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玩法:OA渠道思维

另一种玩法:OA渠道思维

一、换个玩法:OA渠道思变(论文文献综述)

冯广圣[1](2012)在《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通过对“桂村”个案的深入考察,采用以传播民族志为主的多种方法,对当今中国的乡村社会的人际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网络和新媒介传播网络予以“全景”展示,重点解读转型期中国村庄的社会传播现象,讨论不同类型的乡村传播网络的功能,探究传播与村庄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项传播学和社会学的交叉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作为考察对象的桂村的自然环境、建制沿革、社会变迁概况,就村民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的“传播网络”等概念加以界定,提出“传播五观”作为观照全文的基本架构,还就研究范围进行了说明。论文认为人际关系是维系村庄秩序的重要纽带,人际关系在人际传播网络中展开,人际传播网络处于村庄社会传播网络的核心圈内。论文根据在桂村的实地调研资料,说明在村庄人际传播网络中,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是不固定的,常常发生彼此换位的现象;重点讨论了村庄人际传播的“三喻文化”现象;特别揭示了一种特殊的村庄人际传播——闲话传播。论文随后考察了国家意志向村庄的组织性渗透进程,说明了国家政权组织嵌入桂村的新表现,并对桂村的教育组织传播作了全面描叙,特别揭示了一种特殊的组织传播——民俗传播,以挂灯、二月二庙会为例对民俗传播的实景加以呈现;对桂村村政组织大力推进的旅游传播进行了事件-过程分析。论文阐述了各种形式的乡村组织传播所具有的整合、控制和认同等功能。论文对桂村村民接触、使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情况作了全面描叙,考察了村民的电视体验——在哪里看、怎样看、看什么,重点对村民对电视的使用与满足状况进行“深描”,说明电视在乡村的传播效果。基于大众传播功能的复杂性,论文重新审视了若干流行颇广的乡村电视研究观点。在新媒介传播网络方面,论文主要考察的是电脑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论文考察了桂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电脑接触情况,分析了村民对电脑网络的应用偏好。在对桂村村民手机拥有情况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村民的手机使用状况。考察发现,新媒介传播使村庄社区媒介化,村民在新媒介使用方面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提高村民媒介素养的问题亟待解决。在桂村传播网络的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而阐述了社会传播网络与村庄发展的关系,指出各种社会传播网络都具有整合、解放、交换、认知和区隔等功能;在不同的乡村传播网络中,都有可称之为“能人”的核心人物,他们在社区传播网络中处于“节点”位置,他们的传播观念、行为在乡村社区内具有扩散力和影响力,逐步被多数村民所接受,逐渐形成乡村社区的共识,引发乡村社区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能人”作为乡村精英,以舆论领袖的身份参与村庄建设,对村庄的发展发生影响。借鉴已有的乡村传播研究成果,论文建构了“以村庄社区为基础、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传播网络的结构模型。论文强调指出,乡村社会传播网络是一个复合体,不同层次的传播网络的基本功能不尽相同——人际传播网络相对稳定,功能侧重于乡村稳定的人际关系秩序的维系,其参与者注重互惠;组织传播的变数较大,组织传播网络是对社区的文化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作用最大的传播网络,其功能侧重于整合,其参与者注重获得安全保障和在组织中的身份认可;大众传播是乡村最为显在的传播形态,村民通过接触使用大众传播网络,实现文化消费,享受娱乐性的精神按摩;新媒介传播网络具有功能上的融合性,是乡村社区最有发展前景的传播网络。

