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微生物对啤酒品质的影响与控制

有害微生物对啤酒品质的影响与控制

一、有害微生物对啤酒质量的影响及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贾云[1](2021)在《蚕豆酱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分析》文中指出蚕豆酱是以蚕豆、面粉和食盐为原料,经制曲和酱醅发酵两个步骤制成的一种传统发酵食品。传统蚕豆酱的生产一般采用多菌种混合固态发酵的开放式工艺,涉及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在发酵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开放的发酵环境和采用非无菌原料,微生物群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特别在季节性和时间演替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导致不同批次之间蚕豆酱风味和质量的不一致,同时开放的环境也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风险。此外,传统蚕豆酱通常为高盐发酵,尽管高盐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并在开放环境中选择功能菌群,但也会影响豆类发酵食品的发酵效率,对人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盐度的降低易导致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造成酱醅的腐败变质。因此,阐明蚕豆酱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开发确定的起始发酵剂,是提高蚕豆酱安全性、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对传统蚕豆酱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原位解构和体外重构,利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开发一种具有所需功能的合成微生物群落,以更好地理解在开放发酵环境中蚕豆酱微生物群落组装和微生物功能的潜在机制,从而指导传统产业的工业化转型,实现豆类发酵食品的标准化、低盐化生产。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为了更好地了解季节性变化对蚕豆酱发酵过程的影响,通过组间判别分析对不同季节的理化代谢物质和微生物群落进行比较,以区分差异代谢物和独特的微生物分类群。结果发现不同季节酱醅的理化指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夏季和秋季酱醅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和种类较为丰富,而冬季酱醅中的酶活、氨基酸、氨基酸态氮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扩增子测序分析表明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随季节而变化。通过LEf Se分析发现春季酱醅中的标志微生物(biomarker)是Staphylococcus属、Tetragenococcus属和Aspergillus属;夏季酱醅中的biomarker是Bacillus属、Agaricostilbum属、Sterigmatomyces属、Fusicolla属、Trichoderma属和Meyerozyma属;秋天酱醅中的biomarker是Zygosaccharomyces属;冬天酱醅的biomarker包括Lactobacillales目(Weissella属、Lactococcus属、Streptococcus属、Pediococcus属、Enterococcus属)、Kurthia属、Proteus属和Cronobacter属。通过Mantel test、斯皮尔曼和相关性网络分析等技术手段发现温度、盐度和酸度共同导致了蚕豆酱微生物群落的季节性分布,而差异微生物的存在进一步导致酱醅风味的不一致;乳杆菌(Lactobacillus属、Leuconostoc属和Weissella属)可能是冬季酱醅中可滴定酸、氨基酸态氮含量和酶活较高的原因,而酵母菌(Zygosaccharomyces属、Wickerhamomyces属、Millerozyma属和Debaryomyces属)有助于夏季和秋季酱醅中较高含量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2)为了探究传统蚕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机制和功能微生物,通过扩增子测序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对蚕豆酱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解析,发现蚕豆酱微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在发酵前期急剧变化并迅速达到稳定状态。蚕豆酱微生物群落结构中的优势微生物属主要是Staphylococcus属、Bacillus属、Weissella属、Aspergillus属和Zygosaccharomyces属。其中Staphylococcus属的生物量在发酵前两周下降,然后逐渐恢复;而Bacillus属、Weissella属和Aspergillus属在发酵过程中迅速消亡;Zygosaccharomyces属在发酵过程中缓慢增加,在发酵中期达到峰值然后下降。进一步通过Mantel test、冗余分析和相关性网络分析表明,盐度和微生物相互作用共同驱动了蚕豆酱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进一步对五个优势属可能在不同的发酵阶段发挥的功能作用进行了分析,发现Aspergillus属、Bacillus属和Weissella属主要在发酵早期负责大分子物质的降解,而Staphylococcus属和Zygosaccharomyces属在发酵中后期对风味物质的形成起关键作用。(3)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传统蚕豆酱发酵过程中的代谢机制以及微生物类群在不同发酵阶段中的功能作用,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对蚕豆酱不同发酵阶段的酱醅代表样本进行分析。基于功能注释重构了发酵过程中底物降解和风味形成的代谢途径。基于微生物对功能基因的贡献分析,发现Staphylococcus属、Bacillus属、Weissella属、Aspergillus属和Zygosaccharomyces属是负责底物分解和风味物质合成的主要微生物群体,它们对代谢功能基因的贡献度与其物种丰度成正比。Staphylococcus属和Zygosaccharomyces属的胞内存在负责适应渗透胁迫的应激反应基因和通路,表明其可能具有维持胞内外渗透压平衡的能力。(4)为了进一步验证微生物功能特性并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群落模型,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具有发酵功能的关键菌株,得到了五个优势功能微生物属的代表种(Aspergillus oryzae、Bacillus subtilis、Staphylococcus gallinarum、Weissella confusa和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并对其耐盐性、相互作用、抑菌性和代谢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A.oryzae和B.subtilis具有较强的产蛋白酶和淀粉酶能力,在发酵早期负责大分子物质的降解;A.oryzae、S.gallinarum和W.confusa具有较高的有机酸和氨基酸产生能力;耐盐Z.rouxii在发酵中后期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起关键作用。此外,利用核心微生物开发了简化的微生物群落模型以模拟蚕豆酱发酵过程,发现合成群落具有和传统发酵条件下相似的微生物演替规律。通过比较不同盐度和传统发酵条件下微生物群落演替和发酵性能的差异,进一步验证了盐度是驱动微生物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初步实现了蚕豆酱的低盐发酵。(5)S.gallinarum的潜在致病性阻碍了其作为食品发酵剂的应用。为了确定可以替代S.gallinarum的食品安全菌株,分析了不同Staphylococcus种的分布机制和功能特性,发现Staphylococcus的种间竞争关系导致了S.gallinarum的优势地位,且S.carnosus具有和S.gallinarum类似的环境耐受性和功能特性,初步确定食品安全菌株S.carnosus可以代替条件致病菌S.gallinarum用于蚕豆酱的发酵。最后,对优化的合成群落进行进一步的应用,比较了不同盐度条件下发酵性能的差异,发现低盐可以有效地提高发酵效率和改善风味品质。

