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16日的CME,与CME相关的电子脉动事件和日地现象

2001年3月16日的CME,与CME相关的电子脉动事件和日地现象

一、CME on March 16, 2001, electron pulsation event and solar-terrestrial phenomena related with CMEs(论文文献综述)

耿威[1](2021)在《中国及周边地区电离层闪烁效应特性与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离层扰动是电离层物理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空间天气预报的主要任务。由于电离层复杂的时空变化性,电离层扰动呈现出多尺度、不规则、复杂的变化特征。当电离层扰动发生时,其电子密度发生变化,对卫星导航定位及通信产生严重的影响。研究电离层扰动的特性及建模对于维护人类空间活动的安全,减少和避免空间天气事件的经济损害十分必要。电离层闪烁作为重要的电离层扰动效应之一,不仅可以反映电离层中不规则等离子体结构及其物理特性,而且可能导致地面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出现畸变和误码,从而影响卫星导航和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中国南方地区是电离层闪烁事件高发区,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以及全球范围的通信和导航系统对空间环境的依赖日益增长,电离层闪烁的监测及效应研究突显出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此背景下,电离层扰动的监测、建模、效应等研究工作,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利用中科院空间环境监测网及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数据,主要研究电离层扰动对导航定位精度的影响、统计分析电离层扰动引起的GPS周跳分布特征,最后构建中国南方区域电离层闪烁指数地图模型。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空间天气研究人员和GNSS用户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首先,本文定量评估了2017年9月8日磁暴期间,电离层扰动对GPS性能及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其结果显示,磁暴期间,中国境内GPS台站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平均定位误差有明显的增加,最大误差接近2 m,相对于中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定位误差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远大于正常情况下的动态PPP定位误差(dm量级)。ROTI指数地图与PPP误差分布地图比较得出,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出现对GPS-PPP性能具有较强的影响。通过对广州和海南台站连续监测的电离层闪烁指数,及利用该台站解算的GPS-PPP定位精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定位精度随闪烁指数的增加而降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监测到电离层幅度闪烁指数S4大于0.4时,该台站解算的平均动态PPP误差要高于0.8 m。本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时日落之后,此次磁暴有助于电离层不规则体的产生,从而引起电离层闪烁。导航信号通过电离层不规则结构,会造成信号质量下降,周跳发生频繁,最终导致系统性能及定位精度降低。该研究对电离层扰动发生时导航系统影响的预测及改建改进电离扰动事件高发区导航通讯系统的设计有着理论参考和实际应用的意义。2、基于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260多个GPS台站数据,分析2015-2018年,太阳活动下降期间中国及周边地区GPS周跳分布的时空特征,提出一个新的描述电离层扰动效应的参数:格网化周跳发生概率,讨论周跳与太阳活动及电离层闪烁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高仰角周跳随地方时、季节和太阳活动的变化明显。一天之中,周跳主要发生在日落之后至黎明前,午夜前后出现最频繁,白天很少出现。一年之中,周跳主要发生在春分和秋分附近,春分附近周跳出现比秋分更频繁,呈现春秋不对称性,夏季和冬季很少有周跳发生。太阳活动高年周跳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太阳活动低年。研究结果表明,周跳的逐年变化显着依赖太阳活动水平,且随太阳活动水平减低而减少。F10.7与周跳发生概率的线性相关指数约为0.7。电离层闪烁指数与周跳发生概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周跳与闪烁存在密切的关系,闪烁是引起周跳重要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接收台站接收到的S4指数大于0.6时,该台站监测到的卫星发生周跳的概率约为30%。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周跳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纬度25°以下靠近赤道异常区的低纬地区,中高纬度地区很少有周跳发生,此特征暗示引起GPS周跳的电离层不规则结构主要起源于磁赤道区。本部分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太阳活动下降期间中国及周边地区GPS性能的波动,格网化周跳发生概率作为一个新的电离层效应统计参数弥补了由于GPS轨道导致的不同地点GPS卫星分布不均的局限性,克服了少数台站研究结论的片面性,周跳可用于电离层扰动的直接监测和预警,以及为GNSS定位精度研究提供参考。3、最后,针对常用电离层闪烁模型在中国地区精度无法满足研究和应用要求,以及常用的电离层闪烁监测产品较为单一等问题,利用中科院空间环境监测网监测数据,基于Kriging插值方法,构建了中国南方地区高精度实时电离层闪烁指数地图模型。通过与全球电离层闪烁预报模型(GISM)和反应电离层不规则体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指数标化率(ROTI)进行比较,验证利用Kriging方法构建的闪烁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在电离层闪烁发生期间该地图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中国南方地区电离层闪烁的区域特征和演变趋势,相比于GISM模型,该地图模型的精度更高,时延更小。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该地图模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低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差。以上结果表明,我们构建的电离层闪烁地图模型相对真实可靠,可用于监测预警在空间天气扰动条件下的区域电离层闪烁活动。论文主要研究中国地区电离层闪烁效应及其对GNSS卫星导航系统的影响,对加深中国地区GHz波段电离层闪烁现象的研究,开展电离层闪烁的现报及预报,以及改进电离层闪烁高发区导航通信系统的设计均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前景。

毕九川[2](2021)在《21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研究 ——以应对非典、埃博拉、新冠疫情的外交机制和外交行动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非典、埃博拉和新冠肺炎等多次国际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中国外交在应急处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开始于非典疫期间期间经历了由“被动融入”到“探索性参与”的过程。中国基于国家安全和应对国际压力的考虑,开始尝试建立应急卫生外交机制并强调国际卫生合作。在多边层面,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框架内强化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与此同时,中国在东亚区域基于已有的地区多边框架和共识,建立应急卫生新机制,积极开展应急卫生合作。在双边层面,中国主要围绕争取国际理解支持和尽快恢复中外交往展开应急卫生外交行动。后非典时期,中国卫生应急体系不断完善,双边和多边卫生外交不断发展。援助西非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是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发展的重要节点。此次疫情期间,中国不仅早于世界卫生组织数月开展对外应急卫生援助,还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后,迅速启动国内应急卫生机制,创新应急卫生外交运转机制,强化全球应急卫生合作。在多边层面,中国在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框架下开展多边应急卫生行动。在双边层面,除了对疫情国家开展史无前例的应急卫生援助外,中国还与美欧等国加强卫生合作。中国此次应急卫生外交取得了积极效果,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卫生治理领域的软实力。后埃博拉时期,中国卫生外交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不断扩大卫生外交范围,强化在全球、区域和次区域层面的卫生外交行动。新冠疫情是21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兼顾国内与全球卫生安全,初步成熟。中国根据疫情发展不断调整应急卫生外交机制,从“三级联动”到“中央统筹—归口管理”,更加细化和完善。外交行动表现出引领性参与全球应急卫生治理的特点。在多边层面,中国始终与世界卫生组织全面合作,维护其权威;在全球、区域和次区域全面开展多边磋商、交流与合作。在双边层面,中国强化与各国“云”交流;开展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对外应急卫生援助和发展合作。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取得显着成绩。应急卫生外交是中国外交和全球卫生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机制呈现出立体化、规范化和公开化的发展趋势;应急卫生外交行动呈现出方向转变、区域扩大化、方式多样化和内容多元化的特点。各个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全球卫生治理体系因素、中国参与应急卫生外交的意愿和能力是影响21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发展变化的动因。

