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肿块155例临床分析

附睾肿块155例临床分析

一、附睾肿块155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曾振华,唐建生,王栋洋,郑宏,彭林艳,王建,陈泮,游鹏[1](2021)在《阴囊镜手术治疗附睾肿块的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阴囊镜手术治疗附睾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附睾肿块患者6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微创组(阴囊镜)30例(实际29例,1例因肿块粘连重改开放手术),使用阴囊镜下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开放组30例,使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阴囊水肿、术前术后阴囊疼痛评分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微创组1例因肿块粘连改开放手术。两组均未发生睾丸输精管损伤、阴囊血肿。微创组无切口感染,开放发生组2例发生切口感染(6.67%),经换药、更换抗生素后治愈出院,术后随访均未见肿块复发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阴囊水肿发生率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头阴囊疼痛评分术前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手术和阴囊镜下微创手术都能够治疗附睾肿块,但阴囊镜下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和手术时间短、术后阴囊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王瑞,吕坤龙,郑涛,张天标,南永浩,郝亚伟,张杰[2](2021)在《1021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附睾炎性肿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1021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附睾炎性肿块的发生情况,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与附睾炎性肿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5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收治的1128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格检查及阴囊超声结果,诊断患者有无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侧别、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及附睾炎性肿块位置和数量,比较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和非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附睾炎性肿块发生部位和发生率、不同精索静脉曲张侧别及不同精索静脉曲张程度患者的附睾炎性肿块发生率,并分析附睾炎性肿块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阴囊温度、性激素及精液质量的影响。结果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021例,无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07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附睾炎性肿块发生率高于非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附睾炎性肿块发生率高于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附睾体尾部炎性肿块发生率高于轻中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索静脉曲张有附睾炎性肿块患者与精索静脉曲张无附睾炎性肿块患者的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及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索静脉曲张有附睾炎性肿块患者的阴囊温度高于精索静脉曲张无附睾炎性肿块患者,精子前向运动比例、精浆中性葡萄糖苷酶低于精索静脉曲张无附睾炎性肿块患者(P<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附睾炎性肿块发生率显着升高,并且重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附睾体尾部炎性肿块发生率显着升高。与单纯精索静脉曲张比较,合并附睾炎性肿块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中性葡萄糖苷酶水平较低,且对阴囊温度的影响更大,精子活力下降更明显。

王培旭[3](2020)在《睾丸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睾丸良、恶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常见组织学类型的影像学表现与特征进行分析,评估超声、CT及MRI对睾丸肿瘤及肿瘤样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同时结合临床资料提高睾丸肿瘤及肿瘤样变的无创性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共84例(85个肿块)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其中单纯行CT检查33例、MRI检查9例;同时行CT和超声检查28例,同时行MRI和超声检查12例,同时行MRI和CT检查2例,同时行超声、CT和MRI检查1例。行肿瘤标志物检查47例。根据病理结果将85例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分为良性与恶性组,并将睾丸肿瘤分为精原细胞瘤组与非精原细胞瘤组,对比观察其在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的肿块形态学、密度/信号、强化表现等特征,同时探讨肿瘤标志物鉴别精原细胞瘤与非精原细胞瘤的能力。将各组间各征象发生率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或Fisher进行差异性检验。分别对超声、CT和MR三种检查方法进行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分析得到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Area Under The Curve)、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超声检查中,睾丸肿块的肿块肿块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特征发生率在良、恶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42);肿块肿块形态特征的发生率在精原与非精原细胞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CT检查中,睾丸肿块在肿块肿块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内部间隔、钙化、延迟强化、间隔强化及环形强化特征发生率在良、恶性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11、0.009、0.046、<0.001、0.041、0.034);肿块肿块形态、内部间隔、钙化、延迟强化、间隔强化及不均匀片状强化特征的发生率在精原与非精原细胞瘤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01、0.026、0.002、<0.001、<0.001);MRI检查中,睾丸肿块的内部分隔、延迟强化、间隔强化、环形强化特征的发生率在良、恶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0.001、0.037、0.003);内部间隔、间隔强化特征的发生率在精原与非精原细胞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1)。AFP升高的发生率在精原与非精原细胞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声对于睾丸肿瘤良、恶性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为、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3%、60.0%、86.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P=0.02);CT对睾丸良、恶性肿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为、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42.9%、93.2%、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705(P=0.043);MRI对睾丸良、恶性肿块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为、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50.0%、85.0%、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722(P=0.054).结论:睾丸肿瘤为少见肿瘤,发病年龄高峰在20-31岁。超声、CT或MRI检查的影像学征象可应用于睾丸良、恶性肿块及精原细胞瘤与非精原细胞瘤的鉴别诊断。AFP对于鉴别睾丸精原与非精原细胞瘤具有可靠的指导作用。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睾丸肿瘤良、恶性的判断有较高的价值,MRI对于睾丸良、恶性的判断略优于CT和超声检查。

