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E实体-关系模型空间数据管理研究

SDE实体-关系模型空间数据管理研究

一、SDE的实体-关系模型空间数据管理方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鄂天游[1](2021)在《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在攀枝花供电公司的输电业务管理工作中,目前已经通过电网生产管理系统、用电营销系统、远程抄表系统等MIS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但是,仍存在着系统操作切换频繁、操作不便、数据存储分散、可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和开发了一套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在系统中通过对各输电MIS系统进行功能集成,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输电业务管理人员常用的功能进行融合,并通过GIS可视化界面的方式体用便利的操作接口支持,具有较高的管理效率和用户友好性,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整理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并确立了系统的研发技术。对系统的开发需求情况进行综述,将系统划分为地理信息服务和软件服务两个方面的需求,并对具体的开发要求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按照系统的开发要求,对系统进行功能设计,包括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地理信息服务功能设计、软件服务功能设计和数据库的设计等。2)按照所选的研发技术和工具,详细分析和研究地理信息服务开发中的GIS服务环境配置、GIS资源管理、GIS图层绘制、GIS图上操作功能及交互功能的实现方法。分析研究软件服务功能的实现流程、服务发布方式,并展示软件服务的图形化界面效果。3)对系统进行测试分析,对其中的电力信息服务、软件服务功能进行验证,并测试系统的性能表现。通过系统的功能、性能测试,得到系统达到了攀枝花供电公司的输电业务管理要求。同时,系统在应用之后,实现了输电业务管理工作的集成化、可视化和数字化,有效提高了业务管理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张根[2](2020)在《基于GIS的煤炭信息服务系统》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包括煤炭行业在内各行业纷纷开始实现自身信息化建设。在我国鄂尔多斯地区拥有大量煤炭资源,经过长期的煤炭营销发展,当地逐步形成了以煤炭贸易商链接上下游客户的煤炭供应链销售模式。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煤炭贸易商不得不对煤炭供应链进行管理,这需要煤炭贸易商掌握实时、准确、全面的煤炭行业相关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能力、丰富的空间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直观的图形显示能力,已经在社会生产、交通、自然资源等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GIS搭建煤炭行业信息系统,为煤炭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及其下游用户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本文从煤炭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面向煤炭供应商及其下游客户,以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资讯为宗旨,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基于GIS平台,设计并实现了煤炭行业信息服务系统,完成了多源信息数据的获取、管理和可视化展示,具体包含以下内容:1)分析煤炭供应链上煤炭贸易商及其下游客户的信息需求,设计系统功能;2)针对系统的数据需求,通过技术调研和实验,给出了灵活的数据获取方案。包含对CAD数据进行格式转换获得煤矿地理空间位置信息,对实测的煤矿坑口、小路数据的导入,从煤矿、贸易公司获取的煤质量、价格等Excel表格数据的处理,以及利用Scrapy网络爬虫爬取煤矿行业信息等。3)分析各类数据的格式和特征,根据数据库设计规范,建立系统数据库,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安全的存储和管理;4)基于Web前端框架和Openlayers等开源GIS框架搭建系统客户端,实现煤炭行业空间信息和非空间属性信息的可视化展示,以及专题图表的可视化表达;5)将煤矿坑口、小路数据和高德地图路径分析服务相结合,实现到煤矿“坑口”位置的路径分析,并可视化展示。该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为煤炭贸易商及其下游客户提供信息服务,实现了煤炭供应链上关键信息的共享和可视化展示,帮助贸易商进行供应链管理,为贸易商及下游用户的规划、决策提供信息辅助,从而促进煤炭行业发展。

梁少岗[3](2019)在《基于ArcGIS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不动产登记中原有分散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满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动产统一登记需要对以往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数据进行整合建库、统一存储和管理。因此,开发一款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系统软件对于不动产登记数据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对国内部分不动产登记数据库软件摸索与分析,结合不动产登记内外业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利用软件开发的相关技术及工具开发一款基于ArcGIS平台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软件,最后运用不动产登记数据库软件完成怀来县不动产登记项目的建库工作,同时对外扩极值点法四邻关系模型进行检验。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梳理国内不动产登记的作业模式,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数字成图软件及不动产登记建库软件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可以为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平台软件提供依据。通过查阅资料和对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不动产登记各阶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给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为不动产各阶段工作提供一些新参考。(2)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系统软件应用主流C#开发技术,.NET框架技术,SQLServer数据库技术,遵从不动产统一登记各阶段工作要求的软件产品开发模型,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下应用软件开发的相关控件工具,完成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3)通过分析不动产数据特点及逻辑结构,进一步改进“不动产单元-权利-权利人-登记业务”四位一体的数据模型,按照数据库设计的要求设计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最终的数据库系统以ArcSDE作为中间件,完成数据的检索访问,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 2008主要负责数据的物理存储,这种数据管理方式可以为空间数据的存储提供一些新的思路。(4)针对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四邻关系信息获取效率低、正确率不高的情况,提出外扩极值点法四邻关系模型,通过ArcPy完成外扩极值点法四邻关系模型的代码编写,与以往的四邻关系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外扩极值点法四邻关系模型在效率、正确率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可为四邻关系信息提取的相关测量工作提供了新参考。本文以怀来县不动产登记项目为实例,首先对不动产登记流程进行介绍,总结各阶段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给出解决不动产登记各阶段问题的解决方案,希望对怀来县及其他地区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提供参考,加快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进程。

