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沐海:让音乐在灵魂中闪耀

唐沐海:让音乐在灵魂中闪耀

一、汤沐海:让音乐在心灵中闪光(论文文献综述)

孙慧[1](2020)在《陈其钢中国式表达及其当代音乐创作的风格趣向研究》文中指出从广义的学科角度着眼,本文隶属于中国当代音乐研究范畴;从狭义的个案立场微观,本文隶属于文化当事人个体研究范畴。具体选定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当代作曲家:陈其钢。作为以文化当事人及其音乐作品、创作风格为核心的论题,文章将针对陈其钢“中国式表达”的相应样式,及其当代音乐创作中“风格趣向”的相关意象展开。为论证这一问题,本文将首先进入中国当代音乐历史叙事相关探讨,对“新音乐”和“新潮音乐”的概念与脉络予以厘清、梳理,以确立其学理定位及对后世中国当代音乐在风格、观念上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切入人文论域,挖掘华夏音乐美学基本特征在陈其钢音乐内涵中的显现。其次,本文将密切关联时代现实与个人经历对作曲家产生的影响,针对其作品展开体裁样式、形式结构、音响形态等相关技术分析,了解其个性化音乐语言体系建立的过程;同时,也将收集关于陈其钢三十余年来的访谈、讲座等内容,归纳总结作曲家的创作观念,从中探究其写作趣向偏好与音乐美学思想。最后,本文将选取最能体现作曲家主观情思与写作意趣的声乐体裁进行内涵性探究,并以此为连接路径,寻找他与北宋文人苏东坡的精神共通;进一步,将视角从个体扩大至群体,对“第五代作曲家”展开现象化研究,并以另一位在中国当代音乐发展史上有着卓越建树的作曲家谭盾为比肩,比对差异化的同时进入跨文化语境,揭示中国当代音乐作曲家其国际风格的全新本质。为论证清晰,本文还将借助宗白华、李泽厚、蔡仲德等多位中国美学家与六代画家谢赫的审美话语系统,密切深入我国儒、道音乐美学思想体系与古代画论进行对应性研究。本文在充分论证后,得出结论:陈其钢的中国式表达及其当代音乐创作的风格趣向,在客观上表现为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源”,以西方音乐技法为“流”,经由“文化转译”的“再现”与“再造”而形成的具有“第三空间混合性”的形态,在作品与人格的文化气质上揉杂了儒家节仪的理性温柔与道家缘情的自在独立,有文人出世洒脱的风骨气度,并且,陈其钢始终通过表达“真我”的创造性去领悟、触碰真理。

李晶[2](2010)在《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2006年统计,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同时也带来了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不同程度的无序、资源浪费、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碰撞等诸多矛盾。虽然我国的教育方针将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并举,但笔者查阅我国教育研究专着以及教育学教材中,尚未将美育作专门研究予以论述。1997年,北京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滕守尧先生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高等艺术教育绝对不应该只是一种专业教育,更不应该只是一种职业的技能或技法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之中坚,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笔者结合自身高等艺术教育专业教学与研究等实践经历,为丰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按照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根据高等教育管理理论,采用教育建模的科学思维方法,从高等艺术教育人文教育、专业艺术教育角度,对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人”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包括专业艺术学习者和全体高等学校学习者,笔者以五千年人类文明史的艺术教育为研究的起点,分析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上的可能性,探究其“原型”和“修改型”。抓住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层级关系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探究艺术教育产生之初古今中外艺术教育发生发展过程,明晰模式建构的规律:艺术教育分为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普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两类,专业艺术教育、职业艺术教育、师范艺术教育、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等四种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从认识论、教学论、课程论的理论出发总结构建出18种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意在重点建构好普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建构独有价值的有为有位的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笔者深入我国的艺术教育培养体系,针对现今四种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案例,从办学理念、院系设置、教师队伍和课程设置方面分析特征。尤其指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大众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国家重视,需要认真建构。笔者分析了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人”进行全面培养教育的价值取向。根据审美价值系统理论,对高等艺术教育培养模式“人”的全面培养的特殊性进行取证分析,对高等艺术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病理分析,认为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对人一生有影响,对人生有作为,给人一份尊敬和人格尊严的业绩;使每个人都能对社会有责任心,有贡献;使高等艺术教育成为全社会向往和崇敬的科学、文化、技术教育,高等艺术教育便实现了人才培养,社会文明传承的完美价值。本文共六章。第一章概述,主要交待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框架和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第二章研究中外艺术教育产生发展,在各种变化碰撞中专业艺术教育、普通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线索。第三章、第四章,对各类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案例分析。第五章是模式构建价值取向分析。第六章从教育决策、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提出构建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论文的创新点有四:一是第一次从高等艺术教育的视角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先例,此研究具有研究推广价值;二是此研究对古今中外艺术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作了系统梳理分析。择取了古今中外艺术教育产生、发展的大量素材,通过比较分析、提炼2大类、4种、18项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艺术教育创生培养模式提供了范例和思路;三是此研究通过对中外艺术教育典型案例分析,结合当前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提出要加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创新的观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四是此研究从人才培养模式的个体本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要从人的发展角度,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角度来改革发展高等艺术教育。在学习国外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重视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顺应社会对高等艺术教育的需求,构建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

