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同步卫星信号的辐射量少于两极

地球同步卫星信号的辐射量少于两极

一、同步卫星信号辐射不到两极(论文文献综述)

夏晓丽[1](2021)在《新一代气象卫星气溶胶资料同化在大气污染模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规模和水平的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日益突出的空气污染问题,对大气污染的模拟与预报逐渐成为当今的热点社会问题也是一项科学难题。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和模式预报水平的发展,空气质量预报模式逐渐成为空气污染领域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式。同时资料同化技术能够为预报模式提供准确的初始条件,成为降低模式预报不确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气溶胶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大气气溶胶对气候系统和环境污染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大气探测技术获取大气气溶胶数据已成为大气研究领域中重要的获取方式。充分利用好现阶段先进的新一代卫星气溶胶资料是当前空气质量预报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结合WRF-Chem预报模式,在GSI(Gridpoint Statistical Interpolation)系统中使用三维变分方法,分别研究能够同化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3号(FY-3A)卫星,葵花8号(Himawari-8)卫星,风云4号(FY-4A)卫星气溶胶资料的同化系统,结合实际大气污染个例设计同化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同化试验对预报的改进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GSI同化系统构建风云3号(FY-3A)卫星气溶胶资料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将风云3号卫星气溶胶数据成功引入GSI同化系统中,用WRF-Chem模式做预报,使用NMC(National Meteorology Center)方法统计了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较好地反映了14种气溶胶变量的垂直特征。经过同化试验之后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erosol Optical Depth)值的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值整体优化了接近30%,进一步验证了AOD资料同化系统的积极影响。同化卫星资料后,分析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沙尘天气信息,风云3号(FY-3A)卫星同化试验比MODIS卫星资料同化试验效果更好一些。进一步验证了风云3号(FY-3A)卫星气溶胶资料同化对模式预报的改进效果。(2)进一步改进同化系统,基于静止卫星能够对同一地区连续观测的特点,构建基于静止气象卫星葵花8号(Himawari-8)卫星气溶胶资料快速更新同化系统。将葵花8号(Himawari-8)卫星气溶胶资料引入GSI分析系统中,并应用在2017年5月发生的一次强沙尘天气中,通过实际天气个例研究发现,同化AHI卫星AOD资料的试验在AOD值强度和覆盖度上都有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中国东北地区大值中心区附近。与地面监测站AERONET站点数据对比发现,“AHI 1h DA”同化试验的改进效果最为明显,比其他更接近地面观测站,可能是由于同化了高频数据,有助于提供丰富的初始场信息,充分检验了同化系统的有效性。(3)选取一次实际沙尘天气个例,基于以上GSI中构建的快速循环同化系统,将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4号(FY-4A)卫星的气溶胶数据成功接入GSI系统,系统地对比了其对沙尘天气气溶胶预报效果的影响。模式引入卫星AOD观测值后分析场中引入了研究区偏东北地区,北部平原地区以及东南地区几个沙尘的主要沙源。通过同化试验中气溶胶各组分的空间分布图可知,大气气溶胶在沙漠戈壁和北京地区的大值区主要是由于沙尘气溶胶的增加,华南上空AOD主要以P25组分分量为主。同化试验均反映了研究区域内AOD的增量中心且与卫星观测场中AOD高值区分布一致,同化调整后分析场的气溶胶信息更加丰富。试验研究表明我国风云4号(FY-4A)卫星气溶胶资料同化系统在空气质量预报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根据以上工作,为了结合风云4号(FY-4A)卫星和葵花8号(Himawari-8)卫星数据的各自优点,研究了两种卫星气溶胶资料的联合同化系统,对发生在我国的一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进行卫星资料同化试验,接着用WRF-Chem模式模拟AOD分布。同时同化风云4号(FY-4A)卫星和葵花8号(Himawari-8)卫星气溶胶资料的同化试验能够充分利用两种卫星在不同区域的数据覆盖度的优势,观测资料的增加丰富了在北京、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的AOD大值分布区,为分析场提供了更丰富的气溶胶观测信息和更准确的模式初始场描述。为未来我国风云卫星气溶胶数据的推广提供参考。

