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宽带网(IP)常见网络故障及处理实例

中国宽带网(IP)常见网络故障及处理实例

一、中华宽带网(IP)常见网络故障及处理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飞[1](2021)在《HFC网络主动运维故障智能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当前广电公司业务不断扩张,业务种类日渐丰富,网络规模逐渐庞大,网络状况变得更加复杂,网络维护工作的开展越加困难。为解决当前网络维护的窘境,实现智能化主动运维,在网络线路故障影响信号传输前对故障进行排查修复,提升HFC(Hybrid Fiber Coaxial)网络用户使用体验,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HFC网络的故障智能定位系统。本文对当前广电公司的HFC网络运维发展现状、当前面临的问题和需求进行了分析,本系统从主动运维概念出发,在WEB端基于MVC框架、My SQL数据库,使用JAVA和Java Server Pages进行开发;通过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协议采集数据,实现对网络中设备的运行状况及其各项指标监测;将置于用户家中的Cable Modem作为网络中故障的探针,通过预均衡系数计算系统运维指标和故障反射点间距并结合网络拓扑对线路故障进行初步定位;通过加权余弦相似度和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对故障Cable Modem用户地址和带内频响曲线进行相似度分析,智能区分Cable Modem所受故障为共路故障或单路故障;结合Cable Modem的发射电平、接收电平确定网络线路中是否存在接头故障;实现系统主动排查网络中的线缆故障,缩小网络故障查找范围。最后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了测试,并现场验证系统功能的有效性,结果符合系统设计预期,能够明显提高公司进行网络运行维护的效率,提高电缆故障修复的准确率。

彭思文[2](2020)在《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协同多链路传输系统已经成为高速移动、应急场所等复杂环境下网络接入的有效解决方案。完善的网管系统关乎到协同网络的高效运行和整体性能。传统的网络管理方案未能考虑组件运行的网络环境不稳定、带宽受限等特点,存在通信信息冗余、无法满足自主探测需求等问题。另外,现有的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平台功能比较单一,IP地址随基站切换而变化,无法支持远程管理;不能满足由于组件规模扩大、网络扩容带来的服务器负载不均问题、配置管理和故障管理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协同网络组件、网管技术、负载均衡算法和故障诊断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协同网络组件的管理平台。主要实现以下目标:(1)实现组件的远程管理;(2)考虑组件特点和带宽受限的运行环境,制定适用于本系统的网管协议;(3)负载均衡,改善组件规模扩大带来的性能问题;(4)完善组件3G/4G接口、WIFI等配置管理需求;(5)故障管理,探究适用于本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案。首先,将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平台划分为远程管理、通信模块、性能管理模块、配置管理模块和故障管理模块五部分,并逐一设计。接下来,本文提出将多链路隧道技术作为远程管理的解决方案,采用双隧道模型,从而避免了组件管理对其他业务的影响;通信模块结合本文设计的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协议(CNCMP)和自动例检机制,扩充传统协议的操作原语,能够支持高速移动环境下的自主探测,改善数据采集流程,降低网络通信负担;性能管理模块依据负载评估和链路探测的数据,设计基于客户端迁移增益的组件选举、迁移方案,实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同时保障通信链路质量;配置管理模块根据业务需求,完善3G/4G接口管理、Wi Fi管理、防火墙管理等配置管理功能;本文基于k-近邻算法,引入故障征兆权重与动态k值选择的方法,将改进的k-近邻算法用于本系统的故障诊断,进一步提升了故障诊断的准确率。然后,依据设计方案,结合具体代码、流程图阐述了远程管理、网管协议以及各模块在实际系统中的实现。最后,搭建测试环境,验证网管系统的功能与性能。通过测试各模块的功能验证网管系统的可用性;通过对比测试,验证本文优化的数据采集方案、基于改进k-近邻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在性能上的优势。

王婉怡[3](2020)在《广州电力综合数据网的仿真建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力系统综合数据网规模逐渐增大,结构复杂度增加以及网络应用的进步,依靠传统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网络管理工具监测网络运行状态并尝试尽快发现故障等运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水平的网络运维的发展,急需一种科学的手段、模式来反映和预测网络的性能、监测IP网状态。为实现实时、动态、高效监测综合数据网的状态,本文对广州电力综合数据网进行建模研究,首先对数据采集、仿真界面以及协议支持程度、数据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以TNS(Transparent Network Substrate)精简架构为基础,通过使用路由监控技术,以侦听方式进行数据网数据采集以保持实时性,与NS-2(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 2)做联动,高效进行仿真建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波动概率统计的网络故障分析算法,通过故障数据统计直方图推导出Chwa&Hakimi模型,然后依据集团划分算法将数据划分为若干集团,通过故障集团确认,求Chwa&Hakimi解,即得到具体网络故障。并通过WS小世界网络模型、NW小世界网络模型动态生成随机化的网络结构。确定了仿真思路、仿真软件结构与仿真流程后,本文搭建了仿真平台,针对常见的网络情况进行了仿真,包括链路中断、路径变化以及网络割接的各种情况,并在实际场景中进行了使用,证明该仿真平台具有实时性、实用性,能够有效优化当前的处理综合数据网问题的方法,同时有效降低处理问题的人力物力开销,大大缩短解决问题的周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仿真平台,也能够对当前综合数据网的运行提出更好的优化解决方案。

