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摩擦消能装置结构系统被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电磁摩擦消能装置结构系统被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一、电磁摩擦耗能装置结构体系被动控制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石文龙,张浩波[1](2022)在《摩擦阻尼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摩擦阻尼器是一种运用摩擦阻尼原理耗散由振动输入到结构中能量的减震装置。相比传统的减震(振)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具有以下几点优势:工程结构安装的便利性、构造加工组装的简易性、较大的初始刚度及性能方面的稳定性等。整理并总结国内外学者在摩擦阻尼器方面取得的大量研究成果,包括摩擦阻尼器的类型、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以及国内外摩擦阻尼器的工程应用4个方面,讨论摩擦阻尼器在减震(振)领域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通过对摩擦阻尼器发展脉络与现状的梳理介绍,为其在结构消能减震中的应用选择提供理论指导依据和设计参考,进而推动摩擦阻尼器在研究及工程领域的发展。

何晴光[2](2021)在《建筑体外辅助复位消能架的抗震性能与可靠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十年里我国建设了大量城镇建筑,同期的建筑抗震相关规范也经历了几次大的修订和完善。在不同时期按不同的标准进行的设计和施工的大量建筑物,其抗震性能参差不齐,由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也不能一拆了之。还有一些建筑物因为需要改变使用功能而提高了抗震性能要求,这些都需要对既有建筑进行抗震改造。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加固既有建筑可以提高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是一种着眼于结构整体性能的加固方式,这种加固技术对大量采用旧规范建造的建筑也有很好的经济意义。另一方面,对在役期的既有建筑进行加固时可能造成建筑功能的中断,对使用者形成较大干扰。因以上两原因,有必要利用消能减震技术开发和研究新的抗震加固方案。本文构思了复位消能架结构体系,实现现代减震技术结合于既有建筑来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目标。主要的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1)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配置方案的框架-复位消能架体系模型,以原框架为对比,研究安装黏滞耗能支撑的各模型在不同强度的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分析了不同模型的层间位移分布,塑性铰演变过程以及附加耗能元件与结构构件在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研究表明装有较多黏滞耗能支撑的复位消能架减小了约80%的地震位移响应和残余位移,以弹性支撑为主的复位消能架减小了原建筑约50%的地震位移响应和约70%的残余位移;复位消能架对控制结构变形形态有良好效果。(2)针对建筑体外施工条件或空间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提出了一种在结构最外榀外侧附加复位消能架方案;研究了一种可变摩擦耗能的自复位支撑的特点并进行了试验。将自复位摩擦耗能支撑安装于复位消能架中,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时程分析和稳态分析,通过位移响应指标发现不利激励的频率变化;以调幅谐波作为输入获取了体系在大震时的残余位移谱。研究表明,安装自复位摩擦耗能支撑的复位消能架对建筑的地震响应不利频段的带宽有减小作用,也可以减小最不利频率激励时的结构动力响应;变摩擦复位支撑在减小结构残余位移方面对比不变摩擦的支撑只有微小优势。(3)为研究复位消能架在不同高度的建筑上应用的效果以及支座形式的影响,对高度不同的复位消能架的变形特征和抗侧等效刚度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不同支座形式的复位消能架特征。推导了将体系视为并联系统时的表征刚度关系的并联特征值和体系自振周期计算公式。对不同高度的三个框架-复位消能架体系模型采用反应谱方法研究了结构内力分配和变形特征,考察了复位消能架应用于不同高度建筑时的效果。采用不同刚度特征的复位消能架应用于同一建筑物,对比刚度特征值对体系第一振型的周期、顶点位移等指标的影响,分析了复位消能架分配的剪力比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用固支支座的复位消能架在楼层高度较高时能幅度更大地改善等效抗侧刚度,复位消能架不会明显改变原结构水平力作用下的变形形态,在建筑高度中部靠下的位置,复位消能架会分配较其它楼层更多的水平剪力。(4)将体系简化为集中质量的层剪切模型用数学分析软件MATLAB进行了编程建模,并用虚拟激励法计算了结构的线性随机响应。考虑原结构构件弹塑性的条件下对体系运动方程进行了等效线性化处理,采用状态转移方法对结构响应过程在时间轴进行离散化后,利用虚拟激励法计算了结构遭遇相当于大震强度的随机激励时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大震作用时复位消能架不能延迟结构的峰值响应,复位消能架可使结构随机激励下的线弹性地震均方值响应降低约80%,可使结构弹塑性层间响应标准差降低约50%。(5)用Open See S和MATLAB混合编程,采用两步预测双边差分方法对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程求解,研究了框架-复位消能架体系的非平稳随机地震激励下的结构响应特征,绘制了位移响应的概率密度演化曲面,分析了随机激励条件下的体系减震效果。采用拟合天然近场地震动的方法对体系输入具备速度脉冲特点的人工地震动信号,研究了体系在近场地震动时的结构失效概率。研究结果表明,非平稳的随机地震激励作用下,结构响应呈现出明显的非平稳性,但结构的强响应时间区段的开始时刻比激励的峰值时间会滞后一点;在非平稳近断层地震激励时,结构失效概率会有明显增加,复位消能架中合理增加消能装置配置数量是一种有效提高结构可靠度的途径。

沈国栋[3](2020)在《具有位移放大功能的耗能减震器及减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摩擦耗能减震技术因其优良的减震效果得以快速发展,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利用摩擦耗能装置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以减轻结构的地震响应。但现有摩擦减震装置存在许多不足,如当预紧力确定后阻尼力为常数,小位移工作条件下耗能低,大预紧力下才能提供大摩擦阻尼力等。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具有位移放大功能的新型摩擦耗能减震器。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方法,对新型摩擦耗能减震器的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力学性能、减震性能和减震体系的动力学优化设计展开详细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论述了新型摩擦耗能减震器位移放大原理以及相应的结构设计方案,并对减震器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该型耗能减震器的非线性滞回特性曲线,并且与现有摩擦型耗能减震器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摩擦耗能减震器可以将位移放大6倍以上,在小预紧力条件下就拥有较大摩擦阻尼力并具有马鞍形滞回曲线特性,比现有摩擦耗能减震器具有更强的耗能能力。(2)研究了新型摩擦耗能减震器对平面钢框架结构的加固作用。在减震结构建立时考虑土—结相互作用,采用时域子结构法确定地基土的弹簧刚度和阻尼系数。利用ADAMS软件建立柔性框架结构和减震器力学模型,并对新型摩擦耗能减震体系进行静力学分析,考察了减震结构的层绝对位移、层间位移响应和应力分布情况。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摩擦耗能减震器对平面钢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加固作用。(3)对新型摩擦耗能减震器在平面钢框架上的减震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新型摩擦耗能减震体系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其结构体系的幅频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新型减震器对于框架结构层间位移和层绝对位移幅值的控制要优于现有减震器,结构顶层绝对位移幅值降低了 48%。再对新型摩擦耗能减震体系进行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波动时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新型减震器在对结构在地震作用的层间位移、层绝对位移、层绝对加速度和底层剪力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且优于现有减震器,对上述指标最大幅值的降幅分别为34.71%、34.59%、34.79%、35.10%。(4)对新型摩擦耗能减震体系进行了动力学优化设计研究工作。先拟订可行的不同减震器布置方案,然后对减震结构体系进行动力学分析,以减震结构的层间位移和层绝对位移为目标函数,最终通过目标函数求解得出最优的减震器布置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对角双斜撑布置方案要优于人字形双斜撑布置方案,其减震率达到了 33.83%;三角单斜撑布置方案要优于平行单斜撑布置方案,其减震率达到了 11%。

