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构建

论21世纪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构建

一、论进入21世纪时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懿[1](2020)在《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分异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在空间上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其编制过程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厘清城市发展脉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新兴工业城市总体规划的典型案例与重要代表,其编制过程同样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纵观史今,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至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从中苏联合指导下的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到特殊时局下的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再从改革开放新世纪下的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到城市发展新机遇下的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其编制过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形态,是整个城市现代发展光辉历程的有效见证,更是中国现代城市总体规划源与流的实际印证。论文选取兰州市四版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过程还原结合要点分析的方法,分别从特征分异、动力机制和价值评述三个方向展开研究,共包括九章内容。论文首先通过对文章研究背景及研究范围的界定,并在相关研究综述和研究框架的基础之上,阐明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力图全面挖掘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知往鉴今,为正在进行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供参考指导。其次论文主要论述了兰州市城市发展概况与现状,全面回溯兰州市第一至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及编制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着重研究总结了每一版规划编制过程所呈现的特征与之分异情况。接着,通过界定规划编制动力机制的概念以及分析规划编制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取出影响兰州现代总体规划编制的“国家重大决策”、“地方发展诉求”和“城市发展周期”三个主要动力因素。再依照每一版规划编制时期分类,深入、详细地研究“一五计划”、“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决策因素对于历版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推动作用。同时,论文通过不同编制时期对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详实分析,探究了不同时期地方发展的主要诉求以及对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作用机制。并参照城市发展周期理论与兰州市城镇化率的变化轨迹,对兰州市现代城市发展周期进行阶段划分,再结合每一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分析,论述城市发展周期作用下对于历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影响。最终,客观评述兰州市历版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影响与价值意义,并对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己见。论文最后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与展望,指出论文中的欠缺与不足,以期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补充。

陈志奎[2](2020)在《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文中研究表明“英国城市工作组”(UTF)发表的“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黄皮书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掀起了“城市文艺复兴”运动的巨浪,这个运动以文化为主要导向,以城市设计为扫荡工具,在取得巨大成就和声誉的同时,也因城市士绅化、虚假繁荣和逻辑自洽被诟病,同时城市设计的本体理论没有得到突破。中国的“城市化大跃进”带来的“城市病”、“千城一面”、地域文脉破碎、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人文生活品质与物质文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已日益凸显。人们对优质的城市人居环境的渴望与当下紧张畸形的都市生态构成矛盾,城市发展经常在追求GDP经济和精神、环境生态文明之间,顾此失彼。随着全球此起彼伏的公共安全危机、气候危机、环境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道危机,以及智能化时代对人类生活的进一步肢解和异化,无论东西世界,都呼吁新的城市发展动力和人居文明永续之道。这为推出新的城市设计思维、城市营造方式和城市发展体系奠定了时代正义。本文引介了“软城市”理论,并将“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时代的城市设计范式迭代进行了明细化对位比较;然后从历史逻辑、文化动机、文献谱系、理论支撑、观点主张、价值取向、法理依据、现实基础、实操导则、案例推演和现实观照等几个方面完成了对艺术都市体系的构建,使之具备方法论意义和较强的理论创新性。譬如,从“艺术化”和“艺术性”两方面勾画当代艺术都市的面貌与特质;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文化精英、市民大众“三层制”出发,采用一系列以艺术、设计和文化多样性为核心概念的营造内容,通过在艺术、人和城市之间建立稠密多维的关系网络和丰富随机的触发反应去激发都市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并塑立以市民为主体的空间生产态度。这大大超越了“艺术人口和艺术产业堆砌”的传统艺术城市概念,演变为一场注重真实性和生长性的总体都市革命。基于“软城市”理念的艺术都市体系,拓展了城市设计理论,迎回了城市设计“公平正义”的价值本义,将城市设计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推进为发挥全民主观创造力的全域塑造行动,将城市设计从宏大叙事和物质塑造手段演变到微观精妙和精神体验的范畴,将城市设计从以数字绩效为指引的城市面貌改造工具发展为协调公共利益、公民价值和市民社会的杠杆工具。作为一个具备落地实操价值的都市主义体系,艺术都市可以直接指导和作用于现实中的城市设计实践,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为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中国城市建设规划规避西方模式的缺陷,同时也为全球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了方案智慧。艺术都市将人文精神、闲暇生活和个体解放作为未来城市的增长点,符合时代趋势,同时,艺术都市发起的日常都市革命和个体观照精神,能够对“城市文艺复兴”有益激化,续延“城市文艺复兴”系统的生命力。本文的文献综述方法有所创新,首先用直接文献和思想文献二分法,然后分别延裂出核心文献和次级文献,形成横纵之势和逻辑铺陈,以应对和提炼广博的文献信息。本文以强势的理论代入展开论证,以空间政治经济学、城市社会学、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历史学和艺术学为理论主轴,串联起散落于全文各处的群英思想荟萃,采撷和运用诸家理论概念,形成思想矩阵,强调宏阔视野和跨领域并置耦合研究,追求思辨性和碰撞感,制造了丰富的知识切面和触发可能,塑造出了具备开放性和延展性的知识生产胎体,以期获得学术耐品性和知识长效性,并为平行领域提供学术营养和跨界启发。无论论证过程还是结果,都凝结出了清晰的学术审美和严苛的价值取向,它们零散而又统一,无形却又彰显:差异、多样性、开放性、生长、模糊、边界、遭遇、日常、去中心化、反威权、反叛、精微、多元、可能性、临时性、动态、非物质性、自下而上、多孔、弹性、温暖、放松、分散、感性、并置、偶发、虚空、灰度、剩余、无意识、非常规、自由、个体、无序……

彭雅婷[3](2019)在《湘潭县云湖桥镇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文中指出2019年5月,“五级三类四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的提出,将同一层级各类别的空间规划融合统一,形成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即全国、省、市、县和乡镇级。对小城镇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研究是落实市县级空间规划战略与任务,实现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有序发展的前提。结合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形成的云湖桥镇国土开发利用现状,云湖桥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及相关空间规划整合内容,对云湖桥镇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与定位、空间管制以及国土空间利用与空间结构进行研究。1、分析云湖桥镇区位、交通、资源、产业等现状,确定云湖桥镇国土空间接力城镇化、区域一体化、产业发展协同化的战略以及城镇、社会、生态和经济发展目标,明确云湖桥镇性质与职能,结合区位交通条件、现状建设情况等分镇域、镇区两级结构研究其发展定位。2、按照三类空间划分原则,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定云湖桥镇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农业空间与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空间与城镇开发边界,细化三类空间内部分区,设定空间管制规则对三类空间进行空间管控。3、遵循生态优先、精明增长、乡村振兴的原则,分析云湖桥镇各项基础条件、国土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国土结构分布,确定云湖桥镇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及空间规划布局,根据三类空间分布与规模以及基础现状确定云湖桥镇空间结构与空间联系网络。

王岳[4](2019)在《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均加快了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为我国未来建立统一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以来,启动了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成立自然资源部,整合各部委的空间规划职能,从管理体制上为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创立了先决条件,开展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显迫切。从实践层面来看,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具有“直辖体制、省域架构”的双重特征。重庆的市情也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探索,既是自下而上推动国家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地方探索,也可为我国其他广大地区带来更多启示。从学术层面来看,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研究有利于促进城乡规划学与生态学、地理学、空间治理等学术研究在现有纵向延伸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其他空间类规划学科优势、实现学术研究横向拓展,实现“空间规划”研究的学术发展。为此,以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以及空间治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思考空间规划体系的价值导向、对象认知、技术构成和协调模式,结合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具体改革与实践经验,从理论构建、演变历程、实践探索和趋势研判等四个方面,开展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首先,梳理了国土空间“多尺度-多类型-多价值”的科学认知,提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国土空间的多尺度逻辑、多类型构成和多价值差异等理论问题分析,诠释了传统空间类规划对国土空间的多尺度分割、多类型错配和多价值缺失等基本矛盾。从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发展理念的视角,重新构建了空间规划体系的尺度学逻辑、类型学构成和多价值约束。研究指出,在传统“多龙治水”体制下的改革路径,不能解决空间规划体系的结构性矛盾。顺应国家和地方机构改革趋势,需要逐步构建1个规划+1个部门+1个法规+1个平台等四个“1”组成的空间规划体系。其次,立足地方实际,研究重庆空间格局及规划体系发展历程,提出了构建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现实基础。以时间为脉络,从重庆城乡空间格局和空间规划两个方面,分别对解放以来至1980年代的萌芽阶段、1980年代至重庆直辖前的成长阶段、直辖后十年期间的发展阶段、2007-2013年期间的交织阶段等四个历史时期,系统研究了解放以来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阐明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在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管理机构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基础和现实约束。第三,以作者具体理论及实践工作为出发点,提炼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由编制体系、管理机构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支撑体系等四个部分构成的实践总结。系统分析了重庆自2013年以来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探索历程,并总结为:形成“五级三类+全覆盖+多规合一”工作模式,以规划全覆盖统筹多级多类编制体系;以现行管理机构的职能延伸推动协同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地方条例标准构建适应地域价值判断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划数据集成和交换机制整合跨部门的信息平台支撑体系。研究进一步指出,重庆空间规划体系2013年以来的改革实践,由于不涉及对现行管理机构和制度的调整,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效率不高、协调统筹难度大等问题。为此,基于前文国土空间科学认知等理论框架研究,研判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即建立四个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一个空间规划编制,保障一张蓝图干到底;实现一个空间规划管理机构建设,保障空间治理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管控的一体化;颁布一个空间规划法律法规,将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机构设置建设法定化;建设一个空间规划支撑体系,强化空间规划体系的管理与运行。开展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研究,既是应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也是应对各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研究形成的相关结论,可以作为当前我国和地方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工作的参考经验;同时,也可作为学术探索,进一步推动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以及空间治理等理论体系的融合发展,促进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科学发展。