何宇飞[2](2020)在《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文中提出地震电离层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复杂物理或化学过程在电离层中的响应。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被不断地报道,引起越来越多关注,被认为是用于监测地震活动的比较有前景且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已经发射了专用于地震监测的卫星,实现了在卫星高度上的电离层原位测量,开展了大量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地震的复杂特性,电离层的高动态变化,观测数据的多源性,分析方法的差异,至今关于地震电离层耦合机制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将地震电离层现象应用于地震预报预测中依然是个很大的难题。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开展,去发现具有明显的短临特性,探索地震孕育与电离层变化之间的内在规律。法国于2004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门服务于地震和火山监测的DEMETER卫星,获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开创了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的新局面。欧洲航天局于2013年又成功发射了由三颗卫星组成SWARM卫星星座,开启了空间立体式同步观测,大大的提高了观测效率和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也为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论文基于两种不同轨道运行方式的DEMETER单颗卫星和SWARM星座三颗卫星观测数据,分别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开展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探索不同轨道运行方式下卫星电离层观测资料的背景信息,尝试针对单颗卫星和星座多颗卫星的电离层观测数据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基于不同的扰动参数,开展震例和统计研究,取得了如下新的认识和结论:(1)对以往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中的震例研究和统计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获得了关于地震电离层现象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即地震电离层异常出现在震前的时间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长,电离层异常现象出现的震中距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地震电离层异常主要分布在地震震中南北两侧。(2)基于DEMETER卫星和SWARM星座观测数据,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进行观测数据背景分析,得到观测数据空间分布随月份、季节及年度的变化,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存在的多种周期成分,并随着纬度的变化起主导的周期有所差异。在地磁纬度位于-10°~10°的范围内,卫星高度的电离层中也发现了F2层中存在的“年度异常”、“半年度异常”、“春秋分不对称异常”等现象。同纬度不同经度研究区域的时序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夜间的时序曲线相关更好。不同轨道高度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数值差异较大。相邻轨道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但在正午时段磁赤道两侧,两星观测数据存在显着差别。(3)基于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对其运行期间全球7级以上和我国大陆6级以上的地震开展震例研究,发现有70%以上的地震能观测到震前异常变化,有增强的异常,有减弱的异常,并以增强异常为主。对多地震事件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震中区域存在着增强的异常变化,并且该异常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震前0~25天。依据地震参数分类的统计得到异常随震级增大其幅度增强,随震源深度增加异常减弱,并且南北半球的异常位置也有所不同。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尝试对异常进行定量的评估,异常具有大于3σ的显着特性,并利用随机事件的分析结果,对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验证了异常与地震事件的相关性。(4)基于SWARM星座观测数据,提取了轨道观测中的快速扰动变化,对典型的震例进行震例分析,并探寻该类型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利用SWARM三颗卫星轨道的差异,对扰动在空间存在的范围及其可能的空间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辨别其是否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电离层扰动现象。为进一步证实该类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对地震区和非震区、地震前和地震后的该类扰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震区与非震区扰动的差别不显着,震前扰动相对于震后扰动在次数上具有优势,而相近数量的随机事件分析结果,震前震后扰动次数相近,说明与地震的震前活动有一定的关联。(5)对比单颗卫星和星座观测的结果,对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提出更有助于认识电离层背景变化特征,有利于识别地震电离层现象的星座轨道设计方案,为我国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及其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李彦荣[3](2020)在《全球云量的时空分布与海温演变之间的关系》文中认为云是地-气系统能量收支、大气环流及水汽循环过程的主要调节者,因其复杂多变的特点,目前我们对全球云的分布与变化还缺少全面准确的认识,气候模式亦不能给出精确的云参数化方案,使得云反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成为气候变化预测最大的障碍。因此,本文利用1983-2018年被动卫星观测资料和2006-2017年主动卫星观测资料开展了与云量及云垂直结构相关的研究工作,利用成对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方法得到了更有物理解释意义的云量模态,从海洋和大气多个角度深入分析海洋-云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将为加深理解云的变化机制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为改进模式中的云参数化方案提供观测依据。本文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本文利用ISCCP、PATMOS-x和MODIS卫星云量月距平资料(60oN-60oS)进行成对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得到云量前3个模态,通过相关系数统计,前三个模态分别与中部型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东部型ENSO和印度洋偶极子显着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70,0.60(ISCCP);0.83,0.60,0.37(PATMOS-x);0.89,0.39,0.32(MODIS),说明1980s-2010s期间云量变化主要受中部型ENSO,东部型ENSO,印度洋偶极子的影响。(2)三种被动卫星的云量趋势模态分别与全球平均海温进行相关性分析,三种趋势模态的展开系数均与全球平均海温的变化显着相关,说明全球海温的变化对云量趋势有着显着而持续的影响。1980s-2000s期间,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对云量趋势有显着影响,且该时期内PDO的相位由正相位转为负相位,南北半球哈德莱环流的下沉支向两极有显着的展宽;2000s-2010s期间,云量趋势模态与东部型ENSO更相关,说明太平洋的海温变率对云量的空间趋势分布有更大的影响,且该时期PDO由负相位转变为正相位,南半球哈德莱环流的展宽减缓。(3)海温振荡能够显着影响大气热力和动力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环流发生调整影响到云量的变化。云量类中部型ENSO模态对应中部赤道太平洋有异常的海温变暖现象,水汽异常增多,地面风异常辐合,使得中部赤道太平洋总云量异常增加;在赤道中部太平洋两侧及西太平洋大部分海域海温异常变冷,水汽异常减少,地面风异常辐散,使得对应区域的总云量异常减少。云量类东部型ENSO模态对应东南赤道太平洋有异常的海温变暖,水汽异常增多,地面风异常辐合,总云量异常增加;与类中部ENSO模态在赤道两侧总云量对称减少不同,该模态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变冷的区域更加靠近赤道区域,使得南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下沉的区域不对称,导致总云量出现非对称减少的变化。(4)纬向和热带经向(10oS-10oN)云垂直结构主要受到中部型ENSO的影响。中部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变暖,在180o附近云发生频率异常增加;赤道两侧副热带地区(10o-30oN/S)海温异常变冷,云发生频率异常减小;40oN/S附近云发生频率异常增加;对应哈德莱环流在中部型ENSO时期的对称收缩和沃克环流圈的向东移动。此外,全球海温变化也显着影响纬向和热带经向云垂直结构的趋势变化,二者趋势模态与全球平均海温变化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42;与PDO也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0.45,这说明2006-2017年间云垂直结构的趋势主要受到PDO位相变化的影响。