蔡晓君[4](2020)在《响应放大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限位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隔震技术是结构控制技术中研究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在发生极罕遇地震时,隔震装置可能会产生过大的位移,导致其超过自身的极限位移而遭到破坏,无法发挥隔震作用,给建筑结构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通常在隔震层设置限位装置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现有的限位装置存在变形能力较小、耗能能力差、难以提供较大吨位阻尼力等缺陷,无法真正起到限制隔震层位移的效果。本文研发一种响应放大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CRAD-SMAD,Shape Memory Alloy Damper with Cam Response Amplification Device),其具有位移﹑速度和力等响应的放大作用,能将地震作用下的大幅水平直线运动转换为垂直方向上的小幅往复直线运动,附加的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SMAD,Shape Memory Alloy Damper)一直在限定的行程范围内运动,可保证在地震作用中不失效,可作为消能装置和限位装置在工程中使用。本文推导了CRAD-SMAD的恢复力公式,对该装置进行试验分析,编制了仿真程序对附加CRAD-SMAD的结构体系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CRAD-SMAD的设计及恢复力公式的推导:通过浏览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限位装置、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和放大装置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CRAD-SMAD限位装置,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的构造、工作原理,并且根据装置的受力状态推导出了CRAD-SMAD恢复力、响应放大倍数等理论计算公式。2、CRAD-SMAD限位装置伪静力试验研究:首先对形状记忆合金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其相变温度,研究其力学性能随加载循环次数、幅值和速度的变化规律。设计加工CRAD-SMAD限位装置。对CRAD-SMAD进行伪静力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加载幅值、加载频率和加载速度等条件下的CRAD-SMAD和SMAD的滞回曲线。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CRAD-SMAD试验仿真程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以便验证CRAD-SMAD恢复力公式的正确性,揭示该装置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3、CRAD-SMAD单自由度消能体系地震反应分析:使用MATLAB软件编制时程分析程序,对比了单自由度无控体系、附加CRAD-SMAD的单自由度消能减震体系和附加传统SMAD的单自由度结构消能减震体系在7条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研究了三种体系在多遇地震、罕遇地震和极罕遇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最后,对附加CRAD-SMAD的单自由度减震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放大系数进行了分析,得到动力放大系数随参数的变化规律。4、CRAD-SMAD两自由度隔震限位体系地震反应分析:将上部结构简化为一个质点,隔震层当作一个质点,形成两自由度隔震体系。将CRAD-SMAD限位装置安装到隔震层中,研究在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作用下放大装置对隔震层的限位效果。5、在隔震层安装CRAD-SMAD限位装置的剪切型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安装CRAD-SMAD限位装置的多自由度隔震结构的时程分析程序。在罕遇和极罕遇地震作用下,对附加CRAD-SMAD限位装置的隔震体系和附加SMAD限位装置的隔震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6、CRAD-SMAD隔震限位体系基于能量的设计方法:介绍了基础隔震结构的设计准则和标准能量设计反应谱,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能量设计方程和推导了橡胶支座加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隔震装置的变形预测公式。推导了CRAD-SMAD滞回耗能的理论计算公式,基于能量相等的原则,给出了CRAD-SMAD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对该类结构体系的能量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设计方法、步骤及设计实例。

王蓓[5](2020)在《凸轮式响应放大粘弹性阻尼器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减隔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隔震是在结构的底部或上部楼层层间设置隔震层,可有效减小结构自振频率和结构地震响应。建筑隔震属于被动控制体系,依靠隔震支座来吸收耗散地震输入的能量,减小结构在地震中受到损伤。隔震建筑遭遇极罕遇地震动作用下导致隔震层发生过大位移,阻尼器可作为隔震层的限位装置,但会存在阻尼器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可能超过其自身的极限变形能力。为了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本文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凸轮式响应放大粘弹性阻尼器CRAD-VED(Cam Response Amplification Device of Viscoelastic Damper),该装置可以放大粘弹性阻尼器两端的位移,得到更加优异的耗能效果。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将其作为限位装置,与隔震支座串联使用,可有效减小隔震层的水平位移,实现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位移不超限的目的。本文针对CRAD-VED装置进行了恢复力公式推导,设计加工了CRAD-VED装置并进行了伪静力试验,结构动力分析等,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凸轮式响应放大粘弹性阻尼器。介绍了该装置整体构造形式、运行机理,推导了CRAD-VED的计算公式,从理论上得出该装置可实现阻尼器永不超限破坏的作用。2、根据现有的试验条件,设计加工了CRAD-VED试验装置。进行了粘弹性阻尼器初始性能试验、CRAD-VED装置伪静力试验,得到了1号粘弹性阻尼器的滞回曲线和CRAD-VED装置滞回曲线。为了解决1号阻尼器的最大拉压力不相等问题,设计加工了相同参数的2号粘弹性阻尼器,同样进行了初始性能试验和CRAD-VED装置伪静力试验,得到了相应的滞回曲线。两次试验中粘弹性阻尼器性能均符合出厂要求,验证了CRAD-VED的恢复力模型的正确性和运行的稳定性。3、建立了单自由度无控体系、安装CRAD-VED的单自由度消能结构体系和单独安装相同参数粘弹性阻尼器的单自由度消能结构体系,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单自由度结构Bouc-wen模型分析程序,在多遇地震、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作用下,分别施加七条不同的地震波,进行了三种体系的控制效果分析、耗散能量对比分析、反应谱分析、动力放大系数对比计算等。4、采用YJK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转换成ABAQUS模型,进行CRAD-VED装置和粘弹性阻尼器单元的二次开发并进行验证。对10层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时程分析,得到CRAD-VED装置对装配式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和基地剪力控制效果要远远好于粘弹性阻尼器。5、针对隔震层最大水平位移超限的问题,将CRAD-VED作为限位装置附设到隔震层。本文使用MATLAB编制了两个自由度隔震结构程序。对比分析了三种隔震体系的隔震层和上部结构控制效果、装置耗散能量的效果,基于达到相同隔震层水平位移目标作用下,CRAD-VED装置的阻尼器和VED装置阻尼器的对比研究。6、对10层装配式框架混凝土结构改装成隔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分别建立隔震装配式结构、加入CRAD-VED限位装置装配式结构、加入VED限位装置装配式结构。在罕遇和极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隔震层最大位移计算、两种限位装置滞回曲线分析和能量分析、上部结构计算。

晁思思[6](2020)在《钢框架-自复位SRC墙板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现今社会发展对工程结构的抗震新要求之一为实现强震后工程结构、城市乃至整个社会快速恢复正常使用功能。设计并建造可恢复功能抗震新结构是实现可恢复功能城市的重要手段。为了减小钢框架结构在震中的最大变形与震后的残余变形,并实现结构的震后可恢复性功能,本文以墙板与钢框架连接协同工作性能为对象,结合新型自复位耗能单元与预应力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钢框架—自复位SRC墙板结构体系(Steel frame-self-centering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 panels with replaceable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简称SF-SSW结构体系)。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SF-SSW体系的抗震性能、计算理论以及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发SF-SSW结构体系并开展足尺模型试验研究设计了6个SF-SSW结构部件足尺模型,对其进行水平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别考察了钢框架、自复位墙板、耗能装置的受力特点、破坏形式、承载能力、刚度退化、滞回性能及耗能性能。各类SF-SSW结构部件的受力特征相近,均体现出较好的自复位性能和耗能性能。结构的受力机制表现为三个典型的阶段,分别为墙板转动、耗能板屈服及预应力筋屈服,为该结构体系的性能指标量化值的确定、恢复力模型的建立、非线性分析及抗震设计方法提供试验依据。2、揭示SF-SSW结构部件受力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SF-SSW结构部件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非线性全过程数值模拟及变参数分析。(1)预应力筋几何参数和初始预应力值是影响结构受力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增大预应力钢筋的直径可显着提高结构的初始刚度及承载力;增大预应力筋的初始预应力,对结构的初始刚度及承载力影响较小,但会削弱结构的耗能能力。(2)耗能板几何参数对结构耗能能力影响最大。耗能板板厚增大一倍,结构的初始刚度提升近30%,承载力提升约40%,耗能性能提升约90%,自复位性能降低约80%。(3)墙板宽度和钢梁截面尺寸对结构的各项受力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墙板宽度增大50%,结构的初始刚度及承载力约增大200%及150%,耗能能力及自复位性能约降低40%及10%;钢梁截面尺寸的增大,结构的自复位能力、初始刚度及承载力均有所提升。3、建立SF-SSW结构的计算方法研究在结构简化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分别推导了各变形阶段考虑梁约束变形和墙板倾覆变形的结构抗侧刚度计算公式。基于结构体系典型的三阶段破坏特征,提出了SF-SSW结构处于各个受力阶段的受力模型及相应的计算简图,建立了该类结构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确定了结构的骨架曲线模型,并通过提出强度比系数β定义了加、卸载准则,推导出影响模型的重要参数计算公式,建立了SF-SSW结构的恢复力模型。