许绍娥[2](2021)在《猪场废水和啤酒废水共发酵产甲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猪养殖集约化的发展,猪场废水的产生量越来越大,猪场废水厌氧发酵生产能源气体(如甲烷和氢气)是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单独猪场废水发酵存在产气效率低,易发生氨氮积累等问题,因此研究猪场废水高效产气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啤酒废水为共发酵底物,研究了猪场废水和啤酒废水混合共发酵单相产甲烷潜力及最佳产气负荷,不同添加剂(零价铁、四氧化三铁及颗粒活性碳)对两种废水共发酵产甲烷的提升效果及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影响。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两相(ASBR+UASB)发酵产氢、产甲烷系统,研究了两种废水在两相中温厌氧发酵生产氢气和甲烷的产气潜力及最佳产气负荷,比较了两种废水单相和两相产气效果,并建立了适合半连续模式下两相系统产氢、产甲烷的模型,研究的目的在于为猪场废水和啤酒废水资源化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啤酒废水的添加提高了猪场废水单相产甲烷的效果,猪场废水与啤酒废水在不同混合比下(猪场废水:啤酒废水体积比10:0、9:1、7:3、5:5、3:7、1:9和0:10)共发酵单相产甲烷效果均优于猪场废水单独发酵产气效果,其中猪场废水和啤酒废水体积比为5:5时产气效果最好,产甲烷速率(212mL/d)较单独猪场废水发酵产甲烷速率提高82%;甲烷产量(77mL CH4/g CODadded)较单独猪场废水发酵提高114%;在两种废水共发酵最佳比例(5:5)基础上,随有机负荷(分别为2.6、5.2、6.9、9.2和11.5 g COD/L/d)的增加,容积甲烷产率和甲烷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其中9.2 g COD/L/d是体系正常运行的最大的有机负荷,且具有最高的产气效率,最高甲烷产量达到0.2 L CH4/g CODremoved,最高容积产气率达到1.1 L CH4/L/d。此负荷下,系统COD去除率为85%,氨氮含量保持在160 mg/L,没有发生积累。(2)向两种废水共发酵体系添加零价铁及四氧化三铁添加剂,结果发现,添加零价铁可以提高共发酵体系的产甲烷速率,但随零价铁添加量(添加量2.5 g、5 g、7.5 g、10 g)上升,产气速率下降。其中,添加2.5 g零价铁组产气速率最高(294mL/d),较对照提升19%。添加四氧化三铁会降低发酵体系产气速率。添加两种铁能提高系统p H值,促进丙酸、丁酸和溶解性化学需氧量的降解;添加零价铁能提高细菌拟杆菌门和Smithella属、Syntrophomonas属和古菌Methanolinea属的相对丰度,而后三者能通过互营作用降解丙酸与丁酸,进而提高产气效率。而添加四氧化三铁则会显着降低厚壁菌门和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及Terrisporobacter属的相对丰度,进而使得其对底物利用速率下降,降低产气速率。(3)添加不同量(添加1、2、4、6、8 g)颗粒活性碳(GAC)能提高猪场废水和啤酒废水共发酵产气速率。其中,GAC添加量为2 g时,累积甲烷体积最高(1422mL),产气速率也较快(282mL/d),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8%和15%。添加GAC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影响显示,添加GAC能促进对丁酸的降解,提升产酸菌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相对丰度,进而提升产气效果;但添加GAC对乙酸、丙酸和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浓度变化没有影响。综合比较3种添加剂对混合废水单相发酵体系提升效果,发现添加GAC对猪场废水和啤酒废水共发酵产气提升效果最好。(4)根据猪场废水和啤酒废水特点,设计和搭建了两相发酵系统,并成功启动。采用搭建的两相发酵系统实现了混合废水的两相产氢、产甲烷,不同有机负荷(分别为3.4、5.2、6.9、8.6、10.3、12.1 g COD/L/d)下,随有机负荷增大,容积氢气产率、氢气产量和容积甲烷产率先增加后下降。在有机负荷为8.6 g COD/L/d下产气效果最好,氢气含量、容积氢气产率、氢气产量分别为32%、0.30 L H2/L/d、0.034L H2/g CODadded;甲烷含量、容积甲烷产率及甲烷产量分别为83%、0.50 L CH4/L/d和0.13 L CH4/g CODadded。两种废水两相混合发酵产气效果优于单相产气效果。(5)针对两相系统产氢、产甲烷,推导出了2种两相系统半连续模式产气的模型:双e模型和连续修正Gompertz模型(CMGM)。二者皆能对两相产气结果进行很好的拟合,并且CMGM效果更好。根据CMGM的预测结果,产氢相中氢气体积约每11.7h就会达到一次峰值,产甲烷相甲烷体积每11.8 h就会达到一次峰值。

王岑[3](2020)在《人工湿地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啤酒废水的处理效果及产电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通过构建两组平行的、不同电极间距的人工湿地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CW-MFC)(反应器A、B,其电极间距分别为18、28 cm),探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有机碳源浓度(COD)以及电极间距等因素对耦合系统的污水处理及产电性能的影响情况,考察了反应器A中阴极微生物对系统产电性能的影响情况。并通过分析两个反应器阳极以及反应器A阴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将宏观的实验现象与生物分析数据相结合。本研究为该新型耦合系统的后期研究以及实际运行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HRT的延长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及发电效果,然而过多的延长对提高CW-MFC系统的产电性能效果并不明显。当进水COD为500 mg/L时,反应器A、B均在HRT为48 h时获得最佳的污水处理效果,而分别在HRT为24 h及48 h时达到最佳产电性能。进水COD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的产电性能。HRT为24 h的条件下,反应器A、B均在进水COD浓度为1000 mg/L时达到最佳产电性能,最高输出电压以及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548 mV、540 mV;120.31 mW/m3、116.83 mW/m3。电极间距的减小有利于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及产电性能。相比反应器B,电极间距较小的反应器A对COD的去除率高出-0.2%~4.7%,对NH4+-N的去除率高出-5.6%~1 1.9%,最大功率密度高出2.9%~73.2%。(2)阴极微生物的引入使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在进水COD分别为500 mg/L、1000 mg/L和2000 mg/L时,阴极加入微生物的反应器Al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1%、94.8%、91.5%,比同等条件下未加入微生物的反应器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高出6.9%、5.0%和64.2%;反应器Al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5%、99.5%、79.8%,比反应器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高出9.6%、50.7%和70.2%。同时,阴极微生物的引入会显着抑制系统产电性能。进水COD为500 mg/L、1000 mg/L时,非生物阴极反应器A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72.39 mW/m3、185.80 mW/m3,阴极微生物的加入使反应器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下降了 53.34%、27.7%。(3)在属水平上,反应器A阳极微生物中菌属绝大多数为革兰氏阴性菌,如Sulfuritalea菌属、水螺旋菌属、Arcobacter菌属、脱硫菌属、假单胞菌属、氨基酸杆菌属及土杆菌属等。而反应器B阳极微生物中则存在较多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如Anaerofustis菌属、Sedimentibacter菌属及Desulfitobacterium菌属。反应器A、B阳极中革兰氏阴性菌的总占比分别为17.15%、14.78%。从电子传递角度猜测阳极存在更多革兰氏阴性菌的反应器A电活性更好,这与反应器的宏观产电情况一致。(4)反应器A的阴极微生物中包含较多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且部分菌种已被证实具有电活性,但阴极微生物的引入使阴极产电半反应的反应物(O2、NO2-和NO3-)减少,由此对系统产电性能造成更大的抑制作用。因而反应器A中阴极微生物的引入对系统的产电性能有限制作用。