曾心[4](2020)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影视资源的研究》文中指出在琳琅满目的信息化时代,各种优秀的影视资源浩如烟海,铺天盖地般一卷袭向各个领域。其中教育领域也深受影视作品的熏陶,各类富有不同魅力的影视作品对教学的影响愈加强烈。国外对于影视资源在教育上的研究已经开始逐步由理论走向实践化,国内也渐渐感受到该资源带给课堂的积极效果,但是发展起步还是比较慢,更多的是对于文科类的研究,理科研究成果匮乏。笔者看中影视资源的开发所带给高中物理的教学价值,该资源将成为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影视资源的使用和开发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文研究所用到的理论依据分别是建构主义理论和视听教学理论,方法主要是采用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将其与当下非常热门的微视频进行了比对,以来加强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导向。再通过调查问卷对湖南省6所不同的高中物理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高中物理教师对影视资源在物理课堂上的运用有着较高的认同,认为其研究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但也承认在使用和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教师在使用时所遇到的疑难,笔者在第三章将影视资源按照科教类电视节目、纪录片资源、电影资源、新闻资源进行了详细分类,明确规定了使用时需满足的原则:需要性、科学性、典型性和生活性原则,根据其分类特点将视频划分成问答类和情景教学两大类模式,并按照两大模式建立了视频资源库,基本涵盖整个高中物理的全部知识。最后在第四章重点针对不同授课类型和不同教学环节,提供了详细具体的教学案例并分别总结了应用时的策略和注意事项供参考,新授课在应用时需要选取焕然一新,妙趣横生的资源;活动课在应用时需要选取能够创设场景,有组织性有调控性的资源;复习课在应用时需要选取能够延伸拓展,全面综合的资源;导入环节最主要的是注重问题意识;讲授环节最主要的是化抽象为具体;总结环节最主要的是注重拓展提升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王爽[5](2019)在《类地行星与小行星偏振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调研了系内行星、小行星与系外类地行星的偏振性质,然后把地球作为一颗不可分辨的系外行星进行研究,基于PARASOL卫星数据获得了‘类地行星’的偏振信号。我们发现55度相位角时,类地行星的最大偏振度为13.13%(490nm),7.33%(670nm),5.29%(865nm),地球的最小偏振度为11.36%(490nm),6.01%(670nm),3.83%(865nm);地球自转一周,其偏振度的变化小于2%;地球的偏振度和波长有关,通常情况下波长越短,偏振度越高。另外,我们对类地行星的偏振性质进行了模拟研究,特别研究了一类潮汐锁定的云层(sub-solar cloud)对类地行星的偏振的影响,发现当相位角小于100度时,行星反射流量随着云的光学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100度到120度这个相位角区间,当云的光厚从2增加到10时,流量没有明显的变化;随着云光厚的增加,最大的偏振度发生在更大的相位角;随着行星表面反照率的增加,偏振度的最大值发生在更大的相位角。最后我们对小行星偏振与几何反照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得到更准确的小行星反照率提供了新的方法。以上工作为以后鉴别行星表层和大气性质以及判定行星是否宜居提供了参考依据。