4、SF-SSW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分析研究建立整体结构的简化模型,对SF-SSW结构开展了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SF-SSW结构经历了从耗能板屈服、到梁端屈服,最终在梁端及柱端均出现塑性铰的塑性发展过程。通过改进的能力谱法得到了SF-SSW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目标位移,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结构能力曲线与罕遇、设防地震下的弹塑性需求谱均有交点,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规范限值,满足大震下的抗震性能需求。结构震后自动复位优势明显,残余变形显着降低,自复位墙板结构大大减缓了主要承重构件的塑性发展,使结构抗震性能更优越,便于结构震后继续使用及其修复工作。5、SF-SSW结构体系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在试验研究和地震相应分析的基础上,将SF-SSW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失效判别标准划分为4个性能水准,并给出了对应于不同性能水准的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建立了适用于SF-SSW结构体系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抗震设计方法的合理性。本文的研究工作,论证了新型钢框架-自复位SRC墙板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并为该类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和理论指导。

李茂[7](2019)在《被动变阻尼装置设计、试验及其风振控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设计采用加强结构构件的抗侧刚度来实现,增加抗侧构件截面尺寸和提高材料强度势必会增加结构自重,产生地震响应增大、结构延性降低和造价增高的缺点。结构振动控制技术通过在结构特定部位增加耗能装置,当地震、强风等外荷载来临时,依靠装置自身进行能量耗散,减少了传递至结构主体上的外部能量,从而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粘滞阻尼器作为传统被动控制装置,有着构造简单、不需要外部能量输入和不会对结构主体产生破坏作用力等优点,但其阻尼系数固定,出力范围窄等问题限制其发展和应用。磁流变阻尼器等半主动控制阻尼器通过实时调整外加磁场改变阻尼器中流体特性,实现改变阻尼器出力,有着出力范围广、阻尼力瞬时可控等优点,但其需要外部能源供应和配置反馈控制装置。结合上述两种控制装置的优点,本文在粘滞阻尼器的基础上,研发设计了一种新型被动式变阻尼耗能装置,该装置构造简单,可实现较宽域阻尼力输出,同时有着不需要外部能源输入和反馈控制条件,可实现自适应控制等优点。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根据现有粘滞阻尼器理论,分析得到了通过改变阻尼孔面积改变阻尼系数的方法。根据变阻尼相关理论,设计了一种被动变阻尼装置。该装置可随外部激励改变,通过机械方式改变阻尼器内部阻尼孔的面积,从而实现对阻尼出力过程中阻尼系数的调整,并推导了装置阻尼力的理论公式。2.设计制作了一种单阶梯的被动变阻尼装置(Single-stage passive variable damping device,SPVDD),对其进行了多工况性能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随外部激励速度的变化实时机械式改变阻尼系数,且无需外部能源供给,耗能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粘滞阻尼器。3.在单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种多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Multi-stage passive variable damping device,MPVDD),也对其进行了性能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多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有着更广的阻尼力出力范围,可同时对不同的速度响应区间设计不同的阻尼系数变化规律,耗能效果优于传统粘滞阻尼器和单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4.对应用单阶梯和多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的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单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对结构响应的控制效果随风荷载强度的增加而提高,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粘滞阻尼器;多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随着阶梯数增加,控制范围不断变宽,可实现对不同风荷载强度下结构响应的阶梯性控制及多目标响应的控制。5.基于性能化设计理论,分别提出了基于单阶梯和多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的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性能化设计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对设计方法进行了说明。该设计方法可考虑结构在不同风压下多目标控制需求,针对不同控制响应值,给出阻尼器数量和构造参数的完整设计过程。该设计方法可满足结构在弱风压下舒适度需要,强风压下的耐久性要求及确保强风压下结构的安全性,工程设计实例也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李然[8](2019)在《SMA自复位耗能装置的研发及其在钢框架-支撑结构中抗震性能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是一种突发的、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不仅造成结构的严重破坏,还会引发火灾、爆炸、海啸等次生灾害,地震灾害已成为建筑物可遭受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灾害发生时,传统建筑结构主要依靠其自身的强度、刚度和塑性来抵抗地震和消耗地震能量,在抵抗地震灾害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多种结构构件的屈服甚至破坏;而安装耗能构件的结构利用耗能构件耗能,但强震过后会有很大的残余变形,传统建筑结构与安装耗能构件的结构均有修复成本巨大或修复困难的特点。消耗能量的同时又兼具自复位功能的结构的研究正成为当今土木工程结构抗震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以保证生命安全为单一设防目标的两阶段抗震设计理论存在自身的不足,需要完善,结构性能化抗震设计也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形状记忆合金(SMA)材料的性能,修正了现有多线性本构模型,对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自复位耗能装置(SCED)的性能、安装自复位耗能装置的钢框架-支撑结构的性能进行研究,并基于性能化抗震思想,对一12层钢框架-支撑结构(SF-CB)案例进行性能化抗震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介绍了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展现状,总结了目前基于SMA的自复位耗能装置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将SMA本构模型归纳为T-L-B系列模型、O-G-W系列模型和其他模型三类,并详细介绍了本文所用多线性本构模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了超弹性NiTi SMA丝的相变温度;开展了SMA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循环次数、直径、加载速率、温度、加载幅值及初应变对SMA丝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多因素的SMA力学性能表达式和本构模型修正函数,修正了SMA材料多线性本构模型。(3)研发了一种基于SMA的自复位耗能装置,对其开展了力学性能试验,考察分析了核心SMA丝束面积、加载速率、加载幅值和SMA初应力等因素对装置力学性能的影响,给出了考虑多因素的SMA耗能自复位装置的力学性能表达式;建立了该装置有限元模型,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基于SMA的自复位耗能装置的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提出了SMA自复位耗能装置的三阶段理论模型。(4)设计制作了一榀1:2缩尺的两层单跨平面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SFCEB)子结构模型,试验结果发现,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子结构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且卸载后结构可实现自复位,验证了自复位耗能装置的有效性;该结构具有较高的抗侧移能力、较大的延性和自复位能力。(5)提出自复位耗能支撑的等效参数表达式,建立了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子结构的等效梁单元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经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该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可以较好地吻合试验结果,为性能化分析提供研究基础。(6)针对本文设计的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结构,对其结构性能水平进行细化,提出了基于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残余层间位移角的性能水平评判指标;给出了针对自复位钢结构的性能化抗震设计步骤;对一既有12层钢框架-支撑结构进行性能化评估,提出结构的减震率和回复率性能需求,利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安装自复位耗能装置的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结构进行性能化分析,讨论该结构的减震性能和自复位性能,为自复位钢结构的发展和性能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张晶晶[9](2019)在《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及消能震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抗震结构是通过加强结构主体结构的构件、提高结构的刚度、允许结构在大震下进入非线性来消耗地震能量,因此传统的抗震设计仅依靠结构自身抵御地震作用,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难以在遭遇超大烈度地震时确保结构的安全性。