刘星[5](2019)在《米兰城市文化空间解读与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而作为支持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城市空间类型之一——城市文化空间,也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城市文化空间具体的类型划分,以及从城市整体层面揭示其分布特征并探究其背后的驱动机制。实际上,城市文化空间的建设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城市形态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文化建设以及城市更新改造等一系列的问题休戚相关。因此,城市文化空间的研究对于我国日渐兴起的文化建设具有高度的借鉴意义。米兰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加之时尚、设计等艺术文化产业在欧洲乃至世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研究其城市文化空间具有极大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米兰为研究对象,对其城市文化空间进行深入的解读。首先,本文对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整理相关研究综述,形成论文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运用史料及相关文献解读、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米兰自然地理形势、区位条件、历史沿革等进行简要的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取城市道路、城墙及城门、城市水系和城市文化空间四个方面的信息,从城市雏形期——初步定型期——格局奠定期——城市动荡期——稳步发展期——发展扩张期共六个城市发展阶段展开城市格局的梳理研究,厘清其各阶段特征,最终总结出米兰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历程的三个特征及四个圈层结构。其次,通过研究米兰现有的两种城市文化空间划分方法,分析得出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类型划分的依据:纪念性、艺术性、生活性和生产性,针对其城市特点划分出精神纪念类、艺术文化类、日常生活类和教育生产类共四大类文化空间,并细分为15小类,对各类型的文化空间分别从一般概念、发展历史及代表性空间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将各类型空间在米兰现状城市格局基础上的边界、位置、面积、数量等信息进行梳理总结,形成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的信息数据库。再次,分别利用定量分析法和GIS核密度估计法,从宏观——中观——微观的整体城市文化空间和4大类,15小类的城市文化空间分层次展开,对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各个类型的规模分布特征、核密度分布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来判断其在城市层面分布的均衡性、可达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在圈层结构下“强中心集聚、带状+点状扩散”的总体分布特征。最后,探究米兰城市文化空间建设背后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历史空间的传承,老旧地区的更新,宗教因素的推动,时尚艺术的兴起和公众力量的参与五个方面,并参考得出中国城市文化空间建设要传承尊重历史文化空间,挖掘城区存量空间价值,以文化活动事件为触媒,增强公众力量的参与度和与日常生活的相互渗透。本文对于米兰城市文化空间类型划分、分布特征、动力机制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城市文化空间的相关学术研究,以期对中国的城市文化空间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张洋[6](2019)在《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开罗城市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城市之根,也是城市的灵魂。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角度来审视城市及城市的文化,实际上是以更综合、更系统的视野去认识和把握城市的文脉及其实质的问题。阿拉伯伊斯兰城市的形态布局、管理体制、社会结构等都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伊斯兰哲学和价值观的直接反映,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更是离不开城市这个被称为“文化容器”的载体。两者是相辅相依,紧密联系的。因此对于城市发展和变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端、发展、衰落和复兴的轨迹,不仅可以揭示中东城市建设与发展脉络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所主导的这一基本规律,也从中看出伊斯兰阿拉伯文化是如何在城市得到发展、传承并重新焕发生机的。本文选取一个典型的伊斯兰城市——开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开罗城市的塑造作用,以及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总结了开罗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揭示了开罗城市能够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的原因,分析了开罗在文化传承中的经验教训、面临的未来挑战及其进行文化传承带给我们的启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文章的创新点、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本文的研究范围做了界定。正文部分,第一章通过对伊斯兰城市起源的追溯,介绍了伊斯兰城市的类型、城市形态的构成元素、城市的布局特点,并揭示了伊斯兰城市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关系,即伊斯兰城市体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价值观,伊斯兰城市促进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第二章主要是对中世纪开罗的研究,主要涵盖从福斯塔特、阿斯卡莱、格塔伊尔作为阿拉伯帝国的行省都城,到开罗作为独立地方王朝法蒂玛王朝、阿尤布王朝和马穆鲁克王朝首都的城市发展历程。本章研究了开罗的建筑特色和布局特点,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城市管理、经济和文化制度,城市的社会分层、社会组织形式,以及开罗的文化传统,分析了中世纪开罗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地位以及开罗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心的原因。第三章是对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开罗的研究。一个统一的奥斯曼帝国为开罗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导致了开罗政治上的动荡、经济上的颓靡和文化创新上的停滞。与此同时,伊斯兰政治文化、建筑文化、护卫朝觐传统以及阿拉伯学术都在开罗得到了传承和延续,开罗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延续性都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开罗的城市制度是典型的伊斯兰框架下的城市制度。第四章研究的历史时期从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到1952年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七·二三革命”前,在这一时期开罗经历了穆罕默德·阿里的现代化改革、伊斯梅尔的城市革新以及殖民时期的城市化改造,开罗城市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新城与旧城相对而立的二元城市格局。在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冲击之下,阿拉伯世界开始以开罗为中心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阿拉伯文化复兴”运动和伊斯兰教改革、复兴思潮。本章在介绍了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分析了开罗能够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复兴、改革中心的原因。第五章介绍了当代开罗的发展建设,开罗在阿拉伯世界文化影响力的变化,开罗对伊斯兰城市形态的传承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首先尝试进行了“文化传承系统”的建构,其次在该框架下,通过前面二至五章的介绍和梳理,分析了开罗千年来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的主体、传承的环境、传承的内容以及传承的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开罗文化传承系统的优势与劣势。优势有:传承主体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尊重和认同以及近代以来的文化自觉意识;传承环境上得益于开罗建成之时其它较早扎根文化形成的丰厚文化积淀,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开罗兼容并蓄、去粗取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传承内容上,吸收了各类文化的先进成果,为我所用;传承方式上,善于利用国际资源,并以街区为载体进行文脉的传承。劣势有:传承主体文化上的保守性,传承主体间文化上的断层;本地近代以前一成不变的社会结构、本国当今持续下降的文化影响力、纷乱不安的地区局势和全球化浪潮裹挟的新殖民主义蔓延,构成了传承环境的不利方面;传承内容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本身宗派主义、专制主义、神权主义、蒙昧主义等积弊严重,面对新时代挑战创新乏力;传承方式上,资金困难使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过分依赖外援,教育资源匮乏使城市文化发展后劲不足,同时社交媒体对文化传承具有双刃剑作用。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城市现代化建设是文化传承的前提,延续城市发展的文脉、避免千城一面的局面,要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竞争力,要加强中国城市与其它城市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断充实城市的文化内涵。