潘振奇[4](2020)在《干加酒花对啤酒生物稳定性及香气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干加酒花是一种冷浸渍发酵工艺,酒花不经煮沸,以颗粒或全花形式在发酵过程中或储藏期添加,可以达到增加啤酒香气的目的,这种工艺已成为啤酒行业研究的热点。为了考察干加酒花对啤酒生物稳定性和香气质量的影响,本论文从干加酒花啤酒中分离出微生物并进行鉴定,研究了微生物对啤酒发酵速率、表观发酵度、酒精度、总酸、风味物质、生物胺的影响。同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干加酒花工艺,根据回归方程结合品评结果,得出了最佳干加酒花工艺条件,为干加酒花啤酒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基础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干加4种酒花啤酒发酵速率、表观发酵度、酒精度、总酸均大于空白,添加摩西时影响最大,干加酒花改变了啤酒的酿造特性。从干加酒花啤酒中分离出3株菌,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均为Bacillus。投放KT2菌对啤酒的酿造特性影响最大,表观发酵度提高2.92%、总酸提高了25%、酒精度提高了19.03%。投放KT1菌时,啤酒总醇和总酯分别提高了24.32%和27.26%。同时,添加KT2菌时产生的生物胺总量达到了26.70 mg/L,超过了啤酒中生物胺的一般限量20 mg/L,表明干加酒花工艺会对啤酒生物稳定性产生潜在风险。并且研究表明啤酒酵母不能将游离的里那醇转化成其他的萜类化合物。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干加酒花工艺,得出里那醇、香叶醇、香茅醇的拟合方程,表明3种萜烯醇在啤酒中存在最大值。对不同浓度里那醇、香叶醇和β-香茅醇进行品评,里那醇主要表现出柑橘香,在低浓度时香叶醇主要表现出水果香和柑橘香,高浓度时则为松脂香,β-香茅醇主要表现出花香。里那醇浓度为55μg/L,香叶醇浓度为80μg/L,香茅醇浓度为10μg/L协同作用时能使啤酒获得最大的啤酒香气强度。确定了干加酒花工艺:即投放温度为8-12℃,投放量为43-133 g/h L。

牛天娇[5](2020)在《黄酒酿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对生物胺降解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酒是世界上三大酿造酒之一,独特的酿造工艺赋予了黄酒醇厚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其中较高含量的生物胺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黄酒中生物胺的形成主要源于发酵微生物,从微生物组成和构成上控制生物胺的形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黄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消长规律;分析了黄酒酿造原料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生物胺形成/降解的相关性;从黄酒发酵醪液中筛选得到一株能够高效降解生物胺的植物乳杆菌菌株,探究了该菌株的生长特性和产胺氧化酶特性;明确了该菌株在黄酒酿造过程中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以及对黄酒品质质量的影响,最终完成了该菌株应用黄酒酿造的中试实验。对市售20个黄酒样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样品之间生物胺含量差异较大,总生物胺含量在2.8~142.3 mg/L,个别样品中高含量的组胺和酪胺具有潜在食品安全隐患。在绍兴某黄酒厂的冬酿、春酿、秋酿黄酒生产线采集原料、预发酵期、发酵期、成熟期171个样品,系统地研究黄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形成和降解特点及规律。黄酒酿造原料含有一定量的生物胺(7.0~35.0 mg/kg),这些生物胺随着原料进入发酵醪液中。冬酿黄酒生物胺含量很高,在前酵期和后酵初期生物胺大量形成(402.6 mg/kg),后酵末期生物胺降解,成熟期生物胺变化不显着,成品总生物胺为210.2 mg/kg。春酿黄酒生物胺含量较低,在前酵期生物胺大量积累(30.3 mg/kg),后酵期发生了降解(23.3 mg/kg),成熟期略有增加,黄酒成品总生物胺为28.9 mg/kg。秋酿黄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含量逐渐增加,后酵期生物胺达到最大值(186.7 mg/kg),后酵末期和成熟期生物胺降解,成品中生物胺为53.6 mg/kg。腐胺、酪胺、色胺是黄酒中主要生物胺,三者总和占总生物胺90%以上。采用MiSeq测序技术对绍兴冬酿、秋酿、春酿黄酒酿造原料及发酵醪液的72个样品的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分析。黄酒酿造原料(酒母、麦曲、蒸饭)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黄酒发酵醪液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发酵醪液中细菌和真菌在门水平和属水平的组成与原料一致。发酵过程细菌和真菌菌群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落缸到后酵初期,细菌生物多样性逐渐升高,到后酵末期有所下降,发酵后期乳酸菌(乳杆菌属、乳球菌属、明串珠属等)是优势菌群;在发酵过程中真菌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酵母菌始终保持较高丰度,丝状真菌(曲霉属、根霉属等)逐渐降低。根据相关性分析,黄酒中生物胺的形成/降解与细菌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乳酸菌是参与生物胺形成与降解的主要细菌;酵母菌属和霉菌属与部分生物胺的形成有关,但不是生物胺形成的主要微生物。从绍兴某黄酒厂分别采集了春酿、秋酿和冬酿黄酒五个主要发酵阶段(浸米、米浆水、落缸、前酵和后酵)的45个酒醪样品,筛选出不产生物胺乳酸菌45株;根据菌株对生物胺的降解率,筛选出9株对生物胺降解率超过30%的乳酸菌;根据对乳酸菌形态、16S r RNA测序、菌株的安全性、耐酸性、乙醇耐受性、生物胺降解率综合研究,从9株菌中筛选出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DN2,该菌株来源于秋酿黄酒前酵阶段,其对8种生物胺均具有降解作用,对总生物胺的降解率为48.3%。系统研究了植物乳杆菌DN2在黄酒酿造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及产胺氧化酶特性。植物乳杆菌DN2在黄酒发酵温度(28~33℃)下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可耐受的pH范围为4.0~6.5,可耐受的乙醇范围为≤14%。植物乳杆菌DN2可分泌7种不同的胺氧化酶,其中胺氧化酶A(含黄素)和单胺氧化酶具有相对稳定的蛋白结构;胺氧化酶、胺氧化酶B(含黄素)和组胺氧化酶为相对不稳定的蛋白质。胺氧化酶活性组分降解生物胺反应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宜pH在5.2~5.8,微量的Cu2+、Fe2+、Zn2+、Ca2+、Mg2+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能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了黄酒发酵前酵期、后酵期和前后酵期分别加入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以及对黄酒品质质量的影响。前酵期加入1.0×106 CFU/g植物乳杆菌DN2时,总生物胺降解率可达到49.5%,并保持黄酒的品质;后酵期加入等量植物乳杆菌DN2会降低总生物胺降解率(37.0%)并降低黄酒品质和感官质量;前酵和后酵分别加入高剂量植物乳杆菌DN2(1.0×107 CFU/g),总生物胺降解率达到61.4%,但黄酒的质量和感官不符合黄酒质量标准。在绍兴某酒厂完成了发酵醪液量为360 kg的中试试验,在前酵期加入1.0×106 CFU/g植物乳杆菌DN2,总生物胺降解率为50.3%,成品黄酒质量和感官品质符合特定绍兴黄酒品质要求。