金哲[4](2020)在《成都移动数据城域网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数据城域网调度系统作为连接数据城域网设备、业务资源、建设和维护人员的综合调度平台,为数据城域网业务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无论是新业务建设还是现网业务维护,调度系统的存在,都能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维护质量。但目前的数据城域网调度系统并不智能,依靠人工方式进行资源的录入,与现网数据脱节,无法确保准确性,调度系统的作用仅相当于流程管控系统。针对现有问题,本文从数据采集方法、智能化调度等方面是入手,对数据城域网调度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调度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准确性、及时性以及智能化,本文主要针对以上关键点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并开发出包含“资源自动分配”、“安全管理”、“故障管理”和“闲置业务资源发现”四个功能模块的成都移动数据城域网调度系统。通过周期性采集搭配实时更新现网真实配置文件,提取资源信息,确保资源数据准确率100%;并通过与资管导出数据进行对比,反向更新资管系统数据;自动化流程扭转与资源分配规则相结合,实现自动化资源分配。将传统人机对话转化为系统与网络设备间的问答式交互,将工程师维护经验数字化、流程化、规范化,系统与网络设备多次进行有效“沟通”,直至得出最终定论,以此来自动定位故障原因,确保故障处理及时性。对数据城域网内发生安全事件的服务器,安全管理模块接到命令后,自动登录设备、自动查找异常服务器、对服务器进行自动关闭,以实现安全事件快速处置要求。周期性监控资源使用情况,对未使用资源进行跟踪记录,达到一定期限后,判定为闲置资源,提请回访或回收。将所有可用信息采集于后台,并通过信息表关联,实现智能化分析和呈现,确保资源申请全程自动化;为提高一线装维人员使用便捷度,开发了微信公众号登录入口,确保所有用户能无限场景登录系统。通过城域网调度系统的建立,实现了资源自动分配、故障快速定位、安全事件快速处置、限制资源合理回收,同时满足了降本增效、对网络资源的精准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置等,提升了数据城域网业务管理的精度和效率。

王绵江[5](2009)在《基于HFC网Cable Modem远程监测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广电网络建设的高速发展,Cable Modem接入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广州,Cable Modem宽带网业务已经成为续电信ADSL宽带上网之后的第二大宽带网。目前广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力发展Cable Modem宽带业务,在客服中心部署了60个座席进行相关支撑,并且成立了宽带业务专业坐席和质检岗位,对宽带故障报修工单进行预处理和流转。但随着宽带业务用户的不断发展,接入小区和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一些运维方面的问题也开始暴露,网络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并且影响了公司宽带网业务的进一步开展。由于缺乏对网络的有效管理,对故障的定位和排查往往比较繁琐和费时,没有一个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同时没有一套完善的监控和预警系统,故障的发现和诊断一般要等到用户反馈,才发现故障,造成了维修人员工作量增大,效率降低,用户满意度下降。要让有限的人力资源满足宽带网用户日益增长的客户服务需求,优化企业在激烈竞争市场环境下的核心企业能力,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及时掌握网络运行数据,根据网络情况变化及早对网络设备进行调整和维护,增强网络健壮性。这样一方面,帮助客服座席人员快速定位宽带网故障,提高客服中心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客户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维护人员及时发现网络异常情况,使故障在萌芽阶段就能被及时清除,保证网络业务正常开展,减少用户因网络故障引起的投诉,提高用户满意度。本文根据国家标准《HFC网络设备管理系统规范》,利用标准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协议,开发了一套基于HFC网Cable Modem远程监测分析系统。对HFC网络上的Cable Modem和头端设备CMTS的运行状态以及关键指标进行监测,时刻掌握网络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根据本系统采集下来的Cable Modem关键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了一套简单、有效、实时的评测双向HFC网络质量的模型,对HFC的运行维护、监督管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于涛[6](2008)在《IP网络生存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IP路由(IP routing)通过路由器为网络内部或者网络间的节点之间建立了端到端的连接;IP路由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具有在几乎任何类型网络故障的场景下自动地恢复连接的能力。随着网络的演进,一方面以IP电话、视频会议、在线交易等为代表的实时应用日益繁荣,另一方面网络承载了更多的流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对IP网络的故障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网络生存性研究网络在各种故障、攻击或意外事件的情况下,网络如何持续提供服务。关于网络生存性的研究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随着网络的演进,生存性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IP网络生存性作为网络生存性研究的一个子集,其研究开展的较晚,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IP网络生存性的评估模型;现有IP网络中的故障处理技术主要针对解决单链路故障的场景,同时在故障处理时缺乏对负载均衡和服务质量的支持;对于以多链路或者多节点故障为特征的极端环境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围绕上述有待解决的问题,开展了以下研究:1)提出了一种IP网络生存性评估模型:不同于传统的从拓扑角度评估网络生存性的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性能的IP网络生存性评估模型,通过对收敛时间、流量模型以及节点间拥塞概率的综合考量,强调了网络在故障发生后动态调整其所承载流量的能力。2)提出了一种网络故障快速处理技术:利用偏转路由技术实现对单个节点和单个链路故障的快速处理,并且能有效避免路由环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对负载均衡和服务质量的支持;从宏观角度来讲,对生存性和流量工程以及服务质量技术进行了交叉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实现了故障处理后的负载均衡:在流量模式不确定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链路权值的分配方法实现负载均衡;并将该分配方法应用到基于偏转路由的故障处理技术中,在实现故障的快速处理同时兼顾负载均衡。(2)实现了对服务质量路由的故障处理:通过对基于偏转路由的故障处理技术的扩展实现对服务质量路由的支持,从而保证在故障发生后,恢复路径满足服务质量约束。3)研究了极端环境下的故障处理技术,并提出了以下两种故障处理技术:(1)基于连通支配集的多链路故障处理技术:应用在节点可靠而链路不可靠的场景,通过连通支配集来将网络拓扑划分为两个部分;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通过对连通支配集的动态调整来处理极端环境下的并发多个链路故障。(2)基于动态源路由的多链路多节点故障处理技术:应用在节点和链路均不可靠场景,通过类比无线自组织网络和极端环境下IP网络的相似性,采用动态源路由的方法发现并提供到目的节点的无环路路径,从而实现针对极端环境下的多链路和多节点故障的处理。