陈楠[7](2018)在《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外交是当代外交领域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从最初的国际姐妹城市到当下日益多元多形的城市国际交往,城市外交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转变,中国城市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双重进程中,受到全球市场网络、政策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叠加影响,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与纽带。通过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加入城市国际组织,参与跨国多边机制开展国际性与区域性合作,举办国际活动,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外国公众和社会团体开展交往等方式,中国城市的国际舞台与对外交往渠道越来越丰富。城市外交成为了当代中国对外事务中的新现象,值得从理论上加以关注,丰富的城市外交实践也为理论研究奠定了现实基础。理解“城市外交”的起点是涵盖官方和非官方外交(包含半官方)的“大外交”理念,城市外交的兴起反映出全球化时代外交分层化、多元化的客观要求。作为当代外交转型背景下兴起的新的外交形态,城市外交概念在学界尚无形成统一的界定。本文认为,城市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其多元的参与主体和灵活的方式手段,成为国家外交的延伸与拓展。城市外交的行动逻辑受到一定时空条件的影响,反映了全球化时代城市与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非国家体系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无论作为经济单元、政治行为体还是全球社会网络的节点,全球化城市都已经嵌入了当代国际体系的各个维度与层面。全球城市网络对城市拓展全球联系形成一种“牵引力”,国家权力一定程度上向城市集中产生内部“推动力”,内外动力形成合力,使城市在外交舞台上获取施展空间。城市外交的功能可以从国家、城市和全球三个层面来观察,不仅有助于国家外交力的提升,促进城市国际利益的实现,也有利于推进全球治理的制度创新与规范创建。基于对城市外交一般规律的学理分析,并通过案例观察国内外城市外交的实践,本文对当代中国的城市外交进行进一步理论探索,包括影响中国城市外交的内外因素,中国城市外交的模式、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后,中国全面参与国际体系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城市国际化的重要背景。一系列递进式的开放战略,为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在各个领域对地方的分权成为中国城市参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内部推动力。可以发现,中国的城市外交不仅符合城市外交的行为本质,更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首先,中国城市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包括对传统中央政府外交的服务,也包括在更宽泛领域中服务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的城市对外交往。第二,体现了官方外交与民间外交的辩证关系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理念。第三,是内政与外交的结合点,体现了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有效统筹。第四,呈现出差别化发展的特色。超大城市优势明显,其他城市由于地理区位、城市功能等差别,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中国是城市外交的后来者,中国城市外交发展不仅充满机遇,也面临一定的挑战,还存在参与全球治理程度不够、发展不够平衡以及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城市外交的关键意义在于发挥其在国家总体外交格局中的战略性作用。因此,本文将城市外交置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及战略框架中分析,以回答城市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关系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展望,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外交的目标应该是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为国家融入国际体系创造有利条件。思想层面,中国城市外交的基本原则要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倡导的合作观、义利观和民本观相契合,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层次建构路径。战略层面,从地方层面配合国别与地域外交,与大国城市、周边国家城市、发展中国家城市开展交流合作,夯实国家间关系的社会基础;从多元的维度拓宽领域外交,应对全球问题、创建领域规范、传播国家形象。机制层面,探索一个央地协同、部门统筹、政民互动的城市外交机制,使城市外交成为地方外事的升级版,从而提高城市外交的战略性,构建上下联动、立体化的国家总体外交格局。

常芳[8](2014)在《大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及其解决机制研究 ——以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问题的提出: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他们面临着社会要素和谐与工业化水平关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问题都预示着人文主义应该有新的价值观念来指导和解决上述问题的困境。针对人文主义的后现代“社会正义”涵义的解读,引发了社会科学的大讨论。很多学科都提出了系统的社会理念,对区域学科构建新区域的理解起到了开拓性启蒙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区域科学包括人文地理学等相继转向对“社会空间”公正的探讨。前者以区域经济学思维下的重在区域“社会管理”重构下展开,“城乡统筹”理论是其重要理念。由于这些学科固有的经济(学原理)导向下的生态持续与社会持续观,很难全面耦合到社会价值新的发展趋势上。而城市研究是以“草根社区”等空间公正构建为方向,逐渐由二战后风行的现代城市功能区规划转向到90年代已形成的、具有居住公平思想的“新城市主义”规划。主要体现在社区(阶层)混居规划的导向。由于居住等消费文化的行为阶层性致使其社区“草根”(阶层)公正性逐渐失效,至今没有全面解决社会公平下城市空间公正的规划问题。近几年,社会公平与对偶空间公正建构的转向研究,成为跨学科的呼应检验的共识,同时也成跨社会科学与区域科学的研究范式。人文地理学探讨城市空间公正,现阶段主要把握社会公平对应构建的社会空间公正方向,其焦点是研究公正的城市社会生活行为与对应社会空间能否耦合问题。也就是探讨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对其的研究人文地理学融合其他学科大致经历了三个深化阶段。70年代注重研究城市生活(空间)质量问题必须耦合到对社会与文化要素的和谐水平上来。80年代到90年代国外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城市生活单元的社区问题方面。90后期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对城市社会空间问题的探讨,主要关注社区体系构建原理。依据理念与方法:人文地理学在“社会空间”研究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已形成了完整的“社会论”。其核心内容构成了《城市社会地理》学科。该理论以人文主义的“现象学”方法来探讨生活行为在城市空间的“社会意义”;用“存在主义”方法探讨行为存在空间的城市“社会结构”,他们共同揭示人们生活行为所形成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或体系。该体系健全与否,可以揭示哪(阶层人群)类型行为存在社会空间“剥夺”。被剥夺的空间就揭示对应阶层人群社会生活行为被剥夺,就会出现社会生活空间问题。本世纪以来城市社会地理学集中探讨集空间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社会文化性)为一体的城市社会空间的结构体系。对此研究的概念集成已形成了“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由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后工业化阶段,城市物质功能空间系统逐步形成,体现社会公平的社区体系的完善与否成为衡量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高低的重要方面。因此社区体系构建下的城市社区生活空间对各阶层居民的社会生活行为具有公正性的现实意义。它是探讨城市社会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也是解决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的基本理念及其路径构建方向。研究内容:工业化期间的城市生活空间问题主要是城市功能主导下的物质空间的缺失。发达国家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物质空间建构的空间问题基本解决。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随着后福特主义消费文化的兴起与创新,致使人们追求生活行为的文化场所性的延伸与重组,新的社会生活空间问题不断出现,其问题类型已有十多个。尤其是对社会空间阶层行为“剥夺”产生的机制、形成的社会空间问题及其空间整治途径的研究,城市社会地理学等人文空间科学已分别有了针对性的研究,但是尚未从“社会-文化进程”的角度进行归纳并提升到上述的系统学理体系之中。对该系统归纳性综述是本论文的基础内容。其次,中国的大城市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与后工业化快速过渡阶段,后工业化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已现端倪,已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尤其是用现代城市功能理论规划并建设起来的城市产业开发区,既有城市扩展形成的边缘区社会空间“隔离”问题,还有开发区内社区生活空间“剥夺”问题,以及社区内生活行为场所的社区资源剥夺问题。对其社会生活空间问题及其解决机制与规划路径的研究是本论文的重点。第三,发达国家人文空间学科中的文化生态学、城市社会学以及城市意象学(及建筑伦理)等学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各自学科的目标分别创立了城市空间社会公正为方向的研究范式。人文地理学的城市社会地理学在此基础上追索反映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公正价值指向,提出了居住社区体系布局、生活行为场所布局的“社会空间秩序”布局(微区位论)概念。借鉴上述理论应用到案例区的对应研究,提炼并形成理念性结论是本论文探讨的焦点。本文研究是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理念下的城市生活空间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研究,属于第三阶段聚焦的研究前沿内容。综上,本文研究内容共包括五部分。从人文地理学角度,首先系统地综述人文地理学探讨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结构)研究的理念、原理与方法;第二,探讨性归纳现在西方国家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的类型与体系,以及解决机制及其规划的路径;第三,试探性提出评价与解决城市社区空间(结构)质量问题的理念与方法;第四,针对上述几个方面,结合西安城市的适宜案例区进行具体研究;最后,综上研究尝试性提出中国在工业化阶段及其后转型期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问题与解决机制及其规划路径。研究结论:其一,国外在研究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及其解决机制与规划路径方面,区域科学或城市学科等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本体性理念,从社会公平与空间公正的思想统帅其理念逻辑,用人文地理学社区(会)空间结构角度审视、捋顺并组合其空间公正价值关系,其形成的理念或理论能够解决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及其解决机制与规划路径问题。论文在此方面的梳理与总结是国内比较全面综述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并提出系统解决机制以及路径的论文。其二,国外在解决城市社会(生活)空间实践问题上,主要依赖于新区域科学的社会统筹原理,以及社会科学的社区管理进行治理。由于社会空间问题是社会问题的对应结果,因此必须从社会空间重构进行正向治理。国外虽然在“新城市主义”理念、城市社会地理理念与人本公共交通布局理念等方面有了各自的路径,但是还没有形成综合的系统路径。尤其是缺失在区域剥夺下,必须进行“区域补偿”的系统治理原理。其三,应用上述理念从案例区的研究发现,国内大城市产业开发区的迅速建成,形成有工业化阶段向后工业化转型的混合型社会生活空间问题;探讨性提出了三类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他们具有互为共生的综合性:一是开发区扩展的边缘区“城市资源剥夺”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隔离”问题,具有工业化阶段的典型特征;二是开发区内“社区(生活空间)剥夺”形成的社区体系“公正”结构问题;三是CBD区社区内生活行为场所的“社区资源剥夺”形成的低阶层“职住错位”问题。后两个问题具有后工业化阶段特征。这三类问题在城市社会空间上是互为因果机制关联的。对该问题的综合系统的讨论在国内尚属首次。其四,上述三类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是对应三类“剥夺”空间而形成的社会区域并构成体系关系。对其治理必须从区域“剥夺”的区域“补偿”公正观出发。首先,从空间体系结构关系上依次通过构建三类“社会空间”的“可获性”体系途径,进行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整治机制与路径。其次,在从社会公平管理的角度对这其进行社区调整,及其社区管理。论文试探性提出中国在工业化及其后工业化转型期城市社会空间问题与解决机制及其规划路径。并尝试性提出社区管理的借鉴途径。