詹金贵[4](2019)在《基于GIS的农地确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以上方古城村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在农村土地确权的管理工作中GIS的应用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作为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的一项重要技术,GIS在获取地块信息、存储、查询和更新等方面都十分方便,为了促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简单、高效进行,提升农村土地管理效率及系统的实用性,本文结合晋宁区上方古城村农村土地确权实际工作情况,对农地确权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⑴通过对晋宁区农地确权工作进行调研,了解到管理系统软件多是以区为单位进行数据管理的,和乡村管理数据相比会出现时效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此农地确权系统,作为县(区)级农地确权管理系统的补充,针对的是乡村级单位用户,可以比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⑵本文基于ArcGIS Engine技术,以Visual Studio2010为开发平台,采用Visual C#开发语言和SQLserver关系型数据库,以及利用空间数据库引擎ArcSDE技术对农地确权管理系统进行了设计,它可以实现数据操作、地图操作、土地管理、权属信息管理、数据导出、用户管理等六大基本功能。⑶系统方面可分为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两方面来管理,对于外业调查中所获得的属性数据和内业利用ArcGIS等软件所得到的SHP数据、CAD数据、栅格数据等图形数据可以通过数据操作模块入口来添加,并通过ArcSDE在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存储和管理;属性数据则主要是利用土地管理模块和权属信息管理模块进行管理,可以实现对地块信息进行登记、变更,通过土地编码、承包方合同编号对地块信息、承包方相关信息进行相关查询等。⑷系统实现了部分方面的创新,如空间查询功能可以实现对任意一片地块选取之后进行查询,能及时查询出此片地块的地块编号、地块的几何坐标(X、Y坐标)等;此外首次把系统用在村级单位进行小地块和矩形地块的管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实现上述基本功能,且达到了简单、高效、实用的目标,为农村土地的快速登记查询和后期流转提供有力支持。

梁晨[5](2019)在《基于ArcEngine及Oracle技术的地下空间数据管理功能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随着近年来城市的不断发展、空间资源愈发紧张,地下空间开发成为当前世界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之一。城市地下空间建筑物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具有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协调城市整体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城市公共防灾的作用。地下空间数据管理体系的构建不仅对集中管理地下空间资源、促进城市资源共享以及城市建设规划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城市规划以及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14]。昆明市通过重点区域地下空间普查工作明确昆明市当前地下空间总量及使用状态,结合当前昆明市城区改造项目选取合适数据库平台建立合理的地下空间数据库。地下空间普查结果不仅为今后昆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以及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提供依据,也为昆明市远期城市空间总体资源规划开发奠定一定的数据基础[14]。本文以“昆明市地下空间普查”项目为背景,以昆明市地下空间建筑物普查数据为基础数据。在对整个地下空间设施普查项目工作中相关测量技术及数据处理体系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临时数据库的深入分析,构建基于Oracle数据库技术地下空间数据库并与ArcEngine组件式开发技术对地下空间数据库管理功能进行设计与初步实现。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如下:1.整理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相关资料,结合当前昆明市已有的地下空间普查数据、昆明市测绘院近几年开展地下空间普查工作的经验与数据管理需求,基于当前地下空间数据内容详细设计了地下空间概念模型、物理模型以及逻辑模型,为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提供详细的结构体系。2.为保障数据库建设质量,建立规范的地下空间数据库体系。采用ArcSDE for Oracle 11g构建企业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地下空间数据的数据管理、辅助决策等功能开发提供保障。3.在系统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数据基于Geodatabase数据模型基础上对地下空间数据库建库内容、流程以及实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应用当下ArcGIS软件平台和Oracle 11g数据库,并采用C/S架构模式设计地下空间数据建库与入库、数据更新、数据管理以及基于Feature Manipulate Engine软件的数据质量检查模块进行设计,各子模块相互独立,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综上所述,本课题采用ArcSDE for Oracle 11g大型关系数据库建立地下空间建筑物数据库,基于C#for ArcEngine组件式开发技术完成地下空间建筑物数据管理相关功能。并结合加拿大数据格式转换软件Feature Manipulate Engine,研究地下空间数据质量管理模块。