陆炳仙,马远洋,郑稳昂[6](2019)在《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要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啤酒被人们称之为"液体面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啤酒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啤酒的质量和生物稳定性,应该控制好啤酒中的微生物。只有做好微生物控制的各个细节,才能保证啤酒的口感和质量,下面就啤酒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途径进行分析。啤酒酿造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在啤酒酿造过程中,细菌和霉菌是最重要的有害微生物。细菌有有益菌和有害菌之分,而目前所说的是有害菌,它主要包括了乳酸杆菌、四联

翟银成[7](2019)在《蔬菜和水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文中提出本文从抽样过程质量控制、人员的质量控制、设施环境的质量控制、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物质的质量控制、检测过程质量控制与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蔬菜与水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蔬菜和水果农药残留检测目前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承接该监测任务的检测机构肩负着极大的责任。农药残留检测是微

李晓燕[8](2019)在《微生物对风干牛肉产品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风干牛肉是我国传统的腌腊牛肉制品,易于加工和贮藏运输,因其食用方便、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深受大众欢迎。但传统风牛肉制作是在较低温条件下自然风干而成,不仅受地域、气候和季节等条件限制,而且加工环境的不可控加大了有害微生物、硝胺、苯并芘等污染的风险。通过自控风干工艺和人为添加微生物发酵剂改善腌腊发酵肉制品品质和安全性也受到高度关注。为此对风干牛肉在自控风干发酵条件下的微生物发酵剂调控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探究了商业化发酵剂中的微生物菌群和传统天然豆类调料中的有益菌群对风干牛肉产品感官、理化、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等的影响,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进行自控仿天然风干替代自然风干工艺及技术参数的筛选确定。采用传统自然风干、热风烘烤干燥和仿天然自控风干3种工艺制作风干牛肉,分别对其产品特性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对加工环境可控性、加工周期、加工效益及安全性等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仿天然自控风干既能最大限度的保留产品的风味,有效防止牛肉产品脂肪氧化,解决自然风干速度慢、生产效率低,以及热风烘干干燥产品易出油和脂肪过度氧化等问题,又能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经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出自控风干制作风干牛肉的工艺及其主要技术参数为:原料选择→切割整理→配料→滚揉(46℃、2h)→腌制(24℃、24h)→发酵风干(温度610℃、湿度5560%、风速1.52.0m/s、时间1112d)→挂晾(2430h),至产品脱水率达4045%。2.进行应用于风干牛肉加工的直投式发酵微生物和天然发酵微生物的筛选。首先从商业化发酵微生物菌种(直投式冻干菌)中进行选择,比较其制作的风干牛肉的产品理化、微生物特性、风味特性,以及适应中式消费习惯的感官等指标,筛选出(肉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arnosus,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和汉逊德巴利酵母菌Debaromyces hansenii)组合的第5号发酵菌种,在改善产品感官和理化特性的同时,适应中式消费习惯,并可进一步保证产品的可贮性和卫生安全性,提升产品的品质。采用此菌种加工风干牛肉,产品的主要特性指标为:感官总评分值8分,pH值6.15,aw值0.761,挥发性盐基氮(TVB-N)14.69 mg/100g,亚硝酸盐残留量3.46 mg/kg,菌落总数8.23 Log(CFU/g),乳酸菌6.04 Log(CFU/g),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未检出,总游离氨基酸为42.12g/100g,挥发性风味检出物质相对总含量为89.22%。进一步对富含有益菌群的天然豆类调料(豆豉、豆瓣、腐乳、酱油)进行微生物特性指标分析,选择微生物种类更丰富、含量更多、更接近于发酵微生物菌群的调料作为添加至风干牛肉制作中的天然发酵微生物的原料来源。结果表明,郫县豆瓣菌群结构和微生物组成更适合添加至风干牛肉中,且是川味肉制品中最常使用的调料,来源稳定,其主要菌群结构及含量为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5.13 Log(CFU/g),霉菌(Moulds)3.06 Log(CFU/g),酵母菌(Yeasts)3.29 Log(CFU/g),微球菌(Microbes)4.83 Log(CFU/g)。3.进行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感官、常规理化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采用仿天然自控风干工艺制作3个组风干牛肉,分别添加直投式发酵微生物(A组)、郫县豆瓣作为天然发酵微生物(B组),并与不添加发酵微生物传统风干牛肉(C组)进行比较。测定结果显示,3个组产品总感官评分和水分活度值各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色度值各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红度值(C组<B组<A组),黄度值(A组<B组<C组);pH值各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A组<B组<C组;水分含量值、TVB-N值AB两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AC两组、BC两组间均有显着差异(p<0.05):B组<C组,A组<C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各组间均有显着差异(p<0.05):B组<A组<C组;亚硝酸盐残留量各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A组<C组<B组;质构特性各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硬度(A组<B组<C组)、咀嚼性(A组<B组<C组)、紧实度(A组<C组<B组)。结果分析表明,直投式发酵微生物可以显着改善风干牛肉发酵色泽,改善风干牛肉硬度、咀嚼性等质构特性,降低pH、TVB-N值和亚硝酸盐残留量,提升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天然发酵微生物也显示出在改善产品的品质,提升产品色泽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作用,但直投式发酵微生物对于风干牛肉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的提升相较于天然发酵微生物更为显着。4.进行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产品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研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对3个组别的风干牛肉产品(直投式发酵微生物A组、郫县豆瓣天然发酵微生物B组,以及传统风干牛肉C组)进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包括总游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鲜味氨基酸(DAA)含量以及鲜味氨基酸占比(DAA/TAA)、必需氨基酸占比(EAA/TAA)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A组相比C组:TAA含量提升3.60g/100g,EAA含量提升2.63g/100g,DAA含量提升5.46g/100g,DAA/TAA提升9.34%,EAA/TAA提升3.12%;B组相比C组:TAA含量降低3.55g/100g,EAA含量提升0.11g/100g,DAA含量提升0.29g/100g,DAA/TAA提升5.38%,EAA/TAA提升4.15%。结果分析表明,直投式发酵微生物和自然发酵微生物对于风干牛肉DAA/TAA和EAA/TAA的提升均有显着效果,相较于自然发酵微生物,直投式发酵微生物对于风干牛肉TAA、DAA以及DAA/TAA的提升效果更显着、作用更佳。5.进行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首先对影响风干牛肉萃取效果的4个关键因素(萃取针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样品解吸时间)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头为50/30μm DVB/CAR/PDMS型号,萃取温度67℃,萃取时间33min,样品解吸时间4min。在经过优化的最佳萃取条件下,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检测3个组别的风干牛肉(直投式发酵微生物A组、郫县豆瓣天然发酵微生物B组,以及传统风干牛肉C组)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显示,A组相比C组: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共增加14种,相对含量共增加13.92%;B组相比C组: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共增加1种,相对含量共增加7.82%。直投式发酵微生物和天然发酵微生物对于风干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总峰面积的提升均有助益,其中,直投式发酵微生物对于风干牛肉挥发性风物质的影响大于天然发酵微生物,而相较于自然发酵微生物,直投式发酵微生物效果极显着更佳、作用更强。