彭觉勇[9](2013)在《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分析 ——基于传统政治文化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快速推进。然而,长期以来主导我国规划实践的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由于生成过程脱离中国城市规划的具体实际,这使规划理论与中国规划实践之间产生较大裂痕。要弥合这些裂痕,推动中国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需要将城市规划理论研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即开展城市规划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在当前我国规划理论受西方主导、“重物轻人”、忽略过程、缺少公平透明的背景下,论文对城市规划理论的本土化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我国城市规划过程具有浓郁的政治属性,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是推动规划现象发生的基本力量,而他们又深受传统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影响。进而,论文运用传统政治文化视角对规划政策制定和规划政策实施各阶段的四大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进行了深入分析。本论文共分十章,按照“四段式”的逻辑框架进行组织:第一部分(第一章)首先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论文主题;第二部分(第二到七章)构建研究的基础理论和视角框架;第三部分(第七到八章)开展研究的主题内容;第四部分(第九到十章)是对策、结论与展望。本论文的选题属于城市规划基础理论研究,作为一个较为新兴的命题,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部分研究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论文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稚嫩和不成熟的地方,希望能得到支持和鼓励。

刘婕[10](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历史研究(1949-1977) ——以1949-1977年城市规划重要论着为文献源》文中提出1949-197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经历了中国城市规划史上的“第一个春天”,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从无到有的30年。30年中城市规划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和进步,重要论着作为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见证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科学研究发展的进程。按历史脉络来看,整个时期的城市规划科学研究形式是自上而下,国家机构根据政策方针向省、市、自治区等地方布置课题,以适应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城市的发展,最终通过政策、方针等形式向下传播与实践。研究的主题带有局限性,主要是针对物质空间为主的城市建设,就建设论规划。此时期的城市规划科学研究是在苏联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建立的,经历了“盲从——消化——反思——修正——建立”的历史过程,其中也受到了多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如中国古代、近代城市规划思想和西方城市规划思想。重要论着也同样带有这样的特征,无论着作、译着或是论文,都记录下多种城市规划理论。其中译着更是明显地趋向于苏联书籍的引入,从数量上或是主题上的变化都突显出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发展演变。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论着的主题也经历了由近代至现代的转变,从都市计划到城乡规划、从城市政治经济到城市社会文化的主题视角演变,代表着科学研究的趋势方向。随着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逐步发展,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诞生并迅速发展,有利的推进了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发展。城市规划术语的发展、城市规划内容的丰富、城市规划教育的形成不仅是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成果,亦是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重要动力。梳理新中国前30年的现代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为本论文的研究基础,平行分出三个专题,从科学研究与重要论着的理论基础、重要论着的研究主题、城市规划学科建立出发,着重探讨新中国前30年现代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掌握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的发展特征及影响。