扈志强[7](2008)在《宽带IP城域网的优化策略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宽带IP城域网是电信运营商在城域范围内建设的城市IP骨干网络,它是城市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通信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原有宽带IP城域网越来越不能满足通信业务发展的动态增长的要求,其网络缺陷及不足陆续表现出来。在当前形势下,只有依据一定的科学优化原则和方法对IP城域网进行优化,提高多业务差异化服务能力,通信运营商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的优势。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宽带IP城域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讨论了东营城域网具有的功能和实现的方法。本文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对东营城域网的建设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首先介绍了课题的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与国内网络建设情况,介绍了宽带城域网组网的理论基础,城域网建设的主要技术。随后,通过对东营网通宽带IP城域网网络现状的研究,明确业务发展类型、现网结构、现网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发展目标提出网络发展总体设计,制定未来三年的网络建设方案。并对中国石油大学宽带网络的改造实例进行了介绍,将网络建设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工程实施,通过方案论证,设备选型,实现目标网络,分析网络改造后的业务发展和网络质量,综合评价了工程实施效果。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宽带IP城域网具有自己独特的构成原理和技术特点,规划建设时应根据自己的需求、目标灵活的选用最适合的组网策略,达到效益最佳化目的。东营城域网的建设将极大的促进当地IP宽带业务的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网络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的不断优化,宽带IP城域网将更加完美,为人们提供更加廉价、方便的全方位的通信服务。

黄晓慧[8](2006)在《Internet服务故障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Internet逐渐向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演化,服务提供商(SP)开始发现Internet服务能带来潜在的高额利润,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Internet服务,如IP电话、IP电视、视频点播、网络游戏、VPN等。为了维持已有顾客群并吸引更多新用户,SP需要保证所提供服务的服务质量(QoS)。 故障管理对于服务QoS保证非常重要,服务的不可用或性能降级都会引起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定)违约,影响SP的信誉,并造成经济损失。因此,SP需要面向服务的故障管理机制,在服务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定位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缩短服务宕机时间和性能降级时间。本文围绕着Internet服务的故障管理体系及其相关算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基于图论技术的服务故障诊断,服务故障传播模型建立,故障定位算法的分析和改进,跨多个自治域的服务故障管理框架、以及基于资源规划的服务性能降级故障处理。论文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造成服务故障的复杂原因,比较了现有的故障诊断技术,选择图论技术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工具,采用二分图作为服务的故障传播模型,提出了分层的故障传播模型,并提出了建模方法。分层模型通过将故障管理任务划分到多个独立的层次,简化了故障诊断过程。 (2) 将二分图故障传播模型的故障诊断问题转化为集合覆盖问题,借鉴启发式贪婪算法,设计了最大覆盖算法MCA和MCA+。MCA和MCA+算法是基于时间窗口的,其中MCA+算法是MCA算法的扩展版本,综合考虑了丢失和虚假症状对故障诊断造成的影响。仿真结果证明了MCA和MCA+算法能够获得比现有算法更高的故障检测率和更低的误判率,并且算法稳定,计算复杂度较低。 (3) 为了改进基于时间窗口算法在时间窗口设置不合适的情况下的性能,提出了多时间窗口故障诊断算法MFD。基于时间窗口的算法存在着固有缺陷,即算法的准确度依赖于时间窗口的设置值。MFD算法在MCA+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相邻时间窗口关联关系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时间窗口设置不准确对算法造成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MFD在时间窗口设置准确的情况下能获得与MCA+类似的性能;而在时间窗口设置不准确(包括大窗口和小窗口)的情况下,MFD算法能获得比MCA+算法更高的故障检测率和更低的误判率,并且其算法复杂度与MCA+相同。 (4) 分析了在多域异构网络环境中服务故障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PDB