吴晗[3](2020)在《外辐射带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事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对太空探索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航天器发射升空,稳定的空间环境对卫星的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地球辐射带是充满着高能带电粒子的区域,尤其是外辐射带中MeV能量电子会对卫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人们越来越需要提高对这些“杀手”电子行为过程的认识。地球辐射带易受太阳风、行星际条件和地磁活动水平影响,变化的太阳风条件和地磁活动水平在磁层里激发的波动也时刻影响着辐射带高能电子含量。虽然关于地球辐射带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我们仍然不能在给定特定太阳驱动和边界条件下,准确无误地再现辐射带中高能粒子的行为。辐射带中存在着这样一类物理现象,即电子通量倒空现象,这类现象在不同L范围、不同磁地方时,不同电子能段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以往研究工作的关注点在相对论电子通量显着变化的阶段,来研究分析导致这种显着变化的内在原因,例如太阳风条件的调制作用、磁暴对电子通量的影响,内在的波粒相互作用机制等。与前人研究工作不同的是:(1)本文对MeV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跨度约1.5个太阳活动周此类事件随太阳活动水平的分布特征得出,在太阳周峰年和谷年,太阳活动水平的高低不能完全决定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事件的发生率的结论。(2)本文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进了更多的参数来分析和探讨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事件的客观规律和产生机制。统计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层顶高度、磁层顶高度以及ULF波强度在事件发生前后都有普遍的变化规律,这一结论可以为后续辐射带预报建模提供很好的理论基础。(3)本文关于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现象的统计工作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在长达17年内,同步轨道上相对论电子通量维持长期倒空状态时,无大磁暴发生。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说明虽然磁暴发生与否不能决定暴后电子通量的变化,但磁暴强度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对论电子通量的高低。(4)此外,本文还根据2000-2016年间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现象发生时各参数的分布特征制定阈值,预估2017-2019年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事件。在满足所有条件时,相对论电子通量大部分出现1-2天后下降的现象。并且大磁暴期间相对论电子通量确实没有发生长期倒空现象,也很难同时满足多个条件。(5)在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的统计研究工作中,有一类特殊的物理现象,即相对论电子通量可以在两次连续的磁暴过程中维持长时间的倒空状态,这种现象在长达17年的统计事件里仅发生数次,目前国际上也没有对此类事例相关的研究工作。本文对2016年1月31日至2月5日连续两次磁暴发生期间,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时间倒空现象进行了详细的物理机制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弱的太阳风扰动和中小强度磁暴发生期间,略微压缩的磁层顶和外向的径向扩散是相对论电子通量在外辐射带外边缘区域下降至背景通量水平,外辐射带中心区域通量下降幅度较小的原因。磁暴恢复相期间,IMF Bz分量以北向分布为主抑制了磁层内一些加速活动,因此相对论电子通量得以维持在背景通量水平。直到增强的ULF波活动与长时间的合声波活动发生时,相对论电子通量才显着增强。这个事例突出了相对论电子通量在两次磁暴过程期间的不同变化,并且充分体现了无EMIC波散射损失机制时,受径向扩散作用在不同L区域相对论电子通量的不同变化特性。(6)通过深入研究还发现,在上述两次磁暴期间,能量较低的keV电子通量和能量较高的MeV电子通量变化有着不同的表现:只有MeV电子通量才能维持长时间倒空状态。在外辐射带电子通量最大值高度的变化上,keV电子与MeV电子可以呈现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能量越低的电子对亚暴活动更敏感,更能快速地恢复暴前水平或远超暴前水平。在有合声波作用时且没有强烈的损失机制发生时,ULF波强度越高,keV电子加速到MeV电子所需时间约短。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现象的分布、形成和维持原因,连续两次磁暴过程期间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事例也提供了很多有意思并且值得深入的物理现象,为未来辐射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可能性。

魏德红[4](2020)在《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转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际经济秩序从新自由主义向内嵌自由主义转型加速,质疑与批评投资仲裁的声音逐步高涨,投资仲裁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为解决危机,2017年11月起,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三工作组召开专题会议讨论ISDS机制改革,两项建议成为焦点,一是抛弃投资仲裁,构建多边投资法院,让ISDS机制转为司法型;二是沿用投资仲裁,并为其构建上诉机制,让ISDS机制转为准司法型。人类沿用多年的ISDS机制面临转型。投资仲裁遭遇危机是ISDS机制转型的起点。设计于20世纪60年代的投资仲裁是以商事仲裁为模板的ISDS机制,随着新自由主义国际经济秩序的崛起,投资仲裁成为ISDS机制的主流。进入21世纪以来,投资仲裁遭遇危机并逐步深化,表现为:投资仲裁挑战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权力,仲裁员的独立性标准存在系统性缺陷,裁决不一致加深了投资规则的不可预测。透过表象深入剖析,得出如下判断:学者以司法标准审视投资仲裁,这是危机的起源;面对制定投资实体规则的僵局,《华盛顿公约》选择“先程序后实体”的思路,造成了投资仲裁遭遇的问题持续增多,这是危机的形成;学者、政治人物凭借国内政治理论来评价与指责投资仲裁,这是危机的深化。ISDS机制开启转型之路,是投资仲裁内外因素变化引起的。在投资仲裁的内部:启动基础由国家契约转变为国际投资协定,审查对象从征收或国有化措施扩展到公共政策,功能定位从解决争端延伸到明确规则。在投资仲裁的外部:外国投资者所面临政治风险的类型从征收与国有化风险转为政策风险,人权、环境、法治三因素影响力持续增强。进一步分析,ISDS机制转型是其承载价值变迁的体现,主权价值从过度承诺回归国家主权,秩序价值由突破国内秩序转向构建法律秩序,安全价值从忽视经济安全转向保障经济安全。ISDS机制转型的两个选项,不仅来源于国际专题讨论中的建议案,更来源于欧盟、美国的国家实践。从2015年起,欧盟在新签订的国际经贸协议中,拒绝投资仲裁,以双边投资法庭作为ISDS机制,意在让ISDS机制转为司法型。2002年以后,美国在新签订的BIT、FTA中多约定将就设立投资仲裁上诉机制启动双边谈判,意在让ISDS机制转为准司法型。作为司法型的选项,构建多边投资法院是人类长期存在的设想。阿拉伯投资法院为此积累了经验,集中在两点,一是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支持,二是《阿拉伯投资协定》的签订与执行。作为准司法型的选项,为投资仲裁构建上诉机制,这是以WTO上诉机构为参照系构建新机制。WTO上诉机构有着人员固定、规则一致、程序明确三个方面的优势。无论是司法型,还是准司法型,均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缺少多边投资协定和国际投资组织。两选项也存在着共同特征:均延续着投资仲裁的投资者本位与对外交保护的限制,均肯定了卡尔沃主义的局部复活。ISDS机制转型的进展,集中在欧盟与经贸伙伴共同设立的双边投资法庭上。对于欧盟内部的投资仲裁,2018年3月,欧盟法院在对Achmea案的预先裁决中,肯定了欧盟法具有优先地位,否定了投资仲裁的适用。瑞典等国对此有不同意见。在欧盟外部,在与非欧盟成员国签订的经贸协议中,欧盟不再接受投资仲裁作为ISDS机制,以双边投资法庭替代之。双边投资法庭是以欧盟法院为模板设计的,可避免投资仲裁所蕴含的矛盾。2019年4月,欧盟法院明确:双边投资法庭符合欧盟法,解决了比利时等国对双边投资法庭的疑问。虽然ISDS机制有所改变,但双边投资法庭仍坚持投资者本位和岔路口条款,运行仍要依靠ICSID秘书处与投资仲裁规则,对投资仲裁有制度传承。ISDS机制转型的趋势,取决于动力与障碍的博弈。ISDS机制转型的总趋势将是增量进化而非激烈变革。依据法律进化论,投资仲裁是具有过渡性的机制设计,这类似于达尔文进化论中对鸭嘴兽的描述。国际法的碎片化、人本化等理论为转型提供了动力,但国际投资法的现实无法满足构建新机制的条件:缺乏多边投资协定、没有专门的国际投资组织。此外,国际司法机关管辖权有限。国际经济秩序从新自由主义向内嵌自由主义转型,FDI流动方向与流动方式的改变,这些是推动ISDS机制转型的现实动力。但国际社会缺乏构建新机制的政治共识,东道国珍视国家主权,担心“司法造法”、“寒蝉效应”、国家责任,而构建新机制比沿用投资仲裁更需要政治支持。基于对动力与障碍的对比分析,将投资仲裁全面抛弃的可能性不大,但ISDS机制将会呈现双边为主、更加多样的特征。由于缺乏政治共识,构建多边投资法院将仍然是理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100多个国家订立了BIT,分三个阶段逐步接受投资仲裁作为ISDS机制。截至2020年9月,我国(含港澳)居民、企业发起的投资仲裁案件共有10件,其中有4件涉及英美跨国企业凭借香港、澳门地位进行的国籍筹划。我国政府作为被告的投资仲裁案件为5件。在UNCTAD统计到全球投资仲裁案件数量突破1000件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与我国投资者遭遇的案件数量很少,但2015年以来,案件数量迅速增长的趋势应引起警惕。在投资仲裁遭遇危机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我国投资者深受其害,要求ISDS机制转型的愿望强烈。主要原因有:第一,裁决的不一致困扰着我国投资者;第二,投资仲裁影响着我国政府行使国家规制权;第三,无论是绿地投资,还是跨国并购,投资仲裁均无法保障中国投资者权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是ISDS机制转型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专题讨论并提交支持设立上诉机制的建议案,在《中国—澳大利亚FTA》中约定将启动设立上诉机制的谈判;有内地商事仲裁管理机构可以受理投资仲裁案件,我国正在为完善投资仲裁的相关法律而努力。在ISDS机制转型中,中国有着独特的需求,一是需要融合双重法律文化:现代法律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二是需要平衡双重国家身份:资本输入国与资本输出国;三是需要协调两种豁免主张:绝对豁免主义与相对豁免主义。为了在ISDS机制转型中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应坚持如下立场,一是遵循增量进化的总趋势,避免激烈变革;二是不支持构建多边投资法院,避免中欧投资协定将双边投资法庭作为ISDS机制;三是以行业化的ISDS机制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双重身份问题。我国尤其要补上本国投资者权益无法保障的短板,有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适当运用外交保护,第二,我国跨国企业应提前做好国籍筹划,第三,在BIT、FTA以及国家契约中为我国的投资仲裁机构设置选项。

