器和传统仪器分析技术,本方法具有更简易、快捷和廉价的优点,检测限可低至15nM。本方法有望发展成为其它分子或离子的比率荧光传感器,有助于在生物样品和生物医学体系中对GSH水平进行深入研究。三、多功能量子点比率传感器的合成及其应用于pH和Cd2=的分析。在水溶液中,通过氢键作用将巯基乙酸包覆的CdTe QDs与有机染料(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结合,形成FITC-QDs复合物。随溶液pH的升高,复合物中F1TC(520nm)和QDs(595nm)的荧光光谱均呈现有规律的增强,荧光强度比率(I520/I595)与pH(5.3-8.7)呈线性关系,进而可发展为一种比率荧光pH传感器。向复合物中加入S2-可引起QDs的荧光淬灭,继续加入Cd2=,使S2-修饰QDs的荧光增强。因此,可建立了一种基于“关-开”模型的比率荧光Cd2=传感器。实验结果证实,I520/I595与Cd2=浓度(0.1-15μM)呈比例关系,且S2-与Cd2=的加入均未明显影响FITC的荧光。此传感器可对复杂和真实样品进行探测,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在同等条件下可取代ICP-AES技术的应用。本方法可用于发展其它类型的QDs离子或分子探针,有助于对复杂体系进行分析。四、量子点-凝胶复合物的合成、荧光性质及应用。选择巯基丙酸包覆的CdTe QDs为荧光剂,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为凝胶,通过静电吸附将QDs包埋入凝胶中形成了复合凝胶,并对其形貌、荧光性质及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复合凝胶的荧光在25-45℃之间具有热敏性和可逆性,荧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弱,随温度降低而增强。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呈现出明亮的荧光成像。此外,还考察Cu2+(0~2μM)对复合物的荧光淬灭现象,实验数据证实:该荧光反应对Cu2=是高选择性的,荧光强度与Cu2=浓度具有线性关系,可发展成一种基于复合凝胶的荧光传感器,用于Cu2=的定性和定量探测。

赖继年[4](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提出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徐敏敏[5](2011)在《贵金属纳米结构和电极的表面性质及SERS研究》文中提出贵金属纳米结构材料合成和性质的研究已受到普遍关注。迄今各种新型单组分、多组分纳米结构材料的设计调控、纳米结构构筑新技术的建立以及纳米材料在光学、电学、催化、生物等领域的应用均获得了很大突破。其中,材料的应用需建立在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以及对其生长机理详细解析的基础上。因此设计制备具有特性功能的纳米结构材料可望为其应用的拓展提供实验基础。光学性质及催化性能是诸多贵金属纳米材料拥有的特殊属性。特别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是纳米尺度上特异光学的现象。其与材料的种类、形状、尺寸和聚集度等密切相关。通过调控纳米材料的结构以及形状等不仅可以获得具有理想SERS效应的基底,用来研究分子的吸附以及反应,也可为SERS机理的研究提供合适的模型材料。同时,纳米结构材料往往具有较高的比表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因此这类材料可成为同时具有SERS活性和催化性能的功能材料。本论文通过各种方法调控合成具有特殊形貌的纳米结构,分析了纳米结构的成型机理,研究了这些纳米结构材料在催化、电催化、电化学传感等方面的应用。通过电化学结合SERS研究了分子在纳米级粗糙结构电极表面的吸附和反应行为,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发展了具有高密度层错结构的银纳米线的合成技术,研究了其催化以及SERS活性。在聚丙烯酸钠的诱导下,结合Fe2O3/Au种子法,快速、高产率制备银纳米线;通过调节反应物的添加量,考察了种子、硝酸银、聚丙烯酸钠对生成银纳米线的影响。所得的银纳米线具有大量高密度的层错以及纳米线弯曲、相互缠绕的特点。其对于对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其催化效率是多元醇法合成的五重孪晶银纳米线的170倍,这主要源于大量的层错结构。由于银纳米线相互缠绕而可能形成大量的“热点”区域,表现出极高的SERS活性,由此类银纳米线构成的基底可使对巯基苯的检测限达到10-7 mol·dm-3。(2)可控合成微米尺度银片,并以此构建过氧化氢的传感器。在聚丙烯酸钠以及混合溶剂(水和四氢呋喃)的体系中,方便、快捷地合成了银微米片,运用包括SERS在内的各种手段研究了其晶型及可能的生长机理,发现银微米片为介晶结构。利用此银微米片构建过氧化氢检测的传感器,从响应线性范围及时间、检测限、选择性及稳定性等方面考察了该传感器的性能,结果表明,银微米片传感器对过氧化氢的电还原具有很好的响应,其检测线性范围为50μmol·dm-325 mmol·dm-3,检测限为13.8μmol·dm-3,响应时间为3 5 s,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此外,作为非酶安培型传感器,具有成本低廉、制备简单、检测灵敏、检测范围宽等特点。(3)调控合成条件,快速制备形貌可控的钯纳米材料,研究其SERS效应以及电催化活性与形貌的关系。调节不同的添加剂,合成了包括五角星、内凹立方体、荆棘、杨梅、大杨梅等形貌各异的钯纳米粒子。所得的钯纳米粒子可作为甲酸电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剂。从催化活性、催化效率、催化剂的稳定性等角度分析,发现荆棘状和杨梅状的钯纳米结构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有望成为甲酸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以1,4-BDT为探针分子,对比了各种形貌的钯纳米材料的SERS效应,发现具有内凹立方体结构的钯纳米粒子增强效应最好,这与其结构及在可见光谱区存在SPR峰有关。(4)采用电化学现场SERS技术,系统研究了各种纳米结构电极表面的分子吸附以及反应行为,为分子水平上解析纳米结构/溶液界面结构提供实验依据。选择对表面结构和电场十分敏感的三键分子,如2, 3, 4-氰基吡啶异构体、2-氨基-5-氰基吡啶、对氨基苯甲腈、苯乙炔等为探针,结合SERS光谱信息以及电化学CV研究,获得了这些三键分子在金、铂、钯等具有纳米结构贵金属及过渡金属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发现分子的吸附行为与纳米结构电极种类、电极电位、取代基的位置以及取代官能团的数目等因素有关。苯乙炔和对氨基苯甲腈在极端电位下还发生了表面反应。总之,含环以及三键基团的分子提供了丰富的光谱信息,有利于解析电化学界面行为。

段亚凯[6](2011)在《微纳结构的锑基三元氧化物 ——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水热法和固相烧法合成了一系列微纳尺度的锑基三元氧化物,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合成产物的晶相、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将所制备的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考察了其电化学性能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SbCl3,MnCl24H2O和N2H4H2O为原料,分别用水热法和混合溶剂热法制备出了MnSb2O4晶体和MnSb2O4微米球。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MnSb2O4为较大颗粒的绿色棒状晶体。混合溶剂热法制备的MnSb2O4微米球是由厚度为20-30nm的纳米片组成的,其直径为10-15um。将它们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发现MnSb2O4微米球的电化学稳定性明显优于MnSb2O4晶体。MnSb2O4晶体在电流密度为20mA/g的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18.7mAh/g,循环50圈后,容量迅速衰减至25.4mAh/g。MnSb2O4微米球在电流密度为100mA/g的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197.9mAh/g,对应于形成Li3Sb,Mn和Li2O,循环50圈后,容量衰减至168.3mAh/g。推测原因是由纳米片组成的MnSb2O4微米球颗粒尺寸小,可以降低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同时小尺寸缩短了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传输路径,因此其电化学稳定性能得到提升。(2)以SbCl3,ZnCl2和N2H4H2O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出了ZnSb2O4晶体。结果表明,产物的结晶度很高,颗粒尺寸约为10um。将其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发现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44.3mAh/g,形成Li3Sb和LiZn合金,首次可逆充电容量为515.5mAh/g,50圈后容量衰减至45mAh/g。(3)采用固相烧结法以氧化物或氯化物为原料制备出了MSb2O6(M=Cu,Mn,Zn)。表征结果表明,三种材料均为结晶度很高的微纳尺度颗粒。将它们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测试了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并研究了电化学反应机理,发现三种材料的电化学反应机理相似,首次放电都对应于形成M、LixSb(1≦x≦3)和Li2O(其中ZnSb2O6可形成LiZn合金)。CuSb2O6晶体因颗粒尺寸小(约50nm),其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982.1mAh/g,循环50圈后,容量衰减至约140mAh/g,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明显优于颗粒尺寸在100300nm的ZnSb2O6和MnSb2O6。