张武阳[9](2020)在《某地IP城域网优化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家的“提速降费”,“宽带网络是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等战略目标的提出,国内各大运营商网络中宽带业务的高速发展,同时还伴随着语音业务的IP化、流媒体业务普及化。这些日益增加的新需求都对IP城域网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现有的网络环境和结构难以满足的。某地联通为了积极践行联通集团公司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新”发展理念、不断拓展创新思维,切实把“客户感知与网络效能”双提升作为检验IP城域网维护工作质量的标尺,对IP城域网进行全面梳理并做出精准的优化设计与改造,使其能够达到业务多样化、网络层次化、接入差异化的目标。本文主要就某地联通IP城域网的优化进行探讨研究,首先对现网的结构及现有业务进行了分析与介绍,重点对承载用户较多的YH81局的现状进行了单独分析,接着对各种组网拓扑发展趋势的优缺点和实现难易度进行了介绍与分析。然后结合了某地联通的城域网现有问题,提出了最适合的优化方案,包括简化拓扑结构、采用IP边缘节点(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组网方案、引入采用LOOPBACK接口的新用户验证机制、均衡设备负载、增加控制层设备的双机备份等具体方案,并对未来IP城域网可能的发展方向做了技术验证测试及部署,其中包括虚拟BNG技术测试和IPv6在IP城域网中的通达性测试。优化后,对维护上的成本降低、割接影响时长减少、设备负载的均衡化、中继链路告警次数、OLT退服次数、宽带测速合格率等各方面参数都进行了跟踪与测试。对比优化前的数据,验证了某地联通IP城域网优化方案已达到了提升网络效能和提高用户感知的目的。

何燕红[10](2020)在《启发式多策略服务功能链映射算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因特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服务的多元化,使用专用物理硬件提供网络服务的方式导致网络资源利用和服务性价比均低下,运营商在网络维护和升级中不得不大幅增加资本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CAPEX)和运营支出(Operating Expense,OPEX),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设计、部署和管理网络服务的新方法,NFV使得网络功能的实现与一个或多个专用物理网络设备解耦,并将其转变为以软件运行的虚拟网络功能(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VNF)组件,以服务功能链(Service Function Chain,SFC)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所需网络功能,SFC映射是NFV资源分配(NFV Resource Allocation,NFV-RA)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混合弹性光网络中资源优化的新型智能算法及形式化”,完成NFV场景下SFC映射问题的研究。论文首先概述本文相关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介绍SFC映射涉及的基础理论,包括NFV资源分配(NFV Resource Allocation,NFV-RA)问题概述、SFC映射原理及算法分类、仿真平台Net2Plan的功能、模块组成和功能扩展。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包括如下两部分。在大多数已有的SFC映射过程研究中,VNF节点映射和虚拟链路映射是分开处理的,这样难以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而VNF节点和链路联合映射可有效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并降低网络服务的成本。针对网络资源容量受限的SFC映射问题,论文为优化网络资源总开销,建立该问题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设计一种VNF节点和虚拟链路联合映射机制,提出并研究一种基于节点位置与节点资源双感知的SFC映射算法(Node Location and Resource Awarenesses based SFC Mapping algorithm,NLRASM)。完成所提算法的性能仿真软件编程,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有效降低网络资源总消耗。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和灵活性导致每个SFC业务中需要的VNFs数量和种类均不同,为减少通用场景下部署SFC业务的总成本,建立SFC映射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提出并研究一种基于服务器放置和VNF多点协同的SFC映射算法(VNF Multi-point Coordinated SFC Mapping algorithm with Server Placement,VMCSM-SP)。该算法根据物理网络拓扑的特性确定服务器的放置节点位置,实现相邻VNFs的多个候选映射节点位置及其相应的虚拟链路路由的协同选择,为SFC选择最优的映射方案。完成所提算法的性能评估软件编程,仿真结果表明,与对比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够有效降低网络带宽资源使用成本、VNF部署成本和服务器节点资源使用成本。最后总结本文工作,从业务场景、SFC拆分、多阶段协同算法3个方面给出可进一步展开的研究方向。

二、中华宽带网(IP)常见网络故障及处理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宽带网(IP)常见网络故障及处理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HFC网络主动运维故障智能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HFC网络及主动运维发展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主动式网络运维技术基础
    2.1 主动式网络运维
    2.2 HFC网络基本原理
        2.2.1 HFC网络结构
        2.2.2 DOCSIS标准及其系统结构
        2.2.3 前端后端设备
        2.2.4 CM与 CMTS通信过程
    2.3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2.4 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的因素
        2.4.1 阻抗
        2.4.2 传播速度比率
        2.4.3 线性失真
        2.4.4 群时延
    2.5 预均衡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故障定位系统关键技术
    3.1 系统建设目标及需求分析
    3.2 设备数据采集处理
        3.2.1 预均衡信息获取
        3.2.2 预均衡系数处理
        3.2.3 主动运维指标计算
    3.3 网络故障定位方案
        3.3.1 故障CM筛选
        3.3.2 网络故障定位
        3.3.3 网络接头故障定位
    3.4 共路故障识别算法选择
        3.4.1 共路故障识别原理
        3.4.2 相似度分析算法
        3.4.3 地址信息匹算法选择
        3.4.4 带内频响曲线匹配算法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故障定位系统功能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1.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1.2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4.1.3 系统数据库设计