高晓春,王晋福[3](2004)在《汤沐海:除了音乐,我什么都不在行》文中指出 在北京交响乐团2004~2005音乐季首场演出中,56岁的汤沐海在观众由衷的掌声中,走向指挥台。这场原本平常的音乐会,因为汤沐海的到来,而顿时显得不同一般。十年前,人们公认汤沐海是中国最好的指挥之一。十年后,汤沐海风采不减当年。语言终止的时候,音乐开始了《中国青年》:那一天,在2004~2005音乐季首场演出中,你是在一片掌声中向我们走来的。我的同行这样描述你:双手一举,眼里装满了故事,整个乐队于是就不由自主地跟着你的表情进入状态了。汤沐海:一个好的指挥就像一个出色的导演,他得调动全局,得让大家都随一个圆心旋转。真正的艺术是创造性的,它是一种魅力无比的东西。有一句话不是这样说吗——在语言终止的时候,音乐就开始了。其实,音

欧阳帆[4](2004)在《论合唱教师素质结构》文中研究说明合唱能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鼓舞人们的斗志,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及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它更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 现代教育实行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更关注人的发展及其态度的形成。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在这一转变中正是灌输了这一类,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在人与音乐的和谐统一中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的最终目的。在这一转变中,我们需要一大批具有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准的合唱教师,他们任重而道远。 本课题依托合唱学、艺术教育论、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有关理论,分析目前合唱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提出了合唱教师素质结构专业化的必要性,论述了合唱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全面素质结构。 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国内外合唱艺术发展的介绍、对国内外合唱教学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合唱教学的展望,从而提出对合唱教师这一核心因素的专业要求,并设置问题:合唱教师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结构? 第二部分对合唱教师所应该具备的素质结构进行全面论述,包括教学理念,道德修养,艺术底蕴,专业技能,教育知识,教学能力,身心素质,创新素质等八个方面。

晓春[5](2001)在《汤沐海:让音乐在心灵中闪光》文中提出音乐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你没有迷上,是因为你没碰到它,没有接触到它;如果你碰上它并迷上它之后,就完全没有必要用理论来分析它,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它可以让你哭,让你笑,让你感受到用语言不能表述的东西。

二、汤沐海:让音乐在心灵中闪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汤沐海:让音乐在心灵中闪光(论文提纲范文)