李振东[4](2020)在《多模态超声成像在睾丸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第一部分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目的:本研究探讨灰阶超声(US)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睾丸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行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118例睾丸占位性病变的超声特征,通过比较不同性质睾丸占位性病变的常规超声特征来初步鉴别其良恶性。结果:本研究从睾丸占位性病变的病灶数目、病灶范围(局灶型/弥漫性)、回声类型、边界、外形、有无囊变、血流、是否伴微石症、侧别、均匀性等10个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睾丸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边界、外形、血流、是否伴微石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数目、病灶范围(局灶型/弥漫性)、回声类型、有无囊变、侧别、均匀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二部分超声造影在睾丸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不同增强特征在睾丸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术前经CEUS检查并术后经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81例睾丸占位性病变的CEUS特征,通过比较不同性质睾丸占位性病变的CEUS特征来鉴别其良恶性,并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CEUS特征来预测睾丸占位性病变的恶性风险程度。结果:睾丸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CEUS特征总体上存在差异,本研究从睾丸占位性病变的增强边界、始增速度、增强后病灶大小、增强均匀程度、增强水平、廓清速度等6个CEUS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睾丸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增强边界、始增速度、增强后病灶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均匀程度、增强水平、廓清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以上6个CEUS特征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筛选出3个与睾丸恶性占位性病变相关的CEUS特征,其相对恶性风险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增强边界不清、快进、增强后病灶增大。结论:CEUS对鉴别睾丸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具有重要价值。第三部分超声弹性成像在睾丸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初步应用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在睾丸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初步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行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然后进行超声弹性检查并进行弹性分级,术后经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75例睾丸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弹性表现,比较不同性质睾丸占位性病变的弹性分级差别和弹性成像分级在鉴别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睾丸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弹性分级主要以1、2级为主,睾丸恶性占位性病变超声弹性分级主要以35级为主。超声弹性成像鉴别睾丸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为97.4%,特异度为66.7%,准确率为82.7%。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鉴别睾丸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石官宇,李道兵,赵长永,王黎明,吴江,葛鹏[5](2018)在《附睾结核的诊治分析(附31例报告)》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附睾结核的特殊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本组31例附睾结核患者长期随诊,每次均常规行附睾睾丸体格检查、双肾及阴囊彩超检查,尿及精液查抗酸杆菌,合并阴囊破溃者行分泌物涂片查抗酸杆菌并取破溃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双肾彩超如提示肾结核可能的患者均行泌尿系CT检查。所有患者均予药物抗结核治疗。结果:20例药物治疗者均治愈;11例术前考虑附睾结核的均得到术后的病理证实,其中4例术后随诊期间结核复发,继续予以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治愈。阴囊破溃流脓者经抗结核后自行闭合痊愈。结论:附睾结核通过药物抗结核治疗可痊愈,部分脓肿在抗结核的同时行手术引流,破溃的窦道在抗结核治疗后可达到临床治愈。

