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支渡槽结构自然振动特性研究方法

简支渡槽结构自然振动特性研究方法

一、一种简支渡槽结构自振特性研究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崔越越[1](2021)在《考虑FSI效应的高烈度地区高架渡槽减隔震机理及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祝贺彬[2](2021)在《梁式渡槽的减隔震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的问题已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渡槽在我国各地均有大量应用。而其作为输水生命线工程中重要的一环,一旦受到强烈震害全线输水立即受到严重影响,将对国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目前,虽然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减隔震技术和规范已较成熟,但因渡槽的结构特点和使用功能需求,且其抗震相关规范比较欠缺,故渡槽减隔震设计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以一实际在建未隔震梁式渡槽为例,通过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探讨其在强震作用下的不足;参考现有的工程结构抗震规范,建立梁式渡槽减隔震设计准则;根据梁式渡槽减隔震设计准则,对未隔震梁式渡槽进行减隔震设计;对比分析梁式渡槽减隔震效能,满足提出的设计水准从而验证减隔震设计准则的有效性。故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根据目前一些梁式渡槽在强震作用后基本上输水功能会严重受损乃至丧失,导致不得不长期维护乃至重建的问题;参考现有工程结构抗震规范,渡槽的减隔震设计水准应当有所提高,进而提出梁式渡槽“中震不坏,大震可修,超大震不倒”的减隔震设计水准,给出梁式渡槽减隔震设计细则及流程,构建梁式渡槽减隔震设计准则;2.以一实际在建未隔震梁式渡槽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其在空槽和满槽工况下的简化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选取三条地震动作为输入,通过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得出中震、大震和超大震作用下未隔震梁式渡槽的反应,探讨分析未隔震梁式渡槽在强震作用下下部排架出现严重破坏、甚至倒塌导致输水功能严重受损、丧失;3.针对同一实际梁式渡槽根据建立的减隔震设计准则进行减隔震设计,建立减隔震梁式渡槽在空槽和满槽工况下的简化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选取三条地震动作为输入,通过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对比减隔震梁式渡槽和未隔震梁式渡槽在中震、大震和超大震作用下的反应,分析其减隔震效能并验证设计准则的有效性。

王露安[3](2020)在《强震作用下大型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文中认为大型双槽渡槽结构伸缩缝位置在强震作用下极易发生碰撞,碰撞的发生将造成双槽渡槽结构破坏,进而严重影响双槽渡槽结构的输水功能。但目前关于双槽渡槽结构的碰撞问题研究较少。因此,开展双槽渡槽碰撞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从影响碰撞响应的因素出发,利用数值模拟探讨在不同工况下双槽渡槽结构的纵向碰撞响应,以期为大型双槽渡槽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某大型三跨双槽渡槽三维实体单元模型,以此研究强震作用下相邻槽身间、槽身与槽台间的碰撞问题。通过改变影响碰撞的参数:如伸缩缝间距、场地类型、地震波输入角度、槽内水深、地震波峰值等,全面分析了双槽渡槽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纵向碰撞响应规律,主要包括槽身位移、墩顶位移、碰撞次数、碰撞力、墩底剪力、墩底弯矩等。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三维实体单元可以很好地模拟双槽渡槽结构碰撞,并通过后处理模块清晰地显示碰撞发生的位置,利用云图可以展示发生碰撞位置所产生碰撞应力的大小。但三维实体单元模型在模拟碰撞问题时存在计算耗时长,占用内存大的现象。后期采用梁段单元,利用自编FORTRAN碰撞程序,开展多种工况下多跨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梁段单元,利用FORTRAN程序模拟双槽渡槽结构碰撞,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并降低内存占用。研究结果表明:(1)发生碰撞的位置可以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会导致双槽渡槽结构伸缩缝处的破坏,进而严重影响双槽渡槽的正常输水功能;(2)碰撞作用使得梁体加速度骤增,同时碰撞对槽身之间、槽身与槽台之间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别,表现为近槽台处碰撞力峰值明显增大;(3)改变伸缩缝间距对碰撞影响较大,具体表现为:一定范围内随着伸缩缝间距的增加,碰撞次数趋于减少,碰撞力峰值趋于增大;输入不同场地类型地震波时,双槽渡槽结构碰撞对地震波具有明显的频谱敏感性;随着地震波沿纵向输入角度的增大,碰撞响应减小;随着输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的增加,碰撞响应加剧;随着槽内水体的增加,碰撞响应逐渐增大。