    4.2 设备信息采集处理模块设计
    4.3 异常CM的筛选功能设计
    4.4 共路故障识别功能设计
        4.4.1 地址匹配
        4.4.2 波形匹配
    4.5 网络故障定位模块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故障定位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功能模块实现
        5.1.1 全网CM健康状况统计
        5.1.2 系统用户管理
        5.1.3 系统参数修改
        5.1.4 异常CM详细信息
        5.1.5 故障处理情况统计
        5.1.6 网络故障分析
    5.2 系统测试
        5.2.1 系统功能测试
        5.2.2 系统功能现场验证
        5.2.3 验证结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2)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网络管理研究现状
        1.2.1 网络管理协议研究现状
        1.2.2 网管体系结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结构
2 相关技术研究
    2.1 协同网络组件研究
        2.1.1 协同网络组件实体
        2.1.2 协同网络软件资源
    2.2 网络管理相关概述
        2.2.1 网络管理系统结构
        2.2.2 网络管理基本功能
    2.3 网络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与算法
        2.3.1 服务器负载均衡
        2.3.2 故障诊断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平台的设计
    3.1 管理需求分析
    3.2 管理平台总体设计
        3.2.1 总体架构
        3.2.2 模块组成
    3.3 远程管理设计
    3.4 通信模块设计
        3.4.1 网络管理协议设计
        3.4.2 网络管理信息库设计
        3.4.3 自动例检设计
    3.5 性能管理模块设计
        3.5.1 负载评估
        3.5.2 基于迁移增益的组件选举
        3.5.3 组件迁移
    3.6 配置管理模块设计
    3.7 故障管理模块设计
        3.7.1 整体设计
        3.7.2 基于改进k-近邻算法的故障诊断设计
    3.8 本章小结
4 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平台的实现
    4.1 管理平台架构实现
    4.2 远程管理实现
    4.3 通信模块实现
        4.3.1 网络管理协议实现
        4.3.2 网络管理信息库实现
        4.3.3 自动例检实现
    4.4 性能管理模块实现
        4.4.1 负载评估实现
        4.4.2 基于迁移增益的组件选举实现
        4.4.3 组件迁移实现
    4.5 配置管理模块实现
    4.6 故障管理模块实现
    4.7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
    5.1 测试设备与环境
    5.2 功能测试
        5.2.1 通信模块功能测试
        5.2.2 性能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5.2.3 远程与配置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5.2.4 故障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5.3 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广州电力综合数据网的仿真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1. 广州电力综合数据网现状
        1.3.2. 路由管理学研究现状
        1.3.3. 网络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1.3.4. 数据采集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仿真需求实现方式分析
    2.1 综合数据网目前存在问题
    2.2 仿真性能需求介绍
    2.3 采集方式对比
        2.3.1. 四种采集方式的结构分析
        2.3.2. 四种采集方式的实时性分析
        2.3.3. 四种采集方式故障反馈效率分析
        2.3.4. 四种采集方式对比结果
    2.4 数据分析架构对比
    2.5 故障反馈机制对比
    2.6 仿真平台对比
        2.6.1. 三种仿真平台的概述
        2.6.2. 三种仿真平台的建模效率比较
        2.6.3. 三种仿真平台界面比较
        2.6.4. 三种仿真平台协议支持程度比较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综合数据网仿真算法
    3.1 故障诊断算法概况
    3.2 故障诊断算法比较
    3.3 事件时序可视化
    3.4 频率波动概率统计
    3.5 基于频率波动概率统计的网络故障分析算法
    3.6 WS小世界网络模型构造算法
    3.7 NW小世界网络模型构造算法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电力综合数据网仿真平台架构与仿真思路
    4.1 仿真思路
    4.2 仿真软硬件结构
    4.3 仿真软件框架与仿真流程
    4.4 运行模式
    4.5 仿真基本操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平台应用与效果分析
    5.1 常见网络场景仿真
        5.1.1. 链路中断场景
        5.1.2. 网络设备宕机场景
        5.1.3. 关键路径变化场景
        5.1.4. 出现非对称路径场景
        5.1.5. OSPF区域间Router ID冲突场景
        5.1.6. 网络割接演练设备上线场景
        5.1.7. 网络割接演练设备下线场景
        5.1.8. 网络割接演练站点断开连接场景
        5.1.9. 网络割接演练站点新增连接场景
    5.2 实际网络场景仿真
        5.2.1. 网络割接演练站点新增连接场景
        5.2.2. 现网非对称路径
        5.2.3. 现网运行链路中断
        5.2.4. 割接前仿真断开站点链路效果
        5.2.5. 现网割接重连站点链路
        5.2.6. 现网下线站点网络设备
        5.2.7. 新增办公电脑无法访问业务网站
    5.3 如何通过仿真提升通信网运行水平
    5.4 效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成都移动数据城域网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1.1 背景