消能减震技术通过在结构中布置消能装置(阻尼器),当地震来临时,依靠消能装置的变形运动等形式来耗散地震能量,增大了结构的阻尼比,进而减少了传递到结构主体构件上的地震能量,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虽然阻尼器类型众多、性能各异,但是传统的各类阻尼器一方面在小震时难以充分发挥耗能能力,另一方面遭遇极罕遇地震时易超出其设计指标而失效,从而导致结构倒塌破坏。因此,如何在确保阻尼器在各级地震作用下均能充分发挥耗能能力且性能不失效,是当前消能减震技术领域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先后基于机械领域的杠杆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和旋转机构等设计开发了多种阻尼器响应放大装置,使结构处于小变形小速度时,阻尼器就可以充分发挥滞回耗能能力。但是,在罕遇甚至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阻尼器面临着经过各类放大装置放大了的位移或速度超过其极限能力而过早失效的问题,使得阻尼器不仅不能发挥阻尼耗能的作用,更对结构的安全性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CRAD-MD,Cam Response Amplification Device of Metallic Dampers),在提高阻尼器的利用效率、放大阻尼效应的基础上,避免了其因位移超限导致阻尼器失效的问题。本文对提出的CRAD-MD进行了理论计算公式推导、伪静力试验研究及数值仿真分析,并给出了相应减震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CRAD-MD装置开发及理论公式推导:系统总结了国内外金属阻尼器和响应放大装置的研究现状,针对消能减震体系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防需求,改进了现有放大装置和耗能装置存在的问题,设计研发了CRAD-MD,阐述了该装置的工作机理,推导了该装置的恢复力计算公式,给出了该装置位移、速度和丝杠水平力的最大放大倍数计算公式。2、CRAD-MD伪静力试验研究:根据实验室试验条件,设计加工了该装置的主体构件及金属阻尼器。采用两种试验方案,对CRAD-MD进行了多工况的伪静力试验,采取不同的加载方式,通过改变加载幅值、加载频率和加载速度等得到了CRAD-MD的滞回曲线,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揭示了该装置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3、CRAD-MD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分析:对单自由度无控体系(简称SDOF)、单自由度结构安装CRAD-MD体系(简称CRAD-MD单自由度体系)和单自由度结构安装传统金属阻尼器体系(简称MD单自由度体系)进行了多条远场和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对比分析,主要包括控制效果分析、滞回曲线对比、耗散能量对比、反应谱分析和基于相同位移的控制效果分析,验证了CRAD-MD的有效性,并为该装置的工程设计和抗震设计方法奠定了基础。4、CRAD-MD消能减震体系抗震设计方法:理论推导了CRAD-MD滞回耗能的理论计算公式,利用能量守恒的定理,给出了CRAD-MD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分析了其减震效果,提出了相应减震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为CRAD-MD的工程应用和相应规范的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诗雨[10](2019)在《软钢阻尼器耗能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震区的高层以及超高层房屋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因为剪力墙有很好的竖向承载能力和抗侧能力,能够满足刚度和强度的需求,但传统意义上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自身变形及耗能性能较差,在强震作用下容易发生脆性剪切或压溃破坏,抗震耗能能力低,且墙体破坏也多集中于墙肢底部塑性铰区,不利于震后的修复。由于结构未来可能遭遇的地震作用是无法确定的,为提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与耗能性能,本文基于传统剪力墙性能上的不足,在墙肢中设置通长竖缝,将双X型软钢阻尼器安装于竖缝位置,提出一种内置软钢阻尼器开缝耗能剪力墙。针对该类耗能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首先,对普通钢筋混凝土墙体进行竖向开缝处理,将软钢阻尼器安装于竖缝位置,建立带软钢阻尼器的开缝耗能剪力墙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循环荷载作用下现浇剪力墙、开竖缝剪力墙和安置软钢阻尼器的开竖缝剪力墙滞回耗能分析。分析表明,竖缝的存在明显改变了墙体的受力特性。墙体开缝后,耗能能力虽得到一定改善,但其抗侧刚度与极限承载力丧失较多。当在开缝位置安装一定数量的软钢阻尼器后,其刚度和承载力较开缝墙体均有较大程度提高,接近于现浇墙体;在墙体进入非线性阶段后,其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有明显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2)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下,轴压比、墙体暗柱位置、阻尼器位置对带有软钢阻尼器耗能墙体的刚度、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破坏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均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而增大,而极限位移、延性以及耗能性能反而减小,并且不同轴压比下的墙体之间滞回曲线捏缩差异并不明显;另一方面,竖缝两侧的暗柱对该类墙体耗能影响很大,若要提高墙体耗能能力则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此外,阻尼器布置位置对墙体的破坏位移、延性、耗能能力的影响都比较大,原则上应集中布置在相对竖向位移最大处,本文所研究的剪力墙中位于中下部的阻尼器变形较大更容易发挥作用。3)取一框-筒结构中的核心筒体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分别建立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与带软钢阻尼器开缝耗能剪力墙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表明,当输入地震峰值加速度较小时,其位移响应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差不多;但当地震加速度峰值增大后,主体结构位移响应与墙体损伤程度明显减少,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

二、电磁摩擦耗能装置结构体系被动控制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磁摩擦耗能装置结构体系被动控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摩擦阻尼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摩擦阻尼器的类型
    1.1 平动摩擦阻尼器
        1.1.1 板式摩擦阻尼器
        1.1.2 筒式摩擦阻尼器
        1.1.3 其他类型的平动摩擦阻尼器
    1.2 转动摩擦阻尼器
2 摩擦阻尼器的性能影响因素
    2.1 摩擦材料的选择及处理
    2.2 预紧力的施加方式及稳定控制
    2.3 组件尺寸及环境因素
3 摩擦阻尼器的试验
4 摩擦阻尼器的工程应用
5 结论与展望

(2)建筑体外辅助复位消能架的抗震性能与可靠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建筑抗震减震加固技术发展
        1.2.1 传统抗震加固方法
        1.2.2 消能减震技术
        1.2.3 消能减震技术加固建筑的工程应用
    1.3 复位结构与装置研究状况
        1.3.1 复位结构体系的研究
        1.3.2 复位装置的研究
    1.4 结构随机地震响应与结构抗震可靠度
        1.4.1 地震动的随机性
        1.4.2 结构随机地震响应
        1.4.3 结构抗震可靠度数值分析方法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黏滞耗能的复位消能架体系动力弹塑性分析
    2.1 体系构造
    2.2 结构分析模型
        2.2.1 结构模型基本信息
        2.2.2 主体结构单元信息
        2.2.3 复位消能架支撑单元参数
    2.3 原结构模型的性能评价与加固目标
    2.4 结构地震动力反应计算
        2.4.1 地震动输入
        2.4.2 体系非线性动力反应求解
    2.5 体系抗震性能分析
        2.5.1 结构位移地震响应分析
        2.5.2 塑性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2.5.3 体系附加黏滞阻尼耗能与残余变形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安装SCF支撑的复位消能架体系抗震性能
    3.1 自复位摩擦耗能支撑
    3.2 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
        3.2.1 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的构造
        3.2.2 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的工作原理
        3.2.3 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变摩擦力学模型
        3.2.4 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试件的测试结果
        3.2.5 支撑特点的对比
    3.3 安装SCF支撑的建筑体外辅助复位消能架体系动力分析
        3.3.1 结构分析模型
        3.3.2 动力时程分析
        3.3.3 有限元模型稳态响应数值分析
        3.3.4 基于调幅谐波分析的残余位移谱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外辅助复位消能架的并联特征分析
    4.1 复位消能架部分的静力抗侧特征
        4.1.1 对比模型
        4.1.2 复位消能架的抗侧变形特征
        4.1.3 支座形式对抗侧刚度的影响
    4.2 辅助复位消能架并联关系分析
        4.2.1 辅助复位消能架并联体系简图
        4.2.2 辅助复位消能架并联指标计算
    4.3 不同高度的复位消能架体系并联特征
        4.3.1 算例信息
        4.3.2 建筑与复位消能架并联体系剪力分配
        4.3.3 建筑配置复位消能架后的变形特征