李长春[4](2020)在《大型渡槽抗震与隔震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滇中引水工程是为缓解昆明、玉溪、楚雄、曲靖、大理等地区水资源短缺而正在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国家2020年前开工建设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10大标志性工程之首。作为跨越河流、山谷、道路等的输水建筑物,渡槽在滇中引水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滇中地区位于云南中西部地震带上,是我国地震多发区之一,因此确保大型渡槽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安全性意义重大。为研究大型渡槽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动力响应,本文以滇中引水工程中董家村渡槽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分析计算。大型渡槽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中,考虑了槽内五种不同水深(槽内无水、槽内有1/4设计水深、1/2设计水深、3/4设计水深及设计水深),使用分块兰索斯法对该渡槽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不同水深对于大型渡槽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在地震动力响应分析中,考虑了三种横向地震波(人工模拟地震波、EL-Centro地震波以及唐山地震波)和两种不同的支座(隔震支座与非隔震支座),得到了三种横向地震波作用下渡槽结构的竖向应力、纵向应力的时程响应;以及隔震支座与非隔震支座下动力响应的计算结果对比。由计算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水位对于渡槽结构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随着槽内水位的增加,槽内水体的质量逐渐增大,使得结构的自振频率下降,但不影响结构的主振型;与同类型的渡槽相比,董家村渡槽的自振频率相对较高;槽内水深的改变对于渡槽结构的动力特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对大型渡槽结构进行动力分析时,槽内水位的变化不容忽视。(2)地震波对于渡槽结构动力响应有较大影响。在人工模拟地震波、EL-Centro地震波以及唐山波三种不同的横向地震波的作用下,渡槽结构地震响应是不同的。现以应力峰值为例来分析:董家村渡槽结构对于唐山波比较敏感,跨中截面侧墙壁底部典型节点31922的竖向应力峰值及纵向应力峰值均为最大,EL-Centro地震波下的应力峰值次之,人工模拟地震波的应力峰值最小。因此建议在时程分析时尽可能地选择一些与工程场地类别一致的地震波。横向地震波作用下,渡槽竖墙(侧墙和中墙)的竖向应力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大于纵向应力。(3)隔震支座对于渡槽结构抗震性能有较大改善。设置了隔震支座后,跨中截面侧墙底部节点31922的竖向应力峰值与纵向应力峰值均明显小于非隔震支座模型中对应节点的竖向应力峰值与纵向应力峰值(竖向应力峰值减小20%以上),但隔震支座模型与非隔震支座模型中对应节点的竖向应力与纵向应力的时程曲线的形状基本一致。隔震支座模型中,跨中截面侧墙壁顶部节点66700的横向位移较非隔震支座模型增大了98%以上。由此可见:设置隔震支座后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隔震支座可以明显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从而使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提高。

康永鹏[5](2019)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某大型渡槽支承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文中指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间、空间分布并不均衡,呈现夏秋多、冬春少的时间分布特点和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点,为了缓解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危机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修建了很多大型的调水工程,比如:南水北调工程、引大入秦工程、东深引水工程等,这些大型调水工程具有长距离、跨流域、跨地区的特点。通过修建这些工程实现了富水区向贫水区远距离供水,改善了供水区生态环境,推动了供水区的经济发展。当调水工程与沿途的河溪、山谷和道路等发生交叉时,渡槽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交叉穿越结构形式。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共修建40余座输水渡槽,其结构普遍具有整体跨度长、单跨过水断面大、单跨过水流量大、单跨重量大的特点。支承结构是渡槽主要的承重结构,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渡槽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进行渡槽设计时,支承结构的静力、动力特性是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某大型预应力渡槽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其支承结构进行了静力、动力分析。根据工程实际选取渡槽结构空槽、设计水位及满槽水位三种工况对支承结构进行静力分析,研究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静力特性;取渡槽结构空槽、设计水位及满槽水位三种工况对支承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分析,研究结构的自振特性;在支承构模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开展支承结构的地震动响应破坏机理研究,进一步揭示在地震动作用下支承结构的动态响应规律。