王飘[6](2018)在《基于ArcEngine的水文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文是关系国民经济建设和水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水文资料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决策依据,如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存储与管理一直是水文工作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各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水文数据库,基本实现了水文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但由于水文数据多源异构、结构复杂,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和拓扑特征,传统的数据库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对水文数据的统一存储、集中管理、多维展示的要求。空间数据库技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具备强大的地理空间数据管理能力,因此,有必要将空间数据库技术充分应用于水文水资源领域,建立一套新的数据管理平台。本文以水文信息的集成化管理为目标,首先对水文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和GIS技术在水文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明确了水文数据的特点与分类,比较分析了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最终选用基于RMAN(Recovery Manager)的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ArcSDE空间数据引擎以及组件式开发技术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其次,探讨了水文空间数据模型的设计要点,选用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搭建水文空间数据库,完成了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包括逻辑子库的划分、空间数据分层方案的拟定以及数据安全性策略的研究等;在系统设计方面,根据软件工程的指导思想和系统分析与集成理论,结合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需求,完成了系统总体架构、内外结构的设计,拟定了系统集成管理方案,明确了各模块的详细功能;在系统实现方面,采用ArcSDE空间数据引擎和ArcEngine组件开发方式,以.NET为主要开发平台,实现了数据库工程、图层管理、水文信息检索、空间分析、水文信息更新、数据库维护等功能。最后,以大同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为示范区,将系统应用于实际的水文资料管理工作中,检验其实用性。实践证明,该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实现了水文数据的集成化管理,增强了水文数据管理的可视化程度,提高了水文数据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为数字水文和智慧水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平台。

李亚,赵俊三[7](2018)在《基于ArcSDE与SQL Server的建筑物变形监测空间数据库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库的数据管理问题,利用ArcSDE for SQLserver搭建建筑物变形监测空间数据库,并采用Visual2010+C#编程语言+Arcengine开发环境对ArcSDE数据库连接及空间数据加载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rcSDE空间数据引擎技术能够较好地进行建筑物变形监测空间数据库构建,且能够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

孔祥飞[8](2018)在《基于GIS的建筑遗产勘察设计平台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建筑遗产勘察是以指导保护工作为目的,根据保存现状从价值、法式、病症病害、安全性等各个方面对建筑遗产进行的数据采集、分析研究以及总结评估的过程。它所获取的大量现实数据成为制定科学而又严谨的保护修缮方案的基础,在历史与文物建筑单体与群体的保护过程中的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也越来越受到保护领域的重视。在21世纪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数据库和互联网技术支撑的数据高效利用、共享和大数据研究成为了当下的主题,而在建筑遗产勘察数据上,虽然先进技术设备的利用丰富了数据的形式和种类并且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但由于管理方式落后、缺乏规范性等多项原因而使数据仍然处于孤岛状态,设计单位、保护项目之间各自为战,所获得的数据也只服务于当前的保护项目,从而导致同类型的数据无法形成共享的平台,造成了效率低下和数据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首先对国内建筑遗产勘察的现状进行研究,从勘察的目的、流程、内容以及最终的成果表现对其进行剖析。其次以勘察现状为基础,结合实际工作案例和国内外文献从数据的层面对勘察进行分析,指出勘察数据在储存、获取、利用和分析过程中存在访问困难、冗余严重、分布离散、应用狭窄、规范性不足等多项具体缺陷。在第四章的方法研究中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以数据库——GIS——互联网为核心架构的近现代建筑遗产勘察设计平台模式,论证了勘察数据的合理、规范的组织结构和应用方式,并结合关系型数据库、WebGIS、互联网平台开发等多项技术完成了平台的初步实现,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对平台的功能实现进行了展示与介绍。在文章的最后指明现在的平台仍处于初级阶段,只是实现勘察大数据化、提高数据利用率的一次尝试,并根据勘察行业的多样需求和其它技术为平台功能的扩展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做出了判断。