刘甜甜[9](2019)在《贮存污泥生物干化过程中组分变化及微生物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贮存污泥产量的增多,引发的环境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对贮存污泥的处理迫在眉睫。但是贮存污泥性质及高含水率等问题影响其进一步的处理处置,因而对贮存污泥性质进行分析以及脱水干化是后续处理的关键。生物干化技术是当前处理贮存污泥经济可行的方法之一。本文分析了贮存污泥在长期贮存过程中的性质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贮存污泥生物干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建立了预测模型;研究了生物干化过程不同组分的转化规律以及水分和热量的变化情况;最后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了生物干化过程中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功能特点,以及水分变化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由于贮存污泥的性质会影响后续的处理处置方式,且其性质在长期贮存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因此首先对沈阳某污泥填埋场贮存污泥性质随贮存时间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相关数学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贮存污泥在长期的贮存过程中含水率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7580%),并没有显着降低。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前期下降趋势明显,后期逐渐变缓,最终降至38.45%左右。Cu、Zn、Cr、Ni、Cd、As、Hg等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并未发生明显规律性变化。总氮、NH4+-N及NO3--N的变化趋势分别与高斯函数、傅里叶函数和多项式函数拟合较好。生物干化过程中调理剂和通风等因素对干化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采用生物干化实验装置考察了调理剂种类、调理剂配比、通风方式和通风量等关键影响因素对贮存污泥生物干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贮存污泥与啤酒糟的配比为5:1(w/w,湿重),通风方式为10 min开/20 min关的间歇通风方式,通风量为1.4 L min-1 kg-1干物质是较为合适的选择,此时含水率由70.90%降至56.36%。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预测模型可以准确预测生物干化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生物干化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腐殖质和元素的变化表明生物干化可以促进物料向稳定的大分子物质转化。对有机质不同溶解性组分(水溶性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情况分析表明,结构不同的有机组分在生物干化过程中的降解情况不同。由水分平衡分析可知,蒸发是生物干化过程中水分去除的主要途径,占总去除量的90%以上。热量分析表明蒸发散热是生物干化过程中热量消耗的主要途径,占总消耗热量的60%左右。调理剂对生物干化系统生物热的贡献值大于80%,远远高于贮存污泥的贡献值,因此贮存污泥生物干化时添加调理剂是非常必要的。利用平板计数方法考察了生物干化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发现细菌数量变化与放线菌相似,总体先升高后降低;真菌数量在初期出现短暂的上升,此后快速下降。对生物干化过程中多种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淀粉酶、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均先增加后降低,木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质过氧化物酶)在整个生物干化过程中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了生物干化过程中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细菌群落结果表明,生物干化过程会导致细菌群落多样性降低,群落结构会发生动态变化,且高温期的优势菌属为Ureibacillus和Bacillus。利用PICRUSt对细菌群落的功能性预测分析可知,主要的生化代谢途径为:代谢、基因信息处理过程、环境信息处理过程和细胞过程。对真菌群落的分析同样表明,生物干化过程中真菌群落的多样性经过高温期后会降低。在属水平,高温期优势真菌为Pichia。利用FUNGuild数据库对真菌的功能性预测分析表明,真菌根据营养方式主要分为病原型和腐生型两大类。对水分变化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分析表明Bacillus、Ureibacillus和Pichia对生物干化过程中水分蒸发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钟葵章[10](2019)在《论啤酒生产中有害菌的特点和监控方法》文中认为本文主要论述了啤酒生产过程中有害菌的分类、特点、检验方法和预防控制措施。

二、有害微生物对啤酒质量的影响及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害微生物对啤酒质量的影响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蚕豆酱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传统豆类酿造微生态的基本特征
        1.1.1 传统豆类发酵食品概述
        1.1.2 传统豆类发酵食品生产工艺
        1.1.3 豆类发酵食品的理化代谢物质
        1.1.4 传统豆类酿造微生物种类及功能
    1.2 传统豆酱酿造现状和技术调控
        1.2.1 传统豆酱酿造现状
        1.2.2 保温发酵
        1.2.3 低盐发酵技术
    1.3 合成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1.3.1 合成微生物群落简介
        1.3.2 微生物相互作用
        1.3.3 合成微生物群落应用
    1.4 传统豆类酿造微生态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
        1.4.1 传统培养法
        1.4.2 非培养法
        1.4.3 微生物群落与理化的相关性研究
    1.5 立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题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季节蚕豆酱成曲及酱醅的比较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2.1.2 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2.1.3 扩增子测序和qPCR分析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不同季节蚕豆酱理化代谢物的比较分析
        2.2.2 不同季节微生物群落变化
        2.2.3 微生物群落的驱动力及功能预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蚕豆酱发酵过程中理化代谢物与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3.1.2 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3.1.3 扩增子测序和qPCR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的跟踪分析
        3.2.2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3.2.3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绝对定量
        3.2.4 微生物群落的演替驱动力
        3.2.5 微生物群落的功能预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蚕豆酱微生物群落功能基因和代谢机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4.1.2 基因组提取和宏基因组测序
        4.1.3 宏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功能基因和代谢途径分析
        4.2.2 代谢途径重构
        4.2.3 物种与功能贡献度分析
        4.2.4 微生物耐盐基因及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蚕豆酱微生物功能特性与微生物群落重构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5.1.2 常用培养基及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5.1.3 核心微生物的菌株特性
        5.1.4 蚕豆酱微生物群落的重构
        5.1.5 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5.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5.2.2 微生物的菌株特性
        5.2.3 微生物的代谢特性
        5.2.4 微生物群落的重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taphylococcus菌株特性比较和合成微生物群落优化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主要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6.1.2 Staphylococcus菌株的鉴定和统计
        6.1.3 Staphylococcus种的分布机制和功能特性
        6.1.4 合成蚕豆酱微生物群落的优化
        6.1.5 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6.1.6 感官品评和电子舌分析
        6.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食源性Staphylococcus种的分离和统计
        6.2.2 Staphylococcus群落的分布机制
        6.2.3 不同Staphylococcus种的功能特性
        6.2.4 合成微生物群落的应用
    6.3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Ⅱ:附图和附表