二、论进入21世纪时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进入21世纪时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分异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内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5 研究难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1 研究难点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历史回溯
    2.1 兰州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2.1.1 历史上的兰州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2.1.2 现代兰州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2.2 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1954—1972年)
        2.2.1 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
        2.2.2 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2.3 兰州市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1978—2000年)
        2.3.1 兰州市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
        2.3.2 兰州市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2.4 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年)
        2.4.1 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
        2.4.2 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2.5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2.5.1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
        2.5.2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2.6 本章小结
3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分异
    3.1 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
        3.1.1 前期自我探索型编制方式
        3.1.2 中苏联合规划主体与两地编制方式
    3.2 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
        3.2.1 挫折波动下的编制背景
        3.2.2 国防需求下的规划目标
    3.3 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
        3.3.1 改革思想方针下的编制背景
        3.3.2 法律制度影响下的编制体系
    3.4 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
        3.4.1 规划编制工作的新机遇
        3.4.2 多元规划主体与新方式
    3.5 历版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分异
        3.5.1 历版总规编制特征的分异轨迹
        3.5.2 历版总规编制不同特征的主要分异情况
        3.5.3 总规编制特征分异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动力因素
    4.1 动力因素及相关概念的定义
        4.1.1 动力因素的概念内涵
        4.1.2 动力机制的概念内涵
    4.2 城市规划编制动力因素概念的界定
        4.2.1 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
        4.2.2 城市规划编制的动力因素
    4.3 规划编制与城市发展诉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4.3.1 城市发展诉求是规划编制的服务对象与编制目的
        4.3.2 规划编制是城市发展诉求的实施途径与趋势导向
    4.4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动力因素的提取
        4.4.1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动力因素的提取条件
        4.4.2 国家重大决策是规划编制的直接动力
        4.4.3 地方发展诉求是规划编制的根本动力
        4.4.4 城市发展周期是规划编制的内生动力
    4.5 本章小结
5 国家重大决策支持下的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5.1 “156项工程”、“八大重点城市”与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
        5.1.1 苏联援建“156项工程”影响下的城市发展定位
        5.1.2 “一五”时期八大重点工业城市的确立
    5.2 “三线建设”、“改革开放”与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
        5.2.1 国防需求导向下的“三线建设”
        5.2.2 “改革开放”方针政策下的经济发展
    5.3 “西部大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
        5.3.1 “西部大开发”向西发展战略下的城市转型
        5.3.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下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5.4 “国家级新区”、“一带一路”与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5.4.1 “国家级新区”的确立
        5.4.2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发展机遇
    5.5 本章小结
6 地方自主发展诉求下的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6.1 第一版总规编制的地方发展诉求
        6.1.1 新中国成立前后兰州城市发展情况分析
        6.1.2 快速建设新兰州的发展诉求
    6.2 第二版总规编制的地方发展诉求
        6.2.1 计划经济中后期兰州城市发展情况分析
        6.2.2 恢复城市建设及城市经济的发展诉求
    6.3 第三版总规编制的地方发展诉求
        6.3.1 二十世纪末兰州城市发展情况分析
        6.3.2 城市转型的发展诉求
    6.4 第四版总规编制的地方发展诉求
        6.4.1 新世纪初兰州城市发展情况分析
        6.4.2 疏解城市压力的发展诉求
    6.5 本章小结
7 城市发展周期作用下的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7.1 兰州现代城市发展周期阶段划分
        7.1.1 城市发展周期理论基础
        7.1.2 兰州现代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与城市发展周期阶段划分
    7.2 城市发展起步阶段与第一版总规编制
        7.2.1 城市发展起步阶段分析
        7.2.2 城市发展起步阶段下的总规编制
    7.3 城市发展波动阶段与第二版总规编制
        7.3.1 城市发展波动阶段分析
        7.3.2 城市发展波动阶段下的总规编制
    7.4 城市发展稳定阶段与第三版总规编制
        7.4.1 城市发展稳定阶段分析
        7.4.2 城市发展稳定阶段下的总规编制
    7.5 城市发展快速阶段与第四版总规编制
        7.5.1 城市发展快速阶段分析
        7.5.2 城市发展快速阶段下的总规编制
    7.6 本章小结
8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评述
    8.1 第一版兰州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与意义
        8.1.1 苏联模式的引入和规划编制的创新
        8.1.2 城市功能分区与格局的确立
        8.1.3 城市发展基调的奠定
    8.2 第二版兰州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与意义
        8.2.1 纠正城市错误,促使规划复苏
        8.2.2 城市发展规模预测中的误差
    8.3 第三版兰州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与意义
        8.3.1 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
        8.3.2 城市发展的正确指引
    8.4 第四版兰州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与意义
        8.4.1 城市性质的重大调整
        8.4.2 编制方式的优化升级
    8.5 对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启示
        8.5.1 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有效推动规划发展
        8.5.2 紧跟国家政策导向,贯彻落实发展计划
        8.5.3 明确地方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发展方向
        8.5.4 遵循发展周期规律,促进城市良性循环
    8.6 本章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9.4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件
1 绪论
    1.1 现实背景与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主题表述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2 创新观点与假设表述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2 “软城市”时代——艺术都市的生长土壤
    2.1 反思“城市文艺复兴”
        2.1.1 “城市文艺复兴”的界定
        2.1.2 “城市文艺复兴”中的城市设计
        2.1.3 “城市文艺复兴”的两极化效应
    2.2 “软城市”与城市设计范式
        2.2.1 城市设计的历史逻辑、范式与价值正义
        2.2.2 “软城市”理念阐释
        2.2.3 范式转移与“软城市”时代
3 尺度解析:艺术都市的特质与面貌刻画
    3.1 艺术都市的传统与当代
    3.2 艺术都市的呈现样态与标准
        3.2.1 艺术化
        3.2.2 艺术性
4 策略建议:艺术都市的培育方式与营造手法
    4.1 发牌机、PPP模式、CIO角色:关系美学中的政府身份转型
        4.1.1 机制:“多规合一”与“横向规划”
        4.1.2 保障:“艺术都市”系列政策立法
        4.1.3 增强专业类服务购买力度和贯彻现代城市运营理念
        4.1.4 做城市的“信息官”和创建智能城市系统
        4.1.5 政策倾斜艺术设计人口和促建精尖专业化机构
        4.1.6 加强教育投入和创造人才凝聚环境
        4.1.7 信任赋权社会创新团体和鼓励多样化弹性社区文化
        4.1.8 挖掘地方文脉和延续文化遗产
        4.1.9 传奇市长:从“城市针灸”看城市设计的本义
        4.1.10 牵引性事件策划与培育城市高光
    4.2 新文艺复兴:企业、机构(NGO)与文化精英们的都市狂想
        4.2.1 共融与泯界:社会创新设计、非典型公共艺术、社区设计与当代艺术的社会学实践
        4.2.2 改写规则的颠覆性力量:设计极客与创意先锋
        4.2.3 政治表达与无边界实验:设计与艺术中的激进组合
        4.2.4 非常规应对:“新丰裕社会”的策略救赎与“当代设计”的双重指向
        4.2.5 “60%公共艺术计划”与社会合作公共艺术计划
        4.2.6 切片的故事:城市与建筑合辑系列
        4.2.7 切片的故事:产业与教育合辑系列
        4.2.8 切片的故事:危机应对与思想骇客合辑系列
        4.2.9 切片的故事:艺文生活合辑系列
    4.3 城市设计的“第三空间”:草根原生力与城市共治
        4.3.1 温和、无序和“反规划”:日常都市主义的潜力与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
        4.3.2 松空间、寻猎型空间和剩余空间:都市反叛与战术都市主义
        4.3.3 锱铢必较与全民运动:可持续都市主义在行动
        4.3.4 从数字囚徒到数字游民:都市生活中的虚拟社区与光滑空间
    4.4 本章小结
5 理论推演:以“艺术雄安·设计之都-雄安艺术都市行动计划”为例
6 后欲望都市:当下中国城市的矛盾发展观与艺术都市体系
    6.1 中国城市设计范式求变的动因
    6.2 东方的人居环境科学与城市观
    6.3 作为体系的艺术都市
7 结论
    7.1 概述论证结果与过程
    7.2 创新结果与价值贡献
        7.2.1 创新结果
        7.2.2 价值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3)湘潭县云湖桥镇国土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从“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
        1.1.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空间规划的起源、演变与实践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空间规划的起源
    2.3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演变
        2.3.1 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2.3.2 改革开放初期的问题导向型和目标导向型规划
        2.3.3 市场经济时期的“三规”
        2.3.4 经济全球化时期重构型国土空间规划
    2.4 相关实践研究
        2.4.1 临安市“多规融合”暨国土空间发展规划
        2.4.2 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5 小结
第三章 云湖桥镇国土空间基础分析及评价
    3.1 自然空间基础分析
        3.1.1 区位与交通
        3.1.2 自然资源与环境
    3.2 社会经济基础分析
        3.2.1 人口与文化
        3.2.2 一二三产业的发展
    3.3 国土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3.4 云湖桥镇“双评价”分析
        3.4.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
        3.4.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云湖桥镇国土空间发展战略与定位研究
    4.1 战略发展原则与目标
        4.1.1 战略发展原则
        4.1.2 战略目标
    4.2 城镇性质与定位
        4.2.1 城镇性质
        4.2.2 城镇定位
    4.3 小结
第五章 云湖桥镇国土空间管制研究
    5.1 “三区三线”的划定
        5.1.1 确定划定原则
        5.1.2 划定总思路
    5.2 云湖桥镇空间管制
    5.3 划定结果预判
    5.4 小结
第六章 云湖桥镇国土利用及空间结构研究
    6.1 国土利用
        6.1.1 原则
        6.1.2 布局与优化
    6.2 空间结构
        6.2.1 划定策略
        6.2.2 结构布局
        6.2.3 空间联系网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4)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演进
        1.1.2 国家和地方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探索
    1.2 研究对象
        1.2.1 空间规划体系
        1.2.2 重庆市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推动生态文明的转型发展
        1.3.2 探索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1.3.3 构建空间治理体系改革的具体路径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2 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2.1 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基础
        2.1.1 生态学理论的价值导向
        2.1.2 地理学理论的对象认知
        2.1.3 城乡规划学理论的技术构成
        2.1.4 空间治理理论的协调模式
    2.2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进展
        2.2.1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进展
        2.2.2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进展
    2.3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进展
        2.3.1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进展
        2.3.2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进展
    2.4 空间规划体系的问题认知
        2.4.1 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
        2.4.2 对当前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认知
    2.5 小结
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3.1 国土空间的科学认知
        3.1.1 国土空间的多尺度逻辑
        3.1.2 国土空间的多类型构成
        3.1.3 国土空间的多价值差异
    3.2 传统空间类规划的基本矛盾
        3.2.1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尺度分割
        3.2.2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类型错配
        3.2.3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价值缺失
    3.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判断
        3.3.1 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发展理念
        3.3.2 构建空间规划体系的尺度学逻辑
        3.3.3 梳理空间规划体系的类型学构成
        3.3.4 回应空间规划体系的多价值约束
    3.4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解决方案
        3.4.1 总体构思
        3.4.2 整体框架
4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
    4.1 解放以来至1980 年代的萌芽阶段
        4.1.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1.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1.3 小结
    4.2 1980 年代至重庆直辖前的成长阶段
        4.2.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2.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2.3 小结
    4.3 直辖后十年期间的发展阶段
        4.3.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3.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3.3 小结
    4.4 2007 —2013 年期间的交织阶段
        4.4.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4.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4.3 小结
    4.5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现实基础
        4.5.1 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4.5.2 空间规划管理机构体系
        4.5.3 空间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4.5.4 空间规划支撑体系
    4.6 本章小结
5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探索的总体实践
    5.1 面向现实基础的实践探索整体框架
    5.2 以规划全覆盖统筹多级多类编制体系
        5.2.1 “五级三类+全覆盖+多规合一”统筹路径
        5.2.2 以法定规划实现空间分级统筹
        5.2.3 以专业专项规划实现分类统筹
        5.2.4 “全覆盖+多规合一”实现空间全域全要素统筹
    5.3 以管理机构职能延伸构建协同管制机制
        5.3.1 规划委员会机构的协同管制探索
        5.3.2 分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层级协同
        5.3.3 分类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类别协同
    5.4 以地方条例标准构建适应地域价值的法规体系
        5.4.1 各项规划条例的地域适应性探索
        5.4.2 不同技术规定的价值差异化探索
    5.5 以规划数据集成交换整合跨部门信息平台
        5.5.1 部门内部信息平台的数据完整性
        5.5.2 部门之间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机制
    5.6 小结
6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趋势研判
    6.1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1.0 版”的局限性
        6.1.1 跨部门跨地域规划动态协调的有限效率
        6.1.2 行政职能有限延伸不能解决分割管理根本问题
        6.1.3 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全域全覆盖全过程管理需求
        6.1.4 分头建设规划支撑体系欠缺信息数据整合
    6.2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2.0 版”构建导向
        6.2.1 落实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
        6.2.2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尺度”属性
        6.2.3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类型”属性
        6.2.4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价值”属性
    6.3 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覆盖的编制体系
        6.3.1 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思想与资源价值观
        6.3.2 构建“五级两类两阶段”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6.3.3 重点类型空间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6.4 建立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管理机构
        6.4.1 建立对应国家生态与资源管控整合行政机构
        6.4.2 加强内部职能机构的有效延伸与设置
        6.4.3 实现远郊区县空间规划管理机构的有效设置
        6.4.4 强化全市空间规划管理机构末端的建设
    6.5 构建衔接有序顺应地域需求的法律法规体系
        6.5.1 适应重庆空间规划管理地域化需求
        6.5.2 顺应生态文明与资源的底线管控
    6.6 建立智能化系统运作的跨行跨级支撑平台
        6.6.1 建立全市统一的国土空间信息联动平台
        6.6.2 建立基础标准体系和数据共享机制
        6.6.3 实现对全域空间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管理
    6.7 小结
7 研究结论
    7.1 主要结论
        7.1.1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
        7.1.2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探索实践
        7.1.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探索
    7.2 主要创新
        7.2.1 提炼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经验
        7.2.2 构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框架
        7.2.3 提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路径
    7.3 后续研究展望
        7.3.1 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具体操作方法
        7.3.2 空间规划的实施机制
        7.3.3 空间治理中的区域与部门协调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B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课题情况
    C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奖励情况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米兰城市文化空间解读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文化
        1.3.2 城市文化空间
        1.3.3 城市空间格局
    1.4 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1.4.1 城市文化相关研究进展
        1.4.2 城市文化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1.4.3 相关研究评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米兰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历程解读
    2.1 米兰市概述
        2.1.1 米兰市的自然地理环境
        2.1.2 米兰市的区位条件
        2.1.3 米兰市的历史沿革
    2.2 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历程的解读方法
    2.3 米兰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雏形期——“椭圆形+矩形”双城并置
        2.3.2 初步定型期——“单中心+方格网状矩形”城市格局
        2.3.3 格局奠定期——“双中心+矩形”城市格局
        2.3.4 城市动荡期——“双中心+椭圆形”城市格局
        2.3.5 稳步发展期——“单中心+圆形”城市格局
        2.3.6 快速扩张期——“单中心+同心圆放射状”城市格局
    2.4 城市空间格局发展历程的特征
        2.4.1 城市文化空间引导城市空间格局发展
        2.4.2 城市规模不断扩张
        2.4.3 城市空间呈“圈层蔓延式”增长
    2.5 本章小结
3 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的类型
    3.1 米兰城市文化空间的数据来源与类型划分方法
        3.1.1 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的数据来源
        3.1.2 城市文化空间的一般分类方法
        3.1.3 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的类型划分
    3.2 精神纪念类文化空间
        3.2.1 历史遗迹
        3.2.2 宗教场所
        3.2.3 纪念碑
        3.2.4 纪念性广场
    3.3 艺术文化类文化空间
        3.3.1 博物馆
        3.3.2 艺术展览中心
        3.3.3 剧院
        3.3.4 图书馆
    3.4 日常生活类空间
        3.4.1 综合公园
        3.4.2 口袋公园
        3.4.3 体育活动场所
        3.4.4 生活性广场
        3.4.5 影院
    3.5 教育生产类文化空间
        3.5.1 大学和专科院校
        3.5.2 文化创意产业园
    3.6 本章小结
4 米兰现代城市文化空间的分布特征
    4.1 研究依据及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米兰城市文化空间的整体分布特征
        4.2.1 内密外疏、可达性高,以日常生活类空间为主
        4.2.2 “强中心集聚、带状+点状扩散”分布
    4.3 精神纪念类文化空间的分布特征
        4.3.1 面积规模小但密度较高,分布较均衡且可达性高
        4.3.2 “强中心集聚”分布
    4.4 艺术文化类文化空间的分布特征
        4.4.1 面积规模较小且密度较低,内密外疏且可达性较高
        4.4.2 “中心集聚+点状”分布
    4.5 日常生活类文化空间的分布特征
        4.5.1 面积规模大且密度高,分布均衡且可达性高
        4.5.2 “多中心+圈层式”分布
    4.6 教育生产类文化空间的分布特征
        4.6.1 面积规模较大但密度低,分布均衡但可达性低
        4.6.2 “多中心+点状”分布
    4.7 本章小结
5 米兰城市文化空间建设的动力机制与启示
    5.1 米兰城市文化空间建设的动力机制
        5.1.1 历史空间的传承
        5.1.2 老旧地区的更新
        5.1.3 宗教因素的推动
        5.1.4 时尚艺术的兴起
        5.1.5 公众力量的参与
    5.2 米兰城市文化空间建设对于中国的启示
        5.2.1 传承尊重历史文化空间
        5.2.2 挖掘城区存量空间价值
        5.2.3 以文化活动事件为触媒
        5.2.4 增强公众力量的参与度
        5.2.5 与日常生活的相互渗透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 :米兰历史地图
致谢