尤静静[9](2017)在《大气污染暴露时空可视化监测数据库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大气污染的暴露测量及健康风险来源解析技术项目为背景,以系统中所涉及的基础地理信息、个体/人群活动轨迹、大气污染浓度分布以及暴露评估参数等数据为数据源,建立了一个规范的数据库进行存储大气污染暴露监测数据,并设计实现对该数据库数据更新、查询以及基本管理功能。在整个项目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和面向对象技术,实现对数据库的设计,运用PowerDesigner建模工具以及SQL Server软件实现对数据库的建立。在该基础上,利用C/S和B/S体系架构的应用系统分别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组织管理。在数据库管理平台的实现中,对空间数据的管理是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基于AricGS二开发组件ArcGGS Engine利用ArcSDE空间数据引擎来实现,而对非空间数据的管理是采用My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使用javaEE、html、css、javascript等开发语言,基于SSH框架进行开发实现。针对大气污染暴露监测与健康风险源解析技术的业务运行需求,重点对数据库进行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物理存储和对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批量上传,统计查询以及数据管理功能,构建大气污染暴露监测与健康风险源解析时空信息数据库以及数据库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安全可靠、敏捷高效存储和管理。

李寅超[10](2017)在《地表覆盖时空数据表达建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半个世纪以来,各种对地观测仪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地理空间分布时间序列数据。当前,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全面展开,使得周期性采集我国的地表覆盖空间分布时序数据成为可能。而如何将这些时序数据管理起来形成记录表达地表覆盖变化过程的时空数据,成为当前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以往的时空数据存储表达模型研究可以看出,想要建立一种通用的时空数据存储表达模型的难度是巨大的。为了降低这种难度,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研究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建立时空数据存储表达模型。本文针对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地表覆盖时空数据存储表达为研究目标,展开以下理论与建模研究:(1)以GIS的时空观认识作为出发点,系统的研究了当前GIS时空表达方法,分析了主要方法的优缺点。随后阐述了地表覆盖变化研究中关于时空表达的已有方法与不足,并结合研究中地表覆盖变化需要进一步量化其变化过程、基于变化过程与基于分布格局的方法结合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2)根据实际变化总结,提出了基于过程对象的地表覆盖时空过程表达方法。该方法以混合数据模型中的时空事件为基础,进一步将斑块时空对象的生命周期内的时空变化组织成为微观的时空过程,将斑块相互间的转化组织成为局部的时空过程,由局部的时空过程组织成为宏观景观格局变化的时空过程。该方法填补了地表覆盖斑块变化表达的不足,实现了地表覆盖宏观、微观变化表达的关联。(3)针对地表覆盖时空过程表达的需求,提出了地表覆盖变化类型的判定方法以及时空继承关系判断方法。首先将地表覆盖斑块变化抽象成多边形地理对象的变化,然后观察总结其自身空间范围及相互间拓扑关系的变化过程的类型。然后根据空间范围和拓扑关系的变化确定斑块自身变化的类型和斑块间相互转化的类型,最后根据这些变化类型确定其判定方法以及时空继承关系的判断方法。(4)为存储管理地表覆盖时空过程数据,本文以快照和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存储管理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对象和快照的混合时空数据模型。首先根据快照模型存储管理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其中所有地理实体宏观的空间分布数据以栅格快照存储,地理实体微观的自身空间变化数据以矢量快照存储。然后利用面向对象模型将拥有时空继承关系的快照关联起来,并同时关联地理实体的变化事件和其他属性信息,形成以时空对象为组成单元的混合时空数据模型。该模型将地表覆盖的变化过程与空间分布进行关联,可帮助进一步量化地表覆盖变化研究。(5)为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模型方法有效性,建立了地表覆盖时空数据管理表达原型系统。系统以 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meter)卫星遥感时序数据为基础建立了黑龙江省2002-2012年的时空数据库,并通过时空查询、统计分析、斑块变化规律挖掘展示了本文的时空数据管理表达模型的能力。本文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提出了基于过程对象的时空过程表达方法,将地理实体的时空变化事件组织成为一个微观个体变化事件与宏观分布变化过程相关联的整体。2)针对地表覆盖的时空变化特点,提出了变化类型和时空继承关系的判定方法。3)提出了基于对象和快照的混合时空数据管理模型,实现了地表覆盖时空数据存储,同时解决了地表覆盖空间变化中宏观分布变化与微观斑块变化之间的关联问题。全文以“基础理论-数据表达模型-模型实现-应用实践”的主线,对时空数据模型、表达方法的相关理论及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并最终尝试解决现有模型无法满足地表覆盖时空数据存储表达,以及地表覆盖微观变化与宏观变化之间关联的问题。本文提出的模型有助于面状地理实体时空数据管理与表达建模研究的方法创新与拓展,为进一步研究面状地体实体的时空过程模拟、规律挖掘提供基础。