杨雄威[2](2010)在《杯酒之间:1906年南昌教案的叙事、考证与诠释》文中研究说明1906年2月22日,江西省南昌县知县江召棠应法国教士王安之之邀到法国天主堂赴宴,结果咽喉被利刃所伤,一周后身死。江召棠受伤三日后愤怒的民众焚烧了天主堂和天主教开办的法文学堂,杀死教士王安之和五位学堂教习,并累及英国新教教士金传安一家三口死于非命,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南昌教案。南昌教案是晚清最后一个重大教案,也是最后一个由教案引发的重大交涉,在晚清教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革命范式下,南昌教案的叙事以江召棠被杀为前提,一方面证明清政府的对内镇压和对外妥协,一方面证明天主教和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文考察并分析了各种相关叙述文本,对其史实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并将其放在晚清的历史语境下加以诠释,同时以其为路径探讨晚清的相关世相。本文用七章来叙述,现摘要如下:第一章导言从南昌教案的神话入手,介绍本文的研究趣向、学术意义和材料的搜集与使用。第二章考察南昌教案的背景,先介绍了南昌城和南昌基督教的概况,随后依次考察了晚清官员与教士的交往和南昌的反教传统,为此案的发生提供了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背景。第三章考证了江召棠之死。首先从江召棠的仕途和茌港、新昌两教案两方面揭示了江召棠面临的两难困境;其次对正月二十九日江召棠教堂受伤一事进行了文本分析和考证,认为江召棠颈部之伤是来自被逼自刎,伤不致死,但随着闹教案的发生,不得不以死塞责。江西官场上层从手书中知悉江召棠受伤原因,故而未拘拿王安之和二十九日在场的中国教徒,遭到不明真相的外界舆论的批评。第四章考察二月初三日的闹教事件的具体场景。首先从传教士的视角探讨了他们在中国所面临的种种风险和挑战,随后利用以下两种方法对二月初三日的混乱场景做了深描:一、对二月初三日的各种叙事文本进行分析,从多个视角展示这起骚乱;二、通过对一系列相关史实的提问和考辩进入混乱的现场。第五章叙述和分析南昌教案引发的中法交涉。首先重建了中法之间的交涉过程,发现外务部的态度一度比江西大吏还强硬,但由于梁敦彦的调查报告和西医的尸检报告,外务部态度变软,并最终与法国签订合同,承认江召棠愤急自刎且公示于众。其次考察了南昌教案背后的晚清政治关系,包括外务部、军机处、言路、南北洋和张之洞在南昌教案中的角色及关系,其中重点辨析了江西巡抚胡廷干和臬司余肇康在此次教案前后扮演的角色以及抚藩臬三者的关系。第六章将视线转向中外报纸对南昌教案的报道。首先揭示了由于立场不同报界对南昌教案报道的大相径庭,在上海,中西报界之间围绕江召棠的死因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报战。其次从中国报纸的民族主义情绪和作天下之气思想出发,探讨了南昌教案中展现的舆论与真相的关系。第七章讨论南昌教案的影响。首先,探讨了晚清教案带来的种种祸患,进而考察了二月初三日后南昌城的恐慌景象以及官方的应对;其次,考察了南昌教案交涉期间各界调和民教的呼吁,认为民教调和的共识的达成是国人远离教案的一个重要因素;再次,从南昌教案中的动员与认同问题入手,考察了南昌教案与清末的民族国家建构问题。