(6)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开罗城市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一、写作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文章创新点和难点
    四、关于本文“伊斯兰城市”、“文化”和“开罗”的界定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伊斯兰城市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第一节 伊斯兰城市文明的出现和发展
        一、伊斯兰教与城市的关系
        二、伊斯兰城市的源起和类型
    第二节 中世纪伊斯兰城市的形态和布局
        一、伊斯兰城市形态的典型元素
        二、伊斯兰城市布局特点
    第三节 伊斯兰城市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关系
        一、伊斯兰城市体现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价值观
        二、伊斯兰城市促进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世纪的开罗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第一节 中世纪开罗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
        一、从福斯塔特到开罗
        二、法蒂玛王朝时期开罗的建立和发展
        三、阿尤布王朝时期对开罗的扩建
        四、马穆鲁克王朝时期开罗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开罗城市形态和布局对伊斯兰文化的体现
        一、伊斯兰开罗的建筑特色
        二、伊斯兰开罗的布局特点
    第三节 开罗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城市制度
        一、管理制度
        二、经济制度
        三、文化制度
    第四节 开罗的城市社会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一、城市的社会分层体现伊斯兰价值观
        二、城市的社会组织形式
    第五节 开罗城市的传统文化
        一、官方节庆文化
        二、民俗文化
        三、民间信仰文化
        四、民间政治文化
    第六节 中世纪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和创造
        一、中世纪开罗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地位和贡献
        二、中世纪开罗传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有利条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奥斯曼统治下的开罗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给开罗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奥斯曼帝国给开罗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奥斯曼帝国给开罗带来的挑战
        三、开罗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 开罗对伊斯兰城市制度的传承
        一、对多层次城市管理制度的传承
        二、对城市社团制度的传承
        三、对瓦克夫制度的传承
        四、对开罗城市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开罗对伊斯兰城市社会结构的传承
        一、开罗社会结构的一脉相承
        二、开罗乌里玛的社会协调功能
        三、社会结构的延续性及其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第四节 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
        一、对伊斯兰政治文化的传承
        二、对伊斯兰建筑文化的传承
        三、对伊斯兰朝觐文化的传承
        四、对阿拉伯学术的传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代开罗的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
    第一节 开罗城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一、拿破仑入侵时期开罗的发展
        二、穆罕默德·阿里的现代化改革与开罗城市发展
        三、伊斯梅尔的城市革新
        四、殖民时期的开罗城市发展进程
    第二节 近代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开罗对伊斯兰城市形态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开罗在“阿拉伯文化复兴”运动中的传承与创新
        三、开罗成为伊斯兰改革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心
    第三节 近代开罗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复兴、改革中心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刺激因素
        二、社会变革因素
        三、文化主体因素
        四、传播条件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开罗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
    第一节 开罗城市在新时期的发展
        一、纳赛尔时期城市规划的开启
        二、萨达特时期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三、穆巴拉克时期开罗全面的新城建设
    第二节 开罗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影响力
        一、20 世纪70年代前
        二、20 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三、新世纪的影响力
    第三节 当代开罗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
        一、开罗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
        二、开罗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三、开罗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
        四、开罗文化遗产保护案例研究——“伊斯兰的开罗”
    第四节 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文化器物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制度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观念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开罗文化传承系统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开罗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系统构建
        一、文化传承系统构建及原则
        二、开罗文化传承主体分析
        三、开罗文化传承环境分析
        四、开罗文化传承内容分析
        五、开罗文化传承方式分析
    第二节 开罗的文化传承系统评价
        一、开罗文化传承系统的优势
        二、开罗文化传承系统的劣势
    第三节 开罗城市文化传承的启示
        一、城市现代化发展是进行文化传承的前提
        二、延续城市发展的文脉、避免千城一面的局面
        三、注重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四、以城市为载体加强与其它文化的交流互鉴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开罗历史发展年表
附录二:大开罗地区高等学校列表
附录三:1947-2016 年大开罗地区人口统计