李亚红[6](2017)在《设便桥U形薄壳梁式渡槽结构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我国的水利事业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一期)已经完工并向北方多省市进行调水,惠及上亿人口,有效地解决了工业用水紧张和吃水困难的难题,渡槽作为调水工程中的主要建筑物,是参与该工程的技术人员多年心血的体现。现如今,无论是有关渡槽设计理论,还是利用计算机对渡槽实际情况进行模拟的技术都趋于比较完善的阶段,但渡槽形式还在不断改进,如何增大渡槽跨度,提高输水流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造价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是相关工作人员要面对的问题。目前,渡槽功能较为单一,大部分只是作为输水之用,但无论从截面尺寸还是从跨度上来看,渡槽都十分接近桥梁,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大型渡槽的优点,通过在槽壁顶部开口处加设盖板,提供交通,既能扩大渡槽的优势,提高渡槽的实用价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使其在具有输水功能的同时兼具桥梁的功能,本文将这种设有便桥的U形渡槽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渡槽“薄”的特点对其进行结构分析。虽然是否设有便桥对U形渡槽的结构形式没有太大的改变,但设有便桥的U形渡槽与未设便桥的渡槽在受力上还是有区别的。运用结构力学理论和有限元软件ANSYS对渡槽结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发现:无论是结构内力的大小还是结构最大内力和位移出现的部位均发生变化,同时通过对比两种方法,可以看出渡槽的端肋对渡槽纵横向内力的分布存在一定影响。“薄”是渡槽目前发展的一个趋势,但“薄”给渡槽结构设计带来的问题之一是不稳定性的问题,尤其对于U形的大截面渡槽而言,往往会发生约束扭转,因此在分析渡槽结构时有必要考虑扭转带来的翘曲应力。本文将渡槽当成薄壁杆件,运用结构力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推导出翘曲应力公式,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发现渡槽约束扭转时产生的翘曲应力是不能忽视的,同时研究了拉杆对渡槽扭转产生的作用。地震是一种比较大的灾害,对许多大型建筑物进行结构分析时不得不将其作为考虑的因素之一。由于渡槽内的水体质量比较大,因此在地震的动态作用下会发生渡槽—液体耦合作用,为了更加方便有效地模拟这种相互作用,本文用ANSYS建立考虑水体作用的三维动力分析模型,计算U形渡槽在4种不同水位时的自振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槽内水体质量的增加,U形渡槽自振频率逐渐降低,水体质量增加的越多,频率下降的越多;渡槽主阵型与槽内是否有水关联不大。运用时程分析法计算U形渡槽在天津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水位对U形渡槽结构的横向位移和应力有较大影响,水位越高,横向位移和应力越大,这是由于U形槽内水体的存在使渡槽上部结构质量增大,作用在槽壳的地震力随之变大的缘故;在对较为大型的U形渡槽进行动力分析时,必须考虑槽内水体的作用。

申玲玲[7](2014)在《上承式肋拱渡槽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渡槽是远距离调水工程和灌区水工建筑物中应用最广泛的交叉建筑物之一,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区渡槽区别于一般建筑物,除承受水压、自重等静力荷载外,还承受风、地震等动力荷载,因而对渡槽结构的抗震分析难度较大。我国目前尚无关于渡槽结构的抗震设计规范,对渡槽的抗震研究主要集中在槽身结构选型、动力荷载下水体晃动等方面,对渡槽支承结构的研究较少,运用时程分析法对渡槽支撑结构的抗震研究则更少。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桥梁、渡槽结构、地震动力时程分析法以及地震波的研究成果,以东滑峪渡漕为例,运用ANSYS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在过水流量、跨度、抗震设防烈度及地基承载一定的情况下,运用不同实验设计方案(单因素、正交试验),分别改变矢跨比、拱轴线形式、排列方式、排架密度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最终得到既满足安全性又具有显着经济效益和工程价值的结构参数,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研究国内外关于桥梁、渡槽结构模型的简化方法,确定渡槽槽身结构、支撑结构以及槽内水体简化模型的单元类型,边界约束条件,支撑排架与槽身的节点耦合等。在空槽工况和过水工况下,对东滑峪渡漕进行静力分析、模态分析,在此基础上施加横槽向地震激励、顺槽向地震激励,运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动力时程分析。通过静力分析,研究内力(轴力、剪力、面内弯矩、面外弯矩)沿主拱圈的分布规律。通过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主拱圈位移、内力分布情况,分别确定其位移最大值、内力最大值截面位置。将静力分析结果与动力分析结果组合,确定主拱圈最不利位置。(2)运用单因素法安排实验,改变结构的矢跨比、拱轴线形式、排列方式以及排架密度,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分析,将动力分析结果与静力分析结果组合,通过对比拱脚内力极值(轴力、剪力、面内弯矩、面外弯矩)和应力极值,分别确定最优矢跨比、拱轴线形式、排列方式、排架密度。(3)运用正交试验法安排实验,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分析,将动力分析结果与静力分析结果组合,运用SPSS软件分别对拱脚内力极值和应力极值进行方差分析,确定因素主次顺序,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最优组合因素水平,即最优结构参数组合。单因素法得:最优矢跨比为1/6,最优拱轴线形式为悬链线,最优排列方式为拱顶不设排架,最优排架密度为原排架密度。正交试验法得:除横槽向地震激励下,最优排架排列方式为拱顶设置排架,其他最优结构参数与单因素法相同。