韦天军[6](2017)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结核价值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总结睾丸结核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并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诊断睾丸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通过手术病理或者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及分泌物涂片证实的37例睾丸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发病年龄17岁-67岁,平均年龄约(36.5± 16.3)岁;病程1月至3年,平均病程(10.2±1.5)月。临床症状中,患者阴囊部位触及无痛性肿块13例,触及疼痛性肿块12例,阴囊部位坠胀不适7例,阴囊皮肤溃破5例。单侧睾丸病变有29例(其中左侧13例,右侧16例),双侧睾丸病变有8例;32例是经手术及病理证实,4例是经分泌物涂片检查证实,1例经穿刺活检组织病理证实。22例合并附睾结核,5例同时合并附睾结核和肺结核,5例合并活动性肺结核,3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2例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采用超声仪器有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 Antare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VFX13-5探头,探头频率5-10MHZ;意大利百胜公司ESAOTEMylab9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LA523探头,探头频率为5-10MHz;荷兰飞利浦公司PHILIPSEPIQ 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L12-5探头,探头频率为5-12MHz。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将阴囊充分的暴露出来,嘱患者适度上提阴茎并贴于下腹壁正中,观察阴囊壁有无皮肤发红、肿胀及窦道形成;检查者戴上无菌手套,触诊阴囊对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硬度、痛感以及活动度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在阴囊的表面均匀涂布适量耦合剂,探头表面套上塑料薄膜,将探头轻置于阴囊表面,先用二维灰阶超声行多切面双侧对比扫查双侧阴囊及内容物,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数量、边界、内部回声特点,观察有无睾丸鞘膜腔积液、阴囊壁有无冷脓肿及窦道形成;再用CDFI观察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如果探测到血流信号则测量并记录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结果: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9%(34/37),误诊率为8.1%(3/37),2例睾丸结核患者声像图表现为睾丸弥漫性肿大,实质内散在分布微小结节被误诊为急性睾丸炎,1例患者声像图表现为境界清晰不均匀低回声肿块被误诊为睾丸精原细胞瘤。27例患者合并附睾结核,占73.0%(27/37),单纯睾丸结核10例,仅占27.0%(10/37),提示睾丸结核主要系附睾结核直接蔓延而来。按照声像图特征,睾丸结核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1)弥漫结节型(22例,占59.5%):病变睾丸弥漫性肿大,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见境界清晰、散在分布较小低回声结节,结节直径约2-5mm,CDFI示星点状彩色血流信号或无明显血流信号,PSV13cm/s-15.5cm/s,RI:0.50-0.53。(2)肿块型(3例,占8.1%):病变睾丸内可见单发实性结节或单发性肿块,直径约12mm至21mm,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晰,回声不均匀,可见微小钙化灶,CDFI示病灶内星点状血流信号,PSV16-23cm/s,RI0.47-0.55。(3)脓肿型(7例,占18.9%):病变睾丸肿大,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囊性肿块,境界清晰,囊壁厚薄不均匀,囊内透声差,后方回声增强,CDFI示无明显血流信号。(4)窦道型(5例,占13.5%):病变睾丸肿大,内可见混杂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可见透声差的液性无回声区,低回声突破睾丸白膜及阴囊壁向皮肤延伸形成窦道,回声极其杂乱,与睾丸组织分界不清;CDFI示无明显血流信号。局部加压探头后,病变侧睾丸肿块内无回声区中的光点移动并沿窦道向体表溢出。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显示不同类型睾丸结核声像图及血流信号特点,在其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王连莉,刘泽红,贾美斋,赵亚萍[7](2016)在《睾丸与附睾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睾丸及附睾肿块在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并不少见,但因其部位较为特殊,仅少部分患者进行组织学活检,因此,对临床诊断造成一定困难。而针吸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乳腺肿块及甲状腺肿块的临床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这一点已得到大家公认。但是我国许多医院尚未能开展这项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技术[1],特别是在睾丸及附睾肿块的应用中报道

敬基刚,李永忠,彭玉兰,罗燕,庄华,张和庆,于雷[8](2015)在《超声诊断原发性附睾恶性肿瘤5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原发性附睾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方法:结合文献总结分析5例原发性附睾恶性肿瘤的临床超声及病理资料。结果:1例附睾横纹肌肉瘤超声表现为与睾丸分界不清的等回声,另1例附睾横纹肌肉瘤超声表现为附睾长大伴精索明显增粗,1例腺癌超声表现为不规则囊性占位,2例恶性淋巴瘤超声表现为血供丰富的附睾精索区不规则实性占位。结论:原发性附睾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决定其超声表现。超声检查在鉴别附睾良恶性病变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谢毓芳[9](2014)在《附睾肿块186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附睾肿块为男性常见病,病因各异,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为探讨附睾肿块的病因和临床特点,现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6例经手术治疗的附睾肿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6例患者年龄1475岁,平均45岁,病程10天至12年。临床无症状者67例,局部酸胀下坠感或明显疼痛者119例,并发阴囊窦道2例。病变位于左侧91例,