        4.3.4 连杆剪力分布规律
    4.4 并联特征值对体系内力和变形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位消能架体系地震动随机响应
    5.1 虚拟激励法与实振型分解法的理论对比
    5.2 随机地震激励下复位消能架体系的线性响应求解
        5.2.1 运动方程
        5.2.2 随机地震动模型
        5.2.3 求解响应功率谱
        5.2.4 算例分析
    5.3 强震下体系非线性地震随机响应
        5.3.1 振动方程的线性化
        5.3.2 振动过程离散化
        5.3.3 激励信号的非平稳处理
        5.3.4 数值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的复位消能架体系可靠度
    6.1 广义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及数值解法
        6.1.1 广义概率密度演化理论
        6.1.2 广义概率密度演化理论数值解法
        6.1.3 结构体系非平稳随机响应
        6.1.4 可靠度评价
    6.2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体系可靠度分析
        6.2.1 近断层地震动随机输入模型
        6.2.2 模拟近断层随机地震动的反应谱
        6.2.3 结构可靠度分析
        6.2.4 数值模拟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附录 B 已授权发明专利

(3)具有位移放大功能的耗能减震器及减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消能减震技术概述
        1.2.1 消能减震技术概念
        1.2.2 消能减震原理
        1.2.3 消能减震装置分类
    1.3 摩擦型耗能减震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ADAMS软件介绍
        1.5.1 主要应用模块
        1.5.2 ADAMS柔性体模块动力学理论
        1.5.3 ADAMS柔性体建立方法
第2章 新型摩擦耗能减震器设计与性能分析
    2.1 现有减震器性能分析
        2.1.1 现有摩擦型耗能减震器典型构造及耗能原理
        2.1.2 现有摩擦型耗能减震器的力学性能
        2.1.3 现有摩擦型减震器采用的滞回模型
    2.2 具有位移放大功能的新型摩擦耗能减震器设计
        2.2.1 方案设计
        2.2.2 结构设计
    2.3 具有位移放大功能的新型摩擦耗能减震器力学性能分析
        2.3.1 减震器的参数选定
        2.3.2 滞回特性曲线
第3章 新型摩擦耗能减震体系静力学性能分析
    3.1 土体—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概述和分析方法
        3.1.1 土体—结构相互作用概述
        3.1.2 土—结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
        3.1.3 土—结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
    3.2 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减震结构ADAMS静力学仿真模型建立
        3.2.1 平面钢框架仿真模型的建立
        3.2.2 静力荷载和减震器力学模型的确定
    3.3 减震体系的静力分析
        3.3.1 减震结构的ADAMS静力分析模型
        3.3.2 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响应对比
        3.3.3 框架结构的层绝对位移响应对比
        3.3.4 框架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摩擦耗能减震体系减震性能分析
    4.1 顶部正弦激励力作用下的动力分析
        4.1.1 减震结构的ADAMS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
        4.1.2 结构的幅频特性分析
        4.1.3 外界激励力荷载和减震器的选择
        4.1.4 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层绝对位移响应对比
    4.2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时程分析
        4.2.1 减震结构地震荷载作用下的ADAMS时程分析仿真模型
        4.2.2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
        4.2.3 结构的层间位移响应对比
        4.2.4 结构的层绝对加速度响应对比
        4.2.5 结构的层绝对位移响应对比
        4.2.6 结构底层剪力响应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摩擦耗能减震体系的动力学优化设计
    5.1 新型摩擦耗能减震体系的动力学优化设计研究
        5.1.0 优化设计方法
        5.1.1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5.1.2 减震器布置原则
    5.2 ADAMS新型摩擦耗能减震体系的动力学优化设计仿真模型的建立
        5.2.1 减震器布置方案的确定
        5.2.2 减震体系模型的建立
    5.3 各减震体系的动力学分析结果
        5.3.1 结构的层间位移响应对比
        5.3.2 结构的层绝对位移响应对比
        5.3.3 最优减震方案选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响应放大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限位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隔震结构限位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研究现状
        1.3.2 国内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研究现状
    1.4 放大机构的研究现状
        1.4.1 国外放大机构现状
        1.4.2 国内放大机构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CRAD-SMAD的设计及理论公式推导
    2.1 引言
    2.2 CRAD-SMAD构造及工作机理
        2.2.1 CRAD-SMAD的构造
        2.2.2 CRAD-SMAD的工作机理
    2.3 CRAD-SMAD恢复力模型的建立
    2.4 CRAD-SMAD响应放大倍数
        2.4.1 位移放大倍数
        2.4.2 速度放大倍数
        2.4.3 力放大倍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RAD-SMAD拟静力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形状记忆合金丝试验研究
        3.2.1 试验样品的选择
        3.2.2 实验方案
        3.2.3 参数规定
        3.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CRAD-SMAD装置设计与试验方案
        3.3.1 CRAD-SMAD试验装置方案
        3.3.2 形状记忆合金丝夹具的设计及选择
        3.3.3 CRAD-SMAD试验工况及空载测试
    3.4 CRAD-SMAD试验与理论结果对比分析
        3.4.1 简谐波位移加载滞回性能
        3.4.2 简谐波位移加载滞回曲线现象及原因分析
        3.4.3 三角波位移加载滞回性能及现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RAD-SMAD单自由度减震及两自由度隔震结构体系地震反应分析
    4.1 引言
    4.2 CRAD-SMAD单自由度体系动力平衡方程的推导
        4.2.1 运动方程的建立
        4.2.2 时程分析方法
    4.3 动力时程分析程序的编制
    4.4 单自由度结构模型及地震波选取
    4.5 CRAD-SMAD单自由度减震体系地震反应分析
        4.5.1 CRAD-SMAD控制效果分析
        4.5.2 CRAD-SMAD与 SMAD滞回曲线对比
        4.5.3 CRAD-SMAD与 SMAD能量对比分析
        4.5.4 CRAD-SMAD反应谱分析
    4.6 基于相同位移的控制效果分析
    4.7 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放大系数分析
        4.7.1 CRAD-SMAD单自由度体系的动力放大系数分析
        4.7.2 不同CRAD-SMAD参数设置对动力放大系数的影响
    4.8 CRAD-SMAD两自由度隔震体系地震反应分析
        4.8.1 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限位控制效果分析
        4.8.2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限位控制效果分析
        4.8.3 两自由度隔震体系上部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RAD-SMAD限位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5.1 引言
    5.2 CRAD-SMAD装置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平衡方程的推导
        5.2.1 基础隔震分析模型介绍
        5.2.2 CRAD-SMAD装置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平衡方程推导
    5.3 程序的介绍
    5.4 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5.4.1 隔震层限位控制效果分析
        5.4.2 CRAD-SMAD与 SMAD滞回曲线对比
        5.4.3 上部结构响应对比分析
    5.5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5.5.1 隔震层限位控制效果分析
        5.5.2 CRAD-SMAD与 SMAD滞回曲线对比
        5.5.3 上部结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5.6 能量分析
        5.6.1 罕遇地震能量分析
        5.6.2 极罕遇地震能量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隔震结构能量设计方法
    6.1 引言
    6.2 CRAD-SMAD装置耗能公式推导及耗能比
        6.2.1 CRAD-SMAD装置耗能公式推导