胡少伟,官福海,游日[8](2013)在《超大跨度渡槽脉动风频率特性分析》文中认为贵州龙场渡槽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拱跨渡槽,其脉动风频率特性分析对设计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计算了龙场渡槽在有水、无水工况下的前20阶自振频率,分析了相应的振型;采用极值Ⅰ型概率分布函数,计算得到龙场渡槽所在地的50年一遇最大设计风速为17.6m/s;针对1986~2010年间的3次强风风速和50年一遇最大设计风速,计算了龙场渡槽所在地典型高程处的脉动风功率谱密度。研究表明:在同一高度,随着年平均最大风速的增加,功率谱密度最大值逐渐增大,其对应的频率也在增大;对于同一风速,随着高度的增加,功率谱密度的最大值逐渐增大,其对应的频率也在增大。通过比较龙场渡槽自振频率与脉动风功率谱密度显着值所对应的频率,认为龙场渡槽在上述风速下不会发生共振现象。

季日臣,许涛,苏小凤,唐艳[9](2012)在《考虑水体晃动的多槽式渡槽结构地震反应研究》文中指出为分析水体晃动对多槽式渡槽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流固耦合理论,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某双槽式渡槽为例进行研究。应用Westerguard水体附加质量法模拟水体与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采用MIDAS/CIVIL计算软件对该双槽式渡槽的自振特性和地震反应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水体对渡槽动力特性的影响。并选用具有隔震和耗能双重功能的摩擦摆支座对大型渡槽结构进行隔震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摩擦摆支座纵横向隔震能够大幅减小墩顶位移和墩底内力,从而满足结构的抗震需求。

杨阳[10](2012)在《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抗震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引大入秦工程是为解决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将流经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通过过水隧洞、渡槽、水渠等过水建筑物调入100公里以外,跨流域调至兰州市以北60公里处秦王川地区的大型水利工程,简称为“引大入秦工程”。引大入秦工程中渡槽是主要的输水建筑物,共有渡槽38座,庄浪河渡槽的流量、水深、水荷载、跨径之大均居世界前列,且位于地震发生频率较高的永登县。在“5.12”地震中,青川县水利工程震损十分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2亿元。大型渡槽是南水北调工程中应用较多的主要建筑物,一旦发生地震,渡槽受损,全线输水中断。渡槽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正常运行及工程沿线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渡槽水体集中在渡槽的顶部,地震时渡槽顶部的水体与槽体的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对其渡槽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在地震作用下考虑水体影响渡槽结构动力特性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课题。因此,研究大型渡槽的自振模态和地震波作用下渡槽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介绍了引大入秦工程的基本情况和庄浪河渡槽的气象情况、地质条件、土质条件和场地地震效应;(2)通过对附加质量法、Housner模型、边界元法、ALE有限元法和位移-压力法五种流固耦合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选择位移-压力法作为本文建立渡槽流固耦合模型的方法;(3)选择ANSYS软件,建立了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的流固耦合动力分析三维有限元模型;(4)依据灌溉、渡槽过流运行状况,选择了五种不同工况,计算庄浪河渡槽第35跨在五种工况下前10阶模态以及渡槽内水位变化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5)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选择了渡槽有代表性的关键部位,应用精度较高的位移-压力法建立的计算模型,在地震波作用下应用瞬态动力分析法对渡槽的关键部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满意的计算参数,为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在抗震性能设计参数选择提供了实例参考。