施大衍,郭霞庆[10](2013)在《附睾肿块67例临床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附睾肿块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提高附睾肿块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67例附睾肿块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附睾切除29例,单纯肿块切除38例。结果:非特异性炎症38例(占56.7%),附睾精液囊肿23例(34.3%),腺瘤样瘤6例(9.0%)。结论:附睾肿块多为良性病变,B超检查对诊断有较大帮助。对临床考虑为炎性肿块而久治不愈、附睾实质性肿块、附睾囊性肿块较大或自觉症状较重者以手术治疗为佳。

二、附睾肿块155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附睾肿块15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阴囊镜手术治疗附睾肿块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2.4 两组阴囊疼痛评分比较
3 讨论

(2)1021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附睾炎性肿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附睾炎性肿块发生率的比较
    2.2 不同曲张程度患者附睾炎性肿块发生率的比较
    2.3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阴囊温度、性激素及精液质量的比较
3 讨论

(3)睾丸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检查方法
    1.3 图像分析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年龄
    2.2 病理结果
    2.3 良、恶性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超声、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
    2.4 睾丸精原细胞瘤及非精原细胞瘤的超声、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
    2.5 精原细胞瘤与非精原细胞瘤的肿瘤标志物
    2.6 不同影像学对于良、恶性睾丸肿物的诊断效能
3.讨论
    3.1 睾丸肿瘤的临床特征
    3.2 良性与恶性睾丸肿瘤及肿瘤样变的影像特征鉴别
    3.3 精原细胞瘤与非精原细胞瘤的影像学鉴别
    3.4 三种影像学检查对睾丸肿瘤良、恶性的效能分析
    3.5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4.结论
病例图片
参考文献
综述 睾丸肿瘤与肿瘤样变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4)多模态超声成像在睾丸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超声造影在睾丸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3.1 资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弹性成像在睾丸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4.1 资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附睾结核的诊治分析(附3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结核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仪器与参数
    3. 方法
结果
    1. 超声表现
    2. 超声诊断结果
    3. 手术所见及病理表现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7)睾丸与附睾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1.2标本采集及处理方法
2 结果
    2.1睾丸肿块
    2.2附睾肿块
3 讨论
    3.1睾丸及附睾肿块临床特点
    3.2睾丸及附睾肿块FNAC形态特点
    3.3针吸细胞学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

(9)附睾肿块18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6例经手术治疗的附睾肿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附睾肿块的位置分布及术后病理结果 (表1)
    1.4 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表现 (表2)
2 讨论

(10)附睾肿块67例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2结果
3讨论

四、附睾肿块155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阴囊镜手术治疗附睾肿块的疗效[J]. 曾振华,唐建生,王栋洋,郑宏,彭林艳,王建,陈泮,游鹏. 中国现代医生, 2021(04)
  • [2]1021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附睾炎性肿块的临床研究[J]. 王瑞,吕坤龙,郑涛,张天标,南永浩,郝亚伟,张杰. 中国当代医药, 2021(03)
  • [3]睾丸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研究[D]. 王培旭.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4]多模态超声成像在睾丸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D]. 李振东. 兰州大学, 2020(01)
  • [5]附睾结核的诊治分析(附31例报告)[J]. 石官宇,李道兵,赵长永,王黎明,吴江,葛鹏.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08)
  • [6]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结核价值的研究[D]. 韦天军.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7)
  • [7]睾丸与附睾肿块针吸细胞学诊断及应用[J]. 王连莉,刘泽红,贾美斋,赵亚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01)
  • [8]超声诊断原发性附睾恶性肿瘤5例[A]. 敬基刚,李永忠,彭玉兰,罗燕,庄华,张和庆,于雷. 2015’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5
  • [9]附睾肿块186例临床分析[J]. 谢毓芳. 中国乡村医药, 2014(19)
  • [10]附睾肿块67例临床诊治分析[J]. 施大衍,郭霞庆.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20)

标签:;  ;  ;  ;  ;  

附睾肿块155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