        6.2.2 CRAD-SMAD与 SMAD耗能比
        6.2.3 CRAD-SMAD与 SMAD耗能计算公式验证
    6.3 CRAD-SMAD隔震结构体系的能量设计方法
        6.3.1 设计方法及原理
        6.3.2 隔震结构的能量设计准则
        6.3.3 能量设计反应谱
        6.3.4 橡胶支座加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隔震系统最大变形预测
        6.3.5 设计流程及参数选取
    6.4 算例
        6.4.1 隔震层特性值的初步假定
        6.4.2 隔震层特征值的确认
        6.4.3 隔震层变形反应预测
        6.4.4 确定CRAD-SMAD参数
        6.4.5 时程分析法验算
    6.5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凸轮式响应放大粘弹性阻尼器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减隔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隔震结构限位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响应放大机构的研究与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CRAD-VED装置的开发及理论公式推导
    2.1 引言
    2.2 CRAD-VED装置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2.1 CRAD-VED整体构造
        2.2.2 CRAD-VED装置的工作原理
    2.3 CRAD-VED恢复力模型
        2.3.1 粘弹性阻尼器的工作机理和恢复力模型
        2.3.2 粘弹性阻尼器响应放大装置恢复力公式
    2.4 CRAD-VED装置放大倍数公式推导
        2.4.1 位移放大倍数
        2.4.2 速度放大倍数
        2.4.3 恢复力放大倍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RAD-VED装置伪静力试验及其粘弹性阻尼器初始性能测试
    3.1 引言
    3.2 CRAD-VED装置设计与试验方案
        3.2.1 试验的目的与研究内容
        3.2.2 CRAD-VED的设计与加工
    3.3 1号粘弹性阻尼器初始性能试验
        3.3.1 加载制度及试验工况
        3.3.2 数据采集及分析
    3.4 CRAD-VED伪静力试验方案
        3.4.1 伪静力试验加载方案
        3.4.2 加载制度及试验工况
    3.5 拟静力试验过程及现象分析
        3.5.1 第一次加载设备调试及空载测试
        3.5.2 第一次装置测试过程及试验现象
        3.5.3 第一次简谐波和三角波加载滞回曲线及现象分析
        3.5.4 试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制定
        3.5.5 2号粘弹性阻尼器初始性能试验
        3.5.6 第二次空载和CRAD-VED装置试验加载工况
        3.5.7 伪静力空载试验滞回曲线
        3.5.8 第二次简谐波和三角波加载滞回曲线及现象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RAD-VED装置单自由度消能体系地震反应分析
    4.1 引言
    4.2 CRAD-VED单自由度体系的建立
        4.2.1 平衡方程的建立
        4.2.2 非线性分析程序
    4.3 单自由度模型及地震波的选取
        4.3.1 单自由度模型参数及CRAD-VED参数确定
        4.3.2 选取的地震波
    4.4 CRAD-VED单自由度地震响应分析
        4.4.1 CRAD-VED控制效果分析
        4.4.2 CRAD-VED与 VED能量对比分析
        4.4.3 反应谱分析
        4.4.4 简谐荷载下的动力放大系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RAD-VED装配式减震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装配式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1 工程概况
        5.2.2 结构模型在ABABQUS中的实现
        5.2.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模型的建立
        5.2.4 地震波选取
    5.3 ABAQUS二次开发单元对比验证分析
    5.4 阻尼器的布置形式以及参数设置
    5.5 罕遇地震下装配式结构的减震控制效果分析
        5.5.1 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5.5.2 楼层位移对比分析
        5.5.3 基底剪力对比分析
        5.5.4 层间剪力对比分析
        5.5.5 耗能和滞回耗能对比分析
    5.6 极罕遇地震下装配式结构的减震控制效果分析
        5.6.1 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5.6.2 楼层位移对比分析
        5.6.3 基底剪力对比分析
        5.6.4 层间剪力对比分析
        5.6.5 滞回耗能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RAD-VED两自由度隔震体系地震反应分析
    6.1 引言
    6.2 基础隔震结构分析模型
        6.2.1 极罕遇地震动的必要性和隔震破坏分析
        6.2.2 隔震结构模型的选用
        6.2.3 两自由度隔震体系等效模型验证
    6.3 CRAD-VED两自由度隔震结构地震分析
        6.3.1 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限位控制效果分析
        6.3.2 多遇地震下隔震层限位控制效果分析
        6.3.3 两自由度隔震体系上部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6.4 两自由度隔震体系地震能量分析
        6.4.1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能量分析
        6.4.2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能量分析
    6.5 CRAD-VED与 VED相同目标位移控制下的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隔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ABAQUS隔震装配式结构模型的建立
        7.2.1 ABAQUS隔震装配式结构模型建立
        7.2.2 隔震层限位器布置方案
    7.3 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7.3.1 隔震层限位控制效果分析
        7.3.2 CRAD-VED与 VED滞回曲线对比
        7.3.3 上部结构响应对比分析
    7.4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装配式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7.4.1 隔震层限位控制效果分析
        7.4.2 CRAD-VED与 VED滞回曲线对比
        7.4.3 上部结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钢框架-自复位SRC墙板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2.2 摇摆及自复位剪力墙结构研究现状
        1.2.3 具有自复位功能及耗能能力的钢框架体系研究现状
        1.2.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本文提出的结构及研究意义
        1.3.1 本文提出的结构简介
        1.3.2 研究意义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自复位SRC墙板结构部件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方案
        2.2.1 试件设计
        2.2.2 加载装置
        2.2.3 加载方案
        2.2.4 位移测点
        2.2.5 试件应变测点布置
    2.3 材料性能
        2.3.1 钢材材性
        2.3.2 混凝土材性
    2.4 试验过程与破坏特征
    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1 滞回曲线与耗能分析
        2.5.2 骨架曲线与承载力分析
        2.5.3 自复位性能分析
        2.5.4 刚度分析
        2.5.5 自复位墙板受力分析
        2.5.6 框架梁变形分析
        2.5.7 耗能板变形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自复位SRC墙板结构部件受力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建模平台的确定
        3.2.2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择
        3.2.3 建立有限元模型
    3.3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正确性验证
        3.3.1 破坏特征
        3.3.2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3.3.3 耗能能力及自复位能力
    3.4 钢框架-自复位SRC墙板结构组成构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预应力筋的直径及初始预应力值
        3.4.2 耗能板的厚度
        3.4.3 混凝土墙板宽度
        3.4.4 钢梁截面尺寸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框架-自复位SRC墙板结构体系计算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构抗侧刚度计算
        4.2.1 钢框架-自复位SRC墙板结构抗侧刚度的组成及其基本假定
        4.2.2 钢框架-自复位SRC墙板结构的抗侧刚度计算
        4.2.3 正确性验证与分析
    4.3 钢框架-自复位SRC墙板结构承载力计算
        4.3.1 破坏机制和承载力模型
        4.3.2 墙板结构的承载力计算
        4.3.3 正确性验证与分析
    4.4 钢框架-自复位SRC墙板结构的恢复力模型研究
        4.4.1 骨架曲线模型
        4.4.2 恢复力模型卸载准则
        4.4.3 恢复力模型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框架-自复位SRC墙板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分析