王言法[7](2011)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文中认为近代开端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封建专制社会,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占社会主导地位,政治制度腐败,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十分落后。高等教育仍处在古代教育阶段。中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教育,在科举制度的左右下,始终以儒家学说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这种教育尽管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几乎没有其他文化思想和科学教育的成分,因而没有培养出大批的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教育落后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和科学技术固步自封和落后的重要根源。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西方引进时,西方英法德的近现代高等教育已经发展了近200年。高等教育为这些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这些国家得以最先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国家的强盛。先进的高等教育是这些国家走向强大的重要前提和原因。鸦片战争以后,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推动下,清政府内部一批受过经世之学教育和熏陶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个谋西学图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为办洋务创办的新式学堂,不仅直接服务和推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重要的是它变革了中国传统教育,开辟了中国近代教育,同时传播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造就了中国近代早期的科技人才,在神州大地上衍生了新知识、新人才、新观念,这些新的变化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十九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一批具有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通过创办新学堂等途径,培养和锻炼了维新运动的先锋和骨干,壮大了维新派的中坚力量,依靠他们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改革运动,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变革。在二十世纪初清末新政的推动下,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培养了以孙中山、黄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民主革命领袖和骨干,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为了改变中国的命运,以留学生为先锋和中坚的知识分子们开辟了民主革命的道路,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腐败的封建制度,成立了以知识分子为领导主体的中华民国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千年巨变。1917年,经教育家蔡元培改革后的北京大学旋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它把新文化、新思想与爱国思想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北京大学的学生培育成为具有新的特点和气质的知识分子,北大由此成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也改变了民主革命的性质,中国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的曙光。1924年,孙中山为了实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合作建立了黄埔军校。国民党依托黄埔军校师生建立了校军,进而建立了国民革命军,不仅取得了北伐的胜利,还统一了中国,巩固了民国新政权。蒋介石还依靠黄埔师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建立和巩固了其军事统治集团。几乎伴随着近代中国始末的教会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创立和发展,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教育,特别是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崛起,不仅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而且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社会转型的现代化人才,为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二十世纪初,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充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先锋和桥梁,李大钊和陈独秀为代表的最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依托大学在中国大地上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于1921年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力量。高等教育为共产党早期培养了众多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他们从1927年开始逐渐构成了共产党高层的政治领导核心和军事统帅,不仅找到一条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正确道路,而且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不断发展。近代中国社会的高等教育经过一个世纪的大发展,由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到了现代高等教育。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思想、政治的大变革,还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科学家和各行各业的现代化人才,他们带动近代中国的现代科学技术从无到有并在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依靠它所培养的大量现代化人才,有效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科学等的发展,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现代大学引领了中国近代社会科技、经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就重视革命的人才培养,对于教育在革命中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为此,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了自己的独成体系的高等教育,为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培养了大批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依靠他们得以正确贯彻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广泛组织、发动和领导群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一个世纪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嬗变的关系充分说明,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嚆矢。近代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革命思想的先锋和桥梁作用,二是政治运动的先锋作用,三是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引领作用,四是经济发展的先驱作用。