二、一种简支渡槽结构自振特性研究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简支渡槽结构自振特性研究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梁式渡槽的减隔震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渡槽支撑结构的典型震害实例以及其震损机理研究
        1.2.2 结构减隔震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1.2.3 地震作用下渡槽槽体内动水压力计算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梁式渡槽减隔震设计准则的建立
    2.1 梁式渡槽减隔震设计水准
    2.2 梁式渡槽减隔震设计细则
        2.2.1 LRB力学模型
        2.2.2 LRB选型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未隔震梁式渡槽的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
    3.1 有限元软件
    3.2 工程概况
    3.3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建立
        3.3.1 单元选择
        3.3.2 槽身部分的简化
        3.3.3 排架盖梁和排架柱的弯矩—曲率关系
        3.3.4 垫块与槽身间连接方式的非线性模拟
        3.3.5 槽身与槽身间、槽身与挡块间的碰撞模拟
        3.3.6 未隔震梁式渡槽模型的自振特性
    3.4 地震波选取
    3.5 未隔震梁式渡槽模型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
        3.5.1 El Centro波(1940)
        3.5.2 什邡八角波
        3.5.3 TH003TG040波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梁式渡槽减隔震效能分析与设计准则的验证
    4.1 减隔震渡槽模型建立
        4.1.1 LRB的模拟
        4.1.2 LRB支座选型
    4.2 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
        4.2.1 未隔震梁式渡槽和减隔震梁式渡槽等效周期对比
        4.2.2 El Centro波(1940)
        4.2.3 什邡八角波
        4.2.4 TH003TG040波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强震作用下大型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梁式结构碰撞响应机理
        1.2.2 梁式结构防撞措施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2 双槽渡槽结构碰撞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恢复系数法
    2.3 拉格朗日乘子法
    2.4 接触单元法
        2.4.1 线弹性模型
        2.4.2 Kelvin模型
        2.4.3 Hertz模型
        2.4.4 Hertz-damp模型
        2.4.5 三维接触-摩擦模型
    2.5 直杆共轴法
    2.6 本章小结
3 强震作用下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
    3.1 引言
    3.2 工程实例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3.3.1 有限元模型
        3.3.2 材料参数选取
    3.4 双槽上部结构碰撞结果分析
        3.4.1 双槽槽身位移分析
        3.4.2 双槽槽身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3.4.3 双槽槽身相邻伸缩缝处碰撞力分析
        3.4.4 双槽槽身相邻伸缩缝处接触应力分析
    3.5 双槽下部结构碰撞结果分析
        3.5.1 墩顶位移分析
        3.5.2 墩底剪力分析
        3.5.3 墩底弯矩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影响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因素分析
    4.1 引言
    4.2 伸缩缝间距
    4.3 场地类型及地震波加速度峰值
    4.4 地震波输入的角度
    4.5 槽内水体的作用
    4.6 实体单元与梁段单元碰撞力对比
    4.7 本章小结
5 多跨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
    5.1 引言
    5.2 多跨双槽渡槽结构模型建立
        5.2.1 工程实例概况和梁段单元模型建立
        5.2.2 双槽槽身薄壁特性
        5.2.3 橡胶支座处理
        5.2.4 槽墩建模分析
        5.2.5 水体等效处理
    5.3 基于不同因素对多跨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
        5.3.1 地震波作用强度的影响
        5.3.2 伸缩缝宽度的影响
        5.3.3 不同地震波输入的影响
        5.3.4 槽内水体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大型渡槽抗震与隔震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渡槽动力分析基本理论
    2.1 有限元仿真原理及结构动力学
        2.1.1 有限元仿真原理
        2.1.2 结构动力学的运动方程
        2.1.3 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
    2.2 结构地震作用响应计算方法
        2.2.1 静力法
        2.2.2 动力反应谱法
        2.2.3 动态时程分析法
        2.2.4 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3 渡槽结构动力模型
    3.1 工程概况
    3.2 渡槽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 渡槽材料参数的确定
    3.4 隔震支座的模拟
    3.5 水体的模拟
        3.5.1 冲击动水压力
        3.5.2 对流动水压力
4 渡槽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4.1 渡槽结构的自振特性计算理论
    4.2 各计算水深的选择
    4.3 渡槽在各情形下动力特性分析
        4.3.1 第一种计算水深下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4.3.2 第二种计算水深下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4.3.3 第三种计算水深下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4.3.4 第四种计算水深下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4.3.5 第五种计算水深下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渡槽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5.1 地震波的选择与响应分析参考指标的选取
        5.1.1 地震波的选择
        5.1.2 响应分析参考指标的选取
    5.2 地震波对渡槽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5.2.1 人工模拟地震波下的地震响应分析
        5.2.2 EL-Centro地震波下的地震响应分析
        5.2.3 唐山地震波下的地震响应分析
        5.2.4 三种地震波下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5.3 隔震支座对渡槽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5.3.1 人工模拟地震波下隔震支座对渡槽的地震响应分析