    5.1 引言
    5.2 钢框架-耗能型自复位SRC墙板结构的简化有限元分析模型
        5.2.1 简化模型的建立
        5.2.2 正确性验证
    5.3 结构设计
        5.3.1 结构布置
        5.3.2 结构合理性验算
        5.3.3 模型参数设置
        5.3.4 结构特性比较
    5.4 基于改进能力谱法的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5.4.1 静力弹塑性分析
        5.4.2 能力曲线
        5.4.3 需求曲线求解
        5.4.4 性能点分析
    5.5 结构体系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5.5.1 地震动选取
        5.5.2 结构位移反应
        5.5.3 基底剪力分析
        5.5.4 残余变形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钢框架-自复位SRC墙板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6.1 引言
    6.2 结构性能水平及其量化指标
        6.2.1 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水准及设计性能目标
        6.2.2 结构体系性能指标及其量化
    6.3 钢框架-自复位SRC墙板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6.3.1 确定地震水准
        6.3.2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方法
        6.3.3 等效弹性位移谱
        6.3.4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流程
    6.4 算例及分析
        6.4.1 按照“功能完好”性能水准设计
        6.4.2 按照“生命安全”性能水准校核
        6.4.3 按照“接近倒塌”性能水准校核
    6.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被动变阻尼装置设计、试验及其风振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变阻尼控制装置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结构风振控制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被动变阻尼装置的设计原理与阻尼力公式推导
    2.1 引言
    2.2 被动变阻尼装置的设计原理
        2.2.1 粘滞阻尼器阻尼力公式
        2.2.2 变阻尼设计原理
    2.3 被动变阻尼装置构造与工作原理
        2.3.1 被动变阻尼装置构造
        2.3.2 被动变阻尼装置工作原理
    2.4 被动变阻尼装置阻尼力理论公式推导
        2.4.1 流体属性和流动方式
        2.4.2 节流阀弹簧无预压力
        2.4.3 节流阀弹簧有预压力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设计与试验
    3.1 引言
    3.2 单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主要构造参数
        3.2.1 阻尼缸体
        3.2.2 节流阀
    3.3 单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初始设计及试验验证
    3.4 单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的设计调整与试验设计
        3.4.1 试验目的和研究意义
        3.4.2 试验加载方式和加载工况
    3.5 单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试验结果分析
        3.5.1 滞回曲线分析
        3.5.2 最大阻尼力与速度关系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4.1 引言
    4.2 多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构造与工作原理
        4.2.1 多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构造
        4.2.2 两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工作原理
    4.3 两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试验
        4.3.1 试验设计概况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两组控制阀相同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两组控制阀不同
    4.4 多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阻尼力理论公式推导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被动变阻尼装置高层建筑结构风振控制分析
    5.1 引言
    5.2 单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风振控制分析
        5.2.1 SPVDD计算模型与结构运动方程
        5.2.2 结构计算模型和风荷载选取
        5.2.3 模型结构风控响应分析
    5.3 多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风振控制分析
        5.3.1 MPVDD的计算模型
        5.3.2 模型结构风振响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被动变阻尼装置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性能化设计方法
    6.1 引言
    6.2 性能化设计方法与性能水准、性能指标的设定
        6.2.1 性能化设计方法概述
        6.2.2 性能水准与性能指标的设定
    6.3 单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性能化设计方法
        6.3.1 设计方法提出
        6.3.2 工程设计实例
    6.4 多阶梯被动变阻尼装置高层建筑风振控制设计方法
        6.4.1 设计方法提出
        6.4.2 工程设计实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8)SMA自复位耗能装置的研发及其在钢框架-支撑结构中抗震性能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简介
        1.2.1 微观机理
        1.2.2 超弹性效应
        1.2.3 形状记忆效应
        1.2.4 阻尼性能
    1.3 形状记忆合金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现状
    1.4 形状记忆合金在土木工程振动控制中的研究现状
        1.4.1 主动控制
        1.4.2 半主动控制
        1.4.3 被动控制
    1.5 目前形状记忆合金在土木工程振动控制研究中的不足
    1.6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形状记忆合金性能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
    2.1 概述
    2.2 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模型
        2.2.1 SMA本构模型的基本类型
        2.2.2 T-L-B系列本构模型
        2.2.3 O-G-W系列本构模型
        2.2.4 其他本构模型
        2.2.5 本文拟修正本构模型
    2.3 形状记忆合金物理性能试验
        2.3.1 差示扫描量热法
        2.3.2 SMA相变温度测试
    2.4 形状记忆合金力学性能试验
        2.4.1 SMA试样及试验装置
        2.4.2 加载方案
        2.4.3 试验曲线上有关参数约定
        2.4.4 试验结果
        2.4.5 SMA本构模型修正
        2.4.6 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自复位耗能装置性能研究
    3.1 概述
    3.2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自复位耗能装置设计
        3.2.1 SMA自复位耗能装置的基本构造
        3.2.2 SMA自复位耗能装置的工作原理
    3.3 材料性能试验
        3.3.1 SMA丝力学性能试验
        3.3.2 传力构件力学性能试验
    3.4 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耗能装置力学性能试验
        3.4.1 关键特征参数
        3.4.2 SMA自复位耗能装置及试验设备
        3.4.3 试验方案
        3.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3.5 考虑多因素的SMA自复位耗能装置力学性能表达式及验证
    3.6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3.6.1 数值模型及相关参数的取值
        3.6.2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3.7 SMA耗能自复位装置力学模型
        3.7.1 基本假定
        3.7.2 理论模型
        3.7.3 SMA耗能自复位装置设计步骤
        3.7.4 设计算例
    3.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钢框架-支撑子结构试验研究
    4.1 概述
    4.2 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子结构设计
        4.2.1 结构设计准则
        4.2.2 构件截面设计
    4.3 试验方案
        4.3.1 整体试验模型及加载制度
        4.3.2 测点布置
        4.3.3 SF-CEB子结构柱轴压力的施加
    4.4 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子结构试验
        4.4.1 材料性能试验
        4.4.2 SF-CEB子结构试验过程及现象
    4.5 试验结果分析
        4.5.1 SF-CEB子结构位移分析
        4.5.2 SF-CEB子结构应变分析
        4.5.3 SF-CEB子结构梁-柱-自复位耗能支撑铰接节点夹角分析