邓磊[8](2011)在《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自从建国以来基本上实行的是分科课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综合科学课程才开始登上了科学教育的舞台。但是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综合科学课程的实验时间很短,所以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合格的综合科学课程师资。从1997年湖南怀化学院开始尝试建立培养综合型理科师资的“综合理科”专科专业,到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重庆师范大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迄今全国已有60余所高校设置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但是,由于科学教育专业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一个新专业,各高等院校对其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使得各院校在专业理念、培养规格、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专业建设方面还不太规范。这种不规范使得各高校在试办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各自为政”,“随意性大”。面对60余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各自为政”的现状,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透视其背景、实施现状、并建构课程设置的框架、探讨在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寻求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发展的方向,为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制定找到依据。具体来说,论文包括九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交代选题的缘由和意义,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j部分——“文献综述”:先对本论文所涉及到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得出综合科学课程发展的理论依据,分析综合科学课程存在的价值依据。然后,探讨当前我国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这个角度阐明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面的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文本分析建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开设情况以及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第四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一:科学教师专业化素养构成研究”:通过科学教师教育标准的国际比较,从综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维度建构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第五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二: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关注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情况,通过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为我国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找到依据。第六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三:中小学教师需求调研”:通过对中小学综合科学课程教师在科学教育专业课程需求上的调查研究,从一线教师实际需求的角度找到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依据。第七部分——“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四:科学教育专业师生反馈调研”:关注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师生对该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和看法,从亲身参与者、实践者的角度获取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依据。第八部分——“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维度下课程设置框架的整合,建构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并根据该框架结构对我国当前综合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第九部分——“结论、建议与不足”:阐述研究发现、研究建议及研究不足。研究结论:1.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现状的调查显示:教育部共批准了62所高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其中,2001年批准的有1所;2002年批准开设的有8所;2003年24所;2004年13所;2005年7所;2006年8所;2007年开始不再有新科学教育专业被批准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在学位授予上有两种,接近52%的学校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48%的学校授予理学学十学位。对科学教育专业开设院系的调查显示:由化学化工学院开设的有15所;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有8所;物理学院开设的有9所;教育学院开设的有9所;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有6所;化学与材料学院开设的有5所;数理学院开设的有5所;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开设的有2所;化学与环境科学系开设的有1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设的有1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有1所。对科学教育专业开设院系的统计显示,由化学化工学院开设的比例非常显着地高于其他院系。对科学教育专业省市分布的调查显示我国大陆有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除了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北京市、天津市这6个地区以外)开设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其中,西南地区有14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西北地区有8所;华北地区5所;华中地区11所;华东地区16所;东北地区8所。x2检验显示,在西南和华东地区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学校数显着地高于其他地区。对62所有资格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学校的调查发现,其中44所目前还在开设本专业,另外18所由于招生和就业原因没有开设。对开设有科学教育专业的38所高校课程设置的调查发现:在专业必修课程上平均开设门数为16.21门,所占学分比例为37.59%;在教育类课程上,平均开设课程6.97门,所占学分比例为9.74%。对课程结构的调查发现,科学教育专业主要是以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教育类课程和实践课程为分类的。2.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建构的研究包括四个子研究,由论文的第4部分至第7部分组成。子研究一(第4部分):通过对综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发现,合格的教师素养包括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和专业的精神。所以,针对专业知识提出了学科知识和科学知识;在专业技能上提出了实验技能、研究技能、教学技能;在专业精神部分包括专业自我、专业情意等。在专业知识部分,从对《科学课程标准(3-9年级)》的梳理发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类知识在数量比例上为2:1:3:2。子研究二(第5部分):通过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发现,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教育专业在课程构成上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课程和教育课程组成。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法课程、教学实践课程、科学教育类课程。但是,国外科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更重视对儿童发展培养的课程和科学史哲类的课程。