        1.1.2 意义
        1.1.3 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网络调度系统现状
        1.2.2 现有网络管理和调度方式存在的问题
        1.2.3 新模式探索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3.1 数据采集技术创新
        1.3.2 全自动调度
        1.3.3 关联微信公众号,实现人性化交互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
    2.1 TELNET技术介绍
        2.1.1 工作过程
        2.1.2 用途
        2.1.3 交互过程
        2.1.4 Telnet选项协商
        2.1.5 数据收发处理
    2.2 数据库介绍
        2.2.1 数据库简介
        2.2.2 数据库实现原理简介
        2.2.3 数据库的维护与修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功能需求
        3.1.1 资源自动分配
        3.1.2 安全管理
        3.1.3 故障管理
        3.1.4 闲置业务资源发现
    3.2 性能需求
    3.3 运行环境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构架设计
        4.1.1 整体架构
        4.1.2 技术实现方式
    4.2 系统功能设计
        4.2.1 资源自动分配
        4.2.2 安全管理
        4.2.3 故障管理
        4.2.4 闲置业务资源发现
    4.3 流程设计
        4.3.1 资源自动分配流程
        4.3.2 安全管理流程
        4.3.3 故障管理流程
    4.4 数据库设计
        4.4.1 自动采集数据
        4.4.2 资源更新和管理
        4.4.3 资源智能分配
        4.4.4 故障申报
        4.4.5 安全管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功能实现
    5.1 资源自动分配
        5.1.1 资源采集
        5.1.2 资源更新
        5.1.3 资源管理
        5.1.4 资源自动分配
    5.2 安全管理
        5.2.1 静态业务管理
        5.2.2 动态业务管理
        5.2.3 设备监控
        5.2.4 一键关停/恢复
        5.2.5 实施效果
    5.3 故障管理
        5.3.1 系统概要
        5.3.2 系统用户分类
        5.3.3 微信端查询功能
        5.3.4 用户管理
        5.3.5 故障工单申报
        5.3.6 故障工单调度
        5.3.7 故障工单处理
        5.3.8 故障工单归档
        5.3.9 故障工单状态
        5.3.10 故障统计
        5.3.11 微信端故障申报及处理
    5.4 闲置业务资源发现
        5.4.1 应用效果
        5.4.2 关键代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测试及数据对比
    6.1 测试环境
        6.1.1 硬件环境
        6.1.2 软件环境
        6.1.3 网络环境及性能测试
    6.2 资源自动分配
    6.3 可视化呈现
    6.4 安全事件一键处置
    6.5 故障管理
        6.5.1 流程演示
        6.5.2 闲置业务资源发现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5)基于HFC网Cable Modem远程监测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HFC 网络设备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Cable Modem 接入网技术
    2.1 Cable Modem 接入网HFC 系统
        2.1.1 HFC 网概述
        2.1.2 Cable Modem 接入网HFC 系统结构
        2.1.3 Cable Modem 头端控制器CMTS
    2.2 Cable Modem 技术原理
    2.3 CMTS 与Cable Modem 的通讯机制
    2.4 Cable Modem 标准和规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able Modem 远程监测系统的开发
    3.1 现状概述
    3.2 系统需求分析
        3.2.1 系统开发总体目标
        3.2.2 系统建设要求
    3.3 HFC 宽带接入网网管接口的选择
        3.3.1 SNMP 协议接口
        3.3.2 TMN 的Q3 接口
        3.3.3 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接口
        3.3.4 HFC 宽带接入网网管接口协议的选择
    3.4 SNMP 协议简介
        3.4.1 SNMP 管理过程
        3.4.2 SNMP 协议结构及版本
        3.4.3 管理信息库MIB
        3.4.4 SNMP 管理的安全
        3.4.5 支持SNMP 的网络设备
    3.5 HFC 网络设备管理系统介绍
    3.6 基于HFC 网Cable Modem 远程监测系统MIB 的实现
        3.6.1 MIB 结构的定义与语法
        3.6.2 标准MIB 结构
        3.6.3 HFC 接入网MIB 结构
        3.6.4 MCNS/DOCSIS 兼容RF 接口的docsIfMIB 介绍
        3.6.5 Cable Modem 远程监测系统MIB 库的开发
    3.7 基于HFC 网Cable Modem 远程监测系统的实现
        3.7.1 系统实现功能描述
        3.7.2 系统架构设计
        3.7.3 系统开发的技术
        3.7.4 系统采集设备运行情况的方式
        3.7.5 系统使用软件平台
        3.7.6 系统特点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HFC 网Cable Modem 远程监测系统的应用
    4.1 Cable Modem 远程监测系统操作界面
        4.1.1 客户端WEB 访问操作界面
        4.1.2 系统设置操作界面
    4.2 Cable Modem 和CMTS 各指标参数说明
        4.2.1 系统检测的各指标参数介绍
        4.2.2 Cable Modem 发射电平详细介绍
        4.2.3 CMTS 回传通道SNR 详细介绍
    4.3 Cable Modem 远程监测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4.3.1 根据Cable Modem 状态判断故障原因
        4.3.2 根据Cable Modem 下行电平判断故障原因