胡宸华[6](2019)在《基于OPNET的低轨卫星星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军用和民用上都有着重大意义,是信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系统由其所处轨道高度不同,可以分为静止轨道卫星(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中地球轨道卫星(Medium Earth Orbit,MEO)以及低地球轨道卫星(Low Earth Orbit,LEO)等。每种卫星系统都具有不同的空间特性和网络特性。LEO卫星星座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低时延和空间损耗小等特点。卫星之间通过星间链路(Inter-satellite links,ISL)建立连接,实现全球通信覆盖,可为高山,沙漠,海洋等偏远地区提供通信服务。在LEO卫星通信系统中,卫星相对地面运动速度快,网络拓扑频繁变换,地面网络协议并不适用于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本文主要研究低轨卫星星座多址接入技术和路由寻址技术的设计、基于STK的低轨卫星星座轨道设计以及基于OPNET的低轨卫星仿真平台设计。根据低轨卫星的运动特点和地面网络多址接入技术的局限性提出卫星自适应时分多址接入协议(SAT Self-Adapt TDMA,SSAT)。SSAT协议利用卫星的空间优势,集中管理星下用户的时隙资源,同时将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合并,用户在空闲时隙采用奇偶接入法向卫星进行时隙预约。通过信道合并和接入算法的改进,SSAT协议相比传统的ALOHA时隙预约协议,具有更高的接入成功率和信道利用率。多址接入协议负责控制用户到卫星之间的星地链路,路由协议负责数据包在星卫网络中的寻址。卫星通信网络中,各通信节点相隔距离较远,存在较大的空间传播时延,同时卫星星座时刻保持高速运动,所以传统的地面移动自组网协议(Mobile Ad-hoc Networks,MANET)并不适用于LEO卫星网络。地理路由协议利用节点的位置信息进行数据转发,具有无需链路状态控制和维护、分布式无状转发等特点。本文将地理路由应用到LEO卫星星座通信系统中,提出基于最小仰角的贪婪路由算法。源节点通过网关查询目的节点的空间位置信息,卫星通过寻找与目的节点通信仰角最小的卫星进行数据转发,实现无状态的非端到端数据传输。

卢怿[7](2018)在《空间大延迟容忍网络的时空确定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各国对于太空资源的探索愈发重视,而且探索的步伐也是越走越远,从月球到火星再到太阳系边缘,以后也必然会超出太阳系进入更广阔的宇宙。那么深空探测中,对于航天器不过多依赖地球的自主时间和位置标定就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时间同步方面,现有系统中双向时间比对技术是精度最高的一种,但在动态链路的情况下,还是存在较大的误差,值得研究对应修正算法。而在导航定位方面,X射线脉冲星因为能够发射稳定的周期性脉冲信号,是近几十年来深空定位的热门方向,基于此方式的定位算法在应用于具体场景时需要实际的分析验证。本文在上述背景下,首先介绍了自主导航定位的发展历程以及X射线脉冲星的当前研究动态。然后对时间基准和空间基准做了说明,因为和脉冲星有关的测量都是建立在太阳系质心坐标系中。之后对影响时间延迟的因素包括对流层,电离层和Sagnac效应作了基本的分析。接下来对X射线脉冲星定位的基本原理作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观测脉冲轮廓的提取,从原子时到太阳系质心坐标时的转化,脉冲相位预测模型,时间延迟量求解等。由于脉冲星信号的发射时间无法获取,所以基本观测方程都是基于航天器与SSB的差分定位。之后又阐述了双向时间同步算法,而该算法在动态链路情况下,同步误差较大,所以,本文对此做了改进,得到基于伪时延序列的同步算法和基于径向速度的算法,并仿真验证。由于仿真实验需要实际的卫星轨道数据,所以本文通过卫星工具包(STK)搭建地面站,卫星,航天器的仿真模型,进而获取节点位置,速度,时间数据,然后在假定时间偏差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建立仿真平台,验证所提时间同步算法的性能。最后,针对X射线脉冲星定位,本文提出了基于已知节点的定位方法。由于航天器距离已知节点较近,可以选用大周期脉冲星,先估算航天器位置,再带入其余脉冲星求估计模糊度并扩大范围,然后再采用空间搜索的方法求得精确模糊度,最后得到航天器的位置坐标。

杜部致[8](2018)在《地火卫星通信高效时空覆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步伐的加快,载人火星任务已经纳入了火星探测日程。面向载人火星任务时,实现对载人登陆火星热点区域的自主通信、导航、观测,始终保持火星与地球地面站之间的不间断持续连通,获取大吞吐量的地火深空通信链路十分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火星区域星座设计、地火中继链路的空间特征参量以及拉格朗日点作地火中继时的拓扑控制策略几个方面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包括:1.针对火星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时间分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多重近似重访周期特性的火星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设计。根据回归轨道的特性设计了近似重访周期函数,遍历整个有限区间的近似重访周期,通过判别重访间隔子间距数相对于基本交点距的相对距离,得到具有多重近似重访特性的太阳同步回归轨道。采用其最优的近似重访周期,与经典的同步回归轨道比较,提高了卫星对火星表面观测的时间分辨率。2.针对载人火星探测可能首选登陆到火星赤道附近区域,为实现对热点登陆区域的最大通信覆盖以及地面站与火星星座的最大可见时长,提出了一种基于NSGA-Ⅱ优化的火星区域星座设计方案。在该方案中,把火星区域星座设计建模为星座对目标区域的最大覆盖性和地球地面站对星座的最大可见时长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基于Pareto概念的NSGA-Ⅱ算法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比较于经典的Walker星座,本方案在重访时间,二重以上覆盖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3.针对地火上合时,通信链路受太阳辐射导致的中断,如何快速建立基于日地拉格朗日点L4/L5为中继的地火中继链路问题。根据刚体的欧拉定理,通过L4/L5到火星的指向矢量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旋转,推导了L4/L5指向火星的空间特征参量关于星体瞬时轨道根数的理论表达式。理论推导仿真结果与STK仿真比较,具有较高的拟合度。该研究为快速建立基于L4/L5为中继的地火行星际链路提供了依据和指导。同时为行星际中继链路的建立提供了借鉴。4.针对日地拉格朗日点L4/L5作地火深空通信网络的中继节点时,如何设计L4/L5的拓扑控制策略以最大化地火深空网络的性能问题,提出了基于0-1规划模型来选择直接的一跳链路还是基于中继的两跳链路的拓扑控制策略。从链路的最大吞吐量和最大可见时长两个方面,分别采用基于0-1规划模型的控制策略,得到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性能好于采用单纯的直接一跳链路和单纯的基于拉格朗日点中继的两跳链路。