        4.5.4 SF-CEB子结构特征值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框架-支撑子结构数值模拟及试验对比
    5.1 概述
    5.2 自复位耗能支撑的等效数值模型
        5.2.1 自复位耗能支撑的等效参数计算
        5.2.2 自复位耗能支撑等效结果数值对比
    5.3 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子结构数值模型的建立及模拟
        5.3.1 对比模型的建立
        5.3.2 结果对比分析
    5.4 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子结构数值模拟及试验结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钢框架-支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
    6.1 概述
    6.2 我国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发展
    6.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基本内容
        6.3.1 基于性能的抗震性能目标和性能水平
        6.3.2 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方法
        6.3.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6.3.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流程
    6.4 工程应用案例
        6.4.1 工程背景
        6.4.2 SF-CB结构性能评估
        6.4.3 SF-CB结构性能需求
    6.5 铰接钢框架-自复位耗能支撑结构性能化分析
        6.5.1 SF-CEB结构基本结构单元参数化分析
        6.5.2 SF-CEB结构性能化设计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9)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及消能震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金属阻尼器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金属阻尼器耗能原理
        1.2.2 金属阻尼器分类
    1.3 响应放大机构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3.1 国外放大机构研究现状
        1.3.2 国内放大机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开发及理论公式推导
    2.1 引言
    2.2 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构造及工作原理
        2.2.1 整体构造形式
        2.2.2 主要组成构件
        2.2.3 工作机理
    2.3 CRAD-MD恢复力模型推导
        2.3.1 等宽凸轮机构受力分析
        2.3.2 滚珠丝杠副受力分析
        2.3.3 响应放大装置恢复力公式
        2.3.4 金属阻尼器恢复力模型
    2.4 响应放大装置放大倍数公式推导
        2.4.1 位移放大倍数
        2.4.2 速度放大倍数
        2.4.3 力放大倍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伪静力试验研究内容与试件加工
        3.2.1 试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3.2.2 响应放大试验装置的设计及加工
        3.2.3 金属阻尼器的加工制作与仿真分析
    3.3 金属阻尼器响应放大装置试验方案
        3.3.1 伪静力加载方案
        3.3.2 加载制度及试验工况
        3.3.3 数据采集
    3.4 伪静力试验过程及现象分析
        3.4.1 加载设备调试及空载测试
        3.4.2 装置测试过程及试验现象
    3.5 金属阻尼器响应放大装置试验结果分析
        3.5.1 试验加载滞回性能及现象分析
        3.5.2 试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制定
        3.5.3 试验加载工况
        3.5.4 三角波位移加载滞回性能及现象分析
        3.5.5 正弦波位移加载滞回性能及现象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分析
    4.1 引言
    4.2 CRAD-MD单自由度体系结构运动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4.2.1 运动方程的建立
        4.2.2 非线性分析程序
    4.3 CRAD-MD单自由度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4.3.1 单自由度模型参数及CRAD-MD参数确定
        4.3.2 地震波选取
        4.3.3 CRAD-MD控制效果分析
        4.3.4 CRAD-MD与 MD滞回曲线对比
        4.3.5 CRAD-MD与 MD能量对比分析
        4.3.6 CRAD-MD反应谱分析
        4.3.7 基于相同位移的控制效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消能减震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5.1 引言
    5.2 CRAD-MD装置耗能公式推导及耗能比
        5.2.1 CRAD-MD装置耗能公式推导
        5.2.2 CRAD-MD与 MD耗能比
        5.2.3 CRAD-MD耗能计算公式验证
    5.3 CRAD-MD装置抗震简化设计方法
        5.3.1 设计方法及原理
        5.3.2 设计流程及参数选取
        5.3.3 单自由度算例分析
    5.4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软钢阻尼器耗能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耗能剪力墙研究现状
        1.2.1 耗能剪力墙国外研究现状
        1.2.2 耗能剪力墙国内研究现状
    1.3 阻尼器研究现状
        1.3.1 阻尼器国外研究现状
        1.3.2 阻尼器国内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及本文研究内容
        1.4.1 存在问题
        1.4.2 本文研究内容
2 带软钢阻尼器竖缝耗能剪力墙有限元建模与数值模拟
    2.1 引言
    2.2 ABAQUS分析模块简介
    2.3 材料本构模型选择
        2.3.1 混凝土
        2.3.2 钢筋
    2.4 剪力墙有限元模型
        2.4.1 剪力墙开缝设计
        2.4.2 双X型软钢阻尼器设计
    2.5 带软钢阻尼器开缝耗能剪力墙
    2.6 有限元结果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带软钢阻尼器竖缝剪力墙力学性能参数分析
    3.1 引言
    3.2 轴压比影响分析
        3.2.1 不同轴压比下的滞回曲线
        3.2.2 不同轴压比下的骨架曲线
        3.2.3 不同轴压比下的延性
        3.2.4 不同轴压比下的耗能能力
        3.2.5 不同轴压比下的墙体破坏状态
    3.3 暗柱位置影响分析
        3.3.1 不同暗柱位置的滞回曲线
        3.3.2 不同暗柱位置的骨架曲线
        3.3.3 不同暗柱位置的延性
        3.3.4 不同暗柱位置的耗能能力
        3.3.5 不同暗柱位置的墙体破坏状态
    3.4 阻尼器位置影响分析
        3.4.1 试件模型的建立
        3.4.2 不同阻尼器位置的滞回曲线分析
        3.4.3 不同阻尼器位置的骨架曲线
        3.4.4 不同阻尼器位置的延性
        3.4.5 不同阻尼器位置的耗能能力
        3.4.6 不同阻尼器位置的墙体破坏状态
    3.5 本章小结
4 软钢阻尼器竖缝耗能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结构信息及模型建立
        4.2.1 结构模型
        4.2.2 结构开缝设计
    4.3 耗能装置简化模型
        4.3.1 耗能装置设计
        4.3.2 耗能装置连接单元
    4.4 地震波的选取和输入
    4.5 模态分析
        4.5.1 原结构模态及阻尼参数
        4.5.2 耗能结构模态分析
    4.6 抗震性能分析
        4.6.1 基底剪力
        4.6.2 顶层位移
        4.6.3 层间位移
        4.6.4 墙体损伤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电磁摩擦耗能装置结构体系被动控制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摩擦阻尼器的研究进展[J]. 石文龙,张浩波. 地震工程学报, 2022(01)
  • [2]建筑体外辅助复位消能架的抗震性能与可靠度分析[D]. 何晴光.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具有位移放大功能的耗能减震器及减震性能研究[D]. 沈国栋.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4)
  • [4]响应放大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限位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蔡晓君. 广州大学, 2020(02)
  • [5]凸轮式响应放大粘弹性阻尼器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减隔震性能研究[D]. 王蓓. 广州大学, 2020(02)
  • [6]钢框架-自复位SRC墙板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D]. 晁思思. 长安大学, 2020
  • [7]被动变阻尼装置设计、试验及其风振控制分析[D]. 李茂.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8]SMA自复位耗能装置的研发及其在钢框架-支撑结构中抗震性能的应用研究[D]. 李然. 东南大学, 2019(01)
  • [9]金属阻尼器凸轮式响应放大装置及消能震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D]. 张晶晶. 广州大学, 2019(01)
  • [10]软钢阻尼器耗能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 张诗雨.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电磁摩擦消能装置结构系统被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