        4.3.3 根据Cable Modem 发射电平判断故障原因
        4.3.4 根据回传通道SNR 判断故障原因
        4.3.5 根据回传通道占用率判断故障原因
        4.3.6 根据通道活动用户数判断故障原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分析功能的实现
    5.1 射频指标的均值与方差含义
        5.1.1 均值介绍
        5.1.2 标准差介绍
    5.2 研究对象和方法
        5.2.1 研究对象和方法简介
        5.2.2 CM 下行接收电平指标的分布
        5.2.3 CM 发射电平指标的分布
    5.3 构建一套可量化反映双向HFC 网络质量的数学模型
        5.3.1 传统的HFC 网络测试评价方法
        5.3.2 可量化反映双向HFC 网络质量的数学模型
    5.4 双向HFC 网络质量的数学模型在广州市HFC 的运行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IP网络生存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3 本文的结构和安排
    1.4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IP路由和IP网络生存性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IP路由
    2.3 IP网络生存性概念
    2.4 IP网络故障特点及故障处理过程
    2.5 IP网络生存性技术研究现状
    2.6 本章小结
    2.7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IP网络在多故障场景下的生存性研究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介绍
    3.3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简介
    3.4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收敛过程
    3.5 SSFNET仿真器
    3.6 IP路由收敛的仿真研究
    3.7 临时路由环路
    3.8 本章小节
    3.9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一种基于性能的IP网络可靠性计算技术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介绍
    4.3 基于性能的可靠性评估模型
    4.4 仿真结果
    4.5 本章小结
    4.6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偏转路由的网络故障处理技术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介绍
    5.3 处理瞬时节点故障和链路故障的偏转路由技术——D_N
    5.4 偏转路由技术D_N的正确性证明
    5.5 仿真结果
    5.6 基于偏转路由的服务质量重路由技术研究
    5.7 仿真结果
    5.8 基于偏转路由的负载均衡
    5.9 仿真结果
    5.10 本章小节
    5.11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极端环境下故障处理技术
    6.1 引言
    6.2 相关工作介绍
    6.3 极端环境下基于连通支配集的故障处理技术
    6.4 仿真结果
    6.5 极端环境下基于动态源路由的故障处理技术
    6.6 仿真结果
    6.7 本章小结
    6.8 本章参考文献
结束语
略缩词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附录:在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以及专利、标准

(7)宽带IP城域网的优化策略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网络建设的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第二章 宽带IP城域网组网技术
    2.1 宽带IP城域网的技术发展现状
        2.1.1 宽带IP城域网骨干网络技术现状
        2.1.2 宽带IP城域网骨干网建设方案
        2.1.3 宽带IP城域网接入网技术
    2.2 现有城域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宽带IP城域网建设的总体设计
    3.1 业务发展需求分析
    3.2 网络现状分析
        3.2.1 东营网通宽带IP城域网现状
        3.2.2 宽带IP城域网网络现状分析
        3.2.3 现有网络存在的问题
    3.3 网络发展总体设计
        3.3.1 网络发展目标
        3.3.2 网络设计思路
        3.3.3 设备配置原则
    3.4 网络安全设置
        3.4.1 宽带网的层次安全模型
        3.4.2 宽带网的层次安全分析
        3.4.3 网络设备的安全措施
第四章 宽带IP城域网建设方案
    4.1 宽带 IP业务发展分析
        4.1.1 宽带IP业务现状
        4.1.2 宽带IP业务预测
        4.1.3 业务流量分析
    4.2 宽带IP城域网建设方案
        4.2.1 网络建设规模
        4.2.2 核心/汇聚层、接入控制层建设方案
        4.2.3 宽带接入层建设方案
        4.2.4 QoS的实施
第五章 中国石油大学网络改造应用
    5.1 原有网络状况
    5.2 网络瓶颈及网络隐患
    5.3 网络改造方案
        5.3.1 改造优化目标
        5.3.2 调整后的网络状况
        5.3.3 防盗接功能的启用
    5.4 网络割接
        5.4.1 割接原则
        5.4.2 割接前的准备工作
        5.4.3 割接条件
        5.4.4 风险防范机制
        5.4.5 割接实施
    5.5 改造小结
第六章 宽带城域网的发展展望及总结
    6.1 本人在宽带IP城域网优化建设中的实践工作
    6.2 IP城域网将成为基础网
    6.3 城域网的长期建设
    6.4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Internet服务故障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基本概念
    1.3 国内外发展动态
        1.3.1 工业界发布的服务故障管理产品
        1.3.2 服务故障管理相关研究组的研究工作
        1.3.3 症状数据的收集以及对故障特性的研究
        1.3.4 故障诊断
        1.3.5 故障恢复
        1.3.6 移动网络的故障管理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1.5 本文的结构和安排
    1.6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分层故障管理模型
    2.1 服务故障成因
    2.2 INTERNET服务分层故障管理模型
        2.2.1 为什么要分层?