陈俊[5](2020)在《太阳活动区电流环不稳定性及磁场拓扑结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面上的爆发活动经常与磁绳有关,而电流环不稳定性可以解释磁绳的初始抬升和爆发过程,伴随着磁绳的抬升,磁绳下方电流片的磁场重联释放出磁场中存储的能量,太阳耀斑由此发生。本文讨论了不同参数下电流环不稳定性的爆发条件,以及太阳耀斑极紫外后相的物理特征和成因,并分析了它们的磁场拓扑结构所起作用。以三维磁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为手段,使用Titov-Demoulin无力场模型设定磁绳初始状态,磁绳足点固结,通过改变磁绳的粗细,足点距离,背景磁场与磁绳的夹角,研究磁绳在一系列不同参数下其电流环不稳定性的爆发阈值。过去的理论模型给出背景磁场的极向分量衰减因子为3/2时磁绳处于临界爆发状态,但在日面观测和实验中发现了不同情形下临界衰减因子散落在[1,2]之间。通过分析不同参数下得到的临界衰减因子,得到了如下结果:1.在磁绳比较粗的情况下,在磁轴位置测量的临界衰减因子数值偏高,而此时的电流经过演化聚积在磁轴下方,应考虑用经电流加权后的临界衰减因子表征背景磁场的衰减特征。在无环向分量的情况下,电流加权的临界衰减因子仍在区间[1,3/2]。2.在计算衰减因子的公式中,若高度的测量基于的零点不同,则衰减因子的数值也会不同。理论上零点应取于电流环中心,但观测上一般取为光球面。在大大偏离理论上细绳假设的情况下,越粗的磁绳对应的基于光球面测量的临界衰减因子越大,与理论预言的趋势相反。但如果考虑磁绳抬升后电流环圆心的变化,并基于圆心位置测量的临界衰减因子,则仍可以解释临界衰减因子随磁绳粗细反转的原因。3.背景磁场的环向分量对磁绳有强烈的致稳作用,一些参数下临界衰减因子甚至达到2以上。4.临界不稳定的爆发初期基本符合自相似膨胀假设,平衡态下为半环形的磁绳尤其符合。太阳耀斑的衰减相中在极紫外波段有时会有二次辐射通量增强,称为极紫外后相。过去的工作认为极紫外后相与主相发生在大小不同的两组环系,而极紫外后相的成因是二次加热还是长的环系的冷却过程存在争议。我们分析了 2010年至2014年间伴随着极紫外后相的55个M级以上耀斑,基于耀斑带的形态,这些耀斑被分类为环形耀斑(19个)、双带耀斑(23个)和复杂耀斑(13个)。其中有22个耀斑事件(40%)观测到了相关的日冕物质抛射。双带耀斑中的48%,环形耀斑中的37%,复杂耀斑中的31%观测到了后相峰值辐射通量超过主相峰值的超强极紫外后相,显示双带耀斑比环形耀斑更容易发生二次加热。因为后相辐射区域面积基本都大于主相区域,且空间上相互分离,环系的冷却可能是后相峰值晚于主相峰值出现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于环形耀斑。磁零点的“扇-脊”拓扑结构是内嵌在“穹-片”准分界层的子结构,示例的一个环形耀斑的后相成因可以很好地被“弯-片”准分界层解释。有一半的环形耀斑发现了磁零点的“扇-脊”拓扑结构。“穹-片”准分界层的存在是发生环形耀斑的主要原因。

部慧,陆凤彬,魏云捷[6](2020)在《“原油宝”穿仓谁之过? 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教训与反思》文中研究指明WTI原油期货5月合约在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4月20日价格大跌至负值,当日结算价报-37.63美元/桶。"负油价"使得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客户穿仓亏损从而引发风险事件。本文全面梳理了原油宝风险事件的脉络,包括"负油价"产生的市场背景,以及原油宝风险事件始末。聚焦中国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以及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分析了原油宝的产品属性、产品设计、产品创新的合规性和监管问题、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对冲策略设计问题,并讨论了国际衍生品交易的其他风险。通过分析反思其中的教训,提出加强对高风险产品的金融监管、扩大投资者教育、推动我国衍生品市场建设以培养专业人才、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制度和方法等相关建议。在我国大幅度金融开放的背景下,本研究对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刘瑾[7](2020)在《希尔伯特-黄变换在空间物理瞬态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日地空间系统中,无论是空基还是地基的观测数据,通常都会呈现出多尺度和非稳态的时间变化特征,这反映了空间物理中存在一些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因此,在空间物理瞬态时间序列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中,寻找合适的时频分析方法,获取关键物理参量各时间尺度的波形特征及其在时间-频率空间的瞬时能量分布,对我们深入了解日地空间系统的非线性物理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关注太阳风、地磁场相关的瞬时扰动和连续时间演化问题,尝试将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技术应用于空间物理中两种典型的非稳态时间序列数据,分别是中低纬局域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GIC)和太阳风中Alfvén波动数据的处理分析。HHT作为一种自适应的时频分析技术,能够根据信号本身的瞬时特性自适应地对其进行分解,并通过Hilbert变换获得信号的瞬时时频能量分布,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数据分析。在中低纬局域GIC效应及其驱动源的相关研究中,首先,针对中低纬电网GIC实际监测数据很有限且信号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GIC弱信号识别的方法,即基于局域电网GIC的监测数据、临近地磁场数据和太阳风能量输入参数,采用HHT方法分解和重构GIC的暴时扰动信号,通过综合分析GIC扰动信号的瞬时能量分布和磁暴各时间相扰动总能量的变化率来识别电网GIC对磁暴的响应。然后,运用短时 Fourier 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和HHT三种不同的时频分析技术对一次超强磁暴期间的地基观测数据进行功率谱和时频能量谱分析,利用地磁场水平分量数据构建一组双频带GIC地磁振幅指数,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指数与GIC监测信号的绝对振幅在波形和能量谱方面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强等级的磁暴期间,中低纬度局域电网监测到的GIC信号很弱,容易被其他周期信号或噪声掩盖,但经适当处理仍然可以将GIC弱信号用于分析空间天气的GIC潜在风险;在极端空间天气事件中,GIC监测信号存在两个频带上的能量集中分布,分别对应地磁水平分量的低频带能量和地磁水平分量差分信号的高频带能量。此外,本文基于上述两方面对GIC实际监测事例的分析,结合以往的相关研究,讨论并归纳了影响局域电网GIC效应的各方面因素,其中包括GIC的空间驱动源、大地深部电性结构和电网系统的自身因素。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扩充GIC实测事例的样本,对局域电网GIC潜在风险的评估、空间天气事件对地效应的统计分析和GIC预测模型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Alfvén波是太阳风等离子体流中普遍存在一种磁流体电磁波,其主要的观测特征是等离子体速度和磁场波动呈强相关性且成比例,因此,基于单卫星太阳风观测数据,可以通过De Hoffmann-Teller(HT)坐标架中等离子体速度和磁场波动信号的Walen关系来判断识别太阳风中的Alfvén波。在太阳风Alfvén波的观测识别研究中,传统方法定义的HT坐标架是基于平稳化近似条件确定的,忽略了太阳风等离子体背景结构随时间的非稳态变化,同时,也没有考虑观测数据中有可能存在的其他波动或非传播磁结构的混杂干扰。因此,针对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了 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技术进行Alfvén波动分析的新方法,并通过两种Alfvén波的测试方式与现有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在基于HT参考系的常规Walen测试中,通过对等离子体和Alfvén速度各分量之差进行EEMD分解直接提取出一组随时间变化的HT速度分量,由此得到的测试结果可与传统的最小剩余电场法(Minimum Variance Analysis on Electric Field,MVAE)和平均速度差法进行对比;在改进的Walen测试中,本文利用EEMD方法分解并重构出多种组合的等离子体速度和Alfvén速度波动分量,测试结果与速度时间差分方法进行比较。在综合考虑各个Alfvén波参数后,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EEMD方法能显着优化Walen判据的认证效果,相对于传统的分析方法,EEMD方法不但可以自适应地获得一个随时间变化的HT参考系速度,还提供了一种重构Alfvén波动的灵活方案,有助于消除与Alfvén波性质无关的高频和低频干扰,更适用于存在非平稳的等离子体背景运动和磁场结构的复杂情况,可以作为基于单卫星数据识别太阳风中大振幅Alfvén波的一种有效方法来使用。