二、SDE的实体-关系模型空间数据管理方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DE的实体-关系模型空间数据管理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贡献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需求概述
    2.2 地理信息服务需求
        2.2.1 地理信息结构
        2.2.2 GIS服务开发要求
    2.3 软件服务需求
        2.3.1 电网图形管理需求
        2.3.2 设备定制编辑需求
        2.3.3 图形定制管理需求
        2.3.4 专题图管理需求
    2.4 非功能需求
    2.5 系统研发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
    3.2 地理信息服务功能设计
        3.2.1 功能框架设计
        3.2.2 功能流程设计
        3.2.3 地理信息交互设计
    3.3 软件服务功能设计
        3.3.1 电网图形管理功能设计
        3.3.2 设备定制编辑功能设计
        3.3.3 图形定制管理功能设计
        3.3.4 专题图管理功能设计
    3.4 数据库设计
        3.4.1 概念结构分析
        3.4.2 数据表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实现
    4.1 系统开发环境
    4.2 地理信息服务功能实现
        4.2.1 GIS服务环境配置
        4.2.2 GIS资源创建与发布
        4.2.3 GIS图层绘制处理
        4.2.4 GIS图上操作开发
        4.2.5 地理信息交互功能实现
    4.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4.3.1 电网图形管理模块实现
        4.3.2 设备定制编辑模块
        4.3.3 图形定制管理模块
        4.3.4 专题图管理模块
    4.4 软件服务发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概述
    5.2 测试内容
    5.3 测试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基于GIS的煤炭信息服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问题分析
    2.2 功能性需求分析
    2.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关键技术
    3.1 WebGIS
    3.2 SSM框架
    3.3 WebGIS开源框架
    3.4 Echarts
    3.5 Scrapy网络爬虫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架构设计
    4.2 功能模块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系统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煤矿信息服务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3 煤炭信息服务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4 资讯信息服务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5.5 系统部署
    5.6 系统测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基于ArcGIS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GIS发展趋势
        1.2.2 国内GIS发展趋势
        1.2.3 GIS在不动产登记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其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1.5 本文章节结构
2 不动产登记理论与问题研究
    2.1 不动产理论与问题分析
        2.1.1 不动产登记理论
        2.1.2 不动产存在的问题分析
    2.2 不动产登记数据类型分析
        2.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2.2.2 地籍信息数据
        2.2.3 房产信息数据
        2.2.4 其他不动产信息数据
    2.3 不动产登记作业模式及平台对比
        2.3.1 不动产登记作业模式
        2.3.2 数字测图软件对比
        2.3.3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平台对比
    2.4 不动产登记各阶段问题研究及解决方案
        2.4.1 数据整理
        2.4.2 整合关联
        2.4.3 数据入库
        2.4.4 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总体设计与功能实现
    3.1 系统开发工具及软硬件环境
        3.1.1 开发工具
        3.1.2 ArcGIS Engine介绍
        3.1.3 系统软硬件环境
    3.2 总体架构设计
        3.2.1 需求分析
        3.2.2 设计原则
        3.2.3 体系结构设计
    3.3 功能模块设计
        3.3.1 设计目标
        3.3.2 功能设计
    3.4 数据库设计
        3.4.1 SQL Server数据库与SDE(空间数据引擎)技术介绍
        3.4.2 空间数据库设计
        3.4.3 属性数据库设计
        3.4.4 其他数据库设计
    3.5 功能模块实现
        3.5.1 登录界面
        3.5.2 系统主界面
        3.5.3 数据库连接
        3.5.4 数据检查模块
        3.5.5 数据输出模块
    3.6 本章小结
4 四邻关系模型构建与代码实现
    4.1 模型开发语言
        4.1.1 Python语言
        4.1.2 ArcPy模块
    4.2 四邻关系模型对比
        4.2.1 拾取的方法
        4.2.2 最小外接多边形法
        4.2.3 方位角法
        4.2.4 外扩极值点法
    4.3 外扩极值点法四邻关系模型研究
        4.3.1 外扩极值点法四邻关系模型
        4.3.2 模型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4.3.3 模型核心代码
    4.4 本章小结
5 不动产登记项目实例验证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自然地理概况
        5.1.2 不动产登记现状概况
    5.2 不动产登记数据入库
        5.2.1 数据采集与梳理
        5.2.2 数据转换入库
        5.2.3 空间数据检查
        5.2.4 属性数据检查
        5.2.5 资料输出与汇交
    5.3 四邻关系模型验证
        5.5.1 Model Builder验证
        5.5.2 Python脚本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1.1 成果总结
        6.1.2 论文不足之处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工程实践