        2.2.2 分层故障管理模型
    2.3 各层故障管理场景建模
        2.3.1 故障诊断的常用技术
        2.3.2 理论方法和故障传播模型的选择
        2.3.3 服务故障管理场景建模方法
    2.4 小结
    2.5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最大覆盖算法MCA和MCA+
    3.1 引言
    3.2 故障定位算法的形式化定义
    3.3 二分覆盖问题
    3.4 最大覆盖算法
        3.4.1 MCA
        3.4.2 MCA+
        3.4.3 算法复杂度
    3.5 仿真与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3.7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多窗口故障诊断算法MFD
    4.1 引言
    4.2 时间窗口设置不准确造成的影响
    4.3 多时间窗口故障诊断算法MFD
    4.4 计算复杂度
    4.5 仿真结果和分析
        4.5.1 仿真模型
        4.5.2 结果和分析
    4.6 结论
    4.7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多域环境下的服务故障管理框架
    5.1 引言
    5.2 相关研究工作
    5.3 多域故障管理器MDFM
        5.3.1 SLS分解器
        5.3.2 监测任务产生器
        5.3.3 SLS监测器
        5.3.4 服务器和客户端代理
        5.3.5 告警收集器
        5.3.6 故障诊断工具箱
    5.4 原型系统与实验结果
    5.5 结论
    5.6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资源规划的软性故障处理
    6.1 引言
    6.2 资源管理层
    6.3 最大流算法
        6.3.1 最大流问题
        6.3.2 经典最大流算法的不足
    6.4 资源规划算法
        6.4.1 基本概念
        6.4.2 算法描述
        6.4.3 算法复杂度
    6.5 原型系统和实验结果
    6.6 结论
    6.7 本章参考文献
结束语
略缩词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附录:在攻博期间录用、发表的文章

(9)某地IP城域网优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内容安排
2 S市联通IP城域网网络结构及现有业务分析
    2.1 S市联通IP城域网网络结构概要
        2.1.1 S市联通IP城域网网络结构
        2.1.2 S市联通IP城域网现有业务介绍
    2.2 S市联通IP城域网现网分析
        2.2.1 S市联通IP城域网组网结构
        2.2.2 S市联通运维痛点分析
        2.2.3 S市联通YH81局现状分析
    2.3 S市联通IP城域网方案规划分析
        2.3.1 S市联通IP城域网控制层规划分析
        2.3.2 S市联通IP城域网汇聚层规划分析
    2.4 IP城域网的组网趋势
        2.4.1 大V型组网
        2.4.2 OLT单挂SW组网
        2.4.3 小V型组网
        2.4.4 OTL单挂BNG组网
    2.5 本章小结
3 S市联通IP城域网优化设计
    3.1 S市联通IP城域网现有问题分析
        3.1.1 中继链路预警
        3.1.2 OLT退服情况
        3.1.3 宽带测速合格率
    3.2 IP城域网优化方案设计
        3.2.1 IP城域网拓扑结构改变
        3.2.2 改善用户认证方式
        3.2.3 低负荷设备改造方案
        3.2.4 原有部分高负荷设备分流方案
        3.2.5 部分新设MSE设备建设方案
        3.2.6 控制层设备双机备份
        3.2.7 部分SW设备梳理
        3.2.8 老旧设备升级换代
        3.2.9 QoS部署
        3.2.10 网络安全
    3.3 未来城域网优化方向探索
        3.3.1 VBNG部署可行性分析
        3.3.2 IP城域网与IPv6部署
    3.4 本章小结
4 S市联通IP城域网优化成果实现
    4.1 IP城域网拓扑结构改变及用户认证方式改善情况
    4.2 低负荷设备改造成果
    4.3 高负荷设备分流及新设MSE设备情况
    4.4 控制层设备双机备份
    4.5 未来城域网优化探索成果
    4.6 总结
5 结论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索引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启发式多策略服务功能链映射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网络功能虚拟化
        1.2.2 服务功能链映射
    1.3 论文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NFV服务功能链映射的研究基础
    2.1 NFV-RA概述
        2.1.1 NFV-RA问题
        2.1.2 约束条件
        2.1.3 优化目标
        2.1.4 求解策略
    2.2 服务功能链映射
        2.2.1 服务功能链模型
        2.2.2 映射原理
        2.2.3 映射算法分类
    2.3 网络性能仿真平台Net2Plan
        2.3.1 平台功能简述
        2.3.2 平台模块组成
        2.3.3 平台功能扩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节点位置与资源双感知的SFC映射算法研究
    3.1 概述
    3.2 问题描述与建模
        3.2.1 符号定义
        3.2.2 问题描述
        3.2.3 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
    3.3 基于节点位置与资源双感知的SFC映射算法
        3.3.1 算法及其核心机制设计
        3.3.2 算法流程
        3.3.3 算法执行过程示例
    3.4 性能仿真及结果分析
        3.4.1 算法编程实现
        3.4.2 仿真参数设置
        3.4.3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服务器放置和VNF多点协同的SFC映射算法研究
    4.1 问题描述与建模
        4.1.1 符号定义
        4.1.2 问题描述
        4.1.3 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
    4.2 基于服务器放置和VNF多点协同的SFC映射算法
        4.2.1 算法及其核心机制设计
        4.2.2 算法流程
        4.2.3 算法执行过程示例
    4.3 仿真及结果分析
        4.3.1 算法编程实现
        4.3.2 仿真参数设置
        4.3.3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全文总结
    5.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中华宽带网(IP)常见网络故障及处理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HFC网络主动运维故障智能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梦飞.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协同网络组件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彭思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广州电力综合数据网的仿真建模研究[D]. 王婉怡.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成都移动数据城域网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D]. 金哲.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基于HFC网Cable Modem远程监测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王绵江.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1)
  • [6]IP网络生存性技术研究[D]. 于涛.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
  • [7]宽带IP城域网的优化策略及应用[D]. 扈志强. 山东大学, 2008(01)
  • [8]Internet服务故障管理[D]. 黄晓慧. 北京邮电大学, 2006(11)
  • [9]某地IP城域网优化设计与实现[D]. 张武阳.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10]启发式多策略服务功能链映射算法研究[D]. 何燕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中国宽带网(IP)常见网络故障及处理实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