张贵平,王秀华[9](2009)在《时间的客观性、钟的同步与相对论的错误》文中提出定义时间和钟的同步。设计钟的同步的实现方法。指出相对论有关时间问题的错误。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编辑部试题工作室[10](2009)在《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力学部分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1.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图1所示是几个我们学习过的

二、同步卫星信号辐射不到两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步卫星信号辐射不到两极(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一代气象卫星气溶胶资料同化在大气污染模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空气质量模式的研究进展
        1.1.2 资料同化技术的发展
        1.1.3 卫星气溶胶资料同化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拟研究问题和各章节安排
        1.3.1 拟研究的问题
        1.3.2 本文各章节安排
第2章 GSI气溶胶资料同化系统
    2.1 GSI三维变分同化系统
    2.2 气溶胶观测算子的建立
        2.2.1 CRTM辐射传输模式
        2.2.2 AOD观测算子的建立
    2.3 气溶胶分析变量和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
    2.4 气溶胶资料同化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风云3 号卫星气溶胶资料同化研究与应用
    3.1 引言
    3.2 观测资料与质量控制
        3.2.1 MODIS卫星气溶胶资料
        3.2.2 风云3 号卫星气溶胶资料
    3.3 大气污染过程与研究区域
        3.3.1 强沙尘天气过程
        3.3.2 研究区域与参数方案选取
    3.4 试验方案设计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1 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的统计分析
        3.5.2 同化试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3.5.3 两种卫星资料同化试验效果分析
        3.5.4 模拟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葵花8 号卫星气溶胶资料的快速循环同化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4.1 引言
    4.2 Himawari-8 卫星气溶胶观测资料及质量控制
    4.3 快速更新循环同化方法
    4.4 试验方案设计
        4.4.1 研究的沙尘天气个例
        4.4.2 试验方案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单点试验
        4.5.2 背景误差协方差尺度分析
        4.5.3 同化结果分析
        4.5.4 预报结果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风云4 号卫星气溶胶资料同化在一次沙尘天气中的应用评估
    5.1 引言
    5.2 FY-4 卫星气溶胶观测资料
    5.3 试验设置
        5.3.1 强沙尘天气过程
        5.3.2 试验设计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同化结果统计分析
        5.4.2 初始场改进分析
        5.4.3 气溶胶各组分贡献分析
        5.4.4 预报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风云4 号卫星与葵花8 号卫星气溶胶资料联合同化在气溶胶预报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同化系统与输入参数
    6.3 试验设计
    6.4 试验结果分析
        6.4.1 与卫星观测比较分析
        6.4.2 同化试验对初始场改进效果
        6.4.3 预报效果验证
        6.4.4 环流形势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和讨论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现状
        1.2.1 同震电离层扰动
        1.2.2 震前电离层扰动
        1.2.2.1 震例研究
        1.2.2.2 统计研究
        1.2.2.3 耦合机制的研究
    1.3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总结
        1.3.1 主要研究参量总结
        1.3.2 电离层异常特征总结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概述
    2.1 地震活动概述
        2.1.1 地震成因及震级
        2.1.2 地震过程及前兆现象
        2.1.3 地震孕育区
    2.2 电离层概述
        2.2.1 电离层
        2.2.2 电离层活动特征
    2.3 电离层对地震的响应
        2.3.1 地震电离层现象对震级敏感性
        2.3.2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2.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多样性和瞬时性
        2.3.4 地震电离层现象在电离层各分层中的响应特征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DEMETER卫星数据的分析
    3.1 DEMETER卫星及数据
        3.1.1 DEMETER卫星简介
        3.1.2 DEMETER卫星数据
    3.2 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的背景特征
        3.2.1 空间分布背景的构建方法及特征分析
        3.2.2 固定区域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构建方法及其变化特征
        3.2.2.1 时间序列构建方法
        3.2.2.2 数据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3.2.2.3 数据随经度的变化特征
        3.2.4 结论与讨论
    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震例研究
        3.3.1 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3.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3.3 典型震例分析与总结
    3.4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统计研究与验证
        3.4.1 基于多地震事件分类的分析
        3.4.1.1 异常的空间分布分析
        3.4.1.2 异常的时间序列分析
        3.4.2 基于随机事件的验证
        3.4.3 基于多地震事件的定量评估
        3.4.3.1 异常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3.4.3.2 异常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SWARM星座数据的分析
    4.1 SWARM星座及数据
        4.1.1 SWARM星座简介
        4.1.2 SWARM星座数据
        4.1.3 SWARM星座卫星轨道的差异
    4.2 SWARM星座观测数据的背景分析
        4.2.1 固定研究区域观测数据的时序分析
        4.2.2 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
        4.2.3 基于三颗卫星轨道差异的特征分析
        4.2.4 结论与讨论
    4.3 地震电离层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及震例研究
        4.3.1 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
        4.3.2 震前的快速扰动现象