冀运鲁[3](2010)在《《聊斋志异》叙事艺术之渊源研究》文中提出就中国小说而言,文言小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研究中国小说叙事传统,文言小说颇能代表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的叙述方式,因而立足中国文化本位探究文言小说的叙事特色对于建构中国叙事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文言小说的集大成者,《聊斋志异》对中国传统叙事文化有着广泛的继承和借鉴,通过对这一文本的仔细分析来探讨中国小说叙事传统无疑具有很高的样本价值。本文的目标就在于通过《聊斋》叙事艺术之渊源的考察来探究《聊斋》在中国文学叙事坐标中的位置。《聊斋》叙事成就的取得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传统叙事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蒲松龄秉承“转益多师”的精神,在广泛借鉴其他艺术门类叙事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民间叙事和史传文学为《聊斋》提供了叙事思维机制和基本叙述模式,而传统小说、古文、八股文、书画等艺术则为《聊斋》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叙事技法。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探讨《聊斋》叙事艺术的民间渊源。民间文化是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历来是文人墨客创作的灵感源泉,我国的小说更是一开始就与民间文化分不开。《聊斋》虽为文人作品,但与民间叙事渊源极深。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间文化是《聊斋》叙事的内核。《聊斋》不仅继承了民间果报叙事观念及其思维机制,而且还化用了民间叙事的时空观念和话语体式。在确定了叙事思维机制之后,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叙事框架来结构全文,而成熟的史传文叙事为《聊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资源。这正是第二章要探讨的内容。《聊斋》叙事继承了《左传》、《史记》等史书谋篇布局、结构全文的方法。《聊斋》借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体的叙事结构模式,《聊斋》故事虽不再如唐传奇那般冠以“某某传”或“某某记”,但是以人名命名的方式仍是对纪传体的继承。其叙述模式为:开篇首先介绍传主的姓名、籍贯、身世等,以人为中心、按照时间先后的自然时序贯穿和统领传主的经历,展开故事情节,以“传”的形式围绕传主展开叙事。第三章考察了《聊斋》对传统小说叙事艺术的借鉴吸收。作为小说,《聊斋》借鉴吸收前代小说的叙事艺术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聊斋》不仅从多个方面借鉴了历代笔记体志怪小说和传奇小说的叙事技法,同时也吸收了通俗小说叙事艺术的优长。第四章主要从文章学的角度考察《聊斋》叙事艺术的渊源。蒲松龄从小接受古文熏染,对古文及八股文法是相当娴熟的,因而,《聊斋》中就不难见到古文语言体式及古文笔法的踪迹。同时,对八股文的代言笔法也有继承和借鉴。当然,作为一个伟大的开拓者,蒲氏绝不是照搬古文笔法来叙述《聊斋》故事的,其借鉴是在创新基础上进行的。小说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常常从其他非文学门类汲取各种养分。这正是第五章所要探讨的话题。蒲松龄虽不是书画家,但是《聊斋》还是旁征博引,汲取了书法、绘画甚至兵法理论的养分。书法的顺逆、起结理论,绘画的成竹在胸、传神写意、颊上添毫、白描皴染等理论和技法都成为《聊斋》叙事艺术的源头活水。不仅书法、绘画等邻近艺术门类,就连兵学理论也常被小说家借用于小说叙事。民间叙事为《聊斋》提供了叙事思维机制,史传则为其提供了叙述框架,笔记体志怪和传奇小说、古文笔法、书画兵学理论丰富了其叙事技巧,这些已经足以让《聊斋》叙事曲折动人,然而,蒲松龄还有更高的艺术追求——优美而深邃的意境。为了让做到这一点,蒲松龄采用了诗性叙述策略,使得小说获得了诗性品格和诗性意境。这是第六章主要探讨的内容。《聊斋》在中国叙事传统中的意义绝不只是简单的总结继承,《聊斋》在借鉴吸收这些艺术的优秀叙事手法的同时,还积极地开拓创新,融多种叙事手法于一身,从而在叙事模式、叙事视角、叙事技巧、叙事意境、叙述人称、叙事时空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这些努力让《聊斋》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把蒲氏送上短篇小说之王宝座的同时也让《聊斋》成为万口传颂的经典。更重要的是,随着它的广泛传播,《聊斋》的叙事艺术也为越来越多的小说所继承,可以说,《聊斋》是中国叙事传统中一块里程碑,它向上总结和承托着悠久的叙事传统,向下有着重要的开拓启发意义。

金潇骁[4](2009)在《贵阳“背篼”群体生存状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贵阳市街头的一个农民工群体,他们主要靠帮别人搬抬各类物品为生,因为在他们肩上都背着一个背篼作为搬运工具,所以久而久之他们便被人们形象的称为“背篼”。本文研究的是“背篼”在城市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它从人类学角度出发,通过对“背篼”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来完成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是绪论,简要说明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期望等问题。在第二章中,笔者除了介绍“背篼”群体的年龄层次、性别比例、来源地分布、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民族成分、家庭状况等基本情况外,还从力学角度分析了“背篼”从农村到城市再回到农村这样一个过程。第三章至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重点描述了“背篼”的收入水平、生活面貌以及在城市中社会网络的构建等问题。通过调查发现,“背篼”的收入受到工作内容、雇主、经验、生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每个人的收入并不是很稳定,不同人的收入之间也存在着高低差异。但总体来看,他们的收入是偏低的,难以达到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属于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吃、穿、住、医疗保健、子女教育、休闲娱乐等生活面貌都很难与城市居民相提并论,生活质量低下。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受到了城市居民的歧视、排挤,所以他们的社会网络都是建立在一种“同质交往”的基础之上而与城市居民呈现一种割裂的状态。通过对“背篼”生活中这些问题的描述和分析,笔者在第六章中总结认为,“背篼”是一个在城市中受到社会排斥的“边缘”群体,他们无法融入到社会的主流当中,这就解释了他们为什么从农村到城市谋生而最终又选择回到农村这样一种现象。笔者认为在长期城乡二元结构之下,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已经沦为一个“边缘”群体,而“背篼”虽然来到城市却延续着农民的“边缘化”状态,这是因为他们所选择的职业并不能提供他们融入城市社会主流所需要的财富、声望等条件,而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也是充满着诸多无奈,其中个人人力资本和可利用的社会资本的薄弱是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边缘化状态已经开始出现代际问的传递,使他们的子女也难以爬出“边缘化”的困境,这种“路径依赖”无疑是一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恶性循环,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二、换个玩法:OA渠道思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换个玩法:OA渠道思变(论文提纲范文)