胡云鹏[8](2020)在《地震和磁暴引起的电离层电磁波动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球近地空间是由岩石圈、大气层、电离层等多个动态圈层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耦合系统。在这个空间中,地震被认为是对于人类社会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活跃地震带地壳板块经过长期的相互挤压与能量积聚,最终可能在几秒内将能量释放到岩石圈中,而在地震准备到主震发生过程中,地球动力学过程会将岩石圈的信号传输到大气层,从而会引起地面(包括海洋)、大气层以及电离层中多种信号发生异常变化,如电磁信号、地球化学信号等。为了解释这种响应的物理机制,岩石圈-大气层-电离层耦合模型一直是科学家非常感兴趣的课题,其中多种耦合通道被提出。尽管这种不同圈层之间具有前兆性的信号响应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为突破地震预测科学难题带来了希望。地球低轨道卫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如中国最新发射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对地球的观测越来越详细,这对于岩石圈-大气层-电离层的耦合机制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卫星技术不断发展以及科学家的大量研究,对于岩石圈-大气层-电离层耦合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极具说服力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尚需要积累更多案例资料,同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观测技术和分析方法。地球低轨道卫星空间除了受来自地球的干扰,同时还受来自太阳活动以及磁暴、亚暴等事件的强烈干扰,为了能够对这个轨道空间电磁环境信息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需要利用近地球轨道电磁卫星数据认识其不同扰动条件下的背景信息,这是本论文的立题所在。本论文主要采用了DEMETER卫星和张衡一号卫星数据开展了电离层电磁波动现象研究。首先研制了CSES卫星电磁观测数据的电磁波传播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利用DEMETER卫星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其次利用DEMETER对典型震例引起的电离层ELF频段电磁波动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利用CSES卫星数据对2018年大磁暴期间ELF电磁波动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张衡一号卫星的电磁波传播特征分析方法及算法实现针对张衡一号电磁卫星记录的电磁场波形数据,研发了电磁波的波矢量分析工具包,该工具包包括了波形频谱变换、奇异值分解(SVD)方法以及Poynting能流计算。我们选取了张衡一号卫星在ULF/ELF/VLF频段观测到的哨声波、准周期辐射、电离层嘶声波等典型波动事件,开展了频谱分析和波矢量分析,通过与DEMETER卫星的对比观测研究,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初步探讨了这些波动的传播特征,其结果也验证了张衡一号卫星在电磁场观测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本研究研发的波矢量分析工具包可直接运用到张衡一号卫星的常规数据和科学应用中。2.强震前后ELF电磁波扰动特征研究利用DEMETER卫星在2010年4月6日苏门答腊Ms7.8地震前后在电磁场300-800Hz频段内观测到了强烈的ELF异常电磁辐射。统计了2009年8月-2010年5月经过震中附近上空四条轨道的重访轨道,并进行滑动四分位分析,结果表明与空间环境相对平静并且无中等以上地震期间相比,主震前10天至3天震中上空附近区域ELF[300-800]频段的磁场强度出现了异常增强现象。利用DEMETER卫星详查模式下的波形数据进一步计算了波的传播参数,结果表明,在主震发生前10天和6天DEMETER卫星在经过震中上空时,均记录到了800Hz以下频段自下往上传播的异常电磁辐射。最后通过建立磁场长期背景场的方法,发现相对于地震区域长期背景场,在2010年3月21日至4月6日地震即将发生的时间间隔内,ELF[300-800Hz]频段的磁场确实存在异常增强现象,并且主要在震中东北地区。3.磁暴期间ELF/VLF电磁辐射现象研究利用张衡一号卫星电磁场观测数据研究了2018年8月26日强磁暴(-174 n T)期间的电磁波动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强磁暴期间张衡卫星的多载荷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研究发现磁暴期间在电离层高度出现了强烈的电磁辐射波动,如准周期辐射,嘶声增强等现象。准周期辐射的周期从1s-20 s变化不等,波矢量分析证明这种准周期辐射是典型的右旋哨声波模传播,相对磁力线的传播角度达到30°-50°,波印廷能流主要集中在垂直磁场的方向。嘶声波的波矢量传播特征跟准周期辐射一致,都是右旋极化,平面度良好。磁暴主相期间在ELF/VLF 3k Hz以下频段电磁波动在整个磁暴期间都有明显增强,电磁波的增强现象很广泛,L shell从2-4范围上波幅度的增强最明显,并且在恢复相约2-3天恢复到磁暴之前的水平。在高于3 k Hz频段上的波主要在主相和恢复相初期短时间内得到增强,在ELF/VLF内频段增加主相之后波动增强持续的时间变短。通过对磁分量功率谱密度日侧和夜侧观测发现,在本次磁暴中日侧ELF/VLF波动增强的强度和各相同频段之间波动持续的时间都远高于夜侧。