    4.4 快速扰动现象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4.4.1 快速扰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4.4.2 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影响
        4.4.3 有震区与无震区的对比分析
        4.4.4 地震前与地震后的对比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耦合机制
    5.1 常见的耦合机制模型
        5.1.1 重力波模型
        5.1.2 电动力学模型
        5.1.3 电磁辐射模型
        5.1.4 化学模型
    5.2 地震电离层耦合途径
        5.2.1 重力波途径
        5.2.2 电动力学途径
    5.3 基于耦合机制对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5.3.1 对DEMTER卫星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5.3.2 对SWARM星座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总结
    6.2 DEMETER和 SWARM的研究对比
    6.3 创新点
    6.4 展望
        6.4.1 星座观测设想
        6.4.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3)全球云量的时空分布与海温演变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云量趋势的相关研究
        1.2.2 云和海温,环流之间关系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数据介绍和分析方法
    2.1 数据介绍
        2.1.1 ISCCP资料
        2.1.2 PATMOS-x资料
        2.1.3 MODIS资料
        2.1.4 CloudSat资料
        2.1.5 海温资料
        2.1.6 出射长波辐射资料
        2.1.7 再分析资料
    2.2 海温指数
        2.2.1 年际海温指数
        2.2.2 年代际海温指数
    2.3 分析方法
        2.3.1 相关分析
        2.3.2 回归分析
        2.3.3 EOF分析
        2.3.4 成对旋转EOF
        2.3.5 质量流函数的计算
第三章 总云量的时空变化模态
    3.1 总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3.1.1 总云量的气候态
        3.1.2 总云量的气候倾向率
    3.2 总云量的主要模态
        3.2.1 ISCCP总云量的EOF分解
        3.2.2 成对旋转EOF3和EOF4
        3.2.3 成对旋转EOF1和EOF2
        3.2.4 构建趋势模态
        3.2.5 PATMOS-x与 MODIS资料的结果
        3.2.6 云量模态的展开系数与海温指数的关系
    3.3 小结
第四章 云量模态对应的海温场与环流场
    4.1 海温变化与云量模态之间的关系
        4.1.1 云量模态对应的海温相关系数场
        4.1.2 云量模态对应的海温回归系数场
    4.2 大气环流变化与云量模态之间的关系
    4.3 小结
第五章 云垂直结构的时空模态
    5.1 云垂直结构的时空特征
        5.1.1 云垂直结构的气候态
        5.1.2 云垂直结构的气候倾向率
    5.2 云垂直结构的主要模态
        5.2.1 纬向云垂直结构的主要模态
        5.2.2 纬向云垂直结构模态对应的海温场与环流场
    5.3 热带经向云垂直结构的主要模态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高中物理教学中影视资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
        1.1.2 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
        1.1.3 影视资源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视觉教学阶段
        1.2.2 视听教学阶段
        1.2.3 影视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1.2.4 个人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综述
        1.5.2 问卷调查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影视资源
        2.1.2 物理教学影视资源
        2.1.3 影视资源与微视频的关系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视听教学理论
    2.3 高中物理教师对影视资源运用现状的调查
        2.3.1 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2.3.2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2.3.3 主要结论
    2.4 影视资源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价值
        2.4.1 有利于创设物理情境,建构物理观念
        2.4.2 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展科学思维
        2.4.3 有利于扩宽教学途径,提升科学探究
        2.4.4 有利于体现生活情怀,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3 高中物理教学中影视资源的开发
    3.1 高中物理影视资源的分类
        3.1.1 科教类电视节目
        3.1.2 纪录片资源
        3.1.3 电影资源
        3.1.4 新闻资源
    3.2 高中物理影视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基本原则
        3.2.1 需要性原则
        3.2.2 科学性原则
        3.2.3 典型性原则
        3.2.4 生活性原则
    3.3 高中物理影视资源的收集
        3.3.1 利用搜索引擎获取影视资源
        3.3.2 利用视频播放软件下载影视资源
        3.3.3 利用地区或学校视频资源库收集影视资源
    3.4 高中物理影视资源的加工
        3.4.1 录频软件式
        3.4.2 视频剪辑式
    3.5 高中物理不同模式下的影视资源汇总
        3.5.1 问答类视频
        3.5.2 情境教学视频
4 影视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4.1 影视资源在不同的授课类型中的应用
        4.1.1 新授课的应用案例
        4.1.2 活动课的应用案例
        4.1.3 复习课的应用案例
        4.1.4 不同授课类型的应用策略
    4.2 影视资源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4.2.1 导入环节的应用案例
        4.2.2 讲授环节的应用案例
        4.2.3 总结环节的应用案例
        4.2.4 不同教学环节的应用策略
    4.3 影视资源在教学应用过程的注意事项
        4.3.1 选择高质量、优质化的影视资源
        4.3.2 剔除影视资源中错误信息
        4.3.3 避免夸大影视资源的辅助作用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5)类地行星与小行星偏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太阳系内行星、小行星偏振特性的研究综述
    1.1 偏振和行星偏振相位曲线的基本概念
    1.2 太阳系内行星偏振特性
        1.2.1 水星、火星的偏振特性
        1.2.2 金星的偏振特性
        1.2.3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偏振特性
    1.3 太阳系内小行星偏振特性
    1.4 系外类地行星的偏振特性
第二章 类地行星偏振特性研究
    2.1 基于PARASOL卫星资料的类地行星研究
        2.1.1 POLDER/PARASOL卫星简介
        2.1.2 基于PARASOL卫星的研究结果
第三章 基于add double算法的类地行星研究
    3.1 add double算法简介
    3.2 基于add double算法的类地行星研究
第四章 小行星的几何反照率与偏振参量h_0的关系的研究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简历
致谢