子研究三和子研究四(第6、7部分)发现:我国从事综合科学课程实践的师生们对课程的关注来自学科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类五个领域课程;教育类课程则涵盖了教学技能、教育理论、教学法三类领域。通过对第3到第7部分研究的整合,本研究认为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从学科科学课程领域和教育科学课程领域来进行建构。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综合科学、计算机七类;在教育科学课程领域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包括:教育学理论类、心理学理论类、教学论类、教学技能类、实验教学类课程五类。3.基于课程设置框架,对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38所学校一共开设了123门课程,但是其中超过50%的课程只有一所学校开设,对学校课程开设集中度的检验显示,学校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课程设置非常分散。对学科科学课程的比较显示,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在学科课程类型的设置上存在较为混乱的现象,一些应该在通识模块开设的课程也出现在学科科学课程领域。对学科科学课程领域7类课程的分析显示,化学类、科学类课程的开设门数最多;其次是生物类、物理类、地理类课程;数学、计算机类课程在门数设置上最少;各类学科科学课程在开设数目上存在显着的差异。对地理类课程的比较研究显示,大学地理、宇宙与空间科学课程开设最为集中的课程;在物理类课程领域,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电子电工学这三门课程开设更为显着集中;在生物类课程中,基础生物学、基础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四门课程的开设最为集中;在化学类课程中,大学化学、大学化学实验、环境科学、有机化学这四门课程在集中度上较其他课程更为显着;对综合科学类课程的研究显示,科学史和科学·技术·社会是最主要的两门课程,其他课程开设学校较为分散。对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五类主要学科科学类课程的统计显示,化学类课程的开设最为集中,其他四类课程的集中情况没有显着差异。123门学科科学课程中,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大学物理实验、环境科学、大学化学实验、基础生物学、生物实验、科学·技术·社会、自然地理导论、地球科学、科技发展史,这11门课程的学校开始情况相较于其他112门课程非常显着地集中。总体来看,在学科科学课程部分,HPS课程和STS课程等科学类课程的学校开设情况显着地低于地理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课程。对教育科学类课程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我国现在较为重视该类课程的设置,从以往主要由教育学、心理学、科学学科教学法的“老三门”,学分比例5%~6%的状况,到如今已经接近日本15%的学分比例,虽然较美国、法国20%的比例,英国25%,德国30%的比例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教育科学类课程部分,38所学校开设了65门课程,其中接近60%的课程只有一所学校开设。教育科学类课程包括教育理论类、心理学理论类、教学论类、教学技能类、实验教学类五类。其中,教学技能类课程的开设门数显着地多于其他类型课程数;这五类课程的学校开设情况都比较分散,集中度不高。在教育理论类课程中,“教育学”和“教育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的开设情况更为显着地集中;在心理学理论类课程中,“心理学”是开设最为集中的课程;在教学论类课程中,“科学教学论”是最集中开设的课程;在实验教学类课程中,“科学实验教学”是该类课程中最显着集中的课程;对于教学技能类课程:“三笔字训练”、“教师教学语言”、“科学教学技能训练”是最集中的课程。虽然,教育科学类课程还是集中在“老三门”中——教育学、心理学、科学课程教学论。但是,逐渐有更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实验教学类、教学技能类课程。不过对于教育研究类课程和学生学习类课程的关注非常少。据此,本研究从学科科学类课程和教育科学类课程两个维度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上提出了建议,以供相关行政管理者、专家学者在课程设置时有所参考。

陈实,章文娟[9](2009)在《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早期建设情况调查报告》文中指出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早期的建设情况,包括实验室建设背景、运行评估、变更调整等具体内容,以期全面、翔实、准确地反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历程,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后的决策管理提供依据。

赵婷婷[10](2008)在《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磁性纳米颗粒由于其自身较大的比表面积、相对较高的饱和磁矩以及表面易功能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或酶的固定,药物的靶向运输,细胞分离,医学成像等方面。本论文研究围绕将磁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模拟酶以及具有离子识别能力的受体相结合,建立新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不断发展的纳米生物材料,着重介绍了二氧化硅和磁性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应用,并详细介绍了复合式磁性纳米颗粒在生物学和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选题依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氯化血红素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过氧化氢测定中的应用。本章中首次将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模拟酶(氯化血红素)相结合,采用反相胶束法和St(o|¨)ber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磁性模拟酶复合纳米颗粒(Fe3O4-hemin/SiO2 Nps),并以该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对羟基苯乙酸,生成强荧光物质——联-对羟基苯乙酸,从而建立了灵敏、可靠的检测痕量过氧化氢的荧光分析法。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可达7.3 nmol/L),重现性好,且此模拟酶催化剂可重复多次使用。第三章报道了将磁性分离的优势和氯化血红素信号放大的功能相结合,建立了磁性模拟酶荧光免疫检测抗原的新方法。首先,由于磁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较小的体积,可以负载较多的抗体,相当于荧光信号放大一次;其次,氯化血红素作为标记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对羟基苯乙酸,又可进一步放大荧光信号,相当于荧光信号放大两次。该方法检测人IgG的检测限可达9.8 ng/mL。与其它免疫检测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相对较低的检测限。将该方法用于血清中人IgG的测定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第四章初步探讨了3-吡啶-4-氨基-5-巯基-1,2,4-三唑在NH4OH-NH4Cl缓冲溶液(pH 11)中的光谱性质及其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可望与磁性纳米颗粒相结合,应用于污水中银离子的测定。第五章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设想。

二、配位化学最新进展——《第四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隆重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配位化学最新进展——《第四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隆重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背景
    2 前人研究状况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1.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先导者——外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创
        1.1.1 近代的科技竞赛
        1.1.2 罗兰厄特沃什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考试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1.1.3 西屋科学奖和国家科学大奖赛——探索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1.1.4 数学建模竞赛和ACM大赛——大学阶段科技竞赛的开创
    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引入