赵瑜馨[9](2020)在《电离层扰动的指数研究及模拟》文中指出电离层扰动是空间天气预报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电离层物理研究的重要问题。电离层不仅受到来自上层的太阳活动、地磁活动的影响,还与共存的热层发生耦合,低层的大气活动同样会对电离层产生扰动,因此电离层扰动呈现出复杂、多尺度、不规则的变化特征。当电离层发生扰动时,电子密度发生变化,对远距离短波通信、卫星通信与导航定位、超短波视距雷达系统的工作性能以及航天器的测控产生影响。研究电离层扰动的物理机制及指数预报对于避免空间天气事件的经济损害,维护人类空间活动的安全十分必要。将电离层扰动从背景分离出来一直是电离层扰动研究的核心与难点。白谱法在电离层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为提取电离层扰动特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数学方法。基于白谱法构建的单站指数Js、区域指数Jr和全球指数Jp能够很好的反映单站、区域及全球电离层扰动情况,Js空间分布图(Js map)能够直观地反映电离层扰动的二维空间变化特征。本文基于以上三种指数对典型的磁暴及台风过程中电离层的扰动进行研究,验证了该方法在不同扰动强度情况下的可行性与优势。本文首先利用电离层Js指数、Jr指数和Jp指数及太阳、行星际参数对2015年3月“圣帕克里克”事件和2017年9月“中元节”事件中两个G4级磁暴过程及电离层各区域对磁暴的响应过程进行分析。在两次事件中,局地电离层扰动强度相差不大,但“圣帕克里克”事件中由于激波快速压缩导致南向磁场显着增强并持续时间更长,因此电离层呈现大范围长时间的整体扰动,而“中元节”事件中三次ICME只引起南向磁场的短时增强,因而引起的电离层扰动持续时间较短,呈现阶段性区域扰动。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使用白谱法提取太阳、地磁、电离层及中性大气密度的扰动,并构建新指数。新指数去除了背景趋势,从而可以明显看到上游到下游连锁的响应过程。经过白谱法处理后太阳及电离层指数JF10.7,JSSN,JSSA及Jp TEC中明显去除了F10.7指数、SSN、SA及GTEC中太阳活动周的下降趋势。“圣帕克里克”事件中Dst及AE的原始值和新指数大于“中元节”事件,而Ap指数的原始值和新指数则相反。不同地磁指数的表现不同可能由于观测台站分布地磁纬度不同,使用的地磁场数据种类不同,以及数据时间精度不同造成的。虽然“圣帕特里克”事件中太阳活动均非常强烈,但整体电离层扰动小于“中元节”事件,而300km左右大气密度扰动大于“中元节”。这可能是由于“圣帕特里克”事件中顶部电离层等离子体密度突然增加,造成F2层以下的电子密度偏低,太阳风能量被顶部电离层捕获造成的。电离层不仅受到上层太阳活动、地磁活动以及与之共存的热层耦合作用的影响,下层中性大气也会对电离层产生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区域高分辨率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数据以及反映电离层空间变化特征的二维Js map,对2013年9月超强台风“天兔”期间的电离层扰动情况进行研究,给出了电离层对台风的二维响应特征。研究发现,台风路径附近区域电离层扰动最强,并且台风接近大陆(包括大的岛屿)时电离层活动可能会改变。此外,本文利用三维电离层/热层耦合模型GITM-R模拟了2016年9月台风“莫兰蒂”激发的重力波对我国东南沿海区域电离层的扰动。受限于100km处对电离层及中性大气的观测数据匮乏,下边界重力波强迫输入的确定通过台风GNSS TEC观测的环形电离层行扰参数以及重力波色散关系来进行估算。模拟40min后,距离台风眼位置1000 km内重力波的水平相速度和周期稳定在168.83m/s和17 min,与观测的重力波参数相吻合。电离层TEC扰动的大小随时间逐渐增加,扰动从圆心径向向外扩展,且扰动大小各向异性。本文还分析了不同波长及频率的重力波对的电离层扰动的影响,发现扰动幅度与周期呈负相关,与波长呈正相关。

卜萱[10](2019)在《基于太阳极紫外成像的太阳风和地磁暴预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阳风是日冕“吹”出的带电粒子流,其等离子体参数不仅影响着行星际空间的环境状态,而且是地磁暴预报等模型的输入参量。来源于冕洞的太阳风高速流到达地球后会引发地磁暴等扰动,影响航天器和地面技术系统。太阳风高速流在行星际传播过程中会挤压前方的慢速太阳风,形成共转相互作用区。在太阳活动周的下降年和极小年,共转相互作用区是地磁暴的主要诱因。因此,对太阳风、冕洞高速流和由共转相互作用区引发的地磁暴的预报是空间天气的重要课题。目前预报太阳风速度的经验模型和地磁暴预报模型均存在不足之处。太阳风速度经验预报模型的不足之处是:(1)模型的预报因子只能反映冕洞面积,但除了面积以外的其他冕洞特征也会影响太阳风速度;(2)经验模型只能较为准确地预报高速流的峰值速度和峰值时间,无法详细预报高速流速度变化的其他特征。另外,以太阳风参数作为输入的地磁暴预报模型,其预报提前量只有几个小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基于太阳极紫外图像和近地太阳风观测数据,构建了太阳风速度经验预报模型,研究了冕洞和高速流以及地磁暴的统计关系。主要工作内容和结果如下:1、为了完善太阳风经验预报模型,本文对基于太阳极紫外图像亮度构建的预报因子((8?)(Luo等,2008)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因子为30、90)并且提出一种新的预报方法“事件法”,不同于之前模型用到的“最值法”。本文将三种预报因子(冕洞面积、30、90)和两种预报方法(最值法、事件法)两两组合,构造出6个太阳风经验模型,从连续时间序列和高速流事件两个角度评估了这6个模型对2011-2018年太阳风速度的预报结果。从连续时间序列的角度评估来看,6个经验模型的速度均方根误差在102-112 km/s之间,平均绝对误差在80-86 km/s之间。从高速流事件的角度评估来看,6个经验模型的事件探测率为73%-81%,击中率为66%-73%,风险评分为0.55-0.61。通过比较这6个模型,发现采用了事件法且以30作为预报因子的模型预报结果最佳。该模型预报的高速流峰值时间平均绝对误差为1.04天,峰值速度平均绝对误差为81.5 km/s。此工作为太阳风经验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2、为了详细精准地预报高速流事件,本文深入研究了冕洞和高速流的特征及其关系。基于2010年5月到2016年12月期间的太阳极紫外图像和太阳风观测数据,选取出160个冕洞-高速流事件。通过分析冕洞和高速流事件的特征以及冕洞和高速流之间的统计关系,发现(1)高速流传输时间随着冕洞面积峰值的增大而增大;(2)高速流事件上升/下降/持续时间与冕洞事件上升/下降/持续时间的成正比例关系;(3)高速流峰值速度与冕洞峰值面积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3。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一种高速流事件预报方法,并以2016年12月9日的冕洞-高速流事件为例,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预报的高速流到达时间、峰值时间、结束时间和峰值速度相比于Reiss等(2016)经验模型的预报结果更加理想。此工作为改进优化高速流事件的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3、为了提高地磁暴的预报提前量,本文研究了冕洞和地磁暴的统计关系。此工作选取出2010年5月到2016年12月的152个冕洞-地磁暴事件,通过统计分析两个冕洞特征参数(冕洞面积和(8?)因子和3种地磁指数(ap、Dst、AE)之间的关系,得出:(1)地磁暴强度的分布情况和地磁暴传输时间的分布情况;(2)冕洞面积和((8?)因子与地磁暴强度和传输时间的拟合结果,且((8?)的拟合结果优于面积的拟合结果。此外,将冕洞-地磁暴事件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两部分,利用训练集样本的冕洞特征参数与地磁暴特征参数的统计关系,预报了测试集的地磁暴的强度和传输时间。结果表明:(1)((8?)因子对地磁暴强度的预报结果优于冕洞面积对地磁暴强度的预报结果,AE指数的预报结果优于其他地磁指数的预报结果;(2)冕洞面积和((8?)因子对地磁暴传输时间的预报结果各有优劣,ap指数传输时间的预报结果优于其他指数传输时间的预报结果。本工作为基于冕洞成像观测提前1-3天预报地磁暴提供了依据。