        5.3.2 EL-Centro地震波下隔震支座对渡槽的地震响应分析
        5.3.3 唐山地震波下隔震支座对渡槽的地震响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某大型渡槽支承结构动力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渡槽支承结构简介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渡槽支承结构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2.1 有限元理论
        2.1.1 有限元理论的发展
        2.1.2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2.1.3 有限元分析基本方法
        2.1.4 有限元仿真基本步骤
    2.2 结构动力学理论
        2.2.1 结构动力学研究内容
        2.2.2 结构动力学分析方法
    2.3 流固耦合理论
    2.4 粘-弹性人工边界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渡槽支承结构静力分析
    3.1 引言
    3.2 工程概况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4 渡槽支承结构静力分析材料参数及计算工况
        3.4.1 材料参数
        3.4.2 计算工况
    3.5 渡槽支承结构静态特性分析
        3.5.1 支承结构位移分析
        3.5.2 支承结构应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渡槽支承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4.1 引言
    4.2 动力特性分析相关原理
        4.2.1 自振特性理论
        4.2.2 附加质量法原理
    4.3 渡槽支承结构动力特性分析计算工况
    4.4 渡槽支承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4.4.1 工况1 自振特性分析
        4.4.2 工况2 自振特性分析
        4.4.3 工况3 自振特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渡槽支承结构地震动响应研究
    5.1 引言
    5.2 地震动响应分析原理
        5.2.1 地震响应研究现状
        5.2.2 地震动响应分析计算
    5.3 地震波的选择与输入
    5.4 渡槽结构地震动响应规律分析
        5.4.1 渡槽结构地震反应位移分析
        5.4.2 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应力分析
        5.4.3 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加速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6)设便桥U形薄壳梁式渡槽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渡槽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1.2.1 国外发展概况
        1.2.2 国内发展概况
        1.2.3 渡槽的发展趋势
    1.3 渡槽结构的研究动态
    1.4 渡槽的类型及其特点
    1.5 薄壁结构的研究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U形渡槽结构分析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结构力学方法
    2.3 折板法
    2.4 有限元法
    2.5 算例分析
        2.5.1 结构力学方法分析内力
        2.5.2 有限元法分析内力
        2.5.3 两种方法的对比
第三章 薄壁杆件理论分析U形渡槽
    3.1 引言
    3.2 加横向联系的开口截面薄壁杆件扭转的分析方法
        3.2.1 用结构力学方法分析薄壁杆件约束扭转
        3.2.2 用等效薄板法分析薄壁杆件约束扭转
    3.3 U形薄壳渡槽约束扭转分析
        3.3.1 U形薄壳渡槽的几何特征
        3.3.2 结构力学方法分析U形薄壳渡槽
        3.3.3 考虑约束扭转的应力计算
    3.4 算例分析
第四章 基于ANSYS的动力分析理论
    4.1 引言
    4.2 流体方程及边界条件
    4.3 位移—压力格式的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理论
    4.4 附加质量法分析原理
第五章 U形薄壳渡槽动力分析
    5.1 渡槽自振特性分析理论
    5.2 U形渡槽模态分析
    5.3 动力响应分析
        5.3.1 动力时程分析原理
        5.3.2 地震波的选择及输入
        5.3.3 基于附加质量法的渡槽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上承式肋拱渡槽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历史与现状
        1.2.1 桥梁结构的抗震研究
        1.2.2 渡槽结构抗震研究
        1.2.3 输入地震波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结构抗震分析理论
    2.1 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2.1.1 静力发展阶段的拟静力法
        2.1.2 反应谱理论阶段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1.3 动态分析阶段的时程分析法
        2.1.4 结构随机振动理论和结构可靠度理论
    2.2 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理论
        2.2.1 概述
        2.2.2 运动方程
        2.2.3 质量矩阵
        2.2.4 阻尼矩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限元动力模型的建立
    3.1 工程概况
    3.2 工况组合
    3.3 单元类型选择
    3.4 约束与耦合
        3.4.1 约束
        3.4.2 耦合
    3.5 荷载施加
    3.6 有限元模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滑峪渡槽动力时程分析
    4.1 ANSYS时程分析法及步骤
    4.2 地震荷载的施加
        4.2.1 地震波的选取
        4.2.2 地震波的调整
        4.2.3 地震荷载输入
    4.3 东滑峪渡槽自振特性分析
    4.4 东滑峪渡槽静力特性分析
    4.5 东滑峪渡槽动力特性分析
        4.5.1 横槽向地震激励
        4.5.2 顺槽向地震激励
    4.6 静力荷载与地震荷载共同作用下内力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拱圈结构参数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5.1 单因素法
        5.1.1 矢跨比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5.1.2 拱轴线形式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5.1.3 排列方式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5.1.4 排架密度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5.2 正交试验法
        5.2.1 正交实验安排
        5.2.2 横槽向地震激励下最优组合结构参数
        5.2.3 顺槽向地震激励下最优组合结构参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超大跨度渡槽脉动风频率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设计风速的确定
2 脉动风频率特性分析
    2.1 龙场渡槽自振频率
    2.2 龙场渡槽脉动风频率特性
3 结 论