(2)猪场废水和啤酒废水共发酵产甲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厌氧消化理论
        1.2.1 厌氧消化原理
        1.2.2 厌氧消化微生物
        1.2.3 直接种间电子传递
    1.3 猪场废水单独发酵存在的问题
    1.4 猪场废水混合发酵
    1.5 促进厌氧发酵措施
        1.5.1 添加零价铁
        1.5.2 添加四氧化三铁
        1.5.3 添加颗粒活性碳
    1.6 两相厌氧消化
        1.6.1 两相厌氧消化机理
        1.6.2 两相厌氧产氢产甲烷研究进展
        1.6.3 两相产氢产甲烷产气模型研究
    1.7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猪场废水与啤酒废水单相产甲烷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分析方法
        2.2.4 数据分析与计算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猪场废水和啤酒废水不同混合比共发酵批次试验
        2.3.2 猪场废水和啤酒废水不同有机负荷下共发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零价铁和四氧化三铁对猪场废水和啤酒废水共发酵产甲烷的提升效应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装置
        3.2.3 试验设计
        3.2.4 分析方法
        3.2.5 数据分析与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对产气效率的影响
        3.3.2 对发酵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3.3.3 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颗粒活性碳对猪场废水和啤酒废水共发酵产甲烷的提升效应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装置
        4.2.3 试验设计
        4.2.4 分析方法
        4.2.5 数据分析与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对产气效率的影响
        4.3.2 对发酵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4.3.3 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4.3.4 与零价铁和四氧化三铁添加效果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相系统的设计、搭建及启动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两相系统的设计及搭建
        5.2.2 两相系统启动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两相系统设计及搭建
        5.3.2 两相系统的启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猪场废水和啤酒废水两相厌氧发酵生产氢气和甲烷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采集
        6.2.4 分析方法
        6.2.5 数据分析与计算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产氢相结果分析
        6.3.2 产甲烷相结果分析
        6.3.3 综合分析
        6.3.4 单相和两相产气效果对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猪场废水和啤酒废水两相共发酵产气模型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回归模型
        7.3.2 双e模型
        7.3.3 改良的修正Gompertz模型
        7.3.4 不同模型模拟效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两相系统制作过程
    附录B 黎曼积分和进阶算法计算
致谢
个人简历