        1.2.1 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引入
        1.2.2 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赛事的发展和首个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
        1.2.3 科技作品展览活动的开展
        1.2.4 数学建模竞赛的引入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开展
    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
        1.3.1 原有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延续和扩散
        1.3.2 电子和计算机领域探索类竞赛的创办
        1.3.3 机器人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引入
        1.3.4 建筑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开展
    1.4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迅速扩增
        1.4.1 对赛事的重新分类
        1.4.2 知识考试类赛事的缓慢扩增
        1.4.3 科技探索类赛事在多个领域的开办
        1.4.4 产品设计类赛事在计算机领域的暴增
        1.4.5 职业技能类赛事的创办
    1.5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1.5.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数量在各阶段和各类型之间的非均匀增长
        1.5.2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知识考试类竞赛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及机制分析
    2.1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2.1.1 题目范围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对应
        2.1.2 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
    2.2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活动过程分析
        2.2.1 初始环节
        2.2.2 准备环节
        2.2.3 实施环节
        2.2.4 赛后反馈环节
    2.3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
        2.3.1 竞赛是一种教学评价
        2.3.2 竞赛是社会范围的人才评价
        2.3.3 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双阶段信息传递模型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科技探索类赛事的题目特点及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分析
    3.1 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的内容特征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3.1.1 题目的应用性
        3.1.2 题目的综合性
        3.1.3 题目的开放性
    3.2 竞赛题目的开放性及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2.1 竞赛题目的不确定性分类
        3.2.2 情节型问题分析
        3.2.3 规则应用型问题分析
        3.2.4 设计型问题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产品设计类竞赛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4.1 产品设计类竞赛题目的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4.1.1 题目针对主办方业务的应用性
        4.1.2 题目在单一领域内的综合性
        4.1.3 题目在应用实践方面的开放性
    4.2 竞赛中主办企业与学生的直接互动形式
        4.2.1 合作教育与竞赛的同与异
        4.2.2 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三取一予”
        4.2.3 竞赛中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网络参赛机制
        4.2.4 竞赛中的规程因素及其作用——奖励设置与学生管理机制
        4.2.5 竞赛中的题目因素和整体培养模式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政企深度协作机制分析
    5.1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5.1.1 竞赛题目内容的职业性
        5.1.2 竞赛题目内容的标准性
    5.2 职业技能类竞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协作机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例
        5.2.1 大赛中政府主导的赛事管理
        5.2.2 大赛中企业参与的赛事执行
        5.2.3 大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结构及其作用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中国科学:化学》2008~2012专刊/专题出版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无机化学
3 有机化学和化学生物学
4 高分子科学
5 物理化学
6 分析化学
7 环境化学与“节能减排”化学
8 综合学科
9 结束语

(3)新型功能化修饰荧光量子点的合成、性质及潜在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量子点的概念
    1.3 量子点的基本性质
        1.3.1 量子尺寸效应
        1.3.2 小尺寸效应
        1.3.3 表面效应
        1.3.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1.4 量子点的发光原理与特性
        1.4.1 量子点的发光原理
        1.4.2 量子点的发光特性
    1.5 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1.5.1 模板合成法
        1.5.2 微乳液法
        1.5.3 有机热分解法
        1.5.4 水热法
    1.6 量子点的功能化修饰
        1.6.1 量子点的核/壳结构
        1.6.2 量子点的巯基化修饰
        1.6.3 量子点的硅烷化修饰
        1.6.4 量子点的聚合物修饰
        1.6.5 量子点的静电作用
    1.7 量子点的应用
        1.7.1 量子点的光学应用
        1.7.2 量子点的生物学应用
        1.7.3 量子点荧光传感器的应用
        1.7.4 量子点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1.8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2章 近红外发射荧光量子点的合成、性质及其用于镉离子的探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仪器
        2.2.3 CdTe量子点的合成
        2.2.4 CdTe/CdS核/壳量子点的合成
        2.2.5 荧光样品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dTe/CdS量子点的表征
        2.3.2 APDC对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淬灭
        2.3.3 Cd~(2+)对APDC修饰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增强
        2.3.4 CdTe/CdS量子点传感器的选择性
        2.3.5 CdTe/CdS量子点传感器的工作机制
        2.3.6 CdTe/CdS量子点传感器的分析能力
    2.4 小结
第3章 量子点-罗丹明6G复合物的合成、性质及其用于探测谷胱甘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
        3.2.2 试剂
        3.2.3 CdTe量子点的合成
        3.2.4 CdTe浓度、量子产率及FRET效率的计算方法
        3.2.5 磷酸盐缓冲液的配置
        3.2.6 QDs-R6G复合物的构建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量子点的生长机理
        3.3.2 CdTe量子点的系统表征
        3.3.3 QDs-R6G复合物的光谱表征
        3.3.4 GSH对QDs-R6G复合物的荧光反应
        3.3.5 QDs-R6G传感器的机制
        3.3.6 QDs-R6G荧光传感器的选择性