(1)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1.3 问题提出
    1.2 理论依据
    1.3 文献综述
        1.3.1 发展传播学研究
        1.3.2 乡村传播学研究
        1.3.3 村庄研究
        1.3.4 新农村建设研究
        1.3.5 民族志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路径
    1.5 研究创新与难点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难点
2. 桂村概况
    2.1 自然条件
    2.2 沿革
    2.3 社会变迁
    2.4 村民收入
3. 对桂村进行传播研究的两点说明
    3.1 对桂村进行传播研究时若干基础概念的界定
        3.1.1 传播
        3.1.2 社会传播
        3.1.3 传播网络
    3.2 关于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的范围的说明
4. 桂村人际传播网络
    4.1 人际传播的传者与受传者
    4.2 村庄人际传播中的“三喻文化”现象
    4.3 一种特殊的人际传播:闲话传播
    4.4. 人际传播与社会关系
5. 桂村组织传播网络
    5.1 国家政权在村庄的组织传播
        5.1.1 国家政治权力嵌入村庄的进程
        5.1.2. 村庄内国家政权组织力量的新表现
    5.2 村庄教育机构的组织传播
        5.2.1 村庄学校与社区、国家的关系
        5.2.2 桂村社区教育发展史略
        5.2.3 转型期的桂村学校教育
    5.3 一种特殊的村庄组织传播:民俗传播
        5.3.1 民俗与民俗传播
        5.3.2 民俗传播分析框架的选取
        5.3.3 桂村民俗文化的变迁
        5.3.4 桂村民俗传播的个案阐释
    5.4. 桂村的村级经济的组织传播:旅游传播
        5.4.1 旅游与旅游传播
        5.4.2 桂村旅游传播的事件-过程分析
    5.5 从桂村看村庄组织传播网络的功能
6. 桂村大众传播网络
    6.1 报纸
    6.2 杂志
    6.3 书籍
    6.4 广播
    6.5 电影
    6.6 电视
        6.6.1 桂村社区的电视体验:在哪里看、怎样看、看什么
        6.6.2 电视的“使用与满足”
        6.6.3 电视在村庄的传播效果
    6.7 从桂村看大众传播网络的功能
7. 桂村新媒介传播网络
    7.1 电脑网络
        7.1.1 互联网在中国农村的发展概况
        7.1.2 桂村村民口常生活中的电脑
        7.1.3 桂村村民对电脑网络的应用倾向
    7.2 移动通信网络
        7.2.1 桂村村民手机拥有概况
        7.2.2 桂村村民对手机的使用
    7.3 新媒介传播进入村庄的社会影响与存在的问题
        7.3.1 村庄社区的媒介化
        7.3.2 新媒介使用中的问题
8. 从桂村传播研究看社会传播网络与村庄发展
    8.1 社会传播网络的基本功能
        8.1.1 整合功能
        8.1.2 解放功能
        8.1.3 交换功能
        8.1.4 认知功能
        8.1.5 区隔功能
    8.2 社会传播网络“节点”与村庄能人
        8.2.1 乡村精英与能人
        8.2.2 意见领袖与能人
        8.2.3 传播网络与能人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2.1 关于以“村庄社区为基础、以农民为中心”的传播模型建构
        9.2.2 关于传播结构的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农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2:问卷调查表

(2)杯酒之间:1906年南昌教案的叙事、考证与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导言
    一、引子
        1、章江送别图
        2、南昌教案神话
    二、研究趣向
        1、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2、时人的心境
        3、人物的命运
        4、历史学家的使命
        5、本文的叙事
    三、学术回顾和意义
        1、南昌教案史
        2、晚清教案史
        3、政治史
    四、材料的利用
第二章:排外之城:南昌教案的背景
    一、南昌的基督教
        1、南昌概述
        2、南昌的基督教概述
    二、南昌的官员与教士的关系
        1、晚清官员与教士的交往
        2、南昌的政治传统
第三章:千古疑团:江召棠之死
    一、江召棠的困境
        1、江召棠的仕途
        2、两起旧教案
    二、正月二十九日的便饭
        1、二十九日之事的多重叙事
        2、江召棠最后的日子
第四章:闹教:南昌教案的发生
    一、暴力、死亡与教难
    二、二月初三
        1、多元视角下的南昌教案
        2、史事辨正
第五章:中法交涉
    一、南昌教案的交涉过程
    二、南昌教案与清末权力地图
        1、北京
        2、南昌
        3、武汉
        4、南京
        5、天津
第六章:“以民情众怒抵制彼族”:报刊舆论与南昌教案
    一、报刊舆论与南昌教案
        1、中西报界对南昌教案的报道
        2、上海中西“报战”
    二、舆论、政治与真相
        1、报纸的“作天下之气”
        2、舆论、真相与受众
        3、报刊舆论与列强
第七章:教祸:南昌教案的影响
    一、晚清的“教祸”
        1、“教祸”诸面相
        2、南昌城的恐慌
    二、南昌教案与清末民教调和论调
    三、南昌教案、社会动员与清末民族国家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后记