(3)人工湿地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啤酒废水的处理效果及产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能源及水污染现状
        1.1.2 啤酒工业废水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
        1.2.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及工作原理
        1.2.2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类型
        1.2.3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
    1.3 人工湿地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
        1.3.1 CW-MFC的研究现状
        1.3.2 产电性能影响因素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装置的构建
    2.2 实验装置的接种和启动
        2.2.1 特殊菌种的培养
        2.2.2 反应器接种及实验用水
    2.3 实验仪器
    2.4 水质检测析方法
    2.5 电化学检测方法
    2.6 微生物学分析方法
3 CW-MFC系统污水处理及产电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3.1 整体运行效果
    3.2 不同HRT对 CW-MFC系统性能的影响
        3.2.1 不同HRT下污水净化效果
        3.2.2 不同HRT下产电性能
    3.3 进水COD对 CW-MFC系统性能的影响
        3.3.1 不同进水COD下污水净化效果
        3.3.2 不同进水COD下产电性能
    3.4 电极间距对CW-MFC系统性能的影响
        3.4.1 不同电极间距下污水净化效果
        3.4.2 不同电极间距下产电性能
    3.5 本章小结
4 阴极微生物对CW-MFC系统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阴极微生物对CW-MFC系统污水净化性能的影响
        4.2.1 污染物去除效果
        4.2.2 反应器沿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4.3 阴极微生物对CW-MFC系统产电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CW-MFC系统中微生物群落分析
    5.1 CW-MFC系统阳极微生物种群分析
        5.1.1 阳极微生物群落的Alpha多样性分析
        5.1.2 阳极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5.2 CW-MFC系统阴极微生物种群分析
        5.2.1 阴极微生物群落的Alpha多样性分析
        5.2.2 阴极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干加酒花对啤酒生物稳定性及香气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啤酒花概述
    1.2 啤酒花添加工艺
    1.3 干加酒花啤酒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4 啤酒腐败菌的研究
    1.5 啤酒腐败菌的类型
        1.5.1 革兰氏阳性菌
        1.5.2 革兰氏阴性菌
    1.6 干加酒花啤酒香气质量研究
    1.7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啤酒花与酵母
        2.1.2 试剂
        2.1.3 培养基
        2.1.4 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啤酒发酵特性与风味测定
        2.2.2 酒花香味物质检测
        2.2.3 干加酒花啤酒发酵
        2.2.4 干加酒花啤酒微生物的分离
        2.2.5 酒花微生物的计数
        2.2.6 微生物的鉴定
        2.2.7 响应面法优化干加酒花工艺
        2.2.8 里那醇、香叶醇和β-香茅醇对香气质量的影响
        2.2.9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干加酒花对啤酒生物稳定性的影响
    3.1 干加酒花对啤酒酿造特性和风味的影响
    3.2 干加酒花啤酒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3.3 酒花微生物对啤酒酿造特性的影响
        3.3.1 对发酵速率和表观发酵度的影响
        3.3.2 酒花微生物对酒精度的影响
        3.3.3 酒花微生物对总酸的影响
        3.3.4 酒花微生物对啤酒风味物质的影响
        3.3.5 酒花微生物对啤酒生物胺的影响
    3.4 酒花微生物对啤酒香气质量的影响
第四章 干加酒花对啤酒香气质量的影响
    4.1 响应面实验设计
    4.2 回归分析
    4.3 不同浓度里那醇、香叶醇和β-香茅醇的香气特性
    4.4 里那醇、香叶醇和β-香茅醇协同作用对香气强度的影响
    4.5 干加酒花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5)黄酒酿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对生物胺降解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黄酒及黄酒的生物安全性
        1.2.1 黄酒酿造
        1.2.2 黄酒的生物安全性
    1.3 生物胺和发酵食品中生物胺安全性
        1.3.1 生物胺及其安全性
        1.3.2 发酵食品中的生物胺
        1.3.3 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安全性
    1.4 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形成及降解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微生物与生物胺形成和降解的相关性
        1.4.2 生物胺的合成机制
        1.4.3 生物胺的降解机制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培养基
        2.1.4 样品采集
    2.2 测定方法
        2.2.1 生物胺测定
        2.2.2 胺氧化酶和氨基酸脱羧酶活性测定
        2.2.3 黄酒理化指标测定和微生物菌落计数
        2.2.4 感官评价
        2.2.5 HPLC-MS/MS测定蛋白质组成
    2.3 黄酒生物胺分析
    2.4 冬酿黄酒酿造过程生物胺的消长分析
    2.5 样品基因组DNA的提取
    2.6 高通量测序方法
        2.6.1 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测定
        2.6.2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2.7 微生物菌群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2.8 降解生物胺微生物的乳酸菌筛选
        2.8.1 乳酸菌的分离
        2.8.2 不产生物胺菌株的筛选
        2.8.3 降解生物胺菌株筛选
        2.8.4 不产生物胺菌株形态观察
        2.8.5 降解生物胺菌株的16SrRNA鉴定
        2.8.6 降解生物胺菌株对酸的耐受性
        2.8.7 降解生物胺菌株对乙醇的耐受性
    2.9 植物乳杆菌DN2的生长特性
        2.9.1 植物乳杆菌DN2生长曲线
        2.9.2 pH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的影响
        2.9.3 乙醇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的影响
    2.10 胺氧化酶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2.10.1 胺氧化酶分离纯化
        2.10.2 胺氧化酶的鉴定
    2.11 胺氧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2.11.1 最适反应温度
        2.11.2 最适反应pH
        2.11.3 金属离子对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12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中生物胺的降解
        2.12.1 前酵期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
        2.12.2 后酵期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2.12.3 前后酵期分别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2.13 植物乳杆菌DN2降解黄酒生物胺的中试实验
    2.14 统计分析
第3章 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形成及变化
    3.1 引言
    3.2 黄酒生物胺方法建立及市售黄酒生物胺分析
        3.2.1 HPLC法测定生物胺方法的建立
        3.2.2 精密度与回收率
        3.2.3 市售黄酒生物胺分析
    3.3 冬酿黄酒酿造过程生物胺的消长
        3.3.1 原料生物胺变化
        3.3.2 预发酵段物料生物胺变化
        3.3.3 发酵段物料生物胺变化
        3.3.4 成熟期物料生物胺变化
        3.3.5 冬酿黄酒酿造过生程中物胺的消长
    3.4 春酿和秋酿黄酒酿造过程生物胺的消长
        3.4.1 春酿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消长
        3.4.2 秋酿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消长
    3.5 不同季节生产黄酒中生物胺特点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酒酿造微生物菌群结构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4.1 引言
    4.2 黄酒酿造中微生物多样性
        4.2.1 黄酒酿造过程细菌的多样性
        4.2.2 黄酒酿造过程中真菌的多样性
    4.3 黄酒酿造原料微生物菌群结构
        4.3.1 原料细菌菌群结构
        4.3.2 原料真菌菌群结构
    4.4 黄酒发酵过程微生物菌群结构
        4.4.1 黄酒发酵过程细菌菌群结构
        4.4.2 黄酒发酵过程真菌菌群结构
    4.5 黄酒发酵醪液微生物菌群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4.5.1 黄酒发酵过程细菌群落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4.5.2 黄酒发酵过程真菌群落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降解生物胺菌株筛选及其产胺氧化酶特性
    5.1 引言
    5.2 降解生物胺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5.2.1 黄酒发酵物中不产生物胺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5.2.2 降解生物胺菌株的筛选
        5.2.3 降解生物胺乳酸菌的鉴定
        5.2.4 降解生物胺菌株对酸和乙醇的耐受性
    5.3 植物乳杆菌DN2的生长特性
        5.3.1 不同温度下植物乳杆菌DN2的生长曲线
        5.3.2 pH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特性的影响
        5.3.3 乙醇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特性的影响
    5.4 植物乳杆菌DN2中胺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5.4.1 植物乳杆菌DN2产胺氧化酶的特性
        5.4.2 胺氧化酶的分离纯化
        5.4.3 胺氧化酶结构表征
    5.5 胺氧化酶活性组分的酶学特性研究
        5.5.1 温度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的影响
        5.5.2 pH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的影响
        5.5.3 金属离子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的影响
    5.6 胺氧化酶降解生物胺的机制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中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6.1 引言
    6.2 前酵期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6.2.1 植物乳杆菌DN2对总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6.2.2 植物乳杆菌DN2对各种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6.2.3 植物乳杆菌DN2的产酸特性
    6.3 后酵期加植物乳杆菌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6.3.1 缺氧条件下植物乳杆菌DN2对总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6.3.2 缺氧条件下植物乳杆菌DN2对各种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6.3.3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酸度的影响
    6.4 前后酵期分别加植物乳杆菌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6.4.1 植物乳杆菌对总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6.4.2 植物乳杆菌对各种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6.4.3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酸度的影响
    6.5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品质的影响
        6.5.1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质量品质的影响
        6.5.2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感官品质的影响
    6.6 植物乳杆菌DN2降解黄酒生物胺的中试实验
        6.6.1 黄酒中试产品生物胺残留量
        6.6.2 中试黄酒成品的质量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要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啤酒酿造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
啤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控制要点
    啤酒发酵前段过程微生物控制
        1.麦汁的无菌化处理和管控
        2.酿造环境的无菌化处理
    啤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控制
    啤酒发酵后微生物控制
    员工无菌意识的培养
    做好生产用水水网管理工作

(7)蔬菜和水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抽样过程的质量控制
人员的质量控制
设施环境的质量控制
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检测材料的质量控制
标准物质的质量控制
检测过程质量控制
记录的质量控制
检测报告的质量控制
结语