(6)基于OPNET的低轨卫星星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卫星通信网络结构
    2.1 卫星通信网络拓扑
    2.2 卫星轨道基本原理
    2.3 卫星星座常用轨道
    2.4 铱星系统介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星座轨道和多波束建模
    3.1 低轨卫星轨道设计和分析
        3.1.1 星下点轨迹
        3.1.2 卫星覆盖范围
        3.1.3 极地轨道星座
    3.2 低轨卫星星座STK轨道模型搭建
    3.3 卫星多波束天线设计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低轨卫星多址接入技术
    4.1 传统多址接入技术
    4.2 卫星时分多址接入技术
        4.2.1 多频时分多址接入
        4.2.2 自适应移动接入协议
    4.3 卫星自适应时分多址接入协议
        4.3.1 信道设计
        4.3.2 用户接入策略
        4.3.3 切换和协议帧交互
    4.4 仿真验证
        4.4.1 SSAT协议进程
        4.4.2 参数设计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卫星地理路由算法
    5.1 自组网路由协议
    5.2 低轨卫星地理路由
        5.2.1 路由需求分析
        5.2.2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路由算法
        5.2.3 低轨卫星地理路由协议设计
    5.3 仿真验证
        5.3.1 低轨卫星星座网络层建模
        5.3.2 节点层建模
        5.3.3 进程层建模
        5.3.4 结果分析和对比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空间大延迟容忍网络的时空确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时间同步技术的发展
        1.2.2 深空探测自主导航发展
        1.2.3 X射线脉冲星的发现与研究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时空基准和误差分析
    2.1 时空基准
        2.1.1 时间系统
        2.1.2 坐标系统
    2.2 误差分析
        2.2.1 对流层延迟
        2.2.2 电离层延迟
        2.2.3 Sagnac效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X射线脉冲星定位与时间同步的基本原理
    3.1 脉冲星的基本理论
        3.1.1 脉冲星的发现与观测
        3.1.2 脉冲星辐射信号的分类
        3.1.3 X射线脉冲星的基本观测量
        3.1.4 X射线脉冲星的标准脉冲轮廓
    3.2 双向时间同步技术的原理
        3.2.1 时间频率的基础理论
        3.2.2 双向时间同步的基本原理
    3.3 X射线脉冲星定位原理
        3.3.1 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几何原理
        3.3.2 航天器原子时到太阳系质心时间的转换
        3.3.3 脉冲星相位预测模型
    3.4 X射线脉冲星定位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向时间同步改进算法研究
    4.1 动态双向时间同步改进
        4.1.1 基于伪时延序列的双向时间同步
        4.1.2 基于径向速度的双向时间同步
    4.2 STK场景仿真与数据获取
        4.2.1 STK场景搭建
        4.2.2 不同卫星轨道数据的获取
    4.3 仿真分析
        4.3.1 不同轨道卫星三种算法仿真
        4.3.1.1 地面站与中轨卫星S_MEO
        4.3.1.2 地面站与同步卫星S_GEO
        4.3.1.3 同步卫星与月球探测器Detector
        4.3.1.4 不同场景结果比较
        4.3.2 钟差大小和发送间隔对算法的影响
        4.3.2.1 钟差大小的影响
        4.3.2.2 发送间隔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已知节点的脉冲星TDOA导航定位
    5.1 基于已知节点的脉冲星定位的原理
    5.2 求解整周模糊度
        5.2.1 传统基于SSB的模糊度求解
        5.2.2 基于已知节点的模糊度求解
    5.3 仿真与验证
        5.3.1 脉冲星数据源获取
        5.3.2 单一坐标点定位
        5.3.3 一段时间的坐标确定
        5.3.3.1 以同步卫星为已知节点,对中轨卫星定位
        5.3.3.2 以同步卫星为已知节点,对月球探测器定位
        5.3.3.3 测量时间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论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地火卫星通信高效时空覆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来源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地火卫星通信高效时空覆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3.1 火星星座的研究现状
        1.3.2 基于中继的地火深空通信链路的空间特征参量研究现状
        1.3.3 基于中继的地火深空通信网络拓扑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基于多重近似重访周期的火星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研究
    2.1 引言
    2.2 非球形摄动引力场分析
    2.3 常见的火星特殊轨道
        2.3.1 火星太阳同步轨道
        2.3.2 火星回归轨道
        2.3.3 火星冻结轨道
        2.3.4 火星临界倾角轨道
        2.3.5 火星静止轨道
    2.4 基于火星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多重近似重访周期的设计
        2.4.1 火星太阳同步回归轨道的数学模型
        2.4.2 多重近似重访周期的算法设计
        2.4.3 仿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NSGA-Ⅱ优化的火星区域星座的研究
    3.1 引言
    3.2 卫星星座构型
        3.2.1 Walker星座
        3.2.2 Flower星座
        3.2.3 星座设计的评价标准和原则
    3.3 多目标优化算法
        3.3.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
        3.3.2 Pareto优胜关系
        3.3.3 多目标优化算法
    3.4 星座设计中的目标函数分析
        3.4.1 需求分析
        3.4.2 火星覆盖分析
        3.4.3 导航性能分析
        3.4.4 火星星座与地球的可见性分析
    3.5 火星区域星座设计
        3.5.1 多目标优化模型
        3.5.2 算法流程
        3.5.3 算法实现步骤
        3.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火深空中继链路的空间特征参量分析
    4.1 引言
    4.2 行星聚合
        4.2.1 上合与下合
        4.2.2 SEP夹角
        4.2.3 火星的SEP角
    4.3 空时系统及行星星历
        4.3.1 常用时间系统
        4.3.2 空间坐标系统
        4.3.3 行星的星历表
    4.4 基于L4/L5中继的地火深空链路的空间特征参量
        4.4.1 流程图
        4.4.2 数学模型
    4.5 仿真结果分析
        4.5.1 数值仿真
        4.5.2 STK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火深空中继网络的拓扑控制策略分析
    5.1 引言
    5.2 拉格朗日点
        5.2.1 平动点的解
        5.2.3 稳定性分析
    5.3 基于中继的地火深空通信网络架构
        5.3.1 行星际网络的结构
        5.3.2 地火深空通信网络架构
        5.3.3 基于日地拉格朗日点中继的地火通信网络架构
    5.4 基于0-1规划模型的拓扑控制策略设计
        5.4.1 数学模型
        5.4.2 仿真参数设置
        5.4.3 仿真步骤设计
        5.4.4 仿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9)时间的客观性、钟的同步与相对论的错误(论文提纲范文)