二、CME on March 16, 2001, electron pulsation event and solar-terrestrial phenomena related with CM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ME on March 16, 2001, electron pulsation event and solar-terrestrial phenomena related with CMEs(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及周边地区电离层闪烁效应特性与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离层概述
        1.1.1 电离层分层结构
        1.1.2 电离层形态变化特征
        1.1.3 电离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1.2 电离层闪烁
        1.2.1 电离层闪烁理论
        1.2.2 电离层闪烁指数
        1.2.3 电离层闪烁模型
    1.3 电离层闪烁对GNSS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2章 监测网简介
    2.1 中科院空间环境监测网
    2.2 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
第3章 2017年9月8 日磁暴期间GPS定位性能评估
    3.1 引言
    3.2 数据及方法
        3.2.1 数据
        3.2.2 精密单点定位PPP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中元节磁暴事件前后空间环境及电离层扰动情况
        3.3.2 中元节磁暴事件前后动态PPP误差概述
        3.3.3 讨论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太阳活动下降期间(2015-2018)中国大陆及周边区域GPS周跳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及方法
        4.2.1 观测数据
        4.2.2 周跳探测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周跳随地方时的变化特征
        4.3.2 周跳随季节变化特征
        4.3.3 周跳的年变化特征
    4.4 讨论
        4.4.1 周跳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
        4.4.2 周跳与电离层闪烁的相关性
    4.5 小结
第5章 构建中国南方地区电离层闪烁模型
    5.1 引言
    5.2 数据及方法
        5.2.1 电离层幅度闪烁指数数据来源
        5.2.2 计算IPP点地理经纬度
        5.2.3 Kriging插值法
        5.2.4 变差函数计算和拟合
    5.3 结果与验证
        5.3.1 实例结果
        5.3.2 精度验证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下一步工作
    6.1 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21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研究 ——以应对非典、埃博拉、新冠疫情的外交机制和外交行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创新点和不足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五、案例选择说明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历史沿革
    第一节 卫生外交的演进与全球卫生外交
        一、卫生外交的演进
        二、全球卫生外交
    第二节 应急卫生外交
        一、应急管理与应急外交
        二、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与应急卫生外交
    第三节 中国卫生外交历程和中国应急卫生外交
        一、中国卫生外交历程简要回顾
        二、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相关概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起步:应对非典疫情
    第一节 中国应对非典疫情概况
        一、最初预警和初步反应期
        二、全面卫生应急期
    第二节 非典疫情时期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机制
        一、全国防治非典肺炎指挥部之下的外交联动机制
        二、全国防治非典肺炎指挥部之下的外事组
    第三节 非典疫情时期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行动
        一、全球多边层面:与WHO合作
        二、区域多边层面:东亚东南亚区域合作
        三、双边应急卫生外交
    第四节 非典疫情时期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效果及影响
        一、非典疫情时期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效果
        二、对后非典疫情期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影响(2004-201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发展:应对埃博拉疫情
    第一节 埃博拉疫情及国际社会应对概况
        一、埃博拉疫情概况
        二、国际社会应对概况
    第二节 埃博拉疫情时期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机制
        一、国务院联防联控的应急卫生外交机制
        二、对外应急援助机制
    第三节 中国“援非抗埃”的应急卫生外交行动
        一、中国“援非抗埃”的多边应急卫生合作
        二、中国“援非抗埃”的双边应急卫生合作
    第四节 中国“援非抗埃”应急卫生外交的效果及影响
        一、中国“援非抗埃”应急卫生外交的效果
        二、对后埃博拉疫情期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影响(2014-201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逐步成熟:应对新冠疫情
    第一节 新冠疫情及应对概况
        一、中国国内卫生应急期
        二、中国国内防控常态化与全球卫生应急期
    第二节 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机制
        一、国家元首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层面
        二、国务院层面
        三、外交部层面
    第三节 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行动:全球与区域多边合作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与WHO全面合作
        二、全球大国协调:G20 框架内合作
        三、在东亚东南亚区域的多边应急卫生合作
        四、全球多边与区域多边应急卫生合作的有机融合
    第四节 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行动:双边援助与发展合作
        一、医疗技术双边援助和防疫能力合作
        二、应急医疗物资双边援助
        三、关于疫苗的双边援助与合作
    第五节 新冠疫情期间的中国应急卫生外交评价
        一、有效促进疫情防控
        二、有力维护海外公民权益
        三、应急能力赢得国际广泛赞誉
        四、建设性参与全球应急卫生合作
        五、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1 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21 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机制的发展
        一、应急卫生外交机制的立体化
        二、应急卫生外交机制的规范化和公开化
        三、应急卫生外交机制的专业化
    第二节 21 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行动的变化
        一、应急卫生外交行动的方向转变和地域范围的扩大化
        二、应急卫生外交的方式多样化和内容多元化
    第三节 21 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发展变化的动因分析
        一、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自的特点
        二、全球卫生治理力量的影响
        三、中国开展应急卫生外交的意愿
        四、中国开展应急卫生外交的能力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3)外辐射带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事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地球辐射带的结构
        1.1.1 内辐射带
        1.1.2 槽区
        1.1.3 外辐射带
    1.2 地球亚暴和磁暴
        1.2.1 亚暴
        1.2.2 磁暴
    1.3 相对论电子通量倒空现象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外辐射带电子的输送、损失和加速机制
    2.1 绝热和非绝热作用
        2.1.1 单粒子轨道理论与绝热不变量
        2.1.2 磁暴“Dst效应”——完全绝热作用
        2.1.3 非绝热作用
    2.2 径向扩散与磁层顶损失
        2.2.1 径向扩散
        2.2.2 “磁层顶阴影”损失机制
    2.3 波粒相互作用
        2.3.1 超低频波(ULF waves)
        2.3.2 合声波(Chorus waves)
        2.3.3 电磁离子回旋波(EMIC waves)
        2.3.4 等离子体层嘶声波(Plasmaspheric hiss waves)
        2.3.5 波粒相互作用小结
    2.4 PSD的介绍及应用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卫星观测方法的介绍和其它数据来源
    3.1 卫星轨道简介和仪器参数说明
        3.1.1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3.1.2 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3.1.3 近赤道面卫星
    3.2 太阳风数据、地磁数据
    3.3 ULF波指数
    3.4 小结
第四章 地球同步轨道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事件的统计研究
    4.1 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事件的定义
    4.2 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事件在太阳活动周内的年分布特点
    4.3 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事件产生条件和结束条件的统计特征