(7)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路径与方法
    第四节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五节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城市外交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第一节 城市外交的历史演变
        一、城市与人类文明
        二、欧洲历史上的城市外交
        三、当代城市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四、中国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研究视角:非传统外交范式与主权国家框架下的大外交理念
        一、外交形态的历史演进与“大外交”概念的形成
        二、当代中国外交的转型
        三、非传统外交:当代外交理论的新维度
        四、主权国家框架下的大外交视角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辨析及基本属性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第四节 城市外交的形式
        一、城市外交中的双边形式
        二、城市外交中的多边形式
        三、多元多形的城市外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外交的行动逻辑
    第一节 影响城市外交要素的分析框架
        一、城市与国际体系互动的几种理论解释
        二、分析框架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影响城市外交的施动性因素
        一、城市的全球连通性
        二、城市的国际角色
        三、城市的国际化战略
    第三节 城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城市外交的结构性因素
        一、城市的国内资源
        二、城市的国际环境
    第四节 城市外交的动力机制
        一、全球城市网络的形成对城市外交提出需求
        二、国家权力向城市的集中使城市外交成为可能
        三、城市外交的动力法则
    第五节 城市外交的功能实现
        一、城市国际利益的实现
        二、国家外交力的提升
        三、全球治理的制度创新与规范创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践中的城市外交:外国经验与中国城市案例
    第一节 全球金融中心城市:集聚金融优势构建城市国际竞争力
    第二节 国际组织“总部城市”:国际资源利用及与多层行为体互动
    第三节 世界文化中心城市:利用文化资源优势跻身全球城市网络
    第四节 上海:中国超大城市的对外交往
    第五节 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影响力
    第六节 扬州、义乌:特色城市的全球联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城市外交的模式与特点
    第一节 缔结友好城市:中外城市的双边交往
        一、中国对外缔结友好城市的管理模式
        二、中国友好城市的国内外分布特点
        三、影响友好城市缔结的因素
    第二节 开展国际性与区域性合作:中国城市参与国际多边机制
        一、加入全球性城市国际组织
        二、参与次区域国际合作机制
    第三节 拓展国际交往的舞台与渠道:多元多形的城市外交
        一、举办国际活动
        二、与国际组织交往
        三、与跨国公司交往
        四、与外国公众和社会团体的交往
    第四节 中国城市外交的特点
        一、中国的城市外交具有丰富内涵和不断拓展的外延
        二、中国的城市外交体现了官方和民间外交的辩证关系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是内政与外交的结合
        四、中国的城市外交呈现出差别化发展的特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外交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影响要素分析
    第一节 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一、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基础与现状
        二、中国城市的国际化战略
    第二节 中国城市外交的国内制度与政策背景
        一、国家战略
        二、央地制度模式
    第三节 中国城市面临的国际环境
        一、中国城市与全球市场网络
        二、中国城市与全球政策网络
        三、中国城市与全球社会网络
    第四节 中国城市外交面临的挑战
        一、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还不够
        二、发展还不够平衡
        三、支撑城市外交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本章总结
第七章 城市外交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展望
    第一节 城市外交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外交思想的契合
        一、以互利共赢为基础
        二、旨在促进人类不同文明的交流
        三、体现“外交为民”的理念
        四、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层次建构路径
    第二节 城市外交与国家外交战略对接的路径选择
        一、从地方层面配合地域外交
        二、从多元的维度拓宽外交领域
        三、“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城市外交
    第三节 城市外交的机制创新
        一、实现地方外事的外交化
        二、建立多层多元的城市外交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中文论文
    三、中文官方文件和网络媒体资料
    四、英文着作
    五、英文论文、报告及网络资料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大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及其解决机制研究 ——以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1.1.2 学术研究背景
        1.1.3 中国大城市空间快速扩展带来生活空间问题及其社会空间结构建构的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1.4.1 技术路线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目标
        1.5.1 总体目标
        1.5.2 具体目标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概念解析与界定
        2.1.1 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公正思潮
        2.1.2 新人本主义(人文地理)空间观
        2.1.3 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
        2.1.4 社会资源、社区资源与城市资源
        2.1.5 空间剥夺与社区可获性、社区资源可获性
    2.2 国外研究综述
        2.2.1 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类型的理念研究
        2.2.2 解决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类型的机制研究
        2.2.3 构建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的规划路径研究
        2.2.4 结论
    2.3 国内研究综述
        2.3.1 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结构)问题的研究
        2.3.2 城市社区空间(质量)问题评价
        2.3.3 对城市社区空间(质量)问题治理机制及其路径研究
        2.3.4 结论
第三章 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及其解决机制的实践
    3.1 后工业化城市生活空间问题类型及其解决实践
        3.1.1 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的类型
        3.1.2 解决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机制与路径
        3.1.3 国外解决城市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的管理路径案例
        3.1.4 结论
    3.2 中国解决城市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的管理与规划路径案例研究
        3.2.1 中国解决大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的案例
        3.2.2 结论
    3.3 国内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评析及其路径
第四章 评价与解决城市生活空间质量问题的理念与方法
    4.1 城社会空间综合体系重构思想
    4.2 社会空间体系公正重构的区域补偿理论与操作原则
        4.2.1 “新区域主义”思潮的理论依据
        4.2.2 新社会与经济公正管理的“第三条道路”操作法则理论
        4.2.3 新人文地理学社会空间公正的区域补偿、同步发展理论与路径
    4.3 区域补偿原理下的社会空间可获性(机制)原理
        4.3.1 城市资源可获性(机制)原理
        4.3.2 城市社区体系可获性(机制)原理
        4.3.3 城市社区资源体系结构评价与可获性控制理念及其方法
    4.4 结论
第五章 西安城市(社会)空间问题及其解决机制——以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5.1 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5.1.1 地理区位
        5.1.2 历史沿革
        5.1.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5.1.4 经开区城市结构
        5.1.5 功能结构
    5.2 经开区的中心区城市社会区域划分
        5.2.1 西安市城市社区空间体系划分现状
        5.2.2 经开区社会区域体系划分现状研究
        5.2.3 经开区的中心区社区体系划分方案
    5.3 经开区中心区Ⅱ类社区体系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及治理原理和规划路径
        5.3.1 边缘地带“二元”社区空间隔离问题及治理原理和规划路径
        5.3.2 中心区内全覆盖型社区体系剥夺问题及治理原理和规划路径
        5.3.3 商务中心区的低阶层阶层职住分离问题及治理原理和规划路径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中国转型期城市已处于社会生活空间问题展现阶段
        6.1.2 提出了中国转型期大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的主要类型
        6.1.3 探讨了中国转型期大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的解决(路径)机制
    6.2 学术性与创新机制
        6.2.1 研究的学术性
        6.2.2 研究的特色
        6.2.3 研究的创新性
    6.3 创新机制的提出-社会空间公正理念下的社会(居舍)可获性操作路径
    6.4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Ⅰ:社区资源问卷调查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9)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分析 ——基于传统政治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规划理论“重物轻人”
        1.1.2 忽略过程公平透明
        1.1.3 西方规划理论占据主导地位
        1.1.4 中国规划理论面临新的创新环境
    1.2 问题的提出
        1.2.1 中国的城市规划理论需要进行变革
        1.2.2 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是理论变革的关键
        1.2.3 “中国的具体实际”是研究开展的重要切入点
        1.2.4 问题的提出
    1.3 释题
        1.3.1 “传统政治文化”是论文的分析视角
        1.3.2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界定了研究的目标群体
        1.3.3 “行为取向”是论文的研究对象
        1.3.4 “分析”表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特征
    1.4 研究意义
        1.4.1 有利于推动规划理论的本土化
        1.4.2 有利于开辟一个新的认识视角
        1.4.3 有利于更好解释各种规划现象
        1.4.4 有利于推动规划理论的创新
        1.4.5 有利于规划理论与时俱进
        1.4.6 有利于关注规划中人的需要
        1.4.7 有利于更好的指导规划实践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研究的思维模式
        1.6.2 具体的研究方法
    1.7 章节安排与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于学科交叉研究的政治学理论
    2.1 本文需要借鉴的政治学理论
        2.1.1 为什么要借鉴政治理论
        2.1.2 需要借鉴哪些政治理论
    2.2 政治学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2.3 政治文化学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2.3.1 政治文化学的研究进展
        2.3.2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成果
第三章 规划过程的政治属性分析
    3.1 国外城市规划政治属性的相关研究
        3.1.1 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规划理论的政治属性研究
        3.1.2 小结
        3.1.3 上世纪60年代以后城市规划理论政治属性研究
        3.1.4 小结
    3.2 国内城市规划政治属性的相关研究
        3.2.1 相关研究成果介绍
        3.2.2 小结
第四章 规划过程与参与主体
    4.1 规划过程分析
        4.1.1 规划过程需要解决的主题
        4.1.2 规划过程的组成阶段
        4.1.3 规划过程特征分析
        4.1.4 规划过程的“两段式”划分
        4.1.5 规划现象是构成规划过程最基层的细胞
    4.2 规划过程的参与主体
        4.2.1 人与城市规划
        4.2.2 人在参与规划过程中的存在状态
        4.2.3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类型
    4.3 小结
第五章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与取向
    5.1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
        5.1.1 行为的内涵
        5.1.2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及表现方式
    5.2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
        5.2.1 行为取向的内涵
        5.2.2 行为取向的产生
        5.2.3 人类的行为取向由社会化作用产生
        5.2.4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
    5.3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与取向之间的关系
        5.3.1 取向主导行为
        5.3.2 行为反映取向
        5.3.3 文化是行为和取向的共同内核
    5.4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取向如何影响行为
        5.4.1 行为取向为参与主体行为提供动机
        5.4.2 规划目标是全体参与主体共同的行为取向
        5.4.3 规划目标是参与主体共同追逐的理想
        5.4.4 行为取向形成的文化塑造着人类的行为
    5.5 小结
第六章 传统政治文化作为分析规划过程参与主体行为取向的视角
    6.1 传统政治文化与规划过程
        6.1.1 传统政治文化塑造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
        6.1.2 传统政治文化如何影响规划结果
    6.2 传统政治文化使规划过程表现出民族性
        6.2.1 传统政治文化使本民族参与主体的行为呈现出共性
        6.2.2 传统政治文化稳定而又持久地影响本民族的行为取向
        6.2.3 传统政治文化使各民族对城市的未来产生不同的期待
    6.3 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差异比较及对规划的影响
        6.3.1 本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环境是规划理论产生的土壤
        6.3.2 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的差异及对规划过程产生的影响
    6.4 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与规划过程
        6.4.1 被传统政治文化渗透的中国人
        6.4.2 传统政治文化对规划过程参与主体行为取向的影响
    6.5 传统政治文化作为分析视角的框架
        6.5.1 概念结构
        6.5.2 参照系
        6.5.3 传统政治文化视角
第七章 规划政策制定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分析
    7.1 规划过程的两个阶段
        7.1.1 规划政策制定阶段
        7.1.2 规划政策实施阶段
    7.2 规划政策制定阶段
        7.2.1 问题的提出与筛选
        7.2.2 确定规划目标
        7.2.3 规划方案编制
        7.2.4 选定规划方案
        7.2.5 政策制定过程的反馈
    7.3 规划过程政策制定阶段四大参与主体的行为
        7.3.1 政府部门的参与行为
        7.3.2 规划(咨询)机构的参与行为
        7.3.3 利益集团(开发商)的参与行为
        7.3.4 市民的参与行为
    7.4 传统政治文化视角下的规划政策制定过程
        7.4.1 伦理价值观念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轴
        7.4.2 价值取向选择是规划政策制定的基础
        7.4.3 价值取向决定着规划政策制定的权力分配
    7.5 政府部门行为取向与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7.5.1 规划问题提出环节政府部门的行为取向
        7.5.2 规划目标确定环节政府部门的行为取向
        7.5.3 规划方案设计环节政府部门的行为取向
        7.5.4 规划方案选定环节政府部门的行为取向
        7.5.5 规划政策制定反馈环节政府部门的行为取向
    7.6 规划(咨询)机构行为取向与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7.6.1 规划问题提出环节规划机构的行为取向
        7.6.2 目标确定环节规划机构的行为取向
        7.6.3 规划方案设计环节规划机构的行为取向
        7.6.4 规划方案选择环节规划机构的行为取向
        7.6.5 决策反馈环节规划机构的行为取向
        7.6.6 规划机构行为取向的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7.7 利益集团行为取向与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7.7.1 利益集团在规划政策制定阶段的行为取向
        7.7.2 利益集团行为取向的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7.8 市民行为取向与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7.8.1 市民在规划政策制定阶段的行为取向
        7.8.2 市民行为取向的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第八章 规划政策实施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分析
    8.1 规划政策实施过程
        8.1.1 规划政策实施是规划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8.1.2 规划政策实施过程组成的三个环节
        8.1.3 规划政策实施的解释环节
        8.1.4 规划政策实施的组织环节
        8.1.5 规划政策的实施环节
    8.2 政府部门的行为取向及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8.2.1 规划政策实施解释环节的行为取向
        8.2.2 规划政策实施组织阶段的行为取向
        8.2.3 规划政策实施环节的行为取向
        8.2.4 政府部门行为取向的传统政治文化理解
    8.3 规划(咨询)机构的行为取向及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8.3.1 规划(咨询)机构的行为取向
        8.3.2 规划机构行为取向的传统政治文化理解
    8.4 利益集团的行为取向及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8.4.1 利益集团的行为取向
        8.4.2 利益集团行为取向的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8.5 市民的行为取向及传统政治文化分析
        8.5.1 市民在规划政策实施阶段的参与行为
        8.5.2 市民行为取向的传统政治文化理解
第九章 全球化语境及应对策略思考
    9.1 规划参与主体行为取向的全球化语境
        9.1.1 政府部门行为取向发生的变化
        9.1.2 规划机构行为取向发生的变化
        9.1.3 利益集团行为取向发生的变化
        9.1.4 市民行为取向发生的变化
    9.2 如何融入全球化
        9.2.1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行为取向的“变”
        9.2.2 规划过程参与主体行为取向的“不变”
第十章 结论和展望
    10.1 本文的主要结论
    10.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后记
读书期间发表的论文
中外文参考文献