        3.3.7 影响QDs-R6G传感器的各种因素
        3.3.8 QDs-R6G传感器对样品中GSH的分析能力
    3.4 小结
第4章 功能化修饰量子点的合成、性质及其用于pH和Cd~(2+)的探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
        4.2.2 试剂
        4.2.3 TGA包覆CdTe QDs的合成
        4.2.4 FITC-QDs复合物的构建
        4.2.5 荧光样品溶液的配置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ITC-QDs复合物pH敏感的荧光性质
        4.3.2 S~(2-)对CdTe QDs的荧光淬灭
        4.3.3 Cd~(2+)对FITC-QDs复合物的荧光增强
        4.3.4 FITC-QDs比率荧光传感器的工作机制
        4.3.5 FITC-QDs比率荧光传感器的分析能力
    4.4 小结
第5章 量子点-水凝胶复合物的合成、荧光性质及潜在应用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
        5.2.2 仪器
        5.2.3 CdTe QDs的合成
        5.2.4 P(NIPAM-MAA)水凝胶的合成
        5.2.5 QDs-P(NIPAM-MAA)复合凝胶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QDs-P(NIPAM-MAA)复合凝胶的表征
        5.3.2 复合凝胶热敏且可逆的荧光性质
        5.3.3 复合凝胶特殊荧光行为的产生机制
        5.3.4 复合凝胶的荧光成像
        5.3.5 基于复合凝胶的Cu~(2+)荧光传感器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海军留英教育
        二、 其他留英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二、 留英学生统计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一、 经济学与法学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一、 社会评价
        二、 政府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5)贵金属纳米结构和电极的表面性质及SER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研究简介
        1.1.1 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
        1.1.2 纳米材料的性质
        1.1.3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合成
        1.1.4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应用
    1.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简介
        1.2.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发现和发展
        1.2.2 表面增强拉曼效应机理
        1.2.3 表面增强拉曼的表面选律
        1.2.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应用
        1.2.5 有机分子在贵金属表面吸附的SERS 研究
    1.3 贵金属纳米材料表面催化性质研究
        1.3.1 贵金属用于有机物催化还原
        1.3.2 安培型传感器构建及性能
        1.3.3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钯基阳极催化剂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以及设想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
    2.1 实验试剂
        2.1.1 化学试剂
        2.1.2 常用溶液的配制
    2.2 电极与电解池
        2.2.1 电极及表面粗糙
        2.2.2 电解池
    2.3 仪器
        2.3.1 常规玻璃仪器
        2.3.2 小型仪器
        2.3.3 大型测试与表征仪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高密度层错银纳米线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3.1 高密度层错银纳米线的合成
        3.1.1 层错的概念
        3.1.2 高密度层错银纳米线的合成及表征
        3.1.3 高密度层错银纳米线的调控及形成机理初探
    3.2 银纳米线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
        3.2.1 高密度层错银纳米线催化性能
        3.2.2 五重孪晶银纳米线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
        3.2.3 高效催化机理研究
    3.3 高密度层错银纳米线的SERS 研究
        3.3.1 高密度层错银纳米线基底构建
        3.3.2 对巯基苯在银纳米线表面的SERS 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银微米片的合成及在过氧化氢检测中的应用
    4.1 银微米片的合成与表征
        4.1.1 银微米片的合成
        4.1.2 银微米片的表征
    4.2 银微米片的晶型分析和成型机理
        4.2.1 银微米片的SERS 效应
        4.2.2 银微米片晶型分析及形成机理
    4.3 基于银微米片的检测过氧化氢传感器
        4.3.1 银微米片修饰电极的构建
        4.3.2 银微米片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响应
        4.3.3 银微米片修饰电极计时电流响应
        4.3.4 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各种形貌纳米Pd 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5.1 纳米Pd 的形貌调控及表征
        5.1.1 五角星形纳米Pd 合成
        5.1.2 内凹立方体
        5.1.3 荆棘状
        5.1.4 小粒径杨梅形状
        5.1.5 大粒径杨梅形状
    5.2 各种形貌纳米Pd 的甲酸电催化
        5.2.1 循环伏安表征及面积归一化
        5.2.2 Pd 纳米结构电催化氧化甲酸
    5.3 纳米Pd 的SERS 研究
        5.3.1 Pd 的SERS 研究现状
        5.3.2 Pd 纳米结构的SERS 研究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纳米结构贵金属电极表面吸附的SERS 研究
    6.1 氰基吡啶在Pt 电极上的吸附
        6.1.1 4-氰基吡啶的吸附
        6.1.2 3-氰基吡啶的吸附
        6.1.3 2-氰基吡啶的吸附
        6.1.4 pH 值对4-氰基吡啶吸附行为影响
    6.2 2-氨基-5-氰基吡啶在Au 表面的吸附研究
        6.2.1 Au 电极表面的吸附
        6.2.2 Au 溶胶表面的吸附
    6.3 对氨基苯甲腈在Au 电极上的吸附研究
    6.4 苯乙炔在Au 电极表面吸附及反应研究
    6.5 4-氰基吡啶在五角星纳米Pd 修饰电极上的吸附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交流论文
致谢

(6)微纳结构的锑基三元氧化物 ——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纳米材料及其发展
    1.2 纳米材料的特性
        1.2.1 小尺寸效应
        1.2.2 表面效应
        1.2.3 量子尺寸效应
        1.2.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1.3 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1.3.1 水热法
        1.3.1.1 水热法简介
        1.3.1.2 水热法的特点
        1.3.1.3 水热法的研究进展
        1.3.2 模板法
        1.3.2.1 “软模板”法
        1.3.2.2 “硬模板”法
        1.3.3 溶胶-凝胶法
        1.3.4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1.4 纳米材料的用途
    1.5 锂离子电池概述
    1.6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征
        1.6.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6.2 锂离子电池的种类和特点
    1.7 纳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7.1 碳基负极材料
        1.7.2 氮化物负极材料
        1.7.3 硅基负极材料
        1.7.4 锡基负极材料
        1.7.5 钛的氧化物
        1.7.6 纳米结构的锑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1.7.6.1 纳米锑基氧化物