(4)基于GIS的农地确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以上方古城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系统开发技术基础
    2.1 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2.2 ArcGIS与 ArcGIS Engine
    2.3 ArcSDE与 Geodatabase
    2.4 系统开发语言及环境
    2.5 本章小结
3 农地确权流程及系统规划分析
    3.1 研究区域
    3.2 确权重点工作介绍
        3.2.1 成立机构
        3.2.2 宣传培训与资料收集
        3.2.3 制作工作底图
        3.2.4 摸底调查
        3.2.5 现场审核
        3.2.6 审核公示与结果确认
        3.2.7 档案整理与数据管理
        3.2.8 数据建库
        3.2.9 登记颁证与验收
    3.3 系统规划与分析
        3.3.1 系统规划
        3.3.2 可行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农地确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4.1 农地确权系统需求分析
        4.1.1 功能需求分析
        4.1.2 性能需求分析
        4.1.3 安全性需求分析
    4.2 系统体系结构
    4.3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4.3.1 数据操作模块
        4.3.2 地图操作模块
        4.3.3 土地管理模块
        4.3.4 权属信息管理
        4.3.5 数据导出模块
        4.3.6 用户管理模块
    4.4 数据库设计
        4.4.1 概念设计
        4.4.2 逻辑设计
        4.4.3 物理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农地确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概述
    5.2 系统开发环境
    5.3 系统主要模块的实现
        5.3.1 登录模块的实现
        5.3.2 系统主界面
        5.3.3 添加SHP文件
        5.3.4 土地的登记与变更
        5.3.5 信息查询
        5.3.6 地图基本操作
        5.3.7 打开保存地图文档
        5.3.8 空间查询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的测试
    6.1 系统测试的内容
    6.2 功能测试
        6.2.1 土地登记
        6.2.2 土地变更
        6.2.3 土地信息查询
        6.2.4 承包方查询
        6.2.5 家庭成员查询:
        6.2.6 空间查询
    6.3 系统应用效果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B 农地确权摸底调查表
附录C 部分源代码

(5)基于ArcEngine及Oracle技术的地下空间数据管理功能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1.2.1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与应用研究现状
        1.2.2 国内地下空间开发与应用研究现状
    1.3 空间数据管理现状
        1.3.1 空间数据库发展现状
        1.3.2 地下空间数据库构建方法概述
        1.3.3 地下空间数据管理系统构建方案概述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地下空间建筑物数据采集与处理
    2.1 地下空间数据采集精度标准
    2.2 地下空间数据采集
    2.3 地下空间数据处理
        2.3.1 地下空间数据处理原则
        2.3.2 地下空间数据处理内容
    2.4 成果图编绘
        2.4.1 地下空间设施符号分类
        2.4.2 图上要素表示
    2.5 成果质量检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3.1.数据库关键技术
        3.1.1 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技术
        3.1.2 Arc SDE空间数据引擎技术
        3.1.3 Oracle 11g技术
    3.2 系统关键技术
        3.2.1 组件式GIS基本思想
        3.2.2 Arc Engine组件技术
        3.2.3 Query Interface接口跳转技术
        3.2.4 ADO数据库访问技术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下空间建筑物数据库设计
    4.1 地下空间建筑物数据特点及分层
        4.1.1 地下空间数据特点
        4.1.2 地下空间数据分层
    4.2 地下空间数据库总体设计
    4.3 城市地下空间数据库概念设计
    4.4 城市地下空间数据库逻辑设计
        4.4.1 空间位置分区
        4.4.2 地下空间数据逻辑分层
        4.4.3 地下空间数据逻辑结构表
    4.5 城市地下空间数据库物理设计
        4.5.1 设计任务
        4.5.2 设计步骤
        4.5.3 地下空间数据库物理结构图
    4.6 城市地下空间元数据库设计
        4.6.1 元数据库
        4.6.2 元数据管理模式
        4.6.3 地下空间建筑物元数据存储结构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空间数据管理系统构建
    5.1 系统技术路线与总体结构
        5.1.1 系统需求分析
        5.1.2 系统运行环境配置
        5.1.3 开发环境搭建
        5.1.4 系统总体结构
    5.2 系统接口
        5.2.1 系统插件接口
        5.2.2 系统工具接口
        5.2.3 地图文档接口
        5.2.4 图层管理接口
        5.2.5 图层空间参考接口
        5.2.6 空间入库接口
        5.2.7 空间数据查询接口
    5.3 用户登陆模块
        5.3.1 用户登陆模块设计
        5.3.2 用户登陆模块实现
    5.4 数据入库模块
    5.5 数据操作及管理模块
        5.5.1 图层管理及显示
        5.5.2 空间数据操作
    5.6 数据质量检查模块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ArcEngine的水文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2 水文空间数据库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2.1 水文数据及其存储
    2.2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2.3 空间数据库技术
    2.4 基于ArcEngine的组件式开发技术
3 水文空间数据库设计
    3.1 水文空间数据库设计原则与设计过程
    3.2 水文空间数据库需求分析
    3.3 水文空间数据库详细设计
    3.4 水文数据预处理
    3.5 水文数据维护与更新
4 水文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4.1 水文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4.2 水文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4.3 水文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4.4 系统开发方法与开发环境
    4.5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开发
5 水文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
    5.1 应用实例及意义
    5.2 功能应用及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ArcSDE与SQL Server的建筑物变形监测空间数据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关键技术介绍
    1.1 SqlServer关系数据库
    1.2 ArcSDE空间数据引擎
    1.3 Geodatabase数据模型
    1.4 ArcGIS Engine开发工具
2 数据库构建
    2.1 需求分析
    2.2 概念结构设计
    2.3 逻辑结构设计
    2.4 空间数据库模式
3 数据入库
    3.1 矢量数据
    3.2 栅格数据
    3.3 属性数据
4 ArcSDE数据库连接
    4.1 直接连接方式参数设置
    4.2 基于Arc Engine的ArcSDE数据库连接及空间数据加载
        4.2.1 C#编程代码示例
        4.2.2 结果展示
5 结语