(1)陈其钢中国式表达及其当代音乐创作的风格趣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论题的相关学术背景及学科范畴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与问题所在
    三、研究策略和研究程序、章节安排
    引用参考文本
第一章 历史风潮与人文风格
    第一节 “新音乐”与“新潮音乐”的学理定位
        一、“新音乐”:中国当代音乐的肇始
        二、“新潮音乐”:中国当代音乐的动因
        三、以人为本:中国当代音乐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中国式表达”与“风格趣向”的文化剖析
        一、“表达”与“趣向”词意解析
        二、华夏音乐美学基本特征及在陈其钢音乐人文风格中的显现
    本章小结 内外因素 相生相协
    引用参考文本
第二章 作曲家生平及作品、访谈概述
    第一节 陈其钢生平概述
        一、少年初长成:国内成长背景(1951-1983)
        二、职业化确立:海外求学经历(1984-1992)
        三、艺境风格化:三部经典之作
        四、唯乐不可伪:面对真我敞开
    第二节 陈其钢作品、访谈概述
        一、从作品样式看基本写作偏好
        二、从访谈观点探音乐美学思想
    本章小结:潜心理想 中得心源
    引用参考文本
第三章 假谢赫“六法”勾绘中国式表达
    第一节 气韵生动——情景交融
    第二节 骨法用笔——主题手法
        一、骨法架势:以《逝去的时光》主题手法为例
        二、骨质笔力:以《蝶恋花》之《多愁善感》为例
    第三节 应物象形——标题意象
        一、“花鸟命题”的直觉与想象
        二、标题的内容与题材暗示
    第四节 随类赋彩——配器音色
        一、色彩之时空流动
        二、音色之性格标签
    第五节 经营位置——结构布局
        一、旋律发展利用调式游移展开
        二、半音化进行的蒙太奇晕染法
        三、段落衔接与背景铺陈之手法
    第六节 传移模写——承续传扬
    本章小结 情在理中 气韵生动
    引用参考文本
第四章 音乐样式、代际群体及跨文化语境
    第一节 声乐作品的内涵性研究
        一、从人声体裁挖掘主观情思
        二、苏轼与陈其钢的思想共通
    第二节 第五代作曲家现象研究
        一、于无声处听惊雷:“崛起的一代”
        二、个体比较性研究:以谭盾为例
        三、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作曲家
    本章小结 回溯开篇设问
    引用参考文本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2)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问题的提出
    1.2 题解
        1.2.1 培养模式与人才的关系分析
        1.2.2 艺术教育与人才、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1.2.3 "模式"与艺术教育、人才、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1.3 文献综述
        1.3.1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1.3.2 高等艺术教育办学模式研究综述
        1.3.3 高等艺术教育模式建构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历史分析法
        1.5.3 比较法
第二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2.1 艺术教育产生与发展
        2.1.1 国外艺术教育产生与发展
        2.1.2 我国艺术教育产生与发展
        2.1.3 兼容并蓄发展中的国内外艺术教育
    2.2 高等艺术教育特殊性分析
        2.2.1 艺术教育的高级阶段
        2.2.2 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2.2.3 区别于一般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2.3 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与发展
        2.3.1 国外个别人才培养模式至体系化人才培养模式走向
        2.3.2 我国贵族专利、民间兴办至国家统一人才培养模式走向
        2.3.3 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及级别走向
    结语
第三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3.1 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3.1.1 认识论与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1.2 教学论与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1.3 课程论与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1 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2 师范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3 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4 综合型大学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结语
第四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4.1 专业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4.1.1 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的模式建构理念
        4.1.2 与国际接轨的"艺术中心"蕴涵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4.1.3 课程蕴涵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4.1.4 小结
    4.2 综合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4.2.1 兼收并蓄、求实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理念
        4.2.2 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4.2.3 体现采集民族影视表演音乐元素设置课程
        4.2.4 小结
    4.3 师范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4.3.1 "教师教育,面向全国,跻身一流"的办学理念
        4.3.2 为目标和未来教育教学的专业教育服务
        4.3.3 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4.3.4 小结
    4.4 职业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4.4.1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4.4.2 课程体现符合职业、市场需求的培养模式
        4.4.3 小结
    4.5 国外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例举
        4.5.1 将高新科学技术融于艺术创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4.5.2 深入发掘研究西方古典艺术的人才培养模式
        4.5.3 充分发扬本民族艺术流派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
        4.5.4 启示
    结语
第五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价值取向分析
    5.1 个体发展的"需要"
        5.1.1 艺术家成长要素分析
        5.1.2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分析
        5.1.3 个体本位学习目的分析
    5.2 社会发展的"需要"
        5.2.1 精神文明发展需求
        5.2.2 物质文明发展需求
    5.3 高等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病理分析
        5.3.1 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中的病理分析
        5.3.2 培养对象与社会需求存在的病理分析
        5.3.3 高等艺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病理分析
    结语
第六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策研究
    6.1 "促进民族文明发展"的教育决策分析
        6.1.1 神圣的使命
        6.1.2 继往开来
        6.1.3 目标与评估
    6.2 专业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办学理念
        6.2.1 人文性与专业性完美结合的学科本色
        6.2.2 专业性与普及性的艺术教育特色
        6.2.3 学科交叉辅助艺术教育特色
    6.3 培养人才的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6.3.1 专业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6.3.2 人文科学课程设置
        6.3.3 深入高等教育各领域的课程设置
    6.4 艺术教师专业发展
        6.4.1 专业化角色定位
        6.4.2 专业化角色不断更新
        6.4.3 享受艺术继续教育终身学习
        6.4.4 引领学习者传承文化,促进交流,走向文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1:上海音乐学院课程例举
    附2:广西艺术学院课程例举
    附3:湖南师大音乐学院课程例举
后记

(4)论合唱教师素质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国内外合唱教学现状
    (一) 国内合唱教学现状
    (二) 国外合唱教学现状
    (三) 合唱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
二、 合唱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结构
    (一) 全新的合唱教学理念
        1 、 新的合唱教学观
        2 、 对合唱功能的认识
    (二) 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三) 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
    (四) 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
        1 、 敏锐的听辩能力和更高层面的听赏能力
        2 、 熟练的合唱总谱阅读能力以及音乐的记忆能力
        3 、 熟练掌握声乐知识和技能
        4 、 较高的钢琴伴奏水平
        5 、 掌握娴熟的指挥技能
        6 、 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
        7 、 具备基本的音乐美学知识
    (五) 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
    (六) 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
        1 、 语言表达能力
        2 、 组织管理能力
        3 、 教研科研能力
        4 、 现代技术运用能力
        5 、 交往能力
        6 、 反思评价能力
    (七) 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八) 较强的创造创新素质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四、汤沐海:让音乐在心灵中闪光(论文参考文献)

  • [1]陈其钢中国式表达及其当代音乐创作的风格趣向研究[D]. 孙慧. 上海音乐学院, 2020(12)
  • [2]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李晶.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3]汤沐海:除了音乐,我什么都不在行[J]. 高晓春,王晋福. 中国青年, 2004(21)
  • [4]论合唱教师素质结构[D]. 欧阳帆. 湖南师范大学, 2004(04)
  • [5]汤沐海:让音乐在心灵中闪光[J]. 晓春. 人民论坛, 2001(01)

标签:;  ;  ;  ;  

唐沐海:让音乐在灵魂中闪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