(10)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历史研究(1949-1977) ——以1949-1977年城市规划重要论着为文献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重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既往研究综述
        1.5.1 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1.5.2 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研究
        1.5.3 城市规划论着的研究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1.6.1 新中国前30年
        1.6.2 城市规划科学研究与重要论着
    1.7 文献源及内容划分方式
        1.7.1 文献源
        1.7.2 筛选原则
        1.7.3 文献划分方式
第二章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科学研究和重要论着的历史分期及各期主要内容
    2.1 历史分期及依据
        2.1.1 历史分期
        2.1.2 分期依据
    2.2 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初创期(1949-1957)
        2.2.1 首都建设的研究阶段(1949-1951)
        2.2.2 苏联模式的全面引入及工业建设的研究阶段(1952-1957)
        2.2.3 小结
    2.3 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动荡期(1958-1965)
        2.3.1 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大跃进”阶段(1958-1960)
        2.3.2 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低谷阶段(1961-1965)
        2.3.3 小结
    2.4 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停滞期(1966-1977)
        2.4.1 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停滞阶段(1966-1970)
        2.4.2 城市规划科学研究工作的恢复阶段(1971-1977)
        2.4.3 小结
    2.5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科学研究和重要论着的理论基础
    3.1 社会背景
    3.2 城市规划科学研究和重要论着的主要理论基础
        3.2.1 中国古代传统城市规划思想
        3.2.2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思想
        3.2.3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
        3.2.4 苏联城市规划思想
    3.3 出版的译着书籍
        3.3.1 1952-1957年译着主题
        3.3.2 1958-1960年译着主题
    3.4 小结
第四章 以城市研究为主题的中国现代城市规划重要论着的发展变迁
    4.1 从都市到城乡规划
        4.1.1 特定区域规划
        4.1.2 城市中心区规划
        4.1.3 旧城改造规划
        4.1.4 总体规划
        4.1.5 乡村规划
        4.1.6 城乡规划
        4.1.7 区域规划
    4.2 从城市政治经济到城市社会文化
        4.2.1 城市发展政策与战略
        4.2.2 城乡经济与产业
        4.2.3 城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乡发展历史
        4.2.4 生态环境
    4.3 小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
    5.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术语的发展
        5.1.1 城市规划名称的变迁
        5.1.2 城市规划概念的发展
        5.1.3 城市规划编制的演变
    5.2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教育学科的形成及相关学者
        5.2.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教育学科的发展过程
        5.2.2 苏联城市规划教育模式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教育
        5.2.3 中国代表性学者群体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教育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1 参考文献
附录2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后记

四、论进入21世纪时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分异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王思懿.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D]. 陈志奎.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3]湘潭县云湖桥镇国土空间规划研究[D]. 彭雅婷.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5)
  • [4]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 王岳. 重庆大学, 2019(01)
  • [5]米兰城市文化空间解读与研究[D]. 刘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开罗城市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D]. 张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 陈楠.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8]大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及其解决机制研究 ——以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 常芳. 西北大学, 2014(12)
  • [9]规划过程参与主体的行为取向分析 ——基于传统政治文化视角[D]. 彭觉勇. 武汉大学, 2013(10)
  • [10]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的历史研究(1949-1977) ——以1949-1977年城市规划重要论着为文献源[D]. 刘婕. 武汉理工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论21世纪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