        4.3.1 磁层顶高度和等离子体层顶高度模型介绍
        4.3.2 时间序列叠加法
        4.3.3 讨论
    4.4 维持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现象的条件及其与磁暴强度的关系
        4.4.1 有无磁暴发生事件的选取标准
        4.4.2 有无磁暴发生事件期间太阳风参数和地磁参数的统计对比
        4.4.3 磁暴强度与维持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现象的联系
        4.4.4 讨论
    4.5 各类参数的量化和预估
    4.6 小结
第五章 连续两次磁暴发生期间外辐射带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事件特征和机制的研究
    5.1 行星际条件和地磁活动水平
    5.2 多卫星观测相对论电子通量的变化
        5.2.1 同步轨道卫星观测结果
        5.2.2 RBSP观测结果
        5.2.3 极轨卫星观测结果
    5.3 讨论
        5.3.1 暴时磁场与环电流
        5.3.2 相空间密度
        5.3.3 波粒相互作用与相对论电子通量增长
    5.4 小结
第六章 外辐射带不同能量高能电子对两次连续磁暴的不同响应
    6.1 多卫星观测不同能量高能电子通量的变化
    6.2 不同能量电子在外辐射带通量峰值处的变化
    6.3 不同L高度电子能量分布特征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案例表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概念界定与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ISDS机制转型的起点:投资仲裁遭遇危机
    一、投资仲裁是以商事仲裁为模板的ISDS机制
        (一)投资仲裁延续着商事仲裁的基本框架
        (二)投资仲裁有着多机构与多规则的特征
        (三)投资仲裁以商事仲裁程序解决公法争端
    二、投资仲裁遭遇危机的主要表象
        (一)投资仲裁挑战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权力
        (二)仲裁员的独立性标准存在系统性缺陷
        (三)裁决不一致加深了投资规则的不可预测
    三、对投资仲裁遭遇危机表象的剖析
        (一)危机的起源:以司法标准审视投资仲裁
        (二)危机的形成:“先程序后实体”思路带来问题增多
        (三)危机的深化:依据国内政治理论评判投资仲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ISDS机制转型的原因:投资仲裁内外要素发生变化
    一、ISDS机制转型是投资仲裁内部发展的要求
        (一)投资仲裁的启动基础由国家契约转变为国际投资协定
        (二)投资仲裁的审查对象从征收或国有化扩展到公共政策
        (三)投资仲裁的功能定位从解决争端延伸到明确规则
    二、ISDS机制转型是投资仲裁外部变化使然
        (一)外国投资者所面对政治风险的类型发生转换
        (二)人权与环境因素对外国投资的影响力增强
        (三)为国际机制增加法治因素的呼声持续增强
    三、转型是ISDS机制承载价值变迁的体现
        (一)主权价值的变迁:从过度的主权承诺转向回归国家主权
        (二)秩序价值的变迁:从突破国内秩序转向构建法律秩序
        (三)安全价值的变迁:对国家经济安全从忽视转向重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SDS机制转型的选项:多边投资法院VS上诉机制
    一、转型的选项取决于司法性与契约性的互动关系
        (一)增强司法性并降低契约性的选项:构建多边投资法院
        (二)增强司法性且尊重契约性的选项:构建上诉机制
    二、构建多边投资法院:阿拉伯投资法院的经验与启示
        (一)阿拉伯投资法院是ISDS机制区域化的探索
        (二)阿拉伯投资法院是投资争端解决方式的多元选项之一
        (三)阿拉伯投资法院作为ISDS机制的优势与不足
    三、构建上诉机制:WTO上诉机构的经验与启示
        (一)WTO上诉机构是准司法属性的争端解决机构
        (二)借鉴WTO上诉机构来构建上诉机制的主要方面
        (三)借鉴WTO上诉机构来构建上诉机制所面临的挑战
    四、转型两选项对投资仲裁的传承与发展
        (一)传承:二者均延续着投资仲裁对外交保护的限制
        (二)传承:二者均延续着投资仲裁的投资者本位
        (三)发展:二者均肯定了卡尔沃主义的局部复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SDS机制转型的进展:以双边投资法庭为过渡
    一、双边投资法庭是欧盟应对ISDS机制转型的抉择
        (一)欧盟对内放弃投资仲裁是维护欧盟法的优先地位
        (二)欧盟对外拒绝投资仲裁并积极推广双边投资法庭
        (三)双边投资法庭是以欧盟法院为模板设计的
    二、双边投资法庭相对于投资仲裁有着显着优势
        (一)基础条约将国家规制权从理论推向实践
        (二)双边投资法庭是符合欧盟法的ISDS机制
        (三)双边投资法庭可避免投资仲裁所蕴含的矛盾
    三、双边投资法庭的多项制度传承自投资仲裁
        (一)法庭运行依靠ICSID秘书处与投资仲裁规则
        (二)法庭承袭了投资仲裁打击轻浮诉讼的两个程序
        (三)法庭仍坚持投资者本位与岔路口条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ISDS机制转型的趋势:动力与障碍
    一、国际法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了理论动力
        (一)投资仲裁是具有过渡性的机制设计
        (二)国际法碎片化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能量
        (三)国际法人本化为ISDS机制转型指引方向
        (四)全球行政法理论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新视野
    二、国际经济秩序转型为ISDS机制转型提供了现实动力
        (一)宏观:国际经济秩序由新自由主义向内嵌自由主义转型
        (二)微观:FDI流动方向与形式的变迁要求变革ISDS机制
    三、ISDS机制转型的表层障碍:构建新机制条件不足
        (一)多边规则缺乏:国际投资法缺少多边协定
        (二)专门组织缺乏:国际投资法缺乏专门的国际组织
        (三)司法机关乏力:国际司法机关的管辖权有限
    四、ISDS机制转型的深层次障碍:构建新机制缺少政治共识
        (一)珍视主权:东道国对ISDS机制转型存在三个方面担心
        (二)依靠政治:构建新机制比沿用投资仲裁更需要政治支持
    五、对ISDS机制转型的趋势判断
        (一)总趋势:转型是增量进化而非激烈变革
        (二)趋势之一:ISDS机制将不会全面抛弃投资仲裁
        (三)趋势之二:ISDS机制将呈现双边为主与逐步多样化特征
        (四)趋势之三:构建多边投资法院将仍是理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ISDS机制转型:中国的立场与选择
    一、中国参与ISDS机制的实践分析
        (一)中国接受投资仲裁为ISDS机制的条约实践考察
        (二)中国以投资仲裁来解决投资争端的主要实践
        (三)中国以投资仲裁来解决投资争端的主要特征
    二、中国推进ISDS机制转型的现实动因分析
        (一)投资仲裁裁决不一致困扰着中国投资者
        (二)投资仲裁影响着中国政府行使国家规制权
        (三)投资仲裁无法保障中国投资者在绿地投资中的权益
        (四)投资仲裁无法保障中国投资者在跨国并购中的权益
    三、中国是ISDS机制转型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
        (一)多边:中国积极参加国际讨论并提交建议案
        (二)双边:《中国—澳大利亚FTA》约定将启动谈判
        (三)国内:中国有机构可受理投资仲裁案件
    四、中国在ISDS机制转型中的独特需求
        (一)需要融合两种法律文化:现代法律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
        (二)需要平衡双重国家身份:资本输入国与资本输出国
        (三)需要协调两种豁免主张:绝对豁免主义与相对豁免主义
    五、中国在ISDS机制转型中的应有立场
        (一)应遵循ISDS机制转型是增量进化的趋势
        (二)应以行业化的ISDS机制解决双重身份问题
        (三)应补齐我国投资者权益无法保障的短板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5)太阳活动区电流环不稳定性及磁场拓扑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介绍
    1.1 太阳概况
    1.2 太阳活动区
        1.2.1 太阳黑子
        1.2.2 暗条(日珥)
        1.2.3 日冕物质抛射
        1.2.4 太阳耀斑
    1.3 磁场的拓扑结构
        1.3.1 磁绳下方的磁场拓扑结构
        1.3.2 磁零点的“扇-脊”磁场拓扑结构
        1.3.3 磁压缩因子Q
    1.4 电流环不稳定性
第2章 数值模型,观测数据及处理方法
    2.1 数值方法
        2.1.1 Titov-Demoulin模型
        2.1.2 磁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
        2.1.3 势场外推
        2.1.4 追踪磁力线的数值方法
        2.1.5 计算磁压缩因子Q的数值算法
        2.1.6 寻找磁零点的数值方法
    2.2 观测数据及处理方法
        2.2.1 太阳动力学观测站(SDO)
        2.2.2 ELP事件认证
        2.2.3 Hopkins统计
第3章 电流环不稳定性爆发阈值的研究
    3.1 参数设置
    3.2 临界背景磁场的确定
    3.3 爆发阈值与参数的关系
        3.3.1 B_(et)=0时,D_f和a的几何效应
        3.3.2 临界衰减因子与a的关系异常的原因
        3.3.3 背景磁场环向分量的致稳作用
        3.3.4 Green函数外推的势场下的临界衰减因子
        3.3.5 磁场拓扑结构的对爆发阈值的影响:BPS与HFT的对比
    3.4 磁绳爆发后的自相似膨胀
第4章 太阳耀斑极紫外后相及其磁场拓扑的研究
    4.1 伴随环形耀斑的ELP事件特征
    4.2 伴随双带耀斑的ELP事件特征
    4.3 统计结果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关于电流环不稳定性的研究的总结
    5.2 关于耀斑极紫外后相的研究的总结
    5.3 展望
        5.3.1 电流环不稳定性的后续研究
        5.3.2 磁绳振动周期异常的研究
        5.3.3 关于耀斑极紫外后相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6)“原油宝”穿仓谁之过? 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教训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原油宝”客户穿仓事件的背景和事件脉络
    1、“负油价”的产生背景
    2、“原油宝”客户穿仓风险事件的始末
原油宝风险事件的深度分析
    1、原油宝产品的属性分析
    2、原油宝产品设计的相关讨论
    3、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合规性以及监管问题讨论
    4、金融机构利用衍生品风险对冲的策略讨论
    5、国际衍生品市场交易的其他相关风险
教训和管理启示
总结