        1.7.6.2 纳米锑合金
    1.8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
    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样品的合成(见相应章节)
    2.3 样品的表征
        2.3.1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2.3.2 扫描电镜表面形貌分析(SEM)
        2.3.3 透射电镜分析(TEM)
        2.3.4 热重分析(TG/DTA)
        2.3.5 电化学性能分析
第三章 微纳结构 MnSb_2O_4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3.1 纳米材料 MnSb_2O_4的研究进展
    3.2 MnSb_2O_4的合成与表征
        3.2.1 MnSb_2O_4的合成
        3.2.2 MnSb_2O_4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3.3.2 热重分析(TGA)
        3.3.3 电镜分析(SEM/TEM)
        3.3.4 可能的形成机理研究
        3.3.5 电化学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nSb_2O_4晶体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ZnSb_2O_4的研究进展
    4.2 ZnSb_2O_4晶体的合成与表征
        4.2.1 ZnSb_2O_4晶体的合成
        4.2.2 ZnSb_2O_4晶体的表征和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4.3.2 电镜(SEM)分析
        4.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4.4 小结
第五章 固相法合成 MSb_2O_6(M=Cu、Mn、Zn)及其电化学性能
    5.1 锑酸盐 MSb_2O_6的研究进展
    5.2. MSb_2O_6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5.2.1 MSb_2O_6纳米材料的合成
        5.2.2 MSb_2O_6纳米材料的表征和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5.3.2 电镜分析(SEM/TEM)
        5.3.3 电化学性能研究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7)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学术综述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四、文章框架
    五、创新点与不足
    六、高等教育概念界定
第一章 近代开端时的中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状况
    一、近代开端时的中国社会状况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及其社会影响
第二章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产生时之西方高等教育
    一、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的渊源
    二、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三、西方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及影响
第三章 兴西学办洋务图自强
    一、新的思潮涌动
    二、一座书院与一场改革运动
    三、兴新学孕育新生机
第四章 维新派办学堂促维新
    一、对洋务教育的反思
    二、教育维新思潮冲击旧的教育制度
    三、办学堂培育维新人才
    四、维新教育与维新运动之互动
第五章 留学生教育助推民主革命
    一、清末新政推动留学生教育勃兴
    二、留学生教育造就民主革命领袖
    三、留学生兴起民主革命思想浪潮
    四、留洋知识分子掀起民主革命风暴
    五、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建立民国政权
第六章 北京大学的革新推动新文化和五四运动
    一、新式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
    二、北京大学之革新
    三、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四、北大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策源地和指挥部
第七章 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巩固新政权
    一、为建国民革命军创建黄埔军校
    二、革命军对于巩固国民党新政权之作用
第八章 教会大学推进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一、教会大学的创立与发展状况
    二、教会大学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
    三、教会大学推进了中国近代科技进步
    四、教会大学培养中国社会转型人才
第九章 高等教育促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发展
    一、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创立中国共产党
    三、知识分子革命家与军事家铸就革命之栋梁
第十章 现代大学引领近代社会科技与经济现代化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二、新型知识分子引领科学技术现代化
    三、高等教育驱动社会经济现代化
第十一章 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推动革命胜利
    一、共产党充分认识教育对于革命之重要性
    二、创办高等教育培养骨干力量推动革命胜利
第十二章 结论——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一、革命思想的先锋和桥梁作用
    二、政治运动的先锋作用
    三、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引领作用
    四、经济发展的先驱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价论立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2.2 国内外科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概况
3 我国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
    3.1 我国高师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现状
    3.2 我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4 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一:科学教师专业化素养构成研究
    4.1 国外科学教师教育标准评介
    4.2 综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建构
    4.3 我国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构建的要素研究
    4.4 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建构思考
5 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二: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
    5.1 港台地区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5.2 西方国家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5.3 基于国际比较的课程设置框架建构
6 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三:中小学科学教师需求调研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方法
    6.3 研究结果
    6.4 总结
7 课程设置框架建构依据之四:科学教育专业师生反馈调研
    7.1 教师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反馈
    7.2 学生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反馈
    7.3 基于实践者反馈的课程框架建构
8 我国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8.1 学科科学类必修课程分类比较
    8.2 学科科学类必修课程总体比较
    8.3 教育科学类必修课程比较
    8.4 总结
9 结论、建议和不足
    9.1 结论
    9.2 建议
    9.3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小学科学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调查问卷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9)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早期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1984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背景