(8)基于GIS的建筑遗产勘察设计平台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起源
        1.1.2 建筑遗产勘察的现状
    1.2 文献综述——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遗产勘察现状研究
    2.1 勘察的目的与流程
        2.1.1 勘察为保护提供依据
        2.1.2 国内遗产勘察的流程
    2.2 勘察的主要内容
        2.2.1 文献与资料收集
        2.2.2 法式勘察
        2.2.3 现状测绘
        2.2.4 病害勘察
        2.2.5 结构勘察
    2.3 勘察成果的表现形式
        2.3.1 测绘图纸
        2.3.2 图像和模型
        2.3.3 分析图
        2.3.4 统计表
        2.3.5 文字描述、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勘察在数据层面的问题分析
    3.1 数据处理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1 对勘察数据的意义认识不足
        3.1.2 损耗、丢失严重
        3.1.3 应用范围窄
        3.1.4 规范性不足
        3.1.5 缺乏科学定量的分析
    3.2 数据储存和管理中的问题
        3.2.1 分布离散,管理困难
        3.2.2 丢失现象普遍
        3.2.3 数据冗余严重
        3.2.4 访问、提取困难
        3.2.5 不支持并发访问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WEBGIS的建筑遗产勘察设计平台构建方法研究
    4.1 架构研究
        4.1.1 工具的选择
        4.1.2 案例研究
        4.1.3 可扩展的勘察数据结构
        4.1.4 勘察数据的层级
    4.2 勘察数据库构建研究
        4.2.1 关系型数据库
        4.2.2 数据库架构
        4.2.3 内容规范化
        4.2.4 物理实现
    4.3 勘察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研究
        4.3.1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研究
        4.3.2 GIS在建筑遗产勘察中的适用性
        4.3.3 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构
        4.3.4 在建筑遗产勘察中的应用
    4.4 基于WEB的勘察设计平台实现
        4.4.1 WebGIS的优势与框架
        4.4.2 平台需求分析
        4.4.3 平台设计
        4.4.4 平台开发与功能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际案例测试
    5.1 案例选择
    5.2 地图发布与管理模块测试
        5.2.1 申请添加地图服务
        5.2.2 管理员审核及服务发布
        5.2.3 后台信息管理模块测试
        5.2.4 前段地图操作模块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9)大气污染暴露时空可视化监测数据库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2.1 数据库管理平台的理论基础
        2.1.1 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
        2.1.2 PowerDesigner建模工具
    2.2 数据库管理平台的主要相关技术
        2.2.1 开发工具
        2.2.2 C/S与B/S模式
        2.2.3 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
        2.2.4 SSH框架技术
        2.2.5 WEB访问原理
        2.2.6 数据库技术
    2.3 本章小结
3 大气污染暴露监测数据库管理平台需求分析与设计
    3.1 系统的需求分析
        3.1.1 功能需求分析
        3.1.2 性能需求分析
    3.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3.3 系统的总体设计
        3.3.1 设计目标
        3.3.2 设计准则
        3.3.3 系统架构
    3.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4.1 非空间数据库系统的结构设计
        3.4.2 注册登录功能设计
        3.4.3 暴露监测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3.4.4 内环境样本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3.4.5 问卷调查功能模块设计
        3.4.6 数据库后台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3.4.7 空间数据库管理功能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大气污染暴露监测数据库设计与建立
    4.1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4.2 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
    4.3 数据库的设计流程
        4.3.1 需求分析
        4.3.2 概念结构设计
        4.3.3 逻辑结构设计
        4.3.4 物理结构设计
        4.3.5 数据字典设计
    4.4 大气污染暴露监测数据库的建立
        4.4.1 非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4.4.2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4.5 本章小结