(7)希尔伯特-黄变换在空间物理瞬态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地磁扰动事件及其驱动源特征
        1.1.1 空间天气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1.1.2 GIC问题的研究意义和背景
        1.1.3 GMD事件的多尺度特性
    1.2 太阳风中Alfvén波的概述
        1.2.1 太阳风的基本观测属性
        1.2.2 太阳风中Alfvén波的观测研究进展
    1.3 数据处理思路和数据来源
        1.3.1 瞬态数据处理思路
        1.3.2 数据来源简介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瞬态时间序列观测数据的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时间序列的数据分析
        2.2.1 相关性分析
        2.2.2 功率谱及时频能量谱分析
    2.3 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
        2.3.1 短Fourier变换
        2.3.2 Wigner-Ville分布
        2.3.3 Wavelet分析
    2.4 HHT方法原理及步骤
        2.4.1 HHT的基本概念
        2.4.2 经验模态分解
        2.4.3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2.4.4 Hilbert谱分析
        2.4.5 HHT尚待解决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低纬电网GIC效应及其空间驱动源的研究
    3.1 引言
        3.1.1 中低纬GIC研究面临的困难
        3.1.2 GIC的基础理论
    3.2 中低纬电网GIC弱信号的处理分析
        3.2.1 事件选取和数据来源
        3.2.2 暴时扰动信号的分解和重构
    3.3 极端GIC事件相关数据的谱分析
        3.3.1 事件选取和数据来源
        3.3.2 GIC的功率谱和边际谱
        3.3.3 地磁及GIC信号的时频能量谱
        3.3.4 双频带GIC地磁振幅指数
    3.4 局域电网GIC易损性因素分析
        3.4.1 GIC的空间驱动源
        3.4.2 大地深部电性分布
        3.4.3 电网系统的自身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阳风中Alfvén波的观测识别研究
    4.1 引言
        4.1.1 Alfvén波的理论基础
        4.1.2 De Hoffmann-Teller分析
    4.2 Alfvén波的传统识别方法
        4.2.1 Walén测试
        4.2.2 Alfvén波的纯度指标
    4.3 基于EEMD的Alfvén波判定方法
        4.3.1 Alfvén波动事件的选取
        4.3.2 基于HT坐标架进行的Walén测试
        4.3.3 基于速度变化量的改进Walén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8)地震和磁暴引起的电离层电磁波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近地空间环境及电磁扰动源
    1.1 岩石圈((Lithosphere)
        1.1.1 岩石圈的组成与结构
    1.2 大气层(Atmosphere)
        1.2.1 均质层(Homosphere)
        1.2.2 非均质层(The Heterosphere)
    1.3 电离层(Ionophere)
    1.4 磁层(Magnetosphere)
        1.4.1 磁层概述
        1.4.2 磁层基本结构
    1.5 近地空间典型电磁波以及产生源
        1.5.1 近地空间典型电磁波动
        1.5.2 太阳活动引起强烈电磁扰动
        1.5.3 磁暴亚暴引起强烈电磁扰动
        1.5.4 岩石圈地震、台风和火山引起电磁扰动
        1.5.5 岩石圈人工源引起的电磁辐射现象
第二章 数据介绍
    2.1 张衡一号卫星简介
    2.2 DEMETER卫星简介
    2.3 空间天气指数
第三章 张衡一号卫星记录的空间电磁波传播特征分析方法及算法实现
    3.1 张衡一号记录的波形数据频谱分析
        3.1.1 波形数据频谱分析算法
        3.1.2 质子回旋频率附近的电磁波动
        3.1.3 闪电引起的ELF哨声波频谱特征分析
    3.2 电磁波矢量分析算法实现
        3.2.1 电磁波的坡印廷能流算法
        3.2.2 场向坐标系统构建
        3.2.3 波矢量分析算法验证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地震引起的ELF电磁辐射现象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2010MS7.8北苏门答腊地震震例
    4.3 磁场强度重访轨道长期变化
    4.4 异常电磁辐射的波矢量分析
    4.5 震中长期观测背景场分析
    4.6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磁暴引起的近地空间ELF/VLF电磁辐射现象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张衡一号卫星磁暴期间记录的ELF/VLF电磁波动
        5.2.1 磁暴期间的ELF/VLF准周期辐射波
        5.2.2 磁暴期间的嘶声增强现象
    5.3 强磁暴期间ELF/VLF时空变化特征
    5.4 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与项目
    发表文章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9)电离层扰动的指数研究及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电离层概述
        1.1.1 电离层基本结构
        1.1.2 光化学过程与输运过程
    1.2 背景电离层
    1.3 电离层扰动
        1.3.1 太阳活动及其地磁效应对电离层的扰动
        1.3.2 低层大气活动对电离层的扰动
    1.4 研究意义
    1.5 本文主要内容
    1.6 章节安排
第2章 电离层扰动的研究方法
    2.1 电离层指数
        2.1.1 电离层指数的研究历史
        2.1.2 白谱法原理及具体算法
    2.2 电离层模式
        2.2.1 电离层模式的研究历史
        2.2.2 GITM-R模式简介
第3章 磁暴期间电离层扰动的指数研究
    3.1 引言
    3.2 数据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圣帕特里克”事件
        3.3.2 “中元节”事件
        3.3.3 两个事件中空间天气因果链的指数化分析
        3.3.4 小结
第4章 台风期间电离层扰动指数化研究
    4.1 引言
    4.2 数据
    4.3 结果和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利用GITM模拟台风期间电离层扰动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模式描述及网格设置
        5.2.2 同心重力波强迫估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对台风“莫兰蒂”的模拟
        5.3.2 不同波长及频率的重力波下TEC扰动大小
    5.4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1.1 主要研究结果
        6.1.2 创新性分析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基于太阳极紫外成像的太阳风和地磁暴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冕洞
        1.1.1 冕洞的性质
        1.1.2 冕洞的观测
        1.1.3 冕洞的提取
    1.2 太阳风
        1.2.1 太阳风的发现
        1.2.2 太阳风高速流
        1.2.3 太阳风数值模型
        1.2.4 太阳风经验模型
    1.3 共转相互作用区
        1.3.1 共转相互作用区的形成
        1.3.2 共转相互作用区的结构与特征
        1.3.3 共转相互作用区的地磁效应
    1.4 地磁指数
        1.4.1 Kp指数
        1.4.2 ap指数
        1.4.3 AE指数
        1.4.4 Dst指数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2章 数据来源
    2.1 太阳极紫外图像
    2.2 太阳风观测数据
第3章 太阳风速度经验预报模型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
    3.3 太阳风预报因子
        3.3.1 冕洞面积
        3.3.2 冕洞P_(ch)
    3.4 太阳风预报方法
        3.4.1 最值法
        3.4.2 事件法
    3.5 太阳风预报模型
    3.6 模型的评估方法
        3.6.1 连续变量的评估方法
        3.6.2 二进制变量的评估方法
    3.7 模型的评估结果
        3.7.1 连续值的评估结果
        3.7.2 事件的评估结果
        3.7.3 M4 模型
    3.8 小结
        3.8.1 结论
        3.8.2 创新之处
        3.8.3 未来工作计划
第4章 冕洞与高速流关系的统计研究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
    4.3 研究方法
        4.3.1 冕洞事件的识别与特征参数的计算
        4.3.2 高速流事件的识别与特征参数的计算
        4.3.3 冕洞事件与高速流事件的关联
    4.4 冕洞和高速流的统计分析
        4.4.1 高速流传输时间与冕洞峰值面积的关系
        4.4.2 高速流持续时间与冕洞持续时间的关系
        4.4.3 高速流峰值速度与冕洞峰值面积的关系
    4.5 高速流事件的预报方法
        4.5.1 预报方法的建立
        4.5.2 预报结果的评估
    4.6 小结
        4.6.1 创新之处
        4.6.2 未来工作计划
第5章 冕洞与地磁暴关系的统计研究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
    5.3 研究方法
        5.3.1 冕洞特征参数的提取
        5.3.2 冕洞-地磁暴事件的选取
    5.4 冕洞和地磁暴关系的统计研究
        5.4.1 冕洞引发的地磁暴特征的统计分析
        5.4.2 冕洞和地磁暴关系的统计研究
        5.4.3 基于冕洞特征参数的地磁暴预报
    5.5 小结
        5.5.1 创新之处
        5.5.2 未来工作计划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CME on March 16, 2001, electron pulsation event and solar-terrestrial phenomena related with CMEs(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及周边地区电离层闪烁效应特性与建模研究[D]. 耿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01)
  • [2]21世纪中国应急卫生外交研究 ——以应对非典、埃博拉、新冠疫情的外交机制和外交行动为例[D]. 毕九川. 外交学院, 2021(10)
  • [3]外辐射带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事件的研究[D]. 吴晗.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0(01)
  • [4]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转型研究[D]. 魏德红. 吉林大学, 2020(03)
  • [5]太阳活动区电流环不稳定性及磁场拓扑结构的研究[D]. 陈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原油宝”穿仓谁之过? 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教训与反思[J]. 部慧,陆凤彬,魏云捷. 管理评论, 2020(09)
  • [7]希尔伯特-黄变换在空间物理瞬态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的应用[D]. 刘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地震和磁暴引起的电离层电磁波动特征研究[D]. 胡云鹏.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0(02)
  • [9]电离层扰动的指数研究及模拟[D]. 赵瑜馨.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0(03)
  • [10]基于太阳极紫外成像的太阳风和地磁暴预报研究[D]. 卜萱.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19(07)

标签:;  ;  ;  ;  ;  

2001年3月16日的CME,与CME相关的电子脉动事件和日地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