(9)考虑水体晃动的多槽式渡槽结构地震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工程背景
2 流体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动力计算方法
3 渡槽自振特性分析
    3.1 渡槽中水体的横向自振频率
    3.2 渡槽结构自振频率
4 采用普通支座时渡槽弹性时程反应分析
5 采用摩擦摆支座隔震时渡槽非线性时程分析
    5.1 摩擦摆支座设计技术参数
    5.2 摩擦摆支座隔震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
6 结 论

(10)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抗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渡槽结构抗震分析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2 庄浪河渡槽资料及软件的选择
    2.1 引言
    2.2 引大入秦工程及庄浪河渡槽资料
        2.3.1 气象资料
        2.3.2 工程地质条件
        2.3.3 土质分析
        2.3.4 场地地震效应
3 渡槽抗震理论
    3.1 引言
    3.2 考虑流固耦合的动力分析法
        3.2.1 附加质量法(Westergaard Method)
        3.2.2 豪斯纳尔流体简化模型(Housner Method)
        3.2.3 边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
        3.2.4 ALE有限元法(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 Method)
        3.2.5 位移-压力格式有限元法(FSI Method)
        3.2.6 小结
    3.3 ANSYS软件及其功能简介
        3.3.1 ANSYS软件简介
        3.3.2 ANSYS功能简介
4 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动力特性分析
    4.1 引言
    4.2 渡槽结构的自振特性计算理论
    4.3 计算工况的选择
    4.4 渡槽在五种工况下动力特性分析
5 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5.1 渡槽地震作用计算模型
    5.2 渡槽地震反应方法及波形的选择
        5.2.1 渡槽地震反应方法的选择
        5.2.2 渡槽地震波的选择
    5.3 渡槽地震分析
        5.3.1 渡槽位移分析
        5.3.2 渡槽应力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今后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一种简支渡槽结构自振特性研究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FSI效应的高烈度地区高架渡槽减隔震机理及技术研究[D]. 崔越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2]梁式渡槽的减隔震应用研究[D]. 祝贺彬.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3]强震作用下大型双槽渡槽结构纵向碰撞响应分析[D]. 王露安. 郑州大学, 2020(02)
  • [4]大型渡槽抗震与隔震研究及应用[D]. 李长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某大型渡槽支承结构动力特性分析[D]. 康永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12)
  • [6]设便桥U形薄壳梁式渡槽结构分析[D]. 李亚红. 广西科技大学, 2017(03)
  • [7]上承式肋拱渡槽抗震性能研究[D]. 申玲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8]超大跨度渡槽脉动风频率特性分析[J]. 胡少伟,官福海,游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3(02)
  • [9]考虑水体晃动的多槽式渡槽结构地震反应研究[J]. 季日臣,许涛,苏小凤,唐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10)
  • [10]大跨度高墩桁架拱渡槽抗震分析[D]. 杨阳. 兰州交通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简支渡槽结构自然振动特性研究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