(8)微生物对风干牛肉产品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牛肉制品概述
        1.2.2 传统腌腊牛肉制品及其产品特性概述
        1.2.3 传统风干牛肉制品工艺及其产品特性概述
        1.2.4 腌腊及风干牛肉制品研究现状
        1.2.5 发酵肉制品及发酵牛肉制品概述
        1.2.6 微生物发酵剂及发酵技术概述
        1.2.6.1 微生物发酵剂
        1.2.6.2 微生物发酵技术概述
        1.2.7 微生物发酵剂应用于牛肉制品概述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发酵微生物的筛选及风干牛肉自控风干工艺研究
    2.1 风干牛肉加工工艺及参数选择研究
        2.1.1 产品制作
        2.1.1.1 仪器设备
        2.1.1.2 产品配方
        2.1.1.3 原辅材料
        2.1.1.4 工艺流程
        2.1.2 结果与分析
        2.1.2.1 各组风干工艺加工工艺参数比较
        2.1.2.2 风干牛肉自控风干工艺参数的确定
    2.2 直投式发酵微生物的筛选
        2.2.1 产品制作
        2.2.1.1 原辅材料
        2.2.1.2 仪器设备
        2.2.1.3 产品配方
        2.2.1.4 工艺流程
        2.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2.2.2.2 测定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3.1 微生物发酵剂对风干牛肉感官的影响
        2.2.3.2 加工进程中a_w值和pH值变化
        2.2.3.3 微生物发酵剂对风干牛肉产品特性的影响
    2.3 含天然发酵微生物的调料筛选研究
        2.3.1 材料与试剂、仪器设备
        2.3.2 实验方法
        2.3.3 检测指标及方法
        2.3.4 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感官、理化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
    3.1 产品制作
        3.1.1 原辅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1.3 产品配方
        3.1.4 工艺流程
    3.2 产品特性指标测定
        3.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3.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3.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感官特性的影响
        3.3.2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pH值的影响
        3.3.3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色度值的影响
        3.3.4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部分理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3.3.5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TVB-N和亚硝残留的影响研究
        3.3.6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质构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风味特性的影响研究
    4.1 产品制作
        4.1.1 原辅材料
        4.1.2 仪器设备
        4.1.3 产品配方
        4.1.4 工艺流程
    4.2 产品特性指标测定
        4.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4.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4.2.2.1 游离氨基酸检测
        4.2.2.2 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4.3.2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4.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及分析
        4.3.2.2 响应面试验结果及分析
        4.3.2.3 风干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贮存污泥生物干化过程中组分变化及微生物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污泥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1.2.1 处置方法
        1.2.2 处理技术
    1.3 污泥干化方法概况及研究进展
        1.3.1 物理干化
        1.3.2 化学干化
        1.3.3 生物干化
        1.3.4 污泥干化存在的问题
    1.4 生物干化技术
        1.4.1 生物干化的特点
        1.4.2 生物干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4.3 生物干化研究进展
        1.4.4 生物干化存在的问题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料及其理化性质
        2.1.2 实验试剂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2.2.1 生物干化实验装置及运行条件
        2.2.2 贮存污泥性质分析实验
        2.2.3 调理剂对生物干化过程影响实验
        2.2.4 通风状况对生物干化过程影响实验
        2.2.5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生物干化工艺预测模型的建立
        2.2.6 生物干化过程不同组分及水分和热量的变化分析实验
        2.2.7 生物干化过程中微生物分析实验
    2.3 分析检测方法
        2.3.1 常规理化指标及检测方法
        2.3.2 有机物指标检测方法
        2.3.3 污泥及调理剂有氧呼吸与降解能力测试
        2.3.4 水分和热量平衡分析
        2.3.5 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
        2.3.6 模型建立
第3章 自然贮存污泥特性随贮存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3.1 引言
    3.2 贮存污泥理化性质随贮存时间变化规律
        3.2.1 含水率和有机质变化规律
        3.2.2 pH变化规律
    3.3 营养物质随贮存时间变化规律
        3.3.1 TOC的变化
        3.3.2 氮的变化
        3.3.3 磷钾的变化
    3.4 微生物组成变化规律
    3.5 重金属总量及形态变化规律
        3.5.1 重金属总量变化规律
        3.5.2 重金属形态变化规律
    3.6 污泥填埋场贮存污泥稳定化预测
        3.6.1 贮存污泥有机质变化的数学模型拟合
        3.6.2 贮存污泥稳定化时间预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贮存污泥生物干化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及预测模型建立
    4.1 引言
    4.2 调理剂对贮存污泥生物干化的影响
        4.2.1 调理剂种类对贮存污泥生物干化的影响
        4.2.2 调理剂配比对贮存污泥生物干化的影响
    4.3 通风状况对贮存污泥生物干化的影响
        4.3.1 通风方式对贮存污泥生物干化的影响
        4.3.2 通风量对贮存污泥生物干化性能的影响
    4.4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生物干化工艺模型预测
        4.4.1 模型建立
        4.4.2 模型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贮存污泥生物干化过程中组分及特性变化研究
    5.1 引言
    5.2 生物干化过程不同组分转化规律分析
        5.2.1 溶解性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5.2.2 溶解性有机物的EEM分析
        5.2.3 有机质不同溶解性组分的转化
        5.2.4 不同元素的变化
        5.2.5 腐殖质及其组成的变化分析
        5.2.6 重金属含量及形态的变化
    5.3 生物干化过程中水分分析
        5.3.1 不同生物干化阶段水分去除率分析
        5.3.2 生物干化过程水分变化规律
        5.3.3 生物干化过程水分平衡分析
    5.4 生物干化系统热量分析
        5.4.1 生物干化系统热量产生及利用分析
        5.4.2 贮存污泥与调理剂对生物干化系统的生物热贡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贮存污泥生物干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研究
    6.1 引言
    6.2 生物干化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6.2.1 细菌数量的变化
        6.2.2 放线菌数量的变化
        6.2.3 真菌数量的变化
    6.3 生物干化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
        6.3.1 降解易降解有机质的酶活性
        6.3.2 木质纤维素酶活性
    6.4 生物干化过程中细菌群落分析
        6.4.1 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分析
        6.4.2 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6.4.3 细菌群落间相互关系分析
        6.4.4 细菌群落演替模型
        6.4.5 细菌功能预测分析
    6.5 生物干化过程中真菌群落分析
        6.5.1 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分析
        6.5.2 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6.5.3 真菌群落相互关系分析
        6.5.4 真菌群落演替模型
        6.5.5 真菌功能性分析
    6.6 生物干化过程中水分变化与微生物群落关系分析
        6.6.1 水分蒸发与温度及微生物的关系
        6.6.2 优势菌属与水分蒸发的相关性分析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论啤酒生产中有害菌的特点和监控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啤酒有害菌共性及分类
2 常见啤酒有害菌
3 啤酒有害菌相关监控方法
    3.1 直接检测方法
        3.1.1 直接接入法是将一定量的微生物样品直接接到培养基中后进行微生物培养。
        3.1.2 应用举例
    3.2 注意事项
    3.3 适用范围
    3.4 间接检测方法:
        3.4.1 二次污染的条件
        3.4.2 二次污染的形成过程
        3.4.3 棉签擦拭法
        3.4.4 ATP法
        3.4.5 设备表面卫生取样点设置原则和方法
4 结论

四、有害微生物对啤酒质量的影响及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蚕豆酱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分析[D]. 贾云. 江南大学, 2021(01)
  • [2]猪场废水和啤酒废水共发酵产甲烷研究[D]. 许绍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人工湿地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啤酒废水的处理效果及产电性能研究[D]. 王岑.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干加酒花对啤酒生物稳定性及香气质量的影响[D]. 潘振奇.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5]黄酒酿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对生物胺降解作用研究[D]. 牛天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要点分析[J]. 陆炳仙,马远洋,郑稳昂. 食品安全导刊, 2019(24)
  • [7]蔬菜和水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 翟银成. 食品安全导刊, 2019(24)
  • [8]微生物对风干牛肉产品特性的影响[D]. 李晓燕. 成都大学, 2019(01)
  • [9]贮存污泥生物干化过程中组分变化及微生物学机制研究[D]. 刘甜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论啤酒生产中有害菌的特点和监控方法[J]. 钟葵章. 中外酒业·啤酒科技, 2019(03)

标签:;  ;  ;  ;  ;  

有害微生物对啤酒品质的影响与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