5 大气污染暴露监测数据库管理平台的实现
    5.1 系统的总体实现
    5.2 大气污染暴露监测数据库管理平台功能模块实现
        5.2.1 C/S架构的具体功能实现
        5.2.2 B/S架构的具体功能实现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系统实现的部分代码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地表覆盖时空数据表达建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时空数据存储模型
        1.2.2 时空过程表达模型
        1.2.3 地表覆盖时空变化过程模拟方法
    1.3 研究内容
        1.3.1 关键问题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时空数据表达建模理论基础
    2.1 对GIS时空观的认识
        2.1.1 GIS时空观的概念
        2.1.2 GIS时空观中存在的问题
    2.2 地理空间数据时空过程表达
        2.2.1 地理现象的时空变化表达
        2.2.2 地理现象时空拓扑关系表达
        2.2.3 GIS时空过程表达方法
    2.3 GIS时空变化表达数据集成
        2.3.1 时空数据集成方法
        2.3.2 时空数据索引
    2.4 GIS时空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
        2.4.1 地理现象变化表达整体局部关联不足
        2.4.2 地理数据库对于时空数据支持具有局限性
        2.4.3 基于SQL扩展的时空变化过程检索
    2.5 地表覆盖时空变化表达存在的问题
    2.6 小结
3 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1 地表覆盖时空数据来源
    3.2 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特点
    3.3 地表覆盖斑块分类体系
    3.4 地表覆盖斑块空间特征变化分类与分析
    3.5 地表覆盖与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表达的区别
    3.6 小结
4 时空变化表达建模设计
    4.1 时空变化表达建模思路
    4.2 时空变化过程表达方法
        4.2.1 时态拓扑关系判定
        4.2.2 空间变化类型判定
        4.2.3 时空变化过程表达
    4.3 混合时空数据存储模型设计
        4.3.1 模型要素类定义
        4.3.2 模型要素类关系
        4.3.3 模型要素类操作及约束条件定义
        4.3.4 混合模型宏观微观变化关联
    4.4 小结
5 时空变化表达模型实现
    5.1 模型要素接口定义及类实现
        5.1.1 接口定义
        5.1.2 模型要素类实现
    5.2 模型数据物理存储结构
    5.3 模型数据文件组织方法
    5.4 时空数据库建立
    5.5 时空数据索引
    5.6 小结
6 地表覆盖时空数据表达模型验证
    6.1 实验数据介绍
    6.2 面向地理国情监测的原型系统
        6.2.1 系统功能结构
        6.2.2 时空数据存储管理模型验证
        6.2.3 时空数据变化表达方法验证
    6.3 黑龙江省低植被覆盖斑块时空变化模式分析
        6.3.1 时空变化模式挖据方法
        6.3.2 变化过程统计结果
        6.3.3 斑块时空变化规律挖掘与分析
    6.4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论文特色及创新
    7.3 全文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和科研项目
致谢

四、SDE的实体-关系模型空间数据管理方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鄂天游.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GIS的煤炭信息服务系统[D]. 张根. 长江大学, 2020(02)
  • [3]基于ArcGIS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D]. 梁少岗.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4]基于GIS的农地确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以上方古城村为例[D]. 詹金贵.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基于ArcEngine及Oracle技术的地下空间数据管理功能研究与开发[D]. 梁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基于ArcEngine的水文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D]. 王飘.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7]基于ArcSDE与SQL Server的建筑物变形监测空间数据库构建[J]. 李亚,赵俊三. 软件导刊, 2018(07)
  • [8]基于GIS的建筑遗产勘察设计平台构建研究[D]. 孔祥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大气污染暴露时空可视化监测数据库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D]. 尤静静.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5)
  • [10]地表覆盖时空数据表达建模与实现[D]. 李寅超.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SDE实体-关系模型空间数据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