(3)《聊斋志异》叙事艺术之渊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回归中国叙事传统,建构中国独特的叙事理论体系
    二、《聊斋志异》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聊斋志异》之民间叙事渊源
    第一节 《聊斋志异》与民间因果报应叙事观念
    第二节 《聊斋志异》与民间叙事时空和叙事话语
第二章 《聊斋志异》之史传叙事渊源
    第一节 叙事结构之史传渊源
    第二节 叙事人称和叙事立场之史传渊源
    第三节 叙事时空和叙事节奏之史传渊源
    第四节 《聊斋志异》的叙事干预
第三章 《聊斋志异》与传统小说叙事艺术
    第一节 《聊斋志异》与笔记体志怪小说叙事艺术
    第二节 《聊斋志异》与传奇小说叙事艺术
    第三节 《聊斋志异》与通俗小说叙事艺术
第四章 《聊斋志异》叙事艺术与传统文章学
    第一节 《聊斋志异》与古文文法
    第二节 《聊斋志异》与八股文代言笔法
第五章 《聊斋志异》叙事与书画兵法理论
    第一节 《聊斋志异》叙事与书画理论之渊源
    第二节 《聊斋志异》叙事与兵法理论之渊源
第六章 《聊斋志异》的诗性叙事
    第一节 《聊斋志异》的诗性思维与叙述策略
    第二节 《聊斋志异》叙事与诗词羼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贵阳“背篼”群体生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相关文献概述
    四、研究期望
第二章 “背篼”的人口学特征及进城原因分析
    一、“背篼”的人口学特征
        2.1.1 “背篼”的年龄构成
        2.1.2 “背篼”的性别结构
        2.1.3 “背篼”的来源地分布
        2.1.4 “背篼”的民族结构
        2.1.5 “背篼”的文化程度
        2.1.6 “背篼”在城市中的家庭状况
    二、“背篼”进城的原因分析
        2.2.1 “背篼”进城的动力
        2.2.2 “背篼”进城的排斥力及“打工周期”的形成
第三章 “背篼”的经济状况
    一、“背篼”的收入状况调查
        3.1.1 收入的基本状况
        3.1.2 收入的增长状况
        3.1.3 与其他行业农民工收入的对比
    二、影响“背篼”收入的因素
        3.2.1 工作内容因素
        3.2.2 雇主因素
        3.2.3 节假日及突发事件因素
        3.2.4 经验因素
        3.2.5 生理因素
第四章 “背篼”的生活面貌
    一、“背篼”的居住、医疗及子女教育
        4.1.1 “背篼”的居住
        4.1.2 “背篼”的医疗
        4.1.3 “背篼”子女的教育
    二、“背篼”的饮食、穿着和娱乐休闲状况
        4.2.1 饮食状况
        4.2.2 穿着状况
        4.2.3 娱乐休闲状况
第五章 “背篼”在城市中的社会网络
    一、“背篼”与市民的关系
    二、“背篼”的交往对象调查
    三、“背篼”在城市中的初级关系
第六章 总结──“背篼”这群人
    一、一支庞大的“边缘”群体
    二、“背篼”“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三、选择“背篼”作为职业的原因
        6.3.1 与本地的经济发展有关
        6.3.2 个人人力资本与可利用的社会资本的薄弱
        6.3.3 “路径依赖”的延续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换个玩法:OA渠道思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D]. 冯广圣.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2]杯酒之间:1906年南昌教案的叙事、考证与诠释[D]. 杨雄威. 上海大学, 2010(01)
  • [3]《聊斋志异》叙事艺术之渊源研究[D]. 冀运鲁. 上海大学, 2010(01)
  • [4]贵阳“背篼”群体生存状态研究[D]. 金潇骁. 贵州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另一种玩法:OA渠道思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