2 1990—1993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和更新改造工作
    2.1 1990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后评估情况
    2.2 1991—1993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后评估情况
3 1990—1993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新建情况
4 早期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变更调整情况
    4.1 更改实验室名称的情况
    4.2 实验室所属学科领域的变更情况
    4.3 依托单位与主管部门的变更情况
5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早期宣传报道情况
6 国家重点实验室早期建设情况分析

(10)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纳米技术
    1.2 纳米生物材料
    1.3 二氧化硅作为纳米生物材料
        1.3.1 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特点
        1.3.2 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
        1.3.3 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应用
    1.4 磁性纳米颗粒
        1.4.1 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1.4.2 复合式磁性纳米颗粒合成的主要途径
        1.4.3 复合式磁性纳米颗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1.4.4 复合式磁性纳米颗粒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5 小分子的离子识别
    1.6 本论文选题依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氯化血红素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过氧化氢测定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纳米颗粒(Fe_3O_4/SiO_2 Nps)的合成
        2.2.2.1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_3O_4 Nps)的合成
        2.2.2.2 Fe_3O_4/SiO_2 Nps纳米颗粒的合成
        2.2.3 磁性模拟酶复合纳米颗粒(Fe_3O_4-hemin/SiO_2 Nps)的合成
        2.2.3.1 氯化血红素功能化硅烷前体的合成
        2.2.3.2 Fe_3O_4-hemin/SiO_2 Nps复合纳米颗粒的合成
        2.2.4 米氏常数的测定
        2.2.5 过氧化氢的测定
    2.3 结果讨论
        2.3.1 Fe_3O_4-hemin/SiO_2复合纳米颗粒制备和表征
        2.3.1.1 SEM表征
        2.3.1.2 XRD表征
        2.3.1.3 FTIR表征
        2.3.1.4 SQUID表征
        2.3.1.5 UV-Vis表征
        2.3.2 过氧化氢测定方法的建立
        2.3.2.1 反应体系的机理及荧光光谱特征
        2.3.2.2 Fe_3O_4-hemin/SiO_2 Nps的催化活性
        2.3.2.3 Fe_3O_4-hemin/SiO_2 Nps的热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
        2.3.3 过氧化氢的测定
        2.3.3.1 优化酸度和缓冲溶液
        2.3.3.2 优化反应时间
        2.3.3.3 优化试剂的用量
        2.3.3.4 过氧化氢的定量分析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磁性模拟酶荧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抗原测定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磁性纳米颗粒(Fe_3O_4 Nps)的合成
        3.2.3 表面氨基化的磁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Fe_3O_4/SiO_2-NH_2 Nps)的合成
        3.2.4 Fe_3O_4/SiO_2-NH_2 Nps与羊抗人IgG抗体的偶联(Fe_3O_4/SiO_2-Ab Nps)
        3.2.5 hemin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复合物(hemin-Ab)的合成
        3.2.6 夹心型模拟酶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3.3 结果讨论
        3.3.1 表面氨基化的磁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Fe_3O_4/SiO_2-NH_2 Nps)的合成
        3.3.2 Fe_3O_4/SiO_2-NH_2 Nps的表征
        3.3.3 Fe_3O_4/SiO_2-NH_2 Nps表面氨基数目的测定
        3.3.4 夹心型磁性模拟酶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3.3.4.1 免疫检测条件的优化
        3.3.4.2 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3.3.4.3 人IgG的定量分析
        3.3.5 磁性模拟酶荧光免疫法测定人血清中的IgG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三唑巯基类化合物对银离子的识别传感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氨基巯基三唑受体的合成
        4.2.3 光谱滴定与结合常数的测定
    4.3 产物表征结果
        4.3.1 质谱
        4.3.2 红外分析
        4.3.3 核磁共振氢谱
        4.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3.5 荧光光谱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光谱分析
        4.4.2 3-吡啶-4-氨基-5-巯基-1,2,4-三唑(Py-AMTA)的吸收光谱对金属离子的响应
        4.4.3 Py-AMTA的荧光光谱对Ag~+离子的响应
        4.4.4 Py-AMTA与Ag~+结合模式的探讨
    4.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五章 全文小结与未来工作展望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与交流的论文
致谢

四、配位化学最新进展——《第四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隆重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D]. 陈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6)
  • [2]《中国科学:化学》2008~2012专刊/专题出版概况[J]. 朱晓文,宋冠群. 中国科学:化学, 2012(12)
  • [3]新型功能化修饰荧光量子点的合成、性质及潜在应用的研究[D]. 桂日军.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2)
  • [4]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5]贵金属纳米结构和电极的表面性质及SERS研究[D]. 徐敏敏. 苏州大学, 2011(06)
  • [6]微纳结构的锑基三元氧化物 ——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 段亚凯. 福州大学, 2011(06)
  • [7]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 王言法. 山东大学, 2011(12)
  • [8]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D]. 邓磊. 西南大学, 2011(02)
  • [9]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早期建设情况调查报告[J]. 陈实,章文娟.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07)
  • [10]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的应用[D]. 赵婷婷. 厦门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配位化学最新进展——“第四届全国配位化学学术会议”隆重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