1 时间的定义和钟的同步
    1.1 时间的定义和钟的同步
    1.2 在介质体内客观静止的两只钟的同步
    1.3 在介质体内客观运动相对静止的两只钟的同步
2 相对论的错误
    2.1 相对论“钟的同步”和“同时”理论的错误
    2.2 相对论“时间延缓”理论的错误
    2.3 相对论对迈克尔孙-莫利 (Michelson-Morley) 实验进行分析时犯的错误
3 出版前的补充

四、同步卫星信号辐射不到两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一代气象卫星气溶胶资料同化在大气污染模拟中的应用研究[D]. 夏晓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D]. 何宇飞.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3]全球云量的时空分布与海温演变之间的关系[D]. 李彦荣. 兰州大学, 2020(01)
  • [4]高中物理教学中影视资源的研究[D]. 曾心.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类地行星与小行星偏振特性研究[D]. 王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2019(03)
  • [6]基于OPNET的低轨卫星星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胡宸华. 湖南大学, 2019(07)
  • [7]空间大延迟容忍网络的时空确定技术研究[D]. 卢怿.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8]地火卫星通信高效时空覆盖关键技术研究[D]. 杜部致.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9]时间的客观性、钟的同步与相对论的错误[J]. 张贵平,王秀华. 光谱实验室, 2009(03)
  • [10]高中物理最新试题精选[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编辑部试题工作室.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9(Z1)

标签:;  ;  ;  ;  ;  

地球同步卫星信号的辐射量少于两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